平流式沉砂池计算书
平流沉砂池计算书
![平流沉砂池计算书](https://img.taocdn.com/s3/m/3bccab50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56.png)
平流沉砂池计算书平流沉砂池设计名变量依据取值最大流量Qmax0.970.97最小流量Qmin0.430.43变化系数k总 1.5 1.5设计流量时的水平流速v0.250.25污水在池内停留时间t6060每格池宽b22宽分格数n22长分格数22沉沙量x1或x2城市污水3储沙斗储沙天数t'22沉砂池超高h10.30.3沉砂池水流部分长度(两闸板之间长)L1515 水流断面积A 3.88 3.88池总宽度B44有效水深h20.970.97需要沉沙斗容积,城市污水计算V 3.35232 3.35 需要沉沙斗容积,生活污水计算V00沉砂池总高度H 2.84 2.84最小流速vmin0.2216494850.22污泥斗计算斗壁倾角阿尔法60 1.05斗高h3' 1.25 1.25单个斗顶部宽b20.90.9斗个数n44单个斗底宽b10.50.5单个斗顶部长b2 1.934049243 1.9单个斗容积V1 1.089097851 1.089斗总容积V总 4.356 4.36污泥斗总高h3 1.574 1.57池设计P72单位说明检验m3/s给出m3/s给出给出m/s设计,一般最大流速为0.3,最小为0.15s设计,一般不少于30,一般30~60,sm设计,不宜小于0.6,m设计,宽度方向的分格数设计,长度方向的分格数m3/(10^5m3),L,x2生活污水0.01~0.02L/d,x1城市污水3m3/10^5m3 d一般是取2天m一般不小于0.3m计算m2计算m计算m计算,不应大于1.2m,一般0.25~1.0,m合格m3计算,城市污水计算m3算,生活污水计算方法,在检验栏输入服务人口0m计算m/s计算,需要大于0.15m/s合格rad设计,一般是55°~60°m设计m设计,满足条件,不超过池宽长限制合格设计,斗的总个数,为分格数(长度方向)乘于宽度方向分格数m一般是0.5m计算,满足条件,不超过池长限制合格m3计算m3计算,需大于所需容积合格计算,由于污泥斗旁有一定坡度的渠,坡度0.06。
平流沉砂池设计计算
![平流沉砂池设计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f632d7d6d0d233d4b04e6901.png)
设计参数设计流量:qmac = 167l / s,设计流量:v = 0.22m / s,水力停留时间:T = 30s 2.设计计算(1)砂砾罐:l = VT = 0.22×30 = 6.6m(2 )流动截面积:a = q / v = 0.167 / 0.22 = 0.76m2(3)砾石室的总宽度B:NBB n = 2,每个网格的宽度B = 0.6mB = NB = 2 ×0.6 m = 1.2m(4)有效水深H2,M:a = 2.1(5)沙桶容积V,mmax﹣8VH2 = b76.0 =0.63m3XT5108640087q,其中x为城市污水的沉降量,MT是除砂的间隔时间D,取t = 2D;。
086400xtqv ﹣﹣﹣﹣83 / 105m3污水,x = 3m3 / 105m3; 35587.010864002316710m ﹣﹣﹣7﹣﹣7﹣﹣7 ﹣﹣﹣﹣7-﹥7 = 001086400231.7﹣﹣7 = 0010864002317.0然后:V0 = 228 = 228m3(7)沉砂室的底部宽度为A1 = 0.5m ,铲斗壁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为55°,铲斗高度H3 = 0.4m,则沉砂室的上部开口宽度为:ha55tan55tan﹥8﹥3,砾石室的容积为4.02226(略大于V0 = 0.22m3,满足要求)(8)砾石室高度H3'm采用重力排放,池底至沙桶的坡度为0.06。
碎石室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是碎石室,另一个是从碎石室的坡度到碎石桶的过渡部分。
砾石室的宽度为ma06.15.04.02213.8.8.8.0.8.8.8.8.8.8.8.0.8.7.7.8.8.8.8.8.8322212325.05.025.006.1.8-72061°8.7261maaaahV0L。
砂砾室的总高度为h,M为超高h1 = 0.3m,H = H1 + H2 + H3'= 0.3 + 0.63 + 0.63 + 0.52 = 1.45M(10)进水口逐渐加宽::入口逐渐加宽:::::::::::高度:H:高度:1 = 0.3m,H = H1 + H2 + H3'= 0.3 + 0.63 + 0.52 = 1.45M (10):::: :::::::::::::::::::::::::::::Mbbl82.020tan26.02120tan211、8、8、3、8、2、8、8、8、8 ,3、8、2、8,其中B1是进水箱的宽度。
沉淀池设计计算(平流式,辐流式,竖流式,斜板)
![沉淀池设计计算(平流式,辐流式,竖流式,斜板)](https://img.taocdn.com/s3/m/408ad52da45177232f60a2e3.png)
沉淀池沉淀池是利用重力沉降作用将密度比水大的悬浮颗粒从水中去除的处理构筑物,是废水处理中应用最广泛的处理单元之一,可用于废水的处理、生物处理的后处理以及深度处理。
在沉砂池应用沉淀原理可以去除水中的无机杂质,在初沉池应用沉淀原理可以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其他固体物,在二沉池应用沉淀原理可以去除生物处理出水中的活性污泥,在浓缩池应用沉淀原理分离污泥中的水分、使污泥得到浓缩,在深度处理领域对二沉池出水加絮凝剂混凝反应后应用沉淀原理可以去除水中的悬浮物。
沉淀池包括进水区、沉淀区、缓冲区、污泥区和出水区五个部分。
进水区和出水区的作用是使水流均匀地流过沉淀池,避免短流和减少紊流对沉淀产生的不利影响,同时减少死水区、提高沉淀池的容积利用率;沉淀区也称澄清区,即沉淀池的工作区,是沉淀颗粒与废水分离的区域;污泥区是污泥贮存、浓缩和排出的区域;缓冲区则是分隔沉淀区和污泥区的水层区域,保证已经沉淀的颗粒不因水流搅动而再行浮起。
沉淀池的原理沉淀池是利用水流中悬浮杂质颗粒向下沉淀速度大于水流向卜流动速度、或向下沉淀时间小于水流流出沉淀池的时间时能与水流分离的原理实现水的净化。
理想沉淀池的处理效率只与表面负荷有关,即与沉淀池的表面积有关,而与沉淀池的深度无关,池深只与污泥贮存的时间和数量及防止污泥受到冲刷等因素有关。
而在实际连续运行的沉淀池中,由于水流从出水堰顶溢流会带来水流的上升流速,因此沉淀速度小于上升流速的颗粒会随水流走,沉淀速度等于卜-升流速的颗粒会悬浮在池中,只有沉淀速度大于上升流速的颗粒才会在池中沉淀下去。
而沉淀颗粒在沉淀池中沉淀到池底的时间与水流在沉淀池的水力停留时间有关,即与池体的深度有关。
理论上讲,池体越浅,颗粒越容易到达池底,这正是斜管或斜板沉淀池等浅层沉淀池的理论依据所在。
为了使沉淀池中略大于上升流速的颗粒沉淀下去和防止已沉淀下去的污泥受到进水水流的扰动而重新浮起,因而在沉淀区和污泥贮存区之间留有缓冲区,使这些沉淀池中略大于上升流速的颗粒或重新浮起的颗粒之间相互接触后,再次沉淀下去。
平流沉砂池设计计算
![平流沉砂池设计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94fe775da6c30c2258019e45.png)
设计参数设计流量:qmac=167l/s,设计流量:v=0.22m/s,水力停留时间:T=30s2.设计计算(1)沉砂池:l=VT=0.22×30=6.6m(2)流动截面积:a=q/v=0.167/0.22=0.76m2(3)砂砾室的总宽度,B:NBB n=2,每个格栅的宽度B=0.6mB=NB=2×0.6m=1.2m(4)有效水深H2,M:a=2.1(5)砂桶容积V,mmax﹣8VH2=b76.0=0.63m3XT51086400 87q,其中x是城市污水的沉降量,MT是除沙的间隔时间D,取t=2D;。
086400xtqv ﹣﹣﹣83/105m3污水,x=3m3/105m3;35587.010864002316710m﹣﹣﹣7﹣﹣7﹣﹣7﹣﹣﹣7﹣﹣﹣701086400231.那么:V0=2287.0﹥8﹥7=0.22m3(7)沉砂室的底部宽度为A1=0.5m,铲斗壁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为55°,铲斗高度H3=0.4m,则沉砂室的上部开口宽度为:ha55tan55tan﹥8﹥3,并且砂砾室的体积为4.02226(略大于V0=0.22m3,满足要求)(8)砂砾室的高度,H3'm采用重力排砂,池底的坡度为0.06,至砂斗。
砂砾室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是砂砾室,另一个是从砂砾室坡度到砂砾斗的过渡部分。
砂砾室的宽度为ma06.15.04.02213.8.8.8.0.8.8.8.8.8.8.8.0.8.7.7.8.8.8.8.8.8322212325.05.025.006.1.8-72061°8�7261maaaahV0L。
沉砂室的总高度为h,M为超高h1=0.3m,H=H1+H2+H3'=0.3+0.63+0.63+0.52=1.45M(10)进水口的逐渐变宽::入口的逐渐变宽:::::::::::高度:H:高度:1=0.3m,H=H1+H2+H3'=0.3+0.63+0.52=1.45M (10)::::::::::::::::::::::::::::::::::::mbbl82。
平流沉砂池设计计算
![平流沉砂池设计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6a49daec312b3169a551a456.png)
平流沉砂池设计计算沉砂池主要用于去除污水中粒径大于0.2毫米,密度较大的砂粒,以保护管道、阀门等设施免受磨损和阻塞。
平流沉砂池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由入流渠、出流渠、闸板、过流沉砂部分及沉砂斗组成。
平流式沉砂池实际上是一个比入流渠道和出流渠道宽而深的渠道,当污水流过时,由于过水断面增大,水流速度下降,废水中夹带的无机颗粒在重力的作用下下沉,从而达到分离水中无机颗粒的目的。
砂砾沉入池下部的沉砂斗后,会不断累积并压实最底部的砂粒。
当沉砂斗中所储存有的砂粒足够多时,砂粒被排砂泵抽出,并输送至砂水分离器进行处理。
平流式沉砂池采用分散性颗粒的沉淀理论设计,只有当污水在沉砂池中的运行时间等于或大于设计的砂粒沉降时间,才能够实现砂粒的截留。
因此、沉砂池的池长按照水平流速和污水中的停留时间来确定。
由于实际运行中进水的水量及含砂量的情况是不断变化的,甚至变化幅度很大。
因此当进水波动较大时、平流式沉砂池的去除效果很难保证。
一、适用对象沉砂池去除污水中泥砂等粗大颗粒。
二、沉砂池在污水处理中的作用池在污水处理厂的投资、占地等方面所占的比例很小,但其作用却不可忽视。
若取消沉砂池,大量砂粒将进入后续各处理单元,给污水厂的正常运行带来诸多隐患:(1) 砂粒进入初沉池会加速污泥刮板的磨损,缩短使用寿命。
(2) 排泥管道中砂粒的沉积易导致管道的堵塞,进入污泥泵后会加剧叶轮磨损。
(3) 对于不设初沉池的处理工艺(如氧化沟、CASS 等) 或实际运行中由于进水负荷过低而超越初沉池运行的工艺,大量砂粒将直接进入生化池沉积,导致生化池有效容积的减少,同时还会对曝气器产生不利影响。
(4) 砂粒进入污泥消化池中,将减少有效容积,缩短清理周期。
(5) 污泥中含砂量的增加会大大影响污泥脱水设备的运行。
砂粒进入带式脱水机会加剧滤布的磨损,缩短更换周期,同时会影响絮凝效果,降低污泥成饼率。
近年来卧螺式离心机在城市污水处理厂中的应用日益广泛,由于该设备采用高速离心分离的方式,砂粒会大大加剧转筒、螺旋等处的磨损。
沉砂池
![沉砂池](https://img.taocdn.com/s3/m/bcd43042b307e87101f696f8.png)
平流式沉砂池一、设计参数设计流量:Q=0.2m 3/s流速:v=0.2m/s (0.15-0.3m/s )水力停留时间:t=40s (30-60s )有效水深:一般采用0.25-1.0m每格宽度不小于0.6m二、设计计算(一)沉砂池长度m vt L 8402.0=⨯==(二)过水断面面积212.0/2.0/m V Q A ===(三)池总宽度设分格数n=2,每格宽b=1.0m >0.6m ,池总宽B=2b=2.0m(四)有效水深m B A h 5.00.2/1/2===(介于0.25~1.0m 之间)(五)沉砂斗所需容积设计T=2d ,即考虑排泥间隔天数为2天,并取沉砂量为X=3033310/m m 污水,污水流量总变化系数为5.1=z k则砂斗容积为36669.0105.18640022.0301086400m k XQT V z =⨯⨯⨯⨯== 设每分格有两个砂斗,则每个砂斗的容积为m n V V 17.02269.020=⨯=⨯= (六)沉砂斗尺寸设计斗底宽1a =0.5m ,斗壁与水平面倾角为︒55,斗高m h d 35.0=,则砂斗上口宽:m a h a d 0.15.055tan 35.0255tan 21=+︒⨯=+︒= 沉砂斗容积:32221122.03)5.05.011(35.0)(3m a aa a h V d =+⨯+=++= 等于每个沉砂斗容积302.0m V =,符合要求。
(七)沉砂池高度采用重力排沙,设计池底坡度为0.06,坡向沉砂斗长度为m a L L 9.222.012822.022=-⨯-=--= 则沉泥区高度为m L h h d 52.09.206.035.006.023=⨯+=+= 池总高度:设超高m h 3.01=,m h h h H 32.152.05.03.0321=++=++=(八)校核最小流量时的流速验算最小流速在最小流量时,只用一个工作(n 1=1)s m w n Q V /15.017.058.00.111.0min 1min min >=⨯⨯== 符合要求。
沉淀池设计计算(平流式,辐流式,竖流式,斜板)(最新整理)
![沉淀池设计计算(平流式,辐流式,竖流式,斜板)(最新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15fd39baa26925c52dc5bf0f.png)
沉淀池沉淀池是利用重力沉降作用将密度比水大的悬浮颗粒从水中去除的处理构筑物,是废水处理中应用最广泛的处理单元之一,可用于废水的处理、生物处理的后处理以及深度处理。
在沉砂池应用沉淀原理可以去除水中的无机杂质,在初沉池应用沉淀原理可以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其他固体物,在二沉池应用沉淀原理可以去除生物处理出水中的活性污泥,在浓缩池应用沉淀原理分离污泥中的水分、使污泥得到浓缩,在深度处理领域对二沉池出水加絮凝剂混凝反应后应用沉淀原理可以去除水中的悬浮物。
沉淀池包括进水区、沉淀区、缓冲区、污泥区和出水区五个部分。
进水区和出水区的作用是使水流均匀地流过沉淀池,避免短流和减少紊流对沉淀产生的不利影响,同时减少死水区、提高沉淀池的容积利用率;沉淀区也称澄清区,即沉淀池的工作区,是沉淀颗粒与废水分离的区域;污泥区是污泥贮存、浓缩和排出的区域;缓冲区则是分隔沉淀区和污泥区的水层区域,保证已经沉淀的颗粒不因水流搅动而再行浮起。
沉淀池的原理沉淀池是利用水流中悬浮杂质颗粒向下沉淀速度大于水流向卜流动速度、或向下沉淀时间小于水流流出沉淀池的时间时能与水流分离的原理实现水的净化。
理想沉淀池的处理效率只与表面负荷有关,即与沉淀池的表面积有关,而与沉淀池的深度无关,池深只与污泥贮存的时间和数量及防止污泥受到冲刷等因素有关。
而在实际连续运行的沉淀池中,由于水流从出水堰顶溢流会带来水流的上升流速,因此沉淀速度小于上升流速的颗粒会随水流走,沉淀速度等于卜-升流速的颗粒会悬浮在池中,只有沉淀速度大于上升流速的颗粒才会在池中沉淀下去。
而沉淀颗粒在沉淀池中沉淀到池底的时间与水流在沉淀池的水力停留时间有关,即与池体的深度有关。
理论上讲,池体越浅,颗粒越容易到达池底,这正是斜管或斜板沉淀池等浅层沉淀池的理论依据所在。
为了使沉淀池中略大于上升流速的颗粒沉淀下去和防止已沉淀下去的污泥受到进水水流的扰动而重新浮起,因而在沉淀区和污泥贮存区之间留有缓冲区,使这些沉淀池中略大于上升流速的颗粒或重新浮起的颗粒之间相互接触后,再次沉淀下去。
沉砂池的计算2
![沉砂池的计算2](https://img.taocdn.com/s3/m/89f4919f84254b35effd344c.png)
平流式沉砂池Qmin=7000m3/h=1.94m3/sQmax=2.28m3/s1.设废水在池内流速为v=0.3m/s,最大流量时停留时间为t=45s所以池长度为:L=vt=0.3*45=13.5m2.水流断面面积:A=Qmaxm23.池内总宽度B:设分格数n=4,每格宽1.0m4.有效水深h2m5.沉砂斗所需容积V:V=86400*X*T/KZ*1066=8.60m³(其中X为城市污水沉砂量,取30;T为清除沉砂的间隔时间,取2d.)6.沉砂斗各部分尺寸设斗底宽b1=0.6mxxxxb2=2.5m斗壁与斜面倾角为60°故沉砂斗高度h 3´= b2- b1/2*tan60°°=1.65m沉砂斗下口面积S1= b1²沉砂斗xx面积S²=b2²沉砂斗容积V13´(S1+ S²+√S1S²√0.15*O.625)=0.6m³7.沉砂室高度(h3)采用重力排沙,设池底坡度为0.02,沉砂池按去除的相对密度为2.65。
h3=h3´+O.O2*l2=l.65+O.O2*2.65=l.70m8.沉砂池总高度H:H=hl+h2+h³=0.3+1.9+1.7=3.99.核算最小流速Vmin:Vmin=Qmin/nw=1.94/(2*1.9*2)=0.26m/s设最小流量时只有两格工作即n=2。
10.核对:a. Vmin≥0.15m/sVmin=0.26>O.15m/sb. V1≥V/n(n为砂斗个数)V1=0.6m³<³故沉砂斗容积没有在校核范围内。
沉砂池设计
![沉砂池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34aa2fa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b9.png)
沉砂池1.1.功能描述沉砂池的作用是从废水中分离相对密度2.65.粒径0.2mm以上的无机颗粒。
它一般设在污水处理站前端, 作为预处理的一部分, 以保护水泵和管道免受磨损, 缩小污泥处理构筑物容积, 提高污泥有机组分的含率, 提高污泥作为肥料的价值。
沉砂池一般分为平流式沉砂池、曝气沉砂池、旋流沉砂池。
平流式沉砂池是常用的沉砂池形式, 具有构造简单、处理效果好、工作稳定的优点。
但沉砂中夹杂一些有机物, 易于腐化散发臭味, 难于处置, 并且对有机物包裹的砂粒处理效果不好。
1.2.曝气沉砂池中曝气的作用是使颗粒之间产生摩擦, 将包裹在颗粒表面的有机物除掉, 产生洁净的沉砂, 提高颗粒的去除效率;同时通过调节曝气量还可以控制污水的旋流速度, 维持稳定的除砂效率, 且对污水还有预曝气作用。
1.3.旋流沉砂池利用机械设备控制污水的流态和流速, 加速砂粒的沉淀, 具有沉砂粒径小、效果好、占地省等优点。
1.4.设计要点1.4.1. 平流沉砂池设计参数: Q ——水量(m3/h);C0 ——进水SS浓度(mg/L);C e ——出水SS浓度(mg/L);(1)池容Ve(m3)选取沉砂池水力停留时间(HRT), 一般为20-30min;则:60HRTQKV ze ⋅⋅=HV A e = 式中: Kz ——为水量变化系数, 一般取1~2;H ——为沉砂池的有效高度, 一般取1~1.5m ;选取沉砂池的长宽比, L:B 根据经验值一般选取3~6, 则B L B A ⋅=⋅=)6~3()6~3(2设置沉砂池为n 格, 一般取2-3格, 则: 一格的宽度nB b =(2)沉砂斗设计沉砂斗的设计容积以2d 的储砂量设计, 砂斗的坡度为550沉砂斗容积V(m 3))100()0(224ηρ-⨯-⨯⨯⨯⨯=Ce C Q K V z 式中: Q ——废水日平均水量, m3/hC 0 ——进水SS 浓度(mg/L )C e ——出水SS 浓度(mg/L )ρ ——沉砂容重, 一般取1500Kg/m3η ——沉砂的含水率, 一般可取60%综上即可确定沉砂池的规格:材质 钢筋混凝土或砖混数量 1座(n 格)停留时间 HRT超高 0.5m尺寸 L×B×(H+0.5) m(3)配备设备A.刮泥机刮泥机的选取: 尺寸一般依据沉砂池的池宽B和池深h而定;刮泥机的行走速度为0.6-1.2m/min之间, 材质一般为桁架结构为碳钢+防腐, 接水部分为不锈钢。
沉淀池设计计算(平流式,辐流式,竖流式,斜板)(工程技术)
![沉淀池设计计算(平流式,辐流式,竖流式,斜板)(工程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9783b93b79563c1ec5da716c.png)
沉淀池沉淀池是利用重力沉降作用将密度比水大的悬浮颗粒从水中去除的处理构筑物,是废水处理中应用最广泛的处理单元之一,可用于废水的处理、生物处理的后处理以及深度处理。
在沉砂池应用沉淀原理可以去除水中的无机杂质,在初沉池应用沉淀原理可以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其他固体物,在二沉池应用沉淀原理可以去除生物处理出水中的活性污泥,在浓缩池应用沉淀原理分离污泥中的水分、使污泥得到浓缩,在深度处理领域对二沉池出水加絮凝剂混凝反应后应用沉淀原理可以去除水中的悬浮物。
沉淀池包括进水区、沉淀区、缓冲区、污泥区和出水区五个部分。
进水区和出水区的作用是使水流均匀地流过沉淀池,避免短流和减少紊流对沉淀产生的不利影响,同时减少死水区、提高沉淀池的容积利用率;沉淀区也称澄清区,即沉淀池的工作区,是沉淀颗粒与废水分离的区域;污泥区是污泥贮存、浓缩和排出的区域;缓冲区则是分隔沉淀区和污泥区的水层区域,保证已经沉淀的颗粒不因水流搅动而再行浮起。
沉淀池的原理沉淀池是利用水流中悬浮杂质颗粒向下沉淀速度大于水流向卜流动速度、或向下沉淀时间小于水流流出沉淀池的时间时能与水流分离的原理实现水的净化。
理想沉淀池的处理效率只与表面负荷有关,即与沉淀池的表面积有关,而与沉淀池的深度无关,池深只与污泥贮存的时间和数量及防止污泥受到冲刷等因素有关。
而在实际连续运行的沉淀池中,由于水流从出水堰顶溢流会带来水流的上升流速,因此沉淀速度小于上升流速的颗粒会随水流走,沉淀速度等于卜-升流速的颗粒会悬浮在池中,只有沉淀速度大于上升流速的颗粒才会在池中沉淀下去。
而沉淀颗粒在沉淀池中沉淀到池底的时间与水流在沉淀池的水力停留时间有关,即与池体的深度有关。
理论上讲,池体越浅,颗粒越容易到达池底,这正是斜管或斜板沉淀池等浅层沉淀池的理论依据所在。
为了使沉淀池中略大于上升流速的颗粒沉淀下去和防止已沉淀下去的污泥受到进水水流的扰动而重新浮起,因而在沉淀区和污泥贮存区之间留有缓冲区,使这些沉淀池中略大于上升流速的颗粒或重新浮起的颗粒之间相互接触后,再次沉淀下去。
沉淀池设计计算(平流式
![沉淀池设计计算(平流式](https://img.taocdn.com/s3/m/2b27e79faaea998fcd220ebd.png)
沉淀池沉淀池是利用重力沉降作用将密度比水大的悬浮颗粒从水中去除的处理构筑物,是废水处理中应用最广泛的处理单元之一,可用于废水的处理、生物处理的后处理以及深度处理。
在初沉池应用沉淀原理可以去除水中的悬在沉砂池应用沉淀原理可以去除水中的无机杂质,在浓缩池浮物和其他固体物,在二沉池应用沉淀原理可以去除生物处理出水中的活性污泥,在深度处理领域对二沉池出水加絮凝剂应用沉淀原理分离污泥中的水分、使污泥得到浓缩,混凝反应后应用沉淀原理可以去除水中的悬浮物。
进水区和出水区的作沉淀池包括进水区、沉淀区、缓冲区、污泥区和出水区五个部分。
同时减少死水用是使水流均匀地流过沉淀池,避免短流和减少紊流对沉淀产生的不利影响,沉淀区也称澄清区,即沉淀池的工作区,是沉淀颗粒与废水区、提高沉淀池的容积利用率;缓冲区则是分隔沉淀区和污泥区的水污泥区是污泥贮存、浓缩和排出的区域;分离的区域;层区域,保证已经沉淀的颗粒不因水流搅动而再行浮起。
沉淀池的原理或向下沉淀时沉淀池是利用水流中悬浮杂质颗粒向下沉淀速度大于水流向卜流动速度、间小于水流流出沉淀池的时间时能与水流分离的原理实现水的净化。
而与沉淀池的深理想沉淀池的处理效率只与表面负荷有关,即与沉淀池的表面积有关,而在实际连续运度无关,池深只与污泥贮存的时间和数量及防止污泥受到冲刷等因素有关。
因此沉淀速度小于上升流行的沉淀池中,由于水流从出水堰顶溢流会带来水流的上升流速,升流速的颗粒会悬浮在池中,只有沉淀速度大于上速的颗粒会随水流走,沉淀速度等于卜-而沉淀颗粒在沉淀池中沉淀到池底的时间与水流在沉淀升流速的颗粒才会在池中沉淀下去。
池的水力停留时间有关,即与池体的深度有关。
这正是斜管或斜板沉淀池等浅层沉淀池的颗粒越容易到达池底,理论上讲,池体越浅,为了使沉淀池中略大于上升流速的颗粒沉淀下去和防止已沉淀下去的污泥受理论依据所在。
使这些沉淀池因而在沉淀区和污泥贮存区之间留有缓冲区,到进水水流的扰动而重新浮起,中略大于上升流速的颗粒或重新浮起的颗粒之间相互接触后,再次沉淀下去。
《水处理构筑物设计计算书》
![《水处理构筑物设计计算书》](https://img.taocdn.com/s3/m/6e95e78b26fff705cd170a14.png)
池体总高度 最小流速校核
H=h1+h2+h3 vmin=Qmin/(n1wmin)
h1---沉沙池超高,m,一般取0.3m; h2---沉沙池有效水深,m; h3---沉沙室高度,m; vmin---沉沙池的最小流速,一般取0.5m/s; Qmin---最小流速,m3/h; n1----最小流量时工作的沉沙池数目,个; wmin---最小流量时沉沙池中水流断面面积,m2;
1、2竖流式 沉砂池设计
竖流式沉沙池设计计算公式
中心管直径
池子直径
水流部分高 度
d---中心管直径,mm; v1---污水在中心管中的流速,一般不大于 0.3m/s; Qmax---最大设计流量,m3/s
D---沉砂池直径,m; v2---池内水流上升流速,最大0.1m/s,最为 0.02m/s; Qmax 、v1符号意义同上;
Qmax---最大设计流量,m3/s; B---沉沙池总宽度,m;
池总宽度 沉沙室容积
B=A/h2 V=QpXT/106
A---沉沙池过水断面面积,m2; h2---沉沙池有效水深,m不大于1.2m,一般取0.25-
1Vm--;-沉沙池容积,m3; Qp---日设计流量,m3/d; X---城市污水沉沙量,m3/106m3; T---清除沉沙的时间间隔,2d;
h2---水流部分高度,m; v2---池内水流上升流速,最大0.1m/s,最为 0t.-0-2-m最/大s;设计流量时流行时间,不小于20s,一 般采用30-60s;
沉砂室容积
沉砂室容积
沉砂部分高 度
圆截锥部分 实际容积
池子总高度
物理和化学法处理构筑物
一、沉砂池 1、1平流式 沉砂池设计
名称
平流式沉淀池计算书
![平流式沉淀池计算书](https://img.taocdn.com/s3/m/8bec62b4d1f34693daef3e24.png)
平流式沉淀池设计执行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本文简称《混凝土规范》《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 本文简称《地基规范》《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 本文简称《给排水结构规范》《给水排水工程钢筋混凝土水池结构设计规程》(CECS138-2002), 本文简称《水池结构规程》-----------------------------------------------------------------------1 基本资料1.1 几何信息水池类型: 无顶盖有顶卧梁全地下长度L=32.000m, 分为L1=4.000m及L2=28.000m,宽度B=8.000m, 高度H1=6.800m, H2=4.300m,底板底标高Z1=-7.100m,Z2=-4.300m,池底厚h3=300mm, 池壁厚t1=300mm,底板外挑长度t2=350mm,池壁设壁柱,截面为300mmx500mm,间距为4m。
注:地面标高为±0.000。
1.2 土水信息土天然重度18.00 kN/m3 , 土饱和重度20.00kN/m3, 土内摩擦角30度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100.0kPa, 宽度修正系数ηb=0.00, 埋深修正系数ηd=1.00地下水位标高-6.800m,池内水深4.300m, 池内水重度10.00kN/m3,浮托力折减系数1.00, 抗浮安全系数Kf=1.051.3 荷载信息活荷载: 地面10.00kN/m2, 组合值系数0.90恒荷载分项系数: 水池自重1.20, 其它1.27活荷载分项系数: 地下水压1.27, 其它1.27活荷载准永久值系数: 顶板0.40, 地面0.40, 地下水1.00, 温湿度1.00考虑温湿度作用: 池内外温差0度, 弯矩折减系数0.65, 砼线膨胀系数1.00(10-5/°C)1.4 钢筋砼信息混凝土: 等级C30, 重度25.00kN/m3, 泊松比0.20保护层厚度(mm): 池壁(内35,外35), 底板(上35,下35)钢筋级别: HRB335, 配筋调整系数: 1.002 计算内容(1) 地基承载力验算(2) 抗浮验算(3) 荷载计算(4) 内力(考虑温度作用)计算(5) 配筋计算(6) 壁柱计算3 计算过程及结果单位说明: 弯矩:kN.m/m 钢筋面积:mm2裂缝宽度:mm计算说明:双向板计算按查表恒荷载:水池结构自重,土的竖向及侧向压力,内部盛水压力.活荷载:顶板活荷载,地面活荷载,地下水压力,温湿度变化作用.裂缝宽度计算按长期效应的准永久组合.3.1 地基承载力验算3.1.1 基底压力计算(1)水池自重Gc计算池壁自重G2=3031 kN壁柱自重G3=103 kN卧梁自重G4=100 kN集泥斗砼自重G5=1280 kN底板自重G6=2134 kN水池结构自重Gc=6648 kN(2)池内水重Gw计算池内水重Gw=11520 kN(3)覆土重量计算池顶覆土重量Gt1= 0 kN池顶地下水重量Gs1= 0 kN底板外挑覆土重量Gt2= 344 kN基底以上的覆盖土总重量Gt = Gt1 + Gt2 = 344 kN基底以上的地下水总重量Gs = Gs1 + Gs2 = 0.00 kN(4)活荷载作用Gh活荷载作用力总和Gh=128 kN(5)基底压力Pk基底面积: A=284.5 m2基底压强: Pk=(Gc+Gw+Gt+Gs+Gh)/A=(6648+11520+344+0.00+128)/284.5=65.52 kN/m23.1.2 修正地基承载力(1)计算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rmrm=18.00kN/m3(2)计算基础底面以下土的重度r考虑地下水作用,取浮重度,r=20.00-10=10.00kN/m3(3)根据基础规范的要求,修正地基承载力:fa = fak + ηbγ(b - 3) + ηdγm(d - 0.5)= 100.00+0+1.00×18.00×(4.000-0.5)= 163.00 kPa3.1.3 结论: Pk=65.52 < fa=163.00 kPa, 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
沉淀池设计计算(平流式,辐流式,竖流式,斜板)
![沉淀池设计计算(平流式,辐流式,竖流式,斜板)](https://img.taocdn.com/s3/m/fec773a7b0717fd5360cdc45.png)
沉淀池沉淀池是利用重力沉降作用将密度比水大的悬浮颗粒从水中去除的处理构筑物,是废水处理中应用最广泛的处理单元之一,可用于废水的处理、生物处理的后处理以及深度处理。
在沉砂池应用沉淀原理可以去除水中的无机杂质,在初沉池应用沉淀原理可以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其他固体物,在二沉池应用沉淀原理可以去除生物处理出水中的活性污泥,在浓缩池应用沉淀原理分离污泥中的水分、使污泥得到浓缩,在深度处理领域对二沉池出水加絮凝剂混凝反应后应用沉淀原理可以去除水中的悬浮物。
沉淀池包括进水区、沉淀区、缓冲区、污泥区和出水区五个部分。
进水区和出水区的作用是使水流均匀地流过沉淀池,避免短流和减少紊流对沉淀产生的不利影响,同时减少死水区、提高沉淀池的容积利用率;沉淀区也称澄清区,即沉淀池的工作区,是沉淀颗粒与废水分离的区域;污泥区是污泥贮存、浓缩和排出的区域;缓冲区则是分隔沉淀区和污泥区的水层区域,保证已经沉淀的颗粒不因水流搅动而再行浮起。
沉淀池的原理沉淀池是利用水流中悬浮杂质颗粒向下沉淀速度大于水流向卜流动速度、或向下沉淀时间小于水流流出沉淀池的时间时能与水流分离的原理实现水的净化。
理想沉淀池的处理效率只与表面负荷有关,即与沉淀池的表面积有关,而与沉淀池的深度无关,池深只与污泥贮存的时间和数量及防止污泥受到冲刷等因素有关。
而在实际连续运行的沉淀池中,由于水流从出水堰顶溢流会带来水流的上升流速,因此沉淀速度小于上升流速的颗粒会随水流走,沉淀速度等于卜-升流速的颗粒会悬浮在池中,只有沉淀速度大于上升流速的颗粒才会在池中沉淀下去。
而沉淀颗粒在沉淀池中沉淀到池底的时间与水流在沉淀池的水力停留时间有关,即与池体的深度有关。
理论上讲,池体越浅,颗粒越容易到达池底,这正是斜管或斜板沉淀池等浅层沉淀池的理论依据所在。
为了使沉淀池中略大于上升流速的颗粒沉淀下去和防止已沉淀下去的污泥受到进水水流的扰动而重新浮起,因而在沉淀区和污泥贮存区之间留有缓冲区,使这些沉淀池中略大于上升流速的颗粒或重新浮起的颗粒之间相互接触后,再次沉淀下去。
平流沉淀池自身水头损失计算
![平流沉淀池自身水头损失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70ce391b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b9.png)
平流沉淀池自身水头损失计算概述沉砂池的功能是利用物理原理去除污水中密度较大的无机颗粒污染物,如泥沙、煤渣等。
他们的相对密度约为2.65,城市污水厂一般均应该设置沉砂池。
一般规定平流式沉砂池是常用的形式,具有构造简单,处理效果好的优点。
一般设于泵站、倒虹管前以减轻机械、管道的磨损。
也可设于初次沉淀池之前,以减轻沉淀池的符合及高山污泥处理构筑物的条件设计参数①沉砂池的格数≥2个,并应按并联系列设计,当污水量较小时,可考虑一格工作,一格备用。
②沉砂池按去除相对密度大于2.65、粒径大于0.2mm的砂粒设计。
③设计流量的确定。
当污水由水泵提升时,应按水泵的最大组合流量计算;当污水自流进入时,应按最大设计流量计算;在合流制处理系统中,应按降雨时的设计流量计算。
④设计流速的确定。
设计流量时水平流速:最大流速应为0.3m/s,最小流速应为0.15m/s;最大设计流量时,污水在池内的停留时间≥30s,一般为30~60s。
⑤设计水深的确定。
设计有效水深≤1.2m,一般采用0.25~1.Om,每格宽度不宜小于0.6m。
⑥沉砂量的确定。
城市污水的沉砂量可按3m³/10000m³污水计算,沉砂含水率约为6O%,容重为1.5t/m³。
⑦砂斗容积按2d的沉砂量计算,斗壁倾角55°~60°。
⑧池底坡度一般为0.01~0.02;当设置除砂设备时,应根据设备要求考虑池底形状。
⑨除砂一般宜采用机械方法。
采用人工排砂时、排砂管直径≥200mm。
⑩当采用重力排砂时,沉砂池和贮砂池应尽量靠近,以缩短排砂管的长度,并设排砂闸门于管的首端,使排砂管畅通和易于养护管理。
11、沉砂池的超高不宜小于0.3m。
例题计算某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最大设计流量为0.2m³/s,最小设计流量为0.lm³/s,总变化系数Kz=1.50,求平流沉砂池各部分尺寸?(1)沉砂池长度L,mL=V*t式中V-最大设计流量时的流速,m/s,取v=0.25m/s;t-最大设计流量时的流行时间,s,取标t=30s。
平流式初沉池计算书
![平流式初沉池计算书](https://img.taocdn.com/s3/m/45b3d5d750e2524de5187ebf.png)
表6.5.1 沉淀池设计数据二次生物膜法后沉淀池活性污泥法后6.5.9 沉淀池应设置浮渣的撇除、输送和处置设施。
6.5.3 沉淀池的有效水深宜采用2.0~4.0m。
6.5.4 当采用污泥斗排泥时,每个污泥斗均应设单独的闸阀和排泥管。
污斗宜为60°,圆斗宜为55°。
按不大于2d的污泥量计算。
活性污泥法处理后的二次沉淀池污泥区容积,宜按6.5.6 排泥管的直径不应小于200mm。
6.5.7 当采用静水压力排泥时,初次沉淀池的静水头不应小于1.5m;二次后不应小于1.2m,活性污泥法处理池后不应小于0.9m。
6.5.8 初次沉淀池的出口堰最大负荷不宜大于2.9L/(s•m);二次沉淀池的1.7L/(s•m)。
6.5.1 沉淀池的设计数据宜按本规范表6.5.1的规定取值。
斜管(板)沉淀池6.5.14条的规定取值。
合建式完全混合生物反应池沉淀区的表面水力负荷宜按本规范第6.6值。
沉淀池类型 初次沉淀池6.5.2 沉淀池的超高不应小于0.3m。
表12 表面水力负荷和沉淀时间取值范围资料沉淀来源时间(h)日本 1.5指南0.5~3.04.0~5.0美国 1.5~2.5十洲 2.0~3.5标准1.5~2.52.0~3.50.5~0.80.5~1.01.7~2.5注: *单位为m 3/(m 2.h )。
2 沉淀池的污泥量是根据每人每日SS 和BOD 5数值,按沉淀池沉淀效率经理论推算求3 污泥含水率,按国内污水厂的实践数据制定。
6.5.2 关于沉淀池超高的规定。
德国排水工程手册按《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要求,对排放的污水应进行脱氮除磷II 沉淀池6.5.10 平流沉淀池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 每格长度与宽度之比不宜小于4,长度与有效水深之比不宜小于8,池长不宜大于60m;2 宜采用机械排泥,排泥机械的行进速度为0.3~1.2m/min;3 缓冲层高度,非机械排泥时为0.5m,机械排泥时,应根据刮泥板高度确定,且缓冲层上缘0.3m;4 池底纵坡不宜小于0.0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3 m
0.5
0.5 m
7.173 7.173 m
10.973 10.973 m
8.567 8.567 m2
0.5
0.5 m2
6.986227 6.986 m
181.466 181.466 m3
0.01 0.01
35.867 35.867 m
8.567 8.567 m
0.18733 0.187 m
名
变量
流量
Q
表面负荷
q'
池子总表面积
A
沉淀时间
t
沉淀部分有效水深
h2
沉淀部分有效容积
V'
最大设计流量时的水平流速 v
池长
L
池子总宽
B
每个分格宽
b
池子个数或分格数
n
进水悬浮物浓度
C1
出水悬浮物浓度
C2
污泥室储泥周期
T
生活污水量总变化系数
Kz
污泥容重
r
污泥含水率
p
污泥部分所需容积
V
超高
h1
缓冲层高度
h3
1.5 h
3
3m
6939 6939 m3
5
5 mm/s
27
27 m
85.66667 85.667 m
8.566667 8.567 m
10
10
0.0001 0.0001 t/m3
0.00001 0.00001 t/m3
2
2d
1.5
1.5
1
1 t/m3
96
96 %
333.072 333.072 m3
0.3
污泥部分高度
h4
池子总高
H
污泥斗上口边长
f1
污泥斗下口边长
f2
污泥斗高度
h''4
污泥斗容积
V1
池底坡度
i
污泥斗上梯形上底长
l1
污泥斗上梯形下底长
l2
污泥斗上梯形高度h'4源自污泥斗上梯形容积V2
平流沉淀池
初始 取值 单位
1.284722 1.285 m3/s
2
2 m3/m2h
2313 2313 m2
1.5
35.59228 35.592 m3
范围 初沉取7,二沉取 5
0.01~0.02,>0.00 5
污泥斗和梯形总容积
长宽比 长深比
V1+V2
217.058 217.058 m4
3.151628 9
3~5 8~12
验证
合格
合格 合格
不合格时 适当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