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芳学艺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梅兰芳学艺》教案、教学设计
难点: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体验京剧艺术魅力,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设想
1.针对教学重点和难点,设计以下教学活动:
(1)导入:通过展示梅兰芳剧照,引导学生猜测人物身份,激发学生对京剧艺术的兴趣。
(2)初读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关注生字词,了解课文大意。
2.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3.运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4.设计丰富的课堂活动,如朗读、表演、复述等,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提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梅兰芳学艺》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本章节主要带领学生走进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梅兰芳学艺》一文,通过对课文的深入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以下知识与技能:
1.认识并掌握本课生字词,如“梅、兰、芳、学、艺”等,理解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提高学生的词汇积累和语言表达能力。
2.了解京剧艺术的基本知识,如行当、表演特点等,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了解京剧艺术,提高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梅兰芳学艺的经历中汲取精神力量,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重点:通过对课文的分析,使学生掌握人物描写和情感表达的方法,提高写作技巧。
难点:如何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让他们在写作中融入自己的思考和情感。
(二)讲授新知,500字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梅兰芳学艺9篇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梅兰芳学艺9篇梅兰芳学艺 1一、教学要求: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学会本课10个生字,其中7个字只识不写,认识3个偏旁。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用“终于”说话。
3. 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教育学生从小苦练基本功。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难点:抓住重点词语来理解梅兰芳是怎样苦练眼神的。
三、教学准备:梅兰芳京戏磁带、投影片、小黑板。
四、教学时间:三课时课时目标:1. 认识本课生字,会写“兰、芳、艺”,理解部分词语。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了解京剧及梅兰芳学艺的勤奋。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今天很高兴认识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件礼物,一起来听一听。
(播放梅兰芳京剧《生死恨》的几句唱词)师:听了以后,你有什么问题想问?[生可能问:1.这是什么?2.这是谁唱的?]师答1这是京剧,是我国的国粹。
师答2这出京剧是梅兰芳唱的。
(打出梅兰芳的大幅照片)师:他就是梅兰芳,他是四大名旦之一,是著名的京剧大师。
这幅照片就是他正在唱戏时的情景。
现在见到梅兰芳你有什么疑问呢?[学生有的问:他是男的还是女的?有的问:他为什么打扮成这样呢?他到底是怎样学唱戏的?]这么多问题,是老师告诉你们还是自己去发现?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课文《梅兰芳学艺》,跟老师一块写课题:梅兰芳学艺(齐读课题)读准兰、芳、艺。
二、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拼读一下,一次读不好可以读第二次。
2.自主识字。
出示生字词语:bài fù xiáng gē dĭ qín jù拜师师傅飞翔鸽子水底勤学句子jĭn huò zhĕ zhù shì líng huó紧盯或者注视灵活(1)哪些字老师不教你就认识的?指名读,读正确的说说怎么认识的,读错的相机纠正。
小学二年级语文《梅兰芳学艺》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二年级语文《梅兰芳学艺》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导语】语文是语言和文化的综合科。
语言和文章、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简约式统称等都离不开它。
它是听、说、读、写、译、编等语言文字能力和知识,文化知识的统称。
也可以说,语文是口头和书面的语言和言语的合称,是语言规律和运用语言规律所形成的言语作品的言语活动过程的总和。
以下是无忧考网整理的小学二年级语文《梅兰芳学艺》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小学二年级语文《梅兰芳学艺》原文梅兰芳学艺课文原文,苏教版二上语文课文,阅读中如发现错漏敬请在本页底部”发表评论”中指出,我们将即时更正。
梅兰芳是的京剧大师。
他出生在京剧世家,在长辈们的影响下,从小就喜欢看戏。
八岁的时候,梅兰芳开始拜师学艺。
他学的是旦角。
男孩子学旦角,唱、念、做、打都要模仿女性。
刚学的时候,一出戏师傅教了很长时间,他还没有学会。
师傅说他不行,不适合唱戏。
梅兰芳心里很不是滋味。
他下决心一定要学会唱戏。
他用心思考,反复练习。
一段唱,别人唱几遍就不练了,他总要坚持练二三十遍。
经过刻苦练习,他终于练出了圆润甜美的嗓子。
梅兰芳小时候眼睛有点近视,没有神。
而旦角的眼神特别重要。
怎么办呢?他养了几只鸽子,每当鸽子飞起的时候,他的眼睛就紧紧盯着飞翔的鸽子。
他还经常注视水中游动的鱼儿。
渐渐地,他的双眼有神了。
日子一长,人们都说,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
梅兰芳小时候去拜师学艺,师傅说他的眼睛没有神,不是唱戏的料子。
但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
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注视水中游动的鱼儿。
日子一长,他的双眼渐渐灵活起来。
人们都说,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
经过勤学苦练,梅兰芳终于成了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
【篇二】小学二年级语文《梅兰芳学艺》教案教学要求:1、使学生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教育他们从小苦练基本功。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学会本课生字,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
《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15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
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店铺整理的《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1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能准确、熟练认读并书写本课生字。
教学难点:正确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多媒体展示梅兰芳剧照)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幅图,图上你看到了什么?生说。
师:对,在京剧中这叫旦,旦专门指女性。
老师要告诉小朋友们,她师一位男演员演的,他就是生说。
(板书梅兰芳)(多媒体展示梅兰芳生活照)师:这就师梅兰芳。
师:你能读好他的名字吗?指名读、齐读。
(师简单介绍梅兰芳。
)师:梅兰芳在京剧中最擅长演旦,在京剧中旦就是指女性,所以梅兰芳最擅长男扮女装。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梅兰芳小时候学艺的故事。
(板书学艺)师:艺在这课也是个生字娃娃。
你能给它找个朋友吗吗?(生可能会说是艺术、才艺)师:是呀,学艺就是?(学习艺术)师:读读课题,你有上面想问的吗?(梅兰芳学的是什么艺术?怎么学的?如果学生不能问出这两个问题,可以老师直接提出问题)师:老师有两个问题想请小朋友思考一下,梅兰芳学艺,他学的是什么艺术,又是怎么学的呢?下面就请小朋友轻轻打开课本,自由读课文。
请听好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开始吧!(生自由读课文。
)(生读完一遍后。
)师:小朋友们读得非常认真。
下面老师要请小朋友们再读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老师提出的这两个问题。
生再自由读课文。
二、教学新课师:读完课文,我们知道这篇课文一共有(3)个自然段。
你知道梅兰芳学得是什么艺术吗?从哪两个自然段读出来的?(生回答1、3)(一)教学第一小节指名一生读这一小节。
师:这小节有词语有点难读。
四年级上册第23课课堂笔记
以下是一篇四年级上册第23课《梅兰芳学艺》的课堂笔记,供您参考:
一、生字组词:
1. 穆(mù)姓穆、穆老师、穆桂英
2. 剧(jù)戏剧、电视剧、话剧
3. 勤(qín)勤奋、勤快、勤学苦练
4. 甚(shèn)甚至、甚好、甚快
5. 演(yǎn)演戏、演技、演习
6. 振(zhèn)振作、振奋、振动
7. 终(zhōng)终点、终究、终场
8. 若(ruò)倘若、若是、若有所思
二、多音字:
1. 倒(dào,第四声)倒退;倒车;倒戈卸甲。
倒(dǎo,第三声)跌倒;摔倒;颠倒。
2. 曾(céng,第二声)曾经;曾几何时。
曾(zēng,第一声)曾祖;曾孙;曾祖父。
三、近义词:
1. 有名——著名;有名气;出名的。
2. 表演——演出;扮演;表演艺术。
3. 经过——通过;经历;经过之处。
4. 请教——领教;请问;讨教。
5. 著名——有名;闻名;知名。
6. 努力——尽力;致力;竭力。
7. 提高——提升;增进;改善。
8. 终于——终究;到底;最终。
9. 出色——卓越;杰出;非凡。
10. 敬佩——钦佩;敬重;敬爱。
四、反义词:
1. 有名——无名;不出名。
2. 提高——降低;减退;下降。
3. 出色——平庸;平凡;普通。
4. 敬佩——轻视;鄙视;藐视。
《梅兰芳学艺》读后感
《梅兰芳学艺》读后感
《梅兰芳学艺》读后感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
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梅兰芳学艺》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梅兰芳学艺》读后感1
在二年级时我学习了《梅兰芳学艺》这篇课文。
学了这篇课文,梅兰芳的坚持不懈、勤奋好学的精神一直鼓舞着我,我深深地被他的精神感动着。
课文中描述了梅兰芳小时候去拜师学艺,师傅说他的眼睛没有神,不是唱戏的料。
但是他仍然没有放弃。
每天都坚持训练,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
经过长期的艰苦的训练,他的双眼渐渐灵活起来。
人们都说他的眼睛会说话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梅兰芳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
这篇课文给我们每个同学的启示是:“有志者,事竟成,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每当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困难时我就会想到梅兰芳是怎样成为世界京剧大师的.。
二年级梅兰芳学艺阅读理解
二年级梅兰芳学艺阅读理解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梅兰芳吗?他呀,可是个超级厉害的人物呢!今天咱们就来聊聊二年级关于梅兰芳学艺的那些事儿。
梅兰芳从小就对京剧特别感兴趣,就好像你们对喜欢的玩具一样着迷。
可是呢,他一开始去学戏的时候,师傅却说他的眼睛没有神,这可咋办呀?这就好比你们想画画,可是别人说你们拿笔的姿势不对,是不是感觉有点小失落呀?但是梅兰芳可没有灰心丧气哦!他就想呀,我一定要让我的眼睛变得有神起来。
于是呀,他就开始想办法啦。
他想到了一个绝招,那就是去看鸽子飞翔。
你们想想看,鸽子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呀飞,梅兰芳就盯着它们看呀看,眼睛跟着鸽子转来转去。
这是不是很有趣呀?就像你们盯着天上的风筝一样。
他天天去看鸽子,慢慢地,他的眼睛真的变得有神啦!这下师傅可高兴了,觉得梅兰芳真是个有毅力的孩子。
梅兰芳不仅眼睛变厉害了,他还特别努力地练习唱戏的其他本领呢。
他每天早起晚睡,就为了把那些唱词呀、动作呀都练得特别好。
这就好像你们学习写字,一遍又一遍地写,就是为了写得漂亮,对不对?梅兰芳后来成了一位非常有名的京剧大师呢!很多人都喜欢看他的表演,为他鼓掌喝彩。
你们说他厉不厉害?那梅兰芳的故事能给我们什么启示呢?小朋友们呀,我们要是遇到了困难,可不能轻易放弃哟!就像梅兰芳一样,想办法去克服它。
要是我们学习上遇到难题了,是不是也可以多想想办法,多努力一下呢?还有呀,做什么事情都要认真,要坚持,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
我们也要像梅兰芳一样,有自己的梦想,然后为了实现梦想努力奋斗。
你们看呀,梅兰芳就是我们的好榜样!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我们有决心,有毅力,就没有什么事情是做不到的。
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加油,向梅兰芳学习,好不好?相信你们以后也能成为很棒很棒的人呢!。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梅兰芳学艺》教材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梅兰芳学艺》教材教材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拓展教学活动,依据课程准则,教学大纲和教科书需要及学生的实质状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办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以下是整理的(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梅兰芳学艺》教材),期望帮到您。
教学需要:1、使学生了解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教育他们从小苦练基本功。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学会本课生字,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汇。
教学重点、难题: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了解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
教学筹备:生字卡片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1、板书课题。
2、解题,介绍梅兰芳生平。
3、学习词汇:学艺二、初读课文。
1、自由练读课文。
2、需要标出自然段,画出生字词,找出难读的句子。
3、检查生字学会状况。
(1)出示小黑板。
(2)指名认读词汇。
(3)抽读生字卡片。
4、试读课文。
5、指名说说课文有几个自然段?6、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7、教师范读。
8、填空,出示小黑板。
这篇课文讲的时梅兰芳小时候拜师(),苦练(),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的故事。
三、作业:1、练读生字词。
2、训练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复习1、抽读生字卡片。
2、指名朗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
1、细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说说这一段告诉大家什么?(3)“不是唱戏的料子”的意思是?(4)师傅为何说梅兰芳不是唱戏的料子?(板书:不是料子)2、细读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这一段告诉大家什么?(3)理解:世界闻名、大师(4)学过第一段和第三段,你有哪些想法?3、细读第二自然段。
(1)自由轻声读课文。
(2)初步理解句意。
这一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告诉大家什么?(3)进一步理解句意。
在什么原因下,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动摇?这说明什么?梅兰芳是如何做的?梅兰芳为何看空中的鸽子?看水底游动的鱼?“紧盯、注视”的意思是?这里可以换成看吗?“常常”的意思是?说明什么?梅兰芳的双眼日渐灵活起来,仿佛会说话,这说明了什么?4、再读第三自然段。
梅兰芳学艺课文-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
梅兰芳学艺课文-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梅兰芳学艺课文-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导语:《梅兰芳学艺》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讲的是梅兰芳小时候拜师学艺,经过勤学苦练,终于成为举世闻名的京剧大师的故事。
下面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课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课文原文】梅兰芳学艺梅兰芳小时候去拜师学艺,师傅说他的眼睛没有神儿,不是唱戏的料子。
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
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
日子一长,他的双眼渐渐灵活起来。
人们都说,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
经过勤学苦练,梅兰芳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
【课文解析】起点:《梅兰芳学艺》这篇课文讲述的故事并不是很曲折,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基本能把握本文所要讲的道理,但是缺少对梅兰芳的了解,他们无法更透彻理解梅兰芳下定决心时内心的痛苦与坚定,以及在此基础上付出的努力,最终获得成功的不易。
“终于”这个词,学生虽然已经学过,但是他们只会说“终于我……”,没有深刻地理解这个词语中所包含的任务的主观意愿、过程的艰辛。
因此,本文的说话练习起点定位为:1.学生能明白这篇课文所讲的道理,但是不能比较深刻地理解,不能自觉地感受到梅兰芳成功的不易2.学生学过“终于”,但只会比较表面地运用这个词语来说话,不会从深层次去思考这个词所包含的意义。
关键点:文中,存在一个矛盾冲突点,就是梅兰芳拜师学艺的需求和不是唱戏料子之间的矛盾。
为什么一个没有天分的人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功,我认为这是课文教学的关键点。
正是在这样的矛盾冲突下,梅兰芳依旧坚持初心,下定决心不动摇,最终取得了成功。
如何让学生主动积极地思考、感悟、理解、体验呢?我想可以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发挥学生想象,体验主人公的思想情感。
教学时,通过补充资料,想象说话来体会梅兰芳学艺的内心情感。
比如让学生体会当“师傅说他的眼睛没有神儿,不是唱戏的料子”时,他的心情又是怎样的?他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做些什么?让学生明白当受到师傅的打击时,他学艺的决心并没有动摇,反而更加坚定了。
课文《梅兰芳学艺》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梅兰芳学艺》,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梅兰芳学艺的过程和方法。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提炼出梅兰芳的刻苦学习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刻苦学习、勤于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
难点:分析课文中的梅兰芳学艺的过程和方法,提炼出梅兰芳的刻苦学习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介绍梅兰芳及其在京剧艺术领域的地位。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梅兰芳学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学生通过自学,掌握生字词,并能够正确运用。
3. 合作探究:(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梅兰芳学艺的过程和方法。
(2)分享成果:各组选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总结梅兰芳学艺的过程和方法。
4.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生字词,理解梅兰芳学艺的过程和方法。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梅兰芳学艺的小短文。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是否到位,以及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是否得到提高。
根据反思结果,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展示梅兰芳表演的片段,让学生感受京剧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互动教学:采用问题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 案例分析:以梅兰芳学艺的过程为例,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学习的方法和技巧。
4. 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看戏》拓展阅读-梅兰芳学艺
梅兰芳学艺梅兰芳先生是中国京剧史上成就最为辉煌的表演艺术大师,被公认为“京剧四大名旦”之首。
他艺术成就的取得,固然与他的艺术天才,与他的家传、师教等分不开,同时也与他本人学艺的虚心求教、刻苦钻研、精益求精有着密切的关系。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就是《梅兰芳学艺》的故事。
梅兰芳小时候去拜师学艺,师傅说他眼睛没神儿,不是唱戏的料子。
原来他小时候眼睛有轻度的近视,不仅迎风流泪,而且眼珠转动不灵活。
但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被动摇,他养了几对鸽子,每天一清早,他就给它们喂食,然后放飞。
梅兰芳站在鸽棚旁,眼睛随着鸽子的飞动而转动,循苍穹而视,尽力追踪越飞越远的鸽群,直至鸽子的踪影在遥远的天际消失。
十年之间,从未间断,持之以恒,终于恢复了视力,练出了眼神。
后来,他在舞台上一双大眼睛灵动明亮,神采飞扬。
梅兰芳的眼神最能传达人物内心的细腻感情,人们都说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
梅兰芳以塑造各种妇女的舞台形象名闻遐迩,他为此可谓呕心沥血。
最初,他对表现女人的吃惊老觉得不够理想,尽管他多次揣摩,反复试验,总不能将女人猛然吃惊的神态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来。
一天,他回到家中,看到妻子正在聚精会神地整理衣服,忽然想到,如果冷不防地发出一声巨响,她必然会大吃一惊,一个女人吃惊的神态不就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了么?于是,他随手抄起身旁的一只兰花瓷盆,狠狠地往地上一摔。
“咣当”一声巨响,妻子被吓得惊叫了一声:“哎呀!”将手中的衣服掷了老远,半晌才说出话来。
在这一瞬间,梅兰芳准确地捕捉住了妻子的神情、动作。
他据此反复琢磨、练习,将女人受惊后那种惊叫的神情、动作,恰当而又巧妙地融进他有关的表演中,将人物刻画得更加活灵活现。
学艺需要指导,需要帮助,因而需要老师。
许多人以为只有那些对自己艺术循循善诱、赞扬宣传的人才是自己的老师。
梅兰芳不是这样,他有一句名言:“说吾孬者,乃吾师也!”表现了他在学艺过程中的态度与宽阔胸襟。
这句名言是怎么来的呢?有一次,梅兰芳在某大戏院演出他的拿手好戏《杀惜》,“好!好!”场内喝彩之声不断。
梅兰芳学艺
儿。
日子一长,他的双眼渐渐灵活起 灵活 • • • • • • 来。人们都说,梅兰芳的眼睛会 会 说话了。 说话了
日子一长,他的双眼(灵活 ) ( 渐渐)起来。人们都说,梅兰 芳的眼睛( 会 说话了 )。
经过 勤学苦练,梅兰芳终于
• •
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
• • • • • • • •
只有勤学苦练,才 能练出过硬的本领。
梅飞翔 鸽子
料子 或者
紧盯 注视
勤学苦练 京剧大师
经过勤学苦练,梅兰 勤学苦练 芳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
• • • •
京剧大师。
• • • •
师傅说他的眼睛没有神儿,
不是唱戏的料子。
• • • • • • •
• • • •
因为梅兰芳的 眼睛没有神儿 ,
所以师傅说他不是唱戏的料子。
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
• • • •
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
• •
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
• •
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
• • • • • •
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
他常常望着空中的鸽子,或
者看着水底的鱼儿。
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他
( 常常)(紧盯 )空中(飞翔 )的鸽 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 )的鱼
梅兰芳学艺精选9篇
梅兰芳学艺精选9篇《梅兰芳学艺》篇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题,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精读课文,体会梅兰芳联眼神的刻苦、辛苦。
3、指导朗读重点句子,从而学习勤能补拙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没有神儿;不是唱戏的料子;与“会说话了”是关系。
体会“终于”和“世界闻名”的联系。
教学准备:电脑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梅兰芳学艺的故事。
齐读课题2、学习课文之前,我们先来复习一下词语指名读齐读3、谁能用上这里的几个词语和老师提供的句式来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出示:梅兰芳小时侯,师傅说他,后来经过,他终于成为)过渡:小朋友,你知道吗,要成为一名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梅兰芳小时侯去拜师学艺时遇到了什么困难?二、精读领悟:(一)精读第一节1、请小朋友把书打开,轻轻读一读第一小节。
2、交流:没有神儿3、什么叫“眼睛没有神儿”呢?(眼睛不灵活、没有精神、没有神采)4、是呀,梅兰芳的师傅是一个唱戏的行家,他告诉梅兰芳要当好京剧演员,不光嗓子好、身体棒、眼睛还要有神,(出示图)可你们看,梅兰芳小时候眼睛有点近视,眼皮总是下垂,眼珠转动不大灵活,有时还会迎风流泪,不具备唱好京戏的条件,所以师傅说他的-——(引读:他的眼睛没有神,不是唱戏的料子。
)“料子”原来是指做衣服用的衣料,在这里,“唱戏的料子”是指衣料吗?那是“唱戏的料子”是指什么?(适合唱戏的人才)那“不是唱戏的料子”意思是说梅兰芳---(不具备唱戏的好的条件,不可能学好唱戏)5、读懂了师傅的话,你能把这句话补充完整吗?师傅说梅兰芳不是_,是因为。
这句话还可以这样说:因为梅兰芳,所以师傅说。
6、说的真好,让我们一起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二)、学习第二自然段1、当梅兰芳听师傅说自己“不是唱戏的料子”时,他会想些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那他是不是就打算放弃学戏了呢?)2、是呀!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他下定决心要克服自身的缺点,好好学唱戏。
2024年《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
《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1(约2134字)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学写“兰、芳、紧、灵活”。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正确书写字底,摆好“紧”上下的位置。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耳朵的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学生答“听声音”2、那么请你竖起你的耳朵,一起来听。
播放梅兰芳京剧《霸王别姬》的几句唱词)(1)小朋友听到的叫做京剧,是戏曲的一种(出示图片)这些是表演京剧时的照片和各类的京剧脸谱,今天老师就要把这些脸谱送给守纪律积极发言的小朋友(出示脸谱礼物)(2)刚刚你听到的一段叫做《霸王别姬》,你知道谁唱得吗?指名学生回答后,(出示照片)他就是梅兰芳,他是四大名旦之一,是著名的京剧大师,他形成了一个独特的艺术流派,称为“梅派”,这幅照片就是他正在唱戏时的情景。
(3)你有什么疑问吗?在以前,女的是不能登台演出的,所以都是男扮女装来表演女的角色。
3、教学“兰、芳”请小朋友看黑板,范写“梅兰芳”“梅”我们已经学过了(1)请你打开书自学兰和芳这两个字。
学完后再描红。
(拿字卡)我们说过像“兰”这样横比较多的字,要注意什么? (间距一样,横有变化)“芳”注意中间的一横要写在…………横中线上(4)小朋友你一定很想了解梅兰芳,我们赶快一起去看看梅兰芳学艺的故事吧。
二、初读课文。
1、请小朋友把书翻开,看清楚拼音,认真地读课文,生字词可以多读几遍。
( 1 ) 瞧!这些生字词已经在老师的大屏幕上了,赶快读一读它们吧。
不认识的可以多读几遍。
开火车读。
(1)(出示不带拼音的词语)拼音帮手没有了,你还认识它们吗?赶快考考你的同桌吧。
(2)小朋友能像梅兰芳一样克服困难,正确地读出这些词语吗?一起读。
这是一些轻声的词语你会读他们吗?试试看(出示词语)指名读,读对了跟他读。
(3)词语没难倒大家,老师还要再考考你(出示句子)自己先读读看,谁来教教其他小朋友怎样正确、流利地读出这句话呢?指名读,齐读。
《梅兰芳学艺》背景资料
《梅兰芳学艺》背景资料(一)生平梅兰芳(1894-1961),本名澜,又名鹤鸣,小名裙子、群子,字畹华,一字浣华,别署缀玉轩主人,艺名兰芳,祖籍江苏泰州。
清光绪二十年九月二十日(1894年10月22日)出生于北京李铁拐斜街的梨园世家。
1961年8月8日病逝于北京,终年68岁。
他是我国现代杰出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也是一位受人尊敬的社会活动家。
他把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祖国的艺术事业,为祖国戏曲艺术的发展和国际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成为享誉中外的文化名人。
(二)苦读的幼年时代梨园世家:梅兰芳的祖父梅巧玲, 是十九世纪著名的京剧演员,兼擅青衣花旦,被列为“同光十三绝”之一。
父亲梅竹芬,也是一位多才多艺的京剧演员,可惜英年早逝。
伯父梅雨田是一位出色的京剧器乐家,号称“六场通透”(即所有场面上的乐器都能拿起来伴奏),长期给谭鑫培伴奏。
自幼受到的艺术熏陶,为梅兰芳在京剧艺术方面的开拓发展奠定了基础。
梅兰芳幼年的生活相当艰苦。
他父母早逝,依靠伯父伴奏的收入来维持生活。
8岁开始学艺,11岁登台演出。
这期间他除了学青衣戏外,还学花旦戏、武功、昆曲等。
同时还看戏,用心比较、琢磨前辈艺术家们的艺术精华。
除了演戏练功外,他的业余爱好十分广泛,特别喜欢养鸽子、养花和书法绘画,而这些爱好对他提高表演艺术起了很大作用。
幼年的梅兰芳眼睛微微近视,有时还迎风流泪,眼珠余转也不灵活,因此每当黄昏时分,他让鸽子翱翔空中,让自己的眼睛随着鸽子转动,认真锻炼眼力。
久而久之,双眼灵活自如,透亮传神。
他认为京剧的服装色彩、化装、脸谱、舞台装置都和美术的密切关系,最好自己能画。
1913年至1914年两次赴沪演出,他与老画家吴昌硕结下了忘年之交,于是开始了绘画生活。
先请王梦白教画。
后向陈师曾、姚茫父学习画佛像,向齐白石、汤定之学习画草虫、松梅等。
梅兰芳对电影艺术的贡献也为人称道。
早在1920年,就拍摄了无声舞台纪录片《春香闹学》和《天女散花》。
(三)博采众家,自建梅派梅兰芳20岁时,已经是一位驰名京沪的京剧演员了。
语文二年级上册《梅兰芳学艺》优质课件
• 日子一长,他的双眼渐 渐灵活起来。人们都说, 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
•经过勤学苦练,梅兰 芳终于成为世界闻名
的京剧大师。
梅兰芳在起
青 年 时 的 梅 兰 芳
梅兰芳小时侯去拜 师学艺,师傅说 他的眼睛没有神儿, 不是唱戏的料子。
师傅说梅兰芳不
是
,是因
为
。
梅兰芳小时侯去拜 师学艺,师傅说他 的眼睛没有神儿, 不是唱戏的料子。
梅兰芳学艺的决 心没有动摇。
•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 的鸽子,或者注视水 底游动的鱼儿。
序言
本编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PPT课件,如数学课件、语文课件、英语 课件、地理课件、历史课件、政治课件、化学课件、物理课件等等,想了 解不同课件格式和写法,敬请下载!
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reading notes, post reading reflections, essay encyclopedias, lesson plan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
第23课 梅兰芳蓄须
23.梅兰芳蓄须(一)梅兰芳学艺梅兰芳是著名的京剧大师。
他出生在京剧世家,在长辈们的影响下,从小就喜欢看戏。
八岁的时候,梅兰芳开始拜师学艺。
他学的是旦角。
男孩子学旦角,唱、念、做、打都要模仿女性。
刚学的时候,一出戏师傅教了很长时间,他还没有学会。
师傅说他不行,不适合唱戏。
梅兰芳心里很不是滋味。
他下决心一定要学会唱戏。
他用心思考,反复练习。
一段唱,别人唱几遍就不练了,他总要坚持练二三十遍。
经过刻苦练习,他终于练出了圆润甜美的嗓子。
梅兰芳小时候眼睛有点近视,没有神。
而旦角的眼神特别重要。
怎么办呢?他养了几只鸽子,每当鸽子飞起的时候,他的眼睛就紧紧盯着飞翔的鸽子。
他还经常注视水中游动的鱼儿。
渐渐地,他的双眼有神了。
日子一长,人们都说,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
(二)国粹之魂梅兰芳没听过京剧的,想必也听说过“梅兰芳”这个人。
这位艺术家去世半个世纪后的今天,京剧早已不再是主流文化,唯有他个人的成就,一直傲然耸立在那里,不可磨灭。
梅兰芳1894年生于北京,自小学戏登台,为“四大名旦”之首,进军好莱坞的第一人。
在其50余年的舞台生活中,发展和提高了京剧旦角的演唱和表演艺术,形成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流派,世称“梅派”。
梅兰芳不仅在京、昆表演上有建树,在戏曲理论方面同样贡献多多。
他提出的“中国戏剧之三要点”很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可以为中国京剧的传承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他的理性阐述,根植于中华民族文艺理论的沃土之中,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这一份难得的戏曲理论遗产,不仅对他自己京剧表演理论体系的总结至关重要,而且丰富了中国戏曲表演理论体系,值得深入研究。
他多次出国演出,在国际舞台上的精湛表演,不仅让世界认识了京剧,也让世界记住了梅兰芳。
电影艺术家欧阳予倩曾著文赞誉梅兰芳是“真正的演员,美的创造者”;苏联芭蕾舞大师乌兰诺娃推崇梅兰芳为“美的化身”。
(三)丰子恺与梅兰芳吴浩然1961年8月8日,一代名伶梅兰芳在北京逝世。
消息一经传开,文艺界无不扼腕叹息。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梅兰芳学艺》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梅兰芳学艺》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准确、熟练认读本课生字。
教学难点:正确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
1、揭题。
介绍梅兰芳生平。
指名拼读兰,提醒学生读准边音。
告诉学生,梅兰芳是我国著名的京剧艺术,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家。
学习词语:学艺,说说它的意思。
2、指名把课文题目意思连起来说一遍。
二、初读课文。
1、自由练读课文。
要求画出生词,圈出生字,难读的字注上记号,多读几遍,长句子用波浪线画出,多练读几遍。
2、检查字音掌握情况。
出示生字,指名拼读。
抽读生字卡片。
3、试读课文。
指名说说本课有几个自然段。
请三个学生分段试读课文。
提醒学生读准儿化音。
引导读同长句子:出示: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
要求学生先读准生字词,再读通句子,注意句中的停顿。
4、范读课文。
读后引导填空。
这篇课文讲的是梅兰芳小时侯拜师(),苦练()。
终于成为世界文明的()的故事。
三、作业。
1、练读生字词。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细读课文。
教学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不足,教育天天们他们从小要苦练基本功。
教学重点:理解梅兰芳如何成为京剧。
教学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
1、抽读词语卡片。
2、说出下面字的读音。
兰神紧者注练翔二、细读课文。
学习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说说这一自然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2、“不是唱戏的料子“是什么意思?3、师傅为什么说梅兰芳不是唱戏的料子?相机板书:不是料子学习第三自然段1、指名读,思考:这一自然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2、理解“世界闻名“、“ “的意思。
3、学过第一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你有什么想法?细读第二自然段。
1、自由轻声读,初步理解句意:这一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告诉我们什么?2、进一步理解句意:在什么情况下,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这说明什么?梅兰芳是怎么做的?用“-- “画出梅兰芳刻苦练功的结果的句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梅兰芳学艺
宝应县曹甸中心小学夏心梅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会用“终于”说话。
3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不足,教育学生从小苦练基本功。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读词语
紧盯注视或者动摇灵活
拜师学艺勤学苦练
世界闻名京剧大师
2、完成《课堂作业》填空。
开始,师傅说梅兰芳不是唱戏的料子,但梅兰芳经过
,终于成为的剧。
二、学习第一节:
1、“唱戏的料子”是什么意思?(天生条件好,适合唱戏)
“不是唱戏的料子”?(天生条件不好,不可能把戏唱好)(不适合唱戏)
2、师傅为什么说他“不是唱戏的料子”?读课文第一节就能明白了。
老师想请你们用这样的句式来回答:
因为梅兰芳,所以师傅说。
师傅说梅兰芳不是,是因为。
(提示:后一个“梅兰芳”可以用“他”来代替)
3、(出示小时候照片)老师找来了梅兰芳小时候的照片,仔细看他的眼睛,
你有什么感觉?(不灵活、没有神儿、很呆板、没有光彩,眼睛睁不大)老师也有同感。
梅兰芳小时候眼睛有些近视,上眼皮有点下垂,迎风流泪,眼珠转动也不灵活,有一次师傅甚至生气地说他的眼睛是“死鱼眼睛”,这样的眼睛没有——梅兰芳真不是——
4、后来,人们又是怎样评价梅兰芳的眼睛的呢?请翻开书在第二节找一找。
指名读。
5、咦,梅兰芳的眼睛怎么会像嘴一样说话呢?
剧照1:这是梅兰芳在《生死恨》中扮演的韩玉娘。
韩玉娘命很苦,你能从他眼睛里看出忧伤吗?
剧照2:这是梅兰芳在《牡丹亭》中扮演的杜丽娘。
杜丽娘在花园里游春,我们从他眼里看到的是——(欢乐)
梅兰芳扮演不同的人物,眼睛里所表达的情感就不同,这就是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
理解了这个词,就能读好这句话,谁来试一试?
凡是看过梅兰芳表演的人都说,梅兰芳眼睛炯炯发光,即使坐在最后一排,也感到梅先生的眼睛在注视着自己。
看梅兰芳的眼睛,就能知道剧中人物内心的想法。
所以人们都说——(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
)
夸一夸梅兰芳的眼睛。
(两名读,一齐夸)
三、学习第二段:
1、梅兰芳是怎样让眼睛从没有神儿变得会说话了呢?从上题中选择一个词回答。
这个词很重要,让我们一起写在黑板上。
谁来读好他?
梅兰芳是怎样勤学苦练的呢?捧起书,注意听!(放课文录音。
)
2、哪一句话是写梅兰芳苦练眼神的?在书上画一画。
3、这句话中哪两个词是近义词?(板书:紧盯注视)
谁能读好这两个词?
梅兰芳紧盯——注视——这两个词的意思都是说——(仔细地看、
认真地看、一眨不眨地看)练习读
紧盯鸽子,注视鱼儿,这是梅兰芳练眼神的两种方法。
课文用什么词语把这两种方法连接起来的?“或者”表示这两种方法任选一种,有时选紧盯鸽子,有时选注视鱼儿。
4、梅兰芳为什么要选鸽子或者鱼儿来练眼神儿呢?(在飞、在游、是动的,看它们时眼珠要不停地转动,就能让眼睛灵活)
现在我们也来练一练眼神。
课件中有一只飞翔的鸟儿,我们像梅兰芳一样紧紧盯着它。
注意,头不能动,不能眨眼,只能转眼珠。
看,鸟儿飞起来了,紧紧盯着他,不要让鸟儿从你的眼睛里溜走。
刚才练了一下眼神,感觉怎么样?(苦、累、酸、痛、冒眼泪)
5、我们才练了一分钟,梅兰芳是不是像我们一样只练一会儿呢?你是从哪个词知道的?常常的近义词是——,是说次数很多。
(练习读,读出次数多)梅兰芳练眼神,一定也很苦很累,可是他怕不怕苦?(练习读,读出不怕困难。
)
小朋友想听老师讲梅兰芳苦练眼神的故事吗?
为了练眼神,梅兰芳养了许多鸽子。
每天天刚亮,大约五六点钟,梅兰芳起床给鸽子喂食、喂水,然后,就开窝放鸽,一队一队的鸽子陆续飞上天空。
梅兰芳的眼睛紧紧地盯着它们,双目圆睁,眼珠随着它们转来转去,而且还极力远望。
另外,他特地买来金鱼,常常站在水边,脸不动,让眼睛跟着游动的鱼儿转来转去。
他这样苦练眼神不是一天两天,不是一年两年,而是整整十年。
佩服他吗?带着敬佩之情朗读。
6、这样还能读吗?
他常常,或者。
(指名读)。
让我们一起读,把梅兰芳勤学苦练的精神记在心里。
他常常,或者。
7、是什么支撑着梅兰芳这样勤学苦练?
对!是学艺的决心!还有谁读?我听出了,决心很大!
学艺的决心深深扎在他的心底,尽管师傅说他不是唱戏的料子,但是梅兰芳——他常常——或者——
日子一长——人们都说——
8、是啊,孩子们,笨拙点儿没关系,学习基础差一点儿也没有关系,只要勤学苦练,你一样能出类拔萃。
送同学们两个成语:勤能补拙、笨鸟先飞(两名读)
为了唱好戏,梅兰芳不怕苦、不怕累,别人用一分力量,他用上百倍的力量,一定要赶上别人、超过别人,这叫:人一己百、奋起直追(两名读)把这首成语歌连起来读(男生齐读女生齐读)。
这成语歌就是告诉我们从小要勤学苦练。
(齐读)
四、学习第三段:
1、“勤学苦练”不仅让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还让梅兰芳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他成为了——(读填空题)
梅兰芳8岁学艺,10岁登台,一生所演剧目超过200出,塑造了众多的女性形象,创立了“梅派”表演形式。
他是戏剧“四大名旦”之首,是我国杰出的表演艺术家。
梅兰芳是第一个把中国戏剧带到外国去演出的艺术家,应邀出国访问演出达10多次,促进了我国与国际的文化交流,是世界闻名的艺术大师。
当时外宾到中国旅游,往往向外交部提出三点要求:一是登长城;二是游颐和园;三是访问梅兰芳。
梅兰芳真了不起!让我们夸一夸他。
2、梅兰芳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容易吗?从那个词知道?(终于)“终于”告诉我们成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要坚持不懈,长期努力。
梅兰芳不仅练眼神,还练嗓子,练台步,练背戏词……梅兰芳特别刻苦,一点儿都不马虎。
梅兰芳在京剧《抗金兵》中饰演英雄善战的女英雄梁红玉,戏中梁红玉有一个用双手擂鼓的动作,为了把这个动作练得又漂亮又有力,他起早贪黑地练习,白天擂鼓,晚上为了不影响别人休息,他就用双拳敲自己的腿,把两条腿敲得又红又肿也不停
止。
梅兰芳是长期勤学苦练才成功的。
(练习朗读,读出不容易)
3、能用“终于”说话吗?
我____________________,终于把身体练得棒棒的。
很好,你说出了努力的过程。
妈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终于赶在天冷前为我织好了毛衣。
记住,用“终于”造句,一定要说出努力的过程,这样句子才具体。
司马光用大石头使劲砸缸,终于______________。
青蛙不怕累,不怕渴,终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造句的时候,可以想想自己的生活,想想亲朋好友的生活,也可以想想古今中外名人的故事,想想童话中的角色。
每个小朋友造的句子不一样才精彩呢!(龟兔赛跑的故事中,乌龟——乌鸦喝水的故事中,乌鸦——小鹰——邓小平爷爷小时候——
达尔文——爱迪生——)
小朋友说的句子真是精彩纷呈!老师也用“终于”造个句子,夸夸小朋友:小朋友们积极开动脑筋,终于造出了许多精彩的句子。
4、最后,我们用“终于”再来夸夸梅兰芳。
5、小结:再看这段话(齐读):开始,师傅说梅兰芳不是唱戏的料子,但梅兰芳经过勤学苦练,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
学习别人的故事还要联系自己想一想,梅兰芳的故事给我们有什么启发呢?
老师送大家一句古语: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指名读)只有勤学苦练才能取得成功。
(一起再读)
五、作业巩固。
课内:
最后,让我们再回顾一下梅兰芳苦练眼神的情景。
按课文内容填空,再完成练习。
梅兰芳()的决心没有()。
他常常()空中飞
翔的鸽子,()水底游动的鱼儿。
日子一长,他的双眼渐渐()起来。
人们都说,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
1、这段话共有()句。
第()句是写梅兰芳苦练眼神的。
2、这段话中有一对近义词,它们是()——(),这两个词语都有()的意思。
课后:
1、背诵课文
2、阅读《梅兰芳练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