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教案 1.1《飞机的投弹与平抛运动》 1 (沪科版必修2)

合集下载

1.1飞机投弹与平抛运动课件(沪科版必修2)

1.1飞机投弹与平抛运动课件(沪科版必修2)

线运动;若物体的加速度变化,则它做非匀变速曲线运动。
【温馨提示】除了两种典型的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方案以外,
还有其他一些实验方案也可以用来研究平抛运动,了解这些方 案的原理有助于理解平抛运动的特点。
考查内容
研究平抛运动的其他实验方案
【典例】如图所示的装置中,水平轨道BE光滑,两个相同的弧
1.1 飞机投弹与平抛运动
1.知道曲线运动特点,会确定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
2.知道平抛运动的定义,理解平抛运动是匀变速运动,其加速 度为g。
3.理解平抛运动可以看作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与竖直方
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并且这两种运动互不影响。
重点:1.掌握平抛运动概念。 2.理解平抛运动特点。 3.体验伽利略对平抛运动的研究过程。
难点:感悟和验证伽利略的假设并明确平抛运动的研究方法。
基础知识是形成学科能力的源头,本栏目根据课标要求,
精准梳理,清晰呈现主要知识及内在关系。关键处合理挖空、
易错处及时提醒,多策并举,夯实基础,要求学生动手填一填 吧!
一、平抛运动
水平 方向抛出,在_________ 空气阻力 可以忽略 1.定义:将一个物体沿_____
【想一想】球场上,运动员多次从同一高度以不同的水平速度 击出网球。若网球均落在同一水平面上,若不计空气阻力,每 次网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相同吗?速度的变化相同吗?
提示:由于网球从同一高度开始做平抛运动,它们的竖直分运 动为自由落体运动,由于高度相同,由 h 1 gt 2 可知,时间相
2
同;根据公式Δv=gΔt,故它们的速度变化相同。
的情况下物体所做的运动。 重力 作用。 2.受力特点:只受_____
【想一想】体育运动中投掷的链球、铅球、铁饼、标枪等,都

沪科版高一物理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平抛运动教学设计

沪科版高一物理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平抛运动教学设计

《飞机投弹与平抛运动》教学设计【设计思路】本节课将在学生原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通过体验和经历,构建关于平抛运动的新知识,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规律以本课将以探究为主线充分重视情景、问题、体验、自主、交流,既有实验现象的观察,又有分析、推理的的过程。

还要将实验现象与分析、推理结合起来,探究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运动的规律.最后利用规及处理方法。

【教学说明】本节为上海科教版高中物理共同必修2第一章第1节,需要探究内容多、方法较全面,结合了理论推理和实验证实两方面。

是在学生学习了直线运动规律、牛顿运动规律之后的具体应用实例,也是这些知识的迁移和综合应用。

课堂教学过程以探究为主要线索。

让学生体验掌握化曲为直,化繁为简处理曲线运动的基本方法。

通过本节探究不仅掌握了处理平抛运动的方法,同时也是处理其他曲线运动和处理未知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研究和探索平抛运动及两个分运动性质的过程。

⑵引导学生探索如何用实验来验证平抛运动是由水平和竖直方向的两个分运动合成的。

2、过程与方法⑴使学生掌握正确探究平抛运动,体验科学研究的方法。

⑵处理平抛运动的方法是解决曲线运动的一般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⑴让学生了解前辈科学家的探究历程,相信科学、热爱科学。

⑵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及实事求是的态度。

⑶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重点:⑴平抛运动的规律难点: ⑴探究平抛运动,体验科学研究的方法与思想【教学仪器】1.红色橡皮球作用:演示平抛运动2.平抛竖落仪作用:演示平抛运动和同一高度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小球同时落地【教学流程】一、从飞机投弹谈起1、问题驱动问题:在一次军事演习活动中,水平飞行的战斗机要炸掉A点的一个目标,飞机应在何处投放炸弹?(学生分组讨论)先讨论大致位置应在A点左上方投。

为什么要在左侧投放呢?让我们来看看被投放的炸弹在空中运动的轨迹。

多媒体展示炸弹在空中的运动情景。

沪科版高中物理必修2课件:1.1 飞机投弹与平抛运动(共28张PPT)

沪科版高中物理必修2课件:1.1 飞机投弹与平抛运动(共28张PPT)
答案:(1)× (2)√ (3)× (4)√ (5)√
自主阅读 自我检测
2.下列哪个运动是平抛运动( ) A.随电梯一起运动的物体的运动 B.水平抛向空中的细绳的运动 C.水平抛向空中的纸片的运动 D.水平抛向空中的铅球的运动 解析:做平抛运动的物体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1)初速度水平;(2)只 受重力作用。显然选项A不满足,选项B、C中物体所受空气阻力不 能忽略,只有选项D中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可忽略,可看作平抛运动。 答案:D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问题导引 知识归纳 典例剖析
规律方法平抛运动的特点 (1)速度特点:平抛运动的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断变化,故它是变 速运动。 (2)轨迹特点:平抛运动的运动轨迹是抛物线,故它是曲线运动。 (3)受力特点: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只受重力作用,故它的合外力恒 定。 (4)加速度特点:平抛运动的加速度为自由落体加速度,恒定不变, 故它做匀变速运动。
1234
3.如图所示,一架飞机水平匀速飞行,飞机上每隔1 s释放一个小球, 先后共释放4个小球,若不计空气阻力,则落地前四个铁球在空中的 排列情况是( )
解析:每个小球均做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有相同的运动情况,所以 四个小球应在同一竖直线上;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小球 之间的间隔距离越来越大,故选项B正确。 答案:B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自主阅读 自我检测
三、验证伽利略的假设 我们利用如图装置来验证伽利略的假设。
自主阅读 自我检测
自主阅读 自我检测
1.正误辨析 (1)平抛运动是曲线运动,物体受到的力的方向一定不断变化。 () (2)平抛运动的初速度方向与重力方向垂直。 ( ) (3)飞机投弹时,炸弹离开飞机后做自由落体运动。 ( ) (4)平抛物体的运动轨迹是一条抛物线。 ( ) (5)平抛运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两个运动互不干扰。 ( )

1、飞机投弹和运动的合成-沪科教版必修二教案

1、飞机投弹和运动的合成-沪科教版必修二教案

飞机投弹和运动的合成-沪科教版必修二教案1. 引言本教案主要讲解在物理学中,如何利用向量的知识和运动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地,我们将以飞机投弹为例,通过分析飞机的运动来实现精准地投弹。

通过该案例,学生将学习到向量加法、向量投影和空中追踪等多个重要概念,同时加深对运动学的理解。

2. 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理解飞机投弹的物理原理;2.掌握向量加法和向量投影的基本概念;3.能够利用向量加法和向量投影来计算飞机投弹的方位角和仰角;4.熟悉空中追踪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教学内容1.飞机投弹的基本原理2.向量加法与向量投影3.飞机投弹的计算方法4.空中追踪的原理和方法4. 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一架飞机和一颗炸弹的图片,让学生讨论如何在飞机运动的过程中投弹。

步骤二:介绍飞机投弹的基本原理教师介绍飞机投弹的原理,包括飞机的速度、高度、方位角和仰角等关键因素,并让学生对这些概念进行理解和掌握。

步骤三:讲解向量加法和向量投影的基本概念教师讲解向量加法和向量投影的基本概念,并展示如何利用向量加法和向量投影来计算飞机在不同时间点的运动状态。

步骤四:介绍飞机投弹的计算方法教师以具体的例子为基础,介绍利用向量加法和向量投影来计算飞机投弹的方位角和仰角的计算方法,同时让学生通过练习题来掌握这些方法。

步骤五:学习空中追踪的原理和方法教师讲解空中追踪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展示如何利用空中追踪来计算飞机的运动状态和投弹位置。

步骤六:总结课程内容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进行总结,让学生掌握关键概念和方法,并通过练习题来巩固所学知识。

5. 教学效果评估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布置练习题和模拟考试来评估学生的掌握情况。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讨论和问题解答等方式来检查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6. 教学资源本节课的教学资源包括教师的PPT、学生的手册和练习题等。

7. 总结本节课以飞机投弹为例,介绍了向量加法和向量投影在物理学中的应用,并讲解了空中追踪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1.1《飞机的投弹与平抛运动》教案3(沪科版必修2)

1.1《飞机的投弹与平抛运动》教案3(沪科版必修2)

1.1《飞机的投弹与平抛运动》教案3(沪科版必修2)1.1《飞机的投弹与平抛运动》一、教学目标1、知道平抛运动的特点是初速度方向为水平,只在竖直方向受重力作用,运动轨迹是抛物线。

2、理解平抛运动是匀变速运动,其加速度为g3、理解平抛运动可以看作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并且这两个运动互不影响。

4、会用平抛运动的规律解答有关问题。

二、重点难点重点:平抛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难点:对平抛运动的两个分运动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实验观察、推理归纳四、教学用具:平抛运动演示仪、多媒体及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用枪水平地射出一颗子弹,子弹将做什么运动,这种运动具有什么特点,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个问题。

(二)平抛物体的运动1、平抛运动:将物体用一定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抛出,不考虑空气阻力,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所做的运动,叫做平抛运动。

举例:用力打一下桌上的小球,使它以一定的水平初速度离开桌面,小球所做的运动就是平抛运动,并且我们看见它做的是曲线运动。

分析:平抛运动为什么是曲线运动?(因为物体受到与速度方向成角度的重力作用)2、平抛运动的分解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水平方向上由于不受力,将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上物体的初速度为0,且只受到重力作用,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

加速度等于g(1)、实验验证:【演示实验】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时,A球向水平方向飞出,做平抛运动,而同时B球被松开,做自由落体运动。

现象:越用力打击金属片,A球的水平速度也越大;无论A球的初速度多大,它总是与B球同时落地。

(2)、用课件模拟课本图1-3的实验。

结果分析: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是自由落体运动,水平方向的速度大小并不影响平抛物体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

而水平分运动是匀速的,且不受竖直方向的运动的影响。

(3)、利用频闪照相更精细地研究平抛运动,其照片如课本图5—17所示可以看出,两球在竖直方向上,经过相等的时间,落到相同的高度,即在竖直方向上都是自由落体运动;在水平方向上可以看出,通过相等的时间前进的距离相同,既水平分运动是匀速的。

《飞机投弹与平抛运动》 学历案

《飞机投弹与平抛运动》 学历案

《飞机投弹与平抛运动》学历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平抛运动的概念和特点。

2、掌握平抛运动的规律,包括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运动方程。

3、能够运用平抛运动的规律解决飞机投弹相关的实际问题。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平抛运动的规律,如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

(2)利用平抛运动规律分析飞机投弹问题。

2、难点(1)对平抛运动中两个分运动的独立性和同时性的理解。

(2)将飞机投弹问题转化为平抛运动模型,并进行相关的计算和分析。

三、知识回顾1、直线运动(1)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位移与时间成正比,公式为 s =vt 。

(2)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恒定,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

速度公式:v = v₀+ at 。

位移公式:s = v₀t + 1/2at²。

2、自由落体运动(1)定义: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

(2)特点:初速度为 0,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 g 。

(3)运动规律:速度公式:v = gt 。

位移公式:h = 1/2gt²。

四、引入在战争题材的影视作品中,我们常常看到飞机投弹的场景。

飞机在高空飞行时投下炸弹,炸弹在空中划过一道曲线后命中目标。

这种运动就是我们物理学中要研究的平抛运动。

那么,飞机投弹与平抛运动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将揭开其中的奥秘。

五、平抛运动的概念1、定义将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抛出,仅在重力作用下所做的运动称为平抛运动。

2、条件(1)初速度水平。

(2)仅受重力作用。

3、特点(1)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

(2)水平方向为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为自由落体运动。

六、平抛运动的规律1、水平方向(1)速度:vx = v₀。

(2)位移:x = v₀t 。

2、竖直方向(1)速度:vy = gt 。

(2)位移:y = 1/2gt²。

3、合速度与合位移(1)合速度:v =√(vx²+ vy²) 。

沪科版物理必修2讲义:第1章-1.1 飞机投弹与平抛运动

沪科版物理必修2讲义:第1章-1.1 飞机投弹与平抛运动

1.1 飞机投弹与平抛运动平 抛运 动[先填空]1.定义:将一个物体沿水平方向抛出,在空气阻力可以忽略的情况下,物体所做的运动.2.条件(1)初速度方向沿水平方向.(2)在运动过程中空气阻力可以忽略,即只受重力作用.[再判断]1.平抛运动是曲线运动,故物体受到的力的方向一定不断变化.(×)2.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与重力垂直.(√)3.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受力始终与运动方向一致.(×)[后思考]街头有一种套圈游戏,游戏中用套圈套中目标就可得到奖品,如图1-1-1.我们可以把套圈抛出后的运动看做平抛运动.思考以下问题:图1-1-1(1)套圈的落点与什么因素有关?(2)套圈的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吗?【提示】(1)套圈的落点与抛出时的速度和抛出点的高度有关.(2)套圈只受重力作用,故套圈的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合作探讨]如图1-1-2所示,一人正练习投掷飞镖,请思考:图1-1-2探讨1:飞镖投出后,其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是怎样的?【提示】若忽略空气阻力,飞镖投出后,只受重力作用,其加速度大小为g,方向竖直向下.探讨2:飞标的运动是匀变速运动,还是变加速运动?【提示】飞镖运动过程中,加速度是不变的,所以飞镖的运动是匀变速运动.[核心点击]1.平抛运动特点(1)理想化特点:物理上的“平抛运动”是一种理想化的运动,即把物体看成质点,抛出后只考虑重力作用,忽略空气阻力.(2)匀变速特点:平抛运动的加速度恒定,始终等于重力加速度,是一种匀变速曲线运动.(3)速度变化的特点: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相等,均为Δv=gΔt,方向竖直向下.2.平抛运动的动力学解释平抛运动是物体以水平速度抛出,只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理解:。

高中物理必修二:1.1飞机投弹与平抛运动 教案

高中物理必修二:1.1飞机投弹与平抛运动 教案

高一物理学科教学设计
学工具在研究物理问题中的作用,同时物理问题的研究也促进了数学的发展,由于伽利略对平抛运动的研究,笛卡儿将直线坐标系拓展为平面直角坐标系,建立了解析几何的基本概念,推动了数学的发展。

三、伽利略假设方法的验证
1.平抛运动的位移:
扣住水平位移时间与竖直自由落体
运动时间相同。

实验探究:
【微课】《平抛运动的特点》
结论:
2.分析论证:研究平抛运动的频闪照片
【微课】《频闪照相下的平抛运动分析》
现象:做平抛的B球运动轨迹与伽利略假设的轨迹基本相同;测得图中B球在每30s内水平位移约
3.5mm,等距, 用实验验证伽利略解决二维运动问题分解为简单运动,体会复杂运动分解的物理建构方法。

高中物理飞机投弹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教案 沪科版 必修2

高中物理飞机投弹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教案  沪科版 必修2

飞机投弹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目标导航】1、了解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及求解方法。

2、掌握运动合成与分解简单问题的求解。

【知能点拨】1.知识概要(1)平抛运动:将物体沿水平方向抛出,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

(2)合运动与分运动的关系①等时性:合运动和分运动经历的时间相等,即同时开始、同时进行、同时停止。

②独立性:一个物体同时参与几个分运动,各分运动独立进行,不受其它分运动的影响。

③等效性:各分运动的规律叠加起来与合运动的规律有完全相同的效果。

2.探究方略对事物的研究和探索通常都要经过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我们这一章要研究抛体运动,首先要感受什么是抛体运动,当然飞机投弹的实验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的,但我们可以在运动的汽车上、自行车上模拟、感受这一运动。

有条件的同学,可以借助家用摄像机,从不同的角度和位置拍摄物体的运动,不仅可以细致观察运动情况,而且还可以进一步体会在必修1中学习的有关参考系的知识。

为了能更好地研究抛体运动,本节中用了大量的篇幅介绍了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这部分知识较难理解,所以课本中利用实验和日常生活中的经验进行了讲解。

3.我的认识(1)有人认为两个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直线运动,你认为这句话对吗?如果是两个匀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呢?(2)合运动的速度一定大于分运动的速度吗?(3)做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一定是变力,这种观点对吗?【例题精析】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匀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的轨迹必是直线B.两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的轨迹必是直线C.一个匀变速直线运动和一个匀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的轨迹一定是曲线D.两个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的轨迹一定是直线解析: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所受的合外力方向与初速度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

当物体所受合外力方向与初速度方向在一条直线上时,物体做直线运动。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合外力为零,两个匀速直线运动合成时,合外力仍为零,物体仍做匀速直线运动,A正确。

1.1飞机投弹与平抛运动课件(沪科版必修2)

1.1飞机投弹与平抛运动课件(沪科版必修2)

三、验证伽利略的假设
1.如图,A、B两小球同时开始分别做自由落体运动和平抛运
动。
A (1)现象:两球__(A. 同时
B.不同时)落地。
自由落体 运动。 (2)结论:表明平抛运动的竖直分运动是_________
2.如图是两小球同时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和平抛运动的频闪照 片。 相等 ,通过的竖 (1)现象:B球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水平位移_____ 成正比 。 直位移与时间的二次方_______ 匀速直线 运动,竖 (2)结论:证实了平抛运动的水测)关于平抛物体的运动,以下 说法正确的是( )
A.做平抛运动的物体,速度和加速度都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 B.做平抛运动的物体仅受到重力的作用,所以加速度保持不 变 C.平抛物体的运动是匀变速运动
D.平抛物体的运动是变加速运动
【思路点拨】解答此题时应把握以下两点: 关键点 (1)可由平抛运动物体的受力特点分析其加速度的特点。 (2)区分匀变速运动与变加速运动的关键是看加速度。
1.1 飞机投弹与平抛运动
1.知道曲线运动特点,会确定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
2.知道平抛运动的定义,理解平抛运动是匀变速运动,其加速 度为g。
3.理解平抛运动可以看作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与竖直方
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并且这两种运动互不影响。
重点:1.掌握平抛运动概念。 2.理解平抛运动特点。 3.体验伽利略对平抛运动的研究过程。
【规范解答】做平抛运动的物体,速度随时间不断增大,但由
于只受恒定不变的重力作用,所以加速度是恒定不变的,选项 A错误、B正确。平抛运动是加速度恒定不变的曲线运动,所以 它是匀变速曲线运动,选项C正确、D错误。 答案:B、C
【总结提升】平抛运动的特点 (1)速度特点:平抛运动的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断变化,故它 是变速运动。 (2)轨迹特点:平抛运动的运动轨迹是曲线,故它是曲线运动。 (3)加速度特点:平抛运动的加速度为自由落体加速度,恒定 不变,故它做匀变速运动。

1、飞机投弹和运动的合成-沪科教版必修二教案

1、飞机投弹和运动的合成-沪科教版必修二教案

飞机投弹和运动的合成-沪科教版必修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飞机投弹的原理和运动学知识。

2.掌握物体在合成运动中的运动规律和公式。

3.能够运用物体的运动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理解和应用飞机投弹相关知识。

2.让学生掌握对物体在合成运动中的运动规律和公式的运用。

3.让学生能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所学知识。

三、教学准备1.飞机投弹相关的教学视频和图片。

2.实验室中相应的实验装置和物品。

3.笔记本电脑和投影仪等表现教学所需的设备。

四、教学过程1.引入老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飞机投弹和运动的合成,这是一个非常实用的知识点,不仅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还应用于国防和科技领域。

那么,首先,我想问一下,你们有没有听说过飞机投弹的原理和运动规律?学生:(齐声回答)没有。

老师:好,那今天就跟我一起来了解一下。

2.飞机投弹1.观看一段关于飞机投弹的教学视频,并与学生一起探讨视频中的物理原理和运动规律。

2.让学生了解飞机投弹的过程,以及所涉及的物理量和公式。

3.通过问题练习和讨论,让学生掌握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运动的合成1.让学生回顾物体的匀速直线运动和加速直线运动的知识,了解运动学中的基本概念和运动规律。

2.引入合成运动的概念,让学生掌握在不同方向上速度大小和方向同时发生变化时,物体所做的合成运动的规律和公式。

3.通过实验和问题练习,让学生观察和验证运动规律,并掌握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课堂练习1.分组进行课堂小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

2.利用视频、图片和实验数据等,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集体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引导学生掌握运用相关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5.课后作业1.继续学习、复习相关知识点。

2.通过课后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3.搜索并整理飞机投弹和运动合成相关的知识,形成一份详细的笔记或报告。

五、教学评估1.在课堂练习中,观察学生的表现,收集每位学生的答案、讨论、提问等信息,针对性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进行评估。

高中物理第1章怎样研究抛体运动1.1飞机投弹与曲线运动教案沪科版必修2(2021年整理)

高中物理第1章怎样研究抛体运动1.1飞机投弹与曲线运动教案沪科版必修2(2021年整理)

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高中物理第1章怎样研究抛体运动1.1 飞机投弹与曲线运动教案沪科版必修2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高中物理第1章怎样研究抛体运动1.1 飞机投弹与曲线运动教案沪科版必修2)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高中物理第1章怎样研究抛体运动1.1 飞机投弹与曲线运动教案沪科版必修2的全部内容。

§1—1飞机投弹与曲线运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方面:(1)知道什么是曲线运动,知道曲线运动是一种变速运动;(2)知道曲线运动中瞬时速度的方向,能在曲线的轨迹图上画出各点的速度的方向。

2.过程与方法方面:能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曲线运动的条件,掌握速度与合外力方向与曲线弯曲情况之间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通过实验归纳做曲线运动的条件,体验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曲线运动中的速度方向和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难点:理解并掌握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教法学法】【课型】【课时】1课时【教学媒体】Microsoft Office PowerPoint幻灯片.【教学过程设计】一、引入课题在实际生活中,飞行的铁饼,导弹,卫星…曲线运动是普遍发生的。

曲线运动有什么特点?物体为什么会做曲线运动?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些。

二、讲授新课(一)、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1、提问:曲线运动与直线运动有什么区别?—-运动轨迹是曲线. -—速度方向时刻改变.2、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1)在砂轮上磨刀具时,刀具与砂轮接触处有火星沿砂轮的切线方向飞出;(2)撑开的带有水的伞绕着伞柄旋转,伞面上的水滴沿伞边各点所划圆周的切线方向飞出。

教案学设计《飞机的投弹与平抛运动》(沪科版必修2)

教案学设计《飞机的投弹与平抛运动》(沪科版必修2)

1.1飞机的投弹与平抛运动知识目标:(1)能准确说出平抛运动的定义和特点(2)理解伽利略研究平抛运动的方法(3)关注平抛运动的规律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能够利用平抛运动的规律解决问题。

能力目标:(1) 通过实验完成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增强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2) 渗透物理学研究方法的教育:认识平抛运动的处理方法是从复杂到简单,先分解再合成,这个规律是物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用两个简单的直线运动来等效替代,利用已知的直线运动的规律来研究复杂的曲线运动,渗透物理学等效替代的思想(3) 经历平抛运动的探究过程,尝试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和解决物理问题情感目标:(1)通过平抛运动规律的研究,在用实验得出结论的过程中,能认真思考,积极参与,勇于探索,逐步树立严谨科学的实验态度和正确的认识观(2)在探究合作过程中,增强探究意识与合作意识,增强与人交流的意识(3)通过平抛运动规律的实践应用,意识到物理规律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增强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的能力,增强对物理学习的兴趣,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时的喜悦学情分析:在前面,学生已经学过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和匀速直线运动,为学生理解平抛运动中两个方向上的分运动上奠定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在平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已经接触到过一些关于平抛运动的例子,所有学生对本节课有较高的学习兴趣。

但平抛运动是曲线运动,学生对曲线运动并不熟悉,这将成为平抛运动学习的难点。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问题情景:空军在军事演习中,常需要进行投弹演练。

飞机沿水平方向飞行时,要使投下的炸弹准确的命中地面的目标,飞行员应在何处投弹?2、学生游戏:“请你来当飞行员”,把粉笔头当炸弹,笔盒当目标,可多个同学上讲台尝试。

教师引导:如何能准确地投弹,必须了解炸弹的运动情况,掌握炸弹的运动规律。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飞机投弹与平抛运动”。

3、学生分组实验:用小球在桌面以一定初速度飞出来类比炸弹的运动。

让学生通过动手来观察小球的运动轨迹。

物理沪科版2学案:1.1 飞机投弹与平抛运动含解析

物理沪科版2学案:1.1 飞机投弹与平抛运动含解析

1.1 飞机投弹与平抛运动件。

一、从飞机投弹谈起1.飞机投弹时,要想命中目标,飞机应该在距离目标适当水平距离处投弹。

2.将物体以一定的水平速度抛出,在空气阻力可以忽略的情况下,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叫平抛运动。

预习交流1平抛运动与自由落体运动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答案:相同点:平抛运动与自由落体运动都只受重力作用;不同点:平抛运动有水平初速度,自由落体运动的初速度是零。

二、伽利略的假设伽利略认为,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同时做两种运动:在水平方向不受力的作用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受到重力的作用做自由落体运动。

三、验证伽利略的假设1.如图所示,A 、B 两小球同时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和平抛运动。

(1)现象:两球同时落地。

(2)结论:此实验表明,平抛运动的竖直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2.如图所示是两小球同时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和平抛运动的频闪照片。

(1)现象:B 球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水平位移相同,通过的竖直位移与时间的二次方成正比。

(2)结论:此实验表明,平抛运动水平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竖直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预习交流2在上面的频闪照片中,无论B 球的初速度多大,它总是与A 球同时落地,这种现象表明了什么?答案:这种现象表明,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的分运动与水平方向上的速度大小无关,即两个分运动不相互干扰。

一、对平抛运动的理解1.物体做平抛运动的条件是什么?答案:只受重力作用,初速度不为零且沿水平方向.2.平抛运动有哪些特点?答案:(1)理想化特点:物理上提出的“平抛运动"是一种理想化的运动,即把物体看做质点,抛出后只考虑重力作用,忽略空气阻力.(2)匀变速特点:平抛运动的加速度恒定,始终等于重力加速度.它是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共线的一种匀变速曲线运动。

(3)速度变化的特点: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相等,Δv=gΔt,方向竖直向下。

关于做平抛运动的物体,正确的说法是()。

2019-2020年高中物理沪科版必修二教案:1-1飞机投弹与平抛运动习题(第二课时)

2019-2020年高中物理沪科版必修二教案:1-1飞机投弹与平抛运动习题(第二课时)
过程与方法
展示、练习和讲解进一步学习平抛运动.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热情.
2.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产实践的意识,学以致用
提炼的课题
平抛运动的定义和特点及规律练习的处理
教学过程
重点解决的内容(题号)
平抛运动的定义和特点、应用平抛运动的规律与日常生活的XXX,能够利用平抛运动的规律解决问题








学生展示、教师点评
1、平抛运动的定义和特点:印发习题2
2、利用平抛运动的规律解决问题:印发习题1、3、4、5、6、7、8
附上课内容照片
课后作业布置
预习下节研究平抛运动
2019-2020年高中物理沪科版必修二教案:1-1飞机投弹与平抛运动习题(第二课时)
科目:物理授课时间:第1周星期四
单元(章节)课题
第一章怎样研究抛体运动
本节课题
1.1飞机投弹与平抛抛运动的定义和特点的理解
2、能应用平抛运动的规律与日常生活的XXX,能够利用平抛运动的规律解决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答案:(1)因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考系有不同的运动状态,相对于发射子弹的枪而言,子弹的初速度虽然为几百米每秒,但相对于其他以不同方向和速度运动着的物体,其运动速度就会有明显不同.当子弹和飞机的速度大小方向相同,则子弹相对于飞机静止,即出现上述情况.
(2)除了飞行员具有高超的飞行技术外,相对于同一参考系时两个“物体”的速度要相同,即二者相对速度为零,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即可完成.
拓展延伸:一跳伞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看到身旁的直升机在向上运动,则直升机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
参考答案:跳伞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看到身旁的直升机在向上运动,是以自己作参考系,即以跳伞运动员为标准,它们间的距离在不断增大.如果以地面为参考系,这种情况的出现有以下几种可能性:(1)直升机静止在空中不动;(2)直升机向上升;(3)直升机下落,但速度比跳伞运动员慢.以上三种情况都能使跳伞运动员与直升机间的距离不断增大.因此,跳伞运动员无法根据自己看到的现象来判断直升机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情况.
学生合作讨论得到结果:既有向前的飞行,又有自身的转动.
课件展示:通过大屏幕播放各种各样的物体的运动:雄鹰拍打着翅膀在空中翱翔,足球在绿茵场上飞滚,火车在田野里高速行驶,刘翔箭一般冲向终点线……
教师点评:自然界物体的运动是多种多样的,要想详细而准确地描述物体上各部分的运动,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
根据刚才的演示实验思考,描述物体运动的困难和麻烦出在哪里?能不能克服这些麻烦呢?
学生合作讨论后回答:是因为观察的角度即所选参考系不同.
总结:自然界的一切物体都处于永恒的运动中,绝对静止的物体是不存在的;运动是绝对的.运动又具有相对性.因此,要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首先要选定某个其他物体作参考,观察物体相对于这个物体的位置是否随时间变化,以及怎样变化.
描述物体的运动时,另外选来作为标准的物体,称为参考系.
课堂交流:下述物理过程中选择什么为参考系较恰当?
课件展示问题:
1.2004年,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火星.继美国宇航局的两台火星探险漫游者“勇气”号和“机遇”号之后,欧洲的火星快车飞船已顺利地将“猎兔犬”2号火星登陆车投放至火星表面.从地球表面向火星发射火星探测器的过程中,若要研究探测器的运动情况,各应选择什么为参考系?
二、参考系
公路上向左匀速行驶的汽车如图1-1-5甲,经过一棵果树附近时,恰有一颗果子从上面自由落下,图乙是其运动的轨迹.地面上的观察者看到的运动轨迹是C,车中人以车为参考系看到的果子的运动轨迹却是B.(不计阻力)
图1-1-5
同样的苹果落地,为什么会观察到不同的轨迹呢?
学生分组积极思考讨论:是因为观察者所处的位置,即观察角度不同.
师生活动:找一位同学站到讲台前面,站好不动.教师从讲台一侧走向另一侧,同时问该同学:“我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该同学回答:“老师是运动的.”第二次与该同学并排同速走动,再次询问:“我是运动的吗?”该生回答:“我没有看到老师运动.”但是坐在教室里的其他同学说老师运动了,为什么?
教师设疑:为什么对于同一物体的同一状态,关于运动和静止的说法不一样呢?
参考答案:前者为地球,后者为火箭.
2.在印度洋海啸救灾中,从水平匀速航行的飞机上向受灾的地区空投救灾物资.在不考虑空气阻力的情况下,飞机上的人以飞机作为参考系,他看到投下的物体是沿什么路线下落的?地面上的人以地面作为参考系,观察被投下的物体又是沿着什么路线下落的?
参考答案:前者为竖直直线,后者为曲线(抛物线).
(1)子弹飞得那么快(一般为几百米每秒),为什么没有把他的手打穿?体会一下,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考系运动状态相同吗?
(2)受类似现象的启发,人们实现了飞机在飞行途中进行空中加油,在航天飞行中,宇宙飞船发射到太空和正在绕地球运动的空间站实行空中对接.实现“空中加油”和“空中对接”应满足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推进新课
一、物体和质点
教师演示1:教师将课前准备好的羽毛举高后释放,让同学们认真观察羽毛的运动情景.
提出问题
羽毛在下落的过程中有什么特点?
学生认真思考后回答出羽毛的下落情况:一方面有自转;一方面整体下落.
教师演示2:教师将漂亮的竹蜻蜓双手一搓,竹蜻蜓便飞到同学们中间.
提出问题
竹蜻蜓的运动跟羽毛的运动样吗?它又有什么特点?
视野拓展
(课件展示阅读材料)
课题:质点与理想化模型
内容: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尽管不是实际存在的物体,但它是实际物体的一种近似,是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而进行的科学抽象,它突出了事物的主要特征,抓住了主要因素,忽略了次要因素,使所研究的复杂问题得到了简化.
在物理的研究中,“理想化模型”的建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引入“理想化模型”可以使问题的处理大为简化而又不会发生大的偏差,在现实世界中,有许多实际的事物与这种“理想化模型”十分接近,在一定条件下,作为一种近似,可以把实际事物当作“理想化模型”来处理,即可以将研究“理想化模型”的结果直接应用于实际事物:例如在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动时,由于地球的直径(约1.3×104km)比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约1.5×108km)小得多,可以把地球上各点相对于太阳的运动看作是相同的,即地球的形状、大小可以忽略不计,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直接把地球当作一个“质点”来处理.特别地,高中阶段我们主要研究能够简化为质点的物体的运动.
警方根据该信息迅速布置警力,警察仿佛从天而降,使犯罪分子转眼间落入法网.这主要还是GPS全球定位系统的功劳.那什么是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就会对它的工作原理有个简单的认识.
影片导入
(课件展示)特技跳伞运动员在某次高空特技表演中的精彩片断,那惊心动魄的场面让同学们激动不已.让学生仔细观察,思考为什么其中的一名运动员看身边的队员,好像没有下落;可当他俯视大地时,看到大地迎面而来,这是为什么?学习了本节知识,你就会知道其中的道理了.
三、坐标系
学习了参考系后,我们就能定性粗略地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但是在实际的生产、生活、军事中对物体的位置及位置变化有更详细的要求.
图1-1-6
问题:如图1-1-6所示,某人从学校门口A处开始散步,先向南走了50 m到达B处,再向东走了100 m到达C处,最后又向北走了150 m到达D处,则A、B、C、D各点的位置如何表示?
结论归纳:详细描述的困难就在于物体有自己的大小和形状.
教师点评: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一些问题的描述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不可忽略,如教练研究刘翔跨栏的动作要领;裁判根据田亮在空中翻滚的动作打分时,大小和形状就起了关键作用.
讨论交流:是不是我们研究的所有问题,大小和形状都起关键作用而不可忽略呢?
创设情景
2.坐标系的建立.
时间安排
1课时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质点的概念及条件.
2.知道参考系的概念及作用.
3.掌握坐标系的简单应用.
过程与方法
1.体验质点的条件及意义,初步掌握“科学抽象”这种研究方法.
2.体会用坐标方法描述物体位置的优越性,可用不同的方法设计实验并体会比较.增强学生发现问题并力求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图1-1-3
结论:可见,将一个物体看作质点是有条件的.同样是一本书的运动,在研究不同的问题时,前者可以看作质点,后者就不能看作质点.
教师设疑:哪些物体可以看作质点呢?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尝试总结:
如情景三中物块的下滑属于物体的平动,平动时物体上各点的运动特征都是相同的,故有:
1.平动的物体可以看作质点.
方法指导:在物理学中,突出问题的主要方面,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是经常采用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课堂训练
有人说:“当一列客车从北京开往上海时,(如图1-1-4所示)就可以把这列车看成质点.”这种说法正确吗?
图1-1-4
解析:这个人的说法是错误的.第一,研究的问题没有明确.第二,在没有明确研究的是什么问题之前就把这列车的大小和形状当成起作用很小的次要因素而不考虑是错误的.如果研究这列车在整个路段的运行速度或运行时间,这个人的说法是正确的;如果研究这列车能运送多少旅客或研究通过某一站牌所用的时间,就不能把列车看成质点了.
学生分组讨论,可能说法较多,如B点在A点南面50 m处、C在A的东南方向等.
教师点评:学生的描述在日常生活中是能够简单表明意思的.但严格地说是不准确的.对于上述问题有下面的解决方式:
可以A点为坐标原点,向东为x轴正向,向北为y轴正向,则各点坐标分别为:A(0,0)、B(0,-50 m)、C(100 m,-50 m)、D(100 m,100 m).
在研究地球的公转周期时,虽然地球是转动的,但不影响周期时间,故有:
2.物体有转动,但物体的转动不是我们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时,物体本身的形状和大小已变成次要因素,可以看作质点.
特别提醒:并不是很大的物体就不能当作质点,也不是很小的物体就一定能看作质点,关键看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在研究物体的运动中是否为次要因素,或判断物体做怎样的运动,能否选一个点来代替.
情景导入
如图1-1-1所示,静坐在汽车里的乘客,司机说他静止没动,路旁的孩子赞叹他前进得真快.一个说他静止,一个说他运动,谁说的对呢?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了.
图1-1-1
故事导入
某天,上海市某出租车公司经理正在办公室忙碌着.突然,本公司司机小赵急匆匆赶来报告,说他驾驶的汽车在昨夜被盗.公司经理听完汇报后,及时报警.警方询问后得知该车装有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迅速采取了应急预案,由技术部启动全球定位追踪系统,马上发现该车位置在“N29°59.913′,E116°23.505′”附近.
教师引导:引导学生对比以上所看到的物体的各种运动,并作对比,讨论在什么情况下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可以忽略,即探究可看作质点的条件.
问题:沿一个方向推动桌面上的书(如图1-1-3),如果测量书本移动的距离,是否可以将书本视为质点,为什么?如果测量桌面上的书经过桌面上A点所需要的时间,是否可以将书本视为质点,为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