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全册 21.2电磁波的海洋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二十一章21.2电磁波的海洋教案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二十一章21.2电磁波的海洋一、教学内容1. 电磁波的产生:引导学生了解电磁波的产生原理,掌握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等电磁波的产生过程。
2. 电磁波的传播:让学生理解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了解电磁波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特性。
3. 电磁波的应用:介绍电磁波在通信、电视、雷达等领域的应用,让学生了解电磁波在现代科技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电磁波的产生原理,掌握各种电磁波的产生过程。
2. 掌握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了解电磁波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特性。
3. 了解电磁波在通信、电视、雷达等领域的应用,认识到电磁波在现代科技中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磁波的产生原理,电磁波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特性。
2. 教学重点:电磁波的产生过程,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电磁波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电磁波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实例,如手机通信、电视信号传输等,引导学生关注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 知识点讲解:(1)电磁波的产生:讲解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等电磁波的产生过程。
(2)电磁波的传播:介绍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讲解电磁波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特性。
(3)电磁波的应用:介绍电磁波在通信、电视、雷达等领域的应用。
3. 例题讲解: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讲解电磁波产生、传播和应用的相关知识点。
4.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填空题、选择题和计算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点。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电磁波的产生、传播速度和应用领域。
七、作业设计1. 填空题:(1)电磁波的产生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九年级物理全册 21.2 电磁波的海洋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二、电磁波的海洋
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程
1. 如何产生的?(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
2.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少?(声音在真空中不传播)
引入新课
地方传到这里呢?看到的电视节目的图像是怎么从荧屏上得到的呢?
、电磁波是怎样产生的?
当我们看电视或听收音机时,
导线中电流迅速变化产生了电磁波
凸凹相间说明有凸起部分和凹下部分,这样向上部分就形成像山峰
次就形成一个波峰和波谷,若上、下振动若干次,那么这列水波就以波
相邻两个
).
99792458
)和兆赫
三、小结
电磁波是怎样产生的;电磁波是怎样传播使材料表面的电磁波能量转换成其他形式
电池组成的电路中产生了。
九年级物理全册 21.2《电磁波的海洋》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电磁波的海洋》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是由“电磁波是怎么产生的”和“电磁波是怎么传播的”这两部分构成。
教学重点是电磁波的传播,难点是电磁波的波长、波速和频率,在新课标改革中,已经删除三者之间的关系公式。
本节课承接上节电话、手机,同时也为本章后两节做一个铺垫。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
2.知道光速是电磁波以及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3.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
4.了解电磁波的应用以及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通过演示了解电磁波的产生,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电磁波知识的学习,激发学生敢于向科学挑战、热爱科学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电磁波的传播
难点:电磁波的波长、波速和频率
四、教学手段
引导探究、自主学习、参与活动
五、板书设计
电磁波的海洋
(一)、电磁波的产生
迅速变化的电流能在周围产生电磁波
(二)、电磁波的传播
1、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2、电磁波的要素:(1 )波长
(2)频率
(3)波速
3、电磁波的传播速度: c =3×108 m/s
(三)、电磁波的分段(四)、电磁波与我们生活六、教学过程
雷达微波炉
m10m
4.隐形飞机是一种先进的军用飞。
河南省九年级物理全册 21.2电磁波的海洋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电磁波的海洋》教案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播放水波、声波、电磁波的课件,对比学习电磁波.课中作业环节二电磁波的传播与速度提出问题:声波的传播有什么条件?请你猜想:电磁波的传播有什么条件?用两台手机演示教材中的“演示”,并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演示实验】把一个移动电话放在真空罩中,并给这个移动电话打电话,观察这个移动电话能否收到此信号。
电磁波的传播跟光一样,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且向各个方向传播。
波速、波长、频率的关系.放映电磁波的特征图,引导学生学习波长、振幅、频率、波速,推导出公c=λf.【自学指导】1.当水波产生时我们可以看到看到一圈一圈凸凹相间的、明暗相间的状态向外传播。
凸凹相间说明有凸起部分和凹下部分,这样向上部分就形成像山峰似的浪尖,叫做;向下部分就形成凹谷,叫做。
每上、下振动一次就形成一个波峰和波谷,若上、下振动若干次,那么这列水波就以波峰—波谷—波峰—波谷向外传播出去。
课中作业环节三电磁波的应用提出问题:电磁波是一个大家族,它里面分成多少类?每一类有什么应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图21.2-4,并进行讨论,边讨论边归纳“电磁波的家族”.动手动脑学物理课堂重点解决第3小题.提出问题:雷达的工作原理.放映有关雷达小知识.要破除“隐形”,我们应从哪些方面去考虑?在学生充分讨论后,上网输入“隐形飞机”,放大后请学生观看.课后作业设计:(修改人: )板书设计:电磁波⎩⎪⎨⎪⎧产生:迅速变化的电流传播:不需介质速度:真空中c =30×105 km/s =3×108 m/s 波速、波长、频率的关系:c =λf 电磁波的家族电磁波的应用:广播、电视、微波炉、雷达、卫星通信等。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集体备课教案21.2电磁波的海洋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集体备课教案21.2电磁波的海洋教案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了解电磁波的基本概念和特性的同时,通过实验和观察,进一步加深对电磁波的理解。
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
教学目标:1. 了解电磁波的基本概念、特性和传播方式。
2. 学会使用实验仪器进行电磁波的观察和实验。
3.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磁波的基本概念、特性和传播方式。
难点:电磁波的产生和检测方法。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磁波发生器、接收器、导线、光盘等。
学具:笔记本、实验报告表格等。
活动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电磁波现象,如手机通讯、电视信号等,引起学生对电磁波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二、理论讲解(10分钟)简要讲解电磁波的基本概念、特性和传播方式,让学生对电磁波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三、实验观察(15分钟)1. 让学生分组,每组使用电磁波发生器和接收器进行实验,观察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过程。
2. 引导学生记录实验现象,并填写实验报告表格。
四、实践活动(10分钟)1. 让学生使用光盘和导线自制一个简单的电磁波发生器。
2. 让学生将自己制作的电磁波发生器与接收器连接,进行电磁波的传播实验。
活动重难点:重点:电磁波的基本概念、特性和传播方式。
难点:电磁波的产生和检测方法。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电磁波的基本概念、特性和传播方式有了初步的认识,并能通过实验观察到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过程。
但在实验操作和观察方面,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课后加强指导和练习。
在拓展延伸方面,可以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电磁波在现代科技领域的应用,如无线通信、雷达等,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同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发明、小制作等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是需要重点关注的。
九年级物理全册21.2电磁波的海学案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第2节电磁波的海洋学习目标1.了解电磁波的产生。
2.知道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
3.了解速度、波长或频率。
自主探究1.导线中电流的会在空间激起电磁波。
播送电台、电视台及移动靠复杂的电子线路产生的电流,发出电磁波。
2.在一列水波的传播中,凸起的最高处叫做;凹下的最低处,叫做。
邻近的两个波峰(或波谷)的距离,叫做。
3.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真空中电磁波的波速为c,c= m/s.4.电磁波频率的单位是,常用单位还有和。
合作探究一、电磁波是怎样产生的活动体验:翻开一台收音机,取一节干电池和一根导线,拿到收音机附近。
将导线的一端与电池的负极相连,再将导线的另一端与正极摩擦,使它们时断时续地接触,从收音机中传出“咔咔〞声,验证电磁波的存在。
提出问题:电磁波看不见,摸不着,通过观察演示实验的现象,你认为电磁波是如何产生的?归纳总结:1.电磁波看不见、摸不着,可以传递各种信息。
2.导线中电流的迅速变化会在空间激起电磁波。
二、电磁波是怎样传播的自学指导:1.在一列水波的传播中,凸起的最高处叫做波峰;凹下的最低处,叫做波谷。
邻近的两个波峰(或波谷)的距离,叫做波长。
2.在某确定位置,1 s内有多少次波峰或波谷通过,波的频率就是多少。
3.水波不停地向远处传播,用来描述波传播快慢的物理量叫做波速。
探究实验:电磁波的传播需要介质吗?把一个移动放在真空罩中,并给这个移动打。
观察这个移动能否收到此信号。
实验现象:放在真空罩中的移动可以收到罩外传给它的电磁波。
实验结论:。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151~P152的内容,学习有关的知识。
1.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真空中电磁波的波速为c,其数值大约为30万千米每秒,即c=3.0×108 m/s.2.电磁波频率的单位是赫兹,常用单位还有千赫(kHz)和兆赫(MHz)。
3.电磁波是一个大家族,通常用于播送、电视和移动的是频率为数百千赫至数百兆赫的那一局部,叫做无线电波。
资料搜集:上网搜集有关电磁波的应用。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21.2《电磁波的海洋》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21.2《电磁波的海洋》教学设计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对于孩子们的学习和发展有着深厚的了解和热爱。
我一直在寻找创新和有趣的方式来引导孩子们学习,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和互动式教学法,以实践活动为主线,让孩子们在操作和体验中学习。
活动的目的是让幼儿了解电磁波的基本概念,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电磁波的产生、传播和应用。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操作、实验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电磁波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磁波的产生、传播和应用。
难点:电磁波的产生原理和传播规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磁波演示仪、实验器材、PPT课件。
学具:实验记录表、画笔、彩纸。
五、活动过程1. 情境引入:通过一个有趣的电磁波小故事,引发孩子们对电磁波的兴趣。
2. 知识讲解:利用PPT课件,简单介绍电磁波的产生、传播和应用。
3. 实验操作:分组进行实验,让孩子们动手操作,观察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过程。
4. 成果分享:每组孩子们展示自己的实验成果,大家共同讨论电磁波的传播规律。
5. 创意环节:让孩子们用彩纸、画笔等材料,创作一幅关于电磁波的画作。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电磁波的产生、传播和应用。
难点:电磁波的产生原理和传播规律。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孩子们对电磁波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实验和讨论。
但在讲解电磁波的产生原理时,部分孩子表现出困惑。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形象、生动地解释这一概念,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
拓展延伸:邀请家长参与课堂,共同探讨电磁波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孩子们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同时,开展电磁波主题的科学活动,让孩子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成长。
在幼儿园的教学中,我始终秉承着关爱每一个孩子,尊重他们的个性,激发他们的潜能。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21.2《电磁波的海洋》教学设计
-设计课堂提问、小组讨论、实验操作、课后作业等多种评价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控和反思能力。
4.关注个体差异: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兴趣和特长,设计分层教学任务,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利用实验、视频、动画等多媒体资源,形象直观地展示电磁波的传播过程,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
-设计小组讨论、分享环节,鼓励学生发表见解,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常见的电磁波应用实例,如手机、电视、雷达等,引起学生对电磁波的探究兴趣。
(2)探究电磁波的概念与性质: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分析,了解电磁波的传播特性、波长、频率等概念。
3.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4.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5.通过课后实践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电磁波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科学的热情。
2.使学生认识到电磁波在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学生的科技意识。
4.学习电磁波的发射、传播和接收过程,了解天线、馈线、接收器等基本组成部分。
5.能够运用电磁波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如电视、手机、雷达等。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观察、讨论等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电磁波的性质和传播规律,培养科学思维。
2.利用多媒体、实物演示等教学手段,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电磁波的传播过程,提高学习兴趣。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二十一章 信息的传递 第2节 电磁波的海洋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2节电磁波的海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
2.知道光是电磁波、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3.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1.通过演示了解电磁波的存在、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
2.通过观察图表,认识电磁波在不同波段有不同的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电磁波的知识,了解科技为人类带来的便利,养成主动学习科学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电磁波的传播。
【教学难点】电磁波的波长、波速和频率。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xx年6月20日,女航天员王亚平在中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上为青少年授课,讲授失重环境中的物理现象等,成为中国首位“太空教师”。
可你知道王亚平是靠什么与地面建立联系,实现信息传递的呢?二、教学步骤探究点1电磁波是怎样产生的[阅读课本]P150“电磁波是怎样产生的”[思考]演示电磁波的产生实验时,你认为有哪些注意事项?[提示]让电池的负极与一根导线连接,将导线的另一端与正极摩擦,同时将附近的收音机打开。
[思考]为什么旁边的收音机会发出“喀喀”声?[提示]导线在实验中产生的电磁波被收音机的天线接收到了。
[思考]通过这个实验,你知道电磁波是怎样产生的吗?[提示]与水波、声波的形成类似,导线中电流的迅速变化会在空间激起电磁波。
[归纳提升]电磁波的产生:当导体或电路中的某处有迅速变化的电流时,在周围空间就会产生向外传播的电磁波。
[思考]电磁波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应用?[提示]电磁波就像一艘飞船,可以把声音和图像信息传输到远方。
广播电台、电视台及移动电话都是靠它们内部复杂的电子线路产生迅速变化的电流产生电磁波、实现信息传输的。
探究点2电磁波是怎样传播的[阅读课本]P151“在一列水波的传播中……电磁波也有自己的频率、波长和波速。
”[思考]木棍在水面上振动,通过使水振动向外传播形成水波。
你知道水波在传播的过程中有哪些特征吗?[提示]有的地方凸起,有的地方凹下,且呈周期性变化。
九年级物理全册21.2电磁波的海洋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21.2电磁波的海洋
一、教材分析
电磁波是很抽象的,人们看不见、摸不到它。
教科书通过演示实验“时断时续的电流能产生电磁波”,让学生感知电磁波的真是存在。
电磁波的产生很复杂,教科书只讲到迅速变化的电流能产生电磁波。
前面章节中讲了声波,所以教科书用水波、声波类比电磁波,使其形象化、更容易被学生理解。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
2.知道光是电磁波,以及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3.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电磁波产生的条件。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电磁波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物质,感受电磁波对科技和生活的作用。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电磁波产生、传播、应用。
难点:
电磁波的产生条件。
四、教学手段
讲授、讨论、实验、归纳、对比
五、板书设计
第2节电磁波的海洋
一、电磁波的产生
1.变化的电流能在周围产生电磁波
2.实质:电磁场能量由近及远的传播
二、电磁波的传播
1.电磁波可在真空中传播
2.波长、频率
3.真空中电磁波传播速度:c=3×108 m/s
三、电磁波的应用:微波炉、雷达等
六、教学过程。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二十一章 第2节 电磁波的海洋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课题
第二节电磁波的海洋
教师
教学目标
1.了解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
2.知道光是电磁波以及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3.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重点
电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波的产生和传播.光是电磁波
难点
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主要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教学过程设计
课前导学
1、电磁波的产生条件是
2、电磁波的传播介质,真空中电磁波的传播速度是,波速、波长、频率的关系是。
课堂导学
一、电磁波是怎样产生的
演示课本10.2-2,探究电磁波是如何产生的,师生共同分析得出电磁波的产生的条件是二、电磁波是怎样传播的?
1、演示:把一个移动电话放在真空罩中,并给这个移动电话打电话,看这个移动电话是否能够收到信号。
现象是:;说明了。
还举一现象可以说明这一点:。
2、真空中电磁波传播的速度是,电磁波频率的单位是,符号是:,常用单位是和。
3、电磁波的波速c、波长λ和频率f之间的关系是。
4、电磁波是个大家族,通常叫无线电波。
5、引导学生看课本第100页的科学世界《微波炉》。说出:(1).微波炉的工作原理;(2).使用注意事项。
课堂练习
1.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如果要相互交谈,不能直接进行,而是要用来传递信号.这说明声波的传播介质;而电磁波的传播介质,(选填“需要”或“不需要”).
7.下列设备中,没有利用电磁波的是()
A.电视机B.录音机C.微波炉D.移动电话8.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频率越低的电磁波的波长越短B.频率越高的电磁波传播速度越快
C.频率越低的电磁波传播速度越快D.频率越高的电磁波的波长越短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二十一章第2节电磁波的海洋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二十一章:第2节电磁波的海洋【教学目标】1.了解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
2.知道光是电磁波,知道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3.了解电磁波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1.重点:电磁波的传播和应用。
2.难点:电磁波的产生。
【课前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收音机、一根导线、一节干电池、手机、真空罩、抽气机。
学生:搜集整理电磁波的资料。
【教学过程】【情境引入】4月20号晚19点41分,“天舟一号”由“长征七号”火箭发射升空,经过一天多的飞行,“天舟一号”到达指定地点与“天宫二号”在太空成功“牵手”,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进行自动交会对接,形成组合体。
图片是靠什么传回地球的?从而引入新课。
【互动新授】(一)电磁波的产生1.教师做演示实验:打开收音机的开关,将调谐旋钮旋至没有电台的位置,将音量开大,取一节干电池和一截导线,拿到收音机附近,先将导线的一端与电池的负极相连,再将导线的另一端与电池的正极相摩擦,使它们时断时续地接触,从收音机里听到了什么?这说明了什么?2.播放视频:手持木棍,让木棍下端不断接触水槽水面,水面上有一圈一圈凸凹相间的波纹从木棍接触水面处向外传播,形成水波。
两者有什么共同之处?引导学生认识到:与水波的形成相似,导线中电流的迅速变化会在空间激起电磁波,电磁波虽然看不见、摸不到,但它确实是存在的,它能为我们传递信息。
(二)电磁波的传播1.电磁波的传播是否需要介质?演示实验一:把手机放在塑料袋里,密封好再放入水槽中,用另一个手机拨打袋内手机。
问:袋内手机是否能接收到信号?这说明了什么?演示实验二:把手机放在密闭的木制的盒子里,用另一个手机呼叫。
问:盒内手机是否能接收到信号?这说明了什么?演示实验三:把手机放在真空罩中,不断向外抽取空气,用另一个手机不断呼叫。
问:罩内手机是否能接收到信号?这说明了什么?师生共同总结:电磁波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能够传播;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2.电磁波的波长、频率和波速:自主学习了解水波的波长、频率和波速,认识电磁波的波长、频率和波速。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21章 第2节《电磁波的海洋》教案1 (新版)新人教版
第二节电磁波的海洋(一)教学目的1.常识性了解电磁波,知道电磁波的频率、波长的概念。
2.记住电磁波的传播速度。
(二)教具水,水槽,小木棍,麻绳,电池,半导体收音机,钢锉,导线。
(三)教学过程1.复习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人们通过声音(如词言、音乐等)交流思想、表达感情。
如家长的教诲、教师的授课可以增长我们的知识;优美动听的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情操、给人以美的享受。
声音是传播信息的一种重要方式,帮助我们了解世界。
通过我们以前学习过的声现象的有关知识,可以知道: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我们听到的声音通常是靠空气传播的;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340米/秒。
在前面我们还学习过电话,电话的话筒能把声音振动转化为强弱变化的电流,电流流经听筒,听筒又能把它转化为振动,使人听到声音。
2.引入新课飞机上的飞行员与地面指挥员的对话不用电线;我们每天听收音机或看电视,也没有电线直接通向电台或电视台。
可见,这些都不是用电线来传播电信号的,我们称作"无线电通信"。
那么,无线电通信是怎样传输信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简单知识。
3.进行新课板书:〈第二节电磁波〉(1)演示实验①手持小木棍,让木棍下端接触水槽水面,使同学们看到,水面上有一圈圈凸凹相间的状态从木棍接触水面处向外传播,形成了水波。
②音叉(或其他发声体)振动时,在空气中会有疏密相间的状态向外传播,形成声波。
声波看不见,摸不到,但声波传到我们的耳朵,会引起鼓膜振动,使我们产生听觉。
总结以上实验(和其他事例)得出结论:板书:〈波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现象〉(2)电磁波板书:〈当导体中有迅速变化的电流时,会向周围空间发射电磁波。
〉电磁波看不到,摸不着,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间接观察它的存在。
演示课本上的实验,实验后让学生阅读课本上"实验"后的两个自然段,再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回答。
①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②举出日常生活中发生的类似的现象。
九年级物理全册 21.2 电磁波的海洋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21.2 电磁波的海洋课型:新授课设计:审核:审批:班级:小组:姓名:使用时间:月日星期第课时累计课时学习过程(定向导学:教材 150页至 153页)流程及学习内容学习要求和方法一、目标解读(2分钟)1、了解电磁波的产生;知道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2、了解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会用c = f λ求速度、波长或频率;3、了解光是一种电磁波;培养查阅资料的能力。
学习重点:电磁波的产生、传播和应用 学习难点:使学生切切实实体验到电磁波的存在 二、夯实基础(20分钟) (一).电磁波的海洋打开收音机、电视机收到几个节目,但是收音机、电视机和广播电台、电视台之间并没有连着线,那它们是怎样收到声音和图像的呢?演示活动:打开一台收音机,取一节干电池和一根导线,拿到收音机附近。
将导线的一端与电池的负极相连,再将导线的另一端与正极摩擦,验证电磁波的存在。
(二).电磁波是怎样传播的 活动2:阅读课本99页完成填一填:1、电磁波的产生:迅速变化的 能够产生电磁波。
我们生活在电磁波的海洋中,你了解电磁波吗?认真阅读教材,对照课本知识完成夯实基础部分物理阅读 无线电波的传播途径无线电波从发射到接收的传播途径有三种,直线传播的叫直射波,沿地面传播的叫地波,射向天空后被子大气中的电离层反射回到地面的叫天波。
长波和中波射向天空后的一部分大多数都被电离层吸收,但沿地面传播的部分被吸收得很少。
它们能很好地绕过障碍物,所以它们主要靠地波来传播。
三、能力提升(10分钟)1、有时我们在打开日光灯的时候,正在广播的收音机会发出“咔咔”的响声,这是为什么?2、在物理课外小组活动中,张英杰同学亲自动手制作了一台极简单的收音机.后来在试听的过程中发现,这台收音机能同时听到许多电台,彼此相互干扰,无法正常收听.请你分析一下,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你有什么办法可以帮他解决这个问题四、总结梳理(3分钟) 这一节你学到了什么?五、过关检测(10分钟)1.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如果要相互交谈,不能直接进行,而是要用 来传递信号.这说明声波的传填一填:2、电磁波的传播 介质(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它在真空中传播。
九年级物理全册 21.2 电磁波的海洋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学习重点:电磁波的产生、传播和应用
学习难点:使学生切切实实体验到电磁波的存在
二、夯实基础(20分钟)
(一).电磁波的海洋
打开收音机、电视机收到几个节目,但是收音机、电视机和广播电台、电视台之间并没有连着线,那它们是怎样收到声音和图像的呢?
演示活动:打开一台收音机,取一节干电池和一根导线,拿到收音机附近。将导线的一端与电池的负极相连,再将导线的另一端与正极摩擦,验证电磁波的存在。
A.超声波B.次声波C.声波D.电磁波
3.关于电磁波的传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只能在真空中传播B.在水中不能传播
C.可以在很多介质中传播D.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我们生活在电磁波的海洋中,你了解电磁波吗?
认真阅读教材,对照课本知识完成夯实基础部分
物理阅读
无线电波的传播途径
无线电波从发射到接收的传播途径有三种,直线传播的叫直射波,沿地面传播的叫地波,射向天空后被子大气中的电离层反射回到地面的叫天波。
1、有时我们在打开日光灯的时候,正在广播的收音机会发出“咔咔”的响声,这是为什么?
2、在物理课外小组活动中,张英杰同学亲自动手制作了一台极简单的收音机.后来在试听的过程中发现,这台收音机能同时听到许多电台,彼此相互干扰,无法正常收听.请你分析一下,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你有什么办法可以帮他解决这个问题
填一填:
1、电磁波的产生:迅速变化的能够产生电磁波。
(二).电磁波是怎样传播的
活动2:阅读课本99页完成
填一填:
2、电磁波的传播介质(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它在真空中
传播。(选填能够或不能够)速度是
3、波长、波速和频率之间的关系:,其中是不变的。其中f的单位是,λ的单位是,c的单位是。
九年级物理全册21_2电磁波的海洋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电磁波的海洋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
2.明白光速是电磁波和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3.明白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通过演示了解电磁波的产生,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提高学生应用科学文化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通过对电磁波的学习,激发学生勇于向科学挑战、酷爱科学、把握科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电磁波。
教学难点通过演示了解电磁波的产生。
教学方式演示法、讨论法。
教具预备微机、收音机、无线寻呼机、真空罩、干电池。
课时安排1 课时。
教学进程一、温习提问,引入新课1.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少?(声音在真空中不传播)2.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少?(3×105 km/s)3.声音是如何产生的?(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4.声音的传播是靠什么?〔声音的传播是靠介质(固体、液体、气体)〕[师]生活中咱们收听广播、看电视节目,广播中的声音怎么能从很远的地址传到那个地址呢?看到的电视节目的图像是怎么从荧屏上取得的呢?[生甲]是电线传送的。
[生乙]咱们没有看到收音机、电视机有电线直接通向电台或电视台,因此这些都不是用电线来传播信号的。
[生丙]是靠电磁波来传播信号的。
[师]电磁波在信息的传递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那么电磁波是如何产生的?如何传播的?这节课咱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二、进行新课第二节电磁波的海洋[板书]一、电磁波是如何产生的?[板书][师]咱们前面提到过水波、声波。
用实验来讲明什么是水波、声波。
[生甲]手持木棍,让木棍下端接触水槽水面上,水面上有一圈一圈凸凹相间的状态从木棍接触水面处向别传播,形成水波。
[生乙]两个音叉并排放置,并离得很近,敲击其中一个音叉,和另一个音叉接触的小珠被弹起。
音叉振动时,在空气中会有疏密相间的状态向别传播,形成声波。
声波看不见,摸不到,但声波传到咱们的耳朵,会引发鼓膜振动,使咱们产生听觉。
[师]那么电磁波是如何产生的?看演示。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21章 信息的传递 第2节 电磁波的海洋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电磁波的海洋》课题§21~2 电磁波的海洋设计思想本节内容主要是通过学生观察实验和生活实例展现,让学生经历了“观察—思考—结论”的过程。
由于物理与生活、社会有着极为紧密和广泛的联系,在课堂上不可能将庞大数量的信息在有限的时间内塞给学生。
因此必须改变“只有讲过才算教过”的观念,应该让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和补充材料来收集各种形式的信息,同时开展调查研究和讨论展示进行学习。
本节课对学生知识层面的要求不是很高,但本节课可以很好的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和相互合作的精神。
学情分析我们生活在电磁波的海洋里,收音机、电视机、移动电话等等都是靠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
但电磁波是什么?学生往往感到迷惑,它是怎样产生的?这是本章的重点内容。
这一节所讲的知识大部分是生活中的客观存在,但学生又无法用视觉、触觉去认识,因此教学中从学生身边的事物讲起,通过对图片的分析、实验演示,让学生体会到了物理知识确实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充分展示了物理学科的实用性、趣味性、实验性和科学性等特点,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思考。
教材分析本节为初中物理九年级第二十一章第二节的内容,这一部分内容从学生身边的事物讲起,让学生体会到了物理学确实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充分展示了物理的实用性、趣味性、实验性和科学性,进而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引起学生的思考。
当今时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信息技术渗透在人们生活中的各个领域。
虽然学生对信息传递的工具较为熟悉,但对信息传递的技术却知之甚少,通过学习让学生对电磁波有初步了解,为学生学习无线电知识做好铺垫,体现出“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生活”的思想。
相比之下,在概念的引入上比较直截了当,教材更注重物理知识的探究过程和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
教学知识与1.了解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目标技能2.知道光速是电磁波以及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3.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1.通过演示了解电磁波的产生,分析图片知道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2.通过观察图标,认识电磁波在不同波段的作用。
九年级物理全册 21.2 电磁波的海洋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21.2 电磁波的海洋课型:新授课设计:审核:审批:班级:小组:姓名:使用时间:月日星期第课时累计课时学习过程(定向导学:教材 150页至 153页)流程及学习内容学习要求和方法一、目标解读(2分钟)1、了解电磁波的产生;知道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2、了解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会用c = f λ求速度、波长或频率;3、了解光是一种电磁波;培养查阅资料的能力。
学习重点:电磁波的产生、传播和应用学习难点:使学生切切实实体验到电磁波的存在 二、夯实基础(20分钟) (一).电磁波的海洋打开收音机、电视机收到几个节目,但是收音机、电视机和广播电台、电视台之间并没有连着线,那它们是怎样收到声音和图像的呢?演示活动:打开一台收音机,取一节干电池和一根导线,拿到收音机附近。
将导线的一端与电池的负极相连,再将导线的另一端与正极摩擦,验证电磁波的存在。
(二).电磁波是怎样传播的 活动2:阅读课本99页完成三、能力提升(10分钟)1、有时我们在打开日光灯的时候,正在广播的收音机会发出“咔咔”的响声,这是为什么?2、在物理课外小组活动中,张英杰同学亲自动手制作了一台极简单的收音机.后来在试听的过程中发现,这台收音机能同时听到许多电台,彼此相互干扰,无法正常收听.请你分析一下,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你有什么办法可以帮他解决这个问题填一填:1、电磁波的产生:迅速变化的 能够产生电磁波。
填一填:2、电磁波的传播 介质(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它在真空中传播。
(选填能够或不能够)速度是 3、波长、波速和频率之间的关系: ,其中 是不变的。
其中f 的单位是 ,λ的单位是 ,c 的单位是 。
我们生活在电磁波的海洋中,你了解电磁波吗?认真阅读教材,对照课本知识完成夯实基础部分 物理阅读无线电波的传播途径 无线电波从发射到接收的传播途径有三种,直线传播的叫直射波,沿地面传播的叫地波,射向天空后被子大气中的电离层反射回到地面的叫天波。
九年级物理全册 21.2 电磁波的海洋教案1 (新版)新人教版
电磁波的海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电磁波的产生;(2)知道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3)了解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4)会用c=fλ求速度、波长或频率;(5)了解光是一种电磁波;(6)培养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知悉可以人为获得电磁波;(2)通过对信息的收集、整理,了解电磁波的大家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2)深入体会物理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兴趣。
【教学重点】(1)电磁波的产生、传播和应用;(2)通过设计实验、动手实验等活动,使学生体会到物理就在他们身边。
【教学难点】(1)电磁波的产生、传播和应用(2)通过设计实验、动手实验等活动,使学生体会到物理就在他们【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收音机、干电池。
导线、真空罩、抽气筒、手机。
【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引入课题故事引入:用课件展示生活中的一则小故事:某同学在除夕晚看着春晚,突然产生了疑惑:这个主持人明明在舞台上,这舞台与我们家的电视也没有线连着啊,为什么打开电视就能看到春晚了呢?问:电视机是如何收到声音和图像的呢?答:利用电磁波传递声音和图像板书:电磁波的海洋指导学生根据课题提出以下问题:1、电磁波是怎么产生的。
2、电磁波是如何发射和传播的。
3、电磁波的应用。
组织学生根据设疑进行探究【电磁波的产生】老师演示实验:打开一台收音机,取一节干电池和一根导线,拿到收音机附近。
将导线的一端与电池的负极相连,再将导线的另一端与正极摩擦,验证电磁波的存在。
电磁波看不见,摸不着,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老师的实验,思考:电磁波如何产生。
学生们在教师演示的过程中听到“咔咔”声,确切感受到电磁波的存在,进而观察思考,回答:变化的电流产生电磁波展示辽源电视塔的图片,问学生知道它是做什么的吗?并让学生上网搜索有关各地电视塔及本地电视塔的资料。
【电磁波的发射和传播】【猜想】电视塔发射电磁波,说明电磁波可以在空气中传播,那么,电磁波的传播也像声音的传播那样,需要介质吗?请同学们自己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磁波的海洋》
教学模式介绍:
“传递-接受”教学模式源于赫尔巴特的四段教学法,后来由前苏联凯洛夫等人进行改造传入我国。
在我国广为流行,很多教师在教学中自觉不自觉地都用这种方法教学。
该模式以传授系统知识、培养基本技能为目标。
其着眼点在于充分挖掘人的记忆力、推理能力与间接经验在掌握知识方面的作用,使学生比较快速有效地掌握更多的信息量。
该模式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认为知识是教师到学生的一种单向传递的作用,非常注重教师的权威性。
“传递-接受”教学模式的课程环节:
复习旧课——激发学习动机——讲授新知识——巩固运用——检查评价——间隔性复习
设计思路说明:
1、复习旧课:白光由哪些色光组成?这些色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一样吗?
2、激发学习动机:利用世人都观注的“马航客机失联”事件引入新课,引起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讲授新知识: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感知点侧柏的真实存在;然后通过水波、声波的类比,使其形象化。
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电磁波的传递是否需要介质呢?通过真空罩实验可以说明这个问题。
简单了解电磁波的家族与应用。
4、巩固运用:运用所学知识,找出家庭用电器中哪些会发出电磁波。
教材分析
电磁波是人现代传递信息的重要载体,了解和认识电磁波是后面学习电磁波应用的基础。
本节从电磁波的产生、传播等方面对电磁波有初步的认识。
电磁波的产生与水波、声波的形成相似,导线中电流的迅速变化会在空间产生电磁波。
和水波相似,电磁波也有波长、频率、周期和波速等物理量。
但和声波不同,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光也是一种电磁波,所以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约为3×108m/s,不同频率的电磁波在真空中的
传播速度相同。
不同频率的电磁波有不同的应用,如频率较低的无线电波可以用于传输广播信号,频率稍高的微波可用于传播电视节目等。
正是因为有了电磁波,我们才能在任何地方都能收看电视,收听广播,接收到手机信号;正是因为有了电磁波,我们才能在汪洋大海中、在太空中建立广泛联系。
本节教学重点是电磁波的传播;教学难点是电磁波的波长、波速和频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简述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
2、说出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3、简述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通过演示了解电磁波的产生及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电磁波的知识,了解科技为人类带来的便利,养成主动学习科学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电磁波的产生与传播;
难点:电磁波的波长、波速和频率;
课前准备
手机(两部)、收音机、真空罩、抽气机、导线、电池、锉刀,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白光由哪些色光组成?这些色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一样吗?
二、激发学习动机:
事件概况:2014年3月8日凌晨2点40分,一架马航波音777-200客机在起飞后2小时与苏邦空中交通管制台失去联系。
机上共有239人,载有154名中国乘客。
空中客机怎么会与地面失去联系呢?空中客机靠什么与地面建立联系?
三、讲授新知识:
(一)电磁波是怎样产生的
【提出问题】电磁波在信息的传递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那么电磁波是怎样产生的?又是怎样传播的呢?
【演示实验】体验感受电磁波的存在
在打开的收音机的附近,让电池的负极与一根锉良好接触,正极连接一根导线,拿着导线头,让它们与锉接触,并在锉面上滑动。
问题:为什么旁边的收音机会发出“喀喀”声?
电磁波的产生:当导体或电路中的某处有迅速变化的电流时,在周围空间就会产生向外传播的电磁波。
图片介绍:上海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高468米,发射广播和电视信号的顶端天线长118米。
广播电台、电视台及移动电话都是靠它们内部复杂的电子线路产生迅速变化的电流产生电磁波。
(设计意图: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感知电磁波的真实存在,创设物理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欲望。
)
(二)电磁波是怎样传播的
【提出问题】电视塔发射电磁波也像声音的传播那样,需要介质吗?
【演示实验】把一个移动电话放入真空罩中,给这个电话打电话,这个电话能够收到此信号吗?
结论: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月球上没有空气,声音无法传播。
但是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所以宇航员在月球上用电磁波来通信。
想想画画:木杆的上下振动,通过水使振动向外传播形成水波。
教师讲述:跟水波类似,电磁波也有自己的频率、波长和波速。
(1)波长(λ):邻近的两个波峰(或波谷)的距离。
单位:米
(2)频率(f):在 1 s内有多少次波峰或波谷通过,波的频率就是多少。
单位:赫兹(Hz)千赫(kHz)兆赫(MHz)
(3)电磁波的波速(c):
科学测量表明,真空中电磁波的波速c=2.99792485×108m/s≈3×105km/s 知识小结:各种振动与波的关系
项目振动源波的形成
水波木杆的上下振
动
通过水使振动向外传播形成
水波
声波发音体的往复
振动
通过空气使振动向外传播,
形成声波
电磁波导体中有方
向、大小变化
很快的电流
可以在真空中或介质中通过
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的磁场相
互激发,形成电磁波
放飞思维:电磁波的传播跟光一样,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且传播的速度也是c =2.997 924 58 ×108m/s,是否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你能猜想得到什么?
知识拓展:
1、不同频率(或不同波长)的电磁波的传播速度都相同,同时电磁波的波长、频率和波速,满足:波速=波长×频率即: c =λf
上图所示的电磁波,频率低,波长较长,下图所示的电磁波,频率高,波长较短
2、电磁波是一个大家族,波长不同就有不同的作用。
通常用于广播、电视和移动电话的是频率为数百千赫至数百兆赫的那一部分,叫做无线电波
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天线,有的是发射电磁波,有的是接收电磁波,我们生活中电磁波的海洋中。
(三)电磁波与我们的生活
那同学们知道电磁波在生产和生活中可以为我们做哪些事情呢?
媒体展示:电磁波与我们的生活
电视台通过电磁波,将精彩的电视节目展现给我们。
微波炉:表面和内部同时加热(水分子共振);将电磁波的能量转化为食物的内能。
四、巩固运用:
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疑惑?
教学反思
我们生活在电磁波的海洋里,学生对“电磁波”这一概念并不陌生,但是要把看不见、摸不着的电磁波讲的直观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本节亮点:
1、利用世人都观注的“马航客机失联”事件引入本课,让学生切实感触电磁波就在我们身边,而且对人类生活带来及大的方便,很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也让学生初步理解电磁波的作用。
2、通过水波讲电磁波,让学生更容易认识有关电磁波的几个概念,利用演示实验介绍电磁波是怎样产生的,电磁波是怎样传播的,使学生在实验中领略科学的气氛,使学生对陌生的知识产生亲切感。
本节不足:
1、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本节课只做了一个真空罩的实验,如果能多做一些能证明电磁波能在固体、液体中传播的实验,并通过生活的实例来说明电磁波的传播,会更让学生信服。
2、对于电磁波的应用,比如微波炉、雷达知识,学生比较陌生,但对于家庭中普遍存在的电器――微波炉,在应用中的一些常识,比如为什么不能使用金属容器,微波炉的外壳是金属壳,炉门的玻璃为什么要上有金属网,没有给学生作具体的介绍,只好让学生课下借助网络媒体来拓展知识,通过网络查寻,也是对本节内容一个很好的课外补充。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努力把内容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