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量效应与反转效应和市场态势的关系
中国股市“反向效应”和“动量效应”的实证研究
[摘要]:本文对中国股市的“反向效应”和“动量效应”进行了研究,实证结果显示:中国股市存在显著的短期性“反向效应”和中期性“动量效应”。
依据本文的分析,造成中国股市存在这两种效应的基本原因在于:(1)股市存在对上市公司特质性信息的过度反应;(2)股票收益中存在“带头-滞后结构效应”;而这两个基本因素又是内生于中国股市的特质性。
[关键词]:“反向效应”“动量效应”过度反应“带头-滞后结构效应”一、引言大量的金融研究文献表明,根据股票收益的过去表现可以对未来短期、中期或长期水平的股票收益变化进行预测。
例如Jegadeesh&Lehmann(1990)对美国股票市场所做的分析发现,股票收益在1至6个月的短期水平中会出现逆转现象。
Jegadeesh&Titman(1993)则认为,股票收益在3至12个月的中期水平中会出现连续性变化,即平均来讲,过去“表现好的股票”(past winner)的未来收益将会持续超出过去“表现差的股票”(past loser)。
DeBondt&Thaler(1985,1987)研究后认为,股票收益在3至5年的长期水平中也会出现逆转现象,即过去长期“表现差的股票”的未来收益一定会优于过去长期“表现好的股票”。
基于这些股票收益变动规律的实证研究结论,形成了两种改进的资产组合投资策略:反向策略(contrarian strategies)和动量策略(momentum strategies)。
其中,依据反向策略,投资者应该买进过去“表现差的股票”并卖出过去“表现好的股票”来进行套利;依据动量策略,投资者则应该买进过去“表现好的股票”并卖出过去“表现差的股票”来获取超额收益。
按照现代金融理论的看法,如果一国的股票投资者利用反向策略和动量策略可以在本国股市中获得异常性收益,则认为此一国的股市中存在“反向效应”和“动量效应”。
股市中的“反向效应”和“动量效应”可以在除美国股市之外的其他国家股市中得到确认。
金融市场中的动量效应与反转效应分析
金融市场中的动量效应与反转效应分析金融市场中的动量效应与反转效应一直是投资者们关注的焦点。
动量效应指的是过去表现优秀的资产会有持续上涨的趋势,而反转效应则是过去表现差劲的资产有可能在未来回升。
本文主要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对金融市场中的动量效应与反转效应进行分析。
在理论层面上,动量效应可以解释为市场上的投资者会倾向于跟随趋势,形成羊群效应。
当某个资产开始上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进入市场,推动了这个趋势的持续。
而反转效应则可以解释为市场上投资者在资产价格大幅度回落后,会产生逆向投资的倾向,以寻求低价买入的机会。
然而,市场中的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并不是绝对存在的。
实证研究发现,动量效应在短期内存在,但在长期内逐渐减弱。
当投资者跟随趋势盲目投资时,市场出现过度买入或过度卖出的情况,容易导致价格反转。
在这种情况下,反转效应可能会暂时出现。
与此同时,金融市场中的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可能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例如,市场情绪、宏观经济数据、政策变动等都可以对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产生影响。
当市场情绪低迷,投资者情绪悲观时,动量效应可能会减弱,反转效应可能会增强。
相反,当市场情绪高涨,投资者情绪乐观时,动量效应可能会增强,反转效应可能会减弱。
在投资实践中,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可以作为一种策略进行运用。
动量策略是指选择表现优秀的资产进行投资,预期其未来仍然会上涨。
而反转策略则是选择表现差劲的资产进行投资,预期其未来有可能回升。
动量策略适合于短期投资者,反转策略适合于长期投资者。
然而,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作为一种投资策略,并不保证能够获得良好的投资回报。
投资者在使用这些策略时,需要考虑到市场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同时,他们还需要注意监控市场变化,灵活调整投资组合,以适应不同的市场情况。
总之,金融市场中的动量效应与反转效应是投资者们关注的重要问题。
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动量效应存在于短期,但逐渐减弱;反转效应在特定情况下可能会出现。
6.3反转效应和动量效应
《行为金融学》第6章股票市场中收益异象6.3 反转效应和动量效应•反转效应•动量效应•解释反转与动量反转效应(Reversal effect)•反转效应:指按照某段时期的历史收益率将资产分为赢者和输者,前期的输者将获得正的超额收益,前期的赢者的超额收益则为负。
•反转策略:采用反转策略买进过去3至5年内输者组合,卖出赢者组合,这一策略可以使投资者在未来3至5年内获得超额收益。
De Bondt和Thaler(1985)的发现•形成期极端收益将伴随方向相反的价格运动,极端收益越多,收益反转越大1930.01-1977.12•计算历史收益,将不重复的3年期窗口历史收益从高到低排列,最高的35只股票进入“赢者”组合,最低的35只股票进入“输者”组合•接下来的3年,输者跑赢市场19.4%,跑赢赢者24.6%。
反转效应•很大程度上发生在1月份,赢者组合的CAPM贝塔为1.369,远远高于输者组合1.026反转收益•无法用CAPM解释,可被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中HML所解释反转收益累计超额收益投资组合形成后的月数输者组合赢者组合6.3 反转效应和动量效应•反转效应•动量效应•解释反转与动量我们发现,三因子模型所确定的风险收益关系无法解释Jegadeesh 和Titman(1993)和Asness(1994)所提出的短期收益的动量效应。
——Fama和French(1996)动量效应(momentum effect)•又称“惯性效应”,是指股票的收益率有延续原来的运动方向的趋势,即过去一段时间收益率较高的股票在未来获得的收益率仍会高于过去收益率较低的股票。
•动量策略:买入过去收益率高的股票、卖出过去收益率低的股票,以此建立投资组合。
•按其与其他资产相比的相对收益来评估某个资产动量,将所有股票按相对历史收益从高到低等分成若干组•构建买入赢者-卖出输者的零投资组合,持有该组合一段时间•不参考其他资产回报,单单考察单个资产历史回报•若该资产在某一特定时间区间历史回报高于零,该资产就被认为具有正的动量,否则为负动量•正动量→ 进入买入组合负动量→ 进入卖出组合动量策略分类动量策略•形成期:在每个月月初根据过去J个月的收益对股票进行分组•持有期:跳过1个月后,计算每组在接下来K个月的买入并持有的回报•在下一个月以滚动窗口重复以上过程形成跳过持有重复k-1个月基于过去J个月的收益分组,持有K个月累计收益赢家市场输家年化收益率动量策略的历史回测(1974-2011)没有动量绝对动量相对动量双重动量年度回报9.9311.7614.2114.90年度标准误8.15 5.509.947.99年度夏普比率0.50 1.050.80 1.07最大回撤-27.00-7.52-27.2910.92盈利月份百分占比68766973动量也是一种系统性风险,需要风险溢价,所以应该被当作一个定价因子。
投资者情绪对动量效应与反转效应的影响
投资者情绪对动量效应与反转效应的影响投资者情绪是指投资者对市场情况和投资前景的感受和预期。
投资者情绪可以是乐观的、悲观的或中立的,而且经常受到市场和经济变化的影响。
投资者情绪不仅是投资决策的重要驱动力,也与市场行为和价格走势密切相关。
本文将讨论投资者情绪对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的影响。
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是投资市场中常见的现象。
动量效应指的是过去表现良好的资产或股票未来仍有可能继续表现良好,而反转效应则是过去表现差的资产或股票未来有可能反转,并获得更好的表现。
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都与投资者情绪有密切关系。
投资者情绪对动量效应的影响主要通过两个渠道。
投资者情绪可以导致羊群效应。
当投资者情绪乐观时,他们更容易跟随市场的热点,追逐涨势和动量,进一步推动资产价格上涨。
这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动量效应的预期。
当投资者情绪悲观时,他们会更倾向于避免风险和持有现金,导致资产价格下跌。
投资者情绪可以放大动量效应,使市场出现更大的波动。
投资者情绪可以影响投资者的决策行为。
当投资者情绪乐观时,他们更容易贪婪和过度自信,更倾向于投资于表现良好的资产,从而推动动量效应的形成。
而当投资者情绪悲观时,他们更容易害怕损失和过度谨慎,更倾向于卖出资产或持有现金,从而抑制了动量效应的出现。
投资者情绪的变化可以影响动量效应的强度和持续性。
投资者情绪对反转效应的影响主要通过两个方面。
投资者情绪可以导致过度反应。
当投资者情绪悲观时,他们可能会过度卖出或避免持有表现差的资产,从而使这些资产的价格过低。
这为进一步的反转创造了条件。
同样,当投资者情绪乐观时,他们可能会过度购买或追逐表现良好的资产,从而使这些资产的价格过高。
这也为反转创造了可能。
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产生的原因
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产生的原因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是股市中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这些概念被用于解释股价趋势的一种方法。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产生的原因。
动量效应是指股价长期保持相同趋势的趋势。
原则上,如果一个股票价格上涨,在未来的某个时间段内,该股票的价格还将继续上涨。
同样,如果股票价格下跌,对未来的某个时间段,该股票的价格将继续下跌。
这是基于市场参与者对股票价格的自信和对股票价格走向的信仰。
因此,市场参与者根据公司业绩等因素判断股票未来走势,并调整持股策略。
那么为何会出现动量效应呢?首先在市场理性的基础上,只有当市场已经收到信号并响应时,才会出现动量效应。
这个信号可以是财务报告或公告,可以是一些新闻或其他市场动态。
因此,当市场参与者收到股票价格变化的信号,会以这个变化为前提,按照这个趋势投资,导致股市中的动量效应。
反转效应与动量效应相对应,它是指股价变化后,股票价格的趋势进行反向运动的情况。
例如,当股票价格上涨到一定程度时,市场参与者可能会认为价格有太高的峰值,股价已经处于泡沫上升的阶段,随后他们开始抛售,股票价格也逐渐下降。
类似的逻辑也适用于股票价格下跌趋势的反转。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反转效应呢?当市场上的股票价格出现变化时,市场参与者会尝试寻找影响股票价格变化的原因,并快速做出调整以满足股票价格的趋势。
但是当许多市场参与者都采取相同的策略,并开始在股票价格达到极端水平时卖出或买入,市场价格也将发生相反的变化。
这就是股价反转的原理。
总而言之,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是股票市场中的重要现象,影响股票价格的变化趋势。
动量效应是通过市场参与者对股票业绩的判断,反转效应则是在市场出现极端价格时市场参与者对走势的预测。
这些效应深刻影响着股票市场的发展,也使得市场参与者对股票价格的走向有更多的思考和谨慎。
投资者情绪对动量效应与反转效应的影响
投资者情绪对动量效应与反转效应的影响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是金融市场中的两种重要现象。
动量效应指的是过去表现好的资产在短期内继续表现良好,而反转效应则是指过去表现差的资产在短期内会改善其表现。
这两个效应与投资者情绪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投资者情绪可以对这两个效应的出现和发展产生影响。
投资者情绪会对动量效应产生影响。
当市场情绪积极时,投资者更倾向于追逐热门资产,这会进一步推动这些资产的价格上涨,形成动量效应。
这是因为情绪积极的投资者更加乐观,认为市场会继续上涨,因此会选择购买前期表现好的资产,希望能够继续获得高额收益。
相反,当市场情绪疲软或是消极时,投资者更容易选择观望或抛售资产,这可能会导致动量逆转。
投资者情绪对动量效应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投资者情绪也会对反转效应产生影响。
当市场情绪过于乐观时,投资者更容易高估资产的价值,这可能会导致一些资产出现过度买入,进而出现反转效应。
这是因为投资者在过度乐观时,对市场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容忍度较低,过分买入某些资产会导致这些资产的价格被过分推高,从而形成反转效应。
相反,当市场情绪过于悲观时,投资者更容易低估资产的价值,这可能会导致一些资产出现过度卖出,进而出现反转效应。
投资者情绪对反转效应的产生和发展同样具有重要作用。
投资者情绪对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的影响并不是单向的,而是相互作用的。
当市场情绪过于乐观时,投资者倾向于追逐热门资产,从而形成动量效应;但随着市场情绪逐渐恶化,投资者可能会开始反思自己的投资决策,选择抛售这些热门资产,进而产生反转效应。
投资者情绪对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的影响是动态的、多样的,并随着市场情绪的变化而变化。
动量策略和反转策略
8
现代金融理论的三大基础
3)应所有相关的信息,资产的价格总是与其基本价值保持一 致,投资者无法利用信息来获取超额利润。
2019/7/14
9
反向交易策略研究
De Bondt and Thaler(1985)认为市场会过度反应。也就是表现好的股票股价会过度高 估,而表现差的股票股价则会被过度低估,所以在过一段时间以后,表现好的股票股 价会向下修正,而表现差的股票股价会向上修正;因此反向投资策略可以获得超额报 酬。
i 1
5.6 建议的研究问题
中国股票市场上的动量和反转策略 中国股票市场是否对xx公布过度(不足)反应? 证券分析师是否对++信息过度(不足)反应 反转(动量)策略:上海与深圳股票市场的比较
研究 反转(动量)利润的来源 反转(动量)利润是真实的还是来自于×××?
Thank You
Rouvenhorst(1998)在其他十二个国家发现了类似的中期价格动量效 应,表明这种效应并非来自于数据采样偏差。事实上,动量交易策略, 也有称相对强度交易策略,在实践中早在这些研究之前就已有了广泛 的应用,如美国的价值线排名的利用等。
2019/7/14
3
什么是动量策略
动量投资策略的主要论据是反应不足和保守心理,研究认为动量交易策略能 够获利,存在着许多解释:
不足反应
股价对新闻的反应存在游 移现象
赢家恒赢,输家恒输
在大部分时间内,其他因 素如季节性、规模效应、 风险等,只能部分地解释 可预测性
过度和不足反应往往同时 存在
7.4 自相关性的其他解释
各种市场异象 如:一月效应,规模效应和低价公司效应等。有不少研究认
为,是这些异象引起了股票收益的自相关性。 行为金融模型 认为是心理因素引起了股票收益自相关性。例如,过度反应
股票市场的动量效应与反转效应
股票市场的动量效应与反转效应股票市场是金融领域中一个活跃且具有重要意义的领域,投资者们常常通过分析市场的动向来进行投资决策。
在股票市场中,有两个重要的现象被广泛讨论和研究,即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
本文将探讨股票市场中这两种现象的原理和特点。
一、动量效应动量效应是指股票价格在一段时间内的涨幅有相对稳定的趋势,即股票价格趋势会延续一段时间。
这一现象是基于市场参与者的行为心理和投资策略,通常表现为投资者倾向于追涨杀跌。
动量效应的出现表明投资者更容易相信“走势君子”,即股票价格上涨的趋势将持续。
动量效应的原理可以从市场参与者的心理层面来解释。
首先,人们往往倾向于根据过去的股票表现来做决策,因为历史上的成功走势被认为是有价值的参考。
其次,投资者普遍存在“羊群效应”,即他们倾向于跟随他人的行动。
当股票价格上涨且被广泛关注时,更多的投资者会加入买入行列,进一步推动股票价格上涨。
然而,动量效应并不总是持续的,市场上也存在着反转效应。
二、反转效应反转效应是指股票价格在一段时间内的涨幅之后,往往会发生反转并出现价格下跌的情况。
这一现象也被称为“走势转折”。
反转效应的出现暗示了投资者在市场价格走势中支持“逆向策略”,即在股票价格上涨一段时间之后,可能会出现价格下跌的趋势。
造成反转效应的原因有多方面。
首先,市场上存在很多操盘手和机构投资者,他们往往具有更敏锐的市场触觉,能够准确判断市场反转的时机。
其次,大量的“既成观点”也推动了市场反转。
当股票价格连续上涨一段时间后,投资者往往会认为该股已经高估,因此大量抛售行为会使价格下跌。
尽管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在股票市场中普遍存在,但投资者应该谨慎对待这两种现象。
过多地依赖动量效应可能使投资者追高杀跌,造成损失;而过度相信反转效应则可能错过市场上涨的机会。
投资者应该以长期的投资规划为依据,结合基本面和技术指标来进行投资决策,而非完全依赖股票市场的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
综上所述,股票市场中的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是投资者常常关注的现象。
股票市场的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实证分析
股票市场的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实证分析股票市场的投资风格有很多,动量投资和反转投资是其中比较典型的两种策略。
动量投资指的是买入过去涨得好的股票,而反转投资则是买入过去跌得很厉害的股票。
这两种策略背后的理论基础是股票价格不会总是按照随机漫步的方式波动,而是具有一定的趋势和周期性。
本文将对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并探讨其背后的原因和市场应用。
一、动量效应的实证分析动量效应指的是股票价格的趋势性,即过去的上涨或下跌趋势将延续一段时间。
具体表现为过去表现好的股票未来还有可能表现得不错,而过去表现不佳的股票未来则会继续下跌。
这种效应在股票市场中非常普遍,尤其是在短期内更为显著。
为了验证动量效应,我们可以使用以S&P 500为代表的股票指数进行实证研究。
找到长期的S&P 500数据,计算每个月S&P 500指数增长率,并将其按照大小排序分为10组(即十分位数组)。
然后,计算每组的未来1个月、3个月、6个月以及12个月的平均增长率。
实证研究发现,表现优异的股票在未来持续表现更好的概率高,且未来持续表现的时间越长越显著。
例如,表现最好的股票组,在未来1个月中平均表现比最差的股票组多了1.3%左右的收益率,而在未来12个月中平均表现则比最差的股票组多了14%左右的收益率。
这表明动量效应确实存在,而且更加明显的表现在长期内。
二、反转效应的实证分析反转效应是指过去表现不佳的股票在未来有可能会上涨,而过去表现良好的股票则有可能继续下跌。
这种效应背后的原因是市场存在着过度反应,即市场在对某些事件做出反应时,可能会出现过度反应的情况。
为了验证反转效应,我们同样以S&P 500为代表进行了实证研究。
首先,计算每个月S&P 500指数的增长率,并将其按照大小排序分为10组。
然后,计算每组的未来1个月、3个月、6个月以及12个月的平均增长率。
实证研究发现,在短期内,表现最差的股票组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反转效应。
金融市场的动量效应与反转效应
金融市场的动量效应与反转效应金融市场的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是常见的市场现象,它们对投资者的决策和资产配置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的概念、原因以及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一、动量效应动量效应是指市场上已经表现良好的资产在未来仍然会继续上涨,而表现差的资产则很可能会继续下跌的现象。
这种趋势反映了投资者的追涨杀跌心理。
动量效应的形成原因有多个,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投资者的心理偏差。
人们在投资过程中往往倾向于与大众保持一致,认同市场上涨的趋势,并将其乐观情绪传递给其他投资者。
另外,信息传递的不对称性也是动量效应形成的原因之一。
当市场上的好消息开始传播时,会吸引更多投资者进场,从而推动资产价格继续上涨。
动量效应对金融市场产生了重要影响。
首先,它加剧了市场的波动性。
当动量效应发生时,市场将会出现持续涨或持续跌的趋势,导致市场价格的剧烈波动。
其次,动量效应会对投资者的预期产生影响。
投资者在判断市场走势时往往会参考过去的动量效应,从而影响其投资决策。
最后,动量效应还可能导致市场投资策略的集中化。
当动量效应明显时,更多的投资者可能会跟从这一趋势,进一步加强了市场的动量效应。
因此,动量效应需要投资者密切关注,以避免投资决策的盲从。
二、反转效应反转效应与动量效应正好相反,它指的是市场上涨趋势或下跌趋势存在反转的现象。
也就是说,当一个资产经历了连续的上涨或下跌后,市场会出现反向的走势。
这种现象是投资者情绪的一种变化。
反转效应的出现有多种原因,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市场的过度反应。
当市场上涨或下跌过程中,投资者的情绪会逐渐向一个极端倾斜,进而导致市场的反转。
另外,市场上信息的解读方式也会影响到反转效应的形成。
一旦市场情绪发生转变,投资者会立即调整他们的投资决策,进而导致市场的反转。
反转效应对金融市场同样产生了重要影响。
首先,它可能引发市场的震荡。
当市场出现反转趋势时,投资者会对市场走势感到不确定,进而导致市场的震荡。
中国A股市场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的实证研究及其理论解释
中国A股市场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的实证研究及其理论解释谭小芬;林雨菲【摘要】本文通过模拟上证180指数交易,考察动量和反转策略的收益情况来验证中短期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的存在性,并分析不同市场形势下的效应差异.然后,按照流通A股总市值对大盘股和小盘股,分析对交易量冲击和收益率冲击的反应不足和过度反应与短期动量和反转效应之间的关系,并对动量和反转效应的形成机制提供合理的解释.【期刊名称】《中国软科学》【年(卷),期】2012(000)008【总页数】13页(P45-57)【关键词】动量效应;反转效应;A股市场【作者】谭小芬;林雨菲【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北京100081;中国人民大学汉青经济与金融高级研究院,北京10087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830.9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纷纷对各国资本市场是否存在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进行了广泛研究,而对两种效应形成机制的研究则相对缺乏。
近年来,行为金融学从多个角度解释了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的现象,其中基于反应不足和过度反应的视角受到了学术界的普遍关注。
本文以中国A股市场为研究对象,根据市场对交易量冲击的信息和对收益率冲击的信息,探究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的存在性,从反应不足或过度反应的角度分析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的形成机制和形成过程,最后再基于行为金融学理论,对中国股票市场的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提供一个可能的解释。
文章结构安排如下:第一部分是在现有文献的基础上提出所要研究的问题,第二部分是介绍分析方法和构建模型,第三部分是数据处理和实证结果,第四部分是对实证结果进行解释,并得出相关的结论。
一、问题的提出动量效应是指前期获得较高收益的资产在下一期继续获得显著高收益的现象;反转效应则指前期获得较高收益的资产在下一期将获得显著低收益的现象。
近年来,行为金融学从多个角度解释了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的现象,其中基于反应不足和过度反应的视角受到了学术界的普遍关注。
动量效应与反转效应
动量效应与反转效应
动量效应(Momentum effect)一般又称 " 惯性效应 "。
动量效应是由 Jegadeesh 和 Titman(1993)提出的,是指股票的收益率有延续原来的运动方向的趋势,即过去一段时间收益率较高的股票在未来获得的收益率仍会高于过去收益率较低的股票。
所以追涨有追涨的道理。
但如果股市里只有动量效应,那股票要涨到天上去了。
和动量效应相伴的还有一个效应,叫反转效应,反转效应,顾名思义,是动量效应的反面,经过一段时间的动量效应后,开始出现反转,涨多的会跌,跌多的会涨。
动量效应与反转效应一开始是股市的概率,但在期货市场,他们有更理想的应用环境。
1.时间序列动量:收益率有延续原来的运动方向的趋势,即过去一段时间收益率较高的品种在未来获得的收益率仍会高于过去收益率较低的品种。
2.横截面动量的交易规则是:在每个日期截面上,选择上涨最多的N个品种做多,下跌最多的N个品种做空。
它的假设是:强者恒强,弱者恒弱。
动量是相对出现于品种之间的,而不是以一个绝对数值,体现出方向性。
截面动量模型的持仓是对冲形态的,每一期账户内总
有N个品种多头,N个品种空头。
3.商品的反转效应比股票市场更加强烈,成长股甚至能涨十几年,垃圾股也能跌到退市。
但商品不会跌到零,同样不会涨上天。
因为商品价格涨太高或者跌太多的话,会自动调节供求关系。
跌下去需求会增长,供应会减少。
涨上去需求会减少,供应会增加。
因此商品不断的周期性的涨涨跌跌。
这也给我们创造出很多的交易机会。
中国股市“反向效应”和“动量效应”的实证研究
中国股市“反向效应”和“动量效应”的实证研究一、论文报告1. 中国股市中的反向效应:实证研究2. 中国股市中的动量效应:实证研究3. 反向效应与动量效应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4. 对股市行为的驱动机制的探究5. 投资策略:如何应对反向效应与动量效应随着中国股市的不断发展,反向效应和动量效应成为了广受关注的研究对象。
反向效应指的是一个股票在前一段时间表现较弱,但在接下来的时间内上涨的情况,而动量效应指的是一个股票在前一段时间表现较好,继续上涨的情况。
接下来本文将分别对反向效应和动量效应进行实证研究,探究其背后的股市行为驱动力,并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
最后,探讨如何应对反向效应和动量效应的出现,提出一些投资策略。
一、反向效应实证研究显示,中国股市中存在明显的反向效应。
具体来说,一个股票在前一段时间表现较弱,但在接下来的时间内出现了上涨,这一现象的出现可以用一些理论解释。
第一,反向效应可能是由于投资者过度反应过去的股票表现所导致的。
第二,反向效应可能是由于市场中存在未被完全发现的信息所导致的。
如果投资者低估了这些信息,股票就可能在接下来的时间内上涨。
二、动量效应实证研究还发现,中国股市中也存在着明显的动量效应。
具体来说,一个股票在前一段时间表现较好,会继续上涨的情况。
这种现象可能与投资者对未来的预期有关。
如果投资者认为股票将继续上涨,他们可能会进一步买入股票,导致股票价格上涨。
与此同时,他们也会卖出表现较差的股票,导致其价格下跌。
三、反向效应与动量效应之间的关系反向效应和动量效应在某种程度上是互相矛盾的。
一个股票在前一段时间表现较弱,但在接下来的时间内出现上涨的情况,就是反向效应的表现。
但是,如果这个股票在接下来的时间内继续表现优异,就会出现动量效应。
因此,反向效应和动量效应可能是相互影响的。
四、对股市行为的驱动机制的探究研究表明,股市行为的驱动机制与投资者的情感相关。
例如,当市场处于不确定的时期时,投资者可能会感到恐慌和不安。
我国股市动量效应与反转效应的实证研究
我国股市动量效应与反转效应的实证研究近三十年来越来越多的实证研究发现,过去的股票价格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未来的股价的走势,突出表现为股票的市场上的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
动量效应,也称之为惯性效应,指的是在短期内表现好的股票将会持续其好的表现,而表现不好的股票也将会持续其不好的表现。
与之相反,反转效应指的是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表现差的股票有强烈的趋势在其后的一段时间内经历相当大的好转,而表现好的股票则倾向于在其后的时间内出现差的表现。
动量效应说明股票超额收益的短期的正相关,而反转效应说明股票超额收益的长期的负相关,这都与传统的有效市场假说相矛盾。
作为标准金融学的基石之一的有效市场假说认为:在一个有效的市场上,证券价格能正确完全的反应相关信息,并对新出现的重大信息迅速做出调整,从而使证券的价格等于其内在价值,任何一个投资者都不可能通过分析相关信息以获取超额收益。
也就是说,证券组合的未来收益与该组合过去的收益是无关的,历史的绩效表现不能预测未来的收益。
即使过去和未来的收益存在着相关性,大量的投资者会利用这种相关性进行套利获得超额收益,最终使超额收益消失,证券价格等于内在价值,相关性也随之消失。
然而,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等异象的存在向有效市场假说提出了有力的挑战。
有效市场假说认为投资者是完全理性的,即使存在非完全理性的投资者,但由于交易随机也会抵消系统性的定价偏差,无风险套利会快速有效的消除错误定价从而使股票价格回归内在价值。
然而,实际的情况是:投资者并非完全理性的,他们会受到心理和外界的影响;交易并非完全随机,人们的行为有一定的群体性,会导致系统性偏差;套利也不是没有风险、完全有效的,会受到资金量、未来价格不确定性等的限制。
传统的金融学理论已经不能有效的解释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等异象了,新兴的行为金融学放宽了有效市场假说的前提假设,从人的心理过程和投资决策选择出发,较好的解释了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
投资者并非完全理性的,投资行为会受到投资者的认知、感情、态度等心理特征的影响,而且这些心理特征是群体性的行为,不能相互抵消,会产生系统性的偏差。
证券投资中的动量效应与反转效应
证券投资中的动量效应与反转效应动量效应与反转效应是证券投资领域中重要的理论概念,它们能够帮助投资者理解市场趋势以及制定更好的投资策略。
本文将对动量效应与反转效应进行详细介绍,并探讨它们在实践中的应用。
一、动量效应动量效应是指在一段时间内,股价的上升趋势有可能继续上涨,或者下降趋势有可能继续下跌的现象。
这意味着过去表现好的股票有可能在未来继续上涨,而表现较差的股票可能继续下跌。
动量效应的理论基础可以追溯到技术分析中的趋势理论,即市场中的趋势在一定时间内可能会延续。
动量效应在证券投资中有多种应用方式。
一种常见的方法是基于相对强弱指标(RSI)来确定证券价格的动量。
RSI通过比较一段时间内的收盘价涨跌幅,来衡量证券的超买或超卖状态。
根据RSI的数值,投资者可以判断证券价格的动量趋势,进而决定是否买入或卖出该证券。
另一种应用动量效应的方法是通过选择表现优异的股票来构建投资组合。
投资者可以通过筛选过去表现好的股票,并以它们组成投资组合,以期望能够获得更高的回报。
这种方法基于动量效应的假设,认为过去的优秀表现可能代表着未来的良好表现。
二、反转效应反转效应与动量效应相反,它指的是在一段时间内,股价的上升趋势可能会逆转为下跌趋势,或者下降趋势可能逆转为上涨趋势的现象。
换句话说,过去表现糟糕的股票可能会在未来出现上涨,而过去表现良好的股票可能会下跌。
反转效应的理论基础是市场中的价格均值回归现象。
根据均值回归理论,股价在长期内往往会回归到其均值水平附近。
因此,当股票的价格远离其均值时,有可能会发生反转,即价格趋势的逆转。
在实践中,投资者可以利用反转效应来制定交易策略。
一种常见的方法是短期交易,即当股票价格出现较大波动时进行反向交易。
例如,在股价大幅上涨后,投资者可以考虑卖出该股票,以期望价格回归到均值水平。
类似地,在股价大幅下跌后,可以考虑买入该股票,以期望价格反转上涨。
三、动量效应与反转效应的应用实例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的应用广泛存在于证券投资领域。
投资策略中的动量效应与反转效应分析
投资策略中的动量效应与反转效应分析在投资领域中,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它们描述了市场中的价格趋势和投资者行为的特点。
本文将对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进行分析,并探讨它们在投资策略中的应用。
一、动量效应动量效应是指市场中的价格趋势在一段时间内会延续下去的现象。
也就是说,涨势会继续上涨,跌势会继续下跌。
这一现象可以通过技术分析来观察和判断。
技术分析使用历史价格和交易量数据来预测未来价格的走势。
在动量效应中,投资者会根据价格的上升趋势买入,或者根据价格的下降趋势卖出。
动量效应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
首先,投资者的行为倾向于追逐热门股票或市场。
他们认为过去的表现是未来的指引,因此会跟随市场的涨跌。
其次,动量效应可能是由于市场中存在一些信息不对称的情况。
一些投资者可能掌握了市场中的重要信息,从而导致市场价格的连续波动。
在投资策略中,动量效应可以用来选择投资标的和确定买卖时机。
投资者可以通过观察价格的趋势和交易量的变化来判断市场的动能。
如果市场价格一直上涨,交易量也在增加,那么投资者可以选择买入。
相反,如果市场价格一直下跌,交易量也在减少,那么投资者可以选择卖出。
然而,动量效应并非完全可靠,投资者需要结合其他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二、反转效应反转效应是指市场中的价格趋势在一段时间内会发生逆转的现象。
也就是说,涨势会逆转为下跌,跌势会逆转为上涨。
这一现象与动量效应相反,也可以通过技术分析来观察和判断。
在反转效应中,投资者会根据价格的上升趋势卖出,或者根据价格的下降趋势买入。
反转效应的原因可以归结为市场的过度反应和市场的均衡回归。
当市场价格上涨或下跌过快时,投资者会开始反向操作,导致价格趋势的逆转。
此外,市场中的投资者行为也会对反转效应产生影响。
一些投资者会根据市场的过度反应来进行交易,从而推动价格的逆转。
在投资策略中,反转效应可以用来选择逆势交易的机会。
当市场价格上涨过快或下跌过快时,投资者可以考虑反向操作。
股票市场中的动量效应与反转效应研究
股票市场中的动量效应与反转效应研究股票市场是一个充满波动和不确定性的地方,投资者们不断寻找着能够帮助他们获得更高回报的策略和模式。
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是两种常见的投资策略,它们在股票市场中被广泛研究和应用。
动量效应是指过去表现良好的股票在未来仍然会继续表现良好,而过去表现差的股票在未来仍然会继续表现差。
这一效应的理论基础是市场存在一定的惯性,即市场趋势会延续一段时间。
投资者们通过追逐涨势来获取高收益,从而形成了动量效应。
一种常见的动量效应策略是趋势跟随。
这种策略认为,当股票价格出现明显上升趋势时,投资者应该买入该股票,以期待价格继续上涨。
同样地,当股票价格出现明显下降趋势时,投资者应该卖出该股票,以避免进一步亏损。
趋势跟随策略的核心思想是“顺势而为”,即追逐市场的主导趋势。
相对于动量效应,反转效应则是指过去表现良好的股票在未来可能会表现较差,而过去表现差的股票在未来可能会表现较好。
这一效应的理论基础是市场存在一定的回归性,即市场趋势会逐渐回归到平均水平。
投资者们通过逆势操作来获取高收益,从而形成了反转效应。
一种常见的反转效应策略是均值回归。
这种策略认为,当股票价格偏离其长期平均水平时,投资者应该采取相反的操作,即在价格上涨时卖出股票,在价格下跌时买入股票。
均值回归策略的核心思想是“逆势而为”,即逆向交易市场的主导趋势。
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在实践中常常相互交替出现,形成了市场的周期性。
一方面,动量效应在市场上涨时表现较好,投资者们通过追逐涨势获得高收益;另一方面,反转效应在市场下跌时表现较好,投资者们通过逆势操作避免亏损。
这种周期性的出现使得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成为了许多投资者的重要策略。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并非绝对有效,其效果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
首先,市场的风险和波动性会对这两种效应产生一定的干扰。
当市场风险较高时,投资者更倾向于选择保守的投资策略,而不是追逐高风险的动量效应。
其次,市场的流动性也会对这两种效应产生一定的影响。
投资者情绪对动量效应与反转效应的影响
投资者情绪对动量效应与反转效应的影响投资者情绪在金融市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影响着个体投资者的决策行为,也对整个市场的走势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在投资领域中,有两种主要的效应被广泛研究和讨论,它们分别是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
动量效应指的是过去的走势将继续在未来延续,即表现良好的资产将继续上涨,表现不佳的资产将继续下跌。
而反转效应则是相反的现象,即表现良好的资产将会出现反转下跌,表现不佳的资产会出现反转上涨。
投资者情绪对这两种效应的影响至关重要,它会影响投资者对市场的看法和信心,进而影响市场的交易行为和价格走势。
本文将讨论投资者情绪对动量效应与反转效应的影响,并探讨其在金融市场中的意义。
我们来分析投资者情绪对动量效应的影响。
过度乐观或悲观的投资者情绪往往会导致市场上的过度买进或卖出行为,从而影响资产价格的走势。
当市场上出现极度乐观的情绪时,投资者往往会过度买进表现良好的资产,致使这些资产的价格进一步上涨,形成动量效应。
同样地,当市场上出现极度悲观的情绪时,投资者往往会过度卖出表现不佳的资产,使这些资产的价格继续下跌,也形成了动量效应。
这说明投资者情绪在影响市场价格时具有一定的惯性效应,而这种惯性效应正是动量效应的重要来源。
当市场情绪逐渐回归理性时,动量效应可能会逐渐减弱,甚至出现反转。
投资者情绪对动量效应的影响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需要综合考虑市场基本面因素和投资者情绪变化。
在金融市场中,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是实践中常见的现象,它们不仅影响着投资者的交易决策,也影响着市场价格的运动。
而投资者情绪则是影响这两种效应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市场情绪向极端偏离时,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可能会表现得更加明显,从而影响资产价格的走势。
投资者情绪的影响也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和变化性,需要投资者谨慎判断,并综合考虑市场的整体情况和趋势变化。
个股动量效应与反转效应研究
个股动量效应与反转效应研究个股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是投资中重要的研究方向。
本文将介绍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的概念,探讨它们的原理和现有研究成果,并讨论其在实际投资中的应用。
一、动量效应动量效应指的是个股在一段时间内表现出的持续涨跌趋势。
具体而言,个股当天的涨幅与前一段时间内的涨幅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如果一个个股在过去一段时间内表现较好,那么很可能会在今天和未来的一段时间内表现出继续增长的趋势。
这一现象可以被理解为市场在短期内会将过去表现较好的股票奖励,从而推动其进一步上涨。
许多研究表明,个股动量效应在实践中是存在的。
一种广泛应用的投资策略是在过去3个月中表现最好的个股组合中进行投资,并持有一段时间。
这种策略往往能够获得超额的收益。
动量效应的存在可能是由于市场参与者的投资行为和信息传递机制等因素导致的。
二、反转效应反转效应与动量效应相反,指的是个股在一段时间内表现出的逆转趋势。
具体而言,个股当天的涨幅与前一段时间内的涨幅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如果一个个股在过去一段时间内表现较差,那么很可能会在今天和未来的一段时间内表现出回升的趋势。
这一现象可以被理解为市场在短期内会将过去表现较差的股票惩罚,从而推动其逆转上涨。
与动量效应相反,反转效应在实践中同样被广泛研究和应用。
一种常见的投资策略是在过去3个月中表现最差的个股组合中进行投资,并持有一段时间。
反转效应的存在可能是由于市场过度反应和投资者的情绪偏差等因素导致的。
三、动量效应与反转效应的应用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在实际投资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基于动量效应的投资策略可以帮助投资者捕捉市场上涨的个股,获得超额收益。
反转效应则提供了投资者逆市而行的机会,在市场下跌时能够寻找到具有回升潜力的个股。
当然,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并不是完全可靠的投资策略。
市场的变化和风险因素可能会干扰这些效应的实现。
此外,个体投资者应根据自身的风险偏好和投资目标进行综合考虑,不仅仅依赖于动量效应或反转效应。
投资者情绪对动量效应与反转效应的影响
投资者情绪对动量效应与反转效应的影响【摘要】摘要:本文探讨了投资者情绪对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的影响。
首先介绍了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的定义和原理,然后分析了投资者情绪在这两种效应中的影响机制。
通过比较投资者情绪对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的影响,发现投资者情绪在不同市场环境下的表现有所不同。
最后总结了投资者情绪在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中的作用,并展望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研究结果对投资者在市场中的决策和行为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有助于提高投资者的投资效益和风险管理能力。
【关键词】投资者情绪、动量效应、反转效应、影响、作用、研究、背景、目的、意义、定义、原理、比较、展望、未来、方向、结论、总结1. 引言1.1 研究背景投资者情绪是影响股票市场交易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金融市场中,投资者情绪通常被描述为投资者对市场的乐观或悲观情绪,可能会导致他们做出与理性分析不符的交易决策。
传统的金融理论认为,投资者是理性的并且能够充分获取信息,从而做出最优的投资决策。
行为金融学的研究表明,投资者在决策时可能受到情绪的影响,从而导致他们做出不符合逻辑的决策。
在股票市场中,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是两种被广泛研究的现象。
动量效应指的是过去表现良好的股票在未来也会继续表现良好,而反转效应则是指过去表现差的股票在未来会表现好。
投资者情绪对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的影响至关重要,因为投资者的情绪会影响他们对股票的评估和选择。
了解投资者情绪对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的影响,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市场行为和预测股票价格的走势。
本文旨在研究投资者情绪如何影响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以及在两种现象中的作用和影响。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投资者情绪对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的影响。
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是市场中常见的现象,而投资者情绪作为市场参与者的重要因素,可能会对这两种效应产生影响。
通过深入研究投资者情绪在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中的作用,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市场行为背后的动机和机制,为投资者提供更科学的投资决策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nvestor overconfidence meets momentum, reversaland market states.By Richard deaves and peter miu文献Jegadeesh and Titman (1993)世界上较早使用美国数据阐述了投资组合中的动量效应的学者。
他们发现,基于回报计算,买空卖空且零成本的投资组合在前六个月的回报比后六个月平均每月高0.95%。
对于理论研究来说,这种现象是不正常的。
因为常规的资产定价模型不能够解释这样的异常,甚至于现在主流的三因子模型也不能够解释动量效应。
Rouwenhorst and Griffin (1998)Ji and Martin (2003)提供了其他国家股票市场的实证研究,进一步证实动量效应并不局限于美国市场。
Cleary and Inglis (1998), Deaves and Miu (2007)论文重点集中于加拿大市场,且证实了动量效应。
他们使用数据从1979到1990,发现了每季度超额动量回报4.1%。
Deaves and Miu发现加拿大市场的动量效应已经开始有消散的迹象。
这种发现是存在理论支撑的:1.符合可变市场效率观点,市场异象一旦被发现,都最终会被套利行为所纠正。
2. 符合适应性市场假说,Lo (2004),他认为当市场作为推动力的时候,策略盈利中的周期性才会如人们预期那样出现。
在足够的时间和竞争性力量存在的情况下,任何市场异象都会被逐渐重新塑造以适应现有的市场环境。
这导致了对于异象的探索和套利的限制会最终消失,但也说明市场异象和盈利机会是一定会存在的。
换句话说,如果探寻特别套利机会的交易者离开了市场,那么套利机会一定会再次出现。
动量效应消散的原因我们尚且不管,如何准确运用动量效应依赖于研究动量效应发生的条件。
Grinblatt and Moskowitz (2004)研究重点在回报的期限结构,发现了与反转效应一直的事实。
他们发现股票的中期回报(3-12month)是正相关的,但是长期回报是负相关的。
这种现象说明一个更加详细的股票回报期限分类能够有助于找到短期正回报和长期负回报。
事实上,Deveas and Miu也提示要注意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的结合运用来提高在加拿大市场的获利。
其他研究探索了动量效应和市场状态的关系。
Chordia and Shivakumar (2002)认为宏观经济变量主导了大比例的动量效应收益,并且像风险因子一样,大量的动量效应收益是虚幻的。
Cooper, Gurierrez and Hameed (2004)他们的研究发现美国市场的动量效应仅存在于上升期的市场,并且以行为金融的研究对此进行了解释。
即:overconfidence。
Overconfidence大量数据表明,人们在大多数时间内是过于自信的。
定义:see Deaves, luders and luo (2006)人们过高估计了我们对于自身认知的准确性。
投资者自身存在过于自信的行为习惯,而过于自信能够导致市场上的过度反应。
例如,当一些投资者接收到了一个相同的私有利好信息,他们的交易活动能够促进股价朝正确的方向发展,但是同时也存在着过度反映的趋势。
这是因为投资者面对这一利好消息,过分看重它对于当前面值的作用而忽略了对股票本身内在价值的准确衡量。
当这一信息被市场所消化吸收的时候,推高的价格会逐渐回落,压低的价格会缓慢回升。
这样的结果最终导致超量波动和长期的反转效应。
Self-attribution bias自我归因偏见定义:see Langer and Roth (1975)投资者通常有强调成功模糊失败的趋势行为。
这样的行为显然使得我们更加难以估计自己认知的准确性。
上面两种行为习惯相结合,成功将会增加我们的过度自信,失败却并没有相同的反向效果。
接上述例子,私人信息的出现将会推动股价的上升,上升成功的事实将在自我归因偏见的作用下加强投资者的过度自信,从而推动股价的进一步上升。
最终形成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
Cooper, Gutierrez and Hameed (2004)如果市场整体处于上升期,多数人将会展现出过度自信的行为。
说明,大量的过度自信产生于上升期的市场。
高水平的过度自信将会导致大量的市场交易活动。
同时,当市场上升时,交易也会变得更加活跃。
这样相互印证了过度自信与上升市场的相关关系。
由于过度自信发生在动量效应之后,在上升市场上加强的过度自信将会导致加强的动量效应。
目前为止,尚未有人探索反转效应是否依赖于市场态势。
据以上推测,反转效应应当也存在行为金融的解释,并且发生于下行的市场。
反转的含义在于当市场认识到了过度反应发生时市场价格逐渐恢复至长期可持续水平的显现。
换句话说,此时市场以理性为主导而非心理。
在下降的市场,过度自信行为是不常见的,人们更多的关心内在价值。
同时,下降市场能够加速先前过度反应的股票价格的纠正速度。
其结果是,先前过高的估价将下降,过低的股价将回升。
这种加强的反转效应能够通过实施反转策略获取高额利润。
Paper Purpose:探究加拿大市场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是否条件于市场态势一.调查加拿大市场股票回报的可预测性Data Details:1.数据来源:多伦多证券交易所和COMPUSTAT数据库2.数量:9743.股票类型:普通股4.回报频率:月5.数据期间:1985.5—2004.6Method: 来自Jegad eesh and Titman (1993)研究美国市场时所使用的步骤。
数据组的划分:将证券按照中期回报从高到低排列,平均分成五组,命名为P5,P4,P3,P2,P1。
例如:P5代表了具有最高回报率的20%的股票。
中期回报通常计算期间为3-12月,未来的回报也应当与其所对应的区间进行计算。
为了便于计算,本文均选取回报的计算期间为6个月。
P5/P1投资组合代表最好/最坏,因此为了创造零成本的投资组合我们多头P5空头P1,计算统计量代表为P5-P1。
表格结果为平均复利回报,并且以T检验表示显著性水平。
作为与原始回报的对比,文章加入了风险调整回报,CAPM和三因子模型。
数据显示中期股票价格回报呈现出过去高未来也高的态势,并且与风险调整模型结果一致,且显著。
说明加拿大市场股票回报具有可以预测的特点。
二.调查市场态势是否影响动量效应投资策略的获利根据Cooper(2004)根据美国市场得出的结论,认为动量效应仅仅存在于上升期市场。
定义:市场态势是上升还是下降在每个月末,观察CFMRC指数在过去十二个月的表现,如果12个月的回报是非负的那么定义市场态势为上升,否则为下降。
1.六个月的动量策略平均回报,通过在原始回报回归过程中引入上升和下降的虚拟变量来进行估计。
2.通过在回归中引入交点和上升虚拟变量来验证是否平均回报遵循市场态势。
不同于Cooper(2004)在美国市场得到的结论,Deveas的数据结果指出动量策略在上升和下降的市场态势中都能够得到正的回报。
但是与前者结论相符合的一点是动量策略在上升的市场中显著性水平更高,在下降的市场中并不显著。
原因在于之前表现不佳的股票在下降市场表现上升,从而导致了前后六个月之间回报的正相关关系难以维持。
三.调查市场态势是否影响反转效应投资策略的获利分为两种情况,首先是无条件于市场态势,然后是条件于市场态势。
反转效应与动量效应不同之处在于,反转效应根据股票先前的长期回报进行排序。
具体来说,观测的是过去0.5年至2.5年的回报数值。
类似于动量效应的分组,将股票按照回报高低平均分为五组,从高到低命名为Q5,Q4,Q3,Q2,Q1。
同样的选取最近六个月的长度作为观测区间,以未来六个月的回报数值作为未来股票价格的代表。
类比于动量效应的数据分析结果:反转效应条件于先前的长期回报不在是短期回报。
根据无条件于市场态势的平均回报计算结果,我们可以看到加拿大市场是可以依靠反转策略进行获利的。
原始回报和风险调整回报都证明,过去表现不佳的股票在未来出现了价格反转的情况。
与动量效应的结论相反,在条件于市场态势的情况下,反转效应在下降的市场态势中表现突出,显著性水平很高;在上升的市场态势下,显著性不足。
在不同市场态势下的表现差异的显著性水平很高有力地证明了反转效应的存在。
四.同时运用动量效应策略和反转效应策略——模拟投资一:投资1/6美元,投资组合构成为:1.1/6美元CFMRC指数的多头;2.1/6美元P5多头,如果处于上升市场;1/6美元Q1多头,如果处于下降市场;3.1/6美元P1空头,如果处于上升市场;1/6美元Q5空头,如果处于下降市场。
这个投资持有半年,并且在半年结束后再运用相同的策略投资于下一期,持续追踪半年的回报变化情况。
投资二:从1985年下半年开始,按照上述策略,每月投资1/6美元,则半年共投资1美元。
将这些六个次级投资组合滚动计算回报直至2004年。
将这个依赖于市场态势的混合策略累积回报与一些不依赖于市场态势的指标进行比较。
1.CFMRC加权指数2.基于动量效应但并不依赖于市场态势策略3.基于反转效应单并不依赖于市场态势策略4.来自Deveas and Miu(2007):指数化投资组合,通过执行P3Q1的长头和P1Q3的空头最终通过图表我们发现,整体水平上获利情况是:1,P5-P1 in up market and Q1-Q5 in down market:根据市场态势分别运用动量策略和反转策略的获利,高于;2,P3Q1-P1Q3 unconditional on market state:运用混合策略但忽略市场条件的获利,高于;3,P5-P1 unconditional on market state:运用纯粹动量效应策略忽略市场条件的获利,高于;4,Q1-Q5 unconditional on market state:运用纯粹反转效应策略忽略市场条件的获利,高于;5,CFMRC VW INDEX市场指数6,90年代以后,考虑市场态势分别运用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的策略能够持续给投资者带来较高的回报。
补充Jegadeesh and Titman (1993)这篇文章展示了通过执行购买过去表现好的股票并且出售过去表现不好的股票策略能够在3-12个月的持有期间获得正收益。
这种盈利策略与系统性风险或延迟性的估价对于基本面要素的反映无关。
但是这种非正常的收益通常在投资组合构建成功获利一年后逐渐消失。
论文首先展示了大量学者关于股票市场逆向策略盈利的研究,但是很多基金交易的实际数据吸引作者进行了优势交易的研究。
针对于以往的研究,持有期限要么过长要么过短,作者将重点放在3-12月的回报数据研究。
作者按照季度构建交易策略,得出结论:大部分优势交易策略的结果都是正的,并且统计上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