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模具生产点检表(连续模)

合集下载

冲压模具点检表

冲压模具点检表
冲压模具点检表
模具编号 产品名称 设计 审批 日期
类别
序号
1 2 3 4 5 6 1 2 3
项目
检查产品图是否有做不到的尺寸; 检查产品三视图是否对齐, 有无重要错误; 展开时折弯中性层系数是否合理; 展开图是否按产品图公差放到位; 展开图是否注明材质、规格、毛边方向及压延方向; 展开图是否注明展开和素材尺寸; 连带方式是否考虑后续加工(电镀、装配、运输等) ; 工序安排是否考虑产品图公差要求; 工序安排是否考虑对产品变形的影响; 工序安排是否考虑对后续加工的影响; 工程图是否注明工序数及工程内容; 工程图是否注明材质规格, 毛边方向, 冲床吨位; 工程图是否用颜色. 线型或图层区分, 有无侧视图; 模板名称, 尺寸规格, 数量是否统计完整, 合理; 标准件名称, 尺寸规格, 长度数量是否统计完整, 合 理; 备料图是否需加工要求; 备料图是否有提前发放签收记录; 模具类型, 模板大小, 材质, 热处理, 是否合理 材料毛边方向是否与产品剪口或成型工序要求一致 是否注明冲床吨位, 闭模高度, 开模行程, 脱料力 出料方式是否正确, 是否需要加设安全梢, 吹气梢 脱料方式是否合理, 弹簧力是否足够, 是否需用气压 模具零件的组装是否方便快捷, 装配是否容易拿取 制品的取放是否方便, 会否拿不出或碰伤 定料块位置是否正确, 有无防呆或影响上模 导柱, 导套个数及尺寸是否合理, 有无防呆 压料面及避位尺寸是否足够, 是否需磨料槽, 加限位 压料块的材质是否合理, 要否镶硬料 螺丝. 合梢, 弹簧位置和数量是否合理 刀口间隙是否有放合理, 有无详细注解 零件研磨是否方便, 修补更换开图
工程图
4 5 6 7 1 2
下料
3 4 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冲压模具检查记录表范例

冲压模具检查记录表范例

3 预备品的冲头数量?

1 模具重量及尺寸合理吗?
2 快速定位加工安装尺寸良好吗?
3 气压接头座安装在F面右边良好吗?
K. 4 压力中心的标识良好吗? 型 5 模具定位键槽加工尺寸良好吗?
生 6 模具锁付用U型槽位置、宽高良好吗?
产 准
7 模具闭合高度合理吗?
备 8 行程止块位置与高度良好吗?
方 9 闭模钮L、R记号良好吗? 式 10 下型板件合模接触良好吗?
12 活塞顶杆承压面有否压凹或污物?
13 打料杆位置及强度是否合理?
1 E. 2 导 向3
4
导板导柱的润滑油槽良好吗? 导板导柱的导入部R角良好吗?
导向装置排气槽有无阻塞? 导柱导套的组立良好吗?
F. 1 凸轮的回复动作良好吗?
凸 2 从动凸轮的超出量良好吗?
轮 、
3 凸轮插刀面接触面良好吗?
斜 4 凸轮组立精度良好吗?0.03/1m
凌云冲压模具检查表
静态检查项目 动态检查项目
承制厂商
课长
组长 设计
检查者
车型年 生产线
件号
件 名
工程号/工 程名
模具尺寸
模具重量
区项 分次
检查项目
状自检会 区项 态检查检 分次
检查项目
状 自 检会 区项 态 检 查检 分次
检查项目
状自检会 态检查检
说明
记自检会 号检查检
A. 1 指定涂装及标识位置、内容完整正确 表 2 顶杆位置示意图有否? 面
11 顶料机构形状、动作、装配良好吗?
1 破裂、裂痕
2 皱纹、波浪
L. 3 咬伤、压伤 制 4 毛边、翻边 件 品 5 折边、整形面不平 质 6 制件棱线清晰度

冲压模具检查表

冲压模具检查表

10 凹模镶块及废料刀的空刀部分与铸件安装面平齐 11 保证刃口的切入量(有效刃口高度≥8mm)空刀1-2mm 12 压料板、顶出器与凹模镶块间隙<0.5mm,没有油污和刮痕 淬火后模具刃口部位硬度符合图纸要求,不允许有软点、烧伤及 13 裂纹 14 异形凹模及带形状处凹模应有防转装置,并符合图纸要求 15 镶块与窝座、止退键之间不能有间隙 16 凸模的废料刀刃口高度应低于凸模刃口的高度≥4mm 17 凸模废料刀的宽度应符合图纸(冲压件宽+10mm) 18 相邻处的凹模刃口与废料刀刃口相接触的高度应低于t+4mm 19 反侧类模具,接触面深确保进入20mm后工作,接触面无间隙 1 2 3 斜锲的固定应符合图纸,检查定位销松紧及挡块的贴合情况 回程键和回程钩起始部位的圆角及安装应符合图纸 斜锲滑动面的间隙<0.03mm 斜锲弹簧应有预压缩,复位良好 滑动压板的间隙<0.03mm以下无摆动 暴露的斜锲弹簧或其它弹顶器,均应有安全护板 安 装 部 分
斜 锲
其 它
4 5 6
顶出器及活动部位须加装防护板 模块重量超过15公斤时应设起重孔,孔位确保起吊时模 3 块保持平衡 气缸与托料杆之间的连接部分要安全、牢固,运动时平 4 稳 5 平衡块安装面应设有加强筋 U形槽的厚度、宽度、个数、位置及托杆孔位置误差≤ 6 ±0.5mm 7 螺纹深度,应符合图纸和国标要求,同时满足强度要求 翻转孔、起重孔,孔径、孔距应符合图纸(应能满足强 8 度要求) 侧销应保证在3根以上,并应使限位板开口向下,锁板 9 厚度5.0mm,要求用2-M10螺钉紧固 10 在存放状态时,应确保导柱或导板的配合量≥40mm 1 气源固定装置及管接规格是否符合图纸 进气、出气管接头应用颜色来区分,进气红色,出气兰 色,软管应夹头固定不能悬空、缠绕及破裂 2 所有调整垫片的大小应合适,并固定在底板上 3 模具应清洗(模具无切屑、废料、油污、红丹粉等) 4 模具加工基准必须保留,并在底板上刻印出坐标值 铭牌的安装、底板铸字区标识(F标识、送料方向箭头 5 、图号、材料)及镶块的图号、材料与底板安装座对应 的件号 6 模具非工作部位倒角2X45° 模具所有部位须按规定色、涂色,涂色要求参照技术 7 协议

中日文冲压模具检查表

中日文冲压模具检查表

5 mm
3
4 机械侧定位销与模具是否有干涉
3
取 5 与设备是否有干涉
5
L/T
是否高速可 动
連続
18SPM以上 16~18SPM 15SPM以下
寸 動
中 断
减点对象
不良・未安装 不完全(減点 1)
× △
检查记号
良 判定保留

○保
已对策但不良

不要紧
定位
换模
減1 2 点 L/ L/
TT
0
-
TD
板厚 材料寸法 气垫压力
夹紧内幅 夹紧行程 弹料块行程
承認 確認 作成
TR 模高
送距
分N 类o
检查项目
1 冲头・导正销座的销定位是否2处
減自 1 2 点 主 L/ L/
TT
1
(中心定位NG)
2 切刃・折弯刀的分割位置是否恰当
3
模 具
3
w=10kg以上的模具部品是否有加工作业用孔
1
保 (起吊螺纹孔)(嵌合部品全部)
1 间隙、折弯刀R形状在试模中是否有问题
2 咬合量是否适当
3 2次・3次避让是否切实实施

4
背撑钢性与切刃・折弯刀下的支撑是否有充分确保
刃 5 切刃・折弯刀是否有悬挂(有,无)
(有)时⇒量是多少: ・
mm (立会时判断)
6 是否有安装侧冲孔强制下落零件
曲 7 补焊部位是否实施淬火后开裂确认(着色确认)
确 7 防误夹的安装位置・动作・配线是否OK 认 8 机械手的空气配管・动作・强度是否OK
9 空站的定位、零件定位是否OK
1 0
是否有实施相对取出传送带的高度确认

冲压模具结构连续模步骤(设计标准)

冲压模具结构连续模步骤(设计标准)

设计方案
2
的形状、材料和工艺要求。
根据需求,制定合适的模具结构设
计方案,并进行初步绘制。
3
详细设计
对模具进行详细设计,包括具体的
制造与组装
4
尺寸、部件,并进行组装和调试。
冲压模具结构设计的常见困难及解决 方法
复杂冲压件的结构 设计
对于复杂形状的冲压件, 需要深入分析,采用合 适的结构设计和加工工 艺。
高精度冲压设备
采用高精度的冲压设备,可 以提高冲压件的加工精度和 表面质量。
冲压模具结构设计的案例研究
案例1 案例2 案例3
汽车冲压件模具设计 电子产品外壳模具设计 家电冲压件模具设计
通过优化模具结构和工艺, 提高冲压零件的质量和效 率,降低成本。
采用连续模设计和模拟仿 真技术,提高电子产品外 壳的精度和一致性。
冲压模具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
• 合理布局:模具结构布局要科学合理、紧凑高效,便于加工和组装。 • 合理配合:各零部件之间的配合要合理,确保模具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 合理分力:合理设计模具子零件的定位、卡紧以及支撑结构,使得在冲压过程中能承受合
理的力和压力。
冲压模具结构设计的步骤
1
需求分析
通过了解客户的需求,分析冲压件
通过优化模具结构和制造 工艺,提高家电冲压件的 生产效率和可靠性。
结论和总结
冲压模具结构设计是冲压加工中的关键环节,合理的模具结构设计可以提高冲压件的质量和生产 效率。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冲压模具结构设计的前沿技术将不断涌现,为冲压加工带来更多的 可能性。
冲压模具结构连续模步骤 (设计标准)
冲压模具结构是冲压加工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到冲压件的质量和 生产效率。本演示将介绍冲压模具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步骤以及常见困难 的解决方法。

冲压日常点检表

冲压日常点检表

1
操作盘和各灯点状态确认
日 良好/不良
/
/
/
/
/
/
/
/
/
/
/
/
/
/
/
/
2
超负荷压力表确认

/
/
/
/
/
/
/
/
/
/
/
/
/
/
/
/
3
平衡缸气压表确认
日 4.0~6.0
/
/
/
/
/
/
/
/
/
/
/
/
/
/
/
/
4
离合器气压表确认

kg/㎠
/
/
/
/
/
/
/
/
/
/
/
/
/
/
/
/
5
模垫压力表确认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
送料机 正常作动 确认
日 良好/不良
/
/
/
/
/
/
/
/
/
/
/
/
/
/
/
/
12
模高数显器状态确认
日 良好/不良
/
/
/
/
/

模具点检表

模具点检表

YJT/JL07-19⑤ 顶针③ 导柱④ 滑块模 具 点 检 表承 认检 讨作 成决 裁1112机械手没吸住产品是否报警微行开关运行是否正常观察在顶杆未退的情况下,模具是否能合模89模具顶针运行是否正常产品与料把取出是否正常101234白模芯是否漏水(油)用六角扳手试拧滑块和斜导柱上的螺丝,观察螺丝是否有松动的67观察上下模模芯的边缘处,有没有水(油)渗出5周期4夜白136123147891011122930312122232425262728151617181920观察模具顶针顶出和退回时是否顺畅,有无摩擦产生的噪音12日期品名白夜白4356879101211141618152322242721点检者172013日期品名日期品名机号吨位日期滑块滑动是否正常滑块和斜导柱上螺丝是否松动25用手来回推动滑块,看滑块滑动是否顺畅点 检 日 期(白/夜各点检一次)品名观察机械手没吸住产品时是否会报警模具更换时记录293031192628点检基准观察表面是否干净、无杂物,不干净时,用布擦拭干净观察斜导柱上润滑油的油量,缺油时涂抹润滑油观察导柱上润滑油的油量,缺油时涂抹润滑油观察滑块的滑槽内润滑油的油量,缺油时拆下滑块的压板,涂抹润滑油模具表面是否干净斜导柱是否缺油导柱是否缺油滑块是否缺油点检项目固定模① 模具表面移动模② 斜导柱模具开合模是否震动/杂音5观察产品和料把是否容易取出.观察模具关合模时是否有震动和摩擦的噪音夜白夜白夜白夜白夜白夜夜白夜白夜夜白①①②③④⑤。

模具点检表

模具点检表
产品名称 零件图号
类别 序号
1 外观检 2

检查项目
清洁度


模具点检表
产品型号
模具名称
检查


*
*
零件名称 模具编号
检查要领
无切屑、尘砂、油污、杂 物
检查方法
目视 目视
验收
导向装
1
导柱(导套)对底座安装垂直 度
*

1
剪切面刃口粗糙度
*
冲裁部

2
刃口硬度
*
成型部
1
粗糙度:工作表面无划伤、裂 纹
*

2
工作面硬度
*
1
顶出器工作平稳
*
制件投入与 取出
2
制件投入,取出顺利。无干涉
*
1
模具上下模、联接板牢固
*
其它
2
模具各部分无锈蚀
*
<=0.020/100
直角尺
墙面、侧面ຫໍສະໝຸດ 粗糙度标块硬度计粗糙度标块
硬度计
目视 目视
目视 目视

模具点检记录表

模具点检记录表

干净后均匀喷上防锈剂

点检人
审核(至少每周一次) 说明:正常(完成)“√”、异常“△”。
模具点检记录表
模具编号:
JL/QR09-94A
点检频率及内容
月/日
1.模具的冷却水路无异 物,无水路不通。ຫໍສະໝຸດ 生产 前模 具保养
2.模具胶口套、圆弧无 损伤,无残留的异物。
3.固定模板的螺丝和锁 模夹,检查是否拧紧。
4.模具型腔面清除型腔
表面的防锈油,无异物
、无锈迹。
1.导柱、导套、回针、
推杆、滑块、型芯,随
生产 中模 具保

时观察,定时检查,适 时擦洗,每班对其加油 保养。 2.所有的压板螺丝,长 单生产时,需每4天进
行检查/紧固码模螺丝
工作。
1.所有的紧固螺丝,长
单生产时,需安排人员
每4天进行检查/紧固码
生产 模螺丝工作。
后模 2.模具型腔,检查模具
具保 型腔表面是否有残留的
养 胶丝,异物等;如有用
清模剂,棉布将其清理

冲压模具点检表

冲压模具点检表
冲压模具点检表
模具编号 产品名称 设计 审批 日期
类别
序号
1 2 3 4 5 6 1 2 3
项目
检查产品图是否有做不到的尺寸; 检查产品三视图是否对齐, 有无重要错误; 展开时折弯中性层系数是否合理; 展开图是否按产品图公差放到位; 展开图是否注明材质、规格、毛边方向及压延方向; 展开图是否注明展开和素材尺寸; 连带方式是否考虑后续加工(电镀、装配、运输等) ; 工序安排是否考虑产品图公差要求; 工序安排是否考虑对产品变形的影响; 工序安排是否考虑对后续加工的影响; 工程图是否注明工序数及工程内容; 工程图是否注明材质规格, 毛边方向, 冲床吨位; 工程图是否用颜色. 线型或图层区分, 有无侧视图; 模板名称, 尺寸规格, 数量是否统计完整, 合理; 标准件名称, 尺寸规格, 长度数量是否统计完整, 合 理; 备料图是否需加工要求; 备料图是否有提前发放签收记录; 模具类型, 模板大小, 材质, 热处理, 是否合理 材料毛边方向是否与产品剪口或成型工序要求一致 是否注明冲床吨位, 闭模高度, 开模行程, 脱料力 出料方式是否正确, 是否需要加设安全梢, 吹气梢 脱料方式是否合理, 弹簧力是否足够, 是否需用气压 模具零件的组装是否方便快捷, 装配是否容易拿取 制品的取放是否方便, 会否拿不出或碰伤 定料块位置是否正确, 有无防呆或影响上模 导柱, 导套个数及尺寸是否合理, 有无防呆 压料面及避位尺寸是否足够, 是否需磨料槽, 加限位 压料块的材质是否合理, 要否镶硬料 螺丝. 合梢, 弹簧位置和数量是否合理 刀口间隙是否有放合理, 有无详细注解 零件研磨是否方便, 修补更换是否容易
是 否
备注产品展开图工程图4 5 6 7 1 2下料
3 4 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冲压模具验收动静态检查表

冲压模具验收动静态检查表

59 淬火区域
60 弹簧安装
07废料区 检查
08翻边整 形部分
61 氮气缸安装 62 废料滑料板角度 63 废料滑板要求 64 废料通道 65 翻边整形刃口面 66 翻边整形块安装 67 翻边顶出器顶杆
无裂纹 砂眼 无烧死
A
定位销固定到位,定位可靠,定位长度>弹簧长度 1/3
A
压板装配到位,规范,平行,紧固
























OP40 Y1 Y2

√ √ √ √ √ √ √ √ √ √ √ √

√ √
OP50 Y1 Y2
第 4 页,共 6 页
项目 零件号
xxxx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CN200 23869213
零件名称 模具线名称
冲压模具静态验收检查表 螺母片
序号
检查项
要求及检查要领
xxxx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冲压模具静态验收检查表
项目 零件号
CN200 23869213
零件名称 模具线名称
螺母片
备注:符合要求填写“√”,不符合要求填写“×”,不适用填 写“/”具体问题填入“模具问题记录表”
序号
检查项
要求及检查要领
风险 类型
OP05 Y1 Y2
OP10 Y1 Y2
工序数量 OP20 OP30 Y1 Y2 Y1 Y2
114 模具名牌、重量及气垫顶杆分布图标识 正确、齐全 清晰
表中Y1—表示第一次验收;Y2—表示第二次验收。

模具点检表

模具点检表
冲压模具日常生产性点检表
生产班组:
时段 点检项目 1、检查模具的产品号及工序号与生产计划是 否相符 点检方法 目视 测量/目视 目视 目视/手感 目视 目视 目视 目视 目视/手感 目视 操作/目视 判断标准 计划与模具实物相符,符合 生产计划 能正常安装,符合《冲压作 业指导书》 无杂质、无异物、无突起 安全销无晃动、丢失 无损坏、断裂 无杂质、无异物、无突起 送料取件正常/与工作台中心 线重合 存放垫平稳支撑模具 安装支点稳定,无晃动 模具外观完好、导向部位清 洁并加注润滑油 安全墩、模具存放块已取 下,无缺失 模具型腔内、上下表面无异 物 无脱落、松动 光滑,清洁/上下行程到位, 无异常 完好 废料滑落顺畅 无异常 6S标准 无异常,无缺损,无晃动 存放垫平稳支撑模具 1 2 3 4 5 6
生 3、检查模具型腔内、上下表面是否清洁,螺栓 产 目视/手感 是否松动、缺失 前 4、检查模具紧固装置状况(如螺栓)导向装 目视/手感 置状况(如导板) 定位装置状况(如定位 块) 5、棉布清理模具型面,涂润滑油,开动寸动 目视/手感 行程空车运行三次 1、检查模具五大装置(工作、紧固、导向、 定位、顶出装置)是否正常 目视 目视 目视/听觉 目视 目视/手感 目视
填写顺序
1
3
2
年 月
12 13 14 157891011
安 2、检查压力机的滑块高度或最大行程是否适 装 合模具的封闭高度及加工行程 前 3、清理压力机的工作台及滑块表面 4、检查模具安全销又没有松动,缺失 5.检查吊装棒及防脱链是否损坏、断裂 1、检查模具上下表面有没有废屑或杂质 2、检查模具安装方向是否正确,安装位置是 安 否对中 装 时 3、检查模具存放垫是否齐备 4、检查模具装模压板或螺钉有没有缺陷,检 查模具是否锁紧 1、检查模具外观与导向部位 2、检查安全墩及模具存放块

冲压模具生产点检表(连续模)

冲压模具生产点检表(连续模)

用扳手拧螺栓
镶块松动易损坏模具,伤害操作者
6, 下模刀口无崩刃
目视
刀口崩刃易产生有害毛刺
7, 模具送料导尺无松动,错位
目视、用手晃动导尺 导尺异常会产生送料不准
8, 剥料桥固定可靠,无松动,偏移 9, 导料顶块顺畅无卡死,顶块固定部分无断裂(即顶块不可以被拔出) 10, 切断部分脱料顶销可靠有效(顶销不能卡死,脱料弹簧正常)
目视
要有清晰的产品件号、模具编号
2, 模具上下模正确吻合,无上下模合反,合错现象
目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上下模合反易损坏模具
3, 吊运模具的装置(螺栓或起吊块)是否安全可靠.(螺栓无松动,弯曲)
用扳手拧螺栓
螺栓松动易出现安全问题
4, 上模导引冲头可靠有效,无缺损,无断裂
目视、用手触摸
导引失效易产生不良品
5, 上下模镶块无松动,缺损
目视、用扳手拧螺栓
目视、用手按动顶 块,用手拔起顶块
用手按动顶销,感知 脱料力
该异常会损坏模具,伤害操作者 该异常会损坏模具,伤害操作者 该异常会损坏模具,产生不良品
11, 模具已安装限位柱,红漆无掉落,模具上无其他物件(工具、螺丝、镶块、产品等)
目视
限位柱可保护模具和冲床
12, 侧冲弹簧有可靠地安全防护装置 13,
3, 生产的日期、零件号刻印是否清晰正确
目视,对照刻印要求 刻印错误会产生不良品
4, 切边或冲孔工位落料顺畅,无废料堆积 5, 误送检知正常,初始挡料块可靠有效,废料和产品完全分开
目视
目 视,接触检知, 观察信号
废料堆积会损坏模具
废料产品混淆会导致分选困难,检知 失效则无法判断少送料现象

冲压设备点检表

冲压设备点检表

*
1.各操作运行部位、按键是否正常
遮光停止 停止确实 表面清洁无破损 0.4--0.6Mpa
试机 试机 目视 目视 目视 目视 目视 目视 目视 耳朵听 耳朵听 目视
* * * * * * * * * * * * * *
点 检 者 查 核 者
2 1 2.各指示灯是否正常 3.油压、油量是否正常,气压是否在0.5MP以上 4.模具装夹是否安全、可靠 1.夹紧机构是否正常 2.有无异常音、升温、振动等异常情况 3.皮带松紧程度是否灵敏可靠 4.脚踏开关等是否灵敏可靠 5.润滑系统是否正常
5 离合器压力表 6 润滑黄油平衡器给油 7 超负荷油泵 8 滤水器 9 各气接头及气管 各运转部位 10 各油压接头及油管 11 机台润滑油(含平恒气 缸)
表面清洁无破损 0.45-0.65 Mpa 在上下限之间 油质清洁油位满足 无积水 无漏气声 无异常响声或振动 无漏油
1.模具是否安全可靠,压板是否可靠 2.脚料是否顺畅,有无拉伤等情况 1.电源是否关闭,不用模具是否卸下 2.工件、废料是否清理干净,设备是否清洁、保养 3.现场是否整理,符合定置要求 4.运行记录等表单是否填写完整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每月注油在上下限之间 目视 每月注油在上下限之间 目视
12 三点组合加液压油
课 长
组 长

:√--正常
X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不正常
项:计入数值
日点检担当:作业员
周点检担当:领班
月点检担当:设备人员
△------停工
〇------修理完毕
日点检担当:作业员
周点检担当:领班
月点检担当:设备人员
无锡市景鸿科技有限公司

冲压模具检查表--新项目管理要求

冲压模具检查表--新项目管理要求

三:Hale Waihona Puke 边冲孔三冲压模具检查表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修边刃口进入量是否足够?(一般按9毫米) 下型的高度可否再高一些以方便废料下滑? 废料滑槽的宽度是否足够?特别注意模具端头和斜楔座下面。 废料滑槽是否要求用3毫米钢板制作? 修边刃口有凸耳的地方是否采取了加强措施? 铸钢修边镶块(含废料刀)是否有加强筋? 废料滑槽和废料盒是否出了图? 修边镶块的背靠是否比镶块矮5毫米?

五:斜楔
压料面调整块、平衡块的数量和位置是否合理? 托杆的设置是否平衡? 托杆的设置是否适合用户设备和调试设备?是否考虑了我公司的调试设备? 托杆的突出量、行程是否正确? 凸出量( )行程( ) 安全区的设置是否合理? 凸模的导板与压边圈轮廓是否干涉? 凸模翻转用铸入螺母的高度位置是否设定?凸模重量( )直径( ) 气垫在上死点时,凸模和压边圈的导向长度是否保持50-70以上? 定位机构的位置是否适当?板料在投入时,导向长度是否充分? 压边圈的强度、刚性是否充分? 压印标记销的位置是否正确? C/H孔处下模是否设有加强筋? 排气孔和铸造排气孔的位置是否充分? 内、外压边圈的行程是否适当? 加工压力是否计算?(内压 外压 ) 安全防护板是否设置? 拉延模中排气孔的数量是否足够? 上下模水平方向能否顺利排气? 拉延模顶杆位置是否考虑了淬火垫块? 拉延切口是否可以留下让废料切脱滑出的可能?(缘起yy5-58321/421)
三:拉延
废料能否顺利排除模具?(滑料角不小于25度 ) 加工压力是否计算?压料板的压力是否充分?列出计算过程(F=l*t*Gb*5%) 是否绘出了弹性元件的力线图? 力线图上是否给出了行程关系?且对应处的力是否满足要求? 压料板的行程是否按纵切处(如废料刀)设定?须在主断面画出行程图。 刃口的分块设定是否适量?(是否设有锋利的锐口?) 刃口镶块的高度(底面设定)设置是否合理?是否设置背靠? 冲孔的凸模和镶入的凹模防转设置是否合理?冲头是否易于安装? 非标凸模和镶入式凹模的设置是否合理? 废料刀及凹模和的刃口吃入量祥图是否进行了指示? 凸、凹刃口的螺销钉的大小、位置和数量是否适当?(必须≥12MM规格) 废料刀底座的刚性、强度是否进行了确认? 废料刀的高度是否充分考虑到了滑料的需要? 废料刀的刃口是否比工序件低0.5MM 废料刀刀背是否要求倒大斜面以便于滑料? 废料长度是否符合要求?是否考虑了拉延后可能的最大边缘? 是否设置了压料器与模座的工艺组合凸台? 冲孔、修边刃口是否考虑了产品公差?(按公差带60%或其余要求设计) 修边、冲孔间隙是否合理?(单边按料厚的8%) 是否存在废料刀刃口或刀背相向的情况? 锻件修边镶块背面是否设计了5MM调整垫板? 冲头进入凹模是否满足了5MM? 垂直和倾斜修边刃口交接是否合理? 斜楔冲孔时对废料是否采取了强制退料措施? 冲孔废料过孔是否足够大? 对于比较尖或钝的刃口是否要求处理? 对于可能难以下滑的废料是否采取了强制措施? 但强制装置不能早于压料器工作

模具点检表

模具点检表
机械手模具生产运行点检表
机台
号:
点检项目
日期
模具名称
机台--穴


模具主体和压块 主体和压块的磁 固定的螺纹是否 模具标识是否清 模具表面是否整 模具和机台是否
有无破损和遗失 铁磁性是否牢固
滑丝

洁无颗粒物 匹配(防破损)
其它
日期: 问题点描述


处理办法
说明:1.根据点检项目,认真点检,并真实的点检结果记录在点检项目栏内(合格打“√” 不合格打“х”)。
2.若有点检不合格项目时,请将不合格内容清晰并仔细的描述在“问题点描述”内,并将处理办法记录“处理办法”。需要维修的必须立即反聩给模房。
3.此点检表必须在每天上午10点钟前完成。
点检人:
审核:
FM-04-046-

模具点检记录表范本

模具点检记录表范本

模具点检记录表范本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模具点检记录表范本。

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修改。

模具点检记录表
记录日期: ____________
检查员: ____________
模具编号: ____________
检查项目检查标准检查结果备注
1. 模具外观无明显划痕、裂纹或撞击痕迹
2. 锁模力在指定范围内
3. 定位环无磨损、松动
4. 冷却水道畅通无堵塞
5. 喷嘴状态无磨损、堵塞
6. 顶针状态无弯曲、断裂
7. 模腔表面无杂质、烧伤
8. 安全防护装置完好无损、有效
9. 润滑系统正常工作,无泄漏
10. 其他特殊要求如温度、湿度等
总体评价: ____________ (优、良、中、差)
建议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什么是连续模

什么是连续模

什么是连续模1、级进模,也叫连续模(据说连续模在标准术语将取消)由多个工位组成,各工位完成不同的加工,各工位顺序关联,在冲床的一次行程中完成一系列的不同的冲压加工2、级进模,都是用在冲压模具上的。

就是同一个工作,由多个工序组成,一般有冲孔,落料,折弯,切边,拉伸等多个工序。

3、连续模就是在一次冲压过程中能完成几个工序的模具。

4、连续模:是指在压力机(冲床)的一个工作行程中,在模具的同一工步同时完成数道冲压工序的模具。

在完在这些工序时﹐工件无需进给移动。

5、我们都称之为级进模。

这种方式加工速度很快。

6、然相对单模来说,模具加工难度大,对冲床压力要求也大设计连续模具的注意事项1、要合理地确定工步数:连续模的工步数等于分解的单工序之和,如冲孔—落料连续模的工步数,通常是等于冲孔与落料两个单工序之和。

但为了增加冲模的强度和便于凸模的安装,有时可根据内孔的数量分几步完成。

其工步数的确定原则,主要是在不影响凹模强度的原则下,其工步数选用得越少越好,工步数越少,累积误差越小,则所冲出的工件尺寸精度越高。

2、在冲孔与落料工序次序安排时,应把冲孔工序放在前面,这样不但可以确保带料的直接送进,而且又可借助冲好的孔来作为导正定位孔,以提高工件的精度。

但在与某些弯曲后的尺寸或某突出部分位置成关联尺寸时,就要根据实际确定冲孔的位置。

3、在没有圆形孔的工件中,为了提高送料步距的精度,可以在凹模的首次步序中设计有工艺孔,以使此工艺孔作为导正定位,提高冲件精度。

但作为现在的模具设计中,我们对一些精密件的冲压已经逐步或全部采用了外框式的导料带。

这样有利于保证复杂工件的加工精度。

4、同一尺寸基准的精度要求较高的不同孔,在不影响凹模强度的情况下,应安排同一工步成形。

5、尺寸精度要求较高的工步,应尽量安排在最后一工序,而精度要求不太高的工步,则最好安排在较前一工序,这是因为工步越靠前,其积累误差越大。

6、在多任务步的连续模具中,台冲孔、切口、切槽、弯曲、成形、切断等工步的安排次序,一般应把分离工序如冲孔、切口、切槽安排在前面,接着可安排弯曲、拉深成形工序,最后再安排切断及落料工序。

模具制造点检表

模具制造点检表
模具出货要求检查表(模具质量评分标准)
产品名称 模具编号 钳工 项目工程师 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得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项目 钳工、品管检验项目(85分)
项目确认签字/日期: 备注:
累计得分:
品管检查结果评定: 不合格处理方法(项目填写):
合格 返工
不合格 有限度接受(让步接受) 其它:
质量控制科主管/日期:
模具部主管/日期:
市场部主管/日期:
外观形状 所有模板的非成品部分(六面)光滑整洁,无刀纹、伤痕、锈迹、毛刺,且都有倒角?(3分) 对称 所有模板之间均有撬模槽,(尤其是上下顶针板)并且倒角均匀。(3分)
外观 表面平整 模具外观检查(无生锈或明显缺限)(5)
表面痕迹 所有流道进料口已将铣(铰)刀痕迹,放电痕迹去除,并用海绵砂轮修顺?(3分) 圆滑连接 滑动部件装配/配合良好?(要试动作) (4分) 动模型腔 所有公/母模成品部分须将铣刀,放电痕迹去除;用300#(400#)砂纸打成同一方向的纹路(有特 定模型腔 殊要求的模具例外),模仁为圆形、但未经研磨,亦须按此要求并用车床将纹路修顺。(3分) 所有模仁的非成品部分用100#砂布修成同一方向的纹路(圆型模仁亦须用车床修顺)?(3分) 柱位孔 所有导柱导套孔、拉杆孔、回位销孔、螺丝孔、水孔、支撑柱孔、顶针孔是否都已倒角?(3分)
其它
钳工自检/日期: 工程检查项目来自(15分)品管复检/日期: □ □ □ □ □ □ □ □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视
目 视,对照头尾料 规定
该异常会使异常调试件、头尾料混入 成品
该异常会使异常调试件、头尾料混目视,手触
该异常会产生不良品
9, 冲压产品无压伤、划痕、开裂、缺损
目视
该异常会产生不良品
10, 冲压产品无起皱、拉毛 11,
补充内容
目视
该异常会产生不良品
重要说明
★★★ 模具生产点检过程中发现不符合项需停止工作,向直接 主管汇报,直至改善完成后方能继续生产
模具生产点检表
零件名: 客户厂商: 模具编号: 设备编号: 工序数: 点检者:
模具描述 零件号:
点检日期: 设备要求: 总工序数: 确认者:
表单管理号:
表单履历
1 序号
日期
新作 内容
制定
审核
认可
1. 冲压生产前点检
是Y 否N
点检方法
备注
1, 这副模具的零件编号、模具编号是否清晰,易于辨识.(模具铭牌有无缺损)
目视
弹簧保护装置可确保操作者安全
14,
2. 模具生产过程中点检 1, 冲压产品的材料规格、厚度、卷料宽度与作业指导书一致
2, 模具的生产闭合高、送料步距、冲压速度与作业指导书一致
是Y 否N
点检方法
备注
流转卡与作业指导书
比对
该异常会产生原材料用错不良
实际参数与作业指导
书比对
生产的参数直接影响产品的品质
3, 生产的日期、零件号刻印是否清晰正确
目视,对照刻印要求 刻印错误会产生不良品
4, 切边或冲孔工位落料顺畅,无废料堆积 5, 误送检知正常,初始挡料块可靠有效,废料和产品完全分开
目视
目 视,接触检知, 观察信号
废料堆积会损坏模具
废料产品混淆会导致分选困难,检知 失效则无法判断少送料现象
6, 出料的产品能可靠地落到输送带上,无跌落到台面的现象 7, 冲压的头料已按照规定执行,调试件已完全隔离
Page 1 of 1
Prepared by yiqi 2011-9-15
目视、用扳手拧螺栓
目视、用手按动顶 块,用手拔起顶块
用手按动顶销,感知 脱料力
该异常会损坏模具,伤害操作者 该异常会损坏模具,伤害操作者 该异常会损坏模具,产生不良品
11, 模具已安装限位柱,红漆无掉落,模具上无其他物件(工具、螺丝、镶块、产品等)
目视
限位柱可保护模具和冲床
12, 侧冲弹簧有可靠地安全防护装置 13,
用扳手拧螺栓
镶块松动易损坏模具,伤害操作者
6, 下模刀口无崩刃
目视
刀口崩刃易产生有害毛刺
7, 模具送料导尺无松动,错位
目视、用手晃动导尺 导尺异常会产生送料不准
8, 剥料桥固定可靠,无松动,偏移 9, 导料顶块顺畅无卡死,顶块固定部分无断裂(即顶块不可以被拔出) 10, 切断部分脱料顶销可靠有效(顶销不能卡死,脱料弹簧正常)
目视
要有清晰的产品件号、模具编号
2, 模具上下模正确吻合,无上下模合反,合错现象
目视
上下模合反易损坏模具
3, 吊运模具的装置(螺栓或起吊块)是否安全可靠.(螺栓无松动,弯曲)
用扳手拧螺栓
螺栓松动易出现安全问题
4, 上模导引冲头可靠有效,无缺损,无断裂
目视、用手触摸
导引失效易产生不良品
5, 上下模镶块无松动,缺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