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精编WORD版

合集下载

(完整word版)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完整word版)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姓名学号专业班级指导教师毛绪纹2017.12实验2-1 PPP 与 PPPoE 学习实验配置说明该实验主要用于观察PPPoE和PPP的数据封装格式。

其中,PC1到ISP1段的链路使用PPPoE,ISP1已经配置为PPPoE服务器。

ISP1和ISP2之间的链路使用PPP。

实验目的了解PPP协议的封装格式。

了解PPPoE协议的封装格式。

实验步骤任务:观察PPP协议和PPPoE协议的数据封装格式步骤1:准备工作单击主窗口右下角 Realtime 和 Simulation 模式切换按钮数次,直至交换机指示灯呈绿色步骤2:建立PPPoE连接单击拓扑图中的 PC1,在弹出窗口中单击 Desktop 选项卡,选择桌面上的 Command 工具,在其中输入 ipconfig 命令查看 PC1 的 IP 地址信息, PC1 在初始状态下并未配置 IP 地址。

选择 PPPoE 拨号工具,在弹出窗口中输入拨号信息,即用户名(UserName)和密码(Password):ISP1 预设了两个用户名,分别为 user 和 admin,密码与用户名相同。

输入拨号信息后单击 Connect 按钮,建立 PPPoE 连接。

关闭 PPPoE 拨号窗口,重新打开 Command 工具,输入 ipconfig 命令查看 PC1 是否获取到 IP 地址。

如已获取到 ISP1 预设的地址池范围内的 IP 地址,则表示 PPPoE 拨号成功。

步骤3:添加并捕获数据包进入 Simulation(模拟)模式。

设置 Event List Filters(事件列表过滤器)只显示 ICMP 事件。

单击 Add Simple PDU(添加简单PDU)按钮,在拓扑图中添加PC1 向PC2 发送的数据包。

单击 Auto Capture/Play(自动捕获/播放)按钮捕获数据。

此时PC1 上出现信封图标,并在信封图标上闪烁“√”图标。

此时可再次单击 Auto Capture/Play (自动捕获/播放)按钮停止捕获数据包。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6篇)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6篇)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6篇)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通用6篇)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篇1一、实验目的1、熟悉微机的各个部件;2、掌握将各个部件组装成一台主机的方法和步骤;3、掌握每个部件的安装方法;4、了解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配置;5、熟悉并掌握DOS操作系统的使用;6、掌握文件、目录、路径等概念;7、掌握常用虚拟机软件的安装和使用;8、熟悉并掌握虚拟机上WINDOWS操作系统的安装方法及使用;9、掌握使用启动U盘的制作和U盘安装windows操作系统的方法;10、了解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配置和优化方法。

二、实验内容1.将微机的各个部件组装成一台主机;2.调试机器,使其正常工作;3.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配置。

4.安装及使用虚拟机软件;5.安装WINDOWS7操作系统;6.常用DOS命令的使用;7.学会制作启动U盘和使用方法;8.WINDOWS7的基本操作;9.操作系统的基本设置和优化。

三、实验步骤(参照实验指导书上的内容,结合实验过程中做的具体内容,完成此项内容的撰写)四、思考与总结(写实验的心得体会等)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篇2windows平台逻辑层数据恢复一、实验目的:通过运用软件R-Studio_5.0和winhe_对误格式化的硬盘或者其他设备进行数据恢复,通过实验了解windows平台逻辑层误格式化数据恢复原理,能够深入理解并掌握数据恢复软件的使用方法,并能熟练运用这些软件对存储设备设备进行数据恢复。

二、实验要求:运用软件R-Studio_5.0和winhe_对电脑磁盘或者自己的U盘中的删除的数据文件进行恢复,对各种文件进行多次尝试,音频文件、系统文件、文档文件等,对简单删除和格式化的磁盘文件分别恢复,并检查和验证恢复结果,分析两个软件的数据恢复功能差异与优势,进一步熟悉存储介质数据修复和恢复方法及过程,提高自身的对存储介质逻辑层恢复技能。

三、实验环境和设备:(1)Windows _P 或Windows 20__ Professional操作系统。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一、引言计算机网络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它将各种计算机和设备连接在一起,实现数据的传输和共享。

本篇实验报告将介绍我们在《计算机网络》课程中进行的实验内容和实验结果。

二、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搭建一个简单的局域网并进行通信测试,加深对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的理解,掌握网络配置和通信过程中的相关知识。

三、实验环境我们使用了两台计算机和一个交换机来搭建局域网。

其中,计算机A作为服务器,计算机B作为客户端,交换机用于连接两台计算机。

四、实验步骤1. 配置网络参数我们首先在计算机A和计算机B上配置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确保两台计算机处于同一个子网中。

2. 搭建局域网将计算机A和计算机B通过网线连接到交换机的不同端口上,确保物理连接正常。

3. 配置服务器在计算机A上搭建服务器,选择一种合适的网络服务软件,如Apache、Nginx 等,并进行相应的配置。

4. 配置客户端在计算机B上配置客户端,选择一种合适的浏览器软件,如Chrome、Firefox 等,并设置代理服务器的IP地址和端口。

5. 进行通信测试打开浏览器,在客户端中输入服务器的IP地址和端口号,访问服务器上的网页。

观察通信过程中的网络数据传输情况,检查是否能够成功建立连接并获取到服务器上的网页内容。

五、实验结果通过以上步骤,我们成功搭建了一个简单的局域网,并进行了通信测试。

在测试过程中,我们观察到以下结果:1. 网络连接正常计算机A和计算机B通过交换机成功建立了物理连接,网络连接正常。

2. IP地址配置正确计算机A和计算机B的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配置正确,处于同一个子网中。

3. 服务器配置成功在计算机A上搭建的服务器配置成功,能够正常响应客户端的请求。

4. 客户端配置成功在计算机B上配置的客户端能够正常访问服务器上的网页,获取到正确的网页内容。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通信过程,掌握了网络配置和通信测试的方法。

《计算机网络实验》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实验》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实验》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计算机网络实验是计算机相关专业学习中的重要实践环节,通过实验操作,旨在深入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协议和技术,提高我们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的包括:1、熟悉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和各层协议的工作原理。

2、掌握网络设备的配置和管理方法,如交换机、路由器等。

3、学会使用网络工具进行网络性能测试和故障诊断。

4、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提高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素养。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在学校的计算机网络实验室进行,实验室配备了以下设备和软件:1、计算机若干台,安装了 Windows 操作系统和相关网络工具软件。

2、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

3、网络线缆、跳线等连接设备。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实验一:以太网帧的捕获与分析1、打开网络协议分析软件 Wireshark。

2、将计算机连接到以太网中,启动捕获功能。

3、在网络中进行一些数据传输操作,如访问网站、发送文件等。

4、停止捕获,对捕获到的以太网帧进行分析,包括帧的格式、源地址、目的地址、类型字段等。

实验二:交换机的基本配置1、连接交换机和计算机,通过控制台端口进行配置。

2、设置交换机的主机名、管理密码。

3、划分 VLAN,并将端口分配到不同的 VLAN 中。

4、测试不同 VLAN 之间的通信情况。

实验三:路由器的基本配置1、连接路由器和计算机,通过控制台端口或Telnet 方式进行配置。

2、设置路由器的接口 IP 地址、子网掩码。

3、配置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协议(如 RIP 或 OSPF)。

4、测试网络的连通性。

实验四:网络性能测试1、使用 Ping 命令测试网络的延迟和丢包率。

2、利用 Tracert 命令跟踪数据包的传输路径。

3、使用网络带宽测试工具测试网络的带宽。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一结果与分析通过对捕获到的以太网帧的分析,我们清楚地看到了帧的结构,包括前导码、目的地址、源地址、类型字段、数据字段和帧校验序列等。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引言计算机网络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它使得我们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信息交流与资源共享。

为了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工作原理,本次实验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网络实验。

一、网络拓扑实验首先,我们进行了网络拓扑实验,通过搭建不同拓扑结构的网络,观察其性能表现和通信效率。

我们尝试了星型、环状和总线型拓扑结构,并通过测量网络中的传输时延、带宽和吞吐量来评估不同拓扑结构的优劣。

结果显示,星型拓扑结构具有较好的扩展性和可靠性,但是对中央节点的要求较高,一旦中央节点故障,整个网络将无法正常运行。

而环状和总线型拓扑结构则相对简单,但是容易产生信号干扰和数据冲突等问题。

二、网络传输协议实验接下来,我们进行了网络传输协议实验,重点研究TCP/IP协议的性能和可靠性。

我们通过改变传输文件的大小、网络拥塞程度等因素,测试了TCP协议在不同情境下的传输速度和稳定性。

同时,我们也对比了UDP协议的传输效果。

实验结果表明,TCP协议在数据传输方面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和流量控制能力,但是在高丢包率的情况下会出现明显的传输延迟。

相比之下,UDP协议虽然传输速度较快,但是无法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容易出现丢包和重传等问题。

三、网络安全实验随后,我们进行了网络安全实验,探讨了网络攻击与防御的相关技术。

我们采用了常见的入侵检测系统和防火墙来保护网络安全,通过模拟各种攻击手段,如拒绝服务攻击、端口扫描等,测试了网络的防护能力。

实验结果显示,入侵检测系统和防火墙能够有效地阻止大多数网络攻击,但是对于某些高级攻击手段,如零日漏洞攻击,仍然存在一定的漏洞。

因此,网络安全的保护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技术手段,不断提升系统的安全性。

结论通过本次计算机网络实验,我们对网络拓扑结构、传输协议和网络安全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网络拓扑结构的选择应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权衡,传输协议的选择应根据网络特性和应用场景进行调整,而网络安全则需要综合运用各种安全技术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数据的安全性。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结构。

2. 掌握网络设备的配置方法,包括交换机、路由器等。

3. 学习网络协议的作用和配置方法,如TCP/IP、DHCP等。

4. 通过实验加深对网络故障诊断和排除能力的培养。

二、实验内容1. 实验环境实验设备:一台PC机、一台交换机、一台路由器、双绞线、网线等。

实验软件:Windows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等。

2. 实验步骤(1)网络设备连接首先,将PC机通过网线连接到交换机的一个端口上。

然后,将交换机的另一个端口连接到路由器的WAN口。

最后,将路由器的LAN口连接到PC机的另一台交换机上。

(2)网络设备配置①交换机配置进入交换机命令行界面,配置交换机的基本参数,如VLAN ID、IP地址、子网掩码等。

②路由器配置进入路由器命令行界面,配置路由器的接口参数,如WAN口和LAN口的IP地址、子网掩码等。

同时,配置路由协议,如静态路由、动态路由等。

③PC机配置在PC机的网络设置中,将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等信息设置为与路由器LAN口相同的参数。

(3)网络测试①测试PC机与交换机之间的连通性在PC机中ping交换机的IP地址,检查PC机是否能够与交换机通信。

②测试PC机与路由器之间的连通性在PC机中ping路由器的IP地址,检查PC机是否能够与路由器通信。

③测试不同VLAN之间的连通性在PC机中ping另一个VLAN中的设备,检查不同VLAN之间的设备是否能够相互通信。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1)PC机与交换机之间连通(2)PC机与路由器之间连通(3)不同VLAN之间的设备相互通信2. 实验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搭建了一个简单的计算机网络,并掌握了网络设备的配置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如网络设备之间的连通性、VLAN之间的通信等。

通过查阅资料和调试,我们解决了这些问题,加深了对计算机网络的理解。

四、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结构,掌握了网络设备的配置方法。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docx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docx

实验一网线的制作1. 目的要求掌握双绞线(直连线、交叉线)的制作方法。

2. 实验内容制作双绞线网线3. 网线制作实验步骤双绞线网线的制作其实非常简单,就是把双绞线的4对8芯网线按一定规则插入到水晶头中,所以这类网线的制作所需材料仅需双绞线和水晶头;所需工具也较简单,通常仅需一把专用压线钳即可,这在上一篇已作详细介绍,在此就不再赘述了。

双绞线网线的制作其实就是网线水晶头的制作。

这类网线制作的难点就是不同用途的网线跳线规则不一样,下面先来看最基本的直通五类线(不用跳线)的制作方法,其它类型网线的制作方法类似,不同的只是跳线方法不一样而已。

直通RJ-45接头的制作为了方便读者理解,下面以Step-By-Step方式一步步向大家介绍这类网线的制作方法,后面的章节及内容也尽量按这一方式进行。

第1步:用双绞线网线钳(当然也可以用其它剪线工具)把五类双绞线的一端剪齐(最好先剪一段符合布线长度要求的网线),然后把剪齐的一端插入到网线钳用于剥线的缺口中,注意网线不能弯,直插进去,直到顶住网线钳后面的挡位,稍微握紧压线钳慢慢旋转一圈(无需担心会损坏网线里面芯线的包皮,因为剥线的两刀片之间留有一定距离,这距离通常就是里面4对芯线的直径),让刀口划开双绞线的保护胶皮,拔下胶皮。

如图1所示。

当然也可使用专门的剥线工具来剥皮线。

【小提示】网线钳挡位离剥线刀口长度通常恰好为水晶头长度,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剥线过长或过短。

剥线过长一则不美观,另一方面因网线不能被水晶头卡住,容易松动;剥线过短,因有包皮存在,太厚,不能完全插到水晶头底部,造成水晶头插针不能与网线芯线完好接触,当然也不能制作成功了。

图1????第2步:剥除外包皮后即可见到双绞线网线的4对8条芯线,并且可以看到每对的颜色都不同。

每对缠绕的两根芯线是由一种染有相应颜色的芯线加上一条只染有少许相应颜色的白色相间芯线组成。

四条全色芯线的颜色为:棕色、橙色、绿色、蓝色。

先把4对芯线一字并排排列,然后再把每对芯线分开(此时注意不跨线排列,也就是说每对芯线都相邻排列),并按统一的排列顺序(如左边统一为主颜色芯线,右边统一为相应颜色的花白芯线)排列。

计算机网络第一次实验报告(全文5篇)

计算机网络第一次实验报告(全文5篇)

计算机网络第一次实验报告(全文5篇)第一篇:计算机网络第一次实验报告计算机网络第一次实验报告滑动窗口协议实验一、实验目的二、实验要求、三、实验内容1、λ数据结构λ流程图λ主要实现逻辑λ代码λ心得第二篇: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课程_ _ 实验名称 _姓名_________ ________ 实验日期:学号________ _________ 实验报告日期:同组人姓名_________________ 报告退发:(订正、重做)同组人学号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审批签字:一.实验名称二.环境(详细说明运行的操作系统,网络平台,机器的IP地址)三.实验目的""四.实验内容及步骤(包括主要流程和说明,分工说明)五.实验结果六.实验中的问题及心得第三篇: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模版)福建农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课程名称:姓名:系:专业:年级:学号:指导教师:职称:信息工程类实验报告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11级周术成老师2014年月日福建农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实验报告系:计算机与信息系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年级:2011姓名:学号:实验课程:_计算机网络实验室号____田C-305__计算机号:实验时间:指导教师签字:成绩:实验一以太网组网实验1.实验目的和要求1.熟悉局域网所使用的基本设备 2.掌握以太网组建方法 3.掌握网络连通性测试方法2.实验原理以太网事实上是一簇局域网技术,不同的以太网在链路层帧头的格式、电缆的类型和传输速度上有很大的差异以太网可以利用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缆等不同的传输介质进行组网,也可以运行10Mb/s、100Mb/s、1000Mb/s 的网络速度。

不管采用何种传输介质,以及网络速度各不相同,只要是以太网,采用的都是CSMA/CD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即任何结点没有可预约的发送时间,所有结点平等地争用发送时间,并随机地发送数据。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引言计算机网络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连接了世界各地的计算机和设备,使得信息的传递和交流变得更加便捷和高效。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搭建一个简单的局域网,探索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搭建一个局域网,实现多台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和文件共享。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深入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工作原理和相关技术,加深对网络通信的理解。

实验步骤1. 确定实验所需设备和软件:本次实验所需设备包括多台计算机、交换机、网线等。

软件方面,我们选择了Windows操作系统和网络配置工具。

2. 搭建物理连接:首先,我们需要将多台计算机通过网线连接到交换机上。

确保每台计算机都与交换机连接稳定,并能够正常获取IP地址。

3. 配置网络参数:在每台计算机上,我们需要进行网络参数的配置。

包括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等。

确保每台计算机都处于同一个局域网中,并能够相互通信。

4. 测试网络连接:在完成网络参数配置后,我们可以进行网络连接的测试。

通过在不同计算机上进行ping命令测试,确保各台计算机之间可以相互通信。

5. 文件共享设置:为了实现文件共享,我们需要在其中一台计算机上设置共享文件夹,并将其他计算机添加到共享访问权限中。

这样,其他计算机就可以通过网络访问和共享该文件夹中的文件。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以上的实验步骤,我们成功搭建了一个局域网,并实现了多台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和文件共享。

在测试网络连接时,我们发现网络的延迟时间较低,通信速度较快,符合我们对计算机网络的期望。

在进行文件共享时,我们发现共享文件夹的访问速度与网络带宽和计算机性能有关。

当网络负载较高或计算机性能较低时,可能会导致共享文件夹的访问速度较慢。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评估和优化网络性能,以提高文件共享的效率。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我们学习到了如何搭建一个局域网,并实现多台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和文件共享。

大一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doc

大一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doc

大一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doc大一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篇一:上海大学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1《网络与通信》课程实验报告实验1:网络命令与网络工具使用实验篇二:大学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合集)实验一一、实验名称:传输时延与传播时延的比较二、实验目的1. 深入理解传输时延与传播时延的概念以及区别2. 掌握传输时延与传播时延的计算方法三、实验环境1. 运行Windows Server XX /XP操作系统的PC机一台。

2. java虚拟机,分组交换Java程序rate 1mbps 512kbps 1mbps 10mbps 100mbps 1mbps 1mbps 10mbps 100mbps 100mbps 100mbps 100mbps 512mbps 1mbps 10mbps 1mbpspacket size 100bytes 500bytes 1kbytes 1bytes 1bytes 100bytes 100bytes 1kbytes 1kbytes 100bytes 500bytes 500bytes 500bytes 500bytes 500bytes 100bytesresult 0.840ms 7.849ms 15.669ms 0.840ms 0.120ms 0.440ms 3.660ms 1.160ms 0.440ms 0.370ms 3.620ms 0.400ms 11.389ms 7.579ms 3.980ms 4.379mslength 10km 10km 10km 10km 10km 100km 1000km 10km 100km 100km 1000km 100km 1000km 1000km 1000km 1000km 1000km 1000km 1000km 1000km 10km 10km 10km 10km 10km 1000km 100km 100km 100km 100km 100km 100km 100km 100km 100km 100km 1mbps 512mbps 10mbps 100mbps 512mbps 512mbps 1mbps 10mbps 100mbps 512kps 512kps1mbps 1mbps 10mbps 100mbps 10mbps 10mbps 100mbps 512kps 512kps 1kbytes 1kbytes 1kbytes 1kbytes 1kbytes 100bytes 500bytes 500bytes 500bytes 100bytes 100bytes 100bytes 500bytes 500bytes 500bytes 100bytes 1kbytes 1kbytes 1kbytes 500bytes 11.597ms 19.199ms 4.379ms 3.660ms 15.669ms 1.600ms 4.040ms 0.440ms 0.080ms 5.139ms 1.920ms 1.160ms 4.359ms 0.760ms 0.400ms 0.440ms1.160ms 0.440ms 15.989ms 8.169ms五、实验结果分析1、当Rate和Packet一定时,length越长,时延越长。

计算机网络实验实验报告1

计算机网络实验实验报告1

计算机网络实验实验报告1一、实验目的本次计算机网络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深入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和技术,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掌握网络配置、数据传输、协议分析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对计算机网络的综合应用能力。

二、实验环境1、硬件环境:计算机若干台,具备以太网卡。

网络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

网线若干。

2、软件环境:Windows 操作系统。

Wireshark 网络协议分析工具。

网络配置工具(如 ipconfig 命令)。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1、网络拓扑结构搭建利用网线将计算机与交换机连接,构建简单的星型网络拓扑结构。

检查物理连接是否正常,确保网络设备的指示灯显示正常。

2、 IP 地址配置打开计算机的网络设置,手动配置 IP 地址、子网掩码、网关等参数。

使用 ipconfig 命令查看配置是否成功,验证网络连接的有效性。

3、网络连通性测试使用 ping 命令测试不同计算机之间的连通性。

记录测试结果,分析可能存在的连接问题并进行排查。

4、数据捕获与协议分析在一台计算机上安装并运行 Wireshark 工具。

启动捕获网络数据包,进行网络通信操作,如访问网站、发送文件等。

停止捕获后,对捕获的数据包进行分析,查看数据包的源地址、目的地址、协议类型等信息。

5、网络服务配置与测试配置一台计算机作为 Web 服务器,安装 Web 服务软件(如 IIS 或Apache)。

在其他计算机上通过浏览器访问该 Web 服务器,验证 Web 服务的可用性。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网络拓扑结构搭建与 IP 地址配置成功搭建了星型网络拓扑结构,计算机与交换机之间的物理连接正常。

手动配置的 IP 地址能够正确生效,通过 ipconfig 命令显示的网络参数与设定值一致。

2、网络连通性测试在进行 ping 测试时,大部分计算机之间能够正常通信,少数出现丢包现象。

经过检查,发现是网线接触不良导致,更换网线后问题解决。

3、数据捕获与协议分析通过 Wireshark 捕获到了丰富的网络数据包,包括 TCP、UDP、HTTP 等常见协议。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篇一: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信管1202班 0202张军李辉实验时间:实验一网线制作 XX-01-06实验名称:一、实验目的:1、认识网线(双绞线)、串行线、并行线和网线制作工具2、掌握各种标准的网线线序排列3、掌握直通线、交叉线的制作方法二、实验内容:1. 直通线的制作1) 利用剪线钳剪下所需的双绞线的长度,至少0.6m,最多不超过100m。

然后利用双绞线剥线器将双绞线的外皮除去2-3cm。

2) 确定双绞线的每根线已经正确放置之后,就可以用RJ45压线钳压接RJ45接头,要确保每一根线与接头的引脚充分接触。

3) 按照同样的方法制作另一端的RJ45接头。

4) 用测线仪测试做好的网线,看是否合格。

5) 打开测线仪电源,将网线插头分别插入主测试器和远程测试器,主机指示灯从1-8逐个顺序闪亮,如果网线合格,远程测试器也应该按1-8的顺序依次闪亮。

若接线不正常,则按下述情况显示:1当有一根网线如3号线断路时,主测试仪和远程测试端3号等都不亮○2当有几条线不通时,这几条线的灯都不亮;当网线中少于2根线连通时,灯都不亮。

○ 3当两头网线乱序,例2,4线乱序,则显示如下:○主测试器不变:1-2-3-4-5-6-7-8-G 远程测试端为:1-4-3-2-5-6-7-8-G4当网线有2根短路时,○则主测试器显示不亮,而远程测试端显示短路的两根线灯都微亮,若有3根以上(含3根)短路时则所有短路的几条线号的灯都不亮。

2. 交叉线的制作按照直通线制作的操作方法,一端A类,一端B类,即可完成交叉线的制作。

三、实验结果制作好的直通线,将直通线网线插头分别插入主测试器和远程测试器,主机指示灯从1-8逐个顺序闪亮,远程测试器也按1-8的顺序依次闪亮。

双绞线制作好后,经远程测试器测试后,也制作成功四、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首次制作完成后,双绞线有一个水晶头因为压接力度较小,使水晶头较大,很难放进测试器插口,勉强放进去后,测试器指示灯也没有正常亮起,后经重新制作后,指示灯正常亮起实验名称:实验时间:实验二 Web服务器的配置和组建工作组对等网XX-01-06篇二: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实验一】认识计算机网络【实验目的】1.初步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定义;2.认识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3.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完整word版)计算机网络管理实验报告

(完整word版)计算机网络管理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管理实验报告作者: 孙玉虎学号:914106840229学院(系):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 网络工程题目: SNMP报文和MIB指导教师陆一飞2016年 12 月目录第一部分:SNMP报文的抓取与分析 (3)1.实验目的 (3)2.实验环境 (3)3.实验内容 (3)4.实验思路 (4)5.实验具体过程 (4)准备工作 (4)报文抓取 (8)报文分析 (10)第二部分:MIB的了解 (13)1.实验目的 (13)2.实验环境 (13)3.实验内容 (13)4.实验思路 (14)5.实验具体过程 (14)准备工作 (14)查看MIB组成结构 (14)了解MIB中变量、成员 (16)MIB的基本操作(GET) (17)第三部分:实验总结与体会 (18)实验出错的地方和解决方案 (18)实验总结 (19)第一部分:SNMP报文的抓取与分析1. 实验目的●熟悉SNMP报文格式●熟悉SNMP的基本操作2. 实验环境●系统环境两台机器均为windows 10系统●网络拓扑两台机器通过网线直连●实验工具Snmputil 和wireshark3. 实验内容●SNMP报文(get-next-request)格式抓取●SNMP报文(get-next-request)分析4. 实验思路●SNMP环境的配置一、在两台电脑上安装SNMP二、在两台电脑上配置SNMP三、测试SNMP●SNMP报文的抓取一、在一台电脑上发送SNMP报文二、在另外一台电脑上使用wireshark工具获取●SNMP报文的分析一、在Wireshark上提取SNMP报文二、对SNMP报文进行分析5. 实验具体过程准备工作一、在主机1上安装软件Wireshark,在主机2上安装软件snmputil,并关闭两台机器的防火墙二、在两台电脑上安装SNMP功能打开启动或关闭Windows功能,选择简单网络管理协议工具,点击确定。

安装过程中需要使用snmp的安装包。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通用7篇)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通用7篇)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通用7篇)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报告使用的次数愈发增长,其在写作上有一定的技巧。

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对写报告很是头疼的,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1一、需求分析建设一个以办公自动化、计算机辅助教学、现代计算机校园文化为核心,以现代网络技术为依托,技术先进、扩展性强、能覆盖全校主要楼宇的校园主干网络,将学校的各种pc机、工作站、终端设备和局域网连接起来,并与有关广域网相连,在网上宣传自己和获取Internet网上的教育资源。

形成结构合理,内外沟通的校园计算机系统,在此基础上建立满足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需要的软硬件环境,开发各类信息库和应用系统,为学校各类人员提供充分的网络信息服务。

系统总体设计将本着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充分体现系统的技术先进性、高度的安全可靠性,同时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可扩展性、冗余性。

本着为学校着想,合理使用建设资金,使系统经济可行。

具体包括下以几个方面:1、内网络能够高速访问FTP服务器现在或上传文件实现资源共享功能,实现对不同类型的用户划分不同的权限,限制不同类型的用户只能访问特定的服务资源。

可以下载和上传资料文件,访问速度可以对指定的用户进行级别的划分。

2、建设Web服务器对外实现信息发布,对内实现教学教务管理。

网站发布学校新闻、通知、学校的活动等相关内容。

实现学生能够在网上进行成绩查询、网上报名、网上评教等功能;以及教师的信息查询、教学数据上传等。

3、建设邮件服务器以满足校园内部之间和内、外网这间的大量邮件传输的需求。

4、实现内网划分多个VLAN,实现校园内不同校区,不同楼宇,不同楼层的多客户接入。

5、内部实现PC间实现高速互访,同时可以访问互联网。

网络内同一IP段内的PC机可以通过网上邻居实现高速互访,传送资料文件等,解决不同楼宇,不同楼层之间通过移动存储设备传送数据费时、费力的问题。

计算机网络原理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原理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原理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理解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2.掌握计算机数据传输的过程3.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二、实验器材1.计算机2.网线3.路由器三、实验过程1.实验一:理解网络分层结构-计算机网络采用分层结构,分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

-物理层负责传输比特流,主要是光纤、双绞线等物理媒介。

-数据链路层负责将比特流转化为帧,并进行传输以保证数据的可靠性。

-网络层负责寻路和分组转发,将数据包从源节点传输到目标节点。

-传输层负责端到端连接的可靠性和流量控制。

-应用层为用户提供服务,负责通信协议的选择和具体的应用功能。

2.实验二:数据传输过程-数据从源主机通过物理媒介传输到目标主机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发送、传输和接受。

-发送端将数据按照层级结构封装,并通过物理媒介传输到接收端。

-接收端根据层级结构进行解封装和处理,最终将数据交给应用层使用。

3.实验三: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计算机网络由主机和链路两部分组成。

-主机包括终端设备和网络结点,终端设备有桌面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等,网络结点有路由器、交换机等。

-链路是连接主机之间和主机与网络结点之间的通信路径。

四、实验结果在实验过程中,我成功地理解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掌握了计算机数据传输的过程,并了解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

实验结果表明,计算机网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需要多个层级结构相互配合才能实现数据的传输和通信。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深入理解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掌握了计算机数据传输的过程,并了解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

实验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问题,但通过与同学们的讨论和老师的指导,我成功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并达到了实验的目标。

六、总结和建议总的来说,本次实验对我来说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通过实践操作,我深入理解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

然而,实验时间比较紧张,希望老师能够给予更多的实验训练的时间,让我们有更多的机会去实践和探索。

(完整版)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完整版)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计算机通信网络》实验报告姓名班级实验一网络基本概念及应用【实验目的】1.掌握网络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2.熟练掌握电子邮件E-mail的使用。

3.了解Internet的发展过程,掌握获取Internet资源的方法。

熟练掌握Internet搜索引擎Google、Y ahoo等的使用。

【实验环境】Windows 操作系统的计算机,具备Internet环境。

【实验重点及难点】重点学习掌握E-mail的使用以及通过Internet获取资源的方法。

【实验内容】1、记录下局域网结构(1)画出局域网的网络拓扑结构示意图并详细标注各设备类型。

其中的方框代表诸如计算机和打印机之类的部件,并且用直线连接这些部件。

(2)在图表上用字母“S”标记服务器.用字母“W”标记工作站,用字母“P”标记打印机。

如不能确定其中的某个部件,就用字母“O”把它们标记为“其他”。

(3)记录下网络操作系统的类型和版本。

NetWare网络操作系统Windows2000网络操作系统UNIX网络操作系统Linux网络操作系统(4)记录下网络接口卡的类型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

5、记录下网络的协议。

TCP/IP2、在因特网上创建一个免费的E-mail帐号(以雅虎网站为例)(1)打开因特网浏览器(2)登录到,然后主页出现在屏幕上(3)选中“电邮”图标(4)仔细阅读“雅虎服务协议条款”,选定“接受条款并注册”(5)填写用户名、密码及其它用户信息,然后选择“提交”(6)如果出现“注册成功”信息,则表示创建成功,你的E-mail地址即为用户名@。

如果提示错误,则根据提示重新填写信息。

(7)(8)记录下你的电子邮件ID。

现在就可以在世界上任何地方使用你的Y ahoo电子邮件ID来收发由电子邮件服务提供商提供的电子邮件。

lidegao@(9)3、使用因特网百科全书(1)打开因持网浏览器(2)登录到(3)在搜索对话框中,输入Client,然后选中Go!。

则webopedia屏幕显示出client的定义则屏幕显示NIC(网络接口卡)的定义(5)从weboPedia中退出,并且关闭因特网浏览器实验二网络标准和OSI模型的理解【实验目的】1. 了解网络标准化组织。

计算机网络实践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实践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实践实验报告》实验一:有关传输介质的实验实验思考题:1.左右两侧线序完全一致,但不是标准线序。

问:能否当正线使用?正线,即直通线,标准568B:两端线序一样,从左至右线序是: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

2.8根线中有4根是实际用于数据传输。

问:是哪4根?(1)一一对应接法。

即双绞线的两端芯线要一一对应,即如果一端的第1脚为绿色,另一端的第1脚也必须为绿色的芯线,这样做出来的双绞线通常称之为“直连线”。

但要注意的是4个芯线对通常不分开,即芯线对的两条芯线通常为相邻排列,这个,由于太简单且随意,图上未标出。

这种网线一般是用在集线器或交换机与计算机之间的连接。

(2)1-3、2-6交叉接法。

虽然双绞线有4对8条芯线,但实际上在网络中只用到了其中的4条,即水晶头的第1、第2和第3、第6脚,它们分别起着收、发信号的作用。

这种交叉网线的芯线排列规则是:网线一端的第1脚连另一端的第3脚,网线一端的第2脚连另一头的第6脚,其他脚一一对应即可。

这种排列做出来的通常称之为“交叉线.例如,当线的一端从左到右的芯线顺序依次为:白绿、绿、白橙、蓝、白蓝、橙、白棕、棕时,另一端从左到右的芯线顺序则应当依次为: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

这种网线一般用在集线器(交换机)的级连、服务器与集线器(交换机)的连接、对等网计算机的直接连接等情况下。

经常用于两台电脑直接互连传送数据!(3)100M接法。

这是一种最常用的网线制作规则。

所谓100M接法,是指它能满足100M带宽的通讯速率。

它的接法虽然也是一一对应,但每一脚的颜色是固定的,具体是:第1脚——橙白、第2脚——橙色、第3脚——绿白、第4脚——蓝色、第5脚——蓝白、第6脚——绿色、第7脚——棕白、第8脚——棕色,从中可以看出,网线的4对芯线并不全都是相邻排列,第3脚、第4脚、第5脚和第6脚包括2对芯线,但是顺序已错乱。

这种接线方法也是应用于集线器(交换机)与工作站计算机之间的连接,也就是“直连线”所应用的范围。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通用19篇)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通用19篇)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通用19篇)在生活中,报告的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报告包含标题、正文、结尾等。

我们应当如何写报告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篇1一、实验目的1、掌握文件的复制、移动、删除;2、掌握文件的重命名、属性的设置;3、掌握文件的查找;4、掌握文件夹选项操作。

5、通过控制面板查看和修改主要输入输出设备的设置;6、查看和修改系统基本配置信息。

7、通过用户管理设置,使计算机为多人合用,同时管理员可以根据需要控制其它用户的操作权限;8、通过对计算机的环境设置,优化计算机的性能,加强用户的计算机安全意识,提高计算机病毒应对能力。

二、实验任务1、查找文件“notepad、exe”,在D盘上以自己的学号为名建立一个新的文件夹,在此文件夹内建一名为“记事本”的文件夹,将文件“notepad、exe”复制到“记事本”文件夹下面,属性修改为“只读”,然后在桌面上创建“notepad、exe”文件的快捷方式。

2、显示“我的文档”文件夹下所有文件的扩展名。

3、修改鼠标、显示器、输入法的设置。

4、显示系统硬件配置信息。

5、添加删除程序。

6、添加、删除用户,修改用户信息。

7、修改虚拟内存设置,优化计算机性能三、实验检查内容1、是否在E区建立以自己学号为名的文件夹2、是否在学号文件夹中创建名为“记事本”的文件夹3、是否将“notepad、exe”文件复制到“记事本”文件夹中4、“notepad、exe”文件的属性是否修改为“只读”5、是否在桌面上创建“notepad、exe”文件的快捷方式6、是否显示文件的扩展名7、修改鼠标处于“正常选择”状态的显示图形8、修改显示器的分辨率9、设置CTRL+SHIFT+1为某种中文输入法的热键10、设置Windows系统在“关闭程序”事件时的声音11、查找本机CPU的频率12、写出本机网络适配器的名称13、添加一个以自己学号为名的用户14、将虚拟内存设置到D区,最大值为1G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精
编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实验时间:2018年5月16日
参加人员:袁志伟朱兴旺周瑞锦刘小旭
一、实验名称:VLAN划分与配置
了解vlan的作用,掌握在一台交换机上划分VLan的方法和跨交换机的VLan的配置方法,掌握Trunk端口的配置方法。

理解三层交换的原理,熟悉Vlan接口的配置
二、实验内容
首先,在一台交换机上划分VLan,用ping命令测试在同一VLan和不同VLan中设备的连通性。

然后,在交换机上配置Trunk端口,用ping命令测试在同一VLan和不同VLan中设备的连通性。

最后,利用交换机的三层功能,实现Vlan间的路由,再次用ping命令测试其连通性。

三、实验步骤
实验组网架构
图二 Trunk 端口的配置组网图
E0/11 E0/1 E0/1 E0/11
E0/13
E0/1S1
S2
Vlan2
Vlan2
Vlan3
Vlan3
注:S1中vlan2包括端口e0/1 到e0/5,vlan3包括端口e0/7到e 0/11;
注:vlan2包括端口e0/1到e0/5,vlan3包括端口e0/7到e0/11
E0/1
E0/2 E0/10
E0/11
Vlan2
Vlan3
S1
PA
PB
图三 VLan 间通信的配置组网图
实施步骤
1.Vlan 的基本配置
步骤1 按照组网图一连接好设备,为交换机划分Vlan 。

参考配置命令如下:
<Quidway> system
[Quidway]VLan 2
[Quidway-vlan2]port e 0/1 e 0/2 e 0/3 e 0/4 e 0/5
[Quidway-vlan2]quit
[Quidway]VLan 3
[Quidway-vlan3]port e 0/7 to e 0/11
E0/11 E0/1
E0/1
E0/11
E0/13
E0/1PCA PCB PCC PCD 网关:
网关:
S1
Vlan2
Vlan3 注:S1中vlan2包括端口e0/1 到e0/5,vlan3包括端口e0/7到e 0/11;
S2 网关:
网关:
VLAN2: VLAN3:
[Quidway-vlan3]quit
步骤2按照组网图一设置各台计算机的IP地址。

步骤3 验证同一Vlan中的两台计算机能否通信,不同VLan之间的计算机能否通信,并将结果记录下来。

2.Trunk的配置
步骤4按照组网图二连接好设备,配置各台计算机的IP地址。

配置S1和S2,各自划分VLan2和VLan3。

参考配置命令如下:
<Quidway> system
[Quidway]VLan 2
[Quidway-vlan2]port e 0/1 e 0/2 e 0/3 e 0/4 e 0/5
[Quidway-vlan2]quit
[Quidway]VLan 3
[Quidway-vlan3]port e 0/7 to e 0/11
[Quidway-vlan3]quit
参考S1的配置命令配置S2。

步骤5此时,PCA ping PCC,PCB ping PCD,观察能否ping通?答案是否定的。


台交换机上的相同VLan内还不能通信。

步骤6 配置交换机上的Trunk端口。

将S1的E0/13和S2de E0/13的接口类型配置成Trunk类型,并且允许VLan2和VLan3通过。

参考配置命令如下:
S1:
[S1]inter e 0/13
[S1-Ethernet0/13]port link – type Trunk
[S1-Ethernet0/13]port trunk permit VLan 2 3
S2上的配置与此相同
步骤7查看交换机上VLan 2 和VLan 3的配置。

参考命令为:[S1]display VLan 2;[S1]display VLan 3
可以看到,Vlan2除了包括刚才配置的E0/1到E0/5外,还包括一个“Tagged Ports”Ethernet0/13。

Vlan3也包括一个“Tagged Ports”Ethernet0/13。

说明Ethernet0/13既属于Vlan2又属于VLan3。

“Tagged”表示从该端口通过的报文要打上IEEE802.1q标记,用于标记该报文属于哪个VLan。

3.VLan间通信
步骤8在上一部分实验的基础上继续进行。

在交换机S1上配置VLan2和VLan3的接口IP地址,VLan2接口的IP地址配置为,VLan3接口的IP地址配置为
[S1]inter VLan 2
[S1]inter VLan 3
步骤9按照图三配合各台计算机的默认网关地址。

步骤10此时,PCA ping PCD,PCB ping PCC,观察能否ping通?答案是肯定的。

实现了不同VLan之间的通信。

4.清除工作
步骤11清除对交换机做的配置,回复计算机的IP地址等。

undo vlan2
undo vlan3
四、实验总结(用自己的话总结实验感受,不少于200字)
经过学习和实践,使我对计算机理论知识有了更系统更全面的掌握,对计算机网络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特别是在实际网络设备的操作方面有很大的提高。

通过在一台交换机上划分VLan,并用ping命令测试在同一VLan和不同VLan中设置的连通性,验证了在交换机上划分VLan的作用。

通过在交换机上配置Trunk端口,并用ping命令测试在同一VLan和不同VLan中设备的连通性,进一步理解了IEEE802.1q协议标准规定的VLan技术的基本原理。

通过在交换机上配置各VLan的接口IP地址,启动了交换机的三层功能,实现了VLan间的路由,并用ping命令验证了其连通性,加深了对三层交换的理解。

通过这次实验:我对于网络建设中VLAN规划有着进一步的认识,让我了解到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

在计算机网络建设中,一定要依据地址分配和VLAN划分原理来进行网络规划,还需要认真研究实际情况,考虑网络设备性能、网络规模、网络运行、管理、安全和升级等诸方面因素,形成一套合理、适当的地址分配和VLAN?规划方案,这将会大大提高网络的整体性能,给网络管理带来许多方便。

? 除此之外,在校园网规划中也遇到了许多知识方面不足的问题,通过老师的指导,同学之间的合作,克服困难,最终完成了自己所做的任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