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20章 第1节《磁现象 磁场》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20.1《磁现象磁场》教案新人教版(1)(2021年整理)
九年级物理全册20.1《磁现象磁场》教案(新版)新人教版(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九年级物理全册20.1《磁现象磁场》教案(新版)新人教版(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九年级物理全册20.1《磁现象磁场》教案(新版)新人教版(1)的全部内容。
磁现象磁场(检查预习)可以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巨大的天幕像是被染上了各种各样的颜色。
初学新课(初步探究)提问:刚才的视频当中,它们像是天上的画家在挥笔作画,又像是盛装的少女手持彩练载歌载舞。
这到底是一种什么现象呢?引导释疑:其实这个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磁场,早在我国的古代,科学家们就发现了司南,它能够帮助航海的人们指引方向,通过学习明白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北极出来回到磁体的南极磁场虽然看不见,摸不到,在磁体周围确实存在着磁场磁感线是一种假想曲线,是不存在的知道磁感线可用来形象地描述磁场,知道磁感线的方向是怎样规定的.引导释疑(合作学习)1)磁感线是用来描述磁场的一些闭合的曲线,实际上不存在。
我们用磁感线来描述磁场,采用的研究方法是理想模型法.2)磁体外部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北极出发,回到南极。
3)磁场越强的地方,磁感线分布越密集;磁场越弱的地方,磁感线分布越疏散。
4)对于磁场中任何一点,磁感线的方向就是该点磁场的方向. ,与放在该点的小磁针北极所指的方向一致。
5)地磁场1、小磁针静止时S极指向南,是因为受到地磁场的吸引,可以说,地球就是一个巨大的条形形磁体。
它的周围存在着磁场,我们把这个磁场叫做地磁场。
2、北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地磁场的南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
九年级物理全一册(人教版)第20.1节磁现象磁场优秀教学案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欲望,树立学生的科学精神。
2.通过磁场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高学生运用知识服务社会的意识。
3.培养学生尊重科学、严谨治学的态度,养成学生积极思考、勇于实践的良好学习习惯。
4.引导学生运用磁场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
2.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利用实验、观察、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2.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了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自主探索。这种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激发了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培养了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磁场的基本概念,理解磁场的性质和特点。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运用磁场知识,解决相关的物理问题。
2.让学生掌握磁感线的绘制方法,能够运用磁感线描述磁场的分布,提高学生的图形表达能力。
3.通过实验和观察,使学生了解磁场的产生和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4.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磁现象研究的成果,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通过展示地球的磁场分布图,引导学生了解磁场在自然界中的存在,使学生认识到磁场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磁铁的磁性现象,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磁场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九年级物理全册20.1磁现象磁场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20.1磁现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本章的第一节,从本章的知识安排来看,本节是20章知识的预备阶段,为以后学生建立电磁联系、了解电磁现象等提供铺垫。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一些生活中的磁现象,在了解的基础上建立磁场的概念,为学习以后磁的有关知识打下基础。
本节课的特色主要是通过实验概括规律,所以应该做好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简单的磁现象。
2.通过实验认识磁场及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3.通过实验认识磁场。
4.知道磁感线并会用磁感线描述磁周围的磁场分布情况5.知道地磁场。
过程与方法:1.通过“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实验,来感知磁场的存在。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趣味性实验,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让学生把本节课的知识在实际生活应用,从而体会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价值。
3.地磁场的讲解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磁体周围存在磁场,会用磁感线描述磁体周围的磁场状况。
难点:认识磁场的存在,用磁感线来描述磁场四、教学手段班班通设备五、板书设计一、磁现象二、磁场1、磁体:吸引铁钴镍等物质 1、磁场方向——N2、磁极吸引能力最强(南极——S 北极——N) 2、磁感线以及特点(5)3、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三、地磁场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4、分类:条形,蹄形5、磁化六、教学过程A B C D.一根钢条靠近磁针的磁极,磁针被吸引过来,则().把一块条形磁铁放在两根短玻璃棒上,使第二块磁铁的N极渐渐接近它的N极,然后再接近它的S极,前者两磁体相互,后者相互。
二、磁场练习:书P123第2题三、地磁场。
九年级物理全册20.1磁现象磁场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一节磁现象磁场第1课时磁现象(教案)教学目标1.知道磁体、磁极的概念。
2.知道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3.知道用磁化的方法可以使一些物体获得磁性以及生活中的一些磁化现象。
教学重难点123.磁化。
(难点)课时导学指导预习阅读课本P119-120文字内容和插图,把基本概念、规律、现象和结论用双色笔做上记号,并完成“学案”中“课前预习”。
然后各小组内部交流讨论,提出预习疑问,学习组长做好记录,准备展示。
交流展示1.各小组代表举手发言,报告“课前预习”练习答案,教师评价订正。
2.学生质疑,教师指导释疑。
拓展探究探究一:磁体磁极的特点小组交流讨论后回答下列问题:1.磁体能够吸引什么物质?答:磁体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
2.磁体上磁性强弱处处一样吗?有什么特点?答:不一样。
磁体两端磁性最强,叫磁极。
【师生互动归纳总结】1.磁体: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的物质叫磁体。
2.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磁体有两个磁极,分别叫南极(S极)和北极(N极)。
探究二: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的规律请各小组同学相互合作,尝试完成下列实验:实验1如图所示,把一条形磁体悬挂起来,用另一个磁体接近它,观察会发生什么现象。
实验现象:。
师生共同总结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答:当相同名称的两个磁极相互靠近时会互相排斥,当不同名称的两个磁极相互靠近时会互相吸引。
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师生互动归纳总结】磁体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探究三:物体的磁化小组合作探究后完成下列两个问题:(磁化的2种方法)1.靠近或接触磁化法:实验2如图所示,让磁体去靠近或接触物体,使其获得磁性,被磁化。
用此种方法磁化的物体,靠近磁体的一端被磁化为异名磁极,远离的一端被磁化成同名磁极。
2.摩擦磁化法:【师生互动归纳总结】1.定义:一些物体在磁体或电流的作用下会获得磁性,这种现象叫做磁化。
2.磁化现象既有利又有弊。
巩固练习课堂小结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了什么。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20.1磁现象 磁场(教案)
《磁现象磁场》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磁性、磁体、磁极及磁极的指向性和磁极的表示方法;理解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知道磁化及其应用;知道磁体周围存在磁场;知道磁感线可用来形象地描述磁场,知道磁感线的方向是怎样规定的;知道地球周围有磁场及地磁场的南、北极。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及概括能力。
通过感知磁场的存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抽象思维能力,使学生认识磁场的存在,渗透科学的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了解我国古代对磁的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进一步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通过感知磁场的存在,知道磁感线和地磁场,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求是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探索科学的志向。
【教学重点】磁极指向性、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磁化的概念;知道磁铁的指向性和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知道什么是磁场、磁感线、地磁场和磁化。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实验演示,理解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磁场和磁感线的认识。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交流【教学用具】条形、蹄形磁体,铁、钴、镍片,铁屑,钢针,大头针,小磁针,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航道。
他们是怎样摆脱当时的困境的呢?司南相当于现在的指南针,在《论衡》中记载:“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
”即司南在水平光滑的“地盘”上制成的,静止时它的长柄指向什么方向?为什么?南方;受到地磁场的影响。
引入新课二、探究新知(一)磁现象物体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磁性。
具有磁性的物体叫做磁体。
形形色色的磁体磁体按形状分为:小磁针、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等磁体按来源分为:天然磁体、人造磁体等。
磁体各部分吸引铁的能力都一样吗?磁体各部分的磁性强弱不同,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做磁极,它的位置在磁体的两端。
一块磁体有且仅有两个磁极一个磁体断开以后变为两个新的磁体。
每个磁体各有一个N、S极。
磁体上的两个磁极:静止时指向南方的叫南极(S极);静止时指向北方的叫北极(N极)。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20章 第1节《磁现象 磁场》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20章第1节《磁现象磁场》教案(新版)新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磁体周围存在磁场。
2)知道磁感线可用来形象地描述磁场,知道磁感线的方向是怎样规定的。
3)知道地球周围有磁场以及地磁场的南、北极。
2.过程与方法:1)观察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感知磁场的存在。
2)通过观察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及概括能力。
3)通过感知磁场的存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抽象思维能力,使学生认识磁场的存在,渗透科学的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了解我国古代对磁的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进一步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2)通过感知磁场的存在,知道磁感线和地磁场,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求是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探索科学的志向。
二、教学重点1.知道磁铁的指向性和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2.知道什么是磁场、磁感线、地磁场和磁化。
三、教学难点1.磁场和磁感线的认识。
2.被磁化的钢针磁极的判断。
四、教学器材条形、蹄形磁体,铁、钴、镍片,铁屑,钢针,投影仪,投影片,挂图,微机,大头针,铁架台,细线,有关磁性材料的实物,图片(有些实验器材可布置学生自己准备),小磁针。
五、教学过程(一)引入这是一个朋友在瑞典北部城市科罗娜(KIRUNA)旅游时拍到的照片,你知道这是什么自然现象吗?这就是传说中的极光,它是绚丽的、多变的、神秘的。
长久以来、人们除了感叹极光的美丽,也在不停的寻找极光出现的原因,国内外也有很多关于极光的神话传说。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才研究发现,这钟现象是和地球的磁场有着密切的关系的。
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磁现象。
(二)新课进行1.磁现象在小学的时候中,我们就了解了简单的磁现象,同学们回忆一下,有哪些现象?学生发言,教师可以适时补充。
例如磁铁能吸引铁;指南针可以指南北,帮助人们辨别方向;小磁针指南北;两磁铁可以相吸,其中一个换另一头就相斥等等。
磁现象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
九年级物理全册 20.1《磁现象 磁场》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物
20.1 磁现象磁场【目标确定的依据】通过实验认识磁场,知道地磁场.学生已具备了一些浅显,不完整的,还没有上升到理性认识的“磁现象”的有关知识,学生即熟悉,又陌生,即好奇,又害怕,求知欲极高,学习热情一触即发。
学生的思维能力已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但初中学生还是以感性认识为主体的,对事物的认识仍要感性材料来辅助,因此,学生对磁现象磁场的理解还是有一些困难。
本节课是人教版版九年级物理第20章的第一节,因此这一节课无论在知识学习上还是培育学生的能力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磁现象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
从古代开始,很多人们就致力于对磁现象的研究,例如司南的发明,就为当时的航海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司南就是我国早期的指南针,由两部分组成。
一部分是天然磁石制成的勺子形状,另一部分是水平光滑的“地盘”,静止的时候勺子的长柄就会指向南方。
【教学目标】知道磁体有吸铁性和指向性,知道磁体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了解磁化现象。
3.通过实验,了解磁场的方向和磁感线的画法。
4.通过实验,培养观察实验能力和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磁铁的指向性和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磁场和磁感线的认识。
难点:磁场和磁感线的认识。
【课时安排】1课时【评价任务】1.目标1设计的评价任务:通过自学知道磁体有吸铁性和指向性,知道磁体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评价实施:检测题检测。
2.目标2设计的评价任务:通过实验,了解磁场的方向和磁感线的画法。
评价实施:表现性评价。
【教学活动设计】课堂总结:本节课主要学习了知道磁体有吸铁性和指向性,知道磁体间的相互作用规律,了解磁化现象,通过实验,了解磁场的方向和磁感线的画法,熟悉和其他天体的磁场及与之有关的自然现象。
附:板书设计第一节磁现象磁场一、磁现象:1.磁体2.磁极(南极、北极);3.磁体的指向性;4.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二、磁化: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具有磁性的过程三、磁场【教学反思】附件1:教学目标叙写解读1.学习目标的设计要基于课程标准、教材分析和学情三方面的分析。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20章+电与磁+第1节+磁现象+磁场教案+新人教版
《磁现象磁场》课题§ 20~1 磁现象磁场设计思想本节内容主要是通过学生观察、实验和生活实例展现,让学生经历了“观察—思考—探究实验—结论”的过程,很好地体现了新课标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在发展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的精神。
“场”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概念,“磁场”看不见,摸不到,十分抽象,难于理解。
初中学生又是首次接触“场”这个概念,学习的难度较大。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宗旨是要充分运用学生在生活中积累的实践经验,采用“类比”的方法,促使学生把生活实际中认识“风”的方法“迁移”到物理课堂上,使学生认识磁场的存在,找到探究磁场的途径,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探究过程中来。
学情分析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动手实验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已基本能够运用观察、分析、归纳、比较等科学方法来探求新知识。
日常生活中学生对磁现象已经有了丰富的感性认识。
对于抽象的磁场概念学生很难理解,需要用对比、转化的方法把看不见的转化成可以感知的现象,让学生理解看不见、摸不到的磁场。
教材分析本节分为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磁现象。
磁现象是学生认识磁,以及理解电和磁关系的起始概念,是重要的物理概念之一。
另一部分是磁场。
磁场也是一个抽象的物理概念,看不见摸不到,它也是重要的物理概念之一,对磁场这个抽象概念的理解,直接影响后面电和磁关系的学习。
本节内容是电和磁现象的开端,需要在本节重点理解基本概念。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生活中常见磁现象,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2.知道磁体周围存在磁场,知道磁场的基本特性,了解磁场的概念;3.知道磁感线可以用来形象地描述磁场,知道磁感线的方向是怎样规定的;4. 知道地球周围有磁场以及地磁场的南北极。
过程与方法通过亲历“磁场”概念的建立过程,进一步明确“类比法”、“转换法”、“理想模型法”等科学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小组研讨,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树立学生学好物理的信心;2.通过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爱科学的精神,树立起事物之间存在普遍联系的观点。
人教版初三物理全册第二十章第1节磁现象磁场教案
人教版初三物理全册第二十章第1节磁现象磁场教案传授历程【新课引入】【新课推进】一、磁现象发起标题:古代的司南是用什么质料制成的呢?1.磁体多媒体展示课件图片:各种各样的磁体。
课本解读本节课是《电与磁》的第一节课,主要内容是一些关于磁现象的基本概念及磁性实质的知识,它是学习电流的磁场和以后学习无线电技能的基础。
课本首先由汗青小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来物理知识的探究之中,进而明白抽象的磁场及磁感线等知识,让学生切身履历有关知识的形成历程,培育学生发起标题、剖析标题的能力。
由于本节课的知识较为抽象,学生较难明白和理解,所以做好学生实验及演示实验,议决实验概括出物理概念或纪律,是本节的重点和要害。
传授目标知识与技术1.知道磁体的性质,明白简略的磁现象。
2.知道磁极及磁极间相互作用的纪律,明白什么是磁化。
3.知道磁体周围存在磁场,知道磁感线可用来描述磁场,知道磁感线的偏向是怎样准则的。
4.知道地球周围有磁场以及地磁场的南北极。
历程与要领1.履历查看磁现象的历程,能描述其主要特性,有初步的查看能力和信息交流能力。
2.履历实验查看、总结类比的历程,学习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概括纪律,初步明白科学研究要领的重要性。
情绪、态度与代价观1.议决明白我国古代在磁的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进一步增强学习物理的兴趣。
2.使学生在履历剖析、查看的历程中领会学习与探究的乐趣。
传授重、难点重点:磁场、用磁感线描述磁场。
磁场和磁感线是很抽象的概念,西席要议决实验的方法使学生查看铁屑在磁场中的排列,从而明白用磁感线描述磁场的要领。
难点:明白磁感线的特点。
根据磁体周围铁屑的漫衍环境及磁场偏向的准则等,剖析总结磁感线的特点,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概括:磁体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
2.磁极演示实验(或多媒体展示课件图片):磁极。
探究概括:①磁体上吸引能力最强的两个部位叫磁极。
每个磁体都有两个磁极。
②能够自由转动的磁体,稳定时指南的那个磁极叫南极或S极,指北的那个磁极叫北极或N极。
九年级物理全册20.1磁现象磁场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20.1磁现象磁场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磁现象磁场》我的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知道什么是磁铁知道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了解磁化。
2.过程和方法.感知物质的磁性和磁化现象。
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认识磁极及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
.经历观察磁现象的过程,能描述其主要特征。
有初步的观察能力和信息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中国古代磁学研究的成果,可以激发爱国热情,进一步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重点和难点1.要点:了解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
2.难点:理解磁化现象。
3、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在小学自然课本中已学过关于磁体的现象,在平时生活中也接触或观察过磁体,所以对磁现象并不陌生。
由于自己有生活经验,所以对如何获得磁性的方法也会有所了解,但这些东西在学生的头脑中只是印象,缺乏理论、系统的归纳和整理。
所以在授课过程中,完全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必要的实验演示归纳、总结出相应的知识。
四、实验器材学生实验:条状磁铁,铜片,铁片,玻璃片,镍片,铝板,针,铁钉。
演示实验:条状磁铁、鞋类磁铁、针、钉。
5、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引入:提问学生对“磁”的认识,让学生互相交流在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一些现象。
学生活动学生踊跃发言,把自己所认识的与“磁”有关的生活知识表达出来。
说明培养学生善于联系实际生活的习惯,同时帮助学生尽快回忆自己学过的知识。
激发学生对磁现象的求知欲,也能及时知道学生的一些错误认识,给以纠正。
新课一、简单的磁现象提问:什么是磁体?为了让学生纠正错误想法,加深印象,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根据实验现象回答老师的问题:1.磁体能吸引什么物质?2.磁体上什么地方磁性最强?什么地方最弱?3.磁体上的“南极”和“北极”是如何得来的?4.磁极之间互相靠近,有何现象发生?简单介绍实验器材,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逐一解决问题,纠正学生的一些错误想法,最终能简练的概括出磁现象的一些基本概念。
二、磁化1.一边做演示实验,一边提问学生:(1)用普通的铁钉靠近大头针,能否吸起大头针?(2)用磁体向同一方向摩擦铁钉,靠近大头针,看到什么现象?(3)介绍这种现象叫做磁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观察实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对磁化现象生:能够吸引金属的物体。
九年级物理全册20.1磁现象磁场教学设计
第场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多媒体播放万磁王的电影片段,来引入课堂,引起学生兴趣二、进行新课探究点一认识磁现象活动1:如图所示为两个外形完全相同的铁棒和铜棒,小组之间交流、讨论,如何将它们区分开?活动2:小组发表自己的见解,有不同方案的加以补充。
总结:将它们分别靠近磁铁,看能否被吸引,能够被吸引的为铁棒,不能够被吸引的为铜棒。
归纳总结:磁性:能够吸引铁钴镍这类物质的性质称为磁性。
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称为磁体。
活动3:让学生将磁铁靠近玻璃板上的铁屑,说出你所观察的实验现象并阐明这个实验所要说明的问题。
活动4:如图甲所示,把一个条形磁体用细线悬挂起来,使它在水平面内能够自由转动,看看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呢?归纳总结:(1)磁体上的不同位置,磁性强弱不同;(2)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为磁极。
磁体上有两个磁极。
指北的为北极(N极)、指南的为南极(S极)。
(3)磁体具有南北指向性。
知识拓宽: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是利用磁体的磁极具有指向性制成的,最早的指南仪叫司南。
活动5:教师按照如图所示给学生演示,让学生说出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根据实验现象,让学生交流、讨论所阐明的物理问题。
归纳总结: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典例剖析为了得出条形磁铁的磁性两端强、中间弱的特性,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各自设计了一个实验,其中能达到目标的是()A B C DA.将实验中的条形磁铁平移靠近三颗小铁球B.将实验中的两根条形磁铁相互平移靠近C.将实验中的条形磁铁从挂有铁块的弹簧秤下向右移动D.将实验中放在一堆大头针的条形磁铁提起【自主解答】【方法归纳】(1)条形磁铁的磁性两端最强,中间最弱,为了判断这个特点,可以用两端和中间部分吸引其它磁性材料进行判断。
(2)磁铁磁性强弱无法直接观察,要通过磁铁对磁性材料的作用来反映,这是一种转换法。
探究点二磁化演示1:拿两个同样大小的铁钉去靠近磁铁的某一极时,两铁钉的一端被吸引,让学生观察两个铁钉的排列情况,试解释这一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节磁现象磁场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磁体周围存在磁场。
2)知道磁感线可用来形象地描述磁场,知道磁感线的方向是怎样规定的。
3)知道地球周围有磁场以及地磁场的南、北极。
2.过程与方法:1)观察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感知磁场的存在。
2)通过观察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及概括能力。
3)通过感知磁场的存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抽象思维能力,使学生认识磁场的存在,渗透科学的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了解我国古代对磁的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进一步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2)通过感知磁场的存在,知道磁感线和地磁场,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求是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探索科学的志向。
二、教学重点1.知道磁铁的指向性和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2.知道什么是磁场、磁感线、地磁场和磁化。
三、教学难点1.磁场和磁感线的认识。
2.被磁化的钢针磁极的判断。
四、教学器材条形、蹄形磁体,铁、钴、镍片,铁屑,钢针,投影仪,投影片,挂图,微机,大头针,铁架台,细线,有关磁性材料的实物,图片(有些实验器材可布置学生自己准备),小磁针。
五、教学过程(一)引入这是一个朋友在瑞典北部城市科罗娜(KIRUNA)旅游时拍到的照片,你知道这是什么自然现象吗?这就是传说中的极光,它是绚丽的、多变的、神秘的。
长久以来、人们除了感叹极光的美丽,也在不停的寻找极光出现的原因,国内外也有很多关于极光的神话传说。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才研究发现,这钟现象是和地球的磁场有着密切的关系的。
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磁现象。
(二)新课进行1.磁现象在小学的时候中,我们就了解了简单的磁现象,同学们回忆一下,有哪些现象?学生发言,教师可以适时补充。
例如磁铁能吸引铁;指南针可以指南北,帮助人们辨别方向;小磁针指南北;两磁铁可以相吸,其中一个换另一头就相斥等等。
磁现象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
从古代开始,很多人们就致力于对磁现象的研究,例如司南的发明,就为当时的航海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司南就是我国早期的指南针,由两部分组成。
一部分是天然磁石制成的勺子形状,另一部分是水平光滑的“地盘”,静止的时候勺子的长柄就会指向南方。
(1)磁体人们利用天然磁石制成各种形状的磁体,它们具有共同的性质,就是能够吸引钢铁一类的物质。
演示操作,得出结论。
我们把铁、钴、镍片,橡皮,塑料尺等器材放在桌上摆好,用条形磁铁和蹄形磁铁分别接近它们,观察到磁铁能吸引铁片,能微弱地吸引钴片和镍片,不吸引橡皮和塑料尺。
磁铁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磁铁的这种性质叫磁性,具有磁性的物质叫做磁体。
把大头针平铺在一张白纸上,分别将条形磁体和蹄形磁体平放在大头针上,然后用手轻轻将磁体提起,并轻轻抖动,观察到磁铁两端能吸引较多的大头针,而中部没有吸引大头针。
磁体各部分的磁性强弱不同,磁体两端的磁性最强,这两个部位叫磁极(magnetic pole)。
把条形磁体用线悬挂在铁架台上,或把小磁针支起,让它在水平方向上自由转动,观察它的静止方位。
一端指南一端指北.悬吊着的磁体,静止时指南的那个磁极叫做南极(south pole),又叫S极。
静止时指北的那个磁极叫做北极(north pole),又叫N极。
把两块条形磁体用线吊起来,用其中一块条形磁体的N极靠近另一块条形磁体的S极,观察现象。
再用这块条形磁体的N极靠近另一块条形磁体的N极,观察现象。
发现磁极相互吸引,同名磁极相互排斥。
(2)磁化从刚才演示的磁铁两极各取一个大头针,发现会有互相吸引的现象。
或者从同一极取下的2个大头针互相排斥。
一些物体在磁体或者电流的作用下会获得磁性,这种现象就叫做磁化。
你也可以试一试用磁铁来磁化一根普通的缝衣针。
2.磁场刚刚我们认识了磁体的许多磁现象,下面我们把磁针拿到一个磁体的附近,它会怎么样?为什么会这样?先猜猜,再做,最后讨论,说出结论。
同学们通过猜和做后,热烈地讨论,可能提出“场”(预习结果,可学生说不清什么叫场)。
小磁针到底是受到磁体的吸引力,还是说小磁针受到磁场的力的作用,到底是哪个?小磁针和磁体并未接触,看来,在磁场周围存在着一种物质,能够使小磁针偏转。
但是我们却看不见、摸不着这样的物质。
这种物质真的存在吗?是的,因为我们可以根据它所表现出来的性质来认识它、感知它,证明它是确实存在的。
学生们在讨论:就像风是空气流动形成的,电流能使灯丝发光一样,场的作用是实实在在的。
那什么是磁场?在磁体周围存在着一种物质,它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
想想做做现在我们把条形磁体用布包上,判断它的磁极。
把条形磁体悬挂起来,指南的是南极,指北的是北极。
拿小磁针靠近条形磁铁的一端,与小磁针北极相吸的是南极,另一端是北极。
同学们的办法很好,那么我们把小磁针放到磁体周围将会是什么样?学生们把小磁针放在条形磁体和蹄形磁体周围,观察并讨论。
小磁针不指南北,指不同的方向。
从实验中我们感觉磁场好像很复杂,为了形象地描述磁场,在物理学中,把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定为那点磁场的方向,那么,我们可以在磁场中放入许多小磁针,它们的分布情况和北极所指的方向就可以形象直观地显示出磁场的分布情况,我们用铁屑代替小磁针来做做看。
说出你是怎么做的?观察到什么?在一块玻璃板上均匀地撒一些铁屑,然后把玻璃板放在条形磁体和蹄形磁体上,轻敲玻璃板,观察铁屑的分布。
观察到铁屑在磁场的作用下转动,最后有规则地排列成一条条曲线。
铁屑的分布情况可以显示磁场的分布情况,因此我们可以仿照铁屑的分布情况,在磁体的周围画一些曲线,用来方便、形象地描述磁场的情况,科学家把这样的曲线叫做磁感线。
你们思考讨论一下,磁感线是什么?怎样理解它?在磁体周围画一些带箭头的曲线,使任一点的曲线方向都跟该点小磁针北极所指的方向一致,它们可以方便、形象地描述磁场,这样的曲线叫磁感线。
磁感线只是帮助我们描述磁场,是假想的,实际并不存在。
既然可以用磁感线描述磁场,磁场又有方向,那么我们看条形磁体和蹄形磁体的磁场分布,说出磁感线应该从N极指向S极,还是应该相反?试一试标出磁感线上的箭头指向。
教师巡回检查学生们标的情况,同学们都标出来了。
我们认识了磁场并知道磁场的方向和用磁感线描述磁场分布情况。
3.地磁场大家知道为什么指南针能指南北,不是指东西吗?地理的南极和北极是不是在我们指的南北方?地理的两极和地磁的两极一致吗?要想知道这些知识我们就需要来了解地磁场的存在和地磁感线的指向及分布。
地球周围存在着磁场——地磁场,地磁场的形状跟条形磁体的磁场很相似。
但是地理的两极和地磁的两极并不重合,地磁场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所以小磁针南极指南、北极指北。
就是在地磁场的作用下,小磁针才会指南北。
(三)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知道了什么是磁体、磁极、磁场、磁感线和地磁场。
(四)布置作业。
课后P123 “动手动脑学物理”第1、2、3题六、板书设计第1节磁现象磁场一、磁现象1.磁体2.磁极3.磁极间的相互作用二、磁场1.磁场2.磁感线三、地磁场1.地磁场特点2.沈括教学反思:这一节内容较多,但都较为简单为简单,且很多知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有接触过,所以学生学习起来不难,学习积极性也很强,在4个班上课中,都可以感受到学生课堂上相当的活跃。
但是在演示实验“磁体周围的磁场分布”时,实验现象虽然明显,但学生都看不清楚,所以在上完2个班后,另外两个班,我就没带该演示器材了,所以在做PPT时,最好能够将该实验现象拍下来,然后通过PPT展示给学生看。
7.1 《力》【教材分析】力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理现象,力学是初中物理的重点知识。
学好力的概念是今后学习力学知识的基础。
【学情分析】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力已有许多感性认识,如何将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知识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先让学生列举一些有关力的实例,然后用不完全归纳法归纳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再通过实验现象概括出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最后通过实验,让学生体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本节教学设计的思路是“实例(实验)——分析——概括”。
教学中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突出科学探究中的分析与论证这一环节。
二、三、过程与方法1.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2.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3.“实例——分析——概括”。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科学道理。
2.善于将自己的见解公开并与他人交流,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力的概念、单位及其作用效果。
2.力的三要素,会用示意图表示力。
教学难点:1.力的概念。
2.认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解释有关现象。
【教学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探究法,分析归纳法【教学用具】气球,弹簧,磁铁,铁钉,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情景导入通过吹气球的小游戏,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气球会飞出去?”,同时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进行新课一、什么是力通过这几幅图“人推.车人拉.弹簧起重机提.重物压路机压.路面”归纳总结出力的概念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1)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总是同时存在的。
(2)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也会产生力的作用。
(让学生举事例说明)2.在物理学中,力的符号为F.3.(为了纪念伟大的科学家牛顿,我们把)力的单位规定为:牛顿,简称牛,符号为N。
4.小常识:手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为1N。
一个质量为50kg的同学对地面的压力大约是500N。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①速度大小改变②运动方向改变2.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当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改变时,我们就可以判断物体受到了力的作用。
不同的力作用效果不同,那么它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二、力的三要素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1.用弹簧演示实验,用力越大,弹簧伸长的越长,再结合生活中的例子。
归纳总结出: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2.用弹簧演示实验,拉弹簧可使弹簧伸长,压弹簧可使弹簧缩短,同时结合生活中的例子。
归纳总结出: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
3.推门实验,教师在门前,门边处推门,学生在门后靠近门轴处推门,都用全力,结果教师很容易就把门推开了。
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还与力的作用位置有关,这个力的作用位置在物理上叫做力的作用点。
老师总结: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有关,在物理学中,我们把它们称为力的三要素。
生活中,打台球、高尔夫球时,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很重要。
四、力的示意图力看不见摸不着,那么怎样去表示力呢?1、在物理学中,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该越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