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论文:洛克德育对我国家庭教育的启迪及其思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洛克德育对我国家庭教育的启迪及其思想

洛克是英国资产阶级哲学家和教育家,他在《教育漫话》一书中论述了体育、德育和智育思想,形成了完整的绅士教育思想体系。洛克认为体育、德育和智育都必须通过家庭教育来完成。尽管洛克的德育思想是建立在经验论的理论基础之上的,有其局限性,但其中蕴含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对解决我国家庭教育的困境具有启迪作用。

一、洛克的绅士教育思想

洛克的绅士教育思想包括体育、德育和智育三个方面,具体而言:

(一)体育

洛克把体育放在首要位置,实质是谈健康教育。“我们要能工作,要有幸福,必须先有健康;我们要能忍耐劳苦,要在世界上做个人物,也必须先有强健的体格。”[1](P1)为了促进身体健康,洛克总结了几条极易遵守的规则:“多吸新鲜空气,多运动,多睡眠;食物要清淡,酒类或烈性的饮料不可喝,药物要用得极少,最好是不用;衣服不可过暖过紧,尤其是头部和足部要凉爽,脚应习惯冷水,应与水接触。”[1](P19)总之,洛克强调儿童应该吃苦耐劳,父母不应该娇惯孩子,使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德育

洛克认为德行是绅士最重要的品性,“我认为在一个人或者一个绅士的各种品性之中,德行是第一位的,是最不可缺少的。”[1](P114)他主张

要把子弟的幸福奠定在德行与良好的教养上面,这才是通往幸福惟一可靠的和保险的办法。那么,如何培养绅士的德行,洛克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用理性克制欲望。“一切德行与价值的重要原则及基础在于:一个人要能克制自己的欲望,要能不顾自己的倾向而纯粹顺从理性所认为最好的指导,虽则欲望是在指向另外一个方向。”[1](P19)人的欲望需要接受理智的规范和约束,获得和增进这方面的能力要靠习惯和极早练习。

第二,惩罚和奖励。洛克认为鞭挞儿童是教育上最不适用的方法,只有到了迫不得已的时候才可以用,并且鞭挞应该沉着严厉,只有当儿童明白了自己的过错和悲悔之后方可停止。洛克认为要适当奖励儿童,避免用儿童心爱的事物去奖励他们和讨取他们的欢心。

第三,说理和榜样。洛克认为要把儿童看做具有理性的动物,“说理”不是长篇大论的说教,而是以适合儿童的能力与理解力为限度的。洛克非常重视榜样在教育儿童中的作用,“但在各种教导儿童以及培养他们的礼貌的方法中,其中最简明、最容易而最有效的办法是把他们应该做或是应该避免的事情的榜样放在他们的眼前。”[1](P59)让儿童观察和模仿榜样比口头说教更能使他们明白什么是德行和善恶。

(三)智育

洛克认为智育次于德育,“学问是应该有的,但是它应该居于第二位,只能作为辅助更重要的品质之用。”[1] (P127)洛克构建了智育课程体系,对导师提出了一些要求,提出了智育的具体方法。

洛克构建了囊括各学科知识的智育课程体系,包括阅读、写字、图画、法文、拉丁文、作文、做诗、地理、算术、天文、几何、年代学、历史、伦理学、民法、修辞学、逻辑、自然哲学、音乐、击剑、园艺、商业算学等等。洛克认为在全部教育上面,大部分的时间与努力都应该花在日后青年人的日常生活里面最有结果、最常利用的事情上面。可见,洛克注重实用学科,适应资产阶级的需要。

洛克对导师的要求是,“他的工作不是要把世上可以知道的东西全都教给学生,而在使得学生爱好知识,尊重知识,在使学生采用正当的方法去求知,去改进他自己,当他有心去做的时候。”[1](P168-169)另外,负责教养青年绅士的人应该具有高超的德行、持重、明达与和善,并具备和蔼地和学生交谈的本领。关于智育的具体方法,洛克认为应该启发儿童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教员要集中和保持儿童的注意力;教学要循序渐进;教学要因材施教;洛克反对死记硬背,注重培育儿童的思维能力。

总之,洛克的绅士教育思想构建了体育、德育和智育的教育体系,其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适应了教育的规律和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但是,洛克的绅士教育思想旨在为资产阶级培养绅士,适应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他的“白板说”坚持经验论的理论基础,又陷入了“教育万能论”的思想倾向。

二、我国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父母是儿童的启蒙老师,家庭是儿童最早接受教育的场所,能对他们的思想品德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幼儿受于家庭之教训,虽薄物细故,往往终其生而不忘。”[2]然而,我国家庭教育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重智育、轻德育,忽视心理健康教育

“重智育、轻德育”是父母对教育观的偏见。

小升初、中考和高考拼的是学生的分数,父母一致认为分数考的高就能享受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就有机会进入名牌大学学习,以后能谋求更好的就业出路。所以,父母非常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周末和暑假送孩子参加各科辅导班。这种做法“有一定的实用性,但它容易束缚孩子的手脚,阻碍培养孩子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因为中国孩子最缺乏的就是自主学习的能力”[3].另外,为了培养孩子的兴趣,父母还迫使孩子参加钢琴班、书法班、舞蹈班等等,这种功利化的思想违背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结果是孩子的休息时间被课程挤占了,他们的心理压力更大了。父母轻视德育,首先体现在轻视家庭美德教育上。现在的孩子比较淘气和任性,不懂得尊敬老人,甚至嫌弃老人,有时和父母拌嘴。

父母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却忽视他们的心理健康。当孩子生病时,父母立马送孩子去医院看病,希望他们尽快好转。然而,身体的健康并不等于心理的健康。中学时代孩子的学习压力特别大,他们容易有心理压力、嫉妒别人、产生自卑心理甚至叛逆,这些都是父母忽视心理健康教育的后果。如果父母一直忽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往往会导致他们心理扭曲和心理变态,以后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二)溺爱孩子和父母权威

溺爱孩子和父母权威是当下两种极端的家庭教育方式,都体现了父母和孩子关系的失衡。溺爱孩子的行为使孩子成为家庭的主角,父母成为家庭的配角,父母尽可能地满足孩子的欲望。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贯彻执行,我国独生子女人数逐渐增多。有学者统计,“2013 年底,我国独生子女存量约21819 万人,其中居住在城镇的独生子女约15065 万人,占独生子女比重的69.0%,农村约6754 万人,占31.0%.”[4]独生子女成为家长的掌上明珠,父母爱惜孩子,往往娇惯孩子,对他们百依百顺,采取放任的教育方式。

与溺爱孩子相对的是父母权威,这种教育方式体现的是父母在家庭中居于主导地位,孩子在父母的压制下成长。父母对孩子极其严苛,当孩子犯下一点错误时,父母就大声呵斥,甚至体罚孩子。这种不明事理的教育方式会对孩子幼小的心灵造成创伤,会使亲子关系紧张,影响孩子的健康发展。

(三)隔代教育

隔代教育越来越成为我国家庭教育中的一种普遍现象。隔代教育是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对少年儿童施加的教育影响。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大,父母出于生计需要,他们出去务工,让老人照料孩子。隔代教育的缺陷主要表现在:第一,老人溺爱孩子。

老人比父母更爱惜孩子,他们过度疼爱,甚至溺爱,这会产生两种不良的人格特点,即“要么专横跋扈、胆大妄为,要么性格孤僻、胆小退缩”[5].这些不良的人格特点会影响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第二,只是重视孩子的物质需要,不能满足他们的精神需要。老人往往采取物质型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