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登记报告培训

合集下载

肿瘤病例登记报告培训制度

肿瘤病例登记报告培训制度

肿瘤病例登记报告培训制度
医院为保证肿瘤登记报告工作质量,根据《肿瘤登记随访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要求,结合我院实际制定肿瘤登记报告培训制度。

一、医院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临床科室医务人员要积极参加有关肿瘤登记报告知识培训,全面了解有关规章制度。

二、全院医务人员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肿瘤登记报告管理相关知识培训,培训率应达80%。

主要内容包括:肿瘤病例诊断、登记、报告等。

三、网络直报员必须接受上级疾控部门的培训,每年至少一次。

四、医院对新入职医务人员进行肿瘤登记报告相关知识培训及考试。

五、科室做好培训记录和培训总结。

肿瘤登记报告培训

肿瘤登记报告培训

9
报告职责和流程


பைடு நூலகம்
村卫生所或社区卫生服务站
村卫生所或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生每月应主动收集确认本村 或社区中新发或已死亡的肿瘤病例,并负责填写《肿瘤卡》 和《登记册》,每月定期上报上级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 服务中心。
10
报告职责和流程


肿瘤病例结局随访
肿瘤病例随访调查由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 心开展实施,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可在当年第四季 度或次年第一季度进行,数据上报须于3月31日前 完成。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将将随 访结果及时录入到系统中。
肿瘤登记报告简介
基于邹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实践
慢病防治科 王维花
主要内容
肿瘤登记报告内容 肿瘤登记报告过程中存在问题 2014年肿瘤登记病例信息核实、结局随访及 补漏工作安排

2
肿瘤登记报告
报告病种 报告对象 全部恶性肿瘤(C00 凡属邹城市户籍、并经 各级医疗机构诊治属于 C97) 本规范所列的肿瘤病例 中枢神经系统良性肿瘤 均为随访登记对象: (D32.0 - D33.9) 经过各种诊断技术确诊的肿瘤病


多形性横纹肌肉瘤 8901/3 胚胎性横纹肌肉瘤 8910/3 腺泡状横纹肌肉瘤 8920/3
32
常见形态学编码-2

神经外胚叶肿瘤
脑、脊髓 神经节、施旺细胞、黑

其他常见恶性肿瘤
尤文氏瘤 精原细胞瘤 淋巴瘤 霍奇金淋巴瘤 9650/3 白血病 9800/3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9989/3 恶性免疫增生性疾病
9180/3 8980/3
26
常见恶性肿瘤名称

ICD-0-3培训

ICD-0-3培训

2020/7/10
- 2/150-
一.编码结构与步骤
1.1 肿瘤的编码结构 1.2 肿瘤的编码步骤
2020/7/10
- 3/150-
1.1编码结构
C .__C__ __.__M-__ __ __ __/__ __ D .__C__ __.__M-__ __ __ __/__ __ I ① ②.③II①②.③III-① ② ③ ④/⑤ ⑥
❖瘤病
• 神经纤维瘤 9540/1
❖人名
• 尤文氏肉瘤 9260/3 • 霍奇金淋巴瘤
9650/3
❖恶变/癌变 /3
2020/7/10
- 19/150-
2.4 常见肿瘤
▪ 上皮性肿瘤 ▪ 间叶组织肿瘤 ▪ 神经外胚叶肿瘤 ▪ 恶性黑色素瘤 ▪ 血液系统肿瘤 ▪ 淋巴系统肿瘤
癌 肉瘤 脑、神经 皮肤、内脏 白血病 淋巴瘤
- 10/150-
第六位数 - 免疫显型
表2.3 对淋巴瘤和白血病免疫显型的第六位数编码
第六位数 编码 5 6
7
8 9
术语
T细胞 B细胞
前-B B前体细胞 无标记淋巴细胞 非T-非B NK(自然杀伤)细胞 细胞类型未确定、未指出或不适用的
2020/7/10
- 11/150-
1.1.7 完整ICD-O-3编码
2020/7/10
- 20/150-
2.4.1 上皮组织恶性肿瘤
▪ 鳞(状细胞)癌 8070/3
▪ 基底细胞癌 8090/3
▪ 移行细胞癌 8120/3
▪ 腺癌
8140/3
• 乳头状腺 8260/3
需要10位数字或字符: 解剖部位(4位) 形态学(4位) 动态(1位)以及 肿瘤的等级或分化程度(1位)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肿瘤登记工作培训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肿瘤登记工作培训

二、范围和内容
(2)制定肿瘤登记报告实施细则,统一协调,多 部门配合
各县(市、区)肿瘤登记处应根据国家肿瘤登记中心 的统一要求和当地的实际情况,制订肿瘤登记报告实 施细则,包括报告程序、核实和随访、各基层单位职 责分工、组织保障措施等,以保证本地此项工作的建 立和长期的正常运转。
二、范围和内容
三、组织实施
1.省卫计委及各设区市卫生局负责领导协调、 组织实施及工作督导;省疾控中心及各设区 市疾控中心负责技术指导、日常督导和协调 工作。
2.各县(市、区)成立肿瘤登记处,将肿 瘤登记工作纳入本县(市、区)慢病防治工 作考核内容。省、市级专家组对开展肿瘤登 记工作的县(市、区)提供技术支持。
上海 – 1963 江苏海门 - 1987
市/县 – 起始年 江苏启东 – 1972
淮安 – 1982 扬中 – 1986 浙江杭州 – 1987 嘉兴 – 1992 嘉善 – 1987 海宁 – 1977 福建长乐 – 1986 山东临朐 – 1987 肥城 - 1999
市/县 – 起始年 河南林州 – 1959 湖北武汉 – 1980 广东广州 – 1997
4.监督及评估主要包括人员落实及培训、工作进度、数据 质控情况等。
肿瘤登记工作简介
我国较早建立肿瘤登记制度的部分市县
市/县 - 起始年 北京 -1976 天津 – 1978
河北磁县 – 1974 涉县 – 1977
山西阳城 – 1974 辽宁大连 – 1984
鞍山 – 1974 黑龙江哈尔滨 -1987
2010年,登记点193个, 覆盖人口约1.85亿 2012年,登记点222个,覆盖人口超过2亿
目前,登记点308个,覆盖人口约3亿
发发病主要指指标标IICCDD1100::CC0000-C-C9966) )

肿瘤随访登记工作培训计划

肿瘤随访登记工作培训计划

肿瘤随访登记工作培训计划一、培训目的肿瘤随访登记工作是医院肿瘤科重要的一环,对于患者的术后恢复、治疗效果的评估以及未来的再发情况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医务人员对肿瘤随访登记工作的认识和技能,增强其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特制定本培训计划。

二、培训对象本次培训主要面向医院肿瘤科相关专业人员,包括肿瘤科医生、护士、医技人员等。

培训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临床专业知识和技能,愿意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

三、培训内容1. 肿瘤随访登记工作意义和要求2. 肿瘤随访登记相关法律法规3. 肿瘤随访登记的流程和操作规范4. 肿瘤患者信息的保密和管理5. 肿瘤患者生活质量评估及随访工作6. 肿瘤再发预测和干预措施7. 肿瘤随访登记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四、培训方式1. 理论培训通过专家讲座、学习资料阅读、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使学员了解肿瘤随访登记工作的基本要求和流程。

2. 实践操作通过模拟操作、实际案例演练等形式,使学员掌握肿瘤随访登记的操作规范和技能。

3. 现场指导安排学员到实际工作场所进行实地观摩和实际操作,加深对肿瘤随访登记工作的了解和掌握。

五、培训时间安排本次培训计划分为理论培训和实践操作两个阶段,具体时间安排如下:第一阶段:理论培训时间:3天内容:专家讲座、学习资料阅读、案例分析等地点:医院会议室第二阶段:实践操作时间:2天内容:模拟操作、实际案例演练地点:医院肿瘤科实习场地六、培训人员培训专家:具有丰富的肿瘤科临床经验和教学经验的专业人员,包括医生、护士等。

培训组织者:医院相关部门负责人及培训组织人员。

七、培训评估1. 知识水平测试在培训结束后,对学员进行知识水平测试,检测其对肿瘤随访登记工作的掌握程度。

2. 操作技能评估对学员进行实际操作技能评估,检测其操作规范和技能水平。

3. 学员问卷调查对学员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对本次培训的满意度和意见建议。

八、培训总结1. 回顾本次培训的收获和成效2. 分析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3. 提出下一步的改进措施和培训计划九、培训效果跟踪1. 培训效果评估报告汇总各类评估结果,形成培训效果评估报告,并上报相关部门。

辽宁省肿瘤登记报告培训ppt课件

辽宁省肿瘤登记报告培训ppt课件
18
ICD-10与ICD-O-3 解剖部位编码

C01 C01.9 舌根/舌底 C07 C07.9 腮腺NOS C20 C20.9 直肠壶腹/直肠NOS C23 C23.9 胆囊 C37 C37.9 胸腺 C55 C55.9 子宫NOS C56 C56.9 卵巢 C73 C73.9 甲状腺 凡ICD-10与ICD-O-3编码不同者,则分别列出:前为ICD-10 编码,后为ICD-O-3编码。

D码
D00-D09原位肿瘤 D10-D36良性肿瘤
其他:
恶性肿瘤(以ICD-O-3
为判定标准)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C70-C72 垂体肿瘤C75.1 颅咽管肿瘤C75.2 松果体肿瘤C75.3
D37-D48动态未定或 者动态未知的肿瘤
17
ICD-10与ICD-O-3 解剖部位编码
例(如病理组织学、细胞学、手 术及其他专门检查(CT/MRI、B 超/彩超、内窥镜)诊断,或临床 诊断(排除其他疾病)。


原发肿瘤漏报的复发、转移病例
因肿瘤死亡的病例(定期与死亡 系统核对)
3
报告职责和流程

肿瘤登记报告工作实行“一卡”(《居民肿 瘤病例报告卡》,以下简称《肿瘤卡》,见 附件1)、“一册”(《山东省肿瘤发病登 记册》),以下简称《登记册》,见附件2) 的登记报告制度。
7
报告职责及流程

(三)预防保健科或公共卫生科,负责及时收集本单位门 诊和住院医生填报的《肿瘤卡》以及临床科室、医技科室 和病案室填报的《登记册》,对本院上报的肿瘤卡进行补 充、完善、整理和剔重,并在收到卡片5日内通过山东省慢 性病信息监测网络版系统上报(系统网址为:联通用户 http://123.232.112.3:8081,电信用户 http://222.173.63.254:81),肿瘤登记卡右上角的卡片编 号由网络版系统自动生成后抄写在卡片右上角编号位置。 在每月8日前将上月纸质《肿瘤卡》送交市疾控中心慢病科 。

肿瘤登记培训课件

肿瘤登记培训课件

肿瘤登记培训课件关键信息:培训课程名称:肿瘤登记培训培训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培训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培训讲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培训费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培训目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培训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核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培训背景11 肿瘤登记的重要性肿瘤登记是一项重要的公共卫生工作,对于了解肿瘤的发病情况、流行趋势、危险因素以及制定防治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111 国内外肿瘤登记的现状介绍国内外肿瘤登记工作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包括先进的经验和面临的挑战。

2、培训目标21 知识层面使学员掌握肿瘤登记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流程。

211 熟悉肿瘤分类与编码系统212 了解肿瘤登记数据的质量控制要点22 技能层面能够熟练进行肿瘤病例的登记、报告和数据录入工作。

221 具备数据审核和纠错的能力222 掌握数据分析和利用的初步方法23 态度层面培养学员对肿瘤登记工作的责任感和严谨性。

231 树立数据保密和安全意识3、培训内容31 肿瘤登记的基本概念和原则311 肿瘤登记的定义和范围312 登记的基本原则和要求32 肿瘤分类与编码321 常见肿瘤的分类方法322 国际疾病分类(ICD)编码规则33 肿瘤病例的报告流程331 报告渠道和责任单位332 报告表格的填写规范34 数据录入与管理341 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342 数据录入的注意事项35 数据质量控制351 质量控制的指标和方法352 数据核查与纠错36 数据分析与利用361 基本的数据分析方法和统计指标362 数据的应用场景和报告撰写4、培训方式41 课堂讲授由专业讲师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肿瘤登记管理培训计划

肿瘤登记管理培训计划

肿瘤登记管理培训计划为了加强医院的肿瘤登记管理工作,提高医务人员的肿瘤登记管理水平,我们特地设计了一套肿瘤登记管理培训计划,旨在全面提升医院肿瘤登记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以下是我们的培训计划:一、培训目标1.提高医务人员的肿瘤登记管理意识,推动全院的肿瘤登记管理工作;2.提高医务人员的肿瘤登记管理水平,提升相关工作的质量和效率;3.规范肿瘤登记管理流程,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二、培训内容1.肿瘤登记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意义;2.肿瘤登记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3.肿瘤登记管理的数据收集和录入;4.肿瘤登记管理的数据分析和报告编制;5.肿瘤登记管理的质量控制和管理。

三、培训方法1.讲座式教学:安排相关专家就肿瘤登记管理的基本概念、法律法规、数据收集等方面进行讲座式教学;2.案例分析:组织参训人员进行肿瘤登记管理的案例分析,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3.现场演练:安排实际操作环节,让参训人员亲自动手操作肿瘤登记管理软件和填写相关资料;4.定期考核:安排定期考核,检验参训人员对肿瘤登记管理知识的掌握程度。

四、培训安排1.培训时间:本次培训计划为期5天;2.培训地点:医院内部;3.培训人员:全院相关科室主任、医生、护士等;4.培训费用:由医院承担。

五、培训效果评估1.通过培训结束后的考核评估,对参训人员的学习情况和效果进行评估;2.通过定期的跟踪调研和数据统计,分析培训后的肿瘤登记管理工作情况;3.总结培训经验,不断完善培训计划,提高培训效果。

通过上述培训计划,我们相信能够提高医院肿瘤登记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推动肿瘤研究和临床治疗水平的提高。

希望全院相关工作人员积极参与培训,共同努力,实现更好的肿瘤登记管理工作。

肿瘤登记项目培训计划

肿瘤登记项目培训计划

肿瘤登记项目培训计划一、培训目标肿瘤登记项目的培训目标是培养一批具备肿瘤登记相关知识和技能的专业人员,能够熟练掌握肿瘤登记的操作流程和技术,提高医务人员对肿瘤病例的登记和报告能力,促进肿瘤防治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二、培训对象本次培训的对象为医院中的肿瘤科医师、肿瘤登记员、医学信息员、公共卫生管理人员等,以及相关医学院校学生。

三、培训内容1. 肿瘤登记的基本概念和意义2. 肿瘤登记的操作流程和技术3. 肿瘤登记的标准化要求和质量控制4. 肿瘤登记数据的分析和利用5. 肿瘤登记在肿瘤防治中的作用和意义6. 肿瘤登记的管理和监督四、培训方式本次培训采取理论教学和实操训练相结合的方式,分为课堂授课和实际操作两个阶段。

授课内容包括专题讲座、案例分析、讨论交流等形式,实操训练主要包括肿瘤登记软件的操作和实际病例登记。

五、培训计划1. 第一阶段:理论教学时间:两天内容:肿瘤登记的基本概念和意义、操作流程和技术、标准化要求和质量控制等方式:专题讲座、案例分析、讨论交流2. 第二阶段:实操训练时间:三天内容:肿瘤登记软件的操作和实际病例登记方式:实际操作、病例演练、现场指导六、培训师资本次培训的师资来自医院的肿瘤科医师、肿瘤登记员、医学信息员等专业人员,以及公共卫生管理相关人员。

他们具有丰富的肿瘤登记工作经验和教学经验,能够为培训对象提供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培训。

七、培训评价培训结束后将进行培训效果评价,包括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操作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对培训内容的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评价。

根据评价结果对培训进行总结和改进,为下一阶段的培训提供参考。

八、培训后续本次培训结束后,将建立定期的培训跟踪机制,对培训对象进行跟踪辅导,巩固培训成果,提高肿瘤登记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九、培训保障为确保培训的顺利进行,我们将提供培训所需的场地、设备和材料,提供完善的教学环境和条件。

同时,我们还将为参与培训的人员提供必要的补贴和福利,以及相关培训证书和学分。

肿瘤上报培训计划

肿瘤上报培训计划

肿瘤上报培训计划一、培训背景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式也在不断更新,为了提高医护人员对肿瘤的认识和处理能力,我们决定开展肿瘤上报培训计划。

通过此次培训,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掌握肿瘤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对肿瘤的认识和处理能力,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二、培训目标1. 加强对肿瘤病因、发病机制和发展趋势的了解,提高对肿瘤预防的认识和意识;2. 掌握肿瘤常见症状和体征,提高对肿瘤的早期发现和诊断能力;3. 提高对肿瘤治疗方案的了解,包括手术、放疗、化疗等多种治疗方式;4. 掌握肿瘤患者的护理知识,提高对患者的照料和支持能力;5. 增强医护人员对肿瘤的心理疏导和患者沟通的能力,提高对患者的心理支持能力;6. 提升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为提高医院肿瘤诊疗服务水平打下基础。

三、培训内容1. 肿瘤基础知识- 肿瘤的定义和分类- 肿瘤的发病机制和发展过程- 肿瘤的危险因素和预防方法- 肿瘤的流行病学调查与研究2. 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肿瘤的早期发现和诊断技术- 肿瘤的治疗方案及进展- 肿瘤手术、放疗、化疗等治疗方式- 肿瘤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新技术3. 肿瘤护理与康复- 肿瘤患者的基本护理知识- 肿瘤的疼痛管理- 肿瘤患者的心理支持与护理- 肿瘤患者的健康教育与康复护理4. 沟通技巧与心理疏导- 与肿瘤患者的心理疏导与支持- 与患者家属的沟通与交流- 与团队成员的合作与沟通- 处理患者病情告知和不良消息宣导四、培训方法1. 专家讲座邀请专业医师和学者开展肿瘤学术讲座,就肿瘤的最新研究成果、诊断治疗方案、护理康复技术等领域进行授课和交流。

2. 病例讨论组织医护人员参与肿瘤病例讨论,通过分析典型病例、讨论诊疗过程和经验教训,提高医护人员对肿瘤的诊断治疗能力。

3. 观摩学习组织医护人员到肿瘤专科病房、手术室、放疗室等现场观摩学习,了解肿瘤诊疗实际操作流程和护理技术。

4. 小组讨论组织小组讨论,就肿瘤预防、诊断、治疗、护理和沟通等方面开展问题讨论,促进医护人员之间的经验交流和共同提高。

肿瘤登记报告工作规范培训课件

肿瘤登记报告工作规范培训课件
全国第三次居民死亡原因抽样调查结果表明,癌症是我 国第二位死亡原因,死亡率为136/10万,占死亡总数的 22.3%,和上世纪70年代(74/10万)和90年代(108/10 万)的两次死因调查相比较,癌症死亡率分别上升了 83.1%和25.5%。
山东省第三次死因调查肿瘤粗死亡率为169.60/10万,肿 瘤死亡占全部死因的25.97%。
30
3、要求肿瘤登记信息准确。
要注意避免重报、多报、误报。不马虎潦草, 也不弄虚作假。
4、要求肿瘤登记报告及时。
要求各报告单位((医院、乡镇卫生所等)肿 瘤医生将肿瘤月报每月10号前送至肿瘤登记处。 每年在3月底前将上年度内的肿瘤发生(死亡) 病例全部报出,以进行汇总分析。
肿瘤登记报告工作规范
肿瘤登记报告工作规范
3
山东省不同年代主要死因死亡构成及位次
死因类别
心脑血管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 传染病 肿瘤 消化系疾病 伤害 围生期疾病
1970-1974年
构成(%)
位次
19.7
1
19.08
2
12.27
3
11.46
4
8.82
5
5.85
6
5.73
7
1990-1992年
构成(%) 位次
29.92
1
22.91
(二)医技科室(包括病理、CT/MRI、放射、 B超/彩超、内窥镜、血检中心)和病案室等部 门均应设立《登记册》,及时记录所在部门肿 瘤病例的诊疗相关信息。
肿瘤登记报告工作规范
16
五、报告程序(3)
(三)各责任报告单位应落实具体部门,负责及时收 集本单位门诊和住院医生填报的《肿瘤卡》以及临床 科室、医技科室和病案室填报的《登记册》,对本院 上报的肿瘤卡进行补充、完善、整理和剔重,并在收 到卡片7日内通过山东省慢性病信息监测网络版系统 上报(系统网址为:联通用户 http://123.232.112.3:8081,电信用户 http://222.173.63.254:81),肿瘤登记卡右上角的卡 片编号由网络版系统自动生成后抄写在卡片右上角编 号位置。在每月10日前(国定假日顺延)将上月纸质 《肿瘤卡》送交当地肿瘤登记处。

新版肿瘤登记报告培训课件.ppt

新版肿瘤登记报告培训课件.ppt

36
七、质量控制的要求
• 1、要求肿瘤登记资料完整。 即指项目完整、数量完整,杜绝漏报。漏报 调查每年应至少进行一次。
• 2、要求基本项目齐全不漏。
除了各项基本的填报项目应齐全不漏外,对 更正诊断病例要及时体现更正诊断及依据; 死亡病例须及时填报死亡日期等信息。
嘉祥山嘉县东祥。疾省县病疾预控病防中预控心防制慢控中病制心所中心
• 恶性股骨巨细胞瘤 • C40.2 C40.2 8003/3 • C40.2 C40.2 8031/3 • C40.2 C40.2 8802/3 • C40.2 C40.2 9250/3
恶性肿瘤,巨细胞型 巨细胞癌 巨细胞肉瘤(除外骨的) 骨巨细胞(肉)瘤
• 左肾明细胞恶性肿瘤
• C64.9 C64.9 8310/3 (透)明细胞(腺)癌
16
形态学编码
M800
肿 瘤 NOS
M8000/0 肿瘤, 良性
M8000/1 肿瘤, 良性或恶性未肯定
M8000/3 肿瘤, 恶性
M8000/6 肿瘤, 转移性
M8001/0 瘤细胞, 良性
M8001/1 瘤细胞, 良性或恶性未肯定
M8001/3 瘤细胞, 恶性
M8002/3 恶性肿瘤, 小细胞型
37
质量控制的要求(续)
• 3、要求肿瘤登记信息准确。 要注意避免重报、多报、误报。不马虎潦草, 也不弄虚作假。
• 4、要求肿瘤登记报告、审核及时。 要求各报告单位肿瘤医生填报肿瘤病例报告卡 7日内网络上报
•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按属地管理的原则,接 受属地卫生行政部门和疾控中心的业务指 导、培训、督导和考核。
嘉祥山嘉县东祥。疾省县病疾预控病防中预控心防制慢控中病制心所中心

医院肿瘤报告培训计划

医院肿瘤报告培训计划

医院肿瘤报告培训计划一、培训背景和意义随着现代医学的迅猛发展和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肿瘤的防治工作也更加受到重视。

肿瘤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因此,提高医务人员对肿瘤的认知和治疗水平,对于提升医院整体的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至关重要。

本次培训旨在帮助医务人员了解肿瘤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治疗进展,提高其对肿瘤的认知水平,提升诊疗能力,促进医院肿瘤工作的发展。

二、培训目标1. 提高医生对于肿瘤的认知水平,包括肿瘤的发病机制、分类及临床表现等。

2. 增强医生的诊断能力,提高肿瘤早期发现和筛查的能力。

3. 掌握各种肿瘤治疗方法及最新进展,提高治疗水平。

4. 提高医院护理人员对肿瘤患者的护理水平,提供更专业和人性化的护理服务。

5. 增强医务人员对于肿瘤患者心理健康问题的认知和处理能力。

三、培训内容1. 肿瘤基础知识- 肿瘤的发病机制- 肿瘤的分类和临床表现- 肿瘤的诊断方法及标准2. 肿瘤的治疗方法及创新进展- 肿瘤的手术治疗- 化疗和放疗的原理和最新进展- 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新颖治疗方法3. 肿瘤的综合治疗- 多学科协作治疗模式的构建- 综合治疗的优势和挑战- 个性化治疗在肿瘤领域的应用4. 肿瘤护理知识- 对不同类型肿瘤的护理要点和重点- 营养、疼痛、并发症等护理技巧- 术后康复护理5. 肿瘤心理健康知识- 肿瘤患者心理健康问题的认知- 如何进行心理卫生干预- 与患者的有效沟通和支持四、培训形式本次培训将采取多种形式,包括课堂讲授、案例讨论、专家讲座、实地体验等。

培训的形式多样化,以保证医务人员能够全面系统的掌握肿瘤相关知识和技能。

五、培训流程1. 开班仪式及培训计划介绍2. 肿瘤基础知识讲座3. 肿瘤诊疗技术及新进展讲座4. 肿瘤护理技术及心理护理讲座5. 现场教学实践6. 培训总结及结业式六、培训实施1. 确定培训时间、地点和培训费用等相关事宜2. 招募专业的肿瘤学术老师和专家作为培训授课讲师3. 开展招生工作,确定培训对象和人数4. 开始培训,确保培训计划的顺利实施七、培训效果评估为了确保培训的有效性,将对培训对象进行考核,同时定期组织培训效果评估(包括听课情况、学习情况、笔试成绩等),以了解培训效果,并对培训效果进行总结和分析,进一步优化培训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8
常混淆的报告病例

是否肿瘤


恶性判定

子宫肌瘤×

非恶性肿瘤 瘤样病变× 肾囊肿、卵巢囊肿 血管畸形
囊肿


动脉瘤、静脉瘤×

低度恶性 微小浸润 微灶癌 **瘤恶变/癌变 懒得写“恶性”

再生障碍性贫血×
黑色素瘤 淋巴瘤 骨巨细胞瘤 尤文氏瘤 肥大细胞瘤
8
报告职责和流程


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除按以上要求填报《肿瘤卡》和《登记册》外,还需每月 收集所辖村卫生所或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生上报的《肿瘤 卡》,由专人进行信息核实、补充、整理和剔重后填入本 院或本中心《登记册》中,并在收到卡片5日内审核并通过 山东省慢性病信息监测网络版系统上报,卡片编号同前, 在每月8日前将上月纸质《肿瘤卡》送交市疾控慢病科。


多形性横纹肌肉瘤 8901/3 胚胎性横纹肌肉瘤 8910/3 腺泡状横纹肌肉瘤 8920/3
32
常见形态学编码-2

神经外胚叶肿瘤
脑、脊髓 神经节、施旺细胞、黑

其他常见恶性肿瘤
尤文氏瘤 精原细胞瘤 淋巴瘤 霍奇金淋巴瘤 9650/3 白血病 9800/3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9989/3 恶性免疫增生性疾病
肿瘤登记报告简介
基于邹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实践
慢病防治科 王维花
主要内容
肿瘤登记报告内容 肿瘤登记报告过程中存在问题 2014年肿瘤登记病例信息核实、结局随访及 补漏工作安排

2
肿瘤登记报告
报告病种 报告对象 全部恶性肿瘤(C00 凡属邹城市户籍、并经 各级医疗机构诊治属于 C97) 本规范所列的肿瘤病例 中枢神经系统良性肿瘤 均为随访登记对象: (D32.0 - D33.9) 经过各种诊断技术确诊的肿瘤病
11
报告卡填写要求

报告卡填报要求 首诊负责 无一遗漏 有则必填 字迹清晰 部位明细 病理具体
12
肿瘤命名与编码

编码体系

ICD-10
国际疾病分类第十次修订

ICD-O-3
国际肿瘤学分类 第三版
13
肿瘤命名与编码工具书
14
编码结构
C __ __.__C__ __.__M-__ __ __ __/__ __ D __ __.__C__ __.__M-__ __ __ __/__ __ I ① ②.③ II ① ②.③ III-① ② ③ ④ /⑤ ⑥ I 部分:①-③ ICD-10编码 II 部分:①-③ ICD-O-3解剖部位编码 III 部分:①-⑥ ICD-O-3病理学编码

C06.9小涎腺NOS C20 C20.9直肠壶腹

壶腹








C24.1法特/瓦尔特(VaTer) 壶腹(周围) 胆管


C22.1 肝内胆管



C24.0 肝外胆管 子宫


C54子宫体


C55子宫NOS
C57.3子宫旁组织/子宫(骶骨) 韧带NOS 20
ICD-10与ICD-O-3解剖部位 编码归属问题:归属需牢记
例(如病理组织学、细胞学、手 术及其他专门检查(CT/MRI、B 超/彩超、内窥镜)诊断,或临床 诊断(排除其他疾病)。


原发肿瘤漏报的复发、转移病例
因肿瘤死亡的病例(定期与死亡 系统核对)
3
报告职责和流程

肿瘤登记报告工作实行“一卡”(《居民肿 瘤病例报告卡》,以下简称《肿瘤卡》,见 附件1)、“一册”(《山东省肿瘤发病登 记册》),以下简称《登记册》,见附件2) 的登记报告制度。
7
报告职责及流程

(三)预防保健科或公共卫生科,负责及时收集本单位门 诊和住院医生填报的《肿瘤卡》以及临床科室、医技科室 和病案室填报的《登记册》,对本院上报的肿瘤卡进行补 充、完善、整理和剔重,并在收到卡片5日内通过山东省慢 性病信息监测网络版系统上报(系统网址为:联通用户 http://123.232.112.3:8081,电信用户 http://222.173.63.254:81),肿瘤登记卡右上角的卡片编 号由网络版系统自动生成后抄写在卡片右上角编号位置。 在每月8日前将上月纸质《肿瘤卡》送交市疾控中心慢病科。
色素细胞、肾上腺髓质 嗜铬细胞 恶性神经鞘瘤

9260/3 9061/3 9590/3
周围 中枢
9540/3 9560/3
胶质瘤
9380/3 视网膜母细胞瘤 9510/3
9760/3 多发性骨髓瘤 9732/3 浆细胞瘤 9731/3
33
逐级编码




低分化肺上叶肺泡细胞腺癌 C34.9 C34.9 8000/39 肺癌 C34.9 C34.9 8140/39 肺腺癌 C34.1 C34.1 8250/39 肺上叶肺泡细胞癌 C34.1 C34.1 8251/39 肺上叶肺泡细胞腺癌 C34.1 C34.1 8251/33

C00唇,不包括:唇皮肤(C43.0/C44.0)
C00.0
(外)上唇:口红区/唇红缘/NOS C00.1 (外)下唇:口红区/唇红缘/NOS C00.2 外唇/唇红缘NOS C00.3 上唇:内面/颊侧面/系带/粘膜/口腔面 C00.4 下唇:内面/颊侧面/系带/粘膜/口腔面 C00.5 (上/下)唇:内面/颊侧面/系带/粘膜/口腔面 C00.6 唇联合 C00.8 唇交搭跨越的损害 C00.9 唇NOS 凡ICD-10与ICD-O-3编码相同者,只列出一个码。
9250/3 9260/3 9740/3
29
肿瘤编码四步法-2
第二步:根据诊断部位或名称寻找
ICD-10与ICD-O-3 解剖部位编码
部分肝癌、黑色素瘤、间皮瘤和淋巴瘤、
白血病等可直接寻找疾病名称编码 除特别说明外一般ICD-10与ICD-O-3的 解剖部位编码是一致的
30
肿瘤编码四步法-3/4
是否肿瘤 初步判定ICD-O-3行为学编码,需分清
是恶性还是良性? 是原位癌还是
25
恶性肿瘤
上皮名称+癌
鳞状上皮鳞癌
间叶组织+肉瘤
纤维肉瘤8810/3 脂肪肉瘤8850/3 骨肉瘤 癌肉瘤
8070/3 腺上皮腺癌 8140/3 腺鳞癌复合上皮 8560/3

食管-胃


乳房皮肤

C16.0胃(贲门)-食管 连接处 C26.8消化系统交搭跨越的损 害 C43.1/C44.1眼睑(皮肤) C49.0眼睑结缔组织 C69.9眼NOS C58 C58.9胎盘(膜)/绒毛 膜(上皮)癌NOS D39.2恶性葡萄胎/侵袭性葡 萄胎(非登记范围)
C43.5/C44.5乳房皮肤 C50乳房;不包括:乳房皮 肤 C70脑(脊)膜 C71脑
第三步:根据诊断病理学类型或名称寻
找ICD-O-3形态学编码,确认ICD-O-3 行为学编码 第四步:根据诊断病理学类型或名称寻 找ICD-O-3行为学和组织学等级和分化 程度编码
31
常见形态学编码-1

上皮组织恶性肿瘤
鳞癌 基底细胞癌 移行细胞癌 腺癌


间叶组织恶性肿瘤
纤维肉瘤 脂肪肉瘤
8070/3 8090/3 8120/3 8140/3
血管肉瘤
骨/软骨肉瘤 横纹肌肉瘤

乳头状腺癌 8260/3 囊腺癌 8440/3 乳头状囊腺癌 8450/3 粘液癌/胶样癌 8480/3
8810/3 8850/3 9120/3 9180/3 8900/3
15
病理学编码
M-__ __ __ __/__ __ III-① ② ③ ④/⑤ ⑥ ①-④ ICD-O-3形态学编码 ⑤ ICD-O-3行为学编码 ⑥ ICD-O-3组织学等级和分化程度编码 ①-⑤ ICD-O-3形态学编码__ __ __ __/__
16
ICD-10编码


C码
C00-C97恶性肿瘤

D码
D00-D09原位肿瘤 D10-D36良性肿瘤 D37-D48动态未定或者
其他:
恶性肿瘤(以ICD-O-3
为判定标准)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C70-C72 垂体肿瘤C75.1 颅咽管肿瘤C75.2 松果体肿瘤C75.3
动态未知的肿瘤
17
ICD-10与ICD-O-3 解剖部位编码
/Krukenberg瘤 8490/6 尤文肉瘤9260/3 中枢神经系统 /0-3
27
原位肿瘤/癌前期病变
不典型增生上皮内瘤变(原位癌)癌 原位癌 8010/2 上皮内瘤变III级 8077/2 常见上皮

鳞状上皮
移行上皮
乳腺导管上皮
8070/2 8120/2 8500/2

眼睑


**脑膜瘤


恶性胸水


恶性葡萄胎

C78.2 C80.9胸膜继发;恶性 胸水,恶性胸腔积液NOS
C78.6 C80.9腹膜后和腹膜继 发;恶性腹水,恶性腹腔积 液NOS
21

恶性腹水

ICD-O-3行为学编码
编码 /0 意义
良性 良性或恶性未肯定/交界恶性 潜在低度恶性/潜在恶性未肯定
9
报告职责和流程


村卫生所或社区卫生服务站
村卫生所或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生每月应主动收集确认本村 或社区中新发或已死亡的肿瘤病例,并负责填写《肿瘤卡》 和《登记册》,每月定期上报上级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 服务中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