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读书笔记

A CITY IS NOT A TREE

城市不是树形结构

读书笔记“这是一篇探讨设计思想方法的论文,其原则并不限于城市规划”

习兴慧 201111001134

随着历史的发展,功能主义城市的弊端已经日益显现。城市本应该是一个有机体,而不是一架冰冷的机器。现代主义主张建筑适应工业化社会的发展,注重实用、功能、经济、效率的问题。但是忽视了最为重要的一个因素-----人。人的行为是复杂的,人们每天都会有诸如上下班、购物、工作、散步、去银行、接送小孩等等各种行为,人们会在上下班的途中接送小孩,或者在下班的途中顺便去超市购物,亦或者在公园散步的过程中与陌生人发生交谈。这些行为的发生应该是文中所说的“半网格”结构,而非“树形”。因此这些行为所发生的空间也应该是一种“半网格”结构。但是在功能分区非常明确的城市规划模式之下,城市发展往往背离了城市真正的主体,也就是每一个复杂的个体——人。

亚历山大首先分析了自然城市和人工城市的差别,他认为自然城市是自然形成的一种半网络结构,而人工城市则是一种简单线性的树状结构,在短时间内统一规划而成。对于什么是“结构”,什么是系统,亚历山大举的最形象生动的例子:报栏、信号灯、人行道组成的系统结构,我想可以这样深入理解:在这个系统中,报栏、信号灯、人行道作为系统内的固定不变的部分,形成了系统的“结构”,而作为一个活的、不断地在发生作用的系统,除了其“结构”,其中还存在着不断地进行运动、代谢、出入的变化部分——在该系统中既是人群、报纸、钱和电脉冲,这些成分不断地出入系统,使系统产生代谢并且发挥作用,相对于“结构”而言,活的部分我们可以称之为“能量”,即一种变化和流动的不定成分,能量具有可塑性,结构塑造能量的具体运作形式从而共同达成系统功能的产生,如果用水和管道来对应能量和结构的话,就可以理解为:不同的管道造成了不同的水流形式、产生了不同的作用,比如湍急的水、平静流淌的水,比如人工水坝就是通过某种结构,让水产生了能够发电的水形从而最终产生电能。

然后亚历山大具体分析了两种不同系统结构的形成过程和结构的不同,从中可以简单的得出以下几个理解:

1. 树形结构的形成比半网络结构更加理性,受到更多的规则的限制;

2. 树形结构应用在城市设计中所带来的隐患,正是因为其缺乏半网络结构所具有的有

联系的多样性和结构复杂性。可以这么理解:复杂,而不是简洁,在城市结构中成为了优点。

半网格显然是比树形更加复杂多样的结构。亚历山大从数学的角度解释,半网格中可以产生百万计的可能性。

自然形成的半网格的城市,其功能和满足人们内部需求的能力以及各部分相互连接的关系,远远大于人工塑造的树形城市。

在给出的一系列树形结构的城市中,我们可以总结得出大部分树形城市都是被环绕着巨大街区的道路分解成为一片片,社区与社区明显分离,过分强调着社区的独立性,内部又被进一步细分为更小的单元,没有相互重叠的元素存在。这些被分割出来的块块又各自有各自独立的功能。

分析了这些树形结构的城市乌托邦范式之后,亚历山大给出了一个更为清晰的对于树形结构在城市中的缺陷的说明:“无论何时我们有树形结构,这都意味着在这个结构中,没有任一单元的任何部分曾和其他单元有连接,除非以整个这一单元为媒介。这种限制的危害究竟有多大是难以领悟的。这有点儿像一个家庭中的成员不能自由地和外人交朋友,除非整个家庭和外界交友一样。”

总之,那种强烈的追求整洁和秩序的欲望,已经不是一个自由发展的城市所应该具有的,在一定的规律下的分割,就好像把人的一切行为所对应的区域都进行了分割一样,在这处只能做这件事,而那件事一定要到那处去做才行。从属于城市单元的个体单元(比城市街区小的单元,任何级别,比如人、一个商店、一个公司等等)在树形结构中都不能够单独的、自由的具有意志和自主的行动,这的确是将城市结构简化为了军营结构。

亚历山大认为优良的城市结构必须和社会生活产生对应关系,他认为树状结构的城市是不真实的,因为社会生活本身不是一种等级制的树状结构,现代社会其实已经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完全闭合的小圈子,而是由无数的互相交叠的圈子共同形成的半网络结构。一个有活力的城市应该是,且必须是半网格结构。

然后亚历山大论述了功能“交叠”的优点,总之,这篇文章在讲:交叠、复杂、复合、模糊这些词语,起码在一定程度上是好的。而清晰、简洁值得怀疑。这里列举的例子是人和车辆的隔离。人和车辆的隔离确实能使人的安全和交通安全得到更大的保障,但这种分离有时也会带来很多不便,车辆需要确保找到雇主,而行人需要招手即来的出租车。

而在亚历山大所给出的半网络结构和树状结构的城市结构实例分析中,我们大约能够知道一些基本点的差别:树状结构通过限定边界来规划城市生活,而半网络结构则通过明确一个中心来组织城市生活,这时,边界往往自然形成并且处于动态状态,这种结构是一种动态的、开放的结构,城市生活随时随地发生交叠。

这种理论对于我们的设计非常有启发:我们在社区计划中更应该着力于建立中心、从而通过自然的引力来诱发、丰富城市生活,让各种生活团体自然形成并且动态变化,而不是去着力于建设静态的、死板的、封闭的边界围墙。

游乐本是穿插在生活中的各个角落,但游乐场却将游乐框定在了一个小小的区域里面,让人们“游乐”的概念不由自主的被拘束起来。但是这种概念本身和娱乐生活毫不相干,自由状态下,当人们想到“游乐”的时候,应该有一个充裕的空间,发生在生活领域的某一个空隙,然而在游乐场里,怎么去拥有一个充裕的空间呢?

亚历山大也提到了现在的大学的规划。现在的大学都将学校与城市分开,划定了一个很明确的界限,界内是大学,界外是非大学。不可否认这样做的必要性,但是总有很多大学生活会与外界交织在一起,张为平的《现实乌托邦》里说“这不是校园,而是厂房的设计逻辑”,大学城内部,各个校园被分解为无联系的碎片,每一个都缺乏深层次整合,使其既孤立,又无个性。

还有一个实实在在能够看到影响的例子。简·雅各布斯提到布鲁克林的后院作坊工业。某个希望开办小型企业的人需要空间,而这个空间很可能就在他的后院内。这意味着后院作坊要求既属于居住区,又属于工业区,这些区域需要交叠。然而在树形城市中,他们不可能交叠。我们设想一下,把城市瓦解成居住社区和工业区两个部分,工业区会聚集大量作坊带来的税收,而仅有相对小的消费,但居住区不但没有税收,还要符合学校、医院等造成的巨大额外财政负担。

当然这种区域自治财政分开的情况或许在我国不会出现,但我国却有一个更严重的问题,就是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且不说经济发展参差不齐、工作机会不均等必然条件,这确实是我们需要解决的一个大问题。

原生的城市是自然联系在一起的,其中的关系网络并不能具体的总结出一个明确的层级,然而在新的城市营造活动中,不仅生成了树形的城市,还把原有的关系网络打乱,打断原生的连接,并重新规划假装的把他们连在一起。

把行人从移动车辆中分离的作法,树形的概念是被勒·柯布西耶、露易丝卡恩还有很多其他人提出来的,在那个年代当然不失为一种好方法。然而在公共交通发达的今天,行人和车辆的必要重叠部分必须得到保证。

现在中国大城市最为普遍的交通问题——道路分级制度是一种典型的“树形结构”,城市道路按照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支路四个等级层层划分,快速路为城市中大量、长距离、快速交通服务;主干道连接各城市分区,为城市客、货运主要线路;次干路与主干道结合形成了城市主要道路网,为联系主要道路之间的辅助型交通路线;支路为连接次干路与街坊路的交通路线。这样单一的交通道路分级把可达性作为唯一的设计因素,把以人为主体的

城市变成了以汽车为主体的城市。这也势必导致一味地最求道路的宽度。用道路把城市分割成一个个大型的居住区、工业区和商业区,割裂了相互之间的联系。宽阔的马路变成一条条巨大的鸿沟,人们不得不选择“上天”或“入地”的方式从一个区块到达另一个区块,这些宽马路跟行人和两边的建筑不发生关系,自成体系,只是快速的通过,这也是“树形”的一大特点。

总体来说现有的城市规划思想是追求一种宽马路稀路网大街坊的规划模式,但这是一种典型的郊区模式。对于郊区或者农村来说,地域面积广大,人口密度低,村镇与村镇之间相对独立。以农业为基础的乡村,可以实现自我供给,相互之间的依赖程度不高,商业、金融业、工业、服务业等其他产业的发展水平较低,因此建造宽阔的马路有相对较低的土地成本,稀疏的路网也能满足郊区的通行需要。但是这样的模式在城市之中就并不见得合适。

城市的第三产业发达,金融、商业都需要吸引大量的人流。不同的人们对城市生活的需求也各不相同。一个百万人口城市每天会发生数以亿计的活动,这些活动在城市的每个角落里发生,只简单的用宽阔的马路把城市中的A点和B点连接起来显然不够。在自然成长的城市中(如欧洲的一些古老城市)路网的密度是非常高的,要去城市的某处,如果前方堵车,可以方便的改变行车路线,选择其它的途径到达。因为在这样的城市路网中,一个地点总是与多条道路相连。而如果是路网“宽而稀”的城市(如北京),建一条大马路也就只能通到一个地方,像北京的环线快速路,与城市的其它路网割裂,只有几处出口,一旦某处堵车,所有车都出不来,只能堵在一起,并且使拥堵的范围不断扩大蔓延,致使交通瘫痪,马路成了停车场。在这样的城市中街道的尺度巨大,人们离开了汽车就寸步难行,街道变得危险不再吸引人,孩子们不敢在路边玩耍,一尘不变的街景使逛街变得乏味,城市里没有那么多的故事发生,人与人的关系也变得冷漠。这样的城市是非人性的。

在1996年的《新都市主义宪章》中,分等级的城市道路被认定为“最差的步行环境”。柯布西耶受到了谴责,他的光明城市理论在世界范围内被人们所接受和模仿。特别是在中国的城市里。但是其结果却是灾难性的。柯布的理念使得步行“面临消失的危险”,城市走向分裂和破碎,汽车如同洪水猛兽般侵入了城市。

既然树状结构如此的违反自然规律,那么为什么我们总是试图用树状结构来控制一切呢?树形的城市结构割裂生活原本的复杂性,试图用简单的逻辑,线性的思维方式来干预人类原本复杂的社会行为。这本身就是错误的,或者说是目光短浅的。无论是早期的专制主义社会、还是现在的树状城市设计,我们似乎总是迷恋于树状结构。

亚历山大认为这源于人类头脑思维方式——人总是将一切思维对象都解析、简化为树状结构,分类和归类是最原始的心理过程,人们思考问题的方法总是试图去分类整理,重叠的或者相似的部分很容易被删去。的确这种思维能力让我们逐步深入的认识复杂的自然界,而当我们不再仅仅停留在“认识”而是试图用这些已经删减、肢解过的“认识”去“复制”或者“制造”的时候,这种思维方式则使我们离真实越来越远。

在任何有组织的对象中,极度分割和内部元素的分裂,是趋向毁灭的第一个信号。对一个社会而言,分裂是无组织状态;对一个人来说,分裂是精神分裂症和临近自杀的标志。当我们借助树形思维是,我们正以富有活力的城市和人性的丰富多彩为代价,换取仅有益于设计师、规划师、管理人员和研究人员的概念上的简化。一个城市每一次被撕下来一块,将早先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树形结构,那这个城市就朝着瓦解迈进了一步。

城市不祥瓦解的例子就是老人和其他城市生活的隔绝。这个恐怖的例子就像亚利桑那州的太阳城。分离不仅使老年人和年轻人之间变得不再交流,而且更糟糕的是,它也在每个人的生活中产生了同样的裂痕。当你本人住进太阳城并步入晚年时,你的今天和你的昨日之间的联系纽带将无法确认,将丢失,并且由此断裂。说直白些,就是一切只存留在你脑内对于过往的记忆里。在你的晚年,你的青年时代的痕迹已不复存在——两者被分离,你的生活被

撕裂两半。

城市是一个生活的容器,生活存在且重叠于容器之中,如果我们把城市考虑成树形,随时准备把城市割裂、分割,那也就是活生生剖开了我们的生活,生命将被撕裂、摧毁。

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去营造一个城市呢?亚历山大也没有给我们带来一个明确的有效的方法。但是他给了我们一个突破口一个起点,可以让我们认识到现有的错误,让我们思考得更深入全面,一步一步走得更好。

设计类读书笔记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读书报告(读书笔记) 学院:艺术学院 课题名称:广西南宁市东方外国语 学院片区景观规划设计 专业(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班级: 09-09 学生:梁艳梅 指导教师:黎勇 日期: 4.27

日期: 2013 年 04 月 28 日 读书地点:家 读书书名:设计的觉醒 作者:田中一光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11-1 读书内容(章、节): 本书是田中一光先生在大陆首次发行的文集,他以亲笔文字将读者带入自己的工作与生活,去体验与众不同的设计人生,进而认识一个真实、全面的田中一光。设计大奖上的冉冉新星、办公室里的“工作狂”、讲台边的“园丁”、玻璃窗边的编排指挥家……他工作上的非凡才华让人敬佩奋发;而年龄最小的歌舞伎观众、戏剧舞台上的活跃份子、爵士乐的鉴赏家、厨房里的美食创意鬼才……他生活中的情趣又让人心生向往。身为设计师的田中一光先生,以清丽优美的笔触,充满画面感的描写与记录,将设计之道与生活之道自然融合,在启迪设计智慧的同时,也为读者打开了更广阔的生活视野。 田中一光先生于2002年去世,从02年至今的这段时间,中国设计界对日本设计的关注与日俱增。日本人骨子里对细节和质感的偏执;岛国人因为资源的匮乏和人口比例的失调所引发的忧患意识;消费文化在日本的白热化发展导致的市场极度细分,这些日本的特殊性所衍生的设计特质给国人探寻自己的设计之路提供了良好的借鉴与引导。日本设计在国内的反响让我们认识了当今日本设计界的一批中坚力量:原研哉、深泽直人、隈研吾、安藤忠雄……而作为这些设计师的前辈,真正日本设计风格与哲学的开拓人物田中一光,向我们更好地呈现了日本设计的发展、沿革、嬗变。在追根溯源中,我们期待国人对设计本质的不懈求索精神,终将觉醒。 读后感: 一直在思考为何有关日本设计的书籍近年在国内如此受欢迎,而在此书中我似乎离答案又近了一步。因为它展现的是以田中一光为代表的战后第一代日本设计师,伴随时代变迁和发展不断实践与思考设计的本质,以期更准确地把握人类自身价值和生活观念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根植于现代设计中的理想基因被再次唤醒。一个错位的对应,现在的中国正如六七十年代的日本——都是世界工厂,我们看着日本从阵痛中走过,欣然发现他们自信地走出了一条不卑不亢的设计之路。

城市设计(上)——设计方案读书笔记

城市设计(上)——设计方案 [德]迪特尔·普林茨 本书是为德国高校建筑学专业/城市规划专业/风景园林专业的学生专门撰写的《城市设计》教科书,分上、下两册。本册主要讨论城市设计的基本方法,包括现状调查、目标设定、方案设计,及道路交通、噪声防护、道路照明、开放空间、住区住房、配套设施等方面的设计手法。此书,可以让“城市设计”不再炫耀,更加的理性化。 读书笔记主要集中在第四章——设计的基本方法。学习了解在设计中的一些基本的布局形式、尺寸以及组织形式,使得以后的设计能够更加科学、理性化和人性化。 设计的基本手法 1 交通 城市交通规划必须满足以下前提条件 ——维持绝对必需量的交通。 ——当分配交通流量时,就以所有的交通方式作为对象,这时,尤其应促进非机动化的私人交通以及公共的客运交通。 ——公平考虑所有居民所拥有的交通机动化需求和可能性。 ——对比要的交通流进行引导,从而尽量减少交通问题对于生活质量的侵害。 ——充分考虑环境保护、能源节约与国民经济方面的可能性。 例:一个居住区的道路网开发 合理的开发模式——集中布置的居民点 建筑在空间上相对集中布置,日常生活必须的设施在步行范围内。远距离的目的地与住宅间通过公共交通工具联系。 优点:大大限制了机动车交通,只需要较少的交通用地。能源消耗较少,环境污染也较轻。 1.1 步行交通 步行交通必须是连贯并且有着明确的目的地指示的道路结构,步行者的安全和活动灵活性必须优先考虑,同时还要考虑步行的舒适性。 步行者的出行半径收到目的地与个人之间的关系、个人条件、道路频度和阻碍等因素的影响。在步行交通中,特别需要保护婴儿、小学生和老人的安全。 以下道路的安全性需要优先考虑: 1.步行者来往频繁的道路 2.不以车辆通行为首要用途的道路,例如游憩道路和购物街到。

《设计心理学》读书笔记

《设计心理学》读书笔记 物品的外观为用户提供了正确操作所需要的关键线索--知识不仅存储于人的头脑中,而且还存储于客观世界。 设计必须反映产品的核心功能、工作原理、可能的操作方法和反馈商品在某一特定时刻的运转状态。设计实际是一个交流过程,设计人员必须深入了解其交流对象。 几条最重要的设计原则: 1)概念模型:优秀的设计是设计人员和用户之间的交流,只是这种交流要靠产品来体现。产品本身必须能够说明问题。如果设计者没有提供这种概念模型,用户只得自己创造,结果容易出错。概念模型是优秀设计中的一个关键环节。 2)反馈:显示操作的结果也是设计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没有反馈,用户便总会琢磨自己的操作是否产生了预定效果。因为没有反馈,用户会在不合适的时间关闭或是重新启动机器,从而丢失刚刚完成的工作;或是重复指令,使机器操作两次,造成不利后果。 3)限制因素:要想使物品用起来很方便,几乎不出错,最牢靠的方法是让该物品不具备其他功能,从而限制用户的选择范围。设计时未考虑限制因素,是在产品上附加警告信息和使用说明的原因之一。 4)预设用途:优秀的设计人员总是设法突出正确的操作方法,同时将不正确的操作隐匿在用户的视线之外。如果物品的预设用途在设计中得到合理利用,用户一看便知如何操作,无须借助任何的图解、标志和说明。 设计模型是指设计人员所使用的概念模型,用户模型是指用户在与系统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概念模型。系统表象基于系统的物理结构(包括用户使用手册和各种标示)。设计人员希望用户模型与设计模型完全一样,但问题是,设计人员无法与用户直接交流,必须通过系统表象这一渠道。如果系统表象不能清晰、准确地反映出设计模型,用户就会在使用过程中,建立错误的概念模型。 自然匹配是指利用物理环境类比(physical analogies)和文化标准(cultural standards)理念设计出让用户一看就明白如何使用的产品。设计人员可以利用空间类比概念设计控制器,如控制器上移表明物体也上移;为了控制一排灯的开关,可以把开关的排列顺序与灯的顺序保持一致。有些自然匹配则是文化或生理层面的,例如,升高表示增加,降低减少,声音高表示数量多。 有趣的是,人们在使用日常物品过程中遇到挫折时,埋怨自己的倾向与常规的归罪习惯有所不同。总的来说,人们习惯把自己的问题归咎与环境,而把别人的问题归咎与性格。 人的行动可以分为七个阶段 1)确定目标 2)确定意图 3)明确行动内容 4)执行

作文-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读书笔记

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读书笔记 一直对日本的设计很感兴趣,朋友也推荐我去读一下原研哉的《设计中的设计》这本书,在闲暇时间细细的把这篇文章读了下来,这是一本值得慢慢品味的书籍,读完后,要将书合起来,慢慢回味,日后打开再读。这本书并不是讲述如何做设计的,而是介绍了原研哉的一些代表作品,并且对设计过程进行了细致的记录和分析,更像是他的一本随笔集。作为设计师,原研哉分享了设计背后的故事,书写了对设计的观点和思考。细腻、深入的文字,品读的不仅是设计、美学、文化,还有对生活的反思。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被书中介绍的设计案例深深吸引住了,作者的许多观点和设计观念颇为受用,书中提到的每一个设计都能让我们体会到设计者背后的匠心独运。 文章一开始就提出“设计到底是什幺?”我想是一个值得考究的问题。读了这本书,能从更多角度和层面的理解设计。为了给出自己的答案,原研哉他走了很长的路,做了很多的探索,回顾了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并且策划了二十一世纪的日常用品再设计展览,通过与许多设计师的互动一起来思考设计与日常生活的关系。文章中谈到我们无意识的生活在设计的海洋中,而生活本身就是设计的起源地,设计归根结底就是我们对生活的发言。”日常“也是原研哉反复提

到的一个词,它是设计的起源也是设计的意义,这本书说到底是在提醒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一个设计师,因为你可以设计的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设计”,还有你的生活。这也是给我印象很深的一个观点,文章中谈到的几个设计它不仅为日常用品提供了新的可能,在这背后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日本的一些优秀的设计作品,不管是建筑也好日用品也好,都具有一种简单而深远的意味,就如同中国的山水画中的恰到好处的留白一样,更多的是一种心灵的体验。文章讲到了设计与过去,设计与生活,设计师所处的时代,艺术与设计,设计的未来等等,这些都体现了作者丰富的生活积累和设计经验。 日本设计师似乎总能在些许平常的生活事物中点亮一个小创意。书中给我印象很深的是作者介绍无印良品的设计以及他的设计感受,书中有个词是对无印良品的评价就是“虚无”。它传递给消费者的是一种“这样就好”的满足感,在朴素与简约中寻找新的价值观和审美,以丰富而低廉的成本去实现一个最合适的低价格。无印良品广告海报—地平线。地平线,地面与天空连成一线,包容万象,和无印良品的整个理念结合的近乎完美。人们觉得自己渺小的时候就是看到壮阔的景观,而最壮阔的就是地平线。这幅画面单纯、简单,给人一种很放松很亲切的感觉,并且留给读者很大的想象空间,而不是把信息强制传递给受众。作者把设计作为

平面类读书笔记

平面设计法则读后感 《平面设计法则》对学习设计的学生来说是一个一站式的资源库,既是有趣的基础教程,同时也是深入设计领域实践的“入门读物”。《平面设计法则》围绕着三个有递进关系的部分展开基本法则、创作流程的法则和各个领域的设计法则。基本法则:由知名设计师从文字、色彩、版式及设计风格等设计元素的角度人手,讲述平面设计基础的、一般性的方法。创作流程的法则:结合项目案例,解析从概念策略、市场研究、图形图像到设计工作流程和后期制作的工作方法和要点。各个领域的设计法则:通过知名设计师分析自己设计的作品,与读者一起分享宝贵的经验。这些案例几乎涵盖所有平面设计的领域。 史蒂芬·施德明也成对之评价“这是我见过设计书中最好的一本,精挑细选的三十几个项目包含了大量的爱和关怀。这些设计师也是我最欣赏的,他们认真研究、精心撰写,并很好地展示了作品。这对任何设计书来说都非常重要。” 目录分为自序基本法则、简介、文字设计、色彩、版式没计、风格、创作流程的法则等等 序言介绍了作者第一件事:在我还只有十二岁的时候,我有一个名叫德比的好朋友。我们俩都喜欢杂志和时尚,都喜欢画画、看书、写文章。在进入六年级之前,我们俩用了整个夏天创建了一本杂志,并且根据我们两人的名字为它取了一个名字——debutante。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去写文章、画插图;采访了所有认识的人以便提高杂志的曝光率;进行了关于衣服、男孩儿、约会(尽管当时我们俩都还没有尝试过)的调研。我们翻阅了很多杂志和书籍来寻找灵感,完全沉溺于自己的创作当中。我们以讨论采用哪些内容、放弃哪些内容、什么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而什么无关紧要,唯一的一次争吵就是到底由谁来保存仅有的一份原稿引发的。夏天结束的时候,我的爱情也随着杂志的印刷不期而至。 进入大学的时候,我下定决心要成为一个现代版的戴安娜·弗里兰(dianavreeland):富有传奇色彩的((vogue))杂志编辑。但当我迫不及待地想加入 学校报社的编辑部,却被礼貌地回绝了。我是那么地想为报社工作,不禁想象自己给编辑写了几封文笔优美的信,倾倒众生,以至于他们来求我加入报社。后来事情出现转机。在没有人愿意报道一次妇女权利集会的情况下,我在最后时刻接到任务去报道了校园健康食品商店旁举行的妇女集会。我的雄心壮志终于得以实现。临近毕业的时候,我把自己的作品集投递给了cond6nast公司。不可思议的是,我居然接到了该公司人力资源部门的电话通知我去面试;显然,《名利场》杂志的设计总监查尔斯-乔治瓦特在我的作品集里看到了他欣赏的东西。这对于我来说无异于中了彩票。我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准备这场面试,为穿什么衣服而头疼不已,换了一套又一套的衣服,希望尽可能给人留下最美好的印象,其中包括了妈妈亲手为我缝制的作为毕业礼物的衣服。虽然最后失败,但是也让作者懂得自己的缺点,在后来的事业路上少走了弯路 创作流程的法则介绍了:平面设计不仅仅就是平面设计。在如今感觉超负荷的视觉设计领域中,再也没有一个大型的市场只瞄准一种产品、一个商标或者一种包装。一位备受推崇的作

(完整版)设计心理学读书心得

设计心理学读书心得 《设计心理学》是一本有关日用品心理学的书,侧重于告诉人们如何理解那些配备旋钮、刻度盘、控制键、开关、指示灯和仪表的物品。在书中作者表达了一种十分重要的观点:“绝大多数的日常知识存储于外部世界而非人的头脑中。”也就是说人的大脑空间还是有限的,大部分还是需要依靠外界知识存储来进行操作。 诺曼说,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是避免犯错误的一个根本途径,即设计应以用户的需求和利益为基础,以产品的易用性和可理解性为侧重点。 认知心理学认为:在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之间存在着一种对应关系,人脑内部是以符号、符号结构以及符号操作来表征、解释外部世界的“符号”是信息的载体,因此,这些心里表征就代表了外部世界存贮在头脑中的“信息”。内、外两个世界不断的进行着信息的交换,这样的结构就解释了人与外部环境之间“信息交换”的关系本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遭遇个各种不同的麻烦,往往很多人会认为是自己太笨,然而事实却是因为产品的设计有问题。这需要设计人员对产品的外观和易用性之间保持平衡,在设计产品时不能只注重外观,也不能只重功能,想要在保证设计的几项原则下把产品做到最好则需要从用户的角度看问题,考虑可能出现的每一个差错,然后想办法避免这些差错,设法使操作具有可逆性,以尽量减少差错可能造成的损失。 在设计中当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1、保证用户能够随时看出哪些

是可行的操作。2、注重产品的可视性。3、便于用户评估系统的工作状态。4、在用户意图和所需操作之间、操作与结果之间,可见信息与对系统状态的评估之间建立自然匹配关系,要利用各类自然关系和自然限制因素,尽量不要使用产品说明书或标示,即便确有必要也应当只用一次。 设计人员将复杂的操作过程变得容易需要遵循以下七项原则:1、应用存储于外部世界和头脑中的知识。2、简化任务的结构。3、注重可视性消除执行阶段和评估阶段的鸿沟。4、建立正确的匹配关系。5、利用自然和人为限制因素。6、考虑可能出现的人为差错。7、最后选择,采用标准化。第一项原则适用于功能较多的产品,将人脑与外界之间建立互补关系。第四项建立正确匹配关系则能将产品的易用性体现出来,它将产品的功能与开关相对应。 有些设计故意将产品的使用难度增大,以达到其使用目的,在这种设计上可以适当加大其难度但是又不能磨灭其易用性和有规可循。 设计会对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作为未来设计师的我们需要注重产品的易用性以用户为中心与用户建立良好关系,多加沟通,正确理解和使用书中的设计原则,并在工作和生活中对周围的人和事物多加观察和思考,在设计师会创造出更好的作品。

行为设计学零成本改变读后感700字

行为设计学零成本改变读后感700字 《行为设计学:零成本改变》是一部由美国的奇普·希思和丹·希思共同著作的书籍,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呢?书中主要通过对各种难题的分析,为读者提供了很多解决问题的丝路和看法。小编这里给大家带来了一篇网友的读后感,一起欣赏吧! 改变,需要情境,也需要我们指挥自己的骑象人,以及持续地激励大象。当你终于决定开始改变时,更需要你做的是强大的内驱力将改变继续下去,直到达到目标。 大改变总是始于不起眼的每一小步,小改变才能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但这并不意味着改变就能变得轻而易举。 改变从来都不会在短期内发生,而是从第一步迈到第二步,然后到第三步,甚至到一千步,每一步都是在不断地强化,少了一步,都会让改变半途而废。 在婚姻中,需要夫妻双方从彼此的身上寻找亮点,不管亮点有多小也必须寻找亮点,并且奖励亮点。 但是,学会寻找亮点,并且表扬“渐进”行为,并不容易,我们需要经常观察环境,寻找一线光亮。 进步是重要也弥足珍贵,所有人都希望自己能被温柔以待,比起惩罚和挑剔,我们总是更加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和

认同,从而感觉到自己的价值所在。 “渐进”的方法,同样可以运用在育儿方面,对此,美国心理学家艾伦.卡兹丁建议父母“捕捉孩子表现良好的时刻”,他说: 给孩子设定一系列小目标,每达成一个小目标,就给予孩子奖励,直到孩子最终养成了某种习惯。当孩子表现不佳时,如果父母首先问问自己,孩子做到了哪些部分,父母就会减少对孩子发火的次数。 如果父母能时常回想一下,在孩子成长的某些特定情境之下,父母总是可以自然而然地做出强化。比如孩子蹒跚学步的时候,父母会惊喜地抓住孩子的手,孩子每向前一步,父母就大声地鼓励孩子。 在无形中,父母传递给孩子的是勇气和力量,让孩子克服内心的胆怯,时间不长就学会了到处走路,直至奔跑起来,父母不得不追赶上去,才能抓住调皮的孩子。 从此以后,父母就慢慢地忘记了肯定孩子的每一个小进步,但是殊不知,孩子越大越需要父母的认可和赞美。 其实不管是自我关系还是婚姻关系、育儿关系等改变,想要让改变轻松起来,始终离不开这个三部曲模式:指挥骑象人,激励大象,并营造路径,改变才能顺利发生。

设计心理学(新版)读后感

《设计心理学---日常的设计》读书笔记 豆瓣上有一句《设计心理学》初版的评价:虽然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书,思路还是有不少可以借鉴。而新版中则有这样一句自评:本书的第一版历久不衰,度过了黄金岁月。对一本关注技术的书来说,持续出版25年是不可思议的,现在仍然有参考价值。 也许有些人会觉得这本书对他们的设计工作并不会起到作用。实际上,只要你所做的事情与创作有关,不管是画画、平面、工业设计、周边、音乐等等,书中所有的理论都能为你所用,并且最大程度减少你在尝试之路上走的弯路。比如我曾无数次遇到一些人费尽口舌向我讲解某人作品中所蕴含的种种意义,却完全无视我压根没看过原作这一最根本的问题,假如我是用户,这可算是极其糟糕的用户体验了。 这本书偏理论,甚至偏论文那种调调,但是贯穿始终的“以人为本:的理念却让我无比认同。或许应该说,我推崇的设计理念也是书中所写的,但是我没有大师那种深厚的的功力能分析出一本书,所以只能从大师的作品里汲取跟多的营养。 至于什么是设计的以人为本?我来举个简单的例子(你可以把商品二字换成任何手边的东西来看): 1、拿到一件商品,仔细阅读了说明书后依旧不知所以然 2、拿到一件商品,大概看了看说明书就差不多能用起来了 3、拿到一件商品,不看说明书也基本能用 4、拿到一件商品,直接上手各种舒服 以上1234中,4就是充分研究了人们对需求的心理,并将用户的个人意识作用于商品设计中,使使用者尽可能以最自然的状态接触商品所有的细节。虽然这只是个简单且粗糙的例子,并不适用所有领域,但如果做到了4的程度,你的设计就相对完美的以人为本的设计。 书中原话:如果需要在产品上附加标注,才能把使用方法说清楚,这样的设计就有可能存在弊端。标注的确很重要,有时也必须存在,但是适当地应用自然匹配原则就能尽量减少使用标注的必要性。每当你考虑使用标注时,就应该想想是否还有其他的设计方案。

读书笔记创意设计

读书笔记创意设计 创意设计基础 第二章设计元素 一、线条 用线条营造气氛:水平直线置于图形中央,由白色空间环抱,显得平稳舒坦。同意的线条偏离中央,并形成角度,给人以较为活跃的感觉。水平线通常传递一种平静的情绪;而垂直线则给人以井然有序的动感;折现能为设计增添紧张和无序的气氛;曲线像大多数线条一样,可以指示方向,除次之外,曲线也能为设计增添流动的感觉。 用线条进行构成 用线条增加纹理 二、文字 使用文字创造气氛:在一副设计中,常常可以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字体,而保持作品的整体和谐与统一。事实上,使用反差强烈的字体可以增强趣味,例如经典。优雅的Goudy Oldstyle字体配上粗重的Univers粗体或黑体字,往往令人耳目一新。在杂志的一页中,不妨把衬线字体和无衬线字体同时使用:一种用于正文,另一种用于标题/说明或附属性文字。字体的变化类型多种多样 选择恰当的自豪和字体 文字可以构成形状

字体风格:永恒经典与时尚流行 三、图形 图形可以用多种方式创造 图形能够激发兴趣 图形的组织功能 图形也能成为创意的工具 四、纹理 纹理的多种用途:A纹理可用于填充图形,或者作为背景尘土文字和线条,营造特定的氛围。即使不是特意加入,纹理也可能以耨中形式存在,如纸张、电脑荧光屏以及其他材料都具有各自的纹理B讲平时难得拼凑在一起的纹理互相搭配,形成对比,可以产生饶有风趣的效果。 第三章结构 1、平衡 获取平衡的路径不止一条 平衡有助于营造气氛:对称、非对称、非对称平衡、紧张感 2、对比 对比是自然而成、无处不在 对比能强化创意 对比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明度、色彩、形状纹理的对比。字体设计中的对比。

广告设计读书笔记

广告设计读书笔记 【篇一:平面类读书笔记】 平面设计法则读后感 《平面设计法则》对学习设计的学生来说是一个一站式的资源库, 既是有趣的基础教程, — 同时也是深入设计领域实践的“入门读物”。《平面设计法则》围 绕着三个有递进关系的部分 展开基本法则、创作流程的法则和各个领域的设计法则。基本法则:由知名设计师从文字、 色彩、版式及设计风格等设计元素的角度人手,讲述平面设计基础的、一般性的方法。创作 流程的法则:结合项目案例,解析从概念策略、市场研究、图形图 像到设计工作流程和后期 制作的工作方法和要点。各个领域的设计法则:通过知名设计师分 析自己设计的作品,与读者 { 项目包含了大量的爱和关怀。这些设计师也是我最欣赏的,他们认 真研究、精心撰写,并很 好地展示了作品。这对任何设计书来说都非常重要。”目录分为 自序基本法则、简介、文字设计、色彩、版式没计、风格、创作流 程的法则等 等

序言介绍了作者第一件事:在我还只有十二岁的时候,我有一个名叫德比的好朋友。我 们俩都喜欢杂志和时尚,都喜欢画画、看书、写文章。在进入六年级之前,我们俩用了整个 : 夏天创建了一本杂志,并且根据我们两人的名字为它取了一个名字——debutante。我们花了 很多时间去写文章、画插图;采访了所有认识的人以便提高杂志的曝光率;进行了关于衣服、 男孩儿、约会(尽管当时我们俩都还没有尝试过)的调研。我们翻阅了很多杂志和书籍来寻 找灵感,完全沉溺于自己的创作当中。我们以讨论采用哪些内容、放弃哪些内容、什么具有 重要的文化意义而什么无关紧要,唯一的一次争吵就是到底由谁来保存仅有的一份原稿引发 ; 富有传奇色彩的((vogue))杂志编辑。但当我迫不及待地想加入学校报社的编辑部,却被礼 貌地回绝了。我是那么地想为报社工作,不禁想象自己给编辑写了几封文笔优美的信,倾倒 众生,以至于他们来求我加入报社。后来事情出现转机。在没有人愿意报道一次妇女权利集 会的情况下,我在最后时刻接到任务去报道了校园健康食品商店旁举行的妇女集会。我的雄 心壮志终于得以实现。临近毕业的时候,我把自己的作品集投递给了cond6 nast公司。不可

广告策划与设计读书笔记

广告策划与设计读书笔 记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广告策划与设计》读书笔记 “未来的营销是品牌的战争——品牌互争短长的竞争。商界与投资者将认清品牌才是公司最可宝贵的资产,拥有市场比拥有工厂重要得多。而唯一拥有市场的途径,就是拥有具市场优势的品牌”——营销专家如是说。 品牌是为机构创造持续、稳定、独有的有形与无形利益的竞争手段,是机构通过产品、消费者建立的、需要机构主动追求和维护的一种关系。 品牌兴,则企业兴。广告作为打造品牌重要途径,是市场部成员必须了解和学习的一门知识。下面将《广告策划与设计》中一些重要的学习内容记录如下,更好的为工作服务。 一、广告方案的主要内容 广告方案是通过广告语言、形象和其他因素,对既定的广告主题、广告创意所进行的具体表现。 广告方案的结构一般有四大主体部分,即标题、正文、随文、广告语。根据具体需要,有时也有副标题和引导文。 二、广告策划书的结构 1.前言 2.市场概况及竞争状况 3.消费者研究 4.产品机会点/问题点 5.市场建议 6.产品定位 7.行销建议

8.创意方向与广告策略 9.广告表现 10.媒体策略 11.预算分配 12.广告效果测定 13.前品推荐 三、广告创意思考方法 1.罗瑟.瑞夫斯独特的销售主张(unique selling proposition) 2.大卫.奥格威的品牌形象法(brand image) 3.威廉.伯恩巴克和ROI理论(relevance originality impact) 4. A.里斯和J.屈特的定位论(positioning) 5.共鸣论(resonance) 6.品牌个性论(brand character) 7.集脑会商法(头脑风暴法) 8.垂直和水平思考法 9.联想创意法 10.实证法 11.逆向思维法 12.提问探讨法 13.形态方格法 14.强化创新动机法 15.提喻法

情感化设计与设计心理学读后感以及设计实例分析 - 副本

情感化设计与设计心理学读后感 在心理学上,人类对外界刺激产生的反应包括三个层次: 本能, 行为和反思。本书的作者根据这三个层次,对情感 化设计进行了阐述。 首先,人的大脑有三种加工水平,其中,本能水平是自动的预先设置层,行为水平支配日常行为中的脑部活动,反思水平则是脑思考的部分。这是全书的核心观点的基础。从上至下是知觉驱动,从下至上是思维驱动。作者举了过山车的例子,坐过山车本身是会引起对害怕的本能感觉,但是过后又会因为是一种冒险刺激行为而感觉良好,还可以作为吹嘘的资本,所以坐过山车的行为是本能水平的焦虑与反思水平的快乐pk的结果。 针对这三种加工水平,设计也可以划分为本能水平的设计、行为水平的设计和反思水平的设计。 本能水平的设计指的是产品的外形。人是视觉动物,对外形的观察和理解是出自本能的。如果视觉设计越是符合本能水平的思维,就越可能让人接受并且喜欢。 行为水平的设计应该是我们关注最多的,特别对功能性的产品来说,讲究效用,重要的是性能。使用产品是一连串的操作,美观界面带来的良好第一印象能否延续,关键就要看两点:是否能有效地完成

任务,是否是一种有乐趣的操作体验,这是行为水平设计需要解决的问题。 反思水平的设计与物品的意义有关,受到环境、文化、身份、认同等的影响,会比较复杂,变化也较快。产品真正的价值是可以满足人们的情感需要,最重要的一个需要是建立其自我形象和其在社会中的地位需要。当物品的特殊品质使它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时,当它加深了我们的满意度时,我们就会对他产生爱。 举例说,我们购买外观可爱有趣的物品,出于我们的本能,哪怕很多东西将来我们用不着,甚至同其它物品并不相配(如房间的各种装饰),但为了“好看”,有时我们会甘心掏钱;我们购买方便使用的各种工具,出于行为水平的反应,“如果功能不足或者没有益处,那么产品几乎没什么价值”;我们购买一些旅游记念品,哪怕他们看上去很普通,又不精致,也没什么功能,但却满足了我们反思水平的需要,在回忆的时候,它们往往十分重要。 在这里我也想到一个有趣的例子。苹果在本能水平的设计已经无可挑剔,由于其良好的品牌形象,苹果已经某种程度上成为特立独行和简约高尚生活的代名词,因此在反思水平上也赢得了用户,至于行为水平上的设计,用得顺手的人当然赞不绝口,用得不顺手的人也因为另外两种层次上需求的满足暂且忍耐,认为是自己的问题。购买苹果的产品,不止是为了功能和设计,也是为了一种心理上的满足,表达自己“想成为那类人”的心愿。从这个角度讲,更炫更酷的视觉设

《图形设计》读书笔记

《图形设计》读书笔记 由于对设计类的知识了解的不多,所以利用暑假的时间读了《图形设计》这本教程,其中,对图形的构形方式这一章印象深刻。 首先是引言部分,主要讲述了关于图形的作用特点和视觉传播的手段。图形的特点在于它比文字传播更迅速、直观、感性,它是人类探索视觉信息交流过程中的智慧体现和结晶。而人类可以说是一种依靠信息生存的动物,这些信息大部分都来源于视觉,单独依靠文字来传播信息已经不适应当今时代的发展,通过图画语言来传递信息比通过任何字母或者数字的组合来进行交流都更直接、更便捷,这是有原因的,书中告诉我们,这是因为人类的思维过程就是以图画的方式来进行的。仔细思考,的确如此:图形不受语言差异的限制,它有视觉的共通性。从下学期开始,就将踏入设计领域的学习了,而在设计领域,图形设计已经成为视觉传播的主要手段,利用图形表达思想、传递信息,是设计师的主要活动和基本功。所以我决心在进入这一领域的开始阶段就认识图形的重要意义,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在不断的设计时间中逐渐成长为一个出类拔萃的设计家。 读到这里,我越发的认识到艺术里面的学问博大精深,不得不承认,对半路出家的我来说,是有难度的,但这些在“努力”面前都不算什么,只要有心学习就能够完成。 第一章主要概述了图形的概念和特性,对于我这样的初学者,这些概念类的知识对以后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图形从广义上讲,是一种以形达意的智慧,它广泛存在于各种视觉艺术中。狭义的图形设计,主要是指在平面设计中为了传达某种信息或表达某种思想而对视觉元素进行的组织和创造。从这些中,我们可以知道,图形是一种视觉语言,它不同于图像,是人类智慧的产物,且图形创作的目的是传达或者记录信息和思想。书中列举了图形的十种特性,包括多义性、叙事性、空间性、文化性、审美性、传承性、复制性、独特性、象征性、概括性。 1、图形的多义性:很多图形给人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可以有多种解读,图形的这种特点在我看来有利有弊,利在于它在信息传达的过程中可能传递出更多的含义,可以丰富一个图形所具有的信息量;弊在于,如果处理不当,图形会引起歧义,这也是非常容易发生的事情。 2、图形的叙事性:图形是静止的,却能讲述连续的故事。其实,在平面设计中有很多回讲故事的图形广告,这些广告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都有接触到,仅仅是一幅图画就能让观者联想到里面发生的内容,这就是叙事性的体现。 3、图形的空间性:在二维的空间中能够去表现出三维空间,比如仅仅用线条就能表现出立方体,在图画中采用多点透视的方法一样能表达出三维空间。 4、图形的文化性:每一种文明的独特视觉文化都能以各种图形形象和图形语言表现出来,不仅传统文化在图形中有明显的反映,现代不断形成的文化也在通过图形表现出来。 5、图形的审美性:图形的功能已不只是实用,而且还能满足审美需求,图形所能提供给人们的这种精神上的愉悦是视觉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6、图形的传承性:图形语言如同我们所讲的语言一样,都不是我们自己创造的,而是一代代积累下来的,在这样的积累过程中,不断有新的语句和表达方式被创造出来,图形语言同样不是无根之木。 7、图形的复制性:一个图形形象可以很好地应用在各类媒体上并能够大量复制,这是语言和文字无法比拟的优势。图形的这一特性具有很高的传播价值和商业价值。 8、图形的独特性:在设计中,图形的独特性是树立自我形象并与其他人相区别的关键。比如标志的设计,期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与众不同。 9、图形中的象征性:图形

《设计结合自然》读书笔记

《设计结合自然》读书笔记 《设计结合自然》是历史的产物,伊恩·麦克哈格正是那个被历史之手选择的人。他的一生,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理解为围绕《设计结合自然》的一生,这种历史也是生态规划的历史,乃至于景观设计学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伊恩·麦克哈格的成就已为世界公认,但围绕着他同时又有着一些争议。这些争议说明了景观设计学专业内部存在的一些矛盾。了解这些历史,对于今天中国现状下的景观设计学发展有重要意义。 麦克哈格在1967年出版的著作《设计结合自然》中提出了应当在规划中注重生态学的研究,并建立具有生态观念的价值体系。在他的规划思想与实践中,既不把重点放在设计方面,也不放在自然本身上面,而是把重点放在介词“结合”上面。他认为:“如果要创造一个善良的城市,而不是一个窒息人类灵性的城市,我们需要同时选择城市和自然,缺一不可。两者虽然不同,但互相依赖;两者同时能提高人类生存的条件和意义。”这些思想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是具有深远影响和现实意义的,直至今日依旧对我们的规划工作有着指导作用。读过之后,笔者发现这本书最重要的意义以及作者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均可见于书的题目“设计结合自然”。其中蕴涵着对以前规划思想中错误的价值观的警示批判与对新的价值观的倡导。在书中的理论阐述与实例分析中贯穿始终的是作者的生态价值观。通过对这本书的学习,我加深了对规划中建立正确自然价值观的重要性的认识。 传统的自然价值观麦克哈格在书中指出在传统的价值观念中人们面对的是“一个以人为中心的社会,在此社会中,人们相信现实仅仅由于人能感觉它而存在;宇宙是为了支持人到达他的顶峰而建立起来的一个结构;只有人是天赐的具有统治一切的权利。” 他对美国社会的现实状况进行了批判,指出人们无视自然,无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只注重短期经济利益,象魔鬼一样将道德排在最末位。还尖锐的指出经济学家,除极少数例外,都是商人的奴才,他们和商人一起,毫不掩饰与厚颜无耻地要求我们的价值体系适应他们的价值体系。 他认为由一神论产生出来的西方的宗教是这些道德观念的主要根源。圣经中所描写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仅与我们看到的现实不符,坚持人对自然的支配与征服,鼓励了人类最大的剥夺和破坏,而不是尊重自然和鼓励创造。在过去久远的

设计心理学1读书笔记

设计心理学1读书笔记 【篇一:设计心理学读书心得】 设计心理学读书心得 《设计心理学》是一本有关日用品心理学的书,侧重于告诉人们如 何理解那些配备旋钮、刻度盘、控制键、开关、指示灯和仪表的物品。在书中作者表达了一种十分重要的观点:“绝大多数的日常知识 存储于外部世界而非人的头脑中。”也就是说人的大脑空间还是有限的,大部分还是需要依靠外界知识存储来进行操作。 诺曼说,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是避免犯错误的一个根本途径,即设 计应以用户的需求和利益为基础,以产品的易用性和可理解性为侧 重点。 认知心理学认为:在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之间存在着一种对应关系,人脑内部是以符号、符号结构以及符号操作来表征、解释外部世界 的“符号”是信息的载体,因此,这些心里表征就代表了外部世界存 贮在头脑中的“信息”。内、外两个世界不断的进行着信息的交换, 这样的结构就解释了人与外部环境之间“信息交换”的关系本质。在 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遭遇个各种不同的麻烦,往往很多人会认为是 自己太笨,然而事实却是因为产品的设计有问题。这需要设计人员 对产品的外观和易用性之间保持平衡,在设计产品时不能只注重外观,也不能只重功能,想要在保证设计的几项原则下把产品做到最 好则需要从用户的角度看问题,考虑可能出现的每一个差错,然后 想办法避免这些差错,设法使操作具有可逆性,以尽量减少差错可 能造成的损失。 在设计中当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1、保证用户能够随时看出哪些 是可行的操作。2、注重产品的可视性。3、便于用户评估系统的工 作状态。4、在用户意图和所需操作之间、操作与结果之间,可见信 息与对系统状态的评估之间建立自然匹配关系,要利用各类自然关 系和自然限制因素,尽量不要使用产品说明书或标示,即便确有必 要也应当只用一次。 设计人员将复杂的操作过程变得容易需要遵循以下七项原则:1、应用存储于外部世界和头脑中的知识。2、简化任务的结构。3、注重 可视性消除执行阶段和评估阶段的鸿沟。4、建立正确的匹配关系。5、利用自然和人为限制因素。6、考虑可能出现的人为差错。7、最 后选择,采用标准化。第一项原则适用于功能较多的产品,将人脑

设计心理学读书笔记-2

设计心理学 交互设计的基本原则 优秀的设计师提供愉悦的体验。 1.当一个产品互动是,我们需要弄清楚如何操作。这意味着搞明白它做什么,它是如何工作的,以及如何操作,即可视性。 可视性得自适当地运用五种基本心理学概念:示能,意符,约束,映射,反馈 2.示能: 是指一个物理对象与人之间的关系(无论是动物还是人类,甚至机器和机器人,它们之间发生的任何交互作用)。 示能是物品的特征与决定物品预设用途的主体的能力之间的关系。示能的可见性至关重要,可见的示能对操作提供了有力线索。 例:狭长的槽是用来插东西的,球是用来抛掷或弹跳的。 不需要标签或说明书的帮助,预设用途帮助人们了解可以采取什么行动来操作。 示能的符号提示功能叫作意符,示能决定可能进行哪些操作,意符则

点明操作的位置。 3.意符 概念:能告诉人们正确操作方式的任何可感知的标记或声音。 作用:优秀的设计要求对产品的目的、结构和设备的操作与使用者进行良好的交代。 形式:词语,图形化的插图、预设用途明确的一个装置。 4、示能、预设用途、意符的区别 示能:揭示了世界上作为主体的人、动物或机器如何与其他东西进行互动的可能性 意符:指的是信号,一些意符是生活中的符号、标签和图样(门上的推、拉、出口、箭头、图示)。一些意符仅仅是预设用途(门的把手,或是某个开关的物理结构。) 总结: 示能是人和环境之间可能的互动,有些示能是可见的,另有一些不是。预设的用途经常表现为意符,但经常模棱两可

意符是一种提示,特别告诉用户可以采取什么行为,以及应该怎么操作。意符必须是可感知的,否则它们不起作用。 在设计中,意符比示能更重要。因为它们起到沟通作用,告知用户如何使用这款设计。 5.映射 表示两组事物要素之间的关系。 开关与灯的映射决定了哪个开关控制哪盏灯。 当映射用于空间呼应关系来设计控制部分和被控制设备的布局时,很容易确定如何使用控制器。 自然映射指的是利用空间类比得到直接的理解。(当灯光开关与灯的布局安排的一样,就可以很容易地确定一个大房间或剧院里灯光的控制关系) 分组和邻近是格式塔心理学的重要原则,可以用于匹配控制与功能:相关控件应该组合在一起,而且控件应该靠近索要控制的对象。 当控制和显示契合自然映射时,设备金辉容易使用。

设计原理读书笔记

第一部分艺术设计学 绪论作为一门学科的艺术设计学 一、设计活动中的艺术设计 设计作为一种人类有意识的活动,其含义是“在正式做某项工作之前,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预先制定方法、图样等”。 设计有两种表现形态:在一些情况下,它只是生产过程的内部因素,产品的原型保留在生产者的头脑中;在另一些情况下,设计是相对独立的活动,生产者根据设计师预先设计的图纸进行加工。 设计和生产的若干关系:(1)设计和生产相互适应,它们是统一的行为;(2)设计适应于生产;(3)设计独立于生产,但是对生产影响很小;(4)设计独立于生产,并对生产产生重大影响,以至于生产服从设计。 艺术设计是英语design的译名,它是指现代工业批量生产的条件下,把产品的功能、使用时的舒适和外观的美有机地、和谐地结合起来的设计。艺术设计作为一种职业,是在20世纪初期产生和形成的。 技术设计赋予艺术设计内容,艺术设计赋予这种内容以形式,这种形式不仅包括产品的外观,而且包括产品的结构。 艺术设计和技术设计都是商品的设计,商品设计调节以商品为中介的社会关系。所以,艺术设计和技术设计都具有社会性。不过,艺术设计还具有不同于技术设计的特殊功能,那就是赋予产品以文化意义。 艺术设计作为以工程技术与美学艺术相结合为基础的设计体系,不同于技术设计(机械设计和电气设计)。技术设计旨在解决物与物的关系,产品的内部功能、结构、传动原理、组装条件等属于技术设计范围。艺术设计在解决物与物关系的同时,还侧重解决物与人的关系,涉及产品的外观造型、形体布局、操纵安排、面饰效果、色彩调配等属于艺术涉及的范围。艺术涉及要考虑产品对人的心理、生理的作用,从而提高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另一方面,艺术设计又不同于工艺美术和实用美术设计。它所设计的产品,首先满足消费者的物质需要,以实用功能为最终目的。它对产品的外形、图案、装饰、色彩的关注,必须以产品特定的功能和内部结构为基础。它的对象主要不是手工艺品,而是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 艺术设计是艺术、科学和技术的交融结合,集成性和跨学科性的它的本质特征。 艺术设计要经历的若干阶段: (1) 产品观念的产生; (2) 工程师检验产品构思的技术可能性,从一般技术观念向该产品的结构过渡; (3) 机构方案形成以后,可能需要改变艺术设计师原初构思中产品的功能参数和外观; (4) 艺术设计师和工程师共同对产品模式进行结构上、技术上和审美上的再加工。 “实用+舒适+美”——(1)技术和经济因素的总和;(2)人体工程学因素的总和;(3)审美因素的总和。 二、艺术设计学的研究对象 艺术设计学研究艺术设计的历史和理论。 我国对艺术设计理论的研究主要包括个层次:一是基本理论性的,如设计概念设计原理一类;二是分述理论性的,如产品设计、织物设计、家具设计、工业设计、装潢设计、传达设计、室内外环境设计理论一类;三是应用理论性的,如造型基础、色彩基础、图案学、材料力学、加工工艺学一类。 包豪斯在德语中的意思是“建筑之家”,它的历任校长——格罗皮乌斯、迈耶、米斯·凡德罗。 包豪斯制定了艺术设计师创作活动的基本原则、艺术设计教学法、以及与建筑理论密不可分的艺术设计理论。 艺术设计综合了艺术活动、技术活动、设计活动和生产活动等多种实践领域,考虑到消费者的各种需求和价值取向。 艺术设计活动作为一个系统,包括艺术设计创作、艺术设计作品和艺术设计欣赏三个部分。 艺术设计学研究艺术设计作品的结构、形式因素、形式和功能的关系、艺术设计语言和符号系统。

设计读书笔记3篇

三一文库(https://www.360docs.net/doc/0738077.html,)/其他范文/读书笔记 设计读书笔记3篇 *目录 .设计读书笔记 .《人脉是设计出来的》读书笔记 .《英语教学活动设计与应用》读书笔记 读了此*,同样让我联想到了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也常常发现类似的问题。如:是不是、好不好、想不想、行不行……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是无意提问,还有提问太随意,没有针对性和推进型,有事没有考虑大孩子的经验的水平,有些提问和单项,孩子只处于被动的提问,提问数量过多…… 教学活动中有效提问的五个基本要素是:针对性、互动性、开放性、价值型、适宜性。 其实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我认为: 1、在教学活动中提问要根据文本的逻辑顺序,一次提出系 列问题。

2、明确学习的重点,为重点内容而设计提问。 3、用引导式来提问,提高知识和经验基础,又能探索新知的欲望。 4、运用寻究法进行有效提问,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提问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艺术,当有效提问成为主流现象时,教学活动必然会焕发出生机盎然的异彩。 《人脉是设计出来的》读书笔记 设计读书笔记(2) 《人脉是设计出来的(实战篇)》 读了这本书,我认为书本是最能够培养人心充实生活的东西,不管是生活是如何的步履维艰,都不应该放下手中的书本,于是花了三天时间将此本书阅读完全。 书是一个系列的,作者张超,整个主题主要是关于职业人,社会人在当今这样一个社会里需要如何定位,培养自身赖以生存的人际关系网。 书是死的,本书依旧没有跳托中国式管理人际书籍的通病,采用的还是事例加分析的简单格局,但是人是活的,通过不同的事例以及客观的分析,不同的人根据自身所遇到的不同情况对号入座,还是能获得很大收获的,而我的收获很简单:

设计心理学读书笔记6

设计心理学 第五章人为差错?不,拙劣的设计 何以出错 差错发生的原因有多种。最常见的一种原因是要求人们在任务和流程中做违背自然规律的事情。 为什么人们会犯错?因为设计的重点关注于系统和设备的要求,而不是使用者的需求。 大多数机器需要精确的指令和指导,强迫使用者完美地输入数字信息,但人类并不擅长高精度的操作。 人类是具有创造性、建设性和探索性的生物,尤其擅长创新,发明新的做事方式,发现新的机会。无聊的、重复的、精确的要求与上述特性背道而驰。 差错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时间压力。不恰当的规则和流程是违规行为的一个主要原因,它不仅诱使且鼓励了违规。 差错的两种类型 人为差错被定义为任何违背“合理”的行为。 差错是所有错误的行为的总称。 失误 失误有两个大类:行动失误和记忆失效 行动失误,就是执行了错误的动作。(往咖啡里面放牛奶,顺手把咖啡放进了冰箱,应该把牛奶放回冰箱) 记忆失效,即丧失记忆,原打算做的行动没有做,或者没有及时评估其行动结果。(做好了晚饭后,忘记关掉煤气炉) 错误 为达到不正确的目的或者形成错误的计划,就会发生错误。从这个角度,即使执行了正确的行动,也是错误的一部分,因为行动本身是不合理的,它们是错误计划的一部分。 错误有三大类:违反规则,缺乏知识和记忆失效。 在违反规则的错误中,犯错者恰如其分地分析了情况,但决定采取不正确的行动:遵循错误的规则。 在缺乏知识的错误中,由于不正确或不完善的知识,问题被误判。(计算燃油重量时,错误地使用磅为单位,而不是千克) 记忆失效的错误是指在目标、计划或评价阶段有所遗漏。(由于分神,地方维修人员没有完成故障排除工作。) 失误是下意识的行为,却在中途出了问题,错误则产生于意识行为中。 失误的分类(最常见的与设计相关的三类) 撷取性失误:指某个经常做的动作,或刚刚做过的动作突然取代了想要做的动作,即某个曾经的动作挤占了需要完成的动作。 描述相似性失误:在描述相似性失误中,差错发生在与目标相似的对象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