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读书笔记
《城市设计新理论》读书笔记
《城市设计新理论》读书笔记第一页读书笔记与读后感,第二页此书简要介绍。
作者:[美]亚历山大等著,陈治业,童丽萍译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时间:2002年05月第一章城市发展的思路i. 强调整体性新的生长是由原有的具体的、特殊的结构属性产生的。
ii. 整体性的特征:1. 整体性是渐近的:一步一步开始2. 是不可预测的3. 是连贯的4. 是富于感情的。
因为和我们密不可分—可能是说,我们本身就是这个整体化系统的一部分,我们在形成他并且被他形成,一种互形成的关系。
iii. 整体性是由过程得来的:过程必须保证每一种新的建设行为在深层意义上都与过去发生的一切相联系。
第二章总法则壹大杂烩的思想:城市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似乎毫不相关各执一端的动机。
这种大杂烩仍然是应该进行组织的,而不是完全的放任的伪民主。
“总之,没有整体的意识,这种著名的大杂烩只能引起思想上的混乱。
”貳“每一个新的建设行为必须有一种基本职责:它必须创建一种连续的自身完整的结构。
”參认为产生整体性的过程“是通过逐渐产生出一种在空间上被定义为…中心区域‟(the field of centers)的机构而呈增长趋势进行的“。
这个东西,应该就是东南大学的那篇相关论文中所谓的自适应系统的系统的”基核“吧。
其实,作者在后边的补充说明中点出,总法则其实就是要求或者说追求一件事情:“建设的每一个行为,即城市发展的每一次飞跃都是朝着创造整体性的方向进行的。
”这个事情我总是以为,他似乎还是在以一个欧洲的中世界小城为模版和榜样来认定一个城市,但是大都市还能够那么的机械的要求整体性吗?或者大都市的所谓的“整体性”是一种更加隐含或者说更加民主的东西?大都市中的法则是什么呢?肆但是,他提供了将一条法则付诸实施的一种可以借鉴的手段:将一条不容易被实施的法则作为一种基本的上层导则,而根据它制定出一系列的是指具体化、可实施的“过渡法则”,这些法则具体而清楚,能够指导人们做什么和怎么做。
城市设计——设计方案读书笔记
城市设计(上)——设计方案[德]迪特尔·普林茨本书是为德国高校建筑学专业/城市规划专业/风景园林专业的学生专门撰写的《城市设计》教科书,分上、下两册。
本册主要讨论城市设计的基本方法,包括现状调查、目标设定、方案设计,及道路交通、噪声防护、道路照明、开放空间、住区住房、配套设施等方面的设计手法。
此书,可以让“城市设计”不再炫耀,更加的理性化。
读书笔记主要集中在第四章——设计的基本方法。
学习了解在设计中的一些基本的布局形式、尺寸以及组织形式,使得以后的设计能够更加科学、理性化和人性化。
设计的基本手法1 交通城市交通规划必须满足以下前提条件——维持绝对必需量的交通。
——当分配交通流量时,就以所有的交通方式作为对象,这时,尤其应促进非机动化的私人交通以及公共的客运交通。
——公平考虑所有居民所拥有的交通机动化需求和可能性。
——对比要的交通流进行引导,从而尽量减少交通问题对于生活质量的侵害。
——充分考虑环境保护、能源节约与国民经济方面的可能性。
例:一个居住区的道路网开发合理的开发模式——集中布置的居民点建筑在空间上相对集中布置,日常生活必须的设施在步行范围内。
远距离的目的地与住宅间通过公共交通工具联系。
优点:大大限制了机动车交通,只需要较少的交通用地。
能源消耗较少,环境污染也较轻。
步行交通步行交通必须是连贯并且有着明确的目的地指示的道路结构,步行者的安全和活动灵活性必须优先考虑,同时还要考虑步行的舒适性。
步行者的出行半径收到目的地与个人之间的关系、个人条件、道路频度和阻碍等因素的影响。
在步行交通中,特别需要保护婴儿、小学生和老人的安全。
以下道路的安全性需要优先考虑:1.步行者来往频繁的道路2.不以车辆通行为首要用途的道路,例如游憩道路和购物街到。
需要设置保护设施的目的地:游乐场所、游乐场和运动场、幼儿园和学校、商店、社会设施、停车场等。
根据使用频率和道路的联系,对步行道路进行等级划分,主要步道的绕行系数必须最低,而次要步道则允许较大的绕行系数。
读书笔记城市设计
读书笔记城市设计篇一:城市设计的历史发展读书笔记人类活动和意识的体现———城市设计的历史发展随着城市的产生,由于城市中需要不同功能的活动场地,形成了不同的功能分区,而这样将这些不同的功能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就是城市设计,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城市设计也跟随着发展,城市设计的发展,就是人类活动习惯和意识进步的一个体现。
最早的城市在尼罗河,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印度河和黄河等冲击平原区域,这个阶段城市才刚刚发展起来,人类文明也才刚出现,大多都还是顺着自然条件的共同法则,沿着河道发展城镇以满足灌溉生活之需,并将重要的公共建筑、王宫府邸修建于自然高地或人工高台上以抵御水患。
而这一时期,原始宗教为当时的主导文化,城市设计上也多有体现迷信鬼怪的思想。
古希腊作为西方历史的起源,期间出现很多的文明古迹,在哲学思想、历史、建筑、科学、文学、戏剧、雕塑等诸多方面有很深的造诣,作为希腊城邦之首,雅典承载了较多的这些文明。
这个时期,城市中出现了较为重要的广场空间,主要以通过柱廊围合的半公共场所与完全敞开的广场空间为主,卫城就是一个例子。
而自由的思想在蔓延的同时,以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哲学思想也在发展,他们开始思考用理性与秩序来建立城市,通过宽度一致的街道,尺度相同的街坊与规则的广场构建起一种强烈的视觉有序的城市景观。
公元前后,古罗马逐渐替代了古希腊,古罗马在古希腊的城市设计思想上,又加入了自己的想法,主要有三个特征:1.享乐主义的特征2.实用主义的特征3.炫耀主义的特征。
古罗马城市设计的高度发展,马克·维特鲁威撰写了《建筑十书》来对自古希腊以来的城市、建筑实践进行总结,并在继承古希腊哲学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建设的理论纲领与理想的城市模式:如城市选址应占用高地、临近水源、具备丰富的农产资源与便捷的公路;建筑的兴建必须考虑城市因素,如道路、地形、风向、阳光等;理想的城市应采用环形放射道路的八角形平面等等。
这套思想,成为西方工业化以前有关城市建设的基础原则,并对其后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方城市设计有着重要的影响。
城市设计读后感
城市设计读后感
近年来,城市设计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规划和设计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我对城市设计的了解和思考中,我意识到了城市设计对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性。
城市设计不仅仅是建筑和道路的规划,它还涉及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行为方式。
一个好的城市设计应该考虑到人们的需求和期望,创造一个舒适、便利和和谐的居住环境。
比如,合理的交通规划可以减少交通拥堵,提高出行效率;功能齐全的城市设施可以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如健身、休闲、教育等;优美的公共空间可以让人们放松身心,互动交流。
我觉得,城市设计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城市不应该只是一个机械的建筑物和交通网络的集合,而应该是一个有生命和灵魂的社区。
在设计过程中,应该充分地考虑到人们的生活方式、文化特点和社会需求。
这样设计出来的城市才能真正符合人们的期望,让他们感到归属感和满足感。
此外,城市设计还应注重可持续发展。
随着人类对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的破坏,城市需要在发展的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和能源利用。
采用节能环保的建筑材料和技术,建设生态友好的社区,推广低碳出行方式,都是实现可持续城市发展的有效手段。
总的来说,城市设计不仅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种艺术和社会责任。
好的城市设计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品质,提高城市的竞
争力。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城市设计,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资源,打造出更加宜居、宜业和宜游的城市。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人们的美好生活。
(完整版)城市设计读书笔记
城市设计读书笔记城市设计概述城市设计意指人们为某特定的城市建设所进行的对城市外部空间和形体环境的设计和组织。
大体上,对城市设计的各种看法可分为理论形态和应用形态两大类。
作为理论形态来理解城市设计:城市设计是指为达到人类的社会、经济、审美或者技术等目标而在形体方面做的构思,它涉及城市环境可能采取的形体。
就其对象而言,城市设计包括3个层次的内容:1,工程项目的设计,是指在某一特定地段上的形体创造,有确定的委托业主,有具体的设计任务及预定完成日期,城市设计对这种形体相关的主要方面完全可以做到有效控制。
2,系统设计,考虑一系列在功能上有联系的项目形体。
3,城市或区域设计,包括了多重业主,设计任务有时并不明确。
K·Lynch提出:城市设计的关键在于如何从空间安排上保证城市各种活动的交织。
Team10 认为,城市设计涉及空间的环境个性、场所感和可识别性,城市社会中存在人类结合的不同层次。
特别强调了城市设计中以人为主题的微观层次。
A·Rapoport从文化人类学和信息论的角度,认为城市设计是作为空间、时间、含义和交往的组织。
作为应用形态来理解的城市设计:在城市设计实践领域的专业人员,更见关注内容的现实性、目标的针对性和实施的可操作性。
在现实背景中,这种解释常与特定的社会、经济、政治机构和社区有关,具有显见的政策取向和工程取向。
J·Barnett指出:城市设计是一种现实生活的问题。
城市形体必须通过一个连续决策过程来塑造,将城市设计作为公共政策。
Designing Cities without Designing Buildings。
H·Shirvani教授指出,城市设计不仅仅与所谓的城市美容设计相联系,而且是城市规划的主要任务之一。
齐康院士认为:城市设计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一种意义通过图形付诸实施的手段。
包含这样几个意义:1离不开城市;2离不开设计。
《中国大百科全书》认为:城市设计是对城市形体环境所进行的设计。
现代城市设计读书笔记(一)
哈默比湖城—可持续性城市建设的杰出范例作为世界上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最为均衡、国民平均生活水平和社会福利最高的国家之一,瑞典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方面一直处在世界的前沿。
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中心城区以南,环绕哈默比湖,一座新鲜的生态之城正在建设之中,这就是使瑞典在可持续发展城市建设中具有世界领先地位的一个著名案例—哈默比湖城。
哈默比湖城曾经是码头和工业用地,开发哈默比湖城的想法在斯德哥尔摩申办2004年奥运会的时候获得强有力的支持。
由此开始,一个全新的结合了强烈环保理念的混合型居住轮廓逐渐清晰起来。
哈默比湖城为斯德哥尔摩的城市发展增添了一个新的年轮。
一方面它与老城的都市肌理紧密交织,另一方面则体现出更为开敞和流畅的当代都市特质。
老城的街道与街区尺度、建筑高度与密度以及混合的城市功能与开敞的湖面景观、公园和阳光融为一体。
哈默比湖城在很多年内都将是斯德哥尔摩最大的城市开发项目,它所处的地理位置作为内城的自然延伸对于整理基础设施、规划和设计建筑有很大的帮助。
在规划后首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抓住这个独一无二的机遇,如何在一个城市中心又是滨水的地带进行后续开发,又如何将一个老工业区和港区转变成一个现代都市环境保护区。
这是该城市可持续发展计划策略的一个重要部分——由以前向郊区扩张的外向型建设转变成在城市中心地带的内向型建设,将老工业区的高压输电线下地,利用地面用地进行改造建设。
在哈默比湖城项目中存在着一个由政府驱动、享誉国际的生态环境规划。
在其规划和实施阶段针对环境问题都有自己一整套环境规划程序。
哈默比湖城建有自己的生态循环处理系统来观察和管理物质能量流,其主要理念就是在本地区建立循环经济,将流出本地区以外的环境问题最小化。
哈默比湖城采用的生态解决方案主要包括:①土地利用:清理污染土壤,将棕色地带重新开发成美丽诱人的居住区,建设风景优美的公园和绿色开敞区;②能源:采用可再生燃料、沼气和余热回收,提高建筑能源使用效率;③水:生产尽可能洁净,使用尽可能高效,采用新技术用于节水和污水处理;④垃圾:采用可行的垃圾分类系统,尽可能进行循环利用。
《城市设计》读书笔记5篇
《城市设计》读书笔记5篇第一篇:《城市设计》读书笔记城市设计的空间分析方法和调研技艺一、空间—形体分析1.视觉秩序分析2.图形—背景分析(图底关系)λ开放空间→空间的连续性λ城市主导空间形态为垂直方向而非水平λ(与现代建筑概念不同)外部空间:图像化的,具有与周边环境实体一气呵成的整体特质λ积极的外部空间——建筑“合理的密集”λ空间构成了公共、半公共和私有领域共存和过渡的序列二、场所—文脉分析1.场所结构理论λ首先强调:以人为核心的人际结合和聚落生态学的必要性λ城市形态来源于生活本身结构λ“TEAM 10”人与环境的公式:“人+自然+人对自然的观念”,并建立起住宅—街道—地区—城市的纵向场所层次结构,以替代原有雅典宪章的横向功能结构λ“空中街道“的多层城市,史密森夫妇—GOLDEN LANEλ城市需要一些固定的,周期变化不明显的,能起统一作用的点。
依靠这些点人们才能对短暂的东西进行评判并使之统一,反映循环变化。
地域标志和象征的建筑或空间“可改变美学“λ“簇集城市“(CLUSTER CITY,史密森夫妇):理想形态分为主干和枝丫两部分,各枝丫必须经由簇集才有整体结构的完整性λ场所结构分析理论贡献:ν挑战“美导致善“的传统观念ν强调城市设计的文化多元论ν强调“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连续“为社会服务“,尊重人的精神沉淀和深层结构相对稳定的前提下,解决时空梯度问题ν案例:英国纽卡斯尔郊区的贝克居住区设计意大利“类似型城市“方案西柏林文化广场设计2.城市活力分析(雅各布《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城市病“)λ雅各布—城市最基本的原则“城市对错综交织使用多样化的需要,而这些使用之间始终在经济和社会方面相互支持,以一种相当稳固的方式相互补充λ除交通功能外,街道还有三项基本变量:安全、交往和同化孩子。
λ城市更新—恢复街道和街区“多样性“的活力,设计需要满足:ν混合不同的土地使用性质,考虑不同时间、不同使用要求的共用ν大部分街道要短,街道拐弯抹角的机会要多ν街区中混有不同年代、不同条件的建筑,老房子应占相当比例ν人流往返频繁,密度和拥挤是两个不同概念3.认知意象分析(凯文·林奇城市意象)λ意象,用以表述人和环境相互作用的一种组织,一种经由体验而认识的外部现实的心智内化。
城市设计--美国的经验阅读笔记
《城市设计——美国的经验》阅读笔记城市设计这一术语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进入专业设计领域,源于建筑学,更具体的说他发源于建筑学的现代建筑运动,它的产生基于对现代主义失败之处的反省,以求把握人类体验与城市生活的真实性。
20世纪50年代后期,一批建筑师、城市规划师、景观设计师对当代设计工作中传统的过程式模式广泛不满,这种不满导致了城市设计专业的发展。
简介城市建设方式的决策者包括各种各样的人。
城市建设方式也影响着包括政治家、律师、开发商、环卫工程师、建筑师、规划师、个体商业者、房地产开发商等的工作。
因为其中每个团体都在按自己的态度、消费观念、利益以及自然观和公众利益观去营造环境的方式。
但是实际上,权利的分配是不平衡的,那些对资源由控制权的人对未来城市形态起着主导作用。
物质化的城市存在于三位空间之中,但随时间发生变化,因此,城市存在于思维空间之中。
但人们对于如何才能塑造一个好的三维空间形象却没有什么观点,在大多数实例中,他们不是源于对经验的总结,而是源于一个特别时期的美学偏见以及对阳光特性和效能的坚持。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们所迷失的是对整个城市环境的关注和随着各类人群不断变化着的需求而不断进行调整的计划。
这种对需要关注城市空间环境思维空间质量的重视以及他们所能给人们提供的环境已经促成了城市设计作为一个职业领域的发展。
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美国就是城市设计明确作为一种职业活动与研究地区的起源地,但是当时城市设计的目标通常被视为是一种大体量的建筑(建筑本身并不能创建美好的城市或城市空间场所)、城市规划以及/或者是景观性的建筑。
从1970年后这种情况才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城市状态发展是动态的,作为一个需要较强理解能力的调查活动领域和设计活动,城市设计师一种明确的活动行为。
城市设计领域的诞生是源自认识到城市各构成部分之间关系的必要性,特别是对那些公众活动构成领域部分之间关联必要性的认识;城市设计也诞生于对土地进行良好合理分配的重视中,因为土地自己不会自动形成一个好的城市。
城市设计读书笔记
解读城市设计场所文脉理论摘要:阐述了场所文脉理论的由来,并且简要对场所、场所精神以及城市文脉的内涵做出了相应的分析,通过实例理解场所文脉理论在设计中的应用,对场所文脉理论应用于城市设计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和研究意义。
关键词:场所文脉;城市设计;海洋文化1、引言城市的形成是一个缓慢积淀的变化过程,形式本身并不能充分说明它背后的原因,只有当我们熟悉了产生这种形式的文化时,才能真正的“解读”这种形式。
所以,我们只有对各种文化了解得更多,才能将相应的建筑环境理解得更好。
基于这样的原因,在城市设计中关于文化的探索越来越处于主要的地位,由此产生了具有代表性的场所文脉理论。
2、正文2.1场所文脉理论的内涵“场所文脉”理论主张强化城市设计与现存条件之间的相互匹配。
简单来说,就是注重体现历史传统和地方感,以现代社会生活和现代人类为根本出发点,寻求人与环境有机共存的深层城市设计理论。
所以,将场所文脉理论运用于城市设计中,应尊重场所的特征和其特有的文脉。
2.2场所及场所精神“场所”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个人记忆的一种物体化和空间化,也就是所谓的“对一个地方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小组10:”成员凡·艾克认为场所感是由场所和场合构成,在人的意向中,空间是场所,时间是场合,人必须融合到时间和空间的意义中去。
概括而言,场所则是时间的延续和空间的连续。
阿尔多·罗西在城市设计中强调诸如记忆和纪念性,公共和私有等城市主题,他认为场所不仅由空间决定,更是由这些空间中所发生的古往今来的持续不断的时间所决定。
而所谓的“城市精神”就存在于它的历史中,一旦这种精神被赋予形式,它就成为场所的标志记号。
挪威建筑理论家诺伯格•舒尔茨认为场所是作为城市中最活跃的要素,是城市物质形态与人类活动重叠的产物,是对于城市的主体最有意义的空间。
由此开始,场所理论第一次将人的心理情感和地域精神被作为城市设计的重要因素加以考虑。
人是有意识、有感情的生命体,人在一个环境中生存,通过对环境的感知和经验的积累产生不同的感受,做出不同的趣味判断。
城市设计笔记-整理
城市设计概论讲义第一章基本概念1.1“城市设计”的多种理解1.1.1注重三维空间的城市设计1.1.2作为艺术处理的城市设计1.1.3针对公共领域的城市设计1.1.4强调功能组织的城市设计1.1.5关注环境与行为互动的城市设计1.1.6强调过程的城市设计巴奈特:“一个良好的城市设计绝非是设计者笔下浪漫花哨的图表和模型,而是一连串都市行政的过程,城市型体必须通过这个连续决策的过程来塑造。
因此城市设计是一种公众政策的连续决策过程,这才是现代城市设计的真正含义。
”“设计城市而非设计建筑”。
1.1.7广义综合的城市设计1.1.8我国学者对城市设计的认识郭恩章金广君“现代城市设计是以提高环境质量为目标的综合性城市环境设计”。
“城市设计也是一种社会干预手段,政策性较强,其重要组成部分往往表现为公共性的行政管理过程,如制定公共政策,进行建设管理等”。
1.2城市设计学科定位城市规划中的形体环境规划结合建筑学、景观建筑学、市政工程学的相关知识。
1.3 城市设计的目的1.3.1改善公共环境质量1.3.2为市场经济服务1.4 城市设计的特征空间向度时间向度多学科多主顾指导性人与环境参考书目:凯文·林奇(美)《城市的印象》项秉仁译E.N.培根(美)《城市设计》黄富厢译F.吉伯德(英)《市镇设计》程里尧译徐思淑等《城市设计导论》金广君《图解城市设计》《国外现代城市设计精选》王建国《城市设计》第二章城市设计简史一步城市建设史,也可以从城市设计的角度来写,即写成了一部城市设计史。
——吴良镛1.西方城市设计简史1.1古希腊的城市设计1.1.1城市文化特征——城邦、公民与民主精神——人本主义与纯粹理性精神——开放、学习、交流、思考——广场、圣地、公共建筑1.1.2雅典卫城古希腊人建筑群建设的杰作:1)与城市生活相结合2)与地形和自然景观相结合3)与城市整体景观相结合4)力求体现人的尺度5)利用城市和建筑体现大自然美1.1.3希波丹姆的城市设计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希波丹姆苏格拉底:城邦和城市生活自然发展;柏拉图:《理想国》“社会几何学”;城市中心是卫城,并在周围建立一圈城墙,城市其他部分从这个中心呈辐射状分布,并进一步细分为若干地块并相互取平,占地好的面积稍小一些,占地次的面积稍大一些。
城市设计培根读书笔记
城市设计培根读书笔记【篇一:城市设计读后感】城市设计读后感我希望能消除一个如此广为流传而未加批判的概念,即:城市是一种巨大的偶然事件的产物,它超乎人的意志的控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我坚决主张人类意志现在能够有效地施加在我们的城市设计之上,以为内城市所采取的形式将使我们文明的最高抱负的确切表现。
——培根key words运动感知色彩城市肌理建筑形态引言受沙里宁老师的影响,培根先生继承并发展了沙里宁老师的思想体系,强调城市的有机性——任何“体型”都是环境的一部分,如同自然生长出来的,并且都要讲求体型秩序。
不得不说,我们长时间生活在城市之中,对城市空间的感知却匮乏地可怜。
经验不足,增加了解读的难度。
《城市设计》的前四章,主要是理论基础;在之后的二十章节中,培根先生大篇幅地分析了不少世界名城的城市设计。
我在阅读时,将理论和实例穿插式阅读,来缓和理论部分略晦涩所带来的迷茫。
培根先生通过观察、归纳和分析城市中运动的人对空间和实体感知的内在机制和规律。
他认为“建筑成为强加进环境中的许多变化无常的体型”,这就意味着建筑本身是非自然属性物质,建筑是对无边空间的“框定”,是为人类运用意图为提供他们运动的理想空间而塑造的。
那是否意味着建筑是独立于大环境外的孤独的存在?培根先生认为,“设计的过程即清晰地表现一个无定界空间中的某一部分。
”没有空间,就没有建筑。
空间的表现是通过各种运动去表现的,这种运动应当是包括自然环境的变幻、人的行为……培根先生在书中更强调了人的行进,空间是静态的,它的表现只能通过运动去感受。
点动成线,线动成体,那么体动为何?如果“体”是建筑单体,则“体”按照一定标准和规则在无限空间中运动产生的空间序列,和“体”随心所欲的生成,脱离运动系统而任意地布置,结果是不一样的。
城市作为一个远大于建筑尺度的存在,不能简单地用小尺度成群的概念就能解决。
我也认为,城市必须是被设计的,城市在认知形式上,可以概括为空间和实体的相互作用力。
城市设计读书笔记
城市设计读书笔记【篇一:城市设计读书笔记】第四章城市设计的编制一、城市设计编制和研究的主要类型是什么?虽然城市设计内容涉及从城市整体到城市局部小范围的空间环境,任务目标多种多样,但总体上看可以从编制与研究两种角度出发。
(1)从编制角度入手的城市设计比较重视与城市规划编织层次相协调,常以规划任务委托形式出现,以求城市设计将城市规划目标具体化,将规划目标与措施在城市物质空间形态上体现出来,最终又可将城市设计主要成果纳入到规划文件中,在不停层次规划内容中反映出城市设计成果。
(2)从研究角度入手的城市设计则注重城市发展中所需解决的特点问题。
城市发展遇到的问题是不可避免的,研究解决问题方案只从宏观社会经济上研讨是不够的,对城市而言,在特定的物质空间中探讨城市发展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一个社会各方都愿意接受的方法,其直观与可能性是寻求可行解决问题方案的有效途径,常常以研究任务形式委托出现。
城市设计可作为独立的规划成果,对城市发展的特定问题与区域,提出具有指导性的物质空间与规划管理方案。
另一方面,城市设计作为规划设计研究工具,与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方案工作相结合,为城市寻找更为合理的建设发展方案。
城市设计常常表现为一个连续的过程,不同时期的成果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
城市设计关注城市发展中发展目标与所面临的问题,通过城市设计过程,以发展目标为依据,来探讨城市发展问题的解决方案。
从国内外城市设计实践来看,城市设计可分为概念性城市设计、策略性城市设计与实务性城市设计。
概念性城市设计作为探讨城市地区的适宜的发展目标、策略与方式的重要手段,成为相对独立的城市设计任务,其主要目的在于为进一步指导下一阶段的城市规划与设计工作寻找具有引领性的城市设计方案。
概念性城市设计针对城市成片新开发地区或对城市十分重要并面积较大的地区,常常采用城市设计竞赛方式,目的是选择能够满足城市发展功能需求,适宜城市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具有创新,为城市发展带来活力与新的增长动力的城市设计发难,方案针对项目发展涉及的重大问题与潜在的实施内容提出物质形态层面的解决方案与相应的发展策略。
城市设计-读书笔记
城市设计-读书笔记城市设计[美] 埃德蒙N 培根城市作为一种意愿行动城市是文明程度的标志;城市是一种巨大的偶然事件的产物,他超乎人的意愿的控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空间意识作为一种感受建筑设计的基本成分由空间和体量两项要素构成;空间的形式:体量与空间的力的相互作用在哲学上的一种表现界定空间:与建筑的形式所产生的精神融合清晰的表现空间:建筑形式、质感、材料、光影和色彩的模式,这一切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清晰地表现空间的品质或精神。
空间与实践:生活是一连串感受的连续流空间与运动:建筑被认为是一连串相互联系的空间建筑的定义:建筑就是空间的表现,就是要使得身历其境者产生一个与先行的和后继的空间有关的明确的空间感受。
介入空间:着天>接地>空间中的点>后退的面>纵深设计>升降>凹凸>与人的关系>设计者作为身临其境者>实现,表现,理解设计的性质总体来说,就是一个四维的设计过程同时运动诸系统的性质(体量与空间的关系,感受的连续性,同时的连续性)运动系统与自然现象的联系时间中的韵律同时运动诸系统与城市设计的联系感知自我的方式一个人、一个机构本身与这两者的关系决定其生活的性质和对社会的贡献,而且,实际上,决定了一个机构的性质和形式。
感知环境的方式(安全与危险)感知空间的方式(统一性,两重性,支配与次支配,主题外延与主题内涵)(主题内涵:体型,体量,对象)[主题外延:空间,运动,形式]空间心理学P47(有效联系圈)介入:情绪和感觉都介入的重要性,方块的介入>向全面介入(色彩,空间,预期等)希腊城市的成长雅典,Panathenaic Way(主干道)以这条道路贯彻整个城市的文化动力学概括:使点运动成线,线运动成面,面运动成空间的度量。
建筑设计的精髓,从一个城市的尺度上考察时,存在于各种动力精巧地相互作用的巨大范围之中。
体缩小为点,重新启动它运动的历程,并选入下一个度量范围之中。
《城市设计》王建国读后感
《城市设计》王建国读后感
今天,我看了《城市设计》这本书,书里讲了好多关于城市的东西,真是好神奇呀!王建国叔叔说,城市不是只由房子和马路组成的哦,还有好多好多需要考虑的东西。
比如,路要怎么修,才能让大家走得舒服,公园要怎么建,才能让小朋友们玩得开心。
哦,原来城市设计这么复杂呀!
我最喜欢的部分是讲到怎么设计一个又大又漂亮的公园。
王建国叔叔说,公园里要有好多绿树、草地,最好还有一条小河,大家可以在里面玩水,哈哈,想象一下我在河边玩水的样子,真是太有趣啦!我还想,在公园里建一个大大的秋千和滑滑梯,大家一起玩耍,那样就更开心啦!
看完这本书,我觉得城市设计很重要,不光是大人们要做,孩子们也要想办法让城市变得更好!我决定以后也要当一个城市设计师,把我们住的城市设计得更漂亮、更有趣!
—— 1 —1 —。
城市设计基础_随笔
《城市设计基础》读书随笔目录一、内容描述 (1)1.1 城市设计的定义和意义 (2)1.2 《城市设计基础》的背景和作者简介 (3)1.3 本书的结构和主要内容介绍 (4)二、城市设计的基本原则 (5)2.1 人性化原则 (6)2.2 可持续性原则 (8)2.3 文化保护与传承原则 (9)2.4 经济发展与社会公平原则 (10)2.5 环境保护与生态平衡原则 (11)三、城市设计的实践案例分析 (13)3.1 伦敦塔桥的设计过程与特点 (13)3.2 巴黎卢浮宫的周边环境改造与城市更新 (14)3.3 上海外滩的历史保护与现代融合设计 (16)3.4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的规划与建设 (17)一、内容描述在深入阅读《城市设计基础》我渐渐被书中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知识所吸引。
这本书涵盖了城市设计的多个方面,包括城市空间规划、建筑设计、景观设计、交通规划等核心内容。
我感受到了作者对于城市设计领域的热爱和对于未来城市的愿景。
在浏览全书内容时,我特别关注到城市的整体布局和空间结构的重要性。
城市的魅力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其设计,而设计的基础在于对城市的深入理解和对未来发展的预测。
书中详细描述了城市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包括如何运用现代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来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以及如何从历史文化角度保留城市特色,传承历史文脉。
这些理念与方法的阐述,使我对城市设计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书中对于城市设计的实际案例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和解读,通过阅读这些案例,我深刻感受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这些实际案例涵盖了不同类型的城市,既有大都市的设计,也有小城镇的改造。
这些案例展示了城市设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以及如何在实践中灵活应用设计理念和方法来解决问题。
每一个案例都给我带来了启示和新的思考方向,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也在反思我自己的思考和设计过程,从中找到了新的灵感和视角。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也尝试将这些理论应用到自己的设计实践中去检验效果与实用性。
现代城市设计读后感
现代城市设计读后感
在现代社会,城市规划与设计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城市不再仅仅是一座简单的建筑集合,而是一个复杂而有机的整体,需要满足人们各方面的需求。
我最近读了一本关于现代城市设计的书籍,深受启发。
这本书介绍了不同国家和城市的城市设计案例,并探讨了设计背后的原则和思考方式。
它强调了人们对城市空间的需求,以及如何通过创造性的设计来满足这些需求。
书中的案例涵盖了交通规划、公共空间设计、住宅区规划等方面。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现代城市设计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城市不仅是居住的地方,还是人们工作、娱乐和文化活动的场所。
良好的城市设计可以提供便利的交通、舒适的居住环境和丰富的文化活动,使人们生活更加美好。
书中的案例都注重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现代城市设计应当考虑到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和社会公平等因素。
例如,一些城市开始鼓励可持续交通方式,如步行和骑自行车,以减少汽车污染和交通拥堵。
另外,公共空间的设计也被重点关注,以提供人们社交、休闲和娱乐的场所。
城市设计还应当注重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
绿化和景观设计在现代城市规划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种植树木、建造公园和保护自然风景,城市可以提供更好的环境质量,同时增加居民的生活质量。
读完这本书后,我对现代城市设计的重要性有了全新的认识。
一个好的城市设计可以提供人们所需要的各种服务和设施,同时也能够保护环境和促进社会发展。
我希望未来的城市规划能够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为人们创造出更美好的生活空间。
城市设计(上)——设计方案读书笔记
城市设计(上)——设计方案[德]迪特尔·普林茨本书是为德国高校建筑学专业/城市规划专业/风景园林专业的学生专门撰写的《城市设计》教科书,分上、下两册。
本册主要讨论城市设计的基本方法,包括现状调查、目标设定、方案设计,及道路交通、噪声防护、道路照明、开放空间、住区住房、配套设施等方面的设计手法。
此书,可以让“城市设计”不再炫耀,更加的理性化。
读书笔记主要集中在第四章——设计的基本方法。
学习了解在设计中的一些基本的布局形式、尺寸以及组织形式,使得以后的设计能够更加科学、理性化和人性化。
设计的基本手法1 交通城市交通规划必须满足以下前提条件——维持绝对必需量的交通。
——当分配交通流量时,就以所有的交通方式作为对象,这时,尤其应促进非机动化的私人交通以及公共的客运交通。
——公平考虑所有居民所拥有的交通机动化需求和可能性。
——对比要的交通流进行引导,从而尽量减少交通问题对于生活质量的侵害。
——充分考虑环境保护、能源节约与国民经济方面的可能性。
例:一个居住区的道路网开发合理的开发模式——集中布置的居民点建筑在空间上相对集中布置,日常生活必须的设施在步行范围内。
远距离的目的地与住宅间通过公共交通工具联系。
优点:大大限制了机动车交通,只需要较少的交通用地。
能源消耗较少,环境污染也较轻。
1.1 步行交通步行交通必须是连贯并且有着明确的目的地指示的道路结构,步行者的安全和活动灵活性必须优先考虑,同时还要考虑步行的舒适性。
步行者的出行半径收到目的地与个人之间的关系、个人条件、道路频度和阻碍等因素的影响。
在步行交通中,特别需要保护婴儿、小学生和老人的安全。
以下道路的安全性需要优先考虑:1.步行者来往频繁的道路2.不以车辆通行为首要用途的道路,例如游憩道路和购物街到。
需要设置保护设施的目的地:游乐场所、游乐场和运动场、幼儿园和学校、商店、社会设施、停车场等。
根据使用频率和道路的联系,对步行道路进行等级划分,主要步道的绕行系数必须最低,而次要步道则允许较大的绕行系数。
《城市设计》读后感
《城市设计》读后感第一篇:《城市设计》读后感《城市设计》读后感初拿到《城市设计》这本书时,我粗略浏览了一遍,本书图文并茂,为理解与汲取养分铺平道路。
埃德蒙·培根先生也以其在城市设计理论与实践方面的杰出贡献,看了封皮的第一眼,我就被它的外表所吸引。
几个简单的符号竟然能将本书的意图表现的清晰可见,城市设计,顾名思义,就是运用我们人类大脑中所具备的知识,对一个区域进行有目的,有顺序的规划设计,以满足人们的工作,居住,休憩,交通的需要。
作者的意图是城市设计背后的各种设计力——思维模式以及赖以产生的有力的,传递感觉的意象,以及激励他们付诸行动的力。
它意在帮助我们青年人在他们的条件下激发我们的想象,并运用于我们的现实中。
费城成功的规划经验告诉我们,使规划得以实施的原因在于使规划方案接纳的成分早已被接入规划中,规划设计过程与规划实施过程是视为一体的。
作者在写这本书时,共分为二十五个部分来叙述的,其中又可分为思想,构思,设计,理论运用于实践,成功的设计等五部分来叙述。
作者在叙述的同时,并不是空空的,范范的描述,而是通过具体的图例,设计草图来去进行阐述,使我们这些对设计初学者来说通俗易懂。
在“城市作为一种意愿行动”中,作者在阐述“空间与形式”时,我们知道建筑形式是体量与空间之间的接触点,这两个要素之间在哲学上相互关系不清楚的地方,建筑形式也不会明晰。
通过限定体量和空间之间的连接点,建筑师正在对人类和宇宙的相互关系作出说明。
这段话如果单纯的理解,可能很难,而作者则通过画出埃及的金字塔和中国的典型的古代建筑——飞檐屋顶进行对比,分析。
说明了金字塔作为地球上出现的支配性体量形式的完美表现而存在,它是不变的绝对的一个说明,而中国建筑则是与此相反,是与自然保持一种和谐状态而不是支配自然地有力表现,屋顶的凹形表现人的恭谦,表现建筑对于宇宙空间的接受,这些屋顶优雅地接受宇宙空间,并成为庭院建筑构图中的核心,这种表述方法很好,既有深奥难懂的理论,又有通俗易懂的图案。
城市设计方案读书笔
都市设计读书笔记都市设计概述都市设计意指人们为某特定旳都市建设所进行旳对都市外部空间和形体环境旳设计和组织。
大体上,对都市设计旳多种见解可分为理论形态和应用形态两大类。
作为理论形态来理解都市设计:都市设计是指为达到人类旳社会、经济、审美或者技术等目旳而在形体方面做旳构思,它波及都市环境也许采用旳形体。
就其对象而言,都市设计涉及3个层次旳内容:1,工程工程旳设计,是指在某一特定地段上旳形体发明,有拟定旳委托业主,有具体旳设计任务及预定完毕日期,都市设计对这种形体有关旳重要方面完全可以做到有效控制。
2,系统设计,考虑一系列在功能上有联系旳工程形体。
3,都市或区域设计,涉及了多重业主,设计任务有时并不明确。
K·Lynch提出:都市设计旳核心在于如何从空间安排上保证都市多种活动旳交错。
Team10 觉得,都市设计波及空间旳环境个性、场合感和可辨认性,都市社会中存在人类结合旳不同层次。
特别强调了都市设计中以人为主题旳微观层次。
A·Rapoport从文化人类学和信息论旳角度,觉得都市设计是作为空间、时间、含义和交往旳组织。
作为应用形态来理解旳都市设计:在都市设计实践领域旳专业人员,更见关注内容旳现实性、目旳旳针对性和实行旳可操作性。
在现实背景中,这种解释常与特定旳社会、经济、政治机构和社区有关,具有显见旳政策取向和工程取向。
J·Barnett指出:都市设计是一种现实生活旳问题。
都市形体必须通过一种持续决策过程来塑造,将都市设计作为公共政策。
Designing Cities without Designing Buildings。
H·Shirvani专家指出,都市设计不仅仅与所谓旳都市美容设计相联系,并且是都市规划旳重要任务之一。
齐康院士觉得:都市设计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一种意义通过图形付诸实行旳手段。
涉及这样几种意义:1离不开都市;2离不开设计。
《中国大百科全书》觉得:都市设计是对都市形体环境所进行旳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CITY IS NOT A TREE城市不是树形结构读书笔记“这是一篇探讨设计思想方法的论文,其原则并不限于城市规划”习兴慧 201111001134随着历史的发展,功能主义城市的弊端已经日益显现。
城市本应该是一个有机体,而不是一架冰冷的机器。
现代主义主张建筑适应工业化社会的发展,注重实用、功能、经济、效率的问题。
但是忽视了最为重要的一个因素-----人。
人的行为是复杂的,人们每天都会有诸如上下班、购物、工作、散步、去银行、接送小孩等等各种行为,人们会在上下班的途中接送小孩,或者在下班的途中顺便去超市购物,亦或者在公园散步的过程中与陌生人发生交谈。
这些行为的发生应该是文中所说的“半网格”结构,而非“树形”。
因此这些行为所发生的空间也应该是一种“半网格”结构。
但是在功能分区非常明确的城市规划模式之下,城市发展往往背离了城市真正的主体,也就是每一个复杂的个体——人。
亚历山大首先分析了自然城市和人工城市的差别,他认为自然城市是自然形成的一种半网络结构,而人工城市则是一种简单线性的树状结构,在短时间内统一规划而成。
对于什么是“结构”,什么是系统,亚历山大举的最形象生动的例子:报栏、信号灯、人行道组成的系统结构,我想可以这样深入理解:在这个系统中,报栏、信号灯、人行道作为系统内的固定不变的部分,形成了系统的“结构”,而作为一个活的、不断地在发生作用的系统,除了其“结构”,其中还存在着不断地进行运动、代谢、出入的变化部分——在该系统中既是人群、报纸、钱和电脉冲,这些成分不断地出入系统,使系统产生代谢并且发挥作用,相对于“结构”而言,活的部分我们可以称之为“能量”,即一种变化和流动的不定成分,能量具有可塑性,结构塑造能量的具体运作形式从而共同达成系统功能的产生,如果用水和管道来对应能量和结构的话,就可以理解为:不同的管道造成了不同的水流形式、产生了不同的作用,比如湍急的水、平静流淌的水,比如人工水坝就是通过某种结构,让水产生了能够发电的水形从而最终产生电能。
然后亚历山大具体分析了两种不同系统结构的形成过程和结构的不同,从中可以简单的得出以下几个理解:1. 树形结构的形成比半网络结构更加理性,受到更多的规则的限制;2. 树形结构应用在城市设计中所带来的隐患,正是因为其缺乏半网络结构所具有的有联系的多样性和结构复杂性。
可以这么理解:复杂,而不是简洁,在城市结构中成为了优点。
半网格显然是比树形更加复杂多样的结构。
亚历山大从数学的角度解释,半网格中可以产生百万计的可能性。
自然形成的半网格的城市,其功能和满足人们内部需求的能力以及各部分相互连接的关系,远远大于人工塑造的树形城市。
在给出的一系列树形结构的城市中,我们可以总结得出大部分树形城市都是被环绕着巨大街区的道路分解成为一片片,社区与社区明显分离,过分强调着社区的独立性,内部又被进一步细分为更小的单元,没有相互重叠的元素存在。
这些被分割出来的块块又各自有各自独立的功能。
分析了这些树形结构的城市乌托邦范式之后,亚历山大给出了一个更为清晰的对于树形结构在城市中的缺陷的说明:“无论何时我们有树形结构,这都意味着在这个结构中,没有任一单元的任何部分曾和其他单元有连接,除非以整个这一单元为媒介。
这种限制的危害究竟有多大是难以领悟的。
这有点儿像一个家庭中的成员不能自由地和外人交朋友,除非整个家庭和外界交友一样。
”总之,那种强烈的追求整洁和秩序的欲望,已经不是一个自由发展的城市所应该具有的,在一定的规律下的分割,就好像把人的一切行为所对应的区域都进行了分割一样,在这处只能做这件事,而那件事一定要到那处去做才行。
从属于城市单元的个体单元(比城市街区小的单元,任何级别,比如人、一个商店、一个公司等等)在树形结构中都不能够单独的、自由的具有意志和自主的行动,这的确是将城市结构简化为了军营结构。
亚历山大认为优良的城市结构必须和社会生活产生对应关系,他认为树状结构的城市是不真实的,因为社会生活本身不是一种等级制的树状结构,现代社会其实已经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完全闭合的小圈子,而是由无数的互相交叠的圈子共同形成的半网络结构。
一个有活力的城市应该是,且必须是半网格结构。
然后亚历山大论述了功能“交叠”的优点,总之,这篇文章在讲:交叠、复杂、复合、模糊这些词语,起码在一定程度上是好的。
而清晰、简洁值得怀疑。
这里列举的例子是人和车辆的隔离。
人和车辆的隔离确实能使人的安全和交通安全得到更大的保障,但这种分离有时也会带来很多不便,车辆需要确保找到雇主,而行人需要招手即来的出租车。
而在亚历山大所给出的半网络结构和树状结构的城市结构实例分析中,我们大约能够知道一些基本点的差别:树状结构通过限定边界来规划城市生活,而半网络结构则通过明确一个中心来组织城市生活,这时,边界往往自然形成并且处于动态状态,这种结构是一种动态的、开放的结构,城市生活随时随地发生交叠。
这种理论对于我们的设计非常有启发:我们在社区计划中更应该着力于建立中心、从而通过自然的引力来诱发、丰富城市生活,让各种生活团体自然形成并且动态变化,而不是去着力于建设静态的、死板的、封闭的边界围墙。
游乐本是穿插在生活中的各个角落,但游乐场却将游乐框定在了一个小小的区域里面,让人们“游乐”的概念不由自主的被拘束起来。
但是这种概念本身和娱乐生活毫不相干,自由状态下,当人们想到“游乐”的时候,应该有一个充裕的空间,发生在生活领域的某一个空隙,然而在游乐场里,怎么去拥有一个充裕的空间呢?亚历山大也提到了现在的大学的规划。
现在的大学都将学校与城市分开,划定了一个很明确的界限,界内是大学,界外是非大学。
不可否认这样做的必要性,但是总有很多大学生活会与外界交织在一起,张为平的《现实乌托邦》里说“这不是校园,而是厂房的设计逻辑”,大学城内部,各个校园被分解为无联系的碎片,每一个都缺乏深层次整合,使其既孤立,又无个性。
还有一个实实在在能够看到影响的例子。
简·雅各布斯提到布鲁克林的后院作坊工业。
某个希望开办小型企业的人需要空间,而这个空间很可能就在他的后院内。
这意味着后院作坊要求既属于居住区,又属于工业区,这些区域需要交叠。
然而在树形城市中,他们不可能交叠。
我们设想一下,把城市瓦解成居住社区和工业区两个部分,工业区会聚集大量作坊带来的税收,而仅有相对小的消费,但居住区不但没有税收,还要符合学校、医院等造成的巨大额外财政负担。
当然这种区域自治财政分开的情况或许在我国不会出现,但我国却有一个更严重的问题,就是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
且不说经济发展参差不齐、工作机会不均等必然条件,这确实是我们需要解决的一个大问题。
原生的城市是自然联系在一起的,其中的关系网络并不能具体的总结出一个明确的层级,然而在新的城市营造活动中,不仅生成了树形的城市,还把原有的关系网络打乱,打断原生的连接,并重新规划假装的把他们连在一起。
把行人从移动车辆中分离的作法,树形的概念是被勒·柯布西耶、露易丝卡恩还有很多其他人提出来的,在那个年代当然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然而在公共交通发达的今天,行人和车辆的必要重叠部分必须得到保证。
现在中国大城市最为普遍的交通问题——道路分级制度是一种典型的“树形结构”,城市道路按照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支路四个等级层层划分,快速路为城市中大量、长距离、快速交通服务;主干道连接各城市分区,为城市客、货运主要线路;次干路与主干道结合形成了城市主要道路网,为联系主要道路之间的辅助型交通路线;支路为连接次干路与街坊路的交通路线。
这样单一的交通道路分级把可达性作为唯一的设计因素,把以人为主体的城市变成了以汽车为主体的城市。
这也势必导致一味地最求道路的宽度。
用道路把城市分割成一个个大型的居住区、工业区和商业区,割裂了相互之间的联系。
宽阔的马路变成一条条巨大的鸿沟,人们不得不选择“上天”或“入地”的方式从一个区块到达另一个区块,这些宽马路跟行人和两边的建筑不发生关系,自成体系,只是快速的通过,这也是“树形”的一大特点。
总体来说现有的城市规划思想是追求一种宽马路稀路网大街坊的规划模式,但这是一种典型的郊区模式。
对于郊区或者农村来说,地域面积广大,人口密度低,村镇与村镇之间相对独立。
以农业为基础的乡村,可以实现自我供给,相互之间的依赖程度不高,商业、金融业、工业、服务业等其他产业的发展水平较低,因此建造宽阔的马路有相对较低的土地成本,稀疏的路网也能满足郊区的通行需要。
但是这样的模式在城市之中就并不见得合适。
城市的第三产业发达,金融、商业都需要吸引大量的人流。
不同的人们对城市生活的需求也各不相同。
一个百万人口城市每天会发生数以亿计的活动,这些活动在城市的每个角落里发生,只简单的用宽阔的马路把城市中的A点和B点连接起来显然不够。
在自然成长的城市中(如欧洲的一些古老城市)路网的密度是非常高的,要去城市的某处,如果前方堵车,可以方便的改变行车路线,选择其它的途径到达。
因为在这样的城市路网中,一个地点总是与多条道路相连。
而如果是路网“宽而稀”的城市(如北京),建一条大马路也就只能通到一个地方,像北京的环线快速路,与城市的其它路网割裂,只有几处出口,一旦某处堵车,所有车都出不来,只能堵在一起,并且使拥堵的范围不断扩大蔓延,致使交通瘫痪,马路成了停车场。
在这样的城市中街道的尺度巨大,人们离开了汽车就寸步难行,街道变得危险不再吸引人,孩子们不敢在路边玩耍,一尘不变的街景使逛街变得乏味,城市里没有那么多的故事发生,人与人的关系也变得冷漠。
这样的城市是非人性的。
在1996年的《新都市主义宪章》中,分等级的城市道路被认定为“最差的步行环境”。
柯布西耶受到了谴责,他的光明城市理论在世界范围内被人们所接受和模仿。
特别是在中国的城市里。
但是其结果却是灾难性的。
柯布的理念使得步行“面临消失的危险”,城市走向分裂和破碎,汽车如同洪水猛兽般侵入了城市。
既然树状结构如此的违反自然规律,那么为什么我们总是试图用树状结构来控制一切呢?树形的城市结构割裂生活原本的复杂性,试图用简单的逻辑,线性的思维方式来干预人类原本复杂的社会行为。
这本身就是错误的,或者说是目光短浅的。
无论是早期的专制主义社会、还是现在的树状城市设计,我们似乎总是迷恋于树状结构。
亚历山大认为这源于人类头脑思维方式——人总是将一切思维对象都解析、简化为树状结构,分类和归类是最原始的心理过程,人们思考问题的方法总是试图去分类整理,重叠的或者相似的部分很容易被删去。
的确这种思维能力让我们逐步深入的认识复杂的自然界,而当我们不再仅仅停留在“认识”而是试图用这些已经删减、肢解过的“认识”去“复制”或者“制造”的时候,这种思维方式则使我们离真实越来越远。
在任何有组织的对象中,极度分割和内部元素的分裂,是趋向毁灭的第一个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