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读书笔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CITY IS NOT A TREE
城市不是树形结构
读书笔记“这是一篇探讨设计思想方法的论文,其原则并不限于城市规划”
习兴慧 201111001134
随着历史的发展,功能主义城市的弊端已经日益显现。城市本应该是一个有机体,而不是一架冰冷的机器。现代主义主张建筑适应工业化社会的发展,注重实用、功能、经济、效率的问题。但是忽视了最为重要的一个因素-----人。人的行为是复杂的,人们每天都会有诸如上下班、购物、工作、散步、去银行、接送小孩等等各种行为,人们会在上下班的途中接送小孩,或者在下班的途中顺便去超市购物,亦或者在公园散步的过程中与陌生人发生交谈。这些行为的发生应该是文中所说的“半网格”结构,而非“树形”。因此这些行为所发生的空间也应该是一种“半网格”结构。但是在功能分区非常明确的城市规划模式之下,城市发展往往背离了城市真正的主体,也就是每一个复杂的个体——人。
亚历山大首先分析了自然城市和人工城市的差别,他认为自然城市是自然形成的一种半网络结构,而人工城市则是一种简单线性的树状结构,在短时间内统一规划而成。对于什么是“结构”,什么是系统,亚历山大举的最形象生动的例子:报栏、信号灯、人行道组成的系统结构,我想可以这样深入理解:在这个系统中,报栏、信号灯、人行道作为系统内的固定不变的部分,形成了系统的“结构”,而作为一个活的、不断地在发生作用的系统,除了其“结构”,其中还存在着不断地进行运动、代谢、出入的变化部分——在该系统中既是人群、报纸、钱和电脉冲,这些成分不断地出入系统,使系统产生代谢并且发挥作用,相对于“结构”而言,活的部分我们可以称之为“能量”,即一种变化和流动的不定成分,能量具有可塑性,结构塑造能量的具体运作形式从而共同达成系统功能的产生,如果用水和管道来对应能量和结构的话,就可以理解为:不同的管道造成了不同的水流形式、产生了不同的作用,比如湍急的水、平静流淌的水,比如人工水坝就是通过某种结构,让水产生了能够发电的水形从而最终产生电能。
然后亚历山大具体分析了两种不同系统结构的形成过程和结构的不同,从中可以简单的得出以下几个理解:
1. 树形结构的形成比半网络结构更加理性,受到更多的规则的限制;
2. 树形结构应用在城市设计中所带来的隐患,正是因为其缺乏半网络结构所具有的有
联系的多样性和结构复杂性。可以这么理解:复杂,而不是简洁,在城市结构中成为了优点。
半网格显然是比树形更加复杂多样的结构。亚历山大从数学的角度解释,半网格中可以产生百万计的可能性。
自然形成的半网格的城市,其功能和满足人们内部需求的能力以及各部分相互连接的关系,远远大于人工塑造的树形城市。
在给出的一系列树形结构的城市中,我们可以总结得出大部分树形城市都是被环绕着巨大街区的道路分解成为一片片,社区与社区明显分离,过分强调着社区的独立性,内部又被进一步细分为更小的单元,没有相互重叠的元素存在。这些被分割出来的块块又各自有各自独立的功能。
分析了这些树形结构的城市乌托邦范式之后,亚历山大给出了一个更为清晰的对于树形结构在城市中的缺陷的说明:“无论何时我们有树形结构,这都意味着在这个结构中,没有任一单元的任何部分曾和其他单元有连接,除非以整个这一单元为媒介。这种限制的危害究竟有多大是难以领悟的。这有点儿像一个家庭中的成员不能自由地和外人交朋友,除非整个家庭和外界交友一样。”
总之,那种强烈的追求整洁和秩序的欲望,已经不是一个自由发展的城市所应该具有的,在一定的规律下的分割,就好像把人的一切行为所对应的区域都进行了分割一样,在这处只能做这件事,而那件事一定要到那处去做才行。从属于城市单元的个体单元(比城市街区小的单元,任何级别,比如人、一个商店、一个公司等等)在树形结构中都不能够单独的、自由的具有意志和自主的行动,这的确是将城市结构简化为了军营结构。
亚历山大认为优良的城市结构必须和社会生活产生对应关系,他认为树状结构的城市是不真实的,因为社会生活本身不是一种等级制的树状结构,现代社会其实已经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完全闭合的小圈子,而是由无数的互相交叠的圈子共同形成的半网络结构。一个有活力的城市应该是,且必须是半网格结构。
然后亚历山大论述了功能“交叠”的优点,总之,这篇文章在讲:交叠、复杂、复合、模糊这些词语,起码在一定程度上是好的。而清晰、简洁值得怀疑。这里列举的例子是人和车辆的隔离。人和车辆的隔离确实能使人的安全和交通安全得到更大的保障,但这种分离有时也会带来很多不便,车辆需要确保找到雇主,而行人需要招手即来的出租车。
而在亚历山大所给出的半网络结构和树状结构的城市结构实例分析中,我们大约能够知道一些基本点的差别:树状结构通过限定边界来规划城市生活,而半网络结构则通过明确一个中心来组织城市生活,这时,边界往往自然形成并且处于动态状态,这种结构是一种动态的、开放的结构,城市生活随时随地发生交叠。
这种理论对于我们的设计非常有启发:我们在社区计划中更应该着力于建立中心、从而通过自然的引力来诱发、丰富城市生活,让各种生活团体自然形成并且动态变化,而不是去着力于建设静态的、死板的、封闭的边界围墙。
游乐本是穿插在生活中的各个角落,但游乐场却将游乐框定在了一个小小的区域里面,让人们“游乐”的概念不由自主的被拘束起来。但是这种概念本身和娱乐生活毫不相干,自由状态下,当人们想到“游乐”的时候,应该有一个充裕的空间,发生在生活领域的某一个空隙,然而在游乐场里,怎么去拥有一个充裕的空间呢?
亚历山大也提到了现在的大学的规划。现在的大学都将学校与城市分开,划定了一个很明确的界限,界内是大学,界外是非大学。不可否认这样做的必要性,但是总有很多大学生活会与外界交织在一起,张为平的《现实乌托邦》里说“这不是校园,而是厂房的设计逻辑”,大学城内部,各个校园被分解为无联系的碎片,每一个都缺乏深层次整合,使其既孤立,又无个性。
还有一个实实在在能够看到影响的例子。简·雅各布斯提到布鲁克林的后院作坊工业。某个希望开办小型企业的人需要空间,而这个空间很可能就在他的后院内。这意味着后院作坊要求既属于居住区,又属于工业区,这些区域需要交叠。然而在树形城市中,他们不可能交叠。我们设想一下,把城市瓦解成居住社区和工业区两个部分,工业区会聚集大量作坊带来的税收,而仅有相对小的消费,但居住区不但没有税收,还要符合学校、医院等造成的巨大额外财政负担。
当然这种区域自治财政分开的情况或许在我国不会出现,但我国却有一个更严重的问题,就是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且不说经济发展参差不齐、工作机会不均等必然条件,这确实是我们需要解决的一个大问题。
原生的城市是自然联系在一起的,其中的关系网络并不能具体的总结出一个明确的层级,然而在新的城市营造活动中,不仅生成了树形的城市,还把原有的关系网络打乱,打断原生的连接,并重新规划假装的把他们连在一起。
把行人从移动车辆中分离的作法,树形的概念是被勒·柯布西耶、露易丝卡恩还有很多其他人提出来的,在那个年代当然不失为一种好方法。然而在公共交通发达的今天,行人和车辆的必要重叠部分必须得到保证。
现在中国大城市最为普遍的交通问题——道路分级制度是一种典型的“树形结构”,城市道路按照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支路四个等级层层划分,快速路为城市中大量、长距离、快速交通服务;主干道连接各城市分区,为城市客、货运主要线路;次干路与主干道结合形成了城市主要道路网,为联系主要道路之间的辅助型交通路线;支路为连接次干路与街坊路的交通路线。这样单一的交通道路分级把可达性作为唯一的设计因素,把以人为主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