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及其热处理方式方法和性能影响
T6热处理及形变热处理对合金组织性能影响
T6热处理及形变热处理对合金组织性能影响热处理是合金加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能够显著改善合金的组织和性能。
T6热处理和形变热处理是常见的热处理方法之一,对合金的组织和性能具有显著的影响。
T6热处理是一种常见的热处理方法,适用于许多铝合金和镁合金。
该热处理方法包括两个主要步骤:固溶处理和时效处理。
固溶处理是将合金加热到其中一温度,在这一温度下固溶一段时间,使合金中的溶质和固溶体原子达到均匀分布。
固溶处理不仅可以消除合金的冷加工硬化,还能降低材料的内部应力,提高材料的加工性能。
时效处理是在固溶处理后,将合金再次加热到较低的温度,使溶质形成细小的析出相。
这些析出相对合金的强度和硬度有重要影响。
时效处理的时间和温度将影响析出相的数量、尺寸和分布,进而影响合金的力学性能。
1.强度和硬度:T6热处理能够显著提高合金的强度和硬度。
通过固溶处理和时效处理,溶质形成细小的析出相,使合金获得更高的强度和硬度。
固溶处理可以通过溶解固溶体中的析出相,消除冷加工硬化,提高材料的塑性。
时效处理可以增加析出相的数量和尺寸,进一步提高合金的强度和硬度。
2.抗腐蚀性能:T6热处理对合金的抗腐蚀性能也有一定的影响。
合金中的析出相可以形成阻隔层,减少合金表面的裸露金属,从而提高合金的抗腐蚀性能。
此外,析出相的分布可以影响合金的均匀腐蚀性能和局部腐蚀性能。
3.韧性:T6热处理对合金的韧性有一定的影响。
合金中的析出相可以提高合金的强度和硬度,但也会导致合金的韧性下降。
合金经过T6热处理后,韧性通常会略有下降。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在强度和韧性之间进行平衡。
与T6热处理相比,形变热处理是另一种常见的热处理方法。
形变热处理通过塑性变形形成的组织,如冷加工和热加工,能够显著影响合金的组织和性能。
形变热处理对合金的组织和性能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1.晶粒细化:形变热处理可以使合金的晶粒细化。
通过塑性变形,合金中的晶粒会发生断裂和重组,形成细小的、均匀分布的晶粒。
金属热处理基本知识
金属热处理基本知识金属热处理是一种通过加热和冷却来改变金属结构和性能的工艺,广泛应用于工业制造过程中。
本文将介绍金属热处理的基本知识,包括常见的热处理方法、热处理的目的以及热处理对金属材料性能的影响。
一、常见的热处理方法1. 固溶处理固溶处理是一种通过加热金属至其固溶温度,然后迅速冷却以增加金属的硬度和强度的方法。
常见的固溶处理方法包括淬火和时效处理。
淬火是将金属加热至固溶温度,然后迅速冷却以形成固溶体,从而提高金属的硬度和强度。
时效处理是在淬火后,将金属加热至适当温度保持一段时间,以达到固溶体中的晶粒溶解和析出硬化相的目的,提高金属的综合性能。
2. 马氏体转变马氏体转变是一种通过加热金属至马氏体起始温度,然后迅速冷却以在金属中形成马氏体组织的方法。
马氏体转变可以显著提高金属的强度和硬度,同时还可以改善其耐磨性能和韧性。
常见的马氏体转变方法包括淬火和回火。
淬火是将金属加热至马氏体起始温度,然后迅速冷却以形成马氏体,进而提高金属的硬度和强度。
回火是在淬火后,将金属加热至适当温度保持一段时间,使马氏体转变为较为稳定的组织,从而提高金属的韧性。
3. 回火处理回火处理是一种通过加热金属至适当温度,然后保温一段时间以改善金属的组织和性能的方法。
回火处理可以降低金属的硬度和强度,提高其韧性和延展性。
不同的回火处理参数可以得到不同的金属组织和性能。
常见的回火处理方法包括低温回火、中温回火和高温回火,分别适用于不同的金属材料和应用需求。
二、热处理的目的金属热处理的主要目的是改善金属材料的组织和性能,以满足特定的工艺和使用要求。
具体来说,热处理可以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1. 提高金属的硬度和强度:通过热处理,可以使金属中的晶体细化,晶体界面增多,从而提高金属的硬度和强度。
2. 改善金属的韧性和延展性:热处理可以消除金属中的内应力和缺陷,减少晶界的孔洞,从而提高金属的韧性和延展性。
3. 提高金属的耐磨性和耐蚀性:通过调整金属的组织和相态,热处理可以增加金属的耐磨性和耐蚀性,提高其在恶劣环境下的使用寿命。
热处理对有色金属材料性能的影响
热处理对有色金属材料性能的影响有色金属及其合金最常用的热处理方法:退火;固溶处理(淬火);时效;变形热处理;化学热处理一.退火在金属材料的半成品或者制成品中常常存在有残余应力、成分不均匀、组织不稳定等缺陷,严重影响合金的工艺性能和使用性能,例如塑性低、耐蚀性差、力学性能差等。
要消除或者减少这些缺陷,则需要进行退火。
退火:加热到适当温度-----保温一定时间-----缓慢速度冷却.去应力退火、再结晶退火和均匀化退火加热温度对冷塑性变形金属的性能和组织的影响1.去应力退火铸件、焊接件、切削加工件、塑性变形件的内部往往存在很大的残余应力,使合金的应力腐蚀倾向大大增加,组织及力学性能稳定性显著降低。
因此,必须进行退火。
去应力退火是把合金加热到一个较低温度(低于材料再结晶开始温度),保持一定时间,以缓慢的速度冷却的热处理工艺。
冷却速度视合金能否热处理强化而定,对可热处理强化的合金要缓慢冷却。
在去应力退火的温度范围内保温,原子活动能力增加,消除或减少某些晶格中的缺陷(例:同一滑移系中异号为错相互抵消、空位及原子扩散的相互抵消等)。
从而使晶格弹性畸变能下降,保证合金制品的尺寸稳定,应力腐蚀倾向下降,但合金强度和硬度基本不下降。
去应力退火质量的主要因素是加热温度:过高,则工件强度和硬度大幅降低;过低,则需要长时间加热才能充分消除内应力,影响生产效率。
2.再结晶退火把工件加热到再结晶温度以上,保持一定时间,然后缓慢冷却的工艺。
再结晶退火的目的:细化晶粒,充分消除内应力,降低合金的强度和硬度,提高塑性。
再结晶过程是一个形核和晶核长大(聚集再结晶)的过程。
为了获得细小的晶粒组织,必须正确控制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和冷却速度三个因素。
对同一合金而言,加热温度越高,保温时间就要越短。
否则将很快进入再结晶晶核长大阶段;加热温度越低,保温时间就要越长。
否则再结晶过程不充分,达不到再结晶退火的目的。
根据现有工业有色金属合金再结晶退火温度统计表明,最佳再结晶退火温度为:0.7-0.8Tm(Tm为合金熔点的绝对温度)。
热处理对于钢铁材料性能的影响
热处理对于钢铁材料性能的影响热处理是一项重要的工艺,用于改变钢铁材料的性能。
通过控制材料的加热、保温和冷却过程,可以显著改善钢铁材料的力学性能、组织结构和耐腐蚀能力。
本文将深入探讨热处理对于钢铁材料性能的影响。
一、冷处理冷处理是热处理的一种重要方式,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快速冷却来提高钢铁材料的硬度和强度。
当钢铁材料经过热处理后,快速冷却可以产生细小的晶粒,从而提高材料的硬度。
此外,冷处理还可以减少材料的残余应力,提高材料的耐磨性和疲劳寿命。
二、淬火处理淬火是一种将钢铁材料加热至适宜温度后迅速冷却的热处理方法。
淬火可以使钢铁材料的晶格结构发生变化,从而显著提高材料的硬度和强度。
通过控制淬火工艺参数,如冷却速率、冷却介质等,可以获得不同的硬度和强度。
然而,过快的冷却速率可能导致材料内部产生应力过大,从而引起开裂和变形。
三、回火处理回火是一种将冷处理的材料重新加热至适宜温度后保温一段时间,然后缓慢冷却的热处理方法。
回火可以减轻材料的内部应力,增加其韧性和塑性,降低脆性。
通过合理控制回火温度和时间,可以在硬度和韧性之间取得平衡,使材料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
四、渗碳处理渗碳是一种将含碳气体或液体浸渍到钢铁材料表面,并进行高温处理的方法。
渗碳可以在材料表面形成高碳含量的渗层,从而提高材料的硬度和耐磨性。
此外,渗碳还可以改善材料的耐蚀性能和疲劳寿命。
常用的渗碳方法包括气体渗碳、液体渗碳和离子渗碳等。
五、固溶处理固溶处理是一种通过加热钢铁材料至固溶温度后快速冷却的热处理方法。
固溶处理可以使材料内部的溶质(如碳、氮等)扩散均匀,从而改善材料的强度和塑性。
此外,固溶处理还可以提高钢铁材料的冷加工性能,增加其可塑性。
综上所述,热处理对于钢铁材料性能具有显著的影响。
通过冷处理、淬火处理、回火处理、渗碳处理和固溶处理等方法,可以改善钢铁材料的硬度、强度、耐磨性、耐蚀性和韧性等性能。
因此,在钢铁制造和应用过程中,合理运用热处理技术可以有效提高钢铁材料的综合性能,满足不同工程和应用的需求。
材料的热处理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
材料的热处理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材料的热处理是通过加热和冷却来改变材料的结构和性能的过程。
在现代工程中,热处理是一种常见的处理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材料的生产和加工过程中。
本文将探讨材料的热处理对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分析其中的原理和应用。
一、热处理的基本原理热处理是通过控制加热和冷却的速率,使材料发生相变或晶体结构改变,从而达到改善力学性能的目的。
常见的热处理方式包括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等。
1. 退火处理:退火是将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然后缓慢冷却的过程。
退火处理可以消除材料中的应力和组织缺陷,提高其延展性和塑性。
退火后的材料通常具有良好的可加工性和韧性。
2. 正火处理:正火是将材料加热到适当温度并保持一段时间,然后以适当速度冷却的过程。
正火处理可以增加材料的硬度和强度,但保持一定的韧性。
正火后的材料通常用于制造工具和机械零件。
3. 淬火处理:淬火是将材料迅速冷却到室温的过程。
淬火能够使材料形成马氏体,从而提高硬度和强度。
淬火后的材料通常用于制作刀具和齿轮等需要高强度和耐磨性的零件。
4. 回火处理:回火是将材料加热到适当温度并保持一段时间,然后缓慢冷却的过程。
回火处理可以减轻淬火的脆性和内应力,提高材料的韧性和韧性。
回火后的材料通常用于制造弹簧和弹簧等需要较高韧性和强度的零件。
二、热处理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热处理可以显著改变材料的力学性能,其具体影响如下:1. 硬度:热处理可以显著影响材料的硬度,使其具有更高的抗压强度和硬度。
通过淬火处理,材料中的马氏体相会增加,从而提高硬度。
而通过退火和回火处理,材料的硬度会减少,使其更易加工和变形。
2. 强度:热处理可以使材料的强度得到显著提高。
正火和淬火处理能够改善材料的晶体结构和相变,从而增加其强度。
此外,热处理还能使材料中的晶界、晶粒得到细化,提高材料的强度和韧性。
3. 韧性:热处理对材料的韧性也有显著影响。
退火和回火处理可以减少材料中的内应力和组织缺陷,提高其韧性和延展性。
钢板的热处理方法
钢板的热处理方法钢板是一种常见的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机械制造等领域。
为了改善钢板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常常需要进行热处理。
本文将介绍钢板的热处理方法及其影响。
一、钢板的热处理方法1.1 软化退火软化退火是一种常见的热处理方法,适用于高碳钢、低碳钢、不锈钢等钢板。
该方法通过加热钢板至一定温度,然后缓慢冷却,以使钢板结构发生改变,从而达到软化的效果。
软化退火的作用是消除应力、提高塑性和韧性、改善加工性能。
1.2 规定化处理规定化处理是一种针对低合金钢和合金钢的热处理方法。
该方法的作用是在加热到一定温度后,维持一定时间,然后快速冷却,使钢板的结构得到改善,从而提高钢板的硬度和强度。
规定化处理的优点是能够得到均匀的组织结构,提高钢板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1.3 淬火处理淬火处理是一种针对低碳钢、合金钢和不锈钢的热处理方法。
该方法通过将钢板加热到一定温度,然后迅速冷却,以使钢板的组织结构发生相变,从而获得高硬度和强度。
淬火处理的作用是提高钢板的耐磨性、耐腐蚀性和抗拉伸性。
1.4 回火处理回火处理是一种常见的热处理方法,适用于钢板和铸件。
该方法通过在淬火后将钢板加热到一定温度,然后冷却,以使钢板的组织结构得到调整,从而达到硬度和韧性的平衡。
回火处理的作用是提高钢板的韧性和抗冲击性。
二、钢板热处理的影响2.1 硬度和强度钢板的热处理对其硬度和强度具有显著的影响。
软化退火可以降低钢板的硬度和强度,而规定化处理和淬火处理可以提高钢板的硬度和强度。
回火处理可以平衡钢板的硬度和韧性,提高钢板的抗冲击性。
2.2 韧性和塑性钢板的热处理对其韧性和塑性也具有影响。
软化退火可以提高钢板的韧性和塑性,规定化处理和淬火处理可以降低钢板的韧性和塑性。
回火处理可以平衡钢板的硬度和韧性,提高钢板的抗冲击性。
2.3 耐磨性和耐腐蚀性钢板的热处理对其耐磨性和耐腐蚀性也具有影响。
规定化处理和淬火处理可以提高钢板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而软化退火和回火处理则会降低钢板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钢的热处理及其对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钢的热处理及其对组织和性能的影响一、实验目的1.熟悉钢的几种基本热处理操作(退火、正火、淬火及回火);2.研究加热温度、冷却速度及回火温度等主要因素对碳钢热处理后性能的影响;3.观察和研究碳素钢经不同形式热处理后显微组织的特点;4.了解材料硬度的测定方法,学会正确使用硬度计。
二、实验概述钢的热处理就是利用钢在固态范围内的加热、保温和冷却,以改变其内部组织,从而获得所需要的物理、化学、机械和工艺性能的一种操作。
普通热处理的基本操作有退火、正火、淬火、回火等。
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和冷却方式是热处理最重要的三个基本工艺因素。
正确合理选择这三者的工艺规范,是热处理质量的基本保证。
1.加热温度选择(1)退火加热温度一般亚共析钢加热至A C3+(20~30)℃(完全退火);共析钢和过共析钢加热至A C1+(20~30)℃(球化退火),目的是得到球化体组织,降低硬度,改善高碳钢的切削性能,同时为最终热处理做好组织准备。
(2)正火加热温度一般亚共析钢加热至A C3+(30~50)℃;过共析钢加热至A Cm+(30~50)℃,即加热到奥氏体单相区。
退火和正火加热温度范围选择见图3-1。
图1 退火和正火的加热温度范围图2 淬火的加热温度范围(3)淬火加热温度一般亚共析钢加热至A C3+(30~50)℃;共析钢和过共析钢则加热至A C1+(30~50)℃,加热温度范围选择见图3-2。
淬火按加热温度可分为两种:加热温度高于A C3时的淬火为完全淬火;加热温度在A C1和A C3(亚共析钢)或A C1和A CCm(过共析钢)之间是不完全淬火。
在完全淬火时,钢的淬火组织主要是由马氏体组成;在不完全淬火时亚共析钢得到马氏体和铁素体组成的组织,过共析钢得到马氏体和渗碳体的组织。
亚共析钢用不完全淬火是不正常的,因为这样不能达到最高硬度。
而过共析钢采用不完全淬火则是正常的,这样可使钢获得最高的硬度和耐磨性。
在适宜的加热温度下,淬火后得到的马氏体呈细小的针状;若加热温度过高,其形成粗针状马氏体,使材料变脆甚至可能在钢中出现裂纹。
热处理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
热处理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引言:热处理作为一种重要的材料处理方法,广泛应用于工程材料的制备中。
通过对材料进行加热和冷却,可以显著改善材料的力学性能。
本文将探讨热处理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及其研究现状。
一、热处理的原理和方法热处理是通过控制材料的加热和冷却过程,改变材料的组织结构和性能。
其中最常用的热处理方法包括淬火、回火、正火、退火等。
淬火可使材料获得高硬度和强度,回火则可提高材料的韧性和延展性。
正火和退火则可调控材料的晶粒尺寸和组织均匀性。
二、热处理对材料性能的影响1. 强度和硬度:热处理能够显著提高材料的强度和硬度,主要通过改变材料的组织结构实现。
淬火可以形成马氏体结构,具有高硬度和强度,而回火则可降低硬度,增加韧性。
不同的热处理方法和参数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存在差异,需要进一步研究和优化。
2. 延展性和韧性:热处理可以显著改善材料的延展性和韧性。
回火可以消除材料中的残余应力,减少塑性变形过程中的局部断裂。
退火则可调控材料的晶粒尺寸和形态,从而提高材料的韧性和延展性。
3. 疲劳寿命:热处理对材料的疲劳性能有重要影响。
通过热处理,可消除材料内部的细小缺陷和应力集中区域,提高材料的抗疲劳性能。
疲劳寿命的提高对于一些特殊工程材料的应用至关重要。
4. 耐腐蚀性:热处理可以提高材料的耐腐蚀性能。
通过淬火和回火可以调节材料的晶界和晶内结构,从而改善材料的抗腐蚀能力。
热处理还可生成一些强耐腐蚀性的氧化层或涂层,从而提高材料的耐腐蚀性能。
5. 其他性能:除了以上几个主要方面,热处理还对材料的磁性、导电性、导热性等性能具有一定影响。
研究热处理对这些特殊性能的影响,可以为材料的特定应用领域提供重要参考。
三、热处理的研究现状热处理的研究已经成为材料科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
目前,学者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1. 热处理工艺优化:不同材料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对其力学性能有不同要求,因此研究者通过优化热处理工艺参数,寻找最佳的热处理工艺,以满足特定需求。
热处理技术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热处理技术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热处理技术是一种用热作为介质来改变材料性质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通过控制加热温度、保持时间和冷却速率来控制材料的晶体结构和相变行为。
因此,热处理技术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处理材料的方法。
本文将探讨热处理技术对材料性能的影响,以及它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热处理技术的分类热处理技术通常可以分为三类:退火、正火和淬火。
退火是一种将材料加热到一个合适的温度,然后缓慢冷却的方法,它可以改善材料的塑性和韧性。
正火是一种将材料加热至金相转变点以上温度,然后将材料缓慢冷却的方法,它可以提高材料的硬度和强度,但韧性会降低。
淬火则是一种急冷的方法,它可以快速提高材料的硬度和强度,但会导致材料脆性增加。
这三种方法的应用范围不同,取决于材料的种类和用途。
热处理技术可以对材料的性能产生深远的影响。
不同的热处理方法可以改变材料的晶体结构和相变行为,从而改变材料的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
1、力学性能热处理技术对材料的强度、硬度、韧性、塑性等方面都会产生影响。
例如,经过淬火处理的钢铁比未经过处理的要硬得多。
这是因为淬火可以将钢内部的不稳定相转化为高硬度的马氏体。
不过,淬火也会使钢变得更加脆性。
因此,采用退火等方法可以部分恢复钢的韧性。
2、物理性能热处理技术也会影响材料的物理性质,如热导率、热膨胀系数、电导率等。
例如,将铜进行退火后,它的电导率会降低,但其热导率和热膨胀系数会增加。
3、化学性质热处理技术还可以影响材料的化学性质。
例如,将铝进行退火可以使其表面氧化层被还原,从而增加铝的化学反应性。
工业生产中的应用热处理技术在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
例如,热处理技术可以用于生产钢管、汽车轴承、机械零件等物品。
以钢管为例,对其进行正火处理可以使其更具强度和刚性,而经过退火处理后,钢管的韧性和延展性会得到改善。
淬火处理则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提高钢管的耐磨性。
热处理技术也可以用于提高金属材料的耐腐蚀性。
例如,对于不锈钢,采用退火或氮化处理可以降低其对氯化物、硝酸盐等腐蚀介质的敏感性,从而提高其耐腐蚀性。
热处理工艺对金属材料性能的影响
热处理工艺对金属材料性能的影响热处理工艺是一种常用于改变金属材料性能的方法,通过对金属材料进行加热和冷却处理,可以显著提升其物理、化学和机械性能。
本文将探讨热处理工艺对金属材料性能的具体影响。
1. 调变材料强度和硬度热处理工艺可以改变金属材料的强度和硬度。
通过调控加热温度和冷却速率,可以使金属材料的晶体结构发生变化。
例如,调节热处理过程中的淬火介质和淬火温度,可以将宏观组织转变为细小的马氏体组织,从而提高金属材料的硬度和强度。
2. 提高金属的耐磨性金属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往往需要具备良好的耐磨性能,以防止表面受到磨损损坏。
热处理工艺可以通过改变金属材料的晶体结构,提高其耐磨性。
例如,采用淬火过程可以在金属表面形成增加硬度的马氏体,从而提高其抗磨损性能。
3. 提升金属的韧性和塑性金属材料的韧性和塑性是衡量其可塑性和断裂抗性的重要指标。
通过适当的热处理工艺,可以显著提升金属材料的韧性和塑性。
例如,采用固溶处理和时效处理可以改变金属材料的析出相行为,使其具备更好的延展性和抗断裂性能。
4. 改善金属的耐腐蚀性能金属材料在暴露于潮湿空气或特定环境中时容易发生腐蚀,进而影响其使用寿命。
热处理工艺可以通过形成致密的氧化膜或化合物膜,提高金属的耐腐蚀性能。
例如,通过淬火和回火处理可以降低铁素体不锈钢中的碳和铬元素的溶解度,从而增加其耐腐蚀性。
5. 调节材料的尺寸稳定性金属材料在受热和冷却过程中容易发生尺寸变化,这对一些精密零部件的制造和装配造成困扰。
热处理工艺可以通过控制加热和冷却过程来调节材料的尺寸稳定性。
例如,应用固溶处理和冷却过程中的时效处理可以减轻金属材料的变形和残余应力,提高其尺寸稳定性。
综上所述,热处理工艺对金属材料性能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通过适当的热处理工艺,可以调变材料的强度、硬度、耐磨性、韧性、塑性、耐腐蚀性和尺寸稳定性。
对于不同的金属材料和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热处理工艺是提升金属材料性能的重要手段。
了解热处理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了解热处理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热处理是一种常用的金属材料加工方法,通过将金属材料加热至一
定温度,保持一段时间后再冷却,来改变材料的性能。
热处理对材料
的性能具有明显的影响,包括机械性能、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等方面。
下面将从这几个方面逐一叙述。
1. 机械性能
热处理对材料的机械性能有重要的影响。
首先是材料的强度和硬度。
通过热处理,可以使材料的强度和硬度得到显著提高。
例如,经过淬
火热处理的钢材,其强度和硬度都会大大增加。
同时,热处理也可以
改变材料的塑性和韧性。
通常情况下,经过适当的退火热处理,材料
的塑性和韧性会增加,从而提高材料的可塑性和韧性。
2. 物理性能
除了影响机械性能外,热处理还对材料的物理性能产生影响。
其中
一个重要的物理性能参数是材料的热膨胀系数。
在热处理过程中,由
于材料的晶体结构发生变化,热膨胀系数也会相应发生变化。
这对于
一些需要考虑热胀冷缩影响的应用中非常重要。
3. 化学性能
材料的化学性能在热处理后也会发生变化。
特别是对于一些金属材
料来说,热处理能够改变其化学成分和相结构,从而影响其化学性能。
例如,通过热处理可以提高不锈钢的耐腐蚀能力、增加合金材料的耐
热性等。
综上所述,热处理对材料性能的影响非常明显。
通过合理选择热处理工艺和参数,可以使材料的性能得到改善,满足不同工程和应用的需要。
因此,在材料设计和制备过程中,了解热处理对材料性能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深入研究热处理工艺并合理应用,才能发挥材料的最佳性能。
材料及其热处理方式和性能影响
金属材料一、金属材料包括黑色金属材料和有色金属材料。
二、黑色金属是指铁和碳的合金。
如钢、生铁、铸铁等。
1、钢和生铁都是以铁为基础,以碳为主要添加元素的合金,统称为铁碳合金。
钢是含碳量在0.04%-2.3%之间的铁碳合金。
为了保证其韧性和塑性,含碳量一般不超过1.7%生铁是指把铁矿石放到高炉中冶炼而成的产品,主要用来炼钢和制造铸件。
生铁含碳量大于2%2、把铸造生铁放在熔铁炉中熔炼,即得到铸铁(液状),把液状铸铁浇铸成铸件,这种铸铁叫铸铁件。
三、有色金属材料有色金属又称非铁金属,指除黑色金属外的金属和合金,如铜、锡、铅、锌、铝以及黄铜、青铜、铝合金和轴承合金等。
金属材料在各种外力作用下所表现出來的性能称为机械性能。
金属的机械性能主要包括:強度、塑性、硬度、韧性及疲劳強度等。
1.強度:強度是金属材料在靜载荷作用下,抵抗变形和破断的能力。
A.弹性极限 : 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只产生弹性变形时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称为弹性极限,符号σe。
B.屈服极限 : 材料产生屈服现象时的应力称为屈服极限或屈服強度,符号σS。
C.抗拉強度: 材料在拉断前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为抗拉強度或強度极限,符号σb。
2.塑性:金属材料在断裂前发生塑性变形的能力称为塑性。
延伸率 (δ)和断面收缩率(ψ)是衡量金属材料塑性的指标。
3. 冲击韧性:金属材料抵抗冲击载荷作用而不破坏的能力,称为冲击韧性。
4.疲劳強度:疲劳強度又称疲劳极限。
減少零件的应力集中,改善零件表面质量及使零件表面保留压应力均能有效地提高零件的疲劳強度。
5.硬度:硬度即指材料抵抗局部变形,特別是塑性变形、压痕或划痕的能力,它是各种零件和工具必须具备的性能指标之一,也是热处理主要的质量检验标准。
(1).检测方法:就是用一定几何形狀的压头,在一定载荷下,压入被测金属材料表面,根据被压入程度來测定其硬度值。
(2).表示方法:压入硬度测定法(如布氏硬度、洛氏硬度等);回跳硬度测定法(如肖氏硬度、里氏硬度)等,而在现場生产中常用的是压入硬度测定法,即布氏硬度、洛氏硬度等。
常见材料热处理方式及目的
常见材料热处理方式及目的常见材料热处理1、45(S45C)常见热处理45号钢为优质碳素结构钢,也称为油钢,硬度不高,易于切削加工。
调质处理是其常见热处理方法,包括淬火和高温回火。
淬火温度为840±10℃,水冷后硬度可达55~58HRC,极限可达62HRC;回火温度为600±10℃,出炉后空冷,硬度为20~30HRC。
调质处理后的零件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广泛应用于各种重要的结构零件,特别是在交变负荷下工作的连杆、螺栓、齿轮和轴类等。
但表面硬度较低,不耐磨。
可用调质+表面淬火提高零件表面硬度。
实际应用的最高硬度为HRC55(高频淬火HRC58)。
2、40Cr(SCr440)常见热处理40Cr为优质碳素合金钢,属于低淬透性调质钢,具有很高的强度、良好的塑性和韧性,即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
Cr能增加钢的淬透性,提高钢的强度和回火稳定性。
调质处理是其常见热处理方法,淬火温度为850℃±10℃,油冷后硬度可达45~52HRC;回火温度为520℃±10℃,水、油冷后硬度为32~36HRC。
40Cr钢常用于制造汽车的连杆、螺栓、传动轴及机床的主轴等零件。
不同回火温度可得到不同硬度。
3、T10(SK4)常见热处理T10碳素工具钢强度及耐磨性均较T8和T9高,但热硬性低,淬透性不高且淬火变形大,晶粒细,在淬火加热时不易过热,仍能保持细晶粒组织。
淬火后钢中有未溶的过剩碳化物,所以耐磨性高,用于制造具有锋利刀口和有少许韧性的工具。
淬火+低温回火是其常见热处理方法,淬火温度为780±10℃,保温50min左右或淬透。
先淬如20~40℃的水或5%盐水,冷至250~300℃,转入20~40℃油中冷却至温热,可得到硬度62~65HRC;回火温度为160~180℃,保温1.5~2h,回火后硬度为60~62HRC。
以下是各种钢材的硬度和化学成分:12CrNi3:回火后硬度30-35HRC,主要成分为碳、硅、锰、铬、镍。
热处理的基础知识
热处理的基础知识热处理,顾名思义,就是在高温下对材料进行处理。
它是工业生产和加工的一个重要部分,广泛应用于机械、汽车、航空、建筑等领域。
热处理可以改变材料的机械性能、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从而提高其使用寿命、强度和韧性。
本文将介绍热处理的基础知识,包括热处理的目的、热处理方法、热处理的影响因素和热处理的注意事项。
一、热处理的目的热处理的目的是调整材料的组织结构和性能,在不改变其化学成分的前提下,使其达到特定的物理和机械性能。
具体来说,热处理的主要目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改善材料的硬度:提高材料的硬度可以使其更加耐磨损,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
常用的方法是淬火和弹性调质。
2.提高材料的均匀性:在热处理过程中,能使材料内部的性质更加均匀,消除缺陷和应力。
常用的方法是退火和正火。
3.增加材料的韧性:提高材料的韧性可以使其更加耐冲击和抗震动,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裂纹和断裂。
常用的方法是调质和回火。
二、热处理方法热处理的方法主要有四种,分别是淬火、退火、正火和调质。
下面分别进行介绍。
1.淬火淬火是将高温下加热后的金属材料迅速冷却,使其达到极高的硬度和脆性。
其原理是通过迅速冷却将铁素体转变为马氏体,从而在材料内部形成高强度的结晶体。
淬火过程中的冷却介质通常是水、油、盐水或其他淬火介质。
2.退火退火是将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下,然后缓慢冷却至室温,使材料内部的应力和缺陷得以消除,同时使其性能变得更加均匀。
退火过程中的冷却速度很慢,通常是将材料装入炉内,然后让它们自然冷却至室温。
3.正火正火是介于淬火和退火之间的一种处理方法。
它将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后,再迅速冷却,以消除材料内部的应力和缺陷,并使其硬度和强度达到一定的程度。
4.调质调质是将材料加热到一定的温度后,再通过退火或淬火来使其达到特定的硬度和韧性。
调质通常采用两步法,第一步是淬火,第二步是回火。
回火是指将淬火后的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后,然后迅速冷却,使其恢复韧性。
热处理方法对金属材料性能的影响
热处理方法对金属材料性能的影响热处理方法是金属材料加工中一项重要的工艺步骤,它可通过调整材料的晶体结构和组织形态来改变材料的性能。
本文将探讨热处理方法对金属材料性能的影响,并分析几种常见的热处理方法。
一、热处理方法概述热处理方法是指通过加热和冷却的方式改变材料的性质,主要包括退火、淬火、回火等。
这些方法能够调整材料的硬度、强度、韧性等机械性能,并影响材料的电导率、导热性等物理性能。
二、退火对金属材料性能的影响1. 软化材料:通过退火,晶体内部的位错会得到修复,晶体结构变得更为规则,从而使材料变得更加柔软和可塑性。
这对于加工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减少材料的应力和变形。
2. 改善材料的韧性:退火能够使晶界处形成新的晶界,这些晶界的存在对材料的韧性有着积极影响。
退火还能够减少氧化物和夹杂物的数量,进一步提高材料的韧性。
三、淬火对金属材料性能的影响淬火是将材料迅速从高温加热到低温,通过快速冷却使材料形成马氏体结构,以增强材料的硬度和强度。
1. 提高硬度:淬火过程中,金属的快速冷却使晶体无法重新排列,从而形成较硬的马氏体结构。
因此,淬火后的材料硬度大幅度提高。
2. 增加强度:淬火后的马氏体具有较高的强度,因此在应力作用下,材料更能够抵抗塑性变形和断裂。
四、回火对金属材料性能的影响回火是对淬火后的材料进行加热处理,在一定温度下保持一定时间后再进行冷却,以减轻淬火时的内应力,并提高材料的韧性。
1. 减少脆性:回火可以消除淬火后产生的内应力,减少材料的脆性,使其更具韧性。
2. 提高塑性:回火过程中,材料中的碳粒可以与晶体发生相互作用,使材料的晶粒长大,从而提高材料的塑性。
综上所述,热处理方法对金属材料性能有着明显的影响。
不同的方法能够调整材料的硬度、强度、韧性等机械性能,并影响材料的物理性能。
因此,在材料的设计和加工过程中,合理选择适当的热处理方法对于材料的性能提升至关重要。
热处理工艺对铸铁材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热处理工艺对铸铁材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热处理是通过一系列的加热和冷却过程来调整和改善金属材料的组织和性能的工艺。
对于铸铁材料来说,热处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就热处理工艺对铸铁材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进行详细探讨。
首先,热处理对铸铁材料的组织有显著的影响。
铸铁是由铁、碳和其他合金元素组成的合金材料,其组织主要由铁素体和渗碳体组成。
热处理过程中的加热和冷却过程可以改变铸铁的组织结构,从而影响其性能。
常见的热处理方法包括退火、正火和淬火。
退火是将铸铁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后,缓慢冷却至室温的过程。
通过退火可以改善铸铁的塑性、韧性和可加工性。
退火过程中,石墨形态由薄片状转变为球状,从而减小了石墨的尖锐度,提高了铸铁材料的韧性。
此外,退火还可以减少残留应力,提高铸铁材料的抗变形能力。
正火是将铸铁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后,保持一段时间,然后缓慢冷却至室温的过程。
正火能够使铸铁材料的组织均匀化,提高硬度和强度。
正火过程中,石墨片段逐渐变大,最终形成长条状结构。
这种结构有利于提高铸铁的强度,但会降低其韧性。
因此,正火适用于对硬度和强度要求较高,而韧性要求相对较低的铸铁材料。
淬火是将铸铁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后迅速冷却至室温的过程。
淬火能够使铸铁材料产生马氏体结构,从而提高材料的硬度和强度。
但同时也降低了铸铁的韧性。
淬火温度和冷却速度的控制是影响铸铁材料性能的关键。
过高的温度和过快的冷却速度会导致淬火裂纹,降低材料的可靠性。
除了影响组织结构外,热处理还会对铸铁材料的性能产生直接影响。
常见的性能包括硬度、强度、韧性和耐磨性等。
通过选择适当的热处理工艺,可以使铸铁材料达到不同的性能要求。
例如,退火可以提高铸铁材料的韧性和可加工性,适用于需要较高韧性的应用。
正火可以提高铸铁材料的硬度和强度,适用于需要较高硬度和强度的应用。
淬火可以使铸铁材料达到最高的硬度和强度,适用于需要高耐磨性的应用。
总的来说,热处理工艺对铸铁材料的组织和性能具有显著影响。
热处理的方式及作用
热处理的方式及作用热处理是一种通过加热和冷却来改变材料的物理性质和组织结构的工艺。
热处理可以用于提高材料的硬度、强度、耐腐蚀性和耐磨性等性能,也可用于改善材料的加工性能和塑性等特性。
下面将详细介绍热处理的几种方式及其作用。
1.固溶处理:固溶处理是将固溶体中的溶质元素加热到足够高温下溶解,然后迅速冷却,产生固溶体。
该过程可以改善晶体的塑性和延展性,提高材料的抗腐蚀性能和抗氧化性能。
固溶处理常用于合金材料,如不锈钢、铝合金等。
2.空化处理:空化处理是在高温下使材料发生相变,产生一种新的组织结构。
通过调整空化处理的时间、温度和压力等参数,可以改变材料的硬度、强度和耐磨性。
空化处理多用于工具钢、刀具、汽车零部件等。
3.淬火处理:淬火是通过在高温下迅速冷却材料,使其产生马氏体组织,从而提高材料的硬度和强度。
淬火后的材料常常需要回火处理来消除内部残余应力,增加韧性和塑性。
4.回火处理:回火是将淬火后的材料加热到适当温度,然后冷却,以降低材料的硬度和脆性,提高其韧性和强度。
回火处理常用于汽车发动机缸体、弹簧、刀具等。
5.等温处理:等温处理是将材料在一个恒定温度下保持一段时间,以使其逐渐达到热平衡。
等温处理可以使材料达到最终的组织结构和性能,提高材料的韧性、强度和耐腐蚀性能,常用于钢铁材料的处理。
6.热机械处理:热机械处理是将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然后进行塑性变形。
热机械处理可以改变材料的晶粒结构、内部应力分布和形状等,提高材料的塑性变形能力和焊接性能。
总之,热处理是一种重要的材料改性工艺,通过控制加热和冷却过程可以改变材料的组织结构和性能。
不同的热处理方式可以使材料达到不同的硬度、强度、韧性、耐腐蚀性和耐磨性等性能。
热处理广泛应用于金属材料和合金材料的制备和加工过程中,可提高产品的品质和使用寿命,满足不同工程要求。
热处理对金属材料的导热性能的影响
热处理对金属材料的导热性能的影响热处理是指通过控制材料的加热与冷却过程,来改变其组织结构和性能的一种热加工工艺。
在各种热处理方法中,热处理对金属材料的导热性能有着显著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热处理对金属材料导热性能的影响,并介绍几种常见的热处理方法。
1. 固溶处理固溶处理是将合金加热至固溶温度并保持一段时间,使固溶相达到热平衡,然后迅速冷却。
固溶处理主要适用于固溶体系的合金材料,如铝合金、镍合金等。
固溶处理可以细化金属晶粒,减少晶界的散射,提高导热性能。
2. 相变处理相变处理是通过控制金属材料在固态结构中的相变来改变材料的性能。
常见的相变处理包括淬火、回火等。
在相变处理过程中,金属材料的晶界和相界重新排列,导致了导热性能的变化。
例如,淬火能够使晶粒变细化,提高金属材料的导热性能。
3. 冷变形处理冷变形处理是指在室温下对金属材料进行加工变形,如拉伸、压缩等。
冷变形处理可以引起金属晶粒的形变和晶界的移动,进而改善导热性能。
由于冷变形处理可以使金属材料的晶粒尺寸变小,因此导热路径的长度减小,导热性能得到提高。
热处理根据处理温度的不同,可以分为固溶处理、时效处理、正火处理、回火处理等。
这些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在导热性能上有不同的影响。
在热处理过程中,金属材料的晶体结构发生变化,晶界、位错和析出物的形成对导热性能产生了重要影响。
晶界和位错对热传导的阻碍作用较大,而析出物的形成会影响晶界的热导率。
因此,热处理对金属材料导热性能的影响不仅仅与晶体结构有关,还与相界、晶界和位错等因素有着紧密的联系。
除了热处理方法,金属材料的组成、结构也会对导热性能产生影响。
例如,添加合金元素可以改变金属材料的晶界稳定性和晶格缺陷密度,从而影响导热性能。
此外,金属材料的晶体形态和晶界分布对导热性能也有重要影响。
总结起来,热处理方法可以改变金属材料的晶体结构和相分布,从而对其导热性能产生影响。
热处理方法包括固溶处理、相变处理和冷变形处理等。
碳钢的热处理工艺对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碳钢的热处理工艺对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碳钢是由铁和碳组成的合金材料,在热处理过程中,通过控制温度、时间和冷却方式等参数,可以改变其组织,从而调节其性能。
碳钢的热处理工艺可以影响其组织和性能,具体包括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等工艺。
首先来讨论退火工艺对碳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退火是将经过变形或经过其他工艺处理后的钢材加热至一定温度,然后控制冷却速度使其逐渐冷却。
在退火过程中,碳钢的组织会发生改变,产生较粗大的铁素体晶粒。
这种粗大的晶粒可以提高钢材的延展性和韧性,同时降低硬度和强度。
因此退火工艺适用于需要提高钢材塑性和韧性的场合。
接下来是正火工艺。
正火是将加热至一定温度的钢材冷却到室温的过程。
通过正火,钢材的组织会发生一系列相变,以产生合适的相和组织。
正火后的碳钢具有较高的硬度和强度,但同时其塑性和韧性相对降低。
这使得正火适用于需要高硬度和高强度的场合,但不太适用于对塑性和韧性要求较高的场合。
淬火是将加热至一定温度的钢材急冷到室温的过程。
通过淬火,钢材中的奥氏体(一种硬而脆的相)可以稳定保留下来,从而形成硬而脆的组织。
淬火后的碳钢具有高硬度和高强度,但塑性和韧性却很差。
因此淬火适用于需要高硬度和高强度,但对塑性和韧性要求不高的场合。
最后是回火工艺。
回火是将淬火后的钢材加热至较低的温度(一般低于Ac1)并保温一段时间后冷却。
通过回火,碳钢的组织中的奥氏体会发生降解,同时生成一定数量的回火组织。
回火组织具有较高的塑性和韧性,但硬度和强度相对降低。
因此回火工艺适用于需要具备一定塑性和韧性,并且要求相对较低硬度和强度的场合。
总结来说,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对碳钢的组织和性能有着不同的影响。
退火工艺能够提高钢材的塑性和韧性,但降低其硬度和强度;正火工艺能够提高钢材的硬度和强度,但降低其塑性和韧性;淬火工艺能够获得高硬度和高强度的钢材,但其塑性和韧性较差;回火工艺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平衡硬度、强度和塑性、韧性。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选择何种热处理工艺应根据碳钢的具体要求和使用环境来确定。
低碳钢热处理
低碳钢热处理引言:低碳钢是一种常见的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可焊性和可加工性等特点。
然而,在使用过程中,低碳钢往往需要进行热处理,以改善其力学性能和耐磨性。
本文将探讨低碳钢的热处理过程及其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一、低碳钢的热处理方法低碳钢的热处理方法主要包括退火、正火和淬火等。
这些方法通过加热和冷却的方式改变钢材的组织结构,从而使其具有更好的力学性能。
1. 退火退火是将低碳钢加热到一定温度,然后缓慢冷却的过程。
退火可以消除材料中的应力,提高钢材的塑性和韧性。
在退火过程中,低碳钢的晶粒会长大,晶界清晰,从而提高了材料的延展性和强度。
2. 正火正火是将低碳钢加热到适当温度,然后迅速冷却的过程。
正火可以使钢材的组织更加致密,提高硬度和强度。
正火后的低碳钢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3. 淬火淬火是将低碳钢加热到临界温度,然后迅速冷却的过程。
淬火可以使钢材的组织变为马氏体,从而使其具有更高的硬度和强度。
淬火后的低碳钢通常用于制作刀具和机械零件等要求高强度和耐磨性的产品。
二、低碳钢热处理对材料性能的影响低碳钢的热处理过程可以显著改善其力学性能和耐磨性。
具体影响如下:1. 提高硬度和强度正火和淬火可以使低碳钢的硬度和强度显著提高。
通过合理的热处理工艺,可以使低碳钢达到适当的硬度,满足不同工程需求。
2. 提高耐磨性淬火后的低碳钢具有良好的硬度和耐磨性,适用于制作耐磨零件。
淬火过程中形成的马氏体结构可以提高钢材的耐磨性和耐蚀性。
3. 改善塑性和韧性退火过程可以消除低碳钢中的应力,提高其塑性和韧性。
退火后的低碳钢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冲击韧性,适用于冷加工和成形加工。
4. 改善加工性能热处理可以改善低碳钢的加工性能,使其更容易加工和成形。
通过合理的热处理工艺,可以降低加工难度和成本。
结论:低碳钢的热处理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以改善钢材的力学性能和耐磨性。
退火、正火和淬火等热处理方法可以使低碳钢具有更好的塑性、硬度和耐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镍:增加强韧性、耐蚀性、耐磨性、弹性细述和低温冲击抵抗性
铬:增加耐磨性、耐蚀性及高温强度
钨:增加耐磨性及高温强度、硬度
硅:增加耐热性、耐蚀性;低合金钢之强度增加,增加电磁气性质
锰:高温之抗拉强度、硬度增加,防止因硫而产生的脆性
钼:作用与钨相同,但效果大两倍
钴:增加硬度与磁性
钒:增加韧性、耐磨性、淬火性
(2)中温回火:回火温度为350~500℃。中温回火可大大减小钢的应力,提高了弹性、韧性,但硬度有所降低,应用于弹簧和热锻模等。
(3)高温回火:回火温度为500~650℃。高温回火可以消除应力,硬度有显著的下降,可获得具有强度、塑性、韧性等综合机械性能,应用于齿轮、连杆、曲轴等。
回火方法
加热温度(℃)
b.正火后的强度、硬度较退火后的稍高,而塑性、韧性则稍低。
c.不占用设备;生产率高。
3.
淬火是将金属制件加热到这种金属的临界温度以上30~50℃,经保温一定时间,随后在水或油中快速冷却,以获得高硬度组织的一种热处理工艺。
淬火的目的:提高金属材料的强度和硬度,增加耐磨性,并在回火后获得高强度和一定韧性相配合的性能。
调质
淬火+回火
获得一定的强度和韧性
表面热处理和化学热处理
一、表面淬火
表面淬火是仅对工件表层进行淬火的工艺。
目的:为了获得高硬度的表面层和有利的残余应力分布,提高工件的硬度和耐磨性。
表面淬火加热的方法很多,如感应加热、火焰加热、电接触加热、激光加热等。
二、化学热处理
化学热处理是将金属和合金工件置于一定温度的活性介质中保温,使一种或几种元素渗入它的表层,以改变其化学成分、组织和性能的热处理工艺。
2
三
有色金属又称非铁金属,指除黑色金属外的金属和合金,如铜、锡、铅、锌、铝以及黄铜、青铜、铝合金和轴承合金等。
金属材料在各种外力作用下所表现出來的性能称为机械性能。金属的机械性能主要包括:強度、塑性、硬度、韧性及疲劳強度等。
1.
強度是金属材料在靜载荷作用下,抵抗变形和破断的能力。
A.弹性极限 : 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只产生弹性变形时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称为弹性极限,符号σe。
特殊性能钢分为:不锈钢、耐热钢等
按金相组织分类
按退火态的金相组织可分为:亚共析钢、共析钢、过共析钢三种。
按正火态的金相组织可分为:珠光体钢、贝氏体钢、马氏体钢、奥氏体钢等四种。
奥氏体-碳与合金元素溶解在γ-fe中的固溶体,仍保持γ-fe的面心立方晶格。晶界比较直,呈规则多边形;淬火钢中残余奥氏体分布在马氏体间的空隙处
热加工及削性能良好,强度硬度比低碳钢高,韧性塑性低于低碳钢,焊接性能较差。
热处理:
通常采用完全(加热到单相奥氏体区得到单相均匀奥氏体)淬火加中温或高温回火的热处理工艺。
高碳钢
特点:
具有高硬度和高耐磨性,焊接性能差。
热处理:
1.预先热处理采用球化退火;
2.采用不完全(加热到两相区得到奥氏体加未溶碳化物)淬火加低温回火的热处理工艺。
优质钢(S%、P%≤0.040%)
高级优质钢(S%≤0.030%,P%≤0.035%)
按冶炼时脱氧程度,可将钢分为:
沸腾钢(脱氧不完全)、镇静钢(脱氧较完全)和半镇静钢三类。
按用途分类
按钢的用途可分为:结构钢、工具钢和特殊性能钢
结构钢又分为:工程构件用钢和机器零件用
工具钢分为:刃具钢、量具钢、模具钢
渗氮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工件表层的硬度、耐磨性、热硬性、耐腐蚀性和疲劳强度。
渗氮处理广泛应用于各种高速传动的精密齿轮、高精度机床主轴、循环应力作用下要求高疲劳强度零件(如高速柴油机曲轴)以及要求变形小和具有一定耐热、抗腐蚀能力的耐磨零件(如阀门)等。
钢件渗氮后不需淬火就可达到68~72HRC的硬度,常用渗氮方法主要有气体渗氮和离子渗氮两种。
钛:增加耐高温强度及对海水的耐蚀性
铜:增加在空气中之抗氧化性及抗蚀性
铝:增加流动性
磷:增加耐蚀性,但超过0.1%时会有热脆性
硫:增加钢的切削性及热脆性,但一般含量要少
钢的化学热处理
将工件置于适当的活性介质中加热、保温、使一种或几种元素渗入到它的表面,以改变其化学成分、组织和性能。
化学热处理由分解、吸收和扩散三个基本过程所组成。
力学性能特点
应用围
硬度(HRC)
低温回火
150~250
高硬度、耐磨性
刃具、量具、冷冲模等
58~65
中温回火
350~500
高弹性、韧性
弹簧、钢丝绳等
35~50
高温回火
500~650
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连杆、齿轮及轴类
20~30
5.
淬火后再经高温回火的热处理工艺,称为调质处理。一般要求具有较高综合机械性能的重要结构零件,都要经过调质处理。
金
一、金属材料包括黑色金属材料和有色金属材料。
二、黑色金属是指铁和碳的合金。如钢、
1、钢和生铁都是以铁为基础,以碳为主要添加元素的合金,统称为铁碳合金。
钢是含碳量在0.04%-2.3%之间的铁碳合金。为了保证其韧性和塑性,含碳量一般不超过1.7%生铁是指把铁矿石放到高炉中冶炼而成的产品,主要用来炼钢和制造铸件。生铁含碳量大于2%
B.洛氏硬度(HRC):
洛氏硬度值是用洛氏硬度相应标尺刻度滿量程(100)与残余压痕深度增量之差计算硬度值,HR值可直接从表盘显示数字中得出。
金属热处理:是将金属工件放在一定的介质中加热到适宜的温度,并在此温度中保持一定时间后,又以不同速度冷却的一种工艺。
金属热处理的意义:是通过改变工件部的显微组织,或改变工件表面的化学成分,赋予或改善工件的使用性能。其特点是改善工件的在质量,而这一般不是肉眼所能看到的。
(2).表示方法:
压入硬度测定法(如布氏硬度、洛氏硬度等);回跳硬度测定法(如肖氏硬度、里氏硬度)等,而在现場生产中常用的是压入硬度测定法,即布氏硬度、洛氏硬度等。
A.布氏硬度(HB):
它是用一定直径的球体(淬硬钢球或硬质合金球),以相应的试验力压入被测钢料表面,经规定保持时间后卸除试验力,用测量表面压痕直径來计算硬度的一种压痕硬度方法。
根据渗碳时介质的物理状态不同,渗碳可分为气体渗碳、固体渗碳和液体渗碳,其中气体渗碳应用最广泛。
【气体渗碳工艺】
采用液体或气体碳氢化合物作为渗碳剂,如:煤油、甲苯或含碳的气体。
渗碳温度T=900~950℃。
保温时间—取决于要求的渗碳层深度,从几小时到十几小时不等。
零件表面含碳量Wc=0.8~1.1%
渗层深度:0.5~2mm
淬火
将工件加热保温后,在水、油或其他无机盐、有机水溶液等淬冷介质中快速冷却。
使钢件变硬,但同时变脆。
回火
将淬火后的钢件在高于室温而低于650℃的某一适当温度进行长时间的保温,再进行冷却,这种工艺称为回火。
为了降低钢件的脆性,将淬火后的钢件在高于室温而低于650℃的某一适当温度进行长时间的保温,再进行冷却。
热处理中的“四把火”
热处理方式
定义
作用
退火
将金属构件加热到高于或低于临界点,保持一定时间,随后缓慢冷却。
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消除残余应力,稳定尺寸,减少变形与裂纹倾向使金属部组织达到或接近平衡状态。
正火
将工件加热到适宜的温度后在空气中冷却。
正火的效果同退火相似,只是得到的组织更细,常用于改善材料的切削性能,也有时用于对一些要求不高的零件作为最终热处理。
碳氮共渗的目的主要是提高工件表层的硬度和耐磨性。
根据共渗温度不同,碳氮共渗可分为:
渗碳零件的加工工艺路线一般如下:
毛坯锻造(或轧材下料)→正火→粗加工、半精加工→渗碳→淬火+低温回火→精加工(磨削加工)。
1)气体渗碳法
渗碳剂甲醇等挥发后形成渗碳气氛,
在高温下分解出活性原子,即
(二)渗氮
在一定温度下于一定介质中,使氮原子渗入工件表层的化学热处理工艺称为渗氮。
渗氮剂通常用氨气,氨气在480~600℃分解出具有活性的氮原子渗入工件中,形成富氮层而完成氮化。用于氮化处理的合金钢常用38CrMoAIA、35CrAl、35CrMo等。
1)渗入介质在高温下通过化学反应进行分解,形成渗入元素的活性原子;
2)渗入元素的活性原子被钢件的表面吸附,进入晶格形成固溶体或形成化合物;
3)被吸附的渗入原子由钢件的表层逐渐向扩散,形成一定深度的扩散层。
常用化学热处理:渗碳、渗氮、碳氮共渗、渗硼、渗硅
渗碳
为提高工件表层碳的质量分数并在其中形成一定的碳含量梯度,将工件在渗碳介质中加热、保温,使碳原子渗入的化学热处理工艺称为渗碳。
珠光体-铁碳合金中共析反应所形成的铁素体与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
碳
按钢中含碳量多少分:
低碳钢Wc < 0.25%
中碳钢Wc = 0.25%—0.6%
高碳钢Wc > 0.6%
低碳钢
特点:
塑性好、韧性好、硬度强度低(软刚)、耐磨性差。
热处理:
通常情况下将其进行渗碳,然后淬火,再低温回火后使用。
中碳钢
特点:
渗碳所用钢种一般是碳的质量分数为0.10%~0.25%的低碳钢和低合金钢,如15、20、20Cr、20CrMnTi等钢。
经渗碳后的工件,都要进行淬火和低温回火,使工件表面获得高硬度(56~64HRC)、高耐磨性和高疲劳强度,而心部仍保持一定的强度和良好的韧性
渗碳被广泛应用于要求表面硬而心部韧的工件上,如齿轮、凸轮轴、活塞销。
d.提高金属材料的塑性、韧性,便于进行冷冲压或冷拉拔加工。
退火的缺点:占用设备;生产率低。
2.
正火是将金属制件加热到高于或低于这种金属的临界温度,经保温一定时间,随后在空气中冷却,以获得更细组织的一种热处理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