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工业革命导学案
《第二次工业革命导学案》
![《第二次工业革命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84a93640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24.png)
《第二次工业革命》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和特点;2. 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影响;3. 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对摩登社会的启迪。
二、导学内容:1.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和特点a. 工业革命的起源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b.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间和地点;c.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
2. 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影响a. 工业生产方式的变革;b.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c. 社会结构的变化。
3. 第二次工业革命对摩登社会的启迪a. 科技创新的重要性;b. 工业化对社会的影响;c. 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方向。
三、导学过程:1. 导入:通过视频、图片或实例引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话题,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进修:讲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工业革命的历史经过和演变。
3. 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影响,梳理出关键点和主要观点。
4.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第二次工业革命对摩登社会的启迪,思考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之间的干系。
5. 拓展:安置相关阅读任务或课外作业,深化学生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理解和认识。
四、导学评判:1. 教室表现: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讨论和思考,是否能够理解和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
2. 作业评判:学生是否能够完成相关阅读任务或课外作业,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和分析。
3. 进修效果:通过考试或测验等形式,检测学生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理解和掌握水平,评估导学效果。
五、导学反思:1. 教学方法: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进修兴趣和主动性,是否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究。
2. 教学内容:是否能够切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社会需求,是否能够引导学生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3. 教学效果:通过学生的进修表现和成绩反馈,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导学效果和进修质量。
《第二次工业革命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
![《第二次工业革命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0da8c678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25.png)
《第二次工业革命》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和特点;2. 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发展内容和影响;3. 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二、导学内容:1.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和特点;2.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发展内容;3. 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三、导学过程:1.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和特点第二次工业革命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发生在欧美国家的一场重大经济变革。
它的背景主要包括:- 工业化经过的加快:蒸汽机、电力和化学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工业化经过的加快。
- 科技创新的推动:发明家们纷纷推出了许多重要的科技发明,如电灯、电话、汽车等,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 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形成: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提供了壮大的经济支持。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主要包括:- 科技含量高: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技创新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 生产方式革命性变革:机械化生产的普及和流水线生产方式的引入,使生产效率大幅提高。
- 产业结构调整: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产业结构,推动了新兴产业的兴起。
2.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发展内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发展内容包括:- 电力和电气化工业的兴起:电力的广泛应用和电气化工业的发展,使得工业生产水平得到了极大提升。
- 钢铁和化学工业的发展:钢铁和化学工业的快速发展,为工业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 交通运输工具的革命性变革:汽车、飞机等交通运输工具的发明和应用,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
3. 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经济和社会的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经济和社会的影响主要表此刻:- 经济增长和家当积累: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各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大量家当被创造出来。
- 社会结构的变革:第二次工业革命改变了传统社会结构,加速了城市化经过,推动了新兴中产阶级的形成。
- 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第二次工业革命也带来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等问题,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导学案
![《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27e5ad462af90242a995e552.png)
《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导学案课型:新授课课时:1学习目标:1.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2.知道电力的广泛应用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3.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学习流程:(一)自主学习1.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政治前提:19世纪中期,()在世界范围内进一步扩展。
2.理论基础:法拉第发现了()。
3.起止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4. 开始的标志:()的广泛应用。
5. 主要的新型动力是()和内燃机动力,主要的能源是电和()。
6. ()带动了相应的新兴工业的发展,以它为动力的汽车、轮船、飞机、拖拉机等陆续出现,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7. 主要成就:(1)(),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
(2)()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应用技术的另一重大成就。
(3)()也是应用技术的一项重大突破。
8.主要发明:(二)合作探究据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发明的表格分析1.你从表格中发现了什么现象?这说明了什么?2.对比第一次工业革命,你能从上述表格中概括出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哪些特点吗?除这些外还有哪些特点?3.从上述表格中归纳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是什么?补充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还有哪些?(三)知识拓展(小组讨论)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中国产生了哪些影响?(从政治、经济和思想的角度来考虑)(四)课堂演练1.有这样一段广告词:“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界,一壶沸水让瓦特转动了世界,一个元素让爱迪生点燃了世界。
”“爱迪生点燃了世界”是指他()A 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B. 发明内燃机C.研制耐用电灯泡D. 改良蒸汽机2.下列现象,你认为哪一个是可以发生的?A.1392年,原产美洲的西红柿在欧洲市场随处可见B.1714年,你可以坐火车出行C.1870年,俄国工厂里农奴在做工D.1912年,在美国纽约,百姓家里用电灯泡照明3.探究题。
第二次工业革命前后的纽约,1900年与1850年相比,其经济总量增长十几倍,人口也从69.6万猛增到343.7万,但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主要是二氧化碳)也由1980万吨增长到6亿6330万吨。
《第二次工业革命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第二次工业革命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新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b2e8403c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5e.png)
《第二次工业革命》导学案第一课时导学果:1. 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历史背景和特点。
2. 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3. 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启示和启发。
【导学环节】一、导入请同学们回想一下第一次工业革命带来的影响,有哪些原因导致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爆发?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经济、社会和文化产生了哪些影响呢?二、学习1.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和特点第二次工业革命是指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以工业技术为核心的一次技术革命。
在这一时期,电力、化学、钢铁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运输、通讯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加速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2.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1)经济影响: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各国的工业化进程加快,生产力大幅提高,商品市场不断扩大,国际贸易蓬勃发展,为全球经济增长注入了动力。
(2)社会影响:劳动力需求大幅增加,城市化进程加速,社会阶层分化明显,劳资矛盾日益尖锐,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福利、教育、医疗等领域的进步。
(3)文化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催生了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的繁荣,启发了人们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三、讨论1. 请同学们谈谈第二次工业革命对当时世界的重大影响和意义。
2. 你认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给我们留下了哪些启示和启发?如何看待当前的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呢?四、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特点和影响,同时也思考了其对我们的启示和启发。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探索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新方向,为构建美好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课后作业1. 回答以下问题: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经济、社会和文化产生的影响有哪些?你认为科技进步对社会发展有何作用?2. 搜集相关资料,了解更多关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内容,并写一篇短文分享给同学们。
第二课时主题:第二次工业革命导学目标:1. 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和历史意义;2. 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和重要发明;3. 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高中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精品导学案(含答案)
![高中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精品导学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07bd0b3998fcc22bcd10db7.png)
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
2.探讨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二.学习重点:
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重要成就。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三.学习难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特点及影响
【自主学习】
一、人类迈入“电气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
1、条件
(1)第一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3)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了改革和革命运动,资产阶级统治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4)自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2、成就及表现
成就表现
电力的广泛使用发电机、电动机、发电厂、以及电灯、电话等
内燃机的创制使
内燃机问世;新交通工具汽车和飞机研制成功用
1。
《第二次工业革命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统编版》
![《第二次工业革命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统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2331207a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ee.png)
《第二次工业革命》导学案导学目标:通过本节课进修,学生将能够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特点、影响以及相关的重要发明。
一、导入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 什么是工业革命?2. 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在哪个时期?3.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二、进修内容1.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 时间: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 地点:主要发生在欧洲和美国- 原因: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力、钢铁、化学等行业的兴起2.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新技术的应用:电力、内燃机、化学工业等技术的广泛应用- 大规模生产:工厂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生产效率大幅提高- 交通运输的革新:铁路、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的出现,加速了商品流通和信息传播3.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经济:国民经济迅速增长,工业化水平提升- 社会:城市化加剧,劳动条件恶劣,社会阶层分化加剧- 文化:科技进步带来了新的文化形式,如电影、广播等4.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发明- 电灯:爱迪生发明了电灯,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内燃机:奔跑、福特等汽车制造商发明了内燃机,推动了汽车工业的发展- 电话:贝尔发明了电话,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三、进修任务1. 阅读课实情关章节,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具体内容2. 小组讨论,总结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影响3. 搜集相关资料,介绍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发明及其意义四、拓展延伸1. 与同砚分享自己搜集到的关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资料2. 观看相关纪录片或电影,进一步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五、总结反思通过本节课进修,你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吗?你觉得第二次工业革命对当代社会有哪些启迪和影响?本节课的导学案到此结束,希望同砚们在进修过程中能够有所收获,对历史的发展有更清晰的认识。
愿大家在进修中不息进步,探索未知的领域!。
《第二次工业革命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第二次工业革命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新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e6fd395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86.png)
《第二次工业革命》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定义和历史背景;2. 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和影响;3. 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对当代社会的启迪和影响。
导学内容: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定义和历史背景1. 第二次工业革命是指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发生在欧美国家的一场工业变革,标志着机械化生产和工业化生产方式的进一步发展。
2.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历史背景是19世纪末的经济举世化和科技革新,推动了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革。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和影响1. 主要特点:(1)电力和石油的广泛应用:电力代替了人力和水力,石油替代了煤炭,推动了工业生产效率的提高;(2)钢铁和化学工业的快速发展:钢铁产量大幅增加,化学工业得到了迅猛发展;(3)交通和通讯技术的进步:蒸汽机车、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的出现,电报、电话等通讯技术的普及,缩短了地理距离;(4)劳动力的大规模集中和城市化经过的加速:工业化经过带来了大规模的工人阶级,城市人口急剧增加。
2. 影响:(1)加速了城市化经过,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2)推动了科技和产业的快速发展,增进了经济的繁荣;(3)加剧了社会阶级分化和贫富差距,引发了社会问题和阶级斗争;(4)为当代的工业化和信息化奠定了基础,对摩登社会产生了深遥影响。
三、第二次工业革命对当代社会的启迪和影响1. 启迪:(1)科技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关键,必须不息追求技术进步和创新;(2)工业化经过必须注重人文关怀和社会公平,避免社会分化和不对等现象的加剧;(3)城市化经过需要合理规划和管理,保障城市环境和居民生活质量。
2. 影响:(1)增进了举世化和信息化的发展,加速了社会交流和经济合作;(2)引发了环境问题和资源紧缺,提醒人们要重视可持续发展和环境珍爱;(3)对教育、医疗、就业等领域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需要不息适应社会变革和发展。
导学活动:1. 小组讨论:请同砚们分组讨论第二次工业革命对当代社会的启迪和影响,并设计展示形式进行汇报。
历史九上第20课《第二次工业革命》导学案
![历史九上第20课《第二次工业革命》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9ca3e3961a37f111f1855bfa.png)
历史九上第20课《第二次工业革命》导学案导学案学习目标:使学生了解历史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包括电力的广泛应用,发明家爱迪生和他的发明成就,汽车和飞机的发明和使用等基本史实。
重点: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汽车和飞机的问世。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本并完成下列问题)1、19世纪70年代,__________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人类历史进入“____________”时代。
2、在电力技术的发展方面,_________和__________走在其他国家的前面。
3、在电器发明领域,美国科学家__________最为著名,他在_____年研制成功耐用碳丝灯泡,为世界带来光明,被誉为“__________”。
4、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___________等人设计出内燃机,他在__________年试制汽车成功,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
5、、20世纪初,人们制造出_________,1903年12月美国的_________经过不断努力终于制成飞机。
合作探究课本122页思考与探究达标测试1.马克思曾预言:“自然科学正在准备一次新的革命。
蒸汽大王在前一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个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将取而代之。
”文中“另一个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应指()A.珍妮机的发明 B.火车机车的发明 C.电力的广泛应用 D.飞机的发明2.进入近代以来,人类历史的发展日新月异。
19世纪70年代以后,人类历史进入了()A.蒸汽时代 B.电气时代 C.知识时代 D.信息时代3.因1885年成功试制汽车而被称为“汽车之父”的是()A.瓦特 B.史蒂芬孙 C.爱迪生 D.卡尔·本茨4.汽车工业协会2011年1月10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汽车产销量双双突破l800万辆,不仅蝉联世界第一,且创全球历史新高。
世界上第一辆投入实际使用的汽车诞生于()A.英国B.法国C.美国D.德国5.1903年,美国人莱特兄弟研制的第一架有动力装置的飞机试飞成功。
【K12学习】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导学案
![【K12学习】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88ce10247fd5360cba1adbc0.png)
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导学案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教学目标】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课前学习】 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电的广泛使用①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成功研制___________。
②19世纪70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
与此同时,____________也制造出来。
③_____、电车、____和电影放映机等电器产品纷纷涌现,人类此进入__________。
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①19世纪七八十年代以煤气和_______为燃料的内燃机相继问世,不久,以_______为燃料的内燃机也研制成功。
②新的交通工具:_______、_______研制成功。
化工技术的发展:从______和______中提炼化学物质,制成______________,大大丰富了人类的生活。
传统工业的进步:钢铁工业的发展,人们在________和建筑业中使用________取代原来的木材和铁。
2、垄断组织概念:垄断就是独占、控制。
垄断组织是指大企业之间,为控制生产与市场,以获取更大利润而结成的经济联合体。
垄断的主要内容包括垄断商品生产、垄断商品价格、垄断商品市场。
目的:为适应,提高劳动生产率,追求更多的利润。
表现:在新兴工业和________ __,一些大企业放弃自主义原则,控制产品生产________和________,形成垄断组织。
影响:渗入许多方面,成为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
3、世界市场的发展条件:①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多个国家和几乎所有的___________同时展开,使世界各地经济联系更加密切。
②许多新型_____________和通讯手段的出现,大大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表现:、①世界________额的增长②_____________日益明显影响:①列强掀起_______________,世界基本被资本主义国家瓜分完毕,________、非洲和__________等广大地区基本上都沦为____________或半殖民地。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https://img.taocdn.com/s3/m/61e2a153312b3169a451a444.png)
第四章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第一节《第二次工业革命》导学案【学习目标】⒈识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条件、概况;⒉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⒊理解垄断组织产生的原因、实质和影响。
【重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条件、概况和特点。
【难点】垄断组织产生的原因、实质和影响。
【学习方法】结合工业发展的要素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条件;通过表格归纳第二次工业革命科学技术的新成就;通过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情况,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多角度的分析垄断组织产生后的影响。
【知识链接】生活在19世纪初的美国人能驾驶汽船在密西西比河航行,欧洲人能坐上火车出门旅游,这应当归功于第一次工业革命;当19世纪末,欧洲人能乘汽车到名川圣地观光,美国人能驾远洋轮船飘洋过海,乘飞机飞向蓝天,并有机会在电灯下,听留声机里传出的美妙音乐,打电话给远方的朋友问好……。
这一切又归功于什么呢?【知识导学】知识点一:第二次工业革命B(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条件⒈政治:____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
⒉市场:____市场的初步形成。
⒊科技:____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
B【思考探究】工业的发展与政治前提、资本、原料、劳动力、技术、市场等因素密切相关,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资本条件是通过哪些方式准备的?【反思】A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概况)B 【思考探索】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出现了哪些新能源和新兴工业部门?【反思】A (三)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⒈____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____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发挥更为重要作用。
⒉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____,规模更加广泛,发展也比较迅速。
⒊有些国家如日本两次工业革命____进行。
C【讲练结合】(2002年全国文综卷)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A、主要发生在基础工业和重工业领域B、科技含量大为提高。
C、推动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D、确立了资本主义在世界的统治。
知识点二:垄断组织的产生A ⒈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生产力发展,促进____和____的集中,产生垄断。
《第二次工业革命导学案》
![《第二次工业革命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5115d081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3a.png)
《第二次工业革命》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定义、背景和主要特点;2. 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影响以及其在科技、经济和社会方面的重要意义;3. 思考第二次工业革命对当今社会的启迪和影响。
导学内容: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定义和背景1. 第二次工业革命是指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以电力、化学工业和钢铁工业为代表的新技术和新产业的迅速发展,进一步推动了工业化经过的阶段。
2.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是19世纪末期,欧洲和美国经济迅速发展,科技创新不息涌现,资本主义制度日益完善,交通运输和通讯技术的进步为工业化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条件。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1. 科技创新:电力、内燃机、化学工业、钢铁工业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发展;2. 大规模生产:机械化生产方式的推广,大规模生产和大规模消费的兴起;3. 城市化经过:工业化经过加速了城市化经过,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城市规模扩大;4. 资本主义经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逐渐确立。
三、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影响1. 科技进步: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科技的迅速发展,为后续的科技革命和信息革命奠定了基础;2. 经济繁荣:新兴产业的兴起和大规模生产的推广,增进了经济的繁荣和家当的积累;3. 社会变革:城市化经过加速,社会结构发生变化,劳动力市场和社会干系发生重大变革;4. 国际干系:第二次工业革命加剧了欧洲列强之间的竞争,也导致了殖民地扩张和世界格局的重塑。
导学问题:1. 请简要介绍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和主要特点。
2. 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影响主要体此刻哪些方面?3. 你认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对当今社会有何启迪和影响?拓展阅读:1. 《第二次工业革命与摩登世界》2. 《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思维拓展:1. 你认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对当今中国的发展有何启迪?2. 请谈谈你对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看法。
作业要求:1. 阅读拓展阅读中的相关文章,做好思考准备;2. 完成导学问题的书面作业,字数不少于800字;3. 思考拓展阅读和思维拓展问题,并做好笔记。
《第二次工业革命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第二次工业革命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新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cd014d7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a5.png)
《第二次工业革命》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入引言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时期,世界经历了一场影响深远的工业革命,被称为“第二次工业革命”。
在这一时期,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工业生产的大规模扩张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也为现代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次导学案将带领同学们深入了解这一重要历史事件的背景、特点和影响。
二、学习目标1. 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间背景和起因。
2. 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和技术革新。
3. 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对社会经济和人类生活的深远影响。
4. 思考第二次工业革命对当今社会的启示和影响。
三、学习内容1.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间背景和起因第二次工业革命始于19世纪末,主要集中在英国、美国和德国等工业强国。
它的爆发主要与以下几个因素密切相关:(1)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力、内燃机、化学工业等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强大动力。
(2)基础设施的改善:铁路、轮船、电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极大地促进了信息传播和商品流通。
(3)市场需求的扩大: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和国际贸易的增长,市场需求不断扩大,拉动了工业生产的持续发展。
2.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和技术革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包括:(1)产业结构的调整:工业化生产的扩张带动了传统手工业和农业的萎缩,工业结构逐渐趋向专业化和规模化。
(2)科技创新的加速:蒸汽机、内燃机、电力等新技术的应用,推动了生产力的提升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
(3)新兴产业的兴起:化工、汽车、电子等新兴产业崛起,为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力。
(4)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强化:工业化生产模式的确立加剧了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发展,大大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的全球化。
3. 第二次工业革命对社会经济和人类生活的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对社会经济和人类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1)经济发展:工业生产的快速扩张带动了经济的全面增长,加速了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
(2)社会结构的变迁:工业化生产的推进改变了社会结构,加剧了城乡和阶层分化,促进了工人阶级的崛起和工会运动的兴起。
第二次工业革命(高中历史导学案)
![第二次工业革命(高中历史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495217fe79563c1ec4da71db.png)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1课时
新授、探究课
使用说明
1、课前完成“课前预习学案”部分并提出自己的疑惑
2、课上完成“课内探究学案”
3、课后完成“检测性评价”
课前预习学案
预习学案
提出疑惑
一、背景:
1、政治:
2、经济:
(1)市场:
(2)资本:
3、科学与技术:
二、主要成就:
1.电的广泛使用
在教材上画出成就:
2.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
1、生产力: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人类进入“时代”
2、生产结构:成为工业生产的重要组成分
3、生产关系:出现了。
4、世界市场:。
(1)时间:
(2)在商品输出的同时进行。
5、国际关系:(1)以欧美列强为主导的。
(2)列强间的关系:
6、生态环境:带来了。
检测性评价
两次工业革命之比较:
同:
异:
开辟的时代
在教材上画出成就:
3.化学工业的发展
在教材上画出成就:
4.钢铁工业的进步
在教材上画出成就:
课内探究学案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概述第二次工业革命。
2.过程与方法:问题探究法、归纳总结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意义。
重点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
难点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意义
合作探究:
三、影响:
科、技结合程度
工业化侧重点
起源与进程
第一次
工业革命
第二次
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导学案
![《第二次工业革命》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4fb19812ad02de80d5d84038.png)
《第二次工业革命》导学任务单一、学习目标目标1:结合电子教材或者教材,识记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重大成果、科学家和发明家;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等基本史实。
目标2:知道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关成就,并分析其影响;(重点、难点)二、自主学习任务一:【自学识记】结合电子教材或者教材,完成自学检测试题,识记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重大成果、科学家和发明家;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等基本史实。
自学检测电的应用1.背景:19世纪,随着_________的展开,欧美主要_____________经济迅速发展,科学研究取得重大进步。
2.兴起:19世纪六七十年代,各种_______、_______应用于工业生产,促进工业蓬勃发展,即第二次工业革命。
3.特点: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4.成就:______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
5.发明:(1)1831年,英国科学家__________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2)美国发明家________发明白炽灯泡、碱性蓄电池、电影摄影机和放映机等事物。
他在纽约建立了美国第一座___________。
(3)发电机、电动机、电话、电报等纷纷问世。
6.影响:人类社会进入“_____________”。
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1.内燃机:(1)1876年,德国人_____________制造出一台煤气内燃机。
(2)1883年,德国_________研制出汽油内燃机。
(3)几年后,德国________发明柴油内燃机。
2.交通工具:(1)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_________制造出一辆汽车。
(2)1913年,美国____________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
3.影响:以内燃机为发动机的_______、轮船、_______、拖拉机等出现,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极大便利。
化学工业和新材料1.化学工业:19世纪60—80年代,人们已经能够使用新方法生产碱、_________人造染料等产品,而且产品成本更低、性能更好。
〖2021年整理〗《第二次工业革命》优教导学案
![〖2021年整理〗《第二次工业革命》优教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d48b73490029bd64793e2c41.png)
《第二次工业革命》优教导学案【学习目标】1.记住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重大成果、做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和发明家。
2.了解电力的应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
3.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作用,分析科学技术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4.初步认识人类迈入电气时代的原因。
【自主学习】一、时间:________二、电力的应用和电讯技术的兴起1.电力的应用(1)理论突破:_______年英国科学家__________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提出__________理论。
(2)新能源的产生:19世纪70年代初,__________、__________被发明出来,__________成了带动机器生产的新能源。
(3)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第二欠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将人类带入“_____________”。
2.电讯技术的兴起(1)电话:1876年,定居美国的英国人_______发明了电话,此后电话通讯事业发展起来。
(2)电报:19世纪90年代,意大利工程师_________发明了无线电报。
三、汽车和飞机的发明1.内燃机的发明(1)发明:内燃机的发明是继_________之后应用技术的又一重大成就。
在前人发明的基础上,1883年,德国工程师__________制成了以_______为燃料的内燃机。
1892年,又一名德国工程师________制成了以__________为燃料的内燃机。
(2)意义:内燃机的发明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供了条件。
2.汽车的发明(1)1885年,德国人______________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汽车。
(2)1896年,美国人____________制造出更加先进的______汽车,此后又建成了___________。
汽车工业很快在一些国家建立起来。
3.飞机的发明1903年,美国人________________制造的飞机试飞成功,迈出了人类航空技术的第一步。
【生产】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导学案
![【生产】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5f32820c81c758f5f71f67cb.png)
【关键字】生产8第二次工业革命导学案学习目标:1、学习掌握重要概念: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时代、垄断组织2、学习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在电力、内燃机、化工方面的发明成就3、学习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重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在电力、内燃机、通讯和化工部门的成就、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难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的理解学习过程:一、预习教材34——37页,思考并完成以下问题1、相对于工业革命由需要产生发明而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则是在科研的基础上把其成果应用于生产而出现的,科学技术与生产力开始密切结合起来了。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有哪些重大发明成就?电力方面:内燃机应用方面:化工:2、根据第二目谈谈第二次工业革命对工业生产的影响有哪些?3、结合教材第37页思考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影响2、课堂练习(一)知识掌握1.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科学研究成果在生产领域的应用B.生产和资本日益集中C.世界经济、政治和文化联系的加强D.生产技术知识的不断积累2.电话的发明者是()A.法拉第B.爱迪生C.赫兹D.贝尔3.世界上第一台汽车发明于()A.英国B.法国C.德国D.美国4.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是()A.电的发明和应用B.化学工业的兴起C.石油工业的兴起D.钢铁工业的发展(二)能力提高1.下列重要发明的先后顺序是()①汽油内燃机②汽车③飞机④柴油机A.①④③②B.①②③④C.①②④③D.①④②③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两个发源地和中心是()①英国②法国③德国④美国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3.垄断组织形成的根本原因是()A.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B.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C.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D.资本家对企业的兼并和联合4.恩格斯说:“如果我们从股份公司进而来看那支配着和垄断着整个工业部门的托拉斯,那么,那里不仅私人生产停止了,而且无计划性也没有了。
”这段话表明恩格斯认为19世纪晚期出现的垄断组织的实质是()A.资本主义私人所有制的本质正在转变B.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全面实施计划经济C.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局部调整D.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发生了变化此文档是由网络收集并进行重新排版整理.word可编辑版本!。
第二次工业革命导学案-人教课标版(新教案)
![第二次工业革命导学案-人教课标版(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0396d3e71fe910ef02df80b.png)
第课第二次工业革命【课标要求】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学习要求】.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主要发明创造。
.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影响。
.探讨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重点】体会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产生出巨大的推动力迅速改变着世界的面貌`【难点】理解垄断组织的出现的必然性和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课前学习】、归纳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哪些方面取得了成就。
电的广泛使用;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化学工业的发展;钢铁工业等传统工业的进步。
、什么是垄断它产生于什么时候"大企业之间为控制生产与市场以获取更大利润而结成的经济联合体。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开始出现。
【推进新课】探究一:下表是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展示,结合课文思考第二次工业革命有何特点,最显著的特征是什么给我们什么启示探究二:第二次工业革命在社会生活生产方面产生了哪些影响、、工业部门的变化:诞生电力、石油、和汽车等一系列新兴工业部门;、工业生产结构变化:重化工业成为工业的主要成份;、工业生产规模扩大;、生产组织形式调整:垄断组织的出现。
探究三:哪些因素促使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表现有哪些、促进因素:()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多个国家和几乎所有工业领域同时展开,是世界联系更加密切;\()新型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的出现大大加强世界各地的联系和商业信息交流传播;、表现:()世界贸易额增加;()国际分工日益明显。
探究四: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包括资本主义世界政治体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和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
结合课文思考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如何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尤其是资本主义殖民体系)最终形成、各资本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各资本主义国家对殖民地半殖民地进行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资本主义艰难发展。
`【课后检测】.由表可以推知,世纪年代到世纪初()表年代~!比例.世界各国工业发展差距明显缩小.世界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下图是美国—年新增欧洲移民示意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导学案
【学习目标】
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成就及影响。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体会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产生巨大的推动力,迅速改变着世界面貌。
2、教学难点:理解垄断组织出现的必然性和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自主学习】
1、电灯发明和使用:
(1)1866年,德国人________研制发电机成功。
(2)19世纪70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
与此同时,_________也制造出来。
不久出现了集中供电的_______。
输变电技术也日益完善。
(3)电灯、电车、_______、电影放映机等电器产品纷纷涌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人类由此进入“__________”。
2、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
(1)19世纪七八十年代,以煤气和汽油为燃料的_________相继问世。
不久以柴油为燃料的内燃机也研制成功。
(2)人们在用内燃机驱动火车和________的同时,还以内燃机为动力,研制成功了新的交通工具_______和飞机。
3、化学工业的建立和发展
化学家们从煤和石油等原材料中,提炼出多种化学物质,并以此为工业原料,制成燃料、________、药品、炸药和__________等多种化学合成材料,大大丰富了人类的生活。
4、钢铁等传统工业的进步
由于炼钢技术的改进,钢产量大幅提高,在________和建筑业中,人们越来越多地使用钢材取代原来的木材和铁。
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生产力:生产力迅速发展,人类进入“__________”。
2、生产结构:______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3、生产组织形式:垄断组织形成。
(形成的原因、表现和影响分别是什么?)原因:(1)工厂规模扩大,资本需求增加,生产社会化趋势加强
(2)资本家为追求更多利润,调整生产组织形式。
(3)资本主义竞争的优胜劣汰,使生产日益集中
过程:首先在新兴工业和钢铁工业,一些大企业放弃自由竞争原则采取各种方式,控制产品生产、价格和市场,形成了垄断组织。
影响:经济: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实质:是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政治:垄断组织干预国家政治生活,资本主义国家逐渐成为垄断组织利益的代表。
对外:形成国际垄断集团,要求瓜分世界,加紧对外侵略扩张,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
4、国际关系:资本主义__________最终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
(1)第二次工业革命创造巨大的生产力,为世界市场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2)新交通工具和通信手段,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商业信息的交流与传播。
(3)进行商品输出、掠夺原料的同时,直接输出资本,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
跟踪练习
1、“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奇迹的时代,大车不需要马拉,新闻通过环绕地球的电线一瞬间传遍世界……”请判断这样的生活最早应出现在()
A.新航路开辟时期
B.工业革命时期
C.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D.第三次工业革命时期
2、1879年,一条新科技成果的消息传到英国后,伦敦证券交易所的煤气股票价格狂跌。
该科技成果是()
A.西门子发明的发动机
B.本茨研制的汽车
C.爱迪生发明的白炽灯
D.贝尔发明的电话
3、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自19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对能源的需求快速增长,能源消费结构也在不断变化,大致经历了煤炭替代传统生物质能(木材)、石油替代煤炭以及目前的化石能源为主、多种新能源互补三个阶段。
导致“石油替代煤炭”的决定性因素是()
A.汽车和飞机研制成功 B.电力的广泛应用
C.内燃机的发明及应用 D.蒸汽机的广泛使用
4、垄断组织适应了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有关其积极作用叙述表述错误的是()
A.有利于扩大生产规模
B.有利于改善管理水平
C.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
D.有利于缓和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矛盾
5、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互动和整体化趋势,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为论证该观点,你将选择的证据是()
①第二次工业革命加强了国际交流,孕育着世界市场的形成②电力推动下的交通运输,密切了世界各地经济的联系③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的殖民主义加速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④通讯工具的创新加速了各地商业信息的交流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②③④
D. ①③④
6、下列表述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史实不符的是()
A.汽船的发明改变了水上交通的状况
B.发电机的问世使电力成为一种新能源
C.无线电报的出现增强了世界各国的联系
D.内燃机的创制推动了石油化工的发展
历史纵横:两次工业革命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