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医疗质量与安全教育计划及培训记录(全年)
2016医疗质量与安全教育计划及培训记录(全年)
![2016医疗质量与安全教育计划及培训记录(全年)](https://img.taocdn.com/s3/m/232d4a41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c5.png)
2016医疗质量与安全教育计划及培训记录(全年)中西医科医疗质量安全培训计划2019年度一、需要改进的内容(一)医疗制度、医疗技术1.重点抓好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值班交接班制度、病历书写规范、查对制度、危急值报告制度、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知情同意谈话制度、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临床用血管理制度等。
2.加强医疗质量关键环节的管理。
3.加强全员质量和安全教育,牢固树立质量和安全意识,提高全员质量管理与改进的意识和参与能力,严格执行医疗技术操作规范和常规。
4.加强全员培训,医务人员“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必须人人达标。
(二)病历书写1.《病历书写规范》的再学习和再领会,《住院病历质量检查评分表》讲解和学习;2.病历书写中的及时性和完整性,字迹的清楚性;3.体检的全面性和准确性;4.上级医生查房的及时性和记录内容的规范性;5.日常病程记录的及时性和完整性(包括上级医生的医疗指示,疑难危重病人的讨论记录,危重抢救病人的抢救记录,重要化验、特殊检查和病理结果的记录和分析,会诊记录、死亡记录和死亡讨论记录等);6.治疗知情同意记录的规范性(包括住院病人72小时内知情同意谈话记录,特殊检查、治疗的知情同意谈话记录,医保患者自费<特殊>药品和器械知情同意谈话记录等);7.治疗的合理性(特别是抗精神病药及抗生素的使用、更改、停用有无记录和药物的不良反应有无报告和记录,处方〈包括精神、麻醉处方〉的合格率等);8.归档病历是否及时上交,项目是否完整;(三)医院感染管理1.各班职责落实情况;2.清洁、消毒、灭菌执行情况;3.手卫生与自身防护落实;4.抗菌药物合理使用;5.多重耐药菌的预防与控制;6.加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各项工作。
二、改进措施1.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诊疗操作规范和常规,加强对科室的质量管理、检查、评价、监督。
医疗质量和安全教育培训完整版
![医疗质量和安全教育培训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7ce9265d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41.png)
医疗质量和安全教育培训完整版医疗质量和安全教育培训记录主办科室:XXX血透中心培训时间:2017年5月11日培训主题:医疗质量和安全教育主讲人:XXX培训对象:全科医护人员培训人数:6人地点: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本次培训的目的是为提高医疗服务水平,迎接等级医院复评准备,真正实现持续质量改进,保障医疗安全。
针对本科人员进行针对性重点培训与教育,进一步提升自身的质量管理水平,承担起科室相关的职责,认真完成各项医疗服务,避免各种医疗纠纷及医疗事故的发生。
主要内容记录:一、质量观念教育:1、就医观念:牢记“医院救治了病人,但病人养活了医院”这个观念。
2、质量观念:树立大质量观,要做到疗效好、疗程短、费用低、满意度高,并得到社会的质量认可。
3、质量成本观念:树立以高质量、低成本求得最大利润的观念,重视医院经济运营。
4、全面质量管理观念:现代全面质量管理是全体员工的事,医院各项工作、医疗质量贯穿到每个工作环节,落实到每一个人。
二、医德医风教育:医德医风教育的原则是坚持以医疗质量为核心,以服务态度与质量为重点,致力于提高医护人员的业务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政治素质和身体素质。
三、法律、法规与规章制度教育:1、《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等法律、法规。
2、医疗规章制度主要包括各级人员职责、各项医疗规章制度,以及落实法律法规的具体实施办法。
3、医疗技术操作规范。
四、质量控制教育:1、质量意识培养:医院的质量是由个体质量构成的,个体质量的好坏决定着整体质量的效果。
2、控制方法教育:包括科室的质量控制点以及质量控制手段等。
3、质量考评与讲评:在了解掌握质量控制标准的基础上,定期进行质量讲评,通过目标管理实现引导式教育。
培训人员签名:XXX医疗质量和安全教育培训与教育记录主办科室:医务科培训时间:2016年6月11日培训主题:医疗质量和安全教育主讲专家:副主任医师XXX培训对象:院领导、职能部门、临床及医技科室负责人培训人数:64人地点:未提供本次培训旨在提高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加强医疗质量和安全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服务态度,从而更好地服务患者。
医疗质量与安全教育计划及培训记录全年
![医疗质量与安全教育计划及培训记录全年](https://img.taocdn.com/s3/m/91ee2a236bec0975f565e266.png)
医疗质量与安全教育计划及培训记录全年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中西医科医疗质量安全培训计划2019年度一、需要改进的内容(一)医疗制度、医疗技术1.重点抓好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值班交接班制度、病历书写规范、查对制度、危急值报告制度、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知情同意谈话制度、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临床用血管理制度等。
2.加强医疗质量关键环节的管理。
3.加强全员质量和安全教育,牢固树立质量和安全意识,提高全员质量管理与改进的意识和参与能力,严格执行医疗技术操作规范和常规。
4.加强全员培训,医务人员“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必须人人达标。
(二)病历书写1.《病历书写规范》的再学习和再领会,《住院病历质量检查评分表》讲解和学习;2.病历书写中的及时性和完整性,字迹的清楚性;3.体检的全面性和准确性;4.上级医生查房的及时性和记录内容的规范性;5.日常病程记录的及时性和完整性(包括上级医生的医疗指示,疑难危重病人的讨论记录,危重抢救病人的抢救记录,重要化验、特殊检查和病理结果的记录和分析,会诊记录、死亡记录和死亡讨论记录等);6.治疗知情同意记录的规范性(包括住院病人72小时内知情同意谈话记录,特殊检查、治疗的知情同意谈话记录,医保患者自费<特殊>药品和器械知情同意谈话记录等);7.治疗的合理性(特别是抗精神病药及抗生素的使用、更改、停用有无记录和药物的不良反应有无报告和记录,处方〈包括精神、麻醉处方〉的合格率等);8.归档病历是否及时上交,项目是否完整;(三)医院感染管理1.各班职责落实情况;2.清洁、消毒、灭菌执行情况;3.手卫生与自身防护落实;4.抗菌药物合理使用;5.多重耐药菌的预防与控制;6.加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各项工作。
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教育培训计划
![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教育培训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e1af5e16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bd.png)
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教育培训计划一、引言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是医疗服务的核心标准,对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因此,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教育培训计划的目的就是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意识,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二、培训目标1.了解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重要性,认识到医务人员对患者生命安全的责任;2.掌握医疗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3.了解医疗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4.学会正确处理医疗纠纷和不良事件,提高医疗纠纷处理能力;5.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意识,提供安全的医疗服务;6.提高医务人员的团队协作能力,加强医疗团队的管理。
三、培训内容1.医疗质量管理理论知识(预计培训时间:2小时)1)医疗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和意义;3)医疗质量管理的方法和手段;4)医疗质量评价和考核指标。
2.医疗风险管理理论知识(预计培训时间:2小时)1)医疗风险的概念和分类;2)医疗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步骤;3)医疗风险防控措施和方法;4)医疗事故处理和纠纷调解。
3.医疗纠纷处理理论和技巧(预计培训时间:2小时)1)医疗纠纷的分类和原因分析;2)医疗纠纷预防和化解的方法;3)医疗纠纷处理的程序和技巧;4)医疗纠纷调解和仲裁机制。
4.医务人员技术和服务意识提升(预计培训时间:2小时)1)医务人员技术水平的提升;2)医务人员的沟通和服务能力培养;3)医务人员对患者隐私和权益的保护。
5.医疗团队协作与管理(预计培训时间:2小时)1)医疗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和作用;2)医疗团队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医疗团队建设和激励机制。
四、培训方法和工具1.讲座式教学:通过专家的讲解,向参训人员传授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方面的理论知识。
2.案例分析:选择真实的医疗纠纷案例进行分析,让参训人员学会从纠纷案例中总结经验,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
3.角色扮演:根据培训内容设计不同情景和角色,让参训人员扮演医疗师、患者或亲属,体验不同角色下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医疗质量和安全教育培训记录
![医疗质量和安全教育培训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c10fd9c3910ef12d2af9e7ce.png)
(5)严格管理有毒物品、放射源或其他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品,并在醒目位置设置安全标志。
(6)各级安全部门应配备必要的检测设备,定期对有毒气体、粉尘、噪声等有害因素进行检测,并送检测结果。
(7)各临床医技部门必须采取综合的防治措施,采用先进技术、先进工艺、先进设备和无毒材料,控制、消除职业危害和生产单位的生产成本。
2.术语和定义
职业病----是指劳动者在工作及其他职业活动中,因接触职业危害因素而引起的,并列入国家公布的职业病范围的疾病。
职业危害----是指存在于工作场所或者接触特定职业相伴随,对从事该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造成健康损害或者影响的各种危害。
职业禁忌症----是指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遭受职业危害和易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从事作业过程中,可能导致对他人健康构成危险的特殊生理或病理状态。
(1)医务科应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和经常性的职业安全卫生和职业病防治的宣传教育和培训。
(2)各临床医技部门应按国家有关规定,组织对从事有害作业的医护人员进行上岗前和每年一次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及时将检查结果告知本人,对合同制、合同工应当在解除合同前进行职业病健康检查。
(3)各临床医技部门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员工从事与禁忌相关的有害作业。
有害作业----是指在施工生产环境和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影响身体健康的因素(包括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和生物因素等)。
3.职责
(1)院感科负责对职业病防治实行民主管理和群众监督。职业危害因素的辨识、评价、制定职业危害防治措施,开展职业病防治的宣传、教育,负责职业病的统计、报告和档案管理工作
医疗质量和安全教育与培训记录
![医疗质量和安全教育与培训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95fb78352e3f5727a4e96243.png)
含山县人民医院医院
医疗质量和安全教育与培训记录
主办科室医务科负责
人
培训时间地
点
培训主题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培训教育
培训对象全体医务人员培训人数
本次培训目的:通过对全体医务人员进行针对性的重点培训与教育,让医务人员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医疗质量意识和安全风险防范意识,承担起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各自岗位的职责,从管理的概念上来提高我们的管理水平和安全风险防范能力,实现科室的管理从粗放型向精细化管理的转变。
为提高医疗服务水平,迎接等级医院的评审做准备,真正实现持续改进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培训人员签名:(详见签到表)。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培训记录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培训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beab1002192e45361066f5a8.png)
2017普外与烧伤外科医疗安全教育培训计划一、指导思想为进一步提高科室医师法律法规意识,增强依法执业的自觉性,维护医院及医患双方的合法权利,确保医疗安全,促进医院的健康和可持续性发展,特制定2016全年度医疗安全教育培训计划。
二、培训目标:全员培训率达到95%以上,抽查相关人员知晓率达到100%。
三、培训内容:医疗卫生常用法律法规、医疗安全讲座。
以《执业医师法》、《侵权责任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为主,每季度分别学习。
进行医疗安全与风险防范、医疗安全教育专题讲座。
分上下半年2次进行。
四、培训对象:全体员工五、培训时间:2016年1月至12月六、培训形式:以科室集体学习为主要形式,法律相关文件学习,医疗安全相关讲座PPT进行。
七、考试考核:全年培训结束后进行科室整体考核,以考试为主。
医疗质量和安全教育与培训记录
![医疗质量和安全教育与培训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cb11842d83d049649b6658ad.png)
医疗质量和安全教育与培训记录
主办科室
医务科
负责人
培训时间
地 点
培训主题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培训教育
培训对象
全体医务人员
培人数
本次培训目的:通过对全体医务人员进行针对性的重点培训与教育,让医务人员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医疗质量意识和安全风险防范意识,承担起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各自岗位的职责,从管理的概念上来提高我们的管理水平和安全风险防范能力,实现科室的管理从粗放型向精细化管理的转变。为提高医疗服务水平,迎接等级医院的评审做准备,真正实现持续改进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培训人员签名:(详见签到表)
医疗质量与安全教育培训记录
![医疗质量与安全教育培训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ab694b5848d7c1c708a14549.png)
内二科
医疗质量和安全教育与培训记录
内二科
医疗质量和安全教育与培训记录
内二科
医疗质量和安全教育与培训记录
内二科
医疗质量和安全教育与培训记录
内二科
医疗质量和安全教育与培训记录
内二科
医疗质量和安全教育与培训记录
内二科
医疗质量和安全教育与培训记录
内二科
医疗质量和安全教育与培训记录
通过对全科医务人员针对性的重点培训与教育,让全科人员提升自己的医疗质量意识与安全风险防范意识,承担起科室质量管理职责,从质量概念上提高我们的医疗质量水平和安全风险防范能力,实现科室从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提高医疗服务水平,迎接等级医院的评审做准备,真正实现持续改
进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感谢下载!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医疗质量与安全教育计划及培训记录全完整版
![医疗质量与安全教育计划及培训记录全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5eb9f91f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f7.png)
通过制定和执行医疗质量与安全标准,规范医务 人员的医疗行为,确保患者安全和医疗质量。
03 促进医疗质量持续改进
通过收集和分析医疗质量与安全数据,发现存在 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促进医疗质量的 持续改进。
汇报范围
本计划及培训记录适用于医院全体医务人员,包 01 括医生、护士、药师、技师等。
增加实践操作环节
在教育计划中增加实践操作环节,让医护人员亲身体验和实践操作 ,加深对医疗质量与安全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定期评估教育效果
定期对医疗质量与安全教育计划进行评估,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进行改进,确保教育效果的最大化。
针对培训记录的改进建议
1 2
完善培训记录内容
确保培训记录内容完整、详细,包括培训时间、 地点、内容、讲师、参与者等,以便后续查阅和 分析。
03
医疗质量与安全培训记录
培训记录的种类和内容
内部培训记录
包括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培训 人员、培训时间、考核结果等。
外部培训记录
包括培训机构、培训内容、培训时 间、考核结果等。
专题培训记录
针对特定主题或特定人群的培训记 录,包括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培 训人员、培训时间、考核结果等。
培训记录的收集和整理
采用电子化记录方式
采用电子化方式进行培训记录,方便快捷地整理 、分类和存储信息,提高工作效率。
3
建立培训档案管理制度
建立完善的培训档案管理制度,确保培训记录的 妥善保存和完整性,方便后续查阅和分析。
针对整体计划的改进建议
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合作
加强与相关部门和机构的合作,共同推进医疗质量与安全 教育计划及培训记录的改进工作,形成合力。
本计划及培训记录涵盖了医疗质量与安全的各个 02 方面,包括诊断、治疗、护理、康复等。
医疗质量与安全教育计划及培训记录全完整版
![医疗质量与安全教育计划及培训记录全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c1232b61ad51f01dc281f1fb.png)
医疗质量与安全教育计划及培训记录全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中西医科医疗质量安全培训计划2019年度一、需要改进的内容(一)医疗制度、医疗技术1.重点抓好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值班交接班制度、病历书写规范、查对制度、危急值报告制度、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知情同意谈话制度、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临床用血管理制度等。
2.加强医疗质量关键环节的管理。
3.加强全员质量和安全教育,牢固树立质量和安全意识,提高全员质量管理与改进的意识和参与能力,严格执行医疗技术操作规范和常规。
4.加强全员培训,医务人员“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必须人人达标。
(二)病历书写1.《病历书写规范》的再学习和再领会,《住院病历质量检查评分表》讲解和学习;2.病历书写中的及时性和完整性,字迹的清楚性;3.体检的全面性和准确性;4.上级医生查房的及时性和记录内容的规范性;5.日常病程记录的及时性和完整性(包括上级医生的医疗指示,疑难危重病人的讨论记录,危重抢救病人的抢救记录,重要化验、特殊检查和病理结果的记录和分析,会诊记录、死亡记录和死亡讨论记录等);6.治疗知情同意记录的规范性(包括住院病人72小时内知情同意谈话记录,特殊检查、治疗的知情同意谈话记录,医保患者自费<特殊>药品和器械知情同意谈话记录等);7.治疗的合理性(特别是抗精神病药及抗生素的使用、更改、停用有无记录和药物的不良反应有无报告和记录,处方〈包括精神、麻醉处方〉的合格率等);8.归档病历是否及时上交,项目是否完整;(三)医院感染管理1.各班职责落实情况;2.清洁、消毒、灭菌执行情况;3.手卫生与自身防护落实;4.抗菌药物合理使用;5.多重耐药菌的预防与控制;6.加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各项工作。
医疗质量和安全教育培训记录
![医疗质量和安全教育培训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8541c75d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a0.png)
医疗质量和安全教育培训记录为了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意识,近期进行了一次医疗质量和安全的培训,以下是培训记录。
日期:2024年10月10日地点:医院培训中心参与人员:全院医务人员培训内容:1.医疗质量和安全的概念和重要性:首先,我们介绍了医疗质量和安全的概念和重要性,强调了医疗质量和安全对患者生命健康的重要性。
我们提醒医务人员,作为医疗从业者,我们的首要责任是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2.医疗质量和安全的目标和要求:其次,我们详细介绍了医疗质量和安全的目标和要求。
我们强调了医疗质量和安全的基本原则,如规范、科学、人性化、终身学习等。
我们还提出了医疗质量和安全的具体要求,包括规范操作、科学诊疗、精确记录、防止医疗差错等。
3.医疗质量和安全的管理措施:接下来,我们介绍了医疗质量和安全的管理措施。
我们强调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医务人员应当积极合作、相互沟通、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
我们还介绍了医疗质量和安全的监测和评估体系,包括定期开展医疗质量和安全的评估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4.医疗质量和安全的案例分析:最后,我们进行了一些医疗质量和安全的案例分析。
通过剖析实际发生的医疗差错案例,我们希望医务人员能够深刻认识到医疗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性,从而引起他们对此问题的高度重视。
培训效果:通过此次培训,我们取得了以下效果:1.提高了医务人员的医疗质量和安全意识:由于医疗质量和安全对患者生命健康的重要性在培训中得到深入阐述,医务人员对医疗质量和安全的认识得到了明显提高。
2.强化了医务团队的合作意识:在培训中强调了医务团队的合作重要性,医务人员意识到只有通过合作,才能够共同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
3.提升了医务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案例分析,让医务人员深刻认识到医疗质量和安全问题的严重性,激发了他们对医疗质量和安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增进了医务人员之间的交流与学习:在培训中,医务人员之间进行了积极的交流和学习,相互分享了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这有助于促进医务人员之间的学习和进步。
医疗质量与安全培训教育纪录
![医疗质量与安全培训教育纪录](https://img.taocdn.com/s3/m/f9335e1b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78.png)
医疗质量与安全培训教育纪录目录1. 介绍2. 培训内容3. 培训目标4. 培训计划5. 培训评估6. 结论1. 介绍本文档旨在记录医疗质量与安全相关的培训教育活动。
培训教育对于提高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和保障病人的安全至关重要。
通过培训教育,医务人员可以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提高工作效率和专业水平。
2. 培训内容医疗质量与安全培训教育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医疗机构的法律法规与政策- 病人权益保护和病人安全管理- 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 医疗事故报告与分析- 医疗质量评估与改进培训内容根据医疗机构的具体需求和相关法律要求进行定制化设计。
3. 培训目标本次医疗质量与安全培训教育的目标如下:- 提高医务人员对法律法规与政策的了解和遵守程度- 加强医务人员对病人权益保护和病人安全管理的意识- 提升医务人员处理医疗纠纷和事故的能力- 培养医务人员进行医疗质量评估和改进的惯通过培训教育,医务人员将具备更加全面和专业的能力,为病人提供更安全、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4. 培训计划为确保培训教育的有效性和效果,制定了以下培训计划:- 培训时间:共计X天,分为不同阶段的培训- 培训方式:包括理论教学、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和实践操作等形式- 培训地点:在医疗机构内部或外部专业培训机构- 培训讲师:由相关领域的专家、律师或从业人员担任- 培训材料:提供相关培训课件、参考资料和实践操作指南等培训计划将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以确保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5. 培训评估为评估培训教育的效果和价值,采用以下评估方法:- 培训前的问卷调查,了解医务人员对培训需求和期望- 培训过程中的互动评估,包括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等- 培训后的满意度调查,了解医务人员对培训内容和讲师的评价- 培训效果跟踪,观察医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培训知识的情况通过培训评估,可以及时调整培训教育的方法和内容,提高培训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6. 结论医疗质量与安全培训教育对于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保障病人的安全至关重要。
医疗质量与安全教育计划及培训记录全年
![医疗质量与安全教育计划及培训记录全年](https://img.taocdn.com/s3/m/b50b980b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32.png)
一、引言医疗质量与安全是医疗机构及从业人员必须高度关注的领域。
为了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的安全,医疗机构需要制定医疗质量与安全教育计划,并通过培训记录全年的方式来保证计划的顺利执行。
本文将介绍医疗质量与安全教育计划的制定过程,以及全年的培训记录。
二、医疗质量与安全教育计划的制定1.制定目标:医疗质量与安全教育计划的首要目标是提高医疗机构的整体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保障患者的安全。
此外,计划还应包括提升医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为患者提供高品质的医疗服务。
2.设定内容:医疗质量与安全教育计划的内容应包括医疗质量与安全相关知识的培训、技能训练的实施以及培训后的评估与反馈。
具体内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医疗质量与安全理念的宣传与培训:包括医疗机构的相关政策法规、质量管理体系和安全管理体系的宣传与培训,旨在使医务人员具备正确的医疗质量与安全意识。
(2)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根据医疗机构的特点和需求,开展相关领域的培训,如感染控制、药物管理、手术操作等,以提升医务人员的专业技能。
(3)团队合作与沟通训练:加强医疗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与协作,提升团队治疗患者的能力,降低医疗事故的发生率。
(4)医患沟通与医疗纠纷处理培训:培训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沟通技巧,使其能够有效地与患者进行医患沟通,预防和解决医疗纠纷。
3.制定时间表:根据医疗机构的实际情况,制定医疗质量与安全教育计划的时间表。
可以以季度、半年度或全年为一个周期,计划每个时间段内需要进行的培训和评估活动。
1.培训记录的目的:培训记录的主要目的是对医疗质量与安全教育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监控和评估,以便为医疗机构的后续培训提供数据支持,确保医疗质量与安全的不断提升。
2.培训记录的内容:(1)培训时间和地点的记录:记录每次培训的具体时间和地点,便于对照计划进行评估。
(2)培训内容的记录:详细记录每次培训的内容和重点,以备后续参考和总结。
(3)参与人员的记录:记录每次培训的参与人员和其所在的科室,确保培训覆盖到每个相关的医务人员。
医疗质量与安全教育计划及培训记录全完整版
![医疗质量与安全教育计划及培训记录全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e0ebbc72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c9.png)
培训内容
医疗法律法规
医疗质量与安全标准
介绍医疗行业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确 保医护人员和管理人员了解并遵守相关规 定。
介绍国内外先进的医疗质量与安全标准, 包括患者安全、医疗差错预防、感染控制 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医疗纠纷处理
医疗服务流程优化
讲解医疗纠纷处理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医 护人员和管理人员在应对医疗纠纷时的应 对能力。
强化医疗质量和安全意识,降低医疗 事故和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保障患者 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权益。
提升医院形象
加强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提高患者 满意度,提升医院的社会形象和声誉 。
促进医疗行业健康发展
推动医疗行业整体素质的提升,促进 医疗行业的健康发展。
PART 02
医疗质量与安全教育计划
REPORTING
介绍医疗服务流程优化的理念和方法,提 高医护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服务质量和效率 。
培训方式
线上培训
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在线学习, 方便医护人员和管理人员随时
随地接受培训。
线下培训
组织集中式培训,邀请专家进 行授课,增强医护人员和管理 人员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案例分析
通过分析真实的医疗纠纷案例 ,提高医护人员和管理人员在 应对实际问题时的应对能力。
02
03
04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针对性的 培训计划,提高员工的医疗质
量与安全意识和能力。
对于知识测试成绩不佳的员工 ,进行个别辅导和再次测试,
确保其掌握相关知识。
加强现场指导和监督,对员工 在执行医疗质量与安全规定方 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纠正和
指导。
定期对医疗质量与安全教育计 划进行评估和调整,以适应医 院发展和员工需求的变化。
2016医疗质量及安全教育培训记录文本
![2016医疗质量及安全教育培训记录文本](https://img.taocdn.com/s3/m/1c4687f5bceb19e8b9f6ba01.png)
2015年大塘卫生院医疗质量与安全教育培训计划
一月份医疗质量与安全教育培训记录
二月份医疗质量与安全教育培训记录
三月份医疗质量与安全教育培训记录
四月份医疗质量与安全教育培训记录
五月份医疗质量与安全教育培训记录
六月份医疗质量与安全教育/培训记录
七月份医疗质量与安全教育培训记录
八月份医疗质量与安全教育培训记录
九月份医疗质量与安全教育培训记录
十月份医疗质量与安全教育培训记录
十一月份医疗质量与安全教育培训记录
十二月份医疗质量与安全教育培训记录。
医疗安全培训记录
![医疗安全培训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e6a53b28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ab.png)
2016年医疗安全培训记录时间:2016年6月8日地点:8楼会议室人员:全体医务人员主持人:唐洪乾内容:医疗事故与一般医疗损害的法律依据从我国目前的医疗纠纷程序来看,医疗纠纷的解决途径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医学会鉴定专家组进行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即医疗事故鉴定途径;二是通过司法鉴定部门进行的因果关系鉴定,即司法鉴定诉讼途径,在医疗纠纷法律实践中,称为:人身损害赔偿纠纷;由于二者的启动程序、鉴定人员的组成、鉴定方式、鉴定内容不尽相同,必然依据的法律、法规也是不尽相同的;一、医疗事故纠纷诉讼在我国现行的医疗事故诉讼中,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的规定,做出的医疗行为是否构成医疗事故,是否应当承担法律责任的诉讼程序,称之为“条例事故诉讼程序”;按照我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人身损害的事故;在诉讼程序中,法官必然通过“医疗事故鉴定”,来判定医疗机构的医疗行为是否是违反医疗规范的行为;是否构成医疗事故等等;因此,在这个诉讼程序中,我们可以看到,医疗事故鉴定是标准和依据、医疗诉讼程序对双方当事人的要求都是不相同的;按照我国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就医疗过程中造成的医疗机构与患者之间的纠纷,施行“举证责任倒置”,有医疗机构就医疗过程中不存在医疗过错、医疗过错与损害后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医疗机构的医疗行为是否是医疗事故是医疗机构承担法律责任的前提和依据;其判定标准仍然是在“医疗技术”的范围之内的;这是医疗事故纠纷诉讼的最大的特点;其“法律依据”不如更确切的说是“医疗技术依据和标准”,技术上的判断先于法律事实上的判定;法律责任的承担也是在技术行为的认定后,再次做出的法律上的区分和分配;因此,医疗事故纠纷诉讼程序是“技术先行原则”;二、人身损害赔偿纠纷诉讼在我国对于医疗纠纷诉讼的处理中,还存在以人身伤害为诉讼理由;通过对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件的审理,获得赔偿的诉讼程序;患者及其在听到这样的程序的时候,可能会感到比较“新鲜”,认为这是一个新程序,依据的法律法规也一定是一些新鲜出台的法律法规;其实不然,以人身伤害诉讼医疗纠纷案件的,是用的“老法唱新曲”;该程序所依据的法律法规,恰恰是我们在熟悉不过的民法通则及其解释意见,证据规则、司法鉴定规则、人身损害赔偿案件的解释等等法律法规;用最通俗的话讲,这样的纠纷案件更像是交通事故纠纷案件的审理情况,由于一方医疗机构的过失行为,造成另一方的身体伤害和财产损失,另一方患者及其家属要求侵权人承担赔偿责任的纠纷案件;换句话讲,就是医疗机构在为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出现医疗过错行为,造成患者的身体的损害后果,并且该损害后果就是由于医疗机构的过错行为造成的,医疗机构应当对患者的损害后果承担法律赔偿责任;在该诉讼程序中,患者及其家属也看到了,医疗机构的医疗行为是否构成医疗事故,不是诉讼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更不是法官进行判决的法律依据;不再是事实认定的前提和基础;因为,在相关事实的认定的标准上已经完全不同于“医疗事故”的判定标准,甚至可以说在这样的诉讼程序中是否构成医疗事故是与该程序没有任何关系的;在涉及民事赔偿的医疗纠纷诉讼案件中,如果当事人没有特别强调违约问题美容纠纷案件,目前一般是将医疗损害事件作为侵权纠纷来处理;因此,法官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医疗损害事件是否符合侵权责任构成的四个要件:1、损害行为,通俗讲,就是医院在治疗、抢救的过程中是否存在医疗过错行为;这里需要提醒广大患者及其家属,这里所讲的过错行为是现实存在、并且可以用相关证据证明的“过错行为”;对于这个问题,患者及其家属作为受害人,千万不要“想当然”由于医疗纠纷的专业技术性比较强,在医疗过错的判断上存在很多技术上的障碍,患者及其家属有时是很难做出判定的;2、损害结果,就是给患者及其家属造成的功能障碍、器官缺损、身体残疾、患者死亡的结果;如果患者及其家属手头上有“证明”、相关检查“报告”;可以客观的证明受到的损害后果的,就可以作为损害后果的证据;3、损害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这是医疗纠纷中的核心和难点,由于患者到医院进行治疗时本身就是存在其他疾病的,怎样区别损害后果是由于原发疾病造成的,还是医院的医疗损害造成的,需要通过鉴定来区别,再划分责任大小;在法律的责任划分上讲求“直接的因果关系”,也就是说,患者的伤害后果就是由于医院的医疗过错行为造成的,在能够确定这样的情况下,医疗机构就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4、医疗行为本身是否具有过错;在判定上需要医疗专业技术的支持;而其后第3、第4两个要件,由于医疗行为的特殊性和专业性,法官难以判断真伪,即使医疗机构对这两个问题进行举证,法官也难以从医疗机构提供的证据中做出正确与否的判断;因此,法官更多地需要专业鉴定机构来解决这些问题;司法鉴定正是满足了法官的这一要求,在鉴定中着重解决医疗行为是否具有过错,过错的医疗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从对人身损害的判定标准上看,这基本上是民事侵权的一般构成要件;与我们代理民事纠纷案件没有太多的区别;其实际上就是按照侵权纠纷案件处理了;在判定的标准上使用的是构成要件标准;并不涉及太多的医疗技术问题,如果有相关的医疗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人身伤害的司法鉴定的方式来解决;这样法官在判决案件的过程中,可以更为主动的指挥和调动当事人双方的积极性;将不再以医疗技术的判定作为案件法律判定的前提和基础对待;发生的五大原因1.人的因素规章制度不健全,职责划分不明确,部门之间、个人之间对工作互相推诿、扯皮,造成医疗事故;思想重视程度低,不按技术操作规程工作,违章操作是造成医疗事故的主要原因;精神因素,如医护人员情绪过度兴奋或压抑时,都会造成注意力难以集中,自身控制失常,导致差错和事故发生;医疗技术水平低下,经验不足、技术能力差、缺乏协调能力者易发生事故,这一点在进修、实习大夫中表现尤为突出;有功能性缺陷或传染性疾病者,如色盲等,在特殊岗位上也容易造成医疗事故;明知自己业务水平低,不足以处理疑难或危重,但为逞能好胜、炫耀个人,未向上级医师请示即擅自行动而致严重后果者,应列为责任事故;例如,有个吞铁钉企图自杀的罪犯,经外科主治分析后,认定被吞下的钉子不长一寸、不锐,又有一定的重量,可以通过吃药使之从粪便中排出;但一位刚从医专毕业从事外科工作时间不长的医生,病从口入请关注您的健康饮食:很多病是吃出来的,吃也能治病哦;却不听上级医师的指导,擅自在晚上进行剖腹取针;由于他不熟悉消化道放射学的,误认为其实在胃内的钉子在小肠内;然而在手术时却未在肠内找到铁钉;病人又因忍受不了手术的痛苦否认吞钉,要求停止手术;医生在又急又恼之下竟打了病人耳光;此后病人吱吱唔唔,一时承认,一时又否认;医生吃不准情况,只好缝合腹腔,准备再行透视检查;后来虽在上级医师参与下取了了钉子,却给病人腹腔造成了严重污染;事后病人控告医生一刀二开,要医生对腹腔严重污染及肠粘连后遗症负完全责任;手术与检查的唯一目的是治病救人,唯一的依据是病情的需要,而不是别的什么理由;要以社会主义医德和医学原则支配自己的行为,不能为自己练技术而滥施手术;有的医生为了拼凑某一科研课题的病例数,或探索新的检查方法,竟然不顾病人健康,在病人身上练刀、练操作技术或作实验等,以致造成严重重后果的,亦应作责任事故;例如,有位作腹腔镜检查而致死的女性病例,主诉低热、腹痛、血沉快2~3月,临床拟诊断为结核性腹膜炎;一位内窥镜医师因在100多例腹腔检查中发现,两例同样拟诊的二患者经镜检正实系卵巢癌,因而他也把这位女性病人作为腹腔镜检的对象,以此充实其论文中的论据;但是不料病人在检查中死亡;事后临床讨论分析认为,死者原有的腹膜粘连应是腹腔镜检的禁忌症,故此病人死亡是在原有疾病基础上与医生违反检查指征硬作检查有直接的因果关系;2.机器设备因素检查、诊疗设备在设计、制造、安装过程中存在重大缺陷和隐患,会造成医疗事故,如我国不久前发生的高压氧仓着火特大事故,就是空调电火花引起的;调备超负荷、超龄运行,没有定期校验、维修、保养,也是事故发生的温床,如有些老式生化分析仪开机两小时后会发生零点漂移,造成测试结果失真,严重者可能导致医疗事故;设备无必要的安全保护装置,如漏电等都可能是造成医疗事故的原因;3.物料因素苞括药品、医疗器械、医疗卫生材料等;药品制剂质量性能不符合要求,卫生材料和器械品种规格不配套不合标准,消毒不完全或二次污染都会造成医疗事故,医疗物资供应不足,品种不全有时也会威胁病人安全甚至死亡;男,27岁;因下腹痛伴有荫囊出现肿块已10小时入院,诊断为腹股沟嵌顿疝;术前血压110/70mmHg,脉搏90次/分.以"1%普鲁卡因"60ml做局部浸润麻醉,8分钟后患者出现全身阵发性抽搐,每次持续1分钟,呼之不应,呼吸困难不规则,紫绀,血压~~80~50/30~10mmHg,脉搏摸不清,不律不齐;即予鼻导管给氧,要正确进行美容护肤别为了美什么都不顾;静注50%葡萄糖、葡萄糖酸钙,以后又给西地兰,10%葡萄糖,20分钟后心搏停止,行胸外心脏按压,气管内插管人工通气;6分钟后心搏恢复,30分钟后自主呼吸恢复,以后按心脏复苏后进一步处理,苞括降温、脱水、冬眠、防止胸水肿、止痉、纠正酸中毒等;一周后因肺部感染,肾功能不全而死亡;事后发现,错取1%丁卡因当作1%普鲁卡因,共注入60ml;4.环境因素噪声、粉尘、烟雾、潮湿、缺氧、照明不足、放射源、交变磁场以及高低温环境会使人体自身调节困难,出现倦困乏力,严重时会损伤身体;危重病人,新生儿及老人的反应更加强烈;医院内昆虫、虱、蟑螂、苍蝇、老鼠等均可引起院内感染、甚至造成医疗事故;5.时间因素节假日前后,刚上班或临近下班,人们安全意识松懈,是事故多发期;如遇临时性突击工作,往往准备不充分,且时间紧、任务重,可能会放松安全防范要求,忙中出乱,乱中出错,从而酿成医疗事故;人体生物节律也可能影响到事故的出现;人体中存在着体力盛衰时期、情绪波动周期和智力周期、美国某保险公司对意外死亡事故调查后发现,事故的肇事者约50%正处于临界期,即两个以上循环点重合时期;此外生物钟,月亮周期及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对人体的影响也时常见诸报端;包括的要件一发生医疗事故的主体发生“医疗事故”的主体是及其医务人员;这里说的“医疗机构”是指按照国务院1994年2月发布的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机构;这里所说的“医务人员”是指依法取得执业资格的医疗专业技术人员,如医师和护士等,他们必须在医疗机构执业;二行为的违法性“医疗事故”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因违反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而发生的事件;目前我国已经颁布的医疗卫生管理方面的法律、行政法规主要有: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母婴保健法及其实施办法、献血法、职业病防治法、法、精神药品管理办法、麻醉药品管理办法、血液制品管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卫生部门以及相关部门还制定了一大批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这些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是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工作依据和“指南”,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在自己的有关业务活动中应当掌握相应的规定,并遵循规定,以确保其执业的合法;从医疗实践看,最常用、最直接的是部门关于医疗机构、医疗行为管理的规章、诊疗护理规范、常规;三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过失”造成的,即,是医务人员的过失行为,而不是有伤害患者的主观故意;对患者要有“人身损害”后果;这是判断是否是医疗事故至关重要的一点;怎样妥善处理医疗纠纷近年来,全国范围内医患纠纷数量逐年大幅上升,但和并不成比例;这反映技术问题不是主要原因,而主要是因为医务人员没有尽到告知义务或者患者不能理性看待医疗问题;一旦发生医疗纠纷,有的患者及其亲友往往采取一些过激的处理方式,比如把医院作灵堂,高挂白条幅,殴打毁坏医疗设备等,面对这些情况,医院该如何面对,如何处理才能平息矛盾而不激化矛盾;1.保全原始,消除当事人怀疑;医院在患者或者其代理人在场的情况下封存相关病例讨论记录、疑难病例讨论记录、医师查房记录、会诊意见、病程记录等;封存时由院方和患者共同签字,把院方加盖印章的复印件给患者,或者是经患方同意由医院的行政主管部门保管病例;2. 耐心听取患方倾诉,运用医学理论做好解释工作;在处理纠纷过程中,对患者及要体贴、关心、耐心,尽可能让他们充分倾诉意见和要求,善于听取并接受他们合理的建议,当对方对医学问题存在片面理解或不合理推论时,运用医学理论进行解释,将并发症与医疗事故的定义严格区分开来;必要时可请有关专家介绍病情发展情况和治疗过程,借助学术权威的力量说服对方,争取他们的理解;3.确定医疗事件性质,做出妥善处理;双方在是否属医疗事故的问题上,达不成共识时,应主动提出请医疗事故鉴定部门进行鉴定;如确属医疗事故,应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的相关规定,根据事故等级、情节进行补偿;如不属事故,但存在不足之处时应主动向患方承认,以取得谅解;4.允许患者审查病例,接受患方监督;医院在医疗活动中,医务人员是否将患者的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等如实告知患者,是否及时解答相关情况,医疗规程是否规范,主动接受当事人监督;发生的原因1、社会方面因素1目前我国社会福利保障制度落后,个人对医疗费用承担能力低下,是医疗纠纷日益增多的基础;2社会舆论总偏向于“弱者”的观念,媒体对医疗纠纷不负责任的报道,助长患者及家属的对抗心态和势力;3社会法制观念薄弱;执法机关在干预、协助处理医疗纠纷中执法力度不够,致使医院陷入被动局面;2、病人方面因素1患者对专业医学常识了解甚少,对医疗效果的期望值过高,出现难以预料的问题时,就对医疗过程或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进行怀疑、抱怨;2参与医疗纠纷的对象不断扩大;有策划有组织干扰正常医疗工作,大造声势,漫天要价;3患者及家属对医疗纠纷不进行司法处理;许多患者、家属明知自己无理取闹或医院无过错,偏要进行“协商”,对医院实行敲诈勒索;3、未说明可能之后遗症和药物副作用这项原因其实也属于医患双方对于愈后认知的差距,医师在进行治疗之前,并未向病人说明或详细解释可能产生之后遗症,因而在去除原有之病状后,产生出后遗症时,病人无法接受,进而引发纠纷;有些药物之副作用,只有在比例极少的病人会发生,医师在用药时,往往忽略告知病人,或是怕告知以后,病人反而拒绝服用的情况,因而没有告知病人这些药物的副作用,当病人有严重的副作用产生,自然怪罪医师;4、医院责任方面的原因1、工作责任心不强,服务态度生硬;对病情观察不仔细,导致诊断错误;值班不坚守岗位,抢救不及时;对急、危重病人不及时转院,;2、“马虎”现象:操作不到位,技术不精益求精,工作不踏实,敷衍了事,违反医疗操作规程;3、违反执业医师法、护士管理办法、全国医院工作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处方管理办法以及乡村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使纠纷发生后处于举证不力的境地;4、更为严重的是上下级医师或同行之间在病人面前相互拆台,导致医患纠纷一触即发;5、违反医疗机构的规章制度,不能服从管理;二、医疗纠纷发生的防范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改善服务态度,加强责任心,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重点防范以上多发环节,在临床工作中自觉遵守规章制度,严格按规范进行诊疗操作;1.转变服务观念;要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医院和医务人员必须切实重视患者的权利,转变医疗作风;2.增强法律观念;由于全社会法制观念的逐步确立,患者及家属维权意识大大增强,我们医院和医务人员也应该努力增强法制观念;当前的现状是:一方面,个别医务人员没有根据法律规定约束自己的行为,发生医疗事故损害了患者的权益;另一方面,医院和医务人员对目前所处的法律环境认识不清,缺乏法律意识,从而不能很好地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在某些没有医疗责任的纠纷中不能很好地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形成医疗资源的不合理流失;3.严格管理,堵塞漏洞;在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的同时,预防医疗纠纷的实际手段主要还是靠加强管理、堵塞漏洞,例如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不完善,监督执行不力;科室和部门之间衔接协调不够;个别医院工作人员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得不到及时制止;病案和其它医疗文书书写和管理不规范等;三、医疗纠纷处理的法律规定医疗纠纷发生后,应当立即将有关情况如实向本医疗机构的负责人报告,并向患者通报、解释,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医患纠纷可以通过三种途径解决:一是自行协商;医患双方可以自主自愿地进行协商处理,所达成的协议只要不是受胁迫所签或存在重大误解,其协议是合法有效的;这种处理方式对医患双方来说无疑都是最优选择,不仅利于改善医患关系,而且医院的声誉也不会受到太大影响;二是行政解决;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可以依法对医患纠纷进行;第三种途径就是司法裁决;但医疗事故引发的医患纠纷与非医疗事故引发的医患纠纷的法律适用是不尽相同的,前者需适用医疗事故条例进行裁决,而后者则依照民法通则及相关司法解释予以裁判;四、医疗纠纷发生的措施一、医患关系的改变,消费者意识的抬头,医疗人员在诊疗病人的过程中,应充分让病人与家属了解病人目前的病情,即将采行的检查或治疗之原因和可能之结果,让病人与家属感觉受到尊重与参与感;对严重副作用的药物以尽到事前告知之义务;二、对于病情治疗的愈后状况之措辞应较为谨慎,千万不要向病人保证能治愈或根治,也不要让病人有错误之期待,对于一个可理解的病人,虽然可能确信病人会有好的结果,也不要轻易给予承诺;三、解释病情时,医疗人员应该站在病家的立场思考,以病人与家属能够理解的措辞与用语,并确认他们已经正确了解所要传达的讯息;四、完善病历和处方的书写,病历是医护人员临床思维的凭证,是诊疗过程中的原始记录,有很强的书证作用,是进行医疗事故、司法鉴定的重要依据;一旦发生医疗纠纷,医疗文件的记录存在缺陷,势必使医院处于举证不力的境地,因此,规范病历书写是防范医疗纠纷的重要措施;各种医疗文件应按照有关规定详细记录、及时完成,特别是抢救、会诊、手术、麻醉、上级医师查房、交接班等记录;在书写过程中出现错字时,应当用双线划在错字上,不得采用刮、粘、涂等方法掩盖或去除原来的字迹;五、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随着我国医疗体制的改革,医疗制度必须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而市场经济说到底就是法制经济,今后医院在与病人打交道、与药厂打交道、与其他有关单位打交道的过程中,都必须受到市场体制规律的约束;因此,依法办事就显得格外重要;要想让医院在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利于不败之地,要想让医院充分自如地应付医疗纠纷,必须要有懂得法律实务的律师来参与医院的决策、管理和重大事件的处理;聘请既懂医又懂法的律师担任法律顾问,应该说是当今医院选择的上策,可以迅速将医院的医疗行为、医院的管理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接轨,增强医院处理医疗纠纷的能力;司法机关处理案件的态度将会直接影响到医疗纠纷诉讼的胜负;尽管法律有比较具体、明确的规定,但是,毕竟我国的司法制度不够完善,法律缺陷和法律漏洞比较多,没有法律调整的范围也很多,因此,具体运用法律来处理具体医疗纠纷事件的司法机关就显得相当重要;因此,经常、及时与律师以及司法机关联系,请他们做法制报告,一方面可以增强我们的法律意识,另一方面也可以从司法实践中得到有关医疗纠纷的反馈信息,接受司法机关的建议,及时发现医务工作中的不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医科医疗质量安全培训计划
2019年度
一、需要改进的内容
(一)医疗制度、医疗技术
1.重点抓好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值班交接班制度、病历书写规范、查对制度、危急值报告制度、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知情同意谈话制度、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临床用血管理制度等。
2.加强医疗质量关键环节的管理。
3.加强全员质量和安全教育,牢固树立质量和安全意识,提高全员质量管理与改进的意识和参与能力,严格执行医疗技术操作规范和常规。
4.加强全员培训,医务人员“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必须人人达标。
(二)病历书写
1.《病历书写规范》的再学习和再领会,《住院病历质量检查评分表》讲解和学习;
2.病历书写中的及时性和完整性,字迹的清楚性;
3.体检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4.上级医生查房的及时性和记录内容的规范性;
5.日常病程记录的及时性和完整性(包括上级医生的医疗指示,疑难危重病人的讨论记录,危重抢救病人的抢救记录,重要化验、特殊检查和病理结果的记录和分析,会诊记录、死亡记录和死亡讨论记录等);
6.治疗知情同意记录的规范性(包括住院病人72小时内知情同意谈话记录,特殊检查、治疗的知情同意谈话记录,医保患者自费<特殊>药品和器械知情同意谈话记录等);
7.治疗的合理性(特别是抗精神病药及抗生素的使用、更改、停用有无记录和药物的不良反应有无报告和记录,处方〈包括精神、麻醉处方〉的合格率等);
8.归档病历是否及时上交,项目是否完整;
(三)医院感染管理
1.各班职责落实情况;
2.清洁、消毒、灭菌执行情况;
3.手卫生与自身防护落实;
4.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5.多重耐药菌的预防与控制;
6.加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各项工作。
二、改进措施
1.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诊疗操作规范和常规,加强对科室的质量管理、检查、评价、监督。
2.科室实施全程质量管理,重视基础质量,加强环节质量,保证终末质量。
树立全员质量和安全意识,加强医疗质量的关键环节管理和监督。
关键环节包括疑难危重抢救病人的管理,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的管理,病历书写中的及时性和完整性的管理,治疗知情同意记录的规范性的管理,医院感染的管理,治疗的合理性等‘
3.认真执行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建立病历环节质量的监控、评价、反馈,每本病历均由住院医师、副主任医师、科主任三级进行质控,每周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进行质量检查一次,每月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对科室医疗质量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的分析、评估,半年总结一次,检查处理情况及时进行通报。
4.每月组织进行“三基”培训,每季度组织技能操作考核。
5.加强《病历书写规范》和《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的学习和领会,严格按规定及时、准确、完整书写医疗文书。
科主任为科室医疗质量第一责任人,并确定住院医师、副主任医师、科主任负责对科室病历归档前进行三级质量检查,查出缺陷及时反馈及改正。
6.提高科室业务学习的质量,保证业务学习的数量。
每月进行业务学习一次,疑难病例讨论两次。
每月医疗质量控制培训内容
一月份:病历书写规范基本要求
二月份:三级查房制度
三月份:死亡病例讨论和疑难病例讨论
四月份:交接班制度
五月份:查对制度
六月份:会诊制度
七月份:知情谈话制度
八月份: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九月份:危急值报告制度
十月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
十一月份;医院感染报告
十二月份:医院感染暴发的应急处理
医疗质量与安全教育/培训记录
医疗质量与安全教育/培训记录
医疗质量与安全教育/培训记录
医疗质量与安全教育/培训记录
医疗质量与安全教育/培训记录
2.制片时,查对编号、标本种类、切片数量和质量。
3.诊断时,查对编号、标本种类、临床诊断、病理诊断。
4.发报告时,查对单位。
(七)放射线科
1.检查时,查对科别、病房、姓名、年龄、片号、部位、目的。
2.治疗时,查对科别、病房、姓名、部位、条件、时间、角度、剂量。
3.发报告时,查对科别、病房。
(八)理疗科及针灸室
1.各种治疗时,查对科别、病房、姓名、部位、种类、剂量、时间、皮肤。
2.低频治疗时,并查对极性、电流量、次数。
3.高频治疗时,并检查体表、体内有无金属异常。
4.针刺治疗前,检查针的数量和质量,取针时,检查针数和有无断针。
(九)供应室
1.准备器械包时,查对品名、数量、质量、清洁度。
2.发器械包时,查对名称、消毒日期。
3.收器械包时,查对数量、质量、清洁处理情况。
(十)特殊检查室
(心电图、脑电图、超声波、基础代谢等)
1.检查时,查对科别、床号、姓名、性别、检查目的。
2.诊断时,查对姓名、编号、临床诊断、检查结果。
3.发报告时查对科别、病房。
医疗质量与安全教育/培训记录
医疗质量与安全教育/培训记录
医疗质量与安全教育/培训记录
医疗质量与安全教育/培训记录
医疗质量与安全教育/培训记录
医疗质量与安全教育/培训记录
医疗质量与安全教育/培训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