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发展阶段及特点
青少年心理发展阶段对中小学生叛逆行为的影响与应对
青少年心理发展阶段对中小学生叛逆行为的影响与应对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青少年的成长环境和心理状态也面临着许多挑战。
中小学阶段是青少年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开始逐渐形成自己的个性和价值观,但同时也可能出现叛逆行为。
本文将从青少年心理发展阶段、叛逆行为的表现和原因以及针对叛逆行为的应对措施等方面展开论述。
青少年心理发展阶段的特点中小学阶段的青少年经历了身体和心理上的巨大变化,他们正处于个体发展关键时期,心理特点和行为表现往往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
青少年心理发展阶段通常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自我认知的突破在这个阶段,青少年开始逐渐形成自我意识,并主动思考和探索自身与外界的关系。
他们开始关注自己的形象、能力和价值,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同和肯定。
这个阶段的特点是自我中心,具有强烈的自主意识和规则不服从的倾向。
第二阶段:自我认同的建立在这个阶段,青少年更加重视自己的个性和独特性,并开始尝试与他人建立更深层次的情感联系。
他们渴望获得独立和自由,并且对权威和规则的否定态度愈发强烈。
这个阶段的特点是冲突和挑战,容易产生对立和反抗心理。
第三阶段:价值观的确立在这个阶段,青少年逐渐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并开始关注社会问题和公平正义。
他们追求个人成就和社会责任的平衡,同时也希望在追求自我价值的过程中得到他人的支持和认同。
这个阶段的特点是独立和探索,容易产生挑战和反思的思维方式。
叛逆行为的表现和原因叛逆行为指的是青少年对社会和权威规则产生怀疑和抵抗,表现出违反常规、逆反、挑衅等不良行为。
叛逆行为在中小学生中尤为常见,其表现形式和原因多种多样。
叛逆行为的表现多样化,比如经常违反学校规定,拒绝完成作业,与家长和老师发生冲突等。
在家庭环境中,青少年可能会表现出反抗和逃避,拒绝家长的约束和指导;在学校环境中,他们可能表现出逆反和对抗,对老师的教育和指导抱有怀疑和不满。
叛逆行为的原因复杂多样,但通常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青少年心理学
青少年心理学青少年心理学是研究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学科,它关注青少年阶段个体的心理变化和特点。
青少年时期是人们生命中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因此了解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对于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青少年心理学的基本概念、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以及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青少年心理学的基本概念青少年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它主要研究青少年个体在心理层面上的发展和变化。
青少年时期的心理发展是个体从儿童向成人过渡的过程,这一阶段对于个体的认知、情感、社会行为等方面都会发生重要的变化。
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1.身份认同:青少年时期个体开始对自我进行思考和探索,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身份认同。
2.性别角色:青少年时期个体会开始意识到性别的重要性,并开始形成和接受相应的性别角色与行为。
3.自我意识:青少年时期个体越来越意识到自己与他人的差异,开始关注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并重视自己的形象和社交关系。
4.冲动和冒险:青少年时期的个体常常充满冲动和好奇心,喜欢尝试新事物和冒险,这也是他们探索自我的一种方式。
5.情感波动:青少年时期的个体情感常常波动不定,由于身体和神经系统的转变,他们可能会经历情绪起伏较大的阶段。
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性青少年心理健康对于个体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一个心理健康的青少年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在学习和生活中展现出更好的表现。
相反,心理健康问题可能会导致学业下降、情绪问题和人际关系紧张等负面影响。
提升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方法包括: - 建立良好的家庭和社会环境,提供稳定的支持和关怀。
- 培养积极的心理素质,例如自尊、自信和抗逆能力。
- 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帮助青少年认识和理解自己的情绪和思维。
- 建立合理的目标和期望,避免给予过高的压力。
青少年心理学是研究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学科,了解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和需求对于他们的发展非常重要。
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问题应该引起家庭、学校和社会的重视,通过提供支持和心理教育,帮助青少年建立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
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征
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征
1. 自我意识加强
青少年开始强烈关注自我,对自己的身体、能力、兴趣、价值观等有更多的认识和评价。
他们渴望被认可和尊重,对自我形象也更加敏感。
2. 独立意识增强
青少年期是从依赖父母转向独立的过渡阶段。
他们开始追求自主权,希望在决策上有更大的发言权,对父母的管教也会产生反抗心理。
3. 好奇心旺盛
青少年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渴望探索新事物。
他们思维活跃,对自身和周围环境有许多疑问,乐于学习和尝试新鲜事物。
4. 情绪波动大
青少年的情绪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剧烈变化,如一会兴高采烈,一会又情绪低落。
他们的情绪调节能力还不够成熟,需要引导和疏导。
5. 同伴关系重要
青少年开始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与同龄人的交往中,渴望被同伴接纳和认同。
同伴关系对他们的自我认同和行为模式有重要影响。
6. 冲动行为增多
青少年大脑前额叶皮层发育还不完全,导致他们的决策和行为往往较为冲动和鲁莽,缺乏深思熟虑。
他们需要学习控制冲动的技能。
7. 理想主义倾向
青少年正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往往抱有理想化的想法,对社会现状有较高期望,容易产生批判和改革的愿望。
了解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有助于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更好地引导和支持他们的成长。
同时,为青少年创造安全、包容的环境,鼓励他们表达自己,也是非常重要的。
青春期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及应对
青春期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及应对作为一个人一生中最为关键的发展阶段之一,青春期对于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这个时期,青少年经历着身体、性格和认知能力等多个方面的巨大变化。
本文将探讨青春期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并提供相应的应对方法。
一、身体和性别意识的变化青春期是人体发育最快的时期之一,青少年在这个阶段经历了身体发育的迅速变化。
女孩子开始发育乳房,而男孩则经历增长身高、声音变深和腋毛生长等变化。
这些身体上的改变引发了他们对自己和他人的性别意识。
对于青少年来说,性别意识的觉醒对于他们的自我认知和身份建立至关重要。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可能会面临性别角色认同的困惑和社会期望的压力。
家长和教育者应该给予他们足够的关注和支持,鼓励他们自由地表达和探索自己的性别认同。
二、自我独立和自我认同的探索在青春期,青少年开始独立思考和探索自己的身份认同。
他们希望被社会认同并寻找到自己的定位。
这个过程中,他们可能会面临自我价值感和自尊心的挑战。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家长和教育者应该给予青少年足够的自主权和决策权。
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和学习经历,帮助他们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特长。
同时,要提醒他们不要过于依赖他人的认同,培养独立思考和自信心。
三、情感和社交关系的波动青少年青春期时期,他们的情绪起伏较大,可能会面临焦虑、抑郁、愤怒等负面情绪。
这是因为他们正在适应身体和心理上的变化,同时也面临着学业、社交、家庭关系等方面的压力。
为了应对这些情绪挑战,家长和教育者需要倾听和理解青少年的情感需求。
提供一个开放和支持性的沟通环境,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困惑。
同时,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社交关系,培养发展健康的应对机制,如锻炼、放松技巧和心理咨询。
四、认知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在青春期,青少年的认知和思维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他们开始能够理解抽象的概念和进行逻辑思考。
然而,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面临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问题。
为了应对这些认知挑战,家长和教育者应该提供适当的学习支持。
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
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青少年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已经从儿童阶段进入到思想意识逐渐成熟的阶段,面临着许多复杂的心理问题。
那么,青少年的心理特点,有哪些方面呢?一、自我意识的建立在青少年时期,由于生理、心理上的变化,青少年开始对自己身体、思想和行为上的特点产生了更明确、准确、深刻的认识和表达。
此时的他们正走向成年,并面临自我意识的初步建立。
在这样的进程中,他们既有与自己内心的斗争,又有与外部环境的交流。
在这种交互中,他们建立了自己的人格。
二、独立性的提高青少年时期,他们开始形成自己的个性,并希望获得外界的认同。
他们开始体会到,可通过自我奋斗实现自己的价值和利益,感受到自由和独立的快乐,故而具备较强的独立性。
三、情感的波动青少年时期,由于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他们的情感也日益丰富。
而这种情感又常常因为一些外部因素的干扰、心理问题的困扰而表现为波动。
这种情感震荡表现在身体方面的反应,例如情绪激动、情绪低落等。
四、好奇心的增强在青少年时期,他们已经获得了更多的知识和信息,并希望探索更多的领域和可能性。
这时候的他们有着旺盛的好奇心,想要了解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因此,他们常常表现出持续的探索和学习的欲望,从而增强了好奇心。
五、自我价值感的形成在青少年时期,他们逐渐懂得了自我认识的重要性,并且通过自我认识,慢慢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
这种价值观不仅仅以道德准则为基础,还包括个人的兴趣和追求。
因此,他们不仅关注自己的价值,也注重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能够带给社会的贡献。
六、自我控制力的改变青少年时期,他们的生理、心理状态还不太稳定,而在这个阶段,他们正面临着更多的选择和决定。
由此,他们常常需要具备很强的自我控制力。
这种自我控制力体现在很多方面,例如自我动机的掌控、行为的规范和抑制和情绪的调节等等。
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有其特殊性,在这一阶段,他们逐渐改变了过去的认知方式,开始越来越接近成年人的认知规律。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建立了自我机制,也向人生的坚实前进了一步。
青少年身心发育特点
青少年身心发育特点青少年是指14-21岁的群体,是由儿童向成年人过渡的重要阶段。
在这一时期,他们身心发育迅速,面临着身体和心理上的许多挑战和变化。
了解青少年身心发育的特点对于家长、教师和社会都至关重要,以便更好地引导和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一、身体发育特点青少年时期是身体发育最快的阶段,男孩和女孩都会出现身高迅速增长、体重增加、生殖器官发育等变化。
男孩的声音会变低沉,出现喉结;女孩会出现月经初潮。
这一阶段的青少年容易感到疲劳、疲惫,需要充足的休息和营养。
二、心理发育特点1. 自我意识增强:青少年开始意识到自己的个体性和独立性,对自己身份的认同成为重要课题。
他们对自己的样貌、性格等方面产生较强的关注和自我评价。
2. 情绪波动明显:青少年常常会因为无端的琐事而情绪波动,易激动、易怒或消沉沮丧。
这种情绪波动是正常的,但家长和老师需要给予适当的理解和支持。
3. 好奇心强烈:青少年对世界充满好奇,希望探索未知领域,思维活跃,能够接受新观念和知识。
教育者和家长应该鼓励他们积极探索,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
4. 社交需求增大:青少年开始渴望与同龄人建立更密切的关系,追求团体归属感。
社交能力的培养对于他们建立健康人际关系至关重要。
5. 自我价值感波动:青少年往往对自己的价值感和自信心存在不稳定的情况,需要在社会和家庭中得到合适的认可和支持。
三、青少年发育期的教育方法1. 了解青少年:教育者应该深入了解青少年的特点和需求,根据他们的发展阶段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
2. 尊重个体差异:每个青少年都是独特的,教育者应该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给予适当的关爱和指导。
3. 激发学习兴趣: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媒体,激发青少年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学习效果。
4. 培养团队意识:促进青少年的社会交往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培养其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5. 关心心理健康:教育者应该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引导他们正确处理情绪,建立积极的心态。
在青少年这一敏感时期,他们的身心发育和成长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教育者、家长和社会都需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有哪些
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有哪些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有少年期和青年初期。
随着现在各种丰富的物质,以及发达的网络,青少年接触的东西越来越多,心理发展的特点也开始变得复杂,作为家长必须得了解它的特点,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支援。
1、少年期是指11-12岁到14-15岁的阶段,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大致相当于初中阶段。
这一时期的心理发展主要体现为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
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交杂,抽象逻辑思维占主导地位,并出现了反思思维。
思维的对立性和批判性有所发展,但仍有主观性和片面性。
少年期的心理活动随意性增强,能随意调节自己的活动;独立意识增强;社会高级情感迅速发展,道德行为更加自觉。
2、青年初期是指14-15岁至17-18岁时期,相当于高中阶段。
这是个体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的时期。
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向“理论型”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与人生观相联系的情感占主要地位,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有了深刻的发展,形成理智的自我意识,但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仍面临分裂危机,意志上有时也会出现与生活相脱节的幻想。
青少年心理发展的教育方法1、学会倾听。
经常和孩子说说话,但要尊重孩子的舒适圈。
也许他们并不想说话,所以重要的是,让孩子知道你在,愿意倾听,不要让孩子有必须参与对话和回应的压力。
2、不要妄下结论。
当你想要指正孩子的想法,或对孩子的做法下判断时,请忍住。
最好避免给出任何建议,更不要给他们的想法或做法下结论。
对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来说,更需要家长的陪伴和理解,家长要正确的引导孩子,才能让孩子保持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
3、表现关爱。
有些人也许会担心对孩子过分慈爱会让他们更依赖父母,实际上,向他们展露你对他们的情感,能让他们收获安全感。
而父母的关爱有助于提高孩子的安全感。
4、和孩子主动交流。
父母应该放下家长的架子,主动找孩子沟通,不要在孩子面前摆出一副长辈高高在上的姿态。
我们要做的是了解孩子的心理活动,如果不能跟孩子打成一片,如何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
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青少年阶段是一个人生命中充满挑战和机遇的重要时期。
在这个阶段,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呈现出独特的特点,包括生理发育高峰、心理发展转折、社交关系重构、价值观初形成以及学习能力提升等方面。
1. 生理发育高峰青少年阶段的生理发育以性发育为主,包括身高、体重、骨骼、肌肉等各个方面的变化。
在这个阶段,青少年的身体形态和生理功能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为未来的身体发育打下基础。
2. 心理发展转折青少年阶段的心理发展是人生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在这个阶段,青少年的认知能力、情感能力、自我意识等都会得到显著提升。
他们开始独立思考、判断问题,形成自己的观点和价值观。
同时,他们也会面临情绪波动、焦虑、压力等心理问题,需要得到家长和社会的关注和支持。
3. 社交关系重构青少年阶段的社交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他们开始与同龄人建立更为紧密的联系,形成自己的社交圈子。
在这个阶段,他们需要学会与人沟通、合作、协调矛盾等社交技能,同时也需要得到家长和老师的引导和支持。
4. 价值观初形成青少年阶段的价值观开始形成。
他们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意义、价值取向等问题,并逐渐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信仰。
在这个阶段,家长和社会的影响对他们价值观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需要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支持。
5. 学习能力提升青少年阶段也是学习能力提升的关键时期。
他们需要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要求,掌握新的学习方法,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这个阶段,家长和学校需要给予青少年足够的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总之,青少年阶段的身心发展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过程。
在这个阶段,青少年需要得到全面的关注和支持,包括生理发育、心理发展、社交关系、价值观和学习能力的提升等方面。
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健康成长,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3心理学第四章 青少年心理发展
维果茨基认为认知的发展就是指个体从出生到
成年的心理在环境与教育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
基础上,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
低级心理机能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如感知觉,
机械记忆等;高级心理机能是主动的以语言符号为 中介的,如思维、理性意志等。 维果茨基认为心理机能由低级向高级转化的动 力来源于三点:
社会文化历史的发展
(3)感知的概括性明显发展 2.中学生记忆和注意的发展 (1)记忆的目的性增加 (2)意义识记能力提高
(3)抽象记忆高度发展
(4)注意进一步发展
3.中学生思维的发展
(1)抽象逻辑思维得到发展
由经验型上升为理论型
(2)思维的独立性与批判性得到发展。
2.中学生想象的发展 (1)想象的有意性增强 (2)想象的创造性增加 (3)想象的现实性得到发展
(2)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
皮亚杰认为在个体从出生到成熟过程中,认知 发展会形成几个按固定顺序出现的阶段。并引进运 算的概念。所谓运算,是指心理运算,能在心理上 进行的,内化了的动作。
他认为个体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可以分 为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四个阶 段。 感知运动阶段(0—2岁)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发展的顺序依次经历五个 阶段,即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和生 殖期。
口唇期(0~1岁):儿童口腔是引起快乐的主要 部位,口腔部分的满足与否是影响形成人格特质的 重要因素。口唇人格 肛门期(1~3岁)肛门成为获得快乐的来源。以 排泄和玩粪便为乐 。肛门期人格 前生殖器期 (3~6岁): 俄狄浦斯情结 潜伏期 (6~12岁) 无特定区域 性发展停滞或 退化,相当平静的时期 生殖期(12岁以后) 对异性产生兴趣,具有生育 能力。
5.拉扎鲁斯的认知—评价理论
青少年心理发展阶段及特点
青少年心理发展阶段及特点在人的一生中,“青春”或称为“青少年时期”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阶段。
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和挑战,对个体的成长和形成人格特征起着决定性作用。
本文将探讨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不同阶段及其特点。
第一阶段:早期青春期(10-13岁)早期青春期标志着从儿童向成年人的过渡。
在这个阶段,青少年经历了身体和生理的迅速变化。
他们开始进入青春期早期的青春增长期,伴随着身高、体重和生殖器官的发育。
此外,他们的性激素水平也开始上升。
思维方面,他们逐渐能够理解抽象的概念,并开始形成独立的观点和想法。
他们对于权威的挑战也逐渐加强。
感情方面,早期青春期的青少年可能表现出情绪不稳定、易怒和易受伤害的特点。
他们开始探索自我身份,并寻求独立性。
第二阶段:中期青春期(14-17岁)中期青春期是青少年心理发展中的关键时期。
身体的成熟达到高峰,性征开始显著表现。
与此同时,认知和情感方面的变化也在这个阶段进一步发展。
在思维方面,青少年开始发展批判性思维能力,并能更加理性地思考问题。
他们的思维逐渐成为逻辑和理性的。
情感方面,中期青春期的青少年更关注他们的同辈关系,他们希望在群体中找到归属感,并与他人建立亲密的友谊关系。
此外,他们可能对异性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开始探索恋爱关系。
第三阶段:晚期青春期(18-21岁)晚期青春期是青少年过渡至成年期的最后阶段。
在这个阶段,青少年开始从依赖于父母和社交网络转向独立和自主的生活。
思维方面,晚期青春期的青少年更加思考未来规划和决策。
他们开始建立自己的价值和信念体系,并对各种问题和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
情感方面,晚期青春期的青少年开始构建更成熟的感情关系,并面临着离家和进入大学或开始工作的挑战。
他们必须应对转变和不确定性,并逐渐适应成人的责任和自我管理。
总结:青少年心理发展阶段及特点可以概括为早期青春期的身体、认知和情感的变化,中期青春期的进一步发展批判性思维和探索同辈关系的重要性,以及晚期青春期的自主性和成人责任的逐渐承担。
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和影响因素青少年期是一个人从儿童到成年的过渡时期,也是心理发展最为关键的阶段之一。
在这个阶段,青少年的身体、心理和社会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影响着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本文将探讨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以及影响因素。
一、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1. 自我认同的建立青少年期,个体开始思考自己的身份和角色在社会中的位置,形成自己的独特的自我认同。
这一过程通常伴随着对自我形象的思考、价值观的建立以及与同伴之间的对比和影响。
2. 情绪和情感的波动青少年经历着生理和心理上的剧变,他们的情绪和情感常常处于波动之中。
他们可能会经历焦虑、抑郁、愤怒等负面情绪,同时也可能感受到强烈的喜悦、兴奋和热情。
3. 个性发展与独立性的追求在青少年期,个体对自己的独特性越来越关注,开始追求独立性。
他们希望能够自主决策,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并与父母和社会建立更加平等的关系。
4. 认知能力和思维发展的提升随着大脑的发育和成熟,青少年的认知能力和思维方式开始迈向抽象和逻辑的阶段。
他们逐渐能够独立思考问题,理解抽象概念,并开始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二、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1. 生理因素青少年期是身体发育迅速的时期,睾酮、雌激素等激素的分泌增加对青少年的情绪和行为产生影响。
生理变化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都会对心理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2. 家庭环境家庭是青少年最重要的社会环境,在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家庭的支持、教育方式、亲子关系以及父母的期望等都会对青少年的心理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3. 同伴关系同伴关系在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与同龄人的交流和互动,对于个体的认同感、自尊心的培养以及社会交往能力的提升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4. 学校环境学校是青少年的重要成长环境,对其心理发展影响深远。
良好的师生关系、合理的学业压力、多元化的课程设置等都会对青少年的自我认知、情绪管理和学习动力产生积极的影响。
5. 社会文化背景社会和文化背景对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也有着重要影响。
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
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青少年指的是孩子12岁至18岁,这个阶段的孩子正处于青春叛逆期,孩子在心理和性格、性格等方面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所以当孩子处于这个阶段的时候,家长要及时对孩子做出正确的引导,及时关注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
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1、过渡性。
主要指在中小学阶段,心理从幼稚到成熟,向青年期过渡。
少年期是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是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复杂、充满着矛盾的时期。
青年初期是一个逐步趋向成熟的时期,是独立走向社会生活的准备时期。
中小学生处于青春发育期,生理上的一切的变化,也必将引起情绪上的变化,这些变化一般不会轻易的流露,心理逐渐出现闭锁,这也就是他们下一个特点。
2、闭锁性。
由于心理闭锁,他们的心里话不愿对家长和老师说,而愿意对同龄人,特别是跟自己年龄相仿的人表达。
3、动荡性。
由于青少年处于心理发展的特殊状态,他们情绪易波动,意志不坚定,性格不稳定。
这种特殊的状态使得中小学生心理不稳定,有很大的可塑性。
因此,我们经常会看到青少年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等现象。
有的学生可能会心血来潮,今天学习到深夜,明天就放弃了,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动荡性。
4、矛盾性。
青少年总是希望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摆脱父母的约束而独立的生活,对于老师和家长的话,他们不仅不太听得进去,甚至有意无意地顶撞。
然而在心理上,他们有时仍然摆脱不了孩子的习惯和幼稚行为。
有好多地方仍然要依赖父母和老师,这种矛盾性使得孩子心理非常不稳定,容易产生心理困惑。
5、自我意识趋于成熟。
进入青少年期后,随着知识的积累,智力的发展以及独立生活道路的客观要求,青少年的这种自我意识逐渐成熟,开始学会了对自己的内心世界和个性品质进行关注和评价,并由此来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言行。
6、情感的矛盾性。
包括了独立性和依赖性的矛盾,成人感和幼稚感的矛盾,开放性和封闭性的矛盾,自制性和冲动性的矛盾。
青少年的以上特点,会导致他们出现哪些心理影响1、厌学。
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和规律
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和规律人的一生中,青少年时期恰好处在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阶段。
因此,掌握青少年心理发展特征和规律有利于对他们进行正确的指导和提供及时、恰当的帮助。
一、青少年心理发展特征1、闭锁性闭锁性即青少年的内心世界逐渐复杂,开始不大容易将内心活动表露出来。
这是因为青少年在成长的过程中,随着性意识的出现,感到自己不是儿童了;另一方面由于自我意识的觉醒,所以不愿意向别人敞开心扉。
由于青少年的这个特点,了解青少年比了解儿童更困难。
不过,青少年还存在着渴望别人理解的一面。
2、动荡性动荡性主要表现在:青少年敏感,容易产生变革现实的渴望,敢想、敢说,具有较强的发动行动的能力;自尊心、自信心强,但思维的片面性大,容易偏激;他们情感强烈,但感情的波动性大;性格未最后定型,可塑性大。
因此青少年的兴趣和态度的改变常常具有跃进式的、暴风雨般的性质。
3、过度性过度性即从儿童向成年人过度、从幼稚到成熟发展的特殊时期。
这个时期既存在着儿童、少年的幼稚性和依赖性,有表现出成年人的某些独立性和自觉性,所以是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
由于这一特征,青少年既对成年人有依赖性,又表现出很强的独立性,不愿意接受成年人的影响,以固执、粗暴、抗拒、执拗、不坦率等很强的逆反心理特征。
4、自我意识的觉醒青少年考虑个人问题的兴趣有随年龄增长而上升的趋势,青少年对个人生活价值、自我的认识的思考成为这一时期的明显特征。
他们开始关心自己的内心世界,同时特别重视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力求把自己的行为建立在自觉拟定或者现已掌握的行为标准和准则的基础上。
但是青少年的自我认识还不深刻,带有明显的表面性;自我评价的概括性有明显的发展,但是概括水平不高。
二、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1、青少年认知的发展规律青少年认知的随意性增强主要表现在认知过程不完全以刺激物的特点为转移,而是依存于任务,手意识的支配调节。
尤其是进入中学以后,由于完成繁重的学习任务的需要与认识随意性的矛盾促使认知随意性逐渐增强。
试述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
试述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青少年阶段是个体由童年向成人过渡的时期,年龄范围为11、12岁一17、18岁,大体相当于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
经历这个时期的发展,个体的生理发育,心理和社会性的发展日益成熟。
一、青少年生理发育高峰青春期属于特殊时期,由于这个期间的发展是非常复杂,充满矛盾的,又称为“困难期”“危机期”,其主要特点是身心发展不平衡,成人感和半成熟现状之间的错综矛盾及这些矛盾所带来的心理和行为的特殊变化。
(一)身体外型的变化1、身高:身高的快速增长是青春期儿童身体外形变化最明显的特征,在青春发育期期间,平均每年长高约6一8厘米,甚至达到10一12厘米之多。
同时,身高增长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差异,一般女性少年12岁为成长最快人期,男性少年14岁为成长最快期。
2、体重是身体发育的另一个重要标志,同样也存在着性别差异。
女性少年体重增加高峰期在12一13岁,平均每年增加4.5公斤;男性少年体重增加的高峰期在14岁,平均增加5.5公斤。
3、头面部:进入青春期的学生,其头面部特点也微妙的变化。
首先,相对于童年期头部骨骼的增长速度显著减慢,童年期那种头大身小的特征逐渐向成人的体貌特征发展。
其次,以较低的额部发际逐渐向头顶及两鬓后移,嘴巴变宽。
原来较为单薄的嘴唇开始丰满。
总之,经历青春发育期的成长加速,少年儿童的体形和面部特征了生了明显的变化,通过这一变化他们的体貌开始接近成人,在成长加速中各生理机能迅速增强,使他们的机能发育也开始走向成熟。
(二)性的发育和成熟生殖系统是人体各系统中发育成熟最晚的,它的成熟标志着人体生理发育的完成。
1、性器官的发育与第二性征的出现一进入青春发育期,生殖器官的发育速度直线上升,女性主要表现为乳房隆起,体毛出现,骨盆变宽和臂部变大等,男性主要表现为出现胡须,喉结突出和噪音低沉,体毛明显等,第二性征的出现,使少年男女在体征上的差异突显出来。
2、性机能的成熟生殖系统发育成熟标志着人体生理发育的完成,性腺的发育成熟使女性出现月经,男性发生遗精。
青春期心理发展特点
青春期心理发展特点青春期是人生中一个重要的阶段,是从儿童向成年人过渡的时期。
在这个阶段,青少年经历了身体、生理和心理上的巨大变化。
青春期心理发展特点是指在这一阶段中,青少年在认知、情感和社会关系等方面出现的独特特点和变化。
本文将详细介绍青春期心理发展的特点。
一、认知发展特点1. 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青春期是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青少年开始逐渐形成抽象思维能力,能够进行逻辑推理和概念的抽象化。
2. 反思和自我意识的增强:青少年开始对自己的行为和思维进行反思,并逐渐形成自我意识。
他们开始思考自己的身份、价值观和人生目标。
3. 独立思考和决策能力的提升:青春期的青少年开始独立思考问题,并逐渐具备做出决策的能力。
他们开始逐渐摆脱对他人意见的依赖,更加注重自己的想法和判断。
二、情感发展特点1. 自我意识的增强:青春期是自我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青少年开始对自己的情感和内心世界产生更多的关注和思考。
2. 情感波动和易激动:由于荷尔蒙的分泌和身体发育的变化,青少年在情感上更容易波动和激动。
他们可能会经历情绪的起伏和不稳定。
3. 对他人关系的重视:青春期的青少年开始对他人关系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关注。
他们渴望与同伴建立深厚的友谊,同时也开始对异性产生兴趣。
三、社会关系发展特点1. 同伴关系的重要性:青春期的青少年更加注重与同伴的关系,他们开始通过与同伴交往来寻求归属感和认同感。
2. 家庭关系的变化:青少年在青春期的家庭关系中也发生了变化。
他们开始追求独立和自主,与父母之间可能会出现矛盾和冲突。
3. 社会角色的探索:青春期的青少年开始探索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和地位。
他们开始思考自己的职业选择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总结:青春期心理发展的特点包括认知发展、情感发展和社会关系发展三个方面。
在认知方面,青少年开始形成抽象思维能力,反思和自我意识增强,独立思考和决策能力提升。
在情感方面,青少年的自我意识增强,情感波动和易激动,对他人关系重视。
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和常见心理行为问题
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和常见心理行为问题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从孩童到成年的过渡阶段,也是心理发展最为迅猛的阶段之一。
在这个时期,青少年面临着许多身体、情感和认知上的变化,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心理行为问题。
本文将探讨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以及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
一、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1. 身体变化带来的心理影响青春期是一段由于激素分泌增加而引起身体各方面变化的时期,这些身体变化对青少年的心理产生了重要影响。
青少年面对身体上的变化时感到困惑和不安,对自己的外貌和形象非常敏感。
他们开始关注自己的身体形态、声音、面容等方面,并试图符合社会对外貌的审美标准。
2. 自我认同的探索青少年时期,个体开始探索和建立自我认同。
他们开始反思自己的价值观、兴趣爱好和目标,并试图寻找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和地位。
这一过程往往伴随着对自我能力和自尊心的评估,他们可能经历自卑、焦虑和自负等情绪。
3. 亲密关系的追求青少年时期,个体对于建立亲密关系和归属感的需求增加。
他们开始与同伴建立更加深入的关系,并通过互动和交往来塑造自己的社会身份。
与此同时,他们也可能面临来自同伴的拒绝、孤立和排斥的问题,这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带来挑战。
二、常见的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1. 抑郁和情绪问题青少年时期,个体的情绪变化较为复杂和不稳定。
他们可能经历情绪低落、焦虑、抑郁等问题。
这些情绪问题可能与外界压力、学业负担、家庭问题或人际关系紧张等因素有关。
抑郁和情绪问题对青少年的学习、社交和生活功能有明显的负面影响,需要及时关注和干预。
2. 自卑和自尊问题在自我认同的探索过程中,青少年常常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感到怀疑和不安。
他们可能出现自卑情绪,对自己的能力和外貌产生负面评价。
同时,有些青少年可能出现自尊心过高的问题,表现出傲慢和自大的行为。
这些问题都需要家庭和学校的关注,给予适当的指导和支持。
3. 社交问题和适应困难青少年时期,个体面临着更加复杂的社交环境和人际关系,可能出现社交问题和适应困难。
青春期心理发展特点
青春期心理发展特点青春期是人生中一个重要的阶段,不仅身体发生了许多变化,心理上也经历了巨大的转变。
本文将详细介绍青春期心理发展的特点,包括身份认同、自我意识、情绪波动、社交关系和自我探索等方面。
一、身份认同青春期是个体开始寻觅自我身份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青少年开始思量自己是谁,他们的价值观、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是什么。
他们会开始独立思量,并试图找到自己的定位。
这个过程可能会伴有着困惑和不安,但也是个体发展成熟的重要阶段。
二、自我意识青春期是自我意识显著增强的时期。
青少年开始更加关注自己的外貌、形象和形态。
他们会对自己的身体、面部特征和身高体重等方面产生更多的关注和意识。
他们可能会对自己的外貌感到不满意,并试图通过改变自己的形象来获得更多的认同感。
三、情绪波动青春期是情绪波动较为剧烈的时期。
青少年经历了身体和心理上的巨大变化,他们的情绪也会随之波动。
他们可能会经历愤怒、焦虑、悲哀等负面情绪,同时也可能会经历兴奋、欢跃和乐观等积极情绪。
这些情绪的波动往往是正常的表现,但也需要适当的情绪管理和支持。
四、社交关系青春期是社交关系重构的时期。
青少年开始与同龄人建立更密切的关系,朋友圈的重要性也逐渐增加。
他们会试图在社交中寻觅归属感和认同感,并通过与他人互动来塑造自己的身份。
同时,他们也会面临着友谊的变化和挑战,需要学会处理人际关系的问题。
五、自我探索青春期是自我探索的时期。
青少年开始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职业目标和人生意义进行深入思量。
他们会试图尝试新的事物,探索自己的潜力和兴趣。
这个过程可能会伴有着试错和迷茫,但也是个体成长和发展的重要过程。
总结起来,青春期心理发展的特点包括身份认同、自我意识、情绪波动、社交关系和自我探索。
青少年在这个阶段会面临许多挑战和困惑,但也有许多机会和潜力。
家庭、学校和社会应该赋予他们足够的支持和指导,匡助他们顺利度过这个重要的阶段。
青少年心理发展
青少年心理发展青少年时期是人类生命周期中重要的阶段,涉及到身体、心理和社会等多个方面的变化和发展。
在这个阶段,心理发展起着关键作用,对个体的成长和未来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一、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1. 自我认知的提高:青少年逐渐开始意识到自己的身份和个性,对自我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他们开始探索自己的兴趣、价值观和个人目标,并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身份认同。
2. 情感和情绪的波动:青少年时期常常伴随着情感和情绪的波动。
他们可能会经历快乐、愤怒、焦虑等强烈的情绪,这是因为他们正处于寻找自我和适应外部环境的过程中。
3. 发展自主性和独立性:青少年渴望独立和自主,他们开始追求自己的意愿和兴趣,并试图控制自己的生活。
这一过程是他们建立个人独立性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关键时期。
4. 社交关系的重要性:青少年时期,与同龄人建立和维持良好的社交关系对心理发展至关重要。
他们通过交友、参与团队活动等方式,寻求身份认同和社会支持。
5. 思维的发展:青少年开始逐渐运用抽象推理和逻辑思维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他们对事物的思考更加深入和复杂,并开始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二、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1. 生理因素:青少年心理发展受到生理变化的影响,如性激素的分泌增加、脑结构的重塑等。
这些变化会对他们的情绪和行为产生影响。
2. 家庭环境: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重要环境,家庭的支持和关爱对他们的心理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家庭关系和积极的家庭氛围有助于青少年建立自信、培养社交技巧等。
3. 学校环境:学校是青少年重要的社会化环境,学校教育和同伴关系对他们的心理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积极的学校氛围和师生关系有助于他们形成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4. 社会文化因素:社会文化对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媒体、互联网等的快速发展,使得青少年容易接触到各种信息,这可能对他们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产生影响。
5. 自身特点:每个青少年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特点,这些差异会对他们的心理发展产生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篇青少年心理发展阶段及特点人的发展是指人类身心的生长和变化就好比一条蜿蜒的长河,时而激起奔腾的波涛,时而静静地流逝。
人的发展也会有起有伏,有激流勇进,有平静流淌;循环往复,循规变化。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有必要去了解自身的发展,只有了解了自身发展的特点及其规律,才能健康成长。
心理的发展,就是我们人格的发展,只有健康的人格发展,才能塑造出健康的自我成长。
在这一章,我们将引用心理学家艾里克森对一生心理发展的阶段划分,为大家介绍各个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发展任务。
第一节各心理发展阶段及特点一、婴儿期(0—1) :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这个阶段的婴儿最为孤弱,因而对成人的依赖性最大,如果护理者能以慈爱的方式来满足婴儿的需要,他们就会形成基本的信任感。
如果他们的母亲拒绝他们的需要来满足他们的需要,婴儿就会形成不信任感。
婴儿出生后会有种种的生理需求,要吃、要抱、要有人逗他说话,当他的这些需求获得了满足,就会对周围的人,尤其是照料他最多的母亲产生一种信任感,感到世界是可靠的,人是可靠的。
如果得不到满足,得不到成人应有的照料,婴儿一涉世就会对人和世界产生一种不信任感和不安全感。
这一阶段要求培养婴儿的信任感,并不等于说不能有不信任感,而是说信任感要超过不信任感。
如果这一阶段发展的危机成功地得到解决,就会形成希望的美德,相反失败就会形成惧怕。
二、儿童期(1—3) :自主与害羞和怀疑的冲突在这个阶段中。
儿童迅速形成许许多多的技能。
父母必须按照社会所能接受的方向,履行控制儿童行为的精心任务,而又不能伤害儿童的自我控制感和自主性。
换言之,父母必须具有理智的忍耐精神,但仍然必须坚定地保证儿童的社会许可行为的发展。
如果父母过分溺爱和不公正地使用体罚,儿童就会感到疑虑而体验到羞怯。
父母鼓励、允许儿童做力所能及的行为,如吃饭、走路,儿童可以发展自主性;如果父母对幼儿尿床或尿裤子批评过多,就会使儿童产生羞耻感。
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成功地解决,就会形成自我控制和意志力美德,相反失败就会自我疑虑。
三、学龄前期(3—5):主动对疚的冲突在前两个阶段,儿童已懂得他们是人。
现在他们开始探究他们能成为哪一类人。
在这个阶段,儿童检验了各种各样的限制,以便找到哪些是属于许可的围,而哪些又是不许可的。
如果父母鼓励儿童的独创性行为和想象力,那儿童会以一种健康的独创性意识离开这个阶段。
然而,如果父母讥笑儿童的独创性行为和想象力,那儿童就会以缺乏自信心离开这一阶段。
由于缺乏自主性,因此当他们在考虑种种行为时总是易于产生疚感,所以,他们倾向于生活在别人为他们安排好的狭隘的圈子里。
父母积极支持儿童从事游戏和智力活动,儿童就会发展更多的主动性。
父母经常嘲笑儿童的活动,认为儿童从事的活动是笨拙的,儿童就会对自己的活动产生疚感。
如果这个阶段的危机成功得到解决,就会形成方向和目的的美德,相反失败就会形成自卑感。
四、学龄期(6—12) 勤奋对自卑的冲突在这一阶段中,儿童学习各种必要的谋生技能以及能使他们成为社会生产者所具备的专业技巧。
如果儿童没有形成这种勤奋感,他们就会形成一种引起他们对成为社会有用成员的能力丧失信心的自卑感。
儿童在学习上不断取得成就,在其他活动中也经常受到成人的奖励,他们的学习就会变得越来越勤奋,进而获得勤奋感。
相反,儿童在学业上屡遭失败,在日常活动中又常遭成人批评,就容易形成自卑感。
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成功地得到解决,就会形成能力的美德,相反失败就会形成无能。
五、青春期(12—18):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埃里克森认为这个阶段体现了童年期向青年期发展中的过渡阶段。
自我同一性,自我同一性是一种关于自己是谁,在社会上应占什么地位,将来准备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怎样努力成为理想中的人等一连串的感觉。
角色混乱是指无确认识自己、自己的职责、自己承担的角色,主要表现为不能选择生活角色。
Marcia将同一性状态细化,分为四种类型:同一性获得型;延缓型;早闭型;弥散型。
同一性获得,是同一性发展中最成熟的状态。
同一性获得的大学生经过积极的自我探索与思考,已经明确了个人的价值观、目标、发展方向和生活的意义,获得了在的成长动力。
他们通常是思想成熟、喜欢思考的人,表现出较高的自主和自尊水平,具有较强的自我发展潜力,能对生活中的重要问题进行积极探索,主动解决成长中的困扰,主动适应外部的环境变化。
因而,能够不断战胜成长中的各种挫折,以积极的心态向人生的目标迈进。
同一性延缓状态的大学生正处于积极的自我探索之中,他们试图从无数的可能性中对个人的职业、价值观、人际关系等方面做出选择,但还没有达到最后决断性投入。
他们往往具有较高的焦虑水平,并通过拒绝、发泄和认同来控制焦虑。
此外,还表现出对经验高水平的开放性。
生活中常常会见到这样的学生,因为不知道如何为自己定位,不知道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而感到迷茫和困惑。
延缓期对于大学生来说是难以避免的,因为他们必须从多种选择中确定自己的生活方式。
尤其是在社会转型阶段,由于旧的价值体系被打乱,新的价值体系还没有完全确立,使青年的自我同一性受到多方面的影响,难以获得价值观、信念和行为的在一致性,需要经历较长时间的探索。
所以,通过各种正规的教育制度、实习制度、职业培训等,为青少年的成长提供一定的时间,让他们可以将心的矛盾和困惑进行反思和沉淀,进行权衡,决定取舍,再加以整合,从而确定自己的社会角色,在社会结构中找到自己适当的位置。
同一性早闭比同一性扩散要好,处于这种状态的大学生对同一性的探索提前结束,他们没有对有关自我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过思考,对自我投入的目标、价值、信仰反映了父母或其他权威人物的希望。
马锡亚认为,过早自认是一种较低级的同一性状态。
作为同一性的一种解决方法,处于这种状态的大学生很少思考认定的选择是否适合自己,通常只采纳来自父母的唯一一套价值观和目标体系。
这是同一性形成过程中的一种中断,是过早地将一个人的自我意象固定化,从而阻碍自我确定的其他可能性的发展。
处于同一性早闭状态的大学生具有以下的特点:过分看重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极力寻求他人的认可,可能十分尊重权威;自我评价建立在他人所承认的基础上;与其他青少年相比,较易附和他人而缺少自主;对传统的价值观感兴趣,很少会自己思考,但在遇到紧的认知任务时,难以做出灵活的和合适的反应;喜欢有组织有秩序的生活;倾向于与父母保持密切的关系,并采纳父母的价值观,如高考志愿的选择、职业的选择、异性朋友的选择等。
在权威结构下,他们的投入程度比较高,往往表现得非常努力,是教师或者家长眼中的“好学生”、“好孩子”。
由于父辈的价值体系往往会与现实存在差异,一旦生活的航向脱离了原有的权威系统,当以独立的身份开始自己的人生之旅时,由于缺乏自主探索的精神,通常会表现出高水平的专制性、低水平的自主性和外控的行为方式。
他们往往使用防御性的自恋来维持自尊,因此在未来的成长中可能会经历更多的心冲突。
同一性扩散是最不成熟的状态,处于这种状态的大学生对自己的探索是肤浅的,或者根本就没有过对自己的探索,并缺乏对明确价值观和目标的投入。
他们或是不能理解自己,对自我缺乏清晰的同一感,自我评价偏低,自尊心不足;或是因自我认识和别人对自己的认识不一致,而产生困惑和苦闷的情绪;或是对生活与工作缺乏热情,生命价值迷失,难以承担自己生活的责任等等。
如果大学生自我同一性扩散,就会迷失个人方向,失去进取精神,造成精神没有支柱,生活没有目标,学习没有动力,出现退缩、自卑、消极等不良人格特征,导致人际交往障碍,甚至对社会的主导价值表示怀疑,成为社会的不和谐因素。
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成功地得到解决,就会形成忠诚的美德,相反失败就形成不确定性。
六、成年早期(18—25) :亲密对孤独的冲突亲密感,是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包括友谊与爱情。
亲密的社会意义,是个人能与他人同甘共苦、相互关怀。
亲密感在危急情况下往往会发展为一种互相承担义务的感情,它是在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
如果一个人不能与他人分享快乐与痛苦,不能与他人进行思想情感的交流;不相互关心与帮助,就会陷入孤独寂寞的苦恼情境之中。
弗洛伊德曾经把健康的人定义为一种充满爱而辛勤工作的人。
埃里克森赞同意这个定义。
但是他又指出,只有具有牢固的自我同一性的青年人,才敢于冒与他人发生亲密关系的风险。
因为与他人发生爱的关系,就是把自己的同一性与他人的同一性融合一体。
这里有自我牺牲或损失,只有这样才能在恋爱中建立真正亲密无间的关系,从而获得亲密感,否则将产生孤独感。
成人寻找到自己喜欢的另一半,一起分享爱情,直到结婚,就能形成亲密感;恋爱失败,未能找到亲密感的人,就会形成孤独感。
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成功地得到解决,就会形成爱的美德,相反失败形成混乱的两性关系。
七、成年期(25—65) :繁殖对停滞的冲突如果一个人能很幸运地形成积极的同一性,过上富有成效的幸福生活,那么他就会力图把产生这些东西的环境条件传递给下一代。
这可以通过与儿童(不必是自己的孩子)提高直接的交往,或者通过生产或创造能提高下一代生活水平的那些东西来实现。
中年人志愿帮助青年团体,或者照料兄弟姐妹的孩子,就会形成繁殖感;如果很少从教孩子中获得快乐,对生活感到不满,则就陷入停滞感。
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成功地得到解决,就会形成关心的美德,相反失败就会形成自私自利。
八、成熟期(65—):自我完整对失望的冲突埃里克森把自我完整定义为,只有这种以某种方式关心事物和人们的人,才能使自己顺应形影相随的胜利和失望,顺应其它事物的创造者,或者说顺应各种产品和思想的创造者——只有在这种人身上,这七个阶段的果实方能日臻成熟。
——我找不到比自我完整更好的词来表述它。
回顾一生感到所度过的是丰足的,有创建的和幸福的人生的人才会不惧怕死亡。
这种人具有一种圆满感和满足感。
而那种回顾挫败人生的人则体验到失望。
看起来似乎令人奇怪,但是体验到失望并不象体验到满足感的人那样敢于面对死亡,因为前者在一生中没有实现任何重大的目标。
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得到成功地解决,就形成智慧的美德,相反失败就会形成失望和毫无意义感。
这八个阶段不但依次相互关联,而且第八个阶段还直接与第一个阶段相联系。
换言之,这八个阶段以一种循环的形式相互联系。
例如,成人对待死亡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儿童的信任感。
埃里克森相信,“用这种说法一—如果儿童的长者完美得足以不惧怕死亡,那么这些健康的儿童也不会惧怕生活一来进一步解释成人的完整与儿童之间的信任感似乎是可能的”。
如果个人获得的自我完整胜过失望,那他或她就以智慧的美德为一生的特征,埃里克森把智慧定义为“以对人生本身超然的关心,来面对死亡本身”。
这里要说明的是,有研究表明,埃里克森自我发展的八个阶段在具体的年龄段上的划分有些偏差,因此如果我们看到自己所属的心理发展阶段小于自己的生理年龄时不必沮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