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_透镜及其应用_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单元测试 【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单元测试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ee4dffe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c3.png)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一、单选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因此通过凸透镜的光都一定会聚在焦点上B. 凸透镜有一个焦点,凹透镜有两个焦点C. 不论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经过透镜光心的光线方向不改变D. 经凹透镜折射的光线,一定是发散光线2.某透镜的形状如图所示,它属于()A. 凸透镜B. 凹透镜C. 平面镜D. 一面为凸透镜,一面为凹透镜3.近年,森林火灾频发,有调查显示,一部分森林火灾的“罪魁祸首”是装有水的瓶子。
这些装有水的瓶子在阳光照射下引起茅草等物体自燃,从而导致火灾发生,装有水的瓶子所起的作用相当于()A. 平面镜B. 凸透镜C. 三棱镜D. 凹透镜4.(2020江苏淮安中考)将如图甲所示的黑白卡片放在一个未装满水的薄高脚玻璃杯后面,在高脚杯前方观察到的现象如图乙所示,此时装水部分的高脚杯和杯内水的组合相当于一个( )A. 平板玻璃B. 凸面镜C. 凸透镜D. 凹面镜5.(2021湖北武汉东西湖期末)如图,用硬纸板做两个粗细相差很小的纸筒A和B,使一个纸筒刚好能套入另个纸筒内,并能前后滑动,在一个纸筒的一端嵌上一个焦距为5~10cm的凸透镜,这样就做成了微型照相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取材时,胶片使用的材料是半透明膜;观察时,小明应选择暗的物体作为观察对象B. 胶片上所成的像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C. 照相时,镜头离景物的距离要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才能在胶片上看到清晰的像D. 先拍摄远处的物体,再拍摄近处物体时,应将凸透镜和胶片间的距离变大6.(2021广西柳州期末)一只蚂蚁在平面镜中成像(其像记为M)。
透过放大镜观察这只蚂蚁,看到放大的像(记为M′)。
关于M和M′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都是实像B. 都是虚像C. M是实像,M′是虚像D. M是虚像,M′是实像7.(2020浙江杭州中考改编)照相机和放大镜都是凸透镜成像原理的具体应用。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单元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8fdd6b4a0116c175f0e4865.png)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题满分:100分时间:45分钟班级:姓名: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如图所示,下列透镜属于凸透镜的是()2.关于透镜对光线的作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B.点光源发光经凸透镜后的光线一定是发散的C.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D.点光源发光经凹透镜后的光线一定是发散的3.下图中各图分别表示经过透镜后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4.关于透镜,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B.用凸透镜可以看清物体的细小之处C.凸透镜和凹透镜都有两个焦点D.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聚到主轴上的点一定是焦点5.如图所示,图甲是小艳利用某透镜观察到的小明眼睛的像;图乙是小亮利用某眼镜观察到的课本上“物理”字的像。
关于上述两种情况中所观察到的像或用到的光学仪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的像一定是虚像,像的位置可能在小艳的眼睛和透镜之间B.甲图中的像可能是实像,像的位置可能在小明的眼睛和透镜之间C.乙图中的像一定是虚像,该眼镜是近视镜D.乙图中的像可能是实像,该眼镜是老花镜6.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时,在离透镜15cm处的光屏上得到一个亮点,那么当物体位于透镜前35cm处时,在透镜的另一侧可得到 (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缩小的虚像7.如图所示,a、b、c、d是距凸透镜不同距离的四个点,F为焦点。
下列几种光学仪器的成像原理与物体在不同点时的成像情况相对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幻灯机是根据物体放在c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B.照相机是根据物体放在d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C.使用放大镜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a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D.人眼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F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8.烛焰通过凸透镜恰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把烛焰和光屏位置对调一下,则 ( )A.光屏上仍能成一个放大的像 B. 光屏上能成一个缩小的像C.光屏上不能成像,但通过透镜能看到 D. 以上说法都不对9.来自于物体的光经过晶状体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89065cdb90d6c85ed3ac678.png)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45分)1.放在凸透镜主轴上焦点以内的点光源S发出的光。
通过凸透镜后的光路如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可以对光线起发散作用B.凸透镜只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起会聚作用C.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是发散的,因为凸透镜的作用是对光线起发散作用D.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发散程度比原来小,仍然是会聚的一种现象2.下列关于透镜的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只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B.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C.凸透镜两个焦点之间的距离叫做焦距D.平行光经过凸透镜折射后一定会聚于焦点3.对这五种成像情况: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像、④照相机成像、⑤幻灯机成像,有关它们成像的性质或成像的原因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可成放大倒立实像的是①③⑤B.可成正立缩小虚像的是①②④C.属于反射成像的是①②D.属于折射成像的是③④⑤4.投影仪是教学中常用的仪器,如图所示是投影仪的结构图,在水平放置的凸透镜的正上方有一与水平面成450角的平面镜,右边竖直放一屏幕,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和平面镜后,可在屏上成一清晰的像。
一教师在使用投影仪时,发现在屏幕上画面太小,正确的调节方法是()A.减小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下调凸透镜,减小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B.减小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上调凸透镜,增大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C.增大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下调凸透镜,减小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D.增大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上调凸透镜,增大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5.如图是张敏同学拍摄的南湖大酒店风景相片,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要想使大楼的像更大些,张敏应向大楼靠近些,再拍摄B.大楼在湖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C.大楼在湖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D.拍摄时底片上的像是倒立放大的虚像6.小晨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如图所示,F点为一倍焦距处,H点为二倍焦距处。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fdeea3f6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98.png)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人教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的透镜中,凹透镜是()A.B.C.D.2.关于凸透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凸透镜对光有会聚的作用B.凸透镜只有一个焦点C.凸透镜所成的像一定是缩小的D.凸透镜所成的像一定是正立的3.如图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此时在光屏上能看到一个清晰的像。
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可以制成()A.照相机B.投影仪C.放大镜D.潜望镜4.如图所示,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透镜。
下列关于透镜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脸经摄像头成倒立缩小的像B.电影影片经投影仪成正立等大的像C.通过照相机看远处的树是倒立放大的像D.透过鱼缸看见的鱼是正立缩小的像5.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屏上成的是放大的实像B.该透镜的焦距是30.0cmC.若蜡烛、光屏不动,将透镜向左移动适当的距离,光屏上可以再一次成像D.若透镜不动,将蜡烛移到5.0cm刻度处,光屏需要适当左移才能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6.手机扫描二维码,相当于给二维码照了一张照片,如图是市民用手机扫描物品上的二维码,查看相关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摄像头是一个凹透镜B.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二倍焦距以外C.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D.当二维码超出手机上设定的方框时,物品不动,把手机靠近物品7.6月6日为全国爱眼日,预防近视从我做起。
如图是眼睛视物成像光路示意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图为近视眼,应用凸透镜矫正B.甲图为近视眼,应用凹透镜矫正C.乙图为近视眼,应用凸透镜矫正D.乙图为远视眼,应用凹透镜矫正8.下列关于显微镜和望远镜的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中,显微镜上的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B.图乙中,望远镜上的物镜和目镜都是凹透镜C.图甲中,通过显微镜看到的是放大的实像D.图乙中,通过望远镜看到的是放大的实像二、多选题9.小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实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8cm处,在透镜另一侧距透镜34cm 处的光屏上得到的像,则()A.光屏上所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B.光屏上所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C.该透镜的焦距f一定满足18cm<f<34cmD.该透镜的焦距f一定满足9cm<f<17cm10.如图所示是“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操作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图甲中可知该透镜的焦距为10.0cmB.如图乙所示,向左适当移动光屏可以得到放大的实像C.如图乙所示,将蜡烛移至30cm处,光屏上可得到等大的实像D.如图乙所示,将蜡烛移至45cm处,移动光屏可以得到放大的实像三、填空题11.富川县很多学校都安装了一款人脸识别门禁一体机,通过摄像镜头捕捉人脸信息,并将所拍图像与系统数据库中预先录入的人脸照片模板进行比对。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b89f998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ec.png)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要使小灯泡发出的光经某透镜后变成平行光,应把小灯泡放在()A.凸透镜前任意位置 B.凹透镜前任意位置C.凹透镜的焦点上D.凸透镜的焦点上2、下列关于透镜的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对光线一定有会聚作用B.凹透镜对光线不一定有发散作用C.经过凸透镜的光线一定是发散光线D.经过凹透镜的光线有可能比原来更会聚了一些3、下列光学作图中,错误的是()A.凹透镜聚光B.平面镜成像C.光从空气射入水中D.光的色散4、下列关于实像和虚像的说法,正确的是()A.实像不可能与物体等大B.实像都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C.虚像是人的幻觉,并没有光线射入人眼D.虚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5、在八年级物理的学习中,我们经常提到的“像”有: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的像;④投影仪投影在屏幕上成的像。
下列关于上述“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属于实像的是①②④B.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像是①③C.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像是①②D.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像是③④6、以下有关透镜的说法,正确的是()A.望远镜的物镜使远处的物体成正立、放大的虚像B.要使投影仪在屏幕上成的像更大一些,应让投影片离镜头更近一些C.照相机成像时,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D.放大镜只能成放大的像,不能成缩小的像7、芯片(如图甲所示)是电子设备的心脏和大脑,光刻机是制造芯片的核心装备。
某种光刻机的原理如图乙所示,先在硅片表面涂一层光刻胶,再用紫外线光束透过事先设计好集成电路图的镂空掩模,经过凸透镜去照射下面的硅片,被光线照射到的光刻胶会发生反应,硅片上就会出现缩小的电路图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掩膜在硅片上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B.掩膜位于凸透镜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C.要想硅片上的像变小,需将掩膜和硅片向上移动D.将掩膜和硅片向下移动相同距离,硅片上还能成清晰的像8、如图所示,A、B、C、D是距凸透镜不同距离的四个点,F为焦点。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单元测试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4d72dc64afe04a1b071dec3.png)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单元测试题(附答案)1 / 2八年级物理(上)第五章测试题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1. 在森林中旅游时,请不要随意丢弃饮料瓶。
因为装有水的饮料瓶,相当于一个________镜,对太阳光有__________作用,容易引发火灾。
2. 小明找到两个焦距不同的放大镜模拟望远镜观察远处的景物,其中较远的物镜的作用是使物体成倒立、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______(选填“实”或“虚”)像。
3. 图甲是城市很多路口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摄违章行驶或发生交通事故时的现场照片。
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的工作原理与___________相似。
图乙和丙是一辆汽车经过路口时与一辆自行车相撞后拍摄的两张照片,由图可以看出汽车所成的像变小,与此对应的像距将变_________。
4. 某小区楼道安装有多功能电子门铃,此装置可以通过其内置的摄像头来识别来访者,该摄像镜头相当于凸透镜,经摄像头所成的是__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__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若镜头的焦距为10cm ,为了能成清晰的像,人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_______cm 。
5. 如图所示是通过显微镜观察到的植物叶片上的气孔,此时被观察的叶片到物镜的距离u 与焦距f 的关系是f <u <2f ,气孔经过物镜所成的是一个放大的_______像,最后,人眼通道目镜看到的是再次放大的_______像(均选填“实”或“虚”)。
6. 小玲观察阳光通过甲、乙两个眼镜在地面上形成的光斑,发现两个眼镜形成的光斑不同。
阳光通过眼镜甲形成的光斑中间较四周亮,而阳光通过眼镜乙形成的光斑中间较四周暗,由此可以判断眼镜甲是________透镜,眼镜乙是________透镜。
7. 清晨,我们常常会看到树枝和树叶上有一些水珠,如图所示。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2f54ed0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06.png)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练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把放大镜正对太阳光,可在距放大镜1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用此放大镜来放大观察邮票上的细小部分,则邮票到透镜的距离应该()A.小于10cm B.等于10cmC.在10cm到20cm之间D.大于20cm2.下图是蜡烛通过凸透镜所成像的示意图,此时,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A.u>2f B.f<u<2f C.u=f D.u<f3.某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当物体沿主光轴从距透镜15厘米处向30厘米处移动时,则()A.像变大,像距变大B.像先变大后变小,像距变大C.像变小,像距变小D.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小4.实验操作考试临近,同学们上实验室动手实验,通过训练提高操作技能。
如图,小明正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此时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透镜与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同一类透镜B.该透镜的焦距是30cmC.此时成的是倒立、等大的实像D.如果将蜡烛向左移,光屏需要适当右移才能再次形成清晰的像5.2021 年12 月9 日,“太空教师”王亚平为我们展示了神奇的水球光学实验,她在水球里注入一个气泡,产生了双重成像,我们能看到一个正立的像和一个倒立的像,如图所示。
其中水球的外圈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A.该水球外部成所的倒立的像原理与投影仪相同B.如果向水球继续注水,外部变厚,折光能力变强,焦距变长C.当王亚平向靠近“水球”,“倒影”会变小D.无论正立的像还是倒立的像,都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这时烛焰在光屏上能成等大清晰的像。
关于本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B.把蜡烛移至刻度尺10cm处,凸透镜不动,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C.把蜡烛移至刻度尺32cm处,凸透镜不动,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19564d20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c4.png)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人教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知识点复习一、凸透镜和凹透镜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
对光有会聚作用。
2.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
对光有发散作用。
二、3条特殊光路图1.凸透镜:2.凹透镜:三、凸透镜成像规律1.图示:2.成像规律:巩固练习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的透镜中,凹透镜是()A.B.C.D.2.如图,《淮南万毕术》关于冰透镜记载:“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火生”。
此现象中取火原理应用了()A.凸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B.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C.凹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D.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3.如图所示,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透镜。
下列关于透镜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脸经摄像头成倒立缩小的像B.电影影片经投影仪成正立等大的像C.通过照相机看远处的树是倒立放大的像D.透过鱼缸看见的鱼是正立缩小的像4.如图是初二年级某同学在光学特色实践作业中用手机、凸透镜、鞋盒自制的投影仪,它能将手机上的画面放大投影到白墙上。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手机屏幕到透镜的距离应大于透镜的二倍焦距B.墙上呈现的是手机画面正立、放大的实像C.要使墙上的像变大,手机与透镜间的距离应减小D.制作简易投影仪的透镜可以用于制作近视眼镜5.实验操作考试临近,同学们上实验室动手实验,通过训练提高操作技能。
如图,小明正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此时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蜡烛移到34cm刻度处时,在光屏上可以看到一个放大的像B.该透镜的焦距是30cmC.此时成的是倒立、等大的实像D.如果将蜡烛向左移,光屏需要适当右移才能再次形成清晰的像6.智能手机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
下列关于近视眼及其矫正的原理图正确的是()A.甲乙B.甲丁C.丙乙D.丙丁7.如图所示的望远镜,目镜和物镜都相当于凸透镜,用它来观察很远的物体,看到的是()A.正立的虚像B.正立的实像C.倒立的虚像D.倒立的实像二、多选题8.有一次,小明上学前取自己的眼镜时,发现自己的近视镜和爷爷的老花镜混在一起,外形完全一样,如图所示,小明要想找出自己的眼镜,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用手摸镜片时,中间薄边缘厚的是近视镜B.拿着镜片看字,把字放大的是远视镜C.让镜片正对太阳光,太阳光通过镜片能呈现一个明亮比镜片小光斑的是近视镜D.让镜片正对太阳光,太阳光通过镜片后能呈现一个比镜片大光斑的是近视镜9.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2cm处,在透镜另一侧距离透镜18cm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则()A.光屏上所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B.光屏上所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C.该透镜的焦距f一定满足9cm<f<16cmD.该透镜的焦距f一定满足18cm<f<32cm10.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 v 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 u 之间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8cmB.当 u=12cm 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放大的像C.当 u=20cm 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 12cm 处移动到 24cm 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三、填空题11.一家汽车美容店的门口,贴着如图所示的“爱车小贴士”,这是因为留在车身上的水滴相当于(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对光有(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在车身局部形成高温,导致车漆失去光泽。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bf24a55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d224079.png)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透镜的说法错误的是()A.凸透镜是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B.凹透镜可以将平行光发散C.凸透镜可以将平行光会聚于一点D.凸透镜摔成两半,其中任何一块都会失去会聚作用2.“爱护眼睛,你我同行”。
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其成像原理与凸透镜类似,要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体可位于图中的()A.A点B.B点C.C点D.D点3.生活中我们常通过眼睛直接判断物体的大小、长短,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乙图中的中心圆面积更大B.仅凭感觉去判断,不一定正确,更谈不上准确C.人们可以用仪器和工具帮助自己进行准确测量D.测量实际上是一个比较过程,就是将一个待测的量与一个公认的测量标准进行比较4.如图所示,OO'为凸透镜的主光轴,将点光源放在A点时,像在B点;将点光源放在B点时,像在C点。
当将点光源放在C点时,则()A.一定在B点成一个实像B.一定在A点的左侧成一个虚像C.可能在B、C之间成一个实像D.可能在C点的右侧成一个虚像5.当物体距凸透镜16厘米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的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缩小的像。
固定物体和光屏的位置不动,若将凸透镜向远离光屏方向移动4厘米,则在光屏上又成一个清晰的像,那么凸透镜的焦距f的范围是()A.6厘米<f<12厘米B.8厘米<f<10厘米C.6厘米<f<8厘米D.12厘米<f<20厘米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红调节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教学中使用的投影仪就是利用了图中的成像规律B.换上焦距小一些的凸透镜,只将蜡烛向右适当移动就能在光屏上接收到清晰的像C.如果使蜡烛向左移动,光屏需要向右移动才能接收到清晰的像D.如果把蜡烛与光屏对调,光屏上将不会出现清晰的像7.如图是某人眼睛看物体时的成像示意图。
则他的眼睛类型及矫正需要选用的透镜分别是()A.近视眼凸透镜B.近视眼凹透镜C.远视眼凸透镜D.远视眼凹透镜8.观察是科学学习的重要方法,显微镜是常用的科学观察工具。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184e620ad02de80d5d8403b.png)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试题(含答案)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图中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不正确的是()A.甲图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实像B.乙图是老花眼成像的光路图C.丙图中水下木桩上的螺钉位置看上去升高了D.丁图中白光通过三棱镜会分解成多种色光2.下列不属于透镜应用的是()A.照相机B.放大镜C.投影仪D.潜望镜3.使用下列光学器材,能使物体成正立放大虚像的是( )A.放大镜B.照相机C.幻灯机D.平面镜4.彩色电视机荧光屏上呈现各种颜色,都是由三种基本色光混合而成的,这三种基本色光是()A.红橙黄 B.红绿蓝 C.橙靛紫 D.黄绿蓝5.如图所示,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呈现了烛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屏上呈现的是烛焰倒立放大的实像B.用手捂住凸透镜的一部分,像会变得不完整C.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把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光屏上不会出现清晰的像D.给此凸透镜“戴上”近视镜后,需将光屏向右移动才能得到清晰的像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提出的探究问题应该是()A.凸透镜对光是否有会聚作用 B.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距有什么关系C.凸透镜对光是否有发散作用 D.凸透镜是否能成像7.如图所示是光通过透镜前后的光路图,据此判断图中的透镜不属于凸透镜的是()1 / 7A.B.C.D.8.小夏用图中的凸透镜探究成像规律,在图中的四个实验情景中,能够在光屏上得到清晰像的是()A. B.C.D.9.对于下列各图示中的光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A.图甲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图乙中,平面镜成像时进入眼睛的光线并不是由像发出的C.图丙中,光的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D.图丁中,人佩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1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先用焦距为10cm的透镜甲进行实验,在透镜右侧的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缩小的实像.接下来不改变发光体和凸透镜的位置,改用焦距为20cm 的透镜乙继续进行实验.下列情形可能发生的是()A.光屏向右移,能接收到清晰缩小的实像B.光屏向左移,能接收到清晰放大的实像C.光屏向左移,能接收到清晰缩小的实像D.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接收不到清晰的像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试题(含答案)A.凸透镜就是很厚的透镜 B.凹透镜就是很薄的透镜C.凸透镜的两个焦点之间的距离叫焦距D.透镜的光心位于它的主光轴上12.王亮同学想制作一个平行光源,班里的同学提出了以下的做法,你认为可行的是()A.选用凸透镜并把灯泡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上B.选用凹透镜把灯泡放在焦点上C.选用凸透镜并把灯泡放在离凸透镜的焦点比较近的地方D.选用凹透镜并把灯泡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上13.小强看远处的某点时,光线进入眼睛的光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凹透镜做成的眼镜B.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C.小强的眼睛是远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D.小强的眼睛是远视眼,应配凹透镜做成的眼镜14.射阳实验初中为了校园安全,学校安装了监控摄像头,关于监控摄像头成像说法正确的是()A.与投影仪成像原理相同 B.与近视眼镜成像原理相同C.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D.成正立、缩小的实像15.下列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图甲树荫下圆形光斑是太阳通过小孔成的像B.图乙中,人配戴该透镜可以矫正近视C.图丙中,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D.图丁中,变成方形的太阳是光折射现象二、多选题(每小题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16.公共汽车上的一些设施和做法与物理原理相对应,其中正确的是()A.方向盘上裹着的皮套﹣﹣用来增大摩擦B.配有安全锤﹣﹣利用了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力C.在后门上方安装的摄像头﹣﹣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3 / 7D.禁止公共汽车超速行驶﹣﹣利用减小速度来减小惯性17.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虚像B.在平静的东昌湖面可以看到蓝天白云,这是光的反射现象C.烛焰经凸透镜成实像时,当烛焰靠近透镜,烛焰的像一定远离透镜D.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红、绿、蓝三种色条合成的18.下列作图中,错误的是()19.下列几个验证性实验,其中正确的是()A.越用力敲响音叉,用悬挂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叉股,会看到乒乓球被弹开的越远,说明响度与振幅有关B.让太阳光通过硬纸板上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在地面上将观察到一个三角形的光斑,说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C.让一束平行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说明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D.把水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通入冷试管中,一段时间后,会看到试管中有水出现,证明降低温度能使气体液化20.如图是爱动脑筋的小雨用手机和透镜自制的简易投影仪,它能将手机上的画面放大投射到白墙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制作简易投影仪的透镜,可以制作放大镜B.墙上呈现的是手机画面的正立、放大的虚像C.手机到透镜的距离应在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试题(含答案)D.要使墙上的像变大,应增大手机与透镜间的距离三、作图题21.按照题目要求作图:(1)如图所示,作出入射线AO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线OB,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2)如图,一束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画出进入空气中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3)在图中画出光线AB的折射光线和OC的入射光线.四、实验题22.小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中:(1)他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使之在光屏上形成__________的光斑,如图所示,则该透镜的焦距为11.5cm.(2)为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调节到__________________.将蜡烛放在焦点以外时,都可以在光屏上成________像(选填“实”或”虚”).(3)利用该透镜可制作__________眼镜(选填“远视”或“近视”).23.在图《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若F1、F2是凸透镜的两个焦点,(1)蜡焰在透镜的左侧移动,某同学将实验的记录填在表中,其中有三处错误,请在错误之处标上A、B、C的记号。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e7ba52e852458fb760b560a.png)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把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前26cm处,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的位置可找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这个像是图中的()A. B.C. D.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0cm处,在透镜另侧距离透镜16cm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则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①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②照相机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工作的③该透镜的焦距f一定满足8cm<f<15cm④将远视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要使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光屏应靠近透镜A.只有①和③ B.只有②和④ C.只有②和③ D.只有①和④3.天文爱好者所使用的望远镜如图所示。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A镜是目镜B.B镜是物镜C.由于没有光屏,太空中的星体通过A镜成的是虚像D.太空中的星体通过A镜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4.某同学对凸透镜成像的特点进行了总结,其中正确的是( )A.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B.缩小的像都是实像,放大的像都是虚像C.缩小的像都是倒立的,放大的像都是正立的D.实像和虚像都与物体在凸透镜的两侧5.如果在载玻片上写一个字如图甲所示,怎么样使显微镜下观察的图象变成图乙?()A.将载玻片顺时针转动90° B.将载玻片逆时针转动90°C.将载玻片向左上角移动 D.将载玻片向右下角移动6.下列光学器具中,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制成的是()A.简易潜望镜B.穿衣镜C.放大镜D.汽车后视镜7.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医生用小镜子检査牙齿利用了平面镜成像B.近视眼应配戴合适的凸透镜来矫正C.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是由光的折射产生的D.手机拍照时成的是物体缩小的实像8.据专家介绍,12至18岁是青少年近视的高发期,主要原因如下:(1)长时间用眼不注意姿势或者休息。
(2)长时间玩游戏、上网、玩手机、看电视等原因引起近视。
下列四幅图中,属于近视眼及其矫正的是()A.甲和丙B.甲和丁C.乙和丙D.乙和丁9.对于实像和虚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人看到了光屏上的实像,是光实际会聚到了光屏,经光屏漫反射后进入了人的眼睛B.人们看到了的虚像,一定有光进入了人眼,但虚像是不存在的,是人眼的错觉C.虚像是不存在的,因此人们看到了虚像,并没有光线进入人的眼睛D.光反射或折射后发生弯折,人眼误认为光沿直线传播,逆着光传播方向画线可得虚像10.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其下方的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这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单元测试(含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单元测试(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ca5285331126edb6e1a100b.png)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小明同学在第二届农博会上用数码相机拍摄下了同一个新品种彩色花菜的两张照片。
如图所示,结合图片分析,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A.照相机的镜头与老花镜属于一类透镜B.凸透镜能成缩小的实像是照相机的工作原理C.在物距相同的情况下,拍摄乙照片时,照相机的镜头需要伸出来一些D.在物距相同的情况下,拍摄乙照片时,照相机的镜头需要缩进去一些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照相机成虚像B.投影仪成缩小的像C.放大镜成正立的像D.近视眼晶状体折光能力变弱3.爱护眼睛,预防近视。
近视眼矫正的方法是配戴()A.凸面镜B.凹面镜C.凸透镜D.凹透镜4.每年6月6日为全国的“爱眼日”、爱眼日设立的宗旨是希望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要预防近视,珍爱光明、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表示近视眼成像和近视眼矫正后成像情况的图分别是()A.甲、丙B.乙、丙C.甲、丁D.乙、丁5.用如图所示装置模拟人眼成像情况,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将蜡烛远离凸透镜时,光屏上的像变模糊。
若用此实验模拟人眼的调节功能,重新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该进行的操作是()A.将光屏靠近凸透镜B.将光屏远离凸透镜C.换焦距更大的凸透镜D.换焦距更小的凸透镜6.如图所示为实验室用显微镜和天文望远镜,关于图中两种仪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显微镜的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B.天文望远镜的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C.将被观察的物体靠近显微镜物镜后,成像变小D.将天文望远镜的镜筒缩短后,成像变小7.如图所示是光线通过透镜(图中未画出)的情形,其中所用透镜是凸透镜的是()A.①B.②C.③D.①②③④都是凸透镜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当烛焰、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未画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12cmB.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C.若将光屏和蜡烛对调,光屏上仍能成像D.利用此透镜可以制成远视眼镜9.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其下方的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如图所示,这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5cm。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检测题( 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检测题(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0301e0eddccda38376baf84.png)
《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检测题一、单选题1.透镜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B.近视眼可利用凸透镜矫正C.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镜头两倍焦距以外D.投影仪能使物体在屏幕上成倒立、放大的虚像2.小军用放大镜看指纹,觉得指纹的像太小,为使指纹的像大一些,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靠近手指 B.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远离手指C.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靠近放大镜 D.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远离放大镜3.图是小强用手机、透镜和纸盒自制简易“投影仪”,它能将手机上的画面放大投射到白墙上。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手机屏幕到透镜的距离应在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B.白墙上呈现的是手机画面倒立、放大的实像C.若用不透明的硬纸板遮住透镜的一部分,白墙上的画面将不再完整D.从各个角度都能清楚的看到白墙上的像,是因为白墙对照射到其上面的光产生漫反射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光屏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10cmB.此时成正立放大的实像,与投影仪原理相同C.蜡烛燃烧段时间后。
光屏上的像会向下移D.如果使蜡烛向左移动,光屏也需要向左移动才能接收到清晰的像5.变焦照相机可实现把远处的景物“拉近”进行拍摄,就是说,虽然被拍摄的景物和照相机镜头之间的距离基本不变,但仍可以使底片上所成的像变大。
关于这个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焦距变小,像距变大 B.焦距变大,像距也变大C.焦距变大,像距变小 D.焦距变小,像距也变小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眼睛不能直接看到虚像 B.眼睛不能直接看到实像C.能用光屏承接的像可能是虚像 D.能用光屏承接的像一定是实像7.一天小松鼠在树上玩得正欢,见小狐狸急匆匆从树下跑过,小松鼠感到奇怪.如图所示是它们对话的情景,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狐狸撒谎,矿泉水瓶不可能引起火灾B.小狐狸没有撒谎,因为白色矿泉水瓶中有水时,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对光具有发散作用,使周围的草木着火,引发森林火灾C.小狐狸没有撒谎,因为白色矿泉水瓶中有水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光具有会聚作用,使周围的草木着火,引发森林火灾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8.为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在校内安装监控摄像机。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3062821f61fb7360a4c6590.png)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一、选择题1.下面是生活中常用的镜子,其中属于凸透镜的是()A.潜望镜B.汽车的观后镜C近视眼镜 D.远视眼镜2.物体从距凸透镜12 cm移到距凸透镜18 cm的过程中,调整光屏的位置,总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6 cmB.10 cmC.16 cmD.20 cm3.显微镜由目镜和物镜等元件构成,下列关于显微镜的说法正确的是()A.目镜的焦距很短B.通过目镜看到放大的实像C.物镜的焦距很短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之和4.要使冰块能会聚太阳光取火,冰块必须磨成()A.冰凸透镜B.冰凹透镜C.冰砖D.冰三棱镜5.小乐用放大镜看指纹时,觉得指纹的像太小,为使指纹的像大一些,正确的做法是()A.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近些B.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远些C.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稍近些D.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稍远些6.关于透镜的焦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凸透镜和凹透镜都有两个实焦点B.凸透镜的焦点是虚焦点,凹透镜的焦点是实焦点C.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于焦点D.透镜的两个焦点之间的距离称为焦距7.放电影时,电影胶片上的图案经凸透镜在银幕上成的是()A.倒立、放大的虚像B.正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D.倒立、放大的实像8.夏天的早晨,树叶上常常会有一些露珠,透过露珠看树叶,叶脉会变大,而且更清晰,这是因为露珠相当于一个“放大镜”,这种情形下,叶脉应位于“放大镜”的()A.焦距以内B.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C.二倍焦距处D.二倍焦距以外9.如图所示,是蜡烛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的成像情况,以下器材利用这一成像原理的是()A.放大镜B.电影放映机C.照相机D.投影仪10.如图所示是人眼看近处和远处物体时的光路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的眼睛是近视眼,应戴凸透镜矫正B.甲图中的眼睛是远视眼,应戴凹透镜矫正C.乙图中的眼睛是近视眼,应戴凹透镜矫正D.乙图中的眼睛是远视眼,应戴凸透镜矫正11.有一次,小明上学前取自己的眼镜时,发现自己的近视镜和爷爷的老花镜混在一起,外形完全一样,如图所示,小明要想找出自己的眼镜,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用手摸镜时,中间厚边缘薄的是近视镜B.让镜片正对太阳光,太阳光通过镜片后能会聚的是近视镜C.让镜片正对太阳光,太阳光通过镜片后能发散的是近视镜D.拿着镜片看字,能把字放大的是近视镜1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凸透镜、光屏和烛焰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则()A.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B.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C.把蜡烛向左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变小D.把蜡烛向右移动少许,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变小二、填空题13.如图是微型手电筒所用的小灯泡,小灯泡前端的A部分相当于,对光有作用。
(完整版)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完整版)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5e38e8810a6f524ccbf859f.png)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一、单选题1.学习了透镜知识后,小勇回家认真研究爷爷的老花镜,并得出以下结论,你认为他的这些结论中不妥当的是()A.老花镜是一种凹透镜B.老花镜可以用来做放大镜C.老花镜能在阳光下点燃白纸D.爷爷是个远视眼2.如图所示,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被眼睛观察的物体.拿一个远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远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在拿走远视眼镜后,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A.将蜡烛靠近凸透镜B.将光屏靠近凸透镜C.将光屏远离凸透镜D.将光屏和蜡烛同时靠近凸透镜3.一支蜡烛位于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前,调节好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后,光屏上呈现倒立、缩小的像,这支蜡烛可能距离透镜()A. 10cmB. 15cmC. 20cmD. 25cm4.如图所示有四幅图,能说明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的是()A.甲、丁B.乙、丙C.乙、丁D.甲、丙5.使用下列光学器材,使物体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的是()A.放大镜B.照相机C.幻灯机D.平面镜6.下列光学设备中,应用的原理与如图5所示的凸透镜成像规律相同的是()A.幻灯机B.老花镜C.照相机D.放大镜7.下列透镜中,属于凹透镜的是()A.B.C.D.二、填空题8.某些手表上有一个圆滑的透明凸起,通过它看日期会觉得很清楚,这是因为这个圆滑的凸起相当于一个________,我们看到的实际上是一个_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__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位置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该像的性质为______ (包括倒立或正立、放大或缩小、虚像或实像),利用此原理可以制成 ______ .10.如图是微型手电筒所用的小灯泡,小灯泡前端的A部分相当于 ______ ,对光有 ______ 作用.11.一般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有限,要想看清楚动植物的细胞等非常小的物体,就要使用____________.这种仪器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__透镜.12.小莉看不清黑板上的字,她向黑板靠近几步就看清了,说明她是______ 眼(选填“近视”或“远视”).如果小莉仍坐在原位,为了使物体的像刚好落在小莉的视网膜上,她应该配戴适当度数的______ 透镜制作的眼镜来矫正视力,使远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 ______ 的实像.13.有一种望远镜也是由两组______ 组成的,靠近眼睛的叫做______ ,靠近被观测物体的叫做______ .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 ______ (填“放大”或“缩小”)的 ______ (填“实像”或“虚像”),目镜的作用当于一个 ______ ,用来把这个像放大.由于像被拉近,靠近人眼,______ 较大,所以使我们看到远处物体的像大而清晰.14.有一种交通标志牌,由基板和背面涂有反射胶的玻璃微珠组成,结构如图.黑夜中,当汽车灯光射来时,光线经过玻璃微珠____________(填“反射”“折射”)后,在玻璃微珠背面发生____________(填“反射”或“折射”),然后沿原路返回,这样司机就可以看清黑夜中的标志牌.这里的玻璃微珠对光线起____________作用(填“会聚”或“发散”).三、实验题15.用如图所示装置模拟人眼成像情况,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1)实验时,应使烛焰和 ______ 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2)图中物距u应满足 ______ .(3)当蜡烛远离凸透镜时,烛焰的像将落在光屏的 ______ 方.(4)在第(3)小题的情况下,若用此实验模拟人眼的调节功能,重新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______ .A.将光屏靠近凸透镜B.将光屏远离凸透镜C.换焦距更大的凸透镜D.换焦距更小的凸透镜.(5)在第(3)小题的情况下,若拿来一只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且较靠近凸透镜,结果重新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这只眼镜是 ______ 透镜.16.小组同学在做“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的过程中发现:当发光物体与光屏之间的距离L确定时,将凸透镜从发光物体处缓慢向光屏移动的过程中,有时能在光屏上成两次清晰的像,有时只能成一次清晰的像,有时不能在光屏上成像.为了研究产生这些现象的条件,该小组同学进行实验,并将每次实验中的相关数据及现象记录在表中.(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或5、6、7)的第一次成像数据中像距v和物距u的变化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结论: ______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或2、或5、或6)的第一次和第二次成像数据中物距与像距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结论:同一凸透镜,当______ 一定,移动凸透镜能在光屏上成两次像时,______ ;(3)继续分析比较表格物屏距离L与凸透镜焦距f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结论:只要适当移动凸透镜,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次放大的像和一次缩小的像.请你对他所得出的结论做出点评.17.小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焦距为10cm的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2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至65cm刻度线处,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所示.请结合此实验完成下列问题:(1)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能够说明 ______ 的成像特点.A.照相机 B.幻灯机 C.放大镜(2)保持透镜在50cm刻度线处不动,如果想在光屏上得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 .A.将蜡烛左移,光屏左移 B.将蜡烛左移,光屏右移C.将蜡烛右移.光屏左移 D.将蜡烛右移.光屏右移(3)保持透镜在50cm刻度线处不动,若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80cm刻度线处,将光屏放在光具座上透镜的左侧,通过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呈现烛焰清晰 ______ 的像.A.倒立放大 B.倒立缩小 C.正立放大.四、计算题18.如图所示,物体AB经凸透镜折射后所成像为A′B′,已知AB的高为h1,物距u,像距v,试用h1、u、v表示像高h2.五、作图题19.在下图所示的光路图中,分别填入合适的透镜.20.如图,根据近视眼成因及矫正方法,在如图所示方框内画出矫正所需的透镜并完成光路图.21.我国古代的“千里眼”是富有想象力的神话,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天文望远镜已将神话变成现实.图中天文望远镜是由两个透镜组成的,请完成两条入射光线经过两个透镜的光路(其中F1是透镜L1的焦点,F2是透镜L2的焦点).六、阅读理解题22.你了解实像和虚像吗?自从学习光现象以来,我们分别学习了实像和虚像,对于这两种像的区别与联系掌握起来却有点麻烦.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的,而且是倒立的,并且能用光屏承接;虚像是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的,因此不能用光屏承接,并且都是正立的;无论是实像还是虚像都能用眼睛看到.请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一下问题:(1)下列现象中,只能成虚像的是()A.照相机照相 B.平面镜成像 C.凸透镜成像 D.小孔成像(2)透过放大镜可以看到物体被放大的虚像,关于放大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透过放大镜总能看到物体被放大的虚像B.透过放大镜看到放大物体的虚像与物体在放大镜的两侧C.物体距离放大镜越近成的虚像就越小D.放大镜其实就是凹透镜(3)对实像和虚像的认识正确的是()A.只有通过光的反射才可以成虚像B.只有通过光的折射才可以成虚像C.通过光的反射可以成实像和虚像D.通过光的折射可以成实像和虚像.23.请仔细阅读下文,按要求回答问题人类的眼睛人类的眼睛很像一架照相机,眼睛与照相机的不同之处是:人的眼睛是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来获得清晰的像,如图所示;普通照相机是在物距确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像距使像变得清晰.由眼睛的调节作用所能看清楚的最远点,叫远点,正常眼的远点在极远处;眼睛所能看清楚的最近点,叫近点,正常眼的近点约距眼睛10cm.眼睛是人体的重要器官,长时间的用眼,如看书、看电视、计算机,都可以引起眼睛的疲劳,眼睛疲劳的常见症状是头疼脑胀、眼睛发干,看物体时间较长也不易感到疲劳的距离叫明视距离,正常眼的明视距离为25cm.如果眼睛长期使用不当就会造成眼睛缺陷,常见的有近视和远视,它们都需要配戴眼镜(透镜)来矫正视力.人们通常所说的眼镜度数φ和焦距f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列公式表示:眼镜的度数(其中f用m作单位)(1)人的眼睛是通过改变晶状体的来获得清晰的像;普通照相机是在物距确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使像变得清晰.(2)小明是近视眼,则应配戴_______透镜。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c20bf83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62.png)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含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9分)1.下列各组光学器件中都能对光线起发散作用的是()A.凹面镜和凸透镜B.凸面镜和凹透镜C.凹面镜和凹透镜D.凸面镜和凸透镜2.暑假,初二的几个同学到长江边野炊玩耍,玩累了就在树荫下休息。
小南把还剩半瓶的水瓶随手扔在了草丛中,小文想到看上去很浅的江水中去游泳,小芳赶忙制止了他们。
下列情景解释错误的是()A.小华说树荫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B.小文看到自己在清澈江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C.由于光的折射江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冒然下水非常危险D.装有水的矿泉水瓶相当于凸透镜,会使太阳光会聚在一起容易引起火灾3.如图所示,一束光线射入O处光学仪器后聚于主光轴的S点,取走光学元件后,光线会聚于S'点,则该镜一定是()A.凸镜B.凹镜C.凸透镜D.凹透镜4.如图,是我国自主研制的某新型战斗机上的光电搜索跟踪系统。
该系统功能与人眼相似,能为战斗机提供感知外界的“视觉”,系统内置的光电传感器,相当于人眼的视网膜,最外层窗口和传感器之间的光学元件,相当于人眼的晶状体。
关于该系统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系统的光学元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B.该系统在光电传感器上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C.周围景物通过该系统成像时,景物到镜头的距离大于镜头的2倍焦距D.该系统的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5.下列关于放大镜、幻灯机、照相机的说法错误的是()A.它们都是利用凸透镜成像的B.用照相机拍照时,景物在2倍焦距以外C.幻灯片必须放在2倍焦距以外D.用放大镜看书,书与透镜的距离应小于1倍焦距6.下列关于光学仪器的成像原理及成像的特点说法中正确的是()A.潜望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成倒立等大的虚像B.放大镜成像原理是光的折射,成正立放大的虚像C.照相机成像原理是光的折射,成正立缩小的实像D.摄像机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成倒立放大的虚像7.中国航天员王亚平在离地球表面约400km的“天宫”空间站上通过天地连线,给同学们展示了一堂精彩的科学课。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2d2552c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a9.png)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题及答案题号得分(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3 分,共36 分)1.如图是用来他那就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屏未画出),当蜡烛和透镜放在图示位置时,通过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与物体等大的像;若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刻度为40cm 处,则()A.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B.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像C.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正立放大的像D.不论光屏移到什么位置,都不能在屏上得到蜡烛的像2.将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凸透镜另一侧15cm 处的纸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将一个物体放在该凸透镜主光轴上距光心20cm 处,则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会出现一个()A.正立、放大的虚像B.正立、缩小的虚像C.倒立、放大的实像D.倒立、缩小的实像3.透镜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这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B.近视眼镜可利用凸透镜矫正C.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镜头两倍焦距以内D.投影仪能使物体在屏幕上成正立、缩小的虚像4.如图所示,为小明用透镜观察字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字到透镜的距离大于此透镜的焦距B.该透镜只能成放大的像C.该透镜可以用作近视眼镜D.该透镜可以用作照相机镜头5.凸透镜成像实验中,移动物体到某位置时,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缩小的像,则下列能成立的是()①如果将物体靠近凸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必须远离凸透镜,且光屏移动距离先大于后小于物体移动距离;②同时移动物体与光屏,且移动距离相同,有可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缩小的像;③换用焦距较小的凸透镜后,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如果只移动光屏,光屏必须靠近凸透镜;④保持物体和光屏位置不变,一定可以在光屏上的到另一个清晰的像.A.①③B.②④C.②③D.③④6.智能手机的出现和普及,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下列有关智能手机的说法正确的是()A.智能手机的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凹透镜B.给智能手机电池充电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C.使用智能手机打电话是利用超声波来传递信息的D.使用智能手机上网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7.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沿着光具座,从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外的某位置向焦点移动,在此过程中,像的大小及像距的变化情况是()A.像和像距都逐渐变大B.像和像距都逐渐变小C.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小D.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大8.某凸透镜的焦距为10 厘米,若物理在光屏上所成的像离该透镜的距离大于30厘米,则物体离该透镜的距离可能为()A.3 厘米B.13 厘米C.23 厘米D.33 厘米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当物体距离凸透镜40cm 时,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是()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等大的实像C.倒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10.如图所示,是王爷爷小孙女的照片,王爷爷用放大镜贴近照片所看到的像是()C.11.小露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出现了如下图的情形,则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3cmB.6cmC.9cmD.20cm12. 小明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同组的小华不小心将手指尖触摸到凸透镜,这时光屏上()A.出现手指的实像B.出现手指的影子C.烛焰的像变得不完整D.烛焰的像完整,但变暗二、填空题(每空2 分,共30 分)13.人的球好像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小丽的眼睛成像情况如图所示,为矫正视力应当佩戴眼镜片为_________的眼镜(均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14.如图所示,F和F'为凸透镜的焦点,P和P'到凸透镜的距离为二倍焦距。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ff70bb6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85.png)
1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未画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乙中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未画出),则该像是倒立、等大的实像B .若在图乙中将凸透镜移到 55cm 刻度线处,则将光屏移动到 85cm 刻度线处,可以再次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C .若在图乙中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近视眼镜的镜片,则将蜡烛向左移动,才能再次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D .若在图乙中用塑料吸管对准A 点沿垂直于纸面的方向持续用力吹气,发现光屏上“烛焰尖部”变模糊,则将光屏向右移动,“烛焰尖部”又会变清晰2 .以下是小雅学习了关于“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的知识后,总结出的关于实像和虚像的一些特点,其中错误的是( )A .虚像不可以用光屏承接B .平面镜和凸透镜所成虚像的大小都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有关C .实像可以是放大的,也可以是缩小的D .实像一定能用光屏承接3 .凸透镜的焦距为 10cm ,当物体由距凸透镜 25cm 处沿主光轴移到 13cm 的过程中,它所成的像的大小将A .逐渐变小B .逐渐变大C .先变大后变小D .先变小后变大4 .如图在一块玻璃砖内,一束平行光线恰好正对着玻璃内铁饼形状的空气泡射去,则光束通过空气泡( )A .仍为平行光束B .变为发散光束C .变为会聚光束D .无法确定5 .使用显微镜时,被观察的物体离物镜的距离( )A .大于焦距B .小于焦距C .小于 2 倍焦距,大于 1 倍焦距D .大于 2 倍焦距6 .关于四种光学仪器的成像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实像B .投影仪成正立、放大的实像C .望远镜的物镜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D .显微镜的目镜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7 .小明同学在第二届农博会上用数码相机拍摄下了同一个新品种彩色花菜的两张照片。
如图所示,结合图片分析,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照相机的镜头与老花镜属于一类透镜B .凸透镜能成缩小的实像是照相机的工作原理C .在物距相同的情况下,拍摄乙照片时,照相机的镜头需要伸出来一些D .在物距相同的情况下,拍摄乙照片时,照相机的镜头需要缩进去一些8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光屏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可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烛焰随燃烧降低时,向上移动凸透镜仍可接收到烛焰的像B .照相机成像特点与图中成像特点相同C .凸透镜不动,把蜡烛向左移动一些,将光屏适当向右移动一些仍可得到烛焰清晰的像D .若凸透镜不动,将蜡烛和光屏位置对调,可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9 .如图所示,是一种称之为“七仙女”的神奇玻璃酒杯.空杯时什么也看不见,斟上酒,杯底立即显现出栩栩如生的仙女图.下列对仙女图形成原因的探讨中,正确的是A .可能是酒具有化学显影作用B .可能是酒的液面反射,在酒中出现放大的像C .可能是图片在杯底凸透镜焦点处成放大的像D .可能是斟酒后杯底凸透镜焦距变大,使图片在一倍焦距以内,成放大的虚像10 .下列四种目镜和物镜组合中,放大倍数最大的是A .目镜5×;物镜10×B .目镜10×;物镜l0×C .目镜5×;物镜40×D .目镜 l0×;物镜40×11 .小明是近视眼,自习课上他戴上眼镜看书.如果摘下眼镜,要想还能够看清书上的字迹,关于他的做法以及书上的字在视网膜上成像的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将书靠近眼睛,像是倒立的 B .将书靠近眼睛,像是正立的C .将书远离眼睛,像是倒立的D .将书远离眼睛,像是正立的12 .使用投影仪的时候,屏幕上的像太大,想让屏幕上的像变得小些,可以采用的办法是A .将投影仪移近屏幕,同时使胶片远离镜头B .将投影仪移近屏幕,同时使胶片靠近镜头C .将投影仪远离屏幕,同时使胶片靠近镜头D .将投影仪远离屏幕,同时使胶片远离镜头13 .将一发光体分别放在甲、乙凸透镜前不同距离处。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单元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0a429e1cc7931b764ce15c8.png)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尝试题之阳早格格创做谦分:100分时间:45分钟班级:姓名:一、采用题(每题3分,共30分)1.如图所示,下列透镜属于凸透镜的是()2.闭于透镜对于光芒的效率,下列道述没有精确的是()3.下图中各图分别表示通过透镜后的光路图,其中精确的是()4.闭于透镜,下列道法中没有精确的是()A.照相机的镜头相称于一个凸透镜B.用凸透镜不妨瞅浑物体的细小之处C.凸透镜战凸里镜皆有二个核心D.光芒通过凸透镜后会散到主轴上的面一定是核心5.如图所示,图甲是小素利用某透镜瞅察到的小明眼睛的像;图乙是小明利用某眼镜瞅察到的课本上“物理”字的像.闭于上述二种情况中所瞅察到的像或者用到的光教仪器,下列道法精确的是()A.甲图中的像一定是真像,像的位子大概正在小素的眼睛战透镜之间B.甲图中的像大概是真像,像的位子大概正在小明的眼睛战透镜之间C.乙图中的像一定是真像,该眼镜是近视镜D.乙图中的像大概是真像,该眼镜是老花镜6.一束仄止光正对于凸透镜映照时,正在离透镜15cm处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明面,那么当物体位于透镜前35cm处时,正在透镜的另一侧可得到 ( )A.倒坐、缩小的真像 B.倒坐、搁大的真像C.正坐、搁大的真像 D.正坐、缩小的真像7.如图所示,a、b、c、d是距凸透镜分歧距离的四个面,F为核心.下列几种光教仪器的成像本理取物体正在分歧面时的成像情况相对于应,下列道法精确的是()A.幻灯机是根据物体搁正在c面时的成像特性制成的B.照相机是根据物体搁正在d面时的成像特性制成的C.使用搁大镜时的成像情况取物体搁正在a面时的成像情况相似D.人眼瞅物体时的成像情况取物体搁正在F面时的成像情况相似8.烛焰通过凸透镜恰佳正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搁大的像,若脆持凸透镜位子没有变,把烛焰战光屏位子对于调一下,则 ( )A.光屏上仍能成一个搁大的像 B. 光屏上能成一个缩小的像C.光屏上没有克没有及成像,但是通过透镜能瞅到D. 以上道法皆分歧过失9.去自于物体的光通过晶状体等会散正在视网膜上,产死物体的像.下列道法过失的是()10.如图所示的四幅图,有的不妨证明近视眼或者近视眼的成像本理,有的给出了近视眼或者近视眼的矫正要领.下列推断精确的是( )A.图①不妨证明近视眼的成像本理,图④给出了近视眼的矫正要领B.图②不妨证明近视眼的成像本理,图④给出了近视眼的矫正要领C.图①不妨证明近视眼的成像本理,图③给出了近视眼的矫正要领D.图②不妨证明近视眼的成像本理,图④给出了近视眼的矫正要领二、挖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1.无论是凸透镜对于光芒的会散效率,仍旧凸里镜对于光芒的收集效率,本质上皆是果为光通过玻璃后爆收而爆收的.12.正在森林中旅游时,请没有要随意拾弃饮料瓶.果为饮料瓶内加进火后,相称于一个__________镜,对于太阳光有__________效率,简单激励火灾.13.市公接公司为了包管人们的上下车仄安,正在公接车上拆置了“电视监控器”.凸透镜是该拆置的光教系统,“电视监控器”的摄像头能成(选挖“正坐”或者“倒坐”)、(选挖“搁大”或者“缩小”)的真像.14.正在透明塑料片下压着一弛报纸,塑料片上有一火滴,透过火滴瞅到报纸上的字比中间的字_______(选挖“大”或者“小”),那证明此时的火滴相称于一个_______镜,它成的是_________的________像.15.小林正在家里拿爷爷的搁大镜搞真验.第一次小林通过搁大镜瞅到书籍上的字如图甲所示,此时他瞅到的是字的______像;第二次小林通过搁大镜瞅到书籍上的字如图乙所示,那时他瞅到的是字的_______像.(以上二空均选挖“真”或者“真”)从图甲到图乙的变更历程中,搁大镜是渐渐________ (选挖“靠拢”或者“近离”)书籍本的.取图乙所反映的成像顺序相共的光教仪器有______.16. 如图甲所示,F是核心,P是二倍核心的位子.若凸透镜的位子没有变,先后把蜡烛搁正在A、B、C、D面,分别安排光屏的位子:(1)蜡烛搁正在面时,光屏上成缩小的像;(2)蜡烛搁正在面时,光屏上成搁大的像;(3)蜡烛搁正在面时,没有管何如移动光屏,正在光屏上皆得没有到烛焰的像;(4)蜡烛搁正在面时,光屏上的像最大,此时光屏距离透镜最;(5)蜡烛搁正在面时,可瞅察到搁大的像;(6)烛焰从A移动到C的历程中,像,像距(选挖“变大”或者“变小”).17. 暂时,青少年近视局里格中宽沉,近视眼正在瞅近处物体时,物体的像降正在视网膜的____________(选挖“前圆”或者“后圆”),需要配戴对于光芒有________效率的_____透镜举止矫正,使近处物体正在视网膜上成倒坐、_________的真像.18.(1)用隐微镜瞅察物体时,去自被瞅察物体的光通过物镜后成一个(选挖“搁大”或者“缩小”)的(选挖“真”或者“真”)像,目镜的效率则相称于一个,不妨把像再搁大一次,使人瞅到肉眼瞅没有睹的小物体.(2)普遍天文视近镜的目镜战物镜使用的皆是镜.当被瞅察物体正在物镜二倍焦距以中时,近处的物体正在核心附近成像(选挖“真”或者“真”),而后那个像再通过目镜(选挖“搁大”或者“缩小”),瞅察者便能瞅领会近处的物体.三、做图题(每图3分,共15分)19.根据下图中经透镜的进射光芒绘出合射光芒战根据合射光芒绘出进射光芒.20.正在下图中的真线框内的适合位子,挖进切合央供的透镜.四、真验题(15分)21.小明共教正在“商量凸透镜成像”的顺序的真验中,他按如图拆置仪器 (图中F面是核心,H面是2倍焦距处) ,此时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浑晰的像,但是像的位子偏偏下.(1)制成那一局里的本果.(2)为了使像能成正在光屏的中央,小明可把蜡烛背(选挖“上”或者“下”) 调.(3) 安排佳蜡烛的下度后,小明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搁正在蜡烛战透镜之间且靠拢透镜的位子,截止光屏上本去浑晰的像变朦胧了.若没有改变蜡烛战凸透镜的位子,应将光屏背(选挖“近离”或者“靠拢”)凸透镜的目标移动,才搞使蜡烛的像变浑晰.此真验证明近视眼配戴符合的近视眼镜能矫正眼光的本果是.⑷安排佳蜡烛的下度后,小明把蜡烛移到A面,此时光屏上的像也会变得很朦胧.为了得到浑晰的像,应把光屏背(选挖“左”或者“左”) 移动.(5)若念从光屏侧透过透镜瞅到蜡烛正坐的像,可将物体搁正在面(挖字母标记).五、概括本领题(10分)22.如图是人的眼睛的剖视简图,图中的晶状体相称于一个凸透镜,眼球后部的视网膜相称光屏,它到晶状体的距离是脆持没有变的,仄常的人眼能瞅浑近近分歧的物体,皆是依赖安排晶状体的仄凸程度,使视网膜上皆能赢得浑晰的像.晶状体的瞳孔是用去统制透光程度的.常常所道的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距视网膜过近或者晶状体过凸,正在瞅察近景时,像没有克没有及降正在视网膜上,而位于视网膜前,感触朦胧.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距视网膜过近或者晶状体过扁,正在瞅察近景时,像没有克没有及降正在视网膜上,而位于视网膜后,感触朦胧,那二种眼睛皆需要配戴眼镜矫正.由眼睛的安排效率所能瞅领会的最近面,喊近面.仄常眼的近面正在极近处;眼睛所能瞅领会的迩去面,喊近面,仄常眼的近面约距眼睛10㎝.眼睛是人体的要害器官,万古间天用眼,如瞅书籍、瞅电视、玩电脑,皆不妨引起眼睛的疲倦,眼睛疲倦的罕睹症状是头痛脑胀、眼睛收搞.瞅物体时间较少也没有简单感触疲倦的距离喊明视距离,仄常眼的明视距离为25㎝.请您根据上文的介绍,回问底下的问题:(1)眼睛取照相机的成像条件是可相共?.(2)正凡是人瞅近景或者近景皆能正在视网膜上成浑晰的像,那是通过改变(选挖“焦距”或者“像距”)去真止,简曲是当人眼由瞅近景而改变瞅近景时,眼球的晶状体便得(选挖“扁仄”或者“凸起”)些.(3)患近视眼的人欲矫正眼光,应配戴符合的镜;患近视眼的人欲矫正眼光,应配戴符合的镜.(4))根据上文,您认为人的仄常眼的瞅察范畴是()A.0~10㎝B.10~25㎝ C.从10㎝到极近处D.0~25㎝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尝试题参照问案一、采用题二、挖空题11.合射12.凸透会散13.倒坐缩小14.大搁大正坐真15.真真近离投影仪16. (1)A (2)BC (3)D (4)C 近 (5)BCD (6)变大变大17.前圆收集凸缩小18.(1)搁大真搁大镜(2)凸透真搁大三、做图题四、真验题21.(1)蜡烛、凸透镜、光屏的核心没有正在共背去线上(2)上 (3)近离能把成正在视网膜前的像成正在视网膜上(4)左(5)B五、概括本领题22.(1)相共(2)焦距扁仄(3)凸透凸透(4)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如图所示,下列透镜属于凸透镜的是()
2.关于透镜对光线的作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B.点光源发光经凸透镜后的光线一定是发散的
C.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D.点光源发光经凹透镜后的光线一定是发散的
3.下图中各图分别表示经过透镜后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
4.关于透镜,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B.用凸透镜可以看清物体的细小之处
C.凸透镜和凹透镜都有两个焦点 D.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聚到主轴上的点一定是焦点
5.如图所示,图甲是小艳利用某透镜观察到的小明眼睛的像;图乙是小亮利用某眼镜观察到的课本上“物理”字的像。
关于上述两种情况中所观察到的像或用到的光学仪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的像一定是虚像,像的位置可能在小艳的眼睛和透镜之间
B.甲图中的像可能是实像,像的位置可能在小明的眼睛和透镜之间
C.乙图中的像一定是虚像,该眼镜是近视镜
D.乙图中的像可能是实像,该眼镜是老花镜
6.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时,在离透镜15cm处的光屏上得到一个
亮点,那么当物体位于透镜前35cm处时,在透镜的另一侧可得到 (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缩小的虚像
7.如图所示,a、b、c、d是距凸透镜不同距离的四个点,F为焦点。
下列几种光学仪器的成像原理与物体在不同点时的成像情况相对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幻灯机是根据物体放在c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B.照相机是根据物体放在d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C.使用放大镜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a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
D.人眼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F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
8.烛焰通过凸透镜恰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把烛
焰和光屏位置对调一下,则 ( )
A.光屏上仍能成一个放大的像 B. 光屏上能成一个缩小的像
C.光屏上不能成像,但通过透镜能看到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9.来自于物体的光经过晶状体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
B.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C.所成的像是实像
D.所成的像相对于物体是正立的
10.如图所示的四幅图,有的能够说明近视眼或远视眼的成像原理,有的给出了近视眼或远视眼的矫正方法。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图①能够说明远视眼的成像原理,图④给出了远视眼的矫正方法
B.图②能够说明远视眼的成像原理,图④给出了远视眼的矫正方法
C.图①能够说明近视眼的成像原理,图③给出了近视眼的矫正方法
D.图②能够说明近视眼的成像原理,图④给出了近视眼的矫正方法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1.无论是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还是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实际上都是因为光通过玻璃后发生
而产生的。
2.在森林中旅游时,请不要随意丢弃饮料瓶。
因为饮料瓶内进入水后,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镜,对太阳光有__________作用,容易引发火灾。
13.市公交公司为了保证人们的上下车安全,在公交车上安装了“电视监控器”。
凸透镜是该装置的光学系
统,“电视监控器”的摄像头能成(选填“正立”或“倒立”)、(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14.在透明塑料片下压着一张报纸,塑料片上有一水滴,透过水滴看到报纸上的字比旁边的字_______(选填“大”或“小”),这说明此时的水滴相当于一个_______镜,它成的是_________的________像。
15.小林在家里拿爷爷的放大镜做实验。
第一次小林通过放大镜看到书上的字如图甲所示,此时他看到的是字的______像,第二次小林通过放大镜看到书上的字如图乙所示这时他看到的是字的_______像。
(以上两空均选填“实”或“虚”)从图甲到图乙的变化过程中,放大镜是逐渐________ (选填“靠近”或“远离”)书本的。
与图乙所反映的成像规律相同的光学仪器有____ __。
16. 如图甲所示,F是焦点,P是二倍焦点的位置。
若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蜡烛放在A、B、C、D点,分别调节光屏的位置:
(1)蜡烛放在点时,光屏上成缩小的像;
(2)蜡烛放在点时,光屏上成放大的像;
(3)蜡烛放在点时,不管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得不到烛焰的像;
(4)蜡烛放在点时,光屏上的像最大,此时光屏距离透镜最;
(5)蜡烛放在点时,可观察到放大的像;
(6)烛焰从A移动到C的过程中,像,像距(选填“变大”或“变小”)。
17.目前,青少年近视现象十分严重,近视眼在看远处物体时,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的____________(选填“前方”或“后方”),需要配戴对光线有________作用的_____透镜进行矫正,使远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_________的实像。
18.(1)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选填“放大”或“缩小”)的(选填“虚”或“实”)像,目镜的作用则相当于一个,可以把像再放大一次,使人看到肉眼看不见的小物体。
(2)一般天文望远镜的目镜和物镜使用的都是镜。
当被观察物体在物镜两倍焦距以外时,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像(选填“实”或“虚”),然后这个像再经过目镜(选填“放大”或“缩小”),观察者就能看清楚远处的物体。
三、作图题(每图3分,共15分)
19.根据下图中经透镜的入射光线画出折射光线和根据折射光线画出入射光线。
20.在下图中的虚线框内的适当位置,填入符合要求的透镜。
四、实验题(15分)
21.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他按如图装配仪器 (图中F点是焦点,H点是2倍焦距处) ,此时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但像的位置偏高。
(1)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
(2)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小明可把蜡烛向 (选填“上”或“下”) 调。
(3) 调节好蜡烛的高度后,小明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透镜之间且靠近透镜的位置,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
若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应将光屏向(选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的
方向移动,才能使蜡烛的像变清晰。
此实验说明近视眼配戴合适的近视眼镜能矫正视力的原因是
⑷调节好蜡烛的高度后,小明把蜡烛移到A点,此时光屏上的像也会变得很模糊。
为了得到清晰的像,应把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 移动。
(5)若想从光屏侧透过透镜看到蜡烛正立的像,可将物体放在点(填字母符号)。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B
3.A
4.D
5.C
6.A
7.A
8.B
9.D 10.D
二、填空题
11.折射
12.凸透会聚
13.倒立缩小
14.大放大正立虚
15.虚实远离投影仪
16. (1)A(2)BC(3)D(4)C远 (5)BCD (6)变大变大
17.前方发散凹缩小
18.(1)放大实放大镜(2)凸透实放大
三、作图题
19.如下图所示
20.
如下图所示
四、实验题
21.(1)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直线上(2)上 (3)远离能把成在视网膜前的像成在视网膜上(4)右(5)B
五、综合能力题
22.(1)相同(2)焦距扁平(3)凹透凸透(4)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