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化学定量检验程序性能验证指南

合集下载

性能验证(仅供参考)

性能验证(仅供参考)

析测量范围上限的高值样本进行系列手工稀释,每份稀释样本重复测定 2 次取平均值。 1.5.4 结果判断:按试剂说明书回收率要求设定,分别以检测结果在目标范围内作为可
接受限。用高值样本可接受回收率对应的最大稀释倍数确定其可靠浓度的低限;用浓度超过 分析测量范围上限的高值样本对应的可接受回收率确定最大稀释倍数。 或计算判断指标 R 值, R=检测均值/预期值*100%,判断标准:80%<R<120%。 2 免疫-定性(ELISA 法) 操作者熟悉检验程序和评价操作程序,对操作程序校准为最佳状态,严格按操作程序进 行验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验证:灵敏度、特异性、符合率、检出限、Cut off 值验证、重复 性和比对试验。 2.1 符合率、敏感度和特异性 2.1.1 根据 CLSI 发布 EP12-A2 文件要求(应参考定量分析将偏倚和不精密度应用于定
R2≥0.95,a 在 0.97~1.03 范围内,则判断为线性范围验证通过。
1.4 参考区间 1.4.1 标本选择
选择年龄、性别等均匀分布,符合建立参考区间的健康体检者血清标本 20 份,对不同项 目的参考区间进行验证。 如碱性磷酸酶(ALP)等在不同年龄人群的不同参考区间应分别进行验 证,如某些年龄人群标本不易获得时,可暂不做验证,但需与临床沟通,对于性激素等检测 项目因生理周期变化等因素导致无法获取有效人群标本,暂不做验证,但亦需与临床沟通。 1.4.2 结果判断:规定小于或等于 2 份标本结果超出参考区间,即为验证通过。或 R=
从美国临床实验室室间质量评估允许误差表中查阅评价项目的允许误差范围,由实验数 据统计的批内不精密度和批间不精密度小于允许误差范围的 1/4 和 1/3 作为检测系统不精密度 性能的的可接受标准(或用卫生部临检中心的允许总误差、卫生标准等) ,且又小于厂商提供 的精密度性能指标,说明由实验室评价的检测系统的不精密度性能可接受,符合要求。若大 于判断限,检测系统的不精密度是否符合要示,应再进一步做统计学处理作出判断。

检验程序的性能验证

检验程序的性能验证
检验程序的性能验证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王惠民
一、有关基本概念
1、临床实验室管理学主要内容

“临床实验室管理学”已成为检验医学重要组成
之一。 临床实验室管理学兼有管理学和检验医学的特点。 掌握临床实验室管理学的内容架构有助于建立科 学的管理体系和做好实验室的管理工作。

临 床 实 验 室 管 理
• 5.5.5 应定期评审生物参考区间。当实验室更改检验 程序或检验前程序时,如适测量系统校准和正确度验证计划, 以确保结果可溯源至SI 单位。
ISO 15189:2012 的要求
• 5.5.1.2 检验程序验证 • • 在常规应用前,应由实验室对未加修改而使用的已确 认的检验程序进行独立验证。 实验室应从制造商或方法开发者获得相关信息,以确 定检验程序的性能特征。
CNASCL38
CNASCL39 CNASCL41 CNASCL42 CNASCL43
精密度、线性、准确度、分析灵敏度、分析特异度、 临床微生物 生物参考区间。培养方法的性能指标通常不包括精 学 密度和线性 临床血液学 精密度、正确度、可报告范围等
卫生部“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 的要求(2006)
实验室应对以下来源的检验程序进行确认: • a) 非标准方法; • b) 实验室设计或制定的方法; • c) 超出预定范围使用的标准方法; • d) 修改过的确认方法。 方法确认应尽可能全面,并通过客观证据(以性能 特征形式)证实满足检验预期用途的特定要求。
ISO 15189:2012 的要求
•检验程序的性能特征宜包括:

质量控制
质量管理 安全管理

(技术层面) 方法学研究

IQC
EQA/PT

CLSI-所有EP标准的适用范围和简介

CLSI-所有EP标准的适用范围和简介

CLSI-所有EP标准的适用范围和简介1.E P05-A3定量测量程序精密度评估:批准指南发布日期:2014年10月版本号A3适用范围:本文件为临床实验室的研究提供指南,目的是为定量测定程序建立批内精密度性能特征,以及进行批间变异研究。

本文阐述了多个实验方案,并考虑了如何选择和优化方案使其成为某特定测定程序的最佳方案,以及该方案的使用目的。

对于仅仅是验证厂家声明的精密度的用户,不适用于本文件,应参照CLSI文件EP15。

EP05首要适用于制造商和开发商者,对终端用户验证重复性和和实验室内精密度的建议可参考EP15,EP15中的实验方案已改为和EP05中单一实验室研究设计的兼容性。

单一实验室方案与前版EP05方案类似,对给定样品和试剂批号等需要检测20天,每天测2批,每批重复测定2次。

第3版仍使用该方案并以此作为制造商和开发者的规范实验,用于评估测量程序的重复性和实验室内的精密度。

新的EP05是第二个标准化实验:多中心方案至少要在3个地方重复测定5天,第4章提到了如本实验所用样品的基质尽可能与待分析标本类型一致。

本指南要求实验室设定非线性误差的标准。

本指南对设定该标准仅提供基本概念,没有任何具体特定要求。

主要内容:当分析物观察值与真实浓度间存在书足额验证的直线关系时,则定量分析方法是线性的。

本指南的目的是说明用于确定定量测定程序的线性的统计过程。

首要目标是确定方法非线性的浓度以及在该浓度水平下非线性的程度。

本文件不认为全局检验(如LOF检验)对检测范围内线性很重要,以为全局检验仅代表统计学上存在显著的非线性;挤不嗯呢该说明非线性在哪里,也不能说明误差大小。

线性检验科用于评估偏差,这属于误差评估的一个组成,但非线性并不单指偏差。

用户要理解他们需要评估误差、偏差、随机误差(或不精密度)、非特异性(或干扰)。

通过上述这些内容,用户可以得到线性评估的目标。

EP6-A 属于指导用户进行方法评估的系列文件之一。

ISO15189性能验证个人经验分享 ZT

ISO15189性能验证个人经验分享 ZT

的均值及CV,以CV≤20%时的最大稀释管浓度作为可报告范围的低限;高值样 本按照一定比例稀释后的系列样本都重复测定3次,计算回收率R=测定均值/理 论值,回收率R在80%-120%之间的最大稀释倍数即为该方法的最大可稀释倍数, 可报告范围上限 = 最大可稀释倍数×线性范围上限。
7、参考文献
1、 CNAS-CL02-A003:2018《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在临床化学检 验领域的应用说明》
注1:通常较高值样本的不精密度较小,较低值样本的不精密度偏大。对低值有临床意 义的检测项目,宜评估有判断价值的低水平样本的不精密度。 注2:如检测结果没有明确的医学决定水平,可在参考区间上限左右选一个浓度,再根 据检验项目的特点在测量区间内选择另一个浓度。 注3:如与厂商或文献报导的不精密度比较,所选样本水平宜与被比较的样本水平接近。
4、线性区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2、验证方法及结果判断 方法:每个浓度水平的样本重复测定3~4次。所有样本应在一次运行中
或几次间隔很短的运行中随机测定,最好在1天之内完成。 判断:免疫法:相关系数r2≥0.95,a在0.95-1.05范围内,截距b与0无显著
差异;酶法: r2≥0.99 , a在0.97-1.03范围内,截距b与0无显著差异。或者按照 WS/T 408-2012文件要求做线性回归分析和线性检验。
可报告范围高限验证(最大可稀释倍数):使用混合血清或5%牛血清白 蛋白生理盐水溶液或测定方法要求的稀释液对高值待测样本(必要时可添加被 分析物,并计算出理论值)进行一系列稀释,并记录稀释倍数。
6、临床可报告范围
1.2、验证方法及结果判断 在一次运行中将每个低值样本重复测定5~10次,分别计算每个低值样本
4、线性区间

检验科性能验证程序文件

检验科性能验证程序文件

性能验证1 目的验证检测试剂在仪器上的性能指标。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检验科检验项目试剂的性能指标验证。

3 职责3.1 科主任:负责审批性能验证计划。

3.2 技术负责人3.2.1 负责制定性能验证方案和计划。

3.2.2 负责组织性能验证的实施。

3.2.3 负责定期对科室性能验证数据的统计、分析和总结。

3.2.4 负责组织对上述活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评审。

3.3 各专业组技术管理员3.3.1 负责组织本组人员完成本组性能验证的验证工作。

3.3.2 负责对本组性能验证数据的统计、分析和总结工作。

3.4 检验人员3.4.1 负责协助科室技术负责人和本组技术管理员完成本组的性能验证工作。

3.4.2 负责完成本组性能验证工作中应承担的检验工作。

3.4.3 负责认真填写本组性能验证的检验记录。

4 内容4.1生化生化室项目需要验证的参数包括批内精密度,批间精密度、正确度、线性范围、参考区间、可报告区间等,适用时,还要考虑分析灵敏度(仅对那些在接近0的低值有临床意义的项目有必要进行确定,必要时,可引用说明书中给出的低值)和干扰试验。

4.1.1 精密度4.1.1.1 标本准备及要求可采用新鲜或冻存的样本。

当样本中待测物不稳定或样本不易得到时,也可考虑使用基质与实际待检样本相似的样本,如质控品。

应至少评估 2 个浓度水平样本的不精密度。

当 2 个浓度水平样本的不精密度有显著差异时,建议增加为 3 个浓度水平。

所选样本的被测物水平应在测量区间内,适宜时,至少有 1 个样本的被测物水平在医学决定水平左右。

注 1:通常较高值样本的不精密度较小,较低值样本的不精密度偏大。

对低值有临床意义的检测项目,宜评估有判断价值的低水平样本的不精密度。

注 2:如检测结果没有明确的医学决定水平,可在参考区间上限左右选1个浓度,注 3:如与厂商或文献报导的不精密度比较,所选样本水平宜与被比较的样本水平接近。

4.1.1.2 方案方案1:对验证材料每天分析1批次,2个浓度,每个浓度重复测定4次,连续5天。

临床化学定量检验程序性能验证指引

临床化学定量检验程序性能验证指引

CNAS-GL037临床化学定量检验程序性能验证指南Guidance on the Verification of Quantitative Measurement Procedures used in the ClinicalChemistry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前言本文件由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制定,是对CNAS-CL02《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和CNAS-CL02-A003《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在临床化学检验领域的应用说明》中有关临床化学定量检验程序进行性能验证实验所做的具体解释和指导,供医学实验室和评审员参考使用。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临床化学定量检验程序性能验证指南1 范围本指南适用于申请认可或已获认可的医学实验室对临床化学检验程序进行性能验证,也可供评审员在现场评审过程中参考使用。

本指南主要适用于医学实验室使用的临床化学定量检验方法,其他专业领域使用的定量检验程序/方法可参考使用。

临床化学定量检验程序,也称临床化学定量检验方法,在本指南中统一称为临床化学定量检验程序(以下简称“检验程序”)。

本指南适用于实验室采用的经确认的检验程序。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指南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版本适用于本指南。

凡是未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部分)适用于本指南。

GB/T 26124-2011《临床化学体外诊断试剂(盒)》WS/T 408-2012《临床化学设备线性评价指南》WS/T 416-2013 《干扰实验指南》WS/T 420-2013《临床实验室对商品定量试剂盒分析性能的验证》WS/T 492-2016《临床检验定量测定项目精密度与正确度性能验证》3 术语和定义对于本指南,GB/T 29791.1-2013(ISO 18113-1:2009,IDT)中的定义适用。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3.1 可报告范围 reportable range体外诊断医疗器械性能特征已被验证的测量区间。

CNAS-GL037-2019 临床化学定量检验程序性能验证指南.pdf

CNAS-GL037-2019 临床化学定量检验程序性能验证指南.pdf

CNAS-GL037临床化学定量检验程序性能验证指南Guidance on the Verification of Quantitative Measurement Procedures used in the ClinicalChemistry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前言本文件由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制定,是对CNAS-CL02《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和CNAS-CL02-A003《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在临床化学检验领域的应用说明》中有关临床化学定量检验程序进行性能验证实验所做的具体解释和指导,供医学实验室和评审员参考使用。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临床化学定量检验程序性能验证指南1 范围本指南适用于申请认可或已获认可的医学实验室对临床化学检验程序进行性能验证,也可供评审员在现场评审过程中参考使用。

本指南主要适用于医学实验室使用的临床化学定量检验方法,其他专业领域使用的定量检验程序/方法可参考使用。

临床化学定量检验程序,也称临床化学定量检验方法,在本指南中统一称为临床化学定量检验程序(以下简称“检验程序”)。

本指南适用于实验室采用的经确认的检验程序。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指南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版本适用于本指南。

凡是未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部分)适用于本指南。

GB/T 26124-2011《临床化学体外诊断试剂(盒)》WS/T 408-2012《临床化学设备线性评价指南》WS/T 416-2013 《干扰实验指南》WS/T 420-2013《临床实验室对商品定量试剂盒分析性能的验证》WS/T 492-2016《临床检验定量测定项目精密度与正确度性能验证》3 术语和定义对于本指南,GB/T 29791.1-2013(ISO 18113-1:2009,IDT)中的定义适用。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3.1 可报告范围 reportable range体外诊断医疗器械性能特征已被验证的测量区间。

CNAS GL038 2019 临床免疫学定性检验程序性能验证指南

CNAS GL038 2019 临床免疫学定性检验程序性能验证指南

CNAS-GL038临床免疫学定性检验程序性能验证指南Guidance of Verification of Qualitative Measurement Procedures used in the Clinical Immunology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前言本文件由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制定,是对CNAS-CL02:2012《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和 CNAS-CL02-A004:2018《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在临床免疫学定性检验领域的应用说明》中有关临床免疫学定性检验程序进行性能验证实验所做的具体解释和指导,供医学实验室和评审员参考使用。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临床免疫学定性检验程序性能验证指南1 范围本指南适用于申请认可或已获认可的医学实验室对临床免疫学(定性)检验程序进行性能验证实验活动,也可供评审员在现场评审过程中参考使用。

本指南主要适用于医学实验室使用的临床免疫学定性检验方法,其他专业领域使用的定性检验程序/方法可参考使用。

临床免疫学定性检验程序,也称临床免疫学定性检验方法,在本指南中统一称为临床免疫学定性检验程序(以下简称“检验程序”),包括纯定性免疫检验、半定量(滴度)的免疫检验和以定量方式报定性结果的免疫检验等各项检验活动。

本文件适用于医学实验室采用的经确认的检验程序。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指南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版本适用于本指南。

凡是未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部分)适用于本指南。

WS/T 416-2013《干扰实验指南》WS/T 494-2017《临床定性免疫检验重要常规项目分析质量要求》WS/T 505-2017《定性测定性能评价指南》WS/T 514-2017《临床检验方法检出能力的确立和验证》3 术语和定义对于本标准,GB/T 29791.1-2013(ISO 18113-1:2009,IDT)中的定义适用。

检验项目性能验证

检验项目性能验证

检验项目性能验证
3.干扰物浓度梯度设置。按下表 进行设置(可根据最高浓度采用 不同稀释方式)
4.各干扰血清的配制。将干扰物 质与基础血清比例为1:9的比例 进行配制,按下表操作
序号 干扰物
01
DH 2O
干(1)
干扰物加入 量(ul)
50
50
2 干(2) 50
3 干(3) 50
4 干(4) 50
5 干(5) 50
20xx
检验项目性能 验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目录
检验项目性能验 证
CHAPTER 1
检验项目性能验证
检验项目性能验证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类检验仪器设备的不断更新,临床检验实验室自动化检测系 统基本覆盖二级以上医院检验实验室,同时,多地政府、卫省健康行政部门为减轻患者就 医负担,控制不必要的重复检查,正加快推进二级甲等以上综合医院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工 作,检验结果的质量是结果互认的必要前提,而检验项目的性能验证是保障检验结果质量 的最基本条件
血清量(ul)
45 0
450
450
450
450
450
对应干扰浓 度
0
1/80* 1/40* 1/20* 3/40* 1/10*
C
C
C
C
C
测定:分别测定0~5 号样本,每样本平行 测定3次,取均值统 计
5.数据处理
(1)统计:采用配对 差异实验,以0号管 为对照,判定试剂的 干扰能力;计算1—5 号管与0号管的偏差
系列 低值样本 高值样本
1
2
3
4
5
400
300
200
100
0
0

定量项目分析性能验证

定量项目分析性能验证

数据处理
• 数据有效性判断
随机误差、操作失误、标本问题等等;
产生的有问题数据若参与计算,会使结果判读有较大偏差;
根据统计学方法找出离群值,剔除;
剔除离群值后应找出问题原因并改正,缺少的标本数应补全。
• 数据计算
借助Excel工具,行标和EP文件中都给了完整的数据统计表格形式。
结果判读——精密度
• 精密度验证

质量目标
特性、临
床意义、
方案进行
• 借助
结果判读
• 根据验证
• 从验证结
验证目的
果判断实
等制定性
验过程中
能验证方
可能出现

的问题
• 样本准备
最少用量,如果标本有富余应多分装一些子弹头)
验证实验
• 校准:按照日常操作校准频率进行校准 or 每个检测批次进行校准
• 质控:闭环质控,每日实验样本检测前做室内质控,实验样本检测
结束后也应做室内质控。当日质控需均在控当日实验数据才有效。
• 样本检测:尽可能接近日常样本检测。
《标准操作流程— 检测系统定量实验分析性能评价/验证》
分析性能验证
➢ 需要验证哪些内容?
CNAS-CL38 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在临床化学领域的应用:
CNAS-CL39 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在临床免疫学领域的应用(仅针对定性项目):
分析性能验证
生化项目:
精密度
正确度
可报告范围
免疫定性项目:
精密度
符合率
检出限
免疫定量项目:
精密度
正确度
以TSH做精密度实验为例做样本准备:
1. 说明书中声明,TSH的检测范围为0.005-100.0 uIU/mL,TSH的参考范围

检验科性能验证方案(仅供参考)

检验科性能验证方案(仅供参考)
。 和批内变异系数 CV(%)
批间精密度:浓度分别处于正常和病理水平的混合新鲜临床标本,按照临床标本相同的 检测方法(或将室内质控品按照常规标本的方法一样测定,测定结果在遵照厂商参数不出控 的前提下) ,同批次内检测混合的新鲜临床标本 20 次,同一批号室内质控品某一时间段(至 少 20 天)的室内质控数据逐步累积最终得出均值、标准差。 1.1.3 结果判断
其中: D:表示总共检测天数(D=5); n:单个样本每天重复检测的次数(n=4); xdi:每个样本每天四次单独检测的结果; xd:每个样本每天四次检测结果的算数均数; xt:单个样本每天检测结果的算数均数的算数均数。 4.1.3 结果判断(可参考)
4.1.3.1 于批内精密度的判断,具体的计算和判断过程: 1)按照下述公式计算出批内精密度的自由度 ν。
1.2 正确度 1.2.1 卫生部临检中心室间质评含盖的项目,则以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评结果为
准;成绩在 80%者即为验证通过。 1.2.2 卫生部临检中心室间质评未涉及的项目,通过仪器之间的比对来实现,以参加卫
生部临检中心的室间质评的作为比对基准仪器,其最近 1 次参加卫生部临检中心的室间质评 结果。采用 5 个患者的样本,样本浓度水平尽量覆盖测量范围,包括医学决定水平。计算在 医学决定性水平下的系统误差(偏倚%) ,偏倚= ︱测定值-靶值︳/靶值*100%,偏倚%应<1/2 CLIA’88 或卫生部临检中心室间质评最大允许误差,80%以上的数据符合以上要求即为通过。 成绩在 80%以上者即为验证通过。 1.3 线性范围 1.3.1 目的:在确定某项目检测上限的同时检测其检测上下限是否呈线性关系,从而保
D:表示总共检测天数(D=5); n:单个样本每天重复检测的次数(n=4); 因此,按照我们的验证方案,批内精密度(Swithin)的自由度为 15。 2)按照下述公式计算出 C 值百分点。

性能验证(仅供参考)

性能验证(仅供参考)

1.2 正确度 1.2.1 卫生部临检中心室间质评含盖的项目,则以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评结果为
准;成绩在 80%者即为验证通过。 1.2.2 卫生部临检中心室间质评未涉及的项目,通过仪器之间的比对来实现,以参加卫
生部临检中心的室间质评的作为比对基准仪器,其最近 1 次参加卫生部临检中心的室间质评 结果。采用 5 个患者的样本,样本浓度水平尽量覆盖测量范围,包括医学决定水平。计算在 医学决定性水平下的系统误差(偏倚%) ,偏倚= ︱测定值-靶值︳/靶值*100%,偏倚%应<1/2 CLIA’88 或卫生部临检中心室间质评最大允许误差,80%以上的数据符合以上要求即为通过。 成绩在 80%以上者即为验证通过。 1.3 线性范围 1.3.1 目的:在确定某项目检测上限的同时检测其检测上下限是否呈线性关系,从而保
证该浓度范围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1.3.2 1.3.3 复验证。 1.3.4 方案 标本来源:采用本实验室常规检测标本获得的高值/低值标本进行。 验证频率:仅在更换试剂盒厂家时进行验证。一旦验证通过,无特殊情况,不重
1.3.4.1 方案 1:不同浓度样本制备:取高值和低值样本各一份,按如下配比: 标本 1:低浓度样本; 标本 2:三份低浓度样本与一份高浓样标本混匀; 标本 3:二份低浓度样本与二份高浓样标本混匀; 标本 4:一份低浓度样本与三份高浓样标本混匀; 标本 5:高浓度样本。 检测时,按标本 1,2,3,4,5,5,4,3,2,1 排列,每个标本测量 2 次,记录浓度。 以理论浓度为纵坐标(Y),实测浓度为横坐标(X)。由统计学计算出 r2 和回归方程式 Y=aX+b。 1.3.4.2 方案 2:取高值样品和低值样品各一份,将两者按一定的比例稀释成系列不同浓 度的样品(如 4:0、3:1、2:2、1:3、0:4;或 80%、60%等) ,浓度范围遍布整个预期可报告区 间,分别上机按低到高各重复测定 2 次,计算线性回归方程 y=ax+b 及相关系数 R2。 1.3.5 验证结果判断

CNAS GL 临床免疫学定性检验程序性能验证指南

CNAS GL 临床免疫学定性检验程序性能验证指南

CNAS-GL038临床免疫学定性检验程序性能验证指南Guidance of Verification of Qualitative Measurement Procedures used in the Clinical Immunology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前言本文件由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制定,是对CNAS-CL02:2012《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和 CNAS-CL02-A004:2018《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在临床免疫学定性检验领域的应用说明》中有关临床免疫学定性检验程序进行性能验证实验所做的具体解释和指导,供医学实验室和评审员参考使用。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临床免疫学定性检验程序性能验证指南1 范围本指南适用于申请认可或已获认可的医学实验室对临床免疫学(定性)检验程序进行性能验证实验活动,也可供评审员在现场评审过程中参考使用。

本指南主要适用于医学实验室使用的临床免疫学定性检验方法,其他专业领域使用的定性检验程序/方法可参考使用。

临床免疫学定性检验程序,也称临床免疫学定性检验方法,在本指南中统一称为临床免疫学定性检验程序(以下简称“检验程序”),包括纯定性免疫检验、半定量(滴度)的免疫检验和以定量方式报定性结果的免疫检验等各项检验活动。

本文件适用于医学实验室采用的经确认的检验程序。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指南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版本适用于本指南。

凡是未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部分)适用于本指南。

WS/T 416-2013《干扰实验指南》WS/T 494-2017《临床定性免疫检验重要常规项目分析质量要求》WS/T 505-2017《定性测定性能评价指南》WS/T 514-2017《临床检验方法检出能力的确立和验证》3 术语和定义对于本标准,GB/T 29791.1-2013(ISO 18113-1:2009,IDT)中的定义适用。

临床化学定量检验程序性能验证指南-CNAS

临床化学定量检验程序性能验证指南-CNAS

CNAS-GL037临床化学定量检验程序性能验证指南Guidance on the Verification of Quantitative Measurement Procedures used in the ClinicalChemistry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前言本文件由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制定,是对CNAS-CL02《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和CNAS-CL02-A003《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在临床化学检验领域的应用说明》中有关临床化学定量检验程序进行性能验证实验所做的具体解释和指导,供医学实验室和评审员参考使用。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临床化学定量检验程序性能验证指南1 范围本指南适用于申请认可或已获认可的医学实验室对临床化学检验程序进行性能验证,也可供评审员在现场评审过程中参考使用。

本指南主要适用于医学实验室使用的临床化学定量检验方法,其他专业领域使用的定量检验程序/方法可参考使用。

临床化学定量检验程序,也称临床化学定量检验方法,在本指南中统一称为临床化学定量检验程序(以下简称“检验程序”)。

本指南适用于实验室采用的经确认的检验程序。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指南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版本适用于本指南。

凡是未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部分)适用于本指南。

GB/T 26124-2011《临床化学体外诊断试剂(盒)》WS/T 408-2012《临床化学设备线性评价指南》WS/T 416-2013 《干扰实验指南》WS/T 420-2013《临床实验室对商品定量试剂盒分析性能的验证》WS/T 492-2016《临床检验定量测定项目精密度与正确度性能验证》3 术语和定义对于本指南,GB/T 29791.1-2013(ISO 18113-1:2009,IDT)中的定义适用。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3.1 可报告范围 reportable range体外诊断医疗器械性能特征已被验证的测量区间。

定量检测项目的性能验证

定量检测项目的性能验证
多数为开放系统,不少为非配套开放系统 不同系统分析性能参差不齐,有厂商原因,也有
实验室原因
图片来自:《全国临床生化正确度验证EQA/PT 》
(卫计委临检中心生化室主任 张传宝)
13
一、定量检测性能验证的要求 二、定量检测性能验证的实施 三、个人体会及总结
14
性能验证
精密度 正确度 线性范围 可报告范围 生物参考区间
16
正确度验证
ISO 15189: 5.3.1.4
17
正确度确认
正确度确认 配套系统:溯源性文件和正确度验证计划
18
溯源性
5.3.1.4 设备校准和计量学溯源 计量学溯源性应追溯至可获得的较高计量学级别的参考物质或 参考程序。 注:追溯至高级别参考物质或参考程序的校准溯源文件可以由 检验系统的制造商提供。只要使用未经过修改的制造商检验系统 和校准程序,该份文件即可接受。 参考: CNAS-CL06《测量结果的溯源性要求》 CNAS-GL18《量值溯源要求在医学测量领域的实施指南》
量值溯源的实现
物质 校准/赋值 方法
实施
国际单位定义 一级校准品

二级校准品

工作校准品
产品校准品
常规样品
一级参考方法 二级参考方法
厂商选择检测方法
厂商常备检测方法 用户常规的检测方




验标 室准化
量 值
实 验 室
传 递
不确定度
结果
配套系统具有较好的溯源性
• 完整的分析系统有明确的系统性能标准和方法特征, 为实验室规定了分析系统的使用范围、样本种类、配 套试剂与校准品,及明确的系统性能标准和方法特征。
线性范围(测量范围)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NAS-GL037临床化学定量检验程序性能验证指南Guidance on the Verification of Quantitative Measurement Procedures used in the ClinicalChemistry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前言本文件由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制定,是对CNAS-CL02《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和CNAS-CL02-A003《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在临床化学检验领域的应用说明》中有关临床化学定量检验程序进行性能验证实验所做的具体解释和指导,供医学实验室和评审员参考使用。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临床化学定量检验程序性能验证指南1 范围本指南适用于申请认可或已获认可的医学实验室对临床化学检验程序进行性能验证,也可供评审员在现场评审过程中参考使用。

本指南主要适用于医学实验室使用的临床化学定量检验方法,其他专业领域使用的定量检验程序/方法可参考使用。

临床化学定量检验程序,也称临床化学定量检验方法,在本指南中统一称为临床化学定量检验程序(以下简称“检验程序”)。

本指南适用于实验室采用的经确认的检验程序。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指南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版本适用于本指南。

凡是未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部分)适用于本指南。

GB/T 26124-2011《临床化学体外诊断试剂(盒)》WS/T 408-2012《临床化学设备线性评价指南》WS/T 416-2013 《干扰实验指南》WS/T 420-2013《临床实验室对商品定量试剂盒分析性能的验证》WS/T 492-2016《临床检验定量测定项目精密度与正确度性能验证》3 术语和定义对于本指南,GB/T 29791.1-2013(ISO 18113-1:2009,IDT)中的定义适用。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3.1 可报告范围 reportable range体外诊断医疗器械性能特征已被验证的测量区间。

[GB/T29791.1-2013/ISO 18113-1:2009 3.46 注1]4总则4.1 性能验证的时机4.1.1检验程序常规应用前。

4.1.2任何严重影响检验程序分析性能的情况发生后,应在检验程序重新启用前对受影响的性能进行验证。

影响检验程序分析性能的情况包括但不限于:仪器主要部件故障、仪器搬迁、设施(如纯水系统)和环境的严重失控等。

4.1.3常规使用期间,实验室可基于检验程序的稳定性,利用日常工作产生的检验和质控数据,定期对检验程序的分析性能进行评审,应能满足检验结果预期用途的要求。

现用检验程序的任一要素(仪器、试剂、校准品等)变更,如试剂升级、仪器更新、校准品溯源性改变等,应重新进行验证。

4.2 性能验证的参数临床化学定量检验程序的分析性能参数一般包括:测量正确度、测量精密度(含测量重复性和测量中间精密度)、测量不确定度、分析特异性(含干扰物)、分析灵敏度、检出限和定量限、线性区间(可报告区间)等。

实验室应根据不同检验项目的预期用途,选择对检验结果质量有重要影响的参数进行验证。

4.3 性能验证的判断标准实验室应根据临床需求制定适宜的检验程序分析性能标准。

实验室制定性能标准时宜考虑相关制造商或研发者声明的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公开发表的临床应用指南和专家共识等。

实验室性能验证的结果应满足实验室制定的判断标准。

如果性能指标的验证结果不符合实验室制定的判断标准,应分析原因,纠正后再实施验证。

注:如果验证结果符合制造商或研发者声明的性能指标,但不满足实验室制定的判断标准,结果不可接受。

5实验前准备5.1人员实验操作人员应熟悉方法原理与日常操作,包括样本处理、校准、维护程序、质量控制等,确保检测系统工作状态正常。

对于操作较简单的检测程序或仪器,建议操作人员的熟悉过程为1~3天。

对于操作较复杂的检测程序或仪器,建议操作人员的熟悉过程更长,如3~5天。

5.2验证方案负责实施性能验证的人员应了解验证方案,制定验证计划,并组织实施。

5.3仪器设备实验相关分析仪器及辅助设备的性能指标(如加样精密度、携带污染等)应与标称值相符。

5.4试剂和校准品除特殊要求外,验证过程宜使用同一批号的试剂和校准品。

5.5质量控制验证过程中应使用适宜的质控品进行室内质量控制。

6性能验证要求6.1正确度验证实验室可采用偏倚评估、回收试验、与参考方法比对等方式进行正确度的验证。

6.1.1偏倚评估6.1.1.1样本按照如下优先顺序选用具有互换性的标准物质或基质与待测样本相类似的标准物质:1)有证标准物质(CRM),包括国家标准物质(如GBW)、国际标准物质(如WHO、IFCC)、CNAS认可的标准物质生产者(RMP)提供的有证标准物质、与我国签署互认协议的其他国家计量机构提供的有证标准物质(如NIST、JSCC)等;2)标准物质(RM),如厂商提供的工作标准品;3)正确度控制品;4)正确度验证室间质评样本,如CNAS认可的PTP提供的正确度验证样本。

宜根据测量区间选用至少2个浓度水平的标准物质样本。

6.1.1.2验证方法每个浓度水平的标准物质样本至少每天重复测定2次,连续测定5天,记录检测结果,计算全部检测结果的均值,并按公式(1)计算偏倚。

偏倚=结果均值−参考值 (1)6.1.2 回收试验6.1.2.1样本临床样本(基础样本)和被测物标准品。

6.1.2.2样本配制通过称重法配制标准溶液,在临床基础样本中加入不同体积标准溶液(标准溶液体积应少于总体积的10%),制备至少2个水平的样本(样本终浓度在测量区间内)。

6.1.2.3验证方法每个样本重复测定3次或以上,计算均值浓度,按公式(2)计算回收率。

%100)(000⨯⨯⨯-+⨯=S C V V C V V C R (2)式中: R —回收率;V —加入标准液体积;V 0—基础样本的体积;C —基础样本加入标准液后的测定结果(均值);C 0—基础样本的测定结果;C S —标准液的浓度。

6.1.3 与参考方法比对6.1.3.1 样本适宜的临床样本,不少于8份,被测物浓度在测量区间内均匀分布,并关注医学决定水平。

6.1.3.2参考方法公认的参考方法,如CNAS 认可的参考实验室使用的参考方法。

6.1.3.3验证方法按照制造商说明书或作业指导书规定的方法对实验方法进行校准/校准验证,宜在相同时段内完成对同一样本的两种方法平行检测,每份样本每个检测方法重复检测3次,计算每份样本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均值,并按照公式(1)计算偏倚。

6.2 可比性验证当实验室无法开展正确度验证时,可通过参加能力验证、比对试验等途径,证明其测量结果与同类实验室结果的一致性。

如与CNAS认可的PTP(或可提供靶值溯源性证明材料的PTP)提供的PT项目结果进行比对,或与CNAS认可的实验室使用的经性能验证符合要求的在用检测程序进行比对。

6.2.1 样本患者/受试者样本不少于20份,被测物浓度、活性等在测量区间内均匀分布,并关注医学决定水平。

使用PT样本时应不少于5份。

6.2.2 参比系统经验证分析性能符合预期标准,日常室内质控、室间质评/能力验证合格的检测系统。

优先选用符合以上要求的CNAS认可实验室的检测系统。

6.2.3 验证程序按照WS/T 492-2016规定的方法进行验证。

实验系统均值与参比系统均值的差异在可接受范围内。

检测PT样本时,每个样本应重复测定不少于3次。

6.3精密度验证精密度验证应包括重复性和中间精密度。

6.3.1 样本可采用新鲜或冻存的样本。

当样本中待测物不稳定或样本不易得到时,也可考虑使用基质与实际待检样本相似的样本,如质控品。

应至少评估2个水平样本的不精密度。

当2个水平样本的不精密度有显著差异时,建议增加为3个水平。

所选样本的被测物水平应在测量区间内,适宜时,至少有1个样本的被测物水平在医学决定水平左右。

注1:通常较高值样本的不精密度较小,较低值样本的不精密度偏大。

对低值有临床意义的检测项目,宜评估有判断价值的低水平样本的不精密度。

注2:如检测结果没有明确的医学决定水平,可在参考区间上限左右选一个浓度,再根据检验项目的特点在测量区间内选择另一个浓度。

注3:如与厂商或文献报导的不精密度比较,所选样本水平宜与被比较的样本水平接近。

6.3.2重复性验证6.3.2.1试剂和校准品应使用同一批号的试剂和校准品,如适用,只进行一次校准。

6.3.2.2验证方法对样本进行至少10次重复测定,计算均值、SD 和CV 。

6.3.2.3 质量控制实验过程中应至少检测一个质控品。

当质控结果失控时,不论实验结果是否满意都应弃去不用,重新进行试验以取得全部实验数据。

6.3.2.4数据收集在进行数据分析前,检查数据中的离群值。

任何结果与均值的差值(离均差)超过4SD 时,可认为是离群值。

进行重复性评估实验时,若离群值数量>1,应怀疑是否为方法不稳定或操作者不熟悉所致,解决问题后再进行新的评估实验。

6.3.2.5数据分析依据实验数据计算均值和标准差。

6.3.3 同时验证重复性和中间精密度6.3.3.1 验证方法每天检测1个分析批,每批检测2个水平的样本,每个样本重复检测3~5次,连续检测5天。

在每一批次测量中,应同时测量质控品。

6.3.3.2数据收集在进行数据分析前,可参考WS/T 492-2016,检查数据中由偶然误差引起的离群值。

6.3.3.3数据分析批内标准差 S r =√∑∑(x di −x d ̅̅̅̅n i−1)2D d=1D(n−1) ………………………(3) 批间方差 S b 2=∑(xd ̅̅̅̅D d=1−x̿)2D−1..............................(4) 实验室内标准差 S 1=√n−1n ∙S r 2+S b 2 (5)式中:D—实验天数n—每天重复次数x di—第d天第i次重复结果x d̅̅̅—d天所有结果的均值x̿—所有结果的均值6.4 线性区间验证6.4.1 样本样本基质应与待检临床实验样本相似,不可采用含有对测定方法具有明确干扰作用物质的样本,如溶血、脂血、黄疸或含有某些特定药物的样本。

在已知线性区间内选择5~7个浓度水平,应覆盖定量限(低限和高限)。

6.4.2样本准备可将高浓度样本与低浓度样本按预定比例进行稀释得到系列样本。

如果高/低浓度样本的值未知,可将每种血清编码,用编码代表每个血清的相对浓度。

对于等浓度间隔样本,可用连续整数(如1、2、3、4与5)代表连续样本。

进行数据处理时,可用样本号代替浓度值。

示例:下表中描述的样本制备过程是按照等浓度间隔的设计进行的,每个浓度水平的样本量为1.00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