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翻译的界定看翻译研究范式的转变

从翻译的界定看翻译研究范式的转变
从翻译的界定看翻译研究范式的转变

第4卷 第12期 中 国 水 运 Vol.4 No.12 2006年 12月 China Water Transport December 2006

收稿日期:2006-11-12

作者简介:龙佳红 女(1971-) 武汉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讲师 英语语言文学硕士 (430070) 研究方向:翻译理论

从翻译的界定看翻译研究范式的转变

龙佳红

摘 要:简要梳理了译界对翻译这一概念的界定。传统和现代译论主要围绕翻跨语际转换性质来界定.当代译论则主要围绕跨文化转换性质来阐释翻译。对翻译界定的演进中还折射出翻译学研究范式的转变:从以原语为中心的规定性研究转向以译语为中心的描写性研究,从微观语言层面的内部研究转向宏观文化层面的外部研究。 关键词:翻译 翻译学 传统译论 现代译论 当代译论

中图分类号:H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06)12-0190-03

对翻译这一概念的界定,是译学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对翻译的界定集中反映了人们对翻译活动性质、目的、过程和作用的认识。传统和现代译论主要从语言学的角度将翻译视为语言转换活动。而当代译学由于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以及借鉴了西方当代多种文论思潮,主要从文化和权力等宏观层面将翻译界定为跨文化的交际行为和传播行为,从而凸显出翻译背后复杂的文化、政治和权力因素。这一核心概念的演进,折射出翻译学科的发展趋势——即翻译内涵逐步扩大,翻译研究疆域不断拓宽。翻译研究也从单一视角微观层面的内部研究转为多维视角宏观层面的外部研究;从静态的以翻译结果(文本分析)为中心的研究转为以动态的翻译过程为中心的研究;从以原语为依规的规定性研究转为以译语为中心的描写性研究。

将翻译理论分为传统、现代和当代三类是参照潘文国“按学科意识的自觉与否,将翻译理论分为传统、现代、当代三大类。”(2002:34)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语言学的发展,翻译研究者纷纷以语言学为理论指导来研究翻译,翻译研究告别了传统经验漫谈式的模式,从而走以语言学、符号学等理论为指导的科学模式,代表人物有费道罗夫、奈达,卡特福德等。1976年比利时洛文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当代翻译学的诞生,也标志着翻译研究从现代的语言学范式开始转为更深厚的当代哲学话语范式。

一、传统和现代翻译理论对翻译的界定

传统译论和现代翻译理论主要将翻译界定为语言转换活动,认为原文的意义可以准确地传达或移植到译文中,无论东方或西方都追求译文与原文的忠实、对等。这无疑合理地界定了翻译的职责和译者的使命。例如中国译论主要围绕忠实来界定翻译。典型的定义有:“文学翻译是运用适合于原作风格的文学语言,把原作的内容与形式正确无遗地再现出来。”(茅盾,1984:511)从最早阐述翻译理论的支谦提出“因循本旨,不加文饰”,到道安提出“五失本,三不易”,再到玄奘提出的“既须求真,又须喻俗”,再到近代严复提出的信

达雅,都是遵循忠实原则,将翻译视为能忠实再现原文思想的语言转换活动。西方译论也主要围绕“对等”来界定翻译。前苏联语言派译论代表人物安德烈.费道罗夫这样界定翻译—翻译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在内容与形式不可分割的统一中业已表达出来的东西准确而完全地表达出来。美国翻译家奈达以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为基础,将翻译定义翻译为从语义到文本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文的信息。奈达后来又将交际理论引入翻译研究,提出了“动态对等”和“对等效应原则”。英国翻译研究者卡特福德的定义为“翻译是用一种等值的语言(译语)的文本材料去替换另一种语言(原语)的文本材料。(1991:24)卡特福德是等值翻译最早的倡导者之一,他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为理论参照,认为原语和译语的等值关系基本上可以量化。

传统译论和现代语言学翻译学派深刻揭示了翻译活动的符际转换性质,为翻译学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翻译研究以内部微观研究为主,主要探讨如何去译,它将忠实或“等值”视为翻译研究的中心,将研究的视角锁定于具体的语言操作和文本分析之维度,揭示了翻译是跨语际、跨符际的转化活动,却忽略了翻译活动跨文化转换的性质,忽略了翻译所赖以发生的复杂的文化和社会历史语境。当代译学则以其宏大的研究视角,引入当代哲学话语范式,从文化之维揭示了翻译复杂的过程、性质和作用。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当代翻译研究是对传统和现代翻译研究的一种补充。

二、当代翻译理论对翻译的界定

当代翻译理论流派众多,翻译研究学派(也称文化学派、操纵学派),是其中影响深远的一个学派。该学派推动了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该派最主要的贡献是将文化研究的宏大视角引入翻译研究,即从文化层面审视考察翻译与文化的复杂关系。从此翻译研究范式从以原语、原文为中心转向以译入语、译文为中心。文化学派大大提高了翻译的地位,认为翻译是构建译入语文化的重要力量,研究的中心从“如何去译”

第12期 龙佳红:从翻译的界定看翻译研究范式的转变 191

的规定研究转变为“为什么会这样译”的描写研究。他们将翻译界定为文化层面的改写甚至是操纵。该派代表人物美国文化学者勒菲费尔认为翻译与文选编篡、文学批评、影视改编等一样,都是对文本的改写。“而一切改写,不论其意图如何,都反映某种思想意识和诗学。因此翻译实际上也是译者对文本的摆布,使文学以一定的方式在特定的社会里产生作用。”(郭建中,2000:159)该派另一代表人物英国学者赫曼斯说:“从目的语文学的角度来看,翻译意味着为了某一目的对原语文本的操纵行为。”(1985:9)“改写”和“操纵”动摇了原文的权威地位,揭示了翻译跨文化交流的社会属性。在当前全球化背景下,站在文化层面研究翻译能深入地审视翻译在沟通自我文化与他者文化中扮演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学者从比较文化研究的角度切入翻译研究,甚至提倡比较文化研究的翻译转向。王宁将翻译界定为“文化层面的阐释和再现”。(2001:2)谢天振则是国内较早系统从文化层面对翻译进行跨文化研究的学者,他的专著《译介学》主要研究由文化差异所导致的文学翻译中文化信息的改变和增删,以及翻译在跨文化交流中的桥梁作用。

翻译与理解、阐释之间的密切关系使哲学解释学成为当代翻译研究的一个新视域。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精辟地论述了两者之间的关联,他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每种翻译都是解释,而所有的解释都是翻译。当代哲学解释学代表人物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认为理解并不是一种复制过程,而是一种创造过程。翻译不是对原文的复制,而是对原文的再创造。当然这种再创造是建立在尊重原文基础上的再创造。英国学者斯坦纳借鉴解释学理论,在其著作《巴塔塔之后》提出了翻译的四步骤:信任、侵入、吸收和补偿。国内许多学者也将解释学和接受美学(两者都肯定读者是生成文本意义的重要主体)引入翻译研究。如杨武能从解释哲学角度将翻译界定为“阐释、接受和再创造的循环。”(杨武能,1987:6)如果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文学文本的开放性和不确定性呼唤译者的阐释和再创造。译者作为一个读者在翻译过程中自然见到不同的历史文化北京和置身于此背景中的读者的期待视野,而不同的译者根据自己的翻译策略或是追随主流、或是反叛、或是做出种种调整,因各种不同需要解释或转化文本的不确定性。当然译者的再创造绝非任意地胡译乱译,成功的译者在尊重原文文本的前提下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认真履行沟通原文化和目标文话的跨文化交流使命。

解构主义翻译理论以其犀利的批判思维进一步提高了翻译、译文和译者以及翻译学的地位。美国学者保罗德曼认为翻译类似于文学批评对文学的批评解读,因为翻译是对原文的批评解读,“这种解读将原作置于动态,并质疑其权威性。”(德曼,2005:52)德里达从哲学层面思考翻译的重要性和复杂性。他认为哲学的起源就是翻译或者是可译性问题。翻译涉及言语能否把握意义以及意义在那里等深刻的哲学命题。德里达认为意义是不确定的,它不断地在延异、在散播。德里达提出了自己的翻译观——“翻译”是一种有调节的转换,即“翻译是一种语言与另一种语言之间有调节的转换。因为在语言之间或同一语言之内从未传递过纯粹的所指。”(费小平,2005:7)换言之,翻译转换的不是意义的整体,而是意义的碎片。“翻译所表现的原文与译文的关系不是对等的再现,而是踪迹的延宕;不是纵向的词语转换,而是横向的能指推延;不是同一性追求的信,而是重复所要达到的差异。在这个过程中,翻译的两端由两极对立转向了横向的空间流动,变成了语言或文化从一地到另一地的旅行。”(陈永国,2005:4)如果说传统、现代译论对翻译的界定侧重“对等”,解构主义译论的界定则突出了对“差异”的研究。正是差异激活了同一性的原文使其得以在他者文化中获得再生。在解构主义视域下,陈永国将翻译界定为在自我与他者、同一性与位移之间的一种差异游戏。翻译将原文引入一个新的文化接受链中从而拓展延长了原文的生命。解构主义使翻译研究突破了原文与译文二元对立的传统范式,翻译使得原文与译文相互补充。“翻译是我们开启和逃脱各自语言牢笼的唯一方式。”(西奥赫尔曼,2005:7)从某种意义上说翻译承担着拯救被囚禁在原文中纯语言的任务。不过解构主义翻译理论完全抛开对原文的忠实,有其片面和不足。

后殖民主义翻译研究则在后殖民主义视域下更为激进地拓展了翻译研究的领域,该派主要探讨翻译背后潜藏的权力政治关系,尤其注重拷问翻译中体现出的两种文化和两种民族间的不平等关系。该派在西方以印度裔美国学者斯皮瓦克、印度学者妮南贾娜和英国学者罗宾逊为主要代表。这些学者在90年代中后期的著述中深入探讨了翻译与文化身份的塑造、后殖民语境下翻译的暴力、翻译中的性别政治等问题,使翻译研究再次与文化研究相对接。当下的文化研究可指广义的全人类文化研究,如性别、意识形态、权力等。该派学者认为翻译是一项国际性的政治文化实践,因为“翻译是一个传介过程,它不是超越意识形态而是穿行其中。”(Sherry.Simmon,1976:7)妮南贾娜认为翻译自始至终是一个政治行为,她呼吁给翻译重新定位,把它当成一个抵抗和转化的场所。在后殖民语境下翻译的策略成为抵制西方种族中心主义和文化霸权主义的政治策略。“就后殖民翻译而言就是以边缘或属下国家语言的修辞性跨越原文狭小的地带,以在他者眼光中略显扭曲的形式进入都市国家广阔的文化空间,获得世界公民的生存权利。”(陈永国,2005:8)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译学界已注意到翻译与权力和政治的关系。如吕俊将翻译界定为“翻译不是一种中性的远离政治及意识形态斗争和利益冲突的行为;更不是一种纯粹的文字活动,一种文本间话语符号的转换和替代,而是一种文化、思想、意识形态在另一种文化、思想、意识形态环境里的改造、变形或再创造。”(2002:109)张喻将翻译界定为“在译入语文化权力网络多元操控下对原文本的重写。”(2001:5)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馔写专著讨论翻译与政治的关系,如孙会军的《普遍性与差异性——后殖民批评视域下的翻译研究》、和费小平的《翻译的政治》等。后殖民主义对翻译的界定进一步揭示了翻译活动的社会性和政治性。

三、结论

从传统、现代到当代译论,人们对翻译性质的认识不断走向深化和全面。翻译在具体操作层面是跨语际转换活动,

192 中 国 水 运 第4卷

由于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文本转换背后涉及更深层的文化、政治因素,翻译更是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在多元文化并存的全球化语境下,我们提倡对话式的翻译:译者在尊重原文的前提下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同时尊重目标语文化,这样的翻译有助于原文化与目标文化相互沟通,共同发展。综上所述,对“翻译”界定的演进,既反映了译界对翻译这一复杂活动认识的不断深化,也反映了翻译学研究范式的转变:从微观的语言层面转入宏观文化层面;从以原文为中心的规定性研究转向译入语为中心的描写性研究。翻译学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跨学科的人文学科。近年来国际学术界许多一流哲学家、文化学家如德里达、福柯、斯皮瓦克等都对翻译发表了许多独到的见解。翻译学的跨学科性质给翻译研究者的素质提出了挑战,他们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双语能力和语言学知识,还要具备深厚的哲学、历史学和文论素养及宽广的学术视野,这样才能深入研究翻译,才能与国际译学界进行交流对话,为翻译研究作出贡献。当然全面的翻译研究既需要微观的内部研究,也需要宏观的外部研究,甚至是两者的互补和渗透。

参考文献

[1] 潘文国.当代西方的翻译学研究.[J].中国翻译2002.3:

34~37.

[2] 茅盾.为发展文学翻译事业和提高文学翻译质量而奋

斗.[A].罗新璋.翻译研究论文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3] 卡特福德.翻译的语言学理论.[M].译.北京.旅游教育出

版社.1991.

[4] 郭建中.当代美国翻译理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

社.2000.

[5] Hermans.Theo.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ture:Studies in

literary Translations.[M].

[6] 王宁.Translatology:Toward a Scientific Discipline.[J].中国

翻译2001.6:2~7.

[7] 杨武能.阐释、接收与再创造的循环.[J].中国翻

译.1987.2.

[8] 保罗 德曼.“结论”:瓦尔特 本雅明译者的任务.[A].陈

永国.翻译的文化政治.[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9] 费小平.翻译的政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社.2005.

[10] 陈永国.代序.翻译的文化政治.[A].陈永国.翻译的文化

政治.[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11] 西奥赫尔曼.翻译的再现.[A].谢天振.翻译的理论建构

与文化透视.[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5. [12] Sherry.Simon. Gender in Translation.[M].Routledge.

1976:7.

[13] 吕俊.翻译研究:从文本理论到权力话语.[J].四川外语学

院学报.2002.1.

[14] 张喻.权力话语制约下的翻译活动.[J].解放军外国语学

院学报.2001.5.

On the Shift of Paradigm in Translation Study—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Definition of Translation

Long Jiahong

Abstract:The thesis conducts a brief survey of various definitions of “translation.” Traditional and modern translation theories mainly reveal that translation amounts to linguistic transference,while 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studies chiefly reveal that it also involves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The evolution of the concept also demonstrates the paradigm shift of translation studies:from the prescriptive study to the descriptive study,from internal study via the micro linguistic perspective to external study via the macro cultural perspective .

KeyWords:translation translatology traditional translation theory modern translation theory 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y

文学翻译和非文学翻译的异同

非文学翻译与文学翻译的区别 目前,我国非文学翻译的质量无法跟上市场需求,而外语教学又更重视语言学和文学,与实际的翻译活动有脱节。因此,有必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非文学翻译队伍。要实现这一目的,需要认清楚非文学翻译和文学翻译的区别。 非文学翻译文学翻译区别 “非文学翻译强调的是事实,文学翻译强调的是价值;非文学翻译强调信息的清晰性,文学翻译强调风格。”但翻译研究长期以来都更重视文学翻译,用文学翻译的标准来衡量和指导一切翻译活动,一味的追求忠实造成许多非文学类文本译文质量低下的问题。要改变这一现象就需要认识到二者之间的区别。 一、翻译对象 非文学作品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强调准确性、严谨性和目的性,注重逻辑思维,而文学作品是一种语言的艺术,与非文学作品相比,文学作品更注重形象思维、和艺术感。从翻译实践来说,非文学翻译和文学翻译的对象有一点被人们忽视了,即作品质量,文学翻译的对象大多数都是经典作品,基本不存在语言质量或逻辑思维的问题,译者需要尽可能做到内容和形式上的忠实。而非文学翻译文本在很多情况下存在语言不规范,表达意义不明确,逻辑错误等问题。因此不能盲从忠实原则。 二、翻译目的及译文读者 汉斯·弗米尔(Hans Vermeer)提出并探讨了目的论。将翻译视为以原文为基础的、有目的和有结果的行为。 文学翻译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译作的文学功能,再现原作的文学效果。希望读者能够从译本中体验外来文化,并从中获得艺术的享受,有时还能对读者起到激励作用,如“五四”时期苏联文学作品的译介就极大鼓舞了当时中国的进步青年。 而非文学翻译的目的则是为了实现简洁和有效的交流。其目的性更具体,如旅游文本是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金融商务文本是为了招商引资、扩大业务等;此外非文学翻译往往是一个独立的商业翻译项目,除作者和译者外,还包括项目委托人,译者可与委托人就文本进行交流。

浅析科技翻译和文学翻译的差异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074105503.html, 浅析科技翻译和文学翻译的差异 作者:刘秦明郭丽丽 来源:《考试周刊》2013年第55期 摘要:文学和科学的研究原则和方法不同。文学翻译注重文学性和艺术性,科技翻译注重科学性、客观性和抽象性。本文对文学翻译与科技翻译进行了实例分析,从修饰与否、模糊程度和逻辑因素三个方面分析了文学翻译和科技翻译的不同,指出了文学翻译和科技翻译在选词、句式、语法方面的差异。 关键词:文学翻译科技翻译修饰性模糊程度逻辑因素 一、引言 国内翻译界一般都认为科技翻译较文学翻译容易一些,诗歌翻译难度最大。因此,对科技翻译的重视不如对文学翻译的重视。张今把翻译作品分为应用文翻译、新闻报道翻译、科技作品翻译、社科作品翻译、文学评论翻译、散文翻译和诗歌翻译,指出:“当翻译的作品越富有文学性,其翻译难度就越困难。”他的观点主要是从翻译难易角度衡量不同类型文本的翻译。其实,科技翻译和文学翻译各有特点和难点,不能一概而论。它们在翻译方面具有许多区别。 二、科技翻译和文学翻译差异实例分析 (一)修饰性 文学翻译注重修饰,强调美学效果。比如下面这句英文“Until a bright moon lighted the road home,often after midnight.”这句话是我以前翻译的《简·奥斯汀传》里的写景描写,如果用科 技英语的语气,就成了“直到一轮明月照亮归家之路,经常是在半夜之后”。科技英语强调的是精确,无需修饰,不需要被文学的形象性影响。文学翻译强调美学色彩,所以这句话(同样的一句话,两种不同的翻译)就成了“直到明月照亮归途,这时往往已过夜半时分了”。文学翻译要选有美学色彩的词汇,而不是选择一系列精确无误的词汇。试看西奥多·萨沃里的文学选词 特点,我们会有深刻的体会。西奥多·萨沃里在《翻译艺术》中说:In this(the choosing of words)his(the translator’s)task is much harder than that of the original author.If the latter seeks a word with which to express a thought or describe an experience,he has available many words in his own language and can without much difficulty or delay choose the one that suits him best and pleases him most.The translator of the word thus chosen has to decode on the nearest equivalent,taking into consideration the probable thoughts of the author,the probable feelings of the author’s readers and of his own readers,and of the period in history in which the author lived. It follows then that at every pause the translator makes a choice;and from what has been said in our first chapter about the correspondence of words it follows that his choice is not between a number

从翻译的界定看翻译研究范式的转变

第4卷 第12期 中 国 水 运 Vol.4 No.12 2006年 12月 China Water Transport December 2006 收稿日期:2006-11-12 作者简介:龙佳红 女(1971-) 武汉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讲师 英语语言文学硕士 (430070) 研究方向:翻译理论 从翻译的界定看翻译研究范式的转变 龙佳红 摘 要:简要梳理了译界对翻译这一概念的界定。传统和现代译论主要围绕翻跨语际转换性质来界定.当代译论则主要围绕跨文化转换性质来阐释翻译。对翻译界定的演进中还折射出翻译学研究范式的转变:从以原语为中心的规定性研究转向以译语为中心的描写性研究,从微观语言层面的内部研究转向宏观文化层面的外部研究。 关键词:翻译 翻译学 传统译论 现代译论 当代译论 中图分类号:H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06)12-0190-03 对翻译这一概念的界定,是译学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对翻译的界定集中反映了人们对翻译活动性质、目的、过程和作用的认识。传统和现代译论主要从语言学的角度将翻译视为语言转换活动。而当代译学由于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以及借鉴了西方当代多种文论思潮,主要从文化和权力等宏观层面将翻译界定为跨文化的交际行为和传播行为,从而凸显出翻译背后复杂的文化、政治和权力因素。这一核心概念的演进,折射出翻译学科的发展趋势——即翻译内涵逐步扩大,翻译研究疆域不断拓宽。翻译研究也从单一视角微观层面的内部研究转为多维视角宏观层面的外部研究;从静态的以翻译结果(文本分析)为中心的研究转为以动态的翻译过程为中心的研究;从以原语为依规的规定性研究转为以译语为中心的描写性研究。 将翻译理论分为传统、现代和当代三类是参照潘文国“按学科意识的自觉与否,将翻译理论分为传统、现代、当代三大类。”(2002:34)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语言学的发展,翻译研究者纷纷以语言学为理论指导来研究翻译,翻译研究告别了传统经验漫谈式的模式,从而走以语言学、符号学等理论为指导的科学模式,代表人物有费道罗夫、奈达,卡特福德等。1976年比利时洛文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当代翻译学的诞生,也标志着翻译研究从现代的语言学范式开始转为更深厚的当代哲学话语范式。 一、传统和现代翻译理论对翻译的界定 传统译论和现代翻译理论主要将翻译界定为语言转换活动,认为原文的意义可以准确地传达或移植到译文中,无论东方或西方都追求译文与原文的忠实、对等。这无疑合理地界定了翻译的职责和译者的使命。例如中国译论主要围绕忠实来界定翻译。典型的定义有:“文学翻译是运用适合于原作风格的文学语言,把原作的内容与形式正确无遗地再现出来。”(茅盾,1984:511)从最早阐述翻译理论的支谦提出“因循本旨,不加文饰”,到道安提出“五失本,三不易”,再到玄奘提出的“既须求真,又须喻俗”,再到近代严复提出的信 达雅,都是遵循忠实原则,将翻译视为能忠实再现原文思想的语言转换活动。西方译论也主要围绕“对等”来界定翻译。前苏联语言派译论代表人物安德烈.费道罗夫这样界定翻译—翻译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在内容与形式不可分割的统一中业已表达出来的东西准确而完全地表达出来。美国翻译家奈达以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为基础,将翻译定义翻译为从语义到文本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文的信息。奈达后来又将交际理论引入翻译研究,提出了“动态对等”和“对等效应原则”。英国翻译研究者卡特福德的定义为“翻译是用一种等值的语言(译语)的文本材料去替换另一种语言(原语)的文本材料。(1991:24)卡特福德是等值翻译最早的倡导者之一,他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为理论参照,认为原语和译语的等值关系基本上可以量化。 传统译论和现代语言学翻译学派深刻揭示了翻译活动的符际转换性质,为翻译学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翻译研究以内部微观研究为主,主要探讨如何去译,它将忠实或“等值”视为翻译研究的中心,将研究的视角锁定于具体的语言操作和文本分析之维度,揭示了翻译是跨语际、跨符际的转化活动,却忽略了翻译活动跨文化转换的性质,忽略了翻译所赖以发生的复杂的文化和社会历史语境。当代译学则以其宏大的研究视角,引入当代哲学话语范式,从文化之维揭示了翻译复杂的过程、性质和作用。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当代翻译研究是对传统和现代翻译研究的一种补充。 二、当代翻译理论对翻译的界定 当代翻译理论流派众多,翻译研究学派(也称文化学派、操纵学派),是其中影响深远的一个学派。该学派推动了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该派最主要的贡献是将文化研究的宏大视角引入翻译研究,即从文化层面审视考察翻译与文化的复杂关系。从此翻译研究范式从以原语、原文为中心转向以译入语、译文为中心。文化学派大大提高了翻译的地位,认为翻译是构建译入语文化的重要力量,研究的中心从“如何去译”

西方翻译理论

一.The North American Translation Workshop(早期北美翻译学派) Development: ①The North American Translation Workshop began to study the human’s brain function in the translation . ②It also put forward the nature and the definition of the translation ③It purposed many questions about epistemology which made a difference in the translation study and practice. ④It also doubt the standard of translation evaluation. ⑤The scholars in NATW subverted many traditional translation school and expressive form. ⑥It believed that translation is a kind of literary criticism. While opening up new perspectives, the general approach as practiced in the North American Translation Workshop might be characterized by a theoretical naive and subjective methodologies that tend to reinforce whatever theoretical values individual translators hold. 1.I. A. Richards Richards is a critic, linguist, poet, founder of New Criticism. He is often labeled as the father of the New Criticism, largely because of the influence of his first two books of critical theory, The Principles of Literary Criticism and Practical Criticism. Richards’s initial premises remain intact: he still believed that the field consists of texts containing a primary body of experience that readers could discern; with the proper training, a consensus could be reached regarding what that experience might be. Richards’s aims were threefold: (1) to introduce a new kind of documentation into contemporary American culture; (2) to provide a new technique for individuals to discover for themselves what they think about poetry; (3) to discover new educational methods. 2. Ezra Pound Ezra Pound’s theory of translation focused upon the precise rendering of details, of individual words and of single or even fragmented images; Pound’s theoretical writing fall into two periods: an early imagist phase that, while departing from traditional forms of logic, still occasionally contained abstract concepts and impressions; and a second late imagist or vorticist phase that was based on words in action and luminous details; Pound's emphasis was less on the "meaning" of the translated text or even on the meaning of specific words. Instead, he emphasized the rhythm, diction, and movement of words; Pound supposes that we can have a creative translation besides literal translation and free translation.

中西方翻译史对比

中西方翻译史对比 Western translation history 翻译在西方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出现过5次高潮。 第一个高潮是在公元前3世纪中叶。当时最著名的译作为《希腊文旧约圣经》(Septuagint). 据说该译作由72名学者在72天内从希伯来语译为希腊语,以满足讲希腊语的犹太人学习《圣经》的需要。与此同时,由于希腊丰富的文化遗产吸引着发展中的罗马,罗马文学家将荷马史诗《奥德赛》(Odyssey)和大批希腊戏剧作品译为拉丁语或用拉丁语改编希腊戏剧,打 开了欧洲翻译的局面,使古希腊文学得以传播和继承。 第二个高潮发生于公元4世纪至6世纪之间。它与基督教的发展密切相关。由于《圣经》 是基督教的经典,要传播基督教必须将希伯来语和希腊语写成的《圣经》译为拉丁语才能为罗马人所接受,于是各种译本相序问世,其中杰洛姆(Jerome)翻译的《圣经通用本》(the Vulgate)最具权威性。出于对宗教的狂热和对上帝的敬畏,当时许多译者认为忠实地传达 原文意思必须采用直译的方式,所以他们的译文难懂,而杰洛姆(Jerome)的思想比较开明,他坚持“在不损害意思的前提下,应当使译文符合译语的韵律和各种特征”,因此他的译文流畅自然,易于读者接受。 第三个高潮是11世纪至12世纪之间。由于基督教与穆斯林对彼此的文化深感兴趣,大 批作品从阿拉伯语译成拉丁语,希腊语译成古叙利亚语,西班牙的托莱多因翻译活动的繁荣 成为欧洲的学术中心,这一高潮持续了近一百年。 14-16时机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思想、文学和艺术的革新,引 起了翻译的第四次高潮,翻译活动的高潮,又推动了思想、文学和艺术等众多领域的发展。 德国宗教改革领袖马丁"路德将《圣经》译为民众喜闻乐见的德语,为现代德语的发展奠定 了基础。路德翻译《圣经》的原则之一是:“译者必须同家庭主妇、街上的儿童和市场上的 普通人谈话,了解他们怎么说话,在此基础上进行翻译,使民众明白并意识到有人在用德语 同他们谈话。”路德的这一原则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精神,是圣经翻译摆脱宗教 思想的禁锢,顺应民意的重大突破。他的人文主义观点,无疑影响了《圣经钦定本》(King James Version)的译者。1611年英王詹姆士一世钦定的这一《圣经》译本,以通俗、优美、

西方翻译理论简介

西方翻译理论简介 翻译理论在现代尤其是20世纪50世纪以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熟知翻译理论对我们的翻译实践和翻译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会有重要的帮助和价值。鉴此,这里将简单介绍西方的翻译理论。 西方翻译研究可以粗略地分成五个部分: 1.20世纪前的翻译理论 2.语言学中心阶段 3.系统翻译理论 4.文化研究的面面观 5.翻译的哲学理论 6.综合性学科翻译研究 一.20世纪前的翻译理论 背景知识 20世纪以前的漫长时间里,翻译理论建立在语文学基础之上,许多哲学家,语 文学家,作家和诗人研究的重心是如何翻译经典文学作品。 1.核心 A、直译与意译的交锋 B、忠实,精神和真理的定义 2.代表人物 A. 西赛罗 他坚持他是以演说家而不是以解释者来翻译的。他倡导意译 B.哲罗姆 他采取意译而不是直译的翻译方法 C.多雷 他提出了翻译五原则 D.约翰德莱顿 提出了翻译三分法:逐字对译,活译,拟作 E.亚历山大泰特勒 在他的文《翻译的三原则》中提出了翻译的三个原则 F. 马丁路德 通过翻译将精英通俗化 G.施莱尔马赫 提倡保留原作的原味 H.弗朗西斯纽曼 强调原作的异味 I. 马修阿诺德 提倡透明的翻译方法

二.语言学中心阶段 背景知识 在20世纪初,索绪尔提出了普遍语言学理论,既为语言学提供了基础,也促使了翻译的语言学研究的建立。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布卢姆菲尔德的结构语言学及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都为翻译理论家进行语言学方向的翻译研究提供了基础。 主要理论1:对等和等效(1950s-1960s) 1.代表人物 (1)罗曼雅各布逊 A.描写了翻译的三类型:语内翻译,语际翻译和符际翻译 B.提出语际翻译指用一种语言替换另一种语言种的整个信息 C.强调对等的差异性 (2)尤金奈达 A.提出形式对等和动态对等 B.提出著名的读者反应理论 C.他的理论以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为基础 (3)皮特纽马克 A.提出语义对等和交际对等 (4)韦内科勒 A.区分了对应和对等 B.描写了五种对等:外延意义,隐含意义,文本规则,语用及形式对 等 主要理论2:翻译级转换理论(1950s-1970s) 1.翻译级转换:将原语翻译到目的语过程中发生的语言方面的小改变。 2.代表人物 (1)韦内和达贝尔 在韦内和达贝尔的模型(1958)中,他们定义了直接翻译和间接翻译 俩种翻译策略 (2)凯特福特 A.区分了形式对应和文本对等 B.考虑了俩种级转换:层次转换和范畴转换 主要理论3:功能理论(1970s-1980s,起源德国) 1、代表人物 (1)凯瑟琳莱斯 A.强调文本层次上的对等,将语言功能与文本类型和翻译策略联系 起来。 B.总结了四种文本:信息,表达,使动,和视听媒体文本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流派评述及代表人物(详)

翻译学必读 1语文和诠释学派 二十世纪之前的翻译理论被纽马克(1981)称为翻译研究的‘前语言学时期’,人们围绕‘word-for-word’和‘sense-for-sense’展开激烈的讨论,核心是‘忠实’,‘神似’和‘真理’。典型的代表有John Dryden, Tytler等,而Barnard, Steiner等人则是在他们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 2语言学派 Jacobson(1959)提出意义对等的问题,随后的二十多当年,学界围绕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奈达(1969)采取了转换语法模式,运用“科学(奈达语)”的方法来分析他翻译《圣经》过程中的意义处理问题。奈达提出的形式对等说、动态对等说和等效原则都是将注意力集中在受众一方。纽马克信奉的是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即重视翻译中的语义和交际方面。 3话语分析Discourse Analysis(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批评话语分析functional discourse analysis功能语篇分析Discourse analysis theory话语分析理论 Discourse Analysis for Interpreters翻译专业演说分析 Pragmatics & Discourse Analysis语用学positive discourse analysis积极话语分析 rhetorical or discourse analysis语篇分析Pragmatics and Discourse Analysis语用学Mediated discourse analysis中介话语分析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作为应用语言学领域的一个分支,话语分析经历了产生和发展壮大的过程,其理论背景来自M.K.Halliday(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今天,话语分析的方法已经逐步运用到翻译研究中。House(1997)提出的翻译质量模型就是基于韩礼德的理论,他吸收了其中的语域分析方法;Baker(1992) 则为培养译员提供了话语分析和语用分析的范本;Hatim 和Mason(1997)将语域研究拓展到语用和符号学角度 4目的学派 目的学派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德国兴起,是从静态的语言学、语言类型学中剥离出来的。其中的代表人物有,Reiss,Vermmer,Nord 等。Reiss(1971,1988,2000)强调的是文本层面的对等,主张文本的类型和翻译策略结合起来;Holz-Manttari(1984)则认为在翻译过程是一个交际、互动的过程,涉及各种各样的角色。Vermmer(2000)继承并发展了Reiss的观点。 5文化学派the Culture School Even-Zohar 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提出将文学翻译视为文化的,文学的和历史的过程或系统。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指的是更加注重从文化研究的角度进行翻译研究。其中,Lefevere (1992)逐渐从系统理论转向文化学研究,将翻译看作‘重写’的过程,审视围绕着翻译文本的意识形态冲突等课题。Simon(1996) 和一些女权主义者则重点研究文化学研究中的女性意识。后殖民主义文化学方向的代表人物是Bassnett和Trivedi (1999),他们认为,无论在殖民化的过程中还是在被殖民的社会,翻译都十分活跃。文化学派的研究有着各自的研究任务和各自的侧重点,丰富了翻译研究的内容。 6解构学派 本雅明本人不属于解构学派,但他的著作《译者的任务》通常被看作解构学派对翻译研究的缘起和根据。本雅明率先指出,翻译不可能与原作相等,因为翻译过程已经改变了原作,况且,没有蜕变,也就不会产生‘后起的生命’。本雅明认为,译者的任务不是在目标语中复制原文,而是颠覆原语的体系,把潜藏于原文的精神内容表达出来。德里达则更进一步,在他的著作《巴别通天塔》中,翻译被看作一个不断解构和建构的过程。学界认为德里达将翻

《文学翻译》课程教学大纲

《文学翻译》课程教学大纲 一、说明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032210101 [课程性质]限选 [课程类别]专业方向课 [总学时]32学时。其中理论 32 学时、实践 0 学时。 [学分]2学分 [适用对象]英语专业本科三年级学生 [开课学期]第六学期 [先修课程与后续课程]先修课程:《翻译理论与实践》后续课程:无 (二)课程介绍 本课程就是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得专业方向课,目得在于培养与训练学生对于文学作品得理解、翻译与鉴赏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对文学得感悟、欣赏与热爱。课程主要以文学作品翻译实践为主,适当兼顾文学翻译理论教学。通过大量文学作品欣赏与翻译练习,使学生掌握文学翻译得各种技巧,打下扎实得笔译基本功,进一步促进中西方文学得交流。 本课程旨在让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了解文学翻译与非文学翻译之间得差异,掌握中国文学翻译史上得重大事件、主要思想、经典翻译标准、近现代著名翻译家以及代表翻译作品,按照小说、诗歌、文言作品、散文、剧本、通俗文学作品等类别,让学生熟悉不同文学体裁得翻译方法,如异化、归化等,提升她们对文学翻译得感性与理性认识,针对性地培养学生从事简单文学语篇英汉互译得能力,重点培养学生对文学翻译作品得鉴赏能力。 (三)教学目得与要求 本课程为英语专业本科三年级开设得选修课,就是英语专业高年级得一门重要得专业技能课程。通过对学生进行大量得文学作品鉴赏与翻译训练,培养学生亲自动手翻译文学作品得能力,以此激发学生对于文学得更深层次得理解与热爱,提升

学生得文学鉴赏力。 教学目得: 本课程得目得就是使学生了解较为系统得文学翻译基本理论,为文学翻译实践提供理论支持,通过大量得翻译实践,使理论与实践达到统一。本课程得学习将有效地培养与提高学生得文学翻译能力,熟练地在英汉两种语言间进行文学作品得互译,并达到较高得翻译质量,从而使学生得英语与汉语水平以及其她知识水平得到进一步得提升。 通过本课程得学习,应使学生达到: 第一、基本掌握文学翻译英译汉以及汉译英得理论并且进行一定得训练与实践。第二、达到翻译理论与实践得统一。教学要求 第一、知识、能力、素质得基本要求 知识要求:掌握文学翻译得技巧、理解文学翻译基础理论、掌握文学翻译质量标准。 能力素质要求:培养与训练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笔头翻译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对文学得感悟,欣赏与热爱。培养学生亲自动手翻译文学作品得能力,以此激发学生对于文学得更深层次得理解与热爱,提升学生得文学鉴赏力。 第二、教学模式基本要求 将课堂教学、课外作业、案例辅导、课后辅导等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提高教学效率。 (四)主要教学方法、手段 教学方法:讲授教学法、引导式教学法、习题讲解式。 讲授教学法:讲授每个单元所涉及得文体特征与翻译问题等。引导式教学法:引导

词典翻译与文学翻译对比研究初探

作者简介:姜秋霞(1962— ),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翻译学收稿日期:2001-01-11 2001年第8期 总第148期 外语与外语教学 F oreign Languages and Their T eaching 2001,№8Serial №148 词典翻译与文学翻译对比研究初探 姜秋霞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南京 210093) 摘 要:本文着重对比词典文本与文学文本在翻译转换中词义层面的不同选择及不同的语境参照体系,论述了语境概 念中显性语境与隐形语境及其辩证关系,初步分析了两种不同的文本在翻译过程中的一些差异。 关键词:词典翻译;文学翻译;转换;显性语境;隐形语境; Abstract :This paper explores some of the differences involved in dictionary translation and literary translation ,mainly in the trans fer 2ence of the meaning of w ords and the context they refer to.S pecifically ,it argues a transparent context and an opaque context ,and presents a discussion of their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K ey words :dictionary translation ,literary translation ,trans ference ,transparent context ,opaque context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38(2001)08-0056-03 无论是词典翻译,还是文学翻译,都涉及词、句的转换, 都有大体一致的准则和要求,即尽可能准确传递原文的信息内容,尽可能保持形式结构的对等,也就是所谓在译文语言中寻求最大程度的对等语。然而不同体裁的文本在翻译转换过程中有不同的特点和要求。就词典翻译和文学翻译而言,词典文本是以词为核心,以词、短语、句为独立单位存在的;而文学文本则是以篇章存在的,其中的句子甚至段落只是相对独立的单位,单个的词语则更具有很大程度上的临时依附性。词典中各词的释义浓缩性强,涵盖面广,具有很大的普遍性,即词义的共性特征;文学文本中的词、句受特定语境及艺术创作要求的限制,独特性强。词典的例句是以词头为中心生成的句式结构,文学文本中词与句是依据语境的要求发生的,因而两者的信息结构不同。由于两类文本有以上各种差异,致使两种语言文本的翻译在转换中有不同的选择取向。本文试就词义转换在两种不同文本翻译中的差异进行一些对比。 一、词义层面与选择角度 所谓翻译,就是用一种语言形式再现另一种语言的形式和内容构成的各种信息,如语言符号所负载的概念,句子及篇章的结构意义,语篇的语言风格,以及语言所传递的情感、审美等艺术信息。在所有形式和内容的信息中,词语的转换是最基本的。关于在翻译转换中的词语意义,奈达、巴尔胡 达罗夫等早有过各种分类,大体可归纳为“指称意义” (refer 2ential meaning )、“言内意义”(intralingual meaning )和“语用意 义”(pragmatic meaning )。“指称意义”指的是语言符号所代表 的含义,即索绪尔的“能指”(signifier )与“所指” (signified )的语符关系;“言内意义”是指词语与共存状态下的其他语言成分相互联系所产生的意义,即结构意义;“语用意义”则是指语言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即特定语境下所产生的意义。就词典文本和文学文本而言,词典中的词(尤指词目词)是以能指为主要特性的,语符主要传递其概念意义,所选例证是一组概念按一定逻辑形式所构成的语义,以体现词目词的概念或能指性为主;而众所周知,文学文本是言语(parole )的表现形式,因而主要体现其语用色彩;传递形象意义,主要体现形象性或表现性功能。这就要求译者在进行两种文本的转换过程中对词义的选择有不同的取向。请看下例: 11A :Her v oice was faint but steady. 她的嗓音低微然而深沉①。 B :Jane was forced to smile com pletely ,...and said in a conscious ,low ,yet steady v oice ,.... (J.Austin :Emma )简再也忍不住了,笑了起来……她心中有数,然而不慌不忙地低声说:……。(张经浩译《爱玛》 )A 为词典文本例句;B 为文学文本例句。对比两个文本 中steady 对v oice 的描述,在译文中是不完全一样的。“深沉 的嗓音”很好地对应了该词条第5义项的“镇定的,冷静的,沉着的”的释义,具有该词在描述声音时最具概念化的表达方式。B 的译文则使“镇定、冷静、沉着”形象为“不慌不忙”。又如: 21A :in the open air 在户外② B :But when she was there beside the sea ,abs olutely alone , she cast the unpleasant ,pricking garments from her ,and for the

西方翻译理论简介

西方翻译理论简介 中西译论因其不同的哲学思想、价值观念和语言文化习惯形成了彼此相异的译论体系。西方翻译理论有着严格的方法论、精确的理论描述、细腻和定性定量的分析。战后西方翻译研究更是欣欣向荣,翻译流派异彩纷呈,翻译大家层出不穷,翻译思想、翻译方法、研究角度日新月异。译介和引进当代西方翻译理论的成果,加强中西译论的交流与对话,无疑对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翻译研究大有裨益。 正如奈达所说,翻译理论应“兼容并包,利用多种手段来解决翻译中的种种难题”。积极地了解当代西方翻译理论的沿革、现状与发展趋势,打破翻译研究的地域、学科、流派的限制,形成跨学科综合、多元互补的研究格局,汲取一切译论研究成果,这无论对初涉译事的后生或对有相当经验的译者应该说都不无裨益。 西方翻译理论也包括古典译论、现代译论、当代译论,尤其是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更是流派林立,如美国翻译培训派:策德内斯:创立培训班的前提、里查兹:翻译的理论基础、庞德:细节翻译理论、威尔:翻译的矛盾;翻译科学派:乔姆斯基:语言的“内在”结构、奈达:翻译中的生成语法、威尔斯:翻译的科学、德国翻译理论的发展趋势;早期翻译研究派:俄国形式主义的影响、利维.米科和波波维奇、霍姆斯、勒非弗尔、布罗克与巴斯奈特;多元体系派:传统语言学和文学界限的瓦解、通加诺夫:文学的演变、佐哈尔:系统内部文学的联系、图里:目标系统;解构主义派:福科:解构原文、海德格尔:重新认识命名、德里达:系统的解构主义理论、解构主义理论的影响、解构与创译。当代西方翻译理论大家包括奈达(三个发展阶段、对等概念、逆转换理论)、卡特福德(翻译的语言学、翻译的界定与分类、翻译等值的条件与可译性)、威尔斯(翻译是一门科学、翻译是交际过程、翻译方法的定义与分类、文本类型与翻译原则)、纽马克(语义结构、翻译原则、文本类型与翻译方法)、斯坦纳(翻译是理解的过程、语言的可译性、翻译的步骤)、巴尔胡达罗夫(翻译的定义及实质、翻译理论的定位、语义与翻译、翻译的层次)、费道罗夫、v.科米萨罗夫的翻译理论、穆南(语言与意义、“世界映象”理论与可译性、意义交流与翻译、可译性与限度)、塞莱丝柯维奇和法国释意理论(释意的基本问题、翻译程序与评价标准、释意理论与翻译教学)。另外当代西方翻译理论也典型地体现在后殖民主义与女性主义及其它以“解构为方法论”,以及以对“权力话语”的关注为重点的各种翻译理论,代表性的译论家有西门、巴巴拉.哥达德、凯特.米勒特、艾德里安.里奇、玛丽.艾尔曼、桑德拉.吉尔伯特、苏桑.格巴与埃莱娜.西苏、罗宾逊、巴斯奈特、特里弗蒂、韦努蒂、尼南贾纳、斯皮瓦克、霍米.巴巴、根茨乐、玛丽亚.提莫志克、本雅明、德里达、保尔.德曼、欧阳桢、Luise Von Flotow, Denison Norman, Graham Joseph F, Van Gorp Hendrik, Asad Talal, Brisset Annie, De Lotbinière-Harwood Susanne, Cheyfitz Eric, Chamberlain Lori, Spivack Gayatri Chakravorty, Niranjana Tejaswini, Mehrez Samia, Jacquemond Richard, Rafael Vicente L., Williams Patrick, Laura Chrisman, Vieira Else Ribeiro Pires, Sengupta Mahasweta, Lambert José, Franco Aixelā J avi er, Von Flotow Luise, Kathleen Davis. 李文革在《西方翻译理论流派研究》中将西方的翻译理论划分为三个阶段:语言学阶段、结构主义阶段和解构主义阶段,比较简洁地概括了西方译论的整体发展历程。与此同时,他又从类型上对翻译的文艺学派语言学派、翻译研究学派、翻译阐释学派、翻译的解构主义学派,美国翻译培训班学派、法国释意理论派等八个派别进行了逐一论证,分析和研究。具体来说,西方翻译的文艺学派包括:20世纪以前西方翻译的文艺学派,如俄国翻译的文艺学派、前苏联翻译的文艺学派,以及20世纪西方翻译的文艺学派。 翻译的语言学派包括布拉格学派与雅可布逊、伦敦学派与卡特福德和纽马克、美国结构学派与奎因、交际理论与奈达和威尔斯、德国功能派与诺德、前苏联的语言学派与费道罗可和巴尔胡达罗夫。翻译研究学派则包括早期翻译研究学派与霍姆斯、多元系统学派与埃文——佐哈尔、描写学派与图里、文化学派与勒弗维尔和巴斯奈特、综合学派与斯奈尔——霍恩比、女权主义、“食人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翻译研究。翻译的阐释学派包括两种翻译途径与施莱尔马赫、阐释学翻译模式与斯坦纳、阐释学理解观与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翻译的解构主义流派包括“异延”解构主义翻译思想与德里夫、“纯语言”的解构主义翻译思想与本亚明、解构主义翻译策略与韦努蒂。美国翻译培训班学派包括翻译培训班的理论基础与理查兹、细节翻译理论与庞德、翻译的矛盾观与威尔。法国释意理论派则包括释意理论的基本问题、翻译程序与翻译评价标准、释意理论与翻译教学 西方翻译理论的渊源表现在三大模式探究,两千多年的西方翻译理论研究史是霍拉斯等人开创的。霍拉斯(Horace)拒绝绝对的忠实和对等。西塞罗(Cicero)认为译者“不应以僵化的理念为原则来指导翻译中的模仿”。杰罗姆(Jerome)代替了意义“独尊的”单元翻译观,进入了西方古典译论的鼎盛时期。施莱尔马赫(Schleiermacher)所创立的诠释派对意义求本溯源,反对对<圣经>的神权论教条主义解释。 研究西方翻译理论就应该研究它的梗概、变迁和发展,并从历史的角度对西方翻译史研究的意义和价值陈述了自己意见,既吸收当代国内外的有关研究成果,力求突出重点,对西方翻译领域各历史时期尤其是对20世纪以来领域的代表人物、代表译作、思想流派以及重要历史事件等加以叙述与评论,对翻译实践和翻译理论相互间的促进、演变和发展过程,作了深入浅出的剖析和讨论,对于翻译思想和理论发展的性质及方向,又阐述了自己的基本认识和见解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 当代西方翻译研究的三大突破,两大转向 三大突破 1)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西方翻译研究开始从一般层面上的对两种语言转换的技术问题 的研究,也即从“怎么译”的问题,深入到了对翻译行为本身的深层探究。提出了语音、语法、语义等一系列的等值问题。当代西方翻译研究中的等值论等研究,虽然有它的局限,但它对翻译所作的微观分析,无疑使人们对翻译的过程和目标,看得更加清楚了,更加透彻了。 2)当代西方的翻译研究不再局限于翻译文本本身的研究,而把目光投射到了译作的发起者、翻译文本的操作者和接受者身上。它借鉴了接受美学、读者反应等理论,跳出了对译文与原文之间一般字面上的忠实与否之类问题的考察,而注意到了译作在新的文化语境里的传播与接受,注意到了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的传递行为的最终目的和效果,还注意到了译者在这整个的翻译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3)当代翻译研究的最大突破还表现在把翻译放到一个宏大的文化语境中去审视。研究者开始

关注翻译研究中语言学科以外的其他学科的因素。他们一方面认识到翻译研究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性质,另一方面又看到了翻译研究这门学科的多学科形式,注意到它不仅与语言学,而且还与文艺学、哲学甚至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但是翻译研究最终关注的当然还是文本在跨文化交际和传递中所涉及的一系列文化问题,诸如文化误读、信息增添、信息失落等。 两大转向 1)语言学派的转向 2)从文化层面来审视翻译的转向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 语言学派理论 从20世纪50年代起,西方出现了一批运用现代语言学的结构理论、转换生成理论、功能理论、话语理论、信息论等理论的学者,他们把翻译问题纳入到语言学的研究领域,从比较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语义学、符号学、交际学等角度,提出了相对严谨的翻译理论和方法,开拓出了翻译研究的新领域,给传统的翻译研究注入了新的内容。他们是当代西方翻译史上名副其实的翻译理论家,其中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有:雅 可布逊(Roman Jakobsor)尤金?奈达(Eugen A. Nida )卡特福特(J.C. Catford )彼得?纽马克(Peter Newmark) 从严格意义上而言,是这批学者对翻译问题的学术探讨,揭开了当代西方翻译史上的理 论层面。

文学翻译和非文学翻译的异同

文学翻译与非文学翻译是翻译领域中两个主要的部分,它们之间既存在相同之处也存在不同之处。本文只讨论他们之间的不同之处。在 开始讨论之前,我们首先介绍两个基本概念,即文学文本与非文学文本。文学文本是-种语言工具,它通过语言文字来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作者 对人生、社会和感情的一些认知,希望用文字来唤起人们对美的向往,用文字向人们传达艺术的美感。相较于文学文本来说,非文学文本则是一种正式的文本形式,包括法律、医学、新闻、科技等多种类型。简单来说,文本中除了文学文本之外,其他的都可以称作非文学文本。在下面的章节中,我们会对文学文本和非文学文本的特点进行简单概括。 二、文学翻译概述 (一)文学文本概述 文学文本,可以理解为文学艺术形式,通过文学体裁进行划分,可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杂文、通讯等诸多体裁。根据创作年限及地域,又可划分为古代文学.近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以及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学多种。文学文本是作家通过对生活细致的观察与思考, 并结合自身的思想体系而创作出来的意识作品。因此,文学文本具有特定的独特性、思考性、艺术性及价值性等多种属性。通过不同年代 作家的文学作品的考究,能够有效理解并知晓创作背景的政治因素、文化因素以及社会因素等等。特别在小说题材中,作家通过对现有的社会环境进行思考,批判当时的社会状态,能够有效地提升当时社会群众的思想觉悟。 (二)文学翻译概念及特点 钱钟书先生曾经说过:“在文学翻译过程中 , 不仅要翻泽出文章原本 的意思,还要考虑作者在创作过程中所处的历史环境、国家的语言习惯等因素,再结合我国的语言习惯将文章还原出来,并且要让读者感受不到译文中语义生硬的转换。”[2]也就是说,文学翻译要求翻译者从根本上理解文学文本,认识文学文本,并在熟知文学文本的前提下, 对 创作者生平、生活背景、社会形态、国家属性以及当时的社会矛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