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制做工艺流程
陶瓷制作工艺流程介绍
![陶瓷制作工艺流程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713bbdb9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0e.png)
陶瓷制作工艺流程介绍
陶瓷制作是一门古老而又精湛的手艺,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悠久的文化底蕴。
下面是一般的陶瓷制作工艺流程:
1.筛选原料:首先要筛选出高质量的陶瓷原料,通常包括黏土、石英砂、石灰石等材料,并进行计量和混合。
2.土磨和粘土处理:陶瓷原料需要通过加水、搅拌、粉碎等工艺过程来变成混合均匀的泥状物质。
然后将陶泥进行细致的加工和处理,成为具有柔韧性的制陶泥。
3.制模:在制陶泥中加入成型剂,将其塑造成所需形状的陶器。
这个过程可以手工完成,也可以使用陶瓷机来完成。
4.修整和抛光:将成型好的陶器进行修整,去除多余的泥土、毛刺、气泡等。
然后进行抛光处理,使表面更加细腻平滑。
5.风干:制作好的陶器需要进行风干,让其自然晾干,通常需要放置数天或更长时间。
6.烧制:烧制是制作陶瓷的关键步骤,它可以让原本柔软的陶器变得坚硬耐用。
烧制时,需要将陶器放入窑中进行高温处理。
具体温度和时间根据不同的陶器种类而定。
7.釉面处理:除了基本的烧制,还需要对陶器进行釉面处理,以增加其美观程度、保护其表面质量,并在一定程度
上提高其耐久性。
8.色彩装饰:在陶器表面涂抹色彩和图案,以增强陶器的装饰效果。
以上是一般陶瓷制作的基本流程,不同的陶器种类和风格还可能有细微的差别。
通常,制作精美的陶器需要经过多次反复的加工和处理,需要工匠们耐心细致的创作和打磨。
陶瓷生产的工艺流程
![陶瓷生产的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e0ee80a6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27.png)
陶瓷生产的工艺流程陶瓷是一种古老而精湛的工艺品,它以其独特的质地和精美的图案而闻名于世。
陶瓷制作工艺流程繁复,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才能完成一件精美的陶瓷作品。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陶瓷生产的工艺流程。
1. 选料,陶瓷的原料主要包括陶瓷土、瓷石、釉料等。
在制作陶瓷之前,首先需要对原料进行精细的筛选和配比,以确保陶瓷的质地和颜色符合要求。
2. 搅拌,将选好的原料与水进行搅拌,使其充分混合,形成均匀的泥料。
这一步是制作陶瓷的基础,泥料的质地和均匀程度将直接影响到陶瓷的成品质量。
3. 成型,经过搅拌的泥料被送入成型机器,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成型。
常见的成型方式包括手工成型、注塑成型、挤压成型等。
成型完成后,陶瓷坯体需要进行初次干燥,以便后续的加工和装饰。
4. 装饰,装饰是陶瓷制作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影响到陶瓷作品的美观和艺术价值。
常见的装饰方式包括彩绘、贴花、雕刻等,这些工艺需要经过烧制才能固定在陶瓷表面。
5. 烧制,装饰完成的陶瓷坯体被送入窑炉进行烧制。
烧制的温度和时间是关键,不同的陶瓷作品需要经过不同的烧制工艺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一般来说,烧制温度在1000摄氏度以上,高级陶瓷甚至需要达到1300摄氏度以上。
6. 上釉,经过初次烧制的陶瓷坯体被送入釉料浸渍或刷涂,以形成釉面。
釉料的选择和上釉的工艺对陶瓷的质地和光泽有着直接的影响。
7. 二次烧制,经过上釉的陶瓷坯体再次被送入窑炉进行烧制,使釉料与坯体完美结合,形成光亮、坚固的表面。
8. 检验,经过二次烧制的陶瓷作品需要经过严格的质量检验,包括外观、质地、釉面光泽等方面。
只有通过检验的陶瓷作品才能被称为合格品。
9. 包装,通过检验的陶瓷作品被送入包装环节,包装要求严格,以确保作品在运输和展示过程中不受损坏。
以上便是陶瓷生产的工艺流程,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经过精心的设计和精湛的技艺才能完成。
陶瓷作为一种传统的手工艺品,其制作工艺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以适应现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陶瓷制作工艺流程
![陶瓷制作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deabd47e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03.png)
陶瓷制作工艺流程陶瓷制作是一门古老而精湛的工艺,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制作工艺流程。
下面将详细介绍陶瓷制作的工艺流程。
1. 原料准备。
陶瓷的原料主要包括粘土、瓷石、瓷土和釉料。
在制作陶瓷之前,首先需要对这些原料进行准备。
粘土需要经过淘洗、过筛等工序,去除其中的杂质;瓷石和瓷土需要经过研磨成粉末状;釉料需要经过配比和研磨,以便后续使用。
2. 成型。
成型是陶瓷制作的第一步,主要包括手工成型和机械成型两种方式。
手工成型是指陶工通过手工将粘土塑造成所需的形状,这需要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技艺;机械成型则是通过模具或者成型机来实现,效率较高但是灵活性较差。
3. 干燥。
成型完成后的陶瓷制品需要进行干燥。
干燥的过程需要控制好温度和湿度,以免出现开裂或者变形的情况。
一般来说,干燥的时间需要根据陶瓷制品的大小和厚度来确定,一般需要数天到数周不等。
4. 烧制。
烧制是陶瓷制作的关键步骤,也是最为复杂的工艺之一。
烧制的温度、时间和气氛都需要严格控制,以确保陶瓷制品的质量。
根据不同的陶瓷类型,烧制的温度可分为高温烧制和低温烧制两种。
在烧制的过程中,陶瓷制品会发生收缩和变化,因此需要提前做好尺寸的控制。
5. 上釉。
烧制完成后的陶瓷制品需要进行上釉。
釉料可以增加陶瓷制品的光泽度,同时也可以起到防水、防污、防腐蚀的作用。
上釉的工艺包括浸釉、刷釉、喷釉等多种方式,需要根据陶瓷制品的具体要求来选择合适的方法。
6. 装烧。
上釉完成后的陶瓷制品需要进行第二次烧制,这个过程称为装烧。
装烧的温度一般比首次烧制的温度低,时间也相对较短。
装烧的主要目的是让釉料熔化并与陶瓷制品完全融合,形成光滑、坚固的表面。
7. 装饰。
装饰是陶瓷制品的最后一个工艺环节,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彩绘、贴花、镶嵌等装饰工艺。
装饰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根据陶瓷制品的用途和风格来选择合适的装饰方式。
通过以上工艺流程,陶瓷制品就完成了整个制作过程。
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经过精心的设计和严格的控制,以确保最终的陶瓷制品质量。
陶艺制作的基本流程
![陶艺制作的基本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dbe0755b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7d.png)
陶艺制作的基本流程陶艺蕴含着浓郁的中国古文化气息。
现如今,陶瓷已经收到我们的广泛喜爱。
那么,你知道陶艺制作的基本过程是什么吗?以下是有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陶艺制作的基本流程,希望能帮到你。
陶艺制作工艺的基本流程基本工艺流程: 泥→揉泥→各种成型法→修坯(利坯)→晾坯(干燥) →施釉→装窑烧制。
其中成型、施釉、烧制又是其中的关键所在。
成型法有以下几种:盘条成型、泥板成型、拉坯成型、手捏成型、注浆印模成型。
1.盘条成型盘条时将泥条相叠加、挤压、磊筑而成型的,它是陶艺成型手段中最基本的方式手段之一。
2.泥板成型滚压法:将泥块放在一块布上,然后用滚子从泥块的中心向四周滚压。
待泥板干到一定程度后按尺寸切好,再用泥浆互相拼接修整好即可。
拍片法:先将黏土放在泥案上,用泥拍的背面从黏土的中间向四周拍打,厚度拍打均与即可。
3.拉坯成型将泥料放在快速转动的转盘上找准中心,将手探进柔软的黏土里,开洞借助螺旋动的惯力,让黏土向外扩展,向上推升,形成环形墙体……这就是拉坯。
4.手捏成型在陶艺成型技法中手捏是最基本的方法,徒手捏制可以最直接地表达作者的手法构想也一如我们儿时的玩泥巴游戏一样原始、简单。
5.印模成型印模有阴和阳模两种阴模通常用于盘子和浅盘的成型。
阳模通常用于制作内部深的器皿,如杯子,圆柱体等造型器物。
接下来是施釉,施釉是将釉料均匀的喷洒在素坯表面或绘制在白胎表面。
最后烧制工艺是指在各种窑炉中用有控制的、持续的温度对黏土或黏土和釉料进行处的过程使之板结坚硬,成为陶瓷,每一种烧成都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下面介绍两种不同的烧制工艺:1.素烧工艺素烧是将黏土转化成永久陶瓷的第一步,通常在施釉前素烧。
一般情况下素烧温度控制在900-1100°之间。
2.釉烧工艺釉烧通常通常在素烧和上釉之后的第二次烧制,为的是把釉料融化的器皿上,这烧制的温度由釉料和器皿本身的黏土决定的,以下是常用的温度范围。
陶艺制作过程全攻略一、陶艺的常用工具1、练泥机:电力传动,炼制坯料,使坯料连系严密、平均。
制作陶瓷的工艺流程
![制作陶瓷的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8adcbd67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75.png)
制作陶瓷的工艺流程
制作陶瓷的工艺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准备原料:选取合适的陶瓷原料,如黏土、矿石等,进行筛选、洗涤和干燥等处理,以去除杂质和水分。
2. 粉碎和混合:将干燥后的原料进行粉碎,使其达到一定的颗粒度要求。
然后按照一定比例混合不同原料,以获得所需的陶瓷性能。
3. 磨细粉体:对混合后的原料进行湿法或干法磨细,以确保颗粒尺寸均匀和细致,提高陶瓷的致密度和质地。
4. 成型:将磨细的陶瓷粉体放入成型机或通过手工成型,如模压、挤压、注塑等,使其成为所需形状的陶瓷坯体。
5. 干燥:将成型后的陶瓷坯体进行适当的干燥处理,去除水分,使其达到适合烧结的干燥状态。
6. 烧结:将干燥后的陶瓷坯体放入窑炉中进行高温烧结,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进行烧结,使陶瓷坯体中的颗粒发生结合和变化,形成致密的陶瓷材料。
7. 配料和装饰:烧结后的陶瓷制品可以进行配料和装饰,如上釉、彩绘等,以
增加陶瓷的颜色、纹理和表面光泽。
8. 检验和包装:对制成的陶瓷制品进行质量检验,包括外观、尺寸、物理性能等方面的检测。
合格后,进行包装和标识,以便运输和销售。
以上是通常的陶瓷制作工艺流程,其中的具体步骤和工艺参数可能会根据不同的陶瓷制品类型和要求而有所调整。
陶瓷工艺流程
![陶瓷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7f3e7ea3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6b.png)
陶瓷工艺流程陶瓷是一种古老而又精湛的工艺,它以其独特的韵味和精美的工艺赢得了世人的喜爱。
陶瓷制作的工艺流程经历了数千年的演变和发展,如今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工艺流程。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陶瓷的制作工艺流程。
1. 原料准备。
陶瓷的原料主要包括黏土、瓷石、瓷土等。
这些原料需要经过精细的加工和混合,以确保陶瓷制品的质地和色泽。
首先,原料需要进行筛选和清洗,去除其中的杂质和杂质。
然后将原料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形成均匀的陶泥。
2. 成型。
成型是陶瓷制作的第一道工序。
陶泥经过成型工艺,可以制作成各种形状的陶瓷制品,如碗、盘、壶等。
常见的成型工艺包括手工成型和机械成型。
手工成型是传统的工艺,工匠们通过手工捏、拉、捻等方式将陶泥塑造成所需的形状;而机械成型则是通过模具和机械设备将陶泥压制成所需的形状。
3. 干燥。
成型后的陶瓷制品需要进行干燥工艺。
干燥的目的是去除陶瓷制品中的水分,使其变得坚硬和稳定。
通常情况下,陶瓷制品会在室温下自然干燥一段时间,然后再进行烘干处理,以确保其内部的水分完全蒸发。
4. 装饰。
装饰是陶瓷制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陶瓷制品可以通过刻画、绘画、贴花等方式进行装饰,以增加其艺术价值和观赏性。
不同的装饰工艺会赋予陶瓷制品不同的风格和特色,如青花瓷、釉上彩等。
5. 烧制。
烧制是陶瓷制作中最关键的一环。
陶瓷制品需要经过高温烧制,使其成为坚硬、致密的陶瓷制品。
烧制的温度、时间和气氛都对陶瓷制品的质量和色泽有着重要影响。
常见的烧制工艺包括釉下彩烧制、釉上彩烧制等。
6. 配件。
一些陶瓷制品需要进行配件的加工,如提手、盖子等。
这些配件需要经过成型、干燥和烧制等工艺,然后与主体部分进行粘接或组装。
7. 检验。
最后,陶瓷制品需要进行质量检验。
检验的内容包括外观质量、尺寸精度、色泽均匀度等。
合格的陶瓷制品才能够进入包装和销售环节。
通过以上工艺流程,原始的陶瓷原料经过精心的加工和处理,最终成为精美的陶瓷制品。
陶瓷工艺流程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工匠们倾注大量的心血和精湛的技艺,才能够制作出高质量的陶瓷制品。
陶瓷生产工艺流程
![陶瓷生产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7fc52441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68.png)
陶瓷生产工艺流程一、原料准备陶瓷的主要原料包括粘土、石英、长石、矿物颜料等。
首先需要将这些原料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以确保材料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混合时,一般会加入一些润滑剂和分散剂,以提高材料的可塑性和流动性。
二、制备坯料原料混合后,需要进行制备坯料的步骤。
这一步主要包括研磨和筛分两个过程。
研磨是将原料的颗粒变得更加细小和均匀,以提高成型的精度和品质。
筛分是将研磨后的原料按照粒径进行分级,以便后续的成型工艺。
三、成型成型是将坯料塑造成所需形状的过程。
常见的成型方法有手工塑型、注塑、压制、转盘成型等。
手工塑型是一个传统的成型方法,通过手工将坯料塑造成所需的形状。
注塑是将坯料加热至一定温度后,注入模具中,然后通过压力或真空将其冷却并固化成型。
压制是利用机械设备将坯料挤压成型,常用于生产大规格和规整形状的陶瓷制品。
转盘成型是将坯料放置在转盘上,通过转动来塑造成型。
四、干燥成型后的陶瓷制品需要进行干燥,以去除坯料中的水分。
干燥的目的是防止在烧成过程中出现开裂和变形等问题。
一般采用自然干燥和热风干燥两种方式。
自然干燥是将成型的制品静置在通风良好的地方,让水分慢慢自然蒸发。
热风干燥则是利用热风设备将制品中的水分加热蒸发。
五、装饰装饰是为了增加陶瓷制品的美观和艺术性。
常见的装饰方法包括釉料涂饰、绘画、雕刻等。
釉料涂饰是将制品表面涂上一层釉料,然后进行烧成。
绘画是使用彩色颜料在制品表面绘制图案或图像。
雕刻则是利用刀具或其他雕刻工具在制品表面进行刻画。
六、烧成烧成是制造陶瓷制品的关键步骤,也是使其具有所需性能和坚固度的必要过程。
烧成的温度和时间根据制品和生产要求而定。
烧成过程分为预烧和成品烧两个阶段。
预烧是将装饰后的制品进行低温烧结,以固化釉料和陶瓷化坯料。
成品烧是在高温下对预烧后的制品进行高温烧结,使其具有一定的强度和耐磨性。
七、包装烧成后的成品需要进行包装,以保护产品的完整性和减少运输损伤。
包装通常采用泡沫箱、纸箱、木箱等方式进行,同时也需要进行标识和说明的贴附。
陶瓷的工艺流程
![陶瓷的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5bd7c19e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26.png)
陶瓷的工艺流程陶瓷是一种古老而又精致的工艺品,它是通过对粘土进行成型、烧制而成的。
陶瓷制作工艺流程包括原料准备、成型、干燥、装饰、烧制和包装等多个环节。
下面将详细介绍陶瓷的工艺流程。
1. 原料准备。
陶瓷的主要原料是粘土,而粘土的种类和质量直接影响着陶瓷制品的质量。
在原料准备阶段,首先需要对粘土进行筛选和搅拌,以确保粘土的纯净度和均匀性。
同时,根据不同的产品要求,可以在粘土中添加一定比例的瓷石、石英、长石等辅料,以提高陶瓷制品的强度和质感。
2. 成型。
成型是陶瓷制作的关键环节,它决定了陶瓷制品的外形和结构。
常见的成型方法包括手工成型和机械成型两种。
手工成型主要是通过陶工的手工技艺将粘土塑造成所需的形状,而机械成型则是利用成型机器对粘土进行压制成型。
无论是手工成型还是机械成型,都需要根据产品的要求进行精细的雕刻和修整。
3. 干燥。
成型后的陶瓷制品需要进行干燥处理,以去除其中的水分。
干燥的过程中需要控制温度和湿度,避免过快或过慢的干燥都会导致陶瓷制品出现开裂或变形的情况。
通常会采用自然风干或者烘干的方式进行干燥处理。
4. 装饰。
装饰是陶瓷制作中的重要环节,它可以通过上釉、绘画、雕刻等方式对陶瓷制品进行装饰。
上釉是常见的装饰方式,可以提高陶瓷制品的光泽度和防水性。
而绘画和雕刻则可以赋予陶瓷制品更加丰富的艺术表现力。
5. 烧制。
烧制是陶瓷制作的最后一道工艺环节,它决定了陶瓷制品的硬度、密度和颜色。
烧制的温度、时间和气氛对陶瓷制品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般来说,烧制分为初烧和再烧两个阶段,初烧是将陶瓷制品进行低温烧制,使其初步固化;再烧则是将初烧后的陶瓷制品进行高温烧制,使其达到所需的硬度和密度。
6. 包装。
经过烧制后的陶瓷制品需要进行包装,以保护其表面免受磨损和污染。
包装的方式多样,可以采用纸盒、泡沫塑料、布袋等材料进行包装。
以上就是陶瓷的工艺流程,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经过精心的设计和严格的操作,才能制作出高质量的陶瓷制品。
陶瓷生产详细工艺流程
![陶瓷生产详细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068aa0d8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44.png)
陶瓷生产详细工艺流程陶瓷是一种古老的工艺品,它通过对陶土进行成型、干燥、烧制等工艺步骤制作而成。
下面将详细介绍陶瓷生产的工艺流程。
1. 选料。
陶瓷的主要原料是陶土,而陶土的种类不同,制作的陶瓷也会有所差异。
在选料阶段,首先需要对陶土进行筛分,去除其中的杂质,然后根据不同的产品需求,选择合适的陶土配比。
2. 成型。
将经过筛分的陶土与水混合,形成泥浆状的陶泥。
然后将陶泥放入成型机中,经过压制或注塑成型,制成陶瓷制品的初型。
3. 干燥。
成型后的陶瓷制品需要进行干燥处理,以去除其中的水分。
一般来说,干燥分为自然风干和人工烘干两种方式。
自然风干需要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中放置一段时间,而人工烘干则需要将陶瓷制品放入烘干室中进行加热处理。
4. 装饰。
陶瓷制品在干燥后,可以进行装饰处理。
这包括上釉、彩绘等工艺步骤。
上釉是为了增加陶瓷制品的光泽度和硬度,而彩绘则是为了赋予陶瓷制品更加丰富的艺术表现力。
5. 烧制。
装饰完成后的陶瓷制品需要进行烧制。
烧制是整个陶瓷生产工艺中最为关键的一步,也是最为复杂的一步。
烧制的温度、时间等参数都需要严格控制,以确保陶瓷制品的质量。
一般来说,烧制分为初烧和再烧两个阶段,其中初烧是为了将陶瓷制品中的有机物质烧尽,而再烧则是为了使陶瓷制品达到所需的硬度和密度。
6. 检验。
烧制完成后的陶瓷制品需要进行质量检验。
主要包括外观质量、尺寸精度、化学成分等方面的检测。
只有通过了严格的质量检验,陶瓷制品才能够进入下一个生产环节。
7. 包装。
通过质量检验合格的陶瓷制品将进行包装。
包装是为了保护陶瓷制品在运输和销售过程中不受损坏,一般采用纸箱、泡沫等材料进行包装。
8. 成品。
经过包装后的陶瓷制品就成为了最终的成品,可以进行销售和使用。
以上就是陶瓷生产的详细工艺流程。
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经过严格的控制,以确保陶瓷制品的质量和艺术价值。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的介绍,读者能够对陶瓷生产工艺有更深入的了解。
陶瓷生产工艺流程
![陶瓷生产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95edb201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27.png)
陶瓷生产工艺流程陶瓷是一种古老而又广泛应用的工艺品,它以其独特的质地和美丽的装饰而受到人们的喜爱。
陶瓷制作工艺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才能完成。
下面将介绍陶瓷生产的工艺流程。
1. 原料准备。
陶瓷的原料主要包括粘土、瓷石、石英和长石等。
这些原料需要经过精细的筛选和配比,以确保陶瓷制品的质地和颜色符合要求。
在原料准备阶段,需要根据产品的要求和配方,将各种原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均匀。
2. 成型。
成型是陶瓷制作的第一道工序,它包括手工成型和机械成型两种方式。
手工成型是指陶工将经过混合的陶泥放在转轮上,通过手工操作使其成型;而机械成型则是利用成型机器将陶泥压制成所需形状。
在成型的过程中,需要根据产品的设计要求和规格进行精确的操作。
3. 干燥。
成型完成后的陶瓷制品需要进行干燥,以去除其中的水分。
通常采用自然风干或者烘干的方式进行干燥,这个过程需要根据产品的大小和厚度进行适当的控制,以避免出现开裂或变形的情况。
4. 装饰。
装饰是陶瓷制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可以通过贴花、彩绘、刻画等方式进行。
装饰的方式和图案需要根据产品的设计要求和风格进行选择,以使陶瓷制品更加美观和富有艺术性。
5. 烧制。
烧制是陶瓷制作的关键工序,它包括初烧和釉烧两个阶段。
初烧是将装饰完成的陶瓷制品放入窑炉中进行烧制,以使其硬化;而釉烧则是在初烧完成后,对陶瓷制品进行釉料的施加,并再次放入窑炉中进行高温烧制,以形成坚固的釉面。
6. 检验。
在烧制完成后,需要对陶瓷制品进行严格的检验,以确保其质量和完整性。
检验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检测、釉面质量检验等多个方面,只有通过了检验的产品才能够进入下一个工序。
7. 包装。
最后,经过检验合格的陶瓷制品需要进行包装,以保护其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不受损坏。
包装的方式和材料需要根据产品的特点和要求进行选择,以确保产品的完好无损。
通过以上工艺流程,陶瓷制品最终完成了从原料到成品的全过程。
每一个工序都需要经过精细的操作和严格的控制,以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和美观。
陶瓷制造施工工序
![陶瓷制造施工工序](https://img.taocdn.com/s3/m/da04145b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2f.png)
陶瓷制造施工工序陶瓷制造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工艺过程,其中包含了多个施工工序。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陶瓷制造的主要工序及流程。
一、原料准备首先,陶瓷制造的第一步是原料准备。
陶瓷的主要原料包括瓷土、石英、长石等。
这些原料需要经过洗净、粉碎、筛分等处理,以确保原料质量的优良,并为后续工序打下良好基础。
二、制浆制浆是陶瓷制造中的重要工序之一。
经过原料准备后,需要将原料通过混合、加水等工艺步骤制成瓷浆。
制浆的质量和稳定性直接影响到最终陶瓷产品的质量。
三、成型成型是将制好的瓷浆注入模具中,通过挤压、压制等方式使其成型的工序。
成型的工艺要求非常严格,需要保证产品的尺寸精准、表面光滑,以满足不同产品的要求。
四、干燥成型后的陶瓷坯体需要进行干燥处理,以去除多余水分,确保坯体结实和稳定。
干燥的温度和时间需要根据具体产品的要求进行控制,以避免产品开裂或变形。
五、装饰装饰是陶瓷制造中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釉料、彩绘等方式对陶瓷产品进行装饰,赋予其美观的外观和独特的风格。
不同的装饰工艺能够带来不同的视觉效果。
六、烧制烧制是陶瓷制造的最后一道工序,通过高温烧制使陶瓷产品硬化并形成特定的结构。
烧制的温度和时间需要精确控制,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七、包装最后,陶瓷产品经过检验合格后,需要进行包装。
包装能够有效保护产品免受损坏,并便于运输和销售。
合适的包装设计也能够提升产品的附加值。
通过以上工序的精心安排和严格控制,陶瓷制造能够生产出优质的陶瓷产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同时也展现了传统工艺和现代技术的完美结合。
希望本文对您了解陶瓷制造的工序有所帮助。
制作陶瓷工艺流程
![制作陶瓷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2deef2b7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6d.png)
制作陶瓷工艺流程
陶瓷制作工艺流程包括原料准备、成型、干燥、装饰、烧成等环节。
以下为详细描
述:
1. 原料准备:需要选择合适的原料,主要包括瓷土、釉料和颜料。
瓷土是主要成分,常见的有高岭土、长石等。
釉料用于给陶瓷表面涂层,增加光泽和色彩,常见的釉料有釉蓝、透明釉等。
颜料则用于在陶瓷上进行彩绘或装饰。
2. 成型:将准备好的原料放入搅拌机中,加入适量的水混合,搅拌成糊状物。
然后,将糊状物倒入模具中,通过挤压、压制、注浆等方法将其成型。
常见的成型方法有挤出成型、注浆成型、手工成型等。
3. 干燥:将成型好的陶瓷制品放置在通风干燥室中,让其自然干燥。
干燥的目的是
去除陶瓷中的水分,使其达到适合进行装饰和烧成的状态。
干燥时间的长短取决于陶瓷制
品的大小和厚度。
4. 装饰:干燥后,可以对陶瓷制品进行装饰,常见的装饰方法包括彩绘、刻花、贴
花等。
彩绘采用颜料进行绘画,可以根据设计要求选择不同的颜料进行创作。
刻花则利用
刀具在陶瓷表面进行雕刻,贴花则是将彩绘好的花纹等物贴在陶瓷表面。
5. 烧成:陶瓷制品经过装饰后,需要进行烧成。
烧成的温度和时间根据所用原料和
制品的种类而定。
一般情况下,先进行预烧,使陶瓷制品硬化,然后再进行高温烧成,使
其结晶并形成坚固的陶瓷体。
烧成后,制品会发生体积收缩,因此需要进行尺寸调整。
以上便是陶瓷制作的整体流程及每个环节的详细描述。
陶瓷生产的工艺流程
![陶瓷生产的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d967def9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1e.png)
陶瓷生产的工艺流程一、原料准备阶段1.1 选择原料:陶瓷生产的原料主要有粘土、石英砂、长石、白云石等,根据产品不同需求选择不同比例的原料。
1.2 研磨:将选好的原料进行研磨,使其成为细粉末,以便后续工艺使用。
1.3 混合:将各种原料按比例混合均匀,以保证产品质量和稳定性。
二、成型阶段2.1 制作模具:根据产品设计图纸制作模具,模具材质多为硅胶或橡胶。
2.2 压制成型:将混合好的原料放入模具中,采用压制或挤压等方式进行成型。
2.3 干燥处理:将成型好的陶器放置在通风干燥室中进行自然干燥或加速干燥处理。
三、装饰阶段3.1 手工装饰:采用手工刻画、彩绘等方式进行装饰,以增加产品美观度和艺术性。
3.2 印花装饰:采用印花机将图案印在陶器表面,以实现批量生产和一致性。
3.3 烧结前处理:将装饰好的陶器进行烘干处理,以保证烧结过程中不会出现开裂或变形等问题。
四、烧结阶段4.1 装窑:将陶器放置在窑内,窑内温度和气氛控制是关键。
4.2 烧结:采用高温烧结方式进行加热处理,使陶器成为坚硬的陶瓷产品。
4.3 退火:将已经烧结好的陶器放置在窑内进行缓慢冷却处理,以保证产品质量和稳定性。
五、包装阶段5.1 检验:对于已经完成的陶瓷产品进行检验,确保产品无明显缺陷和损伤。
5.2 包装:对于合格的产品进行包装,采用纸箱、泡沫塑料等材料进行包装防护。
5.3 运输:将包装好的产品运往销售渠道或客户手中。
六、清洗阶段6.1 清洗:对于已经使用过的陶瓷制品进行清洗处理,以便下一次使用。
七、回收利用阶段7.1 回收:对于已经损坏或无法使用的陶瓷制品进行回收处理。
7.2 粉碎:将回收的陶瓷制品进行粉碎处理,以便重新利用。
7.3 再利用:将粉碎好的陶瓷制品用于生产新的陶瓷产品,实现资源的再利用和循环利用。
以上就是陶瓷生产的工艺流程,每一个步骤都非常重要,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整个产品质量出现问题。
因此,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每一个环节,确保产品质量和稳定性。
制作陶瓷的工艺流程
![制作陶瓷的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738c3307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a2.png)
制作陶瓷的工艺流程
一、陶瓷制作的工艺流程
1. 收料:
将原料料入干粉料料筒,料斗料筒中放入适量料料,将料料按顺序倒入陶瓷机成品料斗,按所需要的原料电子计量单计量,人工观察料斗中是否有残留的杂质,如有,则及时清理
2. 吹塑
将料斗中的料料由机械吹塑,生成陶瓷坯,可以达到需要的成品大小尺寸,形状等
3. 饰面
将陶瓷坯进行分割,分类,并进行车削,圆板,抛光,抛光,油漆,贴花,热压花,以至成品装饰处理
4. 烧制
将饰面处理完成的陶瓷坯进行烧制,烧制时间,温度,时间都不能太长,否则陶瓷坯可能烧糊,或者烧坏
5. 包装
将陶瓷成品完成后,进行包装,按照客户订购要求,进行包装,保证陶瓷成品安全可靠
6. 运输
将包装完毕的陶瓷成品运输至指定的地点,保证陶瓷成品安全送达。
- 1 -。
陶瓷的生产工艺流程
![陶瓷的生产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6cf2abb0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3b.png)
陶瓷的生产工艺流程陶瓷是指以无机非金属物质为原料,经过成型、干燥、烧结等工艺制成的一种制品。
而陶瓷的生产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原料准备、成型、干燥、装饰、烧结等几个环节。
以下是陶瓷生产工艺的详细流程:一、原料准备:1.1、确定陶瓷产品所需的原料,常见的原料有粘土、石英、长石、煤泥、白土等。
1.2、对原料进行筛分、破碎等预处理工序,除去杂质。
二、成型:2.1、按照设计要求和产品形状,选择适合的成型方法,一般有手工成型、注塑成型、温压成型、挤塑成型等。
2.2、根据成型方法,将经过粉碎和混合处理的原料加入到成型模具中,施加压力使其定型,并取出模具。
三、干燥:3.1、待成型的陶瓷制品需要进行干燥处理,以去除成型过程中含有的水分。
3.2、常见的干燥方法有自然干燥和人工干燥两种,其中人工干燥一般采用电热器、煤油灯等加热设备。
3.3、在干燥过程中要控制温度和时间,以免过快或过慢导致制品出现开裂、变形等问题。
四、装饰:4.1、在成品完成干燥后,可以进行装饰处理,以增加陶瓷制品的美观性和附加价值。
4.2、常见的装饰方法有贴花、彩绘、烧制、喷釉等,也可以采用印刷技术将图案印在陶瓷表面。
五、烧结:5.1、装饰完成后,将陶瓷制品放入窑炉中进行烧结处理。
5.2、烧结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温度和时间,根据陶瓷材料的特性确定合适的烧结温度和保持时间。
5.3、烧结过程中,陶瓷制品中的微观结构发生变化,从而使制品具有一定的强度、致密度和耐高温性能。
六、包装:6.1、经过烧结后的陶瓷制品需要进行包装,以保护产品不受损坏。
6.2、常用的包装材料有纸箱、泡沫、包装纸等,根据产品尺寸和形状,选择适合的包装形式。
七、质检:7.1、对包装完成的陶瓷制品进行质量检验,以检查产品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市场需求。
7.2、常见的质检项目包括外观质量、尺寸精度、硬度、韧性等。
八、存储和运输:8.1、质检合格的陶瓷制品可以入库,进行存储。
8.2、为了保证产品质量,陶瓷制品需要注意防潮、防碰撞等措施,在存储和运输过程中要避免受潮、破损。
陶瓷的工艺流程
![陶瓷的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471e5fb1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26.png)
陶瓷的工艺流程
《陶瓷的制作工艺》
陶瓷制作是一门古老而复杂的工艺,它要经历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需要技艺精湛的工匠来完成。
下面是陶瓷制作的一般工艺流程:
1. 选料: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原料,通常陶瓷制作所需的原料有粘土、瓷土、石英、长石等。
这些原料要先经过混合搅拌,使其达到适合制作陶瓷的状态。
2. 成型:经过混合的原料需要进行成型。
最常见的成型方法有手工成型和机械成型两种。
手工成型通常由经验丰富的工匠来完成,而机械成型则是通过模具来完成。
3. 干燥:成型完成后的陶瓷制品需要进行干燥。
这个过程要慢慢进行,以避免出现开裂等问题。
4. 烧制:干燥完成后的陶瓷制品要放入窑中进行烧制。
这个过程需要根据不同的陶瓷种类和设计来控制温度和时间。
5. 上釉:烧制完成后的陶瓷制品需要进行上釉。
上釉的目的是增加陶瓷的光泽和硬度,并保护其表面不受损。
6. 装饰:上釉完成后,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装饰。
这包括绘画、雕刻等工艺,使陶瓷制品更加精美。
以上就是一般的陶瓷制作工艺流程。
在每个环节都需要工匠们的精心打磨和处理,才能制作出优质的陶瓷制品。
陶瓷的工艺流程看似简单,其实却需要经验和技艺的积累。
陶瓷制做工艺流程
![陶瓷制做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6cd6abb0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17.png)
陶瓷制做工艺流程陶瓷制作工艺流程是指将原料经过一系列的加工、成型、烧制等工艺过程,最终制成陶瓷制品的整个生产过程。
下面是一个大致的陶瓷制作工艺流程:1.原料准备:根据产品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原料。
通常,陶瓷制品的原料包括粘土、瓷土、石英和长石等。
这些原料需要经过研磨、筛分等处理,确保原料的细腻程度和均匀度。
2.配料和混合:根据产品的配方,将不同的原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在一起。
通过搅拌、干燥等过程,使得原料均匀掺杂在一起,形成均匀的原料混合物。
3.形成和成型:将混合好的原料进行成型。
常见的成型方式有手工成型、轧制、压制、注塑等。
手工成型是传统的成型方式,需要熟练技术的工人来完成。
而机械成型则通过专用的机器设备实现,效率更高。
无论使用何种成型方式,目的都是将原料以合适的形状成型。
4.干燥和修整:将成型好的陶瓷制品进行干燥处理。
这个过程需要将制品放置在温度适宜、湿度适当的环境下,使其逐渐由潮湿变为干燥。
干燥完成后,对制品进行修整,去除表面的瑕疵和不规则。
5.修饰和装饰:对于需要进行修饰和装饰的陶瓷制品,这个步骤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采用各种方法,如刻画、彩绘、贴花等,来增加制品的艺术价值和美观度。
6.烧制:陶瓷制品经过修饰和装饰后,需要进行烧制。
烧制是将陶瓷制品置于高温环境下,使原料发生化学反应,并产生结晶和硬化的过程。
该过程分为干燥、烧结和冷却三个阶段。
-干燥:将陶瓷制品放置在干燥炉中,逐渐将水分挥发掉,达到干燥的状态。
-烧结:在高温下,烧制陶瓷制品。
这个过程中,原料中的矿物物质开始熔化,发生化学变化,使得陶瓷制品表面产生光泽。
-冷却:将烧制好的陶瓷制品慢慢冷却,避免温度过快变化导致的制品破裂。
7.包装和检验:烧制和冷却后的陶瓷制品需要进行包装和检验。
首先对成品进行外观检验,确保没有明显的瑕疵和缺陷。
然后,根据产品的要求,进行适当的包装和标识,以方便存储、运输和销售。
以上是一个大致的陶瓷制作工艺流程,其中每个环节的具体细节和方式还会根据不同的陶瓷产品类型和加工方式有所不同。
陶瓷制作工艺流程介绍
![陶瓷制作工艺流程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635344f6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34.png)
陶瓷制作工艺流程介绍一、原材料准备陶瓷的主要原材料包括粘土、石英砂、长石和瓷石等。
在制作陶瓷之前,首先需要将这些原材料进行筛选、研磨和混合,以确保材料的均匀性和纯度。
二、制作坯体制作陶瓷的第一步是制作坯体。
将混合好的原材料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形成泥浆状的胚体,然后将胚体进行塑造。
常用的塑造方法有手工塑造、注塑和挤压等。
三、干燥塑造完成后,需要将坯体进行干燥。
干燥的目的是将坯体中的水分蒸发掉,使其变得坚硬和稳定。
一般采用自然干燥和人工干燥相结合的方法,以避免坯体的开裂和变形。
四、装饰在干燥之后,可以对陶瓷进行装饰。
常见的装饰方法有刻花、绘画、贴花和彩绘等。
装饰的目的是增加陶瓷的美观性和艺术性。
五、烧制装饰完成后,陶瓷需要进行烧制。
烧制的目的是将陶瓷坯体变成坚固的陶瓷制品,并使其具有一定的物理和化学性能。
烧制过程分为干燥烧和高温烧两个阶段,其中高温烧的温度通常在1000℃以上。
六、上釉烧制完成后,陶瓷制品需要进行上釉。
釉料是由玻璃粉末和颜料等原料制成的,可以增加陶瓷的光泽和防水性。
上釉的方法有浸釉、刷釉和喷釉等。
七、再次烧制上釉完成后,需要再次进行烧制。
这次烧制的温度通常较低,一般在800℃左右。
烧制完成后,陶瓷制品表面形成一层光滑的釉面,具有一定的强度和耐磨性。
八、检验和包装对陶瓷制品进行检验和包装。
检验的目的是检查陶瓷的质量和外观是否符合要求,包装的目的是保护陶瓷制品不受损坏。
常见的包装方式有纸盒包装、泡沫包装和木箱包装等。
以上就是陶瓷制作的主要工艺流程。
从原材料准备到最后的包装,每个环节都需要精心操作,以确保制作出优质的陶瓷制品。
陶瓷制作工艺的精湛和独特性,使得陶瓷成为了一门独具魅力的艺术和工艺。
无论是在餐桌上的瓷器、装饰品、还是建筑陶瓷,都能展现陶瓷的独特魅力和艺术价值。
陶瓷生产工艺流程
![陶瓷生产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f668ee1d7375a417866f8f8b.png)
陶瓷生产工艺流程陶瓷生产工艺流程图1原料工序:坯釉原料进厂后,经过精选、淘洗,根据生产配方称量配料,入球磨细碎,达到所需细度后,除铁、过筛,然后根据成型方法的不同,机制成型用泥浆压滤脱水,真空练泥,备用;对于化浆工艺,把泥浆先压滤脱水,后通过加入解凝剂化浆,除铁、过筛后备用;对注浆成型用泥浆,进行真空处理后,成为成品浆,备用。
成型工序:分为滚压成型和注浆成型。
然后干燥、修坯,备用。
烧成工序:在取得白坯后,入窑素烧,经过精修、施釉,进行釉烧,对出窑后的白瓷检选,得到合格白瓷。
彩烤工序:对合格白瓷进行贴花、镶金等步骤后,入烤花窑烧烤,开窑后进行花瓷的检选,得到合格花瓷成品。
包装工序:对花瓷按照不同的配套方法、各种要求进行包装,即形成本公司的最终产品,发货或者入库。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Nur für den persö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только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以下无正文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Nur für den persö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только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以下无正文。
陶艺制作过程的主要工序
![陶艺制作过程的主要工序](https://img.taocdn.com/s3/m/7e681e53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2d.png)
陶艺制作过程的主要工序在陶艺制作的过程中需要经过很多流程才能够制作出一个精美的陶艺作品。
那么,你知道陶艺的制作流程是什么吗?以下是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陶艺工艺的制作流程,希望能帮到你。
陶瓷工艺的制作流程1 坯料制配工艺A、搅拌工艺:单一陶瓷原料按配方过磅投放——搅拌池搅拌均匀——抽浆高位池——过筛(2次)——除铁(2次)——沉浆池——抽浆榨泥——粗练——陈腐(15天)——精练(2次)——送成形配用。
B、球磨工艺:单一陶瓷原料按配方过磅投放——球磨机中——按比例加水——球麻定时抽浆检测细度——放浆沉浆池——过筛(2次)——除铁(2次)——沉浆池——抽浆榨泥——粗练(2次)——陈腐(15天)——精练(2次)——送成形配用。
2 釉料制配工艺A、釉用单一原料按配方过磅投放——球磨机中——按比例加水——球磨定时抽浆检测细度——放浆——过筛(2次)——除铁(3次)——存浆池陈腐备用。
3 日用陶瓷成形工艺流程A、机压成形工艺流程泥料——切泥片——压坯——带模干燥——脱模——坯体干燥——磨坯——捺水施内釉——捺外水沾外釉——取釉——扫灰检验——装匣——烧成。
B、注浆成开工艺流程泥料化浆——高位浆桶——注浆——添浆——倒出余浆——带模干燥——起坯——利假口——坯体干燥——汤釉——接把嘴——补外水——沾釉——扫灰检验——装匣——烧成。
掌握陶艺的技艺陶艺家只有熟练地掌握了相关技艺,在陶艺创作过程中才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熟练的技艺是将思想、个性和情感“物化”在陶艺作品中的首要前提。
同时,作为一个陶艺家,他应该是一个多面手,他应该了解和掌握陶瓷制造的全过程,无论是生产工艺方面,还是制作技艺方面,他都必须是一个专家。
在日本,一件陶艺作品的完成都是由陶艺家从头到尾亲身参与的,从泥料的配制,到拉坯、利坯,到装饰、施釉,直到最后的烧成。
这种全过程的参与最大限度地保证了作品的个性和品格,以及陶艺家情感的自然流露。
技艺是陶艺家进行艺术表现的重要手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陶瓷制做工艺流程制模雕型(厡形阶段)木擳土(深灰色):是一种水性土,质地较细,可做不规则的雕模石膏(白色):质地较硬,适合作比较工整的雕模油土(土黄色):不需保湿,常用来做poly的雕模或是厚度较薄易龟裂的浮雕。
此阶段须注意:原型厚薄均匀,比例合理才能避免日后有开裂的问题浮雕之深浅、角度需适中便于分片,如有利角将造成卡模。
转角要圆,避免利角造成开裂。
原型会比图稿尺寸大或高,由于每一种土因烧成温度不同都有其收缩比的关系陶土分类烧成温度越高收缩比越高吸水率越低,与硬度也成正比分片(样品模)利用石膏将原形翻制成模具。
此阶段须注意为避免模线问题,分片数愈少越好,分片时也须注意每片之间隙不可过大。
若曾上过钾肥皂(是一种隔离剂)需清洗干净,以避免日后发生针孔、气泡瑕疵。
包case-意指大货生产时,为复制子模所需而翻制的母模(阳模,材质为超硬石膏)利用母模可以再重复分片,即可产出后续许多子模。
此阶段须注意:一个母模的寿命约3年,约可制造70-80个子模。
一个子模约可生产60~80个产品。
(视纹路之复杂程度而定)由于不断的重复生产使得石膏的吸水率越来越低,故一日中,灌制泥胚的时间一件比一件长。
为避免模线粗大,包case 时须注意,模具必须密合以避免泥浆由未密合之模线渗出造成模线太粗。
敲模即将模具分开。
成型- 分为以下数种方式:1、手灌浆利用石膏模吸水特性,将接触石膏模壁面的泥浆水分吸干形成泥胚。
多用于雕型比较立体或不规则的器型此阶段注意事项第一次灌浆约静置25 分钟,即可将泥浆倒出。
第二次灌浆之后静置时间需陆续增长,此因石膏吸水特性会因使用率的频繁而陆续降低,所以时间需再加长。
一个子模一天大约可灌12 个就要休息。
13英寸以上的产品壁厚约为6~7mm—般大小的璧厚约留4mm 灌浆时须注意模具的密合度,以避免膜线或变形的问题。
2、手工成型分为手拉胚及手工雕塑,多用于较高级或线条较多的产品。
3、高压注浆利用高压灌注机将泥浆由上往下冲入模具中,所需时间较短,故产量高(与手灌浆比较)。
只能用于上下开模的产品(深度不能太深)。
例如:肥皂盘、餐盘。
垃圾桶、漱口杯、或其它深底的产品不适用此种方式生产。
(深度不可太深)此阶段须注意:表面凹陷:由于脱胚时泥浆未干形成表面凹陷。
注浆缝合线- 两浆汇流时的线。
4、滚压利用不绣钢制模具,上模旋转移动将泥块滚制成型。
多用于浅口对称器型、盘子、浅口碗等。
此阶段注意事项避免模具滚压时形成之波浪纹(泥纹)。
由于模具费用较高所以多为大量生产时才会开模。
5、冲压利用冲压不绣钢模具机器高速冲击泥块成型。
多用于对称对象等基本器型,产量高(与手灌浆比较)。
此阶段注意事项由于模具费用较高所以多为大量生产时才会开模。
变形:脱胚未干,或取出方式疏忽导致变形。
针孔:泥胚抽真空不彻底,残留空气形成针孔。
或是模具内有石膏屑、灰尘,或隔离剂未清理干净导致泥胚于该点无法吸附而形成气泡。
变形:大盘类若底部脚小不够支撑盘子重量,可调整盘边之倾斜度可避免此问题。
整修、连接、打孔连接附件接合点要与主体的弧度一致,并且接触面积要适当、干湿度要一致使其收缩比相同,以避免素烧时开裂。
对于较大的中空附件需让空气能顺利排出再接合。
切边将利角洗圆滑,避免开裂。
(太利角因张力因素会再素烧时开裂)避免泥胚太湿时整修,使得各部位收缩比不均造成开裂。
打孔时需避免泥块或泥粒掉入接合孔中。
刮模线胚体太湿时刮模线会看不到模线的存在而忽略,所以需先烤过再刮模线。
洗胚很重要,需将之前上过的隔离剂或是附着于胚体上的脏污清除以避免后续开列或气泡针孔.. 等问题。
素烧烘烤- 为避免素烧时胚体仍有水分导致各部位收缩比不一致开裂所以会先经低温烘烤。
时间约需7-8 小时。
素烧-视窑炉不同时间也不同。
一般多为10 个小时。
此阶段多只进行低温素烧,窑速要适当由低至高再降温。
素烧之后胚体的收缩比已达一定程度,即使后续再进行釉烧也不会大幅度收缩。
要避免暗裂- 主要是坏璧太厚,导致散热不均。
用金属棒敲击若声音响亮则为良品,若声音混浊有可能有暗裂状况。
一般素烧温度如下:白云土:800-1000 半瓷:850度全瓷:980 度窑炉立方窑(梭子窑)- 特色窑温固定。
隧道窑-长约40m~60m用台车的方式将胚体推入窑中,循序渐进的增加温度,约40分钟推入一台。
一台车烧成约需历经12~14小时。
温差较大。
滚道窑-用滚轮传送,温度较稳定。
时间约需至少4小时。
南方工厂多用-低温素烧高温釉烧色料附着力较高,手绘层次佳。
宜兴(精陶土)- 高温素烧低温釉烧两者之差别: 精陶土胚体吸色力低以致显色力较差。
施釉+彩绘釉上彩-先上釉再上彩绘多用于半瓷或红土,由于半瓷及红土本身有颜色所以先上釉可以盖掉底色再行彩绘。
釉下彩-先彩绘再上釉多用于白云土或精陶土,白云土若用釉上彩绘较无意义且浪费。
用此种方法,须于彩绘后先烤色,增加釉料的吸附力,让手绘油先挥发掉,否则会影响釉的吸收。
釉上彩泛底- 可再彩绘后再加一层釉可改善。
跳釉- 手绘彩过厚或浓即会出现此问题。
流釉- 釉的流动性过差或优都会形成釉面厚薄不均,造成釉胚表面不平整。
缩釉- 表面油质吸附渗透导致釉面与胚体无法结合;釉层太厚蒸发孔堵塞;素胚未干即上釉;死角或凹陷处的釉面与胚体仍夹杂空气。
露白- 绘彩疏忽或施釉不完全、太薄。
白点-多发生再粉色系釉中,因为其中有一成分(锆白粉)会沉积。
解决方式: 降低窑温。
表面光泽黯淡- 釉烧未达釉药的的设定温度以致未烧成完全无法显出釉彩光泽。
水玻璃(是一种增加流动性的化学物质)堆积:由于增加泥浆流动的速度而使得产品侧面或底部有沉积现象与其它部分形成色差。
釉药一般常识釉药是一种矿物质由(50%纳长石+50%助熔剂)为基础所组成,再依不同的釉药性质及需求增加或减少其它矿物质的比例。
釉药分为生料(未经煅烧)及成釉(已去除杂质&已经过锻烧),除了窑变釉外其它釉料多半是成釉。
釉药的调制比例与釉烧温度息息相关,需特别重视此阶段,才能使得釉烧后真实呈现客户需求的色相及平光或无光效果。
不同性质的釉药氧化釉(流动性较强的釉药)- 透明度高,流动性强。
但太鲜艳的颜色往往难以调出。
如绿色、咖啡色.. 等。
透明色釉- 有透明度,可看到胚体颜色。
色釉-重要成分为高岭土(为增加土及釉的结合),颜色附着力强,看不到胚体颜色。
但熔点高,白土多无法承受这样的高温,会有上色不均附着力不佳的问题。
平光- 因烧成温度不同来控制。
平光效果较难控制,因为烧的过高或过低都无法呈现效果。
亮光- 与平光釉药的基本成分一样,以温度及成分比例来达成釉面亮度,以致变成亮光。
裂纹釉(成分中含较多的纳长石)- 系以膨胀系数的不同来控制裂纹效果。
当胚体的膨胀系数大于釉,则膨胀撑开釉面形成裂纹效果。
反之则形成剥壳现象。
FYI 裂纹于出窑后才开始产生。
窑变釉-有氧化物的成分,因为其厡釉料是生料(未经煅烧)+氧化物,所以釉药可变因素高,再釉烧时需特别注意窑位及窑温来控制烧成效果。
透明釉与一般釉的差别在于硅酸锆(乳浊剂)的成分,有此成分会使得釉药不透明。
浓彩效果即是增加了此成分。
突釉- 用温度控制效果,突釉温度比一般色料高色料- 透明液态,内含釉15%-20%。
色釉- 釉(无味)里头加上色料,与色料之比例通常为1:1 。
一般色彩常识三原色-红、黄、蓝这三个颜色是无法从别的颜色调出。
但可以互相调出别色系。
红+黄=橘。
黄+蓝=绿。
红+蓝=紫寒色系:蓝、绿、紫。
暖色系:红、橘、黄、咖啡。
无彩系:黑、白、灰。
金属色- 金、银。
互补色:不能相迭会出现脏色。
如红+绿;紫+黄;蓝+橘。
但可以搭配会有互补的效果。
色相-??不同的颜色称为不同的色相??色系- 同一类别的色彩。
明度- 色彩深浅的程度彩度- 色彩鲜艳的程度。
专业技术名词浮雕- 表面突起阴雕- 表面凹下手绘- 胚上用手工沾色料绘彩喷点- 喷枪或其它道具喷彩(色)浓彩- 色料上多层使得色彩浓重笔刷纹-用笔刷妨古(复古)效果渐层釉烧最重要的阶段,釉料要经过釉烧才能呈现最终结果。
一般时间需10 个小时左右,视窑炉而定。
(滚道窑四小时;隧道窑八小时)一般釉烧温度如下:白云土:1050度半瓷:1180度全瓷:1280度贴花或其它加工处理花纸制作需提供花纸厂完整的图案、色卡、器形、最好是客户提供的高分辨率光盘给花纸厂排版。
越充足的信息越能做出符合需求的花纸。
烤花温度约750 度-850 度。
釉上花-釉烧;贴花;烤花(780F-850) 釉中花-上釉;贴花;釉烧釉下花-贴花;烤花(780_850);上釉;釉烧白底花纸( 衬底)- 颜色或底色会影响花纸图案颜色时可衬白底。
透明底花纸- 无衬底花纸。
花纸-粉陶色系无陶瓷的釉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