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名校试题汇编 专题14 区域经济发展(学生版)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考点14区域经济发展1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2021学年)

高中地理考点14区域经济发展1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2021学年)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考点14 区域经济发展1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考点14 区域经济发展1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考点14 区域经济发展1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考点14 区域经济发展一、选择题(2012·海南文综·T16~18·9分)图中甲地出产的小枣因核小肉厚、含糖量高而成为优质红枣品种。

据此完成1~3题。

1。

甲地因地制宜种植该品种枣树,主要是因为其( )A.耐旱ﻩB.耐涝ﻩ C。

抗病虫害ﻩD。

占耕地少2。

对甲地枣树生长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 )A.干旱ﻩB.洪涝ﻩC。

台风ﻩ D.冻害3。

甲地小枣品质优良,主要是因为该地( )A.光照强,气温日较差大B。

气温日较差小,降水多C.降水少,地形平坦ﻩD。

绿洲广布,土壤肥沃【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组关键抓住以下三点:(1)根据图中甲地的经纬度位置,确定当地的气候特征.(2)甲地的年降水量少于150mm。

(3)甲地海拔高于2 000m。

【解析】1选A,2选D,3选A.第1题,根据图中甲地的经纬度位置和年等降水量线,可以确定其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年降水量少于150mm,所以该品种枣树比较耐旱。

第2题,甲地纬度较高,而且海拔大于2 000m,所以冬季的低温容易对枣树形成冻害。

第3题,甲地位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少,光照强,气温日较差大,这是发展农业的有利因素。

(2012·新课标全国卷•T1~3•12分)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飞速发展,耕地不断被挤占.但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总产量仍连续增长。

【真题探究与变式训练】专题14中国的经济发展(原卷版)

【真题探究与变式训练】专题14中国的经济发展(原卷版)

主题三中国地理专题14 中国的经济发展中考命题方向考向一交通运输考向二农业考向三工业考向一交通运输例1(2022·北京)冷链物流(图左)利用温度控制、保鲜等技术和冷库、冷藏车等设施设备,确保产送达目的地过程中始终保持规定温度。

图右为我国冷链物流骨干通道规划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1-3小题。

1.我国冷链物流()A.所有骨干通道均交会于北京B.骨干通道纵贯南北、连接东西C.主销区集中分布于西部地区D.主销区覆盖所有省级行政中心2.冷链物流骨干通道网体现我国()①地处热带,国土辽阔②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③环境多样,物产丰富④居民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的提升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我国冷链物流骨干通道网的完善,可以()①降低产品运输的能源消耗②带动沿线区域发展③减少产品变质造成的浪费④提升人民生活品质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例2(2022·四川凉山)2021年12月,被称为我国又一“史诗级工程”的川藏铁路全面开工建设,其总里程为1838公里,预计总工期为11年。

下图为在建川藏铁路及周边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4-6小题。

4.图中阴影部分是被誉为“中华水塔”的三江源地区,以下河流不是发源于此处的是()A.长江B.黄河C.澜沧江D.珠江5.图中虚线表示在建川藏铁路,其修建难度远大于青藏铁路的主要原因是()A.生态环境优良B.地形、地质条件复杂C.多东西走向的山脉、河流D.跨我国地势一、二、三级阶梯6.图中的交通枢纽①是()A.郑州B.株洲C.徐州D.兰州例3(2022·陕西)福州至台北的高速铁路是我国《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2021—2035)规划建设的一条重要线路。

读台湾海峡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7-9小题。

7.台湾海峡()A.连接黄海与南海B.位于祖国大陆与台湾岛之间C.位于我国东北部D.北部有北回归线穿过8.建设福州至台北高速铁路的意义不包括()A.加强海峡两岸文化交流B.促进海峡两岸贸易往来C.方便海峡两岸探亲访友D.可以完全取代海洋运输9.福台铁路跨越台湾海峡有建跨海大桥、填海造陆等方案,相较于填海造陆,建跨海大桥更有利于()A.增加运量B.提高运速C.抵御台风侵袭D.保障海峡通航例4(2022·湖南永州)进入新时代,中国铁路高速发展,铁路网络不断完善,通车里程快速增长。

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时事热点专题训练14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含详解

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时事热点专题训练14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含详解

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时事热点专题训练热点14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一、单项选择题(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历经8年谈判,2022年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成员方包括东盟6国和中、日、澳大利亚、新西兰,标志着当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经济规模最大的自由贸易区正式起航。

RCEP旨在通过消减关税(产品零关税)及非关税壁垒,建立一个区域统一大市场。

印度于2019年退出谈判,暂未加入。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中国积极加入RCEP自贸区的主要目的是()A.扩大产品市场份额B.降低产品生产成本C.提高产品销售价格D.促进产品生产扩散2.印度退出RCEP谈判的主要原因是()A.市场规模狭小B.劳动力数量短缺C.新冠疫情严重D.制造业竞争力弱贸易差额指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之间的差额,正值代表出口总额超过进口总额,为贸易顺差;负值代表进口总额超过出口总额,为贸易逆差。

2022年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标志着全球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区正式落地。

RCEP现有15个成员国,包括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五国以及东盟十国。

下图示意2019年我国与其他RCEP成员贸易往来情况。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推测2019年我国()C.对东盟各国存在明显的贸易逆差D.与文莱之间几乎无贸易往来4.自贸区的建设对该区域社会经济产生的积极影响是()A.拓宽市场,促进产业分工与合作B.优化生态环境,改善居民生活C.优化各国进口结构,增加消费成本D.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5.我国与东盟各国的紧密经贸合作有利于()A.减少环境污染B.维护地区繁荣稳定C.改善生态环境D.各国获得充足资金第37届东盟峰会及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于2020年11月12日至15日以视频会议方式举行。

15日11时45分(北京时间),《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在东盟轮值主席国越南的组织下正式签署。

新高中地理高考专题14 区域可持续发展、地理信息技术-2019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分项汇编地理(原卷版

新高中地理高考专题14 区域可持续发展、地理信息技术-2019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分项汇编地理(原卷版

专题14 区域可持续发展、地理信息技术【2019年高考真题】(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Ⅱ)【区域城市化】在城镇化进程中,城市人口、土地利用和产业需要协调发展。

根据协调发展水平,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由高到低分为Ⅰ、Ⅱ、Ⅲ、Ⅳ四个等级类型。

图1为2001年至2016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协调发展水平变化,图2示意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范围及城市分布。

据此完成1~3题。

1.2016年协调发展水平Ⅰ型中的多数城市A.海港规模大B.沿长江分布C.集聚长江口D.行政等级较高2.以上海为核心,协调发展水平Ⅳ型的城市,在空间分布上呈现A.均衡性B.边缘性C.集中性D.对称性3.与2001年相比,2016年协调发展水平上升的城市,多数与上海A.空间位置邻近B.发展模式相同C.城市性质相似D.产业部门接近(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Ⅱ)【土地荒漠化】霍林河发源于大兴安岭,为山前半干旱区及部分半湿润区的平原带来了流水及泥沙。

受上游修建水库和灌溉的影响,山前平原河段多年断流。

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

据此完成11题。

11.伴随着洼地增多增大,周边地区可能出现A.水土流失B.沼泽化C.土地沙化D.盐碱化(2019年天津卷)【湿地】天津滨海新区发挥临海优势,采取多种举措,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读图文材料,回答1~2题。

2.政府有关部门在沿海滩涂上放置人工礁石,引种盐生植物(见图2),其目的主要是A.保护海岸,净化海水B.恢复生态,美化环境C.增加湿地,吸引鸟类D.开发滩涂,海水养殖(2019年江苏卷)【流域的开发与治理】图8为“黄河干流主要水文站分布和年输沙量比较图”。

读图回答17~18题。

17.与多年平均输沙量相比,1987~2015年潼关站输沙量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其以上流域①引水灌溉,减少泥沙下泄②削山平地,减小坡面径流③保持水土,减少泥沙流失④气候变暖,降低暴雨强度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8.2016年以后,黄河下游输沙量较中游明显减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地形起伏B.流域面积C.兴修水库D.水土保持(2019年北京卷)【区域经济发展】读图3,回答第5题。

2013届高三地理名校试题汇编 (第2辑) 专题14 区域经济发展(教师版)解析

2013届高三地理名校试题汇编 (第2辑) 专题14 区域经济发展(教师版)解析

2013届高三地理名校试题汇编(第2期)专题14 区域经济发展(教师版)【解析】从图中各曲线的变化特点看,该省区的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最大,其次是第三产业,说明该省的工业经济占主导地位,结合其城市人口所占比重较大,可判断为我国的经济发达省份,从而确定为江苏省;从其城市化曲线变化上看,20世纪90年代末城市化速度最快;该省的工农业发达,工业化促进了城市化,占用了大量的耕地,使农业产值比重下降。

【浙江金华2013届高三月考试题】读我国《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我国城市化战略格局示意图,完成4~5题。

4.据图推测( )A.主要城市化地区多沿交通线分布B.第一级阶梯城市分布较密集C.长三角地区将持续出现逆城市化现象D.乡村人口将大规模流向东南沿海城市5.图中面积最大的主要城市化地区,今后制约其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A.经济发展后劲不足B.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恶劣C.水资源短缺现象明显D.农村经济严重落后,农业基础薄弱【答案】4.A 5.C6.目前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是( )A.与城市地域结构模式不合理有关B.城市人口、工业的膨胀产生大量废弃物,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C.与城市所在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因素不合适有关D.城市环境是人类改造自然变化最大的地方,自净能力最强7.生态城市中心区面积最大的功能区最有可能是( )A.绿地B.工业区C.交通区D.住宅区8.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产生的问题中,属于生态破坏方面的是( ) A.大气污染日益加剧,该地区已成为全国一大酸雨中心B.水污染严重,“水质型”缺水问题突出C.噪声扰民,城市生存环境质量下降D.耕地锐减,土壤肥力下降9.结合图文材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abc分别表示工业化指标中的①③②B.a指标我国略高于国际标准是由于我国农业生产水平低C.b指标我国远高于国际标准是由于我国二、三产业比重低D.c指标我国远低于国际标准是由于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慢10.针对以上我国现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乡镇企业的发展。

新高中地理高考专题14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2021年高考地理真题与模拟题分类训练(学生版)

新高中地理高考专题14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2021年高考地理真题与模拟题分类训练(学生版)

2021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地理分项汇编(全国通用)专题14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2021·山东高考真题)敦煌莫高窟位于河西走廊西端,开凿在大泉河西岸第四级阶地的砂砾岩崖壁上(下图)。

崖壁最高达50m,洞窟主要分布在10~40m高度之间,一般为2~3层。

由于洞窟开凿和长期自然作用的影响,洞窟所在崖体出现大量裂隙。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洞窟开凿在大泉河西岸崖壁,能够( )A.降低开凿难度B.减弱风沙侵蚀C.减轻风化破坏D.方便生活取水2.与下层洞窟相比,对上层洞窟内壁画的破坏影响更大的因素是( )A.构造运动B.太阳辐射C.大气降水D.人类活动(2021·浙江高考真题)下表为2019年全国及四大地区人口增长幅度(与2012年相比)、三次产业结构统计表。

完成下面小题。

3.甲是( )A.东部地区B.中部地区C.西部地区D.东北地区4.四大地区中( )A.主导丁地区发展的因素是高科技B.人口增幅最大的地区,城市化水平最高C.吸纳外资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丙、甲、丁、乙D.乙、丙地区第二产业比重较高,以重型工业为主5.(2021·河北高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旧石器时代的古人类以采集和狩猎(围猎)为主要谋生方式。

20世纪70年代初,在我国北方某地发现一处旧石器中期古人类遗址(下图)。

该遗址地处山前冲积-洪积平原区,遗址北面为岩石裸露的山地(北山)。

研究表明,古人类在该遗址区生存阶段正值冰期。

(1)指出冰期气候对旧石器时代古人类生存的主要威胁。

(2)简析冰期气候下古人类选择该遗址区生存的原因。

一、单选题(2021·福建高三二模)客家人历史上为躲避战乱迁居在赣、闽、粤等交界的山区,其民居四角楼(见下图)建筑文化底蕴深厚,在建筑史上独树一帜。

四角楼建筑平面严格遵从中轴对称的格局,重心位置一般是上厅或祠堂,主人住在中轴两边的厢房。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四角楼外墙多光滑、少装饰,开窗小、外宽内窄,是为了( )A.防御游匪滋扰B.遮挡盛夏阳光C.稳固墙体立面D.抵御台风侵袭7.受当地自然环境影响,四角楼多选址在( )A.背阴洼地B.背阴缓坡C.向阳洼地D.向阳缓坡8.四角楼的布局体现当时的文化特征是( )A.交流频繁,热情好客B.志在四方,重商重利C.合族聚居,尊卑有序D.重武轻文,救人急难(2021·北京高三二模)下图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和毛泽东旧居景观图。

2019高三地理名校试题汇编1-专项14区域经济发展(学生版)

2019高三地理名校试题汇编1-专项14区域经济发展(学生版)

2019高三地理名校试题汇编1-专项14区域经济发展(学生版)注意事项:认真阅读理解,结合历年的真题,总结经验,查找不足!重在审题,多思考,多理解!无论是单选、多选还是论述题,最重要的就是看清题意。

在论述题中,问题大多具有委婉性,尤其是历年真题部分,在给考生较大发挥空间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考试难度。

考生要认真阅读题目中提供的有限材料,明确考察要点,最大限度的挖掘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建议考生答题时用笔将重点勾画出来,方便反复细读。

只有经过仔细推敲,揣摩命题老师的意图,积极联想知识点,分析答题角度,才能够将考点锁定,明确题意。

(湖南省华容县2018届高三月考地理试题)】“振兴东北要从发展现代农业开始”。

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黑龙江省近期提出,要在2018年使全省粮食总产登上1000亿斤新台阶,粮食商品量达到800亿斤。

今后黑龙江垦区将围绕“粮、牧、企”的结构模式对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尽早实现从“北大荒”走向“北大仓”之后再走向“北大商”的合理构想。

据此完成问题。

(1)以下粮食作物属于黑龙江垦区的是A、冬小麦和高粱B、春小麦和玉米C、油菜籽和甜菜D、水稻和花生(2)目前,东北地区土地利用中的主要问题有A、红壤土层浅薄,肥力低下B、水土流失严重,石漠化面积急剧扩大C、沼泽地开发,湿地破坏D、人口增长迅速,人均耕地面积少(3)对黑龙江垦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粮、牧、企”结构模式中的“企”是指新建立一批国有大中型企业B、从“北大荒”走向“北大仓”的过程主要依靠加大科技投入C、“北大仓”要走向“北大商”必须依靠扩大耕地面积D、产业结构调整必须面向国际和国内市场,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山东省兖州市高三9月入学诊断检测地理试题)该图为江苏省和贵州省三个年份城市化水平统计图。

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自1990年至2001年两省城市化发展的特点有何不同?(4分)(2)指出与贵州省相比,江苏省城市化发展的优势条件。

专题14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2024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地理分类汇编(学生卷)

专题14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2024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地理分类汇编(学生卷)

专题14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2024·湖北)不同类型食物的碳足迹差异显著。

图1示意某市1978~2015年食物消费结构变化。

图2示意该市同期消费的食物产生的碳足迹结构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图1 图21.(碳足迹)碳足迹系数为某类食物产生的碳足迹与该类食物的消费量之比。

下列食物中碳足迹系数最大的是()A.粮食B.蔬菜C.禽肉D.畜肉2.(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措施)倡导绿色低碳生活,可行的饮食方式有()①保证营养需求的同时,将动物源食物消费保持在合理范围②保持动物源食物占比,由水产品消费大幅度转向畜肉消费②减少水果、蔬菜和禽肉的消费,增加畜肉消费④增加水果、蔬菜和禽肉的消费,减少畜肉消费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024·湖南)某大都市城市用地紧缺,道路与居民区距离较近,交通排放颗粒物对居民区有一定的影响,绿化植被可减轻此影响。

在该都市采样监测发现,不同植被类型对颗粒物的拦截效果不同。

如左图示意采样监测区基本情况。

右图显示道路中心、自行车道、人行道与道路中心的颗粒物浓度的比值。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大气污染的防治)在优先考虑降低颗粒物对居民区影响的同时,为尽量减少其对行人的影响,该都市从人行道到居民区绿化植被配置合理的是()A.从稀疏到茂密B.从茂密到稀疏C.均用稀疏植被D.均用茂密植被(2024·浙江1月)服务业碳强度即服务业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它是衡量区域服务业减排绩效的重要指标。

下图为四省市服务业碳强度变化图。

完成下面小题。

4.(描述碳强度变化)关于四省市服务业碳强度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A.2005-2019年河南持续上升B.2005-2019年浙江持续下降C.2005-2012年贵州增幅最大D.2012-2019年上海降幅最大5.(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措施)上海降低服务业碳强度,可()①利用清洁能源,改善能源消费结构②加强城市绿化,扩大绿地面积③加快金融业发展,优化服务业结构④外迁服务业,使其向郊区扩散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6.(2024·湖北)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高三地理名校试题汇编2-专项14区域经济发展(学生版)

2019高三地理名校试题汇编2-专项14区域经济发展(学生版)

2019高三地理名校试题汇编2-专项14区域经济发展(学生版)注意事项:认真阅读理解,结合历年的真题,总结经验,查找不足!重在审题,多思考,多理解!无论是单选、多选还是论述题,最重要的就是看清题意。

在论述题中,问题大多具有委婉性,尤其是历年真题部分,在给考生较大发挥空间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考试难度。

考生要认真阅读题目中提供的有限材料,明确考察要点,最大限度的挖掘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建议考生答题时用笔将重点勾画出来,方便反复细读。

只有经过仔细推敲,揣摩命题老师的意图,积极联想知识点,分析答题角度,才能够将考点锁定,明确题意。

1、分析图中各曲线的变化特点,判断该省区最可能是()A、江苏省B、河南省C、四川省D、海南省2、图中曲线变化反映出该省区的城市化发展特点是()A、与我国其他省区相比,城市化水平较低B、城市化发展与当地的经济发展协调一致C、城市人口增长与第二产业发展同步D、20世纪90年代末城市化速度最快3、该省区的第一产业比重逐步下降,其主要的原因是()A、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使耕地大大减少B、农业生产水平落后,产出少C、农民的文化素质较低,农业经济不发达D、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日渐恶化【浙江金华2018届高三月考试题】读我国《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我国城市化战略格局示意图,完成4~5题。

4、据图推测()A、主要城市化地区多沿交通线分布B、第一级阶梯城市分布较密集C、长三角地区将持续出现逆城市化现象D、乡村人口将大规模流向东南沿海城市5、图中面积最大的主要城市化地区,今后制约其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是()A、经济发展后劲不足B、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恶劣C、水资源短缺现象明显D、农村经济严重落后,农业基础薄弱8、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产生的问题中,属于生态破坏方面的是()A、大气污染日益加剧,该地区已成为全国一大酸雨中心B、水污染严重,“水质型”缺水问题突出C、噪声扰民,城市生存环境质量下降D、耕地锐减,土壤肥力下降【广东中山2018届高三联考试题】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高三地理名校试题汇编 第3期 专题14 区域经济发展 (教师版)

高三地理名校试题汇编 第3期 专题14 区域经济发展 (教师版)

2013届高三地理名校试题汇编第3期专题14 区域经济发展(教师版)【广东省六校教研协作体2013届高三第二次联考】区位基尼系数越大,产业集聚程度越高。

读“我国不同产业地理集中程度及其变化趋势统计图”,完成问题。

20世纪80年代以来,分布从较为分散到显著集中的产业是( )A.食品加工业B.电子制造业C.服装制造业D.黑色金属冶炼业【江苏省盐城市明达中学2013届高三调研考试】读“世界钢铁工业产业大转移示意图”,完成题。

(1)关于钢铁产业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A.产业结构升级是引发钢铁产业国际转移的重要原因B.廉价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对我国承接钢铁工业转移没有影响C.丰富的矿产资源是吸引钢铁产业转入的主要动力D.市场广阔是我国吸引钢铁产业转入的重要优势(2)专家指出,当中国完成工业化之后,钢铁工业也会继续向其他工业化国家转移。

以下国家中,最有可能承接中国钢铁工业转入的是()A.澳大利亚B.加拿大C.越南D.泰国【辽宁省本溪一中2013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读右图,回答小题。

(1)该区域综合治理的重点是:①保持水土,开发利用水土资源②建立有机、高效的农林牧业生产体系③治理水污染④保护、净化水源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2)甲地区适宜种植的农作物是:A.小麦、棉花B.水稻、油菜C.玉米、棉花D.小米、高粱(3)为解决乙地区农村生活能源短缺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有:①建大型水电站②推广生活用煤③营造速生薪炭林④推广使用沼气⑤大力推广太阳灶⑥广泛利用潮汐能A.①②⑥B.③④⑤C.④⑤⑥D.②③④【答案】(1)A (2)B (3)D【解析】(1)根据图中经纬度可知,图示区域为我国南方的江南丘陵地区,故该区域综合治理的重点是保持水土,开发利用水土资源,建立有机、高效的农林牧业生产体系。

(2)甲地在南方,故甲地区适宜种植的农作物是水稻、油菜。

(3)为解决乙地区农村生活能源短缺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有建小水电站,推广生活用煤,营造速生薪炭林,推广使用沼气等措施。

高三地理模拟训练:区域经济发展

高三地理模拟训练:区域经济发展

2021年高三地理模拟训练:区域经济发展一、选择题在阿拉伯地区虽满是沙漠但只要有水的地方就有挂满椰枣的枣椰树,对于阿拉伯人来说产量高、耐储存、含糖量高、口感沙糯的椰枣是他们穿越沙漠必备的粮食,是餐前不可缺少的甜点。

椰枣果实为长椭圆形,成百上千个集结成一团,每棵树可生长五到十团,每团重可达七八公斤,对环境温度有一定要求。

每当挂果季节,人们就看到树梢多了一景:那沉甸甸的椰枣团,大多用纸袋包起来(如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目前我国也能买到的国产的椰枣,早期传入我国种植的地区可能是()A.江汉平原B.黄土高原C.西南地区D.内蒙古东部地区2.椰枣传入我国的时间较早且经济价值高,但没有在我国大规模种植,影响因素是()A.沙漠面积小B.气候适宜区少C.移植成本太高D.口感不好3.阿拉伯人用纸袋将椰枣包裹的原因有()A.防止嫩果因暴晒而枯菱B.增加昼夜温差,加大果实甜度C.防止因太甜而被鸟啄D.防止夜间冻害【答案】1.C2.B3.A【解析】1.椰枣是属于热带作物,对热量条件要求较高。

西南地区纬度低,热量较为充足。

因此答案选C。

2.椰枣的生长要有非常高的热量条件及灌溉水源,符合该气候条件的地区范围小,B对;我国的沙漠面积不小,但主要以温带沙漠为主,A错;移植可以只是幼苗,而且现在的交通运输能力强,成本并不会太高,C错;口感不好主要是由于气候、种植方式等因素上存在差异,也是由于适宜种植的气候范围较小导致,D错。

故答案选B。

3.阿拉伯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光照强烈,每当挂果季节,为防止嫩果因暴晒而枯菱,树梢上的椰枣团大多用纸袋包起来,A对;纸袋包起来会减小昼夜温差,B错;沙漠地区的鸟类是比较少的,C错;热带沙漠地区夜间温度也不低,没有冻害,D错。

故答案选A。

高质量的城市群建设追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对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三大城市群各城市经济发展和环境质量进行评量,再将得分的位序做比较,得出各城市所属的发展类型,(如图)。

全国通用2024_2025三年高考地理真题分项汇编专题14区域与区域发展

全国通用2024_2025三年高考地理真题分项汇编专题14区域与区域发展

专题14 区域与区域发展一、综合题1.(2024·全国甲卷·高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瑞士矿产资源贫乏,经济发达。

年降水量1000毫米以上,河湖众多。

工业、金融业、旅游业为经济的三大支柱,工业以低原料消耗的机械制造、精细化工、医药、钟表等为主,技术先进。

有完整的金融法律和监管体系,供应广泛、专业、高度国际化的金融服务。

在能源消费构成中,水电占30%以上。

下图示意瑞士的地形。

(1)说明瑞士利用优势自然资源发展的非农产业。

(2)分析瑞士主要发展低原料消耗的工业部门的缘由。

(3)指出瑞士发展金融业的自身优势因素。

(4)简述瑞士经济发展特点给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启示。

【答案】(1)降水丰富,河湖众多,地势起伏大,可发展电力工业;河湖众多,风景美丽,经济发达,可发展旅游产业。

(2)山地多,矿产资源、能源贫乏,客观上趋向发展占地少、耗费原料和燃料少的工业部门。

(3)位于欧洲中部,地理位置优越,且经济发达;作为中立国,政局稳定。

(4)利用自身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建立完善的法律和监管体系,为产业发展供应稳定的环境。

【解析】本题以瑞士的相关介绍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资源、气候、工业、地形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区域认知的地理核心素养。

(1)由材料可知,瑞士每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降水丰富,由图可知,瑞士地势起伏大,河流落差大,有丰富的水能资源,可发展电力工业,经济发达,基础设施完善,旅游资源丰富,有世界公园的美誉。

(2)瑞士矿产资源贫乏,地形高峻,大宗货物运输成本高,难度大,低原料消耗的的工业占地小,运输便利,同时又可以削减对资源的损耗。

(3) 瑞士位于欧洲中南部,经济发达,资金和法律相对完备,中立国家不会轻易遭遇斗争,并且政治局势比较稳定。

客户更情愿在瑞士享受金融服务。

(4)一个区域想要发展,就须要因地制宜,不能强行违反自然环境造就的区位条件,故可以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

同时,法治环境、稳定的社会环境也是众多投资人看重的点。

高考地理专题提升练:区域经济发展

高考地理专题提升练:区域经济发展

专题(4)区域经济发展读图,回答下面1-3题。

1.图示地区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在春季的主要有( )①干旱②台风③凌汛④泥石流⑤寒潮A.①②B.①③⑤C.③④⑤D.②③④2.适宜在图示平原地区大面积种植的农作物有( )A.水稻、油菜、茶叶B.春小麦、亚麻、甜菜C.棉花、玉米、甘蔗D.冬小麦、棉花、花生3.改造黄淮海平原大面积的中低产田,应采取的措施是( )①合理排灌,防止土壤次生盐碱化②大量施用有机服,改良红壤③兴修水利,减少旱涝灾害④实施平原绿化工程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答案:1.B; 2.D; 3.A河西走廊素有种子繁育“黄金走廊”之美誉,是我国最大的玉米、蔬菜、瓜类、花卉等对外制种基地,全国半数以上的玉米种子都来自这里。

下图为河西走廊位置示意。

读图回答4-5题。

4.与东北地区相比,河西走廊更为突出的玉米制种优势自然条件是( )A.土壤肥沃B.气候干燥C.夏季冰川融水量大D.病虫害少5.随着“一带一路”的推进,有专家提出将河西走廊打造成世界级育种基地,其最主要的制约因素是( )A.水源B.土地C.劳动力D.交通答案:4.B; 5.A解析:4.本题考查区域农业发展条件,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西北地区气候干燥,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既有利于玉米有机物的积累,又有利于后期种子的干燥脱水。

土壤、水源、病虫害等方面,东北地区的优势更明显。

5.本题考查地理环境对农业发展的影响,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甘肃省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是水源,打造世界级育种基地要扩大生产规模,水资源供应将更紧张。

中国网北京2019年5月6日讯,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了“2019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在城市经济规模竞争力排行榜中,广州居第4位,佛山居第8位。

广州、佛山的经济实力表明“广州佛山同城化”即将成为现实。

据此完成6~7题。

6.广佛同城对下列哪些方面影响较大( )①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地域结构②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化水平③广州和佛山的城市用地规模④广州和佛山之间的经济联系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7.广佛同城后,其GDP总量直逼上海,但同上海相比,广佛的不足之处有( )①产业体系不够完善,工业门类不全,轻工业发达、重工业薄弱②人才资源不够雄厚,科技与教育力量相对不足③工业用水、电、土地价格和劳动力成本在不断降低④经济辐射能力强,使经济腹地过大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答案:6.C; 7.A解析:广佛同城后,扩大了城市化水平和用地规模,城市整体实力增强,但工业门类和科技力量和上海相比仍然不足。

2019高三地理名校试题汇编(第四期)专项十四:区域经济发展

2019高三地理名校试题汇编(第四期)专项十四:区域经济发展

2019高三地理名校试题汇编(第四期)专项十四:区域经济发展注意事项:认真阅读理解,结合历年的真题,总结经验,查找不足!重在审题,多思考,多理解!无论是单选、多选还是论述题,最重要的就是看清题意。

在论述题中,问题大多具有委婉性,尤其是历年真题部分,在给考生较大发挥空间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考试难度。

考生要认真阅读题目中提供的有限材料,明确考察要点,最大限度的挖掘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建议考生答题时用笔将重点勾画出来,方便反复细读。

只有经过仔细推敲,揣摩命题老师的意图,积极联想知识点,分析答题角度,才能够将考点锁定,明确题意。

(安徽省江南十校2018届高三开年第一考地理试题)2017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

皖江城市带已成为与长江三角洲联系最为密切、承接产业转移较多的区域之一。

结合下表,完成1-2题。

1、皖江城市带作为长江三角洲向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和辐射的最正确区域,因其具有①产业基础好②要素成本低③配套能力强④耕地面积广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2、2017-2017年间安徽省A、第一产业比重下降,产值出现负增长B、第二产业比重增速不断加快,年产值超万亿元C、第三产业比重下降与承接转移的产业结构有关D、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化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山东省实验中学2018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测试〕当今世界有六大都市圈:纽约都市圈、北美五大湖都市圈、东京都市圈、巴黎都市圈、伦敦都市圈和长江三角洲都市圈。

据此回答24~25题。

24、以下都市圈中,气候的大陆性最强的是A.巴黎都市圈B.东京都市圈C.纽约都市圈D、北美五大湖都市圈【答案】D【解析】北美五大湖都市圈位于北美大陆内部,气候的大陆性最强。

25、世界五大都市圈共同的发展条件是A.矿产资源丰富B.光热条件好C.交通便利D.均为世界性大河入海口【答案】C【解析】东京都市圈矿产资源缺乏,巴黎都市圈光热条件较差,巴黎都市圈不在世界性大河入海口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14 区域经济发展(学生版)
1.分析图中各曲线的变化特点,判断该省区最可能是 ( )
A.江苏省 B.河南省
C.四川省D.海南省
2.图中曲线变化反映出该省区的城市化发展特点是( )
A.与我国其他省区相比,城市化水平较低
B.城市化发展与当地的经济发展协调一致
C.城市人口增长与第二产业发展同步
D.20世纪90年代末城市化速度最快
3.该省区的第一产业比重逐步下降,其主要的原因是( )
A.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使耕地大大减少
B.农业生产水平落后,产出少
C.农民的文化素质较低,农业经济不发达
D.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日渐恶化
【浙江金华2013届高三月考试题】读我国《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我国城市化战略格局示意图,完成4~5题。

4.据图推测( )
A.主要城市化地区多沿交通线分布
B.第一级阶梯城市分布较密集
C.长三角地区将持续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D.乡村人口将大规模流向东南沿海城市
5.图中面积最大的主要城市化地区,今后制约其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A.经济发展后劲不足
B.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恶劣
C.水资源短缺现象明显
D.农村经济严重落后,农业基础薄弱
8.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产生的问题中,属于生态破坏方面的是( ) A.大气污染日益加剧,该地区已成为全国一大酸雨中心
B.水污染严重,“水质型”缺水问题突出
C.噪声扰民,城市生存环境质量下降
D.耕地锐减,土壤肥力下降
【广东中山2013届高三联考试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英国《经济学人》智库2010年12月的报告称,澳门2011年的经济可望增长16.3%。

材料二珠江三角洲与澳门图。

(1)从1999年到2008年,澳门本地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3%,人均GDP居亚洲前列。

分析澳门经济快速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

(2)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珠三角地区在城市建设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及其相应的对策分别是什么?
(3)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迅速发展,成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但近几年来,出现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外资开始向长江三角洲一带转移的现象。

试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1)关于澳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珠江东侧,北与珠海接壤
B.陆地全部由填海而来
C.经济以博彩业和旅游业为主
D.1997年7月1日回归祖国
(2)简述“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区位优势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3)打造“珠三角”地区城市群过程中可能带来哪些问题?
(4)说明港珠澳大桥建设对促进“珠三角”工业化、经济发展有哪些积极意义?(二条即可)
(1)哈马市的气候类型是,其年降水总量比代尔祖尔市要,影响两地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6分)
(2)甲河流的最主要补给类型是,其主要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乙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当该河进入汛期时,北印度洋洋流流向为_________。

(6分)(3)幼发拉底河沿岸是叙利亚重要的棉花产地,试分析其棉花生产的自然优势条件。

如果该地区大面积扩大棉花种植可能会产生哪些环境问题?(10分)
(4)为了促进叙利亚的工业发展,根据本国资源状况,分析说明该国可以发展哪些工业部门?
(6分)
材料四:资料记载,乐山大佛在唐代建成之初,佛体丹彩描绘,金粉贴身,形象光鲜。

如今大佛全身布满沧桑,脸上的黑色条纹如一行行眼泪,胸部、腹部和腿部剥落了好几大块,露出红色“肌肉”。

材料五:四川省2007年农业人口流动数据表
(1)成渝经济开发区主要是地形;水系形状为状。

(4分)
(2)根据材料分析重庆冬季雾天多的原因:长江干支流交汇处,空气大;冬季四川盆地北部山脉阻挡,(减弱或增强)了冷空气的影响;且重庆位于河谷,地形封闭,风速;工业发达,排放的废气多,导致空气中的多。

(8分)
(3)造成乐山大佛现状的主要外力作用是;对佛像损害最大的环境问题是(4分)
(4)依据所给材料,分析成都城市群产业规划的有利区位条件。

(6分)
(5)根据数据表格分析该省农业人口流动的特点,并分析成渝开发区产业发展规划的实施可能给该地区农业人口流动带来的变化。

(6分)
(1)解释R河中下游谷地成为热带半干旱地区的原因?(3分)
(2) 从自然条件方面评价,R河PQ段的航运条件。

(4分)
(3)分析R河中下游谷地成为该国主要时令鲜果基地的区位条件。

(4分)
(4)比较R河上游与下游河段城市数量差异,并分析原因。

(6分)
【四川省资阳市2013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3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下面甲图是某国某州区域图,乙图是三城市年降水量和冬雨率柱状图。

材料二圣迭戈是一个典型的海湾型城市,被誉为“全世界最舒适的地方之一”。

这座城市建有世界一流的机场、港口、铁路和高速公路;共有5所大学和7所学院,全市四分之一以上的人口有学士学位;是生产无线通信产品的高通公司总部所在地,也是IBM、诺基亚、爱立信和英特尔等的研究基地之一。

(l)乙图中三城市所在地区典型自然带是。

(2分)(2)说出图示地区由北向南降水的特点并简要分析原因。

(12分)
(3)图示地区南部是该国重要的水果、蔬菜生产基地。

请从气候角度评价其生产条件。

(8分)
(4)根据材料分析圣迭戈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有利条件。

(8分)
【山东省青岛二中2013届高三10月阶段性测试】图3为珠江三角洲地区近年产业转移方向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转移空间形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生态环境的地区差异
B.资源分布的地区差异
C.人口密度的地区差异
D.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
(2)关于产业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产业转移将导致该产业生产成本升高
B.促进迁入地和迁出地产业结构的优化
C.发达区域迁出产业的主体是资源密集型产业
D.产业的区位选择完全受劳动力成本因素的影响
(1)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共经过哪几个省级行政单位(简称)?与东线相比,中线方案建设的优势条件有哪些?
(2)当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丹江口库区及上游的三个省区水土流失较为严重,除陕西省外,另外两个是指()
A.湖北、河南 B.河北、北京
C.河南、河北 D.湖北、安徽
(3)试分析中线方案的实施,对沿线地区的生态环境及社会经济有哪些积极影响?
(4)结合材料四,分析如何解决调需之间的季节差异?
(5)在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中,为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水资源,还必须同时采取哪些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