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纲要考试题举例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必考考点题库含参考答案(完整详细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题库含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最先对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做出比较完整表述的是(A )A.冯桂芬C.曾国藩B.薛福成D.张之洞2.洋务运动时期兴办的第一个规模较大的兵工厂是(D )A.马尾船政局C.天津机器局B.金陵机器局D.江南制造总局3.戊戌维新时期,梁启超曾任主笔的报纸是(A )A.《时务报》C.《国闻报》B.《万国公报》D.《湘报》4. 1898年3月,张之洞发表的对抗维新变法的代表作是(D )A.《新学伪经考》C.《人类公理》B.《孔子改制考》D.《劝学篇》5. 1904年至1905年,外国侵略者为争夺在华利益而在中国东北进行的战争是(D )A.英法战争C.日美战争B.英俄战争D.日俄战争6. 20世纪初,邹容发表的号召人民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共和国”的著作是(B )A.《驳康有为论革命书》C.《警世钟》7.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是(A.《民报》C.《民国日报》B.《革命军》D.《猛回头》A )B.《苏报》D.《新民丛报》8. 1911年4月,资产阶级革命派在黄兴带领下举行的起义是(C )A.惠州起义C.广州起义B.河口起义D.武昌起义9.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B )A.《钦定宪法大纲》C.《中华民国约法》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总统选举法》10.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终结的标志是(D )A. “二次革命”的失败C.第一次护法运动的失败B.护国战争的失败D.第二次护法运动的失败11.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是(C )A. 《孔乙己》B. 《药》C. 《狂人日记》D. 《阿Q正传》12. 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运动是(A. 保路运动B. 新文化运动C. 五四运动D. 五卅运动13.1920年8月,陈独秀等领导建立的中国最早的地方共产党组织是(B )A.北京共产主义小组B.上海共产主义小组C.武汉共产主义小组D.广州共产主义小组14.1921年8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的领导工人运动的专门机关是(C )A.职工运动委员会B.中华全国总工会C.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D.省港罢工委员会15.1927年毛泽东在中共八七会议上提出的著名论断是(A )A. “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B.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C. “兵民是胜利之本”D.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16.从1930年到1931年,红一方面军在三次反“围剿”斗争胜利的基础上开辟了(D )A.鄂豫皖革命根据地B.左右江革命根据地C.湘鄂西革命根据地D.中央革命根据地17.1931年11月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的是(A )A.毛泽东B.周恩来C.张国泰D.王稼祥18.1935年1月,在长征途中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是(B )A.古田会议B.遵义会议C.瓦窑堡会议D.洛川会议19.1938年5至6月间,毛泽东系统阐述抗日战争的特点、前途和发展规律的重要讲演是(B )A.《抗日救国十大纲领》B.《论持久战》C.《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D.《新民主主义论》20.在抗日战争中为国捐躯的八路军副参谋长是(D )A. 彭雪枫B. 赵尚志C. 杨靖宇D. 左权21.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顽固势力是指(A. 民族资产阶级B. 城市小资产阶级C. 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抗日派D. 地方实力派22.中国共产党开展的延安整风运动最主要的任务是(A )A.反对主观主义B.反对宗派主义23.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双方经过谈判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的时间是(C )A.1945年9月3日B. 1945年9月19日C. 1945 年10 月10 日D. 1946 年1 月10 日24.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军队挑起全面内战的起点是( A )A.大举围攻中原解放区B.大举围攻东北解放区C.重点进攻陕甘宁边区D.重点进攻山东解放区25.1949年4月21 H,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的重大战役是( D )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26.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指出,人民民主专政的主要基础是(C )A.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B.农民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C.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联盟D.工人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27.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后,在经济上处于领导地位的是(B )A.私人资本主义经济B.国营经济C.国家资本主义经济D.合作社经济28.中国共产党制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D )A.实现国家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实现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实现国家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29.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高级形式是(C )A.加工订货B.统购包销C.公私合营D.经销代销30.新中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集中主要力量发展(A )A.重工业B.轻工业C.农业D.交通运输业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6套含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卷Ⅰ注意事项:1.考前将试卷及答题卷密封线内的信息填写清楚,字迹要工整。
2.考试形式:闭卷考试。
3.本试卷共六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4.所有答案请写在答题卷上,否则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
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国近代史的起点是( A )A.1840年鸦片战争B.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1911年辛亥革命D.1919年五四运动2.下列哪个条约规定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 A )A.《天津条约》B.《南京条约》C.《五口通商章程》D.《北京条约》3.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 A )A.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B.台湾军民抗日之战C.太平天国农民起义D.义和团运动4.1856年发生的严重削弱了天平天国军事力量,成为太平天国由盛转衰分水岭的事件是( B )A.北伐失利B.天京事变C.洪秀全病逝D.天京陷落5.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兴办的最大的兵工厂是( C )A.金陵机器局B.福州船政局C.江南制造总局D.天津机器局6.清末“预备立宪”的根本目的在于( C )A.推进政体变革B.发展资本主义C.延续反动统治D.缓和阶级矛盾7.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是( A )A.《民报》B.《新民丛报》C.《苏报》D.《国民报》8.1919年五四运动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是( B )A.封建社会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社会主义社会9.在中国大地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是( D )A.陈独秀B.毛泽东C.周恩来D.李大钊10.中共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的会议是( C )A.八七会议B.遵义会议C.瓦窑堡会议D.洛川会议11.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B )A.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B.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C.中共中央发布《停战议和一致抗日》D.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12.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是( D )A.8月14日B.8月15日C.9月2日D.9月3日13.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布指示,决定将减租减息的政策改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揭开了解放区土地改革的序幕,该指示是( D )A.《中国土地法大纲》B.《土地改革法》C.《战时土地政策纲领》D.《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14.1949年1月22日,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联合发表( C ),表示愿意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建立人民民主的新中国。
近代史纲要考试试题

近代史纲要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是()。
A. 封建社会B.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 资本主义社会D. 社会主义社会2. 鸦片战争爆发的时间是()。
A. 1840年B. 1842年C. 1848年D. 1850年3. 《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不包括()。
A. 广州B. 厦门C. 上海D. 天津4. 太平天国运动的领袖是()。
A. 洪秀全B. 杨秀清C. 石达开D. 李秀成5. 洋务运动中,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艘轮船是()。
A. 定远号B. 镇远号C. 致远号D. 济远号6. 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清政府处决的维新派人士是()。
A. 康有为B. 梁启超C. 谭嗣同D. 严复7. 辛亥革命爆发的地点是()。
A. 北京B. 上海C. 武昌D. 南京8. 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索是()。
A.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B. 俄国十月革命C. 一战结束D. 国内政治腐败9. 中华民国成立的时间是()。
A. 1911年B. 1912年C. 1921年D. 1927年10.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
A. 《新青年》杂志B. 《东方杂志》C. 《申报》D. 《大公报》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包括()。
A.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B.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C. 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D.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12. 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包括()。
A. 兴办新式学堂B. 创办军事工业C. 引进西方科技D. 改革封建制度13.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包括()。
A. 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 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C. 推动了中国社会的思想解放D. 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14. 五四运动的口号包括()。
A.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B. “民主”和“科学”C. “反对二十一条”D. “打倒帝国主义”15.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中国近代史纲要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一、单项选择题:1、在近代中国,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C;A、英国B、日本C、沙俄D、法国2、1895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 C ,割去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3、规定外国军队有权在中国领土上驻兵的条约是D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4、在近代,通过战争向中国勒索赔款最多的国家是 D ;A、英国B、俄国 C法国 D日本5、在近代中国,规定中国向列强支付赔款最多的条约是D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6、火烧圆明园发生在B 期间;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7、规定外国人在中国享有领事裁判权的条约是 B;A、南京条约B、五口通商章程C、黄埔条约D、天津条约8、规定允许外国在中国办工厂的条约是C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9、中国近代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 A ;A、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B、太平天国农民战争C、义和团运动 D洋务运动10、被称为“中国不败而败的战争是 C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中法战争D、中日甲午战争11、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争夺和瓜分的图谋,在 C 后达到高潮;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2、列强未能瓜分中国的最根本原因是 C ;A、列强之间的矛盾B、国际舆论的谴责C、中华民族不屈不饶的反侵略斗争D、政府的妥协13、在粉碎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斗争中发挥了重大的历史作用的事件是 A ;A、义和团运动B、戊戌维新C、太平天国运动D、辛亥革命14、被誉而“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第一人”的是 A ;A、林则徐B、魏源C、李鸿章D、康有为15、“师夷长技以制夷”这一思想出自 BA、四洲志B、海国图志C、资政新篇D、盛世危言16、近代以来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最根本原因是 B;A、帝国主义的强大B、社会制度的腐败C、经济技术的落后D、中国军队军事素质低下17、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是在 C ;A、鸦片战争以后B、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C、中日甲午战争以后D、八国联军侵华战战争以后18、1895年,响亮喊出“救亡”口号是C ;A、康有为B、梁启超C、严复 D孙中山19、 C 翻译的天演论中的社会进化论思想,为中国人民的危机意识和民族意识提供了理论根据;A、康有为B、梁启超C、严复 D孙中山20、“振兴中华”的口号的提出者是 AA、孙中山B、周恩来C、鲁迅D、梁启超21、基督教在中国设立的最大出版机构广学会发行的报刊是 D ;A.中国丛报B.北华捷报C.字林西报D.万国公报22、造成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根本原因是A ;A、中国落后的经济制度B、中国落后的政治制度C、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D、统治集团的腐败23、到 D 的订立为止,庞杂的不平等条约体系已宣告中国半殖民地社会的完全形成;A、天津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24、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最终目的,是要 D ;A、帮助中国发展资本主义B、传播西方先进文化C、为本国与中国同步发展D、瓜分中国,灭亡中国25、德国元帅瓦德西说:“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 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这表明D;A、帝国主义已放弃灭亡中国的图谋B、帝国主义之间相互勾结C、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D、帝国主义瓜分中国图谋的破产26、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 B ;A、促进了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发展B、对中国农业经济造成严重破坏C、促进了中国在经济上具有独立性D、促进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地区均衡发展27、“三国干涉还辽”中的三国不包括A ;A、美国B、法国C、俄国D、德国28、不含有割地内容的不平等条约是 D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29、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进行A ;A、军事侵略B、政治控制C、经济掠夺D、文化渗透30、下面表述不正确的是 A ;A、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战争,激起了帝国主义列强的侵华野心;B、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战争,使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历尽劫难、屡遭侵略而不亡C、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战争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精神,铸成了中华民族的民族魂;D、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从反面教育了中国人民,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人的思考、探索和奋起,反侵略战争的过程,是中华民族逐步觉醒的过程;二、多项选择题:1、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军事侵略的手段主要有ACD ;A、发动战争,屠杀人民B、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C、勒索赔款,抢夺财富D、侵占领土, 划分势力范围2、晚清时期,在抗击外国侵略的战争中,许多爱国官兵英勇献身,其中鸦片战争期间有BC 等; A、林则徐 B、关天培 C、陈化成 D、邓世昌3、俄国主要通过ABCD ,侵占中国领土150万平方公里;A、瑷珲条约B、北京条约C、勘分西北界约记D、改订伊犁条约4、关于租借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D ;A、1898年,德国强租山东的胶州湾B、1898年,沙俄强租旅顺口、大连湾及其附近海面C、1898年,英国强租山东的威海卫及香港对岸的新界D、1899年,法国强租广东的广州湾及其附近海面5、关于势力范围的划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BD ;A、德国把山东划为其势力范围B、沙俄以长城以北为其势力范围C、英国以长江流域为其势力范围D、法国把广东、广西、云南作为其势力范围6、含有赔款内容的不平等条约有 ABCD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7、参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国家除了俄、日、英、法、美外,还有 ABD;A、奥地利B、意大利C、荷兰D、德国8、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进行经济掠夺的主要方式有ABCD 等;A、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B、掠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C、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D、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9、资本——帝国主义列强操纵中国经济命脉的主要方式有ABC 等;A、垄断近代工业B、设立银行C、控制现代交通运输业D、进行商品倾销10、早期维新思想的代表人物包括 BC;A、林则徐魏源B、王韬薛福成C、马建忠郑观应D、李鸿章曾国藩11、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的主要目的是ABC;A、宣扬殖民主义奴化思想B、麻醉中国人民的精神C、摧毁中国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D、灌输民主思想12、19世纪70-80年代,中国陷入“边疆危机”,主要表现为ABCD等;A、英国从印度侵入西藏B、英国从缅甸入侵云南C、法国从越南侵犯广西D、俄国从中亚入侵新疆13、中国近代反侵略斗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B ;A、社会制度的腐败B、经济技术落后C、敌人过于强大D、没有革命的领导力量14、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主要形式为BD;A、扶植收买代理人B、租借港湾C、迫使中国举借外债D、划分势力范围15、列强最终没有瓜分中国的原因是AB;A、列强之间的矛盾和互相制约B、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C、清政府的存在有利于列强实现自己的利益D、部分列强企图独占中国三、是非判断题:T1、民族危机激发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TF2、近代中国海关的行政权虽然掌握在外国人手里,但它仍是中国抵制外国进行经济侵略的重要工具;FT3、英国侵略中国的目的在于攫取经济利益,并有领土要求;TT4、外国人不仅仅在租界里享有领事裁判权;TT5、根据有关不平等条约,帝国主义有权在中国领土上驻兵;TT6、近代战争赔款直接破坏和阻碍中国的经济发展;T7、近代外国在中国的投资相当部分是利用战争赔款等方式掠自中国;T8、帝国主义列强通过对中国铁路的控制来确立和扩大自己在中国的势力范围;F9、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的目的是加速中国文明进程;T10、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的统治方式“是以华制华”;F11、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 F12、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所以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F13、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妥协,是瓜分中国的阴谋破产的根本原因;T14、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饶的反侵略斗争;F15、义和团运动貌似爱国,实则祸国、害国;。
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及答案分享五篇

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及答案分享五篇第一篇: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及答案分享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41.孙中山三民主义学说的主要内容。
(1)民权主义包括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
一是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改变其一贯推行的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
二是变次殖民地的中国为独立的中国。
(2)民权主义是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3)民生主义的内容为平均地权。
其内容是核定地价,按价征税,涨价归功,按价收买42.1924年至1927年国民革命的历史意义。
答:(1)它沉重的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势力。
(2)它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中的政治影响,宣传了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使党经受了一次大洗礼,积累了经验。
4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稳步推进的主要表现。
答:3方面(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和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健全和完善(2)基层民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以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和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为主要内容的基础民主自治体系开始形成。
(3)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以宪法为基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逐步完善46.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是什么?答: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20世纪中国和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1)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
(2)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的进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4)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巨大影响,为最终战胜世界法西斯势力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自学考试中国近代史纲要真题及答案

自学考试中国近代史纲要真题及答案自学考试是中国教育体系中的一项重要考试,其中国近代史纲要是一门重要的考试科目。
本文将介绍自学考试中国近代史纲要的真题及答案,帮助考生更好地掌握考试重点和难点,提高考试成绩。
一、真题部分1、中国近代史纲要考试大纲中国近代史纲要考试主要考察学生对中国近代史的基本概念、历史背景、重要事件和历史意义等方面的掌握情况。
考试大纲要求考生能够系统地掌握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知识,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事件和现象。
2、考试真题示例以下是一份中国近代史纲要考试的样卷,供考生参考:(1)选择题A.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哪个时期?B.中国第一条铁路是在何时何地修建的?C.什么是五四运动的历史背景?D.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是什么?(2)简答题A.简要说明甲午战争的历史背景和影响。
B.概述戊戌变法的内容和意义。
C.说明义和团运动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D.简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3)论述题A.分析中国近代化的历程及其特点。
B.阐述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背景、内容和意义。
C.说明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和背景。
D.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和背景。
二、答案部分以下是中国近代史纲要考试的部分真题答案,供考生参考:(1)选择题答案A.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清朝末期的19世纪中期。
B.中国第一条铁路是在1876年修建的,连接上海和吴淞口。
C.五四运动的历史背景是民族危机的加深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新文化运动的推动。
D.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是清朝政府的腐败和民族危机的加深。
(2)简答题答案A.甲午战争的历史背景是清朝政府的腐败和民族危机的加深,战争导致了中国失去了朝鲜半岛的势力范围,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B.戊戌变法的内容包括改革官制、兴办工商、兴办学校、修建铁路等,意义在于开启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C.义和团运动的历史背景是外国列强的侵略和清朝政府的腐败,意义在于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但也反映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试真题及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试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1840年鸦片战争前,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地主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B.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C.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D.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解析:C。
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2.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最主要的是()。
A.政治侵略B.军事侵略C.经济虐夺D.文化渗透解析:B。
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进行军事侵略。
3.1895年,日本迫使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北京条约D.马关条约解析:D。
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割去中国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和澎湖列岛。
4.中国近代上,人民群众第一次大规模反侵略斗争是()。
A.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B.太平天国抗击洋枪队的斗争C.台湾人民的抗日斗争D.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解析:A。
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显示了中国人民不甘屈服和敢于斗争的英雄气概。
5.1853年,太平天国颁布的纲领性文件是()。
A.原道觉世训B.十款天条C.天朝田亩制度D.资政新篇解析:C。
颁布于1853年冬,《天朝田亩制度》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它实际上是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
6.太平天国由盛到衰的转折点是()。
A.长沙战役B.北伐受挫C.天京事变D.安庆失手解析:C。
天京事变严重地削弱了太平天国的领导和军事力量,成为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分水岭。
7.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
A.师夷长技以制夷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物竞天择,适者生存D.维新变法,救亡国存解析:B。
国开中国近代史纲要专题测验试题及答案

国开中国近代史纲要专题测验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始?A. 鸦片战争B. 太平天国运动C. 戊戌变法D. 辛亥革命答案:A2. 下列哪项是《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A. 割让香港岛给英国B. 开放五个通商口岸C. 赔款2100万银元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3. 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近代史上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A. 清朝B. 明朝C. 元朝D. 宋朝答案:A4.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 鸦片战争B. 甲午战争C. 辛亥革命D. 五四运动答案:A5. 下列哪个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 《马关条约》B. 《辛丑条约》C. 《南京条约》D. 《天津条约》答案:B6. 下列哪个组织是辛亥革命的主要领导力量?A. 中国同盟会B. 中国国民党C. 中国共产党D. 中国致公党答案:A7.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五四运动的爆发?A. 巴黎和会B. 五四协定C. 二十一条要求D. 热河抗战答案:A8.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A. 一大B. 二大C. 三大D. 四大答案:A9.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开始了土地革命战争?A. 南昌起义B. 秋收起义C. 广州起义D. 长征答案:B10.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抗日战争的胜利?A. 卢沟桥事变B. 百团大战C. 南京大屠杀D. 日本投降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______。
答案:鸦片战争2. 《南京条约》签订于______年。
答案:1842年3. 辛亥革命爆发于______年。
答案:1911年4. 五四运动爆发于______年。
答案:1919年5. 中国共产党成立于______年。
答案:1921年6. 南昌起义爆发于______年。
答案:1927年7. 长征胜利结束于______年。
答案:1936年8. 卢沟桥事变爆发于______年。
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

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中国近代史是中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阶段,涵盖了从晚清时期到建国初期的一系列重要事件和变革。
本文将通过回答一系列试题,概述中国近代史的主要内容和发展轨迹。
一、晚清时期的政治变革在晚清时期,中国政治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下面是几个关于晚清时期的政治变革的试题:1.1 清朝政府在晚清时期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并试图解决什么问题?1.2 辛亥革命的爆发标志着什么?它对中国政治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二、百年民族耻辱与抗争在近代史的发展过程中,中国遭受了列强的入侵与欺凌,面临着民族危机。
下面是几个关于百年民族耻辱与抗争的试题:2.1 描述中国在近代史上经历的几次重要战争,并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2.2 辛亥革命后,中国进入了哪个时期?这个时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发展中国共产党是中国近代史上最重要的政治力量之一。
下面是几个关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发展的试题:3.1 中国共产党是在什么时候成立的?它的成立对中国政治的发展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3.2 描述中国共产党在国共内战中的角色和贡献。
四、新中国的成立与建设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转折点,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重大事件。
下面是几个关于新中国的成立与建设的试题:4.1 新中国的成立时间是什么时候?它对中国政治和社会带来了哪些改变?4.2 中国进行了哪些重大的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这些改革的影响如何?五、改革开放与中国的崛起改革开放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另一个重要时期,这一时期标志着中国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下面是几个关于改革开放与中国崛起的试题:5.1 中国在改革开放中采取了哪些重要的经济改革措施?它们带来了哪些变化和成就?5.2 描述中国在近年来崛起为世界强国的过程和原因。
六、中国近代史的启示与反思中国近代史是我们不可忽视的历史遗产,对于我们认识中国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下面是几个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启示与反思的试题:6.1 中国近代史对我们认识中国政治和社会有何启示?6.2 你认为中国近代史的哪些事件和人物对中国的未来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以上试题涵盖了中国近代史的重要内容和发展轨迹,希望能够帮助你更好地了解中国近代史的主要事件和变革。
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及答案

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及答案近代中国历史是中国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我们了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关键。
在这段历史中,中国经历了一系列重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变革,同时也面临了外来势力的侵略和压迫。
下面是一些关于中国近代史的试题及答案,帮助你更好地了解这个时期的重要事件和发展。
试题一:列举中国近代历史中的三个重大事件,并分析它们对中国社会和政治发展的影响。
答案一:三个重大事件分别为:甲午中日战争、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
1. 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这场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战争结果让中国政府深感危机,通过《马关条约》割让台湾、澎湖群岛给日本,赔款2.2亿两白银,还割让了辽东半岛的大连,使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
甲午战争的失败导致了政治和社会革命的兴起,使人们对国家现状和未来走向产生了深刻的反思。
2. 辛亥革命(1911年):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彻底推翻封建君主制度的民主革命。
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标志着中国结束了自两千多年来的封建王朝统治。
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中国社会政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 五四运动(1919年):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爱国运动。
这场运动起源于北京学生群体对《凡尔赛条约》的愤怒抗议,要求废除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五四运动的影响超越了大学校园,迅速扩散到全国各地。
这场运动表明了中国民众对社会和政治变革的强烈渴望,也标志着中国知识分子在国家命运中发挥重要的影响力。
试题二:简述中国近代史中的两大政治派系及其主要代表人物。
答案二:两大政治派系分别为革命派和保皇派,主要代表人物为孙中山和慈禧太后。
1. 革命派:革命派是主张革命和变革的政治派别,他们追求民主、平等和现代化。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史上革命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是辛亥革命的领导者和中华民国的临时大总统。
孙中山倡导"三民主义",并试图通过西方政治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推动中国向民主共和制度转变。
2024年度(精选)中国近代史纲要答题题库及答案

2024年度(精选)中国近代史纲要答题题库及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30题)1.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是()。
A.地主阶级B.工人阶级C.农民阶级D.资产阶级2.中国近代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
A.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B.太平天国农民战争C.义和团运动D.洋务运动3.()使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折。
A.苏德战争爆发B.太平洋战争爆发C.斯大林格勒战役D.诺曼底战役4.在近代,通过战争向中国勒索赔款最多的国家是()。
A.英国B.俄国C.法国D.日本5.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志向和农民起义特色的文件是()。
A.《海国图志》B.《天朝田亩制度》C.《资政新篇》D.《救亡决论》6.在中国近代,在政治上表现出两面性的阶级是()。
A.地主阶级B.工人阶级C.农民阶级D.资产阶级7.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这是因为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
A.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B.中国社会主要冲突发生变化C.中国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D.中国革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组成部分8.在20世纪第二个十年,堪称中国历史转折之里程碑的是()。
A.武昌起义,中华民国建立B.《新青年》创办,武昌起义C.五四运动,《新青年》创办D.中华民国建立,五四运动9.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是()。
A.手工业B.农业经济C.工业D.小农经济10.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占据了()A.中国东北地区B.中国华北地区C.南京D.东南亚11.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
A.封建社会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旧民主主义社会12.造成近代中国贫困落后的根本缘由是()。
A.中国落后的经济制度B.中国落后的政治制度C.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D.统治集团的腐败13.南京临时政府中占据导和主体地位的派别是()A.资产阶级维新派B.资产阶级保皇派C.资产阶级立宪派D.资产阶级革命派14.有人说,英国是用三样武器打开中国大门的,其运用的先后顺序是()。
(3套)2024年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卷及参考答案

(3套)2024年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卷及参考答案试卷一一、选择题中国近代史上,哪一个事件的发生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A. 鸦片战争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甲午战争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口号是什么?A. 民主与科学B. 实业救国C. 文学革命D. 尊孔复古二、简答题简述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为什么选择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三、论述题请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及其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影响。
参考答案选择题1.【答案】A【解析】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并开放五口通商,这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A项正确。
2.【答案】A【解析】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向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思想文化发起猛烈攻击,故A项正确。
简答题1.【答案】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在于它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这场运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条件。
五四运动展示了中国青年的英勇斗争精神,为中国革命注入了新的活力。
2.【答案】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面对强大的敌人和薄弱的革命力量,选择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这是因为当时中国的城市被敌人控制,而农村则是敌人统治的薄弱环节。
通过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可以发动农民群众,壮大革命力量,逐步向城市推进,最终夺取全国胜利。
这一战略决策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国情的深刻理解和正确把握。
论述题【答案】抗日战争的胜利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首先,它结束了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侵略和统治,使中国人民赢得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的尊严。
其次,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国的民主化进程,推动了中国的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
再次,抗日战争的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最后,抗日战争的胜利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后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创造了有利条件。
中国现代史纲要试题及答案

中国现代史纲要试题及答案
试题一
1. 列举中国近代史上的三大民主革命,并简要描述其背景和影响。
答案:
- 辛亥革命:发生于1911年,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第一个资
产阶级民主革命。
背景是清朝的衰落和中国社会普遍的不满情绪。
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政府,建立了中华民国,对中国政治制度和社
会观念产生了深远影响。
- 五四运动:发生于1919年,是中国现代史上一次具有广泛影
响的思想文化运动。
背景是对巴黎和约中中国利益受损的不满和对
西方文化的引进。
五四运动激发了对封建制度的反抗和思想解放,
为新文化运动和中国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 土地革命:发生于1927年,是中国领导的农民革命运动。
背
景是国共合作破裂和中国农民的经济困境。
土地革命推动了农村的
土地改革,扩大了的影响力,并为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奠定了基础。
试题二
2. 简述中国近代史上的两次对日抗战的重要事件和结果。
答案:
- 九一八事变:发生于1931年,是日本发动的对中国东北的侵略行动。
九一八事变标志着日本的侵略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中国也开始了全面抵抗。
结果是中国东北沦陷,领导的抗日游击战争迅速兴起。
-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发生于1937年,是中国全面抵抗日本侵略的开始。
这一事件导致中日战争的全面爆发,中国民众普遍参与抗战,形成了全面抗战的局面。
战争最终以中国胜利和日本投降结束。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6套含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6套含答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卷Ⅰ35.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发生的两个根本性变化。
答:一,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二,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36.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答: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在近代历史上,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它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第一,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
在这以后,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在中国再也不能建立起比较稳定的统治,从而为中国人民斗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第二,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并在中国形成了“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的民主主义观念。
第三,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
辛亥革命激发了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觉醒,打开了思想进步的闸门。
第四,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的变化。
第五,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
37.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①正义性的反侵略战争:这是中国民族革命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两重性质的进步的和正义的战争,因此得道多助,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②全民族抗战:抗日战争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抗战,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民族的凝聚力。
从敌后战场到正面战场,从国统区到论陷区。
从国内社会各阶层到国外华侨,从汉族到少数民族都充分体现了全民抗战的特点。
③中共的中流砥柱作用: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倡导和建立,到全面抗战路线的制定;从敌后根据地的建立和抗日游击战争的开展,到毛泽东《论持久战》指明抗战前途;从坚持斗争求团结巩固统一战线,到抓住国际国内有利时机及时反攻胜利,都突出了中共在抗战胜利中的关键作用。
近代史纲要试题及答案

近代史纲要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近代史的开端标志是:A. 鸦片战争B. 甲午战争C. 辛亥革命D. 五四运动答案:A2. 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A. 南京条约B. 马关条约C. 辛丑条约D. 望厦条约答案:A3. 洋务运动的主要目的是:A. 学习西方科技B. 推翻清朝统治C. 建立民主制度D. 维护封建统治答案:D4. 戊戌变法的领导者是:A. 康有为B. 梁启超C. 孙中山D. 袁世凯答案:A5. 辛亥革命推翻了:A. 清朝统治B. 明朝统治C. 元朝统治D. 唐朝统治答案:A6. 五四运动的主要口号是:A. 民主与科学B. 反对帝国主义C. 反对封建主义D. 反对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答案:D7.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年份是:A. 1919年B. 1921年C. 1927年D. 1931年答案:B8. 国民革命军北伐的主要目的是:A. 统一中国B. 推翻清朝统治C. 建立民主制度D. 抵抗外敌入侵答案:A9. 抗日战争胜利的标志性事件是:A. 九一八事变B. 七七事变C. 抗战胜利纪念日D. 淞沪会战答案:C10. 新中国成立的时间是:A. 1945年B. 1949年C. 1950年D. 1951年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近代史中,中国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包括:A. 南京条约B. 马关条约C. 辛丑条约D. 望厦条约答案:ABC2. 洋务运动期间,中国引进的西方科技包括:A. 铁路B. 电报C. 轮船D. 火药答案:ABC3. 辛亥革命的主要成果包括:A. 推翻清朝统治B. 建立民主制度C. 实现民族独立D. 促进社会进步答案:ABD4. 五四运动的主要影响包括:A. 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B. 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C. 加强了民族意识D. 导致了国民革命的爆发答案:ABC5.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主要活动包括:A. 领导工人运动B. 领导农民运动C. 领导学生运动D. 领导武装斗争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及

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及答案解析本文试题主要内容为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及答案解析。
下面根据题目要求来撰写文章。
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近代中国最早的政治维新运动是()。
A.五四运动B.辛亥革命C.戊戌变法D.五一运动答案与解析:选C。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最早的政治维新运动,发生于1898年,是洋务运动的延续和补充,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结束,是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次尝试。
2.辛亥革命成功后,中国建立的是()。
A.临时政府B.国民党C.共产党D.中华民国答案与解析:选D。
辛亥革命成功后,中国建立了中华民国,代替了清朝封建帝制,开启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国时代。
3.新文化运动在中国发生的年代是()。
A.20世纪30年代B.20世纪40年代C.20世纪10年代D.20世纪60年代答案与解析:选C。
新文化运动发生在20世纪10年代,是一场以反对封建道德观念为核心的现代思潮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文化的兴起。
二、判断题1.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政治运动。
()答案与解析:判断题的正确答案是“是”。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政治运动之一,是中国自主启动的一系列现代化措施,为中国近代化进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基础。
2.孙中山是辛亥革命的领导者。
()答案与解析:判断题的正确答案是“是”。
孙中山是辛亥革命的领导者和中华民国的临时大总统,他提出了“三民主义”思想,对中国政治和社会变革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简答题1.华丽丽的清朝灭亡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始,请问你认为清朝灭亡的原因有哪些?答案与解析:清朝灭亡的原因有多方面:首先是清朝内部的腐败和贵族统治导致民不聊生;其次是西方列强的入侵与侵略剥削导致国家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还有民族危机意识的觉醒与民族矛盾的激化等因素。
2.辛亥革命不仅推翻了清朝,还为中国带来了哪些重要变化?答案与解析:辛亥革命不仅成功推翻了清朝,还为中国带来了以下重要变化:建立了中华民国,结束了中国封建帝制;确立了初步的共和制度,推动了中国政治体制的现代化进程;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大门,为中国社会的进一步变革奠定了基础。
中国近代史纲要习题(含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上编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A ) 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B.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C.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矛盾D.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2.中国封建社会产生过诸多“盛世”,出现在清代的是(D )A.文景之治B.贞观之治C.开元之治D.康乾盛世3.将中国领土台湾割让给日本的不平等条约是(C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瑗珲条约》4.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 B)A.政治控制B.军事侵略C.经济掠夺D.文化渗透5.1839年组织编写成《四洲志》,向中国人介绍西方情况的是(A )A.林则徐B.魏源C.马建忠D.郑观应6.19世纪末,在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国家是(C )A.俄国B.日本C.美国D.德国7.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爆发的时间是(A )A.1851年B.1853年C.1856年D.1864年8.太平天国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是(C )A.永安建制B.北伐失利C.天京事变D.洪秀全病逝9.最早对兴办洋务的指导思想作出完整表述的人是(A )A.冯桂芬B.马建忠C.王韬D.郑观应10.洋务运动时期最早创办的翻译学堂是(A )A.同文馆B.广方言馆C.译书局D.译书馆11.1898年发表《劝学篇》一文,对抗维新变法的洋务派官僚是(C )A.李鸿章B.左宗棠C.张之洞D.刘坤一12.戊戌维新时期,维新派在上海创办的影响较大的报刊是(A )A.《时务报》B.《国闻报》C.《湘报》D.《万国公报》13.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B)A.兴中会B.中国同盟会C.中华革命党D.中国国民党14.武昌起义前夕,在保路运动中规模最大、斗争最激烈的省份是(D )A.湖南B.湖北C.广东D.四川15.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D )A.《中华民国宪法》B.《钦定宪法大纲》C.《中华民国约法》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6.为反对袁世凯刺杀宋教仁和“善后大借款”,孙中山在1913年领导革命党人发动了( A)A.二次革命B.护国战争C.护法战争D.北伐战争17.1930年成立的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又称第三党),其主要领导人是(D )A.梁漱溟B.黄炎培C.张君劢D.邓演达18.1930年1月,毛泽东进一步从理论上阐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文章是(B )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C.《井冈山的斗争》D.《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19.1928年l2月,毛泽东主持制定的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是(A )A.《井冈山土地法》B.《兴国土地法》C.《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D.《中国土地法大纲》20.国民党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性质是(B )A.私人垄断资本主义B.封建的买办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C.私人资本主义D.国家资本主义21.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于(D )A.陕北保安地区B.陕北洛川地区C.陕北瓦窑堡地区D.甘肃会宁、静宁地区22.遵义会议后,中共中央政治局成立了新的三人团负责红军的军事行动,其成员是( C)A.毛泽东、朱德、周恩来B.毛泽东、朱德、王稼祥C.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D.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23.中华民族进入全民族抗战是在(D )A.九一八事变后B.一二八事变后C.华北事变后D.卢沟桥事变后24.1935年12月,中国共产党确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会议是(B )A.遵义会议B.瓦窑堡会议C.洛川会议D.晋绥干部会议25.在抗日战争的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上取得胜利的战役是(A )A.台儿庄战役B.桂南战役C.枣宜战役D.中条山战役26.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指出,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最关键的阶段是( B)A.战略防御阶段B.战略相持阶段C.战略反攻阶段D.战略决战阶段27.1945年4月,出席联合国制宪会议中国代表团中的解放区代表是(C )A.周恩来B.刘少奇C.董必武D.王若飞28.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双方通过重庆谈判签订《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的时间是( C)A.1945年8月B.1945年9月C.1945年10月D.1945年11月29.1947年10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提出的口号是(C )A.和平、民主、团结B.向北发展、向南防御C.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D.将革命进行到底30.1949年6月,毛泽东发表的系统论述中国共产党建国主张的著作是(D )A.《新民主主义论》B.《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C.《论联合政府》D.《论人民民主专政》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及答案

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及答案一、试题1.近代中国历史的起点是哪一件重大事件?请简要描述。
2.辛亥革命的背景是什么?该革命的最大成果是什么?3.请简要描述中国近代史上的五四运动,并指出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4.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在哪一座城市?请列举该城市发生的三个重要事件。
5.抗日战争是中国在二战中的主要战场,请描述中国在抗日战争中所取得的重要胜利。
6.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请说明该事件的重要意义。
7.请简要概述改革开放政策的出发点和目标,并列举至少两项改革开放的重要举措。
8.中国改革开放后取得的经济成就是什么?请列举至少三个方面。
二、答案1.近代中国历史的起点是1840年的鸦片战争。
这场战争标志着中国的封闭和自给自足的传统社会被西方列强的侵略所打破,中国开始步入近代化的历程。
2.辛亥革命的背景是清朝内外交困,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革命最大的成果是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皇帝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民主共和国。
3.五四运动发生在1919年,起因是巴黎和约中的不公平待遇。
该运动表明了中国青年的反帝反封建的精神和主张,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加速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
4.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地是上海。
重要事件包括:一、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二、五·三〇运动,为中国共产党争取农民工人支持奠定了基础;三、秋收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发起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5.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取得了重要胜利。
例如:一、淞沪会战,中国军队成功抵御了日本军队的进攻;二、武汉会战,中国军队成功击退日本军队,并保卫了中心城市武汉;三、八年抗战,中国军民付出巨大牺牲,最终赢得了最终胜利。
6.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宣告成立,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
它意味着中国结束了长达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制度,迈向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
7.改革开放政策的出发点是解决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困境,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判断题1.中国近代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2.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中国的所有地区,在所有时期都是半殖民地。
3.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4.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
5.近代中华民族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另一个是推翻封建主义的压迫,实现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富裕。
6.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着革命与现代化两大历史任务。
7.中国资产阶级包括官僚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
8.鸦片战争是由林则徐的虎门销烟引起的。
9.有人说:鸦片战争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近代文明。
如果不发生革命,中国早就现代化了10.“帝国主义侵略有功论”。
(或“感谢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打晚了”,“鸦片战争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近代文明”。
)11.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件下,帝国主义列强同中国发生经济关系,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12.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13.外国资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目的是想使中国变成一个资本主义的中国。
14.西方殖民主义势力来到东方,是为了使东方国家成为独立的资本主义社会。
15.帝国主义列强并没有能够实现瓜分中国的图谋,这缘于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互相制约。
16.经济技术落后的中国不可能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17.太平军所进行的战争,是一次反对清政府腐朽统治和地主阶级压迫、剥削的正义战争。
18.《天朝田亩制度》提出的社会理想具有不切实际的空想性质。
19.《资政新篇》是起义农民提出的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
20.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21.太平天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清政府和洋枪队的联合绞杀。
22.洋务运动是清朝封建统治阶级中的洋务派为了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而实行的一场自救改革运动。
23.洋务派主张改变封建科举制度,以培养洋务人才。
24.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25.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
26.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经济体制改革运动。
27.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核心是民族主义。
28.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是一个比较完整而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29.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30.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
31.辛亥革命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所以说辛亥革命取得了胜利。
32.辛亥革命胜利了又失败了。
33.1912年颁布的《中华民国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
34.反对帝国主义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首要任务。
35.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的官僚资本是在正常的生产发展的基础上积累起来的。
36.没收官僚资本,具有两重性质。
37.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具有两重性(两面性)的阶级。
38.1921——1949年中国存在的三种主要政治力量是地主阶级,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
39.袁世凯的去世是造成北洋军阀迅速分裂的根本原因。
40.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具有偶然性。
41.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的旧文化的斗争。
42.新文化运动因批判孔学而否定中国传统文化。
43.新文化运动对资本主义持完全接受的态度。
44.十月革命推动中国先进分子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
45.如果没有无产阶级加入,五四运动不可能取得胜利。
46.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具有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47.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近代社会经济、政治和革命发展、思想演变的必然结果。
48.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49.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50.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的绝大多数来自农民,因而它不是工人阶级先锋队。
51.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只有当民族资产阶级拥护革命时,才要保护民族资本主义。
52.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53.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三民主义。
54.孙中山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成为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政治基础。
55.国民党在全国建立统治以后,实行的依然是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统治。
56.八七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过程中的一次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
57.毛泽东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新道路开辟的杰出代表。
58.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59.1931年“九一八”事变,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进入全国性抗战的新时期。
60.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61.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军队处于抗战的正面战场,因此,国民党及其领导的军队对民族解放战争贡献大于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事力量。
62.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
63.抗日战争中游击战争并不具有战略地位64.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65.在抗日战争中,共产党必须以革命的两面政策来对付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抗日派。
66.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67.抗日战争是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
68.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美国在日本投下了原子弹。
69.第三条道路的破产根本原因是蒋介石的专制统治造成的。
70.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71.建国初期开展的“三反”运动是指反贪污、反浪费、反资本主义。
72.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7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7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75.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76.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提出的主要任务是解决所有制问题77.建国后,我国对民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行的没收政策。
78.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就是指的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造79.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在社会主义革命阶段仍然具有两面性。
80.中国资产阶级尽管有两部分,但中国共产党对他们采取了相同的政策。
81.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仍然存在着对抗性的矛盾,因此,属于敌我矛盾的范畴。
82.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
83.社会主义社会建成后,社会基本矛盾就消失了。
84.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矛盾是人民内部矛盾85.1957年的反右派斗争是正确的和必要的,但被严重地扩大化了。
86.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是符合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的总路线。
87. "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88.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是一场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
89.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
90.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
论述题1.资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究竟给中国带来了什么?2.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是什么?答:从1840年至1919年的80年间,中国人民对外来侵略者进行了英勇顽强的反抗,这些斗争具有重大的历史作用。
但是,历次的反侵略战争,都是以中国失败、中国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而告结束。
其原因,从中国内部因素来分析,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制度的腐败,一是经济技术的落后。
而前者则是更根本的原因。
第一,社会制度的腐败。
1840年以后,中国封建社会逐步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清王朝的统治阶级,大都昏庸愚昧,不了解世界大势,不懂御敌之策。
许多官员、将帅为了自身私利,不惜出卖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并常常压制与破坏人民群众和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
腐败的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阻碍了中国人民群众的广泛动员和组织,这是近代中国历次反侵略战争屡遭失败的最重要的原因。
第二,经济技术的落后。
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国家综合实力特别是经济技术和作战能力的落后。
19世纪中叶,西方资本主义强国经过工业革命,经济和技术飞速发展,封建的中国已被远远抛在后面。
但是,经济技术落后并不意味着在战争中一定打败仗。
而当时的中国,不仅武器装备落后,而且统治阶级实行错误的方针、政策,并压制人民群众的动员。
在这种情况了,中国的反侵略战争才一再失败。
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的失败启示我们:第一,在近代中国,要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争得民族独立,必须充分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的力量,必须改变中国帝国主义、封建势力联合统治中国的局面。
第二,要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必须改变中国经济技术落后的状况。
但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前提是实现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
这需要推翻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民族压迫和封建的腐朽势力的反动统治。
只有这样,国家才能真正强大,人民才能当家作主。
3.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是什么?4.为什么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引起了近代中国的历史性巨大变化?答: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民主革命。
在近代历史上,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它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巨变。
第一,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的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
第二,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
第三,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
第四,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第五,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5.论述辛亥革命是一次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第一,辛亥革命有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领导。
1905年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
同盟会有自己的章程,有明确的革命宗旨和一套比较健全的组织机构,并在国内外成立支部。
在斗争中同盟会的领导核心地位逐步确立,并对整个辛亥革命的进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是以往的革命组织所无法比拟的。
第二,辛亥革命有一套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纲领的指导。
辛亥革命提出了系统的反映资产阶级政治要求的“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政纲,它是中国近代第一个较完整的、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