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按摩操作流程
中式按摩操作程序
![中式按摩操作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40d958717fd5360cba1adb7c.png)
中式按摩操作程序功效:针对颈、肩、腰、腿痛及麻木等症状,头痛、失眠,肠胃不好等,能达到更好的调理,促进血液循环、理筋通筋、调理阴阳,加强人体免疫力。
从此达到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的功效。
手法:操作程序:俯卧位——颈、肩、手、背腰、骶骨、臂部、腿、脚底;仰卧位——头、上肢、胸腹部、下肢;第一步:为客人铺好床,请客人俯卧位。
为客人盖好按摩单。
第二步:放松全身1、两手掌根分推肩部、背部。
2、单手掌根、大鱼际直推膀胱经、脊椎骨及两侧。
3、站于客人侧面、单手直推至脚根、加以振的动作。
推、滚脚底。
4、叠掌揉两侧膀胱经(由上至下)、叠掌压脊椎骨、膀胱经、交替压。
第三步:颈部、斜方肌操作程序1.单手或双手拔颈项肌及膀胱经(由风池穴至颈百劳)、从风府至大椎穴。
双手点按风池、风府。
2.叠指拔法——从颈百劳至肩峰;从第二胸椎至肩胛骨内上角;从第三胸椎至肩胛骨内缘处;从颈百劳至肩胛骨下角平起这段膀胱经;从肩胛骨内上角至下角;各三遍。
3.叠掌揉法——放松斜方肌4.两拇指交替点法——从颈百劳至肩胛骨下角平起的膀胱经;从肩胛骨内上角点至下角;5.肘揉、肘滚法放松斜方肌。
6.两拇指点按夹脊穴——从颈百劳至肩胛骨下角平起;点按两侧膀胱经(由下至上)各两遍。
7.两手提拿或交替提拿斜方肌、叩击疗法、拍斜方肌等放松动作。
第四步:肩胛骨及手部操作程序1.叠掌揉肩胛骨——从肩峰揉拔至肩胛骨下角、拔肩关节处及上肢部处。
2.放松肩胛骨及点按天宗穴、肩贞穴。
3.分推、提拿、掌揉上肢,揉拔手三阴经;点按手劂阴心包经及内关穴、大陵穴、劳宫穴、大小鱼际穴;放松上肢。
4.两手拇指交替推大小鱼际、劳宫穴;推每个手指,放血。
5.把手放于前方——分推、提拿,揉拔手三阳经;点按三焦经及曲池、手三里、合谷等穴。
6.活动腕关节,分推手背,揉拔掌骨至手指尖,理指法放松每个手指。
7.抖法、扳法——将手放于颈处,一手压在肩胛骨、一手扳提肘关节处。
8.将手放于背部——点按、搓、提拉肩胛骨内缘;一手穿过手下放于肩胛骨处,一手压在手掌处做扳法。
全身保健按摩程序
![全身保健按摩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5ac4afde9b89680203d82592.png)
全身保健按摩程序一、头部:1、开天门:(1)操作:坐在前头,以两手拇指指腹,置于两眉门的印堂穴,自印堂穴向上直抹到前发际处的神庭穴止,两手拇指轮流进行,反复推抹;(2)要领:两拇指指腹用力要均匀一致,和缓有力,经局部微红为度,局部有酸胀感,有温热及头目轻爽感觉。
2、抹双柳:(1)操作:以两手拇指指端掐双侧攒竹穴,再以指腹自攒竹穴沿眉弓自内向外,经鱼腰穴至眉梢丝穴穴止,推而抹之,往反数次;(2)要领:循环眉弓毛发之中,由内向外推抹,不可逆行,速度宜缓慢,双拇指同时对称着力。
3、掐鱼腰:(1)操作:以两手拇指掐两眉弓中点的鱼腰穴1—2分钟,然后用拇指指腹自攒竹穴经鱼腰穴,丝竹空穴摩到上关穴止。
(2)要领:摩动时循环眼眶上缘,用力宜缓慢,均匀有力,掐鱼腰穴后局部有不适感,可配合轻微指揉来消除。
4、揉太阳:(1)操作:以两手拇指桡侧,分别置于头部两侧太阳穴,做上下、左右、前后环转揉动,再以两手拇指指腹同时用力自头维穴起向外下方经太阳穴分推至耳门穴止。
(2)要领:揉用力宜轻,摩动时稍着力。
5、掐白:(1)操作:以两手拇指掐视白穴,再以手拇指指腹自白穴分推致瞳子髓;(2)要领:力度要轻,用力均匀。
6、掐睛明,点巨骱:(1)操作:掐睛明穴,点巨骱,再以拇指指腹自四白,迎香,巨骱到颧骱,耳门止,反复推摩。
(2)要领:由轻致重,微红。
7、推颊车:(1)操作:用两手拇指指腹按揉颊车穴,然后以拇指置于两耳前下方面军听会穴,沿上颌外缘,经颊车穴至大迎穴。
(2)要领:推动宜轻,按揉时用力应从重。
8、双揪铃铛:(1)以两手拇指与食指揉捏两侧耳部,并向下方揪耳垂。
(2)要领:方向不能反。
9、分推前额:(1)操作:以两拇指偏峰置于前额正中线,向两侧分推到太阳穴、头维穴。
10、推正顶:(1)操作:自鼻尖的素骱穴,经鼻向上沿上沿头部正中线往印堂,神庭,百会强间推摩到哑门穴止。
(2)要领:往上推摩时,沿经穴位应配合点按。
11、点按百会:(1)操作:点按百会穴,后掐四神陪穴。
中级按摩师实践操作46步手法
![中级按摩师实践操作46步手法](https://img.taocdn.com/s3/m/a0df0a28192e45361166f506.png)
中级按摩师实践操作46步手 法
仰卧位: 一、头面部: 1.开天门;2.抹双柳;3.掐鱼腰;4.掐四白5.揉太阳; 6.推揉颊车;7.搓掌浴面;8双揪铃铛 二、胸部: 9.分肋法;10.按揉膻中 三、腹部: 11.上腹横摩;12.脐旁横摩;13.下腹横摩;14.腹部 斜摩;15.腹肌提拿;16.狮子滚绣球; 四、下肢部: 17.拳顶合揉;18.抖双下肢;19.提拿足三阴、足三阳;
二俯卧位: 一、背部: 20.背部分推法;21掌推肩胛;22.按肩胛内缘 23.背部按揉法;24.吉庆有余 二、腰部: 25.推按腰背肌;26.拿揉腰肌;27.叠掌按腰; 28.双龙点肾 三下肢 29.揉臀部法;30.提拿腿后侧;31.推百会(掐四神聪); 34干洗头;35.扫散少阳术;36.揉捏尺 颈;37.点揉风池;38.合掌刁颈;39.拿 肩井;40.开胸顺气;41.肩周摩按;42. 双手揉球;43.双龙点肩;44.双手搓揉; 45.揪抖十指法;46.抖双臂
中级按摩师的全身按摩施术技巧
![中级按摩师的全身按摩施术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9aac5955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3c.png)
中级按摩师的全身按摩施术技巧一、全身保健按摩施术(离心性)全身保健按摩的主要部位和施术顺序,已在初级按摩师部分有所阐述。
中级按摩师需要在熟练掌握初级按摩师全身保健按摩手法基础上,增加一些手法。
1.头、面部保健按摩程序(1)开天门(2)抹双柳(3)掐鱼腰(4)揉太阳(5)掐四白1)体位受术者仰卧位,术者坐于头前。
2)操作术者以两手拇指指甲掐四白穴,以两手拇指指腹自四白穴分推到瞳子髎穴处。
3)要领此手法反复3次,力度要轻,用力均匀。
(6)掐睛明1)体位受术者仰卧位,术者坐于头前。
2)操作以两手拇指指甲掐睛明穴,再以两手拇指指腹自睛明穴起经过四白穴、颧髎穴到耳门穴处,进行推摩。
3)要领反复推摩3次,用力轻、缓。
(7)点巨髎1)体位受术者仰卧位,术者坐于头前。
2)操作术者以两手拇指指腹点按巨髎穴,自迎香穴经巨傍穴到颧髎穴处,进行推摩。
3)要领反复推摩3次,用力由轻至重。
(8)推颊车(9)双揪铃铛1)体位受术者仰卧位,术者坐于头前。
2)操作术者以两手拇指与食指揉捏两侧耳部,并向下方揪耳垂。
3)要领向下方牵拉耳垂3~5次,方向不能错。
(10)搓掌浴面1)体位受术者仰卧位,术者坐于头前。
2)操作术者先以两手掌搓热后置两侧面颊部,自下向上经耳前到前额部,进行搓摩。
3)要领用力均匀,反复搓摩10~15次。
(11)分推前额1)体位受术者仰卧位,术者坐于头前。
2)操作术者以两手拇指偏峰置于前额正中线,向两侧分推到太咱穴和头维穴处。
3)要领反复分推,可往返3~5次,用力均匀并有力,如受术者皮肤干燥,可用油性递质;如受术者汗多,可用滑石粉。
可配合指腹搓法于前额左右方向推搓。
(12)推正顶(13)点按百会1)体位受术者仰卧位或坐位,术者坐于头前或站位。
2)操作术者以拇指指腹点按百会穴,以四指指甲掐四神聪穴处。
3)要领手法由轻到重,按压方向应垂直。
(14)分抹五经1)体位受术者仰卧位或坐位,术者坐于头前或站位。
2)操作术者以一手扶头部,另一手以拇指指腹自鼻尖的素髎穴向上沿头部中线推摩,经印堂穴、百会穴等,到枕部风府穴处,在沿经各穴可配合点按。
中级按摩师全身保健程序
![中级按摩师全身保健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593a48d9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69.png)
中级按摩师全身保健程序中级按摩师全身保健程序头面部保健按摩程序1.开天门(双手拇指指腹交替抹动,从印堂到神庭)2.抹双柳(双手拇指指腹从印堂到丝竹空推抹)3.掐鱼腰(双手拇指之端掐鱼腰穴,然后再做几次抹双柳)4.揉太阳(双手拇指指腹按揉太阳到头维到太阳到耳门)5.掐四白(双手拇指之端掐四白,再以指腹推到瞳子寥)6.掐睛明(双手拇指之端掐睛明, 再以指腹自睛明到四白、颧寥到耳门推摩)7.点巨寥(双手拇指指腹点按巨寥,再自迎香经巨寥到颧寥推摩)8.推颊车(双手拇指指腹按揉颊车, 再自听会9.双揪铃铛(双手拇指和食指揉捏两耳部,并向下揪耳垂)10.搓掌浴面(双手掌搓热在面颊部自下而上经耳前到前额部搓摩)11.分推前额(双手拇指偏风自正中线分推至太阳和头维穴)12.推正顶(拇指指腹端自素寥经印堂、神庭、百会、强间推摩至哑门穴)13.点按百会(拇指指腹点按百会,以四指指甲掐四神聪)14.分抹五经()15.干洗头(五指分开以指端挠头)16.扫散少阳术(五指分开,自太阳穴、头维穴扫至风池穴)17.指尖叩击(双手五指指端垂直叩击头部)18.揉捏池颈(捏拿颈部)19.四指归提(拇指指腹按风池,中指按太阳,同时向内、向上归提)20.点揉风池(拇指和食指点揉风池)21.和掌刁颈(双手十指交叉夹提颈肌)胸部保健按摩1.推肋法(双手拇指分置于俞府穴,其余四指置肋间隙向外分推至腋中线)2.膻中揉摩(一手食指指腹置于膻中穴处,先顺时针揉摩30次,再逆时针揉摩30次。
3.按压中府、云门(两手四指并置一测胸大肌胸骨缘沿肋间隙向外梳摩至中府、云门穴反复数次。
在以两手四指置中府、云门穴着力长按3~5分钟。
)4.开胸顺气(双手掌心分置于胸部背部的璇玑、大椎穴,自上向下沿前后正中线推之中庭、至阳穴)5.龙凤呈祥(用小鱼际滚法于肋弓边缘施术至腋中线)6.晨笼解罩(五指指端着力沿肋间隙向外梳理)7.点按胸骨(以拇指点按穴位旋机至中庭)8.宽胸法(以掌根推摩渊液至大包,然后点按天池和食窦腹部保健按摩1.腹部横摩(从一侧章门横摩至另一侧章门)2.腹部斜摩(从一侧章门横摩至对侧水道、归来)3.腹肌提拿(双手于两侧掌门穴处先向中间挤压然后再将腹肌向上提拿自上向下依次提拿)4.按上腹(双手四指点按自幽门至肓俞)5.脐周团摩(以掌心置于神阙顺逆时针各30次)6.脐旁横摩(从一侧大横至另一侧大横)7.狮子滚绣球(一手置空拳与脐上另一手掌按于拳上进行环转移动,范围逐渐扩大)8.按腹中(双手对置于上脘,自上向下点按志曲骨)9.按下腹(肓俞至横骨)10.点按天枢、气冲11.消气法(双手四指沿髂骨内缘推至气冲再点按归来气冲)肩背部保健按摩1.拿肩井2.背部分推(双手拇指置于大杼沿肋间隙分推至腋中线,自上而下至胃俞水平)3.掌推肩胛(一手向后扳肩部,另一手掌根自肩外俞沿肩胛骨内侧缘向下推至腋中线)4.按肩胛内缘(双手拇指自肩中俞向下点按经魄户、膏肓至肩胛下角)5.双滚肩背(施滚法于背部骶棘肌)6.直推背部(双手拇指指腹自大杼穴推至大肠俞)7.揉大椎、阳关(拇指指腹揉大椎、阳关,再以掌心在两处团摩)8.顺藤摸瓜(一手扶肩,另一手以掌根自肩部推至足根,并用力握足根)9.提拿夹脊(拇指与四支对合,自上而下夹挤脊柱两侧肌肉)10.按脊中(拇指自风府沿棘突间隙逐个点按至阳关穴)11.背部按揉(掌根按揉背部)12.吉庆有余(握拳交替击打背部)腰部保健按摩1.腰部横摩(手掌置肾俞、气海俞、大肠俞穴处横向摩动)2.推按腰背肌(交叉手以掌根分推腰部)3.拿揉腰肌法(拇指与余四指对置于两侧腰背肌,着力于两侧肾俞拿揉)4.叠掌按腰(双手掌叠加以命门为中心按压腰部)5.双龙点肾(双拇指点按双肾俞并略向上斜点而合之)6.温肾补气(双手搓热以掌心置肾俞、气海俞处作振法)7.搓寥点强(四指指腹或掌面着力于八寥穴搓揉,再以拇指腹点揉长强穴)8.按压环跳(双手拇指或肘尖点按环跳)9.腰骶拳揉(空或实拳沿骶胯关节在腰骶部按揉)10.推臀部法(拳揉秩边,在沿臀部揉到承扶)11.叩击腰部(双手空拳或张叩击拍打腰部)上肢保健按摩1.肩周摩按(以掌根自颈根部经肩部揉至肩胛区,再自三角肌经上臂、前臂向腕部揉动)2.捏揉腋前线(拇指与其余四指揉捏腋前线的胸大肌外缘)3.捏揉腋后线(拇指与其余四指揉捏腋后线的背阔肌、大圆肌、小圆肌)4.双手揉球(双掌相对揉肩关节,再揉捏三角肌,再以双大鱼际置肩窝前后挤合肩关节)5.双手搓臂6.双龙点肩(双拇指置肩前的抬肩穴、肩后的闹俞穴相对点按)7.摇臂抻抖(摇肩关节并屈肘沿腕直线向外抻抖)8.大鹏展翅(双手握腕使双臂上举旋转,前臂在胸前交叉)9.推手三阴、手三阳法(双手拇指分别沿手三阴、手三阳经线自肩推至腕部5~7遍)10.按神门法(拇指自曲泽穴经内关推摩至劳宫穴,再以双拇指置内关、神门按揉)11.揉劳宫(拇指腹置大陵穴经劳宫推摩至中指第一节指骨处,再以拇、食指置内、外劳宫合揉)12.捋抖十指(捻、捋十指并发出弹响)13.抖动上肢下肢保健按摩1.股内侧揉捏(两手四指置股内侧阴廉、五里穴揉捏至阴陵泉)2.拳顶合揉(握实拳,以拳面置下肢两侧,自髀关、承扶水平向下越过膝关节至悬钟水平作双拳对合旋转揉动)3.按股前法(以拇指置髀关穴经伏兔、梁丘、足三里、下巨虚长按至解溪穴止)4.拿股内侧法(单手或双手依次将股内侧肌掐紧向上提拿数次,再以一拇指按揉三阴交)5.下肢抖动法(一手握足根,一手握足背抖动)6.提拿足三阴、足三阳法(捏拿下肢内侧、外侧)7.膝关节周围揉法(拇指腹揉血海、阴陵泉、膝眼穴等,再以掌心放在膑骨上揉)8.揉足三里法(屈食指点法揉按足三里,再以四指自阳陵泉抚摩至悬钟穴止)9.推后下肢(以掌根自承扶经委中、承山推到足根部)10.提拿推后侧(捏拿腿后侧肌肉)11.股后揉捏法(揉捏腿后侧肌肉)12.点按下肢(拇指腹点按承扶、委中、承山、昆仑穴等)13.下肢拍打(手握空拳拍打下肢后侧)中级按摩师常用穴位一、头面部1、印堂:两眉头连线中点。
中式全身保健按摩程序与步骤
![中式全身保健按摩程序与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0319a1fc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58.png)
中式全身保健按摩程序与步骤
中式全身保健按摩是一种综合运用中医理论和按摩技巧的保健方法,可以促进
血液循环,舒缓疲劳,促进身体健康。
以下是中式全身保健按摩的一般程序和步骤:
1. 准备工作:提前准备好按摩床或按摩垫,保持室温适宜,准备好按摩油或按
摩膏。
2. 洗脚:首先请客人洗脚,可以使用温水和洗脚盆,或者使用湿巾擦拭。
3. 背部按摩:请客人平躺在按摩床上,用按摩油或按摩膏涂抹在手掌上,然后
用手指和掌心轻轻揉捏和推拿客人的背部,从上到下,从脊椎两侧向外推。
4. 腿部按摩:用手指和掌心轻轻揉捏和推拿客人的腿部,从大腿根部开始,向
下推至小腿和脚踝。
5. 手臂按摩:用手指和掌心轻轻揉捏和推拿客人的手臂,从肩膀开始,向下推
至手腕。
6. 脚部按摩:用手指和掌心轻轻揉捏和推拿客人的脚部,从脚踝开始,向上推
至脚底。
7. 腰部按摩:用手指和掌心轻轻揉捏和推拿客人的腰部,可以采用揉腰、推腰
等技巧。
8. 头部按摩:用指腹按摩客人的头部,从头顶开始,向下按摩至颈部。
9. 脸部按摩:用指腹按摩客人的额头、眉间、太阳穴、面颊等部位,可以采用
轻拍、按摩等技巧。
10. 结束工作:按摩结束后,让客人休息片刻,帮助客人慢慢起身,提供温水
或茶水。
以上是中式全身保健按摩的一般程序和步骤,具体操作时可根据客人的需求和身体状况进行调整。
在进行按摩时,注意保持手法柔和,避免用力过猛,以免造成不适或伤害。
中医推拿技术操作规程
![中医推拿技术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696d7f0f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86.png)
中医推拿技术操作规程【目的】推拿疗法又称按摩疗法。
术者运用各种手法于病人体表一定部位或穴位上,以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疗法。
具有扶正祛邪、散寒止痛、健脾和胃、导滯消积、疏通经络、滑利关节、强筋壮骨等作用;更具有保健强身,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效果。
适用于发热畏寒、头痛身痛、咳喘并作、脘痛纳呆、腹胀泄泻、痹证、痿证、中风后遗症、月经不调、跌打损伤、腰伤腿痛、关节不利、痈肿疮疖,以及骨折后遗症等。
【用物准备】治疗巾或大浴巾。
【操作程序】1.做好解释,取得患者配合。
2.取适宜体位,协助松开衣着,暴露治疗部位,注意保暖。
3.在治疗部位上铺治疗巾,腰、腹部进行按摩时,先嘱病人排尿。
4.按确定的手法进行操作,操作时压力、频率、摆动幅度均匀,动作灵活。
常用操作方法有:4.1推法:用指、掌或肘部着力于一定部位上,进行单方向的直接摩擦。
用指称指推法;用掌称掌推法;用肘称肘推法。
操作时指、掌、肘要紧贴体表,用力要稳,速度缓慢而均匀,以能使肌肤深层透热而不擦伤皮肤为度。
此法可在人体各部位使用。
能提高肌肉的兴奋性,促使血液循环,并有舒筋活络作用。
4.2一指禅推法:用拇指指腹或指端着力于推拿部位,腕部放松,沉肩、垂肘、悬腕,以肘部为支点,前臂做主动摆动,带动腕部摆动和拇指关节做屈伸活动。
手法频率每分钟120~160次,压力、频率、摆动幅度要均匀,动作要灵活,操作时要求达到患者有透热感。
常用于头面、胸腹及四肢等处。
具有舒筋活络、调和营卫、健脾和胃、祛瘀消积的功能。
4.3揉法:用手掌大鱼际、掌根或拇指指腹着力,腕关节或掌指做轻柔缓和的摆动。
操作时压力要轻柔,动作要协调而有节律,一般速度每分钟120~160次。
适用于全身各部位。
具有宽胸理气、消积导滯、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等作用。
4.4摩法:用手掌掌面或手指指腹附着于一定部位或穴位,以腕关节连同前臂作节律性的环旋活动。
此法操作时肘关节自然弯曲,腕部放松,指掌自然伸直,举措要缓和而协调,频次每分钟120次左右。
中式全身保健按摩程序与步骤
![中式全身保健按摩程序与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e7ec5e38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03.png)
中式全身保健按摩程序与步骤中式全身保健按摩程序与步骤中式保健按摩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已经络、气血、精髓、津液、皮肉、筋腱、骨骼、五官、九窍、四肢、百胲等为物质基础,采用按摩手法施于受术者提标之上,以刺激人体进而促使其内部产生一系列的变化,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一、头部保健按摩头面是手三阳经与足三阳经教会的部位,又居于人体的最高处,故称“诸阳之会”;属于奇恒之腑的“脑”居于其中,人之九窍有七窍——五官,在头面部开通,是接受外界事物和刺激、引起人体反应、表达人之情感、调节人体机能的枢纽;面部又是人类心灵外露之窗,代表着人的精神面貌;同时它又是美貌的象征;体现着机体精气神的盛衰。
因此对头面部进行按摩保健的主要的是振奋人体阳气、保持人的青春长驻。
施术时,手法应非常的轻柔缓和,手法的走形方向应充分注意面部肌肉的结构,原则上在眼和口唇周围多座圆形或半圆形的运行轨迹;垂直于皱纹施手法;顺行于眉毛定方向。
再配以适合的介质,起到美容保健的双重作用。
受术者取仰卧位,并可随施术者手法的进行变换为侧卧位、俯卧位。
术者取坐位,于受术者的头侧,面对受术者的颠顶部。
1、面部保健按摩在面部行保健按摩,其目的在于保护并保持受术者的容貌、调节人的精神、维护五官的功能。
1.1前额部的施术1.1.1开天门:术者以两手拇指腹着力,轻柔缓和的交替从印堂穴向上推至上星穴,共12次。
1.1.2分推眉弓:术者用双手拇指指腹着力,轻柔的从眉头之攒竹穴开始,沿眉弓向两侧分推至眉梢的丝竹空穴,共12次。
1.1.3 分推前额:术者用两手拇指的桡侧(自指根至指端)着力,同时至于任脉两侧,然后分别向两侧颞部分推,共六次。
注意,两拇指的桡侧着力要均匀1.1.4 按揉鱼腰穴:术者用两手拇指腹至于鱼腰穴,按揉6次。
注意按揉要轻柔。
1.1.5 揉太阳穴:术者以两拇指指腹置于受术者两太阳穴上,轻柔的向耳后果方向揉12次1.2 眼部的施术:1.1.1揉睛明穴:术者以两手中指指端置受术者两睛明穴处,做轻柔和缓的揉动6次。
中式全身保健按摩程序与步骤视频笔记(A4版)
![中式全身保健按摩程序与步骤视频笔记(A4版)](https://img.taocdn.com/s3/m/b9330fef856a561252d36f1e.png)
中式全身保健按摩程序与步骤(由/share/detail/23141959中式全身保健按摩视频笔记整理,配合相关穴位图片)一、头面部按摩(一)按揉穴位(每个穴位各按揉30次)1、印堂;2、攒竹;3、太阳;4、四白;5、迎香(二)手法操作1、开天门:以两手拇指腹着力,轻柔缓和地交替从印堂穴向上推至神庭穴,共3-5次。
2、从印堂穴向太阳推3-5遍,遍及整个前额部。
3、按揉太阳穴。
以两拇指指腹置于两太阳穴上,轻柔的向耳后方向揉。
顺时针10次,逆时针10次。
4、中指按揉睛明穴。
10-30次。
5、拇指推摩眼眶。
先从下眼眶推摩到太阳,再从印堂沿眉的上沿推摩到太阳穴,推3-5遍。
6、拇指按于迎香穴,鼻翼两侧,从迎香穴推摩到颧髎(liao),按揉。
7、按揉人中穴。
从人中穴到地仓穴各按揉10次。
再从地仓穴到承浆穴。
再用拇指从承浆穴沿下颌的边沿到耳门穴,进行分推5遍。
8、然后从耳门用拇指向上经头维到神庭,然后双拇指向上到百会穴。
从百会穴按揉到风池穴,两侧相同进行按揉。
9、用拇指从承浆穴向上进行分推,经迎香、四白、攒竹、整个前额部,分推3遍。
10、再用大鱼际揉法,来回揉面颊部3遍。
11、梳理头皮。
用五指的指面由前向后进行慢慢梳理。
3遍。
12、用中指在印堂穴,食指和无名指放在阳白穴,用五指拿法拿五经,做3-5遍。
13、用指端击法,轻轻击打头部14、按耳廓部,在耳部按揉神门穴。
肝、脾、心,最后按耳垂。
按揉整个耳廓。
二、胸腹部按摩肩部:(一)按揉穴位点肩井穴。
用拇指进行按揉30次。
(二)手法操作1、拿揉肩部。
四指在下拇指在上,拿肩井及肩部肌肉2、分推胸胁部。
拇指放于天突穴,从天突穴沿任脉经向两胁分推3-5遍腹部:(一)点按穴位1、点按膻中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2、用中指加力按揉中脘穴(在脐上4寸)两分钟;3、再按揉天枢穴(在脐旁两寸再向外开半寸)两分钟,由轻到重,再点按1分钟,再由重到轻放开按揉;4、再按揉气海穴(肚脐下1.5寸)用中指按揉,可双手加力按揉,由轻到重按揉;(二)手法操作1、用掌跟从脐顺时针向外按揉腹部;2、用双手从两侧慢慢拿起腹肌向上进行提拿,连续操作3遍,可先分别拿两侧再拿中间,即腹肌的三线拿法;3、用摩法,手掌在肚脐周围由小到大进行摩动4、直推腹三线(任脉经及腹部两侧):用手掌从鸠尾穴向下直推到关元穴,推三遍;再用双手从腹部两侧向下推5、用手掌摩腹部,围绕脐从中间向两侧摩动,先顺时针再逆时针(大便干结要顺时针摩,腹泻要逆时针摩)6、用分推法,用大鱼际在上腕穴部位沿腹部两侧向下分推,分推3遍三、上肢按摩(一)上肢点穴:点按肩髃穴(上肢平举后肩部的凹陷处)、曲池穴、手三里、同时拿揉外关和内关、按揉合谷穴。
按摩程序
![按摩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62b8a70a02020740be1e9ba3.png)
一、头面部保健按摩程序1.开天门法按摩师以双手拇指指腹,置于顾客两眉间的印堂穴处,自印堂向上直抹到前发际处的神庭穴上。
两手拇指轮流进行,反复推抹20-30次。
2.抹双柳按摩师以两手拇指指端掐双侧攒竹穴处,再以指腹自攒竹沿眉弓,自内向外经鱼腰穴至丝竹空穴止,推抹数次。
3.掐鱼腰:按摩师以两手拇指指端掐两眉弓中点的鱼腰穴,然后用拇指指腹自攒竹穴经鱼腰穴、丝竹空到上关穴止,反复推摩数次。
4.揉太阳按摩师以两手拇指桡侧,分别置于头部两侧太阳穴处,进行上下、左右、前后环转揉动,再以两拇指指腹同时用力自头维穴起,经太阳穴推至耳门穴止,反复推抹。
5.掐四白按摩师以两手拇指掐四白穴,然后以两手拇指指腹自四白穴分推到瞳子髎穴。
6.推颊车按摩师以两手拇指指腹,置于两侧颊车穴进行按揉,然后以拇指置于两耳前下方听会穴,沿下颌外缘,经颊车穴至大迎穴,反复推抹。
7.双揪铃铛按摩师双手分别以拇指、食指指腹揉捏两侧耳部,并向下方揪耳垂3-5次。
8.推桥弓按摩师以一手扶额头,使顾客头稍向同侧偏斜,再以另一手五指并拢以掌侧沿胸锁乳突肌自上向下推抹。
二、胸腹部保健按摩程序1.两肋分推法:按摩师以两手拇指分置于胸骨柄两侧的俞府穴,余四指抱定胸部两侧,沿肋间隙由内向外分推至腋正中线上,由上而下,分推各肋间隙至乳根穴高处止2.按中府,云门按摩师以两手全掌自胸大肌内缘,沿肋向梳摩至中府,云门处,再以两手小鱼际置于中府,云门穴处着力长按。
3.膻中揉法按摩师以一手中指或食指置于膻中穴上,顺时针、逆时针方向各揉数次,然后再以大鱼际各揉数次.4.上腹横摩按摩师以一手置于一侧腹哀,章门穴处,经关门,太乙到对侧腹哀、章门处,反复数次。
5.腹部斜摩按摩师以一手置于一侧腹哀穴,向对侧内下方摩动,到归来穴止,反复数次。
6.龙凤呈祥按摩师双手拇指伸直,手握空拳,在顾客腹部经行一前一后的滚动,边滚边移。
7.狮子滚绣球按摩师一手握空拳置脐部,另一手以全手掌滚揉。
握拳手呈滚绣球状滚动.三、下肢前侧保健按摩程序1.提拿下肢前侧按摩师以两手拇指与其余四指对合着力于下肢前侧,循经从上向下顺序拿到足内、外踝,反复数次。
中式按摩操作流程
![中式按摩操作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d684df28e2bd960590c6776b.png)
中式按摩操作流程一、头、颈部:1、掌压额头;开天门扶双柳分推额头放松3-42、点按印堂穴,攒竹穴、鱼腰、丝竹穴、太阳穴3、揉印堂穴、攒竹穴、鱼腰、丝竹穴、太阳穴、捏。
4、揉眼球,用大鱼际搓热、热敷眼球。
5、侧、用拇指点揉印堂穴至百会、攒竹、鱼腰、丝竹穴、太阳穴6、点按翳风、听会、听宫、耳门穴。
7、夹耳搓热、手掌按耳门8、指腹揉抓头部放松9、换另一侧操作同上10、用双手指腹揉抓整个头部,轻敲放松11、侧头双手大拇指揉按颈部两条膀胱经12、双手四指从颈下捞颈部三条筋。
13、点按肩部两条筋14、双手大把抓肩部大板筋,双手交叉抬头二、上肢部1、掌压肩部中府穴5秒钟慢放2、揉拿手臂部肌肉放松3、拨手臂中间三条筋4、点按曲池穴,手三里5、按摇手关节,双手大鱼际滑手背牵拉手指。
6、摇、甩、揉、敲放松7、换另一侧操作同上8、点按胸部至肚脐9、双手点按两腿的大动脉点按5-6分钟慢放三、下肢部1、开腿、拿大小腿肌肉放松2、拨大腿中间筋,拨大小腿外侧筋,提拿大腿内侧3、拨小腿外侧足三里穴,轻敲放松4、立腿,拨大腿前后侧筋,掌揉大腿内外侧5、搓整个大腿肌肉放松,轻敲放松6、双手四指,滑拨小腿中间筋,点按足三里穴加强7、双手分拨小腿中间筋3-4次8、轻敲、抖小腿肌肉放松9、压腿旋转(左三圈、右三圈)牵拉腿10、换另一侧操作同上四、后背部1、揉颈椎、三条筋2、拿肩部两条筋、点按肩颈穴,肩中穴,轻敲放松3、拨肩胛骨处的膀胱经至肩部揉放松4、换另一侧肩部操作同上5、双手大拇指涓拨肩胛骨缝,点按肩胛骨缝6、点按天宗穴、肩贞穴、轻敲放松7、先揉背部膀胱经至腰部、臀部8、点按腰部六个大穴位9、揉背部膀胱经、腰、臀部放松10、换另一侧肩部和背部的操作同10-1211、双手提拿肩部、揉整个背部放松五、后下肢部1、开腿、揉拿臀部至小腿2、分压大小腿提拿肌肉放松3、拨腿部中间筋,外侧筋提拿内侧筋4、揉拿分压大小腿,轻敲大小腿放松5、压腿、立腿、拉、抖双腿6、换另一侧操作同上。
中式全身保健按摩程序与步骤
![中式全身保健按摩程序与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d81c063510661ed9ad51f333.png)
中式全身保健按摩程序与步骤中式保健按摩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以经络、气血、精髓、津液、皮肉、筋腱、骨骼、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为物质基础,采用按摩手法施于受术者体表之上,以刺激人体,进而促使其内部产生一系列的变化,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一、头部保健按摩头面是手三阳经与足三阳经交会的部位,又居于人体的最高处,故称“诸阳之会”;属于奇恒之腑的“脑”居于其中,人之九窍有七窍——五官,在头面部开通,是接受外界事物和刺激、引起人体反应、表达人之情感、调节人体机能的枢纽;面部又是人类心灵外露之窗,代表着人的精神面貌;同时它又是美貌的象征;体现着机体精气神的盛衰。
因此对头面部进行按摩保健的主要目的是振奋人体阳气、保持人的青春长驻。
施术时,手法应非常的轻柔缓和,手法的走形方向应充分注意面部肌肉的结构,原则上在眼和口唇周围多座圆形或半圆形的运行轨迹;垂直于皱纹施手法;顺行于眉毛定方向。
再配以适合的介质,起到美容保健的双重作用。
受术者取仰卧位,并可随施术者手法的进行变换为侧卧位、俯卧位。
术者取坐位,于受术者的头侧,面对受术者的颠顶部。
1、面部保健按摩在面部行保健按摩,其目的在于保护并保持受术者的容貌、调节人的精神、维护五官的功能。
1.1前额部的施术1.1.1开天门:术者以两手拇指腹着力,轻柔缓和的交替从印堂穴向上推至上星穴,共12次。
1.1.2分推眉弓:术者用双手拇指指腹着力,轻柔的从眉头之攒竹穴开始,沿眉弓向两侧分推至眉梢的丝竹空穴,共12次。
1.1.3 分推前额:术者用两手拇指的桡侧(自指根至指端)着力,同时至于任脉两侧,然后分别向两侧颞部分推,共六次。
注意,两拇指的桡侧着力要均匀1.1.4按揉鱼腰穴:术者用两手拇指腹置于鱼腰穴,按揉6次。
注意按揉要轻柔。
1.1.5揉太阳穴:术者以两拇指指腹置于受术者两太阳穴上,轻柔的向耳后方向揉12次1.2 眼部的施术:1.1.1揉睛明穴:术者以两手中指指端置于受术者两睛明穴处,做轻柔和缓的揉动6次。
养生馆按摩流程
![养生馆按摩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83c29e4b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82.png)
养生馆按摩流程
养生馆按摩流程如下:
1.客人平躺于床上,技师站于客人右侧,告知客人项目服务的时长及大概流程。
2.做身体的正面、背面,从头到脚的穴位按摩,全身的拍打放松。
3.先做腹部,给客人放松一下,用舒缓放松手法(八字掌)双掌叠加正面按压客人肚脐及周围,按压8秒左右,顺时针按揉36下,力度以客人能够承受为宜。
4.按揉完毕,告知客人现在来点按一下腹部穴位,按照脐上、脐下、脐两侧的顺序进行。
5.操作完肚子,之后操作两条胳膊,先右后左,持续按压合谷穴,按揉曲池穴、臂臑、肩颈穴,之后拍打按揉位置。
6.按揉小腿及脚上穴位,包括足三里、三阴交、解溪、太冲穴,放松膀胱经,拍打按揉,最后做臀部穴位按揉。
中式全身保健按摩程序与步骤(保健营养)
![中式全身保健按摩程序与步骤(保健营养)](https://img.taocdn.com/s3/m/29fc773779563c1ec5da7180.png)
中式全身保健按摩程序与步骤中式全身保健按摩程序与步骤中式保健按摩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已经络、气血、精髓、津液、皮肉、筋腱、骨骼、五官、九窍、四肢、百胲等为物质基础,采用按摩手法施于受术者提标之上,以刺激人体进而促使其内部产生一系列的变化,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一、头部保健按摩头面是手三阳经与足三阳经教会的部位,又居于人体的最高处,故称“诸阳之会”;属于奇恒之腑的“脑”居于其中,人之九窍有七窍——五官,在头面部开通,是接受外界事物和刺激、引起人体反应、表达人之情感、调节人体机能的枢纽;面部又是人类心灵外露之窗,代表着人的精神面貌;同时它又是美貌的象征;体现着机体精气神的盛衰。
因此对头面部进行按摩保健的主要的是振奋人体阳气、保持人的青春长驻。
施术时,手法应非常的轻柔缓和,手法的走形方向应充分注意面部肌肉的结构,原则上在眼和口唇周围多座圆形或半圆形的运行轨迹;垂直于皱纹施手法;顺行于眉毛定方向。
再配以适合的介质,起到美容保健的双重作用。
受术者取仰卧位,并可随施术者手法的进行变换为侧卧位、俯卧位。
术者取坐位,于受术者的头侧,面对受术者的颠顶部。
1、面部保健按摩在面部行保健按摩,其目的在于保护并保持受术者的容貌、调节人的精神、维护五官的功能。
1.1前额部的施术1.1.1开天门:术者以两手拇指腹着力,轻柔缓和的交替从印堂穴向上推至上星穴,共12次。
1.1.2分推眉弓:术者用双手拇指指腹着力,轻柔的从眉头之攒竹穴开始,沿眉弓向两侧分推至眉梢的丝竹空穴,共12次。
1.1.3 分推前额:术者用两手拇指的桡侧(自指根至指端)着力,同时至于任脉两侧,然后分别向两侧颞部分推,共六次。
注意,两拇指的桡侧着力要均匀1.1.4 按揉鱼腰穴:术者用两手拇指腹至于鱼腰穴,按揉6次。
注意按揉要轻柔。
1.1.5 揉太阳穴:术者以两拇指指腹置于受术者两太阳穴上,轻柔的向耳后果方向揉12次1.2 眼部的施术:1.1.1揉睛明穴:术者以两手中指指端置受术者两睛明穴处,做轻柔和缓的揉动6次。
中式全身保健按摩程序与步骤
![中式全身保健按摩程序与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be820f459e314332386893a3.png)
中式全身保健按摩程序与步骤中式全身保健按摩程序与步骤中式保健按摩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已经络、气血、精髓、津液、皮肉、筋腱、骨骼、五官、九窍、四肢、百胲等为物质基础,采用按摩手法施于受术者提标之上,以刺激人体进而促使其内部产生一系列的变化,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头部保健按摩头面是手三阳经与足三阳经教会的部位,又居于人体的最高处,故称“ 诸阳之会” ;属于奇恒之腑的“ 脑” 居于其中,人之九窍有七窍——五官,在头面部开通,是接受外界事物和刺激、引起人体反应、表达人之情感、调节人体机能的枢纽;面部又是人类心灵外露之窗,代表着人的精神面貌;同时它又是美貌的象征;体现着机体精气神的盛衰。
因此对头面部进行按摩保健的主要的是振奋人体阳气、保持人的青春长驻。
施术时,手法应非常的轻柔缓和,手法的走形方向应充分注意面部肌肉的结构,原则上在眼和口唇周围多座圆形或半圆形的运行轨迹;垂直于皱纹施手法;顺行于眉毛定方向。
再配以适合的介质,起到美容保健的双重作用。
受术者取仰卧位,并可随施术者手法的进行变换为侧卧位、俯卧位。
术者取坐位,于受术者的头侧,面对受术者的颠顶部。
1、面部保健按摩在面部行保健按摩,其目的在于保护并保持受术者的容貌、调节人的精神、维护五官的功能。
1.1 前额部的施术1.1.1 开天门:术者以两手拇指腹着力,轻柔缓和的交替从印堂穴向上推至上星穴,共 12 次。
1.1.2 分推眉弓:术者用双手拇指指腹着力,轻柔的从眉头之攒竹穴开始,沿眉弓向两侧分推至眉梢的丝竹空穴,共 12 次。
1.1.3 分推前额: 术者用两手拇指的桡侧 (自指根至指端)次。
注意,两拇指的桡侧着力要均匀着力,同时至于任脉两侧,然后分别向两侧颞部分推, 共六1.1.4 按揉鱼腰穴:术者用两手拇指腹至于鱼腰穴,按揉6 次。
注意按揉要轻柔。
1.1.5 揉太阳穴:术者以两拇指指腹置于受术者两太阳穴上,轻柔的向耳后果方向揉12 次1.2 眼部的施术:1.1. 1 揉睛明穴:术者以两手中指指端置受术者两睛明穴处,做轻柔和缓的揉动6 次。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_全身推拿顺序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_全身推拿顺序](https://img.taocdn.com/s3/m/7452c92d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90.png)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_全身推拿顺序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全身推拿5.1头面部推拿5.1. 1体位受术者取仰卧位,施术者坐在受术者头侧。
5.1.1.2操作步骤——揉印堂(约30sec)——开天门(6~8遍)——分阴阳(6~8遍)——按揉、分推前额法——点按睛明(2~3遍)——点按印堂(2~3遍)——点按攒竹、鱼腰、丝竹空(每穴2~3遍)——点按太阳穴(2~3遍)——抹眼眶(6~8遍)——捏双眉(1~2遍)——捏面颊三线、按揉诸穴法——拍前额及面颊法——搓掌浴面法——揉捏耳廓(2~3次)——搓耳根(8~10遍)——按揉、搓运太阳穴(8~10遍)——按五经、震百会法——按揉头部(约1 min)——叩击头部、拉头皮法(约30sec)——干洗头法(约1min)——拿颈部(1~2遍)——点按风池、风府(每穴1~2遍)——拿肩背(1~2min)——点按肩井穴(约30sec)——叩击肩背(约1min)5.2上肢推拿5.2.1体位受术者取坐位;施术者立于受术者左侧后方(以操作左侧颈肩背部为例,以下同)。
5.2.2操作步骤——按揉肩及上肢法——拿上肢(1~2遍)—?拿揉肩及上肢(约3min)——按压极泉法——摇关节、抖上肢法摇3-5圈抖上肢1min ——推按手掌及捻、拔指关节法(约1min)——点按上肢常用穴位(每穴约30sec)——拍打舒搓上肢——活动上肢关节(约1min)——拔伸、牵抖上肢(约30sec)——叩击、拍打上肢(约30sec)——按同样的顺序及方法做另一侧上肢5.3 颈肩背部推拿5.3.1体位受术者取坐位;施术者立于受术者左侧后方(以操作左侧颈肩背部为例,以下同)。
5.3.2操作步骤——拿颈部(约 1 min)——弹拨颈部(约2 min)——拿肩井(约1 min)——按肩背部(约3 min)——肩背部(约2min)——点按风池、风府、翳风、天柱、璇玑、肩中俞、肩外俞、肩井(每穴约15sec)——叩击、拍打肩背部(约1 min)5.4 胸腹部推拿5.4.1体位受术者仰卧位,施术者站立于受术者头顶部及一侧。
中式按摩流程
![中式按摩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86579634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c4.png)
中式按摩流程头部1、开天门,点按印堂,神庭,攒竹,鱼腰,丝竹空,太阳穴,角孙,浮白,分三段从印堂按到百会穴。
2、揉搓耳垂至耳尖,推按耳生降压沟。
3、推揉大椎至风府,大抒至风池,点按风池,风府和颈大椎.4、抓松头皮,打散头发,梳理肝胆经,放松肩部。
(15分钟)双手1.从上至下揉拿手部(三阴,三阳)六条经络,点按天府,尺泽,手三里,内外关,合骨,劳宫穴。
2.按揉指关节,放血,放松手臂肌肉(10分钟)腿1.从上至下揉拿腿部,拇指按胆经平胃经,点按足三里,三阴,太冲.2.屈腿按大腿内侧目,点按血海,揉搓拿小腿3.压腿,拉松膝关节.背部:1、双手揉拿肩井穴2、叠拿按肩胛缘,着重肩关节3、单掌以大点际按揉膀胱穴,指压肾俞穴,掌揉环跳,尾椎)4、敲击背部放松。
后腿部:1、揉拉腿部肌肉,整体放松,着重小腿部肌肉。
2、拇指指腹按胆径。
3、点按膀胱径4、压小腿,放松整个膝关节和踝关节颈部:收尾式,顾客坐立,以拇指指腹揉按颈部一侧(风池至大椎)转另一侧,拇指揉按颈大椎,点按风池、风府穴,提拉肩颈肌肉,向后压,放松整个肩背部,敲击收尾中式经络推油以中医理论为基础,配以纯正香薰精油,从头至脚,疏通人体十二正经络以及任督二脉,从而改善人体的亚健康状态。
背部预热、展油1、叠掌推督脉,起于大椎,止于尾椎2、双掌推热足于太阳膀胱,起于大抒,止于关元俞3、以拇指指腹推肩胛缝由下向上推至肩峰,拇指沿肩胛骨缝由上向下推肩胛骨缝,单侧推肩胛骨缝,再用小点际快速推擦肩胛骨缝,然后分三线拉抚肋部,转至另一侧。
4、单侧掌根沿肩胛骨缝推至肩峰,另一手掌由上至下揉按膀胱经,掌揉环跳,转另一侧。
5、指腹推督经,点按长强,腰俞,腰阳关,中枢,大椎,哑门,风府穴,指腹点压脊椎,从上自下三遍.6、以指腹椎脊推旁开1。
5寸,趋于肩峰止于下骨,点按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位俞,肾俞,气海俞,大胆俞,关元俞,小肠俞,膀胱俞,白环俞,八骱7、安抚背部,沿腋下腓出(40分钟)颈部:展油1.拿揉颈部放松,(后面颈部)2.点按风池,揉拔一侧风池至肩井,挨另一侧,点按风府,指揉拔风府至大椎,拿揉放松颈部3.姆指单侧推一侧颈肩从风池至肩肋缝,换另一侧,按揉放松肩部1.将头摆至一侧,单侧大鱼际自身后淋巴结沿胸锁乳突肌推抹至锁骨淋巴总管。
中式全身保健按摩程序与步骤
![中式全身保健按摩程序与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be040f1f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d4.png)
中式全身保健按摩程序与步骤中式全身保健按摩是一种古老而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舒缓压力,促进身心健康。
下面是一个详细的中式全身保健按摩程序与步骤,以帮助您进行全身保健按摩。
1. 准备工作在开始按摩之前,确保您有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
您可以在一个安静的房间里放上柔和的音乐,调暗灯光,以营造放松的氛围。
准备好按摩油,可以选择植物油或按摩油,以便手部更容易滑动在皮肤上。
2. 开始按摩按摩通常从头部开始,逐渐向下按摩至脚部。
以下是按摩不同部位的具体步骤:头部按摩:- 使用指腹轻轻按摩头皮,以放松头部肌肉。
- 用指腹按压太阳穴,以缓解头痛和紧张感。
面部按摩:- 用指腹轻轻按摩额头,以缓解压力和焦虑。
- 用指腹按摩眉骨周围,以缓解眼部疲劳。
- 用指腹轻轻按摩颧骨,以放松面部肌肉。
颈部按摩:- 用手指轻轻按摩颈部两侧,以缓解颈部紧张。
- 用指腹以顺时针方向按摩颈椎周围的肌肉,以放松颈部肌肉。
肩部按摩:- 用手掌揉捏肩部肌肉,以缓解肩部紧张。
- 用手指沿着肩胛骨轻轻按摩,以放松肩背肌肉。
背部按摩:- 用手掌从上至下按摩背部,以促进血液循环。
- 用手指沿着脊柱两侧轻轻按摩,以缓解背部疼痛。
- 用手掌揉捏腰部,以缓解腰部紧张。
手臂按摩:- 用手掌揉捏手臂肌肉,以促进血液循环。
- 用手指轻轻按摩手腕周围,以缓解手部疲劳。
腿部按摩:- 用手掌从大腿开始按摩至小腿,以缓解腿部肌肉紧张。
- 用手指轻轻按摩膝盖周围,以缓解膝关节疼痛。
- 用手掌揉捏脚底,以放松脚部肌肉。
3. 结束按摩在完成全身按摩后,可以进行一些收尾工作来帮助身体恢复平静。
以下是一些建议:- 轻轻拍打全身,以促进血液循环。
- 用双手揉搓手掌,以放松手部肌肉。
- 深呼吸几次,以帮助放松身心。
总结:中式全身保健按摩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放松身心的方法。
按摩不仅可以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通过按摩,您可以获得全身放松和舒适的感觉。
中医初级按摩教学
![中医初级按摩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44f115dc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22dc464.png)
中医初级按摩教学中医按摩作为中医传统疗法之一,已经有着几百年的历史。
它是通过手法的按揉、推拿、捏、拉、摇、揉等技术,刺激人体经络、筋骨、皮肤等部位,调和人体的气、血、阴、阳,达到预防、治疗、保健的目的。
下面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中医初级按摩教学的整体流程和每个环节展开详细描述。
一、准备工作在进行按摩之前,首先需要准备好按摩的场所和所需工具。
按摩的场所需要温暖、安静、通风良好,以保证患者的舒适感。
所需工具包括按摩床、毛巾、按摩油、等工具及按摩手法图。
二、体位摆放患者按摩时应该采用仰卧、侧卧或俯卧等姿势。
需注意,不同的按摩手法对应不同的体位。
三、按摩手法1.揉法:指用手掌环揉患者的皮肤和肌肉,摸出皮肤下的肌肉,有助于改善局部气血循环。
2.按压法:指以指或拇指作用于皮肤上的穴位或部位,以及特定的筋膜组织,促进血液流通。
3.推法:指用整个手掌或一定的指力在一定方向上推动皮肤和局部组织,以改善气血循环,增强身体抵抗力。
4.拍打法:指用掌心轻轻拍打患者的背部,有助于放松肌肉、消除疲劳,同时具有保健作用。
四、按摩顺序1.从上肢开始,首先进行肩胛下部及肩部按摩,再按摩上臂、前臂及手部,具体包括肩部周围、上臂、肘部、前臂、手部、手指等部位;2.从下肢开始,首先进行腿部按摩,再按摩脚底、脚趾等部位,具体包括大腿前部、小腿前部、小腿后部、足膜部、腰椎等部位;3.最后可以按摩背部,包括颈部、背部、腰部等部位,重点是脊柱两旁的肌肉,也可以在脊柱上按揉穴位。
五、注意事项1.按摩手法要轻柔,避免用力过猛,造成患者疼痛;2.按摩的时间不能过长,一般在30分钟左右,适量为宜;3.按摩油可以起到润滑、增加手感、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但过多使用会影响按摩效果,应适量使用;4.按摩后患者应该多喝水、保持身心放松,避免过度劳累;5.如果患者有严重的疾病或者创伤,应当避免按摩,及时就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式按摩操作流程
一、头、颈部:
1、掌压额头;开天门扶双柳分推额头放松3-4
2、点按印堂穴,攒竹穴、鱼腰、丝竹穴、太阳穴
3、揉印堂穴、攒竹穴、鱼腰、丝竹穴、太阳穴、捏。
4、揉眼球,用大鱼际搓热、热敷眼球。
5、侧、用拇指点揉印堂穴至百会、攒竹、鱼腰、丝竹穴、太阳穴
6、点按翳风、听会、听宫、耳门穴。
7、夹耳搓热、手掌按耳门
8、指腹揉抓头部放松
9、换另一侧操作同上
10、用双手指腹揉抓整个头部,轻敲放松
11、侧头双手大拇指揉按颈部两条膀胱经
12、双手四指从颈下捞颈部三条筋。
13、点按肩部两条筋
14、双手大把抓肩部大板筋,双手交叉抬头
二、上肢部
1、掌压肩部中府穴5秒钟慢放
2、揉拿手臂部肌肉放松
3、拨手臂中间三条筋
4、点按曲池穴,手三里
5、按摇手关节,双手大鱼际滑手背牵拉手指。
6、摇、甩、揉、敲放松
7、换另一侧操作同上
8、点按胸部至肚脐
9、双手点按两腿的大动脉点按5-6分钟慢放
三、下肢部
1、开腿、拿大小腿肌肉放松
2、拨大腿中间筋,拨大小腿外侧筋,提拿大腿内侧
3、拨小腿外侧足三里穴,轻敲放松
4、立腿,拨大腿前后侧筋,掌揉大腿内外侧
5、搓整个大腿肌肉放松,轻敲放松
6、双手四指,滑拨小腿中间筋,点按足三里穴加强
7、双手分拨小腿中间筋3-4次
8、轻敲、抖小腿肌肉放松
9、压腿旋转(左三圈、右三圈)牵拉腿
10、换另一侧操作同上
四、后背部
1、揉颈椎、三条筋
2、拿肩部两条筋、点按肩颈穴,肩中穴,轻敲放松
3、拨肩胛骨处的膀胱经至肩部揉放松
4、换另一侧肩部操作同上
5、双手大拇指涓拨肩胛骨缝,点按肩胛骨缝
6、点按天宗穴、肩贞穴、轻敲放松
7、先揉背部膀胱经至腰部、臀部
8、点按腰部六个大穴位
9、揉背部膀胱经、腰、臀部放松
10、换另一侧肩部和背部的操作同10-12
11、双手提拿肩部、揉整个背部放松
五、后下肢部
1、开腿、揉拿臀部至小腿
2、分压大小腿提拿肌肉放松
3、拨腿部中间筋,外侧筋提拿内侧筋
4、揉拿分压大小腿,轻敲大小腿放松
5、压腿、立腿、拉、抖双腿
6、换另一侧操作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