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辛亥革命(说课稿)(一等奖课件)

合集下载

辛亥革命历史说课PPT模板(一等奖)

辛亥革命历史说课PPT模板(一等奖)
——人教版《中国近现代史》(上册)
材料2
1895—1913年,资本在10万元以上的新建工矿企业全国有549家。1894— 1913年,民族资本工业发展的速度为15%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二(人民版)
物质基础
你20从世上纪述初材,料民获族资取本的主主义要有信了息较是迅什速的么发?展; 与清资政产府阶推级行民的“主新革政命”的和爆“发预有备什立么宪联”系,在?客观上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准备了
中 山
——
胡 锦 涛
巍中 然华 屹民
近震了几清。者大 代撼民千王”、的 中力主年朝 中民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讲话
辛亥革命的概念
前 言
广义的辛亥革命是指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 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清王朝帝制,建立资产 阶级民主共和国进行的一系列斗争(从1894 年 兴 中 会 成 立 到 1912 年 袁 世 凯 窃 取 革 命 果 实)。
★武昌
武昌起义后全国 十几个省宣布独立
“国 父”
辛亥革命
中 华 1912年1月1日, 中国民国在南京成 民 立,孙中山就任中 国 成 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12年1月,参议院成员
辛亥革命
中 华 民 国 在 南 京 成 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三权分立 行政权(总统、国务员)
辛亥革命
制衡
立法权(国会)

军事基础
革命党人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
机 渐
思想宣传
文学社和共进会在湖北发展革命力量。
趋 成
起义时机
保路运动兴起,武汉地区兵力空虚。

辛亥革命的过程
武昌起义
时间:1911年10月10日。 主力: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党人 结果:攻克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改号

《辛亥革命》完整版课件

《辛亥革命》完整版课件

《辛亥革命》完整版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探讨《中国历史》教材第九章第三节——《辛亥革命》。

详细内容包括辛亥革命的背景、过程、结果及其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掌握其过程及结果。

2. 使学生理解辛亥革命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到辛亥革命对民主、自由、平等思想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3.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爱国主义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辛亥革命的过程及其影响。

教学重点:辛亥革命的背景、结果以及对中国历史进程的推动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教材、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辛亥革命相关图片,引导学生进入历史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辛亥革命的背景、过程、结果,分析其历史意义。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扮演辛亥革命时期的不同角色,进行情景再现。

4. 例题讲解:分析一道关于辛亥革命的选择题,讲解解题思路。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一道关于辛亥革命的知识点填空题。

7. 互动提问:鼓励学生提问,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惑。

六、板书设计1. 辛亥革命背景清朝封建统治的腐朽民族危机加深西方民主思想传播2. 辛亥革命过程武昌起义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北洋政府建立3. 辛亥革命结果清朝灭亡民国成立民主、自由、平等思想传播4. 辛亥革命影响推动中国历史进程促进民主思想传播民族觉醒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答案: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宣告了民主、自由、平等思想的传播,为中国的历史进程注入了新的活力。

2. 作业题目:简述辛亥革命的过程。

答案:辛亥革命过程主要包括武昌起义、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和北洋政府建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等环节,让学生对辛亥革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高中历史 辛亥革命 说课稿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历史 辛亥革命 说课稿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辛亥革命的最终结果
袁 世 凯 建 立 起 北 洋 军 阀 的 统 治 。
北 洋 军 阀 首 领 袁 世 凯 窃 取 了 。
辛 亥 革 命 的 胜 利 果 实 被 袁 世 凯
3、布置课后作业

你认为辛亥革命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 课后作业的布置是对本课重难点的一个巩固, 同时经过课堂上学生的讨论和教师的总结,学 生做起作业来会更加顺畅。
武昌起义的爆发

时间 :1911.10.10 主力 : 新军革命党人
起义军占领楚望台军械库
南京
武昌
广州
武昌起义形势图
(3)中华民国成立



除了了解中华民国成立后所规定的国旗、年代记法等, 更要重点了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以及它的 性质、意义。 此处我准备设置两个问题,一个是1911年底孙中山从 海外归国,而1911年10月10日发生武昌起义,当时远 在国外的孙中山,并没有直接领导起义,为什么起义 后要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呢?此设问我不要求标 准答案,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思考武昌起义的胜利与 孙中山有何关系。 另一个问题是,如果你是当时期的人,你认为在1912 年之前和1912年之后你会发生哪些变化?主要从权利、 义务、思想等出发。此问题的设置主要要求学生记住 《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将《临时约法》感同身受, 同时阅读课外资料,感受那时期人们由内而外的种种 变化,为下一段学习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作铺垫。
十一、小结
把辛亥革命放到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这一 主题里,做到由点到线,认识整个社会发展的 脉络。同时要着重体现孙中山这一代伟大的革 命活动,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热情。
谢谢观看!
孙中山
2、讲授新课

(1)辛亥革命的酝酿 (2)辛亥革命的爆发

辛亥革命说课稿我的-PPT课件

辛亥革命说课稿我的-PPT课件

(二) 地位和作用 : 2019年将是辛亥革命爆发的100周年, 回顾中国20世纪三次巨变,第一次就是 辛亥革命,它也是中国近代化艰难起 步进程中的重要环节。 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为辛亥革命准备 了物质基础和精神条件,辛亥革命后 中国人民革命洪流汹涌澎湃,新文化 运动、五四运动相继爆发。
(三)课标要求 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 活动; 知道武昌起义; 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 义。
思想文化组:
促使思想观念的变革: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袁世凯称帝后祭天
讨袁宣言
社会习俗组:
【设计意图:让学生分四大组讨论、 展示、回答,这样做一方面可以锻炼 学生合作探究意识,另一方面也可以 体现新课改倡导的强化学生主体地位 这一目标,同时也可以使学生享受自 主学习的乐趣。并在多样化、开放式 的学习环境中,培养实事求是的精神 和探索历史问题的能力,提高创新意 识和实践能力的教学理念。】
探究:辛亥革命有什么 巨大历史功绩,又有哪 些局限性?
(四)合作探究,剖析意义
政治组:
这是清朝最后一个皇帝——宣 统(旁立者),中坐者是溥仪 的父亲兼摄政王载沣,载沣怀 中的是溥仪的弟弟溥杰。
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 位
经济组:经过辛亥革命,民族资产阶级的社 会政治地位有了提高,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发 展实业的法令,激发了他们投资近代工业的 热情。 1912—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达470多 家,投资近1亿元,加上原有扩建新增资本达 1.3亿元以上,相当于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 中国工厂使用的蒸汽动力,1913年为43 448马 力,1918年为82 750马力,约增加1倍。 ──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 解放生产力——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 了有利条件。
热爱祖国! 坚韧不拔! 与时俱进!

高中历史《辛亥革命》说课课件

高中历史《辛亥革命》说课课件
设计意图:以考促学强化重点:中华民国的成立和《临时约法》.
创设情境四: 这是一张文革时期关 于袁世凯窃取辛亥革 命的果实的纯手工绘 图,大家一起补一补
设计意图:补充结构图了解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的原因。
创设情境五:
有一位新国民,戴一顶自由帽,穿一套文明装,着一双进 步鞋,走过了交通路,来到了模范街,踏进了公益会,说 几句义务话。
说课内容
一、教材分析 二、学情分析 三、教法学法 四、教学流程 五、教学感悟
临安中学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
1、辛亥革命中国近代政治发展的关节 点 ,标志着中国千年封建王朝的终结, 影响中国历史发展进程。
2、教学目标
2、2011年辛亥革命百年纪念
知识与能力:
了解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知道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酝酿、 爆发、高潮和结局);理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特点和 意义;论从史出的自主构建辛亥革命意义。
在思想文化方面
辛亥革命则是一场重大的思想启蒙运动。它提高了人们的政治热情,促进了 民族觉醒,为社会注入了崭新的思想意识。袁世凯的皇帝梦只做了八十三天, 张勋复辟的丑剧更是昙花一现,就充分证明了新思想意识的内在力量。
有人论证“民主共和的观念并未深入人心”,新文化运动是在为辛亥革命买 单
在经济方面
辛亥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有利于工业化的进程。如黄逸平认为,“民族资 本主义获得一个短暂的黄金时期,也有辛亥革命的一份功勋辛亥革命给中国社 会带来地一些政治变革和影响,为这次资本主义高潮兴起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放足和禁缠(禁止缠足)成效最差,直到国民党统治时期,好些地方的妇女依然缠足。剪辫 稍好,但坚持不剪的人,也所在多有。民国成立,原本戴在外国人头上的大礼帽,的确扣在 了中国官员的脑袋上,而且他们的手上,也多了根“文明棍”(手杖)。但是,民国之后, 长袍马褂依然如旧时一样,瓜皮帽也没有退出历史舞台,依旧为士绅的常服。为孙中山倡导 的中山装,即使在国民党统治时期,也只是军政人员在官方场合的服装,回家之后,很多人 还是袍褂当家。

高中历史必修一辛亥革命说课课件【人教版】 (共32张PPT)

高中历史必修一辛亥革命说课课件【人教版】 (共32张PPT)

说教法学法
(一)教法
讲授法:通过语言的方式,向学生讲述本课内容, 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有科学的认识。
演示法:运用多媒体教具展示出一些图片资料,启 发学生观察思考,为学生思维力、想象力、创造 力的发展打下基础。
讨论法:针对重点和难点,设置讨论问题,让学生 分组讨论,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
1912年2月13日孙中山提出辞职 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为什么辛亥革命既是一次胜利的革命, 又是一次失败的革命?
胜利的理由:1、政治上,它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封建君主专 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 和自由的权利。2、经济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 的条件。 3、思想文化上,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4、 对近代亚洲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
说教材
(二)教学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生能够理解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
及过程,对辛亥革命失败原因的分析,提高学生 运用史实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课本、图片视频资料,设置问 题,培养学生学会正确阅读、提炼、概括材料的 能力,学会正确评价历史事件及历史人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孙中山在辛亥革命时 期的思想和表现,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和不断进取的意识。
资本工业发展的速度为15%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二(人民版)
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报纸和刊物
同盟会成立前后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成立时间 1894年 1904年
1904年 1905
1906年
名称 兴中会 华兴会
光复会 同盟会 日知会
领导人 孙中山 黄兴 宋教仁
蔡元培
孙中山 刘静庵

辛亥革命 说课一等奖-ppt课件

辛亥革命 说课一等奖-ppt课件
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广 泛传播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建立了资产阶级政党,制 定了三民主义的革命纲领,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 动摇了清朝的统治.
3.旧官僚和立宪派对革命党施加压力。 (二)结果: 1.清帝退位和孙中山提出辞职(1912.2.12—13) 2.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3)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和经验教训
1.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 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也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资 产阶级民主革命。
3.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对亚洲乃至世界,都产 生了重大的影响。
4.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一定条件。
经验教训:
1.没有彻底的反帝纲领,更没有彻底的革命实践 ,他们想不正面反对帝国主义,而获得国家的独立和 民族的解放,是完全不切实际的幻想。
2.不敢发动还依靠广大的农民彻底摧毁封建势力 ,实行土地制度的改革。
3.作为革命政党的同盟会,组织上也存在严重的 问题。既无严密的组织,也无统一的纪律。从一开始 就存在严重的派别活动和组织分裂的现象。
兴起:孙中山创建兴中会 发展:创建源自盟会、开展武装起义 高潮: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 结局: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思考题:
概述从十九世纪中叶到二十世纪初,面对严重的 民族危机,中国社会各种政治力量的社会实践活动及 其影响。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在革命前组 织了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提出了比较完整 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在长期的革命斗争的基础 上,发动和领导了这次革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 阶级民主革命,是从辛亥革命开始的。
2.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结束了两 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这是它的主要历史功绩。 使 人民的思想得到解放,民主共和制度深入人心,民主 思潮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辛亥革命》说课稿

《辛亥革命》说课稿

《辛亥革命》说课稿《辛亥革命》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13课的内容,从属于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辛亥革命是本册书中唯一反映资产阶级独立领导革命运动的内容,它上承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下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作为反侵略求民主的重大事件它具有典型的承上启下的作用。

西方列强的侵略使中国社会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异常尖锐,中国各阶级先后进行的英勇抗争虽然没有取得胜利,但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奠定了基础。

而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的成果又为后起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提供了条件。

所以这一课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历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课标及重难点课程标准对本课的要求是: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据此确定本课的重点是革命的主要过程及意义,过程属于识记要求,通过教师提供资料学生自主完成;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属于理解层次的要求,既是本课重点,也是本课难点,通过提供必要的直观素材、原始资料、史论分析,配合学生的解读、讨论、参与,使其由抽象到具体方便学生掌握。

三、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了辛亥革命的过程,因此教学中将重点放在革命的背景、〈临时约法〉、革命的意义。

根据平时的了解,学生对革命志士的感情较为空洞,而对伟人的历史兴趣较浓,教师选取合适的资料依据学生的情感表现及时加以经引导。

四、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对革命中重大史实的学习,能简述革命的过程;了解民国成立及〈临时约法》的内容,理解其进步性;知道清帝退位,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的过程,理解革命的意义及复杂曲折性;过程与方法:通过解读图片、文字资料,学会从中提取信息并加工处理的能力;通过教师创设参观展厅的情境,学生感受并体会历史;对资料的辨别分析过程,使学生掌握历史学习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辛亥革命作为中国民主革命的一个里程碑,有其重要的贡献;孙中山作为中国革命的先行者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

辛亥革命说课稿

辛亥革命说课稿

辛亥革命说课稿一、引言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次伟大革命。

它标志着中国封建专制政权的终结,开启了中国历史上的新纪元。

本说课稿将从背景、原因、过程和影响等方面对辛亥革命进行详细介绍。

二、背景1. 清朝封建专制的危机:清朝政权的衰落,社会矛盾的加剧,使得封建专制制度面临严重的危机。

2. 外国列强的侵略:19世纪末,中国遭受列强的侵略,经济、政治、军事等各个方面都受到严重压迫。

三、原因1. 内因:清朝政权内部腐败,社会矛盾激化,人民对封建专制制度的不满情绪日益高涨。

2. 外因:列强的侵略和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加剧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抵抗意识。

四、过程1. 辛亥革命的策划和准备:孙中山领导的兴中会和同盟会等革命团体积极策划和准备辛亥革命,组织宣传和组织力量。

2. 辛亥革命的爆发: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标志着辛亥革命的开始。

3. 辛亥革命的推进:辛亥革命从武昌起义开始,迅速蔓延到全国各地,形成了全面的革命局面。

4. 辛亥革命的胜利:1912年1月1日,清朝宣布退位,辛亥革命取得了胜利,中华民国成立。

五、影响1. 政治影响: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专制政权,建立了中华民国,为中国政治体制的变革奠定了基础。

2. 社会影响:辛亥革命使得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革,人民获得了更多的自由和权益。

3. 经济影响:辛亥革命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打下了基础,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工商业的兴起。

4. 文化影响:辛亥革命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复兴和发展。

六、结语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它为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我们应该铭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珍惜来之不易的民主和自由,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

辛亥革命优质课一等奖课件

辛亥革命优质课一等奖课件

★国难当头
材料二: 及到庚子年闹出了弥天的大祸, 才晓得一味守旧万万不可,稍稍行了 些皮毛新政。其实何曾行过,不过借 此掩饰国民的耳目,讨讨洋人的欢喜 罢了;不但没有放了一线光明的,那 黑暗反倒加了倍。 ——陈天华
实行新政 问题:清政府内外交困,试图通过什么手段解 决统治危机?采取的手段达到目的了吗?
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 过程,认识推翻君主 专制制度、建立中华 民国的历史意义。
★ 国难当头 ★ 走向共和 ★ 彪炳千秋
★国难当头
材料一:
china---中国; 帝国主义加紧了对中国的控制和掠夺; 中华民族面临深重的民族危机。 请观看这幅漫画,列强在争抢和撕扯什么?这幅漫
画说明了中国当时社会面临的什么问题?
★ 彪炳千秋
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 的发展 推翻了2000多年的君主 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 的观念深入人心
没有完成反帝反封 建的任务
★ 历史余响
★ 课堂小结
民族危机
★ 国难当头
统治危机 构想共和
兴中会成立 同盟会成立 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 一系列武装起义 武昌起义的胜利 民国建立 帝制终结
★ 走向共和 浴血共和
★ 彪炳千秋
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 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 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新官制 成,旧官制灭;新教育兴,旧教育 灭;枪炮兴,弓矢灭;……
——1912年3月5日发表于
《时报》的《新陈代谢》
★ 彪炳千秋
长袍马褂
中山装
★ 彪炳千秋
梳辫子
剪辫子
★ 彪炳千秋
旧式妇女
时髦女性
★ 彪炳千秋
★ 高考直击
3、据台湾《联合报》(2004年11月13日)报道,有 83%的台湾民众认为孙中山是“中华民国”的国父, 这主要基于 A.发动和领导了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 B.为维护民主共和进行了一系列斗争 C.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新三民主义 D.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 4、南京临时政府经济措施规定:“奖励和保护工商 业,鼓励人民兴办实业,鼓励华侨在国内投资,设实 业部,废除清朝苛捐杂税。”这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 领导革命的根本目的是 A.推翻清政府统治 B.实行资产阶级土地所有制 C.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D.开辟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第13课辛亥革命说课课件(人教版必修1)

第13课辛亥革命说课课件(人教版必修1)

1
合作探究
2
走进历史
自主 引导 合作 探究
3
层 层 递 进
5 拓展提升
巩固练习
4
总结巩固
构建结构
联系现实 感悟历史
第一环节 创设情境 激趣导入
教学流程1
—— 新课导入
中共中央为 何如此重视辛 亥革命100周 年呢?今天, 就让我们一起 走进百年前的 辛亥革命,去 寻找答案吧!
第二环节: 合作探究 走进历史:
设计 意图
通过创设情景、合 作探究等方法,了解 辛亥革命背景,实现 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创设情景、设问 看图片、析史料、说
质疑、角色体验、合作 变化、谈影响?采用
探究等方法,来了解辛 创设情景、论从史出、
亥革命的经过,实现 让学生在具体的史料
过程与方法目标。
分析中突破重点。
五步探究法:
创设情境 激趣导入
创 设 情 景

法 设问 与 质疑 学 法
爆发:
武昌起义
高潮:
结局:
1911年10月12日在 美国的孙中山看见了 中国武昌发生起义的 新闻后迅速回国。
临时大总统袁世凯
结合视频让学 生了解武昌起 义的过程。
设想孙中山归来后可 能会干些什么?对比 孙中山实际主要做了 什么?
如何理解<<临时约法>>?
有人说:辛亥革命的果实落入袁世 凯之手,你是怎么看待的?
局限性: 《临时约法》反映了资产阶级革命派限制袁世凯的愿望及目的,但 由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仅凭一纸空文限制袁世凯权力的目 的是很难实现的。广大劳动人民并没有真正获得民主权利;
相同点: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都规定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不同点: 指导思想不同 ,1787是自由民主,人权,独立。临时约法是三民主义 。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上册 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说课ppt课件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上册 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说课ppt课件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预设1:同意此观点。 因为辛亥革命的果实落到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的手里。辛亥革 命没有解决近代中国社会的根本矛盾,没有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的历史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预设2:不同意此观点。 因为辛亥革命后袁世凯虽然控制了政权,但是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 制,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打击了帝国主义在 华势力;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推动了 中华民族思想解放。
目的:防止袁世凯专权(直接),维护共和制度(根本)。
革命实践: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 3 亿元以上,超过了过去的半个世纪。
预设2:不同意此观点。 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
点拨:从必然因素和偶然因素两方面进行总结 必然因素: 时代背景:民族危机加剧,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社会基础: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加深了清朝统治危机,加速了 辛亥革命爆发。 经济和阶级基础: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进一步 壮大。 思想基础: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组织基础:兴中会、同盟会等革命组织成立。 革命实践: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 偶然因素: 有利时机:清政府急调湖北新军入川镇压保路运动,导致湖北防务空虚。
材料四:是非吾同胞之大幸也夫! 竖独立之旗,撞自由之钟……我
中国今日不可不革命。
——邹容《革命军》
思考:材料三、四在经济、阶级、思想等方面为辛亥革命的发生
提供了什么基础?
经济和阶级基础: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民族资产阶级进一步壮大。 思想基础: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材料五
思考:材料五为辛亥革命发生做了组织上的什么准备? 组织基础:兴中会、同盟会等革命组织成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革命的评价 问题五:关于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和评价
问题六:辛亥革命给我们留下了哪些精神财富? 为以 后中国革命提供了什么历史教训?
问题探究二:关于武昌起义(5分)
有人认为武昌起义是偶发事件?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 为什么?
武昌起义爆发具有历史必然性,因为当时主客观条件基本成熟 客观条件: (1)清政府反动卖国本质逐渐暴露无遗; (2)湖北新军前往镇压保路运动,武汉兵力空虚。 主观条件:革命党人的准备工作比较充分。 (1)思想准备:资产阶级革命纲领的提出及革命思想的传播; (2)组织准备:同盟会的成立加强了革命力量的联合; (3)武装准备:一系列武装起义及黄花岗起义加速革命进程。 (4)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党人随机应变、具有革命首创精神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学术研讨会
新课程高中历史教材的理念特点
倡导新的学习方式与教学模式
1、学习方式—— A 以学生为主体, B 强调主动探究与体验,
C 重视学习过程,
D 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 2、教学模式—— A 重视起点行为
B 注重教学目标设计
C 兼顾教学预设与自主生成
教材分析
问题探究四: 关于辛亥革命的结果(封建势力强大,有人认为是因为 袁世凯运用两面手法欺骗了革命党人,也有人认为是因为 革命党人太软弱。你认为是什么原因?
以上所述三个原因都是。 客观原因:帝国主义和中国的封建势力强大,袁世凯的 两面手法; 主观原因: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 根本原因:是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程度底,导致资产阶级 力量弱小,且具有软弱性。
学习测试
1、(1分)1911年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之所 以被称为“辛亥革命”,是因为它是: (B) A.资产阶级领导的革命 B.爆发在农历辛亥年 C.孙中山领导的革命 D.首先在武昌爆发 2、 (难度系数:1分) 武昌起义之所以是辛亥 革命的开端,是因为它是: (C) A.一次成功的武装起义 B.革命党人领导的武装起义 C.全国革命高潮的开端 D.一次推翻了清王朝的武装起义
教 学方 法
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法
第 3组 第 4组 充分调动学生思维,培养 小组成员回答采用记分形式,每题赋予相应分值,四个 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意 小组竞赛,获胜小组成员被授予历史学博士称号。 识、探究意识、竞争意识
第 1组
第 2组
教学流程图
导入新课
热烈祝贺辛亥革命学术研讨会 在寿昌中学高一(15)班隆重召开
难点: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辛亥革命的评价和历史意义
依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是中国第一 部资产阶级宪法,是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 辛亥革命一直以来是史学界争论的重点,对中国历史有深远 影响, 客观正确评价辛亥革命有助于学生掌握评价历史事件 的方法,深刻理解其促进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社会、思想 文化等现代化方面的功绩。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辛亥革命的背景、主要过程,武昌起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辛亥革命的结果和历史意义。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武昌起义主可观条件的归纳,分析其爆发的必然性。 (2)通过分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了解其进步性。 (3)通过分析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了解其历史地位。 (4)通过小组的合作探究,使每个学生在小组中提出的观点, 发挥自己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升华和总结辛亥革命的伟大精神,激励学生 (2)通过总结辛亥革命的教训,理解中国革命的必然之路
1、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辛亥革命在整个中国近代史处于极其重要的 地位。尤其是影响极其深远. 政治: 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史中的极为重要的一环, 经济: 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极为重要的阶段。 思想文化:是中国近现代生活变迁的重要因素和重大 变化时期。
2、教材特点
教材信息量比较大,资料丰富、 图文并茂。
武昌起义后宣布独立的省份的分布有何特点?试分析 这一特点形成的原因。(8分) 特点: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 成因: (1)南方地区较早的受到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社会矛盾 比较尖锐; (2)南方地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程度比北方高,民族资 产阶级力量相对强大, 充分调动学生思维,进行 (3)清朝统治力量相对北方比较弱。 历史前后联系、多角度分析, 将历史事件置于时代背景下 思考分析。
教学流程图
导入新课
突出重点
辛亥革命的历程
研讨会问 题
问题一:关于辛亥革命的开端 问题二:关于武昌起义 问题三:关于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 的性质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问题四:关于辛亥革命的结果
辛亥革命历程
革命的开端 武 昌 起 义
中华民国及《约法》
革命的发展
革命的结果
袁 窃 取 果实 革命的历史意义
教学流程图
导入新课
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一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问题探究三:关于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性质和《中华 民国临时约法》(10分) 有人认为: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中混进了许多立宪派 和旧官僚,因此它其实是一个改良政府;有人则认为它是 一个革命政府。你的观点是什么?理由是什么?(5分)
生情况
优势:
有一定学习兴趣和学习的基础; 有一定的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有一定的团队合作意识; 基础中等,认知水平不高; 主动学习的能力较差,学法单调低效; 缺乏对历史问题的探究能力;
劣势:

研讨重点、难点
重点:辛亥革命的历程
依据: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有着极其重要地位,是件大事, 了解其过程是学习历史的必然要求。只有对 历史事件深刻 了解,才能理解和感悟,才能探究其原因和影响.
研讨会主题和内容
问题一:关于辛亥革命的开端
革命的开端 革命的发展 问题二:关于武昌起义 问题三:关于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和 革命的结果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问题四:关于辛亥革命的结果 革命的评价 问题五:关于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和评价 问题六:辛亥革命给我们留下了哪些精神财富? 为以 后中国革命提供了什么历史教训? 革命的教训 设计依据: 问题设计革命历程由浅入深逐步展开,由易及难,按照历史 发展的一般规律讲述,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以问题探究为主线, 活化知识点,带动能力点、升华情感点。将三维目标有机结合和 包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