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中农药残留与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和农药残留如何避免食品中的农药污染
![食品安全和农药残留如何避免食品中的农药污染](https://img.taocdn.com/s3/m/974e69a3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83.png)
食品安全和农药残留如何避免食品中的农药污染食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食品安全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然而,农药残留问题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一定的威胁。
本文将讨论食品安全和农药残留问题,并提出一些避免食品中农药污染的建议。
一、了解农药残留的问题农药是保护农作物免受虫害、病害和杂草侵害的必要手段之一。
然而,长期以来,农药残留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担忧。
农药残留是指农药在农产品中残留的量超过安全标准。
食用含有农药残留的农产品可能会对人体造成潜在的危害,如中毒或慢性疾病。
二、农药残留的原因1. 不合理使用:农民在种植作物过程中过度使用农药或者不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施药,导致农药残留量超过标准。
2. 无规监管:一些农药销售商或者生产者为了追求利润,违规使用或者销售农药,导致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问题。
3. 不正确农药管理:农药在存储、运输或使用过程中,没有得到恰当的管理和控制,导致了农药残留问题。
三、避免食品中的农药污染为了保证食品的安全性和健康性,以下是一些建议,有助于避免食品中的农药污染:1. 多元化饮食饮食多样化是最基本的保障自己的方式之一。
通过摄入不同的食物,可以减少单一农作物农药残留对健康造成的风险。
均衡的饮食可以有效分散农药摄入量,降低潜在危害。
2. 选择有机食品有机食品是指在种植过程中不使用合成农药和化学肥料,遵循一定的生态农业要求生产的食品。
选择有机食品可以减少摄入农药的风险。
有机认证的食品经过严格的监管,农药残留量较低,更符合健康食品的要求。
3. 购买正规产品购买来自正规渠道的食品,如超市、菜市场等地销售的产品。
这些商家通常会要求食品供应商提供合格的检测报告,确保食品安全。
同时,远离使用农药较多的地域或者不明来源的农产品。
4. 充分洗净食品无论是有机食品还是非有机食品,食品表面都可能残存着一些农药或者有害物质。
在食用之前,务必将食品充分洗净,用水冲洗数遍,以减少残留物质的摄入。
5. 更好的农药管理和监管加强农药管理和监管,对农药的生产、销售和使用进行严格的管控。
农药残留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农药残留对食品安全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4d0e62a3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b8.png)
农药残留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农药是农业生产中常用的一种化学物质,可以有效地控制病虫害,提高作物产量。
然而,随着农药的广泛使用,农药残留在食品中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农药残留对食品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
本文将就农药残留对食品安全的影响进行探讨。
农药残留的来源农药残留主要来源于农业生产过程中对作物、土壤和环境的喷洒使用。
在农业生产中,为了保证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农民会根据作物生长的需要定期使用农药进行防治。
然而,由于农药的特性以及使用方法不当等原因,导致部分农药无法完全降解或清除,最终残留在作物表面或内部。
农药残留对食品安全的影响1. 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食品中存在的农药残留可能会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内部,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
长期摄入含有农药残留的食品可能导致慢性中毒,引发各种健康问题,如免疫系统紊乱、内分泌失调等。
尤其是对于孕妇、婴幼儿等易受伤害群体来说,更需要警惕食品中的农药残留对健康带来的潜在危害。
2. 环境污染除了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外,农药残留还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
当农药残留进入土壤、水源等环境中时,不仅会影响土壤质量和生态平衡,还可能危及水资源安全。
长期大量使用农药还可能导致土壤退化、水源污染等环境问题。
3. 食品质量下降食品中存在大量的农药残留会影响食品的质量和口感。
一方面,过多的农药残留会改变食材本身的味道和营养成分;另一方面,在加工过程中,含有农药残留的食材可能会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产生有害物质,从而降低食品的品质。
如何减少农药残留对食品安全的影响1. 合理使用农药在农业生产中,应该合理选择适合作物和病虫害类型的农药,并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施用。
避免滥用、过量使用农药是减少农药残留的有效途径。
2. 定期监测检测政府部门应建立健全的监测检测机制,对市场上流通的食品进行定期抽样检测,确保食品中农药残留量在安全范围内。
同时,消费者也可以通过选择有机食品、绿色食品等方式来减少摄入含有农药残留的食品。
食品安全如何正确处理食物中的农药残留
![食品安全如何正确处理食物中的农药残留](https://img.taocdn.com/s3/m/ebff9f4d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47.png)
食品安全如何正确处理食物中的农药残留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
随着农业的发展和生产技术的进步,农药的使用成为农业生产中的常态。
然而,农药残留在食品中的问题也日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将就如何正确处理食物中的农药残留问题进行探讨,并给出相关建议。
一、理解农药残留的危害农药残留是指在农产品中未经处理残留的农药成分。
长期以来,农药残留一直是食品安全的一大隐患。
农药残留不仅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慢性危害,还容易导致环境污染,破坏生态平衡。
因此,正确处理食物中的农药残留至关重要。
二、正确选购食品为了避免摄入过多的农药残留,选购安全食品至关重要。
在购买食品时,消费者应该选择有资质的商家,提倡采购有机农产品或者绿色农产品。
这些农产品在种植过程中减少了农药的使用,相对较少存在农药残留问题。
三、正确清洗食品食物中的农药残留主要分布在食品的外表面,因此,正确的食品清洗可以较大程度上去除食物中的农药残留。
在清洗食品时,应先用流动的水将食品表面的农药残留冲洗干净。
对于一些根茎类食物,可以用软刷轻轻擦洗,以更好地去除农药残留。
四、合理烹饪食材烹饪过程也是去除食品中农药残留的一种方式。
在烹饪食物时,可以选择煮、蒸、炖等方式,这些方法有效地破坏了食品中的农药成分。
而对于一些蔬果,可以选择去皮后再进行烹饪,以减少摄入的农药残留。
五、注意合理储存食品的储存也会影响食物中农药残留的情况。
应该避免将食物与农药接触,将食品储存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采用塑料袋等易渗透的包装物包裹食品,以免食品吸收包装材料中的化学物质。
六、加强监管和法规食品安全是整个社会的责任,政府和监管部门应加大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完善相关法规和标准,以保障广大民众的食品安全权益。
同时,也需要加强农民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其对农药使用的认识和化学品的正确使用方法。
七、加强公众宣传教育公众应加强对农药残留问题的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对农药残留问题的认识,培养正确的食品消费观念。
农药残留对环境与食品安全的影响
![农药残留对环境与食品安全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b273fb42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d9.png)
农药残留对环境与食品安全的影响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食品质量和环境保护的重视,农药残留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农药作为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重要手段,无疑对农业生产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潜在的环境和食品安全问题。
本文将探讨农药残留对环境和食品安全的影响,并提出一些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农药残留对环境的影响1. 土壤污染:农药一旦进入土壤,会在土壤中逐渐积累,对土壤微生物和土壤生态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农药的生物降解速度慢,会导致土壤生态系统受到破坏,进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2. 水体污染:农药在农田中的使用,往往会导致农药通过土壤渗漏或冲积进入水体,造成水体污染。
大量使用农药会破坏水体中底栖动物的生存环境,对水生生物产生毒性影响,破坏水生生态系统的平衡。
3. 生物多样性减少:农药残留对非靶标生物产生毒害作用,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
农药对蜜蜂等传粉昆虫的影响会导致农作物的传粉效率下降,进而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二、农药残留对食品安全的影响1. 食品中农药残留超标:农药残留超标会直接影响到人们的食品安全。
过量的农药残留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风险,如致癌、致畸等。
2. 食品链累积:农药在农田中的使用,使得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无法避免。
一些高毒性农药的使用会导致食品链中农药的累积现象,使得人们摄入更多的农药。
3. 农药抗性产生:长期大量使用农药会导致农害产生抗性,进而需要使用更多的农药来控制害虫,形成恶性循环。
这不仅会增加农民的经济负担,还会加剧食品中农药残留问题。
三、解决农药残留问题的方案1. 推广有机农业:有机农业以不使用化学合成农药为原则,采用自然生态等方式来保护作物免受害虫病害的侵害。
推广有机农业有助于减少对农药的依赖,降低农药残留问题的风险。
2. 加强农药使用管理:建立健全农药使用登记和追溯制度,加强农药使用的监管,规范农药使用行为。
加强对农药的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超标农药残留问题。
3. 生物防治技术的应用:推广使用生物防治技术,如昆虫性天敌、微生物制剂等,通过利用生物学的原理来控制农害,降低对农药的依赖性,减少农药残留问题。
农药残留与食品安全
![农药残留与食品安全](https://img.taocdn.com/s3/m/76eed92e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71.png)
农药残留与食品安全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农药在农作物生产中的使用量逐渐增加,这也引发了人们对农药残留对食品安全的关注。
农药残留是指农药在农产品中残留过量的情况,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威胁。
本文将从农药残留的影响、监测与管控以及消费者的应对措施等方面来探讨农药残留与食品安全的关系。
一、农药残留的影响农药残留的存在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潜在危害。
首先,长期摄入农药残留的食物可能导致慢性毒性,影响人体各器官的功能。
其次,某些特定的农药残留可能会引发过敏反应,如食物过敏等。
此外,一些农药残留还被认为与某些慢性病的发生有关,如癌症、生殖系统疾病等。
因此,农药残留对食品安全构成了一定的风险。
二、农药残留的监测与管控为了保障食品安全,各国纷纷加强了对农药残留的监测与管控。
一方面,监测工作成为了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重要任务。
通过对农产品中农药残留水平的检测,可以及时掌握农药残留的情况,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另一方面,针对农药残留超标的情况,各国也出台了一系列的管控措施。
比如,可以要求农民在使用农药时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操作,以减少残留量;对出现农药残留超标的农产品进行召回和处罚等。
这些监测与管控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减少农药残留对食品安全的危害。
三、消费者的应对措施消费者在购买和食用食品时也可以采取一些应对措施来保护自己的食品安全。
首先,选择认证标志明显的有机食品或者绿色食品。
这些食品在生产中严格控制农药的使用,并定期进行监测,农药残留水平相对较低。
其次,要注重食品的来源,尽量选择来自可靠渠道的食品。
避免购买来源不明或者可疑的食品。
此外,加强食品安全知识的学习也是重要的措施之一。
通过了解食品安全相关知识,消费者可以更好地判断和选择食品,减少农药残留对自身健康的影响。
结语农药残留与食品安全密切相关,对人体健康可能产生潜在威胁。
为了确保食品安全,各国都加强了农药残留的监测与管控,消费者也应该采取一些应对措施来保护自身的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与农药残留检测
![食品安全与农药残留检测](https://img.taocdn.com/s3/m/64e617f3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5e.png)
食品安全与农药残留检测食品安全是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而农药残留则是影响食品安全的一个主要因素。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为了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农药的使用不可避免。
然而,过量或不当使用农药可能导致农药残留,给食品安全带来潜在的风险。
因此,农药残留检测成为确保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食品安全问题的背景食品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健康。
近年来,不少国家相继爆发了一系列与食品安全有关的丑闻事件,如有毒有害添加物添加到食品中、农药残留过高等问题,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与愤慨。
这些事件对人们对食品的安全产生了极大的不信任感,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因此保障食品安全势在必行。
二、农药残留及其危害农药残留指的是在农产品中检测出的农药及其代谢物的残留量。
合理使用农药能够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但若使用不当或者超过安全使用期限,农药残留的风险就会增加。
农药残留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主要表现为慢性毒性和亚慢性毒性,易引起免疫系统紊乱、克隆细胞增殖等疾病。
长期摄入农药残留的食品可能导致慢性中毒,影响人体的正常生活和健康。
三、农药残留检测方法为了确保食品安全,农药残留的检测是十分重要的。
农药残留检测的目的是判断食品中农药残留是否超过限量标准,以及对食品进行安全评估。
下面是常见的农药残留检测方法:1. 薄层色谱法(TLC):这是一种常见的定性和半定量检测方法。
通过将待测样品放置在特定材料的薄膜上,与标准农药样品进行比较分析,根据颜色或显色剂反应的变化判断农药残留的类型和含量。
2. 气相色谱法(GC):这是一种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
采用气相色谱仪对样品中的农药残留进行分离和定量分析,通过检测峰面积或峰高度来计算农药残留量。
3. 液相色谱法(HPLC):这是一种高效、高灵敏度的分析方法。
将待测样品与特定的溶剂混合,通过液相色谱仪进行分离和定量分析,通常配合紫外检测器等进行检测。
4. 质谱法(MS):这是一种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的检测手段。
农药残留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农药残留对食品安全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04d40544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fa.png)
农药残留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在农业生产中,农药是一种重要的工具,可有效控制病虫害,提高作物产量。
然而,过度或不正确使用农药可能导致农产品中存在残留物,这对食品安全带来了潜在威胁。
本文将探讨农药残留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一、农药残留的来源及影响农药残留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1. 生产过程中的农药使用:农民在作物生长期间使用农药来控制病虫害。
如果农药使用不当,如过量使用、使用不适当的农药类型或在禁止使用的阶段使用农药,就会导致农产品残留农药。
2. 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农药接触: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可能会接触到农药,尤其是在不正确储存或运输条件下,例如在容易受污染的环境中进行运输。
3. 加工过程中的农药残留:对农产品进行加工时,如果未完全清除残留的农药,就会导致加工食品中存在农药残留。
食品中农药残留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慢性中毒:长期摄入含有农药残留的食品,可能导致慢性中毒。
农药中的化学成分可能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等产生潜在的危害。
2. 呼吸系统问题:农药残留也可能导致空气中的污染,从而对呼吸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农民等从事农药施用工作的人员容易受到农药残留的影响。
3. 环境污染:农药的残留会渗入土壤和水源中,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这可能导致土壤质量下降、水源污染以及生物多样性减少。
二、应对农药残留的措施为了保障食品安全,减少农药残留对人体和环境的影响,以下是一些应对措施。
1. 加强监管和标准制定:政府部门应制定更加严格的农药残留标准,监测和检测食品中的农药残留水平。
同时,对违规使用农药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以减少农药残留的发生。
2. 促进有机农业发展:有机农业可以减少对农药的依赖,通过采用自然的农业管理方法来控制病虫害。
政府可以提供更多的支持和鼓励,以扩大有机农业的规模。
3. 消费者教育:提高消费者对农药残留问题的认识和意识,鼓励消费者选择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
农药残留与食品安全
![农药残留与食品安全](https://img.taocdn.com/s3/m/5a8a9c2f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60.png)
农药残留与食品安全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而农药残留问题是食品安全中一个重要的方面。
农药的使用在农业生产中起到了保护作物免受病虫害侵害的作用,但过量或不合理使用农药可能导致农药残留,在一定程度上对人体健康带来风险。
本文将讨论农药残留的原因、影响以及如何保障食品安全。
一、农药残留的原因农药残留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的:1. 不合理使用:农民在种植时,为了追求高产高效,可能会滥用农药,使用超过推荐剂量或者使用不适当的农药。
这使得农作物吸收了过量的农药,并在农产品中残留下来。
2. 不正确施药时间:农作物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对农药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如果农民在不正确的时间使用农药,可能会导致残留问题,同时也会增加农药的浪费。
3. 农药的潜蓄性:一些农药在作物中具有潜蓄性,即施药后会在植物体内慢慢积累,随着时间的推移,农药残留程度逐渐增加。
二、农药残留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农药残留对食品安全有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长期慢性毒性:一些农药在食物中长期积累,可能会对人体造成慢性毒性,引发慢性疾病,如癌症、神经系统疾病等。
2. 儿童健康风险:儿童对农药的敏感性比成人更高,他们的身体对农药的代谢能力较弱,因此更容易受到农药残留的影响,可能导致儿童健康问题。
3. 环境污染:农药残留不仅影响人体健康,还会污染土壤和水源,对环境造成潜在威胁。
三、保障食品安全的措施为了保障食品安全,减少农药残留对人体的影响,以下是一些可行的措施:1. 加强农药使用管理:加强对农民的农药使用指导,提供正确的使用方法和剂量,引导农民选择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并加强对农田的监测和检测。
2. 推广有机农业:有机农业是一种无化学农药或无残留的农业生产方式,通过推广有机农业,减少农药使用,从根本上降低农药残留问题。
3. 加强法规和标准制定:加强对农药残留的监管,制定相关法规和标准,监测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情况,并对超标的产品进行处理,确保食品安全。
农药残留物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及防范
![农药残留物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及防范](https://img.taocdn.com/s3/m/4f061a57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eb.png)
农药残留物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及防范近年来,农药残留物对食品安全带来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农药残留物是指在农产品中残留的农药成分或其代谢产物。
这些农药残留物不仅对人体健康构成一定的危害,还可能给环境带来负面影响。
因此,加强对农药残留物的防范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以下是关于农药残留物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及防范的详细步骤:1. 影响:- 给人体健康带来风险:农药残留物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慢性毒性、致癌性、神经毒性等危害。
- 破坏生态平衡:农药残留物可能对土壤、水源和生态系统造成污染,破坏自然生态平衡。
2. 防范:- 选择安全的农药:在农业生产中,选择安全性高、毒性低、环境友好的农药,减少农药残留物的风险。
- 合理使用农药:按照农药使用说明,合理使用农药,避免超量使用或频繁施用,从而减少农药残留物的残留量。
- 强化农药管理:建立健全农药生产、销售和使用的监管制度,加强对农药市场的监测与管理,杜绝假冒伪劣农药的流通。
- 推广有机农业:有机农业是一种绿色、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方式,能够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从根本上减少农药残留物的风险。
-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于农药残留物对食品安全的认知,增强人们的安全意识。
3. 控制措施和政策:- 建立农产品农药残留物监测体系:完善监测手段和技术,建立健全农产品农药残留物的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和掌握农药残留物的情况。
- 设立农药残留物标准:制定并执行农产品农药残留物的限量标准,对超标产品进行禁售或追责。
- 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力度,加强对农产品市场的检查与抽检,确保市场上流通的产品符合质量安全标准。
通过以上的防范措施和政策,可以有效减少农药残留物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只有每个环节都加强管理,从源头上杜绝农药残留物的存在,才能保障人们食用的农产品的安全性,促进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发展。
每个人都应该关注食品安全问题,自觉选择安全的农产品,并积极参与对农药残留物的防范工作,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食品环境。
农药残留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农药残留对食品安全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7c25934a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c3.png)
农药残留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农药作为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工具,对提高农作物产量和保障农民收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然而,滥用和不当使用农药可能会导致农作物中残留有害物质,对食品安全产生潜在威胁。
本文将就农药残留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展开论述。
1. 农药残留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农药残留在食品中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
不同种类的农药具有不同的毒性,长期摄入含有农药残留的食物可能对人体造成慢性毒性作用,例如引发癌症、免疫系统功能下降等。
尤其是儿童和孕妇,对农药残留更为敏感,一旦摄入超标食物可能对其身体健康造成更大的威胁。
2. 农药残留对环境的影响农药残留对农田和周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农药残留会随着农田的灌溉和降雨排入土壤和水源中,对土壤和水质产生污染,对水生生物和各种生态系统造成危害。
此外,某些农药残留还会引发土地生态退化,破坏土壤微生物平衡,影响农田的可持续性发展。
3. 农药残留对农民收入和市场形象的影响食品中残留农药若超过国家标准,将影响农民的销售和收入。
农民若未严格遵守农药使用规定,出售含有超标农药残留的食品,将受到市场监管的处罚,甚至可能被迫停产。
此外,农产品中增加的农药残留问题会影响整个农产品市场的信誉,损害消费者对农产品的信任,降低消费者购买农产品的意愿。
4. 农药残留监测和防控措施为了保障食品安全,各国纷纷制定了农药残留监测和防控措施。
监测措施包括对农产品和环境样品进行采样和检测,确保农药残留水平在安全标准以下。
防控措施主要包括加强对农药使用的监管,要求农民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使用农药,并在使用后遵守相应的施药间隔期,减少农药残留的可能性。
5. 推广绿色农业,减少农药使用为了降低农药残留对食品安全的影响,推广绿色农业是重要的途径之一。
绿色农业强调使用绿色环保农药或者替代农药的方式,通过合理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
此外,采用生物防治、有机肥料等绿色农业措施,有助于提高农作物的自然抗性,降低农药使用率,减少农药残留的风险。
食品安全与农药残留的监管
![食品安全与农药残留的监管](https://img.taocdn.com/s3/m/fd83485d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b7.png)
食品安全与农药残留的监管食品安全是人们生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而农药残留则是影响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
农药在农业生产中的使用可以提高产量,但滥用农药会导致农产品中残留物超标,从而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因此,食品安全与农药残留的监管显得至关重要。
一、食品安全与农药残留问题的严重性食品安全与农药残留问题的严重性不容忽视。
农药残留超标可能导致食品中毒事件的发生,给人们的健康带来潜在风险。
长期过量摄入农药残留物还可能导致慢性疾病的发生,如癌症、神经系统疾病等。
因此,加强食品安全与农药残留的监管对于保障人们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二、食品安全与农药残留的监管措施为了确保食品的安全性,各国都实施了相应的监管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各国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来规范农药的使用和农产品的质量,明确了农药的使用标准和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物的限量。
农户、农药生产企业和食品加工企业都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2. 加强监测和检测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加强对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的监测和检测工作,确保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物不超过法定限量。
建立健全的监测网络和实验室体系,提高监测和检测的能力和效率。
3. 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对农民、农药生产企业和食品加工企业的农药安全知识培训,提高他们对农药合理使用和农产品质量监管的认识和能力。
同时,向公众普及农药残留问题的相关知识,增强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
4. 加强监管力度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加强对农民、农药生产企业和食品加工企业的监督检查力度,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罚和整改,确保农药的合理使用和农产品质量的安全性。
三、食品安全与农药残留监管的挑战与对策尽管各国都采取了一系列的监管措施,但食品安全与农药残留的监管仍面临一些挑战。
1. 农药管理的复杂性农药管理涉及到农民的使用行为、农药生产企业的质量控制、食品加工企业的检测能力等多个层面,各方面都需要加强监管和管理。
2. 监测和检测技术的不完善目前,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物的监测和检测技术还不够完善,新农药的出现也给检测工作带来一定的挑战。
食品中的污染物检测与食品安全
![食品中的污染物检测与食品安全](https://img.taocdn.com/s3/m/1c8f3419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5a.png)
食品中的污染物检测与食品安全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随着工业化和全球化的加速发展,食品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
为了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对食品中的污染物进行检测变得尤为重要。
一、食品污染物的种类食品污染物包括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塑化剂、激素残留等多种类型。
这些污染物可能通过污染的土壤、水源、兽药使用等途径进入食品链,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的威胁。
二、食品污染物检测方法为了保证食品的质量和安全,科学家们研究出了多种方法来检测食品中的污染物。
常见的检测方法包括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
1. 物理方法:物理方法主要是利用仪器设备对食品样品进行分析和检测。
例如,质谱仪、气相色谱仪等仪器可以对食品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定量和分析,从而确定是否符合安全标准。
2. 化学方法:化学方法通过对食品中的污染物进行化学反应和分析来检测。
比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食品中的农药残留进行检测。
这种方法可高效、准确地确定农药残留的含量。
3. 生物方法:生物方法主要是利用生物学原理和技术对食品中的污染物进行检测。
例如,生物传感器是一种常用的生物方法,通过利用生物分子和生物体对污染物的敏感性,可以实现对污染物的快速检测。
三、食品安全管理与监督为了保证食品的安全,各国都建立了相应的食品安全管理与监督体系。
这些体系包括立法、标准制定、连续监测和食品召回等环节。
其中,食品污染物检测是确保食品安全的重要一环。
1. 国家标准:各国都颁布了相应的食品安全标准,包括对食品中的污染物限量的规定。
通过提供标准,可以引导企业和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合理使用农药、兽药和其它添加剂,保证食品中污染物的含量不超过安全标准。
2. 监测与评估:建立食品污染物监测系统,对食品生产、流通和消费环节中的风险进行监测和评估。
通过定期抽检和不定期抽查的方式,及时发现污染食品,预警食品安全风险。
3. 食品召回:一旦发现食品存在质量和安全问题,可以通过食品召回制度来追溯和清除问题食品,最大程度地保护消费者健康。
食品安全和农药残留问题
![食品安全和农药残留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9bc41005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9f.png)
03
• 建立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政府应加强对食品生产和流通环节的监管,确保食品安全法规的严格执
行。
食品安全生产的原则与措施
• 推广食品安全技术
鼓励企业采用先进的食品安全技术, 提高食品生产的科技水平,降低食品 安全风险。
• 增强食品安全意识
普及食品安全知识,提高生产者、经 营者和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形成 社会共治的良好氛围。
食品安全和农药残 留问题
2023-11-24
目录
• 引言 • 农药残留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 食品安全法规与农药残留标准 • 食品安全监管与农药残留检测 • 食品安全生产与农药合理使用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食品安全的定义和重要性
定义
食品安全是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营养要求,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任何急性、 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要点一
• 加强农药使用技术培训
要点二
• 建立农药使用档案
对农民进行农药使用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科学、合理使用 农药的水平。
记录农药使用品种、剂量、时间等信息,实现农药使用的 可追溯管理,方便监管部门进行监督和检查。
促进食品安全生产与农药合理使用的政策建议
完善法律法规
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和农药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大对违 法行为的惩处力度,确保食品安全生产和农药合理使用有 法可依。
VS
法律法规与标准
我国已经建立了一套完善的食品安全法律 法规体系,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 法》等。同时,制定了一系列食品安全国 家标准,对食品中的农药残留、重金属、 微生物等污染物进行限量规定。
农药残留检测技术与方法
常规检测技术
包括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质谱法等,适用于多种农药残留 的检测,具有高灵敏度、高分离度等优点。
农药残留与食品安全
![农药残留与食品安全](https://img.taocdn.com/s3/m/e954578a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2a.png)
农药残留与食品安全农药残留是指在农产品中,农药被使用后在作物和食品中残留下来的化学物质。
农药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但同时也增加了食品中农药残留的风险。
本文将探讨农药残留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并提供一些解决方案来减少农药残留带来的风险。
一、农药残留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农药残留对食品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威胁:某些农药被证实具有潜在的致癌性和神经毒性。
长期摄入农药残留的食品可能会导致健康问题,如癌症、神经系统疾病等。
2.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农药的过度使用会导致农田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破坏生态平衡,危害生物多样性。
3. 农产品质量和品牌形象的损害:高农药残留水平的农产品往往与质量低劣、不可信任的形象联系在一起,对农产品行业造成负面影响。
二、农药残留风险管理为了保障食品安全,减少农药残留的风险,采取以下措施是必要的:1. 加强监管和标准制定:加强对农药生产、使用和残留的监管,建立和完善农药残留标准,确保农产品的安全性。
2. 推广有机农业和生物防控:推广有机农业的种植模式,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
同时,加强生物防控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促进自然界中天敌和益虫的控制作用。
3. 引导消费者选择安全食品:加强对农药残留知识的宣传教育,引导消费者选择安全食品,增强他们的食品安全意识。
4. 加强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研究:提升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准确性和灵敏度,确保对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的监测可靠性。
5. 强化农业生产者培训:加强对农业生产者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农药使用知识和技能,规范农药的使用方法和使用量。
三、结论农药残留对食品安全构成一定的威胁,但通过加强监管、标准制定,推广有机农业,引导消费者选择安全食品以及强化农业生产者培训等措施,可以减少农药残留带来的风险,保障食品安全。
在未来,应进一步加大对农药残留研究的力度,提高农产品质量,并促进可持续的农业发展,以充分满足人们对安全、健康食品的需求。
浅析农药残留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浅析农药残留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及解决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28486213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7b.png)
浅析农药残留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及解决对策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性问题给予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中包括农药残留超标导致的风险。
本文就农药残留现状、农药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治理对策展开详细论述。
关键词:农药残留;食品安全;影响;对策;农药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生产资料和技术手段,但随之而来的农药残留问题不可避免。
食品安全是影响人类生存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重视食品安全,已经成为衡量人民生活质量、社会管理水平和国家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加强我国食品农药污染的监管不只是保障人体健康的重点工作,而且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具有深远意义。
1食品中农药残留现状农药是现代农业生产的基本物质资料,在铲除杂草、防治病虫害、保证农作物优质高产等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也是维持人类社会稳定的基本保障。
据数据统计,全球每年因农药使用而增加的粮食产量可多达3千万吨以上,若以每人每年平均消耗250千克粮食计,增产的粮食每年可以多养活1.2亿人口[1]。
但不得不指出的是,农药普遍存在不科学、不合理使用的现象,导致的原因有农药产品结构与农业结构的调整不适应,农民违规使用、误用或超剂量使用农药,农药毒性强等等,由此导致农药中毒、农副产品农药残留超标以及环境污染等事件的发生,给消费者、社会和环境带来严重的影响[2]。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重视程度的逐步增强以及化学合成技术的提升,一些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不断面世,农药残留超标的状况得以减轻。
2016-2017年广西市售产品抽检结果表明,食用农产品总体合格率为97.1%,其中蔬菜、水果类合格率分别为96.5%、98.9%,农药残留超标是主要不合格原因,占比50%[3]。
2018年重庆市食用农产品监督抽检结果表明,蔬菜、水果、生干坚果等食品总体的合格率达99%,其中不合格原因包括农药残留超标(占比34.9%)和非法使用禁用农药(占比5.6%)[4]。
2018年山东泰安蔬菜农药残留抽样检测显示总体合格率为96.7%,绿叶类蔬菜超标严重[5]。
食品中的农药残留问题与食品安全
![食品中的农药残留问题与食品安全](https://img.taocdn.com/s3/m/931d8662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39.png)
食品中的农药残留问题与食品安全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会摄入食品中的各种成分,而其中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就是农药残留。
农药在农业生产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其残留在食品中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风险。
本文将就食品中的农药残留问题与食品安全进行探讨。
一、农药残留问题的现状如今,农药广泛应用于农田、果园和蔬菜园等农业生产场所。
尽管农药在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其过度使用和错误使用导致了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的问题。
长期以来,食品中的农药残留已经成为人们担忧的焦点,对人体健康带来了不可忽视的风险。
二、农药残留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食品中的农药残留对人体健康可能产生多种负面影响。
“零容忍”政策下的长期摄入或过量摄入农药残留物质可能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产生潜在危害。
尤其是儿童和孕妇等易受污染物影响的人群,更容易遭受农药残留物质的危害。
三、农药残留问题的原因农药残留问题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过度使用农药。
为了获得更高的产量和更好的品质,一些农民过度使用农药,超出了安全使用的标准。
2.农药选择和施用不当。
一些农民在选择农药和施用方法时缺乏科学依据,盲目跟风使用,并不按照正确的剂量和时机进行施用。
3.监管和检测不力。
农药残留的监管和检测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但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监管部门的监管力度不够、监管手段不够先进,导致农药残留问题得不到有效控制。
四、解决农药残留问题的措施为了更好地保障食品的安全性,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解决农药残留问题。
1.加强监管和检测力度。
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农药残留问题的监管,加大对农产品的抽检力度,确保农药使用和农药残留符合标准。
2.推广有机农业和绿色农业。
有机农业和绿色农业以其对环境友好和食品安全性高的特点备受青睐,应积极推广,减少对农药的依赖。
3.提高农民的农药使用知识和技能。
通过开展培训和宣传活动,提高农民对农药使用的科学性和安全性的认识,引导农民正确使用农药,降低农药残留问题的发生率。
农药残留与食品安全的关联
![农药残留与食品安全的关联](https://img.taocdn.com/s3/m/f45d7f13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53.png)
农药残留与食品安全的关联农药残留与食品安全的关联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频频发生,给人们的生命和健康带来了巨大威胁。
食品安全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受到各国政府和公众的关注。
尤其是食品安全,它直接关系到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而农药残留也是威胁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
1 农药及农药残留《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指明,农药是指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物或者几种物质混合物及其制剂。
农药残留是指农药使用后残存于环境、生物体和食品中的农药及其衍生物和杂质的总称。
动植物在生长期间、食品在加工和流通中均可受到农药的污染,导致食品中农药残留,过多的残留量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农药是农业生产活动中重要的技术手段和生产资料之一,在防治病虫害、铲除杂草、增加农业产量等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由于农药本身固有的化学属性,加上农民对农药的认识不足,使得农药残留引起的食品安全事故屡屡发生。
2 农药残留的来源食品中农药残留的主要来源有3个途径一是农药对农产品的直接污染;二是污染环境中的农药对农作物、动物等造成的间接污染;三是通过食物链和生物富集作用污染食品”。
据估计农药喷施后,大约有30%附在农作物表面,其余70%则落入土壤、水源、大气中,通过对作物的间接污染,或通过食物链与生物富集效应累积等形成农药残留。
3 农药残留导致的中毒事件2007 年5月23日,无锡市堰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诊了20名头昏、恶心、腹痛、呕吐的病人。
经现场流行病学、卫生学调查,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确认是一起因蔬菜中农药残留引起的食物中毒。
通过现场卫生学和流行病学调查以及实验室检测结果,认定本案为一起因蔬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引起的食物中毒。
本案中工地食堂洗菜池容积过小,购买的青菜未能得到充分浸泡而去除农药残留,故在成品中仍检出甲氨磷;而剩余生青菜经过重新清洗则未能检出;其他3家购买青菜者经过浸泡后使用则未发生类似情况;病人呕吐物因进食时间稍长,且经过洗胃等处理,未能检出农药残留。
农药残留超标成为食品安全隐患
![农药残留超标成为食品安全隐患](https://img.taocdn.com/s3/m/d4896a09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4a.png)
农药残留超标成为食品安全隐患近年来,随着农药的广泛应用,农产品上的农药残留问题日益突出,成为食品安全的一大隐患。
农药残留超标不仅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风险,还会严重损害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在当前全球食品安全日益重视的背景下,解决农药残留超标问题刻不容缓。
一、农药残留超标的原因农药残留超标的原因复杂多样。
首先,使用农药过量或错误的使用方法会增加农产品上农药残留的风险。
其次,农药在生长期内的使用周期和农产品采摘后的冷藏保存期之间的时间差,也容易导致农药残留超标。
此外,农药的残留还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气候、土壤和水源等。
二、农药残留超标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农药残留超标对食品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农药中的有害物质进入人体后,可能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包括慢性中毒、过敏反应、免疫功能受损等。
此外,农药残留超标还会给消费者带来心理负担,降低消费者对农产品的信任度,对农产品的市场销售造成不利影响。
三、应对农药残留超标的措施为了解决农药残留超标问题,相关部门和农产品生产者应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农药使用管理建立健全农药使用准入制度,对农药进行严格的准入审核,确保只有符合安全标准的农药才能进入市场。
加强农药使用监管,推行农药购买登记制度,对农药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和数据记录,便于追溯和处罚。
2. 推广有机农业和生物防治技术有机农业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模式,它强调以自然为师,注重生态平衡和农产品的健康安全。
推广有机农业可以降低农药使用量,减少农药残留超标的风险。
此外,生物防治技术也是一种有效的替代措施,通过利用天敌和微生物来控制害虫和病害的发生,减少对农药的依赖。
3. 强化农产品质量监管加强对农产品市场的监督和检测,建立起完善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加大对产地、流通环节、市场上农产品的抽检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对农药残留超标的农产品进行及时处置和召回。
4. 提高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加强对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教育和宣传,提高他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辨识能力。
农药残留对农产品质量与食品安全的影响
![农药残留对农产品质量与食品安全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9b97367a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b6.png)
农药残留对农产品质量与食品安全的影响农药作为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保护作物免受病虫害的侵袭。
然而,农药的使用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特别是农药残留对农产品质量与食品安全所造成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农药残留对农产品质量与食品安全的影响,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
一、农药残留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1. 降低产品的营养价值:农药对农作物的施用可能导致一些营养物质的流失,例如维生素和矿物质。
长期以来,农作物中农药残留的积累也会影响农产品的营养价值,使得产品的品质下降。
2. 影响农产品的口感和外观:农药残留可能改变农产品的口感和外观,使得蔬果的颜色不鲜艳,口感变差。
这不仅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也会对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造成一定的影响。
3. 增加农产品的有害物质含量:部分农药在代谢过程中生成的降解产物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的威胁。
农药残留超标可能使农产品中有害物质的含量超过安全标准,对人们的健康产生风险。
二、农药残留对食品安全的影响1. 食品中农药残留的潜在风险:人体摄入农药残留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一定的危害,长期摄入高残留食物可能增加罹患慢性疾病的风险,如癌症、神经系统疾病等。
食品中农药残留也可能对孕妇、婴幼儿等特殊人群的健康造成更大的威胁。
2. 社会对食品安全的担忧: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度也逐渐提高。
农药残留超标的食品会引起消费者的担心和质疑,对食品行业形成负面影响,降低了公众对农产品的信心。
三、解决农药残留问题的措施1. 加强农药的合理使用:农药的施用应该在合理的时间、剂量和方式下进行,遵守农药的使用说明。
同时,推广生物防治等无农药控制病虫害的方法,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和频次。
2. 提高农药残留检测与监管机制:建立健全的农药残留检测与监管体系,加强农产品市场的监督,确保农产品的农药残留水平在安全范围内。
加强对农药生产企业的监督,提高农药的合格率和安全性。
3. 增加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通过宣传教育等方式,加强对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培养,提高公众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认知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食品中农药残留与食品安全第一节概述农药的重要地位:防治病、虫、草、鼠害,调节农作物生长全世界由于病、虫、草、鼠害而损失的农作物收获量相当于潜在收获量的三分之一,如果一旦停止用药,一年后将减少收成25~40%(与正常用药相比)。
我国平均每年挽回粮食2500万吨、棉花40万吨、蔬菜800万吨、果品330万吨,减少经济损失约300亿元。
一、农药的分类目前在世界各国注册的农药有1500余种,其中常用500多种。
我国有农药原药250种和800多种制剂,居世界第二位。
按来源分类:有机合成农药:有机氯、有机磷、氨基甲酸酯、拟除虫菊酯等。
生物源农药:包括微生物农药、动物源农药和植物农药三类。
目前,我国常用的生物农药有苏云金杆菌杀虫剂、农用抗生素制剂(如井冈霉素)等。
矿物源农药:有效成分起源于矿物的无机化合物和石油类农药,包括硫制剂、铜制剂和矿物油乳剂等。
按用途分类:杀虫剂(防治害虫的农药)、杀螨剂(防治红蜘蛛的的农药)、杀真菌剂(防治作物病菌的农药)、杀细菌剂、杀线虫剂、杀鼠剂(防治鼠类的的农药)、除草剂(防治杂草的的农药)、杀螺剂、熏蒸剂、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或调控植物生长)等。
农药残留:是指农药使用后残存于环境、生物体和食品中的农药母体、衍生物、代谢物、降解物和杂质的总称。
目前食品中农药残留已成为全球性的共性问题和一些国际贸易纠纷的起因。
是当前我国农产品出口的重要限制因素之一。
二、环境中农药的残留1、环境中农药的来源工业生产、农药生产企业和包装厂排放的“三废”。
农业生产、为了防治病虫害使用农药,直接落到害虫上农药不到1%,喷洒到植物上约10%~20%,其余则分布于环境中。
2、农药在环境中迁移和循环、农药可经大气、水体、土壤等媒体的携带而迁移。
三、食品中农药残留的来源1、喷洒作物:农药的在食用作物上的残留受农药的品种、浓度、剂型、施用次数、施药的方法、施药的时间、气象条件、植物的品种以及生长发育阶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水果蔬菜中的农药残留取决于收获时的沉积量和消失速率有很多因素决定农药沉积量,农药本身的性质(配方、用法和消失速率),作物本身的性质(表面积/重量比及形状)有很多因素决定农药消失速率,农药停留植物表面层(雨水冲刷、蒸发),农药透入植物内部(不同的酶作用降解),加工食品中的农药残留:果干、果汁、果酒加工一种情况是因干燥蒸发而减少了农药残留;另一种情况是干果比鲜果浓缩后农药残留量没有发生变化2、植物根部吸收:喷洒农药后有40~60%的农药降落在土壤中,土壤中农药可通过植物的根系吸收转移至植物组织内部和食物中。
3、空中随雨雪降落:喷洒农药后,有一小部分以极细的微粒漂浮于大气中,造成食品的污染。
4、食物链富集:农药对水体造成污染后,使水生生物长期生活在低浓度的农药中,水生生物吸收农药,通过食物链可逐级浓缩。
5、运输和贮存中混放:食品在运输中由于运输工具、车船等装运过农药未予清洗以及食品与农药混运,可引起农药的污染。
食品在贮存中与农药混放,尤其是粮仓中使用的熏蒸剂没有按规定存放,则也可导致污染。
四、食品中农药残留的危害1、急性毒性:食用喷洒了高毒农药不久的蔬菜和水果而引起食用因农药中毒而死亡的畜禽肉和水产品而引起。
2、慢性毒性:若长期食用农药残留量较高的食品,农药则会在人体内逐渐蓄积,最终导致机体生理机能发生变化,引起慢性中毒。
有些农药在环境中非常稳定:DDT在在土壤中消失95%需16~33年的时间。
DDT在食物链中的生物富集作用也很强。
水鸟体内的DDT残留为25mg/kg,比DDT污染的水要高出800~1000倍。
DDT的污染具有全球性的影响,在人迹罕至的南极的企鹅、海豹、北极的北极熊。
其中南极企鹅脂肪中DDT同系物的含量可高达0.152mg/kg。
当农药过量施用,将对人畜产生不良影响或通过食物链对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造成毒害。
农药具有较高的脂溶性和稳定性,在自然界中较难降解,很容易经食物链进行生物富集,导致最终受体生物的慢性中毒。
3、特殊毒性进入人体的农药除了对人体产生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外,也包括致突变性、致癌性、和对生殖以及下一代的影响。
具有潜在的“三致”作用的农药:杀虫剂:涕灭威、双甲脒、氧化乐果、磷胺、灭螨猛、甲基内吸磷、久效磷。
杀菌剂:苯菌灵、灭菌丹、氟菌唑。
除草剂:甲草胺、西玛津植物生长调节剂:矮壮素、乙烯利。
五、农药的允许限量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制定了多种食品中农药的最高残留限量3274项。
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也有相应的标准。
2000年欧盟对茶叶中农药残留量作了修改,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已达108项,有些农药残留限量标准比原来严格20~100倍。
日本厚生劳动省大幅降低农药残留允许量,对242种农药制定了严格的残留标准,没有制定允许残留标准的农药将被禁止使用。
我国制定食品中农药残留限量标准(GB2763-2005),基本上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标准接轨。
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制定食品中农药的最高残留限量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药有下列18种:六六六,滴滴涕,毒杀芬,艾氏剂,狄氏剂,二溴氯丙烷,杀虫脒,二溴乙烷,除草醚,敌枯双,氟乙酰胺,汞制剂,砷类,铅类,甘氟,毒鼠强,氟乙酸钠),毒鼠硅。
蔬菜、果树、茶叶、中草药材上不得使用和限制使用的农药品种(19种 ):甲胺磷、甲基对硫磷、对硫磷、久效磷、磷胺、甲拌磷、甲基异柳磷、特丁硫磷、甲基硫环磷、治螟磷、内吸磷、克百威、涕灭威、灭线磷、硫环磷、蝇毒磷、地虫硫磷、氯唑磷、苯线磷全球禁止或限制使用的12种有毒化学品,包括8种杀虫剂:艾氏剂、氯丹、滴滴涕、狄氏剂、异狄氏剂、七氯、灭蚊灵和毒杀芬2种工业化合物(多氯化联苯和六氯苯);2种由燃烧和工业加工带来的副产品第二节有机氯农药有机氯农药是具有杀虫活性的氯代烃的总称。
有机氯农药代表性产品:六六六、DDT、林丹等,它们均为神经毒性物质。
难分解、脂溶性强,蓄积于脂肪和含脂高的组织器官。
1983年停止生产使用。
一、有机氯农药常用种类六六六、滴滴涕、艾氏剂、异艾氏剂、狄氏剂、异狄氏剂、毒杀芬、氯丹、七氯、林丹等。
二、有机氯农药物理化学性质较高的化学稳定性和极低的水溶性;正常环境中不易分解;有很强的亲脂性;易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脂肪中富集和积累。
三、食品中有机氯农药的残留有机氯农药通过食物链传递时能发生富集作用。
农作物对土壤中的有机氯农药有富集作用,残留量由大到小依次为:植物油、粮食、疏菜、水果。
畜禽体内有机氯农药主要来源于被污染的饲料和环境。
有机氯农药主要畜积于动植物的脂肪组织,不易排出。
动物性食品残留量高于植物性食品含脂肪多的食品高于脂肪少的食品猪肉高于牛肉、羊肉和免肉淡水鱼高于海产鱼四、有机氯农药对人体的危害通过食物进入人体后,代谢缓慢,主要畜积于脂肪组织,其次为肝、肾、脾和脑组织。
影响机体酶的活性,引起代谢紊乱,干扰内分泌功能等。
人中毒后有四肢无力、头痛、头晕、食欲不振、抽搐、肌肉振颤、麻痹等症状。
近几年来有机氯农药残留分析结果:海鸟蛋,海豹,鱼粉,鱼油:毒杀芬,地表水,橄榄油:硫丹淡水鱼:DDE饮用水:16种有机氯农药水果蔬菜:9-24种有机氯农药残留药材:7-18种有机氯农药残留第三节有机磷农药农药两个70%:杀虫剂占农药总产量的70%;有机磷农药占杀虫剂的70%。
一、有机磷农药特点大部分是磷酸酯类或酰胺类化合物,多为油状,具有挥发性和大蒜臭味,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在碱性溶液中易水解破坏。
化学性质不稳定,分解快,在土壤中持续时间仅数天,烹调加工后农药残留量少。
二、有机磷农药毒性:抑制生物体内的胆碱酯酶的活性,导致乙酰胆碱这种传导介质代谢紊乱,产生迟发性神经毒性,引起运动失调、昏迷、呼吸中枢麻痹甚至死亡。
三、常用种类高毒类:对硫磷、内吸磷、甲拌磷、甲胺磷等。
中等毒类:敌敌畏、倍硫磷、杀螟硫磷、二嗪磷(地亚农)等。
低毒类:马拉硫磷、敌百虫等。
四、食品中有机磷农药的残留在室温条件下,蔬菜和水果中有机磷农药生物半衰期为7~17d。
有机磷农药在高等动物体内分解快,不易残留。
有机磷农药使用较多、使用次数频繁,造成了食品尤其是蔬菜残留量超标。
美国FDA对食物中农药残留监测结果表明,食品中马拉硫磷、毒死蜱、甲基毒死蜱和地亚农最常见,占检出农药的81%。
四、有机磷农药对人体的危害有机磷农药经皮肤、粘膜、呼吸道或随食物进入人体后,分布于全身组织,以肝脏最多,其次为肾脏、骨骼、肌肉和脑组织。
有机磷农药属于神经毒物。
抑制血液和组织中乙酰胆碱大量蓄积。
阻断神经传导,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中毒。
第四节氨基甲酸酯农药氨基甲酸酯农药是20世纪40年代美国加州大学科学家研究巴豆时发现其中含有有毒生物碱后合成的类似物。
具有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特点,广泛用于杀虫、杀螨、杀线虫、杀菌和除草等方面。
一、常用种类杀虫剂:西维因、涕灭威、速灭威、克百威、抗蚜威、异丙威等。
除草剂:灭草灵、灭草猛等。
二、性质溶于有机溶剂,在酸性条件下较稳定,遇碱易分解失效。
在环境和生物体内易分解,土壤中半半衰期约8~14d。
除克百威外,大多数氨基甲酸酯农药对温血动物、鱼类和人的毒性较低。
食品中氨基甲酸酯农药的残留和对人体的危害与有机磷相类似。
第五节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拟除虫菊酯是一类重要的合成杀虫剂,具有高效、广谱、低毒和生物降解等特性。
1973年拟除虫菊酯苯醚菊酯开发成功后,溴氰菊酯、氯氰菊酯、杀灭菊酯等优良品种不断问世,拟除虫菊酯的开发和应用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已商品化的拟除虫菊酯有近40个品种,在全世界的杀虫剂销售额中占20%左右,主要应用在农业上。
如防治棉花、蔬菜和果树的食叶和食果害虫。
拟除虫菊酯还作为家庭用杀虫剂被广泛应用,防治蚊蝇、蟑螂及牲畜寄生虫等。
一、常用种类氯氰菊酯、氰戊菊酯、三氟氯氰菊酯、溴氰菊酯等。
二、性质不溶或微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在酸性条件下稳定,遇碱易分解失效。
在自然环境中降解快,不易在生物体内残留,在农作物叶残留期通常为7~30d。
农产品中的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主要来自喷施时直接污染,常残留在果皮。
三、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对人体的危害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属于中等或低毒类农药,在生物体内不产生蓄积效应,因其用量低,一般对人的毒性不强。
第六节其他农药一、杀菌剂:多菌灵、甲基托布津、苯菌灵、噻菌灵、代森锰锌等。
二、杀螨剂:杀虫脒、双甲脒、三氯杀螨醇等。
三、除草剂:2,4-D、除草醚、地乐酚等。
四、植物生长调节剂(激素):矮壮素、乙烯利、多效唑、赤霉素等。
第七节控制食品中农药残留的措施一、控制措施1、加强农药管理(农药登记)2、合理安全使用农药3、制定和完善农药残留限量标准4、对农药使用和销售者进行培训5、食品中农药残留的消除通过食品的洗涤、浸泡、去壳、去皮、加热等处理过程均可大幅度消减食品中农药残留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