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考点总复习测试-实验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型复习(三)实验题
题型之一光学实验
1.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小明将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纸板EN F放置在平面镜上,如图所示。
(1)使用可绕ON转动的纸板的目的是①显示光路;②探究三线是否共面。
(2)实验中使一束光贴着纸板EON沿某一角度入射到O点,在纸板F ON上观察反射光线,并在纸板上记录每次光的径迹。取下纸板,接下来进行的操作测量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并比较反射角和入射角。
(3)当光线沿ON方向入射平面镜时。反射角为0度。
2.(广安)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明明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步骤:
a. 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纸上竖立一块玻璃板,在纸上记录玻璃板的位置.
b. 拿另一支完全相同的没有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后方,移动到某一位置时,发现该蜡烛与被点燃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在纸上记下该蜡烛的位置.
c. 改变玻璃板前蜡烛的位置,重复以上实验,在纸上记录物与像的位置.
d. 点燃蜡烛放在玻璃板前,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在纸上记录蜡烛的位置.
(1)以上实验步骤,合理的顺序是adbc(填写实验步骤前的字母);
(2)步骤c的实验目的是为了避免实验的偶然性,从而得到普遍规律.
3.(枣庄)小峰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之后,又对凸透镜的焦距与其凸起程度的关系进行了探究:
(1)小峰第一次选取一个凸起程度较小的凸透镜,测量焦距的实验如图甲所示,测得的焦距为10.0cm。(2)第二次他又选用一个凸起程度较大的凸透镜,测得的焦距为8cm,由这两次实验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的凸透镜,凸面程度越大其焦距越小。
(3)小峰回想起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如图乙所示),受此启发,于是他选取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用红光和蓝光来进行图甲的实验,实验结论:对同一凸透
镜,红的焦距大些。
(4)在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探究成“等大实像”的实验时,老师发现有两个小组所测像距分别为17.5cm 和22cm,与理论像距20cm相比偏差较大。若不是因为长度测量方法错误和测量误差导致的,请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光屏上还没有出现清晰的像时就测出了像距。
4.(赤峰)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如图1所示,在桌面上铺一张图象纸,在纸的中间沿横线竖直放置一块较薄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可看到它在玻璃板后的像,再拿一只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移动位置,使B跟A的像重合。
(1)通过图象纸,可方便准确地得出结论,像距等于(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物距。
(2)蜡烛B与A的像重合,说明像与物大小相等(“相等”成“不相等”)。
(3)玻璃板后不点燃的蜡烛B,却好象点燃了。说明像是虚(填“虚“或“实”)像,若在像的位置放一光屏,光屏不能(填“能“或“不能”)承接到像。
(4)如图2所示,如果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实验中会出现的情况是蜡烛B与蜡烛A的像不能完全重合。5.(南京)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
(1)如图甲所示,凸透镜位置固定,发光的小灯泡放在40cm刻度线位置时,移动光屏发现光屏上始终能呈现一个面积大小不变的光斑,则该透镜的焦距为10cm。
(2)小明用蜡烛代替小灯泡继续做实验,烛焰在图乙所示位置能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则该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3)若想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得再大一些,在不改变凸透镜位置的情况下,应将蜡烛向右(填“左”或“右”)适当移动一段距离,再调整光屏的位置。
(4)在图乙中,小明借来物理老师的眼镜,并将其靠近凸透镜左侧,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淸晰变模糊,向右移动光屏又发观清晰的像,说明老师所戴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老师的视力缺陷是近视(填“近视”或“远视”)。
题型之二热学实验
1.(黔东南州)如图甲是探究“冰在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实验,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图象。
(1)由图可知,冰在熔化过程吸热(填“吸热”或“放热”),温度不变(填“升高”、“不变”或“降低”),冰是晶体(填“晶体”或“非晶体”)。
(2)由图乙可知,冰的熔点是0℃,第6分钟时冰处于固液共存态(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
2.(2016·湘潭) 在“探究晶体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中,绘制出了如图所示的图象。
(1)图中,海波的熔化过程是BC段(用图中字母表示),此过程中海波吸热(填“吸”或“放”)。(2)图中,海波在D点是液态,在G点是固态(均填“固”或“液”)。
(3)为了探究不同晶体熔化时吸收的热量是否相同,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上80g的冰和萘,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填“相同”或“不同”),测出它们熔化过程所用的时间如表。由此可知,质量相同的不同晶体熔化时吸收的热量是不同的(填“相同”或“不同”)。
物质熔化时间/min
冰9
萘 4
3.(百色)小明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采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水沸腾时,杯口附近出现大量“白气”,“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2)根据实验数据,小是出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由此可知,实验时水的沸点是98℃,此时的大气压小于(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标准大气压。
(3)若烧杯内水的质量为0.2kg,则实验中0~3min内烧杯内的水吸收的热量是5.04×103J。若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有30%被烧杯中的水吸收,则至少要消耗0.45×10-3kg酒精。[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酒精的热值为3.7×107J/kg]。
4。(绥化)在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中,用铁夹将温度传感器及分别盛有水和色拉油的两个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温度传感器的探头部分与试管内的水和色拉油良好接触,两只温度传感器通过数据采集线与计算机相连接,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