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直肠滴入

合集下载

中药直肠滴入健康教育

中药直肠滴入健康教育

中药直肠滴入健康教育
是中医内病外治法之一,是根据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理论而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临床给药技术。

是除口服和注射之外的第三种重要给药途径。

祖国医学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直肠吸收药物后,通过经脉上输于肺,通过肺的宣发作用输布全身,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直肠黏膜血液循环旺盛,吸收能力很强直肠滴入给药可用于临床上许多常见病和多发病的治疗,疗效好、无痛苦、无毒副作用,尤其适合于口服给药困难和静脉给药困难的患者、患儿。

优点:
1、减轻对肝、肾的毒副作用:儿童(尤其是0-3岁婴幼儿)的肝、肾等器官发育
还不健全。

口服给药,一般经由肝、肾等器官代谢;而直肠给药是通过直肠的粘膜吸收,直接进入大循环,可减少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也减轻药物对肝、肾的毒副作用。

2、直肠给药剂量准确、方便、安全:易出现呛药、呕吐,往往影响有效剂量;
注射给药,虽有它一定的优点,但不易被儿童接受,且不方便,需在一定条件和操作技巧下才能完成。

直肠给药只需让孩子俯卧位,将栓剂轻轻塞入肛门内。

3、直肠给药途径起效快:国内外有关人员曾对片剂、胶囊、注射剂、栓剂等四
种剂型进行生物利用度测定研究,结果,直肠给药半小时就能起效。

直肠滴入用法

直肠滴入用法

一、直肠给药的常用药物剂量参考1..一般给药直肠给药的药物使用剂量与静脉给药药物剂量大致相等,是口服给药、肌注给药药物剂量的一至两倍。

2.特殊给药:如氨茶碱、西地兰、阿托品等,直肠给药的药物剂量均需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的药物剂量使用。

需要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的药物,直肠给药前,同样要进行药敏试验,皮肤敏感阳性的患者,在用药期间,仍需注意密切观察用药后反应。

中药视为配伍禁忌的,直肠给药时也应视为配伍禁忌。

二、直肠给药常用量参考(液体用量)1.成人用量:成人直肠最佳液体容纳量为80-160ml,平均为120ml,取中药煎出液,或上述各种复合制剂,100-120ml左右,直肠滴入,每日一至两次。

以上为常用直肠给药的液体参考用量,一般情况下,如直肠给药后容易排出(腹泻)的患者,可适当减少直肠给药的液体量;如按上述液体量滴入后,大便较干的患者,可适当增加直肠给药的液体量,对直肠注入或滴入药液后,较易排出者,可考虑改用肛肠栓剂使用。

三、直肠给药的液体温度直肠滴入药液的温度宜控制在35-40度之间(特殊药物除外)四、直肠给药的体位1成人:左侧卧位2.儿童:一般去卧位或俯卧位五、直肠导管插入的深度1.成年人:一般插入10-20cm2.儿童:一般插入5-10cm六、直肠导管插入的角度顺应直肠的生理曲度,轻轻插入(注意掌握直肠的两个生理弯曲:骶曲、会阴曲)肺炎宁合剂(儿童组)1、氯苯那敏针1-2m2、654-2针1-2mg3、鱼心草或板蓝根针2-4ml4、利巴韦林针0.1g5、柴胡针2-4ml6、维生素B1针100mg或维生素b6针100mg7、需相应抗生素:头孢曲松钠或头孢噻肟钠1-2g 或克林霉素0.15-0.3g 或阿奇霉素0.15-0.3g 或红霉素0.15-0.25g8、适应症:上感、扁桃体炎、肺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宁合剂(成人组)1氯苯那敏针5-10m2、654-2针5-10mg3、鱼心草或板蓝根针6-10ml4利巴韦林针0.3g5柴胡针6ml6维生素b1针200mg或维生素b6针200mg7需相应抗生素:头孢曲松钠或头孢噻肟钠1-2g 或克林霉素0.15-0.3g 或阿奇霉素0.5-0.75g 或红霉素0.25-0.5g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扑尔敏2mg 利巴韦林0.1、板蓝根2-4ml 复发氨基比林1-2ml 柴胡针1-2ml 小儿退热散半包-1包感染性发热者加用:头孢曲松或头孢噻我1-2g 阿奇霉素或红霉素0.125-0.25g 林可霉素0.6高热超高热时加用:地塞米松2-3mg/次便秘方法一:取温开水300ml+蜂蜜100ml直肠滴入(适用于习惯性便秘)方法二:取温开水500ml+开塞露20ml x5支(适用于急性便秘)注意:治疗便秘时,直肠滴入药液的速度不宜过快,宜掌握在150滴/分左右,如直肠滴入药液速度过快,药液容量迅速排除,达不到通便之目的。

《中药直肠滴入治疗》课件

《中药直肠滴入治疗》课件

注意药物过敏反应
在使用某些药物时,应留意患 者是否出现过敏反应,如皮疹 、呼吸急促等症状,及时处理 。
控制滴入速度和量
在滴入药物时,应控制好滴入 速度和量,避免过量或过快导 致不良反应。
在使用中药直肠滴入治疗时, 应遵循医生的医嘱,按时按量 使用药物,不可自行增减剂量 或更改用药方式。
04
中药直肠滴入治疗的临床应用
内分泌疾病
如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中药 直肠滴入治疗可改善临床症状, 调节内分泌水平。
05
中药直肠滴入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
疗效评估方法
1 症状改善程度
通过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症状的改善程度来评估疗效,如 疼痛减轻、食欲增加等。
2 实验室指标
通过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症状的改善程度来评估疗效,如 疼痛减呼吸道感染
中药直肠滴入治疗可有效缓解症状,如发热 、咳嗽、流涕等,缩短病程。
支气管肺炎
通过直肠滴入中药,可辅助西药治疗,减轻 咳嗽、气喘等症状,促进肺部炎症吸收。
腹泻病
中药直肠滴入治疗对小儿腹泻有较好的疗效 ,可缓解腹泻症状,减少并发症。
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
01
02
03
慢性盆腔炎
来,以满足临床治疗的需求。
药物剂型优化
未来中药直肠滴入制剂的剂型将更 加多样化,以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 度和患者的用药体验。
临床应用拓展
中药直肠滴入治疗在临床应用范围 将进一步扩大,不仅限于消化系统 疾病,还将用于其他疾病的治疗。
中药直肠滴入治疗的研究方向
药效机制研究
深入研究中药直肠滴入制 剂的药效机制,以提高药 物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01
02
03
04
清热解毒药
如黄连、黄芩、黄柏等,具有 清热泻火、解毒的作用。

中药透皮技术和中药直肠滴入技术

中药透皮技术和中药直肠滴入技术

中医康复科新增特色治疗技术中药透皮技术(穴位贴敷)中药透皮技术即穴位贴敷疗法,是指将特定中药贴在人体穴位之上,利用透皮吸收原理作用于人体,从而缓解人体病痛,是一种安全、有效、便捷、稳定的治疗方法。

常见病用药及穴位:1、小儿咳喘方:白芥子、元胡、甘道、细辛、冰片等。

穴位:大椎、大杼、风门、肺腧等。

2、小儿消化不良方:半夏、元胡、甘道、细辛、肉桂、白芥子等。

穴位:脾腧、胃腧、天枢、中脘、神阙等。

3、温阳祛寒方:白芥子、细辛、甘道、干姜、小茴香、吴茱萸等。

穴位:大椎、肺腧、肾俞、肩井、命门、腰阳关等。

4、颈肩腰腿疼痛方:白芥子、白芷、川芎、马钱子、羌活、独活、乳香等。

穴位:疼痛局部、曲池、手三里、阴陵泉等。

5、痛风方:元胡、川芎、川乌、草乌、干姜、羌活等。

穴位:痛风局部穴位等。

6、止痛贴方:元胡、川芎、川乌、干姜、冰片等。

穴位:疼痛局部穴位等。

7、风湿贴方:羌活、独活、防风、八角枫、麻黄、木通等。

穴位:疼痛局部穴位、足三里、三阴交、阴陵泉等。

8、普通感冒发热方:石膏、青蒿、柴胡、葛根、薄荷等。

穴位:大椎、风池、风门、肺腧、太阳等。

9、风热咳嗽方:麻黄、杏仁、石膏、川贝、冰片等。

穴位:大椎、风池、肺腧、风门、定喘等。

10、冬季咳喘方:射干、麻黄、桂枝、干姜、细辛、桔梗等。

穴位:大椎、定喘、风门、肺腧等。

11、鼻窦炎方:葛根、麻黄、桂枝、白芍、白芷、苍耳子等。

穴位:大椎、风门、肺腧、迎香、印堂等。

12、鼻炎方:葛根、麻黄、桂枝、白芍、白芷、苍耳子等。

穴位:大椎、风门、肺腧、定喘、迎香等。

13、慢性咽炎方:半夏、厚朴、射干、玄参、胖大海等。

穴位:大椎、天突、神阙、水泉、廉泉等。

14、腮腺炎方:青黛、芒硝、冰片等。

穴位:腮腺局部等。

15、口腔溃疡、手足口、结膜炎、红眼病方:大黄、芒硝、黄连、肉桂、冰片。

穴位:大椎、涌泉、申脉、照海、太冲等。

16、肠炎方:乳香、桃红、红花、连翘、大黄、芒硝等。

穴位:神阙、关元、天枢、大横、太乙等。

中草药直肠滴入对肛瘘术后患者恢复、疼痛及肛肠动力学的影响

中草药直肠滴入对肛瘘术后患者恢复、疼痛及肛肠动力学的影响

中草药直肠滴入对肛瘘术后患者恢复、疼痛及肛肠动力学的影响曹东升,齐焕青,张庆东南阳市中心医院肛肠科,河南南阳473000【摘要】目的探究中草药直肠滴入对肛瘘术后患者恢复、疼痛及肛肠动力学的影响。

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2例肛瘘术后患者纳入研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6例。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于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高锰酸钾坐浴治疗,研究组采用中草药直肠滴入联合高锰酸钾坐浴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的治疗效果,治疗前、治疗1d 、3d 及5d 后的疼痛程度(V AS 评分),治疗前、治疗1周及2周后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白介素-6(IL -6)、IL -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创面愈合相关指标[纤维连接蛋白(FN)、表皮生长因子(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肛肠动力学指标[肛管最长收缩时间(ALCT)、直肠静息压(RRP)、肛管最大收缩压(AMCP)、肛管静息压(ARP)],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

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患者治疗1d 、3d 、5d 后的V AS 评分分别为(3.41±0.97)分、(2.26±0.68)分、(1.15±0.3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36±1.08)分、(3.05±0.81)分、(1.81±0.5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患者治疗1周、2周后的血清IL -6、TNF -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而IL -10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患者治疗1周、2周后血清EGF 、VEGF 、FN 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患者治疗1周、2周后的RRP 、ARP 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患者便血消失时间、脓苔脱落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上皮生长时间分别为(7.81±1.53)d 、(5.13±0.64)d 、(8.42±0.75)d 、(12.15±1.42)d ,明显短于对照组的(9.26±1.71)d 、(6.29±0.87)d 、(9.91±0.83)d 、(15.37±1.91)d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两例中药直肠滴入法护理顽固性便秘患者的体会

两例中药直肠滴入法护理顽固性便秘患者的体会
用肠 清 茶碧 生 源 等泻 剂 协 作 排 便 , 现服 用 泻 剂 大 便仍 不 能 正 常 排 出 , 胀 不适 , 时 滴 血 、 血 , 内肿 物 脱 出肛 外 , 门疼 痛 腹 便 射 肛 肛
的缺 陷 和痛 苦 , 少 对上 消 化 道 的刺 激 , 免 胃酸 与 消 化 酶对 药 减 避 物 的影 响 , 治疗 手 段更 具 主 动性 , 利 于保 持 药 物 的 性 能 和提 使 有
关键 词 : 中药 直肠 滴 入 顽 固性便 秘 护理
Two e mpl xa e Chie ena iem e cner cum is i ot e lw u sngsub o n c nsi a in pa intSe p re c n s tv dii e t drp nt h a n r i t b r o tp to te ’ x e in e H “口D a nda n
e fc . fe t
K e wo d TheCh n s tv e cn e t m rp n o y r s: i e ena iem diie r c u d is it
St bb n c s i to u or on tpa in
N u sn rig
பைடு நூலகம்
【 图分类 号1 4 中 R7
不适 , 便 调 , 可寐 欠 安 人 院 诊 断 : 秘 诊 疗 计 划 : 中药 直 小 纳 便 ① 肠 滴 人 治疗 q ; 中药 口服 健脾 和 胃, d② 凉血 止 血 。
高疗 效 。据 研 究 : 肠黏 膜 的 吸收 药物 能 力 与 静 脉 给药 无 区别 , 12 周 某 , ,9岁 主诉 : 直 . 男 7 大便 困难 十余 年 , 院 日期 :0 94 人 20 . . 其 生 物 利用 度 较 口服 给 药 增 加 , 吸 收 更 有 规 律 , 效 时 间 短 , 2人 院症 见 : 清 , 神 可 , 便 困难 , 用 泻 剂 协 助 排 便 , 便 且 起 神 精 大 服 无

中药直肠滴入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护理体会

中药直肠滴入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护理体会

中药直肠滴入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护理体会【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中药直肠滴入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护理体会。

在护理前准备工作中,需要确保患儿情况稳定,准备好必要的药品和器械。

护理过程中需注意保持患儿舒适,确保药液渗透均匀。

在护理后的观察和处理中,要及时记录患儿体温等变化,观察有无不适症状。

护理效果评估是评价护理效果的关键,需要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估。

通过本文的介绍,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掌握中药直肠滴入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护理要点,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关键词】中药直肠滴入、小儿、外感发热、护理、要点、准备工作、注意事项、观察、处理、评估、结论1. 引言1.1 引言中药直肠滴入是一种有效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方法,通过直肠给药可以快速、有效地调节患儿体温,缓解发热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在进行中药直肠滴入治疗时,护理工作是非常关键的,只有做好护理工作,才能确保患儿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本文将重点介绍中药直肠滴入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护理要点,包括护理前准备工作、护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护理后的观察和处理以及护理效果评估。

通过对这些护理内容的深入了解和掌握,护士可以更好地进行中药直肠滴入治疗,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2. 正文2.1 中药直肠滴入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护理要点1. 确认病情:在进行治疗前,护士需要根据医嘱和患儿的病情对病情进行确认,包括发热程度、病因等,以便确定治疗方案。

2. 准备材料:在进行治疗前,护士需要准备好所需的材料,包括药物、滴管、消毒液、止血钳等,确保治疗过程中的顺利进行。

3. 清洁肛门:在进行治疗前,护士需要先帮助患儿清洁肛门,以保持治疗部位的清洁,减少感染的风险。

4. 小儿协助:在进行治疗过程中,护士需要与小儿及其家长进行沟通,让小儿配合治疗,保持身体放松,以便顺利进行滴入。

5. 观察病情:在治疗过程中,护士需要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包括体温、呼吸、心率等指标,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及时处理。

中药直肠滴入的操作流程

中药直肠滴入的操作流程
20
2、操作过程中,患者若有腹胀或便意,指导患者张口深呼吸放松腹部肌肉,同时适当调慢灌肠液的滴速。
3、患者如有心慌、气促等不适症状,立即平卧,避免意外发生。
4、与疾病相关的健康指导。
五、注意事项
1、中药直肠滴入前,需嘱患者先行排便。
10
2、在操作时,药液流而不畅时,可将输液器前端向外抽动或向里轻轻插入即可.
5
14、待药液滴完后关输液器开关,用纸巾包裹输液器管前端轻轻拔出,放入弯盘,迅速用纸巾按压住肛门。嘱患者尽量保留30分钟以上。
5
15、撤去弯盘,放于治疗车下层,撤去治疗巾。脱手套。
2
16、整理床单位。询问患者需要。
2
17、分类处理用物,洗手、取口罩。
2
18、记录。
2
四、指导患者
1、告知患者操作前需先排便。
中药直肠滴入操作评分标准
医院名称科室姓名分数________
操作项目
操作内容
标准分
扣分
一、操作目的
肺与大肠相表里,直肠吸收药物后,通过经脉上输于肺.再通过肺的宣发作用输布全身,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10
二、评估患者
1、核对医嘱、药物、床号、姓名.
2、评估患者肛周皮肤、黏膜情况.
3、评估患者对中药直肠滴入的理解程度、配合能力。
4、向患者解释操作的目的,取得患者的配合。
三、实施要点
(一)、仪表:符合要求.
2
(二)、操作用物:
治疗盘:弯盘、液体石蜡油、棉签、纸巾、一次性治疗巾、水温计、手套一双、输液器、剪刀、煎好的中药、必要时备胶布、便盆、屏风。
直肠滴入药液的用量:成人:100ml—300ml;小儿:10ml-35ml.
药液温度:35—40°之间

中药直肠滴入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护理体会

中药直肠滴入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护理体会

中药直肠滴入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护理体会【摘要】慢性盆腔炎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给患者带来身心不适。

中药直肠滴入治疗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在护理中,严格遵守医嘱是关键,包括注意卫生防护和保持心情舒畅。

定期复查疗效可帮助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注意饮食调理也是重要的。

在护理体会中,应总结经验并展望治疗效果。

建议患者树立信心,遵医嘱配合治疗,同时注意个人卫生和饮食习惯,以期早日康复。

【关键词】中药直肠滴入、慢性盆腔炎、护理体会、医嘱、卫生防护、心情舒畅、复查疗效、饮食调理、护理体会总结、治疗效果展望、建议、注意事项1. 引言1.1 疾病背景介绍慢性盆腔炎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主要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

患有慢性盆腔炎的女性可能会出现下腹部不适、持续性腰骶部疼痛、月经不调等症状。

这种疾病一旦发作,容易反复,给女性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大困扰。

慢性盆腔炎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其中中药直肠滴入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中药直肠滴入能够直接作用于患处,起到消炎、杀菌、调理气血等作用,对慢性盆腔炎有明显的疗效。

中药疗法相对温和,不易产生药物依赖性和耐药性,受到了越来越多患者的青睐。

在治疗慢性盆腔炎过程中,护理工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严格遵守医嘱、注意卫生防护、保持心情舒畅、定期复查疗效、注意饮食调理是护理工作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几个方面。

通过正确的护理措施,可以更好地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治疗效果。

1.2 治疗方法简述慢性盆腔炎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致病原因多种多样,常见的症状包括盆腔不适、腰骶部胀痛、白带异常等。

中药直肠滴入治疗慢性盆腔炎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通过药物直接渗透到患部,可以有效清除病灶,减轻症状。

中药直肠滴入治疗慢性盆腔炎主要通过中药成分的渗透和作用,改善患部的血液循环,促进炎症的吸收和消退。

中药药性温和,对于患者的身体没有太大的刺激,可以有效缓解疼痛和不适感。

中药对于调节内分泌、增强免疫力等方面也有一定的作用,可以帮助患者提高自身的抵抗力,减少疾病的复发。

中药保留灌肠

中药保留灌肠

操作重点步骤
4、缓慢注入药液后再注温开水5-10ml。嘱 病人尽可能忍耐,保存1小时以上再排便。
操作重点步骤
5、操作中,要量好药液温度,高热及实热病 症点滴液宜凉,以4℃左右为宜;虚寒性疾病 点滴液宜温,以42℃为宜,其他疾病调节药 温在39-41℃为宜。肛管要细软,动作轻柔, 插入要深,压力为灌肠袋液面至肛门不超过 30cm,药量因人而异,成人为200-300ml, 小儿按年龄酌减,1岁以内用15-30ml,1-3 岁用30-60ml,3岁以上用60-100ml。每日23次,一般7-20天为一个疗程。
操作重点步骤
2、润滑肛管,抽吸药液,连接肛管排气于 弯盘内,插肛管前嘱病人深呼吸使肛门括约 肌放松同时轻轻插入直肠15~20CM。
操作重点步骤
3、插管动作要轻缓,以免损伤肠粘膜,药 液灌注速度不宜太快。
直肠滴注,一般30-50滴/min为宜,亦要 根据患者病情调节滴速。高热及伤津重病人, 速度宜快,一般可80-110滴/min;气血两 亏及其他慢性病人,速度宜慢,以30-70滴 /min为宜;外感病人使用解表药液时,假 设已见患者微汗热退者,可终止点滴。
预防:插管前,向患者详细介绍其目的、意义,使之承受并配合操作;
腹泻、便秘、发热、带下等病症。 直肠滴注,一般30-50滴/min为宜,亦要根据患者病情调节滴速。
3、当患者出现脉搏细速、面色苍白、出冷汗、剧烈腹痛、心慌等,应立即停顿灌肠并报告医生。 中药灌肠技术是将中药药液从肛门灌入直肠或结肠,使药液保存在肠道内,通过肠粘膜的吸收到达清热解毒、软坚散结、泄浊排毒、 活血化瘀等作用的一种操作方法。 1、肛门直肠、结肠术后,大便失禁,孕妇急腹症和下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禁用。
九、案例
患者张某,女23岁,住院号12629,因“下腹隐 痛伴腰酸1月余〞入院,诊断:盆腔炎(气滞血瘀) 入院症见:精神好,下腹隐痛,伴有腰酸,无恶 心呕吐,纳眠佳,小便可,大便1-3次/天,质稍稀。 舌淡暗,有瘀点,苔薄白,脉弦。

新型给药方式中药直肠滴入技术简介

新型给药方式中药直肠滴入技术简介

新型给药方式中药直肠滴入技术简介肥城市第二人民医院王燕直肠滴入是中医内病外治法之一,是根据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理论而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临床给药技术;是除口服和注射之外的第三种重要给药途径。

直肠滴入是我院的儿科特色疗法,自2009年开展直肠滴入治疗方法以来治疗患儿上百例效果非常令人满意。

下面简单介绍如下:直肠滴入的理论依据肺与大肠相表里,直肠吸收药物后,通过经脉上输于肺,通过肺的宣发作用输布全身,从而达到治疗的祖国医学认为目的。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直肠黏膜血液循环旺盛,吸收能力很强. 直肠滴入给药可用于临床上许多常见病和多发病的治疗,疗效好、无痛苦、无毒副作用,尤其适合于口服给药困难和静脉给药困难的患者、患儿。

现代医学认为:直肠粘膜是类脂膜,药物在直肠的吸收也是通过类脂膜与微孔途径吸收,药物从直肠的消失符合一级速度式,故直肠的吸收属被动扩散。

药物通过直肠吸收后,一是通过直肠中静脉、下静脉和肛管静脉,绕过肝脏直接进入大循环,既防止和减少药物在肝脏中发生变化,又避免了胃和小肠对药物的影响;二是通过直肠上静脉,经门静脉进入肺脏代谢后,再循环至全身;三是通过直肠淋巴系统吸收后,通过乳糜池、胸导管进入血液循环。

三条途径均不经过胃和小肠,避免了酸、碱消化酶对药物的影响和破坏作用,也减轻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同时避过了肝脏的首过效应,因而大大地提高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直肠滴入的方法将直肠滴入的药液装入一次性灌肠器,适当的加温,温度宜在35——40℃之间(注意不要过高,也不要过低)。

排气后,前端涂上润滑剂,(液体石蜡或者食物油都可以)。

然后,插入患者肛门就可以滴入了。

直肠滴入导管插入深度:成年人:10――20CM;儿童:5――10CM。

滴入夜温度为35-40*C。

体位:成年人一般取左侧卧位,小儿一般取卧位或俯卧位。

直肠滴入适应症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支气管炎,哮喘,小儿肠炎,急性细菌性痢疾,溃疡性结肠炎,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急慢性盆腔炎,泌尿系感染,便秘,炎性痔疮等常见并多发病。

中药直肠滴入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护理体会

中药直肠滴入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护理体会

中药直肠滴入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护理体会【摘要】慢性盆腔炎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中药直肠滴入治疗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本文从操作流程、护士的角色和责任、注意事项及常见问题、护理效果评估以及护理后的宣教工作等方面探讨了中药直肠滴入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护理过程。

通过对护理意义、挑战和改进建议的分析,可以看出中药直肠滴入治疗具有重要的护理意义,同时也面临着挑战和改进的空间。

护士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护理技术和对患者的关爱,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中药直肠滴入、慢性盆腔炎、护理、效果评估、宣教工作、护理意义、挑战、改进建议1. 引言1.1 背景介绍慢性盆腔炎是一种常见的盆腔疾病,主要表现为盆腔疼痛、不规则的月经、性交疼痛等症状。

中药直肠滴入是一种传统的治疗方法,通过将中药溶液直接滴入直肠,可以有效改善盆腔炎患者的症状。

目前,中药直肠滴入在临床护理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在护理过程中,护士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需要掌握正确的操作流程,承担起相关的责任。

护士还需要注意事项及常见问题,及时解决护理中可能出现的困难。

在护理结束后,护士还需要对患者进行效果评估,并进行相应的宣教工作,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疾病和护理方法。

中药直肠滴入治疗慢性盆腔炎具有重要的护理意义,但在实际工作中也面临着挑战和困难。

为此,有必要对护理工作进行改进建议,提高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中药直肠滴入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护理体会。

通过对护理工作的实践与总结,进一步探讨中药直肠滴入在治疗慢性盆腔炎中的作用和效果。

通过深入研究护理中的操作流程、护士的角色和责任、注意事项及常见问题、护理中的效果评估以及护理后的宣教工作,为临床护理提供更加科学和有效的指导。

本研究旨在探讨中药直肠滴入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护理意义,挑战和改进建议,为进一步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对中药直肠滴入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护理体会的深入研究和探讨,旨在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和专业的护理服务,促进患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中药内服配合直肠滴入疗法治疗神经性头痛65例

中药内服配合直肠滴入疗法治疗神经性头痛65例

发散 风寒 , 活血祛风 。现代药 理研究 证实 , 当归具有 降压、 度 轻
抑制 中枢神经 系统作用 ; 川芎可 以扩张血 管 , 抗血栓 , 解痉止痛 ;
2 m, 0c 打开调节 器 , 将药液缓慢地滴入直肠 内, 在拔出肛 门管 时
助手迅速用敷料压住患者肛 门, 让患者保持体 位休息 3 i 0mn左 右 。1 d2次 ,0d为 1疗程 , 1 共治疗 2个 ~ 4个疗 程。
对照组 。
痛 9例 , 头顶 部疼 痛 1 , 头 部疼 痛 1 ; 程 5个 月 ~ I例 全 3例 病
1 。两组 患者均 有 口服 中药 和止 痛药 病史 , 未治愈 。两组 0a 但 患者一 般资料经统计 学处理无 显著性 差异 ( P>0 0 ) 具 有可 .5 ,
比性 。
4 典 型病 例

1 8・
J u a 。 xe a T ea yo T M D c2 0 。7 6 o r l f t l h rp f C e 0 8 1 ( n E r n
中药 内服 配 合 直肠 滴入 疗 法 治 疗 神 经 性 头 痛 6 5例
付 玉玲
( 西 省晋 城 市城 区 中 医院 , 山 山西 关 键 词 : 经 性 头痛 ; 神 中药 内服 ; 肠 滴入 直 中 图 分 类 号 :7 10 1 文 献 标 识 码 : 文 章 编 号 :0 6—98 20 ) 6— 0 8— 2 R 4 .4 D 10 7 X(0 8 0 0 1 0 晋城 080 ) 40 0
李 ××, ,6岁 ,0 7年 3月就诊 。患者头痛病史 6a头 女 4 20 , 痛呈阵发性 , 痛时如针刺难忍 , 间更甚 , 夜 不能人眠 , 长持续 时 最 间达 3d 伴头晕 , , 烦躁不安 , 颈部僵硬 , 两颞侧有明显的压痛点 , 舌质紫有瘀点 , 苔薄 白, 脉沉 细。中医诊 断 : 头风 ; 西医诊 断 : 神 经性头痛 。予上 述方 法治 疗 。第 9 日复诊 , 痛 、 晕 明显减 头 头 轻, 颈部僵硬缓解 , 间睡眠好 , 夜 两颞侧压痛缓解 , 续治疗 2 继 0d 后, 诸症消失。随访 1a 未复发 。

中药保留灌肠操作规程及流程图

中药保留灌肠操作规程及流程图

中药保留灌肠操作规程及流程图中药保留灌肠法是一种将中药汤剂从肛门灌入,保留在直肠或结肠内,通过肠粘膜吸收来治疗疾病的方法。

适应证包括慢性结肠炎、慢性肾功衰、带下病、慢性盆腔炎、盆腔包块、慢性痢疾等。

操作流程如下:1.穿戴整洁,佩戴胸牌,洗手,戴口罩。

备齐用物,携带至床旁,说明目的,取得配合,嘱病人排便,遮挡病人。

2.灌肠液去渣,温度适宜,一般以39-40摄氏度为宜。

3.让病人左侧卧位,松开衣裤,将裤脱至大腿上1/2处,膝屈曲位。

4.在臀下用小枕垫高10厘米,垫上橡胶单及治疗巾或卫生纸,注意保暖。

5.取去渣中药液约200毫升,倒入灌肠筒内。

6.将灌肠筒挂在输液架上,携至病人床旁(液面离肛门40-50厘米)。

7.弯盘置于臀缘,润滑肛门前端。

8.排气,夹紧水夹。

9.左手分开臀部,右手持肛管插入。

10.稍停片刻固定。

11.松输液夹。

12.滴入通肠,调整滴数。

13.询问病人对药液滴入的反应。

14.药液滴完后,用止血钳夹紧肛管缓缓拔出,置弯盘内。

15.分离肛管,用卫生纸轻轻按压肛门。

16.嘱病人平卧一小时。

17.整理床单位,清理用物。

18.洗手。

19.记录灌肠液量,滴入过程、时间,病人反应并签名。

注意事项如下:1.在保留灌肠操作前,应了解病变的部位,以便掌握灌肠的卧位和肛管卧位插入的深度。

2.观察前,应嘱病人先排便。

肛管要细,插入要深,压力要低,药量要少。

3.肠道病变病人在晚间睡前灌入为宜,并减少活动。

4.药液温度要适宜,一般为39-40摄氏度,虚症可为40-44摄氏度。

5.灌肠筒要清洁消毒处理,肛管可用一次性的,一人一用,用后按照《医疗废物管理办法》规定处理。

中药直肠滴入

中药直肠滴入

中药直肠滴入法中药直肠滴入就是将药液或药物装入输液瓶,将输液管过滤器剪掉,接入一次性直肠滴入导管,通过直肠滴入给药达到治疗疾病得效果。

1、评估(1)评估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

(2)患者得精神状态及配合能力。

(3)患者得排便情况、(4)心理状况。

2、目标将药物自肛门灌入,解除或缓解各种因虚证或实证所引起得临床症状如:肝炎引起得黄疸、肠梗阻等,达到祛除浊毒,活血化瘀,祛湿,温阳得作用。

3、禁忌症(1)重度水肿患者不宜行中药直肠滴入、(2)年老体弱、孕妇、严重痔疮,下消化道出血患者不宜行中药直肠滴入、(3)肛门,直肠与结肠等手术或大便失禁得病人。

4、告知(1)灌肠前嘱患者先排便,肠道排空有利于药物吸收。

(2)治疗中患者有便意,应嘱患者深呼吸,勿用力,以减慢药液灌入速度,减低腹压,以保证药液保留时间、(3)治疗结束后嘱患者臀部适量抬高,勿过度变换体位,尽量保留1h以上。

5、物品准备治疗盘、一次性灌肠器、PVC管、中药制剂(39—41摄氏度)、棉签、液体石蜡油、中单、油布、弯盘、便盆、卫生纸,屏风。

6、操作程序(1)备齐用物携至床前,向病人解释治疗目得及方法、(2)摆好体位,根据病变部位取左侧或右侧卧位,臀下垫一次性治疗巾,并用小枕抬高臀部10cm左右,暴露肛门、(3)测量药液温度,39℃~41℃,倒入灌肠筒或输液瓶内,挂在输液架上,液面距肛门约30~40cm 、(4) 润滑肛管前端,与输液器连接,排气后夹紧输液管,轻轻插入肛门约10~15cm,用胶布固定,松开活塞,调节滴速,每分钟60~80滴。

压力要低,以便药液得保留,保留时间越长越好,有利于肠粘膜得充分吸收。

(5) 待药液滴完时夹紧输液管或灌肠筒得连管,拔出肛管放入弯盘。

用卫生纸轻揉肛门部。

(6) 整理床铺,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嘱咐病人尽量保留药液1小时以上、 (7) 整理用物,洗手,记录。

7、护理及注意事项(1)在保留灌肠操作前,应了解病变得部位,以便掌握灌肠得卧位与肛管卧位插入得深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直肠滴入法
中药直肠滴入是将药液或药物装入输液瓶,将输液管过滤器剪掉,接入一次性直肠滴入导管,通过直肠滴入给药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1、评估
(1)评估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

(2)患者的精神状态及配合能力。

(3)患者的排便情况。

(4)心理状况。

2、目标
将药物自肛门灌入,解除或缓解各种因虚证或实证所引起的临床症状如:肝炎引起的黄疸、肠梗阻等,达到祛除浊毒,活血化瘀,祛湿,温阳的作用。

3、禁忌症
(1)重度水肿患者不宜行中药直肠滴入。

(2)年老体弱、孕妇、严重痔疮,下消化道出血患者不宜行中药直肠滴入。

(3)肛门,直肠和结肠等手术或大便失禁的病人。

4、告知
(1)灌肠前嘱患者先排便,肠道排空有利于药物吸收。

(2)治疗中患者有便意,应嘱患者深呼吸,勿用力,以减慢药液灌入速度,减低腹压,以保证药液保留时间。

(3)治疗结束后嘱患者臀部适量抬高,勿过度变换体位,尽量保留1h以上。

5、物品准备
治疗盘、一次性灌肠器、PVC管、中药制剂(39-41摄氏度)、棉签、液体石蜡油、中单、油布、弯盘、便盆、卫生纸,屏风。

6、操作程序
(1)备齐用物携至床前,向病人解释治疗目的及方法。

(2)摆好体位,根据病变部位取左侧或右侧卧位,臀下垫一次性治疗巾,并用小枕抬高臀部10cm左右,暴露肛门。

(3)测量药液温度,39℃~41℃,倒入灌肠筒或输液瓶内,挂在输液架上,液
面距肛门约30~40cm。

(4)润滑肛管前端,与输液器连接,排气后夹紧输液管,轻轻插入肛门约10~15cm,用胶布固定,松开活塞,调节滴速,每分钟60~80滴。

压力要低,以便药液的保留,保留时间越长越好,有利于肠粘膜的充分吸收。

(5)待药液滴完时夹紧输液管或灌肠筒的连管,拔出肛管放入弯盘。

用卫生纸轻揉肛门部。

(6)整理床铺,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嘱咐病人尽量保留药液1小时以上。

(7)整理用物,洗手,记录。

7、护理及注意事项
(1)在保留灌肠操作前,应了解病变的部位,以便掌握灌肠的卧位和肛管卧位插入的深度。

(2)灌肠前,应嘱病人先排便.肛管要细,插入要深,压力要低,药量要少。

(3)肠道病变病人在晚间睡前灌入为宜,并减少活动。

(4)药液温度要适宜,一般为39-41摄氏度,虚症可为40-44摄氏度。

(5)灌肠筒要清洁消毒处理,肛管可用一次性的,一人一用,用后按《医疗废物管理办法》规定处理。

中药直肠滴入操作流程
中药直肠滴入法操作评分标准
科室被考核人
考核者考核日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