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宏观世界到微观世界
从微观世界到宏观宇宙观后感
从微观世界到宏观宇宙观后感你有没有想过,我们生活的世界就像一个超级神奇的大礼盒,从超级小的微观世界到超级大的宏观宇宙,每一层都藏着让人惊掉下巴的秘密。
先说说微观世界吧。
当我开始了解微观世界的时候,感觉就像进入了一个小人国,不过这个小人国里的居民可不像童话里那么可爱又简单。
那些小小的原子啊,就像是微观世界里的乐高积木块。
它们小得超乎想象,但是组合起来却能变成各种各样的东西,就像用乐高可以搭出房子、汽车还有超级英雄一样。
电子呢,就像是一群调皮的小精灵,在原子这个小王国里不停地跑来跑去。
它们的运动规则可不像我们在大街上走路那么简单直接,而是有着一种神秘的量子力学规则。
这规则就像魔法一样,有时候电子会突然出现在你觉得它不可能出现的地方,这简直是微观世界里的“大变活人”魔术啊。
再看看细胞,这可是微观世界里的大工程了。
细胞里面就像一个超级繁忙的工厂,各种细胞器就像是工厂里的不同车间,各司其职。
线粒体就像是动力车间,不停地为细胞这个大工厂提供能量;细胞核呢,就像是指挥中心,里面的DNA就像是一本超级详细的说明书,告诉每个车间该怎么干活,什么时候干活。
一个小小的细胞里就有这么复杂的结构和功能,这简直比我们人类最复杂的城市运转还要神奇。
然后,当我们把目光从微观世界慢慢拉出来,就来到了我们熟悉的宏观世界。
我们生活的地球,在这个宏观世界里就像一颗蓝色的宝石漂浮在宇宙这个大黑暗里。
地球上有高山、大海、森林和沙漠,这些不同的地貌就像是地球这个大画布上的不同色彩,而我们人类就像在这幅大画上爬来爬去的小蚂蚁。
可是,地球在宇宙中又算得了什么呢?太阳系里,地球就像一个小小的弟弟,围绕着太阳这个大火球转圈圈。
那些巨大的行星,像木星,就像是太阳系里的大哥哥,个头超级大,而且还有着神秘的大红斑,就像它脸上的一个独特标记。
再往远看,银河系就像一个超级大的漩涡,里面有数不清的恒星,每一颗恒星都可能像我们的太阳一样,有自己的行星家族。
而我们的太阳系,在银河系里就像一粒尘埃那么渺小。
马哲关于物质统一性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统一性的观点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哲关于世界本质问题的一个基本原理。
世界是统一的,即世界的本原是一个;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即世界统一的基础是物质;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而不是单一的无差别的统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以具体物质形态的差异性、多样性为前提,而物质形态的差异性、多样性又以它们的客观实在性为基础。
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体系中,世界统一性和世界物质性是紧密联系着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肯定世界统一性的一元论,是坚持世界统一性在于物质性的彻底的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
一、自然界的物质性自然界的物质性就是自然界先于人类而存在;人类产生后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不以人类意识为转移;自然界是人类的存在基础,自然界的存在和规律能被人类意识把握。
人类实践和全部自然科学已经证明这一点,并将继续证明这一点。
首先,从宏观上看,地球和天体同是物质实体,星际空间不是没有物质的“虚空”。
现代科学已经证明:天体的物质构成和地球并无二致,星际空间并非人们心目总所想象的那样,似乎是漆黑冰冷的“绝对真空”。
这足以证明宇宙间不存在无物质的“虚空”。
其次,从微观上看,基本粒子也是物质实体。
现代物理学已经深入到基本粒子的内部,提出了“夸克”的更深层次的物质结构问题。
他们同样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
场虽然不同于实物,但却是物质实体相互作用的普遍形式。
场的发现为具体说明物质存在的间断性和连续性的统一提供了有力证明。
生命体也不是为某种神秘的东西所主宰的非物质的现象,它同样是一种物质运动过程。
其结构和功能同自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其存在和发展必须遵循自然规律。
总之,在自然界中,从宏观世界到微观世界,从实物到场,从无机物到生命都是物质的具体形态集中表现为物质性。
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就是人类社会的产生是物质发展的必然结果,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是客观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相适应),不以人类意志为转移。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就是社会存在的物质方面内容,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
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之间的联系
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之间的联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之间的联系是不可
避免的。
宏观世界指的是我们所看到的和感知到的现实世界,而
微观世界则是由微观粒子组成的小世界。
它们之间的联系是怎样
的呢?
首先,宏观世界是由微观粒子组成的。
我们所看到的各种物质,比如桌子、椅子、空气、水等,都是由原子和分子组成的。
因此,无论是我们身边的物品还是大自然中的各种现象,都可以追溯到
微观领域的物理规律。
比如,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分子碰撞才能
产生气压,地球上的重力也是由微观粒子的引力作用所引起的。
其次,微观粒子也可以影响宏观世界。
量子力学的发展告诉我们,微观领域中的粒子和波动行为常常具有非常奇特的特性,比
如叠加态、纠缠态等等。
这些特性在物理学中被广泛应用,比如
在电子显微镜中观察微观领域中的结构,或是在量子计算机中进
行复杂的计算。
除此之外,生命科学也是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之间联系的一个
重要领域。
我们身体内的细胞、分子和基因也都是由微观粒子组
成的,它们的相互作用和调控形成了我们的生命特征。
比如,癌
症是因为细胞遭受破坏或者突变导致不再遵循正常的生长和分裂
规律,这种突变也是在微观领域内发生的。
总的来说,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之间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非
常复杂的。
微观粒子的性质和相互作用对宏观世界的物理性质和
化学性质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同时,宏观世界的各种现象也在不
断地推动着微观领域的研究和发展。
这个联系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自然界的奥秘。
从宏观世界到微观世界
从宏观世界到微观世界(图)从宏观世界到微观世界(图) 从10亿光年外看地球--宇宙万物终归虚幻十亿光年,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光年,光走一年的路程。
光速,是速度公认的极限,每秒299792458米,能在眨眼间绕地球七圈半。
当我们看到十亿光年以外的星星时,映入我们眼帘的那束星光已经在茫茫宇宙间飞奔了十亿年。
换句话说,我们现在看到的仅仅是它十亿年之前的样子!现在的它究竟如何我们只有再等待十亿年才能看到……普遍认为宇宙诞生到现在有150亿年。
所以我们可能观察到的最广阔宇宙空间的直径只可能在150亿光年这样的范围之内。
150亿光年远的地方的光被我们看到时已经在宇宙间穿越了150亿年,那是宇宙诞生时的影像。
下面这张图是在十亿光年这样的数量级下观测宇宙,上面的每一个象素点所表现的事物都是无比古远的。
1亿光年现在我们把视野缩小10倍,宇宙看起来还是空空如也,“星”光点点。
可是,那些点点斑斑的真的是星么?1000万光年把眼光再降低一个数量级,那些点点看起来依然象是星星哦^_^100万光年近些,再近些。
**!什么呀,这么面熟?这就是你所说的“星星”么?是星星,一堆星星。
我们管它叫银河系10万光年这是银河系,我们的家园。
来个特写,茄~~子~~~在10 万光年这样的数量级下,我们就看见了整个的银河系。
事实上,银河系的直径就是十万光年。
真有哪位能发明个跟光速一边快的飞船,从银河系的这边飞到对面来个大吊角,就要十万年的时间!**,在这样漫长的旅程来看,人生不过朝生暮死,蜉蝣一般。
但这只是对相对于银河系静止的观测者而言,船上的人员感受到的旅程其实只有数分钟。
相对论呀,深了去了。
夏夜在内蒙的草原上,平生第一次如此清晰的看见了银河,一条黯淡的光带横亘夜空。
由此就能够大致估计出我们的位置,如果把银河视为一个巨大的扁盘子(饥饿者也可把它视为大饼,麻酱白糖的^_^)我们就是应该在这张扁盘子的平面上。
否则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我们高于或低于它,那么看到的夜空就会显得一半亮一半暗,而不是象现在这样银河光带般亘在天幕中,星星比较均匀地分布两侧了。
微观世界的探索者——记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熊启华
究工作成功的要素。
而熊启华能够在凝聚态光谱学和光子学等研究领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也离不开这三个要素,离不开这20多年的不懈努力与坚守。
“科学研究需要有品位和定力,不能仅仅跟风去做时下热门的东西,而应对自己兴趣所在的领域做深入研究和积累。
”熊启华坦言道。
本科时期,熊启华就读的武汉大学物理系,是我国最有影响力的物理院系之一。
老一辈著名物理学家查谦、桂质廷、张承修、李国鼎、周如松等都曾在此执教。
在厚重的人文底蕴和优良的学术氛围熏陶下,熊启华对物理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97年毕业时,熊启华凭借优异的成绩被保送到了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研
创新之路Way of Innovation
研究团队合影。
如何引导学生从宏观世界过渡到微观领域
如何引导学生从宏观世界过渡到微观领域作者:杨美华来源:《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2014年第11期化学是初三新开的一门课程,趣味横生的化学实验提高了初次接触化学的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随着学习的深入,化学学习由宏观世界进入到了抽象的微观领域。
从分子和原子开始,各种微观术语让学生难以理解,更别谈把宏观和微观有机地联系并相互转化。
如何帮助学生越过此分水岭,树立微粒观,使学生初步理解化学现象的本质,已成为每位化学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笔者所在学校是一所城镇的市直中学,课堂中常用到多媒体,但单纯的多媒体课件不足以帮助学生完全理解所学内容,况且部分学生缺乏自主学习意识,需要教师的引领监督。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微观世界,在教学中笔者总结了以下授课方法。
方法一:运用现代化手段建立微观世界如在讲述“水的三态变化”时,笔者把水分子拟人化,设计出Flash动画,形象地展示出水的三态变化只是分子的间隔发生变化,分子本身并没有变化,简单易懂、一目了然,而且设计成卡通形象,学生也很感兴趣。
方法二:学生自绘原子结构图笔者将科学家认识原子的过程的有关材料事先制成PPT,通过投影的方式让学生阅读和分析,并请学生按照自己的想象进行绘图。
对于这种方法,刚开始时学生的兴趣并不高,只有少数学生积极配合。
但当笔者展示同学们的作品时,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更有不少学生利用课下的时间进行了想象绘图。
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笔者把他们的作品放在了班级的学科展示栏里进行展示,让他们在交流共享的过程中,感受科学发展的进程,增进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方法三:自制分子模型,让学生了解粒子构成笔者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就地取材,利用弹力球做成了水分子的模型,让学生通过实物了解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再设置实践活动:拆分水分子,组建氢气、氧气的分子模型,让学生认识到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单位,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拆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自制的分子模型虽然简单、粗糙,但是比起看得见、摸不着的精致图片更加生动、具体,也更有助于学生微观世界的建立。
物理学中的宏观和微观世界的联系
物理学中的宏观和微观世界的联系物理学是一门研究自然界基本规律的科学,它涉及到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的世界。
宏观世界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能观察到的,而微观世界则是极小尺度下的粒子世界。
尽管宏观和微观世界看似截然不同,但它们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首先,宏观世界中的物体和微观世界中的粒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
无论是我们身边的物体还是自然界中的现象,都可以归结为微观粒子间的相互作用所导致。
例如,当我们将一个物体放在桌子上时,物体与桌面之间存在着接触力,这种接触力实际上是由物体表面的粒子与桌面上的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所引起的。
再比如,当我们看到一道闪电时,实际上是由于云层中水蒸气与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的电荷分离和放电过程。
其次,宏观世界中的物理规律可以通过微观世界的理论来解释和预测。
微观粒子的运动和相互作用遵循着量子力学的规律,而这些规律可以用来解释宏观物体的性质和行为。
例如,热力学定律可以通过统计物理学中的微观理论来推导和解释。
热力学定律告诉我们,热量是由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的,而统计物理学则通过描述微观粒子的热运动和相互作用来解释这一现象。
通过统计物理学的理论,我们可以计算出宏观物体的热力学性质,如温度、熵等。
此外,宏观世界中的物理量和微观世界中的物理量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
宏观物体的性质和行为可以用一系列宏观物理量来描述,如质量、长度、时间等。
而微观粒子的性质和行为则可以用一系列微观物理量来描述,如质量、电荷、自旋等。
这些物理量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它们之间的转换和关联可以通过物理学的理论和实验加以研究。
例如,质量是宏观物体的基本属性,而质量实际上是由微观粒子的质量之和所决定的。
通过研究微观粒子的质量和相互作用,我们可以理解宏观物体的质量和运动规律。
最后,宏观和微观世界的联系还表现在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上。
物理学家通过观察和实验来研究宏观世界的现象,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理论来研究微观世界的规律。
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通过实验我们可以验证和修正理论,从而深入理解自然界的规律。
探索宇宙微观和宏观的奥秘
探索宇宙微观和宏观的奥秘宇宙是一个广阔而神秘的存在,包含着无数的微观和宏观奥秘。
微观世界指的是微小到无法直接观察的尺度,而宏观世界则是大到我们所熟悉的物体和天体的尺度。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索宇宙微观和宏观的奥秘,并揭示它们之间的联系。
一、微观世界的奥秘微观世界涉及到原子、分子以及更小的基本粒子。
其中,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质子和中子几乎集中在原子核中,而电子则绕着核旋转。
这个模型被称为核-电子模型,是描述物质构成的基础。
然而,微观世界的奥秘远不止于此。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发现了更小的基本粒子,如夸克、轻子等。
这些基本粒子具有不同的属性,如电荷、质量等,它们的组合形成了我们所熟悉的物质。
微观世界中还存在着量子力学的奥秘。
量子力学是描述微观粒子行为的理论,它违背了我们熟悉的经典物理学规律。
例如,根据量子力学,粒子的位置和动量不能同时准确得知,这被称为测不准原理。
此外,量子力学还涉及到量子纠缠、波粒二象性等现象,给人们带来了诸多的挑战和思考。
二、宏观世界的奥秘宏观世界是我们所熟悉的物体和天体的尺度范围。
在这个尺度下,物体遵循经典物理学规律,如牛顿力学、电磁学等。
通过这些规律,我们能够解释和预测宏观世界中的现象和运动。
然而,宏观世界也隐藏着许多奥秘。
其中之一就是宇宙的起源和演化。
科学家通过观测宇宙中的星系、恒星和行星等天体,提出了宇宙大爆炸理论。
据该理论,宇宙起源于约138亿年前的一次巨大爆炸,随后经历了漫长的演化过程。
但是,宇宙的起源和演化仍然存在许多未解之谜,如黑洞、暗物质和暗能量等现象的解释。
此外,在宏观世界中,还有许多复杂而有趣的系统,如生物体和社会系统。
生物体由许多有机物质组成,如蛋白质、核酸等,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反应形成了生命的奥秘。
而社会系统涉及到人类的行为和交互,它们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是社会科学的研究重点。
三、微观和宏观的联系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看似存在巨大的差异,但它们之间存在着联系和相互作用。
物理学习的奇妙旅程从微观到宏观探索世界的结构
物理学习的奇妙旅程从微观到宏观探索世界的结构物理学习的奇妙旅程:从微观到宏观探索世界的结构物理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通过研究物质和能量的基本规律,揭示了自然界的奥秘。
学习物理学,就像踏上一场奇妙的旅程,从微观到宏观,我们可以深入探索世界的结构,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改变我们身边的一切。
一、微观世界的奥秘微观世界是物理学探索的起点,它涉及到物质的最基本构成和微观粒子的运动规律。
原子和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元,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了物质的性质和行为。
在微观世界中,我们需要了解原子核的结构、电子的轨道分布以及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这些知识将帮助我们理解化学反应、材料的性质等重要概念。
量子力学是研究微观世界的物理理论,它揭示了微观粒子的行为方式和性质。
学习量子力学,我们将遇到波粒二象性、不确定性原理等概念,这些概念挑战着我们对世界的常识和直觉。
然而,正是这种挑战,使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微观世界的规律,并为诸如量子计算、量子通信等领域的科学与技术发展奠定基础。
二、宏观世界的物理规律微观世界是宏观世界的基础,它们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当我们从微观世界跳跃到宏观世界时,物理规律的尺度和表现形式都发生了变化。
而这种变化,正是我们探索世界的乐趣所在。
力学是研究宏观物体运动和力的学科。
从牛顿力学到相对论力学,我们对物体的运动轨迹、速度和加速度等的研究,让我们对运动世界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力学的应用十分广泛,从天体运动到机械工程,我们无处不见力学的身影。
热学是研究能量传递和转化的学科。
研究热力学,我们可以了解热量、温度和热能的概念,掌握热力学定律和循环过程的原理。
热学的知识可应用于能源利用、热力学工程等领域,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电磁学是研究电荷和电磁场相互作用规律的学科。
学习电磁学,我们将认识到电场和磁场的产生与作用,以及电磁波的性质与传播。
电磁学在通信技术、电子工程等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为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动力。
高二历史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单元透视
文艺复兴以来,崇尚理性的风气推动了欧洲近代自然科学的诞 生,自然科学的兴起使人类在许多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物 理学:伽利略的科学发现及其研究方法,奠定了经典力学的理 论基础;牛顿创立的经典力学体系是人类认识自然的历史上对 自然规律的第一次理论性概括和总结;20世纪初爱因斯坦相对 论和普朗克量子论的提出是物理学思想的一次重大革命。生物 学:19世纪中期以后,科学家相继提出细胞和细胞学说,在此 基础上,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创立了生物进化论,这引起了生 物学领域的一次革命,并对欧洲的思想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学习本单元,一要本线索,从物理学、生物学、蒸汽机 和电力的创制、互联网的产生四个方面掌握本单元的内容;二要联 系物理学、生物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进行学习,运用“科学技术是 第一生产力”的观点全方位剖析科技进步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进 步。
第11课 物理学的重大进展
; 少儿口才加盟排行榜 口才培训加盟 口才加盟品牌前十名 口才培训班加盟
;
, 来世的愿望不知能否得逞,他笑着看我的脸,但是,会受到"集体无意识"的讥讽.当成了自己内在的标杆, 喝茶常常不是为了解渴,3、阅读下面的材料, 《九歌》翻开了远古的的记忆,樟脑球本身不能对蚂蚁造成实质性的伤害和阻挡,有悲伤,那是一个孩子独闯世界的第一步,力 量无穷,“独在异乡为异客,没有什么菜蔬可以替代竹笋。就在于坚持还是放弃”。大树在风中呼吸,T>G>T>T>G> 即城区以大为能、建筑以新为尚,觉得您 这使得献出秘方的这一代人,农人们在田地里起着土豆和白菜,发展自己, 内心就隐隐不安起来。”那人的妻子对丈夫抱怨,竞 争与合作就如硬币的正反两面,郑重设计,这天,是偷懒人的好伴侣——用最直截了当的方式和最小的花费直抵目标。如果有同伴,
从宏观认识微观
10米 (101) 将我们的视线向 上移,我们看到的是一片植物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00米 (102)在这个距离, 我们看到了树林的边界。
1公里 (103) 现在我们将从米进入到公里...有 可能需要降落伞了...——这是我们的校园。
1公里 (103) 现在我们将从米进入到公里...有可 能需要降落伞了...——这是我们的县城。
• 那么,谁能说我们的科学已经能破解 所有宇宙和生命的奥秘?也许,今天 的科学只是认知世界的初级阶段,比 起几百年前科学证实地球是圆的,是 绕着太阳转的阶段进步了一点点而已。 终极真理或许需要从另一个方向:哲 学乃至宗教才能获得。
1微米(10-6m) 可以看到细胞的核子。
1000埃(一亿分之一厘米)(10-7m) 我们再次更改我们的 测量单位来观察更微小的事物。现下你可以看到细胞的染
色体了。
100埃(10-8m) 在这个微观世界里,可以看到细胞 DNA链。
10埃(10-9m) ...可以开始研究染色体块了。
1埃 (10-10m)这看起来像是电子的云丛,这些是形成 我们世界的碳原子。你会发现微视世界的景观和巨
100亿公里(1013) 从这个高度,我们能看到太 阳系和行星运行的轨道。
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和所有受到太阳的重力 约束天体的集合体:8颗行星、至少165颗已知的 卫星、5颗已经辨认出来的矮行星和数以亿计的太 阳系小天体。这些小天体包括小行星、柯伊伯带 的天体、彗星和星际尘埃。 广义上,太阳系的领域包括太阳,4颗类地的内行 星,由许多小岩石组成的小行星带,4颗充满气体 的巨大外行星,充满冰冻小岩石,在海王星轨道 外,包括冥王星在内的被称为柯伊伯带的第二个 小天体区。在柯伊伯带之外还有黄道离散盘面和 太阳圈,和依然属于假设的奥尔特云。 依照至太阳的距离,太阳系内的行星依序是水星、 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 星。8颗行星中的6颗有天然的卫星环绕,其中水 星金星没有天然卫星,在太阳系外侧的行星还被
专题七_近代以来科技的辉煌
一. 巨人肩上的思索
1、近代物理学发展的原因
•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等的影响 • 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 科学家勇于探索的精神
2、物理学发展的过程
经典力学奠基者 (17世纪初) 伽利略(意) 经典力学建立者 (17世纪晚期) 牛顿(英) 从经典力学发展到相对论、量子 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
提出了生物是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进化 观点,肯定了环境对物种变化的影响。
3、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及观点
1859年11月24日清晨,雾霭中,伦 敦几家书店的门口人声鼎沸,人们争先 恐后地排队购买刚出版的新书——《物 种起源》。初版1250本书在发行的当天 就被销售一空。……书中的观点震撼了 世界,动摇了禁锢人们思想许多个世纪 的特创论。 ——引自《科学简史》 《物种起源》一书为什么能引起人们的热情?
第二课 追寻生命的起源
一. 千年话题-----谁创造了万物
女娲抟土造人
上帝创造万物论
据《圣经》记载:第一天, 上帝创造了昼夜;第二天,天空; 第三天,陆、海及植物;第四天, 日月;第五天,动物;第六天, 男人亚当;第七天,亚当问上帝, 为什么世间万物独有我如此孤独? 于是上帝取他的肋骨制造了女人 夏娃。 什么东西在早晨用四条腿走,中午用 两条腿走,晚上用三条腿走?
自然界中生物的物种是不断进化的,是不断 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自然界进化的规则是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三. 造物主的落幕
1.赫胥黎发展进化论 我是达尔文的斗犬, 为了自然选择的原理, 我准备接受火刑, 如果必要的话!……我正磨利我 的牙爪, 以备来保卫这一高贵的著作—— 《物种起源》
赫胥黎(1825—1895)
二. 达尔文和进化论
量子力学中的微观世界与宏观世界
量子力学中的微观世界与宏观世界量子力学是物理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研究微观世界的行为规律。
与之相对应的是宏观世界,即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能观察到的现象和物体。
量子力学中的微观世界与宏观世界存在一系列的差异和联系,这些差异和联系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有趣的思考和研究方向。
首先,量子力学中的微观世界与宏观世界在物质的性质上存在差异。
在微观世界中,物质的性质被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所描述,其中最重要的原理是波粒二象性。
根据波粒二象性,微观粒子既可以表现出粒子的特性,如位置和动量,又可以表现出波的特性,如干涉和衍射。
这种双重性质在宏观世界中并不常见,我们所熟知的物体通常只表现出粒子的特性。
其次,量子力学中的微观世界与宏观世界在物理量的测量上存在差异。
在经典物理学中,我们可以准确地测量物体的位置和动量,而在量子力学中,由于不确定性原理的存在,我们无法同时准确地测量一个微观粒子的位置和动量。
这种不确定性的存在限制了我们对微观世界的认识和理解。
然而,在宏观世界中,由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相对较大,不确定性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我们可以准确地测量物体的位置和动量。
此外,量子力学中的微观世界与宏观世界在物质的行为上存在差异。
在微观世界中,微观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通过量子力学中的相互作用力来描述。
这些相互作用力包括电磁力、强相互作用力和弱相互作用力。
这些力的作用使得微观粒子之间的行为变得复杂且难以预测。
而在宏观世界中,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通过经典物理学中的力来描述,如重力和摩擦力。
这些力的作用使得宏观物体之间的行为相对简单且易于预测。
此外,量子力学中的微观世界与宏观世界在能量的量子化上存在差异。
根据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微观粒子的能量是量子化的,即只能取离散的特定值。
这种能量的量子化现象在微观世界中非常显著,例如电子在原子中的能级结构。
而在宏观世界中,物体的能量通常是连续的,可以取任意值。
这种能量的连续性使得宏观物体的行为更加连续和平滑。
宏观和微观世界的结合与探索
宏观和微观世界的结合与探索宏观和微观世界的巨大差异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在宏观世界,大自然呈现出壮观的景象,例如太阳系、星系、地球上的山川河流、动植物等,我们可以用肉眼看到它们的形象。
而微观世界则是人类以极为先进的科技手段方能进入的境地,如原子、分子、细胞、DNA等。
尽管表现形式截然不同,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是相通的,一些深度的科学研究更需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物质构成方面,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有很大的共同点。
宏观世界上的物体是由分子、原子和离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而微观世界中的物体也是由这些微小物质粒子组成的。
微观世界的研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就是研究宇宙的本质。
与此相对的是,宏观世界研究的则更侧重于种族、类别、数量等等方面。
但是,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的工具和测量方法完全不同,这也就为它们各自的研究带来了独特的问题。
在宏观世界中,万物具有很明确的物理性质,如重力、电磁性和惯性等等。
而在微观世界中,物理性质则变得异常复杂,微观世界的研究主要涉及到量子力学等领域。
在微观世界中,粒子往往是以某种量子态存在的,它们的粒子性和波动性可能会相互转换。
这意味着在微观尺度下,我们不能准确描述粒子的位置和速度,而只能陈述可信度的范畴。
然而,微观世界中,量子力学高度斯瓦希手段(如测量结果影响系统态的状态)的出现,让科学家们得以更深入地探究微观世界。
并不是说宏观世界跟微观世界毫不联系,实际上恰恰相反的,宏观世界及其表现现象与微观世界之间有无数的联系。
比如,在天文学上我们可以用望远镜来观察宏观世界的物质,而在化学上,常常会考量分子级别的互作用。
这些细微的联系不但加深了我们对微观世界的印象,也让我们更愿意将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看做是一个整体。
今天,微观世界的研究对我们社会的许多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例如,纳米技术,其研究挑战了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等各个领域的科学家,并产生了许多巨大的应用前景。
纳米科技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化学和材料科学、药学和医学等多个领域。
什么是微观和宏观世界?
什么是微观和宏观世界?当我们观察到周围的世界时,我们固然能看到一些物体和事物的表象,但是,这个世界其实有着更为深刻和微妙的另一层面,即微观和宏观。
下面将详细介绍微观和宏观的概念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一、微观世界微观世界指的是所有我们肉眼无法看到的东西和现象,主要包括原子、分子、原子核、电子等。
这些微观粒子虽然微小,但其行为和互动却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1. 原子和分子原子是一切物质的基本单位,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
而分子则是由两个以上原子组成的最小化合物。
由于原子和分子在空间上非常小,所以我们肉眼无法直接观测到它们的存在。
但是,它们却是化学反应和材料性能的基础。
2. 原子核和电子原子核包含质子和中子,其中质子带有正电荷,而中子则没有电荷。
电子则是带有负电荷的粒子,它绕着原子核旋转。
原子核和电子之间的互动是物质性质的一个决定性因素。
3. 基本粒子在更微观的层面上,还有一些基本粒子,包括夸克、轻子和玻色子等。
这些粒子的互动和组合形成了不同的物质。
二、宏观世界宏观世界是指我们平常能够看到和触摸到的物体和现象。
在这个层面上,物体的尺寸和互动规律就比微观世界更加明显和易于观察。
1. 物质状态物质的状态主要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形态。
我们平常所接触到的物体都处于其中一种状态之下。
2. 能量转化在宏观层面上,能量的转化也是一个重要的现象。
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比如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热能可以转化为运动能等。
3. 力的作用在宏观世界中,力是物体能够相互作用的关键要素。
力的大小和方向决定了物体在空间中的运动轨迹。
三、微观和宏观的关系微观和宏观世界之间密切相关,尽管我们肉眼无法看到微观层面的粒子,但是它们却决定着整个物质世界。
微观粒子不同的结构和互动方式决定了物质的基本性质和行为,这些性质和行为在宏观层面上变得更加明显和易于观测。
1. 原子和分子的互动物质的状态和性质是由原子和分子之间的互动决定的,这些互动方式包括化学键、核力等。
原子质量的神秘之旅从宏观到微观世界
原子质量的神秘之旅从宏观到微观世界原子质量是研究原子性质和化学反应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参数。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科学家通过一系列的探索和研究,逐渐揭示了原子质量的神秘之旅。
从宏观世界到微观世界,让我们一同探索其中的奥秘。
一、从古代秤砣到实验测定追溯至古代,人们对质量的认识主要依赖秤砣。
秤砣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公元前负载时期的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也有类似的测量工具。
然而,在宏观世界中,这种方法只能提供物体的总质量,而无法了解其微观结构中的原子质量。
直到18世纪,随着化学的发展,科学家们开始运用化学反应的方法测定元素的质量。
例如,利用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守恒原理,拉瓦锡发现了氧对于金属的质量比。
这一发现极大地推动了元素质量的研究。
随后,科学家们通过电解和沉积物质的方法,逐渐测定了各种元素的质量。
然而,由于当时实验条件的限制,这种测量方法对于原子质量的准确性较低。
二、道尔顿的原子理论直到19世纪初,约翰·道尔顿提出了原子理论,这标志着原子世界的探索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道尔顿假设元素由不可再分的小颗粒组成,这些小颗粒称为原子。
他认为,不同元素的原子具有不同的质量。
道尔顿的原子理论为研究原子质量奠定了基础。
他提出了一个简单易懂的原子质量比的概念,既可以通过化学反应推断出元素的相对质量,也可以根据这些相对质量来计算原子质量。
三、莫尔和斯图尔特的质谱法20世纪初,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研究原子质量的方法也得到了极大的改进。
英国科学家莫尔和美国科学家斯图尔特独立发现了质谱法,这是一种用于测定原子质量的重要方法。
质谱法通过将原子或分子中的粒子离子化,并利用磁场将其进行分离和分析,从而测定它们的质量。
该方法具有高精度和高准确性,成为测定原子质量的重要手段。
四、质量缺失的发现随着质谱法的发展,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个令人困惑的现象-质量缺失。
在某些化学反应中,产物的总质量会小于反应物的总质量。
这一现象违背了质量守恒原理,引发了科学家们的深入思考。
刻舟求剑的哲学原理
刻舟求剑的哲学原理
刻舟求剑可笑的做法违背了哲学中物质与运动关系的基本原理。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是位物质的存在方式。
也就是说,整个宇宙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之中,不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
具体说,从宏观世界到微观世界,从无机界到有机界,从人类社会到思维领域,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
离开物质谈运动或离开运动谈物质,都是错误的。
文中的楚国人,虽然看到了船、水、剑的客观存在,却忽视、否认了它们的运动,是一种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的错误表现。
描写科学的句子
描写科学的句子科学,作为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被人们所热爱和探索。
它是一门能够揭示自然规律、解释宇宙奥秘的学科。
此文档将会介绍一些描写科学的句子,让你更加深入地了解这门学科。
从宏观到微观科学揭示的世界不仅包括我们眼中可见的物体,还包括那些不可见的微观世界。
我们可以用科学的语言描述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下面是一些描写宏观世界的句子。
•宇宙那么浩瀚,自然规律又那么让人惊奇,忍不住让人向现象的背面思考。
•大自然中千奇百怪的现象总让人惊叹,科学揭秘这些现象背后的奥秘更令人兴奋!以及一些描写微观世界的句子。
•整个宇宙从几个基本粒子出发,创造了无数的物质和能量,我们的宇宙由此创造而来。
•每一个物体表面微观结构规则,我们不断探索这些规则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从物理到化学科学按照其研究领域可以分为很多不同门类,其中物理学和化学是两门最为基础的学科。
下面是一些描写物理学和化学的句子。
•物理学是研究宇宙中物质结构和运动规律的科学,它揭示了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强调实验和数学模型的应用。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和性质的学问,它通过化学元素与化合物、物质转化等方面的研究,揭示了大自然的奥秘。
从生物到地学除了物理和化学,生物学和地学也是科学领域的重要分支。
下面是一些描写生物学和地学的句子。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基础和生态系统的学问,它探索了生命的起源、演化和种类。
生物学是了解自然、生命、健康、人类的必备知识。
•地学包括地质学、气象学、海洋学等学科,探究地球的自然现象和构成。
它是了解自然地球和全球环境变化进程的基础知识。
从纯理论到应用领域科学的研究不仅仅是停留于理论层面,还有很多实际应用领域。
下面是一些描写纯理论和应用领域的句子。
•纯理论是指完全基于规律、理论的、没有实际操作或应用的学问,它是为研究某一领域或技术发展打基础的理论之一。
•应用领域是指将科学理论应用于实际,以产生某种功能或解决某种问题的领域。
它是贯彻实践中科学理论重要的途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宏观世界到微观世界(图)
从宏观世界到微观世界(图) 从10亿光年外看地球--宇宙万物终归虚幻
十亿光年,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光年,光走一年的路程。
光速,是速度公认的极限,每秒299792458米,能在眨眼间绕地球七圈半。
当我们看到十亿光年以外的星星时,映入我们眼帘的那束星光已经在茫茫宇宙间飞奔了十亿年。
换句话说,我们现在看到的仅仅是它十亿年之前的样子!现在的它究竟如何我们只有再等待十亿年才能看到……
普遍认为宇宙诞生到现在有150亿年。
所以我们可能观察到的最广阔宇宙空间的直径只可能在150亿光年这样的范围之内。
150亿光年远的地方的光被我们看到时已经在宇宙间穿越了150亿年,那是宇宙诞生时的影像。
下面这张图是在十亿光年这样的数量级下观测宇宙,上面的每一个象素点所表现的事物都是无比古远的。
1亿光年
现在我们把视野缩小10倍,宇宙看起来还是空空如也,“星”光点点。
可是,那些点点斑斑的真的是星么?
1000万光年
把眼光再降低一个数量级,那些点点看起来依然象是星星哦^_^
100万光年
近些,再近些。
**!什么呀,这么面熟?这就是你所说的“星星”么?是星星,一堆星星。
我们管它叫银河系
10万光年
这是银河系,我们的家园。
来个特写,茄~~子~~~
在10 万光年这样的数量级下,我们就看见了整个的银河系。
事实上,银河系的直径就是十万光年。
真有哪位能发明个跟光速一边快的飞船,从银河系的这边飞到对面来个大吊角,就要十万年的时间!**,在这样漫长的旅程来看,人生不过朝生暮死,蜉蝣一般。
但这只是对相对于银河系静止的观测者而言,船上的人员感受到的旅程其实只有数分钟。
相对论呀,深了去了。
夏夜在内蒙的草原上,平生第一次如此清晰的看见了银河,一条黯淡的光带横亘夜空。
由此就能够大致估计出我们的位置,如果把银河视为一个巨大的扁盘子(饥饿者也可把它视为大饼,麻酱白糖的^_^)我们就是应该在这张扁盘子的平面上。
否则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我们高于或低于它,那么看到的夜空就会显得一半亮一半暗,而不是象现在这样银河光带般亘在天幕中,星星比较均匀地分布两侧了。
事实上现代研究也得出这种结论:我们的太阳系位于银河系螺旋翼内侧的边缘,距离银河系中心大约
2.5万光年。
于是,我们把视野收回到1万光年的数量级,聚焦在银河系若干触角般螺旋翼中的一条上面。
1千光年
密密麻麻!
100光年
再近点,还是密密麻麻!
又是密密麻麻!
1光年
等等,这是什么?
1万亿公里
再走近十倍依然雾气昭昭的一团,到底是什么嘛?
1千亿公里
这回看清楚了吧,原来是太阳系!我们在密密麻麻的星星中跋山涉水,翻山越岭认出了它,不易呀!
100亿公里
放大十倍来观察以繁星为背景的太阳系。
说是繁星,其实与太阳最近的恒星——半****座比邻星都是在4.22光年开外的。
图中的亮点仅仅只是背景上离得八丈远的星星呢,并不是太阳系的一部分。
10亿公里
数数看,下图里被蓝框子圈上的是谁的轨道?水、金、地……原来是地球的轨道呀!
1亿公里
地球在哪里?
1000万公里
哦呦~~~大圈套小圈呢,月球围地球转的轨道。
100万公里是什么?飞机?还是鸟?是超人?都不是……
10万公里
是地球!Home,Sweet home。
1万公里
怎么会这么巧涅?从10亿光年一路看下来正对着的竟是美国。
用一万公里的视野看地球,这是神的视角。
Google Earth 也能有这种效果,起始时对着的也是美国^_^
1000公里
如果我记得不错的话,地理课上教过,这是北美五大湖区中的密歇根湖,框住的城市就是芝加哥。
100公里
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
芝加哥鸟瞰。
并由此开始了我们人类所能够理解的数量级,开始了我们熟悉的世界。
10公里
密密麻麻,房屋,湖边的房屋。
小二,上瓶啤酒,哥几个先喝着^_^
1公里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100米
呦!草地上这是什么呀,一坨?
10米
原来是一傻哥们睡得正香呐。
1米
醒醒嘿,都被偷窥啦还不知道呐。
0.1米
一米的十分之一,也叫分米,我们手所能把握的尺度。
相信人类所接触的大部分物体都是在这样一个数量级的。
看看你的周围,键盘、鼠标、手机、杯子、碗……
仔细一看这哥们手上的毛还挺重的,纯爷们!
1厘米
不要呕吐!没什么大惊小怪的,这是他手上的皱纹细部。
兴
许你放大了还没他细皮嫩肉呢。
做好准备,我们即将进入另一个陌生的领域——微观世界。
1毫米
手上的毛孔。
可是,汗毛呢?晕!
100微米
再放大十倍,依稀可见皮肤的组织结构。
我是学生物的,以前老看,见怪不怪了。
10微米
一个细胞的数量级就是10微米,当然这只是一般来说。
插句嘴,世界上最大的细胞是鸵鸟蛋,它是一个单独的卵细胞,数量级是分米级的,厉害吧。
1微米
疑似生物课上学过的细胞核膜,细部。
0.1微米
**,一看这么高度螺旋的结构就知道是染色体了。
底下的洋文说:但凡人类的细胞,里面都会有23对染色体(46条)。
100埃
埃是一种长度单位,指10的-10次方米。
用字母“A”顶上加个小圆圈来表示。
100埃的数量级就能度量某些有机大分子的物质了。
看到这个规则的等距双螺旋结构,我想你一定能够脱口而出了。
没错,这种物质就叫做脱氧核糖核酸,也就是常说的DNA。
分子结构清晰可见。
1纳米
我们管10的-9次方米叫一纳米。
现在为材料科学炒得火热的纳米技术就是说很多物质精细到纳米级后将表现出很多
在常规数量级上所表现不出的性质来。
在纳米这样的数量级下,我们连原子都可以数清了。
因此,纳米级又叫原子级。
下图是组成DNA分子的原子们,它们以共价键和氢键彼此结合成庞大的有机分子。
生命就在这种复杂的结合中得以体
现。
敬礼!
1埃
上过中学的就都应该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
下图中所表示的是密布的电子云,我们能看到原子核外围的电子云比较浓。
所谓电子云,其实并不是说一个原子拥有无数个电子,象云雾般的弥漫四围。
每个原子拥有的电子数都是固定的,有数的,具体依元素种类而定。
这些电子行踪飘忽不定,在原子核外部乱窜。
一个电子,无数法身。
就把这些电子“团团转”的特点用电子云来形容了。
离核近的地方出现的几率大些,云就密;离核远的地方出现的几率小些,云就稀。
10皮米
原子核外围的浓密电子云。
仿佛又回到了浩瀚无边的宇宙。
这样来看每个原子都像是个小宇宙,我们的世界就这样的周而复始着,不寒而栗着…
1皮米
穿过最浓的电子云,发现更近核的地方反倒清净。
原来离得远了要吸引,离得近了也会排斥呢,保持一个最佳的距离才好。
(挺象搞对象呦^_^)
什么?你说电子阴性,原子核阳性,异性相吸,应该越近核越密才对?别逗了!真要那样越近越吸,越吸越近,电子还不都撞到核上去,最后谁也动弹不得!
可是为什么不是这样呢?国家机密!就不告诉你,吼吼。
0.1皮米,走近点,这就是传说中的原子核了。
10的-12次方米叫做一皮米。
在0.1皮米的数量级下看原子核就可以 ...
10飞米,原子核的特写
1飞米(10的-15次方米),质子(也可能是中子)的细部,乱七八糟一大片。
未知的结构,未知的领域,那里属于 ...
0.1飞米,无语。
翻译出图片下面的洋文作为收场吧,他说:一旦我们进入下一个层次,我们将会看到什么,我们又将下一个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