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矿药剂第7章 起泡剂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焦油脱水; 2. 分馏和提取酚钠
C6H5OH+NaOH→C6H5ONa+H2O
3. 酚钠分解制取粗酚;
C6H5ONa+CO2+H2O→C6H5OH+NaHCO3 2C6H5ONa+CO2+H2O→2C6H5OH+Na2CO3
4. 粗粉蒸馏。
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
7.1 天然起泡剂
四、甲酚酸 (一)甲酚酸的提取——流程图
药剂分子设计
第七章 起泡剂
目
录
1 2 3
第一节 天然起泡剂
第二节 合成醇类起泡剂 第三节 酯类起泡剂
第四节 醚类起泡剂 第五节 醚醇起泡剂
4
5
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
引 言
浮选常用的起泡剂都是异极性表面活性物质,其分子的 一端为极性基,另一端为非极性基。起泡剂分子的极性基亲 水,非极性基亲气,在浮选矿浆中主要吸附在液-气界面上, 非极性基朝向气相,极性基朝向液相,在液-气界面形成定 向排列,使水的表面张力降低,增大空气在矿浆候总的弥散, 改变气泡的大小和运动状态,形成大小适宜稳定性合适的泡 沫。起泡剂本身最好没有捕收性能,以便于控制浮选过程。 过去常用的起泡剂多来自林业副产品,如国内使用的松 油、松醇油、樟脑油,而甲酚酸、重吡啶则来自煤焦油工业 的产品。 近年来为了得到质量稳定、性能良好的起泡剂,多采用 人工合成产品,例如,甲基异丁基甲醇(MIBC)、含C6~C8的 混合醇、烷基多丙二醇醚(代号为Dowfroth250)、1,1,3-三乙 氧基丁烷(缩写TEB)等。 通常合成的起泡剂质量稳定,性能良好。
浮选硫化铜矿、硫化铅锌矿的结果表明,该起泡剂可以完全代替松醇油。
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
7.2 合成醇类起泡剂
二、C6~C8混合醇
(二) C6~C8混合醇的组成和性能
另一种C6~C8醇是利用石油化工副产物戊烯、己烯、 庚烯的混合物,经羰基合成制成,在200×101325Pa气压、温度 150~200℃、钴催化剂存在下,与一氧化碳及氢气作用,生成醛; 再经氢化还原而得己醇、庚醇、辛醇的混合物,最后经过分馏除 去未反应的烯烃及其副产物。
(二)松醇油的性质和用途 松醇油是淡黄色油状液体,有香味,在20℃时比重为 0.9,有效成分为α-、β-、γ-三种萜烯醇,含量大于40%。由 于它的原料来源广,价格便宜,起泡性能好,是我国目前 广泛使用的起泡剂。
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
7.1 天然起泡剂
三、樟脑油 樟脑油是我国的特产,用水蒸气蒸馏樟木片 得到1.0~3.0%的挥发油,将挥发油冷却及有用部分结晶除 去其中的樟脑及萨富罗尔(香料)后,余下的副产品就是樟脑 油。 樟脑油用作起泡剂选择性较松油好,多在精矿质量要 求高或优先浮选的情况下使用。
石油裂化产物制取的C6~C8醇是一种强有力的起泡剂,浮选 用量比一般松油(含醇约45%)降低2.5~3倍,比甲酚用量低3~4倍。 多种矿石浮选中都应用,其选择性低于甲酚。在铁矿石阳离子捕 收剂反浮选中,用量为10g/t,所得结果均较松油用量为20g/t较 好,但有强烈刺激臭味。
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
7.2 合成醇类起泡剂
三、C6~C7混合仲醇
C6~C7混合仲醇起泡剂是用石油工业副产品丙烯, 经聚合反应后用分馏法截取其中含己烯(沸点60~75℃)、 庚烯(沸点75~95%)馏分,在75~80℃及20×101325Pa下,通空气 氧化,反应完后所存在的过氧化物在60~65℃,用15%的亚硫酸 水溶液处理,使之分解。分离出来的油层经分馏除去未反应的烯 烃,过氧化物及沸点较高的残液,在减压下(91192~96258Pa)分 出60~120℃馏分,最后经镍铬催化剂氢化饱和,氢化产物分馏, 将100~120℃的氧化物及烷烃(产率13.23%)除去,剩下的即为混 合仲醇起泡剂。 混合仲醇起泡剂毒性小于酚类,成本低于甲酚酸和松醇油, 但有强烈刺激臭味。作起泡剂的用量仅相当于甲酚酸的20~30%, 例如浮选铜、铅矿石时,用量为5g/t,相同指标条件下,甲酚酸 用量为15g/t。
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
7.2 合成醇类起泡剂
一、混合六碳醇 (一)混合六碳醇的合成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研制的混合六碳醇是用聚合级丙烯 在常温、低压及镍系络合催化剂存在下,进行丙烯本体液 相二聚,生成由多种六碳烯异构体组成的混合物,主要成 分为甲基戊烯,含量为70±2%,还有己烯和2,3-二甲基丁 烯。丙烯的单程转化率可达90~94%。六碳烯烃经硫酸酯化, 水解生成相应的醇。
CH3 CH 3 C HC C H 3C H2 C C H CH 2 CH 3 CH +2H 2O H2SO4,50℃
酒精或平平加
C H 2C H 2C CH C
OH CH2 CH2 H2SO4,65℃ -H2O
OH CH 3
α-蒎烯
H 3C
萜二醇(1,8)
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
7.1 天然起泡剂
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
7.2 合成醇类起泡剂
四、C5~C9混合醇 石蜡裂化产生的C5~C9烯烃,经硫酸水合 制成的C5~C9混合醇也是一种起泡剂,定名为FP10。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在德兴铜矿用C5~C9混合醇所完成的工业 结果如下表所示。
起泡剂名称及用量 (g/t) 松醇油 266.0 黄药 (g/t) 94.8 处理矿量 (t) 4651 浮选指标(%) 原矿品位 0.489 精矿品位 13.89 回收率 85.13
它是蓖麻油热解制癸二酸的副产品,其中含有少量辛 酮,有高级醇气味,不溶于水,可与轻柴油配合使用。浮 选有色金属硫化矿时用它作起泡剂的效果优于松醇油,且 价格较低。
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
7.2 合成醇类起泡剂
六、甲基异丁基甲醇 该起泡剂(缩写MIBC)由二缩丙酮经加氢后 制成,反应式如下:
2 H3C C O CH3 -H2O H3C C H3C C H C O CH3 H2 H3C CH H3C OH H2 C H C CH3
CH3 C O C H3 C H2C C CH2 CH 3 CH2 O O CH2 H2C C H CH2
樟脑
C H
萨富罗尔
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
7.1 天然起泡剂
四、甲酚酸 (一)甲酚酸的提取 甲酚酸又称甲酚油,是一种含有苯酚、甲苯酚、二甲 苯酚、乙苯酚等低级酚的黄色至褐色的油状物。甲酚酸可 从煤焦油和某些石油中提取。提取过程大致如下:
二、松醇油(也称二号油)
CH 3 C H 2SO4,65℃ -H2O H 2C H 2C CH C H3C OH CH3 H 3C CH H2C CH3 C OH CH2 CH2 CH C CH 2 H 3C H2C H2C C C CH 3 CH3 C OH CH2 CH2
CH 2 H2C
α-、β-、γ-萜烯醇
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
7.2 合成醇类起泡剂
二、C6~C8混合醇 (一) C6~C8混合醇的来源
一种来自电石工业,以乙炔为原料生成丁醇和辛醇时, 其副产物C6~C8馏分。另一种来自石油工业的混合烯烃,经羰基合成制得。
(二) C6~C8混合醇的组成和性能
电石工业副产品C6~C8醇为淡黄色液体,比重为0.83,其组分为:
R C H H C SO4H CH2 +H2SO4 R H C SO4H OH CH3 +H2O R C H CH3 +H2SO4 CH3
R
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
7.2 合成醇类起泡剂
一、混合六碳醇 (二)混合六碳醇的性质 混合六碳醇是无色至淡黄色流动液体, 有高级醇气味。混合六碳醇的起泡性能与甲基异丁基甲醇 (MIBC)相似,泡脆、泡沫较稳定。 用混合六碳醇进行铜钼矿物的混选、铜钼分离、精选,当 用药量中的总醇达到MIBC的总醇量时,所得的选矿指标基 本相同。 混合六碳醇浮选滑石的结果,滑石精矿中的SiO2含量在 59.5%以上,回收率90%左右,达到MIBC浮选滑石的指标, 并且泡沫适宜,没有2号油浮选滑石时的泡沫粘结、流动性 差、跑槽和难于输送的现象。
OH O +H+
-
羟基为亲水基,苯环为亲气基,能降低水的表面张力,因而可作 为起泡剂。 甲酚酸可用作浮选硫化矿的起泡剂。酚类有腐蚀性和毒性,为了 减少环境污染,近年来已减少应用。
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
7 起泡剂
第二节 合成醇类起泡剂
1.混合六碳醇
2.C6~C8混合醇
4.C5~C9混合醇
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
7.1 天然起泡剂
一、松油 (二)松油的性质 松油为一种组成不定的萜类混合物,其主要成分为α萜烯醇(约占55~65%):,其次为α-封醇、萜烯-1-醇,萜烯4-醇、松油脑、龙脑等,比重为0.88~0.94,为淡黄色至棕 色液体。一般而言,比重越大的松油色泽越深,含萜烯醇 越少。作为起泡剂的标准松油呈淡黄色,有良好的气泡性 能二捕收性能极小,若含杂质较多,起泡性能降低并有捕 收性能。 松油通常作为浮选硫化矿的起泡剂,工业上用作起泡 剂的松油有一定的捕收能力,也可用于浮选天然疏水性好 的矿物,如辉钼矿、石墨、自然硫及煤等。
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
7.1 天然起泡剂
二、松醇油(也称二号油) (一)松醇油的制法
生产松醇油的原料为松节油,主要成分为α-蒎烯。 该物不溶于水,把它置于水中并加酒精或平平加作乳化剂,加强搅拌 使之形成乳状液,加稀硫酸作催化剂,在50℃ α-蒎烯发生加水反应生 成萜二醇(1,8),升温到65℃,使萜二醇(1,8)在硫酸催化下脱去一分子谁, 由于脱水位置不同,可生成α-、β-、γ-三种萜烯醇,反应式如下:
合成醇类 起泡剂
5.仲辛醇
3.C6~C7混合仲醇
6.甲基异丁基甲醇
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
7.2 合成醇类起泡剂
低级醇如甲醇、乙醇、丙醇可以与水任一混合,无起 泡性能。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的增加,在水中溶解度逐渐 降低,气泡能力则随之增大,碳原子数达到6、7、8时,气 泡能力最强,碳原子数继续增大,气泡能力又逐渐下降。 12碳以上的醇常温下是固体,在水中不易分散,不易于单 独用作起泡剂。 已经使用或研究过的醇类起泡剂,品种较多,如C5~C6、 C6~C7、C6~C8的脂肪族混合醇、甲基异丁基甲醇、二甲基 苄醇。
C5~C9混合醇 60.5
99.4
4763
0.468
12.38
84.12
混合醇起泡剂由于合成时原料不同,合成途径不同, 有相当多的品种,结果表明都是有效的。
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
7.2 合成醇类起泡剂
五、仲辛醇 仲辛醇是中南矿冶学院最早研究的一种 起泡剂,结构式:
OH CH3(CH2)5 CHCH3
煤焦油170~300℃馏分
10~15% NaOH溶液
中性油
水碱浸出液
杂质
脱油的水碱浸出液
CO2或60% H2SO4
Na2CO3水溶液
粗酚
蒸馏
230~300℃高级酚
230℃精制酚
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
7.1 天然起泡剂
四、甲酚酸 (二)甲酚酸的性质和气泡性能 酚中的羟基直接与苯环相连接,羟基上氧原子 的孤电子对与苯环发生共轭效应,导致氢氧原子之间成键 的电子更偏向于氧,有利于氢原子电离成质子,电离后的 苯氧负离子由于共轭效应的结果,苯氧负离子稳定,有利 于下列反应平衡向右进行,所以苯环呈弱酸性:
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
7 起泡剂
第一节 天然起泡剂
第一节 起泡剂
1.松油
Biblioteka Baidu
2.松醇油
3.樟脑油
4.甲酚酸
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
7.1 天然起泡剂
一、松油 (一)松油的来源 从松树采下的松脂、松木、松根,甚至松枝 、松针都可以作生产松油的原料。分离过程如下:
1. 将原料碎成细屑,用蒸汽与溶剂蒸馏处理; 2. 除去松节油和部分松油; 3. 加入石油脑或汽油,用分馏法按次序将溶剂、松节油、 萜二烯及最后的松油馏分加以分离,剩下的残渣为粗制 松香。
正丁醇 庚醇-[4] CH3CH2CH2CH2OH CH3CH2CH2CH(OH)CH2CH2CH3 含量18.85% 含量2.46% 含量30.60% 含量14.12% 含量25.10%
2-乙基丁醇 CH3CH2CH(CH2CH3)CH2OH 3-甲基庚醇 CH3CH2CH2CH2CH(CH3)CH2CH2OH 2-乙基己醇 CH3CH2CH2CH2CH(CH2CH3)CH2OH
C6H5OH+NaOH→C6H5ONa+H2O
3. 酚钠分解制取粗酚;
C6H5ONa+CO2+H2O→C6H5OH+NaHCO3 2C6H5ONa+CO2+H2O→2C6H5OH+Na2CO3
4. 粗粉蒸馏。
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
7.1 天然起泡剂
四、甲酚酸 (一)甲酚酸的提取——流程图
药剂分子设计
第七章 起泡剂
目
录
1 2 3
第一节 天然起泡剂
第二节 合成醇类起泡剂 第三节 酯类起泡剂
第四节 醚类起泡剂 第五节 醚醇起泡剂
4
5
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
引 言
浮选常用的起泡剂都是异极性表面活性物质,其分子的 一端为极性基,另一端为非极性基。起泡剂分子的极性基亲 水,非极性基亲气,在浮选矿浆中主要吸附在液-气界面上, 非极性基朝向气相,极性基朝向液相,在液-气界面形成定 向排列,使水的表面张力降低,增大空气在矿浆候总的弥散, 改变气泡的大小和运动状态,形成大小适宜稳定性合适的泡 沫。起泡剂本身最好没有捕收性能,以便于控制浮选过程。 过去常用的起泡剂多来自林业副产品,如国内使用的松 油、松醇油、樟脑油,而甲酚酸、重吡啶则来自煤焦油工业 的产品。 近年来为了得到质量稳定、性能良好的起泡剂,多采用 人工合成产品,例如,甲基异丁基甲醇(MIBC)、含C6~C8的 混合醇、烷基多丙二醇醚(代号为Dowfroth250)、1,1,3-三乙 氧基丁烷(缩写TEB)等。 通常合成的起泡剂质量稳定,性能良好。
浮选硫化铜矿、硫化铅锌矿的结果表明,该起泡剂可以完全代替松醇油。
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
7.2 合成醇类起泡剂
二、C6~C8混合醇
(二) C6~C8混合醇的组成和性能
另一种C6~C8醇是利用石油化工副产物戊烯、己烯、 庚烯的混合物,经羰基合成制成,在200×101325Pa气压、温度 150~200℃、钴催化剂存在下,与一氧化碳及氢气作用,生成醛; 再经氢化还原而得己醇、庚醇、辛醇的混合物,最后经过分馏除 去未反应的烯烃及其副产物。
(二)松醇油的性质和用途 松醇油是淡黄色油状液体,有香味,在20℃时比重为 0.9,有效成分为α-、β-、γ-三种萜烯醇,含量大于40%。由 于它的原料来源广,价格便宜,起泡性能好,是我国目前 广泛使用的起泡剂。
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
7.1 天然起泡剂
三、樟脑油 樟脑油是我国的特产,用水蒸气蒸馏樟木片 得到1.0~3.0%的挥发油,将挥发油冷却及有用部分结晶除 去其中的樟脑及萨富罗尔(香料)后,余下的副产品就是樟脑 油。 樟脑油用作起泡剂选择性较松油好,多在精矿质量要 求高或优先浮选的情况下使用。
石油裂化产物制取的C6~C8醇是一种强有力的起泡剂,浮选 用量比一般松油(含醇约45%)降低2.5~3倍,比甲酚用量低3~4倍。 多种矿石浮选中都应用,其选择性低于甲酚。在铁矿石阳离子捕 收剂反浮选中,用量为10g/t,所得结果均较松油用量为20g/t较 好,但有强烈刺激臭味。
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
7.2 合成醇类起泡剂
三、C6~C7混合仲醇
C6~C7混合仲醇起泡剂是用石油工业副产品丙烯, 经聚合反应后用分馏法截取其中含己烯(沸点60~75℃)、 庚烯(沸点75~95%)馏分,在75~80℃及20×101325Pa下,通空气 氧化,反应完后所存在的过氧化物在60~65℃,用15%的亚硫酸 水溶液处理,使之分解。分离出来的油层经分馏除去未反应的烯 烃,过氧化物及沸点较高的残液,在减压下(91192~96258Pa)分 出60~120℃馏分,最后经镍铬催化剂氢化饱和,氢化产物分馏, 将100~120℃的氧化物及烷烃(产率13.23%)除去,剩下的即为混 合仲醇起泡剂。 混合仲醇起泡剂毒性小于酚类,成本低于甲酚酸和松醇油, 但有强烈刺激臭味。作起泡剂的用量仅相当于甲酚酸的20~30%, 例如浮选铜、铅矿石时,用量为5g/t,相同指标条件下,甲酚酸 用量为15g/t。
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
7.2 合成醇类起泡剂
一、混合六碳醇 (一)混合六碳醇的合成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研制的混合六碳醇是用聚合级丙烯 在常温、低压及镍系络合催化剂存在下,进行丙烯本体液 相二聚,生成由多种六碳烯异构体组成的混合物,主要成 分为甲基戊烯,含量为70±2%,还有己烯和2,3-二甲基丁 烯。丙烯的单程转化率可达90~94%。六碳烯烃经硫酸酯化, 水解生成相应的醇。
CH3 CH 3 C HC C H 3C H2 C C H CH 2 CH 3 CH +2H 2O H2SO4,50℃
酒精或平平加
C H 2C H 2C CH C
OH CH2 CH2 H2SO4,65℃ -H2O
OH CH 3
α-蒎烯
H 3C
萜二醇(1,8)
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
7.1 天然起泡剂
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
7.2 合成醇类起泡剂
四、C5~C9混合醇 石蜡裂化产生的C5~C9烯烃,经硫酸水合 制成的C5~C9混合醇也是一种起泡剂,定名为FP10。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在德兴铜矿用C5~C9混合醇所完成的工业 结果如下表所示。
起泡剂名称及用量 (g/t) 松醇油 266.0 黄药 (g/t) 94.8 处理矿量 (t) 4651 浮选指标(%) 原矿品位 0.489 精矿品位 13.89 回收率 85.13
它是蓖麻油热解制癸二酸的副产品,其中含有少量辛 酮,有高级醇气味,不溶于水,可与轻柴油配合使用。浮 选有色金属硫化矿时用它作起泡剂的效果优于松醇油,且 价格较低。
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
7.2 合成醇类起泡剂
六、甲基异丁基甲醇 该起泡剂(缩写MIBC)由二缩丙酮经加氢后 制成,反应式如下:
2 H3C C O CH3 -H2O H3C C H3C C H C O CH3 H2 H3C CH H3C OH H2 C H C CH3
CH3 C O C H3 C H2C C CH2 CH 3 CH2 O O CH2 H2C C H CH2
樟脑
C H
萨富罗尔
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
7.1 天然起泡剂
四、甲酚酸 (一)甲酚酸的提取 甲酚酸又称甲酚油,是一种含有苯酚、甲苯酚、二甲 苯酚、乙苯酚等低级酚的黄色至褐色的油状物。甲酚酸可 从煤焦油和某些石油中提取。提取过程大致如下:
二、松醇油(也称二号油)
CH 3 C H 2SO4,65℃ -H2O H 2C H 2C CH C H3C OH CH3 H 3C CH H2C CH3 C OH CH2 CH2 CH C CH 2 H 3C H2C H2C C C CH 3 CH3 C OH CH2 CH2
CH 2 H2C
α-、β-、γ-萜烯醇
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
7.2 合成醇类起泡剂
二、C6~C8混合醇 (一) C6~C8混合醇的来源
一种来自电石工业,以乙炔为原料生成丁醇和辛醇时, 其副产物C6~C8馏分。另一种来自石油工业的混合烯烃,经羰基合成制得。
(二) C6~C8混合醇的组成和性能
电石工业副产品C6~C8醇为淡黄色液体,比重为0.83,其组分为:
R C H H C SO4H CH2 +H2SO4 R H C SO4H OH CH3 +H2O R C H CH3 +H2SO4 CH3
R
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
7.2 合成醇类起泡剂
一、混合六碳醇 (二)混合六碳醇的性质 混合六碳醇是无色至淡黄色流动液体, 有高级醇气味。混合六碳醇的起泡性能与甲基异丁基甲醇 (MIBC)相似,泡脆、泡沫较稳定。 用混合六碳醇进行铜钼矿物的混选、铜钼分离、精选,当 用药量中的总醇达到MIBC的总醇量时,所得的选矿指标基 本相同。 混合六碳醇浮选滑石的结果,滑石精矿中的SiO2含量在 59.5%以上,回收率90%左右,达到MIBC浮选滑石的指标, 并且泡沫适宜,没有2号油浮选滑石时的泡沫粘结、流动性 差、跑槽和难于输送的现象。
OH O +H+
-
羟基为亲水基,苯环为亲气基,能降低水的表面张力,因而可作 为起泡剂。 甲酚酸可用作浮选硫化矿的起泡剂。酚类有腐蚀性和毒性,为了 减少环境污染,近年来已减少应用。
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
7 起泡剂
第二节 合成醇类起泡剂
1.混合六碳醇
2.C6~C8混合醇
4.C5~C9混合醇
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
7.1 天然起泡剂
一、松油 (二)松油的性质 松油为一种组成不定的萜类混合物,其主要成分为α萜烯醇(约占55~65%):,其次为α-封醇、萜烯-1-醇,萜烯4-醇、松油脑、龙脑等,比重为0.88~0.94,为淡黄色至棕 色液体。一般而言,比重越大的松油色泽越深,含萜烯醇 越少。作为起泡剂的标准松油呈淡黄色,有良好的气泡性 能二捕收性能极小,若含杂质较多,起泡性能降低并有捕 收性能。 松油通常作为浮选硫化矿的起泡剂,工业上用作起泡 剂的松油有一定的捕收能力,也可用于浮选天然疏水性好 的矿物,如辉钼矿、石墨、自然硫及煤等。
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
7.1 天然起泡剂
二、松醇油(也称二号油) (一)松醇油的制法
生产松醇油的原料为松节油,主要成分为α-蒎烯。 该物不溶于水,把它置于水中并加酒精或平平加作乳化剂,加强搅拌 使之形成乳状液,加稀硫酸作催化剂,在50℃ α-蒎烯发生加水反应生 成萜二醇(1,8),升温到65℃,使萜二醇(1,8)在硫酸催化下脱去一分子谁, 由于脱水位置不同,可生成α-、β-、γ-三种萜烯醇,反应式如下:
合成醇类 起泡剂
5.仲辛醇
3.C6~C7混合仲醇
6.甲基异丁基甲醇
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
7.2 合成醇类起泡剂
低级醇如甲醇、乙醇、丙醇可以与水任一混合,无起 泡性能。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的增加,在水中溶解度逐渐 降低,气泡能力则随之增大,碳原子数达到6、7、8时,气 泡能力最强,碳原子数继续增大,气泡能力又逐渐下降。 12碳以上的醇常温下是固体,在水中不易分散,不易于单 独用作起泡剂。 已经使用或研究过的醇类起泡剂,品种较多,如C5~C6、 C6~C7、C6~C8的脂肪族混合醇、甲基异丁基甲醇、二甲基 苄醇。
C5~C9混合醇 60.5
99.4
4763
0.468
12.38
84.12
混合醇起泡剂由于合成时原料不同,合成途径不同, 有相当多的品种,结果表明都是有效的。
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
7.2 合成醇类起泡剂
五、仲辛醇 仲辛醇是中南矿冶学院最早研究的一种 起泡剂,结构式:
OH CH3(CH2)5 CHCH3
煤焦油170~300℃馏分
10~15% NaOH溶液
中性油
水碱浸出液
杂质
脱油的水碱浸出液
CO2或60% H2SO4
Na2CO3水溶液
粗酚
蒸馏
230~300℃高级酚
230℃精制酚
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
7.1 天然起泡剂
四、甲酚酸 (二)甲酚酸的性质和气泡性能 酚中的羟基直接与苯环相连接,羟基上氧原子 的孤电子对与苯环发生共轭效应,导致氢氧原子之间成键 的电子更偏向于氧,有利于氢原子电离成质子,电离后的 苯氧负离子由于共轭效应的结果,苯氧负离子稳定,有利 于下列反应平衡向右进行,所以苯环呈弱酸性:
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
7 起泡剂
第一节 天然起泡剂
第一节 起泡剂
1.松油
Biblioteka Baidu
2.松醇油
3.樟脑油
4.甲酚酸
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
7.1 天然起泡剂
一、松油 (一)松油的来源 从松树采下的松脂、松木、松根,甚至松枝 、松针都可以作生产松油的原料。分离过程如下:
1. 将原料碎成细屑,用蒸汽与溶剂蒸馏处理; 2. 除去松节油和部分松油; 3. 加入石油脑或汽油,用分馏法按次序将溶剂、松节油、 萜二烯及最后的松油馏分加以分离,剩下的残渣为粗制 松香。
正丁醇 庚醇-[4] CH3CH2CH2CH2OH CH3CH2CH2CH(OH)CH2CH2CH3 含量18.85% 含量2.46% 含量30.60% 含量14.12% 含量25.10%
2-乙基丁醇 CH3CH2CH(CH2CH3)CH2OH 3-甲基庚醇 CH3CH2CH2CH2CH(CH3)CH2CH2OH 2-乙基己醇 CH3CH2CH2CH2CH(CH2CH3)CH2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