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功和能专题含答案
(物理)九年级物理功和机械能专项训练及答案及解析
![(物理)九年级物理功和机械能专项训练及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1de7a7c9e3143323868933f.png)
(物理)九年级物理功和机械能专项训练及答案及解析一、功和机械能选择题1.如图,将铁锁从贴着鼻子尖释放,铁锁摆回时并没有碰到鼻子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铁锁向最低处摆动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B.铁锁向最低处摆动过程中重力不做功C.铁锁从释放到摆回的过程中机械能减小D.铁锁在最低处的机械能最大【答案】C【解析】【详解】A.铁锁向最低处摆动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减小,速度增大,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故A错误;B.铁锁向最低处摆动过程中,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铁锁高度降低,即向下运动了一定距离,所以重力做功。
故B错误;C.铁锁从释放到摆回的过程中,要克服空气的摩擦做功,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所以机械能减小。
故C正确;D.铁锁在来回摆动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不断减少,所以在最初释放时机械能最大。
故D错误。
2.在生产和生活中经常使用各种机械,在使用机械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可以省力或省距离,但不能省功B.可以省力,同时也可以省功C.可以省距离,同时也可以省功D.只有在费力情况时才能省功【答案】A【解析】【详解】使用机械可以省力、省距离或改变力的方向,但都不能省功,故A选项正确;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故B、C、D选项错误;3.下列关于功率和机械效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多B.做功多的机械,效率一定高C.做功快的机械,功率一定大D.效率高的机械,功率一定大【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功、功率、机械效率的关系分析.功率是单位时间内做的功的多少,机械效率是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解:A、说法错误,功率大,只能说明做功快;B、说法错误,由于机械效率是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故做功多,不一定机械效率就大;C、说法正确;D、说法错误,机械效率高,只能说明有用功在总功中占的比例大.故选C.4.如图,在同样的水平面上,两人分别去推静止在水平面上重100N的同一课桌.小芳用10N的水平推力,课桌沿水平面以2m/s做匀速直线运动;小明用20N的水平推力,课桌在水平面上也做直线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芳推课桌时,推力做功的功率为20WB.小明推课桌时,课桌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20NC.小芳推课桌时,课桌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100ND.小明推课桌时,课桌沿水平面也以2m/s做匀速直线运动【答案】A【解析】小芳用10N的水平推力,课桌沿水平面以2m/s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小芳推课桌时,推力做功的功率P=Fv=10N×2m/s=20W,故A正确.根据小芳用10N的水平推力,课桌沿水平面以2m/s做匀速直线运动可知,课桌处于平衡状态,受平衡力的作用,课桌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和推力相等,即f=F=10N;小明推课桌时,课桌对地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摩擦力大小不变,仍为10N,故B错误.小芳推课桌时,课桌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与推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摩擦力为10N,故C错误.小明推课桌时,推力大于摩擦力,课桌做加速运动,故D错误.答案为A.5.为了将放置在水平地面上重为100N的物体提升一定高度,设置了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装置。
九年级物理功和机械能专项训练及答案及解析
![九年级物理功和机械能专项训练及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196a6aeccbff121dd3683bf.png)
九年级物理功和机械能专项训练及答案及解析一、功和机械能选择题1.如图所示是探究“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的示意图。
小球从a处由静止滚下,在c处与小木块碰撞,并与小木块共同运动到d处停下。
下面的一些判断不正确的是()A.从a到b小球的势能减小,动能增大B.到达c处,小球的势能最小,动能最大C.从c到d处,小球的机械能增大D.到达d处,小球的动能为零,小木块的动能为零【答案】C【解析】【详解】A.从a到b,小球的质量不变,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速度增大,动能增大,故A 正确,不符合题意。
B.到达c处,小球到达平面,小球的势能最小,小球的质量不变,速度最大,动能最大。
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从c到d处,小球高度不变,重力势能不变,速度逐渐减小,动能减小,所以机械能减小,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到达d处,小球质量不变,小球撞击木块后,速度不断减小,动能不断减小,到d点停止,速度为零,动能为零,木块到达d处速度为零,动能也为零,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2.工人师傅利用如图所示的两种方式,将重均为300N的货物从图示位置向上缓慢提升0.5m。
F1、F2始终沿竖直方向;图甲中OB=2OA,图乙中动滑轮重为60N,重物上升速度为0.01m/s。
不计杠杆重、绳重和摩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种方式都省一半的力B.甲方式F1由150N逐渐变大C.乙方式的有用功是180JD.乙方式F2的功率为3.6W【答案】D【解析】【分析】(1)根据杠杆的特点和动滑轮的特点分析甲乙两种方式的省力情况;(2)根据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关系分析甲方式F 1的变化;(3)根据W 有用=Gh 可求乙方式的有用功;(4)根据公式P=Fv 求出乙方式F 2的功率。
【详解】A 、甲图,F 1为动力,已知OB=2OA ,即动力臂为阻力臂的2倍,由于不计摩擦、杠杆自重,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动力为阻力的一半,即F 1=150N ;由图乙可知,n=3,不计绳重和摩擦,则211()(30060)12033F G G N N N =+=⨯+=动,故A 错误; B 、甲图中,重力即阻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动力的方向也是竖直向下的,在提升重物的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比值不变,故动力F 1为150N 不变,故B 错误; C 、不计绳重和摩擦,乙方式的有用功为:W 有用=Gh=300N×0.5m150J ,故C 错误; D 、乙方式中F 2=120N ,绳子的自由端的速度为v 绳=0.01m/s×3=0.03m/s ,则乙方式F 2的功率为:221200.03/ 3.6F s W P F v N m s W t t====⨯=绳绳,故D 正确。
初三物理功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物理功试题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9081c0d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ea.png)
初三物理功试题答案及解析1.如图,用此滑轮组在大小为15N的拉力作用下将重力为50N的物体匀速提升0.1m,所用时间为2s,不计绳重及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0.25m/sB.拉力F所做的功为7.5J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3.3%D.上升过程中物体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答案】C【解析】由图可知,n=4,则绳端移动的距离:s=nh=4×0.1m=0.4m,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v=0.4m/2s=0.2m/s,故A不正确;有用功:W有=Gh=50N×0.1m=5J,拉力F所做的总功:W总=Fs=15N×0.4m=6J,故B不正确;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100%=×100%≈83.3%,故C正确;物体匀速上升过程中,质量和速度不变,动能不变,高度升高,重力势能增大,则不是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故D不正确.故选C.【考点】滑轮组及机械效率2.(4分)在水平地面上,用100N的力沿水平方向拉重为500N的物体,在10s内匀速前进5m,则物体的速度等于m/s.拉力做的功等于J,功率等于W.此过程是人体内的能转化为物体克服摩擦的内能.【答案】0.5;500;50;化学.【解析】物体的速度,拉力做的功,功率,此过程将人体内的化学能转化为物体克服摩擦的内能。
【考点】速度功功率能量的转化3.用一个动滑轮,把重100 N的物体匀速提升2 m,所用的拉力为62.5 N,则提升重物所做的有用功是________J,此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
【答案】200;80%.【解析】由题意知,物重G=100N,上升的高度h=2m,所用的拉力F=62.5N,绳子上升的距离s=4m,则所做的总功W总=Fs=62.5N×4m=250J;人做的有用功W有=Gh=100N×2m=200J;。
【考点】机械效率的相关计算4.如图所示,工人用250N的力F将重为400N的物体在10s内匀速提升2m,则此过程中A.工人做的有用功为800J B.工人做的总功为500J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60%D.拉力做功的功率为20W【答案】A【解析】工人做的有用功,A选项正确。
(物理)九年级物理功和机械能专题训练答案及解析
![(物理)九年级物理功和机械能专题训练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95900c7e518964bce847c40.png)
(物理)九年级物理功和机械能专题训练答案及解析一、功和机械能选择题1.如图,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重800N的物体在10s内匀速上升了1m.已知拉绳子的力F为500N,则提升重物的过程中A.绳子自由端被拉下3m B.做的有用功是800JC.拉力F的功率是80W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60%【答案】B【解析】【详解】有用功是采用任何方法都必须做的功,是我们想要达到的目的,有用功是W有=800N×1m=800J,拉力F的功率是P=W/t=(500N×2m)/10s=100W,重物由二根绳承担,移动距离是2m,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η=W有/W总=800J/1000J=80%.选项B正确2.2018年5月6日,央视《今日说法》栏目播出了一则高空坠物的新闻。
一个从12楼掉落的苹果把三个月大的婴儿砸成重伤,再次提醒大家要杜绝高空坠物。
苹果在下落过程中相关物理量的变化描述正确的是A.重力势能越来越大 B.动能越来越大C.质量越来越大 D.惯性越来越大【答案】B【解析】【详解】A、苹果下落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降低,所以重力势能减小。
故A错误;B、苹果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所以动能越来越大。
故B正确;C、苹果下落过程中,所含物质多少没有变化,所以质量不变。
故C错误;D、惯性与质量有关,质量不变,所以苹果的惯性大小不变。
故D错误。
故选:B。
3.如图所示,用滑轮组在4s内将重为140N的物体匀速提升2m,若动滑轮重10N,石计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及绳重。
则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拉力F为75NB.绳子自由端向上移动了4m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约为93.3%D.提升200N重物时,滑轮组机械效率不变【答案】C【解析】【详解】A.由图可知,n=3,不计摩擦及绳重,拉力:F=13(G+G动)=13×(140N+10N)=50N,故A错误;B.则绳端移动的距离:s=3h=3×2m=6m,故B错误;C.拉力做功:W总=Fs=50N×6m=300J,有用功:W有用=Gh=140N×2m=280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WW有用总×100%=280J300J×100%≈93.3%,故C正确。
中考物理《功和功率的计算》专项练习题(附答案)
![中考物理《功和功率的计算》专项练习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06e37f7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ca.png)
中考物理《功和功率的计算》专项练习题(附答案)一、单选题1.某同学进行体能训练,用100s跑上20m高的高楼,试估算他登楼的平均功率最接近下列哪个数值()A.10W B.100W C.1000W D.10000W2.一位同学从一楼登上三楼,用了20s.则他上楼时的功率大约为()A.几瓦B.几十瓦C.几百瓦D.几千瓦3.关于能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物体能够做功,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B.一用线悬挂着的小球,没有做功所以就没有能C.一个物体已做的功越多,说明这个物体具有的能越多D.一个物体做了功,说明这个物体具有能4.如图所示,两个斜面的粗糙程度相同,现将甲乙两个物体分别从斜面的底端以相同速度匀速拉到顶端,拉力分别F1和F2,且F1=F2,这一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左侧斜面的机械效率大于右侧斜面的机械效率B.左侧斜面的额外功大于右侧斜面的额外功C.拉力F1的总功率小于F2的总功率D.上升过程中甲物体增加的重力势能小于乙物体增加的重力势能5.建筑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4s内将重为1500N的物体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2m的过程中,所用的拉力大小为375N,物体受到水平地面的摩擦力为物重的0.4倍(不计滑轮重和绳重)。
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绳子自由端沿水平方向移动了6 mB.物体受到的拉力为750NC.拉力F的功率为750W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6.某人骑着一辆普通自行车,在平直公路上以某一速度匀速行驶,若人和车所受的阻力为20N,则通常情况下,骑车人消耗的功率最接近( ) A .1WB .10WC .100WD .1000W7.关于功、功率、机械效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功率大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高B .机械做功时,做的有用功越多,机械效率越大C .机械做功时,工作时间越短,功率一定越大D .利用机械做功时可以省力或省距离,但不能省功8.AC311民用直升机是我国直升机大家族中一款轻型多用途直升机.该机型有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自主研制,是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2吨直升机.若一架AC311民用直升机在一次作业时,将1000N 的重物在2s 内举高2m 后,又停在空中10s .则后10s 内,直升机对重物做功的功率为( ) A .0WB .200WC .1000WD .2000W9.利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在相同的时间内用大小相同的力F 1和F 2分别把质量相等的重物G 1和G 2提升到相同的高度,则( )A .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高B .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高C .F 2做功的功率大D .F 1、F 2做功的功率一样大10.已知雨滴在空中竖直下落时所受空气阻力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且不同质量的雨滴所受空气阻力与速度大小的二次方的比值相同.现有两滴质量分别为m 1和m 2的雨滴从空中竖直下落,在落到地面之前都已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在两滴雨滴落地之前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其重力的功率之比为( ) A .m 1:m 2B .√m 1 : √m 2C .√m 2 : √m 1D .√m 13 : √m 23 11.中考体育跳绳项目测试中,小明同学在1min 内跳了120次,则他跳绳时的功率大约是( )A .0.5 WB .5 WC .50WD .500 W12.如图所示,用一滑轮组在5s 内将一重为200N 的物体向上匀速提起2m ,不计动滑轮及绳自重,忽略摩擦。
九年级物理专题—简单机械 功和能经典习题(含答案)
![九年级物理专题—简单机械 功和能经典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777f90acc17552707220892.png)
例2、 扁担长2=l m ,两端物体的重力分别为G 1=500N ,G 2=300N 。
若不考虑扁担的重力。
⑴人的肩头应在什么位置,扁担才平衡?⑵若扁担两端同时增加G=100N 的重力,肩头应在什么位置? 解:⑴以肩为支点,前后两物体作用力的力臂分别)(11l l l -和 扁担平衡时,有)(1211l l F l F -⋅=⋅ 500N 3001=⨯l N ()l m -⨯2∴m m l 750(75.01⋅=肩头距前面物体) (2)扁担两端同时增加100N 重力后F 1’ =(500+100)N=600N F 2’=(300+100)N=400N F 1例31F ⋅F 2∵例4、有一个结构不明的滑轮组,只知道拉力F 向下拉绳子时,每拉下12m ,重物就上升3m ,拉力F=400N ,重物为多大,试画出滑轮的结构图。
解:对于滑轮组的问题,要弄清:(1)绳端移动的距离s 与重物上升的距离h ,绳子的段数n 之间的关系是s=nh; (2)判断滑轮组绕绳的段数的方法,用一条虚线把动滑轮组和定滑轮“切割”开,再数直接与动滑轮组相连的“绳子段”有几s=nh n=()段4312==mmh s F=G n1 G=nF=4⨯400N=1600N 滑轮组的结构如图所示例5、如图甲所示,用物体向前移动1m 解:我们对滑轮B 设摩擦力为f 。
F 1=3F ,f=F 1’ 而F 1’=F 1 则f=F 1=3F=3N N 3010=⨯若物体移动1m 拉过3m 。
例6、用100N 地面匀速拉动10m 解:物体在水平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共受四个力作用,水平方向有拉力F 和磨擦力f ,竖直方向有重力G 和支持力N ,物体受力情况如图所示,物体沿拉力F 方向移动10m ,拉力F 做功: W F =F J J s 100010100=⨯=⋅重力G 的方向与物体移动方向垂直,重力做功为零,W G =0。
因物体在水平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根据N 顿第一定律 可知:f=F=100N 。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中考复习功和机械能(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中考复习功和机械能(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8aefffdb4daa58da1114a5a.png)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中考复习功和机械能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下列情况人对物体做了功的是 ( )A.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不动B.手提着水桶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行走C.人推着车在马路上向前匀速运动D.人用力推木箱却没有推动2.某同学的质量约为50 kg,他以正常速度从教学楼的一楼走上二楼,请估算在此过程中该同学上楼的功率最接近于 ( )A.1 W B.10 W C.100 W D.1 000 W3.在水平地面上,小聪用力将箱子拉走了,小明用力推箱子,但箱子没有移动,下列关于做功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小明用了力,他对箱子做了功B.小聪用力拉动了箱子,她对箱子做了功C.小聪在拉箱子的过程中,箱子的重力做了功D.小明、小聪都没有对箱子做功4.如图所示,杂技表演者在离开跳板后的上升过程中,她的 ( )A.重力势能增大,动能减小B.重力势能增大,动能增大C.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减小D.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5.如图所示,在“歼-20”飞机加速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关于飞行员的能量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动能增加,重力势能不变 B.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C.机械能总量不变 D.机械能总量增加6.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农耕都实现了机械化。
利用拖拉机深耕时总比在道路上行驶时速度慢,这是为了 ( )A.保证挖掘质量 B.提高柴油机的功率C.节省燃料 D.增大拖拉机的牵引力7.上体育课时,小宇用30 N的力一脚将足球踢出20 m,那么关于足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足球在运动过程中,小宇对足球做功600 J B.足球滚出20 m远是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C.足球在滚动过程中动能减小,机械能不变 D.小宇对足球做功的多少无法确定8.如图所示,铅球从出手到将要落地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不计空气阻力) ( )A.此过程中人对铅球没有做功 B.铅球在c点的机械能大于b点的机械能C.铅球由b→c时,机械能逐渐减小 D.铅球在b点时重力势能最大,动能为零9.如图所示,电梯内一弹簧下挂一物块,当整个电梯突然向上做加速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块速度变大时其惯性增大 B.弹簧对物块的拉力等于物块的重力C.弹簧对物块的拉力等于物块对弹簧的拉力 D.弹簧伸长了,弹性势能不变10.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台面上,一轻弹簧左端固定,右端连接一金属小球,O点是弹簧保持原长时小球的位置。
(物理)九年级物理功和机械能试题(有答案和解析)及解析
![(物理)九年级物理功和机械能试题(有答案和解析)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7632ba8aaea998fcd220e4c.png)
(物理)九年级物理功和机械能试题(有答案和解析)及解析一、功和机械能选择题1.如图所示,小球沿轨道由静止从A处运动到D处的过程中,忽略空气阻力和摩擦力,仅有动能和势能互相转化.则A.小球在A处的动能等于在D处的动能B.小球在A处的动能大于在D处的动能C.小球在B处的机械能小于在C处的机械能D.小球在B处的机械能等于在C处的机械能【答案】D【解析】【详解】AB.根据题意,小球在运动的过程中仅有动能和势能互相转化,所以小球在重力势能较大的地方其动能肯定较小.观察图象,发现小球在A处比在D处所处的高度较高,具有的重力势能较大,所以小球在A处具有的动能较小,故A、B选项都不正确.CD.根据题意“小球沿轨道由静止从A处运动到D处的过程中,忽略空气阻力和摩擦力,仅有动能和势能互相转化”,所以在整个过程中没有能量的损耗,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即机械能是不会减少的,小球在各处的机械能都是相等的,故D正确,C不正确.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抛出手的铅球在空中向前运动的过程中,推力对铅球做了功B.提着水桶在路面上水平向前移动一段路程,手竖直向上的拉力对水桶做了功C.用手从地面竖直提起水桶,手竖直向上的拉力对水桶做了功D.用力推一辆汽车,汽车静止不动,推力在这个过程中对汽车做了功【答案】C【解析】A. 抛出手的铅球在空中向前运动的过程中,已经脱离手,所以推力对它不再做功,向前运动是因为惯性,故A错误;B. 提着水桶在路面上水平向前移动一段路程,手的拉力向上,而桶水平运动,所以拉力不做功,故B错误;C. 用手从地面提起水桶,手的拉力向上,水桶向上运动,符合做功的条件,所以拉力做功,故C正确;D. 用力推一辆汽车,汽车静止不动,距离为零,所以不做功,故D错误.选C.点睛:重点是是否做功的判断,要牢记做功的两个要素,即力和距离,且距离必须是在力的作用下通过的距离.当距离为零时,用再大的力,做功也是零.3.水平课桌桌面上的文具盒在水平方向的拉力作用下,沿拉力的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文具盒所受重力做了功B.文具盒所受拉力做了功C.文具盒所受支持力做了功D.没有力对文具盒做功【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由题知,文具盒在水平桌面上运动,在重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所以重力不做功;在支持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所以支持力不做功;在拉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所以拉力做功(B正确).故选B.考点:力是否做功的判断.点评:明确三种情况不做功:一是有力无距离(例如:推而未动),二是有距离无力(靠惯性运动),三是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垂直.4.跳远运动的几个阶段(不计空气阻力)如图所示,关于运动员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助跑阶段动能不变B.在起跳时动能最大C.在最高点时势能最小D.落地时势能最大【答案】B【解析】A. 助跑阶段,运动员的质量不变,速度逐渐增大,因此动能增大;运动员的高度不变,因此重力势能不变。
【物理】九年级物理功和机械能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
![【物理】九年级物理功和机械能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5e15da9aaea998fcc220ecd.png)
【物理】九年级物理功和机械能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一、功和机械能选择题1.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下落时,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有A.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机械能不变B.重力势能增加,动能减少,机械能不变C.重力势能减少,动能不变,机械能减少D.重力势能增加,动能不变,机械能增加【答案】C【解析】解:(1)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下落时,质量不变,速度不变,动能不变.(2)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下落时,质量不变,高度越来越小,重力势能越来越小.(3)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故选C.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抛出手的铅球在空中向前运动的过程中,推力对铅球做了功B.提着水桶在路面上水平向前移动一段路程,手竖直向上的拉力对水桶做了功C.用手从地面竖直提起水桶,手竖直向上的拉力对水桶做了功D.用力推一辆汽车,汽车静止不动,推力在这个过程中对汽车做了功【答案】C【解析】A. 抛出手的铅球在空中向前运动的过程中,已经脱离手,所以推力对它不再做功,向前运动是因为惯性,故A错误;B. 提着水桶在路面上水平向前移动一段路程,手的拉力向上,而桶水平运动,所以拉力不做功,故B错误;C. 用手从地面提起水桶,手的拉力向上,水桶向上运动,符合做功的条件,所以拉力做功,故C正确;D. 用力推一辆汽车,汽车静止不动,距离为零,所以不做功,故D错误.选C.点睛:重点是是否做功的判断,要牢记做功的两个要素,即力和距离,且距离必须是在力的作用下通过的距离.当距离为零时,用再大的力,做功也是零.3.如图,小聪用力将水平地面上的箱子拉走了;小明用力推箱子,但没有推动.下面关于做功的分析,正确的是A.小明、小聪都没有对箱子做功B.小明对箱子做了功,小聪对箱子没有做功C.小聪对箱子做了功,小明对箱子没有做功D.小聪在拉箱子的过程中,箱子的重力做了功,小明在推箱子时,箱子的重力没有做功【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做功的两个要素分析解答:(1)小明用力推箱子,但箱子没有运动,只有力的作用,没有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所以他对箱子没有做功;(2)小聪用力将箱子拉走了,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距离,因此她对箱子做了功,故AB错误,C正确;(3)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箱子无论沿水平方向是否运动,箱子的重力都没有做功,故D错误.故选C.【点睛】重点是做功的判断,要根据做功的两个要素进行判断,一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当力与物体运动方向垂直时,此力不做功.4.班里组织一次“比一比上楼时的功率”活动,从一楼登上五楼,比谁的功率最大。
九年级物理机械功和能练习题及答案
![九年级物理机械功和能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9555192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d9.png)
九年级物理机械功和能练习题及答案1. 一辆汽车沿直线行驶,行驶的路程为300米,车辆的牵引力为500牛,求汽车克服阻力所做的功。
答案:功 = 牵引力 ×距离= 500 N × 300 m= 150,000 J2. 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沿水平方向行驶100米,力的大小为80牛,物体克服摩擦力做了20,000焦耳的功,求摩擦力的大小。
答案:功 = 摩擦力 ×距离20,000 J = 摩擦力 × 100 m摩擦力 = 20,000 J / 100 m= 200 N3. 一台电梯在下降时,垂直上升了500米,电梯的重量为8000牛,求电梯下降的过程中重力所做的功。
答案:功 = 重力 ×距离= 8000 N × 500 m= 4,000,000 J4. 一台机器从静止加速到20 m/s,质量为1000千克,求机器所做的功。
答案:速度的增量 = 20 m/s - 0 m/s= 20 m/s质量 = 1000 kg机器所做的功 = (1/2) ×质量 ×速度的增量^2= (1/2) × 1000 kg × (20 m/s)^2= 200,000 J5. 一根杠杆被一个力F1绕杠杆支点顺时针掰动,做了60焦耳的功。
如果杠杆长度为2米,力F1的方向与杠杆的方向成60度角,求力F1的大小。
答案:功 = 力 ×杠杆长度× sinθ60 J = F1 × 2 m × sin60°F1 = 60 J / (2 m × sin60°)≈ 34.6 N6. 一个质量为10千克的物体从10米高的位置下落到地面,求物体落地时重力所做的功。
答案:重力加速度g ≈ 9.8 m/s²距离 = 10 m力 = 重力 = 质量 × g = 10 kg × 9.8 m/s²重力所做的功 = 力 ×距离= (10 kg × 9.8 m/s²) × 10 m= 980 J以上是九年级物理机械功和能的练习题及答案。
最新九年级物理功和机械能专项训练100(附答案)
![最新九年级物理功和机械能专项训练100(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7d41dd72af90242a995e5d0.png)
最新九年级物理功和机械能专项训练100( 附答案 )一、功和机械能选择题1. 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着落时,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有 A .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添,机械能不变 B .重力势能增添,动能减少,机械能不变 C .重力势能减少,动能不变,机械能减少 D .重力势能增添,动能不变,机械能增添 【答案】 C【分析】解:( 1)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着落时,质量不变,速度不变,动能不变.( 2)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着落时,质量不变,高度愈来愈小,重力势能愈来愈小.( 3)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 应选 C .2. 如下图,定滑轮重4N 0.5N ,在拉力 F 的作用下, 1s 内将重为 4N的物体 ,动滑轮重A 沿竖直方向匀速提高了10cm .假如不计绳重和摩擦.则以下计算结果正确的选项是A .绳索自由端挪动速度为 0.3m/sB .拉力 F 的大小为 4NC .拉力 F 的功率为 0.45WD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75%【答案】 C 【分析】 【详解】由图知道,肩负物重的绳索的有效股数是: n=2,A .绳端挪动的距离是: s=2h=2× 0.1m=0.2m , 绳索自由端挪动的速度是:vs 0.2m0.2m/s,t1s故 A 错误;B .不计绳重和摩擦,则拉力 F1 G G 动 = 14N 0.5N2.25N ,n2故 B 错误;C .拉力做的总功: W 总 =Fs=2.25N ×0.2m=0.45J ,拉力 F 的功率:P W总0.45J0.45W ,t1s故 C正确;D.拉力做的实用功W 有 =Gh=4N×0.1m=0.4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W有100%0.4J≈ 88.9%,W总100% 0.45J故 D错误。
3.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要擅长发现,擅长思虑。
以下对身旁物理量估测的数据,你以为切合实质的是A.八年级物理教科书重约 100NB.人从一楼上到三楼做的功约3000JC.标准大气压约31× 10PaD.多半人脉搏跳动100 次用时约 15min【答案】 B【分析】【详解】A 、八年级物理教科书的质量在0.2kg 左右。
九年级物理功与能专题练习(附答案)
![九年级物理功与能专题练习(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44c2000763231126edb118f.png)
九年级物理功与能专题练习1、设球形物体在空气中下落时受空气的阻力f=6πηRv (式中R 为球的半径,η为空气的粘滞系数,v 为球的速度),当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从高空由静止开始下落时速度会越来越大,最终达到一个最大值,则 ( )A .大、小木球的最大速度一样大B .大木球的最大速度比小木球最大速度大C .大木球的最大速度比小木球最大速度小D .半径相同的球的最大速度都一样大 2、如图是胖子和瘦子两人用滑轮组锻炼身体的简易装置(不考虑轮重和摩擦)。
使用时:瘦子固定不动,胖子用力F A 拉绳使G 匀速上升;胖子固定不动,瘦子用力F B 拉绳使G 匀速上升。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F A <GB .F A >F BC .F B =2GD .以上说法都不对3、质量相同的两个实心正方体A 和B ,如图甲所示,将它们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它们对地面产生的压强为p A 、p B ;当将它们放入水中后分别静止漂浮和悬浮在如图乙所示的位置时,它们受到水的浮力为F A 、F B ,则:( ) A .p A <p B 、F A =F B B .p A =p B 、F A >F BC .p A >p B 、F A =F BD .p A <p B 、F A >F B4、如图所示,斜面长6 m ,高3m ,用沿斜面向上、大小为100N 的拉力F 使物体在5s 内沿斜面移动了2 m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40%B .物体重300NC .拉力F 做的功是600JD .拉力F 的功率是40W5、如图所示,在容器中放一个上、下底面积均为10 cm 2、高为5 cm ,体积为80 cm 3的均匀对称石鼓,其下底表面与容器底部完全紧密接触,石鼓全部浸没于水中且其上表面与水面齐平,则石鼓受到的浮力是( )A .0B .0.3NC .0.5ND .0.8N6、如图所示,三个电阻R 1、R 2、R 3的阻值相同,允许消耗的最大功率分别为10 W 、10 W 、4 W ,此电路中允许消耗的最大功率为( ) A .12 W B .15 W C .16 W D .24 W7、小明看到鸡蛋浮在盐水面上,他沿杯壁缓慢加入清水使鸡蛋下沉.在此过程中,鸡蛋受到的浮力F 随时间t 的变化图像可能是下图中的( )8、物体离凸透镜22cm 时,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像,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如果物距小于11cm 时,一定不能成实像B .如果物距等于11cm 时,一定成放大的实像 C .如果物距稍大于11cm 时,一定成放大的实像D .改变物距,当像距为22cm 时,在光屏上得到的是放大的像9、如果加在某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从6V 升高到10V ,通过该电阻的电流变化了0.1A ,则该电阻的电功率变化了 ( )A.1.6W B.4.0W C.0.4W D.3.4W10、某灯泡直接连在电压不变的电源两端,灯泡的电功率为16瓦,现通过长导线将该灯泡连接到原来的电源上,灯泡的电功率为9瓦,若灯泡的电阻不变,则长导线消耗的电功率为 ( )A.7瓦B.5瓦C.3瓦D.1瓦11、甲、乙两容器中装有质量相等的水,水温分别为25℃和75℃,现将一温度为65℃的金属球放入甲容器中,热平衡后水温升高到45℃,然后迅速取出金属球并放入乙容器中,热平衡后乙容器中水温为(不计热量散失和水的质量的变化) ( ) A. 65℃ B. 60℃ C. 55℃ D. 50℃12、心电图仪通过一系列的传感手段,可将与人心跳对应的生物电流情况记录在匀速运动的坐标纸上,这样医务人员便可得到被检者的心电图.医生通过心电图可了解到被检者心跳情况,例如,测量相邻两波峰的时间间隔,便可计算出1min 内心脏跳动的次数(即心率).同一台心电图仪正常工作时测得待检者甲、乙的心电图分别如右图所示.若医生测量时记下被检者甲的心率为60次/min ,则可知乙的心率和这台心电图仪输出坐标纸的走纸速度分别为( ).A 48次/min ,25 mm /s ;B 75次/min ,25 mm /s ;C 75次/min ,45 mm /s ;D 48次/min ,36mm /s 13、小阳设计一个天然气泄漏检测电路,如图甲所示,R为气敏电阻,其阻值随天然气浓度变化曲线如图乙所示,R 0为定值电阻,电源电压恒定不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天然气浓度增大,电压表示数变小B .天然气浓度减小,电流表示数变大C .天然气浓度增大,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变小D .天然气浓度减小,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不变14、在两个相同的薄壁塑料瓶(质量忽略不计)内分别装入体积相等、密度为ρ甲和ρ乙的两种液体后密封,再把它们放入两个装有水的容器中,处于如图所示状态。
九年级物理功和机械能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
![九年级物理功和机械能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bf31e4405087632311212cb.png)
九年级物理功和机械能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一、功和机械能选择题1.对物理量的估测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学好物理的基本功之一.下列是小佳同学对本学期所学的一些物理最的估测数据,其中最符合实际的是A .一名初中学生的体重约为500NB .一名初中学生站立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3×104 PaC .一名初中学生浸没在水中时,受到水的浮力约为1.0×103ND .一名初中学生从一楼步行到三楼所做的功约为3×104J【答案】A【解析】由于初中生的质量约为50kg ,所以体重大约是:G=mg =50kg×10N/kg=500N ,故A 符合实际;一般初中生每只鞋的底面积大约为200cm 2 =0.02m 2,体重大约为500N ,所以对地面的压强约是:P=F/S=G/S =500N/0.02m 2×2=1.25×104 Pa ,故B 不符合实际;游泳时接近漂浮状态,受到的浮力与重力相等,又因为中学生的体重大约在500N 左右,所以受到水的浮力约为500N ,故C 不符合实际;中学生的体重在500N 左右,一楼到三楼的高度约6m ,中学生从一楼走到三楼,会克服重力做功大约是:W=Gh=500N×6m=3000J ,故D 不符合实际,综上所述故选A .2.如图,小明分别用甲、乙两滑轮把同一沙桶从1楼地面缓慢地提到2楼地面,用甲滑轮所做的功为W 1,机械效率为1η;用乙滑轮所做的总功率为W 2,机械效率为2η,若不计绳重与摩擦,则( )A .W 1<W 2,η1>η2 B. W 1=W 2,η1<η2C .W 1>W 2 , 1η<2ηD .W 1=W 2 , 1η=2η【答案】A【解析】因为用甲、乙两滑轮把同一桶沙从一楼地面提到二楼地面,所以两种情况的有用功相同;根据η =W W 有总可知:当有用功一定时,利用机械时做的额外功越少,则总功越少,机械效率越高。
九年级物理功和机械能真题汇编(含答案)及解析
![九年级物理功和机械能真题汇编(含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d7a0b8816fc700abb68fcce.png)
九年级物理功和机械能真题汇编(含答案)及解析一、功和机械能选择题1.如图是滑雪运动员收起雪杖后从高处滑下的情景,对此过程A.运动员下滑过程中动能增大,重力势能也增大B.运动员下滑过程中,动能的增加量等于重力势能的减小量C.运动员的动能是由重力势能转化来的D.运动员弓着腰,是为了通过降低重心来增大惯性【答案】C【解析】【详解】A.运动员下滑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越来越大,高度不断变小,所以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故A错误;B.运动员下滑过程中,由于要克服摩擦做功,有一部分动能转化为内能,所以动能的增加量小于重力势能的减小量,故B错误;C.运动员下滑过程中,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所以,运动员的动能是由重力势能转化来的,故C正确;D.运动员弓着腰,是通过降低重心来增加稳度,不能改变惯性的大小,故D错误。
故选C。
2.如图是一个光滑的轨道.某小球从轨道的O点出发,由静止开始下滑,小球始终没有离开轨道,你认为小球最远可以运动到A.a点B.b点C.c点D.d点【答案】C【解析】【详解】本实验中,由于轨道是光滑的,没有摩擦力,所以小球的机械能守恒。
故小球从O点由静止释放,始终没有离开轨道,最远可以滚到与O点等高的c点,故选C。
3.扫地机器人是智能家用电器,正逐渐进人我们的家庭,如图是一款质量为1.5kg集自动充电、清扫、吸尘的机器人,某次寻找充电电源过程中,在水平地面上2min 匀速行驶20m ,若机器人行驶过程的平均阻力为3N ,则关于机器人这次行驶过程中克服阻力做功和功率分别是A .300J ,2.5WB .60J ,0.5WC .60J ,30WD .360J ,3W 【答案】B【解析】【详解】机器人这次行驶过程中克服阻力做的功:32060W fs N m J ==⨯=,故AD 错误;克服阻力做功的功率:600.5260W J P W t s===⨯,故B 正确、C 错误。
故选:B 。
【点睛】本题考查了做功公式和功率公式的应用,是一道较为简单的计算题。
(物理)九年级物理功和机械能专项训练100(附答案)含解析
![(物理)九年级物理功和机械能专项训练100(附答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869eda9482fb4daa58d4bb8.png)
(物理)九年级物理功和机械能专项训练100(附答案)含解析一、功和机械能选择题1.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做直线运动,当物体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图像如图甲时,受到的水平推力为F1;当物体运动的速度和时间图像如图乙时,受到的水平推力为F2。
两次推力的功率分别为P1、P2。
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F1=F2 P1>P2B.F1=F2 P1<P2C.F1>F2 P1>P2D.F1<F2 P1>P2【答案】B【解析】【详解】由图象甲可知,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为v甲=st甲甲=4m2s=2m/s;由v-t图象乙可知,物体的速度保持不变,即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为v乙=4m/s;因为两次都是匀速直线运动,推力和摩擦力是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推力都等于摩擦力,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摩擦力不变,受到的水平推力为F1=F2。
已知v甲<v乙,由P=W Fst t=Fv可得,两次推力的功率P1<P2。
2.如图所示的光滑轨道,BC为水平面,小球从A点静止释放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小球的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变化情况是()A.A到B小球的重力势能不变B.A到B小球的动能减少C.B到C小球的重力势能增大D.B到C小球的动能不变【答案】D【解析】【详解】A.由图示可知,小球从A到B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故A错;B.小球从A到B速度变大,动能增大,故B错;C.小球从B到C高度不变,重力势能不变,故C错;D.由于平面是光滑的,小球不受摩擦力,所以小球在平面上是匀速直线运动,所以从B 到C的速度不变,动能不变,故D正确.3.跳伞运动员跳出飞机后,立即打开降落伞,下落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随速度的增大而增大,直至与重力等大。
在整个下落过程中,运动员和降落伞的()A.重力势能不断减少,动能不断增加,机械能不变B.重力势能不断减少,动能不断增加,机械能减少C.重力势能不断减少,动能先增加然后保持不变,机械能减少D.重力势能不断减少,动能先增加后减少,机械能不变【答案】C【解析】分析:动能的影响因素是物体的质量和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重力势能的影响因素是物体的质量和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动能和势能总称为机械能。
九年级物理功和机械能解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
![九年级物理功和机械能解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92c8752d15abe23492f4d33.png)
九年级物理功和机械能解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一、功和机械能选择题1.一高尔夫球以二百公里的时速水平撞击钢板,图为球撞击过程中的三个状态,其中甲是刚要撞击的时刻,乙是球的形变最大的时刻,丙是刚撞击完的时刻,已知撞击时间非常短,若忽略球的机械能损失,则( )A .球在甲、丙两个时刻的动能相等B .球在甲时刻的动能较丙时刻的大C .球在甲时刻的动能较丙时刻的小D .条件不足,无法比较球在甲、丙两个时刻的动能大小【答案】B【解析】【详解】由题意可知,忽略球的机械能损失,高尔夫球的机械能守恒;甲是刚要撞击的时刻,此时的甲具有动能,不具有弹性势能;丙是刚撞击完的时刻,此时高尔夫球发生了形变,高尔夫球的弹性势能转化动能,弹性势能减小,动能增加,故球在甲、丙两个时刻的动能不相等,球在甲时刻的动能较丙时刻的大,故B 正确,ACD 错误.2.如图所示,甲、乙两物体沿竖直向上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空气阻力,则 ( )A .甲的速度一定大于乙的速度B .甲的重力一定大于乙的重力C .拉力F 甲做的功一定大于拉力F 乙做的功D .拉力F 甲的功率一定大于拉力F 乙的功率【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甲、乙受力情况相同,都受重力和拉力作用,二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受的力为平衡力,所以,=8G F N =乙乙,G G >甲乙,B 对;速度大小与拉力无关,A 错;根据W Fs =,不知道二者通过的距离,无法比较拉力所做的功,根据W P P Fv t==或,不知道物体的运动时间或速度,也无法比较功率,C 、D 错.考点:力和运动功3.如图,小聪用力将水平地面上的箱子拉走了;小明用力推箱子,但没有推动.下面关于做功的分析,正确的是A.小明、小聪都没有对箱子做功B.小明对箱子做了功,小聪对箱子没有做功C.小聪对箱子做了功,小明对箱子没有做功D.小聪在拉箱子的过程中,箱子的重力做了功,小明在推箱子时,箱子的重力没有做功【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做功的两个要素分析解答:(1)小明用力推箱子,但箱子没有运动,只有力的作用,没有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所以他对箱子没有做功;(2)小聪用力将箱子拉走了,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距离,因此她对箱子做了功,故AB错误,C正确;(3)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箱子无论沿水平方向是否运动,箱子的重力都没有做功,故D错误.故选C.【点睛】重点是做功的判断,要根据做功的两个要素进行判断,一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当力与物体运动方向垂直时,此力不做功.4.工人师傅利用如图所示的两种方式,将重均为300N的货物从图示位置向上缓慢提升0.5m。
九年级物理功和机械能解题技巧讲解及练习题(含答案)
![九年级物理功和机械能解题技巧讲解及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c8d52eaddccda38366baf3c.png)
九年级物理功和机械能解题技巧讲解及练习题(含答案)一、功和机械能选择题1.在台球比赛中,选手推动球杆撞击白球,白球发生运动后碰撞其他球, 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手推动球杆前进时,手对球杆做了功B.在水平桌面滚动的球受到了重力,重力对球做了功C.桌面对球的支持力做了功D.白球撞击黑球后没有静止;是因为人的手还在对白球做功【答案】A【解析】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二者缺一不可.手推动球杆前进时,有力也有距离,所以手对球杆做了功,故A正确;由于重力的方向与小球运动的方向垂直,所以,重力对小球不做功,故B错误;桌面对球的支持力的方向与小球的运动方向垂直,所以,支持力对小球不做功,故C错误;白球撞击黑球后没有静止,而是继续运动,是因为白球具有惯性,不是手对白球有力的作用,更不是对白球做功,故D错误,故选A.2.如图,在同样的水平面上,两人分别去推静止在水平面上重100N的同一课桌.小芳用10N的水平推力,课桌沿水平面以2m/s做匀速直线运动;小明用20N的水平推力,课桌在水平面上也做直线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芳推课桌时,推力做功的功率为20WB.小明推课桌时,课桌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20NC.小芳推课桌时,课桌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100ND.小明推课桌时,课桌沿水平面也以2m/s做匀速直线运动【答案】A【解析】小芳用10N的水平推力,课桌沿水平面以2m/s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小芳推课桌时,推力做功的功率P=Fv=10N×2m/s=20W,故A正确.根据小芳用10N的水平推力,课桌沿水平面以2m/s做匀速直线运动可知,课桌处于平衡状态,受平衡力的作用,课桌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和推力相等,即f=F=10N;小明推课桌时,课桌对地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摩擦力大小不变,仍为10N,故B错误.小芳推课桌时,课桌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与推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摩擦力为10N,故C错误.小明推课桌时,推力大于摩擦力,课桌做加速运动,故D错误.答案为A.3.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要善于发现,善于思考。
最新九年级物理功和机械能解题技巧讲解及练习题(含答案)
![最新九年级物理功和机械能解题技巧讲解及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d376b2cf524ccbff12184bf.png)
最新九年级物理功和机械能解题技巧讲解及练习题(含答案)一、功和机械能选择题1.如图所示的四幅图片是生活和生产中的场景,对其能量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A.货物被举高后内能增加了B.列车进站速度减小后内能增加C.握力计被握扁后其弹性势能减小D.飞机升空后高度增加内能变大【答案】B【解析】【详解】A、货物被举高后,重力势能增加了,但内能不会改变,故A错误;B、列车速度减小,质量不变,所以列车的动能减小,在刹车减速过程中,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内能增加,故B正确;C、握力计发生形变后弹性势能增加,故C错误;D、飞机升空后,高度增大,所以其重力势能增加,但内能不会改变,故D错误.故选B.【点睛】注意分清楚内能与机械能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形式的能,内能是分子动能与分子势能的和,而机械能是宏观物体的动能与势能的和,两种形式的能之间没有关系.2.工人师傅利用如图所示的两种方式,将重均为300N的货物从图示位置向上缓慢提升0.5m。
F1、F2始终沿竖直方向;图甲中OB=2OA,图乙中动滑轮重为60N,重物上升速度为0.01m/s。
不计杠杆重、绳重和摩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乙两种方式都省一半的力B .甲方式F 1由150N 逐渐变大C .乙方式的有用功是180JD .乙方式F 2的功率为3.6W【答案】D【解析】【分析】(1)根据杠杆的特点和动滑轮的特点分析甲乙两种方式的省力情况;(2)根据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关系分析甲方式F 1的变化;(3)根据W 有用=Gh 可求乙方式的有用功;(4)根据公式P=Fv 求出乙方式F 2的功率。
【详解】A 、甲图,F 1为动力,已知OB=2OA ,即动力臂为阻力臂的2倍,由于不计摩擦、杠杆自重,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动力为阻力的一半,即F 1=150N ;由图乙可知,n=3,不计绳重和摩擦,则211()(30060)12033F G G N N N =+=⨯+=动,故A 错误; B 、甲图中,重力即阻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动力的方向也是竖直向下的,在提升重物的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比值不变,故动力F 1为150N 不变,故B 错误; C 、不计绳重和摩擦,乙方式的有用功为:W 有用=Gh=300N×0.5m150J ,故C 错误; D 、乙方式中F 2=120N ,绳子的自由端的速度为v 绳=0.01m/s×3=0.03m/s ,则乙方式F 2的功率为:221200.03/ 3.6F s W P F v N m s W t t====⨯=绳绳,故D 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功和能同步练习(答题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1. 如图所示,粗略测量小明同学引体向上运动的功率时,下列物理量不需要测量的是()A. 小明的质量B. 单杠的高度C. 每次身体上升的高度D. 做引体向上的时间2. 甲升降机比乙升降机的机械效率高,它们分别把相同质量的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
两者相比,甲升降机()A. 电动机做的总功较少B. 电动机做的总功较多C. 提升重物做的有用功较少D. 提升重物做的有用功较多3. 用四只完全相同的滑轮和两根相同的绳子组成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不计绳子与滑轮的摩擦()A. 甲较省力且机械效率较高B. 乙较省力且机械效率较高C. 两个滑轮组省力程度不同,机械效率相同D. 两个滑轮组省力程度相同,机械效率不同4. 如图所示,一根不可伸长的细绳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系一小球,O点的正下方固定有一根钉子P。
位置1在O点的正下方,位置3与A点等高,位置5是A与l之间的某点,位置2是l与3之间的某点,位置4是高于3的某点。
不考虑空气阻力,小球从A点静止释放()A. 第一次过位置l后最高能到达位置2B. 第一次过位置l后最高能到达位置4C. 第二次过位置1后最高能到达位置5D. 第二次过位置l后最高能到达位置A5. 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创造了无数的诗辞歌赋,我们在欣赏这些诗辞歌赋时,不仅要挖掘其思想内涵,还可以探究其中所描述的自然现象与物理规律,下面是某位同学对部分诗句中蕴含的物理知识的理解①“露似珍珠月似弓”——露实际是小水珠,是由冰熔化形成的;②“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是光源,发出的红光映红了人的脸;③“飞流直下三千尺”——瀑布飞流直下的过程中,水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④“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是运动的,是以江岸为参照物。
其中正确的是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6. 如图所示,忽略空气阻力,由空中A处释放的小球经过B、C两位置时具有相同的()A. 速度B. 动能C. 机械能D. 重力势能7. 荡秋千是一种常见的娱乐休闲活动,也是我国民族运动会的一个比赛项目。
小丽同学荡秋千时,在从右侧最高点荡到左侧最高点这一过程中,小丽的()A. 动能一直增大,重力势能一直减小B. 动能一直减小,重力势能一直增大C. 动能先减小后增大,重力势能先增大后减小D. 动能先增大后减小,重力势能先减小后增大8. 娄底市境内煤炭资源丰富,矿山工作车昼夜繁忙,其中金竹山煤矿的空中索道是连接山顶矿区和山下火车站的重要通道,当运煤车从山下沿索道匀速上升时()A. 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加B. 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小C. 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D. 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减小二、填空与实验题9. 2009年3月1日16时13分10秒,嫦娥一号卫星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科技人员的精确控制下,准确降落于月球丰富海区域。
在嫦娥一号卫星撞向月球的过程中,其动能不断,势能不断,其机械能的总量(选填“增加”、“减小”或“不变”)。
10. 如图展示的是四川大凉山深处彝寨同学攀登木制云梯上学的情景,在攀登云梯上升的过程中,如果以为参照物,可以判定其中一位同学是运动的;他的重力势能会_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11. 甲、乙两同学进行爬杆比赛,爬到杆顶(杆长相同)时,甲用10s,乙用9s,若甲、乙两人的体重之比为5:6,则甲、乙两人爬到杆顶做功之比是_________,甲、乙两人平均功率之比是__________。
12. 青少年在安静思考问题时,心脏推动血液流动的功率约为1.5W,则你在考试的2小时内,心脏做功约为 J,用这些功可以让一个质量为50kg的物体匀速升高 m。
(g 取10N/kg)13. 用滑轮组将一个重为5N的物体匀速提升10cm,由下图可知,绳端受到的拉力F为_________N,绳端移动的距离s为 cm,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为。
14. 在某建筑工地上,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为1200 N的建筑材料从地面运到高20 m的楼上,手竖直向上的拉力是500 N,在这个过程中,工人做了 J的额外功,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___。
15. 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建筑工人用自制的滑轮组把600N的重物缓慢提升2m,如图所示,绳自由端的拉力F=250N。
拉力做的功是 J,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等于,若不计一切摩擦和绳重,该滑轮组的动滑轮重 N。
16. 如图所示,把一个金属小球用细线悬挂起来,将小球拉到A点,然后放开,小球在从A点运动至B点的过程中,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能。
17. 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的实验中,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同一滑轮组分别做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2 4 5 1.5 153 6 10 90.9%(1)在表中的空格处填上适当的数据;(机械效率用百分数表示,保留一位小数)(2)在实验操作中应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3)从实验数据分析得出:使用同一滑轮组,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4)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能还与其他因素有关,请你作出恰当的猜想: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有关(写出一种影响因素即可)。
三、计算题18. 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级大地震,震后立即开展了紧急救援。
在救援过程中,常看到救援工作者使用的这种起重机械,利用这种机械吊起坍塌的混凝土结构的吊板。
如图所示是这种起重机吊臂上的滑轮组,它在50s内将重为2.4×104N的吊板匀速提高10m。
已知拉力F为104N。
则这个过程中:(1)拉力F做了多少功?拉力F的功率多大?(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多大?19. 如图所示,重物A是体积为10dm3,密度为7.9 ×103kg/m3的实心金属块,将它完全浸没在水中,始终未提出水面。
若不计摩擦和动滑轮重,要保持平衡,求:(1)作用于绳端的拉力F是多少?(2)若缓慢将重物A提升2m,拉力做的功是多少?(3)若实际所用拉力为400N,此时该滑轮的效率是多少?(g=10N/kg)中考一轮复习——功和能同步练习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B解析:本题考查了功率的测量。
由公式可知P=W/t,要测量功率,需要测量出做功的多少和所用时间的多少。
做引体向上时,克服人自身重力做功,所以要测出小明的质量,求得重力,A对;还要知道他每次上升的高度,求出每次做功的多少,再除以时间,即可得到功率。
2. A解析:本题考查了机械效率、功的区别。
二者没有必然的联系:机械效率反映了有用功占总功的比值。
有用功相同时,机械效率高,做的总功少。
由题意知,由于甲、乙均是把相同质量的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即都是克服物体的重力做有用功,所以二者所做的有用功相同。
由于甲的机械效率更高,所以甲做的总功较少。
3. C解析:本题考查了使用滑轮组的省力情况及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
使用机械的省力情况取决于拉动滑轮的绳子的股数,股数越多,越省力;机械效率的大小只跟所提物体的重和动滑轮的重及摩擦有关。
由图可以看出,甲动滑轮由两股绳子承担,乙动滑轮由三股绳子承担,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乙较省力;由于两个滑轮组所提重物相同,动滑轮重一定,且不计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所以二者机械效率应相同,与绳子的缠绕方式无关,故选C。
4. D解析:本题考查了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若不考虑空气阻力,则机械能守恒。
第一次过位置1后,根据题意,机械能守恒,所以A球的重力势能不变,能到达位置3;第二次返回过位置1后,由于能量没有损失,所以仍能到达位置A。
5. C解析:本题考查了古诗词中蕴含的物理原理,反映了物理现象无处不在。
第一句诗中的“露”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第二句诗中的“桃花”本身不发光,故不是光源,“红”是由“桃花”反射的红色色光决定的;第三句诗中的“飞流”是指水从高处落向低处,所以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最后一句“孤帆”从“日边来”,是以江岸为参照物的。
故选C。
6. C解析:因忽略空气阻力,小球下落过程中只受重力,机械能守恒,所以B、C两处机械能相等,其他量不相等。
7. D解析:本题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秋千从右侧最高点下落到最低点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第二阶段是秋千从最低点上升到左侧最高点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增大,动能减小。
故整个过程中,机械能的变化应该是动能先增大后减小,重力势能先减小后增大,选D。
8. C解析:本题考查了机械能的变化,主要考虑质量、高度、速度的大小是否变化。
根据题意,在运煤车从山下沿索道匀速上升的过程中,运煤车的质量不变,“匀速”意味着速度不度,故动能不变;“上升”意味着高度增加,所以重力势能增大。
二、填空与实验题9. 增加,减小,不变解析:由题意知,在嫦娥一号卫星撞向月球的过程中,高度降低,则重力势能减小,转化为动能,所以动能增加,由于月球表面是真空,不需克服空气阻力做功,所以机械能守恒,总的机械能不变。
10. 地面(或云梯)增大解析:物体的高度增加重力势能增大11. 5:6 3:4解析:爬杆时,克服自身重力做功,由公式W=Gh=mgh可知,在爬杆的高度一定时,功的多少与人的质量成正比;又由公式P=W/t可知,P甲/P乙=W甲t乙/W乙t甲,代入可求得比值。
12. 10800 21.6解析:根据题意,由公式W=Pt,统一国际制单位后代入便可算出结果,用这些功对一个人做功,是克服人的重力做功,由W=mgh,经整理,可算出结果。
结果让人感到惊奇的同时,又多了对自身器官的一些了解,使人更爱护自己的身体。
13. 2 30 83.33%(或83.3%)解析:本题考查了使用滑轮组时的省力情况、力和距离的关系及计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根据相应公式或特点解决问题。
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又动滑轮由三股绳子承担,所以拉力移动的距离为物体上升高度的三倍;本题克服物体重力做有用功,拉力做的是总功,所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由公式η=Gh/Fs求得。
14. 600 80%解析:由题意知,工人克服物体重力做有用功,则W有用=G h,拉力做的功为总功W总=Fs=3Fh,所以额外功为W额=W总-W有用,代入即可求值。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利用公式η=W有用/W总求得。
15. 1500 80% 150解析:本题考查了功和机械效率的计算。
要求能根据滑轮组的省力情况,算出动滑轮的重力。
功和机械效率的计算是中考重点考查的内容之一。
本题根据题意知,动滑轮由三股绳子承担,所以拉力移动的距离为物体上升高度的三倍,代入W=Fs可求出拉力所做的功;机械效率可由公式η=Gh/Fs代入数据求得;若不计摩擦与绳重,则有F=(G物+G动)/3,公式变形可求出动滑轮的重。
16. 重力势动解析:由图可知,小球从A点运动至B点的过程中,高度减小,速度增加,在小球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小球的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