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
统编版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案
统编版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案1.古诗三首四时田园杂兴1.自读古诗:打开课文自读《四时田园杂兴》。
要求:一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二结合注释体会诗中的画面,三读完后和同桌交流读后感受。
2.交流感受:(1)谁来交流自己读后的感受?你是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的?预设:“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指导书写:昼白天耕作夜里还在绩麻,晚上做,白天做,真的是忙啊!(2)还从哪里看出人们很忙?预设:“各当家”是有自己的拿手本事。
(种田、绩麻)通过上首诗我们知道了人们干的活远不止这些,还会做?(3)预设:“童孙未解供耕织”,小孩子都开始从事耕织了,按常理这些不懂事的孩子应该在干啥?但是此时此刻,他们却“也傍桑阴学种瓜。
”你会对这些孩子说什么呢?3.体悟诗情:(配乐齐读)三、比较拓展1.对比读:同砚们,经由过程刚才的对这两首诗的研究,我们来看看这两首诗从题目和内容上有哪些不异之处?2.拓展:范成大的另一首《四时田园杂兴》(其二),记得用上刚才研究古诗的方法,看看从这首诗和刚才我们学过的两首诗又有哪些相同之处?3.说特点:说说故乡诗都有什么特点呢?四、积累延伸1.积累展示:同学们,还知道哪些田园诗句?2.开诗会:田园诗会的要求:(1)自由读(2)小组内展示(3)全班展示(配乐读)!3.总结升华.4.推荐作品:喜爱唐诗的孩子《唐诗300首》;喜爱宋词的孩子《小学生必备宋词精选》。
板书设计:古诗词三首景美人忙劳动场面故乡诗2.祖父的园子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园子的自由美好和“我”在园子中的活动,体会作者童年生活的快乐自由,感悟祖父给予作者的深深的爱和温暖,以及对祖父的怀念。
3.研究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读中感悟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读中感悟作者的语言特点。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预入课前同学们预习了《祖父的园子》一文,通过课前阅读你认为这是一个怎么样的园子?这是一个______________园子。
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四时田园杂兴》教案
四时田园杂兴【教学目标】1、学会“昼”“耘”“绩”这3个生字,正确读写“昼夜”“耘田”“绩麻”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
默写古诗。
3、体会诗词的内容,体会诗人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领会诗歌的意境。
4、了解作者范成大极其“田园诗”与前朝的田园诗的异同。
5、进一步了解朗读诗歌的技巧,通过朗读和语言的品位欣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会诗歌的意境。
6、培养学生的古代诗歌的阅读鉴赏的能力。
【重点、难点】通过读体会诗意,领会感情,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准备本课生字卡片、课文朗读录音带、查找跟诗有关的资料、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诗歌是诗人生命的冲动,感情的倾诉:“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表”的诗词是语言的精华。
因而学习诗歌,要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体会诗人的感情,达到与诗人心灵相通,感情交融的地步,才会更好地领悟诗歌。
今天,咱们来学习一首诗,题目叫《四时田园杂兴》。
2、介绍作者:⑴你知道这首词的作者是谁吗?以前我们曾学过他写的诗,你还记得吗?你能为大家介绍一下范成大吗?(让学生自由说,可根据以前知道的或课前搜集到的资料知道多少就说多少。
)⑵介绍作者:播放“范成大的简介”资料。
范成大(1126~1193)南宋诗人。
字致能,号石湖居士。
吴郡(今江苏苏州)人。
绍兴二十四年中进士。
淳熙十年因,58岁病辞。
此后10年隐居石湖。
著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吴湖录》等。
范成大是一个关心国事、勤于政务、同情人民疾苦的士大夫。
他的忧国恤民的一贯思想在其诗歌创作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范成大的诗,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图景的作品成就最高。
范成大晚年作的组诗《四时田园杂兴》,是他田园诗的代表作品。
3、释题:“四时”“兴”是什么意思?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并猜想一下诗文会写些什么内容?〈〈四时田园杂兴〉〉共60首。
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组。
二、初读古诗,初步感知1、指导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1古诗三首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教案:古诗三首——《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2)理解古诗的意境和主题,体会诗人对田园生活的赞美之情;(3)掌握古诗中的重点词语,如“昼出耘田”、“夜绩麻”等;(4)能够运用古诗中的意境和词语进行创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古诗的结构和表达手法;(2)学会欣赏古诗的韵律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3)通过古诗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田园生活的美好,培养学生的热爱自然、珍惜劳动的价值观;(2)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兴趣,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内容1. 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的原文及译文;2. 分析古诗的结构和表达手法,如平仄、韵律、意象等;3. 探讨古诗的主题和意境,理解诗人对田园生活的赞美之情;4. 拓展相关知识,如作者背景、其他作品的欣赏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2)理解古诗的意境和主题,体会诗人对田园生活的赞美之情;(3)掌握古诗中的重点词语和表达手法。
2. 教学难点:(1)古诗中一些生僻字的理解和朗读;(2)分析古诗的结构和表达手法;(3)运用古诗中的意境和词语进行创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激发学生兴趣:通过图片展示田园风光,引导学生谈论对田园生活的印象;(2)介绍诗人背景:介绍范成大,引导学生了解其文学成就;(3)导入古诗:引导学生朗读《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2. 学习古诗(1)解析诗句:分析古诗的结构和表达手法,如平仄、韵律、意象等;(2)探讨主题:引导学生理解古诗的主题,体会诗人对田园生活的赞美之情;(3)翻译诗句:讲解古诗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第1课时《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第1课时《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熟读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并理解其中描述的自然景色。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训练学生的朗读技巧。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田园风光的热爱,培养对诗歌的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理解古诗《四时田园杂兴》的意境和情感,掌握课文内容。
2.难点:区分和理解古诗中的象征意义,提升对古诗的理解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2.教具:PPT、课文朗读录音、相关图片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田园风光图片或播放相关音频视频来引入本课课文的主题。
2. 学习课文(15分钟)•让学生听老师朗读课文《四时田园杂兴》,并理解其中描绘的自然景色。
•学生阅读课文,老师逐句解释内容,帮助学生理解生词和句子。
3. 分组讨论(10分钟)•安排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古诗中的意境和情感,分享自己的理解。
4. 朗读与表达(15分钟)•学生分组朗读课文,并进行表演,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老师指导学生如何调节语速、语调和情感,帮助他们更好地诠释课文。
5. 总结复习(10分钟)•老师针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强化关键知识点。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语再描述一遍古诗《四时田园杂兴》。
五、课堂作业•要求学生背诵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并用自己的话语写一篇短评,反映个人对这首诗的理解和感悟。
六、教学反思•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表现调整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欣赏水平。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培养对自然风光的热爱,提升语文素养和诗歌欣赏能力。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古诗《四时田园杂兴》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古诗《四时田园杂兴》教案一. 教材分析《四时田园杂兴》是宋代诗人范成大所作,全诗描绘了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
这首诗既有写景描绘,又有对农民辛勤劳动的赞美,语言朴实,富有韵味。
通过学习这首诗,让学生感受田园风光,体验农家生活,培养学生对古诗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古诗阅读基础,对古代文学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理解古诗文方面还存在一定难度,需要教师耐心引导。
此外,学生对农村生活和田园风光的了解不多,通过学习这首诗,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四时田园杂兴》;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文描绘的田园风光和农家生活;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理解和欣赏古诗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民生的情怀,激发对古诗文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四时田园杂兴》;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文描绘的田园风光和农家生活;2.难点:理解古诗中的关键字词和诗文意境,培养学生欣赏古诗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古诗的魅力;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思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精神;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从关键字词入手,深入剖析诗文内容,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诗文内容、作者简介、图片等;2.音响设备:播放与诗文相关的音乐或音频资料;3.黑板:板书重点字词和诗句。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音乐,为学生营造一个田园风光的氛围,引出《四时田园杂兴》这首诗。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诗文,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随后,教师逐句解析诗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诗句。
3.操练(10分钟)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分析诗文中的关键字词和意境。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四时田园杂兴》优秀教案
(封面)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四时田园杂兴》优秀教案授课学科:授课年级:授课教师:授课时间:XX学校【教学目标】1、自主识字,并会正确书写。
2、随机渗透学习古诗的方法,会借助注释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主要意思。
通过看插图、想象画面等方式帮助学生体验意境,感受田园生活带来的情趣,体会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并能背诵古诗。
4、仿写诗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5、激发学生积累更多田园诗的兴趣。
【学习内容分析】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著名田园诗人范成大,本诗是他《四时田园杂兴》组诗60首中的具有代表性的一首,作者用清新的笔调将美丽的田园风光展现在我们面前,同时用衬托的手法写出了农民劳务的繁忙。
【学习者分析】1、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本课是六年级的语文课,由于小学生对新鲜事物好奇,容易接受新鲜事物,课前让学生搜集范成大的资料和图片,初步感知古诗内容,对范成大有初步的认识。
但由于小学生自制能力差,好动,缺乏耐心,有一定的自主性但不够强,学习靠兴趣,因此,教学时,巧妙利用多媒体渲染气氛,激发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学习本课之前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六年级学生自己已经能读通、读懂课文,有一定的阅读能力、表达能力、作文能力、分析感悟能力,因此教学中,让学生用读读、划划、说说、议议的方法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主动读议探究,从而体会农村农忙时农民的辛苦、劳累,激发学生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教学重点、难点】1、学习借助注释的方法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2、理解诗句,引导学生想象意境,感受田园生活带来的情趣。
【教学设计思路】这节课我尝试采用放手自学---共议交流的方法引导学生感悟课文内容。
在课上主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方法,通过读来理解感悟古诗。
先通过课前搜集资料以及结合老师提供的资料对作者范成大有初步的了解,然后借助图片和原有的古诗知识学习古诗,通过反复、多种形式的吟诵达到熟读成诵。
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四时田园-杂兴-稚子弄冰-村晚》教案
古诗三首四时田园-杂兴-稚子弄冰-村晚四时田园杂兴【教学目标】1、学会“昼”“耘”“绩”这3个生字,正确读写“昼夜”“耘田”“绩麻”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
默写古诗。
3、体会诗词的内容,体会诗人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领会诗歌的意境。
4、了解作者范成大极其“田园诗”与前朝的田园诗的异同。
5、进一步了解朗读诗歌的技巧,通过朗读和语言的品位欣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会诗歌的意境。
6、培养学生的古代诗歌的阅读鉴赏的能力。
【重点、难点】通过读体会诗意,领会感情,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准备本课生字卡片、课文朗读录音带、查找跟诗有关的资料、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诗歌是诗人生命的冲动,感情的倾诉:“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表”的诗词是语言的精华。
因而学习诗歌,要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体会诗人的感情,达到与诗人心灵相通,感情交融的地步,才会更好地领悟诗歌。
今天,咱们来学习一首诗,题目叫《四时田园杂兴》。
2、介绍作者:⑴你知道这首词的作者是谁吗?以前我们曾学过他写的诗,你还记得吗?你能为大家介绍一下范成大吗?(让学生自由说,可根据以前知道的或课前搜集到的资料知道多少就说多少。
)⑵介绍作者:播放“范成大的简介”资料。
范成大(1126~1193)南宋诗人。
字致能,号石湖居士。
吴郡(今江苏苏州)人。
绍兴二十四年中进士。
淳熙十年因,58岁病辞。
此后10年隐居石湖。
著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吴湖录》等。
范成大是一个关心国事、勤于政务、同情人民疾苦的士大夫。
他的忧国恤民的一贯思想在其诗歌创作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范成大的诗,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图景的作品成就最高。
范成大晚年作的组诗《四时田园杂兴》,是他田园诗的代表作品。
3、释题:“四时”“兴”是什么意思?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并猜想一下诗文会写些什么内容?〈〈四时田园杂兴〉〉共60首。
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组。
新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学设计全套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1. 古诗三首《四时田园杂兴》教案【教学目标】1. 自主识字,并会正确书写。
2. 随机渗透学习古诗的方法,会借助注释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主要意思。
通过看插图、想象画面等方式帮助学生体验意境,感受田园生活带来的情趣,体会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并能背诵古诗。
4. 激发学生积累更多田园诗的兴趣。
【学习内容分析】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著名田园诗人范成大,本诗是他《四时田园杂兴》组诗60 首中的具有代表性的一首,作者用清新的笔调将美丽的田园风光展现在我们面前,同时用衬托的手法写出了农民劳务的繁忙。
【教学重点、难点】1. 学习借助注释的方法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2. 理解诗句,引导学生想象意境,感受田园生活带来的情趣。
1【教学设计思路】这节课我尝试采用放手自学--- 共议交流的方法引导学生感悟课文内容。
在课上主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方法,通过读来理解感悟古诗。
先通过课前搜集资料以及结合老师提供的资料对作者范成大有初步的了解,然后借助图片和原有的古诗知识学习古诗,通过反复、多种形式的吟诵达到熟读成诵。
教师设计“仿写诗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最后引导学生读诗、背诗,并鼓励学生课下阅读名篇佳作,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释题,简介作者:1. 请同学们仔细看看这张图片,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话来形容一下眼前的这片风景。
(如果能用上自己积累的诗句,那就更美了!)这个地方叫石湖,正如同学们所说,是一个山青水秀,风景优美的好地方。
树木成荫,掩映着白墙黑瓦,再加上碧绿的秧苗,清澈的河水,金黄的菜花,还有自由嬉戏的野鸭,一派田园风光!这里是宋朝著名诗人范成大的家乡,他辞官后回到故乡住了十年,把这里的田园风光,这里的田园生活都写进诗里,写了60 首诗。
而且每首诗的题目都是一样的——(课件出示)跟老师念:《四时田园杂兴》(再读一遍)2. 板书课题,理解题意:2读诗首先要读懂诗题,“四时”指的就是一年四季,这个词语用的巧,把春、夏、秋、冬四个季节都包含在内了,仔细品味一下,还有哪个词用的也很巧?(杂兴)你很会品味,能说说你的理解吗?(杂兴这个词,其实就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的“随感”,各种各样的感受都可以。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四时田园杂兴》是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首古诗,描绘了农村不同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
本诗语言优美,富有诗意,通过阅读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和农民的辛勤劳动。
教学这首诗,可以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古诗阅读基础,对古典文学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理解古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方面仍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四时田园杂兴》,理解诗文内容,把握诗中的关键词句。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提高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和农民生活的热爱,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四时田园杂兴》,理解诗文内容。
2.难点:体会诗人的情感,理解诗中的意境。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诗文内容。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从而加深他们对诗文内容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诗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音乐等。
2.黑板:准备一块黑板,用于板书重点内容。
3.教材:准备足够的教材供学生阅读。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农村四季的景色,引导学生欣赏大自然的美景,激发他们对诗歌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四时田园杂兴》,让学生感受诗文的韵律美。
然后引导学生关注诗中的关键词句,如“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等,帮助学生理解诗文内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中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
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下册《四时田园杂兴》教育教学设计
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下册《四时田园杂兴》教育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四时田园杂兴》是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的一首古诗,描绘了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
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诗情画意。
通过学习这首诗,学生可以领略到中国古代诗歌的魅力,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农民的辛勤劳动。
同时,这首诗也涉及到一些农业知识,如种植、收割等,有助于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古诗阅读基础,对诗歌的语言、韵律有一定的认识。
但这首诗的意境深远,需要引导学生深入体会。
此外,学生可能对一些农业知识较为陌生,需要在教学中进行补充。
三.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这首诗。
2.理解诗的意境,体会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3.了解一些农业知识,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4.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这首诗,理解诗的意境。
2.难点:体会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了解一些农业知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世界。
2.问题驱动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深化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3.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音乐等教学资源。
2.准备农业知识的相关资料,以便在教学中进行补充。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音乐引导学生进入农村田园风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朗读这首诗,学生跟读,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然后教师逐句讲解诗句,解释生词,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句中的农业知识,如种植、收割等。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学生进行朗读、背诵练习,教师及时给予反馈,鼓励学生大胆表现。
5.拓展(10分钟)学生分组创作以“田园风光”为主题的诗歌,教师巡回指导,挑选优秀作品进行展示。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古诗三首-四时田园杂兴》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古诗三首-四时田园杂兴》教案一. 教材分析《古诗三首-四时田园杂兴》是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包含了三首描写四季田园景色的古诗。
通过这三首诗,学生可以感受到中国古代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同时,课文中的优美词句和韵律感也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到古诗的美妙。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古诗阅读基础,对古代文学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理解古诗的意境和韵律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引导他们感受古诗的美。
三.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能够体会古诗的韵律美,背诵课文。
3.能够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领会诗人的感情。
4.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创作。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古诗韵律美。
2.难点: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领会诗人的感情。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感受古诗的美。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深入理解课文。
4.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课文内容、图片、音乐等。
2.课文音频:准备课文朗读音频,方便学生跟读和欣赏。
3.相关资料:收集与课文相关的资料,以便进行拓展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展示四季田园景色,引导学生欣赏并进行话题引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四季的田园景色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三首描写四季田园景色的古诗。
”2.呈现(10分钟)呈现课文,引导学生朗读。
学生在朗读过程中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教师适时进行指导,纠正发音,讲解生字词。
3.操练(15分钟)学生跟读课文音频,模仿朗读技巧。
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随后,邀请学生上台进行朗读展示,给予表扬和鼓励。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五年级下册《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是部编版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所作,描绘了农村春天的景色和农民的劳动场景。
诗中通过描写田园、村庄、麦田、鸟儿等自然景物和农村生活,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
教材安排这首诗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受田园风光,体会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同时培养学生的朗读和理解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他们能够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理解诗文内容。
但学生在理解诗中的意象和情感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图片展示等方式,感受诗中的田园风光,体会诗人的情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理解诗中的意象和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田园风光,培养对自然的热爱,提高审美情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诗文内容。
2.难点:体会诗中的意象和情感,感受田园风光。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
通过图片展示、朗读、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感受诗中的田园风光,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课文课件,包括课文内容、图片等。
2.准备与课文相关的背景资料,如诗人范成大的简介、宋代农村生活的图片等。
3.准备课堂讨论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田园风光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激发他们对诗歌的兴趣。
然后简要介绍诗人范成大及其这首诗的背景。
2.呈现(10分钟)让学生朗读课文,注意指导生字的发音。
在学生朗读过程中,教师适时呈现诗中的意象,如村庄、麦田、鸟儿等,帮助学生理解诗文内容。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诗中的意象和情感。
如:“诗中的村庄、麦田、鸟儿等景色给你什么感受?诗人是如何表达他对这些景色的喜爱的?”学生回答后,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优质课教案
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优质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是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课文描绘了农村四种不同的季节景色,展现了田园生活的美好。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欣赏田园风光、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等。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诗歌有一定的接触和了解。
但对于描绘农村生活的诗歌,部分学生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感受田园风光的美好。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农村四种季节景色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欣赏等方式,感受田园风光的美好,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农村生活、珍惜大自然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2.难点:感受课文中所描绘的田园风光的美好,体会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美好的田园氛围,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文内容。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课文内容、生字词、图片等。
2.图片:准备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如田园风光、农作物等。
3.音乐:选择一首与课文氛围相符的音乐,营造美好的课堂氛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田园风光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并提问:“你们看过这样的景色吗?在哪里看到的?”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激发学生对田园风光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课文的内容。
然后引导学生跟读,注意发音和语气。
接着,教师逐段讲解课文,解释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的主要内容和作者背景。
2.能背诵并理解诗文内容,感悟其中的哲理。
3.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感悟力。
4.培养学生对农耕文化的兴趣,增进对传统文学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诗文内容及分析。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理解诗文内容,把握诗歌的意境。
2.难点:领会诗人的情感和表达方式。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通过简要介绍唐代诗人杜甫及其代表作品,引出《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的背景。
2. 学习与分析让学生阅读诗文,了解其主题和表达方式。
教师逐句讲解,引导学生分析诗歌意境。
3. 朗读与表演分组进行诗歌的朗读和表演,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第二课时1. 复习回顾上节课的内容,让学生互相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2. 深入分析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分析诗文中的意象和抒情内容,讨论诗人的情感表达手法。
3. 创作组织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创作相关诗歌或乐曲,体会诗歌创作的乐趣。
第三课时1. 分享学生进行作品分享,相互欣赏和评价。
2. 总结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和体会。
五、教学反思与评估通过学生的参与和表现,评估教学效果,根据学生的理解程度和表现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延伸安排学生进行有关杜甫其他作品的阅读与分析,拓展学生的文学视野。
七、教学资源1.《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诗文2.PowerPoint演示3.诗歌朗诵录音以上是关于《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优美的诗歌作品。
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优质课 教学教学设计
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优质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够理解诗词《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的内容。
2.掌握古代诗词的韵律和表达方式。
3.能够理解诗句中的意境与情感。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提高语文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对古代诗词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情感目标1.让学生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并朗读诗词《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2.分析诗句中的意境与表达。
教学难点1.理解诗句中的抽象意境。
2.领悟古人对大自然的感悟和赞美。
三、教学准备1.课件:包括诗词的全文展示以及相关图片和备注。
2.板书内容:诗词标题、关键词、主要情感。
3.录音播放设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短视频展示大自然的美景,引入《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的主题,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2. 学习诗词(15分钟)让学生跟读四时田园杂兴,帮助学生理解诗词内容,探讨诗句中的意境和表达方式。
3. 音乐欣赏(10分钟)播放与诗词主题相关的音乐,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诗歌的意境与情感。
4. 诗歌鉴赏(15分钟)分组让学生交流对诗词的理解和感受,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诗歌的理解。
5. 总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学习诗歌的重要性和美丽之处。
五、教学后续激发学生对古代诗词的兴趣,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创作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诗歌创作的乐趣。
六、教学评估通过课堂讨论、学生表现和书面作业等形式进行评估,以了解学生对《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七、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的亮点•利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
•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2. 教学不足与改进•可以增加互动环节,让学生更加积极参与。
•需要更多关注学生的个性化表达,给予更多空间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想法。
四时田园杂兴-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四时田园杂兴-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课文中的生词、词语、短语和句子;2.能理解课文大意、抓住重点细节,初步体会课文的意境;3.能制定朗读计划,提高口语表达能力;4.能进行思辨与感悟,增强思维和情感体验。
二、教学重点1.品味小诗文的表现艺术;2.学习抒情表达的技巧;3.发挥课文的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1.意境的理解和表现;2.内容的思辨和感悟。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教师向学生介绍课文《四时田园杂兴》;2.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兴趣;3.引导学生通过联想、想象等方式,进入课文情境。
第二步:阅读及朗读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2.随机安排学生朗读课文,鼓励大声朗读;3.教师和同学互相评价,提出建议,纠正发音问题;4.每位学生至少朗读一篇,鼓励加分朗读。
第三步:理解及解读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语言和意境;2.指导学生掌握重点难点,重视生词、句式、修辞手法等的理解;3.利用分组问答、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第四步:表现艺术1.向学生展示相关图片、音频或视频资源,让学生感受到课文中的表现艺术;2.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画面,从而提高表现能力;3.鼓励学生改编课文,体验一下诗歌表达的力量。
第五步:综合掌握1.分组演绎或口头表达课文内容,展示学生一天之内的阳光明媚、雨雪霏霏、芳香四溢、夜色静谧等文化形象;2.让学生领略诗意和人文风情,发挥想象力,尝试各种表现方式;3.教师评选优秀表现的同学,并给予表扬。
五、课后练习1.复习课文,自行制定朗读计划,每天跟读一遍,直到熟练为止;2.设计情景模拟,自己表达自己的田园想象世界,用诗句来表达对田园生活的热爱;3.组织课外阅读活动,鼓励学生自主挑选与田园文化相关的书籍、图片、资料,丰富自己的知识。
六、拓展延伸1.在文化课课程中深入学习田园文化及其历史渊源;2.组织赏花、赏景、采摘活动,体验真正的田园风光;3.学生自行参考相关书籍,制作田园文化知识小册子,收集记忆、梳理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
3.感受田园劳动生活,体会人们生产劳作的辛苦。
教学重点:
1.认识9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
2.理解诗句,引导学生想象意境,感受田园生活和情趣。
教学过程:
一、激趣入诗
1.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我们学过的古诗夏日吗?齐背夏日今天我们再来学习范成大写的一首诗。
板书课题,学习“杂”,组词,理解“兴”:兴致,兴趣。
引申为即性创作,这里指即性创作的作品。
1.了解作者生平范成大(公元1126—1193年)——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平江吴郡(今江苏吴县)人,南宋诗人
2.释题四时田园杂兴:诗人晚年写了一组四季田园杂感诗,共60首,分为“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四时五组,每组12首。
都是描写的乡村生活。
这里选的是“夏日”的一首。
3.激趣
师:古代有许多关于描写田园的诗歌,为什么这么多的诗人对农村生活这么情有独钟呢?让我们一起读读这首诗,走进诗人所营造的田园世界吧!
二、学习生字
1.教师范读,让学生听清每个字的读音。
2.教师领读。
3.学生自由读诗,一边读诗,一边画出生字,并借助拼音或字典,注意把字音读准,把诗读流
利。
4.师指名读并评价。
“杂”是平舌音,“织、昼”是翘舌音,“供”是多音字,担任,从事。
可让学生通过查字典来弄懂字义后,再让学生明确它在本课读音。
5.小组内自学生字并交流。
(可关注学生已有识字的基础,再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来识字:部件组合、编字谜、找朋友等方法识记,也可以用字理识字的方法来识记。
如“耘”,“耒”是古代一种松土的农具,汉字中凡带“耒字旁”的字,都与农具或农作有关。
)
6.朗读背诵.。
采用多种形式,师生接读,男女读,组合读,配乐读,想象读,竞赛读,齐读。
(在指导朗读时,要遵循七言诗的规律,同时注意重音。
)
三、感知初步
师:同学们,古诗语言简练,含义深远,读起来不容易理解,但要学好它也不难,关键是理解句子中关键字,我们现在以小组为单位,借助老师的资料来进
行学习,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如遇到不懂的地方打上一个问号,我们等会交流。
注释]
1.杂兴:随兴写来,没有固定题材的诗篇。
2.耘田:除草。
3.绩麻:把麻搓成线。
4.各当家:各人都担任一定的工作。
5.未解:不懂。
6.供:从事,参加。
小组学习,师巡视,可参与其中。
(全班交流,质疑)
师小结:
同学们要相信自己,通过自己的学习,就能解决问题。
谁来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
(生说)理解了意思,这样读起来就更加有味道了。
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边读边想象诗句所描写的情景。
四、拓展品读
1.拓展视野,进一步感受
(过渡)师:田园生活其乐融融、充满情趣,难怪许多诗人以田园生活为题材,留下诗作。
现在我们再来读读范成大所写的田园诗。
师:是啊!在田园诗人的笔下,乡村是那么恬美、秀丽,字字都洋溢着一种和平、宁静的气氛。
那里的人民过着俭朴而充实的生活,就连小孩都那么惹人喜爱。
同学们课下可以搜集、品读田园诗。
五、作业
搜集田园诗歌,可制成书签,配上文字或者图画。
板书设计:
四时田园杂兴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夏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