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苏轼文学理论
苏轼和北宋的文学理论批评
《六一诗话》:“梅圣俞语余曰:‘诗家 六一诗话》 梅圣俞语余曰:‘ 虽率意而造语亦难。若意新语工,得前人 所未道者,斯为善也。必能状难写之景如 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 矣。’” 矣。’” 这和刘勰的“ 这和刘勰的“情在词外曰隐,状溢目前曰 秀”思想是一致的。是对诗歌意境理论的 进一步认识。
二、梅圣俞的文学思想 1、“因事有所激,应物兴以通” 因事有所激,应物兴以通”
《答韩三子华韩五持国韩六玉汝见赠述诗》: 答韩三子华韩五持国韩六玉汝见赠述诗》 “圣人于诗言,曾不专其中,因事有所激,应物 兴以通。自下而磨上,是之谓国风;雅章及颂篇, 刺美亦道同。不独识鸟兽,而为文字工。屈原作 离骚,自哀其志穷,愤世嫉邪意,寄在草木虫。 迩来道颇丧,有作皆言空;烟云写形象,葩卉咏 青红;人事极谀谄,引古称辩雄;经营唯切偶, 荣利因被蒙。遂使世上人,只曰一艺充,以巧比 戏弈,以声喻鸣桐。嗟嗟一何陋,甘用无言终!” 戏弈,以声喻鸣桐。嗟嗟一何陋,甘用无言终!”
他在《答谢民师书》中说:“ 他在《答谢民师书》中说:“孔子曰: ‘言之不文,行而不远。’又曰:‘辞, 言之不文,行而不远。’又曰:‘ 达而已矣。’ 达而已矣。’夫言止于达意,即疑若不文, 是大不然。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 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 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者乎?是之谓辞达。 辞之于能达,则文不可胜用矣。” 辞之于能达,则文不可胜用矣。”
第四章 苏轼
第二节 苏轼的文论和散文
苏轼的文学思想是文、道并重。 苏轼在强调文章的道德意义和政治作用的同时,还 认为文章如‚精金美玉,市有定价‛,重视文的重 要性和文学的艺术特征。他反复强调‚辞达‛: ‚辞至于达,足矣,不可以有加矣。‛ ‚辞至于能达,则文不可胜用矣。‛ ‚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 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答谢 民师书》)
一、苏轼‚以诗为词‛的基本特征
1、苏轼的词有更大的艺术创造性,它进一步 冲破了晚唐五代以来专写男女恋情、离愁别 恨的旧框子,扩大了词的题材,提高了词的 意境。他把诗文革新运动扩展到词的领域里 去,使词摆脱了仅仅作为乐曲的歌词而存在 的状态,成为可以独立发展的新诗体。
苏轼首先在理论上打破了诗尊词卑的传统观念,推 尊词体。认为诗词同源,词‚为诗之苗裔‛。他以 诗为词,将诗的表现手法移植到词中,用歌词反映 了以前词人所没有反映过的广阔的内容。凡是能够 用诗来写的题材和主题,他都能用词来表达。于是 词就不仅可以用来伤离念远、说爱言情,而且用来 怀古、咏史、说理、谈禅,甚至还可以抒发怀乡爱 国的情感,真正是‚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 (刘熙载〈艺概〉卷四)了。
2、决定于词的内容,苏轼在语言上也一变花 间词人镂金错采的风格,多方面吸收陶渊明、 李白、杜甫、韩愈等人的诗句入词,偶然也 运用当时的口语,给人一种清新朴素的感觉。 发展了词的语言,突破了音律上的束缚,不 再为迁就声情而改变文情,形成了前无古人 的诗人之词。
在两宋词风转变过程中,苏轼是关键人物。王 灼《碧鸡漫志》卷二说:‚东坡先生非醉心 于音律者,偶尔作歌,指出向上一路,新天 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
第四章 苏轼
第一节 苏轼的生平
《后汉书〃范滂传》 ‚吾昔有见于中,口未能言,今见《庄子》, 得吾心矣。‛ 《刑赏忠厚之至论》 : ‚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 ‘杀之。’三。尧曰:‘宥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文学理论特征刍议
20 G2年 第 2 期 第 2 6卷 ( 总第 1 0 ) 1期
J ml
沈阳师范学院学报 ( 会科学版 ) 社
Sh n a g No ma i est S ca  ̄e c i o ) ey n r l Un v r i y( o i S n eEd t n l i
颇有 建 树 , 及 散 文 、 词 、 画 、 法 等 诸 多 领 域 涉 诗 绘 书 ( 苏轼理 论的 正确称 渭 应是“ 艺术 理论 ”但 因其 主要 , 体 现为 文学理 论 , 多 于文学创作 具有 指导 意义 , 且 故 本 文简称 为‘ 文学理 论 ” 对 苏轼理 论观点 的梳 理 、 j
要 , 是 苏轼 奉凡 个 性特 征 的反 映 更
[ 幕t 词) 苏 轼 } 学理 论 ; 征 } 成 方 式 文 特 轴 [ 豳 分娄 号) 15 [ 中 0 文献标 识码 ] [ A 文章 鳙 号 : 0 05 2 (02 0—0 00 10 —才华 超卓 的著 名文学家 和文 坛领 袖, 不仅 在创作 方 面取得 了巨大成就 , 而且 在理论 上
文学 的兴趣 , 主要 是在 写作新 体 古文 , 而不仅 仅是 为 宣传 儒家 的教 义 学 家的“ 理 载道 则不 同 , 首要 目 其
标在 学道 , 于道有得 , 也就不 重视文 丁 。他们 完全把 “ ” 文 当作 载“ 的工具 。苏 轼正面批 判 道学家 文学 道 观点 的文字不 多 , 从 以他 为 首 的“ 党 ” 以程 颐 但 蜀 与
为 代表 的“ 洛党 ” 的诸 多不 合 , 以及 理 学 家们 对 他 的 文 学剖作 的种 种指 责 ( 朱 子 语 类 》 如《 卷八 载朱 熹批
评苏轼“ 待作文时, 旋去讨过遭来放人里面 , 此是他
苏轼的文学思想
苏轼的文学思想墨痕澹处,卧观云岭——浅析苏轼的文学思想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
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和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在文学历史的长河中实为一颗璀璨的明珠。
苏轼素喜蜀学,曾自述云:“孔老异门,儒释分宫,又于其间,禅律交攻。
我见大海,有此南东,江河虽殊,其至则同。
”(《祭龙井辩才文》)可见其思想实则儒释道浑融,中庸至和。
故其行事著文,皆通脱而旷达,虽值党争剧烈,仕途坎坷,然其自由精神不改,“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清幽疏旷而不失执著,正是一个大写的真人!而儒、道、佛三家思想的影响下,苏轼具有着有别于一般文人骚客的超然物外的旷达态度和自然天成的文学思想,。
那么,下面便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探微,以期略窥其妙旨。
一、道艺相合,辞以达意。
苏轼在文学创作的“知”和“能”、“道”和“艺”的关系上,有着十分可贵的见解,他认为,创作的实现是“道”和“艺”的结合,即:“有道有艺。
有道而不艺,则物虽形于心,不形于手”(《书李伯时山庄图后》)。
并将“道”,“艺”关系转化为实际创作时的“心”、“手”关系:“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和手者乎?”他的这一思考是相当深入的,在艺术思维的过程中,外界的客观物象转化为主体心中的审美形象和意象,并最终表现为物态化的图画和语言文字。
在这一基础上,苏轼又提出了著名的“辞达”观点。
孔子曾说“言之不文,行而不远”和“辞,而已矣”,这是着眼于宣传效果而要求文辞通达。
苏轼则在他的《答谢民师书》中对其做了创造性的阐释和发挥:“夫言止于达意,疑若不文,是大不然。
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和手乎?是之谓词达,词至于能达,则文不可胜用矣。
”这里提出,辞的表达是意,作者做到“辞达”,首先是摆脱任何偏见的束缚,使作品能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感情,表现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在万千世界变化无定的物象中,表现事物的本质。
苏轼的哲学观与文艺观
苏轼的哲学观与文艺观目录导论上篇苏轼的哲学观第一章《东坡易传》中的哲学观第一节宋学与蜀学概说第二节《东坡易传》的宇宙生成论第三节《东坡易传》的存在论第四节《东坡易传》的情本论第五节《东坡易传》的经世论第二章苏轼儒学思想中的哲学观第一节苏轼的人性论第二节苏轼的《中庸》论第三节苏轼的仁德礼法论第三章苏轼庄禅思想中的哲学观第一节苏轼的庄学思想与其道论第二节苏轼庄学思想中的自然观与生命观第三节苏轼的禅学思想与其哲学观(一)苏轼与佛门弟子的交往(二)苏轼对待佛教的诋斥态度(三)佛学对苏轼的影响以及苏轼的佛学思想第四章苏轼的生命实践与他的哲学观第一节黄州时期:“自由人格”一、“吾非逃世之事,而逃世之机”——对待佛老及心灵的态度二、超越与执著——对待现实的态度三、“散人耶?拘人耶?”——对传统人格的超越第二节岭海时期:“审美人格”一、“身世永相忘”——对既往生活的反思二、“思我无所思”——人生的审美化三、“吾生本无待”——生命的意义在于过程第三节苏轼生命实践的哲学文化意蕴一、“也无风雨也无晴”——构建精神家园二、“也知造物有深意”——苏轼文化人格必然性第五章苏轼的文学创作与他的哲学观和文艺观第一节中唐至北宋的审美嬗变与苏轼文学创作的意义第二节苏轼“为词立法”的历史文化动因第三节苏轼的山水诗与苏轼的哲理化人格下篇苏轼的文艺观第六章苏轼的文艺本原论第一节“不能不为之’的心灵本原论第二节“无不尽意”的审美本体论第三节“诗是穷人物”的文艺本质论第四节苏轼、朱熹文艺本原论之比较第七章苏轼的创作论第一节“身与竹化”、“合于天造,厌于人意”:艺术创作的本体论第二节“冲口而出”和“随物赋形”的创作方法论第三节“有道有艺”、“辞达”:艺术创作的表现论第四节苏轼、朱熹的文艺创作论之比较第八章苏轼的艺术风格论第一节“自然”:苏轼的风格美学第二节“平淡”:苏轼的审美追求第三节“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苏轼的艺术精神论第四节“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苏轼的意境论第五节苏轼、朱熹艺术风格论之比较第九章苏轼的鉴赏批评论第一节“寓意于物”:苏轼的审美鉴赏论第二节苏轼的鉴赏批评实践论析第三节“诗须要有为而作”的儒学批评论第四节苏轼、朱熹的鉴赏批评论之比较结束语摘要:苏轼“自然”文艺观与创作中“自然”与“经营”的矛盾一直引人关注,但从文体角度的讨论则较为少见。
文学讲稿苏轼
苏轼其人1.导语清代学者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自序》中曾言:“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
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古代历史上的每个阶段,都有其代表性的文学样式,宋代文学成就最高的是词,词又有婉约、豪放之分,说到豪放一派,我们自然就会想到在词史开豪放的一派的苏轼。
2.苏轼其人苏轼(1037-1101),字子瞻(瞻:往上或前看;轼:古代车厢前面用作扶手的横木。
杜甫,字子美;李白,字太白;韩愈,字退之,儒家中庸之道,过犹不及,怨而不怒,哀而不伤),号东坡居士(白居易,香山居士;李白,青莲居士;李清照,易安居士),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人),22岁和苏辙同中进士,谥文忠。
曾任翰林学士,时人称苏学士;身为长子,人称苏长公,其弟苏辙人称苏少公。
他在政治上主张慎重,反对王安石新法(出身地主阶级),但他历任地方官吏,对人民生计颇为关怀。
著有政绩。
在文学几个方面都有杰出贡献,其作视野广阔,风格豪迈,个性鲜明,意趣横生。
由于屡遭贬斥,作品往往流露出达观放任,忘情得失的思想。
有《苏东坡集》、《东坡乐府》。
苏轼到底长什么样?无人得知,但我们可作一翻粗略的考证。
初中课文有一篇魏学伊的《核舟记》,其中有一句“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髯指两颊上的胡子,由此可断定苏有络腮胡子,时人戏称“苏胡子”。
苏轼与妹苏小妹曾有一段趣闻:苏小妹才高八斗,美貌如花,但有个缺陷,额头比较大(大奔头),苏轼赋诗嘻之“脚踪未出香房内,额头先到画堂前”意即苏小妹人在卧室里,准备到客厅,结果人没进来额头先进来了。
苏小妹气不打一处来,立即赋诗还以颜色“去年一滴相思泪,今年始流到腮前”苏东坡去年流了一滴相思之泪,流呵流呵,经过漫长的旅程,到今年才流到腮边,言其脸长(马脸)。
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有言:“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文章有多种体式,有诗,有词,有赋,有文,很少有人能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而苏轼却样样俱佳。
苏轼的思想理论与艺术特征浅析
苏轼文的思想理论与艺术特征浅析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后人称之为苏东坡。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他的家庭富有文学传统,祖父苏序好读书,善作诗。
父亲苏洵是古文名家,母亲程氏有知识且深明大义。
苏轼是我国北宋著名的大文学家,在诗词文等方面都有杰出成就,是我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又影响深远的文化名人。
“以诗书礼乐之教转化其风俗,变化其人心,听书声之琅琅,弦歌四起,不独‘千山动鳞甲,万谷酣笙钟’,辟南荒之诗境也。
”王国宪在《重修儋县志叙》中评价这样苏轼。
在苏轼的文中,他较多的推崇韩愈和欧阳修,他认为韩愈“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又认为欧阳修”论大道似韩愈“,”记事似司马迁“,苏轼的文学思想就是文道并重。
他的文章都是兼从文、道两方面着眼的。
首先苏轼认为文章的艺术具有独立的价值,如“精金美玉,市有定价”,文章并不仅仅是载到的工具,其自身的表现功能便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一种高级形态:“物固有是理,患不知之,知之患不能达之于口与手,所谓文者,能达是也。
”而这些技巧,决不是随心所欲地发挥奇思异想就能有的,而是严格遵循艺术科学的自身规律(“理”),在艺术实践中经过艰苦磨练才能得到的。
苏轼在谈文论艺是屡次提到“随物赋形”,也就是说,客观存在的事物是什么样子,就该给它写成什么样子,不同事物就该写出它们种种不同的样子。
另一方面,苏轼心目中的道不尽限于儒家之道,而是泛指事物的规律。
所以苏轼主张文章应该像客观世界一样,文理自然,姿态横生。
他提倡艺术风格的多样化和生动性,反对千篇一律的统一文风,认为那样会造成文坛“弥望皆黄茅白苇”般的荒芜。
世间万物虽然千变万化,但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事物的发展都有一定的法度。
因此,他极力提倡“自然论”的文艺观,提倡“无意为文”,反对搜索枯肠,要为作文而作文。
他不但要求艺术创作要自然而发,还要求创作要自然而成。
他曾在《<南行前集>叙》中写道:“夫昔之为文者,非能为之为工,乃不能不为之为工也。
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修订本)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苏轼和北宋的文学理论批评)
第10章苏轼和北宋的文学理论批评10.1 复习笔记一、北宋初期的时文与古文之争(一)理学与禅宗之学1.由于北宋初期政治局面的相对稳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儒学复古主义思潮又有了新的发展,而且演变为持续数百年的宋明理学,成为封建社会后期的统治思想。
2.随着民族矛盾、社会矛盾的逐渐激化,人民苦难的加深,佛教特别是禅宗之学,也有了大的发展,广泛地流行于社会各个阶层。
3.理学把文学当做宣传礼教的工具,在文与道的关系上重道轻文,甚至只讲道而不讲文;禅宗则和庄学相结合,追求超脱现实、玲珑透彻的艺术境界,特别强调含蓄深远的艺术美的创造。
这两种文学思想的矛盾、融合和交叉发展,遂成为宋元明清文学思想发展的一个基本特点。
(二)北宋时文与古文之争从根本上说,是重政教还是重艺术的不同主张的分歧。
1.宋初盛行的“时文”,是指模仿五代的“今体”。
五代文体是学习晚唐李商隐的,但侧重于讲究声律对偶。
“今体”之名源于李商隐的《樊南甲集序》,它是与“古文”相对而说的,其特点是“好对切事,声势物景,哀上浮壮,能感动人”。
这是指以四六骈偶为基础的一种偏重艺术形式美文体。
2.随着儒学复古主义思潮的深化,提倡古文的理论与实践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从而开展了对西昆派诗文的激烈批评。
二、欧阳修的“穷而后工”论和梅尧臣的“平淡”论(一)欧阳修及其理论1.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
是北宋前期文坛领袖。
2.欧阳修的理论:“穷而后工”(1)“穷”,主要是指政治上穷达之“穷”,而不是指生活上的穷困。
即指有理想、有抱负的文人,政治上不得志,受排挤、遭迫害,隐身江湖草野山林田园,借诗文来寄托其济世安民壮志,抒发对现实黑暗的怨愤不满以及种种忧思、苦闷、压抑、感慨之情。
(2)他在主张“道胜”的同时,又十分重视文的修饰。
“工”,就包含着他对艺术上精益求精的追求。
在内容和形式关系上,他既肯定内容的主导作用,又充分注意形式的重要性及其相对的独立性(二)梅尧臣及其理论1.梅尧臣:字圣俞,宣州宣城(今安徽宣城)人。
苏轼文学研究述略
苏轼文学研究述略苏轼文学研究述略2007-02-10 16:48:33内容提要本文回顾了本世纪二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以来国内苏轼文学研究的进展。
根据各个时期研究的主要特点,将其发展历程大致分为五个阶段,并着重介绍了九十年代学者们运用新方法,从新的角度对苏轼人生观、文艺观及其诗、词、文赋等诸多方面进行研究的主要成果。
关键词苏轼文学研究研究进展***苏轼一直是现当代古典文学研究关注的焦点。
据粗略统计,从本世纪二十年代到现在,国内各报刊发表的苏轼文学研究论文数量可以千计,涉及面相当广泛。
在资料搜集、笺注、考辨、鉴赏、评论等各个方面均取得了一定成绩。
本文就其研究的主要情况分阶段简述于下。
一、本世纪二十年代——1949这一时期沿袭了传统的研究方法,对苏轼诗词的风格、特色以及渊源等问题都有所涉及。
如张尊五《东坡文学》(《国专月刊》1937年5月)详细评述了苏轼诗词的风格特色、渊源、流派及影响,其《东坡行实录》(《国专月刊》1937年4、5月)记述了苏轼的生平事迹,材料详实,体现了重材料、述评相结合的特色。
赵宗湘《苏诗臆说》(《国专月刊》1936年12月)分析了苏轼的风格是“豪放奔肆,婉约清丽兼而有之”,认为“东坡受李杜之影响较深,韩刘之关系为浅,此外陶渊明韦苏州王右丞诸家,予东坡之助力亦大”。
严恩纹《东坡诗渊源之商榷》(《文史杂志》1945年第1期)认为苏诗渊源于韩愈、刘禹锡、李白、白居易、杜牧。
张尊五《东坡文学》认为苏诗的来历以陶李及佛经(华严维摩圆觉之经)为最显著,并将苏轼与李白作比较。
关于苏词的论文也颇多,一些研究者对苏词“短于情”、“不协音律”的观点表示了质疑,充分肯定了苏词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梅诚《苏东坡词的研究》(《中日文化》1941年5月)认为论文学成就苏词的地位在诗文之上,不受“词为艳科”的约束。
张尊五《东坡文学》认为苏词变婉约为正宗词风,开辟了词的新气象,并比较了柳永与苏轼词的风格特色,认为苏词为北派之祖。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苏轼和北宋的文学理论批评》课件
意境的构成及核心特征等问题。
四、梅尧臣“平淡”论
《读邵不疑学士诗卷杜挺之忽 来因出示之且伏高致辄书一 时之语以奉呈》:作诗无古 今,唯造平淡难。
《依韵和晏相公》:因吟适情 性,稍欲到平淡。
黄庭坚《与王观复书》: 但熟观杜子美到夔州后 古、律诗,便得句法: 简易而大巧出焉,平淡 而山高水深,似欲不可 企及。文章成就,更无 斧凿痕,乃为佳作耳。
“辞达”原表示 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苏轼用来表示艺术创
作的认识和实践 问题。
辞达:认识了解创作对象并具有高超的艺术表现能力
二、论艺术构思中的“虚静”、“物化”和“妙观逸想”
《送参寥师》 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 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 阅世走人间,观身卧云岭。 咸酸杂众好,中有至味永。 诗法不相妨,此语更当请。
· 第二节 欧阳修的“穷而后工”论和梅尧臣的“平淡” 论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 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
《欧阳修全集》全六册, 中华书局2001年出版。
一、“穷而后工”论
• 欧孟東野序
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
》:大凡物不得其
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
平则鸣……人之于
《书王知载朐山杂咏后》:诗者,人之情 性也,非强谏争于廷,怨忿诟于道,怒邻骂坐 之为也。
《答洪驹父书》:《骂犬文》虽雄奇,然 不可作也。东坡文章妙天下,其短处在好骂, 慎勿袭其轨也。
儒家传统诗教说。
二、诗歌创作“以理为主”,有精博的学问为基础
《与王观复书》:好作奇语,自是文章病。 但当以理为主,理得而辞顺,文章自然出群 拔萃。观杜子美到夔州后诗,韩退之自潮州 还朝后文章,皆不烦绳削而自合矣。 《 论作诗文》:词意高胜,要从学问中来尔。 《与徐师川书》:诗正欲如此作。其未至者, 探经术未深,读老杜、李白、韩退之诗不熟 耳。
宋代文论之一:苏轼诗文理论
生平、性格与思想
苏辙《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 其于人,见善称之,如恐不及;见不善斥之,如
恐不尽;见义勇于敢为,而不顾其害。用此数困于 世,然终不以为恨。 苏辙 《东坡先生墓志铭》: 初好贾谊、陆贽书,论古今治乱,不为空言。既 而读《庄子》,喟然叹息曰:“吾昔有见于中,口 不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后读释 氏书,深悟实相,参之孔、老,博辩无碍,浩然不 见其涯也。
第二讲 苏轼的诗文理论 诗文理论内容
二 、崇尚自然行文,反对雕琢 束缚 (诗文) 苏轼《答谢民师书》: 所示书教及诗赋杂文,观之熟矣。大略如行云流
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 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 2、总结 在掌握规律基础上的自由创造 自由自然,如行云流水 符合文理 按规律办事
凡文字,少小时须令气象峥嵘,彩色绚烂。 渐老渐熟,乃造平淡。其实不是平淡,绚烂 之极也。汝只见爷伯而今平淡,一向只是此 样,何不取旧时应举时文字看,高下抑扬, 如龙蛇捉不住,当且学此。只书学亦然,善 思吾言。
பைடு நூலகம்
第二讲 苏轼的诗文理论
诗文理论内容
三、追求有“至味”的平淡 (诗)
2、总结 纯朴简洁的方式表现丰富深刻的内容。枯淡简朴
第二讲 苏轼的诗文理论
诗文理论内容
三、追求有“至味”的平淡 (诗)
1、文献: 苏轼《书黄子思诗集后》 : 苏、李之天成,曹、刘之自得,陶、谢之超然,
盖亦至矣。而李太白、杜子美以英玮绝世之姿,凌 跨百代,古今诗人尽废;然魏、晋以来,高风绝尘, 亦少衰矣。李、杜之后,诗人继作,虽间有远韵, 而才不逮意。独韦应物、柳宗元发纤秾于简古,寄 至味于淡泊,非余子所及也。
第二讲 苏轼的诗文理论 诗文理论内容
第三章 苏轼
第三章苏轼第一节苏轼的生平和思想一.家世: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今四川眉山市)。
苏轼出生于一个富有文化教养的家庭。
其远祖为唐代文章四友之一的苏味道,曾任眉州刺史,其时苏氏始定居眉山。
苏轼祖父苏序虽然为一介布衣,却“读书务知大义”,“诗多至千余篇”。
父亲苏洵“为人聪明,辨智过人”,但年轻时不屑于“属对声律”的时文,不愿意走科举求仕的道路,至27岁始发愤读书,“遂通六经、百家之说,下笔顷刻数千言”。
苏母程氏,是一个善良而有知识的女性,曾经以丰富的历史知识教导苏轼兄弟为人之道,如苏轼十岁的时候,程氏给他讲《后汉书·范滂传》(苏辙《东坡先生墓志铭》)。
母亲程氏读《后汉书•范滂传》,为范滂母子的高风亮节和不幸遭遇,慨然叹息。
苏轼在对母亲说:“如果有一天我也做一回范滂,母亲能够答应吗?”程氏说:“你能够做一个范滂那样有操守,有志向的人,我就不能做一个范滂母亲那样的人吗?”范滂是东汉的名士,《后汉书•范滂传》说:“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敦厚﹑质朴﹑逊让﹑节俭,“少厉清节,为州里所服”的人,却惨遭党锢之祸。
范滂被逮捕下狱时,与母亲诀别,范母大义相劝,说:“你与天下名士齐名,我为有你这样的儿子而感到高兴。
”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苏氏两兄弟得到了极好的早期教育。
二.生平和思想鉴于苏轼一生与政治紧密相关,其生平和思想联系紧密,故我们这里综合讲述。
我们拟将苏东坡的生平分为三个时期来讲述。
1、读书成长期(1037——1056年)生平:1056年(嘉佑元年)之前,苏轼是在自己的家乡度过的。
这位天才作家在少年时代就已经展露出了不可逼视的光芒。
八岁时他在乡塾读书时,朝廷中范仲淹等改革派和吕夷简等保守派进行斗争,石介支持范仲淹创作了一首《庆历圣德诗》,此诗传到眉山,苏轼对范仲淹、韩琦、富弼、欧阳修等改革派是不胜向往。
他十岁时所写的文章就已能敌过成人。
到了二十岁,他已成为了一个“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的作家了。
试论苏轼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试论苏轼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苏蔓李学林“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当此千古绝唱的歌吟者蒙冤而逝九百载时,苏轼——北宋年间中国文坛上最耀眼的巨星,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并未随时光而消逝。
然而,世人对其作品的审美赏析似乎远胜于对其文化内涵的体认。
因此,苏轼对中国文化精神的贡献问题,一直是研究的薄弱之点。
一、苏轼与古代文学的人文主义精神北宋是中国封建时代文化精神演变进程中的一个转折点。
其典型标志是,儒家学说此时逐渐发展为一种更为严密精致的理学理论体系。
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强化了中华民族的气节和道德情操,塑造了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
理学的文化精神更具有鲜明的世俗性、平民性的特点。
因此,理学在性质上不同于西欧中世纪基督教文化,却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有着更为相拟的特点,其人文主义精神十分突出。
理学的出现,使两宋文化呈现出明显的人文主义的时代特点。
正如美国史学家们所评价的那样:“宋朝不仅在政府和社会组织方面,而且在思想、信仰、文学、艺术方面,还有在通过印刷术普及学术方面,都标志着近代的到来。
这是人文主义的时代,一个同时是诗人、艺术家、哲学家的学者政治家的时代。
”(威廉·兰格主编《世界史编年手册》,古代和中世纪部分,三联书店1981年版,第666页)然而,现学又是以“天理”为核心范畴的学说。
在理学倡导的“存天理、灭人欲”的口号下,人性被完全道德化,人的自然欲求被遏制。
因此,理学又存在着否定人的自然之性的合理性与正当性的错误,其人文主义精神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不可同日而语。
作为北宋时期最有才华的文学家苏轼也是倡导新文学精神的领袖人物。
其时,以程灏、程颐为代表的理学家们倡导文学须“一出于道”,要求以道为文,诗人只写“名教之乐”,把文学作为宣传理学思想的工具。
理学文学观的盛行使宋代文学面临着危机。
对此,叶适感慨道:“洛学兴而文字坏”。
苏轼是率先反对理学流弊的著名学者。
他曾陈述自己“素话程颐之奸,未尝假以色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了然於心,了然於口與手——论辞达
《答谢民师书》:孔子曰:“言之不文, 行而不远。”又曰:“辞,达而已矣。” 夫言止于达意,即疑若不文,是大不然。 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 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 使了然于口与手者乎?是之谓辞达。辞 之于能达,则文不可胜用矣。
(三)虛靜與物化——论诗人 修养
第二講 蘇軾文學理論
3、正道直行,書生本色
《自題金山畫像》: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繫之舟。問汝 平生功業,黄州惠州儋州。
黃州: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觧衣欲睡,月色入戸,欣 然起行。念無與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懐民。亦未寢,相 與步於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葢竹栢影 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耳。(《记 承天寺夜游》)
《诗颂》:冲口出常言,法度去前规。人言非妙处, 妙处在于是。
(五)“詩畫一律” ——重傳 神
《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论画 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 非知诗人。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 边鸾雀写生,赵昌花传神。何如此两幅, 疏淡含精匀!谁言一点红,解寄无边春!
(六)推崇陶淵明
“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 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 杜诸人,皆莫及也。(苏辙《追和陶渊明诗引》所引)
《文说》: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 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石山曲折、随物 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 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其它虽吾亦不能知也。
《书吴道子画后》: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 书至于颜鲁公,画至于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之 能事毕矣。道子画人物,如以灯取影,逆来顺往,旁 见侧出,横斜平直,各相乘除,得自然之数,不差毫 末,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所谓游 刃余地,运斤成风,盖古今一人而已。
《題淵明詩》:陶靖節云:“平疇交遠風,良苗亦懷 新”,非古之耦耕植仗者不能道此語。非余之世農, 亦不能識此語之妙也。
《评韩柳诗》:柳子厚诗在陶渊明下,韦苏州上。退 之豪放奇险则过之,而温丽靖深不及也。所贵乎枯淡 者,谓其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渊明、子厚之流 是也。若中边皆枯淡,亦何足道。佛云:如人食蜜, 中边皆甜。人食五味,知其甘苦者皆是,能分别其中 边者,百无一二也。
《送参寥师》: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 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阅世走 人间,观身卧云岭。咸酸杂众好,中有 至味永。诗法不相妨,此语更当请。
《书晁补之所藏与可画竹三首》:与可 画竹时,见竹不见人。岂独不见人,嗒 (ta4忘懷貌)然遗其身。其身与竹化, 无穷出清新。庄周世无有,谁知此凝神。
(四)师法自然——论法度和 自然
阅读书目:
1.钱钟书《宋诗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2.赵齐平《宋诗臆说》(北京大学出版社)
苏轼部分。
思考题:
1、如何理解注重自然天成的文藝思想? 2、試論蘇軾關於創作主客體關係理論。
下节思考题
1、宋诗以理为主,优点还是缺点? 2、江西诗派提倡“点铁成金”,有人认
为这是剽窃,你如何理解?最好举一些 诗例来说明。
惠州:白頭蕭散滿霜風,小閣藤牀寄病容。報道先生春睡 美,道人輕打五更鐘。(《縱筆》)
儋州:某垂老投荒,無復生還之望。昨已與長子邁訣,已 處置後事矣。今到海南,首當作棺,次便作墓,仍留手疏 與諸子,死即塟於海外。(《與王仲敏序》)
朱弁《曲洧舊聞》
東坡詩文,落筆輒為人所傳誦。每一篇到,歐陽 公為終日喜。前後類如此。一日與人論文及坡公, 歎曰:汝記吾言,三十年後世上人更不道著我也。 崇寧大觀間,海外詩盛行,後生不復有言歐公者。 是時朝廷雖嘗禁止,賞錢增至八十萬,禁愈嚴而 傳愈多,往往以多相夸。士大夫不能誦坡詩便自 覺氣索,而人或謂之不韻。
二、文學理論思想
(一)有爲而作——儒家思想對蘇軾論文的影 響
《鳬繹先生詩集敘》:先生之詩文,皆有爲而作, 精悍確苦,言必中當世之過,鑿鑿乎如五谷必可以 療饑,斷斷乎如藥石必可以伐病,其游談以爲高, 枝詞以爲觀美者,先生無一言焉。
《六一居士集敘》:自歐陽子出,天下爭自濯磨, 以通今學古爲高,以救時行道爲賢,以犯顔納諫爲 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