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通史讲义:阶段五 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1840年前 课时1 含答案 精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阶段五 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1840年前)

~1840年鸦片战争前 课时1 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

1.明朝废丞相、设内阁。

2.清朝军机处的设立。

3.康熙帝*。

注:带*的为选修或与必修都有的考点。

[主干梳理]

考点一 废宰相,设内阁

1.宰相制度的废除

(1)背景:明太祖认为丞相权势过重,妨碍皇权的高度集中,会导致社会动荡。

(2)措施⎩⎨⎧①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以谋反罪诛杀胡惟庸。②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③下令以后不许再立丞相。

(3)影响⎩

⎨⎧①秦朝以来的宰相制度宣告废除。②皇帝集皇权和相权于一身,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2.内阁的出现

(1)原因:废除丞相后,全国重大政务都由明太祖决断,政务繁多。

(2)过程⎩⎪⎪⎨⎪⎪⎧①奠基: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帮助他

处理政务,但很少能参决政事。②确立:明成祖时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内阁”出现。③发展:明宣宗时,大学士有了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拟权。

④全盛:张居正任首辅时,大权尽归内阁,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

(3)评价⎩⎨⎧①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②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能对君权起制约作用。

考点二 军机处的设立

1.背景

(1)清初,仿照明朝制度,设内阁,置六部。

(2)军国机要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

(3)康熙帝时,为扩大皇权,在宫内设南书房。

2.设立

(1)时间:雍正帝时。

(2)目的:办理西北军务。

3.职能

(1)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

(2)按皇帝旨意拟写成文,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

4.作用

(1)提高了行政效率。

(2)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巩固。

考点三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选修4)

1.巩固统一国家

(1)军事上⎩⎪⎨⎪⎧①平定三藩:扫除地方割据势力,维护了国家统一。

②统一台湾:采取攻抚兼施的方针,统一后设台湾府,

隶属福建省。台湾重新统一于中央政府的管辖之下。③三征噶尔丹:先后取得乌兰布通和昭莫多战役的胜利,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奠定了统一国家的疆域。

(2)文化上:崇尚儒家文化,恢复开科取士。既缓和了阶级、民族矛盾,又加快了满族文化的发展步伐。

(3)政治上:册封达赖、班禅等活佛,加强了中央对西藏的管理。

2.维护国家主权

(1)通过两次雅克萨之战,迫使俄国接受谈判建议。

(2)1689年,中俄双方平等协商签订《尼布楚条约》,维护了中国主权。

3.评价

(1)功绩:康熙扫除了地方割据势力,抗击了外来侵略,基本奠定了中国版图,缔造、巩固了空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为康乾盛世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2)消极:对内加强专制(文字狱、设南书房),对外轻视西方,实行闭关政策,未能紧跟先进潮流,为近代中国落后埋下隐患。

(3)总评:康熙缔造了巩固和空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他一生的文治武功,臻于极致,开创出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繁盛时代——康乾盛世。

[巧学妙思]

[漫画解史] 丞相与内阁首辅

[知识拓展] 军机处的特点

(1)“简”:指机构人员十分简单。

(2)“勤”:指地近宫廷,便于宣召。

(3)“速”:指办事速度快,效率高。

(4)“密”:指地处内廷,外界干扰少。

[图画证史] 明代“票拟”与“批红”

★“票拟”是阁臣帮助皇帝起草对大臣奏章的批复意见,票拟是否被采纳取决于皇帝的“批红”。

[巧思妙记] 巧记明清政治

[图解历史]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

1.史实概念——八股取士

明清选拔官吏沿用科举制度。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文体严格限于八股文,应考者不能发挥个人见解,故名八股取士。明清统治者用“八股取士”来禁锢知识分子的思想。考中做官的,很多成为皇帝的忠顺奴仆。

2.史实概念——内阁首辅

首辅是明代对首席大学士的习称,设置于明朝建文四年(1402年)八月。明中期后,大学士又称之为“辅臣”,称首席大学士为“首辅”,或称“首揆”“元辅”。嘉靖、隆庆和万历初期,首辅、次辅界限严格,首辅职权最重,主持内阁大政,权力最大,内阁中亦争夺剧烈,次辅不敢与较。清代领班军机大臣之权极重,亦称为首辅。清朝的内阁首辅是指首席内阁大学士,名义上相当于宰相之职。3.历史现象——密折制度

密折是将奏文写在折叠的白纸上,外加上特制皮匣的奏折。密折制度始于康熙晚年,完备于雍正时期。清朝采用密折制度,允许和鼓励四品以上的中央和地方官员,直接向皇帝递密折。其作用有两个:一是使得朝政进一步黑箱化,增添皇权的神秘感;二是起到了使官员、尤其是同僚,相互告密的作用。

4.制度概念——改土归流

土司即原民族的首领,改土归流是指改土司制为流官制,是指明清两代在少数民族地区废除世袭土司统治,而改任流官统治的一种政治措施。这些措施的推行,加强了中央王朝对边远地区的统治,促进了边远地区的发展以及与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

主题一君主专制走向极端——明清时期中枢权力机构的演变

[史料研读]

史料一大学士叶向高言: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取祸。

——《明神宗实录》史料二(明初内阁大学士)掌献替可否(意即对君劝善规过,议论兴革)……凡上之达下,曰诏,曰诰……皆起草进画,以下之诸司。下之达上,曰题,曰奏……皆审署申覆(意即审查签收,上报或发回)而修画焉,平允乃行之。……大典礼、大政事,九卿、科道官会议已定,则按典制,相机宜,裁量其可否,斟酌入告。

——《明史·职官一》史料三清雍正年间,军机处设在皇宫内,与皇帝日常生活办公地毗邻。军机大臣多从“亲臣重臣”中遴选,任命谕旨通常说,命某人“在军机大臣上行走”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