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教案-《我的第一本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案
《我的第一本书》
授课时数:2学时
教学对象:八年级
教学目的:1.识记重点字词,做到会读,会写并理解其含义。
2.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更好地理解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3.感受作品中蕴含的父子之情、同学之情,以及人与狗的默契和情趣,
培养乐观进取的生活态度和互助友爱的精神,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教学重点:感悟作者对“第一本书”的情感。
教学难点:理解“第一本书”的深刻内涵。
教法学法:问题法、朗读法、圈点批注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直接导入:
同学们,大家下午好。今天,我们回到第一单元,一起学习第三课《我的第一本书》,这是著名诗人牛汉的一篇散文,之前我们已经学过他的诗歌《华南虎》,知道他从1940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主要写诗,近些年来同时写散文。第一本书的故事也发生在山西,现在就请大家跟着老师回到山西老家,去感受作者经历的那段难忘的岁月。
二、整体感知:
1.检查生字词。
2.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
问题一:这是怎样一本书?
引导:在文中圈点勾画相关词句。
明确:凄惨的(“简直是一团纸……没有头尾。”)、父亲补全装订好的、完整的不同寻常的小学一年级国语课本。
感情:“难以忘怀……很难笑起来。”
“值得我用崇敬的心灵去赞美。”
三:具体研读:
问题二:作者对这本书的感情是崇敬赞美的、难以忘怀的,为什么会有这种感情?(理解“难以忘怀”)
引导:再次快速读课文,找出课文围绕“我的第一本书”写的令人难以忘怀的人和事情。(用“谁+做什么”来概括)
明确:“我”、父亲、乔元贞、“弄不成”、二黄毛等。
问书考书灯下补书:亲情——我和父亲
裁书送书:友情——我和乔元贞
带狗背书:童趣——我和两只狗
转学带书:我对生命中第一本书的珍视。
问题:在这些事情、情感中,作者着墨最多的,最想突出的是什么?
明确:父子情
“问书考书”:
引导:让学生找描写父亲动作、语言、表情的词语和句子。
明确:“摸摸我额头上的‘马鬃’并欣慰地夸奖”:疼爱。
“板起面孔”:生气、严肃。父亲对我学业的关心。
“逼”“楞了半天,翻来覆去地看”:温厚。
“愁苦地望着”:不解,忧愁。
“父亲深深地叹着气”:父亲的善良,对乔元贞处境的同情,父亲对我的理解、尊重和宽容。
教学设想:分角色朗读第四段。
灯下补书:
引导:从这个情景中你读出了怎样一位父亲?
明确:善良、尊重理解孩子、乐于助人
教学设想:朗读。
总结:父亲:温厚、善良、宽容、理解;父子深情。
四、布置作业。
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父亲深夜补书的情景,用细节丰富画面,再现父子深情。要求:从氛围、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想象。
第二课时
四、深入探究:
作者说:“这一本却让我一生难以忘怀,它酷似德国卜劳恩的《父与子》中的一组画,不过看了很难笑起来。”
理解:“酷似”:“酷”:“很、极”,如天气“酷寒”。“很像”。
出示一组漫画作品。简单介绍卜劳恩的《父与子》:反映的是父子之间有趣的故事,表现的是父子之间的浓浓亲情,其中善良和爱是永远不变的主题。
问题三:请同学们再读课文,体会作者为什么“很难笑起来”?
引导:找描写作者当时的生活境况的词句;找有关乔元贞的词句。
明确:1.乔元贞:买不起书、极贫穷、爸爸的评价“元贞比你有出息。”乔元贞哭着说:“我妈不让我上学了。”“对于元贞来说,是他一生惟一的一本书。”“一辈子挎着篮子在附近几个村子里叫卖纸烟、花生、火柴等小东西。”
2.当时作者的生活境况:荒寒的大自然、红薯和书在我们村里都是稀奇东西、老师“弄不成”弄不到书、四个年级十几个学生在同一教室上课等等。
总结:正是生活的艰辛、学习条件的落后和三个好友的不同人生结局,让作者回忆起童年生活“很难笑起来”。因此,真正让作者一生难以忘怀的是这第一本书中深藏着的那个时代的苦难生活,以及在那种苦难生活中、荒寒背景下特别可贵的父亲深情、朋友深情、乡邻之情及人狗童趣。
五、总结升华:
问题四:这是怎样一本书?
引导:理解“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
明确:运用双关的手法,“本”不仅指我的小学一年级国语课本,也指我接受的人生第一课。
要让我谈苦难太容易了,我的作品里都有,血泪、愤怒、诉……我多么希望每一个人都活得完美,没有悲痛,没有灾难。我之所以写苦难,绝不是为了咀嚼痛苦,只是让人们清醒地从苦难中走出来。
——牛汉《我仍在苦苦跋涉·苦难与高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