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乘数效应

合集下载

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1.国内生产总值(GDP):是在一个国家领土范围内,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P4282.均衡产出:和总需求相等的产出称为均衡产出或收入。

P4463.乘数: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量的最初注入量的比例。

P4624.投资乘数:指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的变化的比率。

P4635.产品市场均衡:是指产品市场上供给与总需求相等。

P4866.IS曲线:一条反映利率和收入间相互关系的曲线。

这条曲线上任何一点都代表一定的利率和收入的组合,在这样的组合下,投资和储蓄都是相等的,即i=s,从而产品市场是均衡的,因此这条曲线称为IS曲线。

P4877. 凯恩斯流动性偏好陷阱:凯恩斯认为当利率极低时,人们为了防范证券市场中的风险,将所有的有价证券全部换成货币,同时不论获得多少货币收入,都愿意持有在手中,这就是流动性陷阱。

P4958.LM曲线:满足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下的收入y与利率r的关系的曲线称为LM曲线。

P5009.财政政策:是指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P51710.货币政策:是指政府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

P51811. 挤出效应:指政府支出增加(如某一数量的公共支出)而对私人消费和投资的抵减。

P52312. 自动稳定器:也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自动减轻萧条,无须政府采取任何行动。

P54613.经济滞胀:又称萧条膨胀或膨胀衰退,即大量失业和严重通货膨胀同时存在的情况。

P572—57614.通货膨胀:指一般物价水平在比较长的时间内以较高幅度持续上涨的一种经济现象。

P612—61615.菲利普斯曲线:反映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关系的曲线。

短期曲线表现为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表示在短期里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存在一种替代关系。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第34章--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第34章--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第34章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复习笔记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货币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1.流动性偏好理论流动性偏好理论(theory of liquidity preference)是凯恩斯的理论,认为利率的调整使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平衡。

流动性偏好理论在本质上只是供给与需求的应用,可以解释决定经济中利率的因素。

假设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不变。

这样,名义利率与真实利率的差距是不变的。

真实利率与名义利率同方向变动。

(1)货币供给流动性偏好理论的第一部分是货币供给。

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改变法定准备金或贴现率来改变货币供给。

假设经济中的货币供给量固定在美联储所设定的水平上。

所以它不取决于其他经济变量,特别是它不取决于利率。

用一条垂直的供给曲线表示固定的货币供给,如图34-1所示。

图34-1 货币市场的均衡(2)货币需求流动性偏好理论的第二部分是货币需求。

任何一种资产的流动性是指该资产可以转换为经济中的交换媒介的难易程度。

货币是最具流动性的资产。

人们选择持有货币而不持有其他可以提供较高收益率的资产,是因为货币可以用于购买物品与劳务。

虽然许多因素决定货币需求量,但流动性偏好理论强调的一个因素是利率,理由是利率是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

利率上升增加了持有货币的成本,因此货币需求量就减少了。

利率下降减少了持有货币的成本,并增加了货币需求量。

如图34-1所示,货币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3)货币市场的均衡根据流动性偏好理论,存在一种均衡利率,使货币的需求量正好与货币的供给量平衡。

电子货币的货币乘数效应与货币政策有效性探讨

电子货币的货币乘数效应与货币政策有效性探讨
响 货 币乘 数 这 个 问题 , 国 内学 者 做 了 一 些 研究 , 但 是 出 发 点 各 不 相 同 。尹 龙 ( 2 0 0 0)
电 子 货 币 的 货 币 乘 数 效 应 与 化 贝
币 政 策 有 效 性 探 讨
■ 张
从电子货币对 中央银行 的独立性 、基础 货
币 、货 币 乘 数 、货 币政 策 以及 对 电子 货 币
货 币政 策 协 整
下货 币乘数 的研究 已取得 了一些 有价值 的 成果 ,但并没有得 出一致性的结论。 国外最早对 电子货 币的研究来 自国际
清算银行 的支付与清算委 员会 ( B I S) 。其
于 1 9 9 6、2 0 0 0 、2 0 0 1 和2 0 0 4年 先 后 发
表 了对 电子货 币的研 究报告 ,分 别就 电子 货 币的界定 、发展 、风 险和对货 币供 给和 货币政策 的影 响等方面进行了研 究。这些 报 告 为 电 子 货 币 的研 究 奠 定 了 基 础 。
的货币纳入到 银行 系统乘数 创造过程 中,
【 2 0 1 1 】1 3 7号 )的阶段 成果之 一

中图分类号 :F 8 2 0 文献标识码 :A
1 9 9 8 年 巴塞尔协议所描述的:电子货 币是
内 容 摘 要 :本 文 以 电子 货 币使 用 率 为
视 角 ,将 其 纳 入 到 货 币乘 数 决 定 的 理 论 分析 框 架 中,基 于我 国 i 9 9 0 — 2 0 0 3) 论证 了电子货币使 货币乘 数的公式 更 为复 杂 , 影响货 币乘数 的因素增加 了,而且新 增因 素大 多为经济运行 中的内生 变量 ,增 强了 货币乘数的 内生性。靳超 、 冷燕华 ( 2 0 0 4) 认 为电子货 币作 为一种媒介 工具 ,将 更多

清华经济学原理28货币和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

清华经济学原理28货币和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
14
货币市场与总需求曲线的斜率 The Money Market and the Slope of the Aggregate Demand Curve...
(a) 货币市场 The Money Market
Interest Rate
Money supply
(b) 总需求曲线 The Aggregate Demand Curve Price Level
1. 价格水平的上升 An increase in the price level…
r2 r1
2. …增加了货币需 求increases the demand for money…
P2
Aggregate demand
Money demand at price level P2, MD2
P1
Money demand at price level P1, MD1

7
货币需求 Money Demand
货币需求决定于若干因素。 Money demand is determined by several factors. 按照流动性偏好理论,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 是利率。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liquidity preferenc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is the interest rate.
10
货币市场均衡 Equilibrium in the Money Market...
Interest Rate 利率
Money supply 货币供给
r1
Equilibrium interest rate 均衡利率
r2
0
d M1 d Quantity fixed M2 by the Fed央行固定量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

1、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其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务叫最终产品;用于再出售而供生产别种产品用的产品叫中间产品。

2、国内生产总值:GDP,是经济社会(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3、国民收入(NI):国民收入是一国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全部收入,包括工资、租金、利息和利润。

4、重置投资:用来补偿在生产过程中损耗掉的资本设备的投资,亦即折旧。

5、GDP 折算指数:名义GDP 和实际GDP 之比,它衡量了和某一基年相比,报告期各产品的价铬平均变化幅度。

6、均衡产出:与计划总需求相等的产出为均衡产出,也就是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经济主体想要的支出。

7、边际消费倾向:增加的消费和增加的收入之的比率,也就是增加1 单位的收入中用于增加的消费部分的比率,用公式表示为:MPC=ΔC/ΔY。

8、乘数效应:是指自发总需求增加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或者说国民收入增加量与引起这种增加的自发总需求量之间的比率。

9、投资乘数: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变化的比率,用公式表示为Ki=△y/△i。

10、棘轮效应:由美国经济学家杜森贝利在相对收入消费理论中提出,指长期平均消费倾向的稳定性对短期消费减少具有抑制作用。

11、资本的边际效率:MEC,是一种贴现率,该贴现率恰使一项资本物品使用期内各期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等于该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或者重置成本。

它可以被视为将一项投资按复利方法计算得到的预期利润率。

12、投资的边际效率:MEI,当利率下降时,若每个企业都增加投资,资本品供给价格或重置成本就会上涨,在相同预期收益情况下,利率就会缩小,这个不断缩小的利率就是投资的边际效率。

投资的边际效率小于资本的边际效率。

13、IS 曲线:又称为商品市场均衡曲线,反映商品市场均衡时利率与收入之间的负相关关系。

14、LM 曲线:即为满足货币市场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的收入与利率之间正相关关系的曲线。

乘数效应

乘数效应

乘数效应百科名片乘数效应(Multiplier Effect)是一种宏观的经济效应,是指经济活动中某一变量的增减所引起的经济总量变化的连锁反应程度。

在经济学中,乘数效应更完整地说是支出/收入乘数效应,是宏观经济学的一个概念,也是一种宏观经济控制手段,是指支出的变化导致经济总需求与其不成比例的变化。

目录定义概述应用原理古代乘数效应理论支撑类型辩证定义概述应用原理古代乘数效应理论支撑类型辩证展开编辑本段定义是一种宏观的经济效应,也是一种宏观经济控制手段。

财政政策乘数是研究财政收支变化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其中包括财政支出乘数、税收乘数和平衡预算乘数。

编辑本段概述乘数效应(Multiplier Effect)是一种宏观的经济效应,是指经济活动中某一变量的增减所引起的经济总量变化的连锁反应程度。

在经济学中,乘数效应更完整地说是支出/收入乘数效应,是宏观经济学的一个概念,也是一种宏观经济控制手段,是指支出的变化导致经济总需求与其不成比例的变化。

编辑本段应用乘数效应以一个变量的变化以乘数加速度方式引起最终量的增加。

它包括正反两个方面作用。

当政府投资或公共支出扩大、税收减少时,对国民收入有加倍扩大的作用,从而产生宏观经济的扩张效应。

当政府投资或公共支出削减、税收增加时,对国民收入有加倍收缩的作用,从而产生宏观经济的紧缩效应。

乘数效应的实际效果乘数效应是制定宏观政策要考虑的因素。

而在管理中某一政策的实施是否也具有乘数效应,且这乘数效应是正管理者所追求的。

比如一个促进销售计划的实施,管理者希望这个计划可以成倍的增加,但是结果往往发现,如果没有其他的策略实施的配套,乘数效应很难实现。

再比如激励政策,管理者采取了诸如结果激励方法,过程激励方法等,但是最好的结果也可能只是对某些具体的行为产生效果,而持续的激励或者自发的激励效果却不可能实现。

因此,管理者希望能够实现一个乘数效应,即一种措施产生多重效果。

我国古代也有很多乘数效应的例子,比如古代忠孝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一种乘数效应,对于忠孝者而言,君或者长辈对他们的教育或者激励也仅仅限于几次偶尔的说教或者奖赏,但是这种思想却一直延续下去,达到了很好的乘数效应。

货币的乘数效应解释

货币的乘数效应解释

乘数效应一、乘数效应的概念乘数(Multiplier)又可译作倍数,是现代经济学中用于分析经济活动中某一变量的增减所引起的经济总量变化的连锁反应程度。

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一种经济量的变化,可以导致其他经济量相应的变化。

这种变化不是一次发生,而是一次又一次连续发生并发展。

如一笔原始花费进入某一经济领域系统后,会流通再流通,经过多次循环,使原来那笔货币基数发挥若干倍的作用。

这种多次变化所产生的最终总效应,就称为乘数效应。

经济活动中之所以会产生乘数效应,是因为各个经济部门在经济活动中是互相关联的。

某一经济部门的一笔投资不仅会增加本部门的收入,而且会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中引起连带反应,从而增加其他部门的收入,最终使国民收入总量成倍地增加。

由此可见,某一行业的发展必然会促进一系列同该行业相关的间接部门的生产,从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打个比方:你我是一群穷光蛋,突然有人给了我五块钱(别人投资),那我就可以去消费,买了你(生产)的东西,这样你也有五快钱了,你又去买别人的东西,这样不就穷光但们都有过并花过五块钱了吗,加起来就是5n 块钱了。

这就是联动效应。

当然人们并不会把钱都用光,所一花到后面钱就没了(极限),再比如说,我花费1000元购买了一套衣服,服装加工者和布料生产者因此增加了1000元收入。

如果他们的边际消费倾向均为0.75(或者说边际储蓄倾向为0.25)他们会支出750元购买他们需要的消费品。

这些消费品的生产者也会增加750元的收入,如果他们的边际消费倾向也是0.75,他们又会支出750*0.75=625.50元。

如此继续下去,每一轮新支出都是上一轮收入的3/4(即0.75).这样,最初的1000元消费就导致了一系列次一轮的再消费支出。

尽管这一系列的再支出永无止境,但其数值却一次比一次减少。

最终的总和是一个有限的量。

即:1000*(1+c+c2+c3+......+cn)=1000*(1/s)=1000*(1/0.25)=4000凯恩斯的乘数一)投资乘数投资乘数的含义注入的增加会引起国民收入的增加,但注入所引起的国民收入的增加必定大于最初的注入量,乘数正是国民收入的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量的最初注入量之间的比率,如果注入是投资,则该比率称为投资乘数,如果注入是净出口,则该比率称为外资乘数,我们以投资为例来判断乘数。

乘数原理名词解释宏观经济学

乘数原理名词解释宏观经济学

乘数原理名词解释宏观经济学乘数原理名词解释宏观经济学导语:乘数原理是宏观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描述了经济领域中投资支出对总产出和收入的影响。

本文将深入探讨乘数原理,并通过从简到繁、由浅入深的方式,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个概念。

一、什么是乘数原理?乘数原理是由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在20世纪30年代初提出的。

它描述了一种特定经济政策如何影响整个经济系统的运行。

乘数原理指出,投资支出的增加将会产生比投资额本身更大的总产出和收入增长效应。

简单来说,通过增加投资支出,经济系统能够获得更高的收入和产出。

二、乘数原理的运作机制乘数原理的核心机制在于通过增加投资支出,刺激了经济中的其他支出和消费。

这是由于经济中的各个部分相互关联,一种支出的增加会引发其他部分的支出增加,从而形成了一个倍增的效应。

下面以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乘数原理的运作过程。

假设政府将10亿元的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这些资金将直接投入到经济中。

基础设施建设需要人力、原材料和设备等,这就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人们需要购买相关的产品和服务,这进一步推动了消费支出的增加。

工资和利润的增加又促使了更多的消费。

这样,原始的10亿元投资支出引发了一系列的经济活动,最终产生了比10亿元更大的总产出。

三、乘数原理的影响因素乘数原理的具体数值取决于多个因素。

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边际倾向消费倾向和边际倾向储蓄倾向。

边际倾向消费倾向是指人们在收入增加时倾向于增加消费的比例,而边际倾向储蓄倾向是指人们在收入增加时倾向于增加储蓄的比例。

乘数原理还受到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影响。

货币政策通过调整利率来影响投资和消费,而财政政策通过调整政府支出和税收来影响经济运行。

这些政策的变化将直接影响到乘数的数值。

四、乘数原理的局限性和争议尽管乘数原理是一种有力的解释工具,但它也有一些局限性和争议。

乘数原理的有效性在实践中可能受到需求和供给的不确定性的影响。

宏观经济学原理曼昆-名词解释

宏观经济学原理曼昆-名词解释

宏观经济学原理(第七版)曼昆-名词解释(带英文)(总6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宏观经济学原理曼昆名词解释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研究家庭和企业如何做出决策,以及它们如何在市场上相互影响。

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研究整体经济现象,包括通货膨胀、失业和经济增长。

国内生产总值GDP(gross?domestic?product),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与服务的市场价值。

消费(consumption),家庭除购买新住房之外,用于物品与服务的支出。

投资(investment),用于资本设备、存货和建筑物的支出,包括家庭用于购买新住房的支出。

政府购买(government?purchase),地方、州和联邦政府用于物品与服务的支出。

净出口(net?export),外国人对国内生产的物品的支出(出口),减国内居民对外国物品的支出(进口)。

名义GDP(nominal?GDP),按现期价格评价的物品与服务的生产。

真实GDP(real?GDP),按不变价格评价的物品与服务的生产。

(总之,名义GDP是用当年价格来评价经济中物品与服务生产的价值,真实GDP是用不变的基年价格来评价经济中物品与服务生产的价值。

)GDP平减指数(GDP,?deflator),用名义GDP与真实GDP的比率乘以100计算的物价水平衡量指标。

消费物价指数CPI(consumer?price?index),普通消费者所购买的物品与服务的总费用的衡量指标。

通货膨胀率(inflation?rate),从前一个时期以来,物价指数变动的百分比。

生产物价指数(producer?price?index),企业所购买的一篮子物品运服务的费用的衡量指标。

指数化(indexation),根据法律或合同按照通货膨胀的影响,对货币数量的自动调整。

宏观经济学中有关国民收入决定的三个模型有什么不同

宏观经济学中有关国民收入决定的三个模型有什么不同

宏观经济学中有关国民收入决定的三个模型有什么不同?(提示:有关国民收入决定的三个模型分别是收入——支出(Y—E)模型、汉森—希克斯(IS—LM)模型和总需求——总供给(AD—AS)模型。

)答:(1)Y—E模型:①两部门经济的总需求:居民消费、企业投资需求。

均衡的产出可表示为:Y=C+I,这里,消费和投资是居民、企业实际想要有的消费和投资,即意愿消费和意愿投资量,不是国民收入构成公式中实际发生的消费和投资。

②如果发生了实际产出大于市场实际需要的情况,则二者的差额就成为非意愿存货投资(非计划存货投资)。

这部分存货投资不是计划投资的一部分,但它是国民收入核算中投资支出的一部分。

在国民收入核算中:实际产出=计划支出(需求)+非计划存货投资③均衡的产出是指和计划需求相一致的产出。

在均衡产出水平上,计划支出与计划产出正好相等,即非计划存货投资等于零。

均衡产出是与总需求相一致的产出。

即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有的支出。

若用E表示支出,y代表收入,则经济均衡的条件是:E=Y在均衡条件下,计划支出等于计划消费加计划投资;同时,生产创造的收入等于计划消费加计划储蓄。

经济均衡的条件是E = Y,也可以表示为:I= S(2)IS-LM模型:①IS曲线描述的是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y与利率r的组合点的轨迹。

②LM曲线描述的是货币市场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y与利率r的组合点的轨迹。

③IS-LM 模型则是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即同时达到投资(I)=储蓄(S),货币需求(L)=货币供给(M)时,国民收入y与利率r决定的模型。

④一方面,在产品市场上,国民收入决定于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加起来的总支出或者说总需求水平,而总需求尤其是投资需求要受到利率影响,利率则有货币市场供求决定,也就是说,货币市场要影响产品市场了;另一方面,产品市场决定的国民收入又会影响货币需求,从而影响利率,即货币市场的均衡受到产品市场的影响。

乘数效应 效应

乘数效应 效应

乘数效应一、乘数效应简介乘数效应是一种经济学术语,指通过一定的方式放大初始投入所带来的收益。

它描述的是一个系统中的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当一个变量发生变动时,会引起另一个变量成倍的变动。

在经济学中,乘数效应通常用于分析政府支出、税收政策、投资等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二、影响因素乘数效应的大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1.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是指消费者在增加收入后,愿意增加消费的比例。

如果人们的边际消费倾向较高,那么初始投入带来的收益会更大,乘数效应也相应增强。

2.边际投资倾向:边际投资倾向是指企业将增加的收入用于增加投资的意愿和能力。

如果企业的边际投资倾向较高,那么初始投入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会更大,乘数效应也相应增强。

3.政府支出和税收政策:政府支出和税收政策可以影响经济中的总需求和总供给,进而影响乘数效应的大小。

例如,政府通过增加支出或减税可以刺激总需求,从而提高乘数效应。

4.资本的供给和需求:资本的供给和需求会影响投资水平,从而影响乘数效应的大小。

如果资本的需求大于供给,企业会增加投资,提高乘数效应;反之,如果资本的供给大于需求,企业可能会减少投资,降低乘数效应。

三、具体应用乘数效应在经济学中有广泛的应用,包括:1.政府政策制定:政府可以通过实施适当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影响乘数效应,从而影响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

例如,政府可以通过增加支出或减税来刺激总需求,从而提高乘数效应;同时,政府也可以通过调整利率和货币供应量来影响投资和消费,进一步影响乘数效应。

2.投资决策:企业在做出投资决策时,可以通过合理评估投资项目的收益和风险来最大化乘数效应。

如果企业能够将增加的收入用于高收益、低风险的投资项目,那么初始投入带来的收益会更大,乘数效应也相应增强。

3.金融市场:金融市场可以通过提供融资渠道和风险管理工具来影响乘数效应。

例如,证券市场可以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为企业提供融资渠道,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同时,金融市场也可以提供各种风险管理工具,如期货、期权等,帮助企业规避风险,提高投资收益。

宏观经济学的乘数名词解释

宏观经济学的乘数名词解释

宏观经济学的乘数名词解释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个经济系统运行和发展的学科,其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是乘数。

乘数是指一个经济变量的改变对于国民经济总产出(GDP)的影响程度。

在宏观经济学中,乘数被广泛应用于政府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评估和决策过程中。

乘数的概念最早由经济学家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提出。

凯恩斯认为,由于一个初始的经济冲击,例如政府的投资或者私人部门的消费增加,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从而导致总产出的最终变化。

这个连锁反应的过程就是乘数效应。

乘数反映了经济体系内部复杂的相互依赖关系。

在宏观经济学中,乘数有多种类型,例如货币乘数和财政乘数。

货币乘数是指对货币供应量的一次性改变对经济总产出的影响程度。

当货币供应增加时,人们会更愿意借贷和消费,从而刺激经济增长。

财政乘数则是指政府财政支出的增长对于经济总产出的影响程度。

当政府增加支出时,会提高需求,促进经济活动,进而推动整体经济增长。

乘数的大小取决于经济内部的相互作用和外部的环境条件。

经济内部的相互作用包括消费者支出、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等。

消费者支出是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消费者有更多的可支配收入时,他们会增加消费,从而拉动经济增长。

投资是刺激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当企业增加投资时,将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活动。

政府支出对于经济增长也有积极影响,例如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福利支出等。

而净出口则是指进口和出口之间的差额,对于乘数的大小也有一定的影响。

外部环境条件也会影响乘数的大小。

例如,经济是否处于下行周期或上行周期,利率和通胀水平的变化,以及国际贸易政策的变化等。

在下行周期中,乘数效应可能更加显著,因为当经济处于衰退时,刺激经济增长的需求是迫切的。

而在上行周期中,乘数效应可能相对较小,因为经济已经接近充分就业和生产水平。

乘数概念在宏观经济学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通过计算乘数,经济决策者可以评估不同政策的效果,制定合适的经济政策。

例如,政府可以通过加大财政支出来刺激经济增长,而货币政策可以通过调整利率和货币供应来影响经济活动。

乘数效应

乘数效应

理由是美国国会批准了400亿美元的紧急预算,这些钱创造了第一轮的需求和增收,估计一年内就会见效。

这个开支增加又会继续创造下一轮的需求。

经济学家经过一番推算后认为,在美国经济目前不景气的时候,这400亿美元的增加开支,可以使国民生产总值最终增加1000亿美元发放消费券的目的就是利用消费的乘数效应,刺激内需,从而拉动生产,扩大就业。

乘数指最初投资增加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

KG=ΔY∕Δ G=1∕(1-MPC)=1∕MPS支出乘数存在的条件:消费函数或储蓄函数既定资源未实现充分利用全球经济危机;国家出资救市。

作为全球4大经济体的中国拿出2年4万亿的救市计划,这4万亿占了我们GDP的16%。

中国出台4万亿人民币经济刺激计划以应对金融危机,这不仅让亚洲市场兴奋不已,也向外界传达了一个强烈信号。

4万亿人民币的经济刺激方案虽然从规模上说不如美国的7000亿美元救市计划,但它比美国的方案更广泛、涵盖面更广。

10大刺激措施:·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

·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

·加快生态环境建设。

·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

·加快地震区灾后重建各项工作。

·提高城乡居民收入。

·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

在全球经济危机、需求疲软的背景下,以外需为主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较窄,进一步扩大内需就成为应对全球经济危机的关键。

因此,国务院在此时此刻出台扩大内需“十项措施”,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十项措施,保障安居提高收入,每项看来都不离民生左右,项项给人的感觉是贴近性扑面而来,在透露出保经济增长的强烈信号的同时,也告诉我们,执政者已经做好了应对世界性金融危机的准备。

同时,十项措施固然是中央政策的倾向,以调动政策杠杆撬动市场经济,而在落实中更该有地方政府发挥行政智慧,有所作为。

货币乘数

货币乘数

所谓货币乘数也称之为货币扩张系数或货币扩张乘数,是指在基础货币(高能货币)基础上货币供给量通过商业银行的创造存款货币功能产生派生存款的作用产生的信用扩张倍数,是货币供给扩张的倍数。

货币乘数是指货币供给量对基础货币的倍数关系,简单地说,货币乘数是一单位准备金所产生的货币量。

在货币供给过程中,中央银行的初始货币提供量与社会货币最终形成量之间客观存在着数倍扩张(或收缩)的效果或反应,这即所谓的乘数效应。

货币乘数主要由通货—存款比率和准备金—存款比率决定。

通货—存款比率是流通中的现金与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的比率。

它的变化反向作用于货币供给量的变动,通货—存款比率越高,货币乘数越小;通货—存款比率越低,货币乘数越大。

准备—存款比率是商业银行持有的总准备金与存款之比,准备—存款比率也与货币乘数有反方向变动的关系。

完整的货币(政策)乘数的计算公式是:k=(Rc+1)/(Rd+Re+Rc)。

其中Rd、Re、Rc分别代表法定准备金率、超额准备率和现金在存款中的比率。

而货币(政策)乘数的基本计算公式是:货币供给/基础货币。

货币供给等于通货(即流通中的现金)和活期存款的总和;而基础货币等于通货和准备金的总和。

决定因素银行提供的货币和贷款会通过数次存款、贷款等活动产生出数倍于它的存款,即通常所说的派生存款。

货币乘数的大小决定了货币供给扩张能力的大小。

而货币乘数的大小又由以下四个因素决定:(1)法定准备金率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的法定准备金率均由中央银行直接决定。

通常,法定准备金率越高,货币乘数越小;反之,货币乘数越大。

货币乘数(2)超额准备金率商业银行保有的超过法定准备金的准备金与存款总额之比,称为超额准备金率。

显而易见,超额准备金的存在相应减少了银行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因此,超额准备金率与货币乘数之间也呈反方向变动关系,超额准备金率越高,货币乘数越小;反之,货币乘数就越大。

(3)现金比率现金比率是指流通中的现金与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的比率。

关于货币政策效应具体内容有哪些

关于货币政策效应具体内容有哪些

关于货币政策效应具体内容有哪些关于货币政策效应具体内容有哪些货币政策效应是指货币政策的实施对社会经济活动产生的影响,包括货币政策的数量效应和时间效应。

为了方便大家,一起来看看吧!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货币政策效应具体内容有哪些,欢迎阅读!什么是货币政策效应?货币政策效应是指货币政策的实施对社会经济行为产生的影响,包含货币政策的数量效应和时间效应。

货币政策效应的具体内容货币政策的数量效应货币政策效应的强度(1)yt + 1 / yt Pt + 1 / Pt含义:经济增长减速小于物价回落;经济增长加速大于物价上升;经济增长加速,同时物价下降(2)yt + 1 / yt Pt + 1 / Pt(3)yt + 1 / yt = Pt + 1 / Pt含义:经济增长的正效应被物价上涨所抵消,物价回落的正效应为经济增长的负效应所抵消货币政策时滞效应从货币政策制定到最终影响各经济变量,实现政策目标所经过的时间,也就是货币政策传导历程所需要的时间。

内部时滞:认识时滞、行动时滞中间时滞:中央银行采取行动,到金融机构根据央行的意图改变信用条件的时间历程外部时滞:(1)微观决策时滞;(2)作用时滞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紧要因素1、货币政策时滞货币政策时滞是指从需要制定政策,到这一政策最终获得紧要的或全部的政策效果所需的时间。

2、货币流通速度3、微观主体预期的抵消作用货币政策效应的衡量1. 衡量货币政策效应,一是看效应发挥的快慢;二是看发挥效力的大小。

2. 对货币政策数量效应大小的判断,一般着眼于实施的货币政策所取得的效果与预期所要达到的目标之间的差距。

3. 现实生活中,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往往有有赖于多种政策的配套实行。

因此要准确地检验货币政策效果,必须结合与其他政策之间的相互作用及作用大小实行解析。

这是一个困难的课题。

金融创新的货币政策效应解析金融创新(Financial Innovation) 的终局效应是国际资本流动的加强,而较高程度的资本流动对货币政策产生的影响远非理论模型所揭示的那样简单。

乘数作用的发挥原理

乘数作用的发挥原理

乘数作用的发挥原理乘数作用是指一些变量的变动如何影响相关变量的变化。

在经济学中,乘数作用是指当一个外部冲击(如政府支出的增加)导致一个变量的变化时,这个变动会进一步引起其他相关变量的变化。

乘数作用的发挥原理解释了为什么宏观经济中的一个小的冲击可以引起更大的经济变化。

1.收入乘数作用:这是乘数作用最基本的形式。

当一个人的收入增加时,他们有更多的可支配收入,从而增加了他们的消费支出。

这进一步刺激了销售和生产,从而增加了其他人的收入,形成了一个循环。

因此,一个人的收入增加了,就会导致整个经济的总收入增加。

2.投资乘数作用:投资是经济增长的关键驱动力之一、当一个经济体的投资增加时,它会带动其他相关领域的投资增加。

例如,当政府增加基础设施投资时,这会促使工程公司增加投资,进而增加原材料供应商的采购需求,从而影响了其他相关行业的投资。

这种投资乘数作用可以形成正反馈循环,推动整个经济的增长。

3.贸易乘数作用:贸易乘数作用指的是国际贸易对经济的影响。

当一个国家的出口增加时,这会刺激该国的生产和就业。

这进一步增加了国内需求,鼓励了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

另一方面,进口也会有乘数效应,它可能会减少国内的生产和就业。

因此,贸易乘数作用可以通过乘数效应来解释国际贸易对经济的复杂影响。

4.货币政策乘数作用:中央银行通过调整货币政策来影响经济活动。

当中央银行降低利率时,这会促使企业和个人增加借贷和投资。

这进一步刺激了经济的增长,从而导致更多的工作机会和收入增加。

货币政策乘数作用的关键在于利率的变化如何传递到整个经济系统中的消费和投资。

乘数作用的发挥原理对于政策制定者和经济学家来说都非常重要。

它们可以帮助政府决策者预测一些政策的经济影响,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

例如,如果政府希望促进经济增长,他们可以通过增加政府支出或降低利率来利用乘数作用。

同样地,乘数作用原理也可以帮助经济学家理解经济波动的原因,以及为什么经济增长或衰退可能会加剧。

经济学中multiplier的含义

经济学中multiplier的含义

经济学中的“乘数效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对于解释经济体系中的复杂关系和影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本文中,我将会深入探讨乘数效应的含义、影响以及其在现实世界中的应用。

1. 乘数效应的含义乘数效应是指一个初始支出对经济总产出的影响程度。

在经济学中,我们通常将其表示为一个数值,例如2或3等。

当一个单位的初始支出被投入经济体系中时,由于产生的收入会再次用于支出,从而引发更多的经济活动,最终导致总产出的增加。

这种效应被称为乘数效应,它显示了经济体系中支出的连锁反应。

2. 乘数效应的影响乘数效应对经济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能够有效地促进经济活动的增长。

初始的支出会通过乘数效应不断扩大,从而带动更多的经济活动,促进就业和增加收入。

乘数效应也对投资和政策制定产生了影响。

政府和企业可以利用乘数效应来评估支出的潜在影响,从而更好地制定投资和财政政策。

3. 乘数效应的应用乘数效应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宏观经济政策制定中,政府可以利用乘数效应来评估财政政策的效果。

另外,在商业决策中,企业也可以利用乘数效应来评估投资的潜在回报。

乘数效应的应用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经济体系中的复杂关系,从而指导决策并促进经济增长。

总结回顾通过对乘数效应的深入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经济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乘数效应不仅影响了经济总产出的增长,也在政策制定和商业决策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实际应用中,乘数效应帮助我们更好地评估支出和投资的潜在回报,从而指导决策并促进经济增长。

个人观点和理解对于乘数效应,我认为它是经济体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帮助我们理解了一个初始支出对整体经济的影响。

在现代经济体系中,乘数效应的作用愈发重要,特别是在政府和企业的决策制定中。

我希望通过深入学习和了解乘数效应,可以更好地应用它来指导我们的经济决策,从而促进经济的健康增长。

在本文中,我从乘数效应的含义、影响以及应用进行了全面的探讨,并共享了个人观点和理解。

经济学乘数的概念

经济学乘数的概念

经济学乘数的概念
经济学中的乘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是衡量经济政策影响的关键指标。

乘数是指当某个经济因素发生变化时,这种变化在整个经济体中的影响程度。

在一定时间内,一个增加的投资、消费或出口都会产生“乘数效应”,即引起整个经济系统的变化。

其中一个比较常见的乘数是支出乘数,它反映了政府支出改变导致的总支出变化。

支出乘数是个很重要的政策工具,政府可以通过增加支出来刺激整个经济体,起到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

支出乘数的大小取决于消费者和企业对增加的支出如何反应。

如果消费者和企业都对支出变化作出积极反应,那么支出乘数会更大,因为这会引起更多的支出和增长。

另一方面,如果消费者和企业不太受支出变化影响,那么支出乘数就会更小。

除了支出乘数之外,还有税收乘数和货币乘数等。

税收乘数反映了政府税收政策对整个经济体的影响,而货币乘数则反映了货币政策的影响。

这些乘数可以帮助政策制定者预测这些政策的影响,从而更好地制定政策并对经济变化作出反应。

总之,乘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可以帮助我们全面了解经济变化对整个经济体的影响。

政策制定者应该充分理解乘数概念,以便更好地制定和实施政策,从而更好地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展。

乘数效应名词解释宏观经济学

乘数效应名词解释宏观经济学

乘数效应名词解释宏观经济学乘数效应名词解释宏观经济学是一个涉及宏观经济学的术语。

它指的是,当一国的投资增加时,将导致更多的消费,以及更多的利润和就业,从而提高一国的经济活动。

乘数效应最常用于描述政府投资对经济活动的影响,例如,政府投资基础设施建设。

如果政府投资某个新的基础设施,它可能会为经济带来许多好处,例如,改善公共交通、提高工作场所的安全性,增加就业机会等等。

此外,这项投资也会引发一个“乘数效应”,即一次性投资可能会引起多次的收益,并对经济的整体增长产生更多的影响。

乘数效应通常由政府投资产生,但也可以由私人投资产生。

例如,一家公司决定投资新的技术,可能会带来更大的利润,从而激发了更多的投资。

乘数效应对宏观经济学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它可以帮助经济学家们理解政府投资和私营部门投资之间的联系,以及它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例如,如果一个国家的政府投资增加,那么这可能会促进私营部门投资的增加,从而使经济增长更快。

乘数效应的出现也可以解释宏观经济中的货币和财政政策的作用。

例如,如果政府采取宽松的财政政策或者降低利率,这可能会增加投资,从而推动经济增长。

此外,乘数效应也可以解释外部性和经济效率的概念。

外部性指的是一种负面的社会收益,即一个行为的结果对其他人产生的不良影响。

例如,如果一家公司污染环境,那么这可能会降低周围地区的房价,从而影响到其他人的收入。

经济效率指的是某一行为或事件发生后,所产生的最大效益。

例如,一家公司可能会采取行动以降低污染,从而减少对周围地区的影响,从而提高其经济效率。

总之,乘数效应可以帮助宏观经济学家们理解政府投资和私营部门投资之间的联系,以及它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它还可以解释外部性和经济效率的概念,从而提高一个国家的生产力和经济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货币(政策)乘数效应
货币乘数是基础货币与货币供应量扩张关系的数量表现,即中央银行创造或缩减一单位的基础货币货币供应量增加或减少的倍数。

完整的货币(政策)乘数的计算公式是:k=(Rc+1)/(Rd+Re+Rc)。

其中Rd、Re、Rc分别代表法定准备金率、超额准备金率和现金比率。

而货币(政策)乘数的基本计算公式是:货币供给/基础货币。

货币供给等于通货(即流通中的现金)和活期存款的总和;而基础货币等于通货和准备金的总和。

银行提供的货币和贷款会通过数次存款、贷款等活动产生出数倍于它的存款,即通常所说的派生存款。

货币乘数的大小决定了货币供给扩张能力的大小。

而货币乘数的大小又由以下四个因素决定:(1)法定准备金率。

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的法定准备金率均由中央银行直接决定。

通常,法定准备金率越高,货币乘数越小;反之,货币乘数越大。

(2)超额准备金率。

商业银行保有的超过法定准备金的准备金与存款总额之比,称为超额准备金率。

显而易见,超额准备金的存在相应减少了银行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因此,超额准备金率与货币乘数之间也呈反方向变动关系,超额准备金率越高,货币乘数越小;反之,货币乘数就越大。

(3)现金比率。

现金比率是指流通中的现金与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的比率。

现金比率的高低与货币需求的大小正相关。

因此,凡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都可以影响现金比率。

例如银行存款利息率下降,
导致生息资产收益减少,人们就会减少在银行的存款而宁愿多持有现金,这样就加大了现金比率。

现金比率与货币乘数负相关,现金比率越高,说明现金退出存款货币的扩张过程而流入日常流通的量越多,因而直接减少了银行的可贷资金量,制约了存款派生能力,货币乘数就越小。

(4)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间的比率。

由于定期存款的派生能力低于活期存款,各国中央银行都针对商业银行存款的不同种类规定不同的法定准备金率,通常定期存款的法定准备金率要比活期存款的低。

这样即便在法定准备金率不变的情况下,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间的比率改变也会引起实际的平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改变,最终影响货币乘数的大小。

一般来说,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定期存款对活期存款比率上升,货币乘数就会变大;反之,货币乘数会变小。

影响中国货币乘数的因素除了上述四个因素之外,还有财政性存款、信贷计划管理两个特殊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