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后遗症的中医康复治疗
中风后遗症中医医案
中风后遗症中医医案
中风后遗症是指中风后患者出现的各种功能障碍和神经系统症状。
根据中医理论,中风后遗症主要是由于中风导致脑血供不足,气血运行障碍,导致脏腑功能失调和气血不畅。
下面是一则中医医案,供参考:
主要症状:偏瘫,口眼歪斜,言语不清
诊断:中风后遗症
治疗方案:
1. 中药治疗:
- 主方:活血化瘀汤
组成:桃仁10克,红花10克,羌活10克,川芎6克,阿胶5克,当归10克,生地煎汤内服。
- 辅方:通络活血汤
组成:三七10克,丹参10克,桃仁10克,川芎10克,生地15克,川弓30克,白芍15克,红花10克,当归10克,枸杞子10克,炙甘草10克,水煎服。
- 另外,根据患者具体症状,可加减方药,以调理脏腑功能。
2. 针灸治疗:
- 选取穴位:足三里、合谷、涌泉、太溪等穴位;
- 针刺手法:选择适当的针刺手法,如缓刺、波罗针等;
- 针刺次数:每周3次,每次针刺20-30分钟;
- 针刺疗程:治疗至症状明显好转、功能恢复为止。
3. 中医推拿:
- 采用推拿手法,刺激相应的穴位和腧点,促进血液和气的循环,调理脏腑功能,达到治疗的目的。
注意事项:
- 患者在治疗期间要注意保持心情愉快,避免过度疲劳;
- 定期进行康复评估,根据患者的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 配合合理的饮食和生活习惯,避免高脂、高盐、高糖等食物,多摄入新鲜蔬菜水果。
以上是一则中医医案,但请注意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是不同的,所以治疗方案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最好在专业中医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脑中风后遗症中医特色治疗
脑中风后遗症中医特色治疗什么是脑中风后遗症?脑中风后遗症是指脑中风后,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交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表现。
脑卒中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也是致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而脑中风后遗症则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产生严重影响,包括语言、记忆、协调能力、情绪等方面。
现代医学虽然在脑中风治疗上有诸多成效,但脑中风后遗症的康复治疗还是面临着一定难度。
中医特色治疗脑中风后遗症中医理论认为,脑中风后遗症是受人体五脏、六腑和经络失调所致。
中医通过针灸、推拿、中药等手段,调整人体阴阳平衡、调理五脏六腑、疏通经络,从而达到治疗脑中风后遗症的目的。
针灸疗法针灸疗法作为传统的治疗手段,早在三千多年前就存在于中医学中,并采用了灸、刺、按等技术。
针灸治疗脑中风后遗症的原理是通过针刺经络、调整气血循环和神经系统功能,达到防治的效果,如恢复大脑皮层功能、改善神志、促进血液循环等。
推拿按摩疗法推拿按摩疗法是古老的中医治疗法之一,它通过手法的推搓、按揉、拉拽,从而达到调理人体气血、促进代谢、消除疲劳等功效。
推拿按摩疗法不仅可以调理全身各部分,还可以改善肌肉失调、减轻疼痛等。
中药治疗中药治疗是中医治疗的另一种方法,它可以针对脑中风后遗症的不同症状,给予个性化的治疗。
常用的中药有田七、元参、川芎、红花、丹参等。
这些中药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加速血管恢复、调节情绪等,对脑中风后遗症患者的身体和心理状态都具有重要的帮助。
中医特色治疗脑中风后遗症的优点相比于现代医学,中医特色治疗脑中风后遗症有以下优点:1.个性化治疗:中医可以对症施治,治疗中考虑患者的体质、发病时间等因素,判定病情及时,并给予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2.康复作用:中医治疗不但可以缓解症状、改善身体机能,而且还可以预防病情恶化,并促进身体的康复。
3.少副作用:中药的配方天然,它可以对身体进行综合调节,不像许多化学药品那样会对人体其他器官产生负面影响。
中医特色治疗脑中风后遗症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不仅可以改善身体各方面的健康状况,而且帮助患者康复。
脑中风后遗症中医治疗要点
·281·脑中风后遗症中医治疗要点雷 鹏 绵阳市中医医院 四川绵阳 621000脑血管疾病对于人类健康产生了严重威胁,随着现在社会生活的不断发展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受的不利因素越来越多,因此人们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也越来越高,从临床工作实际情况来看,当前脑血管病变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该病病因相对比较复杂,与一系列中老年人常见慢性疾病有密切联系,而当前脑中风已经成为中老年人健康的主要威胁之一。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脑中风死亡率得到有效控制,但是对于脑中风患者而言该病对其生活的影响主要来自于各种脑中风后遗症,由于脑中风会导致患者部分脑组织血供受到影响,即使患者接受了妥善的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在出院后仍会存在一系列由神经系统受损而出现的功能障碍,这一类功能障碍统称为脑中风后遗症。
目前来看脑中风后遗症对于脑中风患者健康影响非常大,往往成为影响脑中风患者生存年限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中医对于脑中风后遗症拥有一系列相应的治疗康复手段,相较于西药康复治疗,中医相应治疗手段具有副作用小、治疗效果好、患者接受度高等一系列优势,为了让大家进一步了解脑中风后遗症中医治疗的相关内容,本文将对此进行详细介绍。
脑中风后遗症在中医理论中属于偏枯范畴,患者主要临床症状包括一侧肢体麻木无力、下肢行动功能受限、上肢活动功能受限、语言不清、认知功能障碍等,而从中医理论来看,中风后遗症属于虚实夹杂之症,虚症主要是指患者自身身体素质相对较差,因而存在气血亏虚、阴阳失调等虚症,而标实则是指患者存在脑髓失养、痰瘀阻痹等实症。
目前来看,多数脑中风患者在入院接受紧急治疗后,都存在一定程度的脑中风后遗症,而当患者出院回家调养时,多数患者家属又认为患者需要安静休养,慢慢恢复,因此在出院后没有给予患者正确的康复治疗措施,导致患者出院后相当一部分可以得到恢复的功能,长时间无法恢复,这会大大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并且容易引发各种类型的并发症,威胁患者生命健康。
中风恢复期与后遗症期的中医康复治疗PPT-PPT文档资料
中医康复方法内涵
什么是中医康复方法?
定义: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于
伤病早期介入,以保存、改 善和恢复患者受伤病影响的 身心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为主要目的一系列传统治疗 方法和措施,包括中医针灸 、推拿、中药内外治法以及
传统太极拳、八段锦等。
中医康复方法:中医治疗方法范畴 保存和恢复功能
避免两个倾向
约持续两 周,可随 意引起共 同运动痉 挛加重。
共同运动 减弱,出 现分离运 动,痉挛 开始减弱
共同运动 消失,痉 挛基本消 失,协调 运动大致 正常。
阶段1
阶段2
阶段3
阶段4
阶段5
阶段6
Brunnstrom的6阶段理论
4、中风恢复期后遗症期中医康复临证 偏瘫恢复早期 思路
临 证 思 路
表现为软瘫、肌力、肌张力低下
中风恢复期和后遗症期 中医康复治疗浅谈
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
俞征宙
1 2
中风病概述
中医康复特点
中医康复基本原则 医案举隅
1、中 风 病 源 流
《内经》提出广义的“中风”范畴,即风邪侵犯
人体,引起的各种疾病。如《素问· 风论》:“风之伤 人也,或为寒热,或为热中,或为寒中,或为疠风, 或为偏枯,或为风也,其病各异,其名不同”,“风 中五脏六腑之俞,亦为脏腑之风,各入其门户所中, 则为偏风。风气循风府而上,则为脑风,风入系头, 则为目风,眼寒。饮酒中风,则为漏风。入房汗出中 风,则为内风。新沐中风,则为首风。久风人中,则 为肠风飧泄。外在腠理,则为泄风” 《难经》首先提出中风之名,即:“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 温,有热病,有温病,其所苦各不同”
中医康复基本原则
1、早康复 2、中医理论指导下的康复 3、特色中医康复技术 4、系统康复 5、精细康复 6、持续康复
中风后遗症期,肌张力高的中医疗法有哪些?
中风后遗症期,肌张⼒⾼的中医疗法有哪些?中风后遗症期,肌张⼒⾼主要表现为痉挛状态。
痉挛状态是康复过程中的难点,能否较好的抑制痉挛是康复的关键。
中医疗法主要有:...[展开]中风后遗症期,肌张⼒⾼主要表现为痉挛状态。
痉挛状态是康复过程中的难点,能否较好的抑制痉挛是康复的关键。
中医疗法主要有:(1) 针灸针对偏瘫上肢以屈肌和下肢伸肌进⾏强刺激(多上肢取阳经⽳,下肢取阴经⽳),并⾏拮抗肌取⽳法,避免针刺优势肌群,引起痉挛模式的强化,拮抗肌取⽳为治疗偏瘫患肢痉挛提供了⼀种有效可⾏的办法。
(2) 推拿中医按摩循经治疗及不同⼿法的使⽤,对于抑制痉挛等,可以起到很好的作⽤,但亦应避免对痉挛组肌⾁群的强刺激。
(3) 康复训练①抑制下肢痉挛的训练:抑制下肢伸肌痉挛。
如桥式运动。
②抑制上肢痉挛的训练:抑制上肢屈肌痉挛。
坐位,患侧上肢⽀撑,保持肩关节外展,肘关节伸展,腕关节背伸,指关节伸展。
③避免肌⼒训练,防⽌误⽤综合征的发⽣。
如:避免强化抓握反射。
(4) 腹针疗法选择⽳位中脘、⽓海、⽔分、关元称为 “引⽓归元”可健脾养胃以聚积⽓⾎,培肾固本以⿎动⽓⾎,滑⾁门、外陵称“腹四关”可通调引导⽓⾎使之上输下达到需要濡养的肢节,促使患肢症状缓解。
(5) 药物敷贴中药敷贴治疗中药饼药物组成:川芎90g,⾚芍30g,桂枝10g,艾叶40g,路路通10g,红花10g,伸筋草 30g,透⾻草20g,将中药磨成粉,与适量蜂蜜调和,制成铜钱⼤⼩药饼。
药饼贴敷⽳位:合⾕、外关、⼿三⾥、曲池、⼿五⾥、肩髂、肩井以及局部痛⽳。
(6) 中药擦剂外⽤通络舒筋擦剂配合推拿。
将适量的通络舒筋擦剂涂擦于患肢肌张⼒增⾼的肌群及肌头两端。
⽤⼿掌擦匀,⼿指摩擦肌群处,配合⼿法推拿30分钟。
推⾄⽪肤有温热感、肌⾁有松软感为宜,每天早晚各1次。
30天为1个疗程。
通络舒筋擦剂药物组成及配制:红花5g,川芎15g,草乌10g,⾚苟15g,黄芪10g,苏⽊10g,梔⼦20g,泽兰10g。
2023中风后遗症的中医诊疗方案
2023中风后遗症的中医诊疗方案病情背景中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可能导致许多不同的后遗症。
2023年的中风后遗症治疗需要结合中医的诊疗方案来提供综合性的治疗。
中医诊断中医诊断是基于整体观察和辩证分析的,旨在发现疾病的根源和相应的治疗方案。
对于中风后遗症的中医诊断,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望诊: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脉搏等方面,了解病情的整体状况。
2. 闻诊:通过闻患者的气味和身体气息,判断体内有无异常。
3. 问诊: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病程和生活惯等,获取疾病的详细信息。
4. 切诊:通过对患者脉搏的触诊,判断体内的阴阳平衡和气血流通情况。
中医治疗方案中医治疗中风后遗症的方案主要基于个体化的辩证施治。
根据中医理论,常见的治疗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疏通经络:通过按摩、针灸等手法,疏通阻塞的经络,恢复气血的流通,促进身体的康复。
2. 补益元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中药调理,补充体内的元气,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3. 调理脾胃:中医认为脾胃是人体的生化之源,通过调理脾胃功能,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和消化,有助于加快康复进程。
4. 贯彻阴阳平衡:根据患者的阴阳失衡情况,采用相应的调理方案,保持身体的阴阳平衡状态。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诊疗方案应与现代医学治疗相结合,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和药物,提升治疗效果。
注意事项1. 患者在接受中医诊疗方案时,应寻求专业的中医医师进行治疗,避免盲目使用药物和手法。
2. 中医诊疗方案的效果因人而异,需长期坚持治疗才能获得更好的效果。
3.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注意饮食调理、保持良好的生活惯,积极配合治疗。
以上是2023中风后遗症的中医诊疗方案的简要介绍,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如有任何疑问,请咨询专业医师。
中风后遗症中医诊疗方案
中风后遗症(脑梗死后遗症)中医诊疗方案中医病名:中风后遗症(编码为:A07.01.01.05 )西医病名:脑梗塞后遗症(编码为:I69.300)一、诊疗(一)疾病诊疗1.中医诊疗原则: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起草制订的《中风病中医诊疗疗效评定原则》(试行,1995年)。
重要症状:偏瘫、神识昏蒙,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
次要症状: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
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
发病年纪多在40岁以上。
含有2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纪等,即可确诊;不含有上述条件,结合影像学检查成果亦可确诊。
2.西医诊疗原则:参考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制订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
(1)急性起病(2)局灶性神经功效缺损,少数为全方面神经功效缺损(3)症状和体征持续数小时以上(4)脑CT或 MRI 排除脑出血和其它病变(5)脑 CT 或 MRI 有责任梗死病灶。
(二)疾病分期1.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
2.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
3.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后来。
(三)证候诊疗1.风火上扰证:眩晕头痛,面红耳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赤便干,舌质红绛,舌苔黄腻而干,脉弦数。
2.痰瘀阻络证:头晕目眩,痰多而黏,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
3.痰热腑实证:腹胀便干便秘,头痛目眩,咯痰或痰多,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滑或偏瘫侧弦滑而大。
4.阴虚风动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眩晕耳鸣,手足心热,咽干口燥,舌质红而体瘦,少苔或无苔,脉弦细数。
5.气虚血瘀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面色晄白,气短乏力,口角流涎,自汗出,心悸便溏,手足肿胀,舌质暗淡,舌苔白腻,有齿痕,脉沉细。
二、治疗方案(一)中医典型【文献摘要】《灵枢·刺节真邪》:“虚邪偏客于身半,其人深,内居营卫,营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
中风后遗症的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新进展
中风后遗症的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新进展中风,这一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往往给患者留下各种后遗症,如肢体偏瘫、言语障碍、吞咽困难等,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在中风后遗症的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新进展,为患者带来了更多的希望。
一、中风后遗症的概述中风,又称脑卒中,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
中风后遗症则是指中风发病后遗留下来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其恢复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
常见的中风后遗症包括运动功能障碍、感觉障碍、认知障碍、言语障碍、吞咽障碍、心理障碍等。
这些后遗症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还对其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造成严重影响。
二、中医康复治疗方法1、中药治疗中药在中风后遗症的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中医师会开具相应的中药方剂,以达到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益气养血、滋补肝肾等目的。
例如,补阳还五汤常用于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可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天麻钩藤饮则适用于肝阳上亢型患者,有助于缓解头痛、眩晕等症状。
2、针灸治疗针灸是中医治疗中风后遗症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针刺特定的穴位,如足三里、合谷、曲池、风池等,可以调节经络气血,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电针、艾灸等方法的应用,进一步增强了针灸的治疗效果。
研究表明,针灸能够改善中风患者的运动功能、平衡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3、推拿按摩推拿按摩通过手法作用于患者的肢体和穴位,以疏通经络、松解粘连、缓解肌肉痉挛。
它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同时还能减轻患者的疼痛和疲劳感。
4、中医功法太极拳、八段锦等中医功法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身体素质和平衡能力,促进气血运行,对中风后遗症的康复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三、西医康复治疗方法1、运动疗法运动疗法是西医康复治疗的核心内容之一。
包括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如关节活动度训练、肌力训练、平衡训练、步态训练等。
中风后遗症、肢残等中医康复治疗方案
中风后遗症、肢残等中医康复治疗方案中风后遗症、肢残等中医药康复治疗方案一、中风后遗症中医药康复中风造成的功能障碍一般来讲有肢体瘫痪、失语失忆、吞咽困难、心理障碍等,治疗这些中风后遗症应遵医嘱按疗程坚持用药,并配合功能康复锻炼、理疗、心理障碍康复进行综合治疗。
一)药物治疗坚持服用汤药以促进脑血管病变区域侧支循环的形成和丰富,改善脑血流循环和脑缺氧状态;激活和修复受损脑细胞,清除脑组织代谢产物;清除自由基,建立脑组织功能代偿;同时对降低血粘度和高脂血症,对硬化动脉有软化作用,可以达到标本兼治和预防中风复发的双重目的。
中药汤药常分两型:气虚血瘀型方用补阳还五汤,中成药可用华佗再造丸、三七总甙片等;阳亢络阻型方用镇肝熄风汤,中成药可用太极通天口服液等。
二)功能康复锻炼1、肌力、关节活动度训练:是增强肌力、调节肌张力、增加关节活动范围。
方法包括被动训练、主动锻炼、助力运动,个别不能活动的患者可采用意识锻炼。
2、平衡和步行训练:包括坐位、站位平衡,有支撑无支撑、静态、动态平衡等,患者平衡训练应根据瘫痪恢复的不同阶段和不同程度进行,当站立平衡后方可进行步行训练,训练应循序渐进,不能运动过度,以免造成新的伤害。
3、日常生活训练:个人洗漱,行走动作、更衣等。
作业疗法:患者有目的进行动作训练,尽可能恢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工作能力,如下棋、珠算、桌球、阅读、书写、刺绣等。
三)理疗电疗、磁疗、高压氧治疗等,结合中医的针灸、推拿按摩。
针灸一般取穴百会、风俯、内庭、太冲。
上肢不遂加肩榆、曲池、手三里、外关;下肢不遂加环跳、阳陵泉、足三里、解溪、昆仑;口眼歪斜加地仓、颊车、合谷、四白;舌强语涩加廉泉、通里。
推拿疗法能通过手法的作用以舒筋通络、活血化瘀,并能保护关节功能,防止患侧肌肉的萎缩,亦是本病康复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其推拿要点手法以揉捏、扣拍、点按为主,并应掌握轻松柔和、舒适透热为度,切忌暴力损伤肌肉。
一般操作如下:1、患者取仰卧位,按摩者站在其右侧,用右手拇指按揉膻中、中脘、关元等穴。
山西老中医治好中风后遗症的成功案例
山西老中医治好中风后遗症的成功案例山西老中医治好中风后遗症的成功案例。
中风后遗症是指中风经过救治之后所留有的轻重不等的半身不遂、言语不利、口眼弛斜等症状。
本病的病因主要是因为脑血管意外之后,脑组织缺血或受血肿压迫、推移、脑水肿等而使脑组织功能受损。
如脑出血的部位大多数在内囊,可引起对侧松弛性偏瘫(包括下部);左半球出血可伴有失语;急性期后,偏瘫逐渐成为痉挛性,上肢屈曲、内收,下肢呈直伸,腱反射亢进,运动能力可有恢复。
随时间进展,偏瘫肢体的运动可逐渐恢复,下肢一般较上肢恢复为早,近端比远端的恢复好,手指精细动作的恢复最迟并最差。
本病主要诊断依据是具有脑血管意外(中风)的病史。
现代医学对本病并无特殊有效的办法,主要是应用物理疗法以及保护神经及扩张血管等药物治疗。
中医认为中风后遗症主要是由于中风之后气虚血瘀,脉络瘀阻,风疾阻络,或肝肾二亏,精血不足,筋骨失养所致1.[处方名称]偏瘫康复方[功能主治]功能活血祛风通络。
主治中风后偏瘫。
[处方组成]制马钱子300克、水蛭30克、白花蛇30克(或用金水蛇3条)、川芎30克、蜈蚣30克。
先将白花蛇和蜈蚣共研细粉(能减少毒副作用),再与研为细末的其他诸药混匀,装入胶囊每丸含药粉约0.3克)。
每天夜间睡觉前用开水送服1-5丸,服后即卧床。
忌下床走动和昼间服用。
[辨证加减]无[疗程疗效]治疗100例,基本治愈(肢体功能基本恢复,生活自理,能参加轻工作和劳动)31例,显效(肢体功能恢复较好、行动无困难,但灵巧动作差,生活能部分自理)38例,好转(下肢功能恢复,上肢出现主动运动,或手指出现屈伸动作,行走无困难,但生活不能自理)24例,无效7例。
[处方来源]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赵振兴。
[处方备注]方中主药马钱子有毒性,因此一定要按药材炮制规范如法炮制,不可疏忽。
服本药时需注意从小量(1丸)开始 服后约40~50分钟患者自觉患侧肢体肌张力增高,或有蚁行感,或灼热如火烤,或短暂性麻木窜痛,属正常药物作用,说明服药剂量已够,不可再增加药量以免发生中毒现象。
中风后遗症中药方剂
中风后遗症中药方剂脑中风是一组以脑部缺血及出血性损伤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又称脑卒中或脑血管意外,具有极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主要分为出血性脑中风(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和缺血性脑中风(脑梗塞、脑血栓形成)两大类。
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中风后遗症中药方剂,希望能帮到你。
中风后遗症中药方剂地龙60克,全蝎60克,炮山甲60克,黄芪90克,水蛭60克,土鳖虫30克,蜈蚣30克,蝉蜕30克,白花蛇30克,川红花30克,丹参90克,赤芍60克,三七粉60克,葛根90克,益母草60克,沙参60克,黄精60克,川芎30克,钩藤90克,天麻60克,茯苓30克,白芍90克,桂枝15克,石菖蒲15克,郁金30克,全当归60克,龙骨60克,牡蛎60克,炙甘草15克。
功能补益肝肾,养血熄风,化瘀祛痰,解痉除挛。
主治中风后遗症,证属肝肾不足,气血虚弱,筋脉失养,痰瘀内阻,风阳时扰者,症见中风(脑溢血、脑梗塞、脑血栓形成等)病急性发作半月或一月后,病情稳定,但却遗留口眼歪斜,语言謇涩,半身不遂,或肢体疲软无力,或僵硬痉挛,或麻木不仁,或抬举受限,或头时眩晕,甚或二便失禁,神识时清时昧等。
用法精选上药,各自烘干,研极细末,全部和匀,装瓶备用。
每日3次,每次10克,熬水或加入米粉煮糊内服;亦可炼蜂蜜或白糖或黄糖等为丸,每次1丸(每丸内含原生药材10克),日服3次,用白开水送下。
若病情较重者,药量可在此基础上每次增加30%~50%。
1月为一疗程,每个疗程间隔2~3天,一般服2~3个疗程。
主治中风后遗症,证属肝肾不足,气血虚弱,筋脉失养,痰瘀内阻,风阳时扰者,症见中风(脑溢血、脑梗塞、脑血栓形成等)病急性发作半月或一月后,病情稳定,但却遗留口眼歪斜,语言謇涩,半身不遂,或肢体疲软无力,或僵硬痉挛,或麻木不仁,或抬举受限,或头时眩晕,甚或二便失禁,神识时清时昧等。
用法精选上药,各自烘干,研极细末,全部和匀,装瓶备用。
每日3次,每次10克,熬水或加入米粉煮糊内服;亦可炼蜂蜜或白糖或黄糖等为丸,每次1丸(每丸内含原生药材10克),日服3次,用白开水送下。
中风后遗症中医医案
中风后遗症中医医案中风后遗症中医医案【导言】中风,又称脑卒中,是世界范围内造成高残疾和死亡率的主要疾病之一。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中风的患病人数呈现出上升的趋势。
中风不仅给患者带来了身体上的痛苦,还给患者及其家庭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和经济负担。
而中风后遗症更是中风患者们所面临的长期困扰。
中医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风后遗症的治疗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中医的角度出发,深入探讨中风后遗症的中医医案,并对中医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优势和局限性进行分析。
【正文】中医的治疗主要以平和为基础,强调整体调理和个体差异性。
对于中风后遗症的治疗,中医注重辩证施治,通过中药和针灸等多种手段,调整人体阴阳平衡,促进气血的流通,以恢复脑功能的功能。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中医医案。
1. 中风后遗症的中医药调理中医认为,中风后遗症是由于脑血管病变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以及中风后的瘀血等问题引起的。
中医的治疗主要是通过中药来调理患者的体内环境,以改善患者的症状和促进康复。
常用的中药有桂枝、茯苓、当归、川芎等,这些中药有舒筋活络、补气益血等功效,可以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促进受损脑组织的修复。
中药的治疗还可以增加患者的免疫力,提高身体的抵抗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2. 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针灸作为中医的重要疗法之一,在中风后遗症的治疗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通过针灸刺激特定穴位,可以调整患者的气血循环,促进受损脑组织的修复。
常用的穴位包括大椎、足三里、合谷等,这些穴位可以刺激患者的气血循环,促进脑组织的恢复,减轻患者的症状。
针灸还可以改善患者的生理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 按摩和推拿治疗中风后遗症按摩和推拿作为中医的传统疗法,对于中风后遗症的康复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按摩和推拿可以刺激患者的经络,调理患者的气血循环,促进脑组织的恢复。
按摩和推拿还可以解除患者的痰湿和淤血等问题,改善患者的症状。
按摩和推拿还可以调整患者的情绪,缓解患者的精神压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脑中风后遗症中医特色治疗
脑中风后遗症中医特色治疗脑中风后遗症中医特色治疗个人观点:脑中风后遗症多见于脑出血,脑梗塞,脑栓塞等,其中,脑出血和大面积的脑梗死或多或少均可留下一些后遗症,这里有必要在提提脑出血病症:大于30-----50毫升的出血一般在急性期我不主张手术,注意是进行icu治疗方案。
临床评估风险,及病情发展情况。
稳定后,在采用保守治疗方案。
否则采用钻髅碎吸术或开髅术。
30毫升以下我们主张内科保守治疗。
对脑梗塞的急性期的治疗主要是根据病人的病情,发病状况,体质,禁忌症,家属的经济情况和治疗要求,以及时间治疗窗,院方设备技术决定治疗方案。
1:pcpR血管内旋抽吸溶栓支架固定术。
设备技术经济要求较高。
2:尿激酶,链激酶,蚓激酶。
巴曲酶或重组纤维ra-t等治疗方法。
3:奥扎格雷。
阿司匹林等,4:扩管药的应用戊己可可碱。
尼莫地平等药物。
还有中药的针剂,例如:丹红,脉络宁。
清开灵,血塞通,灯盏花素等,疗效是肯定的。
中风分三期第一期,急性期。
急性期指的是发病以后的两周以内,发病两周以内就是急性期。
中脏腑这个昏迷的病人急性期最多一个月,就中经络的在两周以内,中脏腑的在一个月以内,这个病程期间叫急性期。
急性期的关键就是救命,你不抢救,不救命那病人死亡率很高的,这急性期的特点要救命当然怎么发挥中医的作用,我下面都要讲,中医能发挥作用在这个急性期。
第二期,恢复期第二个,恢复期。
恢复期就两周一个月以上到在半年以内,这个恢复期。
这个恢复期的主要的目的是降低他的致残率,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语言蹇涩,都是这个残废呀!所以恢复期的治疗的重点是降低他的致残率,这个致残率,这个阶段西医是没办法的全靠中医发挥优势,尤其这个作用针灸和锻炼,加上中药,这是很大的关键。
而且这个恢复呢一个月以内,一个月到三个月,叫他恢复一天一天可以恢复,所以治疗对路他的半身不遂,今天手指不能动也许明天就能动了,很快后遗症期就几乎就致残了。
他的后遗症有三个:一个是语言蹇涩,尤其出血或者梗阻在左半侧,左半侧因为语言中枢在左边,那就往往语言不利,最难恢复的就语言。
中医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观察
中医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观察目的:探讨中医治疗中风后遗症的方法与临床观察。
方法:针对各种不同的症状,对症下药。
结果:临床治疗97例,治愈14例,显效49例,好转28例,无效6例。
总有效率为91%。
结论:中医治疗中风后遗症应症施治,取得了较好效果。
标签:中风后遗症;中医药治疗;临床临床实践中把中风后遗症康复分为早、中、后三期。
康复早期:是指急性期过后3个月以内,此期不仅病人本身有自然康复的倾向,而且各种治疗措施最易收效,因此在此期要不失时机地采取多种康复措施,以达到理想的目的。
在用药方面,应以汤药为主,因汤剂可随证加减,有利于辨证施治,并与针灸、心理康复、功能锻练等同时并进。
只要患者神志清楚,绝大多数能恢复到生活自理的程度,如穿衣、吃饭、行走、做简单家务等,有的甚至可以完全康复,不留任何残疾。
因此3个月以内是中风后遗症康复的重要时期。
康复中期:是指急性期过后3~6月以内,此期与康复早期相比,各种功能的恢复明显减慢,但仍要树立信心,积极进行以上各种康复治疗。
康复后期:指6个月以上的病人,各种功能恢复更慢,但根据“用进废退”的原理和临床实践证明,其功能仍然可以改善。
此期治疗以功能锻炼为主,如有兼证,可对症处理。
1 对象与方法1.1 一般资料97例患者中,男68例,女19例,年龄均在45岁以上。
脑出血56例,脑血栓29例,脑栓塞12例,病程在3个月之内46例,4个月~半年29例,7个月~1年13例,1年以上9例。
1.2 治疗方法1.2.1 中药治疗综观中风一病,均属本虚标实,上盛下虚的证候,急性期虽有本虚见证,但常以风阳、痰热、腑实、血瘀等标实症状突出,按照急则治其标的原则,祛邪为主,应用平肝息风、清热化痰、通腑化瘀,活血通络等法[1]。
恢复期证侯由实转虚,按照缓则治其本的原则,以扶正培本为主,标本兼顾,常以益气活血、育阴通络、滋阴潜阳、健脾化湿诸法。
辨证分型如下:1.2.1.1 脉络空虚,风邪入中:主症:手足麻木,肌肤不仁,突然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口角流涎,甚则半身不遂,舌质淡,苔薄白,脉浮弦或弦细。
中医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
中医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中风是中老年患者常见多发疾病,同时该病具有很高的死亡率与致残率,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
近年来,随着临床医学水平的不断提升,中风的死亡率不断下降,但是在临床治疗中还是会出现中风后遗症,这些后遗症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日常生活产生严重的影响。
所以要重视中风后遗症的治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随着中医的不断发展,很多疾病都会选择中医方法治疗并且取得理想效果。
本文对中风后遗症的中医针灸治疗进行了研究分析,希望能够让大家对此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
一、中风的基本介绍(一)中风的病因和诱因中风的发病原因十分复杂,主要由血脂增高和血液粘稠度增高等疾病密切相关。
首先是动脉粥样硬化,根据相关统计数据可知,在中风患者中有70%及以上都患有动脉硬化,而导致动脉硬化的主要原因就是高血脂症。
其次,高血压疾病也是中风的常见发病原因,因为超过90%的脑出血患者都有高血压病史。
最后,中风的发病原因之一还有心脏病,常见的有心内膜炎疾病,该病可能会导致附壁血栓,如果心动过缓就会导致脑供血不足从而导致中风。
另外,糖尿病也与中风具有密切的联系,在中风患者中有30%左右都患有糖尿病。
所以有以上疾病者一定要引起重视,多关注自己身体变化,预防中风。
临床研究证实中风起病急,但是具体的病理过程却比较缓慢,在病理变化的过程之中,中风的诱发因素可能会加快变化过程,最终诱发中风。
如:情绪突然波动,生气、激动等。
还有过度劳累或者是用力过猛也容易突然诱发中风。
还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以及心脏病等疾病突然加重,也会加快中风进程。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如果有基础疾病患者要按时服药,保证病情稳定。
(二)中风发病的三个时期中风发病主要分为三个时期,首先发病后的两周内都是急性期,在此期间患者的病情十分不稳定,并且可能会快速变化。
在这个时期的治疗原则主要是保证患者的生命健康,同时控制病情避免恶化。
其次是发病两周后到发病六个月内,这是中风疾病的恢复期,在此期间患者的病情逐渐稳定,如果治疗及时患者的肢体障碍与语言障碍等症状都能够得到很好的改善,患者病情较轻就能够恢复到正常水平,重症患者的临床症状不会有明显的改善。
中医药治疗老年中风后遗症
【 Ke y wo r d s ] T C M; S r t o k e ; T r e a t me n t
d o i : 1 0 . 3 9 6 9 8 . i s s n . 1 6 7 4 - 7 8 6 0 . 2 0 1 3 . 0 8 . 0 4 3
老年人 中风后多 留有肢体语 言功能障碍 ,行动迟缓 ,大脑 反 应迟钝 ,记忆力减退 ,患肢 浮肿 ,生活质量严 重下降,甚 则 生活不能 自理 ,常需多人 照料 。对于 中风后遗症 临床 治疗 多已 康 复训练为主 ,临床药物 治疗 效果 不明显。笔者临床 以口服 中
C J C M 中医临床研究 2 0 1 3年第 5卷 第 8期
. . 7 5 . .
中 医 药 治 疗 老 年 中 风 后 遗 症
T r e a t i n g s e n i l e s t r o k e s e q u e l a e i n TC M
苏 海 燕
脾健脾 , 配合茯苓 、山药有 健脾利湿之效 。 黄芪有清除 自由基 , 抑制血小板 聚集 ,改善微循环 ,增强机体免疫力作用 。 病案举例 :患者 甲,男 7 5岁 ,1 年 前因急性脑梗死于当地 医院治疗 ,治疗 后遗 留左侧肢体功能障碍 ,言语不清 ,近 日出 现 左上下肢肿胀 ,乏力 ,痰多 ,活动无力 ,活动后气短 ,纳差 , 舌质淡胖有齿痕 , 苔 白腻 ,脉滑 。 查体 :心率 8 O次/ mi n , 律齐 , 无病理性杂音 。左上下肢肌力 3级 ,肌张力增强 。左侧病 理反 射 阳性 。据其症舌脉表现辨证 :脾 虚湿盛,痰湿阻络 。治则 : 健 脾化湿 。方药 :黄芪 2 0 g ,白术 1 5 g ,茯苓 1 5 g ,陈皮 1 2 g ,
中医中风后遗症医案
中医中风后遗症医案中医治疗中风后遗症的医案中风是中医中的病名,患者多数在中年以后发病,中风后患者的康复是个漫长的过程,而且往往会留下一些遗留症。
中风后遗症的表现方式与患者的身体状况有关。
有些患者表现为单纯损害肢体运动功能,有些患者则表现为失去语言的能力,还有一些患者则是视觉、认知等方面的障碍。
中医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目的是要恢复患者的受损功能,培育患者在稳定生活中的健康格局,让他们能够顺利地回到正常的社会生活中。
下面是我所经历的一例中风后遗症患者的医案:患者:金先生,男性,60岁。
近期突发左上肢抽搐,头晕,感觉迟缓,被送至我院急诊。
初诊:患者左上肢无力,口齿不清,不能拼音,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涩。
辨证:本例为中风后遗症。
口齿不清,不能拼字,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涩,这些证候表明患者的肝气郁滞引起了肝阴不足,阻碍了以手为窍的阳气运行,导致了肢体失去了活动功能,表面症状为头晕等。
治疗:治疗方案为活血化淤、调理阴阳。
采用了中药龙胆泻肝汤,每隔三小时一次,每次口服40ml,同时给患者针灸治疗。
主要穴位有:泻药(在右手背面,第五指远端掌侧,静息状态:第一下掌骨后,第二下一横纹后);半边头面部听髎下和足三里。
效果:治疗过程中,通过理顺肝阴,恢复肝阳局部的运行功能,患者的左上肢逐渐变得灵活,能够顺利地控制。
治疗期间,患者的心情变得愉悦,吃饭和睡眠都有所改善。
经过一次完整的疗程,患者目前已经可以正常地走路、吃饭,而且口齿也基本正常。
总结:中医治疗中风后遗症的过程中,准确的辨证非常重要。
对于不同的患者,中草药以及针灸的方案都应该有所区别。
总的来说,中医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主要目的在于恢复患者的受损功能,调理患者的身体状态,促进患者身体的康复,让患者能够重新融入社会生活。
中风后遗症的经筋疗法
病症概述】中风后遗症,中医又称“偏枯”。
本症同现代医学所称脑血管意外的病变基本相称。
包括脑出血、蛛网膜下出血、脑梗塞、脑栓塞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为临床上一组多发而急重病症。
中风后遗症,乃指上述病症急性期已过而遗留的病症。
【临床表现】主要症状:中风后遗症的临床表现,多因病变发生的部位及严重程度不同而有差异。
但常见的语言障碍、偏瘫等,乃本症的基本表现。
病灶体证:中风后遗症的病态形征表现特点,在中医古籍《内经》中叙述了本病变的左而右、右而左的“维筋相交”关系,指出“从左之右,右目不开,上过右角,并跷脉而行,左络于右,故伤左角,右足不用,命曰维筋相交”。
这段经文,阐明了中风的病变部位同肢体阳性体征的交叉关系,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实用意义。
【治疗方法】中风后遗症,顾名思义,既有中风的存与去的问题,又有中风与后遗原封不动的并存问题。
经筋疗法,临床注重上述三个问题的区别与识别,从中明确:①中风脑损伤的病症仍存在,治疗脑的康复工作应当继续。
②中风过后,脑的损伤已基本恢复或已全恢复,则主要医治后遗症。
③脑损伤继续影响着后遗症,两者都需要同时治疗,以治疗脑的康复来解除后遗症的遗留的康复。
一般说来,脑已康复的后遗症,其虽然不会自然自愈地康复,但治疗获得康复的工作任务轻得多了。
经筋疗法对于中风后遗症的治疗基本原则,是以舒筋活络来调整脑海的康复,而带动后遗残体的康复;同时,对因中风造成的残体及肢节,同样以舒筋解结的综合疗法,促使其尽早获得康复。
构成上下并治,治脑与治残肢并举的施治手段。
在上述基本原则指导下,从经筋治病原理考究,经筋疗法探索到治瘫的基本方法是:①脑的康复法。
以头、颈、肩及华佗挟脊的舒筋来促进脑的康复,称为近位“舒筋健脑”法。
近位“舒筋健脑”,尤以颞部经筋穴位为主要施治部位,其中颞7针的疗效堪优。
在近位健脑的同时,以手足的六条经筋的远端指爪穴位,作为远程调节经络施治,形成远近调节经络疗法(详见施治穴位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风后遗症的中医康复治疗(2010-02-22 17:09:57)/中风后遗症康复中风后遗症是指中风经过救治之后所留有的轻重不等的半身不遂、言语不利、口眼歪斜等症状。
中风是中老年的常见病、多发病,是当今世界对人类危害最大的三种疾病之一,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以及并发症多的“四高一多”特点。
近年来,由于诊疗水平的提高,中风的死亡率有所降低,但致残率仍居高不下,约80%的存活者尚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即中风后遗症,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因此降低致残率,提高康复速度是目前治疗本病的当务之急。
近年来,我在临床中对本病症的中医按摩康复疗法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临床与理论研究,取得一定成果,现将研究总结如下。
一、基本资料:采样81例,都是经过省、市级医院进行系统的临床检查和头颅CT扫描,诊断正确的中风患者,并且经过各大医院治疗后,中风病情已经基本康复,只留有一定程度的后遗症。
其中,年龄最大者68岁,最小者36岁。
从发病到第三个月36例,其他为发病4个月以上者。
对侧松弛性偏瘫者17例,上肢屈曲、内收64例,下肢呈直伸58例,腱反射亢进49例,手足麻木72例,言语不利36例,口眼歪斜24例,吞咽困难18例,思维迟钝36例,联想困难42例,记忆减退12例,烦躁抑郁16例。
二、治疗方法:1 按摩手法以揉捏、扣拍、点按为主,并应掌握轻松柔和、舒适透热为度,切忌暴力损伤肌肉。
2 按摩要穴:风池、风府、夹脊、环跳、阳陵泉、丰隆、绝骨、丘墟、肩贞、外关、后溪。
3 按摩操作:(1)患者健侧卧位,患肢搭在患侧髂部,术者立于患者前方,用双手拇指揉按从云门到尺泽、从肩髃到曲池两线。
(2)术者立于患者后方,用双手拇指揉按从肩贞到小海、从肩髎到肘尖两线。
前臂滚揉三角肌。
(3)患者侧卧位,患侧在上,在上之下肢屈曲,在下之下肢伸直,双下肢交叉成“4”字形。
患侧上肢尽量上举,肘部曲曲,前臂尽量放在耳上部,术者立于患者前方,用双手拇指按压揉拨闹俞穴、肩贞穴以及小圆肌、三角肌后缘。
再用肘尖点按患者环跳穴。
然后,再用肘前部在患者患侧背腰部延夹脊脉从上向下依次施按压手法数遍。
(4)术者一手扶住患者患肩,拇指按揉肩前部,同时另一手患者患肢腕部,令患者患肢肘关节曲曲,前后被动活动、旋转肩关节。
(5)医者用双手拇指点按揉拨患者患侧小腿前外侧阳明经路线数遍,点按揉拨阳陵泉、丰隆、悬钟、丘墟等穴。
从上向下立拳叩击小腿前外侧。
(6)患者俯卧位,术者双掌至上而下平推背腰部太阳经,在用双手拇指自上而下按揉患者患侧臀部从髂嵴到坐骨结节数遍,在用肘前部按揉底髂关节数遍。
然后将患者患侧下肢曲成“4”字形,用肘尖点按患侧环跳穴。
在将患者下肢伸开,用双手拇指揉按梨状肌数遍。
(7)术者用肘部点按揉拨患者患侧大腿后面从承扶至殷门一段。
重点点按承扶穴和殷门穴。
在用前臂自上而下滚揉大腿后面,力度不要太大,重点在于放松肌肉。
(8)术者用双手至上而下揉拿患者患侧小腿三头肌肌腹数遍,重点揉拨绝骨穴。
然后用拇指揉按承山穴数遍,在用前臂自上而下滚揉患者患侧小腿三头肌肌腹数遍。
在将患者患侧膝关节屈曲,用肘部点按委中穴。
(9)患者两下肢尽量伸直,足尖内收,术者双手握成空拳,用拳心交替平叩殷门、委中、承山数遍,然后在用双拳夹叩小腿三头肌两侧数遍。
(10)患者坐位,术者立其后,将一侧上臂从患者患侧肩后伸到肩前,绕过颈部,搭在健侧肩上,肘部拖住患者下颌,另手拇指揉按波理患侧天柱到大杼一线和风池到肩井一线。
(11)患者颈部侧屈,颈肌暴露,医者用单手小鱼际快扶桥孔部,谓之“退桥孔”。
“桥孔”即风池、翳明、缺盆、肩井四穴连线之间区,退桥孔以左侧为主,可退500次,右侧退300次,频率以90到120次每分为宜。
再用单手掌心向下置于百会穴上,缓缓转动,另手空拳扣击,手转一圈,拳击4次,用力要轻柔。
两手五指分出,指关节屈曲,交替推抖,轻轻拍击头颈部(从前额推至后枕);两手侧指敲击,多指抓拿,指关节碓击头部、额、及颞部。
拇指点揉风府,空拳叩打颈侧及肩部,双手捏提肩井以及肩部肌肉。
(12)双手握拿伤肢的腕掌部,将腕关节掌屈、背伸、侧偏及环转活动数次。
然后在向两侧分掌3至5次,并分别牵动手指各关节。
双手掌相对往返搓前臂至腕部数遍,捻揉、牵抖五指。
按揉外关`后溪等。
4 功能性锻炼(1)对早期卧床不起的病人,由家人对其瘫痪肢体进行大小关节屈伸膝、屈伸肘,弯伸手指等被动运动,避免关节僵硬。
稍能活动的病人可在他人搀扶下坐在凳椅上做提腿、伸膝和扶物站立等活动,以防止心血管机能减退。
(2)在第一阶段基本巩固后,可常做些扶物站立,身体向左右两侧活动,下蹲等活动;还可在原地踏步,轮流抬两腿,扶住桌沿、床沿等向左右侧方移动步行,一手扶人一手持拐杖向前步行。
锻炼时,应有意使患肢负重,但要注意活动量应逐渐增加,掌握时间不宜过分疲劳。
同时可作患侧上肢平举、抬高、上举等运动,以改善血循环,消除浮肿,平卧床可主动屈伸手臂,伸屈手腕和并拢、撑开手指,手抓乒乓球、小铁球等。
(3)在能自己行走后,走路时将腿抬高,做跨步态,并逐渐进行跨门槛,在斜坡上行走,上下楼梯等运动,逐渐加长距离;下肢恢复较好的病人,还可进行小距离跑步等。
对上肢的锻炼,主要是训练两手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如自己梳头、穿衣、解纽扣、打算盘、写字、洗脸等,以及参加打乒乓球,拍皮球等活动。
随时间进展,偏瘫肢体的运动可逐渐恢复,下肢一般较上肢恢复为早,近端比远端的恢复好,手指精细动作的恢复最迟并最差。
所以应以四肢远端小关节的运动训练为主。
5 按摩师在治疗过程中应不断的与患者进行轻松愉快的语言交流,态度要和蔼自然,可以帮助患者解除治疗操作中所产生的紧张情绪,又能促进患者语言和思维的恢复。
三、疗效观察治疗81例,治愈(症状与体征消失,功能完全恢复,能胜任各种劳动和活动)39例,显效(症状与体征显著减轻,功能基本恢复,生活自理)27例,好转(症状与体征有减轻,功能有所改善,生活不能自理)15例。
从发病到第三个月的患者疗效明显好于发病4个月以上者。
四、典型病例患者王某,59岁。
患中风一年余,经本市血栓病医院治疗,中风已达临床康复。
后遗症:语言吐字不清,左侧上、下肢僵硬,肘`膝关节不能完全伸直。
查体跛行,左侧直腿抬高试验40°,左膝腱反射增强。
左侧上、下肢肌肉紧张度增加。
左手握持能力减弱。
每日用上述手法按摩加被动四肢关节屈伸和旋转运动训练,治疗30天,诸症大减。
增加患者主动四肢运动训练,再治疗70天,症状、体征完全消失,腰腿活动自如,随访1年无复发。
五、讨论与体会1 在现代医学中中风后遗症包括脑溢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脑血管痉挛以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病种,主要表现为肢体瘫痪、失语、口眼歪斜、吞咽困难、思维迟钝、联想困难、记忆减退、烦躁抑郁等。
中医认为中风的病因病机为情志失调、久病体虚、素体阳亢、饮食不节以致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上冲于脑。
后遗症多为气虚血滞,风痰阻络所致。
治疗立法应遵循醒脑开窍为主,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为辅的治疗法则。
在中医传统按摩疗法中,点穴可以起到醒脑开窍的作用,而巡经推拿又可起到很好的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作用,被动运动四肢可以帮助偏瘫肢体功能恢复。
按摩师在治疗过程中与患者进行轻松愉快的语言交流,可以帮助患者语言和思维的恢复。
2 现代康复理论认为脑中风后中枢神经系统在结构上或功能上具有重新组织能力或可塑性,[1]。
风池为足少阳胆经经穴,风府为督脉经穴,两穴均位于颈部,从解剖学分析,两穴均处于脑后颈部之枕骨大孔、延髓中枢体表处。
在此二穴上施术一些有效的手法能通过枕骨大孔、延髓中枢使刺激力到达颅内,直接起到改善脑组织功能的作用。
研究证实,按摩风池、风府穴对脑血管有扩张作用,并可使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减少,血浆纤溶活性增强。
夹脊位于脊柱两侧,每穴都有相应椎骨下方发出的脊神经后支及其伴行的动脉和静脉丛分布。
环跳、丘墟、肩贞、外关、后溪等穴下面都走形着很重要的神经干或神经,都分布在人体重要的关节附近。
对这些穴位上施以有效的按摩手法可以起到舒筋通络、活血化瘀,并能保护关节功能,防止患侧肌肉的萎缩。
《难经?四十五难》:“筋会阳陵泉,髓会绝骨,”二穴可以促进已经损伤的筋肉`关节恢复功能。
丰隆为治痰要穴,具有化痰开窍的作用,而血酸在中医理论中属于“痰”的范围。
上述腧穴配合使用可以达到醒脑开窍,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目的。
3 本病患者在临证治疗的同时,家庭保健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可以说中风所致的瘫痪、失语、生活不能自理是最令老年患者担心的,年轻一些的患者则往往对此症有绝望的心理,因此通过家庭保健的心理康复,饮食调理,语言训练及主被动运动等环节,常能最大限度地保证患者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重返社会。
病人除树立信心外,还要有耐心和恒心,切不可操之过急或厌烦灰心,半途而废。
4 临床治疗过程中我们发现,中风后遗症患者必须争取早期康复治疗,尤其在发病后的前三个月内的康复治疗是获得理想功能恢复的最佳时机。
治疗时间越早,见效越快,疗效越明显。
90%的神经学恢复一般在脑中风3个月以内,3个月后关节挛缩,肢体强直,一旦形成错误的运动模式将很难纠正。
但对病程长者,其潜在功能恢复力也不容忽视,应当继续进行相应的康复治疗,也可达到改善功能的效果,根据临床经验,在发病后两年内,如果康复措施得当,还会有不同程度的恢复。
总之,康复治疗越早越好,经过正规持久的康复治疗后约80%的患者生活可以自理,致残率明显降低,生命质量可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