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诗歌的起源看诗歌的功能

合集下载

诗歌的作用和特点

诗歌的作用和特点

诗歌的作用和特点一、诗歌的作用诗歌随着人类语言的产生而产生的,是人类起源最早的文学样式,文字的出现便有了诗歌的记载,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中国诗歌从原始的劳动号子,经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至“五·四”以后到现代的新诗这样一段几千年的多元化发展历史,其思想表现形式和语言展现艺术始终没有背离中华传统文化的原始轨迹,为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大众所接受。

诗歌学习和运用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认知祖国语文,传承中华文化。

诗歌是语言文学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是祖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诗歌作为中华文化的一种文学体裁,在数千年的社会发展中植根于社会,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参入、社会文人所推动,自始至终传承了着中华文化传统,是祖国语言文化积累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通过诗歌的学习和运用能够使学习者清楚地认识祖国语言文化发展的悠久历史进程;认知传统古老的祖国语言文化的璀璨辉煌、博大精深;认识中国诗歌文化深厚雄浑的人文根基,广博深邃的思想底蕴,形式多样的类型体制,丰富多彩的艺术手法是西方诗歌文化无法比拟的;进而肩负起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语言文化的历史重任,在弘扬祖国语言文化的发展和国际交流过程中,把中华文化推向世界。

2、认识社会生活,提高人格品质。

诗歌以其独有的抒情的方式,高度凝练的语句,集中地反映着社会生活。

不同的诗歌作品,从不同的角度揭示出社会生活的本质,反映出多样化社会生活的不同侧面,直接而又形象地告诉人们应该怎样认识生活,怎样面对生活,怎样创造生活。

通过诗歌文化的学习,可以使学习者了解时代的变迁,知晓社会历史,认识社会环境,增长社会知识,进而在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的基础上,培养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在感受中华语言文字优美和伟大的基础上,开发智力,拓展思维,陶冶情操,培养热爱生活、创造生活的能力,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

3、感受文学作品的形象,提高思维创造力。

思维,分为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诗歌的发展历程

诗歌的发展历程

诗歌的发展历程一、古代诗歌的起源与发展古代诗歌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记录了人们的思想、情感和生活。

古代诗歌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古埃及和古巴比伦文明,当时的诗歌主要是为了祭祀和宗教仪式而创作。

随着社会的发展,古代诗歌逐渐从祭祀的形式转变为表达个人情感和思想的艺术形式。

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史诗和抒情诗成为了主流,代表作品有荷马的《伊利亚特》和《奥德赛》。

二、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当时的诗歌形式以《诗经》为代表,它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记录了当时社会的风俗和人民的生活。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古代诗歌逐渐发展成为了独特的艺术形式,包括了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等。

唐代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鼎盛时期,代表作品有杜甫的《登高》和李白的《静夜思》。

三、现代诗歌的兴起与发展现代诗歌起源于19世纪末的欧洲,它是对传统诗歌形式的一种革新和突破。

现代诗歌强调个人情感和内心体验的表达,摒弃了传统诗歌的格律和韵律要求。

法国诗人波德莱尔和美国诗人惠特曼是现代诗歌的代表人物,他们的诗歌作品开创了自由诗和散文诗的先河。

随着时间的推移,现代诗歌逐渐在世界各地兴起,并形成了多种流派和风格,如象征主义诗歌、超现实主义诗歌和后现代诗歌等。

四、当代诗歌的多样化发展随着社会的变迁和文化的多元化,当代诗歌呈现出了更加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当代诗歌不再局限于特定的形式和风格,诗人们更加注重个人的创作风格和独特的表达方式。

当代诗歌的主题也更加广泛,涵盖了社会、政治、环境和人类存在等多个方面。

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和社交媒体为诗歌的传播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使得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到诗歌创作和欣赏中来。

总结:诗歌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经历了古代诗歌的起源与发展、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现代诗歌的兴起与发展,以及当代诗歌的多样化发展。

古代诗歌起源于祭祀和宗教仪式,后来逐渐转变为表达个人情感和思想的艺术形式。

诗歌的起源及本质

诗歌的起源及本质

诗歌的起源及本质内容提要:本文证明诗字的结构,不是从言从寺的形声字,而是由三个形体构成的会意字。

左旁是張扬双臂跳舞的独体象形;右旁上体是祖先、神灵牌位的标识,下体是高举灵牌的人手。

若此,诗当是载歌载舞祭拜祖先、神灵中的唱词。

其次证明,中国诗歌起源于原始群末期,向母系氏族过渡初期;世界最早的叙事诗诞生在中国。

最后,讨论了诗歌的要素、结构、定位、及本质。

关鍵词:诗字的结构诗字的本义诗的起源诗的要素诗的本质诗的定位以适当的韵律节奏和形象精炼的短句构成的脱口秀、劳动号子,在形式上可称作最初的诗。

此外,文字产生以前的口述历史或文学,可统称散文。

本文一探诗的起源,二论诗的本质及定位。

因字数所限,这里仅发起源部份。

疏误之处,诚祈时贤、方家教正。

一、诗歌的起源从古文字的造字原理和最古诗字的形体结构考察,诗起源于原始先民集体劳动的协作号子及祭、颂典的唱词、脱口秀。

诗字,《说文》古体作形,其左傍是束腰手舞足蹈的动态象形,相当于钟嵘《诗品》中的“舞咏”,而不是从言。

右旁寺字,《说文》古体作形。

《说文》注作形,其下体为手腕。

这表明是可以用手举过头顶的圣物。

《康熙字典》:“诗,古文作形。

”左体从言,承旧体,显误。

右体作,与甲骨文中的字相同。

学界通常释为有、又、侑,三者音同与佑互假。

详见《殷墟甲骨刻辞类纂》上册,第24页,3350、1323。

其中的侑,《正韵》曰:“佐也、相也。

”《文子·守弱篇》:“三皇五帝有劝戒之器,命曰侑扈.”若此,乃保佑与劝戒两者结合的祖先神灵的标识物。

以上两者都证明,寺字上体不是从土,而是神、圣的物质标识。

从音韵上看,诗、寺的差别在平声为诗、上声为寺。

综上可见,诗字是由三个形体构成的会意字,而不是由言、寺两个形体构成的形声字。

诗字的本义是载歌载舞“神人以和”“人神同乐”的会意。

《礼记特牲》言“‘诗怀之’注”称:“诗犹承也,谓奉纳之怀中。

”对高举圣物的人来说,是奉也是承;对神或圣来说,是纳也是受。

诗歌的发展历程

诗歌的发展历程

诗歌的发展历程引言概述:诗歌作为文学的一种形式,承载着人类情感、思想和文化的表达。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诗歌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从古代的口头传承到现代的多样化表现形式,诗歌一直在不断演变和发展。

一、古代诗歌的形成1.1 诗歌的起源:诗歌最早起源于口头传承的方式,古代人们通过口头传唱的方式将诗歌传承下来。

1.2 诗歌的形式:古代诗歌主要以韵律和节奏为主要特征,如古代中国的律诗和绝句,古希腊的史诗等。

1.3 诗歌的功能:古代诗歌主要用于歌颂英雄、表达爱情、赞美自然等,是人们情感和思想的载体。

二、中世纪诗歌的繁荣2.1 宗教诗歌的兴起:中世纪的诗歌以宗教为主题,反映了当时宗教信仰的力量和影响。

2.2 抒情诗歌的发展:中世纪的抒情诗歌逐渐兴起,表达了个人情感和内心世界。

2.3 叙事诗歌的繁荣:中世纪的叙事诗歌如《坎特伯雷故事集》等作品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三、文艺复兴时期的诗歌革新3.1 人文主义的影响:文艺复兴时期的诗歌受到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追求个性化和人文关怀。

3.2 形式的多样化:文艺复兴时期的诗歌形式更加多样化,如意大利的十四行诗、英国的戏剧诗等。

3.3 诗歌的社会功能:文艺复兴时期的诗歌不仅是文学作品,还承担着社会批判和政治宣传的功能。

四、现代诗歌的多样化表现4.1 现代主义诗歌:20世纪初的现代主义诗歌打破传统的形式,追求语言的表现力和形式的创新。

4.2 后现代主义诗歌:后现代主义诗歌更加强调语言的游戏性和多义性,拒绝传统的意义和结构。

4.3 新诗歌的兴起:当代诗歌以新的形式和主题呈现,如女性主义诗歌、环境主义诗歌等,反映了当代社会的多元化和复杂性。

五、未来诗歌的展望5.1 技术与诗歌:随着科技的发展,诗歌创作和传播方式将更加多样化,如网络诗歌、数字诗歌等。

5.2 跨文化诗歌:未来诗歌将更加跨越国界和文化,吸收不同文化的元素,形成更加多元化的诗歌形式。

5.3 环境与诗歌:未来诗歌可能更加关注环境问题,以诗歌的形式呼吁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和行动。

诗歌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诗歌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诗歌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诗歌是人类文学史上最古老的文学形式之一,诗歌的产生、流传和演变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

在古代,诗歌不仅是一种文学表现形式,还是一种具有社会功能的文化媒介。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诗歌的种类和功能也在不断扩展和深化。

本文将从诗歌的历史背景、生产方式、功能和影响等方面,探讨其与社会生活的密切关系。

一、历史背景诗歌起源于人类语言的发展,是人类文学发展史上最早的形式之一。

诗歌的产生与人类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古代社会,歌颂生产、祭祀、战争、娱乐等方面的诗歌被广泛地传唱,成为社会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例如,中国古代的《诗经》记载了先民们在祭祀、婚嫁等场合所唱的诗歌,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希腊古典文学中,史诗和戏剧也是社会生活的重要载体,记录了当时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

二、生产方式诗歌的生产方式包括口传和书面传播两种方式。

在古代,诗歌多以口头传播的方式流传下来,民间吟唱、朗诵和演唱成为了诗歌的主要表现形式。

在中国古代,民间吟唱的艺人被称为“词人”、“曲师”,他们利用自己的喉咙和琴、瑟、笛等乐器伴奏,将诗歌和音乐结合起来演唱,成为了古代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表现形式。

而在书面传播方式的出现后,诗歌的传播途径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读者可以通过书籍或报刊等形式接触和传播诗歌。

三、功能诗歌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多种功能。

首先,诗歌是一种宣传和传承文化的方式。

通过诗歌的传颂和传承,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传承自己的文化遗产,从而增强文化自信和认同感。

其次,诗歌是一种情感宣泄和精神慰藉的方式。

许多诗歌作品表现了人们对生命、爱情、家庭、友谊等方面的深切感受和想法,这些作品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挑战,从而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和安慰。

再次,诗歌还是一种批判和反思社会现象的方式。

许多诗歌作品通过对社会不公、腐败、战争等问题的揭示和批判,引导人们对社会现象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反思,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改良。

什么是诗教?

什么是诗教?

什么是诗教?诗教是一种以诗歌为媒介的教育方式。

通过诗歌的韵律、节奏和意象,诗教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

下面将从诗教的起源、目标和实施方式三个方面展开介绍。

一、诗教的起源诗教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化的发展。

古时候,诗歌被视为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同时也是艺术和思想的载体。

古代的教育中普遍注重诗歌的教授和学习,例如《论语》中就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观点,强调了诗教对于培养人的品德和智慧的重要作用。

二、诗教的目标1. 培养审美情趣诗教通过诗歌的优美表达和独特表现形式,强化学生对于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通过欣赏名篇名句,鉴赏不同风格的诗歌作品,帮助学生培养出独特的审美情趣。

2. 增强语言表达能力诗教通过学习和创作诗歌,使学生在语言表达方面得到锻炼。

诗歌的艺术特点要求学生注意词汇的选用、句法的搭配和修辞手法的应用等,培养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和修辞魅力。

3. 提高文学素养诗教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欣赏各类诗歌作品,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通过对于诗歌的文本解读和背景分析,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感受到诗歌背后的文化积淀。

三、诗教的实施方式1. 开设诗歌鉴赏课程学校可以开设诗歌鉴赏课程,让学生了解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诗歌作品,并学习诗歌的基本韵律和特点。

同时,通过诗歌比赛和朗诵活动,激发学生对于诗歌的兴趣和热情。

2. 鼓励学生创作诗歌诗教也要鼓励学生自主创作诗歌。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

学校可以组织诗歌写作比赛,为学生提供展示作品的机会。

3. 打造诗歌社团学校可以组建诗歌社团,为热爱诗歌的学生提供交流和学习的平台。

社团可以定期举办诗歌分享会和诗歌创作工作坊,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提高诗歌创作水平。

4. 结合其他学科进行教学诗教也可以与其他学科结合,创设跨学科的教学活动。

比如,可以通过学习历史时期的诗歌了解历史文化,通过学习科学知识创作科普诗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并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诗歌的起源 诗歌是一种主情的文学体裁,它以抒情的方式,高度凝练 ...

诗歌的起源 诗歌是一种主情的文学体裁,它以抒情的方式,高度凝练 ...

诗歌的起源诗歌是一种主情的文学体裁,它以抒情的方式,高度凝练,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用丰富的想象、富有节奏感、韵律美的语言和分行排列的形式来抒发思想情感。

诗歌是有节奏、有韵律并富有感情色彩的一种语言艺术形式,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

诗歌起源于上古的社会生活,因劳动生产、两性相恋、原始宗教等而产生的一种有韵律、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形式。

《尚书·虞书》:“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

”《礼记·乐记》:“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

”早期,诗、歌与乐、舞是合为一体的。

诗即歌词,在实际表演中总是配合音乐、舞蹈而歌唱,后来诗、歌、乐、舞各自发展,独立成体,诗与歌统称诗歌。

诗体概说诗体的分类,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现在,只就一般的看法,简单地谈谈汉魏六朝和唐宋的诗体。

汉魏六朝诗,一般称为古诗,其中包括汉魏乐府古辞、南北朝乐府民歌,以及这个时期的文人诗。

乐府本是官署的名称。

乐府歌辞是由乐府机关采集,并为它配上乐谱,以便歌唱的。

《文心雕龙·乐府》篇说:"凡乐辞曰诗,诗声曰歌。

"由此可以看出诗、歌、乐府这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诗指的是诗人所作的歌辞,歌指的是和诗相配合的乐曲,乐府则兼指二者而言。

后来袭用乐府旧题或摹仿乐府体裁写的作品,虽然没有配乐,也称为乐府。

中唐时白居易等掀起一个新乐府运动,创新题,写时事,因而叫作新乐府。

唐以后的诗体,从格律上看,大致可分为近体诗和古体诗两类。

近体诗又叫今体诗,它有一定的格律。

古体诗一般又叫古风,这是依照古诗的作法写的,形式比较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缚。

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

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

唐代以后,四言诗很少见了,所以通常只分五言、七言两类。

五言古体诗简称五古;七言古体诗简称七古;三五七言兼用者,一般也算七古。

五言律诗简称五律,限定八句四十字;七言律诗简称七律,限定八句五十六字。

哥特风诗歌

哥特风诗歌

哥特风诗歌摘要:一、哥特诗歌的起源和特点1.哥特诗歌的起源2.哥特诗歌的特点二、哥特诗歌的代表作品1.《荒原》2.《乌鸦》三、哥特诗歌的影响和意义1.对后世诗歌的影响2.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意义正文:哥特风诗歌起源于19 世纪初期的英国,是一种以神秘、恐怖、黑暗为特点的文学流派。

哥特诗歌以强烈的情感表达和对人性的深刻挖掘,成为文学史上独树一帜的艺术形式。

1.哥特诗歌的起源和特点哥特诗歌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 世纪末期的英国浪漫主义诗歌。

受到当时社会氛围的影响,哥特诗人开始关注中世纪的神秘和恐怖元素,以表达对现实世界的不满。

哥特诗歌的特点是黑暗、恐怖、神秘,以及对死亡和毁灭的关注。

哥特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比喻,将内心的恐惧和压抑具象化,展现了一个充满诡异和恐怖的诗歌世界。

2.哥特诗歌的代表作品哥特诗歌的代表作品有埃德garth 的《荒原》和埃德winestanley 的《乌鸦》。

《荒原》通过描绘一个荒凉、死寂的世界,表达了诗人对人类文明的失望和忧虑。

诗中无处不在的死亡气息和恐怖氛围,令人感受到世界的无常和生命的脆弱。

《乌鸦》则以一只乌鸦的视角,展现了一个充满恐惧和绝望的世界。

乌鸦象征着死亡和毁灭,诗中通过乌鸦的独白,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和存在的思考。

3.哥特诗歌的影响和意义哥特诗歌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不仅推动了英国诗歌的发展,还为世界诗歌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表现手法。

哥特诗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意义是无法忽视的。

它打破了传统诗歌的束缚,开创了一种关注人性和生存现实的诗歌风格。

诗歌的起源与演变:文学的灵魂之声

诗歌的起源与演变:文学的灵魂之声

诗歌的起源与演变:文学的灵魂之声诗歌,作为一种古老而神秘的文学形式,是人类语言表达的艺术之一。

它以其独特的节奏、押韵和形象化的语言,引发了无数读者和创作者的兴趣。

本文将探究诗歌的起源与演变,揭示它作为文学的灵魂之声的重要性。

一、诗歌的起源要追溯诗歌的起源,我们需要回到人类语言的诞生。

在人类还未发展出书写系统之前,诗歌是口头传承的一种表达方式,它通过韵律和韵母的重复来吸引听众的注意力。

这种韵律和押韵的形式有助于诗歌的记忆和传播,成为古代文化的载体。

古代的诗歌往往与宗教祭祀、歌颂英雄、表达爱情等重要活动相关。

比如古埃及的《阿克纳顿颂歌》、古希腊的《伊利亚特》等都是具有强烈宗教和英雄主义色彩的史诗作品。

通过诗歌的形式,人们能够更加生动地表达内心的情感和体验。

二、诗歌的演变随着时间的推移,诗歌逐渐从口头传承的形式转变为书写和印刷的媒介。

这使得诗歌得以更加广泛地传播和保存。

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诗歌开始发展出各种不同的形式。

从史诗、抒情诗到哲学诗,每一种形式都有其独特的韵律和语言风格。

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诗歌在不同文化和时代中展现出多样性。

中国古代的诗词、日本的俳句、印度的吠陀经等都是不同文明中独特的诗歌形式。

每一种形式都体现了其所属文化的特点和审美观念。

诗歌的形式和风格也随着现代文学的发展而不断演变。

现代主义运动的出现,强调对传统形式的打破和对语言的创新使用。

例如,泰戈尔的自由诗、庞德的象征主义诗歌等都在形式和内容上进行了革新。

三、诗歌的灵魂之声诗歌作为文学的灵魂之声,通过其独特的表达方式传递着深刻的情感和思想。

它超越了日常用语的限制,通过形象化和隐喻的语言,让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作者的内心世界。

诗歌可以拓展人们的思维和想象力,激发对美的追求。

它能够帮助人们表达复杂的情感和体验,使读者得以与作品产生共鸣。

无论是在诗社、文学圈还是网络社交平台上,诗歌都扮演着连接人与人、传递情感的重要角色。

诗歌也是文化和国际交流的桥梁。

追溯古代抒情诗歌的起源与发展

追溯古代抒情诗歌的起源与发展

追溯古代抒情诗歌的起源与发展古代抒情诗歌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以其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和深刻的情感描绘,深深地吸引着无数读者。

追溯古代抒情诗歌的起源与发展,不仅能够了解古代文化的演变和人们情感的变迁,还能够从中感受到人类情感的共通性和持久性。

古代抒情诗歌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诗经。

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其中包含了大量的抒情诗歌。

这些抒情诗歌以其简洁、朴实的语言,表达了古代人们对生活、自然和情感的深切感受。

例如《关雎》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这首诗以对雎鸠的描绘,表达了男女之间的爱情之美。

诗经的出现,标志着抒情诗歌的初步形成,为后来的抒情诗歌奠定了基础。

随着时间的推移,古代抒情诗歌逐渐发展壮大。

在唐宋时期,抒情诗歌达到了巅峰。

唐代的诗人王之涣以其感人至深的《登鹳雀楼》闻名于世,这首诗以壮美的景色和自己的感慨,表达了对逝去岁月的思念之情。

宋代的诗人苏轼则以其豪放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抒情诗歌。

例如《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

唐宋时期的抒情诗歌以其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和深刻的情感描绘,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

古代抒情诗歌的发展不仅体现在形式上的变化,也反映了人们情感的变迁。

在古代,人们的情感表达受到许多限制,包括社会礼仪、家族观念等。

因此,古代抒情诗歌往往以隐喻、象征的方式表达情感,使得读者需要通过细腻的品味和想象力来理解诗人的真实情感。

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古代抒情诗歌逐渐摆脱了束缚,表达情感的方式也更加直接和自由。

例如,现代诗人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中的“我爱这土地,虽然她的苍穹,早已没有了当年的蓝”直接而真实地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对现实的思考。

古代抒情诗歌的发展,不仅反映了人们情感的变迁,也为后来的诗歌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310首生命的源头千首诗歌

310首生命的源头千首诗歌

310首生命的源头千首诗歌摘要:一、诗歌的起源与发展1.诗歌的起源2.诗歌的发展二、310首生命的源头千首诗歌的创作背景1.作者简介2.创作动机3.作品主题三、310首生命的源头千首诗歌的内容概述1.诗歌的结构与风格2.作品中的核心思想3.艺术表现手法四、310首生命的源头千首诗歌的影响与价值1.作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2.对后世诗歌创作的影响3.社会价值五、总结1.310首生命的源头千首诗歌的整体评价2.作品的意义与启示正文:一、诗歌的起源与发展1.诗歌的起源诗歌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学形式,起源于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观察与感悟。

在我国,诗歌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的《诗经》,它汇集了先民们对生活、劳动、爱情等方面的歌唱。

随着时间的推移,诗歌不断发展,涌现出众多脍炙人口的佳作。

2.诗歌的发展从先秦时期的《诗经》、《楚辞》,到汉魏六朝的乐府诗、唐诗、宋词、元曲等,我国诗歌历经数千年的演变,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在这个过程中,无数诗人为诗歌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如杜甫、白居易、李白、苏轼等。

他们的作品展示了诗歌的繁荣与辉煌。

二、310首生命的源头千首诗歌的创作背景1.作者简介310首生命的源头千首诗歌的作者是我国著名诗人洛夫。

洛夫,本名刘启,出生于四川成都,曾任《诗刊》主编,是我国现代诗歌的重要代表人物。

2.创作动机洛夫在创作310首生命的源头千首诗歌时,旨在探讨生命的起源、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生的意义。

作品融合了诗人对生活、历史、哲学等多方面的思考。

3.作品主题310首生命的源头千首诗歌以生命的起源为线索,围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展开。

诗人通过抒发对生命、爱情、死亡的感悟,表达了对人生的探寻与思考。

三、310首生命的源头千首诗歌的内容概述1.诗歌的结构与风格310首生命的源头千首诗歌分为若干篇章,每篇诗歌都有独特的主题和意蕴。

诗人在作品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以意象丰厚的诗句展现了生命的奥秘。

诗字中包含的16个字

诗字中包含的16个字

诗字中包含的16个字一、诗歌的起源与发展1.诗歌的起源诗歌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学形式,起源于原始社会。

当时的人们通过吟唱、跳舞等方式表达心中的喜悦、痛苦和对自然的敬畏。

随着时间的推移,诗歌逐渐演变成为一种具有深厚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的文学样式。

2.诗歌的发展在我国,诗歌的发展历程悠久,自古以来就有《诗经》、《楚辞》等脍炙人口的作品。

随后,唐诗、宋词、元曲等各个时期的诗歌流派纷呈,名家辈出。

到了近现代,诗歌创作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既有古典诗韵的传承,也有现代诗的创新。

二、诗字结构的解析1.诗字的构成诗字由“言”和“寺”两个部分组成。

其中,“言”表示诗歌的基本元素——语言,而“寺”则寓意着诗歌所承载的哲理和教化功能。

2.诗字各部分的寓意诗字中的“言”部分,象征着诗歌的表达手法和文字功底。

优秀的诗人往往具备丰富的修辞技巧和词汇储备,能够以简练的文字传达深邃的哲理。

而“寺”部分则代表着诗歌的精神内涵,意味着诗歌作品中所蕴含的道德观念、人生感悟等。

三、诗字中所包含的16个字的意义1.诗字中的哲学思想诗字中的“寺”,实际上包含了“诗、书、礼、易、春秋”五经中的“诗”字。

这个“诗”字代表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一部分,强调了诗歌的教化功能。

2.诗字中的审美观念诗字中的“言”,则体现了古代诗人对审美观念的追求。

他们认为,诗歌创作应该注重音韵、对仗、意境等方面的美感,从而使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3.诗字中的文化内涵诗字本身就是一个文化符号,它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底蕴。

从古至今,诗歌在我国文化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成为了一种独特的文化象征。

四、诗歌创作与鉴赏1.诗歌的创作技巧诗歌创作讲究构思新颖、表达生动。

诗人需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创造优美的意境,表达真挚的情感。

2.诗歌的鉴赏方法鉴赏诗歌时,读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了解背景、把握主题、品味词句、体会意境、领悟哲理。

通过这些方法,读者可以更好地领略诗歌的魅力,感受诗人的才情与智慧。

优美小短诗

优美小短诗

优美小短诗
摘要:
一、诗歌的起源与历史发展
1.诗歌的起源
2.诗歌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地位
3.诗歌的发展与变革
二、优美小短诗的特点
1.形式简洁
2.意境优美
3.情感真挚
三、优美小短诗的鉴赏方法
1.从诗歌形式入手
2.理解诗歌的意境
3.体会诗人的情感
四、优美小短诗的价值与意义
1.对文学的贡献
2.对个人修养的提升
3.对社会风气的引领
正文:
优美小短诗,以其简洁的形式、优美的意境和真挚的情感,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诗歌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那时的人们通过歌
唱来表达情感,逐渐形成了诗歌这一文学形式。

在古代文学中,诗歌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经过几千年的发展,诗歌不断变革,产生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

优美小短诗的特点在于其形式简洁,没有冗长的叙述,却能表达丰富的情感;意境优美,通过对自然、生活等场景的描绘,使读者感受到诗人心中的美好;情感真挚,诗人抒发内心深处的情感,让人产生共鸣。

正因如此,优美小短诗受到了广泛的喜爱,成为了文学欣赏的重要对象。

要鉴赏优美小短诗,可以从诗歌形式入手,分析其韵律、节奏等特点;理解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通过文字所描绘的美好画面;体会诗人的情感,将自己代入诗人的心境,感受诗人所表达的喜怒哀乐。

优美小短诗的价值与意义不仅体现在对文学的贡献上,还体现在对个人修养的提升和社会风气的引领上。

阅读优美小短诗,可以培养人的审美情趣,提高个人修养,同时,这些诗歌中所传递的正能量,对引领社会风气具有积极意义。

总之,优美小短诗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了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如果没有主爱的吸引诗歌

如果没有主爱的吸引诗歌

如果没有主爱的吸引诗歌摘要:一、诗歌的起源和作用1.诗歌的起源和发展2.诗歌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二、主爱的吸引诗歌的特点1.主爱的吸引诗歌的概念和定义2.主爱的吸引诗歌与其他诗歌的区别三、主爱的吸引诗歌的价值1.主爱的吸引诗歌在信仰中的重要性2.主爱的吸引诗歌对个人灵性的提升四、主爱的吸引诗歌的现状和未来1.主爱的吸引诗歌在我国的现状2.主爱的吸引诗歌在国际上的影响和传播3.主爱的吸引诗歌的未来发展趋势正文:如果没有主爱的吸引诗歌,我们的精神世界将会失去一份独特的美丽。

诗歌作为一种源远流长的文学形式,承载着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期许。

在历史的长河中,诗歌以其独特的韵律和情感表达,成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爱的吸引诗歌是一种特殊的诗歌类型,它以信仰为根基,以主爱为灵魂,表达人们对神的敬仰和感恩。

主爱的吸引诗歌的特点在于其主题鲜明、情感真挚、表达方式优美,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与其他诗歌相比,主爱的吸引诗歌更注重个人与神之间的关系,强调心灵的契合和对神的虔诚。

主爱的吸引诗歌具有极高的价值。

首先,在信仰中,主爱的吸引诗歌是人们表达对神的爱和感恩的重要方式。

通过诗歌,信徒们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神的旨意和神对自己的关爱,从而提升自己的灵性。

其次,主爱的吸引诗歌对个人灵性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阅读和欣赏主爱的吸引诗歌,能够使人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心灵的慰藉,感受到神的力量和温暖。

当前,主爱的吸引诗歌在我国拥有广泛的信徒群体,但在国际上的影响和传播仍有一定局限。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主爱的吸引诗歌有望在国际上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认可。

在未来,主爱的吸引诗歌将继续保持其独特的魅力,以更新的形式和内容满足不同时代人们对信仰的需求。

总之,主爱的吸引诗歌是人类文明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无论是在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主爱的吸引诗歌都将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无尽的启示和力量。

诗歌的发展历程

诗歌的发展历程

诗歌的发展历程引言概述:诗歌作为一种文学形式,通过语言的韵律和美感,表达了人类情感和思想。

它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古代到现代,分五个部分介绍诗歌的发展历程。

一、古代诗歌的起源与发展1.1 诗歌的起源:古代诗歌最早起源于口头传承的民间歌谣和祭祀诗歌,用于记录人们的生活和神话传说。

1.2 诗经的诞生:《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来自不同地区和时代的诗歌作品,对古代诗歌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1.3 古代诗歌的发展:在古代,诗歌逐渐从祭祀和宴会场合走向社会生活,形成了各种不同的体裁和风格,如古体诗、乐府诗等。

二、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时期的诗歌2.1 中世纪的宗教诗歌:中世纪的诗歌主要以宗教为题材,表达了人们的虔诚信仰和对神圣的敬畏之情。

2.2 文艺复兴时期的诗歌:文艺复兴时期,诗歌开始注重个人的情感和表达,以爱情和自然为主题,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思想。

2.3 莎士比亚的戏剧诗歌: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戏剧诗人,他的作品以戏剧形式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冲突。

三、近代诗歌的革新与多样化3.1 浪漫主义诗歌:19世纪初,浪漫主义诗歌崛起,强调个人情感和对自然的热爱,代表作家有拜伦、雪莱等。

3.2 现代主义诗歌:20世纪初,现代主义诗歌出现,打破传统的形式和语言,追求表达的自由和个性,代表作家有艾略特、庞德等。

3.3 后现代主义诗歌:20世纪后期,后现代主义诗歌兴起,强调语言的游戏和多样性,挑战传统的意义和结构,代表作家有希尔、阿帕布拉姆斯等。

四、当代诗歌的多元发展4.1 各国诗歌的交流与融合:当代诗歌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与融合,各国的诗人相互影响,形成了多元的创作风格。

4.2 抒情诗与社会批判:当代诗歌既有关注个人情感和生活的抒情诗,也有对社会现实和政治问题的批判性作品。

4.3 技术与诗歌的结合:当代诗歌借助新技术的发展,如互联网和多媒体,创造了新的表达方式和形式。

诗歌的故事 (3)

诗歌的故事 (3)

诗歌的故事引言诗歌一直以来都是人类表达情感、思考人生的重要艺术形式之一。

随着时间的推移,诗歌作为一种文学形式不断进化和发展,从古代的史诗、民歌,到现代的自由诗、抒情诗,每一个时代都有独特的诗歌风格和主题。

本文通过探讨诗歌的起源、发展与现代诗歌的演变,希望让读者更好地了解诗歌的魅力和价值。

一、诗歌的起源人类最早的文学作品多以诗歌形式存在。

诗歌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史前时代,当时的人们通过口头传承的方式将重要的信息、故事和神话故事呈现出来。

这些早期的诗歌通常通过韵律和节奏来吸引听众的注意力,并且被用于崇拜神灵、纪念英雄等。

在古埃及、古希腊和古印度,诗歌一直是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古尔丹纳》是迄今为止最早被发现的诗歌作品之一,它来自于约公元前2500年的古埃及。

在古希腊,荷马的史诗作品《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成为古代诗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摩诃婆罗多》则是古印度最为著名的史诗之一。

二、诗歌的发展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诗歌的形式和功能逐渐多样化。

在中世纪欧洲,骑士抒情诗和宗教诗盛行。

这些诗歌形式以韵律、韵脚和复杂的叙事结构为特征,常常用来表达对爱情、宗教信仰和理想的追求。

随着文艺复兴时期的到来,诗歌逐渐摆脱了古典的束缚,开始关注个体的内心世界。

意大利作家但丁的《神曲》成为一部具有重大影响的作品,它是中世纪文学的巅峰之作,也是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作品之一。

进入现代时期,诗歌进一步多元化。

现代主义诗人通过独特的语言、形式和符号来表达自己对人类存在的思考和疑虑。

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泰戈尔和罗伯特·弗罗斯特等诗人都是现代诗歌史上的重要人物。

与传统诗歌相比,现代诗歌更加注重表达情感、思想和个人体验,通常没有严格的韵律和韵脚。

三、现代诗歌的演变在现代,诗歌的形式和创作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自由诗的出现使得诗人们摆脱了传统的约束,他们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20世纪的诗人如E.E.卡明斯、艾德加·爱伦·坡和提奥·麦迪逊等都以自由诗的形式展示了他们的才华。

古代诗人的时代背景与作品解读

古代诗人的时代背景与作品解读

古代诗人的时代背景与作品解读一、古代诗歌的起源与发展古代诗歌是中国文学的瑰宝之一,起源可以追溯到约3000年前的商周时期。

在这个时期,人们开始使用铭文和祭文来纪念先人,逐渐形成了一种具有韵律和意象的表达方式。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古代诗歌逐渐从祭文演变为咏史、咏物、抒情等不同类型。

二、古代诗人的时代背景1. 先秦时期(公元前841年-221年)先秦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重要的阶段,也是古代诗歌发展的关键时期。

这个时期内涵盛行学术思想,如儒家、道家和墨家等,在这些思想影响下产生了许多优秀的诗人和作品。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孔子是春秋末期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文化名人,也是一位杰出的音乐家和诗人。

他自己所作《诗经》《雅》和《颂》是我国最早的文学集合,对后人的文化影响深远。

2. 魏晋南北朝时期(220年-589年)在这个时期,中国社会出现了大规模的动荡与变革。

战争和政治纷争给诗歌创作提供了独特的材料和表达方式。

曹操(155年-220年)曹操是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作家和诗人。

他的诗作以抒发个人思想情感为主,有着古朴而豪放的风格。

3. 唐宋时期(618年-1279年)唐宋时期被誉为古代中国诗歌的黄金时代。

在这个时期,许多著名的诗人如杜甫、李白等纷纷涌现,并创作出许多流传千古的佳作。

杜甫(712年-770年)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之一,被誉为“诗圣”。

他以抒发社会不公与忧国忧民之情为主题,其作品激动人心,充满力量与深度。

4. 宋元明清时期(960年-1911年)在宋元明清时期,中国诗歌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与繁荣。

不同于唐宋时期的纳甲韵律,这个时期的诗歌更关注写实和表现力。

苏轼(1037年-1101年)苏轼是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画家和政治家,也被称为“东坡先生”。

他的诗作多以豪放洒脱、自然真挚的风格闻名,其作品《水调歌头》等至今仍被广为传颂。

三、古代诗人的作品解读1. 曹操的《短歌行》《短歌行》是曹操所作的一首长篇抒情诗,通过描述自己流亡途中遭受到的困难和磨难,抒发了他对国家身份丧失和民不聊生的愤怒与无奈之情。

诗歌的起源

诗歌的起源

诗歌的起源(合集7篇)时间:2023-07-04 16:00:56诗歌的起源第1篇2、《尚书·虞书》记载,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

早期,诗、歌与乐、舞是合为一体的。

诗即歌词,在实际表演中总是配合音乐、舞蹈而歌唱,后来诗、歌、乐、舞各自发展,自立成体。

3、以入乐与否,区分歌与诗,入乐为歌,不入乐为诗。

诗从歌中分化而来,为语言艺术,而歌则是一种历史久远的音乐文学。

4、《诗经》是入乐歌唱的,严格地说它是歌,正因为如此,《诗经》被学者称之为我国音乐文学成熟的标志。

5、诗歌的特点:抒情性是诗歌的最基本特点.诗总是表达强烈情感的,屈原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表现的是屈原高尚情操和矢志不移的精神。

6、杜子美安得广厦千万间表现的是宽广胸襟,陶渊明,表现的是他对上水田园生活的向往.读者欣赏过程中总能感受到主人公的思想和情感,言为心声诗歌更是真情所致,自然流露。

7、诗歌通过形象典型地反映生活,诗歌的情感常常能聚和蕴含在艺术形象之中。

较之其他文学作品,诗歌反映生活更集中,更有典型性。

诗歌的起源第2篇【关键词】情感经典诗歌起源表现作用一、从诗歌的起源看,诗源于美的情感我国的经典诗歌有很多很多,例如众所周知的《离骚》,以及经典的《诗经》等都是受世人喜爱的经典诗歌。

我们知道现在有一门新兴学科叫做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学中的对诗歌的研究是要求有充分的审美意识的。

所以主讲的老师们在引导学生对诗歌的认识及鉴赏之时是要先研究诗歌起源的美感的,并且要让学生自身能够感觉到诗歌的美学元素。

那么首先我们来谈谈诗歌的起源。

我们知道人们如果仅仅是需要将生活中的事表现出来完全可以记叙,可以写成文章之类的,那为什么人们要通过歌唱的形式加以表现呢,其原因就是歌唱更容易抒发人的情感,可以更加直接的将人们的情感诉求加以表现出来。

诗歌的语言风格与其歌唱的内容节奏相似,因而是自然的,是容易上口的,这样也就更能够满足人们的抒情需求。

【传统文化】唐诗的由来 为何诗歌到了唐代就达到了鼎盛

【传统文化】唐诗的由来 为何诗歌到了唐代就达到了鼎盛

【传统文化】唐诗的由来为何诗歌到了唐代就达到了鼎盛【传统文化】唐诗的由来为何诗歌到了唐代就达到了鼎盛?唐诗起源:唐诗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

古诗词由来已久。

为什么只有唐诗独占鳌头?唐诗是如何产生的?唐代(公元618-907年)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

唐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

尽管离现在已有一千多年了,但许多诗篇还是为我们所广为流传。

唐诗的形式多种多样。

唐代的古诗基本上有两种:五言和七言。

还有两种现代风格的诗歌,一种叫做绝句,另一种叫做常规诗歌。

绝句和格律诗在五个词和七个词上是不同的。

因此,唐诗基本上有六种基本形式:五言古诗、七言古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

古体诗对语音节奏的要求相对较广:一首诗中的句子可以多或少,文本可以长或短,押韵可以改变。

现代体诗歌对语音节奏有严格的要求:一首诗的句子数量有限,即四首绝句和八首常规诗。

每首诗的平声有一定的规律,押韵是不可改变的;常规诗歌也要求中间的四句话成为对立面。

古体诗的风格是从上一代传下来的,所以它也被称为古体。

现代诗歌有严格的格律规则,所以有人称之为格律诗。

唐诗的形式和风格是丰富多采、推陈出新的。

它不仅继承了汉魏民歌、乐府的传统,并且大大发展了歌行体的样式;不仅继承了前代的五、七言古诗,并且发展为叙事言情的长篇巨制;不仅扩展了五言、七言形式的运用,还创造了风格特别优美整齐的近体诗。

近体诗是当时的新体诗,它的创造和成熟,是唐代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

它把我国古曲诗歌的音节和谐、文字精炼的艺术特色,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为古代抒情诗找到一个最典型的形式,至今还特别为人民所喜闻乐见。

但是近体诗中的律诗,由于它有严格的格律的限制,容易使诗的内容受到束缚,不能自由创造和发挥,这是它的长处带来的一个很大的缺陷。

严格意义上的“唐诗”无疑是指《全唐诗》和《全唐诗》(包括《全唐诗》《全唐诗》《全唐诗补》《全唐诗补》《全唐诗补》《全唐诗补》《全唐诗补》,《全唐诗补编》、《全唐诗补编》和《全唐诗补编》——在整个唐代丢失的诗歌数量无疑要比幸存的诗歌数量大得多,就鉴定而言,似乎我们也应该忘记这些书中包含的五代诗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诗歌的起源看诗歌的功能
曹远哲 2015405040116
【摘要】亚里士多德说,诗歌具有净化作用。

简单来说,诗歌是所有文学体裁中最有意境,最能抒情的文体。

诗歌的功能,在其语言和思想感情中的以体现。

它对于语言的淬炼、表达的思想感情,往往能够融入国民的血液中,成为精神传统。

诗歌的功能,和其起源是密不可分的,诗歌的起源映射着诗歌的功能,从诗歌的起源中论述诗歌的功能。

【关键字】诗歌的起源诗歌的功能诗经
一诗歌的含义
诗歌是文学的基本类型之一。

早期诗歌与音乐、舞蹈相互融合,后来独立自成一体。

在中国古代,诗和歌有别,诗供朗诵,歌是歌唱的,现在诗和歌统称为诗歌。

它的基本特点是:强烈的抒情性,最集中、精练、概括地反映社会生活,充满作者浓烈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和谐的音乐美,节奏鲜明、音调铿锵,讲究押韵,一般分行排列;语言凝练、形象、含蓄,运用灵活;常采用赋、比、兴等手法。

诗歌的创作,一般要求作者在生活中激发起丰富、强烈的感情,鲜明地表现出他的独特个性和情感色彩,使诗的形式的外在节奏与情感的内在节奏相一致,同时,语言须刻苦锤炼和精心推敲。

它从性质上分有抒情诗、叙事诗、哲理诗;从形式上分有格律诗、自由诗、歌谣等;从押韵上分有有韵诗和无韵诗。

中国诗歌又可分为旧诗和新诗,旧诗包括古体诗和近体诗。

二诗歌的由来
诗的历史悠久,产生于千年之前。

原来在文学还没形成之前,我们的祖先为把生产斗争中的经验传授给别人或下一代,以便记忆、传播,就将其编成了顺口溜式的韵文。

据闻一多先生考证,[诗]与[志]原是同一个字,[志]上从[士],下从[心],表示停止在心上,实际就是记忆。

文字产生以后,有了文学的帮助,不必再死记了,这时把一切文字的记载叫[志]。

志就是诗。

《毛诗序》:“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尚书》:“诗言志,歌永言”。

这便形象地指
出了诗与歌的内在联系。

由于这种情况,后来人们就把诗与歌并列,称为[诗歌],目前,诗歌已经成为诗的代名词了。

三诗歌的起源
在所有的文学样式中,诗歌是起源最早、历史最久的一种样式。

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要靠文字记录才能流传,而最早的诗歌是人们的口头创作,靠口耳流传,可以不依赖文字。

最早的诗歌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

1.诗歌的起源和劳动有关系。

有充分资料证明,文学诞生于以劳动为中心的人类生存活动,最早的文学样式是原始劳动歌谣。

诗歌的韵律来源于起伏间歇的劳动呼声,生产劳动的内容是诗歌最早的内容。

即劳动产生了最早的文学样式诗歌的内容和形式。

人们以这种声音来协调动作,统一行动,减轻疲劳,加强效率。

这就是诗歌节奏、韵律的起源。

这种劳动呼声虽然有声无义,但在具体场合中,有时也蕴含着某种情感意向。

随着语言的发展,“当表现情感的某些劳动呼声被相适应的语言所代替时,语言和劳动呼声便结合为一体:语言有了它的歌唱形式,呼声有了它的确切含意。

这是劳动呼声的发展与提高。

同时这也使语言更加强化而带有一定的节奏性和音乐性。

从而便形成了原始人们抒发感情的一种艺术样式---诗歌。

”当原始人因生产力极其低下,必须通过集体劳作维持生命,并且生活的主要内容也仅仅是劳动时,语言对劳动呼声的替代最早只能发生在集体劳动中,所以劳动内容自然就是最早的诗歌的内容,原始劳动歌谣当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2.诗歌的起源还同宗教和娱乐有关系。

古书《吕氏春秋·古乐篇》记载:“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

葛天氏是传说中的古代部落。

”他们的宗教兼娱乐活动是,由三个人拿着牛尾巴,边跳舞,边唱歌,歌辞有八段。

歌辞没有流传下来,但从同书所记的《玄鸟》、《遂草木》、《奋五谷》等题目推测,内容大约是有关图腾崇拜、神话传说和农业生产的。

古代有“玄鸟生商”的说法,商民族奉“玄鸟” (燕子)为图腾,这里的“玄鸟”可能也是类似的神话传说。

“草木”、“五谷”显然是有关牧业和农业的事。

这些歌辞就是原始的诗歌,不过它们不是独立存在,而是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的。

这种情形从现在世界上某些原始民族中仍可看到。

诗歌首先和舞蹈脱离,后来又渐渐脱离曲调,成为朗诵和阅读的诗歌,但仍保留着音乐性,即有节奏和韵律。

由此可见诗歌的起源。

四由《诗经》和其起源来说明诗歌的三种功能
《诗经》成书的时间约在春秋中叶,它包括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 500 年间的305首诗歌。

这些诗主要产生于黄河、长江和汉水流域,包括今天的山东、河南、安徽、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及湖北北部地区。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对后代诗歌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它实际上是中国诗歌的源头。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大部分。

《风》包括 160 首诗,《雅》包括 105 首诗,《颂》包括 40 首诗。

这三部分无论内容、形式和风格都有不同,分别说明了诗经的三种功能,下面分类简介一下。

(1)反映恋爱和婚姻生活
在阶级社会中,婚姻制度是社会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爱情和婚姻是人类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以婚姻恋爱为主题的民歌在“国风”中占有叫大数量。

其中有的表现了爱情生活的和谐和喜悦。

如《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诗经》中还有的诗写了失恋的感情,如《郑风·狡童》: “彼狡童兮,不与我言兮。

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

彼狡童兮,不与我食兮。

维子之故,使我不能息兮。


由于当时妇女的特定社会地位,不合理的婚姻带给她们的痛苦更身,所以这类诗歌多从女子方面来书写。

《卫风·氓》就是有代表的弃妇诗,诗中写了一个姑娘轻信了一个男人的求爱,婚后被抛弃,诗中第三段写了女子被遗弃后的内心痛苦:“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诗中把这个女人矛盾、怨恨而又无可奈何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反映了妇女的悲惨遭遇。

也反映了当时人民反对爱情的社会现实。

(2) 反映在阶级剥削和压迫下,劳苦百姓生活和感情
《豳风·七月》是这类诗的代表,它叙述了农奴们从春耕到采桑、狩猎、秋收、过冬等全年的劳动生活,全诗充满着艰辛和酸楚的情调。

诗的第一段说 :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

无衣无褐,何以卒岁。

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全诗共八段,描绘出古代劳动人民一年的生活画面,反映了当时奴隶充满血泪的生活。

另一些诗,如《魏风》中的《伐檀》、《硕鼠》等篇,直接斥骂剥削者是“白吃饱”,是“大老鼠”,表达了人民对他们的蔑视和仇恨,发出反抗的呼声。

(3) 讥刺统治者腐朽生活
“国风”中还有不少民歌是讽刺统治阶级的荒淫无耻的,如《鄘风·墙有茨》 : 墙有茨,不可埽也。

中冓之言,不可道也。

所可道也,言之丑也。

据说这首诗是讽刺春秋时卫宣公家族乱伦丑事的。

卫宣公为他的儿子从齐国娶来一个女人,看到她长得美,便据为己有,这就是宣姜。

卫宣公死后,宣姜又与卫宣公的庶子私通,生了五个孩子,这首诗就是讽刺这件事的 ( 事见《左传》闵公二年 )。

这首诗是否就是为卫宣公家族作的,现在无从断定,但它斥骂统治者的糜烂生活这一点是勿庸置疑的。

五总结
从以上三点可见诗歌在历史长河中的作用,诗歌的作用是和其起源分不开的,诗歌是人们的精神食粮,更是文学中的文学,其中蕴含着文学中最为辉煌的成就。

诗歌的功能就在于能够深入到人性的本质,挖掘与发现一场卑微生命里所彰显出的莫大张力与能量,甚至是纠结于一场悲苦的反抗与斗争,却能就此探索出一个具有人类普遍性意义的价值认同。

诗歌是我国文学的光辉,它的起源以及它的思想性和艺术成就,是我国文学发达很早的标志,在我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极高的地位。

诗歌奠定了中国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以后历代诗人都自觉地学习诗歌,继承这个传统,用他们的创作去反映社会现实。

诗歌的许多语汇至今仍被运用着,可见诗歌影响之深远。

诗歌的作用众多,在其起源中被发现,被挖掘。

诗歌的起源决定诗歌的功能,影响着后代世人。

参考文献
《诗经》,中华书局,1983年6月,2181页。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60册,413页。

《诗歌解读》薛天纬新疆新疆师范大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