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3-5动量守恒定律
人教版高一物理选修3-5第十六章动量守恒定律第4节碰撞专题板块模型课件(共16张PPT)
![人教版高一物理选修3-5第十六章动量守恒定律第4节碰撞专题板块模型课件(共1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f65059c883d049649b66588b.png)
-μmgx=0- 1
2
mv
2 0
(4)平板车的绝对位移,对平板车动能定理
-μmgx1=
1 2
Mv12-
1 2
Mv
2 0
-μmgx2=
1 2
Mv22-
1 2
Mv
2 0
(5)涉及作用时间,选择小滑块动量定理
-μmgt=mv2-(-mv0) 选择平板车动量定理 μmgt=Mv2-Mv0
【课堂训练】
1.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3kg的薄板和 质量m=1kg的物块,都以v=4m/s的初速度朝相反的方向运动, 它们之间有摩擦,薄板足够长,当薄板的速度为2.4m/s时, 物块的运动情况是( A ) A.做加速运动
高一物理选修3-5 第十六章动量守恒定律 第4节碰撞专题板块模型
包头市百灵庙中学
史殿斌
【由一例得一法】 例题: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滑块以初速度v0冲上静止 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木板之后,滑块带动木板向前运动 一段时间后两者相对静止。两者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求: (1)滑块和木板最终的速度 (2)上述过程中滑块和木板 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 (3)滑块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
因素μ=0.2,取g=10m/s2。求:
(1)A在车上刚停止滑动时,A和车的速度大小 v=1.4m/s (2)A、B在车上都停止滑动时车的速度及此时车运动了多 长时间 t=4s
上滑行的位移或者是木板的长度)利用能量守恒求解,其中
机械能转化为的内能表达式:ΔE=Q=μmgd相对
滑块模型的能量守恒为:1
2
mv02=
1(M+m)v2+μmgd
2
4.涉及作用时间或者内力的冲量,可以选择性地利用动量定
3.人船模型 专题练习-高二物理人教版选修3-5《动量守恒定律》
![3.人船模型 专题练习-高二物理人教版选修3-5《动量守恒定律》](https://img.taocdn.com/s3/m/6a9d6ce790c69ec3d4bb7506.png)
人船模型1.人船模型两个原来静止的物体发生相互作用时,若所受外力的矢量和为0,则系统动量守恒。
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任一时刻两物体的速度大小之比等于质量的反比。
2.模型分析【问题】如图所示,长为L ,质量为m 船的小船停在静水中,一个质量为m 人的人站在船头,若不计水的阻力,当人从船头走到船尾的过程中,船和人对地的位移各是多少? 【分析】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0=-人人船船v m v m 由于在全过程动量都守恒,所以有0=-人人船船v m v m 同乘以时间t ,得 0=-t v m t v m 人人船船 即 人人船船x m x m = 由图知 L x x =+人船 解得两物体位移分别为 L m m m x 人船人船+=, Lm m m x 人船船人+=3.模型特点(1)“人船模型”适用于由两物体组成的系统,当满足动量守恒条件(含某一方向动量守恒)时,若其中一个物体向某一方向运动,则另一物体在其作用力的作用下向相反方向运动。
)两物体满足动量守恒定律:m 1v 1-m 2v 2=0。
(2)运动特点:人动船动,人停船停,人快船快,人慢船慢;人船位移比等于它们质量的反比;人船平均速度(瞬时速度)比等于它们质量的反比,即x 1x 2=v 1v 2=m 2m 1。
解题时要画出两物体的位移关系草图,找出各位移间的关系。
注意,公式v 1、v 2和x 一般都是相对地面的速度。
4.真题示例【2019·江苏卷】质量为M 的小孩站在质量为m 的滑板上,小孩和滑板均处于静止状态,忽略滑板与地面间的摩擦.小孩沿水平方向跃离滑板,离开滑板时的速度大小为v ,此时滑板的速度大小为( ) A .m v M B .M v m C .mv m M+ D .Mv m M+ 【答案】B【解析】u 0mu Mv =-Mu v m=设滑板的速度为,小孩和滑板动量守恒得:,解得:,故B 正确。
5.例题精选【例题1】如图所示,一个倾角为α的直角斜面体静置于光滑水平面上,斜面体质量为M ,顶端高度为h ,今有一质量为m 的小物体,沿光滑斜面下滑,当小物体从斜面顶端自由下滑到底端时,斜面体在水平面上移动的距离是( ) A .mh M +m B .Mh M +mC .αtan )(m M mh + D .αtan )(m M Mh+【答案】C【解析】此题属“人船模型”问题。
物理:16.3《动量守恒定律(二)》课件(人教版选修3-5)
![物理:16.3《动量守恒定律(二)》课件(人教版选修3-5)](https://img.taocdn.com/s3/m/58b5cf28bb68a98271fefa69.png)
(3)弹簧完全没有弹性。Ⅰ→Ⅱ系统动能减少全部转化
为内能,Ⅱ状态系统动能仍和⑴相同,但没有弹性势能; 由于没有弹性,A、B不再分开,而是共同运动,不再有 Ⅱ→Ⅲ过程。这种碰撞叫完全非弹性碰撞。可以证明,A、 B最终的共同速度为
非弹性碰撞过程中,系统的动能损失最大,为:
m1 。在完全 v2 v1 v1 m1 m2
1m/s -9m/s
一辆平板车在光滑轨道上作匀速运动,它对地速度 V1=5m/s,车与所载货物的总质量M=200kg,现将 m=20kg的货物以相对车为u=5m/s的速度水平向车后 抛出,求抛出货物后车对地的速度为多少?
注意:矢量性、同系性、瞬时性
5.5m/s 方向仍沿原来方向
碰撞
两个物体在极短时间内发生相互作用,这种情况称 为碰撞。由于作用时间极短,一般都满足内力远 大于外力,所以可以认为系统的动量守恒。碰撞 又分弹性碰撞、非弹性碰撞、完全非弹性碰撞三 种。
一般情况下M m ,所以s2<<d。这说明,在子弹射入木块过程中,木块的 位移很小,可以忽略不计。这就为分阶段处理问题提供了依据。象这种运动物体与 静止物体相互作用,动量守恒,最后共同运动的类型,全过程动能的损失量可用公 Mm 式: 2
E k
2M m
v0
…④
当子弹速度很大时,可能射穿木块,这时末状态子弹和木块的速度大小不再相等, 但穿透过程中系统动量仍然守恒,系统动能损失仍然是ΔEK= f d(这里的d为木块 的厚度),但由于末状态子弹和木块速度不相等,所以不能再用④式计算ΔEK的大 小。
A A
Ⅰ
v
B A
Ⅱ
v1 /
B A
Ⅲ
v2
/
B
(1)弹簧是完全弹性的。Ⅰ→Ⅱ系统动能减少全部转化为弹 性势能,Ⅱ状态系统动能最小而弹性势能最大;Ⅱ→Ⅲ弹性势 能减少全部转化为动能;因此Ⅰ、Ⅲ状态系统动能相等。这种 碰撞叫做弹性碰撞。由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可以证明A、B的 最终速度分别为: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一5第十六章动量守恒定律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一5第十六章动量守恒定律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https://img.taocdn.com/s3/m/1e60af605727a5e9856a618e.png)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一5第十六章动 量守恒 定律实 验-验证 动量守 恒定律
例析.如图,在实验室用两端带有竖直挡板C和D的气垫导轨和有固定挡板的
质量都是M的滑块A和B做“探究碰撞中的守恒量”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①把两滑块A和B紧贴在一起,在A上放质量为m的砝码,置于导轨上,用电动
卡销卡住A和B,在A和B的固定挡板间放入一轻弹簧,使弹簧处于水平方向上的
压缩状态;
②按下电钮使电动卡销放开,同时启动两个记录两滑块运动时间的电子计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一5第十六章动 量守恒 定律实 验-验证 动量守 恒定律
•
1.边塞诗的作 者 大 多 一 些有 切 身 边 塞 生活 经 历 和 军 旅生 活 体 验 的 作家 , 以 亲 历 的见 闻 来 写 作 ;另 一 些 诗 人 用乐 府 旧 题 来 进行 翻 新 创 作 。于 是 , 乡 村 便改 变 成 了 另 一种 模 样 。 正 是由 于 村 民 们 的到 来 , 那 些 山山 岭 岭 、 沟 沟坪 坪 便 也 同 时有 了 名
字,成为村民 们 最朴 素 的 方 位 标识 .
•
2.许地山这样 说 , 也 是 这样 做 的 , 他 长大 后 埋 头 苦 干, 默 默 奉 献 ,成 为 著 名 的 教授 和 作 家 , 他也 因 此 取 了 个笔 名 叫 落 花 生, 这 就 是 他 笔名 的 由 来 。
•
3.在伟大庄严 的 教 堂 里 ,从 彩 色 玻 璃 窗透 进 一 股 不 很明 亮 的 光 线 ,沉 重 的 琴 声 好像 是 把 人 的 心都 洗 淘 了 一 番似 的 , 我 感 到了 我 自 己 的 渺小 。
体间相互作用时动量守恒. (1)该同学还必须有的器材是 刻度尺、天平 .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知识点汇总_一册全_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知识点汇总_一册全_](https://img.taocdn.com/s3/m/ae0f78ec650e52ea54189847.png)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知识点总结第十六章动量守恒定律动16.1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碰撞的特点:1、相互作用时间极短。
2.相互作用力极大,即内力远大于外力。
3、速度都发生变化。
一、实验的基本思路1、一维碰撞:我们只研究最简单的情况——两个物体碰撞前沿同一直线运动,碰撞后仍沿同一直线运动。
2、猜想与假设:一个物体的质量与它的速度的乘积是不是不变量?3、碰撞可能有很多情形。
例如两个物体可能碰后分开,也可能粘在一起不再分开。
二、需要考虑的问题①如何保证碰撞是一维的?即两个物体在碰撞之前沿同一直线运动,碰撞之后还沿同一直线运动。
在固定的轨道上做实验——气垫导轨。
②怎样测量物体的质?用天平测量。
③怎样测量两个物体在磁撞前后的速度?速度的测量:可以充分利用所学的运动学知识,如利用匀速运动、平抛运动,并借助于斜槽、气垫导轨、打点计时器和纸带等来达到实验目的和控制实验条件。
④数据处理:列表。
参考案例一气垫导轨和光电门研究碰撞。
参考案例二利用单摆研究碰撞参考案例三利用打点计时器研究碰撞参考案例四利用平抛运动研究碰撞研究能量损失较小的碰撞时,可以选用参考案例二;研究碰撞后两个物体结合在一起的情况时,可以选用参考案例三。
参考案例四测出小球落点的水平距离可根据平抛运动的规律计算出小球的水平初速度。
实验设计思想巧妙之处在于用长度测量代替速度测量。
16.2动量定理一、动量1、定义:把物体的质量m和速度ʋ的乘积叫做物体的动量p,用公式表示为p = mʋ2、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动量的单位是千克米每秒,符号是kg•m/s3、动量是矢量:方向由速度方向决定,动量的方向与该时刻速度的方向相同。
4、注意:物体的动量,总是指物体在某一时刻的动量,即具有瞬时性,故在计算时相应的速度应取这一时刻的瞬时速度。
5、动量的变∆p①某段运动过程(或时间间隔)末状态的动量p',跟初状态的动量p的矢量差,称为动量的变化(或动量的增量),即p = p' - p。
高中物理选修3-5动量守恒定律 碰撞的速度合理性公式
![高中物理选修3-5动量守恒定律 碰撞的速度合理性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94fcf0ff763231126fdb112f.png)
高中物理选修3-5动量守恒定律碰撞的速度合理性公式如此题:两个小球A 、B 在光滑水平面上相向运动,已知它们的质量分别是m 1= 4kg ,m 2= 2kg ,A 的速度v 1=3m /s (设为正),B 的速度v 2= -3m/s ,则它们发生正碰后,其速度可能分别是A. 均为+1 m /sB. +4 m /s 和-5m /sC. +2m /s 和- 1m /sD. -1m/s 和+5m /s 答案:AD一般解法:设碰撞后两物体速度分别是v A 和v B ,由动量守恒定律可以得到:m 1v 1+m 2v 2=m 1v A +m 2v B ①分别将v A =1m /s ,v B =1m /s ;v A =4m /s ,v B =-5m /s ;v A =2m /s ,v B =-1m /s ;v A =-1m /s ,v B =5m /s 代入①中;可验证4个选项都满足动量守恒定律,再看动能变化情况: 设碰撞前得动能为E k ,碰撞后的动能为E k ′E k = 12m 1v 12+ 12m 2v 22=27J E k ′=12m 1v A 2+ 12m 2v B 2 由于碰撞过程动能不可能增加,所以应有E k ≥E k ‘,据此可排除选项B ;选项C 虽满足E k ≥E k ‘,但A 、B 沿同一直线相向运动,发生碰撞后各自仍保持原来速度的方向(v A >0,v B <0),这显然是不符合实际的,因此选项C 错误;验证选项A 、D 均满足E k >E k ‘.故正确的选项为A (完全非弹性碰撞)和D (弹性碰撞)。
总结归纳后我们可以发现,被撞物体的速度(记为v 2)总在一个范围,假设被撞物体的起始速度为0,碰撞的物体起始速度为v 0,按照动量守恒定律和动能定理,我们可以求解被撞物体的速度(v 2)⎥⎦⎤⎢⎣⎡++∈0211021122,v m m m v m m m v 前者是分配速度,后者是教材例题的结论。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教学案:第十六章 第3节 动量守恒定律 -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教学案:第十六章 第3节 动量守恒定律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b7c7cf6e53a580216fcfedc.png)
第3节动量守恒定律1.相互作用的两个或多个物体组成的整体叫系统,系统内部物体间的力叫内力。
2.系统以外的物体施加的力,叫外力。
3.如果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的矢量和为0,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一、系统内力和外力1.系统:相互作用的两个或多个物体组成的整体。
2.内力:系统内部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
3.外力:系统以外的物体对系统以内的物体的作用力。
二、动量守恒定律1.内容:如果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的矢量和为零,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2.表达式:对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常写成:p1+p2=p1′+p2′或m1v1+m2v2=m1v1′+m2v2′。
3.适用条件: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矢量和为零。
4.普适性:动量守恒定律是一个独立的实验规律,它适用于目前为止物理学研究的一切领域。
1.自主思考——判一判(1)如果系统的机械能守恒,则动量也一定守恒。
(×)(2)只要系统内存在摩擦力,动量就不可能守恒。
(×)(3)只要系统受到的外力做的功为零,动量就守恒。
(×)(4)只要系统所受到合外力的冲量为零,动量就守恒。
(√)(5)系统加速度为零,动量不一定守恒。
(×)2.合作探究——议一议(1)如果在公路上有三辆汽车发生了追尾事故,将前面两辆汽车看作一个系统,最后面一辆汽车对中间汽车的作用力是内力,还是外力?如果将后面两辆汽车看作一个系统呢?提示:内力是系统内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外力是系统以外的物体对系统以内的物体的作用力。
一个力是内力还是外力关键是看所选择的系统。
如果将前面两辆汽车看作一个系统,最后面一辆汽车对中间汽车的作用力是系统以外的物体对系统内物体的作用力,是外力;如果将后面两辆汽车看作一个系统,最后面一辆汽车与中间汽车的作用力是系统内物体之间的作用力,是内力。
(2)动量守恒定律和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范围是否一样?提示:动量守恒定律比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范围要广。
人教版物理选修35导学课件动量守恒定律课件
![人教版物理选修35导学课件动量守恒定律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2cc8b9cfad6195f312ba6be.png)
• 『判一判』
• (1)两物体间发生瞬间碰撞,动量一定守恒√ ,
动能可能不守恒。 ( )
×
• (2)两物体间发生碰撞,动量和动能都守恒×。
()
• (3)两物体发生斜碰时,动量不守恒。 ×
()
• (4)微观粒子的散射现象的发生是因为粒子√
与物质微粒发生了对心碰撞。
()
一级达标重点名校中学课件
• 『选一选』
一级达标重点名校中学课件
解析:子弹与乒乓球一起做平抛运动,结合平抛运动规律:s=v0t,h=12gt2 求出平抛初速度v0,此即为子弹与乒乓球作用后的共同速度,再根据动量守 恒:mv=(m+M)v0可求出玩具枪子弹的射出速度v=m+mMs 2gh。
一级达标重点名校中学课件
• 1.碰撞的种类及特点
分类标准
能量是 否守恒
碰撞前后 动量是否
共线
种类
特点
弹性碰撞
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
非弹性碰撞 完全非弹性碰撞 对心碰撞(正碰)
动量守恒,机械能有损 失
动量守恒,机械能损失 最大
碰撞前后速度共线
非对心碰撞(斜碰) 碰撞前后速度不共线
一级达标重点名校中学课件
• 比2较.项碰名目撞称 和爆炸爆的炸比较
碰撞
知识导图
一级达标重点名校中学课件
1 课前预习 2 课内探究 3 素养提升 4 课堂达标 5 课时作业
一级达标重点名校中学课件
课前预习
一级达标重点名校中学课件
知 识 点 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
• 11.弹性碰撞
• 如果碰撞过机程械能中__________守恒,这样的 碰撞叫做弹性碰撞。
• 2.非弹性碰撞 机械能
一级达标重点名校中学课件
物理人教版高中选修3-5物理选修3-5_知识点总结提纲_精华版
![物理人教版高中选修3-5物理选修3-5_知识点总结提纲_精华版](https://img.taocdn.com/s3/m/c7cff6ddc5da50e2534d7f58.png)
物理人教版高中选修3-5物理选修3-5_知识点总结提纲_精华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高中物理选修3-5知识点梳理一、动量动量守恒定律1、动量:可以从两个侧面对动量进行定义或解释:①物体的质量跟其速度的乘积,叫做物体的动量。
②动量是物体机械运动的一种量度。
动量的表达式P = mv。
单位是skg .动量是矢量,其方向就是瞬时速度的方向。
因为速度是相对的,所以m动量也是相对的。
2、动量守恒定律:当系统不受外力作用或所受合外力为零,则系统的总动量守恒。
动量守恒定律根据实际情况有多种表达式,一般常用等号左右分别表示系统作用前后的总动量。
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动量守恒定律一般是针对物体系的,对单个物体谈动量守恒没有意义。
②对于某些特定的问题, 例如碰撞、爆炸等,系统在一个非常短的时间内,系统内部各物体相互作用力,远比它们所受到外界作用力大,就可以把这些物体看作一个所受合外力为零的系统处理, 在这一短暂时间内遵循动量守恒定律。
③计算动量时要涉及速度,这时一个物体系内各物体的速度必须是相对于同一惯性参照系的,一般取地面为参照物。
④动量是矢量,因此“系统总动量”是指系统中所有物体动量的矢量和,而不是代数和。
⑤动量守恒定律也可以应用于分动量守恒的情况。
有时虽然系统所受合外力不等于零,但只要在某一方面上的合外力分量为零,那么在这个方向上系统总动量的分量是守恒的。
⑥动量守恒定律有广泛的应用范围。
只要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的合外力为零,那么系统内部各物体的相互作用,不论是万有引力、弹力、摩擦力,还是电力、磁力,动量守恒定律都适用。
系统内部各物体相互作用时,不论具有相同或相反的运动方向;在相互作用时不论是否直接接触;在相互作用后不论是粘在一起,还是分裂成碎块,动量守恒定律也都适用。
3、动量与动能、动量守恒定律与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比较。
动量与动能的比较:①动量是矢量, 动能是标量。
高中物理选修3-5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选修3-5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ebfe714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df.png)
高中物理选修3-5知识点总结大多数高中生对物理都有点畏惧,但是物理是理科生高考必考的科目,是必须要学好一门课程,那么选修3-5的物理课本有哪些重要的知识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中物理选修3-5知识点总结,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高中物理选修3-5知识一、动量守恒定律1、动量守恒定律的条件:系统所受的总冲量为零(不受力、所受外力的矢量和为零或外力的作用远小于系统内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即系统所受外力的矢量和为零。
(碰撞、爆炸、反冲)注意:内力的冲量对系统动量是否守恒没有影响,但可改变系统内物体的动量。
内力的冲量是系统内物体间动量传递的原因,而外力的冲量是改变系统总动量的原因。
2、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m1v1+m2v2=m1v1/+m2v2/ (规定正方向) △p1=-△p2/3、某一方向动量守恒的条件:系统所受外力矢量和不为零,但在某一方向上的力为零,则系统在这个方向上的动量守恒。
必须注意区别总动量守恒与某一方向动量守恒。
4、碰撞(1)完全非弹性碰撞:获得共同速度,动能损失最多动量守恒, ;(2)弹性碰撞:动量守恒,碰撞前后动能相等;动量守恒,;动能守恒, ;特例1:A、B两物体发生弹性碰撞,设碰前A初速度为v0,B静止,则碰后速度,vB= .特例2:对于一维弹性碰撞,若两个物体质量相等,则碰撞后两个物体互换速度(即碰后A的速度等于碰前B的速度,碰后B的速度等于碰前A的速度)(3)一般碰撞:有完整的压缩阶段,只有部分恢复阶段,动量守恒,动能减小。
5、人船模型--两个原来静止的物体(人和船)发生相互作用时,不受其它外力,对这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来说,动量守恒,且任一时刻的总动量均为零,由动量守恒定律,有mv = MV (注意:几何关系)二、量子理论的建立黑体和黑体辐射1、量子理论的建立: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振动着的带电微粒的能量只能是某个最小能量值ε的整数倍,这个不可再分的能量值ε叫做能量子ε= hν。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3-5人教版第十六章动量守恒定律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3-5人教版第十六章动量守恒定律](https://img.taocdn.com/s3/m/4c4bc8f18e9951e79b8927ba.png)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3-5)[人教版]第十六章动量守恒定律新课标要求1.内容标准(1)探究物体弹性碰撞的一些特点。
知道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
(2)通过实验,理解动量和动量守恒定律。
能用动量守恒定律定量分析一维碰撞问题。
知道动量守恒定律的普遍意义。
(3)通过物理学中的守恒定律,体会自然界的和谐与统一。
16.1 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新课标要求(一)知识与技能1、明确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基本思路.2、掌握同一条直线上运动的两个物体碰撞前后的速度的测量方法.3、掌握实验数据处理的方法.(二)过程与方法1、学习根据实验要求,设计实验,完成某种规律的探究方法。
2、学习根据实验数据进行猜测、探究、发现规律的探究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实验方案的设计,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思考问题的习惯,并锻炼其思考的全面性、准确性与逻辑性。
2、通过对实验数据的记录与处理,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能使学生灵活地运用科学方法来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创新意识。
3、在对实验数据的猜测过程中,提高学生合作探究能力。
4、在对现象规律的语言阐述中,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体现了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可引伸到各事物间的关联性,使自己溶入社会。
★教学重点及难点本节教学重点是实验方案的设计与筛选;难点是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得出物体碰撞前后的不变量.★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实验,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用具:投影片,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完成该实验实验室提供的实验器材,如气垫导轨、滑块等★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师:之前,我们分别从动力学的角度、能量的角度研究了物体的运动规律,从今天开始我们将从另一个角度来学习研究物体运动规律的方法,也就是动量。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十六章第一节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
师:提到碰撞现象,不但生活中到处可见,大到宏观天体之间、小到微观粒子之间也同样存在着碰撞。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第十六章 动量守恒定律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第十六章 动量守恒定律](https://img.taocdn.com/s3/m/afa3fa7a4b73f242326c5f34.png)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灿若寒星**整理制作)第十六章动量守恒定律第一节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知识点实验探究的思路1.在利用悬线悬挂等大小球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悬挂两球的细绳长度要适当,且等长B.由静止释放小球以便较准确计算小球碰前速度C.两小球必须都是钢性球,且质量相同D.两小球碰后可以粘合在一起共同运动2.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必须测量的量有( )A.小球的质量m1和m2B.小球的半径rC.桌面到地面的高度H D.小球m1的起始高度hE.小球从抛出到落地的时间t F.小球m1和m2碰撞后飞出的水平距离G.小球m1未碰撞前飞出的水平距离3.在做“碰撞中的动量守恒”实验时,必须做到( )A.斜槽轨道必须是笔直的B.把小球放到斜槽末端的槽口时,小球必须能够静止C.碰撞的瞬间,入射球与被碰球的球心连线与轨道的末端的切线平行D.以上都不需要做到4.如图所示,在实验室用两端带竖直挡板C、D的气垫导轨和有固定挡板的质量都是M的滑块A、B,做“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1)把两滑块A:B紧贴在一起,在A上放质量为州的砝码,置于导轨上,用电动卡销卡住A、B,在A、B的固定挡板间放入一弹簧,使弹簧处于水平压缩状态。
(2)按下电钮使电动卡销放开,同时启动两个记录两滑块运动时间的电子计时器,A、B与挡板C、D碰撞的阿时,电子计时器自动停表,记下A至C的运动时间t1和B至D的运动时间t2。
(3)重复几次取t1、t2的平均值.①在调整气垫导轨时应注意;②应测量的数据还有;③只要关系式成立,即可得出碰撞中守恒的量是动量的矢量和。
5.如图所示为气垫导轨上两个滑块A、B相互作用后运动过程的频闪照片,频闪的频率为10 Hz.开始两个滑块静止,它们之间有一根被压缩的轻质弹簧,滑块用绳子连接,绳子烧断后,两个滑块向相反方向运动.已知滑块A、B的质量分别为200g、300g。
根据照片记录的信息,释放弹簧,A、B离开弹簧后,A滑块做运动,其速度大小为。
SCY-选修3-5(第十六章)知识点归纳及例题解析
![SCY-选修3-5(第十六章)知识点归纳及例题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c7c47301711cc7931b716b6.png)
第十六章:动量守恒定律一.基础知识(一).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实验思路:(1)建立模型:实验必须保证碰撞是一维碰撞,即两个物体在碰撞之前沿同一直线运动,规定某个方向为正方向。
(2)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3)测量物体碰撞前后的速度方法1:光电门测速光电门测速:测出滑块经过光电门的时间t,则滑块匀速运动的速度为v=L/t方法2:单摆测速单摆测速:设摆绳长为L,测出摆角θ和β,机械能守恒可得速度为方法3:打点计时器测速打点计时器测速:测出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X,可得速度为v =⊿X/⊿t方法4:平抛测试本实验设计思想巧妙之处在于用长度测量代替速度测量。
说明:橡皮泥θβ保证两绳等长1)斜槽末端的切线要水平;2)从同一高度释放小球;3)实验中不需要测量时间,也不需要测量桌面的高度;4)能正确判断小球碰撞前后的落点(m1>m2);5)用正确的方法从落点的痕迹找出落点的位置;(二).冲量、动量和动量定理1.动量P(1)定义:物体的质量与速度的乘积。
(2)表达式:p=mv。
(3)单位:千克·米/秒。
符号:kg·m/s。
(4)特征:动量是状态量,是矢量,其方向和速度方向相同。
例题:(3-5课本第7页例题)一个质量是0.1Kg的钢球,以6m/s的速度水平向右运动,碰到坚硬的墙壁后弹回,沿着同一直线以6m/s的速度水平向左运动。
碰撞前后的动量变化了多少?分析:1.说明动量的变化量发生了变化,或者说变大了,但是动量的大小可能不变。
2.说明动量是矢量,应该注意方向问题;(例如:创新方案牛刀小试1、2题)。
1.[多选]物体的动量变化量的大小为5 kg·m/s,这说明()A.物体的动量在减小B.物体的动量在增大C.物体的动量大小可能不变D.物体受到的合力冲量大小为5 N·s解析:选CD动量是矢量,动量变化了5 kg·m/s,物体动量的大小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还可能不变。
高中物理选修3-5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选修3-5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702b45bf61fb7360a4c6571.png)
高中物理选修3-5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总结动量守恒定律是物理课本选修3-5的内容,高中学生需要掌握重点知识点,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高中物理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物理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 1. 动量守恒定律:研究的对象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组成的系统,而满足动量守恒的物理过程常常是物体间相互作用的短暂时间内发生的。
2. 动量守恒定律的条件:(1)理想守恒: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合力为零(不管物体间是否相互作用),此时合外力冲量为零,故系统动量守恒。
当系统存在相互作用的内力时,由牛顿第三定律得知,相互作用的内力产生的冲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使得系统内相互作用的物体动量改变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系统总动量保持不变。
即内力只能改变系统内各物体的动量,而不能改变整个系统的总动量。
(2)近似守恒:当外力为有限量,且作用时间极短,外力的冲量近似为零,或者说外力的冲量比内力冲量小得多,可以近似认为动量守恒。
(3)单方向守恒:如果系统所受外力的矢量和不为零,而外力在某方向上分力的和为零,则系统在该方向上动量守恒。
3. 动量守恒定律应用中需注意:(1)矢量性:表达式m1v1+m2v2=中守恒式两边不仅大小相等,且方向相同,等式两边的总动量是系统内所有物体动量的矢量和。
在一维情况下,先规定正方向,再确定各已知量的正负,代入公式求解。
(2)系统性:即动量守恒是某系统内各物体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3)同时性:等式两边分别对应两个确定状态,每一状态下各物体的动量是同时的。
(4)相对性:表达式中的动量必须相对同一参照物(通常取地球为参照物).4. 碰撞过程是指物体间发生相互作用的时间很短,相互作用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力很大,所以通常可认为发生碰撞的物体系统动量守恒。
按碰撞前后物体的动量是否在一条直线上,有正碰和斜碰之分,中学物理只研究正碰的情况;碰撞问题按性质分为三类。
(1)弹性碰撞碰撞结束后,形变全部消失,碰撞前后系统的总动量相等,总动能不变。
动量守恒知识点精华
![动量守恒知识点精华](https://img.taocdn.com/s3/m/a1705d58284ac850ac0242b5.png)
选修3-5第十六章《动量守恒定律》知识归纳1。
力的三种效应:力的瞬时性(产生a)F=ma 、⇒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牛顿第二定律时间积累效应(冲量)I=Ft 、⇒动量发生变化⇒动量定理空间积累效应(做功)w=Fs ⇒动能发生变化⇒动能定理2.动量观点动量:p=mv=K mE 2冲量:I =Ft {I :冲量(N•s ),F:恒力(N ),t :力的作用时间(s),方向由F 决定,单位是牛顿·秒} 动量定理:内容: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它的动量的变化.公式: F 合t = mv ’一mv (解题时受力分析和正方向的规定是关键)I=F 合t=F 1t 1+F 2t 2+—--=∆p=P 末-P 初=mv 末—mv 初动量守恒定律:内容、守恒条件、不同的表达式及含义:'p p =;0p =∆;21p -p ∆=∆P =P ′ (系统相互作用前的总动量P 等于相互作用后的总动量P′)ΔP =0 (系统总动量变化为0)如果相互作用的系统由两个物体构成,动量守恒的具体表达式为P 1+P 2=P 1′+P 2′ (系统相互作用前的总动量等于相互作用后的总动量)m 1V 1+m 2V 2=m 1V 1′+m 2V 2′ΔP =-ΔP ' (两物体动量变化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实际中应用有:m 1v 1+m 2v 2='22'11v m v m +; 0=m 1v 1+m 2v 2 m 1v 1+m 2v 2=(m 1+m 2)v 共 原来以动量(P )运动的物体,若其获得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动量(-P ),是导致物体静止或反向运动的临界条件。
即:P+(-P)=0注意理解四性:系统性、矢量性、同时性、相对性矢量性:对一维情况,先选定某一方向为正方向,速度方向与正方向相同的速度取正,反之取负,把矢量运算简化为代数运算。
相对性:所有速度必须是相对同一惯性参照系。
同时性:表达式中v 1和v 2必须是相互作用前同一时刻的瞬时速度,v 1’和v 2'必须是相互作用后同一时刻的瞬时速度.解题步骤:选对象,划过程;受力分析。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目录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目录](https://img.taocdn.com/s3/m/5b210c40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73.png)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
目录
第十六章动量守恒定律
1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
2动量守恒定律(一)
3动量守恒定律(二)
4碰撞
5反冲运动火箭
6用动量概念表示牛顿第二定律
第十七章波粒二象性
1物理学的新纪元:能量量子化
2科学的转折:光的粒子性
3崭新的一页:粒子的波动性
4概率波
5不确定关系
第十八章原子结构
1电子的发现
2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3氢原子光谱
4波尔的原子模型
第十九章原子核
1原子核的组成
2放射性元素的衰变3探测射线的方法
4放射性的应用于防护5核力与结合能
6重核的裂变
7核聚变
8粒子和宇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案3动量守恒定律[学习目标]1.理解系统、内力、外力的概念.2.知道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及表达式,理解其守恒的条件.3.了解动量守恒定律的普遍意义.[学习重点难点]重点:动量守恒定律的条件以及特点难点:初步掌握动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的思路[自主学习探究]一、系统内力与外力1.系统:相互作用的_________物体组成一个力学系统.2.内力:_____________________3.外力:系统________物体对系统内物体的作用力.二、动量守恒定律1.内容:如果一个系统_________,或者____________,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2.表达式:对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常写成:p1+p2=________或m1v1+m2v2=_____________ 3.成立条件(1)________________(2)系统受外力作用,但合外力________4. 动量守恒定律的“五性”(1)条件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矢量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相对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同时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普适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应用动量守恒定律解题的基本思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典型例题分析]一、动量守恒的条件判断例1如图2所示,光滑水平面上A、B两小车间有一弹簧,用手抓住小车并将弹簧压缩后使两小车均处于静止状态.将两小车及弹簧看做一个系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2A.两手同时放开后,系统总动量始终为零B.先放开左手,再放开右手后,动量不守恒C.先放开左手,后放开右手,总动量向左D.无论何时放手,两手放开后,在弹簧恢复原长的过程中,系统总动量都保持不变,但系统的总动量不一定为零二、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例2质量为3 kg的小球A在光滑水平面上以6 m/s 的速度向右运动,恰遇上质量为5 kg、以4 m/s的速度向左运动的小球B,碰撞后B球恰好静止,求碰撞后A球的速度.例3质量M=100 kg的小船静止在水面上,船首站着质量m甲=40 kg的游泳者甲,船尾站着质量m乙=60 kg的游泳者乙,船首指向左方,若甲、乙两游泳者在同一水平线上,甲朝左、乙朝右以3 m/s的速率跃入水中,则()A.小船向左运动,速率为1 m/sB.小船向左运动,速率为0.6 m/sC.小船向右运动,速率大于1 m/sD.小船仍静止[课堂检测]1.(动量守恒的条件判断)把一支枪水平固定在小车上,小车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枪发射出一颗子弹时,关于枪、子弹和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枪和子弹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B.枪和车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C.三者组成的系统因为子弹和枪筒之间的摩擦力很小,使系统的动量变化很小,可忽略不计,故系统动量近似守恒D.三者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因为系统只受重力和地面支持力这两个外力作用,这两个外力的合力为零2.(动量守恒的条件判断)如图4所示的装置中,木块B与水平桌面间的接触是光滑的,子弹A 沿水平方向射入木块后留在木块内,将弹簧压缩到最短.现将子弹、木块和弹簧合在一起作为研究对象(系统),则此系统在从子弹开始射入木块到弹簧压缩至最短的整个过程中()图4A.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B.动量不守恒、机械能不守恒C.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D.动量不守恒、机械能守恒3.(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如图5所示,质量为M的小车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车的上表面粗糙,有一质量为m的木块以初速度v0水平地滑至车的上表面,若车足够长,则()图5A.木块的最终速度为mM+mv0B.由于车表面粗糙,小车和木块所组成的系统动量不守恒C.车表面越粗糙,木块减少的动量越多D.车表面越粗糙,小车获得的动量越多4.(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将两个完全相同的磁铁(磁性极强)分别固定在质量相等的小车上,水平面光滑.开始时甲车速度大小为3 m/s,乙车速度大小为2 m/s,方向相反并在同一直线上,如图6所示.图6(1)当乙车速度为零时,甲车的速度多大?方向如何?(2)由于磁性极强,故两车不会相碰,那么两车的距离最小时,乙车的速度是多大?方向如何?[课后作业]题组一动量守恒的条件判断1.木块a和b用一根轻弹簧连接起来,放在光滑水平面上,a紧靠在墙壁上,在b上施加向左的水平力使弹簧压缩,如图1所示,当撤去外力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图1A.a尚未离开墙壁前,a和b组成的系统的动量守恒B.a尚未离开墙壁前,a和b组成的系统的动量不守恒C.a离开墙壁后,a和b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D.a离开墙壁后,a和b组成的系统动量不守恒2.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发生相互作用时,下列哪些情况系统的动量一定是守恒的()A.作用前两个物体的速度相等B.作用前两个物体的动量相等C.作用过程中两个物体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D.作用过程中两个物体所受外力的大小相等3.如图2所示,小车与木箱紧挨着静放在光滑的水平冰面上,现有一男孩站在小车上用力向右迅速推出木箱,关于上述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2A.男孩和木箱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B.小车与木箱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C.男孩、小车与木箱三者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D.木箱的动量增量与男孩、小车的总动量增量相同题组二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4.如图3所示,甲、乙两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线相向运动,甲、乙物体的速度大小分别为3 m/s和1 m/s;碰撞后甲、乙两物体都反向运动,速度大小均为2 m/s.则甲、乙两物体质量之比为()图3A.2∶3 B.2∶5C.3∶5 D.5∶35.如图4所示,A、B两个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线相向运动,它们的动量大小分别为p1和p2,碰撞后A球继续向右运动,动量大小为p1′,此时B球的动量大小为p2′,则下列等式成立的是()图4A.p1+p2=p1′+p2′B.p1-p2=p1′+p2′C.p1′-p1=p2′+p2D.-p1′+p1=p2′+p26.如图5所示,水平面上有两个木块,两木块的质量分别为m1、m2,且m2=2m1.开始两木块之间有一根用轻绳缚住的已压缩轻弹簧,烧断绳后,两木块分别向左、右运动.若两木块m1和m2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1、μ2,且μ1=2μ2,则在弹簧伸长的过程中,两木块()图5A.动量大小之比为1∶1B.速度大小之比为2∶1C.动量大小之比为2∶1D.速度大小之比为1∶17.如图6所示,质量为m2=1 kg的滑块静止于光滑的水平面上,一小球m1=50 g,以1 000 m/s 的速率碰到滑块后又以800 m/s速率被弹回,试求滑块获得的速度.图68.甲、乙两个玩具小车在光滑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线相向运动,它们的质量和速度大小分别为m1=0.5 kg,v1=2 m/s,m2=3 kg,v2=1 m/s.两小车相碰后,乙车的速度减小为v2′=0.5 m/s,方向不变,求甲车的速度v1′.9.一辆列车总质量为M,在平直的轨道上以速度v匀速行驶,突然,一节质量为m的车厢脱钩,假设列车所受的阻力与质量成正比,牵引力不变,当后一节车厢刚好静止时,前面列车的速度为多大?[自主学习答案]一、系统内力与外力1、两个或多个2.系统中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3.外部二、动量守恒定律1.不受外力所受外力的矢量和为零2.p1′+p2′m1v1′+m2v2′3.成立条件(1)系统不受外力作用.(2)为零.4. 动量守恒定律的“五性”(1)注意判断系统的动量是否守恒.(2)是矢量式,解题时要规定正方向.(3)系统中各物体在相互作用前后的速度必须相对于同一惯性系,通常为相对于地面的速度.(4)初动量必须是各物体在作用前同一时刻的动量;末动量必须是各物体在作用后同一时刻的动量.(5)不仅适用两个物体或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也适用于宏观低速物体以及微观高速粒子组成的系统.5.应用动量守恒定律解题的基本思路:(1)明确研究对象;(2)判断系统动量是否守恒;(3)规定正方向及初、末状态;(4)运用动量守恒定律列方程求解.[典型例题分析答案]例1ACD例20.67 m/s,方向向左解析两球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碰撞过程中系统所受合外力为零,系统动量守恒.取A球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初状态:v A=6 m/s,v B=-4 m/s末状态:v B′=0,v A′=?(待求)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m A v A+m B v B=m A v A′,得v A′=m A v A+m B v Bm A≈-0.67 m/s其中负号表示A球向左运动例3 B [课堂检测答案]1、D2、B3、A4、(1)1 m/s向右(2)0.5 m/s向右[课后作业答案]1、BC2、C3、C4、C5、BD6、AB7、90 m/s方向与小球的初速度方向一致8、1 m/s,方向与乙车的速度方向相同.9、MM-m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