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师范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初试科目考试大纲-643人文地理学
·浙江师范大学自然、人文地理学考研真题(08—10)
![·浙江师范大学自然、人文地理学考研真题(08—10)](https://img.taocdn.com/s3/m/6bcf52d428ea81c758f57848.png)
说明:1、本科目名为:843 地理学基础适用专业: 070501自然地理学、070502人文地理学;2、地理学基础分两部分,自然地理学专业考生只需回答第一部分,人文地理学专业只需回答第二部分。
本次整理则将两部分分为了同一年度的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试题。
自然地理学(08年)一、名词解释(30分)1、时区2、条痕3、土壤4、纬向地带性5、构造运动6、红树林7、河网密度8、崩塌9、台风和热带气旋10、融冻扰动二、简答题(60分)1、简述降水的地理分布。
2、地下水上层潜水具有哪些特征?3、人类活动对地貌的影响。
4、简述三大类岩石在地壳中的分布?5、科学的土地概念及其内容。
6、自然区划必须遵循的原则。
三、论述题(60分)1、水分循环的地理意义(20分)2、气候变暖对地球生态环境的影响(25分)3、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15分)人文地理学(08年)一、名词解释(30分)1、空间结构2、生态环境补偿(简称生态补偿)3区域分析4、主体功能区划5、空间管制6、区位商二、简要回答下列问题(30分)1、钱纳里的经济发展阶段论。
2、说明主导产业的概念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3、熊彼特认为创新的五种情况。
三、论述题(45分)1、城市与区域的关系分析。
2、区域分析的主要内容(结合一个你熟悉的地级城市进行分析)3、区域规划工作的主要步骤。
四、分析题(45分)1、结合实际说明点——轴理论和核心——边缘理论的内容及在区域规划中的运用。
(25分)2、结合实际谈谈城镇体系的结构及其规划的主要内容(画一幅区域分析示意图,主要标示城镇空间分布、规模大小、交通网络3大内容)。
(20分)2009 自然地理学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0分)1、降水变率2、岁差3、解理与断口4、气候系统5、沉积岩6、基座阶地7、冻融作用8、土壤新生体9、生物多样性10、城市生态系统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1、举例说明洋流对气候的影响。
2、人类活动对地下水的影响。
浙江师范大学-2019年-研究生招生初试科目考试大纲-843自然地理学
![浙江师范大学-2019年-研究生招生初试科目考试大纲-843自然地理学](https://img.taocdn.com/s3/m/7faa2dcc33d4b14e85246844.png)
浙江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
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名
称: 843自然地理学
适用专
业: 070500地理学(一级学科);045110学科教学(地理)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由考点提供)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题(概念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简答题(简述题): 6小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
分析论述题(综合题):3小题,每小题20分,共60分
二、考查目标(复习要求)
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自然地理学科目考试内容包括地质学、气象与气候学、水文学、地貌学、土壤地理、植物地理和自然地理综合研究等多门自然地理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自然地理中的实际问题。
三、考查范围或考试内容概要
绪论
第1页,共7页。
初试科目考试大纲-643人文地理学
![初试科目考试大纲-643人文地理学](https://img.taocdn.com/s3/m/811fc154312b3169a451a4d0.png)
浙江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考试大纲科目代码、名称: 643人文地理学适用专业: 070500地理学(一级学科)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题型结构名词解释题(概念题):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简答题(简述题): 6小题,每小题15分,共90分分析论述题(综合题):1小题,每小题30分,共30分二、考查目标(复习要求)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人文地理学科目考试,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
三、考查范围或考试内容概要第一章绪论第一节、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一)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二)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三)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第二节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一)人文地理学的产生(二)近代西方人文地理学的发展1、德国的近代人文地理学2、法国的近代人文地理学3、英国的近代人文地理学4、美国的近代人文地理学5、俄国的近代人文地理学(三)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四)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之前的人文地理学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人文地理学第二章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与基本理论第一节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主题一、人文事象的空间表征——文化区1、功能文化区;2、形式文化区;3、乡土文化区二、文化的时间现象——文化的扩散1、扩展扩散:接触扩散,等级扩散,刺激扩散;2、迁移扩散三、文化生态学——文化与环境的关系(一)文化生态环境的类型1、直链型文化生态关系;2、网络型文化生态关系;3、社会体系中的文化生态关系;4、和谐文化生态关系(二)文化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四、文化整合——文化各特质之间的协调五、文化现象综合体——文化景观第二节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一、人文地理学理论的多元性二、人地关系理论1、环境决定论,2、可能论,3、适应论,4、生态论,5、文化决定论,6、和谐论三、其他学科对人地关系的探索1、汤恩比的“挑战与应战”学说;2、马克斯·韦伯的宗教思想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3、年鉴学派中的地理观;4、文化地理学的人地关系图式第三章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第一节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一、研究研究课题二、制定研究计划三、收集、整理资料四、调查研究与实地考察五、分析研究六、研究总结、成果评审第二节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方法论一、经验主义方法论二、实证主义方法论三、人本主义方法论四、结构主义方法论第三节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一、人文地理学研究的调查研究方法(一)地理社会调查(二)科技文献资料法(三)地理调查和信息获取的新技术与新方法(四)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区域地理方法:描述、比较与归纳二、人文地理学研究的空间模型方法(一)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主要数学模型(二)数学方法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应用三、人文地理学研究的社会学方法(一)人文地理学中的现象学方法(二)时间地理学方法(三)人文地理学研究的社会生态方法四、人文地理学研究的系统分析方法第四章人口、人种与民族第一节人口与发展一、世界人口增长过程(一)农业革命之前的人口(二)农业革命与人口增长(三)工业革命与人口增长(四)世界人口增长趋势二、人口转变理论与模式(一)人口转变理论1、兰迪的“三个序列”理论与诺特斯坦的“人口转变”理论;2、布莱克的“五阶段”模式;3、寇尔的人口转变模式(二)人口转变模式1、西北欧模式;2、日本模式;3、中国的人口转变模式;4、印度模式三、人口与发展(一)地理环境与人口增长(二)人口与经济发展(三)适度人口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意义第二节人口分布与迁移一、人口分布(一)人口分布的测度(二)世界人口分布特征及一般规律(三)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1、自然因素;2、社会经济因素二、人口迁移(一)概述(二)人口迁移的空间规律(三)人口迁移的机制第三节人种一、人种的划分(一)划分种族的标志(二)世界主要种族(三)地理人种1、亚洲地理人种;2、欧洲地理人种;3、非洲地理人种;4、印第安地理人种;5、印度地理人种;6、澳大利亚地理人种二、人种与地理环境(一)人种的起源与地理环境(二)人种演变与地理环境三、种族主义与种族冲突第四节民族一、民族的形成与特征(一)民族的形成(二)民族的特征(二)世界民族的分布(三)民族的迁移和集聚(四)民族的变化与整合第五节民俗与流行文化一、民俗文化与流行文化二、民俗与环境(一)民居(二)饮食民俗三、流行文化第五章农业的起源与发展第一节农业的起源一、农业起源的理论和思想二、关于农业起源地的论证第二节农业的发展与类型一、农业发展阶段(一)原始迁移农业(二)传统农业1、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2、传统农业的类型;3、东、西方传统农业形成的比较(三)现代农业1、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2、现代农业的类型(三)农业的形成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1、农业的形成过程;2、农业发展带来的社会变化;3、人类文明的出现第三节世界农业生产布局一、世界粮食生产布局二、主要经济作物生产布局三、畜牧业生产布局第四节农业景观农业区位论一、农田景观二、农业区位论第六章工业的出现和工业区位第一节工业的出现和发展一、工业的出现和初期发展(一)科学前提和基础(二)工业革命的产生与初期发展二、工业生产的扩散和继续发展第二节产业类型和及其分布一、第一产业中的工业二、第二产业及其分布1、北美工业带;2、欧洲工业带;3、俄罗斯和乌克兰工业区;4、日本工业区;其他国家的工业区:拉美工业区;亚洲工业区;非洲工业区;澳大利亚工业区三、其他产业与工业的关系(一)第三产业;(二)第四产业;(三)第五产业第三节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及其新变化一、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1、自然条件;2、资源条件;3、能源条件;4、市场条件;5、劳动力条件;6、环境条件;7、区域协作和全球一体化二、工业分布的新变化1、纺织业与成衣业变化;2、汽车制造业变化;3、微电子工业变化;4、英、美产业转移三、工业区位论四、当前全球经济空间格局1、工业产品需求不旺;2、工业生产能力过剩;3、发达国家遇到的问题;4、发展中国家的问题第七章聚落与城市化第一节聚落起源与发展一、城市与乡村(一)城市(二)集镇1、具有工业生产活动的乡村;2、集市;3乡村二、起源和发展(一)西方城市的发展(二)中国城市的发展(三)村落的发展三、城镇标准(一)世界各国关于城镇标准的规定(二)我国城镇建制的设置第二节城市化及其动力机制一、城市化的基本概念二、城市化的进程(一)内部市区的城市化(二)外围市区的城市化(三)郊区的城市化(四)逆城市化阶段三、城市化的机制四、当代城市化的特征(一)当代世界的城市化特征(二)当代中国的城市化第三节城市与城市地域结构一、城市区位选择与环境的关系(一)从防卫出发而选择的区位:河流、海洋、岛屿、山地等地形的利用(二)城市区位与交通的关系:城市与水运、陆运、海上交通的关系二、城市与自然环境1、地质环境与城市;2、地形与城市;3、气候与城市;4、水资源与城市;5、城市的生物环境三、城市地域结构的形成发展动力(一)形成城市地域结构的动力1、集聚力;2、离散力;3、摩擦力;4、三种力的相互作用(二)城市内部地域结构模型1、同心圆模型;2、扇形模型;3、多核模型第四节城市体系与城市景观一、城市体系的等级规律(一)城市体系的概念(二)城市体系的等级规律(三)农村聚落体系二、城市的景观与感知(一)城市景观(二)城市感知第八章语言类型与语言景观第一节语言的起源与发展一、语言的产生二、语言的本质属性及社会功能(一)语言的本质属性(二)语言的社会功能三、语言的发展(一)英语的形成与发展(二)汉语的形成与发展第二节世界语言分类与分布一、世界语言谱系1、语系;2、语族;3、语支;4、语种二、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1、印欧语系;2、汉-藏语系;3、闪含语系;4、乌拉尔——阿尔泰语系;5、非洲语言;6、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7、其他语言第三节语言的扩散与影响一、语言的传播特性二、语言的传播与环境(一)自然因素的影响(二)社会人文因素的影响1、行政区划的影响;2、经济条件的影响;3、人口迁移的影响三、语言扩散及其结果第四节语言景观一、世界文字及其特点二、地名景观第九章宗教地理与宗教景观第一节宗教的产生与世界主要宗教一、宗教的定义以及宗教在文化中的作用二、宗教的起源与原始宗教三、宗教分类与民族宗教四、世界三大宗教1、基督教;2、伊斯兰教;3、佛教第二节宗教的传播与分布一、导致宗教传播的主要因素与主要宗教的传播1、移民;2、传播;3、领土竞争;4、宗教在空间的相互影响二、宗教与国家政治、民族的关系三、宗教组织四、主要宗教分布区第三节宗教礼仪、习俗与地理环境一、宗教的风俗、禁忌与地理环境二、宗教与文化三、宗教仪式、节日与地理环境四、宗教圣地与地理景观第四节宗教景观一、宗教塑造的文化景观二、宗教对地理的间接影响三、宗教景观的地域差异第十章旅游地理第一节旅游业的兴起与发展第二节旅游者与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一、旅游者二、客源地与目的地1、客源地;2、目的地;3、交通链接三、客源地与目的地的关系第三节旅游地的文化特征一、文化的概念和旅游地文化二、旅游地文化的要素三、旅游地文化的基本特征1、地域性;2、大众性;3、综合性;4、直观性;5、季节性第四节旅游资源与旅游地一、旅游资源二、旅游地1、风景名胜区;2、自然保护区;3、历史文化名城与古迹;4、国家森林公园;5、国家旅游度假区;6、主题公园第五节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一、旅游对区域的经济影响1、旅游业的经济特性;2、旅游与经济发展;3、旅游与收支平衡;4、旅游与就业;5、旅游与税收;6、旅游与经济结构;7、旅游对区域经济的消极影响二、旅游对区域环境的影响1、旅游与环境之间的关系;2、旅游对自然环境的影响;3、旅游对人文环境的影响三、旅游对区域的社会影响四、旅游对区域文化的影响1、旅游与文化的变更和交流;2、旅游对文化的影响第十一章政治与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第一节政治与政治地理一、政治地理现象二、政治地理单元三、政治地理结构1、政治空间结构;2、政治实力结构四、政治地理过程1、政治扩散;2、政治整合;3、政治分离;4、主权变化第二节国家政治地理特征一、国家的基本特征二、国家领土与领土主权1、领土规模;2、领土形状;3、领土位置三、国家的中心区域四、边界与边疆第三节国家权力一、国家权力要素1、领土空间;2、自然资源;3、人口规模;4、经济水平5、军事实力;6、科学技术;7、国民士气;8、政府的质量二、国家实力分析1、克莱因的综合国力方程;2、“综合三要素”国力学派第四节全球政治地理格局一、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的形成1、欧洲的殖民扩张;2、主权国家的产生和美洲殖民统治的崩溃3、帝国主义对世界的分割与控制;4、当代全球政治地理格局二、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的基本特征三、全球政治地理隔绝的主要学说1、马汉的“海权论”;2、麦金德的“心脏地带”学说;3、斯皮克曼的“陆缘”学说4、柯恩的“多极世界”模型;5、布热津斯基的跨欧亚安全体系第十二章人类行为与行为空间第一节人类行为与地理环境一、环境知觉与认知二、地理物象三、物象评价与行为第二节人类活动的行为空间一、行为空间二、人类日常活动的行为空间1、通勤活动的行为空间;2、购物活动的行为空间;3、交际与闲暇活动的行为空间三、人类迁移活动的行为空间1、迁移的距离偏移;2、迁移的方向偏移第三节人类行为与区位选择模型一、行为矩阵模型二、报偿矩阵模型第十三章人文地理学所面临的问题第一节人口的迅速增长与可持续发展一、人口的迅速增长及其引发的问题1、对资源的压力;2、引起的环境问题;3、引起的社会问题二、人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1、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提出;2、可持续发展的内涵;3、可持续发展与人文地理学的任务第二节世界政治多极化与经济一体化一、政治地理新现实1、一强多极的政治地理格局;2、苏联与东欧巨变中的冲击波二、世界政治地理格局中的合与分三、合与分的政治格局中的人地关系第三节全球化与本土化一、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全球化(一)经济全球化(二)文化全球化二、全球化时代的文化本土化(一)文化本土化(二)文化本土化与全球化的关系三、地理环境、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一)文化与地理环境(二)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主要参考资料【1】赵荣等:《人文地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2】陈慧林等:《人文地理学(面向21世纪教材)》,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3】金其铭等:《人文地理学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4】张文奎:《人文地理学概论》,长春:东北师大出版社1989年版【5】约翰斯顿(R.J.):《哲学与人文地理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6】约翰斯顿(R.J.):《人文地理学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7】邹逸麟:《中国历史人文地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8】李润田:《现代人文地理学》,郑州:河南出版社1992版四、样卷一、名词解释(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 人文地理学2. 新经济地理学3. 文化景观4. 区域协调5. 文化区二、简答题(共6小题,每小题15分,共90分)1.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任务主要有哪些?2. 人本主义方法论的研究内容及其评价。
2012年浙江师范大学中国地理(643)考研试题
![2012年浙江师范大学中国地理(643)考研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059dab87a0116c175f0e4854.png)
浙江师范大学20201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初试试题试试题(A (A 卷) 科目代码科目代码:: 643 科目名称科目名称:: 中国地理
适用专业适用专业:: 070501自然地理学、070502人文地理学
提示:
1、请将所有答案写于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的不给分;
2、请填写准考证号后6位:____________。
一、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共4小题。
每小题5分,共20分) 1、东北平原
2、黄土地貌
3、长芦盐场
4、燕赵文化
二、简答题简答题(共3小题。
每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影响我国的夏季风的源地及其影响区域。
2、简述中国水资源的特点。
3、简述我国海洋生物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
三、分析分析题题(共2小题。
每小题20分,共40分)
1、根据我国农业生产的差异性和一致性,将我国分为9个一级农业区和1个海洋水产区。
依据我国农业区划,分析黄淮海区....
大农业生产的特点和开发、治理的方向。
2、最近PM2.5是人们关注的热点,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对人体有很大危害。
一般PM2.5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如燃煤、机动车尾气等。
分析我国能源生产特点,并说明PM2.5污染严重的原因。
四、论述论述题题(共2小题。
每小题30分,共60分)
1、论述淮河流域治理开发的重点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2、论述首都经济圈的经济区域及其优势。
人文地理学考研考什么
![人文地理学考研考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4575f931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cc.png)
人文地理学考研考什么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以及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考研时,人文地理学作为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需要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人文地理学考研需要掌握的内容。
一、理论知识1.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包括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地理空间的演变和区域发展的规律等。
考生需要了解各种地理学理论的基本概念、内涵和研究方法。
2.区域发展与规划区域发展与规划是人文地理学的核心内容之一,主要研究不同地域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特点,以及合理利用和规划地理空间资源的方法。
3.城市化与城市地理城市化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考生需要了解城市化的过程、城市结构和功能、城市规划与治理等相关知识。
二、研究方法1.实地调研与实践能力人文地理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考生需要具备实地调研和实践能力,能够通过实地观察和数据收集分析,解决实际的地理问题。
2.空间分析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和地理信息系统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考生需要了解空间分析的原理和方法,并熟悉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操作和应用。
三、重点研究领域1.乡村发展与乡村振兴乡村发展与乡村振兴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考生需要关注当前乡村发展的问题与挑战,并了解相关政策和实践经验。
2.文化地理学文化地理学研究人类社会的文化现象与地理环境之间的交互关系,考生需要了解文化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及文化地理学在实际研究中的应用。
3.城市文化与城市研究城市文化与城市研究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方向之一,考生需要了解城市文化的内涵和特点,以及城市研究的最新进展和研究方法。
综上所述,人文地理学考研需要考生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关注当前研究热点和前沿领域。
考生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深入了解人文地理学的内涵和发展趋势。
同时,加强对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和应用能力的提升,为将来从事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奠定良好的基础。
浙江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科目考试大纲.doc
![浙江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科目考试大纲.doc](https://img.taocdn.com/s3/m/5efa38476bd97f192379e955.png)
浙江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科目考试大纲科目代码、名称: 573高分子化学适用专业: 070300化学(一级学科)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由考点提供)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题型结构名词解释:5题,每题6分,共30分填空题:10个空格,每空格2分,共20分选择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证明题:1题,每题20分,共20分计算题: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论述题:1题,每题20分,共20分二、考查目标(复习要求)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高分子化学科目考试内容包括高等数学、普通物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等5门化学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高分子化学中的实际问题。
三、考查范围或考试内容概要以高分子化学,潘祖仁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14(第5版)为参考第一章、绪论1.1高分子的基本概念1.2聚合物的分类和命名1.3聚合反应1.4分子量1.5线性、支链型和体型大分子1.6大分子的微结构1.7聚合物的物理状态和主要性能第二章、逐步聚合2.1引言2.2缩聚反应2.3线型缩聚反应的机理2.4线型缩聚动力学2.5影响线型缩聚物聚合度的因素和控制方法2.6分子量分布2.7逐步聚合的方法2.8线型逐步聚合原理和方法的应用及重要线型逐步聚合物2.9体型缩聚2.10凝胶化作用和凝胶点第三章、自由基聚合3.1引言3.2连锁聚合的单体3.3自由基聚合机理3.4链引发反应3.5聚合速率3.6分子量和链转移剂3.7阻聚和缓聚3.8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3.9分子量分布3.10聚合热力学第四章、自由基共聚合4.1引言4.2二元共聚物的组成4.3多元共聚4.4竞聚率的测定和影响因素4.5单体和自由基的活性4.6Q-e概念4.7共聚合速率第五章、聚合方法5.1引言5.2本体聚合5.3溶液聚合5.4悬浮聚合5.5乳液聚合第六章、离子聚合6.1引言6.2阳离子聚合6.3阴离子聚合6.4自由基聚合与离子聚合的比较6.5离子聚合6.6开环聚合6.7羰基化合物的聚合第七章、配位聚合7.1引言7.2聚合物的立体规整性7.3配位聚合的基本概念7.4Ziegler-Nataa引发体系7.5α-烯烃的配位阴离子聚合7.6极性单体的配位聚合7.7二烯烃的配位阴离子聚合第八章、开环聚合(不要求)第九章、聚合物的化学反应9.1 引言9.2 聚合物的反应活性及其影响因素9.3 聚合物的相似转变9.4 功能高分子9.5 聚合度变大的化学转变9.6 降解9.7 聚合物的老化和防老参考教材或主要参考书:高分子化学,潘祖仁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14年,第五版四、样卷一名词解释(30分,每题6分)聚合度悬浮聚合反应程度及转化率笼蔽效应聚合物的序列结构二填空题(20分,每小题2分)1.CH2=CHCOOH的聚合物命名为,表达式为。
(NEW)浙江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643人文地理学》历年考研真题汇编
![(NEW)浙江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643人文地理学》历年考研真题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132152b652d380eb62946dea.png)
内容简介考研真题是每个考生复习备考必不可少的资料,通过研究历年真题能洞悉考试出题难度和题型,了解常考章节与重要考点,能有效指明复习方向。
为了帮助参加浙江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643人文地理学”考试科目的考生复习备考,圣才考研网精心编著了配套辅导用书(均提供免费下载,免费升级):1.浙江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643人文地理学历年考研真题汇编2.浙江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643人文地理学考研全套资料3.赵荣《人文地理学》(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4.赵荣《人文地理学》(第2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5.李小建《经济地理学》(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6.李小建《经济地理学》(第2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本书收录了浙江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643人文地理学”2008~2010年,2012~2013年共5套考研真题。
历年真题是很有价值的复习备考资料,通过研习考研真题,可以了解本考试科目的出题风格、难度及命题点。
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圣才考研网每年均根据当年最新考试要求等对本书进行改版升级,我们一旦对该产品的内容有所修订、完善,系统将提示学员下载升级,获得最新版本的产品内容。
真正做到一次购买,终身使用。
圣才考研网()是圣才学习网旗下的考研考博专业网站,提供全国所有院校各个专业的考研考博辅导班【网授保录班、一对一辅导(面授/网授)、网授精讲班等】、考研3D电子书、考研3D 题库(免费下载,免费做题)、全套资料(历年真题及答案、笔记讲义等)、国内外经典教材名师讲堂、考研教辅图书等。
与传统图书相比,本书具有以下七大特色:1.互动学习:摇一摇,找学友,交友学习两不误摇一摇,找到学习本书的所有学友,可精确查找学友的具体位置;与学友互动,交流学习(视频、语音等形式),交友学习两不误;学习圈内有学霸解答本书学习中的问题,并配有专职教师指导答疑解惑。
浙江师范大学2019年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课件.doc
![浙江师范大学2019年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课件.doc](https://img.taocdn.com/s3/m/e33b3c4302768e9951e73863.png)
本专业只招收本科生
本专业含日语语言学、日本文学方向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16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等
③661中外音乐史
④861曲式与作品分析
音乐理论或
现场表演或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①本专业只招收本科生,不接收跨专业报考
②本专业含音乐理论(中国音乐史学及其教育、音乐美学、民族音乐学、音乐教育学)、声乐表演艺术及其教育、钢琴表演艺术及其教育和作曲技术理论方向
③686中国儿童文学史
④928外国文学史
儿童文学评论写作
①中国现当代文学
②文学理论
与儿童文化研究院联合培养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14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等
③313历史学基础
④无
中国古代史
①中国近现代史
②中国文化史
本专业含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专门史和中国海洋历史与文化方向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动物学
土壤化学
昆虫生态学
任选一门
①本专业只招收本科生,含植物生态学、动物生态学、污染生态学、农业生态学4个研究方向;
②农业生态学方向为我校与浙江省农科院联合培养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13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3数学三
④841西方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本专业只招收本科生
本专业含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和金融学方向
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等
③681数学分析
④881高等代数
实变函数、近世代数、概率论和数学物理方程
(四选一)
本专业只招收本科生
地理科学学院2019年(人文地理学)考试大纲
![地理科学学院2019年(人文地理学)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4bbaae7a453610661ed9f4e8.png)
地理科学学院2019年(人文地理学)考试大纲Ⅰ考查目标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人文地理学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掌握人文地理学要紧的研究方法,掌握要紧人文地理要素〔经济、人口、城市、文化等〕的特征、形成机制、空间分异规律和进展规律,掌握人文地理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彼此之间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能够运用所学的差不多理论、差不多知识和差不多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Ⅱ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总分值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总分值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题型结构问答题4小题,每题15分,共60分综合分析题3小题,每题30分,共90分Ⅲ考查范围【一】人文地理学的差不多概念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学科特性、学科体系、进展过程。
【二】人文地理学的差不多理论人地关系的概念、特点、进展变化,要紧的人地关系理论流派。
三、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一般过程、方法论、要紧研究方法及其应用。
四、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性质、研究方法及研究进展;经济活动区位及妨碍因素分析、区域的结构与组织、区域经济进展与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经济活动全球化的进展特点、妨碍因素、产业分析及区域妨碍。
五、文化地理学文化的概念及结构,文化与文化地理学的关系,文化地理学研究的要紧内容、要紧理论,宗教、语言、政治等非物质文化现象的地理特点。
【五】人口地理学人口增长的历史过程,人口转变模式,人口与进展的关系,人口分布,人口迁移,种族与民族。
六、城市地理学城市的起源与进展,城市化及其动力机制,城市地域结构,城市体系,城市景观。
浙江师范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初试科目考试大纲-903阅读与写作
![浙江师范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初试科目考试大纲-903阅读与写作](https://img.taocdn.com/s3/m/cd9d879ed4d8d15abe234eb8.png)
浙江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
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名
称: 903阅读与写作
适用专
业: 420103学科教学(语文)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由考点提供)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内容结构(考试的内容比例及题型)
考试内容分为阅读题和写作题两大部分
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第一部分阅读题约60分
第二部分写作题约90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第1页,共15页。
浙江师范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初试科目考试大纲-863艺术综合
![浙江师范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初试科目考试大纲-863艺术综合](https://img.taocdn.com/s3/m/b85801ebf61fb7360b4c65b8.png)
浙江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
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名称: 863艺术综合
适用专业(方
向): 130400美术学(01美术理论方向)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由考点提供)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题型结构
简答题(简述题): 6小题,每小题15分,共90分
分析论述题(综合题):2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
二、考查目标(复习要求)
在于综合考察学生对中外美术的产生与发展的认识程度;对中外美术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人物、代表作品的了解程度;能否从美术发展与文化演变的角度,认识其传统和现代美术的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段。
第1页,共6页。
浙江师范大学2019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浙江师范大学2019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https://img.taocdn.com/s3/m/306eba12647d27284a735125.png)
③333教育综合
④906综合化学
化学教学论
本专业只招收本科生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15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或203日语等
③333教育综合
④907普通生物学
生物学教学论
本专业只招收本科生
00不区分研究Βιβλιοθήκη 向14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或203日语等
③333教育综合
④909世界文明史
历史教学论
科学教学论
本专业只招收本科生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15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或203日语等
③333教育综合
④925信息技术教学应用
教学设计
本专业只招收本科生
0454应用心理硕士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44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或203日语等
③347心理学专业综合
④无
心理咨询与治疗
本专业只招收本科生
②213翻译硕士日语
③359日语翻译基础
④448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
汉日互译
本专业只招收本科生
0451教育硕士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20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或203日语等
③333教育综合
④911中国传统音乐
音乐教育理论
①本专业只招收本科生
②本专业不招收跨专业报考考生
1351艺术硕士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本专业只招收本科生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40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或203日语等
浙江师范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初试科目考试大纲-663艺术概论
![浙江师范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初试科目考试大纲-663艺术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f9d0a75933687e21af45a9b8.png)
浙江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
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名
称: 663艺术概论
适用专业: 130400美术学(一级学科)、1351艺术硕士(美术、艺术设计、音乐、广播电视、电影等)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由考点提供)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内容结构(考试的内容比例及题型)
见考试内容概要
(四)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题(概念题):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简答题(简述题): 4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分析论述题(综合题):2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
第1页,共6页。
浙江省考研地理学复习资料人文地理学重要概念解析
![浙江省考研地理学复习资料人文地理学重要概念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fb38555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6b.png)
浙江省考研地理学复习资料人文地理学重要概念解析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一门学科。
人文地理学作为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人类在地理环境中的活动、影响以及人与地球的相互关系。
本文将对浙江省考研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的重要概念进行解析,帮助考生加深对人文地理学知识的理解。
一、文化景观文化景观是指人类在地理环境中留下的具有一定文化内涵和特征的人类活动遗迹,包括城市、建筑、遗址、艺术品等等。
文化景观反映了人类社会历史和文化发展的痕迹,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二、城市化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城市人口比重不断增加的过程。
城市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一种重要趋势,它带来了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变革和发展。
城市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一个地区的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
三、城市体系城市体系是指以城市为节点,通过交通网络相连的城市集合体。
城市体系反映了一个地区城市分布的特点和规律,也体现了城市在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的功能和地位。
城市体系的结构和布局对区域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四、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是指对城市的发展和建设进行合理布局、有序管理的活动。
城市规划包括城市空间布局、土地利用、交通网络、环境保护等方面,旨在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
城市规划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和保障。
五、城市生活空间城市生活空间是指城市中人们生活、工作和娱乐的地方。
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市生活空间的布局和功能不断变化,反映了城市社会经济、文化和环境的变迁。
城市生活空间的优化对于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城市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六、文化多样性文化多样性是指在一个地理区域内,不同民族、不同社会群体的文化形态和文化特征的存在。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的丰富体现,也是各民族和社会群体保持独特性和自主性的重要标志。
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和发展对于维护全球文化的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七、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基础上,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浙江省考研地理学复习资料人文地理与自然地理重点知识整理
![浙江省考研地理学复习资料人文地理与自然地理重点知识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95fa9dd1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24.png)
浙江省考研地理学复习资料人文地理与自然地理重点知识整理地理学作为一门学科,涵盖了人文地理与自然地理两个方面的内容。
在浙江省考研中,地理学的人文地理与自然地理属于重点考察的内容。
本文将对这两个方面的重点知识进行整理,以便考生们更好地复习和准备考试。
一、人文地理1. 城市化与城市体系城市化是指人口、经济、社会、文化等要素在城市中集聚和集中的过程。
人口城市化与经济城市化是城市化的两个基本方面。
城市体系包括世界城市体系、国家城市体系和区域城市体系,不同层次的城市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
2. 产业布局与区域经济产业布局是指不同产业在空间上的分布格局。
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和技术进步的推动,产业布局会发生变化。
区域经济研究的是某一地域或区域内的经济活动及其发展规律,包括区域经济结构、区域经济增长等。
3. 城市与农村发展城市与农村发展是人文地理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城市与农村的发展不仅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也涉及到人口和土地资源的配置。
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城镇化发展、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等是研究的重点内容。
4. 交通与通信交通与通信是联系人与地的桥梁,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交通包括陆路交通、水上交通和航空交通,通信则包括传统的书信、电话、电报和现代的互联网等。
交通与通信的发展对区域间的联系和资源配置起着关键作用。
二、自然地理1. 地球与地理坐标地球是人类生存的家园,了解地球的基本结构和地理坐标是地理学的基础。
地球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地理坐标则是指地球表面上的经度和纬度。
地理坐标在地图制作和地理研究中都有重要应用。
2. 地形地貌与地球表面过程地形地貌是地表形态的综合反映,是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地球表面过程包括风蚀、水蚀、冰蚀等,这些过程塑造了地球表面的形态和地貌。
认识地形地貌和地球表面过程对理解地球演化和资源分布具有重要意义。
3. 气候与气象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期的天气状况,而气象则研究短期的天气变化。
气候的形成和分布与地球的成因、季风、海洋等因素有关。
浙江省考研地理学复习人文地理学重要概念总结
![浙江省考研地理学复习人文地理学重要概念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5a914e3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92.png)
浙江省考研地理学复习人文地理学重要概念总结地理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研究的是人类与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
而人文地理学则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关注人类活动在地理环境中产生的空间分布和影响,并通过对各种人文现象和过程的研究,揭示出地理背景下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在浙江省考研地理学复习中,人文地理学的重要概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人文地理学的重要概念进行总结,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
1. 城市化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过程,也是城镇人口比重不断增加的过程。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对周边地区的影响日益增强。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社会经济结构和人口流动等方面都产生着重要影响,需要重点掌握。
2. 城市体系城市体系是指由多个城市组成的有机整体,体现了城市的等级、分工和相互关系。
城市体系的研究能够揭示出城市的空间分布规律以及城市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对于城市规划和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3. 城市空间结构城市空间结构是指城市内外部分、不同功能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形式和关系。
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城市内部的发展模式、功能区域的分布规律以及城市与周边地区的关系,是城市规划和管理的重要内容。
4. 区域发展不平衡区域发展不平衡是指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和人口发展水平的差异。
在城市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日益突出。
了解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和影响,可以帮助我们制定合理的区域发展战略和政策。
5. 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在工程、建设和规划等活动中对其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和预测,并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在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不可忽视,需要加强对其相关理论和方法的学习。
6. 城市景观城市景观是指城市内外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之间的组合关系,包括建筑、道路、水体、植被等各种要素。
城市景观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城市形态和风貌的形成,对城市建设和规划提供有益的启示。
浙江省考研地理学复习资料人文地理与自然地理重点内容梳理
![浙江省考研地理学复习资料人文地理与自然地理重点内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d3bef720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84.png)
浙江省考研地理学复习资料人文地理与自然地理重点内容梳理地理学作为一门学科,涉及广泛且内容繁杂。
在浙江省考研地理学复习中,掌握人文地理与自然地理的重点内容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对这两个方面的重点内容进行梳理,以帮助考生更好地进行复习。
一、人文地理的重点内容梳理1. 城市化与城市体系城市化是指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涉及城市化的原因、过程、影响等内容。
在复习时,可以重点掌握中国城市化的特点、城市体系的构成和演变等知识。
2. 城市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研究城市的空间组织、功能分区、居民活动等内容。
在复习时,可以从城市发展的阶段、城市结构和城市功能等方面进行重点学习。
3. 人口与人口地理学人口地理学研究人口数量、分布、迁移等问题。
在复习时,可以重点关注人口数量、结构与变化、人口迁移的原因和影响等内容。
4. 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研究地理环境对经济活动的影响以及经济空间格局的形成与演变。
在复习时,可以重点学习经济地理学的基本概念、经济发展阶段、经济活动地域分布等内容。
5. 农业地理学农业地理学研究农业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在复习时,可以重点关注农业发展阶段、农业区位理论、农业的地域分布等内容。
二、自然地理的重点内容梳理1. 自然地理基础知识自然地理学研究自然环境的构成、演变及其影响。
在复习时,需要掌握自然地理学的基本概念、自然地理系统及其相互关系等内容。
2. 大气环境与气候大气环境与气候是自然地理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复习时,可以重点学习大气的组成与结构、气候类型与变化、气候资源等内容。
3. 水文地理学水文地理学研究水资源的分布、利用及其环境效应。
在复习时,可以关注水文循环与水文条件、水资源的利用与管理、水文灾害等内容。
4. 地貌学地貌学研究地理环境的形态、形成与演变。
在复习时,可以重点学习地貌类型、地貌演化的主要过程与特征、地貌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等内容。
5. 生态地理学生态地理学研究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在复习时,可以关注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生态环境的评价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内容。
浙江省考研地理学复习资料人文地理重点知识点梳理
![浙江省考研地理学复习资料人文地理重点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37a2736b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10.png)
浙江省考研地理学复习资料人文地理重点知识点梳理人文地理是地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地球上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对于浙江省考研地理学复习的学生来说,掌握人文地理的重点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对浙江省考研地理学人文地理的重点知识点进行梳理。
一、人口地理学人口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它主要研究人口的分布、迁移、增长与衰减等问题。
在浙江省考研地理学中,人口地理学是一个重要的考察内容。
学生需要掌握以下几个重点知识点:1. 人口分布:浙江省的人口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
学生需要了解浙江省各地的人口分布特点,如杭州、宁波等大城市人口密集,而丽水、台州等山区地区人口相对稀少。
2. 人口迁移:人口迁移是人口地理学中的重要内容。
学生需要理解浙江省人口迁移的类型和原因,如城市人口向沿海地区的流动、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等。
3. 人口增长与衰减:学生需要了解浙江省的人口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等指标,并能够分析影响人口增长与衰减的主要因素。
二、城市地理学城市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中的另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城市的发展与演变。
在浙江省考研地理学中,城市地理学也是一个重要的考察内容。
学生需要掌握以下几个重点知识点:1. 城市化进程:学生需要了解浙江省的城市化进程及其特点。
浙江省是中国经济发达地区之一,城市化进程相对较快。
学生需要理解城市化对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2. 城市功能:学生需要了解浙江省各城市的功能特点,如杭州作为省会城市的行政、经济、文化中心,宁波作为沿海城市的港口、贸易中心等。
3. 城市规划与管理:城市规划与管理是城市地理学的重要内容。
学生需要了解浙江省各城市的规划与管理情况,如城市总体规划、城市交通规划、城市环境管理等。
三、农业地理学农业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中的另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农业的种植、养殖、农田利用等问题。
在浙江省考研地理学中,农业地理学也是一个重要的考察内容。
学生需要掌握以下几个重点知识点:1. 农业区划:学生需要了解浙江省的农业区划分布特点,如江南地区以水稻种植为主,山区地区以茶叶、柑橘等特色农产品种植为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
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名
称: 643人文地理学
适用专
业: 070500地理学(一级学科)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题(概念题):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简答题(简述题): 6小题,每小题15分,共90分
分析论述题(综合题):1小题,每小题30分,共30分
二、考查目标(复习要求)
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人文地理学科目考试,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
第1页,共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