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年级上下册科学知识点(必考).doc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下册复习要点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复习点第一单元1、能绕着一个固定的支点将物体撬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
2.杠杆都有三个点:杠杆上用力的点叫用力点;承受重物的点叫阻力点;起支撑作用的点叫支点。
3、杠杆的特点:(1)支点到力点的距离大于支点到重点的距离,杠杆省力。
(如:修枝剪、撬棍、开啤酒瓶的启子)。
(2)、当支点到力点的距离小于支点到重点的距离,杠杆费力。
(如:钓鱼竿、火钳等)。
(3)、当支点到力点的距离等于支点到重点的距离。
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如:跷跷板、天平等)。
4、(1)轮轴由一个较大的“轮”与一个较小的“轴”组合在一起的简单机械叫做轮轴。
(如:汽车方向盘、门把手、水龙头开关、辘轳等)。
(2)要点:大的为轮,小的为轴,轴提起重物。
轮轴有省力的作用。
轴不变时,轮越大越省力;轮不变时,轴越小越省力。
5、滑轮边缘有槽,能绕上绳线,并能围绕中心轴转动的轮子叫做滑轮。
6.像旗杆顶部的轮子一样,固定在支架上不随重物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7、固定在重物附近,可以随着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8、(1)由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叫做滑轮组。
(2)特点: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不能改变力的方向但能省力(省力二分之一);滑轮组既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在滑轮组中连系动滑轮的绳子有几段,则拉力就为原拉力的几分之一。
9、(1)斜面像斜坡、斜搭的木板、引桥等一端在高处另一端在低处的装置就叫做斜面。
(2)特点:斜面有省力的作用,且斜面越长坡度越平缓就越省力;斜面越短坡度越陡省力就越少。
第二单元1、纸的抗弯曲能力与纸的厚度有关。
2.像纸这样的薄形材料抵抗弯曲的性能都较差,增加厚度能显著提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3、同一个物体不同形状时抗弯曲能力不同。
4.如把薄纸板材料弯折成V、L、U、T或工等形状,虽然减少了材料的宽度但却增加了材料的厚度,增加厚度是能大大增加材料的抗弯曲能力的。
5、拱形受到压力时,能把压力向下和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有关背诵内容(重要知识点)
六年级科学有关背诵内容1————单元一:《工具和机械》1.定滑轮:固定在一个位置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它的作用是能(改变用力的方★要求:①流利熟练地一课一课背诵,家长、组长背一课签一课字;②黑体字打头的只提示向),不能(省力)。
黑体字内容,没有黑体字的全句背诵;③括号中的楷体字希望同学们在读的时候重点看;2.动滑轮: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它的作用是不能(改变用力的方向),④背诵是为了积累、理解和掌握,希望同学们自觉地理解性背诵,按时完成。
能(省力)。
第一课使用工具3.同一种工具用法不一样,所应用的科学原理也不一样,如:螺丝刀拧螺丝钉运用了(轮1.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科学道理)。
轴)的工作原理;螺丝刀撬头盖,运用了(杠杆)的工作原理。
2.机械: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装置。
螺丝刀、钉锤、剪子这些机械构造很简第六课滑轮组单,又叫(简单机械)滑轮组: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它的作用是既第二课杠杆的科学能(省力),又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滑轮组的组数越多,就越(省力)。
1.杠杆: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杠杆)。
杠杆有(三)个点,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第七课斜面的作用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1.斜面: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斜面)。
力点)。
2.斜面省力大小和什么有关:斜面能(省力),省力的大小和(坡度)有关:坡度越小,2.杠杆能否省力,主要看:(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和(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斜面越(省力),坡度越大,斜面越(不省力)。
3.省力杠杆:(支点到用力点)的距离大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
3.斜面机械:大桥的引桥、螺丝钉、楼梯、斧刃、盘山公路费力杠杆:(支点到用力点)的距离小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
4.有些工具是几种简单机械的组合,如:剪刀是(杠杆)和(斜面)的组合。
新版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总结
小学六年级科学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微小世界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只要具有放大镜片透明,中间较厚的结构(比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等),就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4,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直径)没有关系,和(镜片的凸度)有关.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5,使用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如通过(放大镜)能观察到更多关于昆虫的细节:蝇的(复眼);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蝴蝶翅膀上布满的彩色小鳞片是(扁平的细毛).6,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7,(一些固体物质)的内部有一定的结构,如果构成这些物质的微粒按一定的空间次序排列,形成了(有规则的几何外形),这就是(晶体),如食盐,白糖等.8,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9,(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微观世界).显微镜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10,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可放大近300倍的(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11,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12,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最早在显微镜下发现了生物的(细胞)结构.13,生物细胞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生物)的细胞是不同的,生物(不同器官)的细胞也是不同的.14,(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15,(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16,用(显微镜)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17,在水中生活着很多形态各异的(微生物),如草履虫,变形虫等. 18,微生物通常都有特殊的(构造和功能),以适应周围的环境.19,(微生物)具有(生物)的特征,如:对环境有一定的需求,对外界的刺激有反应,能繁殖等.20,人类(观察工具)的改进,使人类观察的范围扩大,发现了仅靠肉眼无法发现的自然界的许多秘密:肉眼(能看清昆虫等较小的动物)——放大镜(能看清小于毫米的肉眼看不清的东西)——光学显微镜(能看清细胞和微生物)——电子显微镜(能看到更小的组成物质的原子,分子).21,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改善.如:(1)利用显微镜发现细菌,病毒,抵抗制服疾病(2)克隆生物(3)利用微生物酿酒,发面,制作酱油,醋,酸奶等(4)利用微生物处理垃圾和污水.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1,世界是(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变化)的,物质的变化有相同和不同之处.2,一些物质的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另一些变化(没有产生新的物质).3,在变化中(不能产生新物质)的我们称为(物理变化),能(产生新的物质)的变化我们称为(化学变化).4,比如豆子和沙子的实验,在混合和分离的前后没有变化,没有变为或产生新的物质,我们称为(物理变化).像白糖加热从白色的糖变为黑色的炭一样(产生了新的物质)的变化,我们就称为(化学变化). 5,物质的变化可以划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它们的区别在于(是不是产生了新的物质).6,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会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如蜡烛燃烧,白糖加热时融化变色.7,(米饭)在口腔里与(唾液)作用会发生(化学变化).8,(淀粉)与(碘酒)会发生化学变化,生成的新物质是(蓝紫色)的,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9,(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二氧化碳气体),这样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10,(二氧化碳)是具有特殊性质的一种气体.11,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12,铁生锈的原因与(水和空气)有关.13,在平常生活中,铁生锈的快慢与(水的多少)关系很大.14,把铁与(水,空气)隔绝开是防止(铁生锈)的好方法,如刷油漆,电镀等.15,(化学变化)会伴随各种现象,如:(改变颜色),(发光发热),(产生沉淀物),(产生气体),根据这些现象可以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16,(硫酸铜溶液)和(铁钉)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 17,我们周围的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变化)的.物质变化有两类:(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化学变化最重要的特点是(产生了新物质).18,物质的变化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人类进行的所有的生产活动和人类的生活,都是利用了(物质的变化).第三单元宇宙1,(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在运动方式,体积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征等诸多方面同地球不同.2,月球围绕地球(逆时针)方向运行.月球引力大约是地球的( 1/6). 3,1969年7月,(美国)的(阿波罗11号)载人飞船成功地在月球上着陆,(阿姆斯特朗)留下人类在月球上的第一个足迹.4,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5,月相在(一个月)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6,月相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农历上半月由缺到圆,下半月再由圆到缺.7,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月相实际上就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所以看到的月相(亮面大小),(方向)也就不同.8,(环形山)是月球地形的主要特征.9,环形山的形成与许多因素有关,(陨石撞击)是主要原因.10,有关环形山形成原因,目前公认的观点是("撞击说"),这种观点认为环形山是长期以来(流星),(陨石)撞击后留下的痕迹,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就相当于少了一层保护层,使撞击更猛烈和频繁.11,(日食)和(月食)是日,地,月三个天体运动形成的天文现象. 12,(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地球处于月影中时,因(月球)挡住了太阳照射到地球上的光形成(日食).而(月食)则是月球运行到地球的影子中,(地球)挡住了太阳射向月球的光.13,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三者在一条直线上,因月球挡住了太阳照射到地球上的光形成日食.图示如下:日食月食而月食则是月球运行到地球的影子中,地球居于(太阳和月球)之间,三者在一条直线上,地球挡住了太阳射向月球的光就发生了月食.图示如上:14,(太阳)和围绕它运动的(行星),(矮行星)和(小天体)组成了(太阳系).太阳系是一个较大的(天体系统).15,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八大行星)及其卫星,(矮行星),(小天体)(包括小行星,流星,彗星等)组成的天体系统叫做(太阳系).16,太阳系里有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17,人们为了便于辨认星星,把看起来不动的星星分成群,划分成不同的(区域),根据其形态想象成(人),(动物)或(其他物体)的形状,并给它们命名,这些人为划分的区域就称为(星座).18,(星座)是远近不同,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视觉图像).如果从不同角度观察,图形不同.19,(大熊星座)的明显标志就是我们熟悉的,由七颗亮星组成的(北斗七星).20,(北极星)可以帮助大家在夜间辨认方向,利用(大熊星座的北斗七星)可以比较容易地找到它:把北斗七星勺子前沿的两颗星的连线延长,在大约相当于这两颗星距离的5倍处,有一颗比较亮的星,那就是(北极星).北极星属于(小熊星座).21,随季节的变换,在天空中会出现不同的代表性星座.(星座)在天空中是运动变化的.22,(亮星构成的图形)是星座的主要标志.(北斗七星)是大熊星座的主要标志.23,夏季天空中有许多亮星,其中的三颗亮星(天津四)(属于天鹅座),(织女星)(属于天琴座)和(牛郎星)(属于天鹰座)构成了一个巨大的三角形,人们称之为("夏季大三角").24,宇宙空间分布着大小不同的(天体系统).25,(宇宙)是由类似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等大小不同的天体系统组成的庞大的系统,它在不断的运动变化.26,宇宙是(运动变化)的,(膨胀)的,组成宇宙的(天体)也是运动变化着的.27,太阳系和众多的恒星一起组成的一个(恒星集团),被人们称为(银河系).28,银河系大约由(1000亿——2000亿)颗恒星组成,直径有(10万光年).29,光的传播速度是(每秒钟30万千米),(光年)就是光在(一年)中所走的距离,它是用来计量恒星间(距离)的单位.30,银河系还不是宇宙的全部,类似银河系一样的星系还有100亿个,人们把它们统称为(河外星系).31,我国是世界上公认的(火箭)发源地.早在距今1700多年前的(三国时代)的古籍上就出现了("火箭")的名称.32,我国的航天技术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和("神舟"六号)圆了中国人的飞天梦想;现在("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又发射成功;不久的将来,我国宇航员还将(登月考察).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1,人们在生活中要产生大量成分复杂的(垃圾).丢弃的垃圾(危害环境).2,目前处理垃圾的方法有(填埋),(焚烧)等,但填埋,焚烧的方法还是会影响环境.3,垃圾填埋场对周围环境的危害有:(1)散发恶臭,污染空气(2)滋生蚊蝇,引发疾病(3)造成土壤污染,影响农业生产等.4,焚烧垃圾的优点:(1)占地小,使垃圾减量(2)避免污染地下水(3)产生的热量可用来发电;缺点:(1)消耗大量电能(2)留下残余物(3)造成二次污染5,(设计合理)的(垃圾填埋场)能有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6,(减少垃圾)很重要,常用的方法是(减少丢弃)和(重新使用).7,日常生活中以下垃圾是可以减少的:(1)双面打印可以节约纸张(2)自带喝水杯外出,少买瓶装饮料(3)尽量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用品,以减少纸和塑料的丢弃……8,(过度包装)会造成(资源浪费)而且产生大量垃圾.9,垃圾中的一些原材料可以重新(回收利用),包括纸,金属,塑料,玻璃等.这样可以(减少垃圾,节约资源).10,要有效地回收垃圾,必须改变(垃圾混装)的习惯,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和(分装).11,垃圾分类,分装便于垃圾(回收利用)和对一些(有毒垃圾)的处理. 12,对自然环境威胁最大的五种物质,电池里就包含了三种:(汞),(铅),(镉).13,(堆肥法)可以有效减少垃圾并形成(肥料).14,减少固体垃圾的科学方法是(减少丢弃),(重新使用)和(回收利用).15,人们生活中要用掉大量的水,(淡水资源)很紧缺.16,由于(人口迅速增长),(环境污染)和(全球气候变暖),目前60%的大陆面临淡水资源不足,100多个国家严重缺水,其中最严重的国家达(40多个).17,在淡水资源短缺的情况下,水污染更给人类和其他生物造成了威胁.水污染主要是(人类的活动)造成的.18,水的污染源可能来自(农业的杀虫剂,肥料)等,可能来自(工业的废水,油污)等,可能来自(家庭的洗涤剂,人的排泄物),也可能来自(动物的尸体)等.污水需经过复杂的处理才能使用.19,淡水在自来水厂中除了(沉淀)和(过滤)之外,还要加入药物进行(灭菌处理),这样才能符合我们使用的标准.20,污水需经过(复杂的处理)才能使用,一般要通过三种方法(物理方法,生物方法,化学方法)获得净化.物理方法主要就是分离水中的杂物和较大的颗粒,杂物有塑料袋,菜叶杂草等;生物方法是通过细菌分解水中的污物;化学方法主要是用于消毒,通常的做法是向水中加人化学药剂——氯,通过它来有效杀灭水中的病源微生物.21, 当前突出的环境问题有(垃圾),(水污染),(大气污染),(白色污染),(物种灭绝速度加快)等,人类正着力于相应的环境保护行动. 22,(减少废气和废物排放)是控制大气污染最根本的办法.近年来,我国积极推广("无车日")活动,以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23,减少白色污染(塑料垃圾)的方法有:(1)用纸袋和布袋(2)提菜篮子上菜市(3)减少塑料包装(4)用可降解塑料袋.24,由于(全球森林的大量破坏)和(海洋环境的恶化),现有的生物物种灭绝速度是自然灭绝速度的(1000倍).人类(滥捕乱猎)和(过度开发利用),更使得许多生物资源濒临枯竭.25,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方法,我国的(九寨沟),(长白山),(四川卧龙)等地都建立了自然保护区.26,许多环境问题是(人类活动)造成的,但人类的活动也能够改善环境.。
新改版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归纳(总复习专用)
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归纳总结、复习必备第一单元微小世界1、比较放大镜的镜片、玻璃片和近视眼镜的镜片(1)放大镜中央厚、边缘薄,能放大图像。
(2)玻璃片无厚薄,不能放大图像。
(3)近视眼镜镜片中央薄、边缘厚,不能放大图像。
2、放大镜的镜片是透明的,且中央厚、边缘薄。
3、不同放大倍数镜片的凸度不同,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凸度有关。
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
4、我们可以用一个烧杯、烧瓶、玻璃杯和矿泉水瓶等中央厚、边缘薄的透明容器加满水制作成一个放大镜。
也可以在透明的塑料膜或玻璃片上滴一滴水制作成一个放大镜。
5、放大镜的镜片又叫凸透镜,近视眼镜的镜片又叫凹透镜。
6、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方法(1)方法一:保持观察对象不动,人眼和观察对象之间的距离不变,手持放大镜在物体和人眼之间来回移动,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2)方法二:把放大镜移至眼前,移动物体,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7、一个凸透镜的放大倍数是有限的,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能把物体放得更大。
8、制作一个组合凸透镜(1)制作方法:①用一个放大镜观察书上较小的文字,当图像放到最大并且清晰时,保持这个放大镜的位置不动。
②在第一个放大镜下增加一个放大镜,并和第一个放大镜相互平行,上下移动第二个放大镜,当图像放到最大并且清晰时,测量这两个凸透镜之间的距离。
③把两个凸透镜用纸筒固定。
(2)当放大镜离书本较近时,图像清晰但放大的倍数较小;当放大镜离书本较远时,图像模糊但放大的倍数较大;必须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这个位置上的图像是清晰的,放大倍数也相对较大。
(3)组合凸透镜的放大倍数大于其中任意一个放大镜的放大倍数。
9、组合凸透镜中上方靠近眼睛的凸透镜相当于显微镜中的目镜,位于下方靠近观察物体的凸透镜相当于显微镜中的物镜。
10、用透镜组合而成的显微镜叫光学显微镜。
光学显微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一两千倍。
11、用电子显微镜可把物体的图像放大约200万倍。
12、显微镜的发明,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崭新的微观世界。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六年级?科学?上册重点复习题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资料一、科学常识:1、在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作机械。
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做简单机械。
2、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
它有三个点,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克制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转动的位置叫支点。
3、杠杆尺平衡时,左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等于右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
4、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不省力也不费力。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
5、杆秤由秤杆、秤盘、秤砣、提绳几局部组成。
它也是一种杠杆类的工具。
把秤砣悬挂位置作为用力点,那么杆秤是一个省力杠杆,所以“秤砣虽小压千斤〞6、制作杆秤:先找到秤杆上的三点,定好位置。
接着拴好阻力点和支点的细绳,挂好秤盘系上秤砣。
再用挂钩码的方法,在秤杆上画出重量刻度。
7、像水龙头这样,轮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轮轴的作用:在轮上用力省力,在轴上用力费力;当轴一样时,轮越大越省力。
生活中的轮轴:汽车方向盘、水龙头开关、起子、扳手、门锁把手。
8、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9、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
10、生活中的滑轮:①定滑轮:旗杆顶部的轮子、窗帘上的轮子;②动滑轮:工地上提重物的轮子、井口上提水的辘轳;③滑轮组:起重机、升降衣架。
10、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
11、斜面的坡度越小,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小,斜面的坡度越大,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大。
螺丝钉的螺纹越密,旋进去就越省力。
12、链条与两个齿轮啮合,起到传递动力而使自行车运动的作用。
自行车的大齿轮带动小齿轮,转动速度变快,小齿轮带动大齿轮,转动速度变慢。
〔转速快,用力大;转速慢,用力小。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上知识点汇总(小升初复习资料)
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第一单元《微小世界》知识点第1课放大镜1.放大镜的镜片又叫凸透镜,是透明的,且中央厚、边缘薄。
只要具有这两个特点(比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玻璃杯,一滴水等),就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
2.不同放大倍数镜片的凸度不同,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凸度有关。
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
所能观察到的范围就越小。
第2课怎样放得更大1.一个凸透镜的放大倍数是有限的,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能把物体放得更大。
用透镜组合而成的显微镜叫光学显微镜。
2.组合凸透镜中上方靠近眼睛的凸透镜相当于显微镜中的目镜,位于下方靠近观察物体的凸透镜相当于显微镜中的物镜。
显微镜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
3.放大倍数:光学显微镜(一两千倍)、电子显微镜(200万倍)、扫描隧道显微镜(3亿倍)。
4.显微镜的组成及作用①目镜:放大倍数。
②调节旋钮:调节物镜与被观察物体之间的距离。
③物镜:放大倍数。
④载物台:放置被观察的物体。
⑤反光镜:增强光线。
第3课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1.显微镜的使用:①安放、②对光、③上片、④调焦、⑤观察2.放大倍数越大,图像越大,视野越小;放大倍数越小,图像越小,视野越大。
第4课观察洋葱表皮细胞1.第一个发现细胞的人是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
洋葱表皮细胞结构细胞核2.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
3.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的物体必须薄而透明,所以物体需要制成玻片标本,才能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它的精细结构。
4.洋葱表皮玻片标本的制作过程①滴、②撕、③展、④盖、⑤染、⑥吸注意:①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时,滴碘酒是为了让细胞染色,便于观察。
5.洋葱表皮细胞的特点(1)在显微镜视野中,洋葱表皮细胞的形状大体为长方形,它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等。
(2)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看到的小黑点是细胞核。
第5课观察更多的生物细胞1.除病毒外,绝大多数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2.观察更多的生物细胞(1)生物细胞的形态多种多祥,不同生物的细胞是不同的,同一生物不同组织或器官的细胞也是不同的。
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超全)
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超全)一、物质的变化1. 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 物理变化是指物质在形态、状态或位置上的变化,但其化学性质不发生改变。
3. 化学变化是指物质在化学性质上发生变化,产生新的物质。
4. 物质的变化过程中,能量会发生转移或转化。
二、物质的性质1. 物质具有质量、体积、密度等基本性质。
2. 物质可以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种状态。
3. 物质的性质决定了其用途和功能。
4. 物质的性质可以通过实验来观察和测量。
三、力的作用1. 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2. 力可以使物体发生运动、形变或改变其状态。
3. 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有关。
4. 力的单位是牛顿(N)。
四、能量的转化1. 能量是物体具有的做功的能力。
2. 能量可以分为热能、光能、电能、机械能等。
3. 能量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转化,如热能转化为机械能。
4. 能量的转化过程中,能量守恒定律成立,即能量不会凭空产生或消失,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五、生态系统的组成1.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和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
2. 生态系统包括生物群落、生物种群、生物个体和环境。
3. 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
4.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对生物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六、地球的结构1. 地球由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组成。
2. 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固体壳层,包括陆地和海洋。
3. 地幔是地壳下面的一层,由岩石组成。
4. 外核和内核是由铁和镍等金属组成的。
七、太阳系1. 太阳系是由太阳和围绕它运行的行星、卫星、小行星、彗星等天体组成的。
2. 太阳系中的行星有八颗,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3. 太阳系中的行星按离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排列。
4. 太阳系中的行星具有不同的特征和运动规律。
八、科技发展对社会的影响1. 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科技发展提高了人类的生活水平和生产效率。
教科版六年级上下册科学知识点(必考)
教科版六年级上下册科学知识点(必考)第一单元1、在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作机械.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做简单机械.2、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它有三个点;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转动的位置叫支点.3、杠杆尺平衡时;左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等于右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4、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5、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6、在轮轴的轮上用力能够省力;轮越大越省力.7、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8、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9、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斜面可以省力.10、斜面的坡度越小;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小;斜面的坡度越大;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大.螺丝钉的螺纹越密;旋进去就越省力.11、链条与两个齿轮啮合;起到传递动力而使自行车运动的作用.1、在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做机械.螺丝刀、钉锤、剪子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简单机械.2、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3、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4、像塔吊的吊钩上可以随着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5、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版那样的简单机械叫斜面.6、我们认识的常用简单机械有杠杆、滑轮、轮轴和斜面等.7、滑轮可以根据能否随重物移动分为定滑轮和动滑轮.其中可以随着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动滑轮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固定在支架上不能随着重物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定滑轮不能省力;能改变力的方向.滑轮组;技能改变力的方向又能省力.8、轮轴由一个较大“轮”和一个较小的“轴”组成;在“轮”上用力时省力.9、自行车运用了轮轴、斜面、杠杆等简单机械的原理;是一种比较方便的交通工具.10、杠杆是否省力是由它的三个点的位置决定的;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杠杆省力;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杠杆不费力也不省力;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杠杆费力.11、运用杠杆原理:镊子、钉锤拔钉、老虎钳、筷子、跷跷板、火钳、剪刀运用轮轴原理:汽车方向盘、扳手、水龙头、螺丝刀刀杆和刀柄、门把手运用斜面原理:斧子、盘山公路、螺丝钉螺纹、滑滑梯、菜刀、剪刀运用滑轮原理:起重机吊重物、旗杆顶部装置12、会标出杠杆三个点的位置;会用线连接动滑轮、定滑轮和滑轮组.第二单元1、很多的房屋和桥梁都是依靠直立的材料(柱子)和横放的材料(横梁)支撑住的.它们受压时;横梁比柱子容易弯曲和断裂;所以;如何增强横梁抗弯曲能力是建筑上很重要的问题.2、增加横梁的宽度可以增加抗弯曲能力;增加横梁的厚度可以大大增加抗弯曲能力.要增加抗弯曲能力;增加厚度比增加宽度更有效.3、改变材料的形状;可以改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4、改变薄板形材料的形状;实际上都是减少了材料的宽度而增加了材料的厚度.虽然减少材料的宽度降低了一些抗弯曲能力;但增加了厚度;就大大增强了材料的抗弯曲能力.5、拱形受到压力时;能把压力向下和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拱形受到压力时会产生一个向外推的力;能抵住这个力;拱就能承载很大的重量.6、圆顶形可以看成拱形的组合;它具有拱形承载压力大的优点;而且不产生向外推的力.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是拱形;这使得它比任何形状都坚固.7、生物体中的拱形:人的头骨、拱形的肋骨、贝壳、乌龟的壳、鸡蛋、接近圆形的水果.8、骨架式的构造叫做框架结构. 9、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利用三角形框架可以加固框架结构.10、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的物体稳定性好.11、框架结构铁塔的特点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空气阻力小.12、桥面在拱下方的拱桥;桥板可以拉住拱足;抵消拱向外的推力.桥面被水平方向的力拉紧;还增加了桥面的抗弯曲能力. 13、钢缆能承受巨大的拉力;人们用它建造钢索桥;大大增加了桥的跨越能力.1、纸包装箱用的材料叫瓦楞纸.2、像埃菲尔铁塔这种骨架式的构造叫做框架结构.3、平放的横梁比立放的横梁抗弯曲能力差.4、拱形承载重量时;能把压力向下向外传递给相邻部分;拱形各部分相互挤压;结合得更加紧密.拱形受压会产生一个向外推的力;抵住这个力;拱就能承载很大的重量.圆形可以看成拱形的组合;它有拱形承受压力大的特点;而且不产生向外推的力.5、增加梁的宽度可以增加抗弯曲能力;增加梁的厚度可以大大增加抗弯曲能力.6、要想提高纸的抗弯曲能力;可以增加纸的宽度;可以增加纸的厚度;也可以改变纸的形状.7、三角形和四边形框架是最基本的框架;在这些最基本的框架中;经实验比较发现三角形框架稳定性比四边形框架好;所以建筑物的框架结构以三角形框架为基本构造.8、拱形抵抗弯曲的能力和抵住拱足的力的大小有关.9、圆顶形可以看成拱形的组合;它具有拱形承受压力大的优点;又没有了拱形受压时向外推的力.10、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是拱形;这使得它比任何形状都要坚固.11、桥面在拱下方的拱桥;桥板拉住了拱足;抵消拱向外的推力;减少了桥墩的负担.桥面也比较低而平坦;方便通行.第三单元1、1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把通电导线靠近指南针;发现通电导线可以产生磁性;为人类大规模利用电能打开了大门.2、用线圈和指南针可以做成电流检测器;检测电池中有没有电.3、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的装置叫电磁铁.4、电磁铁具有接通电流产生磁性、断开电流磁性消失的基本性质.5、做电磁铁实验时;因为用的导线较短;这个电磁铁是很耗电的;不要把它长时间接在电池上.6、改变电池正负极接法或改变线圈绕线的方向会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7、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有关:圈数少磁力小;圈数多磁力大;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使用的电池数量有关:电池少则磁力小;电池多则磁力大;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粗细长短、铁芯粗细长短等因素有一定关系.8、电动机由外壳(磁铁)、转子(铁芯、线圈、换向器)、后盖(电刷)组成.换向器的作用是接通电流并转换电流的方向.9、电动机是用电产生动力的机器.虽然大小悬殊、用途各异;但电动机工作的基本原理相同:用电产生磁;利用磁的互相作用转动.10、电能使各种用电器做各种运动、发光、发声、发热……我们把电具有的这种能量;叫电能.11、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和运动有关的物体具有的能量叫机械能.燃料、食物和一些化学物质中储存的能量叫做化学能.13、电池是把化学能或光能转化成了电能.14、电能都是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来的.16、煤是几亿年前植物被埋入地下;与空气隔绝;在长期的的压力、高温的共同作用下;慢慢形成的.17、石油和天然气是几亿年前大量的低等生物经过长期、复杂的变化形成的.18、煤、石油、天然气所具有的能量是存储了亿万年的太阳能.19、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用一点就少一点;我们正在耗尽这些能源.20、现在的新能源有太阳能、风能、沼气、地热、核能等.1、奥斯特在依次实验中;偶尔发现了通电的导线周围有磁场.2、像这样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的装置叫电磁铁.电磁铁具有接通电流产生磁性;断开电流磁性消失的基本性质.3、改变电池正负极接法和改变线圈绕线的方向会改变电磁铁南北极.4、电磁铁的磁力是可以改变的.它与线圈圈数、电池数量、铁芯粗细、线圈粗细长短等因素有关.圈数少磁力小;圈数多磁力大;电池少磁力小;电池多;磁力大.5、电动机是用点产生动力的机器.它们虽然大小悬殊、构造各异;但工作的原理相同:用电产生磁;利用磁的相互作用转动.6、能量有电、热、光、声等多种形式.能量还储存在食物、燃料中.和运动有关的物体的能量;叫机械能.能量还储存在燃料、食物、和一些化学物质中;叫化学能.7、风、流水、电、汽油都具有能量.风和流水具有机械能;电具有电能;汽油具有化学能.电能可以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量;其他形式的能量间也能够转化.8、小电动机是由外壳、转子、后盖三部分组成.9、小电动机中的换向器的作用是接通电流并转换电流的方向.10、煤、石油、天然气所具有的能量是存储了亿万年的太阳能.它们是不可再生的能源.第四单元1、用分类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辨别和研究植物.2、科学家主要是根据植物的特征对植物进行分类的.科学家把植物分为两大类:开花植物和不开花植物.3、在已经发现的40万种植物中;开花植物约占一半以上.4、不开花的植物中;蕨类、藻类、苔藓类和开花植物一样;自己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5、分类是研究动物的一种基本方法.6、身体中有脊柱的动物叫脊椎动物;没有脊柱的动物叫无脊椎动物.7、动物的身体构造和生命活动特征是科学家对动物进行分类的重要标准.8、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的动物是昆虫;终生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的动物是鱼类;身体上长羽毛的动物是鸟类;直接生小动物;并用乳汁喂养小动物的是哺乳动物.9、已发现的动物种类有150多万种;是生命世界中类别最多的;其中昆虫达到100多万种;约占80%.10、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大自然就是运用这一法则选择和淘汰着生物家族的一个个成员.11、38亿年前;地球上出现简单生命体开始;到现在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地球环境变化是重要原因.人类对于生物生存环境的改变和对一些动物的驯化也起到了重要作用.12、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改变着生物;造就了生物的多样性.13、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每一种生物也需要生活在生物多样性的环境之中.14、人类生活离不开植物:(1)提供给人类做食物;(2)供人类欣赏;(3)提供给人类做药材;(4)人类可以用植物做成生活及学习用品;(5)可以净化空气;(6)提供给动物做食物.15、人类是生物大家族中的一员;我们理应平等对待家族中的每一个成员.1、生物多样性指的是地球上生物圈中所有的生物;即动物、植物、微生物;以及它们所拥有的基因和生存环境.它包含三个层次: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2、“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大自然就是运用这一法则选择和淘汰着生物家族的一个个成员.3、身体中有脊柱的动物叫脊椎动物;没有脊柱的动物叫无脊椎动物.4、植物的分类方法很多;可以根据植物茎的质地软硬分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也可以根据生活环境的不同分为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还可以根据有没有花分成开花植物和不开花植物等等.5、动物的分类方法很多;可以根据是家养的还是野生的;分为野生动物和饲养动物;也可以根据生活环境分水中游的;陆上走的和空中飞的;还可以根据有没有脊柱分成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6、像蚂蚁、蝗虫、蜜蜂那样;身体上有六对足的动物是昆虫.像金鱼、鲤鱼那样;终生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的动物是鱼类.身体上长羽毛的动物是鸟类.直接生小动物;并用乳汁喂养小动物的是哺乳动物.7、菌类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来制造养料;而靠吸收其他生物或土壤里的营养来生存.8、生物的形态结构是与它们所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9、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改变着生物;造就了生物的多样性.10、《生物多样性条约》于1993年正式实行.每年的5月22日被称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全世界已经有180多个国家是《生物多样性条约》的缔约国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重点复习题第一单元微小世界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只要具有放大镜片透明、中间较厚的结构(比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等);就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4、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直径)没有关系;和(镜片的凸度)有关.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5、使用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如通过(放大镜)能观察到更多关于昆虫的细节:蝇的(复眼);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蝴蝶翅膀上布满的彩色小鳞片是(扁平的细毛).6、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7、(一些固体物质)的内部有一定的结构;如果构成这些物质的微粒按一定的空间次序排列;形成了(有规则的几何外形);这就是(晶体);如食盐、白糖等.8、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9、(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微观世界).显微镜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10、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可放大近300倍的(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11、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12、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最早在显微镜下发现了生物的(细胞)结构.13、生物细胞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生物)的细胞是不同的;生物(不同器官)的细胞也是不同的.14、(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15、(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16、用(显微镜)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17、在水中生活着很多形态各异的(微生物);如草履虫、变形虫等.18、微生物通常都有特殊的(构造和功能);以适应周围的环境.19、(微生物)具有(生物)的特征;如:对环境有一定的需求、对外界的刺激有反应、能繁殖等.20、人类(观察工具)的改进;使人类观察的范围扩大;发现了仅靠肉眼无法发现的自然界的许多秘密:肉眼(能看清昆虫等较小的动物)——放大镜(能看清小于毫米的肉眼看不清的东西)——光学显微镜(能看清细胞和微生物)——电子显微镜(能看到更小的组成物质的原子、分子).21、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改善.如:(1)利用显微镜发现细菌、病毒;抵抗制服疾病(2)克隆生物(3)利用微生物酿酒、发面、制作酱油、醋、酸奶等(4)利用微生物处理垃圾和污水.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1、世界是(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变化)的;物质的变化有相同和不同之处.2、一些物质的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另一些变化(没有产生新的物质).3、在变化中(不能产生新物质)的我们称为(物理变化);能(产生新的物质)的变化我们称为(化学变化).4、比如豆子和沙子的实验;在混合和分离的前后没有变化;没有变为或产生新的物质;我们称为(物理变化).像白糖加热从白色的糖变为黑色的炭一样(产生了新的物质)的变化;我们就称为(化学变化).5、物质的变化可以划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它们的区别在于(是不是产生了新的物质).6、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会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如蜡烛燃烧、白糖加热时融化变色.7、(米饭)在口腔里与(唾液)作用会发生(化学变化).8、(淀粉)与(碘酒)会发生化学变化;生成的新物质是(蓝紫色)的;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9、(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二氧化碳气体);这样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10、(二氧化碳)是具有特殊性质的一种气体.11、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12、铁生锈的原因与(水和空气)有关.13、在平常生活中;铁生锈的快慢与(水的多少)关系很大.14、把铁与(水、空气)隔绝开是防止(铁生锈)的好方法;如刷油漆、电镀等.15、(化学变化)会伴随各种现象;如:(改变颜色)、(发光发热)、(产生沉淀物)、(产生气体);根据这些现象可以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16、(硫酸铜溶液)和(铁钉)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17、我们周围的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变化)的.物质变化有两类:(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化学变化最重要的特点是(产生了新物质).18、物质的变化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人类进行的所有的生产活动和人类的生活;都是利用了(物质的变化).第三单元宇宙1、(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在运动方式、体积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征等诸多方面同地球不同.2、月球围绕地球(逆时针)方向运行.月球引力大约是地球的( 1/6).3、1969年7月;(美国)的(阿波罗11号)载人飞船成功地在月球上着陆;(阿姆斯特朗)留下人类在月球上的第一个足迹.4、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5、月相在(一个月)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6、月相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农历上半月由缺到圆;下半月再由圆到缺.7、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月相实际上就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所以看到的月相(亮面大小)、(方向)也就不同.8、(环形山)是月球地形的主要特征.9、环形山的形成与许多因素有关;(陨石撞击)是主要原因.10、有关环形山形成原因;目前公认的观点是(“撞击说”);这种观点认为环形山是长期以来(流星)、(陨石)撞击后留下的痕迹;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就相当于少了一层保护层;使撞击更猛烈和频繁.11、(日食)和(月食)是日、地、月三个天体运动形成的天文现象.12、(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地球处于月影中时;因(月球)挡住了太阳照射到地球上的光形成(日食).而(月食)则是月球运行到地球的影子中;(地球)挡住了太阳射向月球的光.13、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三者在一条直线上;因月球挡住了太阳照射到地球上的光形成日食.而月食则是月球运行到地球的影子中;地球居于(太阳和月球)之间;三者在一条直线上;地球挡住了太阳射向月球的光就发生了月食.图示如上:14、(太阳)和围绕它运动的(行星)、(矮行星)和(小天体)组成了(太阳系).太阳系是一个较大的(天体系统).15、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八大行星)及其卫星、(矮行星)、(小天体)(包括小行星、流星、彗星等)组成的天体系统叫做(太阳系).16、太阳系里有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17、人们为了便于辨认星星;把看起来不动的星星分成群;划分成不同的(区域);根据其形态想象成(人)、(动物)或(其他物体)的形状;并给它们命名;这些人为划分的区域就称为(星座).18、(星座)是远近不同、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视觉图像).如果从不同角度观察;图形不同.19、(大熊星座)的明显标志就是我们熟悉的、由七颗亮星组成的(北斗七星).20、(北极星)可以帮助大家在夜间辨认方向;利用(大熊星座的北斗七星)可以比较容易地找到它:把北斗七星勺子前沿的两颗星的连线延长;在大约相当于这两颗星距离的5倍处;有一颗比较亮的星;那就是(北极星).北极星属于(小熊星座).21、随季节的变换;在天空中会出现不同的代表性星座.(星座)在天空中是运动变化的.22、(亮星构成的图形)是星座的主要标志.(北斗七星)是大熊星座的主要标志.23、夏季天空中有许多亮星;其中的三颗亮星(天津四)(属于天鹅座)、(织女星)(属于天琴座)和(牛郎星)(属于天鹰座)构成了一个巨大的三角形;人们称之为(“夏季大三角”).24、宇宙空间分布着大小不同的(天体系统).25、(宇宙)是由类似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等大小不同的天体系统组成的庞大的系统;它在不断的运动变化.26、宇宙是(运动变化)的;(膨胀)的;组成宇宙的(天体)也是运动变化着的.27、太阳系和众多的恒星一起组成的一个(恒星集团);被人们称为(银河系).28、银河系大约由(1000亿——2000亿)颗恒星组成;直径有(10万光年).29、光的传播速度是(每秒钟30万千米);(光年)就是光在(一年)中所走的距离;它是用来计量恒星间(距离)的单位.30、银河系还不是宇宙的全部;类似银河系一样的星系还有100亿个;人们把它们统称为(河外星系).31、我国是世界上公认的(火箭)发源地.早在距今1700多年前的(三国时代)的古籍上就出现了(“火箭”)的名称.32、我国的航天技术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和(“神舟”六号)圆了中国人的飞天梦想;现在(“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又发射成功;不久的将来;我国宇航员还将(登月考察).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1、人们在生活中要产生大量成分复杂的(垃圾).丢弃的垃圾(危害环境).2、目前处理垃圾的方法有(填埋)、(焚烧)等;但填埋、焚烧的方法还是会影响环境.3、垃圾填埋场对周围环境的危害有:(1)散发恶臭;污染空气(2)滋生蚊蝇;引发疾病(3)造成土壤污染;影响农业生产等.4、焚烧垃圾的优点:(1)占地小;使垃圾减量(2)避免污染地下水(3)产生的热量可用来发电;缺点:(1)消耗大量电能(2)留下残余物(3)造成二次污染5、(设计合理)的(垃圾填埋场)能有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6、(减少垃圾)很重要;常用的方法是(减少丢弃)和(重新使用).7、日常生活中以下垃圾是可以减少的:(1)双面打印可以节约纸张(2)自带喝水杯外出;少买瓶装饮料(3)尽量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用品;以减少纸和塑料的丢弃……8、(过度包装)会造成(资源浪费)而且产生大量垃圾.9、垃圾中的一些原材料可以重新(回收利用);包括纸、金属、塑料、玻璃等.这样可以(减少垃圾、节约资源).10、要有效地回收垃圾;必须改变(垃圾混装)的习惯;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和(分装).11、垃圾分类、分装便于垃圾(回收利用)和对一些(有毒垃圾)的处理.12、对自然环境威胁最大的五种物质;电池里就包含了三种:(汞)、(铅)、(镉).13、(堆肥法)可以有效减少垃圾并形成(肥料).14、减少固体垃圾的科学方法是(减少丢弃)、(重新使用)和(回收利用).15、人们生活中要用掉大量的水;(淡水资源)很紧缺.16、由于(人口迅速增长)、(环境污染)和(全球气候变暖);目前60%的大陆面临淡水资源不足;100多个国家严重缺水;其中最严重的国家达(40多个).17、在淡水资源短缺的情况下;水污染更给人类和其他生物造成了威胁.水污染主要是(人类的活动)造成的.18、水的污染源可能来自(农业的杀虫剂、肥料)等;可能来自(工业的废水、油污)等;可能来自(家庭的洗涤剂、人的排泄物);也可能来自(动物的尸体)等.污水需经过复杂的处理才能使用.19、淡水在自来水厂中除了(沉淀)和(过滤)之外;还要加入药物进行(灭菌处理);这样才能符合我们使用的标准.20、污水需经过(复杂的处理)才能使用;一般要通过三种方法(物理方法、生物方法、化学方法)获得净化.物理方法主要就是分离水中的杂物和较大的颗粒;杂物有塑料袋、菜叶。
新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含实验问答题)
新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含实验问答题)第一课《放大镜》1.放大镜可以把物体图像放大。
2.放大镜的特点是透明、中间厚,边缘薄,所以放大镜又叫凸透镜。
3.通过透镜看到的面积或区域叫做透镜的视野。
4.老花眼镜是运用凸透镜制作的,近视眼镜是运用凹透镜制作的。
第二课《怎样放得更大》1.自制简易显微镜是由两个凸透镜组成,是用一个放大镜把另外一个放大镜放大的图像进一步放大。
2.显微镜主要分为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
3.光学显微镜里,靠近物体的透镜叫做物镜,靠近眼睛的透镜叫目镜。
4.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取决于两块凸透镜的放大倍数,即物镜的倍数x目镜的倍数。
第三课《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1.使用放大镜能够看清许多用肉眼观察不清的细微之处,使用显微镜可以看到肉眼看不见的物体的细微结构。
2.蝴蝶的翅膀是由许多彩色的小鳞片组成,其实是扁平的细毛。
第四课《观察洋葱表皮细胞》1.物体必须制成薄而透明的玻片标本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清楚。
2.使用显微镜时要双眼睁开,用左眼看目镜进行观察,右眼协助记录。
3.1663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用自制的复合显微镜观察软木的薄片,发现了许多小房间一样的结构,把它命名为细胞。
4.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观察的视野就越小,视野内看到的细胞数量就越少,但细节越明显。
第五课《观察更多的生物细胞》1.自然界中的大多数的生命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是生物体最基本的功能和结构单位。
2.植物的叶表皮上有气孔,它的主要作用是蒸腾和呼吸。
3.生命体细胞具有消化、呼吸、生长发育、繁殖遗传、运动、排泄等功能。
4.显微镜主要由物镜、目镜、反光镜、载物台、调节旋钮等部分构成。
第六课《观察水中的微小生物》1.微生物也是生物 ,它具有和其他生物一样的共同特征,如:呼吸、繁殖、排泄等。
2.我知道的水中的微生物有草履虫、衣藻、绿藻、水蚤、变形虫等。
3.观察微生物时为了限制微生物在水中的运动,我们可以在玻片上放一些棉纤维。
第七课《微生物与健康》1.许多微生物对人 ti有益,如酵母菌 , 还有一些对人 ti会造成伤害。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汇总.doc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知识清单一、工具和机械1.机械(工具):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
螺丝刀、钉锤、剪子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 又叫简单机械C2.①杠杆: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杠杆。
②杠杆上的三点:支撑着杠杆,使杠杆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③杠杆尺平衡的规则:杠杆尺平衡时,左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等于右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
④杠杆的秘密:(1)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省力。
(2)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费力o (3)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不省力也不费力。
3.①费力的杠杆有:贵子、夹子、筷子、火钳等。
②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有:天平、扁担、订书机、跷跷板。
4.①轮轴: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轮轴。
②轮轴的作用:在轮轴的轮上用力能省力,轮越大越省力。
5.①定滑轮: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
②定滑轮的作用: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省力。
③动滑轮: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
④动滑轮的作用:动滑轮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6.①滑轮组.: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是滑轮组。
②滑轮组的作用:滑轮组不但能改变力的方向,而且省力°滑轮组的组数越多,越省力.7.斜面: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斜面。
②斜面的作用:斜面都能省力,坡度越小越省力。
8.大齿轮与小齿轮的关系:大齿轮带动小齿轮转动时,小齿轮转动比大齿轮快。
②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杠杆有刹车、车铃按钮,轮轴有车把、车轮、脚踏板,斜面有螺丝。
二、形状与结构1.横梁的抗弯曲能力与哪些因素有关:(1)与材料的硬度有关,材料硬度越大,抗弯曲能力越强c (2)与材料的长短有关,同样的材料,短的比长的抗弯曲能力强。
(3)与材料的宽度和厚度有关。
增加材料的宽度可以增加抗弯曲能力,增加材料的厚度,可以大大增加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新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含实验问答题)
新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含实验问答题)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1.放大镜特点:中央(厚)、边缘(薄)的(透明)物体。
功能:能把图像(放大),显现人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
放大镜的镜片又叫(凸透镜),放大倍数与(凸度)有关;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
2.光学显微镜:主要由(目镜)、(调节旋钮)、(物镜)、(载物台)、(反光镜)等组成。
3.电子显微镜可把物体的图像放大到大约(200万倍)。
4.显微镜的发明把人类带进了一个崭新的微观世界5.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可以分5个步骤:安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
6.通过(放大镜)能观察到苍蝇的(复眼)、蝴蝶的翅膀上布满的彩色小鳞片是(扁平的细毛)。
7.放大倍数越大,物体的图像越(大),视野反而越(小)。
8.制作洋葱玻片标本的步骤可以概括为撕、滴、展、盖、染、吸。
9.洋葱的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
洋葱表皮结构像一个个(小房间),房间内有(小黑点)。
10.第一个发现细胞的人是罗伯特·胡克。
发现血红细胞的科学家是简·施旺麦单。
11.细胞的形态生物标本都具有细胞结构,但其形态是(多种多样)的。
不同生物体的细胞是(不同)的,生物体不同组织或器官的细胞也是(不同)的。
12.微生物的特征:对环境有一定的需求,对外界的刺激有反应;会运动,能繁殖。
13.除病毒外,绝大多数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14.草履虫、线虫等为单细胞生物。
15.微生物种类:细菌、(霉菌)、病毒等。
16.微生物的运用:可用于处理有机垃圾和污水、(食品发酵)、生物制药、增加土壤肥力等。
第二单元 地球的运动1.地球内部结构:由(地核)、(地幔)、(地壳)组成。
2.地球表面主要由(海洋)和(陆地)组成。
3.不同的地球模型,表达的(研究方向)和(地球知识)不同,(制作方法)不同。
4.昼夜交替现象是由于地球(自转)引起的。
自转方向自西向东,自转一周24小时(一天) 目镜 物镜 调节旋钮 反光镜载物台假设:①地球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②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③(地球)自转;④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地球)自转。
新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知识点全册
第一课《放大镜》1.放大镜可以把物体(放大)。
2.放大镜的特点是透明、中间(厚)边缘(薄)。
所以放大镜又叫(凸透镜)。
3.通过透镜看到的面积或区域叫做透镜的(视野)。
4.老花眼镜是运用(凸透镜)制作的,近视眼镜是运用(凹透镜)制作的。
第二课《怎样放得更大》1.自制简易显微镜是由两个(凸透镜)组成,是用一个放大镜把另外-个放大镜(放大)形成的像进一步(放大)。
2.显微镜主要分为(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
3.光学显微镜里,靠近物体的透镜叫做(物镜),靠近眼睛的透镜叫(目镜)。
4.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取决于两块凸透镜的放大倍数,即(物镜)的倍数x(目镜)的倍数。
第三课《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1.使用(放大镜)能够看清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微之处,使用(显微镜)可以看到肉眼看不见的物体的细微结构。
2.蝴蝶的翅膀是由许多彩色的鳞片组成,其实是(扁平的细毛)。
第四课《观察洋葱表皮细胞》1.物体必须制成(薄而透明)的玻片标本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清楚。
2.使用显微镜时要双眼睁开,用(左眼)看目镜进行观察,右眼协助记录。
3.1663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用自制的复合显微镜观察软木的薄片,发现了许多小房间一样的物质,把它命名为(细胞)。
4.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观察的视野就越小,视野内的细胞数量就越少,细节越明显。
第五课《观察更多的生物细胞》1.自然界中的大多数的生命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是生物体最基本的(功能)和(结构)单位。
2.植物的叶表皮上有(气)孔,它的主要作用是(蒸腾)和(呼吸)。
3.生命体细胞具有(消化)、(呼吸)、((生长发育)、(繁殖遗传)、(运动)、(排泄)等功能。
4.显微镜主要由(物镜)、(目镜)、(反光镜)、(载物台)、(调节旋钮)等部分构成。
第六课《观察水中的微小生物》1.微生物也是(生物),它具有同其他生物一样的共同特征,如∶(呼吸)、(繁殖)、(排泄)等。
2.我知道的水中的微生物有(草履虫)、(衣藻)、(绿藻)等。
(word)六年级科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教科版)(必属)
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教科版〕10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科学道理〕。
机械: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
像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构造很简单的机械,又叫〔简单机械〕。
什么叫杠杆?有几个点?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有支点、用力点和阻力点。
支点到力点的大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时省力。
支点到力点的等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时不省也不费力,支点到力点的小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时费力。
写出省力,费力,不省也不费力的杠杆各一个。
省:钳子,不省不费:天平,费:镊子。
什么是轮轴?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什么是定滑轮: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它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什么是动滑轮:像塔吊的吊钩上可以随着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它可以省力。
什么叫滑轮组?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
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
写出自行车上的两个简单机械和作用。
1车阐,杠杆,刹车2脚登子,轮轴带动车轮。
房屋里的横梁都是立着放的。
纸的宽度越大,抗弯曲能力越强,纸的厚度越大抗弯曲能力越强。
画出两种抗弯曲能力最强的两种形状。
什么叫做拱形?像形弯曲的纸的形状叫做拱形。
古代城门为什么做成拱形?因为拱形抗弯曲能力强,因为美观。
为什么拱形能承重?拱形承载重量时,能把压力向下向外传递给相邻的局部,拱形各局部相互紧密。
怎样才能使拱开承受更大的重量?拱形受压会产生一个向外的推力,抵住这个力,拱就能承载很大的重量。
圆顶形与拱形有哪些相似的地方?什么点是什么?圆机耕形可以看成拱形的集合。
它有拱形承载压力大的特点。
球形和拱形有哪些相似的地方?球形的优点是什么?球形在稳中有各个方向都可以看成拱形,这使得它比任何形状都要稳固。
举出生物体中的拱形?1头骨2鸡蛋什么叫框架结构?像铁塔这样骨架式的构造叫做框架结构。
长江江阴大桥,跨度达1385米,每根主钢缆是两万多根钢丝,要承受万吨的拉力.1820年,丹麦奥斯特在一次实验中,发现通电导线让指南针偏转。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下册复习资料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1、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简单机械有(杠杆)、(斜面)、(轮轴)、(滑轮)。
2、杠杆的三要素是(支点)、(用力点)、(阻力点)。
3、当杠杆的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当杠杆的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当杠杆的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不费力)。
4、利用杠杆原理的工具有:(钳子)、(筷子)、(羊角锤)、(开瓶器)、(剪刀)、(镊子)等。
5.省力的杠杆有(园林剪、羊角锤、老虎钳、开瓶器、核桃夹),费力的杠杆有(火钳、镊子、筷子、钓鱼竿),既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有(跷跷板、托盘天平、订书器)6.“秤砣虽小,能压千斤”,那是杆秤利用了(杠杆)原理的结果(提绳是支点,秤砣是用力点,称重物处是阻力点)。
7.我们身体上的前臂骨像是一根杠杆,肘关节是(支点),手握物体处是(阻力点),上臂的肱二头肌处就是(用力点)。
8.阿基米德曾说:“只要在宇宙中给我一个支点,我能用一根长长的棍子把地球撬起来。
”这里的棍子相当于(杠杆),他说得(有道理),但(不可能实现)。
9、斜坡就是一种(斜面)。
斜面有(省力)的作用。
10、斜面坡度(越小),所需的拉力(越小)。
即坡度越(小)越(省力)。
11、利用斜面原理的工具有(菜刀的刀口)、(盘山公路)、(高架桥的引桥)、(滑梯)、(斧子的斧口)、(螺丝钉的螺纹)等。
12、由(轮)和(轴)组成,能绕共同(轴线)旋转的简单机械叫做(轮轴)。
轮轴有(省力)的作用。
13、在轴相同的情况下,轮轴上的(轮越大)越(省力)。
14、利用轮轴原理的工具有(螺丝刀)、(方向盘)、(水龙头)、(门把手)等。
15、固定在支架上,不随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随着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16、定滑轮(能改变用力的方向,不省力);动滑轮(不能改变用力的方向,但能省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六年级上下册科学知识点( 必考 )第一单元1、在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作机械 .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做简单机械 .2、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它有三个点,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转动的位置叫支点.3 、杠杆尺平衡时,左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等于右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4 、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5 、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6 、在轮轴的轮上用力能够省力,轮越大越省力.7 、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8、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9 、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斜面可以省力.10、斜面的坡度越小,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小,斜面的坡度越大,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大.螺丝钉的螺纹越密,旋进去就越省力.11、链条与两个齿轮啮合,起到传递动力而使自行车运动的作用.12、各种简单机械的比较:简单机械举例省力杠杆羊角锤、剪刀、开瓶器、切刀、核桃夹、不省力也不费杠杆跷跷板、订书机、天平力费力杠杆筷子、镊子、夹子、钓鱼杆轮轴水龙头、门把手、方向盘、扳手拧螺帽、螺丝刀拧螺丝斜面盘山公路、大桥引桥、螺丝钉13、写出各类型滑轮的作用.滑轮类型作用定滑轮改用用力的方向滑轮动滑轮省力滑轮组既省力又改变用力方向14、自行车上的各部分应用了哪种简单机械?应用机械的位置应用机械的类型应用机械的位置应用机械的类型刹车杠杆脚蹬子轮轴车铃的按钮杠杆大齿轮和小齿轮轮轴后架上的弹簧夹杠杆车轮和车轴轮轴车把手轮轴车上的螺丝钉斜面1、在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做机械.螺丝刀、钉锤、剪子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简单机械.2、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3、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4、像塔吊的吊钩上可以随着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5、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版那样的简单机械叫斜面.6、我们认识的常用简单机械有杠杆、滑轮、轮轴和斜面等.7、滑轮可以根据能否随重物移动分为定滑轮和动滑轮.其中可以随着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动滑轮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固定在支架上不能随着重物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定滑轮不能省力,能改变力的方向.滑轮组,技能改变力的方向又能省力.8、轮轴由一个较大“轮”和一个较小的“轴”组成,在“轮”上用力时省力.9、自行车运用了轮轴、斜面、杠杆等简单机械的原理,是一种比较方便的交通工具.10、杠杆是否省力是由它的三个点的位置决定的,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杠杆省力;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杠杆不费力也不省力;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杠杆费力.11、运用杠杆原理:镊子、钉锤拔钉、老虎钳、筷子、跷跷板、火钳、剪刀运用轮轴原理:汽车方向盘、扳手、水龙头、螺丝刀刀杆和刀柄、门把手运用斜面原理:斧子、盘山公路、螺丝钉螺纹、滑滑梯、菜刀、剪刀运用滑轮原理:起重机吊重物、旗杆顶部装置12、会标出杠杆三个点的位置,会用线连接动滑轮、定滑轮和滑轮组.第二单元1 、很多的房屋和桥梁都是依靠直立的材料(柱子 )和横放的材料 (横梁 )支撑住的.它们受压时,横梁比柱子容易弯曲和断裂,所以,如何增强横梁抗弯曲能力是建筑上很重要的问题.2 、增加横梁的宽度可以增加抗弯曲能力;增加横梁的厚度可以大大增加抗弯曲能力.要增加抗弯曲能力,增加厚度比增加宽度更有效. 3、改变材料的形状,可以改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4 、改变薄板形材料的形状,实际上都是减少了材料的宽度而增加了材料的厚度.虽然减少材料的宽度降低了一些抗弯曲能力,但增加了厚度,就大大增强了材料的抗弯曲能力.5 、拱形受到压力时,能把压力向下和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拱形受到压力时会产生一个向外推的力,能抵住这个力,拱就能承载很大的重量.6、形可以看成拱形的合,它具有拱形承力大的点,而且不生向外推的力. 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是拱形,使得它比任何形状都固.7、生物体中的拱形:人的骨、拱形的肋骨、壳、的壳、蛋、接近形的水果.8、骨架式的构造叫做框架构 . 9、三角形框架具有定性,利用三角形框架可以加固框架构 .10、上小下大、上下重的物体定性好.11、框架构塔的特点上小下大、上下重、空气阻力小 .12、面在拱下方的拱,板可以拉住拱足,抵消拱向外的推力.面被水平方向的力拉,增加了面的抗弯曲能力 . 13、能承受巨大的拉力,人用它建造索,大大增加了的跨越能力 .1、包装箱用的材料叫瓦楞.2、像埃菲塔种骨架式的构造叫做框架构.3、平放的横梁比立放的横梁抗弯曲能力差.4、拱形承重量,能把力向下向外相部分,拱形各部分相互,合得更加密 .拱形受会生一个向外推的力,抵住个力,拱就能承很大的重量.形可以看成拱形的合,它有拱形承受力大的特点,而且不生向外推的力.5、增加梁的度可以增加抗弯曲能力,增加梁的厚度可以大大增加抗弯曲能力.6、要想提高的抗弯曲能力,可以增加的度,可以增加的厚度,也可以改的形状.7、三角形和四形框架是最基本的框架,在些最基本的框架中,比三角形框架定性比四形框架好,所以建筑物的框架构以三角形框架基本构造.8、拱形抵抗弯曲的能力和抵住拱足的力的大小有关.9、形可以看成拱形的合,它具有拱形承受力大的点,又没有了拱形受向外推的力 .10、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是拱形,使得它比任何形状都要固.11、面在拱下方的拱,板拉住了拱足,抵消拱向外的推力,减少了墩的担.面也比低而平坦,方便通行.第三元1、 1820 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把通靠近指南,通可以生磁性,人大模利用能打开了大 .2、用圈和指南可以做成流器,池中有没有.3、由圈和芯成的装置叫磁.4、磁具有接通流生磁性、断开流磁性消失的基本性.5、做磁,因用的短,个磁是很耗的,不要把它接在池上 .6、改池正极接法或改圈的方向会改磁的南北极.7、磁的磁力大小与圈圈数有关:圈数少磁力小,圈数多磁力大;磁的磁力大小与使用的池数量有关:池少磁力小,池多磁力大;磁的磁力大小与圈粗短、芯粗短等因素有一定关系.8、机由外壳(磁)、子(芯、圈、向器)、后盖(刷)成.向器的作用是接通流并流的方向.9、机是用生力的机器.然大小殊、用途各异,但机工作的基本原理相同:用生磁,利用磁的互相作用.电能 .11、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和运动有关的物体具有的能量叫机械能. 燃料、食物和一些化学物质中储存的能量叫做化学能.12、所有的用电器都是一个电能的转化器,能够把输入的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用电器名称输入的能量形式输出的能量形式电灯光、(热)电视机光、声、(热)电冰箱热、(光、声)电吹风风、热、(声)电能空调热、(光、声)洗衣机机械能、(光、声)取暖器热、(光)电风扇机械能、(声)13、电池是把化学能或光能转化成了电能.14、电能都是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来的.15、发明了发电机后,人们能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成电能:用电器名称输入的能量输出的能量形式普通电池化学能光电池太阳能蓄电池化学能电能水力发电站水能风力发电站风能火力发电站化学能16、煤是几亿年前植物被埋入地下,与空气隔绝,在长期的的压力、高温的共同作用下,慢慢形成的 .17、石油和天然气是几亿年前大量的低等生物经过长期、复杂的变化形成的.18、煤、石油、天然气所具有的能量是存储了亿万年的太阳能.19、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用一点就少一点,我们正在耗尽这些能源.20、现在的新能源有太阳能、风能、沼气、地热、核能等.1、奥斯特在依次实验中,偶尔发现了通电的导线周围有磁场.2、像这样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的装置叫电磁铁.电磁铁具有接通电流产生磁性,断开电流磁性消失的基本性质.3、改变电池正负极接法和改变线圈绕线的方向会改变电磁铁南北极.4、电磁铁的磁力是可以改变的.它与线圈圈数、电池数量、铁芯粗细、线圈粗细长短等因素有关 .圈数少磁力小,圈数多磁力大;电池少磁力小,电池多,磁力大.5 、电动机是用点产生动力的机器.它们虽然大小悬殊、构造各异,但工作的原理相同:用电产生磁,利用磁的相互作用转动.6 、能量有电、热、光、声等多种形式.能量还储存在食物、燃料中.和运动有关的物体的能量,叫机械能 .能量还储存在燃料、食物、和一些化学物质中,叫化学能.7 、风、流水、电、汽油都具有能量. 风和流水具有机械能,电具有电能,汽油具有化学能. 电能可以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量,其他形式的能量间也能够转化.8 、小电动机是由外壳、转子、后盖三部分组成.9 、小电动机中的换向器的作用是接通电流并转换电流的方向.10、煤、石油、天然气所具有的能量是存储了亿万年的太阳能.它们是不可再生的能源 .第四单元1、用分类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辨别和研究植物.2、科学家主要是根据植物的特征对植物进行分类的.科学家把植物分为两大类:开花植物和不开花植物 . 3、在已经发现的40 万种植物中,开花植物约占一半以上.4、不开花的植物中,蕨类、藻类、苔藓类和开花植物一样,自己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5、分类是研究动物的一种基本方法.6、身体中有脊柱的动物叫脊椎动物,没有脊柱的动物叫无脊椎动物.7、动物的身体构造和生命活动特征是科学家对动物进行分类的重要标准.8、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的动物是昆虫;终生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的动物是鱼类;身体上长羽毛的动物是鸟类;直接生小动物,并用乳汁喂养小动物的是哺乳动物 .9、已发现的动物种类有150 多万种,是生命世界中类别最多的;其中昆虫达到100 多万种,约占 80%.10、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大自然就是运用这一法则选择和淘汰着生物家族的一个个成员.11、 38 亿年前,地球上出现简单生命体开始,到现在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地球环境变化是重要原因 .人类对于生物生存环境的改变和对一些动物的驯化也起到了重要作用.12、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改变着生物,造就了生物的多样性.13、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每一种生物也需要生活在生物多样性的环境之中 .14、人类生活离不开植物:(1)提供给人类做食物;(2)供人类欣赏;(3)提供给人类做药材;( 4)人类可以用植物做成生活及学习用品;(5)可以净化空气;(6)提供给动物做食物 .15、人类是生物大家族中的一员,我们理应平等对待家族中的每一个成员.1、生物多样性指的是地球上生物圈中所有的生物,即动物、植物、微生物,以及它们所拥有的基因和生存环境.它包含三个层次: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2、“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大自然就是运用这一法则选择和淘汰着生物家族的一个个成员.3、身体中有脊柱的动物叫脊椎动物,没有脊柱的动物叫无脊椎动物.4、植物的分类方法很多,可以根据植物茎的质地软硬分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也可以根据生活环境的不同分为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还可以根据有没有花分成开花植物和不开花植物等等 .5、动物的分类方法很多,可以根据是家养的还是野生的,分为野生动物和饲养动物;也可以根据生活环境分水中游的,陆上走的和空中飞的,还可以根据有没有脊柱分成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6 、像蚂蚁、蝗虫、蜜蜂那样,身体上有六对足的动物是昆虫.像金鱼、鲤鱼那样,终生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的动物是鱼类.身体上长羽毛的动物是鸟类.直接生小动物,并用乳汁喂养小动物的是哺乳动物 .7 、菌类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来制造养料,而靠吸收其他生物或土壤里的营养来生存.8 、生物的形态结构是与它们所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9 、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改变着生物,造就了生物的多样性.10、《生物多样性条约》于1993 年正式实行 .每年的 5 月 22 日被称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全世界已经有 180 多个国家是《生物多样性条约》的缔约国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重点复习题第一单元微小世界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 ).只要具有放大镜片透明、中间较厚的结构(比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等),就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4、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直径)没有关系,和(镜片的凸度)有关 . 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 .5、使用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如通过(放大镜)能观察到更多关于昆虫的细节:蝇的(复眼);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蝴蝶翅膀上布满的彩色小鳞片是(扁平的细毛) .6、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 .7、(一些固体物质)的内部有一定的结构,如果构成这些物质的微粒按一定的空间次序排列,形成了(有规则的几何外形),这就是(晶体),如食盐、白糖等.8、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9、(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微观世界).显微镜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10、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可放大近300 倍的(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 .11、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12、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最早在显微镜下发现了生物的(细胞)结构.13、生物细胞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生物)的细胞是不同的,生物(不同器官)的细胞也是不同的 .14、(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15、(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 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16、用(显微镜)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17、在水中生活着很多形态各异的(微生物),如草履虫、变形虫等.18、微生物通常都有特殊的(构造和功能),以适应周围的环境.19、(微生物)具有(生物)的特征,如:对环境有一定的需求、对外界的刺激有反应、能繁殖等 .20、人类(观察工具)的改进,使人类观察的范围扩大,发现了仅靠肉眼无法发现的自然界的许多秘密:肉眼(能看清昆虫等较小的动物)——放大镜(能看清小于毫米的肉眼看不清的东西)——光学显微镜(能看清细胞和微生物)——电子显微镜(能看到更小的组成物质的原子、分子) .21、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改善 .如:( 1)利用显微镜发现细菌、病毒,抵抗制服疾病(2)克隆生物( 3 )利用微生物酿酒、发面、制作酱油、醋、酸奶等(4)利用微生物处理垃圾和污水.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1、世界是(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变化)的,物质的变化有相同和不同之处.2、一些物质的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另一些变化(没有产生新的物质).3、在变化中(不能产生新物质)的我们称为(物理变化),能(产生新的物质)的变化我们称为(化学变化) .4、比如豆子和沙子的实验,在混合和分离的前后没有变化,没有变为或产生新的物质,我们称为(物理变化) .像白糖加热从白色的糖变为黑色的炭一样(产生了新的物质)的变化,我们就称为(化学变化) .5、物质的变化可以划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它们的区别在于(是不是产生了新的物质) .6、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会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如蜡烛燃烧、白糖加热时融化变色 .7、(米饭)在口腔里与(唾液)作用会发生(化学变化).8、(淀粉)与(碘酒)会发生化学变化,生成的新物质是(蓝紫色)的,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9、(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二氧化碳气体),这样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10、(二氧化碳)是具有特殊性质的一种气体.11、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12、铁生锈的原因与(水和空气)有关.13、在平常生活中,铁生锈的快慢与(水的多少)关系很大.14、把铁与(水、空气)隔绝开是防止(铁生锈)的好方法,如刷油漆、电镀等.15、(化学变化)会伴随各种现象,如:(改变颜色)、(发光发热)、(产生沉淀物)、(产生气体),根据这些现象可以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16、(硫酸铜溶液)和(铁钉)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17、我们周围的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变化)的. 物质变化有两类:(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化学变化最重要的特点是(产生了新物质).18、物质的变化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人类进行的所有的生产活动和人类的生活,都是利用了(物质的变化).第三单元宇宙1、(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在运动方式、体积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征等诸多方面同地球不同 .2、月球围绕地球(逆时针)方向运行.月球引力大约是地球的(1/6 ).3、1969 年 7 月,(美国)的(阿波罗11 号)载人飞船成功地在月球上着陆,(阿姆斯特朗)留下人类在月球上的第一个足迹.4、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5、月相在(一个月)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6、月相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农历上半月由缺到圆,下半月再由圆到缺.7、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月相实际上就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所以看到的月相(亮面大小)、(方向)也就不同.8、(环形山)是月球地形的主要特征.9、环形山的形成与许多因素有关,(陨石撞击)是主要原因.10、有关环形山形成原因,目前公认的观点是(“撞击说”),这种观点认为环形山是长期以来(流星)、(陨石)撞击后留下的痕迹,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就相当于少了一层保护层,使撞击更猛烈和频繁 .11、(日食)和(月食)是日、地、月三个天体运动形成的天文现象.12、(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地球处于月影中时,因(月球)挡住了太阳照射到地球上的光形成(日食) .而(月食)则是月球运行到地球的影子中,(地球)挡住了太阳射向月球的光 .13、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三者在一条直线上,因月球挡住了太阳照射到地球上的光形成日食 .而月食则是月球运行到地球的影子中,地球居于(太阳和月球)之间,三者在一条直线上,地球挡住了太阳射向月球的光就发生了月食.图示如上 :14、(太阳)和围绕它运动的(行星)、(矮行星)和(小天体)组成了(太阳系).太阳系是一个较大的(天体系统).15、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八大行星)及其卫星、(矮行星)、(小天体)(包括小行星、流星、彗星等)组成的天体系统叫做(太阳系).16、太阳系里有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17、人们为了便于辨认星星,把看起来不动的星星分成群,划分成不同的(区域),根据其形态想象成(人)、(动物)或(其他物体)的形状,并给它们命名,这些人为划分的区域就称为(星座) .18、(星座)是远近不同、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视觉图像).如果从不同角度观察,图形不同.19、(大熊星座)的明显标志就是我们熟悉的、由七颗亮星组成的(北斗七星).20、(北极星)可以帮助大家在夜间辨认方向,利用(大熊星座的北斗七星)可以比较容易地找到它:把北斗七星勺子前沿的两颗星的连线延长,在大约相当于这两颗星距离的 5 倍处,有一颗比较亮的星,那就是(北极星).北极星属于(小熊星座).21、随季节的变换,在天空中会出现不同的代表性星座.(星座)在天空中是运动变化的.22、(亮星构成的图形)是星座的主要标志.(北斗七星)是大熊星座的主要标志.23、夏季天空中有许多亮星,其中的三颗亮星(天津四)(属于天鹅座)、(织女星)(属于天琴座)和(牛郎星)(属于天鹰座)构成了一个巨大的三角形,人们称之为(“夏季大三角”).24、宇宙空间分布着大小不同的(天体系统).25、(宇宙)是由类似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等大小不同的天体系统组成的庞大的系统,它在不断的运动变化 .26、宇宙是(运化)的,(膨)的,成宇宙的(天体)也是运化着的.27、太阳系和众多的恒星一起成的一个(恒星集),被人称(河系).28、河系大由(1000 —— 2000 )恒星成,直径有(10 万光年) .29、光的播速度是(每秒30 万千米),(光年)就是光在(一年)中所走的距离,它是用来量恒星(距离)的位.30、河系不是宇宙的全部,似河系一的星系有100 个,人把它称(河外星系) .31、我国是世界上公的(火箭)源地.早在距今1700 多年前的(三国代)的古籍上就出了(“火箭”)的名称.32、我国的航天技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人船(“神舟”五号)和(“神舟”六号)了中国人的天梦想;在(“嫦娥”一号探月星)又射成功;不久的将来,我国宇航将(登月考察).第四元境和我1、人在生活中要生大量成分复的(垃圾).弃的垃圾(危害境).2、目前理垃圾的方法有(填埋)、(焚)等,但填埋、焚的方法是会影响境.3、垃圾填埋周境的危害有:(1)散臭,染空气(2)滋生蚊,引疾病(3)造成土壤染,影响生等.4、焚垃圾的点:( 1)占地小,使垃圾减量( 2)避免染地下水( 3)生的量可用来;缺点:( 1)消耗大量能( 2)留下残余物( 3)造成二次染5、(合理)的(垃圾填埋)能有效减少境的染.6、(减少垃圾)很重要,常用的方法是(减少弃)和(重新使用).7、日常生活中以下垃圾是可以减少的:( 1 )双面打印可以( 2)自喝水杯外出,少瓶装料( 3)尽量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用品,以减少和塑料的弃⋯⋯8、(度包装)会造成(源浪)而且生大量垃圾.9、垃圾中的一些原材料可以重新(回收利用),包括、金属、塑料、玻璃等.可以(减少垃圾、源).10、要有效地回收垃圾,必改(垃圾混装)的,生活垃圾行(分)和(分装) .11、垃圾分、分装便于垃圾(回收利用)和一些(有毒垃圾)的理.12、自然境威最大的五种物,池里就包含了三种:(汞)、()、().13、(堆肥法)可以有效减少垃圾并形成(肥料).14、减少固体垃圾的科学方法是(减少弃)、(重新使用)和(回收利用).15、人生活中要用掉大量的水,(淡水源)很缺.16、由于(人口迅速增)、(境染)和(全球气候暖),目前60%的大面淡水源不足, 100 多个国家重缺水,其中最重的国家达(40 多个) .17、在淡水源短缺的情况下,水染更人和其他生物造成了威.水染主要是(人的活)造成的 .18、水的染源可能来自(的虫、肥料)等,可能来自(工的水、油)等,可能来自(家庭的洗、人的排泄物),也可能来自(物的尸体)等.水需复的理才能使用 .19、淡水在自来水厂中除了(沉淀)和()之外,要加入物行(菌理),才能符合我使用的准 .20、水需(复的理)才能使用,一般要通三种方法(物理方法、生物方法、化学方法 )得化 .物理方法主要就是分离水中的物和大的粒,物有塑料袋、菜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