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自然观形成与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自然观的形成与发展
信息工程学院
160304270213
归振翔浅谈自然观形成与发展
自然观是人对自然认知的总和,也就是人们对自然界的看法,对人和自然关系的看法。人们在想自然是什么?人们常常是从经验科学的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多从物理生物化学的层面来解释自然。人类在不同文明阶段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最终都可以追溯到对“自然是什么”问题的解决。然而自然观的认识大体包括人们关于自然界的本源、演化规律、结构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方面的根本看法。自然观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是不依赖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客观物质世界。唯心主义认为自然界是精神或上帝的产物。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是处在永恒运动、变化、发展中的物质世界;自然界一切现象都是对立统一的,它们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自然界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我国现行的哲学和哲学史出版物,把自然观简单的划分为“朴素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唯心主义的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1]在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低下,科技水平非常有限,人们的智力水平也不是很高,所以人们的认识能力也比较低。因此,人们对自然界的一些变化既不理解,又无能为力。这不能不引起人们思想上的种种迷茫,往往用虚幻的想象去填补当时经验和知识所无法回答的空白,就出现了许多神话传说。因此,在那个时代,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中国,人类所持的自然观都寓于神话或原始宗教之中。神话是远古人类对世界的起源、自然现象以及人类社会生活的初步理解,它以故事和传说的方式世代相传。在西方有《神普》和《荷马史诗》等,在中国则有《山海经》和《淮南子》等。神话或原始宗教的自然观,主张存在着超凡世界,即现实的自然界与超自然的世界的划分。任何神话和原始宗教都主张,既存在着一个包括人和社会的现实的客观自然界,又存在一个各种神和鬼魂居住的超自然世界。相信自然界存在着秩序,而且这种秩序是超自然“实体”干预的结果。在神话和原始宗教那里,自然界不是处于变幻莫测的混沌状态,而是被划分为一些明确的区域,划分为一些行动的范围。其中,每一区域和范围都由一个专门的神来统辖,从而显得井然有序,主张人能够凭借精神力量去调节和控制自然力。这是神话和原始宗教自然观的核心观念,认为人类可以通过祈祷、赞颂、占卜、祭祀、图腾崇拜等复杂的仪式活动,来达到人与神灵的沟通,并借助神力来实现自己的目的。人的力量就在于人与超自然神力恰当联系和合作,人类通过服从自然力的方式达到控制和调节自然的目的。
生活中就处处存在着自然观。在我国苏轼作为宋代多能多产、才华横溢的作家,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天才。他的自然观思想可以看作是对老庄思想的一种传承与发展。苏轼文论中的自然观表现之一是强调创作上的自然。苏轼自己说“吾文如万斛泉源,
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其他,虽吾亦不能知也。”
[2]苏轼写文章就像一万斛水的泉源一样,随时随地源源不断地涌出,并能随着遇到的事物变化莫测地变换形式,整个创作过程如行云流水般一气呵成,不受任何外界压力的束缚,却又能“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行与止都遵循自己内心的法度。他称赞谢民师的文章“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章好比行云流水,开始并无固定的目标,常常是该行就行,不得不止就止,这样的文章文理自然,姿态横生。行云流水有自己的行止规律,文章也有自己的行止规律。文章行止受理的制约,文章止于达意。
按照传统的物质本体论的观点,世界观是人们“关于世界的总体观点”,即“对世界总体的认识”,或“对世界的总体性认识”。这样世界观就被规定为一种关于世界的知识论体系,其终极认识就是对世界本体的认识。从这种物质本体论中演义出来的自然观就是自然本体论的自然观。这种观点把自然观理解为“关于自然界的总体性观点”。它把自然界总体作为认识的对象,把对自然界的总体性认识作为同具体科学相区别的哲学特征。但是这种理解始终没有超出知性思维的界域。实际上,仅仅用“总体性认识”并不能把作为哲学的自然观同具体科学区别开来。像系统论这样的科学,也是对自然界总体的认识,它适用于一切具体的自然对象,但是系统论仍然属于科学而非哲学。哲学同科学的区别在于,科学是一种认知的思维方式,它的最后成果是关于世界的知识,而哲学则是一种反思的思维方式,其最终成果是为人们处理人和世界的关系提供一种最高的原则。它即是一种对世界的解释原则,也体现了人们对世界的价值选择和实践态度,是真、善、美的统一。自然科学是对自然界认识的结果,是关于自然界的知识体系。自然科学的对象是自然界,但作为哲学的自然观,却并非仅仅是对自然界的“认识”,因而并非仅仅是关于自然界的知识体系。自然观的对象不直接就是自然界,而是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因此,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就是哲学自然观的基本问题。在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中,不仅包含着认识关系,而且包含着实践关系和价值关系。因此,所谓自然观,实际上是既包含着人们对自然界的解释和理解,也包含着人们从自身出发对自然界的价值追求和实践态度。这里的“解释”、“理解”不同于“认识”。认识仅仅是人们对外部自然界的主观反映,而解释却是以人们的生存需要为基础的,是包含了价值选择于其中的对自然现象的解说。这样,自然观所关注的就不是那种与人没有关系的“自在自然”,而是同人的生活世界密切相关的自然。因此,自然观是以人的眼光,从人自身的生存、发展需要出发对自然界的理解和实践态度,其功能是为人的生存、发展提供一个解释自
然的最高原则、利用自然的最高的根据和尺度以及对待自然的合理的实践态度。可见,自然本体论把自然观简单地归结为对自然界的认知关系是片面的。既然自然观是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反思,那么它也应当是对自然科学的反思,因为自然科学是人对自然现象的反映,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一个方面。因此,反思自然科学也就成为自然观的一个主要内容。如关于对科学发现与科学理论评估的方法问题、科学进步的标准问题,特别是科学发展的合理性问题,它们既是科学哲学的问题,也同样是哲学自然观的问题。例如,当代生物科学和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担忧,这正是人们对近代工业文明形成的自然科学反思的结果。因此,在人类的科学观中体现着自然观。
近代工业文明以来所发生的诸如环境危机、资源危机等人类的生存危机,都是因为我们在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上出了问题,即在自然观上出了问题。我们把自然界仅仅作为满足我们人类无限欲望的对象,无限制地征服、改造、掠夺自然界,这正是近代工业文明自然观的典型表现。我们只有立足于人类的可持续生存和发展,建立一种全新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即破除近代工业文明形成的那种自然观,才能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上述危机。也是无[3],“这种先于人类历史而存在的自然界……对于费尔巴哈说来也是不存在的自然界”[4]。根据自然观从属于世界观的观点,既然把马克思的哲学世界观理解为“实践唯物主义”,那么,马克思的自然观也应该是实践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但是自然辩证法学界很多人并没有接受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这一成果,基本上还是停留在自然本体论的理解上,即仍然把自然观理解为“关于自然界的总体观点”。
任何时代的自然观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尤其与当时的自然科学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反过来,它又对自然科学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影响。在历史上,最先出现的是神话形态的自然观进入阶级社会以来,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心主义自然观的对垒日趋明显。唯心主义自然观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唯物主义自然观大体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形态。在古代,人们基本上把自然界看作是一个普遍联系、不断运动的整体,由此形成朴素的自然观。近代科学深入自然界的各个细节进行孤立静止的考察,由此产生形而上学自然观。现代科学则日益广泛地揭示了自然界的各种联系,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发展着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这一科学的自然观对整个自然科学和哲学日益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自然辩证法讲义》编写组.自然辩证法讲义[ 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79 . 1 -27.
[2] 苏轼著,许伟东注释:《东坡题跋》[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年版,第4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