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利与弊论文
高考得与失的思考议论文(9篇)
高考得与失的思考议论文(9篇)高考得与失的思考议论文(精选篇1)人类进化至此,虽失去了祖先留给我们攀援的敏捷和飞翔的轻盈,但去获得了一双富有灵性的双手,秋天虽失去了五彩的华美,却获得了成熟与收获,老树虽失去了青春,但却获得了年轮,蒲公英虽失去了生命的躯体,却也留下了飞向远方的生命的种子;有所得,必有所失,得与失是对立统一的,我们在失去的同时也得到了收获,所以我们不必为自己失去的东西而黯然神伤,也不要为自己得到的东西而沾沾自喜,失去的代价可能就是收获,坦然的面对每一个失败,累累的创伤就是生命给予我们最好的东西,因为在每个创伤面前都标志着进步。
爱迪生华了十年的时间,经过了约五万次的试验,才把容易腐蚀的铜硫酸电池改造成蓄电池,但实验失败了九千次的时候,朋友曾劝过他停止工作,放弃这个毫无结果的实验,但爱迪生却说:“怎么能说没有结果呢?至少我知道有九千种办法是不能用的了!”爱迪生坦然面对失败,而正是他前边的失败铸就了他后边的成功,爱迪生是在失败中获得了经验教训,以自己执着的精神踏过失败获得成功。
有所得必有所失,人生决胜的秘诀,只有那些失败过的人才了如指掌。
任何事都是一样的,得与失,失与得,就象一对亲兄弟,尽管性格合不来,但总是在一起的,失去可能意味着得到,但得到了就何尝不意味着失去呢?经历了几代修筑的浩瀚的工程――长城,起到了一定的军事作用,阻挡了来自异族的凄风苦雨,阻止了北方蛮族的铁骑征伐,但也泯灭了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的愿望,阻断了友好相处,共同发展的脚步,长城是一面保护墙,也是一面隔离墙。
正视得与失,懂得得失相生,人生的两面。
高考得与失的思考议论文(精选篇2)“叮哐叮哐”,中午,从家门前传来一阵刺耳的铁皮碰撞声,到底发生了什麽事呀?噢,原来是我家拆雨篷子了。
虽然失去了雨篷子,做生意时不太方便,但能净化环境,美化家园,这很值得。
中午,我从少年宫回来,发现有好几辆警车和城管的车子停在我家附近,几位警察正和爸爸妈妈交谈着,爸爸妈妈的脸上浮现出无可奈何的愁容。
高考改革的利与弊:我们到底得到了什么?
高考改革的利与弊:我们到底得到了什么?近年来,高考改革在我国教育系统中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
高考是一项举足轻重的考试,决定了学生是否能够进入理想的大学。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教育公平性的要求不断增强,高考改革被视为一种推动教育公平的手段。
然而,高考改革既有利也有弊。
接下来,本文将分析高考改革所带来的利与弊,以及我们到底得到了什么。
首先,高考改革的利在于提高了教育公平性。
以往的高考制度普遍存在着以卷面成绩作为评判标准的问题,容易导致学生应试教育盛行,而忽略了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而现在的高考改革则更加注重全面素质的发展,通过多元化的考试形式、考试科目设置和评价体系的改革,使得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更好的发展。
同时,高考改革还逐渐缩小了城乡之间和富裕地区与贫困地区之间的教育差距,有力促进了教育公平。
其次,高考改革推动了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
高考改革的初衷是为了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因此在新的高考改革中,注重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减少了对机械记忆和应试技巧的依赖。
这使得教师们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思辨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逐渐引入了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评估方式。
这种转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有助于他们终身学习和自主发展的能力的培养。
然而,高考改革也存在一些弊端和挑战。
首先,由于改革思路和内容的不断调整,学校和老师们需要适应新的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
这给教育者和学生们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和困惑。
其次,高考改革可能会导致分数竞争更加激烈,学生们的压力也会更大。
一些学生为了追求高分而将学习放在首位,忽视了个人兴趣和发展。
此外,由于评价体系的变革,一些学校和地区可能会出现应试教育的倾向,只注重“应试”而忽略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高考改革既有利也有弊。
通过高考改革,我们获得了更加公平、多样化和创新的教育环境。
它促使着学生们不再只注重知识和成绩的取得,而是更加注重自身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高考制度的利弊分析
高考制度的利弊分析高考作为中国教育体制中的核心环节,一直备受争议。
一方面,它被认为是选拔人才、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也有人质疑其片面性和局限性。
本文将分析高考制度的利与弊,以期全面了解高考制度对于教育体制和个人发展的影响。
高考制度的利1. 公平选拔人才:高考作为一种统一的选拔方式,可以避免个人背景等非学术因素的影响,更公平地选拔人才。
这有助于社会资源更加合理分配,让优秀的学生脱颖而出。
2. 提高教育质量:高考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强大的动力,考试竞争的压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竞争能力。
学校也会为了提高升学率和知名度而加大教学力度,提升教育质量。
3. 值得信赖的学术准则:高考制度的标准化考试形式,使其成为一种公认的学术评价方式。
高考的成绩往往可以反映学生的学术水平,让用人单位在人才选拔中有一个基本的参考依据。
高考制度的弊端1. 狭窄的评价标准:高考制度过于注重学科考试成绩,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这种单一的评价标准容易造成学科应试教育的泛滥,削弱了对其他领域的关注和培养。
2. 拉大城乡教育差距:高考制度在县乡地区和农村地区普及的不完善,加剧了城乡教育差距。
农村学生在教育资源匮乏的环境下,往往面临更大的考试压力。
3. 考试焦虑和身体健康问题:高考对学生的压力过大,容易导致焦虑和身心健康问题。
长时间的备考以及备考期间的不良生活习惯,可能对学生的身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4. 教育竞争的不健康倾向:高考导致了学校、家长和学生之间的激烈竞争。
过分注重升学率和标准化考试成绩,容易导致以分数为导向的教育目标,忽略了教育本质和个性发展。
结论高考制度作为中国教育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利于公平竞争和选拔人才,又存在评价手段过于狭窄、城乡教育差距、考试焦虑和不健康的竞争倾向等弊端。
因此,我们应该对高考制度进行改革和完善。
改革方向:1. 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综合评价的方式来选拔人才。
关于高考制度的议论文
关于高考制度的议论文高考(中国高等教育入学考试)是中国教育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
高考制度作为选拔优秀学生的方式,既有其合理之处,也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分析高考制度的优缺点,并提出一些建议以改进这一制度。
高考制度的优点之一是它可以据以选拔优秀的学生。
高考通过设定一套标准化的考试,旨在公平公正地评估学生的能力和知识水平。
这样的选拔体系最大限度地确保了学生进入大学的公平性和透明性,使得每个考生都有机会通过自己的努力赢得入学资格。
此外,高考还促使学生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然而,高考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高考的评价重心过分偏向于学科成绩,忽视了学生的其他能力和潜力。
许多学生可能在其他方面有出色表现,但由于高考只看重分数,所以他们的努力往往被忽视。
其次,高考造成了学生过度竞争和备考压力过大的现象。
为了追求高分,很多学生不得不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应试技巧的学习上,而忽略了对根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此外,高考还导致了选择专业不自由、教育资源不均衡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考虑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应该建立多元评价体系,不仅仅看重学科成绩,还要包括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和个人特长的考量。
这样能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能力和潜力,促进个性化发展。
其次,应该减轻高考的压力,提倡素质教育。
学校和家长可以在培养学生学科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最后,建立更加公平的教育资源分配体系,使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总之,高考制度虽然有其优点,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我们应该正视这些问题,积极探索改革的方向和方式。
通过多元评价、素质教育以及公平的教育资源分配,我们可以进一步完善高考制度,为学生们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机会,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高考制度的利与弊
高考制度的利与弊高考是中国教育系统中最为重要的考试之一,它的实施对于中国社会的发展历程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
高考制度的实施有利于选拔学生的能力,同时也存在很多弊端。
首先,高考制度具有选拔优秀人才的作用。
高考实施的初衷就是为了选拔优秀的人才,目的是为了提高国家人才的整体素质,推动国家的进步和发展。
高考真正能够选拔出有能力的学生,不仅是对于这些学生而言,更是对于整个社会而言。
这使得高考成为中国教育系统中最具有公正性的选拔方式之一。
其次,高考制度对于学校的教学管理起到了推动作用。
在高考的考核压力下,学生和学校都进行了很多努力来适应高考的要求。
学生通过高考,可以从学校高质量的教育资源中受益,学校也通过高考来提高教学管理水平。
这样不仅有利于学校的整体提高,也有利于学生的智力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然而,高考制度也存在很多弊端。
最典型的弊端就是高压教育的加剧。
高考的考核压力是极大的,许多学生在高考追求高分的过程中,经常出现身体生病、精神抑郁的情况。
这也导致了一些学生在考试结束后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影响了他们的智力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另外,高考对考试所在的显著性地区有压制作用,影响着城乡不平等。
高考在中国的城市发挥的重要性相对于农村更加显著,因为城市所能够拥有的优质教育资源更加丰富。
城市中的学校在教育方面所具备的优势往往比农村的学校更加明显。
这意味着,处于农村的学生在高考中可能会面临更多挑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来适应高考。
这导致了中国农村与城市之间的教育不平等现象。
此外,高考评分标准的不公平也非常突出。
由于高考所考试的科目众多,不同的评分标准也让一些学科处于劣势地位,例如,历史、政治等,其评分标准明显不如数学、物理等学科公正,这也带来了严重的问题。
综上所述,高考制度的存在是有其优点和缺点的,其作用只能是以中国现实背景及历史进程为前提条件而来。
每个人和每个社会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需要,因此在实现社会发展的同时,更应该坚持以人为本,促进教育的平等和公正,协调发展双轮驱动。
高考利弊英语作文
Another disadvantage is the limited options for students who do not perform well in the gaokao. With admission to universities largely depending on gaokao scores, students who do not meet the requirements may face limited opportunities for further education and career prospects.
Furthermore, the gaokao has been criticized for promoting rote memorization and exam-oriented learning. Some argue that it hinders the development of critical thinking and creativity in students, as they focus primarily on memorizing information and test-taking strategies.
高考利弊英文作文
高考利弊英文作文In recent years, the national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also known as the Gaokao, has become a controversial topic in China. Some people argue that it brings many benefits, while others believe that it has more disadvantages. In my opinion, the Gaokao has both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On the one hand, the Gaokao is a fair and objective way to evaluate students' academic abilities. It provides equal opportunities for all students, regardless of their background or social status. Moreover, it motivates students to work hard and study diligently, which is beneficial for their future development. Additionally, the Gaokao is a reliable indicator of a student's academic potential, which can help universities and employers to select the most suitable candidates.On the other hand, the Gaokao also has some drawbacks. Firstly, it places too much pressure on students, which canhave negative effects on their mental health and well-being. Secondly, it encourages rote learning and memorization, rather than critical thinking and creativity. This can hinder students' ability to think independently and solve real-world problems. Finally, the Gaokao is a one-size-fits-all approach to education, which does not take into account students' individual talents and interests.In conclusion, the Gaokao has both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While it is a fair and objective way to evaluate students' academic abilities, it can also placetoo much pressure on them and encourage rote learning. Therefore, it is important to strike a balance between the benefits and drawbacks of the Gaokao, and to explore alternative approaches to education that can better meetthe needs of students.。
关于高考的议论文(7篇)
关于高考的议论文(篇1)若生为林木,我当欣欣以向荣;若生为幽草,我当萋萋而摇绿。
如果是小草,就不要羡慕大树的伟岸参天,你依然可以长成一片翠绿;如果是小鸟,就不要羡慕雄鹰的搏击飞翔,你依然可以在枝丫间寻找快乐;如果是小溪,就不要羡慕大海的惊涛拍岸,你依然可以在山间自由流淌。
生而为人,就不要羡慕别人的天赐良机,做回自己,给自己一方天空。
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似乎成了画界的二座无法逾越的高山。
若刻意模仿,必定邯郸学步。
但是齐白石之后,又有多少虾随意舞动那一纸清波;徐悲鸿之后,又有多少骏马任意奔驰出一卷平川。
我们要做的仅仅只是表现出自己,展现自己的风采。
如果生活是一座壁立千仞的高峰,走好自己的路,就算无法登上顶峰,也可以在峰回路转中体会途中美景,何必为登顶不成而惆怅。
撒哈拉漫天黄沙路上,曾留下三毛无悔的足迹,她的生命宛如万里黄沙中一眼微笑的井;龙门千佛古色古香的遗迹中,曾留下席慕容无悔的依恋,她的生命宛如千百年站成的一棵树;阿里山日月潭秀山丽水的风光中,曾留下林清玄无悔的记忆,他的生命宛如一片飞上蓝天的白云。
只要我们敢于展现自己,只要我们敢于在自己的蓝天下振翅高飞,生命就会焕发出夺目的光彩。
作家屠格耶夫曾说,要找出自己值多少,那是别人的事情,重要的是做好你自己,你不比一颗星暗,不比一棵树矮。
别人可以胸怀“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宏志,我们也可拥有“暗香浮动月黄昏”的美景。
诗人说过,我是这个土岗子上比较出色的麦子。
是啊,不必羡慕别人的辉煌,勇敢表现出真实的自己,你就是比较棒的。
也许诞生了马拉多纳的足球场上再也不会诞生这样一位足球天才了。
但是在那里依然可以有更多无名的球员,他们不为争得如马拉多纳的荣誉,只为挥洒青春无悔的汗水而尽情奔跑;也许柏拉图的雅典学院,再也不会有这样一位杰出的思想家,但是在那里依然可以有更多脉脉耕耘的学者,以捍卫真理为快乐。
虽然没有翅膀,依然可以在自己的一方晴空下飞翔。
关于高考的议论文(篇2)烟雨纤红的世界,撑一把油纸伞,遮得住欢喜,遮得住哀伤。
浅谈高考制度的利与弊
浅谈高考制度的利与弊高考制度作为一种选拔人才的方式,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利与弊。
下面将就这一话题展开讨论。
高考制度的利:首先,高考制度能够公平公正地选拔人才。
高考以考试成绩作为选拔标准,每个考生都有相同的机会去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潜力。
这种公平性使得各个地区、各个社会阶层的学生都有机会通过努力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其次,高考制度有利于培养考生的自律和毅力。
高考是一场长期、艰苦的战斗,它要求考生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学习的努力和持之以恒的毅力。
通过高考制度,考生能够培养出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较强的自律性,这对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
再次,高考制度有利于选拔优秀的人才为国家和社会服务。
高考制度注重对知识的考核,通过竞争选拔出优秀的人才,确保他们能够在各个领域发挥自己的才能和潜力。
这对于提高社会的整体素质和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作用。
高考制度的弊:首先,高考制度存在着对考生的过度焦虑和压力。
由于高考的重要性和竞争的激烈性,很多考生和家长都会感到超负荷的压力。
过度焦虑和名次至上的思维不利于考生全面发展和个性的发掘。
有些考生为了追求高分而牺牲了兴趣和爱好,这对他们的身心健康会产生负面影响。
其次,高考制度强调记忆和应试能力,忽视了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现在社会已经走向知识经济和创新型社会,而高考制度只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再次,高考制度对于学生的选择和多元发展存在限制。
高考中学生只能按照其中一特定的科目进行考试,这可能导致学生在其他领域的兴趣和才能得不到充分的发展,限制了他们的个性发展。
综上所述,高考制度作为一种选拔人才的方式,既有利益也存在一些弊端。
虽然高考制度存在一些问题,但是考虑到我国目前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和在大规模选拔中的必要性,适当和完善仍然是发展中国家教育体制的一种有效方式。
高考制度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注重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高中作文范文高考改革的利与弊
高中作文范文高考改革的利与弊高中作文范文:高考改革的利与弊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高考改革的讨论越来越频繁。
高考作为我国教育体制中一项重要的评价工具,一直备受争议。
本文将从正反两个方面探讨高考改革的利与弊。
一、高考改革的利1. 降低学生的学习负担现行高考制度以卷面成绩为唯一依据,学生可能面临大量的刷题、套题和记忆的压力。
而高考改革可以引入综合素质评价,包括社会实践、创新能力、领导力等多方面的考察,让学生能够以更加全面的方式展示个人能力,减轻单纯依靠记忆的负担。
2. 突出综合素质的培养当前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不仅仅关注知识掌握的程度,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高考改革,可以引导教育教学工作者更加重视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等综合素质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3. 促进学科之间的融合当前高考科目划分十分明确,学科之间的界限清晰,但实际生活中许多问题需要综合运用各个学科的知识来解决。
高考改革可以扩展学科间的融合,鼓励学生跨学科的学习和研究,培养学生的综合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高考改革的弊端1. 评价标准不明确高考改革引入了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但是评价标准却相对模糊。
如何量化综合素质,如何客观、公正地评判学生的能力仍然存在困扰。
这可能导致评分过程的主观性,降低公平性,一些考生可能受到评判标准的影响而失去公平竞争的机会。
2. 培养模式需要改进高考改革要求学生更加注重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但实际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教育培养模式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学校和教师提供更多的培养途径和支持。
否则,可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下降,导致教育的无效。
3. 社会对高考的认同度不高长期以来,高考成绩被认为是学生进入大学的重要依据。
然而,随着综合素质评价的引入,社会对高考的认同度不高,大部分人依然将高考成绩作为评判学生能力的唯一标准。
这造成了高考改革的困难,在社会的认可度问题上,依然有很大的挑战。
总结起来,高考改革具有一定的利与弊。
高考制度的利与弊
高考制度的利与弊高考制度是中国教育体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每一位学生来说,参加高考是一个人生中重要的时刻。
高考制度的存在既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弊端。
首先,高考制度的存在有利于选拔优秀人才。
高考是通过一次全国统一的考试来评价学生的学术水平和能力,可以客观地考察学生的知识广度和深度。
通过高考,优秀的学生能够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有机会进入名牌大学,接受更好的教育培养。
这种选拔机制能够确保学术能力优异的学生能够得到应有的机会,使人才得到合理配置,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
其次,高考制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高考是一个标准化考试,每个学生都面临着公平竞争的机会。
为了取得好成绩,学生会付出更多的努力,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学术能力。
这种竞争的激励使得学生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和进取心,培养了他们的勤奋和毅力,为将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高考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弊端。
首先,高考对学生歧视性较强。
高考仅仅以一个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的能力和潜力,并不全面考察学生的素质和潜力。
很多学生可能在其他方面具有优秀的潜力和能力,但由于高考不涉及这些方面的考察,这些学生可能会被辜负,无法得到合理的发展机会。
其次,高考制度给学生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由于高考对学生未来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学生和家长往往会给自己设置过高的期望和压力。
为了取得好成绩,学生可能会过分苦读、疲于应付各类竞争培训,甚至出现心理问题。
这种应试教育的环境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了不良影响,也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最后,高考制度的存在也导致了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
考试成绩高的学生容易进入著名大学,而其他学生则往往只能选择一些普通院校。
这就导致了名牌大学资源集中、一流教育资源稀缺的问题。
相比之下,其他大学优势资源的配置则相对不足,这种不均衡分配可能会制约区域发展和人才培养。
总体来说,高考制度在选拔人才、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但是,高考制度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弊端,如歧视性较强、学生压力大和资源不均衡等。
高考制度的利与弊
高考制度的利与弊高考是中国教育体系中重要的一环,其利与弊广受争议。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高考制度的利与弊,并探讨如何优化教育考试改革。
一、高考制度的利益1.选拔优秀人才:高考通过一次统一的国家考试,能够对考生的知识水平、学术能力、综合素质进行全面评估,从而选拔出真正具备学习能力和潜力的优秀人才,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重要人才资源。
2.提高教育质量:高考作为一种评价学生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的方式,促使教师和学校在教学上更加用心,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思维能力。
高考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压力,但也是一种激励,能够推动学生通过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3.公平公正的选拔方式:高考的题目都是统一命制的,由专业人员进行组卷,确保公平公正,避免了其他方式可能造成的不公平情况。
高考通过对每个考生进行客观评价,不受背景和财富等因素的影响,实现了公平的选拔。
二、高考制度的弊端1.教育盲点:高考制度在选拔学生的时候注重学科知识的考核,但忽略了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的评价。
这种制度导致了教育培养的单一性,忽视了素质教育,使得学生在其他方面的能力发展得不够全面。
2.应试教育导向:由于高考对成绩的重视导致学生的学习压力巨大,学生和家长过于看重分数,学校和教师过分注重应试教育,教学质量下降,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教育资源失衡:高考制度过于强调分数,导致一些地区和学校过度竞争,教育资源失衡。
大城市和重点学校的教育资源相对丰富,而农村地区和一些基层学校则面临资源匮乏的困境,这种差距容易导致教育不公平。
三、优化高考制度的途径1.多元化评价方式:高考的评价方式可以引入多元化评价,包括综合素质评价、学科竞赛成绩、社会实践和实践能力评估等,综合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减少对分数的过度依赖。
2.扩大教育资源:加大对农村地区和基层学校的教育资源投入,改善基层教育条件,缩小教育地区差距,实现教育公平。
高考制度的利与弊
高考制度的利与弊高考作为我国教育领域最为重要的考试之一,一直备受争议。
本文将从利与弊两个方面来探讨高考制度。
一、高考制度的利1. 合理选拔人才高考制度通过选拔全国范围内的学生,基本公平地考察他们的知识、能力和潜力,从而选拔出优秀的人才进入高等学府。
这种制度保证了社会机会的公平性,让每个人获得平等竞争的机会,从而发现和培养人才。
2. 推动学生努力学习高考制度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强大的动力,它如同一面激励的大旗,使学生明确目标,努力学习知识,全面提升综合能力。
高考的压力驱使着许多学生勤奋学习,养成了优秀的学习习惯和坚韧的品质。
3. 提高教育质量高考制度对学校和教师的素质要求十分严格,促使学校和教师提高教学质量,不断探索教育方法和教学手段,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这种竞争机制推动了教育事业的进步,使教育质量得到提高。
二、高考制度的弊端1. 单一评价标准高考制度过于注重对学生在某一时期内的表现进行评价,而忽略了学生全面的发展和多元化的能力。
这种单一的评价标准可能会限制学生的发展和潜力,不能充分展现学生在其他领域的特长和优势。
2. 压力过大高考制度带来的备考压力过大,容易造成学生的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甚至引发一些不良心理行为。
长期的备考、高强度的学习和竞争压力可能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负面影响,甚至导致学生的消极态度和心理问题。
3. 教育资源不均衡高考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教育资源的不均衡。
高水平的大学和学科往往集中在一线城市或发达地区,而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学生往往面临资源匮乏的问题。
这种不均衡可能造成学生机会的失衡,影响他们的发展。
结语:综上所述,高考制度有其利与弊。
它在选拔人才、推动学生努力学习和提高教育质量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但也存在单一评价标准、过大的压力和教育资源不均衡等问题。
因此,我们应该认识到高考制度的优势和不足,为其改革提供有益的思考和建议,以更好地服务于教育事业和学生的健康成长。
高考中应试教育的利与弊
高考中应试教育的利与弊高考是中国教育体制中的一道重要关口,自1977年恢复以来,每年都吸引着数百万学子的关注和参与。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对于高考所采取的应试教育方式,人们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本文将探讨高考中应试教育的利与弊,并就此展开辩论。
首先,应试教育给中国教育体制带来了一些重要的好处。
首先,应试教育注重学生在短时间内对知识点的掌握和应用能力的培养,这有助于学生形成临时应变及快速学习的能力,培养了学生面对各种挑战的勇气和决心。
同时,高考作为一个全国性选拔机制,注重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这对于推动教育的公平和社会的进步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人们普遍认为,高考促使学生更加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综合能力,为进入理想的大学和职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高考中的应试教育也存在一系列问题和弊端。
首先,高考强调的是记忆和应试技巧,而非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这使得学生在高分竞争中注重应试技巧,而忽视了对知识的掌握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另外,应试教育的焦虑情绪给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导致一些学生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
此外,这种教育方式的成绩导向性过强,也容易造成教育资源的不合理分配,落后地区的学校和学生往往处于劣势,这加剧了社会的不公平。
为了解决高考中应试教育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措施。
首先,应试教育需要与素质教育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课外活动,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
其次,教育界和社会应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加强心理辅导师的培养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帮助学生调整心态,积极面对高考和未来的挑战。
总结起来,高考中的应试教育既有利也有弊。
它促使学生更加努力学习,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但也存在过于功利化和不合理分配教育资源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加强素质教育的实施,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和心理健康,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支持,使高考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机制。
高考改革的利弊范文
高考改革的利弊范文随着高考改革新方案的正式,我国拉开了新一轮高考改革的序幕。
此次高考改革从考试科目、考试形式、录取制度等多方面进行改革,以维护高考的公平与公正。
快来看看吧,下面是为你的高考改革的利与弊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现在,我们可以明确,到了20XX年高考,河北省高考语文是180分,数学是150分,外语是120分。
而外语分数在高考时并不考,而是在高中某个时期考两次,选最高的一次分数算。
如此一来,高考那一天,考生们忙碌一天,就可以回家玩电脑游戏了。
一、高考无论怎么改,都是换汤不换药。
30多年来,高考都是一考定终身。
作为家长,我们根本不用怕考什么,而是怕不公平。
对于我们这些对孩子的教育舍得付出的家长而言,高考越折腾,我们越不怕。
因为,越麻烦,越沉重,越折腾,越对那些对家庭教育不够坚决的家长不利。
大浪淘沙,去伪存真,无论怎么考,真正优秀的、刻苦的,总会脱颖而出。
分数和科目的调整,只是告诉我们,家长带着孩子对学习内容和时间进行调整就OK了。
譬如,你以前不关注孩子的语文,嘿嘿,接下来,你就要想到孩子的阅读了和写作了。
对我的作文家教而言,是个极为利好的消息。
不出意外的话,我的作文家教,在不出一年时间里,将会爆满。
嗯,学费必须提高了。
二、高考并没有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孩子们会更累。
改革前的高考,总分值是750分。
如今,高考改成300分了,那么,一分之间的落差,就是命运的巨大落差。
像清北港这种牛校,估计要270分以上才能录取。
其他985院校,也得到250分以上。
如此一来,学生命运的不确定性更大。
一道题能决定一生命运的走向。
因为语文考试肯定不会固定在课本上,因此,语文在作文上,具有极其难辨的不确定性。
而数学150分,每一分都是至宝,学生们将会竭尽全力地加大做题量,奥数的学习首当其冲。
数学的总分值,是优秀学生的第一选择。
对于优秀学生而言,高考中,数学近乎总分值,英语近乎总分值,语文减20分,OK,清北港搞掂。
无论怎么考,无非换个游戏规那么而已。
《高考制度的利与弊》作文范文
《高考制度的利与弊》作文范文高考制度的利与弊高中阶段的学生面临的最重要考试之一就是高考。
高考制度作为选拔高中毕业生进入大学的重要途径,在教育系统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
然而,高考制度也引发了广泛的争议。
本文将探讨高考制度的利与弊,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评估该制度。
高考制度的存在一方面确保了学生的公平竞争。
通过统一考试,每个学生都处于相同的起跑线上,不会因为背景、地区或其他因素而受到不公正的待遇。
这使得高校录取过程更加公正,有利于选拔优秀的学生,确保精英人才的培养。
另一方面,高考制度也给学校提供了参考标准。
高考成绩既是学生个人能力的体现,也是学校教学质量的反映。
学校可以通过分析学生的高考成绩,评估自己的教学质量,并根据需要进行改进。
这种对学校教学质量的监管和激励,有利于提高整个教育系统的效果。
然而,高考制度也带来了一些弊端。
首先,高考过分强调一次性的考试成绩,容易造成焦虑和压力。
学生们常常为了高分而付出极大的努力,学习时间过长、压力过大,容易出现身心健康问题。
而且,由于高考是以卷面形式进行,不能全面评估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潜力。
这可能导致有些优秀的学生在高考中无法充分展现自己的特长和潜力。
其次,高考制度可能导致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
由于高考成绩的重要性,一些地区和学校会过分注重应试教育,将大量时间和资源投入到高考备考上,忽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这使得一些学生在高考竞争中处于劣势,从而导致了教育资源的不公平分配。
为了解决高考制度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考虑采取一些改革措施。
首先,可以适度减轻高考的压力,例如通过考试内容的优化和改革来减少死记硬背的内容。
其次,应该引入多元评价体系,除了高考成绩,还应考虑学生的兴趣、特长和实践经验等。
这样能更全面地评估学生的能力和潜力,减少应试教育的过度发展。
最后,需要加大对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力度,通过改革相关政策,让教育机会更加平等地分布于各个地区和学校。
总之,高考制度作为选拔大学生的重要方式,既有利于公平竞争和提高教学质量,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弊端。
高考对现代学生的意义(正方,反方辨论范文)
高考对现代学生的意义正方辨论范文:高考对我们每个人都很重要,通过高考选择理想的大学和喜欢的专业,这是我们可以改变人生的一次重要机会,我们高考时选择的大学和专业为以后找工作找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从小到大,老师们经常说,只有高考才是人生的第一次重要的考试,也是决定未来发展轨迹的重要考试。
通过高考的选拔,可以被各大高校录取,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
另外,高考是许多学生最接近理想、最应该努力拼搏的时候。
我们承担了父母的希望,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上一所好大学,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第三,高考是给我们一个非常重要的机会来改变我们目前的生活,改变我我们整个家庭的命运,考上大学,找到好工作为我们年迈的父母创造一个更好的养老环境。
因此,对于贫困家庭的孩子来说,高考对他们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选择,因为这条路将改变他们生活中的一切。
高考给所有考生开启一扇平等的充满机遇的大门,让他们走进新的道路,慢慢成为一个思想成熟,有理想,有毅力的成年人。
在大学里,你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学习到更多知识,视野也会变得更加开阔。
许多人通过高考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这是一个强大的示范效应,它鼓励全国各地的人从小学甚至幼儿园开始努力学习,等待着迎接高考。
反方辨论范文:那么我来谈下高考制度的弊首先,高考每年只有一次机会,对大部分学生而言,一考定终身,这会给高中的学生带来巨大心理压力。
我认为高考制度的存在是一个弊大于利的事情,它让我们不得不存在应试的学习心理。
我们没办法在应试的考试下找寻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埋没了很多“偏科”的特长生人才。
高考制度本身最终看的是总分,日常生活中发现,也有很多偏科现象的学生,在某一学科非常具有天赋和特长,但部分科目却惨不忍睹,在高考总分计算的情况下,对这样的学生存在着“不公平”的情况。
这也直接导致了这类学生没办法到大学继续学习,挖掘自己的特长与天赋。
另外,高考并没有绝对的公正。
某些地区,如河北,河南,山东,参考人数特别多,导致高考竞争压力很大,学生这么多年绝大多数时间都在学习课本上的东西,很多孩子上了大学后还单纯的像一张纸,社会上的事什么都不懂,,学校以外的东西都没有涉猎,如何在社会立足。
高考制度的利与弊
高考制度的利与弊篇一:高考的利与弊高考的利与弊每年数以百万计的孩子高中毕业了,急切地想上大学,想接受高等教育。
不管学习好的,还是学习差的,都是如此。
他们想进入大学的殿堂,学到更多的本领,改变自己的命运,为自己将来在社会上安身立命打下坚实的基础。
不能想象,一个只有高中文凭的人在社会上能有什么作为。
可是高等教育资源是如此有限,怎么可能让每个想上大学的孩子都如愿呢?名牌与重点就更难了。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让每个孩子都平等地参与竞争,高考制度就产生了。
在高考的考场上,无论是富人家的子弟,还是穷人家的孩子,无论是有权有势的学生,还是贫贱低微的学生,无论是发达地区的学生,还是贫困山区的学生,面对高考的考卷,他们都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用同一个标准,公平地展开了竞争。
分数线这个简单单一的标准,让无数的孩子享受到了真正的平等,也有无数的人,通过高考,彻底地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正是高考制度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中国社会的公平与公正,一个父辈可能是大字不识的农家孩子,通过高考就能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将来可能进入国家机关,成为一个有较高收入、较高社会地位的人。
高考打破了社会特权的世袭与垄断,缩小了社会阶层的差距。
尤其在国家对高校毕业生实行统一招生,统一分配的那些年月里,考上大学就等于是有了铁饭碗,分数线上下的人命运将是何等不同啊!现在国家虽然不分配了,高校毕业几乎等于失业。
按说人们不会再热衷于考大学了,可是其实不然,在激烈地白热化的就业竞争中,学历高的,名牌大学的毕竟更有竞争优势,君不见文凭学历的竞争又开始向研究生、博士发展。
如果用研究生的升学率来评估高校的话,大学一定会像中小学一样把应试教育发展到极致。
浅谈高考制度利与弊
浅谈高考制度利与弊本来还在为选题纠结,突然看到一篇高考零分作文,叫做“我想生活在没有高考的时代”,虽然听说很多的高考零分作文都是老师或者别的学生编的,但是这却也代表了一种对于我们现在的高考制度的思考。
正所谓“一考定终身”,每年一度的高考,就是这人生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又想起来以前看过的一篇文章,我专门去找到了它,其中这样写道:中国一年一度的高考,其实是整个民族的一场悲剧。
看看这些恐怖的高考口号吧:“火热六七月!”“浴血奋战!”“拼了!”“拉响最后的冲锋号!”面对这些堪称世界奇观的口号,心里的感觉,除了悲哀,还是悲哀。
中国一位伟人说过,“教育必须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目前的高考制度,已经完全抛弃了德育和体育,因为唯一的选拔标准是单一考分,升学率就是硬道理。
在这“一考定终身”下,学生们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但是没有人真正地去关心这种压力,家长们,老师们都只注重分数,把自己的孩子(学生)和XX省状元、XX重点高中第一来做比较,唯分至上,不断地给自己的孩子(学生)压力,希望他们可以化为动力,殊不知大多都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更是造成了高考一考完,到了大学就有一中解脱的感觉,放肆玩乐,不乐于学习,甚至于讨厌学习,这反而与一开始的选择优秀人才接受教育背道而驰。
高考用一种很简单的方法来为国家选拔可以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才,但是,正是这种方法的单一性,让很多在别的方面富有天赋的人没有一展宏图的机会。
或许一个学生对音乐有天赋也有兴趣,却在“只有高考是唯一出路”的“引导”下,放弃了他的爱好。
现在也的确对艺术生有一些加分的机制,但是这也都是建立在语数外的基础上的,本质还是没变。
现在的高中,在每个班里都有这样一些学生:他们每天从早晨上第一节课开始,直到晚上十点下晚自习,一直无所事事地坐在课堂上徒劳地等待,没有学习任何东西,没有一点点长进和收获。
那他们在干什么呢?对于课堂上老师所讲的东西他们已经无力接受,既听不懂,看书也看不懂,他们没有学习高中课程的能力,更为严重地是,他们没有任何学习地欲望或者想法,甚至是厌恶了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取消“文理分科”的利弊
2014年秋季开学,我们的教育部就郑重其事地发布了新的教育改革:取消文理分科,艺体特长不加分。
我在网络上看到很多人仅仅因为这么一点改变就欢欣雀跃,仔细想想,我们的教育真是可悲。
我们的教育体系兵根深种,根本不是改革高考--这种技术手段能解决的。
我们大学的问题是“行政管教师”、“科研重于教学”,我们应该学习美国培养学生的“思辨和实证”能力。
高中生:两依据一参考综合素质要求高
本次高考改革旨在改变唯分数论、一考定终身的现状,实现学生全面发展,更好地发挥好高考指挥棒的作用。
据旦智塔介绍,本次改革可以说是按照“两依据一参考”的标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所谓“两依据”是指学业水平考试和统一高考成绩,“一参考”是指综合素质评定。
学业水平考试主要检验学生学习程度,考试范围覆盖国家规定的所有学习科目,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每门课程,避免严重偏科,同一科目有两次考试的机会。
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
保持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不变、分值不变,不分文理科,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
计入总成绩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由考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每门课程学完即考,考试“一门一清”。
综合素质评价主要反映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情况,学校将建立规范的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客观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突出表现,注重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参考。
此外,旦智塔介绍说本次改革值得关注的是今后家务劳动会计入学生的家庭作业,老师可以布置学生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家长和学校配合监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责任意识。
如此一来,可有效改变偏科现象,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校:师资结构和管理方式或将发生改变
取消文理分科,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全新的改变和挑战,对高中学校和老师来说也是一种挑战。
这次变革或将催生我国高中师资结构和高中教育管理方式的变革。
现行的高中教育管理模式是以教学班为单位,一个教学班一般来说有50人左右,配备固定的各个科目老师,并配备班主任对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进行管理。
取消文理分科后,除语数外三门课外,其他科目学生均可自由选择,一个教学班的学生选择的课程必然不会完全一致。
这样一来,完全以教学班为单位的管理方式必然面临着挑战,要应对这种挑战,变革势在必行。
朱万存说对学校来说这是一次巨大的变革,也是高考制度建立以来的首次大的
变革,学校对此非常重视,将依据试点地区的成功经验不断探索,建立一套全新的有利于学生综合发展的高中教育管理体系。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无论是依据学生的选择情况重新划分“文史班”和“理化班”,还是参考大学的选课制度建立流动制教学,班级制度必然将继续存在。
高中生的自主学习性和自律性都比较欠缺,需要规范的管理才能提高学习的效率。
教育管理方式的变革必然会牵扯到师资结构的安排。
朱万存告诉记者,首先要发生改变的是教学安排和课程设置。
现行的高考模式,文理分科之后,各个学科的课程设置基本是固定和均匀的,每个学期各科老师都有固定的课程。
但是取消文理分科之后,计入高考总成绩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集中在某一个学年或学期一考一清。
应学生和家长的要求,为帮助学生通过学业水平考试,学校可能会在某个阶段加大对相关科目的排课比重,这样一来某些学科的老师可能会在某一个阶段空闲,而另外一些学科的老师可能会忙得不可开交。
这样的情况同样会出现在学生选课之后,比如选择历史这门课的学生非常多,而选择物理的学生则寥寥无几,那么势必会造成历史老师供不应求,而物理老师则供过于求。
这样看来,可能暂时会造成学校在师资配备上的困难,但是长远看来有利于提升学校的师资力量。
朱万存说因为文理不分科,学校可能会交替安排一些暂时空闲的老师进行专业进修,增强老师的专业技能。
另外,学生有了选课的自由,对老师来说就有了竞争的压力,老师必须在平时的工作中更加精心地备课、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样无形中对老师的教学工作也起到了一个督促的作用。
高校:招生制度是变革的根本所在
高中教育改革归根到底是在为高考服务,而高考的最终落脚点在高校。
此次取消文理分科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学生偏科问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个目标能否实现,最终要看高校的招生制度变革。
《实施意见》规定计入高考总成绩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由考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自主选择。
而如今,高校在招生时本身就划定文理科专业,例如临床医学、土木工程、交通类专业必须是理科生才能报考。
那么,取消文理分科之后,高校在招生时如何区分文理专业?如果一个学生想要报考医学专业,而高校规定医学专业必须在高中时选学物理、化学、生物,那么取消文理分科对这类学生就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作用。
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从高校招生制度上变革。
最好是有一个专业划分的统一标准,例如高校的物理专业规定只要选学过物理的高中生就可以报考,或是除物理之外再选学过其他一门理科专业即可,这样一来让学生在报考时有了一个统一的参考标准,也让选择有了方向。
因此,我们要具体看待改革后,各方面的一系列变动,真正处理好“文理分科”根本
上存在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去改革。
做到真正适合学生的改革,才算得上教育的改革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