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第16课ppt
合集下载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血肉筑长城课件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血肉筑长城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f42381814791711cc79175b.png)
二、台儿庄战役
时间 指挥者 战果
1938年春 李宗仁
歼敌1万多人
国民党军队在抗战初期 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
意义
1938年春,日军从山东分两路南下,进攻徐州,第五战区司令 长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将日军一路阻止在山东临沂,另一 路阻止在山东台儿庄。双方在台儿庄激战。而后日军被中国军队 主力包围,腹背遭到打击,狼狈向北败退。中国军队共歼敌一万 多人,取得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
名称:平型关大捷 地点:中国晋东北 时间:1937年9月25 日 参战方:八路军115 师,日本第5师团21 旅团一部 主要指挥官:林彪, 板恒征四郎
参战方兵力:第18集 团军115师3个团 日军大约一个联队。 伤亡情况:第18集团 军115师约500人 日军死1000余人 结果:歼灭日军1000 余人
苏联参加对日作战
1945年8月8日,根据雅尔塔协定,苏联政府 对日宣战。 当时在东北聚集了日本关东军24个师团、12 个旅团共70余万人,伪“满”“蒙” 军8个师、 12个旅约20余万人,飞机五六百架,坦克160多 辆,火炮5 000门。
8月8日夜,苏军越过国境向关东军进攻。当时苏军出动了80 个陆军师团,5000余架飞机,500余艘军舰,5 500余辆坦克 及各种战车,26 000多门火炮,陆海空总兵力共150多万人。 由于在各方面战线上苏军都占绝对优势,以及关东军对苏军的 进攻估计不足,缺乏动。苏军进展顺利,经6天作战,至8月14日,西线 集团已越过大兴安岭,进入东北平原;东线集团已进入牡丹江 平原;北线集团达到佳木斯附近。
1、卢沟桥事变发生的时间:意义。 1937年7月7日;全国性抗日战争从此爆发 2、“七七事变”殉国的国民党将领是谁? 二十九军副军长佟麟阁;一三二师师长赵登禹。 3、“七七事变”的意义是什么? 标志着全国性抗日战争从此爆发 4、九一八事变的七七事变后的打抗战有什么不同? 九一八是局部抗战;七七事变是全面抗战。 3、日本侵略者在南京犯下的滔天罪行有哪些? 烧杀淫掠、无恶不作,对南京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进行 了血腥大屠杀(射杀、刺杀、活埋)。屠杀30多万中国 人。
初中历史八上《第16课抗日战争的胜利》课件
![初中历史八上《第16课抗日战争的胜利》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0c1ea2a941ea76e59fa040f.png)
1945年重庆谈判期间,中苏友好协会举办 一次酒会,邀请国共双方代表及各报社记者参 加。席间,一位国民党方面的记者说:“我出 个谜语给大家猜。谜面是‘日本投降的原因’, 谜底是‘我国古代一人名’。” 结果出现了几 个谜底:“屈原”、“苏武”、“蒋干”、 “毛遂”、“共工”。
请结合史实,谈谈你对抗日战争取得最后 胜利原因的看法。
八路军战士在编制草鞋
八路军一二〇师三五九旅在南泥湾开荒
王震
1908.4.11~1993.3.12 湖南省浏阳人
邓小平时期的治国八老之一
地道战示意图
1941年,河北平原抗日根据地的道沟地道战,是这种形式的前身,但不 普遍,也不完善。1942年敌人大扫荡以后,党根据几年来开展道沟地道战的 经验,在广大平原地区领导军民进一步开展了地道战。1943年开始,地道战 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冀中平原和冀南一些地方,逐渐形成了房连房、 街连街、村连村的地道网,形成了内外联防,互相配合,打击敌人的阵地。
三、抗日战争的胜利
抗战胜利前的国 际国内形势
广岛
长崎
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投掷原子弹
遭原子弹袭击后的广岛
1945年8月8日, 苏军出兵中国 东北
苏联红军解放大连时, 受到大连民众热烈欢迎。
1945年8月9日,毛 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 后一战》的声明,人民 军队发动了对日寇的全 面反攻。人民军队冲破 了美国和国民党设置的 重重障碍,向日伪军发 动攻击,收复城市250 多座。
3.日本不仅侵略中国,还发动了太平洋战争,侵略了亚 洲许多国家,中国的抗日战争也支援了它们的反侵略战 争。这段话主要说明了( C ) A.抗日战争是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的第一次完全胜 利 B.抗日战争洗刷了中国近百年的民族耻辱 C.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要贡献 D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课件血肉筑长城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课件血肉筑长城](https://img.taocdn.com/s3/m/9180bfadf524ccbff12184a1.png)
背景: ①八路军和新四军开辟敌后战场;②日军对根据地 实行“囚笼政策”并疯狂扫荡。 目的: 为了粉粹敌人的“囚笼政策”。 时间: 1940年8月开始,历时三个半月。 指挥: 彭德怀 战场: 华北两千多千米的战线上。 目标: 破坏敌人的交通线,摧毁日伪军的据点。 结果: 胜利。
意义: 百团大战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国内形势: 中国军队的局部反攻和大反攻。
2、抗日战争胜利的标志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
3、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下的全民族抗战;(根本原因) ②中共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是抗战胜利的中流砥柱; ③国民党正面战场爱国军人的顽强奋战; ④爱国华侨和国际友人的大力援助; ⑤是世界反法西斯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国际援助(美国、苏 联等国家); ⑥反法西斯侵略的正义战争。
①17世纪初,荷兰和西班牙殖民者相继侵入台湾,后来, 荷兰殖民者独台湾,实行殖民统治。1662年,郑成功 收复台湾。1684年,清政府设台湾府。
②1867年,美国军队在台湾登陆,被台湾军民击退。 ③1874年,日本侵入台湾,台湾军民英勇抗击。由于清 政府妥协,日本勒索了50万两白银,退出台湾。 ④1883-1884年中法战争期间,法军企图占领台湾,刘铭 传为首的台湾军民奋勇抵抗,粉碎了法军的阴谋。 ⑤1894年,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甲午战争,1895年中日 《马关条约》签订,台湾、澎湖列岛等被割让给日本, 台湾军民展开了反割台斗争,日军占领台湾。1945年8 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10月25日,台湾回到 祖国的怀抱。
日本
胜利
1945年重庆谈判期间,中苏友好 协会举办一次酒会,邀请国共双方代 表及各报社记者参加。席间,一位国 民党方面的记者说:‚我出个谜语给 大家猜。谜面是‘日本投降的原因’ ,谜底是‘我国古代一人名’。‛ 结 果出现了几个谜底:‚屈原‛、‚苏 武‛、‚蒋干‛、‚毛遂‛、‚共工 ‛。 请结合史实,谈谈你对抗日战争 取得最后胜利原因的看法。
意义: 百团大战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国内形势: 中国军队的局部反攻和大反攻。
2、抗日战争胜利的标志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
3、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下的全民族抗战;(根本原因) ②中共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是抗战胜利的中流砥柱; ③国民党正面战场爱国军人的顽强奋战; ④爱国华侨和国际友人的大力援助; ⑤是世界反法西斯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国际援助(美国、苏 联等国家); ⑥反法西斯侵略的正义战争。
①17世纪初,荷兰和西班牙殖民者相继侵入台湾,后来, 荷兰殖民者独台湾,实行殖民统治。1662年,郑成功 收复台湾。1684年,清政府设台湾府。
②1867年,美国军队在台湾登陆,被台湾军民击退。 ③1874年,日本侵入台湾,台湾军民英勇抗击。由于清 政府妥协,日本勒索了50万两白银,退出台湾。 ④1883-1884年中法战争期间,法军企图占领台湾,刘铭 传为首的台湾军民奋勇抵抗,粉碎了法军的阴谋。 ⑤1894年,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甲午战争,1895年中日 《马关条约》签订,台湾、澎湖列岛等被割让给日本, 台湾军民展开了反割台斗争,日军占领台湾。1945年8 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10月25日,台湾回到 祖国的怀抱。
日本
胜利
1945年重庆谈判期间,中苏友好 协会举办一次酒会,邀请国共双方代 表及各报社记者参加。席间,一位国 民党方面的记者说:‚我出个谜语给 大家猜。谜面是‘日本投降的原因’ ,谜底是‘我国古代一人名’。‛ 结 果出现了几个谜底:‚屈原‛、‚苏 武‛、‚蒋干‛、‚毛遂‛、‚共工 ‛。 请结合史实,谈谈你对抗日战争 取得最后胜利原因的看法。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 上册 课件 第16课 血肉筑长城(共38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 上册 课件 第16课 血肉筑长城(共3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77e7d5d18bd63186bcebbc32.png)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人口损失统计表 国民党军 共产党 平民伤亡 劳工伤亡 伤亡人数 军伤亡 人数 人数 人数 中华儿女用血肉之躯 铸就抗日钢铁长城 320多万 91万多 1800多万 800余万 人 人 人 人
三次战役 中共七大 抗战胜利
一、平型关大捷
时间 1937年9月 作战 八路军一一五师 战术 伏击战
4万多人
2000多公里
近3000个
百团大战战 绩如何?有何意义?
百团大战的意义 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 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 军的规模最大的战役。
战役名称 时间 平型关 大捷
地点
指挥者或 部队名称
主战绩
意义 抗战以来 第一次 大捷 抗战以来 的重大 胜利
歼灭日军一千 山西 1937年 八路军 多人,缴获大 平型关 9月 批军用物资。 歼灭日军一万 多人
二、台儿庄战役
中国守军在日军猛烈 的炮火中坚守不退
炮火闪烁的 台儿庄战场
中国军队冲入台 儿庄与日军巷战
血战台儿庄——历史的真实
兵力 对比 : 中国投入兵力20多个师计12万人; 日军投入2个师8个团约3万人。 结果: 中国军队以损失近2万人为代价,取得歼敌万余人的战 果,缴获了大量武器及其他军用物资。
毛泽东在中 共七大上作 《论联合政府》 的政治报告
根据课文回答: 1944年--1945年,国内外发生的大事有哪些? 1944年—1945年初: 抗日战争 (1)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节节胜利 (2)日本在太平洋战争中陷入困境 形势的好 (3)中共抗战取得一系列胜利 转 台湾是在哪次战 1945年8月: 争通过什么条约 (1)美国投掷原子弹和苏联对日宣战 被日本侵占的? (2)中国军队展开全面大反攻
(1)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的标志是—— (2 )中国局部抗战开始的标志—— (3)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的标志—— (4)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 (5)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6)抗战以来取得重大胜利战役—— (7)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 (8)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 备了条件的会议—— (9)扭转了一百多年来中国反抗外来侵略屡败的局面, 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三次战役 中共七大 抗战胜利
一、平型关大捷
时间 1937年9月 作战 八路军一一五师 战术 伏击战
4万多人
2000多公里
近3000个
百团大战战 绩如何?有何意义?
百团大战的意义 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 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 军的规模最大的战役。
战役名称 时间 平型关 大捷
地点
指挥者或 部队名称
主战绩
意义 抗战以来 第一次 大捷 抗战以来 的重大 胜利
歼灭日军一千 山西 1937年 八路军 多人,缴获大 平型关 9月 批军用物资。 歼灭日军一万 多人
二、台儿庄战役
中国守军在日军猛烈 的炮火中坚守不退
炮火闪烁的 台儿庄战场
中国军队冲入台 儿庄与日军巷战
血战台儿庄——历史的真实
兵力 对比 : 中国投入兵力20多个师计12万人; 日军投入2个师8个团约3万人。 结果: 中国军队以损失近2万人为代价,取得歼敌万余人的战 果,缴获了大量武器及其他军用物资。
毛泽东在中 共七大上作 《论联合政府》 的政治报告
根据课文回答: 1944年--1945年,国内外发生的大事有哪些? 1944年—1945年初: 抗日战争 (1)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节节胜利 (2)日本在太平洋战争中陷入困境 形势的好 (3)中共抗战取得一系列胜利 转 台湾是在哪次战 1945年8月: 争通过什么条约 (1)美国投掷原子弹和苏联对日宣战 被日本侵占的? (2)中国军队展开全面大反攻
(1)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的标志是—— (2 )中国局部抗战开始的标志—— (3)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的标志—— (4)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 (5)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6)抗战以来取得重大胜利战役—— (7)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 (8)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 备了条件的会议—— (9)扭转了一百多年来中国反抗外来侵略屡败的局面, 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_血肉筑长城ppt课件(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_血肉筑长城ppt课件(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7f79f612be1e650e52ea99cb.png)
2019/7/8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thank
you!
2019/7/8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血肉筑长城
【第三乐章:胜利之歌】
1944年到1945年初,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节节胜利,德国在欧洲败 已定,日本在太平洋战争中遭到美国的沉重打击,陷入困境。中 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军民开始局部反攻,取得一系列胜利。 年8月,美国向日本的广岛、长崎投掷两枚原子弹;苏联发表对日 战的声明,派遣苏联红军进攻驻中国东北的日军。与此同时,中 的抗日战争进入反攻。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年抗日战争,中国人民终于取得了伟大胜利,台湾也回到祖国的 抱。
抗战胜利的原因
• 1.国共两党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2.坚持敌后抗战,对胜利起了决定作用; • 3.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的作战; • 4.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家和爱国华侨的支持。
编后语
• 常常可见到这样的同学,他们在下课前几分钟就开始看表、收拾课本文具,下课铃一响,就迫不及待地“逃离”教室。实际上,每节课刚下课时的几分 钟是我们对上课内容查漏补缺的好时机。善于学习的同学往往懂得抓好课后的“黄金两分钟”。那么,课后的“黄金时间”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思考:1945年,抗战形势发生怎样的变化?
1、抗日战争形势的好转 (1)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节节胜利 (2)日本在太平洋战争中陷入困境 (3)中共抗战取得一系列胜利
2、日本的无条件投降 思考:中国人民为什么能取得抗战胜利?
(1)美国投掷两枚原子弹; (2)苏联对日宣战; (3)中国人民全国性、全民族的抗战。
遍自己写的笔记,既可以起到复习的作用,又可以检查笔记中的遗漏和错误。遗漏之处要补全,错别字要纠正,过于潦草的字要写清楚。同时,将自己 对讲课内容的理解、自己的收获和感想,用自己的话写在笔记本的空白处。这样,可以使笔记变的更加完整、充实。 • 三、课后“静思2分钟”大有学问 • 我们还要注意课后的及时思考。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在心中快速把刚才上课时刚讲过的一些关键思路理一遍,把老师讲解的题目从题意到解答整个过 程详细审视一遍,这样,不仅可以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轻而易举地掌握一些关键的解题技巧。所以,2分钟的课后静思等于同一学科知识的 课后复习30分钟。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共19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共1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66cf0420eff9aef8951e061b.png)
分田地,建立革命政权,开展游击战争,创建 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
湘鄂西、湘鄂边、洪湖
农 村 革 命 根 据 地 图 鄂豫皖
川陕
湘鄂赣 左 右 江 湘赣
闽浙赣
中央
海陆丰
2、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时间:1931年冬 (2)地点:江西瑞金 (3)内容: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
央政府,定都
确立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 总方针。
决定秋收时发动武装起义。 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意义:给正处于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的中国共产党 , 指明了新的道路,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
二、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
秋收起义 :1927年9月 公开打出工农革命军的旗号。
领导秋收起义的
1.城市里敌人力 量强大,敌强我 弱,在城市里起 义胜利可能性小。
2.农村土地宽广, 农民有革命要求, 便于发展革命力量
3.农村物产丰 富,便于筹钱 筹粮
4.某些地方地 势险要,易守 难攻
5.某些地方群 众觉悟高, 革命基础好
三、工农武装割据
1、工农武装割据局面
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打土豪,
第16课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一、南昌起义
1927年8、1 (1)南昌起义:时间 意义
打响了武 装反抗国 民党反动 周恩来、贺龙、 派的第一 领导 人 枪;中共 叶挺、朱德、 领导的人 刘伯承 民军队诞 生、独立 领导武装 斗争的开 始。
(2)八七会议
时间:1927年8月7日 地点:汉口 内容:
毛泽东
秋收起义总指挥 卢德铭
第16课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一、南昌起义 二、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 三、工农武装割据
湘鄂西、湘鄂边、洪湖
农 村 革 命 根 据 地 图 鄂豫皖
川陕
湘鄂赣 左 右 江 湘赣
闽浙赣
中央
海陆丰
2、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时间:1931年冬 (2)地点:江西瑞金 (3)内容: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
央政府,定都
确立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 总方针。
决定秋收时发动武装起义。 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意义:给正处于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的中国共产党 , 指明了新的道路,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
二、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
秋收起义 :1927年9月 公开打出工农革命军的旗号。
领导秋收起义的
1.城市里敌人力 量强大,敌强我 弱,在城市里起 义胜利可能性小。
2.农村土地宽广, 农民有革命要求, 便于发展革命力量
3.农村物产丰 富,便于筹钱 筹粮
4.某些地方地 势险要,易守 难攻
5.某些地方群 众觉悟高, 革命基础好
三、工农武装割据
1、工农武装割据局面
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打土豪,
第16课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一、南昌起义
1927年8、1 (1)南昌起义:时间 意义
打响了武 装反抗国 民党反动 周恩来、贺龙、 派的第一 领导 人 枪;中共 叶挺、朱德、 领导的人 刘伯承 民军队诞 生、独立 领导武装 斗争的开 始。
(2)八七会议
时间:1927年8月7日 地点:汉口 内容:
毛泽东
秋收起义总指挥 卢德铭
第16课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一、南昌起义 二、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 三、工农武装割据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6课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共30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6课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共3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9069822133d4b14e842468d1.png)
工农武装割据
测一测:你能成为伟人吗?
• 转战农村后,中共领导人面临的难题: • 1、如何赢得农民的支持? • 2、如何保卫根据地? • 3、如何在广阔农村站稳脚跟?
如何赢得农民的支持?
• 打土豪、分田地,解决农民最关心的土地 问题,赢得了农民的支持。
如何保卫根据地?
武装 斗争
如何在广阔农村站稳脚跟?
解决:1929年古田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 政治建军”的原则。
规定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任务的武装集团,必须 绝对服从共产党的领导;共产党必须加强思想 和政治路线的教育,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
古田会议会址:
会后不久,毛泽东在古田写下了《星星之 火可以燎原》一文。
3.中华苏维埃政府成立 ---标志着国共对峙局面的形成
俄国:先城市,后农村;城市包围农村。
国情:俄国是一个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在城市,工人阶 级人数多,力量大,容易夺取城市获得胜利。
中国:先农村,后城市;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国情: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在城市,工 人阶级人数少,力量小,不容易夺取城市获得胜利。而农
村人口占中国的绝大多数。
1931年冬,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 西瑞金召开。会议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政
府,定都瑞金,毛泽东当选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
瑞金临时中央政府大礼堂
毛泽东主席
你觉得 中国的 革命走 什么样 的道路, 采取什 么斗争
形式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拓展延伸:中国为什么走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8/252021/8/252021/8/252021/8/258/25/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8月25日星期三2021/8/252021/8/252021/8/25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8月2021/8/252021/8/252021/8/258/25/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8/252021/8/25August 25,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8/252021/8/252021/8/252021/8/25
历史八年级上册16课ppt课件
![历史八年级上册16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23ea190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d5.png)
绘画艺术
明清时期的绘画艺术也取得了巨大 的成就,出现了以沈周、文徵明为 代表的吴门画派和以扬州八怪为代 表的扬州画派等。
科技的进步
农业技术
数学和物理学
明清时期,农业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 展,出现了《天工开物》、《农政全 书》等农业著作,同时还出现了嫁接 、种植等技术。
明清时期的数学和物理学也取得了很 大的进步,出现了《九章算术》、《 石匮书》、《天体运行论》等著作。
画家
沈周、文徵明、唐寅、仇 英等,代表作品《庐山高 图》、《赤壁图》、《汉 宫春晓图》等。
06
明清时期的社会问题与改革
社会问题的表现及原因
土地兼并严重
地主大量兼并农民土地,导致农民生活困苦 ,社会贫富差距扩大。
财政危机加剧
税收不均和税收流失导致国家财政收入减少 ,难以维持正常的政府运转。
官僚腐败盛行
洋务运动
将人头税并入土地税,减轻了贫苦家庭的 负担,促进了人口增长。
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创办近代工业和海军 ,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社会问题的历史启示
重视民生问题
政府应关注民生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贫 困、教育、医疗等社会问题。
加强法制建设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加强司法公正,保障人 民权益。
推进改革开放
总结词
外贸政策的调整
详细描述
明清政府在海外贸易方面也进行了政策调整,如设置市舶司、开放海 禁等措施,这些政策调整促进了海外贸易的发展。
05
明清时期的文化与科技
文化的繁荣
小说创作
明清时期,小说创作取得了巨大 的繁荣,出现了《水浒传》、《 红楼梦》、《西游记》等经典作
品。
戏剧发展
戏剧在明清时期也取得了巨大的发 展,出现了众多的剧作家和优秀剧 目,如汤显祖的《牡丹亭》等。
明清时期的绘画艺术也取得了巨大 的成就,出现了以沈周、文徵明为 代表的吴门画派和以扬州八怪为代 表的扬州画派等。
科技的进步
农业技术
数学和物理学
明清时期,农业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 展,出现了《天工开物》、《农政全 书》等农业著作,同时还出现了嫁接 、种植等技术。
明清时期的数学和物理学也取得了很 大的进步,出现了《九章算术》、《 石匮书》、《天体运行论》等著作。
画家
沈周、文徵明、唐寅、仇 英等,代表作品《庐山高 图》、《赤壁图》、《汉 宫春晓图》等。
06
明清时期的社会问题与改革
社会问题的表现及原因
土地兼并严重
地主大量兼并农民土地,导致农民生活困苦 ,社会贫富差距扩大。
财政危机加剧
税收不均和税收流失导致国家财政收入减少 ,难以维持正常的政府运转。
官僚腐败盛行
洋务运动
将人头税并入土地税,减轻了贫苦家庭的 负担,促进了人口增长。
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创办近代工业和海军 ,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社会问题的历史启示
重视民生问题
政府应关注民生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贫 困、教育、医疗等社会问题。
加强法制建设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加强司法公正,保障人 民权益。
推进改革开放
总结词
外贸政策的调整
详细描述
明清政府在海外贸易方面也进行了政策调整,如设置市舶司、开放海 禁等措施,这些政策调整促进了海外贸易的发展。
05
明清时期的文化与科技
文化的繁荣
小说创作
明清时期,小说创作取得了巨大 的繁荣,出现了《水浒传》、《 红楼梦》、《西游记》等经典作
品。
戏剧发展
戏剧在明清时期也取得了巨大的发 展,出现了众多的剧作家和优秀剧 目,如汤显祖的《牡丹亭》等。
历史八年级上册16课ppt课件ppt
![历史八年级上册16课ppt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f315e6db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7f.png)
了很大的发展。出现了许多著名的科学家,如祖冲之、朱载堉、宋应星等,他们在数学、物理学等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医学成就
明清时期的医学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中医理论得到了完善和发展,出现了一些著名的医学家和著作,如李时中、张仲景等人的著作,对后世医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结词:明清时期的海外贸易政策经历了从封闭到开放的变化,海外贸易活动逐渐拓展。
01
明清时期的政治变革
请输入您的内容
01
明清时期的社会问题与矛盾
土地兼并、赋税过重、官员腐败等导致农民生活困苦,激起反抗。
农民起义的原因
如明末的李自成起义、清初的太平天国起义等,规模巨大,影响深远。
农民起义的规模
文化专制
01
清朝的兴起与统治
努尔哈赤的贡献
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了八旗制度,为清朝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满族的起源
满族起源于女真族,经过长时间的发展,于17世纪初建立了清朝。
皇太极的改革
皇太极继承了努尔哈赤的事业,推行了一系列改革,进一步巩固了清朝的统治地位。
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
清朝实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生产关系的调整
明清时期,农业生产关系也发生了变化。地主与佃农之间的租佃关系逐渐普遍化,土地兼并现象加剧,但同时也出现了反对土地集中的抗争和改革。
总结词
农业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关系的调整促进了明清时期农业的发展。
作物种植多样化
明清时期,农业生产中作物种植呈现多样化趋势,除了传统的粮食作物,还引入了新的经济作物,如棉花、烟草、茶叶等,丰富了农业经济的结构。
对明清两代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冲击。
农民起义的影响
03
八年级上册历史课件-第16课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部编新人教版 (共41张PPT)
![八年级上册历史课件-第16课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部编新人教版 (共4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c53282a763231126edb11ba.png)
•第16课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1、背景:
(1)国民革命失败的教训中,中 共认识到掌握革命武装力量的重要性。
•
• (2)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屠杀政 策,激起了中国共产党和革命群众 的极大愤慨和强烈反抗。
1927年7月下旬,党决定在南昌举行武 装起义,并成立了由周恩来、贺龙、叶挺、 朱德、刘伯承等组成的前敌委员会。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农 村 革 命 根 据 地 图
湘鄂西、湘鄂边、洪湖
鄂豫皖
川陕
湘鄂赣 左 右 江 湘赣
根据地 中央革命根据地 鄂豫皖根据地 闽浙赣根据地 洪湖湘鄂边根据地 左右江根据地 创始人 朱德毛泽东 徐向前等 方志敏 贺龙等 邓小平等
闽浙收 起义
南昌 起义
秋 收 起 义
时间: 1927年9月
地点:
湘赣边界
放弃攻打中心城市的计划,改向 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
领导人: 毛泽东
结果:
1927年9月19日 内容:决定以进攻大城市改向敌人薄弱的 农村进军
文家市决策
三湾改编: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9.29——10.3)
大城市
前
中国共产党
会师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
军
1928.4
毛泽东的
•中国工农红军军旗
•红四军袖章
回顾党的历史,我们不能忘记井冈山。井冈山被誉为“中国 革命的摇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1927年,毛泽东 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亲手开创了中国革命第一个农村 根据地,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井冈山因此被载入 了中国革命的光辉史册。
1、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 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2、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 领导武装斗争的序幕,在中国人 民面前树立了坚决斗争的旗帜。 3、从此中国革命进入了一 个新时期。
人教部编版 历史 八年级上册 第16课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共23张PPT)
![人教部编版 历史 八年级上册 第16课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共2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be3343db65ce0508763213b3.png)
新课导入
中国解放军建军节在哪一天?为什么定在这一天?
第16课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学习目标
1.掌握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的领导人、时 间、地点和意义。 2.分析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开辟了井冈山革命道路, 是符合中国实际的正确的革命道路。 3.认识到中国革命从走苏俄的路到走自己的路,老一辈 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朱德等为此做出了伟大贡献, 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精神。
瑞金临时中央政府大礼堂
毛泽东主席
课堂小结
大 革 反抗斗争 南昌起义 受挫,进军农村
命
八七会议
失
秋收起义
败
三湾改编 创建根据地 井冈山会师 古田会议 建立红色政权
工农武装割据
武装斗争 土地革命 根据地建 设
中国为什么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 政权的道路?
俄国:先城市,后农村;城市包围农村。
国情:俄国是一个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在城市,工人阶级 人数多,力量大,容易夺取城市获得胜利。 中国:先农村,后城市;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国情: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在城市,工人 阶级人数少,力量小,不容易夺取城市获得胜利。而农村人 口占中国的绝大多数。
说明: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
的,是正确的。
启示:
不能照搬别人的经验,要敢于创新;不屈不挠,在 挫折面前不低头;一切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中华苏维埃政府成立
1931年冬,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 西瑞金召开。会议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政府, 定都瑞金,毛泽东当选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
湘赣边秋收起义:根据“八七会议”的精神,1927年9月,中 共中央派毛泽东到湖南,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组织领导湘赣边 秋收起义。
中国解放军建军节在哪一天?为什么定在这一天?
第16课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学习目标
1.掌握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的领导人、时 间、地点和意义。 2.分析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开辟了井冈山革命道路, 是符合中国实际的正确的革命道路。 3.认识到中国革命从走苏俄的路到走自己的路,老一辈 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朱德等为此做出了伟大贡献, 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精神。
瑞金临时中央政府大礼堂
毛泽东主席
课堂小结
大 革 反抗斗争 南昌起义 受挫,进军农村
命
八七会议
失
秋收起义
败
三湾改编 创建根据地 井冈山会师 古田会议 建立红色政权
工农武装割据
武装斗争 土地革命 根据地建 设
中国为什么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 政权的道路?
俄国:先城市,后农村;城市包围农村。
国情:俄国是一个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在城市,工人阶级 人数多,力量大,容易夺取城市获得胜利。 中国:先农村,后城市;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国情: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在城市,工人 阶级人数少,力量小,不容易夺取城市获得胜利。而农村人 口占中国的绝大多数。
说明: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
的,是正确的。
启示:
不能照搬别人的经验,要敢于创新;不屈不挠,在 挫折面前不低头;一切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中华苏维埃政府成立
1931年冬,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 西瑞金召开。会议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政府, 定都瑞金,毛泽东当选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
湘赣边秋收起义:根据“八七会议”的精神,1927年9月,中 共中央派毛泽东到湖南,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组织领导湘赣边 秋收起义。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6课开辟井冈山道路(共31张PPT)-课件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6课开辟井冈山道路(共31张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b7a2a8c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80.png)
二、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
1、八七会议
• 时间:1927年8月7日 • 地点:汉口 • 主要内容:通过了土地革命
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 的总方针
枪杆子里出政权 ——毛泽东
2、秋收起义
湘赣边秋收起义:根据“八七会议”的精神,1927年9月,中 共中央派毛泽东到湖南,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组织领导湘赣边 秋收起义。
城市
农村
走向胜利
1.中国共产党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
起义是( B )
A.秋收起义
B.南昌起义
C.广州起义
D.北伐战争
2.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转折点是( B )
A.南昌起义
B.“八七”会议
C.秋收起义
D.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
3、从进攻大城市转到向农村进军的新起点是( C )
A.八七会议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文家市决策 4、以下对1927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昌起义、秋收起
积最大。
在各根据地内,有几百个 县 建立人民政权。革命武装 发展到十万人。
• 2、中华苏维埃第一次 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 时间:1931年冬 • 地点:江西瑞金 • 建立政权:中华苏维埃
共和国临时中央 政府
• 首都:瑞金 • 主席:毛泽东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瑞金临时中央政府大礼堂
讲起“八一”历史长, 城市 南昌打响第一枪;南昌起义
问题解析:
• 敌人从四面八方来包围南昌,敌强 我弱,不撤离必然导致全军覆没。
• 广东曾经是革命根据地,群众觉悟 较高,南下准备夺取广州,重建革 命根据地,然后再进行北伐。
南昌起义的历史意义
1、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 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 宣布无条件投降
9月9日,日本代表向何应钦呈递降书
抗日战争中国胜利的历史意义:P84
1.是一百多年来中国反抗外来侵略取得的第一 次完全胜利。 2.洗刷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是中华民族由 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3. 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 贡献。
课堂小结
温故知新
九一八事变: 时间、地点、借口、结果、影响 西安事变: 时间、人物、目的、结局、历史意义 卢沟桥事变: 时间、 爱国将领、 影响 南京大屠杀:八一三事变、战时陪都、南京 沦陷时间、概况
16课 血肉筑长城
学习目标
1.讲述中国军队平型关大捷,血战台儿庄 和 百团大战等史实,理解全民族抗战的重要性, 体会中华儿女万众一心、浴血奋战、不怕牺 牲的精神。 2.了解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 要内容。 3.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历史意义。
自主学习 主动探究
1.平型关大捷:背景 时间 经过 意义 2. 台儿庄战役:时间 指挥者 经过 意义
3. 百团大战:背景(敌后战场) 目的 总指挥 规模 目标 战果(表格) 意义 1.背景 时间 地点和主要讨论的问题 2.成果(政治路线) 意义
三次战役
血 肉 筑 中共七大 长 城
抗战胜利
1.胜利的原因
3、百团大战
背景 目的
日本对八路军和新四军开辟的敌后 战场实行“囚笼”和“三光政策”
粉碎敌人的“囚笼” 1940年8月
时间
指挥者
彭德怀
破坏敌人的交通线和据点
规 模 八路军投入一百多个团
目标和 战绩 意义
P81表格 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
最大规模战役
三、中共七大
背景: 抗战胜利前夕
时间
地点
1945年 4月 延安
1.平型关大捷:背景 时间 经过 意义 2. 台儿庄战役:时间 指挥者 经过 意义
3. 百团大战:背景(敌后战场) 目的 总指挥 规模 目标 战果(表格) 意义 1.背景 时间 地点和主要讨论的问题 2.成果(政治路线) 1.胜利的原因 意义
三次大战
血 肉 筑 中共七大 长 城
抗战胜利
2.日本投降时间和标志 3.探究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P84材料一
2.日本投降时间和标志 3.探究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P84材料一
1、平型关大捷
背景卢沟桥事变后日军进入山西
时间
1937年9月
经过部队 八路军115师
战果 歼敌一千多 缴获大批军用物资
意义
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
2、台儿庄战役
时间 指挥者 经过
1938年春 李宗仁
战果 歼敌1万多人
意义
抗战以来的最重大胜利
2、胜利后走什么道路
内容: 1、如何夺取最后胜利
成果:
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 意义: 为( )和( )
准备了条件
四、抗日战争的胜利
1. 原因?
1)国共两党合作,建立起了抗日 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பைடு நூலகம்。 (根本原因)
2)中国军民的浴血奋战和巨大牺牲
年9月2日,日本向盟国投降签字
3)美苏对日作战的有力配合。 2.抗日战争胜利的时间及标志
9月9日,日本代表向何应钦呈递降书
抗日战争中国胜利的历史意义:P84
1.是一百多年来中国反抗外来侵略取得的第一 次完全胜利。 2.洗刷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是中华民族由 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3. 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 贡献。
课堂小结
温故知新
九一八事变: 时间、地点、借口、结果、影响 西安事变: 时间、人物、目的、结局、历史意义 卢沟桥事变: 时间、 爱国将领、 影响 南京大屠杀:八一三事变、战时陪都、南京 沦陷时间、概况
16课 血肉筑长城
学习目标
1.讲述中国军队平型关大捷,血战台儿庄 和 百团大战等史实,理解全民族抗战的重要性, 体会中华儿女万众一心、浴血奋战、不怕牺 牲的精神。 2.了解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 要内容。 3.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历史意义。
自主学习 主动探究
1.平型关大捷:背景 时间 经过 意义 2. 台儿庄战役:时间 指挥者 经过 意义
3. 百团大战:背景(敌后战场) 目的 总指挥 规模 目标 战果(表格) 意义 1.背景 时间 地点和主要讨论的问题 2.成果(政治路线) 意义
三次战役
血 肉 筑 中共七大 长 城
抗战胜利
1.胜利的原因
3、百团大战
背景 目的
日本对八路军和新四军开辟的敌后 战场实行“囚笼”和“三光政策”
粉碎敌人的“囚笼” 1940年8月
时间
指挥者
彭德怀
破坏敌人的交通线和据点
规 模 八路军投入一百多个团
目标和 战绩 意义
P81表格 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
最大规模战役
三、中共七大
背景: 抗战胜利前夕
时间
地点
1945年 4月 延安
1.平型关大捷:背景 时间 经过 意义 2. 台儿庄战役:时间 指挥者 经过 意义
3. 百团大战:背景(敌后战场) 目的 总指挥 规模 目标 战果(表格) 意义 1.背景 时间 地点和主要讨论的问题 2.成果(政治路线) 1.胜利的原因 意义
三次大战
血 肉 筑 中共七大 长 城
抗战胜利
2.日本投降时间和标志 3.探究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P84材料一
2.日本投降时间和标志 3.探究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P84材料一
1、平型关大捷
背景卢沟桥事变后日军进入山西
时间
1937年9月
经过部队 八路军115师
战果 歼敌一千多 缴获大批军用物资
意义
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
2、台儿庄战役
时间 指挥者 经过
1938年春 李宗仁
战果 歼敌1万多人
意义
抗战以来的最重大胜利
2、胜利后走什么道路
内容: 1、如何夺取最后胜利
成果:
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 意义: 为( )和( )
准备了条件
四、抗日战争的胜利
1. 原因?
1)国共两党合作,建立起了抗日 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பைடு நூலகம்。 (根本原因)
2)中国军民的浴血奋战和巨大牺牲
年9月2日,日本向盟国投降签字
3)美苏对日作战的有力配合。 2.抗日战争胜利的时间及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