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医药的优势与特色 朱昌龄
中医药学的特色和优势
中医药学的特色和优势中医药学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特色和优势。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中医药学的特色1.整体观念:中医药学的治疗理念是整体观念,即人体不可分割,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相互联系。
他所提倡的是保持身体的平衡,防范疾病的发生,并且在治疗疾病时要考虑人体的整体因素。
2.辨证施治:中医药学创始人张仲景提倡“辨证论治”,他认为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都有其具体的病理机制和特定治疗方法。
中医通过分析身体的状况来确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3.中药调理:中医治疗主要使用中草药调理,这种方法长期以来一直被广泛应用于中国以及亚洲国家。
中药成分多样,且摄取渠道自然,全中药调理的治疗范围广泛,从方剂调理到单味药材治疗都有其独特效果。
二、中医药学的优势1.疗效显著:中医药学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显著的疗效,据统计,许多临床领域的中医药,如中药针刺、推拿等治疗,已被证实是疗效显著且相对适宜的治疗方法。
2.辨证施治:从本质上来说,中医辨证施治的方法是在从身体病因和病态的切入点上修改治疗方法来治疗疾病。
这种方法比传统医学症状集中检查更符合实际临床需求。
3.促进自我调节:中医药学主张从日常生活中调理身体、预防疾病,即从生活方式、饮食、规律方面调整身体平衡。
这样可以促进身体自我调节,提高身体免疫力和自愈力。
4.比药效更安全:中国传统中药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安全性高。
中药成分大多源于自然资源且经过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积累、对照试验等证实中药和方剂适宜剂量和频次可以人体适应性。
5.丰富的资源:中国之所以被誉为世界上最丰富的药学资源库之一,主要是指中药学的资源。
中药草药数量众多,种类繁多,药效多样。
近年来,国内外许多科学家已经开始研究中药及中药的作用机理。
— 1 —综上,中医药学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特色和优势。
在与传统西药等现代医学领域相结合和互动的过程中,中医药学的重要性和影响力也越来越显著。
— 2 —。
中医药学的特色和优势有哪些
中医药学的特色和优势有哪些中医药属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其起源于古代研究人体健康、生命、疾病、诊疗的科学。
具有特殊的理论体系、科学的思维方法以及丰富的临床经验,融合了不同的科学知识。
1、中医药学的特色和优势其作为一门医学科学,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时间,形成了自身特色,主要涉及到追求平衡的防治原则、辩证论治、多元化的给药途径、人性化的治疗方法、使用药物主要为天然所得。
且有以下较多的优势:第一、人本理念。
中医药学会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健康、生命和疾病,是帮助患者治疗疾病的学科。
其核心是尊重所有患者,围绕患者的情况进行治疗,爱惜患者的生命,体现出了以人为本的原则。
第二、整体观念。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包含不同的层次结构,机体中的所有部分、脏腑不可缺失,功能方面相互作用和协调,同样在病理方面互相影响。
由于人们生活在社会及自然环境中,因此,其会影响人们的病理变化以及生理功能。
人类在对环境进行改造及适应中维持生命活动。
在讨论重大医学问题时,除了要结合患者自身情况之外,还要注重环境对人的影响。
在疾病防治中,需要医生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储备,遵循自然法则,有针对性地为患者提供治疗,同时应该重视调整患者由于环境因素引发的问题,从而加强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
第三、方法灵活。
辨证论治是疾病认识及处理中均需要遵循的原则,本质是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诊治和治疗。
在中医药学中,不同的人患有同一种疾病,不同的疾病有一样的证候,一种疾病的证候可能并非是单一的,一种证候会出现在不同的疾病中。
这就要求在为患者提供治疗时,应该结合患者的证候,确定治疗方法,如果疾病证候一样,则采取相同的治疗方法;如果所患疾病一样,证候不同,应该分别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可见,这种治疗方法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应用范围较广,结合患者病变本质,差异化的进行治疗。
第四、手段特殊。
防治疾病的手段较多,比如点穴、药熏、推拿、中药、药浴、针刺、拔罐、艾灸、刮痧等。
中医药在医院管理与运营中的特色与优势
中医药在医院管理与运营中的特色与优势随着中医药的发展和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中医药的特色与优势,尤其是在医院管理与运营方面。
中医药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其特色和优势在现代医院的管理和运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中医药在医院管理与运营中的特色与优势,并说明其对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增强患者满意度的重要意义。
一、中医药的特色中医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具有以下特色:1. 全面观察:中医药重视全面观察患者的身体状况,包括面色、舌苔、脉搏等多个方面的信息,以达到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和体质。
2. 辩证施治:中医药注重辩证施治,通过辨证论治的方法,针对每个患者的病情和体质给予个性化的治疗。
3. 以人为本:中医药注重个体差异和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强调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和关怀,关注患者的身心健康。
二、中医药在医院管理中的特色与优势1. 疾病预防和保健:中医药强调以预防为主,通过中医药的调理和辨证施治,能够帮助人们增强体质,从而降低疾病的发生率。
在医院管理中,中医药的特色在于鼓励患者进行保健养生,注重身体的整体平衡。
2. 个体化治疗:中医药强调个体差异和病因的多样性,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个性化地制定治疗方案。
这种个体化的治疗方式,能够更精确地把握每个患者的需求,并提供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
3. 综合治疗:中医药注重病因的综合分析和综合治疗,强调多种疗法的结合应用,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在医院管理中,引入中医药可与现代医学结合,采取综合治疗的方式,提供更全面的医疗服务。
4. 强调整体观念:中医药将人视为一个整体,把身体、心理、社会等多个因素纳入综合考量。
在医院管理中,中医药强调综合思考和多学科合作,有助于形成多元化的管理模式,在解决患者问题时提供更全面的解决方案。
三、中医药在医院运营中的特色与优势1. 提高医院竞争力:中医药在医院运营中能够提供特色化的医疗服务,吸引更多的患者。
例如,建立中医药特色门诊和疗养机构,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和养生服务,增加医院的竞争力和知名度。
中医药学之特色优势和可重复性
发展战略论坛
中医药学之特色优势和可重复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中医医院 王济授
广东省珠海市人民医院 王旭生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中医医院 王绵年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康宁诊所 王康生
中医药学博大精深。目前很多种西医药无法 根治的顽疾,如闭塞性脉管炎、肝硬化、红斑狼 疮、再障、哮喘等,用中医药治疗常可收到意想不 到之奇效。
·146·
发展战略论坛
期,果获大效,治愈率相当高。但超越太阳证之 后,即身上见痧疹,则应配合其他方剂治疗。
数十年来,我们从临床上选择某些西医药无 法根治之顽疾,进行集思广益、琢磨推敲。尽量搜 索前人之经验教训,研究其成败之原因,同时搜 索民间隐藏之绝技,进行研究筛选,慎重试用于 临床,我们把每个处方中的各种药味,自己先行 品尝,确保其无毒副作用之后,再慎重试用于患 者,奋斗了几十年,终于取得了点滴经验。
一、中医药关于“天人合一观”和“整体观”的 提出比巴甫洛夫的“机体整体性和机体与内外环 境统一性”的问世,要早近1700年。
中医药学最伟大的创举莫过于对生命体的 认识的科学性。中医药学秉承中华传统文化之哲 理,吸纳儒、道、释各家学说之精华,近取诸身,远 取诸物,创造性地认为“天地人是一个和谐的统 一体,人生活在大自然中与自然界的一切事物息 息相关”,人体和一切生命体都受时序、季节、气 候、环境等的影响;又认为人体本身亦是一个“和 谐的整体”。中医药学这种对入体和自然界的正 确认识有别于西方的机械唯物论者,认为人体是 很多独立的细胞的联合体。
第二届中国中医药发展大会 因赋禀素亏、体质孱弱而诱发哮喘。研究之初,我 们把患者分成若干类型,制定若干个治疗方案, 独方独药亲自品尝体验,确定其无毒副作用之 后,再慎重于临床上分组对证施治,周密观察,最 后从临床上确定了~个特效的治疗方案。该方案 曾于1995年与浙江省杭州市医学情报研究所合 作,由杭州市卫生局以杭卫科《95》34号文件,下 达为科研项目。自1995年4月至1996年7月于 浙江省桐卢县中医院采用随机单盲法完成本课 题研究工作。1997年通过专家鉴定,证实根治率 达70%,受到专家一致好评。
毕节市中药产业发展优势、现状及对策
毕节市中药产业发展优势、现状及对策唐映军;张翔宇;周训明;罗昌琪【摘要】为了进一步促进毕节市中药产业的发展,通过分析毕节市中药产业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针对当前毕节市中药产业发展过程中自然灾害发生频繁、市场风险大、中药材种植标准化程度低、规模小、中药科技落后,中药工业及中药商业基础差等问题,提出加大宣传、优化布局、注重品牌培育、强化科技支撑等对策措施.%In order to further promote develop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Bijie,the resource superiority,location advantage and policy advantage of Biji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dustry were analyzed,and the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increasing the propaganda,optimizing the layout,payin attention to the brand cultivation,strengthening scientific support) were proposed in allusion to the questions of frequent natural calamities,market risk,low standardization degree on planting in the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mall planting scale,backward Chinese medici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weak TCM industry and business foundation.【期刊名称】《贵州农业科学》【年(卷),期】2013(041)003【总页数】4页(P210-213)【关键词】中药产业;优势;现状;发展措施【作者】唐映军;张翔宇;周训明;罗昌琪【作者单位】毕节市中药产业发展办公室,贵州毕节551700;毕节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贵州毕节551700;毕节市中药产业发展办公室,贵州毕节551700;毕节市科技局,贵州毕节551700;毕节市科技局,贵州毕节5517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毕节位于贵州省西北部,是国务院批准建立的进行综合改革的地区,全市土地面积26 846km2,境内海拔高度457~2 900m,相对高差2 433m,地势西高东低,山势陡峻,河谷深切,高原丘陵、田坝、河谷交错出现。
中医药工作特色与亮点
中医药工作特色与亮点中医药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理论体系。
在当今社会,中医药工作在继承和发扬传统医学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和拓展,展现了诸多特色和亮点。
一、传统医学的继承和发扬中医药工作始终将传统医学的继承和发扬放在首位。
通过整理、研究古典医籍,总结和提炼古代医学家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继承和发扬了传统医学的精髓。
同时,结合现代医学技术和方法,不断完善和发展传统医学理论和实践,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现代人类健康事业。
二、中药研发与创新中药研发与创新是中医药工作的重要方向之一。
中医药工作者通过对中药的有效成分、药理作用、毒副作用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开发出了许多具有创新性和疗效的新药。
例如,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传统中药进行深加工和提炼,开发出新型的中药制剂和保健品,为临床治疗和预防疾病提供了更多选择。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是中医药工作的又一重要特色。
中医药工作者将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全新的诊疗模式。
这种模式充分考虑了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注重整体观念和个体化治疗,提高了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例如,在肿瘤治疗中,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显著降低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四、健康养生与康复中医药工作在健康养生与康复方面也具有显著特色。
中医药工作者结合传统医学理论和现代健康理念,提出了一系列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的养生方法。
例如,通过饮食调理、运动锻炼、针灸推拿等方法,达到调节身体机能、预防疾病的目的。
此外,中医药工作还开展了一系列康复治疗项目,如中药浴、中药熏蒸等,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康复选择。
五、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医药工作在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果。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文化的传播,中医药学逐渐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关注和认可。
中医药工作通过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开展跨国合作研究、举办国际培训班等方式,加强了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
这不仅促进了中医药学的国际化发展,也为世界各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做出了贡献。
发挥中医药优势,提供更多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发挥中医药优势,提供更多更优质的医疗服务作者:潘锋来源:《中国当代医药》2018年第09期中医药有五千多年的发展历史,是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河南羚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熊维政主任药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有了更高的健康需求,2017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为中医药事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我们应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常见病、疑难病预防保健和治疗方面的独特优势,为患者提供更多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并强调要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全科医生队伍建设。
但熊维政代表认为,与中央要求相比,目前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之间的矛盾仍旧突出,急需构建优质高效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全面小康提供坚强保障。
熊维政代表通过对革命老区河南新县的调研发现,我国基层医疗服务工作还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一是贫困地区专业人才匮乏。
同发达地区相比,贫困地区医疗卫生从业人员收入偏低,极大地影响了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2017年新县仅招回7个本科生。
全县16所乡镇卫生院中,6所卫生院的执业医师为1人以下,5所卫生院的执业护士为1人以下,2所乡镇卫生院的执业护士甚至为零。
村医老龄化严重,295名在岗乡村医生中,55岁以上的55人,占比达18.6%,30岁以下的则无一人,且每年都有乡村医生转行或外出务工。
二是医疗设备不足。
乡村卫生院业务用房陈旧,医疗设备老化,缺少彩超、DR等必需新设备。
三是服务能力较为欠缺。
新县大多数乡镇卫生院基本科室设置不健全,仅有内科门诊,全年住院总计不满1500人,无法为下转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基本医疗服务。
村卫生室由于村医素质偏低,也难以为群众提供基本的诊治服务,导致群众往往患感冒等小病都需要转到乡卫生院或县医院诊治,一些普通病甚至直接转往武汉、郑州等大中城市医院。
四是运转经费压力较大。
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
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一、中医药的背景和历史中医药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部分,起源于远古时期。
它是以阴阳五行、气血津液等理论为基础,通过中草药、针灸、推拿等手段维护人体健康的一种独特的医学体系。
中医药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二、中医药的特点和优势1. 循证治疗中医药很注重患者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不同的病情和身体状态进行个性化治疗。
中医药强调“辨证施治”,即根据患者不同的证候(包括脉象、舌苔、面色等)进行针对性治疗。
2. 综合调理中医药注重整体观念,认为人体各个器官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因此,在治疗某一具体疾病时,也会考虑到其他器官和系统是否存在问题,并进行综合调理。
3. 以预防为主中医药强调“治未病”,即在人体还未出现明显症状前,通过调整饮食、生活方式等方面来预防疾病的发生。
这与西方医学的“治病”思路有所不同。
4. 个性化治疗中医药注重患者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不同的病情和身体状态进行个性化治疗。
中医药强调“辨证施治”,即根据患者不同的证候(包括脉象、舌苔、面色等)进行针对性治疗。
5. 多种手段结合中医药采用多种手段进行治疗,如针灸、推拿、中草药等。
这些手段可以互相补充,起到协同作用。
6. 无毒副作用中草药是中医药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由于其天然来源和温和的特点,与西方化学合成药物相比,中草药具有较少的毒副作用。
三、中医药在临床应用中的优势1. 治愈率高在某些慢性疾病方面,中医药的治愈率要高于西方医学。
例如,对于慢性肾炎、慢性胃炎等疾病,中医药的治愈率要明显高于西方医学。
2. 有效调节免疫系统中医药可以有效调节人体免疫系统,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这对于预防和治疗某些免疫系统相关的疾病非常有帮助。
3. 对慢性病有较好的缓解作用中医药在缓解慢性疾病方面表现出色。
例如,对于类风湿关节炎、脑血管意外等慢性疾病,中医药可以起到缓解作用。
4. 对某些特殊人群更加适用例如孕妇、老年人、儿童等人群,在某些情况下使用中医药更加适合。
中医药在慢性病管理中的作用
中医药在慢性病管理中的作用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使得慢性病管理成为一个严峻的挑战。
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和心脏病等,往往需要长期的治疗和管理,给患者和医疗系统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然而,传统的中医药在慢性病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中医药在慢性病管理中的作用,并阐述其优势与挑战。
一、中医药治疗慢性病的优势1. 个体化治疗:中医药注重疾病的个体化治疗,将每位患者视为一个独立的整体,综合考虑患者的体质、病情和环境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这种个体化的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
2. 综合治疗:中医药注重治疗的综合性和多元化。
不仅仅依靠药物治疗,还包括针灸、推拿、中药汤剂等多种治疗手段的综合应用。
这种综合治疗能够从多个方面降低疾病的发展和转归风险。
3. 治本与治标:中医药强调治本,致力于找出病因和机制,通过调整机体的整体平衡和功能来治疗疾病。
与此同时,中医药也注重治标,通过缓解症状和改善生活质量来提高患者的健康状况。
二、中医药在糖尿病管理中的作用1. 药物治疗:中医药中有很多经过临床验证的中草药可以降低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并具有辅助药物治疗的效果。
例如,苦瓜、黄连等中药可以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和利用,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起到积极的作用。
2. 饮食疗法:中医药强调饮食与生活方式的调节,通过合理的膳食结构和饮食宜忌的指导,可以帮助患者控制血糖、减少胰岛素使用量。
例如,根据中医的分类方法,糖尿病患者可以选择适宜的食物和烹饪方式,如低糖、低脂和富含纤维的食物。
3. 针灸疗法:针灸是中医药中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通过在特定的穴位上施加刺激,调整机体的功能和代谢,从而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症状和病情。
针灸可以帮助患者调节血糖、减轻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症。
三、中医药在高血压管理中的作用1. 中药治疗:中医药中有很多可以降低血压和调节循环系统的中草药。
这些中药可以通过扩张血管、降低血液黏稠度、调节自律神经等方式来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
【推荐】我国中医药优势特色
【推荐】我国中医药优势特色我国中医药优势特色中医药是我国医学科学的特色,也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并且对世界的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要进一步发挥中医药的有是特色,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
一、中医药药的特色和优势我国传统医药之所以历经数千年而不衰,至今在医疗保健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在世界传统医药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是由自身理论的科学性和优势所决定的。
随着疾病谱的变化,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和健康观念的转变,中医药学的优势越来越显现出来,其科学性和先进性越来越被学术界、产业界所重视。
进一步认识这些特色和优势,并在实践中加以发挥极为重要。
1、中医药对生命活动的认识,提供了人类认识和把握人体复杂体系的有效途径。
中医药学整体观念认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是机体在内外环境的作用下,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而维持的一种动态的相对平衡过程。
而健康则是人体阴阳维持相对平衡的状态,即“阴平阳秘”。
平衡失调,就会导致器质性和功能性的疾病状态。
中医学不是机械地孤立地看待人患的“病”,而是把“病人”看作是一个整体,把”病”作为人体在一定内外因素作用下,在一定时间的失衡状态。
治疗上,既要怯邪、又要扶正,强调机体正气的作用,通过调整机体功能状态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这一健康观念目前已被人们普遍接受。
2、中医药学研究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认知方法及其个体化诊疗体系,反映了整体医学的特征。
中医学认为,人和自然是“天人合一”的关系,人体本身是形神统一的整体:人体的功能状态是肌体对内外环境作用的综合反应,掌握人体的功能状态就可以有效地掌握人体生命活动的变化规律。
因此,中医通过“望闻问切”以外测内归纳为证侯,作为临床诊疗的依据,构成中医药因人、因事、因地的个体化诊疗体系。
这是中医药的一大特点和优势,符合现代临床医学发展的趋势。
3、中医药丰富的治疗手段和灵活的方法,符合人体生理病理多样性的特点。
影响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关键问题
医院影响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关键问题调研分析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在维护人类健康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影响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关键问题调研分析显示,尽管中医药在治疗某些疾病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在影响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和提高中药临床疗效推广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
以下是对影响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关键问题的调研分析:一、关键问题1.中医药新质生产力的理论意涵与现实困境:中医药现代化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但面临着理论创新与实际应用之间的差距。
2.中医药特色优势的认知与实践:中医药的特色优势在于其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但在现代医学体系中,这些优势的发挥受到限制。
3.中医临床疗效的评价与提升:尽管中医药临床疗效显著,但高质量证据的缺乏限制了推广。
4.中医药发展的内在因素:包括创新理论共识度、防治疾病效果、中医师资传承文化氛围等方面的不足。
5.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进展与挑战:中医药现代化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面临如质量标准、药效评价方法不统一等问题。
6.医院中医药临床带教学研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情况:医院中医药实训带教旨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储备,但实施过程中仍面临师资队伍建设、临床教学质量评价等挑战。
7.医院提出重点学科建设规划纲要,但在政策落实过程中缺乏配套、可操作性、有力度的具体措施,部分科室由于中医药工作职责岗位不明确,政策下行贯彻中未能落实到位,政府财政支持缺位等因素影响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发挥。
二、改进措施与建议1.加强中医药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创新:推动中医药与现代科技的结合,加快中医药理论的创新和突破。
2.深化中医药特色优势的认知与实践: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中医药从业者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能力。
3.完善中医临床疗效的评价体系:采用循证医学方法,提高中医药临床研究的质量和水平。
4.解决中医药发展的内在因素:凝聚共识,提升中医药临床治疗效果,营造中医药文化与科学人文融合的氛围。
中医药的特色优势
中医药的特色优势中医医院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是中医医院的立院之本,发展之魂。
中医药特色优势,是针对中医学和其他医学的比较而言的,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界定。
在现阶段,中医药的特色优势主要是其超前的对人体和生命的认识,用整体观和系统论来指导临床个体化的实践。
而中医医院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关键是在医疗服务过程中,要用中医的思维诊治疾病,用多样化的中医干预手段,结合现代科学技术,调整人的整体功能状态。
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内涵对于什么是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长期以来许多专家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
大家普遍认为,中医药的特色主要体现为中医学具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双重属性,既有医学性质,又有哲学性质,在长期实践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强调整体观、辨证论治和多样化的干预手段。
而中医药的优势主要是中医的“简、便、验、廉”,也就是应用简便、疗效确切、费用低廉。
纵观中医学的发展历史和中医医院的发展历程,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医药在上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基本上沿着宫廷医学和民间医学两条路发展。
虽然历史上也有一些宫廷的太医院、为官员服务的地方医疗机构以及一些官办的具有福利性的惠民医疗机构,但服务的提供者主要以个体的、分散的方式进行。
直到民国时期,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和西方科学文化的传入,传统的中医药服务方式受到严峻挑战,除了中医原有的个人行医方式之外,开始出现专门的中医医院。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重视支持下,从中医联合诊所起步,中医医院逐步发展壮大,至2022年底,全国共有中医类医院3115所,成为中医药服务提供的主体。
昭苏县中医医院于1987年9月由原洪纳海乡卫生院直接挂牌成立,建院初期,员工不足20人,基本没有诊疗设备,没有开展住院部,只有一排十几间的土木结构的房屋,提供简单的门诊服务。
由于医院起步晚,基础薄弱,历史积累较少,通过20年的发展历程,发挥中医的建院特色,才是医院在今后工作中立足市场竞争的关键。
为进一步推进医院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管理进程,提升专业技术水平,塑造窗口形象,增强服务功能,2022年3月,医院正式启动了二级医院创建工作,通过一年多来思想准备、组织准备、人员培训、物资准备、整改提高,整理医院2022年—2022年以来包括管理水平、业务技术、医疗服务质量、教学科研、精神文明建设及后勤保障、医院设备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材料、档案。
中医药在治疗慢性疾病方面有何独特优势
中医药在治疗慢性疾病方面有何独特优势嘿,咱们来聊聊中医药在治疗慢性疾病方面那独特的优势!先跟您讲讲我身边的一件真事儿。
我有个邻居大叔,多年来一直被糖尿病折磨着。
这病啊,就像个甩不掉的小恶魔,天天得注意饮食,还得按时打胰岛素,把大叔折腾得够呛。
后来,大叔经人介绍去看了一位有名的中医。
中医大夫先是仔细地给他把了脉,又问了好多生活习惯方面的问题,然后给他开了中药方子,还叮嘱他一些饮食和运动的注意事项。
您还别说,这大叔喝了一段时间的中药,再加上按照中医的建议调整生活方式,身体状况还真有了改善。
以前他老是觉得没力气,现在精神头都好多了。
这就让我想到了中医药在治疗慢性疾病方面的独特之处。
首先呢,中医药讲究的是整体观念。
它可不单单盯着您生病的那个部位,而是把您整个人都看作一个整体。
就像一台精密的机器,一个零件出了问题,不能只修那个零件,得看看是不是整个系统的运行哪儿不协调了。
比如说,一个人得了高血压,中医可能会考虑他的肝肾功能、气血运行,甚至是情绪状态,从多个方面来综合调理,让身体重新达到一种平衡的状态。
中医药治疗慢性病还有一个厉害的地方,那就是个性化治疗。
每个人的体质、病情都不一样,中医开的方子也因人而异。
同样是慢性胃病,一个瘦弱的人和一个肥胖的人,用的药可能就大不相同。
中医会通过望闻问切,仔细辨别您的身体状况,开出最适合您的药方。
这就好比量体裁衣,每个人都能穿上最合身的“健康衣裳”。
而且啊,中药大多是天然的草药,副作用相对比较小。
不像有些西药,吃了可能会对肝肾造成负担。
比如说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中医可能会用到一些像川贝、枇杷叶这样的中药,它们既能止咳平喘,又比较温和,不会给身体带来太大的刺激。
另外,中医药还有很多独特的治疗方法,像针灸、推拿、艾灸等等。
我就见过一个患有关节炎的阿姨,疼得走路都困难。
后来她去做了几次针灸,症状明显减轻了。
针灸通过刺激穴位,调节经络气血的运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推拿也是一样,通过按摩放松肌肉,改善血液循环,对一些慢性的肌肉劳损效果特别好。
中医治疗的优势和特色共34页word资料
中医治疗优势和特色肺病一、中医治疗优势和特色----------冬夏并治冬夏并治是中国传统医学中一种有特色的治疗方法,即在夏季三伏天将中药贴敷穴位的一种外治法。
我院自2019年来,突破传统医学方法开展“冬夏并治”穴位敷贴疗法近10余年,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充分发挥中医药“验、简、便、廉”特色优势,大力推广应用了中医药适宜技术。
1、适应范围: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久咳、反复感冒、慢性阻塞性肺病等。
2、2、药物制备:白芥子、甘遂、细辛、延胡索按一定比例共研末,过100目筛,用生姜汁,每次约贴8-10小时。
甘油按一定比例调成糊状,做成小药丸,每小药丸约1.5克。
3、治疗方法:选取大椎、肺俞、心俞、膏盲俞共七个穴位进行治疗,将药丸用5*5cm的医用胶布分别固定于腧穴敷贴,夏季于初夏开始敷贴,每隔10天一次,每次约贴8小时:冬季于冬至开始敷贴,每隔10天一次。
一年为一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4、注意事项:不论在夏季或秋季,敷贴时间必须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以局部皮肤有烧灼感为宜。
若起泡,可用龙胆紫外搽,如水泡较大,先用无菌针刺破。
二、中医治疗优势和特色----------热敏灸疗法1、适应范围:哮病慢性迁延期及缓解期、肺胀缓解期、慢性咳嗽患者。
2、热敏腧穴的选定:用艾条在患者的特定体表部位(风门、肺腧、至阳、次髎等区域)选用6-7个穴位,应用回旋法、雀啄法、温和灸法等手法进行探查,当患者出现透热、或扩热、或传热、或酸胀等灸感反应时,此特定体表部位即为热敏穴。
可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所有的热敏穴被探探出。
3、治疗方法:寒证者选用1号艾条;实证者选用2号艾条;淤证为主者选用3号艾条;虚证突出者选用4号艾条。
根据热敏穴出现热敏化的不同,按下述步骤分别依序进行回旋法、雀啄法、温和灸法四步法施灸操作;先行回旋灸3分钟温热局部气血,继以雀啄法2分钟加强敏化,循经往返灸2分钟激发经气,在施以温和灸发动感传、开通经络。
【推荐】我国中医药优势特色
【推荐】我国中医药优势特色我国中医药优势特色中医药是我国医学科学的特色,也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并且对世界的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要进一步发挥中医药的有是特色,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
一、中医药药的特色和优势我国传统医药之所以历经数千年而不衰,至今在医疗保健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在世界传统医药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是由自身理论的科学性和优势所决定的。
随着疾病谱的变化,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和健康观念的转变,中医药学的优势越来越显现出来,其科学性和先进性越来越被学术界、产业界所重视。
进一步认识这些特色和优势,并在实践中加以发挥极为重要。
1、中医药对生命活动的认识,提供了人类认识和把握人体复杂体系的有效途径。
中医药学整体观念认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是机体在内外环境的作用下,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而维持的一种动态的相对平衡过程。
而健康则是人体阴阳维持相对平衡的状态,即“阴平阳秘”。
平衡失调,就会导致器质性和功能性的疾病状态。
中医学不是机械地孤立地看待人患的“病”,而是把“病人”看作是一个整体,把”病”作为人体在一定内外因素作用下,在一定时间的失衡状态。
治疗上,既要怯邪、又要扶正,强调机体正气的作用,通过调整机体功能状态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这一健康观念目前已被人们普遍接受。
2、中医药学研究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认知方法及其个体化诊疗体系,反映了整体医学的特征。
中医学认为,人和自然是“天人合一”的关系,人体本身是形神统一的整体:人体的功能状态是肌体对内外环境作用的综合反应,掌握人体的功能状态就可以有效地掌握人体生命活动的变化规律。
因此,中医通过“望闻问切”以外测内归纳为证侯,作为临床诊疗的依据,构成中医药因人、因事、因地的个体化诊疗体系。
这是中医药的一大特点和优势,符合现代临床医学发展的趋势。
3、中医药丰富的治疗手段和灵活的方法,符合人体生理病理多样性的特点。
专家认为:保持特色发挥优势是中医药工作的核心
专家认为:保持特色发挥优势是中医药工作的核心
佚名
【期刊名称】《中成药》
【年(卷),期】2007(29)3
【总页数】1页(P408-408)
【关键词】中医药工作;专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事业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
【相关文献】
1.保持特色发挥优势促进中医药事业全面协调发展 [J], 佘靖
2.发挥优势保持特色进一步加强研究生培养工作 [J],
3.保持特色发挥优势促进中医药事业全面协调发展为人民健康服务——在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工作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 [J], 佘靖
4.保持特色发挥优势推进中医药现代化 [J], 杨连生
5.发挥优势保持特色创新理念谱写高等农业教育研究会工作新篇章——在全国高等农业教育研究会理事会换届大会、2012年学术年会暨《高等农业教育》编委会议闭幕式上的讲话 [J], 迟维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因不明的疑难杂病:
顽固性头痛
失眠健忘 呃逆
偏头痛 肿瘤及术后 不明原因头痛
耳鸣耳聋 放化疗后
皮肤病:
湿疮 荨麻疹 黄褐斑 银屑病 过敏性皮炎 神经性皮炎
肾病风湿病:
肾炎
肾病综合征 出血热 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 痛风病 糖尿病肾病 肾功能不全 腰椎间盘突出症
精神类疾病:
“健康”与“疾病”是人类生命活动的 总体表现和重要特征,是人体生命过 程中矛盾运动的两个方面,如何把握 健康、如何控制疾病,目前有两种主 要的医学体系。
对抗医学——以疾病为中心的防病抗病体系
结构(组织、细胞、分子、蛋白质) 信息 能量 物质 分析 分离 鉴别
运动
自然界 生物 强化因素 生活方式 行为 心理
中医与西医的区别
中医强调的是整体观, 西医强调的是微观; 中医是一种文化, 西医是一种技术; 中医是治疗患病的人, 西医是治疗人患的病。
中医的精神实质
▲身心统一的生命整体观; ▲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统一 和谐的天人合一论; ▲注重望闻问切四诊合参; ▲强调辨证论治、三因治宜。
中医治疗特色
中药
推拿
说明
所述内容系个人观点,是本人从事中医学临
床教学、管理工作三十余年的心得与感悟。 与其探讨,旨在提高医务人员对中医药的信 念,推动我院及我市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目前医学的现状
二十一世纪,医学正经历着重大的变革。 现代医学“已经进入一个以个体化医疗为特 征的新时期”,这是生命科学和医学工程技 术进步的必然。这种变革来自以下两个方面。
头秘
病毒感染性疾病:
感冒
上呼吸道感染 病毒性肝炎 非典 艾滋病
妇科疾病:
痛经
月经不调 带下病 不孕症 习惯性流产 妊娠反应 乳腺增生症 妇科良性肿瘤
慢性病及老年性疾病:
慢阻肺
冠心病 中 风 糖尿病 高血压病 代谢综合症 肝硬化腹水 溃疡病
整 体 论
天人合一 形神统一 整体运动 个体化
人体运动在时间上所呈现的过程与规律
这种整体医学正是2500年前中华民族传统医学经典书 籍《黄帝内经》:“上工治未病”的现代全球版! “治未病”正是健康的科学。“天人合一”理论也正 是强调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融合!“望、闻、问、 切”四诊合参的手段、“辩证论治”、“三因制宜” 精神实质达到了“简、便、廉、验”防治效果。
敷贴
刮痧 埋线
针灸 艾灸 熏蒸 拔罐 针刀
中医防治疾病的原则
未病先防 已病防变
既病早治 瘥后防复
八类疾病中医疗效更好
病 功 能 性 毒 慢 性 病 及 老 年 疾 病 原 因 不 明 的 疑 难 杂 病 肾 皮 肤 病 风 湿 病 精 神 类 疾 病
妇
感 科 染 疾
疾
病
性
病 疾 病
病
功能性疾病:
形体结构 病因 病 病理 病机 能理机能
还 原 论
共同规律 同质群体 重复性 统计概率
能量产生 传输 靶点 通路 功能
整体医学——以人为中心的健康保障体系
人体运动在空间所呈现的性状与态势 观察、类推、求道 运动状态 精 气 人 神 运动方式
物质、能量、信息运动
天、地(自然界) 社会 家庭 文化 哲学 信仰
二是以征服心脑血管、癌症等非传染 性慢病为目标的第二次卫生革命受阻, 启发了人们对现代医学模式即生物-心 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反思。
以心脏病、癌症、脑血管病为例: 心脏病 癌症 生活方式及行为 54% 37% 生物学因素 25% 29% 环境因素 90% 24% 数据表明,对于健康及寿命: 生活方式和行为 60% 起主导作用 环境因素 17% 次之 遗传因素 15% 医疗服务条件 8%
《黄帝内经· 四气调神大论篇》曰: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 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 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 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 之始终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 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道者,圣 人行之,愚人佩之。从阴阳则生,逆之 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是故圣人 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 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而成而 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 亦晚乎!
一是医疗费用恶性膨胀,引发全球医疗危 机,迫使人们对医学的目的、医学的核心 价值进行深刻反思! WHO组织了GOM(医学目的)国际研究 小组,结论: 目前医学的发展是在全世界制造供不起的 不公正的医学; 现在许多国家的医学模式已经走到了可供 性的边缘。
以全球经济最发达、科技最选进、人均卫生投入最高的美国为 例: 1950-1976年:人均医疗费用上升302.6%, 而平均寿命并无明 显提高; 1980-1990年:医疗费用从GDP1.2%上升至于11.5% ; 1992-2002年;医疗费用番了一番; 2006年,医疗费用已占GDP16.8%; 2012年,医疗费用又番了一番; 2010年美国GDP为14.6万亿美元; 医疗费用占18%,人均8000美元; 2010年中国GDP为 6万亿美元; 医疗费用占5.2%,人均1400元。
按这一趋势到2028年美国医保体 系将无钱可用。 导致这场迫在眉睫的危机的根源 是医学的目的出了问题。错误的医学 目的,必然导致医学知识和技术的误 用;当考虑到医疗服务可以获得巨大 利润时,尤其为此!
如何解决这场全球性的医疗危机?WHO国际研 究小组(GOM)总报告,必须对医学的目的作 根本性的调整: ①把医学发展的战略优先从“以治愈疾病为目 的高技术追求”转向“预防疾病和损伤、维护 和促进健康”上来; ②只有以“预防疾病、促进健康”为首要目的 的医学,才是供得起、可持续的医学,才有可 能是“公平的”、“公正的”医学。
脑血管病 50% 21% 22%
显然: 非传染性慢病的有效控制,要求医学模式的 根本变革,即生物、医学转向生理、心理、 社会、环境四者结合的新医学模式,也叫人 的医学。 《巴黎宣言》—21世纪的挑战和希望: 好的医生应该是使人不生病,而不是能把病 治好的医生; 医学不仅是关于疾病的科学,更应该是关于 健康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