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开课优质课教学设计.doc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长方体的表面积》教案.doc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长方体的表面积》教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4b47a0e99b6648d7c0c74620.png)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长方体的表面积》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与折叠的情景,经历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过程,能够准确的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2、能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具有初步的立体空间想象能力。
3、使学生感受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重点难点:能够准确的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教学方法: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
教学准备:长方体纸盒教学过l 三、课堂小结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提问学生回答)板书设计:长方体的表面积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高×宽)×2正方体的表面积=边长×边长×6篇二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理解长方体的表面积的意义,由此建立表面积的概念。
2、能根据现实情景和信息,通过动手操作、小组合作、观察思考等方法,去探求长方体的计算方法,初步培养学生的探求意识和探求能力。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并在探究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数学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长方体的表面积的意义,建立表面积的概念。
教学难点:掌握长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流程: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1、复习长方体的特征。
师: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已经认识了长方体,知道它们是由6个长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
那么它们都有哪些特征?生: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2、师:同学们说得真好,都已经掌握了长方体的特征。
那么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长方体,一起来探究一下长方体的面。
二、实践操作、探究新知1、教学长方体表面积的概念。
师:现在老师手中有一个长方体纸盒,昨天同学们回家也都做了一个,刚才我们说长方体有6个面,他们分别是,(边说边指),那么如果我们沿着长方体的某些棱剪开,再展开,会是什么形状呢?接下来学生动手剪(强调要求)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展开后,你发现了什么?生:我发现原来的立体图形变成了平面图形。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DOC范文整理】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DOC范文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b7241633a417866fb84a8e4a.png)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一、教材依据: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长方体中的长方体的表面积二、设计思路:新课程标准提倡“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学习。
注重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等手段,在小组合作中,认识长方体的基本特征,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材分析:本节教学内容是学生在前面已经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和顶点特征,以及展开与折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通过本节课学习可以巩固学生对前两节课内容的理解,同时为后面学习长方体的体积奠定了基础,可以更好的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学情分析:由于是小学五年级学生,虽然在前面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了解了面和棱的特征,学习了展开与折叠,但学生的空间观念还不强。
特别是对立体图形表面积的认识,还有一定的困难,还需借助于直观的立体图形,通过动手操作来观察发现规律。
三、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含义,在理解的基础掌握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推理能力。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通过自主探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建立表面积的概念和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五、教学难点:找出长方体的长、宽、高和每一个面的长和宽之间的关系。
六、教学准备教具:长方体纸盒、长方体纸盒展开图,。
学具:长方体纸盒、剪刀.七、教学过程一>、游戏激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来玩个“猜谜语”游戏,猜对的同学可以获得奖品,请听题:紫色树,紫色花,紫色花开结紫瓜,紫瓜柄上长小刺,紫瓜里面装芝麻。
红公鸡,绿尾巴,脑袋埋在地底下。
大家的表现真出色,我还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个大礼物,想将它送给这节课发言积极的同学,可是这个盒子不漂亮。
现在我要用彩纸包装一下。
你知道我用了多大的彩纸吗?解决这个问题,也就是要求长方体的什么?看看长方体有几个面?是那几个面?重新摆放长方体,它的前面在哪里?在长方体的这几个面中,那些面的大小是相等的?这几个面的面积大小也就叫做什么?板书课题【设计意图: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 长方体的表面积》名师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 长方体的表面积》名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60db7b85a8102d276a22ff3.png)
第3节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目标知识技能在操作、观察活动中,探索并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及其计算方法,并能准确计算。
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结合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与折叠的情境,经历探究求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过程。
情感态度结合具体情境,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丰富对现实空间的认识,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重点难点重点:能理解并正确地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
难点:能正确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
教具学具教具:课件学具:长方体纸盒、剪刀、彩纸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出问题师:同学们,昨天我们结识的朋友——长方体,今天又来光顾我们的课堂了。
你们看,它来了。
(课件显示长方体,“同学们,你们能帮我做一件漂亮的外衣吗?”)设计意图: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兴趣,同时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师:同学们能帮助长方体实现它的愿望吗?师: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长方体和彩纸,给长方体做一件精美的外套,看看哪一组的同学在用料最少的情况下做得又快又好。
师:(包装结束后)请同学们把穿好外衣的长方体托在手上,向大家展示一下。
大家看一看,同学们给长方体设计的外衣漂亮吗?二、引导探索,初步感知1.长方体表面积的意义。
师: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刚才对长方体的哪个部分进行了包装?师:长方体的6个面即为长方体的表面积,那么什么是长方体的表面积呢?教师板书:长方体的表面积。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对表面积有所体验,再引入表面积的概念,就水到渠成了。
2.探求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师:根据刚才包装长方体的方法,你怎样求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通过观察,发现长方体上、下两个面的长和宽分别是长方体的长和宽,长方体左、右面的长和宽分别是长方体的宽和高,长方体前、后面的长和宽分别是长方体的长和高,所以求上、下面的面积是用长×宽,求左、右面的面积用宽×高,求前、后面的面积用长×高。
师:那么长方体每个面的面积怎样求呢?教师板书:S表=S上+S下+S左+S右+S前+S后,并用课件演示。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的表面积》备课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的表面积》备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19ef357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88.png)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的表面积》备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小学数学课程中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掌握计算长方体表面积的方法。
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体的特征、长方体的体积计算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长方体的特征,掌握计算长方体表面积的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对长方体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计算表面积时,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此外,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动手操作能力也有所不同,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长方体的表面积的概念,掌握计算长方体表面积的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方法,学生能够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克服困难,自主学习,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对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计算长方体表面积的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长方体表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动手操作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和分析长方体的特征,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长方体模型、卡片、投影仪等。
2.学具准备:学生分组准备长方体模型、计算器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一个生活情境,如制作一个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盒,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包装盒的表面积。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长方体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长方体的特征,引导学生理解长方体表面积的概念。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的表面积》教案.doc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的表面积》教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1b90439cdd3383c4ba4cd220.png)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的表面积》教案教学目标1、与技能了解并熟记长方体表面积的概念长方体的面数,熟练计算长方形面积。
2、知识与方法掌握计算长方体表面积的几种不同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提高空间构想思维以及解决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知识回顾1、方体有哪些特点:8个顶点,6个面,12条棱。
2、长为3、宽为4的长方形,它的面积是12。
3、长为10、宽为8的长方形,它的面积是80。
4、边长为5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25。
二、新课引入1、计算这是一个长方体的展开图,填写下列表格。
前、后两面的面积和70左、右两面的面积和42上、下两面的面积和30长方体的表面积1422、你能想出别的方法计算上述展开图的面积吗?3、一个边长为5的正方体,它的表面积如何计算?(正方体六个面的面积都相等)4、总结归纳(1)长方体六个面的面积之和叫做它的表面积。
(2)长方体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
5、练习在下面的长方体展开图上,先把相对的面涂上相同的颜色,再标出每个面的长和宽。
(单位:cm)说一说,如何得到这个长方体的面积。
(×+×+×)×=cm2解:15121531232522三、例与练例一:做一个长54cm、宽50cm、高95cm的洗衣机包装箱,需要多大面积的硬纸板?(×+×+×)×=cm2解:545054955095212580答:洗衣机包装箱需要12580 cm2的硬纸板。
例二:求下列图形的表面积。
(单位:cm)108841042304(×+×+×)×=cm 2886384××=cm 2例三:制作一个棱长为35cm 的正方体无盖玻璃鱼缸,至少需要多大面积的玻璃? 解:353556125××= cm 2答:鱼缸至少需要6125 cm 2的玻璃练习:淘气的房间长3.5m 、宽3m 、高3m 。
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
![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1ab4b27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70.png)
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操作、观察活动中,探索并理解长方体的表面积及其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数学思考:丰富对现实空间的认识,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解决问题:运用长方体的相关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情感与态度: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悟数学的魅力。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建立表面积的概念以及理解并掌握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难点:根据给出的长方体的长、宽、高,想象出每个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
教学方法: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
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学具:长方体纸盒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切入主题要做出一个图中这样的盒子至少要裁多大的纸板呢?导入新课:这就要用到一个新的数学知识,长方体的表面积。
学生观看并思考,然后发表自己的想法:必须先知道盒子有多大。
必须先算出盒子每个面有多大。
……二、动手操作,建立表象1、探究:什么是长方体的表面积?学生回答:分别求出每个面的面积,再加起来。
就是长方体的表面积。
长方体六个面的面积总和叫做长方体的表面积。
2、探讨:如何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师提问,一个知道长、宽、高的长方体纸盒,如何才能求出它的表面积?学生观察展开图,在展开后的图形中,分别用“上”、“下”、“前”、“后”、“左”、“右”标明,并适时启发提问:你发现展开后的图形,在长方体中哪些面的面积相等?每个面的长和宽与长方体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学生可以小组讨论交流,然后汇报出结果。
教师提问学生如何求长方体的表面积。
(三)自主探究,深化主题1、演示并讲解长方体拆成平面展开图,引导学生建立表面积的表象。
再现情境图,提出尝试问题:你能否算出做上面的纸盒至少需要用多少纸板吗?使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探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变“教数学”为“用数学”,同时,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
2、出示讨论提纲:你是怎样算的,正确计算长方体表面积的关键是什么?(小组合作交流)小组合作交流,能让学生更清楚地明确自己的思想,并有机会分享他人的想法。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2c4f744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65.png)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的一章内容。
本章主要让学生理解长方体的表面积的概念,掌握计算长方体表面积的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本章内容包括长方体的特征、表面积的计算公式以及应用。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体的特征和相关几何知识,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但学生在计算表面积时可能会遇到困难,对于表面积公式的理解和应用可能还不够熟练。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长方体表面积的概念,掌握计算长方体表面积的方法。
2.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计算长方体表面积的方法。
2.难点:理解表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学习法和案例教学法。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交流,案例教学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长方体的模型或图片。
2.准备表面积计算的练习题。
3.准备黑板和粉笔。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长方体的模型或图片,引导学生回顾长方体的特征。
然后提出问题:“大家能想到长方体的表面积是什么意思吗?它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联系呢?”让学生思考长方体表面积的概念和实际意义。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或演示,介绍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理解表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让学生观察和思考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举例说明长方体表面积的应用,如计算物体的表面积等。
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可以提供一定的指导,但主要让学生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
完成后,教师选取一些学生的答案进行讲解和解析。
巩固(10分钟)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长方体表面积的知识进行计算和解决。
例如,计算一个长方体物体的表面积,或者计算组合图形的表面积等。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表面积》教案设计有板书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表面积》教案设计有板书](https://img.taocdn.com/s3/m/dd890bfe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21.png)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表面积》教案设计有板书教案设计设计说明本节课本着“让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贯穿课堂的始终”的原则,让学生充分自主学习,通过研究、讨论、操作,从而得出结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爱好,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1.为学生自主学习制造条件。
在教学设计中,进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个问题的解决是学生认识上的一个跨过,只有留给学生充分的时刻,学生才能有所发觉、有所制造。
因此在把长方体的展开图展现在学生面前时,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摸索时刻,如此才能促进学生的思维进展,让学生的思维在摸索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完善。
2.以动手操作促进学生的思维进展。
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的运算方法时,先让学生动手展开长方体,展现出6个面。
通过对比长方体与其展开图,深刻地体会长方体各个面的面积之和确实是它的表面积,把握长方体6个面之间的关系,抓住推导长方体的表面积的运算方法的关键,然后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探究长方体的表面积的运算方法。
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不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有助于学生形成探究性的学习适应,培养创新意识。
课前预备教师预备PPT课件、长方体纸盒学生预备长方体纸盒、剪刀教学过程⊙创设情境,激趣引入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手工课上,同学们要做一个长方体包装盒,老师提出了制作要求:长是7厘米,宽是5厘米,高是3厘米。
做一个如此的长方体包装盒至少要用多少纸板呢?(学生交流)2.这确实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新知识——长方体的表面积。
设计意图:在新课的开始,制造一个动手操作的活动,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又能引出新知,为新课的学习作铺垫。
⊙启发引导,探究新知1.建立长方体与其展开图之间的对应关系。
(1)课件出示长方体纸盒(6个面差不多上长方形),提出探究问题。
①把那个长方体纸盒展开后,在展开图上你能找到长方体纸盒的各个面吗?②你能依照长方体的长、宽、高确定展开后每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吗?(2)组织学生四人一组,展开长方体纸盒并做好标注。
北师大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
![北师大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faa0f1d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13.png)
北师大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6—17页。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是在学生认识并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的。
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学习这部分内容,可以加深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的理解,解决一些有关的实际问题。
同时,还可以使学生对自己周围的空间和空间中的物体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是进一步学习其他立体几何图形的基础。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掌握了平面图形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初步认识了一些简单的立体图形,认识了长方体的特征。
本节课在这些知识的基础上学习长方体的表面积,它是研究其它立体图形的基础。
学生由认识平面图形到认识立体图形,是空间观念的一次飞跃,探究表面积的知识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为此本节课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帮助学生克服认识上的难点,同时鼓励学生观察思考、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设计思想】1、创设教学情境,生动呈现教学素材。
“教学是艺术”,通过创设解决纸板厂问题的生活情境,将整个课堂串联在一起,为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2、回归生活,拓展应用。
设计的所有问题就贴近生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中处处有生活,生活也离不开数学。
【教学目标】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探索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掌握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
3、丰富对现实空间的认识,发展观念空间,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
【教学难点】能灵活运用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资源与工具】教学课件,粉笔盒纸板。
【教学内容】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同学们,粉笔是陪伴老师教学的好帮手,你们知道粉笔盒是什么形状的?(板书:长方体)那你知道制作这样一个粉笔盒需要多少纸板吗?这个纸板的大小就是计算长方体的什么?(板书:表面积)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长方体的表面积!2、什么是长方体的表面积?老师这里有一个长方体,别急,我剪开看一看,长方体6个面的面积之和就是长方体的表面积。
北师大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的表面积》优秀教案
![北师大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的表面积》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e17f704b84ae45c3b358c6e.png)
北师大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的表面积》教案地进行计算,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在探索学习中建立初步地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共同研究问题的习惯。
4、通过亲身探索的实践活动,去获得积极的成功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长方体表面积计算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教学难点:根据长方体长、宽、高,确定每个面的长、宽是多少。
教具学具:剪刀、长方体盒子、尺、硬纸板、火柴盒。
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件礼物,想把它送给这节课最爱动脑筋、最爱发言的同学,老师觉得这礼物盒不够精美,你们能不能给老师出出主意?(让学生说,当学生说到给礼物盒子包上包装纸时,教师说你的想法和我一样。
)【评析:捕捉生活中常见问题,将学生自然地带入求知地情境之中,为探索新知做好铺垫,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自主探究1、实践感知谁知道“表面”是什么意思?谁愿意摸一摸长方体的表面,能不能说一说什么是长方体的表面?【评析:通过摸一摸,使学生在观察中充分感知,在动手中展开思维,在操作中尝试发现,从而理解表面积的意义。
】2、点明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长方体的表面积”,板书课题:长方体的表面积3、分组操作,探索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
同学们,长方体的表面积该怎样计算?大家可以利用桌面上的长方体、剪刀,开动脑筋想一想,看看能不能通过剪一剪、摆一摆,得出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
学生分小组合作操作,探索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
【评析:表面积的计算公式让学生自主探索,借助小组合作学习共同研究,能让每个学生亲身经历探索表面积计算公式的全过程。
】三、合作交流各小组学生交流并汇报结果。
(学生到实物投影仪上演示并汇报探索思维过程。
)汇报1:我们小组把长方体纸盒6个面剪开,并把相对的面摆放在一起组成三大部分。
出: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2+宽×高×2+长×高×2汇报2:把长方体纸盒剪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9acc3cbb8f67c1cfad6b86e.png)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已经认识了长方体,知道它是由6个面围成的立体图形。
那么它有哪些特征呢?教师出示长方体,学生边看边思考。
生: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相对的面是长方形并且大小相等(当宽和高相等的情况下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棱长度相等,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师:同学们认真观察就会发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许多长方体、比如说粉笔盒、药盒、牙膏盒等。
工人师傅在制作这些纸盒时是怎么计算至少要用多少纸板呢?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索长方体的奥秘。
(板书:长方体的表面积)二、实践操作、探究新知1、什么是表面积?师:现在老师手中有一个长方体纸盒,昨天同学们回家也都做了一个,刚才我们说长方体有6个面,他们分别是,(边说边指),那么如果我们沿着长方体的某些棱剪开,再展开,会是什么形状呢?我们先观察再思考,如果我们要得到图中的展开图应该怎么剪呢?生:应该沿着长方体的长和高剪开。
师:那你们用你们手中的长方体试一试。
(强调剪开的要求:纸盒粘贴处多余的部分要剪掉)生:互相交流、动手操作。
(教师剪一剪,实物展开后贴在黑板上)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展开后你发现了什么?生:我发现原来的立体图形变成了平面图形。
生:我发现长方体展开后还是由6个长方形组成的。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课件演示。
(实物展开后贴在黑板上)师:(指着黑板上的展开图)长方体有6个面,我们把长方体6个面的面积之和,叫做它的表面积。
(板书:长方体6个面的面积之和,叫做它的表面积。
)师:同学们,你们现在还能在展开图中找到刚才指出的前、后、左、右、上、下6个面吗?生:能。
师:那么请你们在自己的长方体展开图中标出这六个面,接下来老师还要请几个同学来黑板上指一指长方体的6个面展开后会在展开图的哪个位置。
师:观察长方体展开图,回答下面的问题:(1)我们知道长方体有6个面,哪些面的面积是相等的?生:前后面,左右面,上下面是相等的。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导学案)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811ec13c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33.png)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课时主题 长方体的表面积课型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1.课时学习目标(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探究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应用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空间观念。
2.课时评价任务(1)学生通过“思考长方体包装盒需要多少纸板”探索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检验学习目标1的达成情况。
(2)学生通过类比、迁移,探究正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检验学习目标1的达成情况。
(3)学生通过练一练,检验目标1、2的达成情况。
3.课时学习内容分析“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在长方体、正方体展开图的基础上进行的,是长方体的重要基础知识之一,在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教科书呈现了学生在手工课上制作一个长方体包装盒的示意图,引出所要解决问题的问题情境,设计了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提出“长方体的表面积”的概念;第二个问题是讨论如何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第三个问题是讨论如何计算正方体的表面积。
4. 课时学生实际水平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理解长方体、正方体展开与折叠之间的关系。
对于生活中常常出现的包装盒,包礼物等情境,学生容易理解,最少的包装纸大小即长方体正方体各个面积的和。
但在长方体展开图中涉及具体数据,部分前一课基础不扎实的学生易出错,而且在实际问题的应用中,容易忽略一些细节(如:鱼缸表面积等)。
5.学习过程设计学生活动教师活动环节一:自主探索(指向目标1)学生活动11、我会画包装盒的展开图(记得标上数据哦!)2、展开这个包装盒我知道了,要求至少用多少纸板, 也就是求( ),也就是长方体的( )。
3、怎样计算这个长方体包装盒的表面积?想一想,填一填。
我还有别的方法:( ) 前、后两面的面积和左、右两面的面积和上、下两面的面积和 长方体的表面积 教师活动11、创设“包装盒”情景,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表面积》数学教案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表面积》数学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aec665f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16.png)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表面积》數學教案設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和掌握长方体的表面积的概念,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和计算,解决有关长方体表面积的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和操作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抽象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长方体的表面积的概念,能够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长方体表面积的含义,能正确找出长方体每个面的长和宽,灵活应用公式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教师提问:“我们已经学过哪些立体图形?”引导学生回忆立方体、长方体等立体图形。
然后出示一个长方体模型,让学生观察其特征,引入新课。
二、新课讲解1. 引入长方体表面积概念教师讲解:“长方体的每一个面都是一个长方形,所有面的面积之和就是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
”2. 探究长方体表面积的求法教师提出问题:“如何求出长方体的表面积呢?”鼓励学生尝试用画图、剪切等方式进行探究。
3. 学习长方体表面积公式在学生探究的基础上,教师介绍长方体表面积的公式,并解释每个字母代表的意义。
三、课堂练习设计一些关于长方体表面积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检验他们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四、课堂小结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长方体表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五、课后作业布置一些关于长方体表面积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家中进行巩固。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了解他们是否真正理解和掌握了长方体的表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表面积word教案之一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表面积word教案之一](https://img.taocdn.com/s3/m/20b6b6046f1aff00bfd51e86.png)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教案长方体的表面积5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结合具体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与折叠的情景,经历探讨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进程,能够准确的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能力目标:能够熟悉长方体和正方体,具有初步的立体空间想象能力。
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育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能够准确的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教学方式:师生一路归纳和推理。
教学预备:长方体纸盒教学进程:一、温习导入:教师让学生拿出长方体的盒子并沿着棱剪开,把长方体展开成6个面并观察这6个面有什么特点?学生举手回答问题。
(长方体的表面积由6个面来组成,每组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二、教学新课:教师出示例题,一个明白长、宽、高的长方体纸盒,如何才能求出它的表面积?学生利用手中的长方体纸盒为参照,探讨如何才能求出长方体的表面积。
学生同组之间彼此讨论,教师巡视指导每一个小组的讨论活动。
教师提问学生如何求长方体的表面积。
学生回答:(别离求出每一个面的面积,再加起来。
就是长方体的表面积。
)教师让学生把长方体的纸盒展开,看一看长、宽、高有什么关系?组成长方体表面积的6个面,等于(长×宽+长×高+高×宽)×2=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师让学生自己求出长7厘米、宽5厘米、高3厘米的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学生列式:(7×5+7×3+5×3)×2教师让学生试探正方体的表面积如何求?学生同桌之间进行交流,教师提问学生。
(正方体的表面积=边长×边长×6)三、课堂小结:同窗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提问学生回答)板书设计:长方体的表面积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高×宽)×2正方体的表面积=边长×边长×6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1](https://img.taocdn.com/s3/m/1b869e213186bceb18e8bb3f.png)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
前、后面的长是(),宽是
(),面积
()。
长方体的表面积=()2、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单位:厘米)
4 8
4 6
4 6
3、生活中的数学。
一个无盖的玻璃鱼缸的形状是长方体,长5分米,宽4分米,高3分米,制作这个鱼缸至少需要多大面积的玻璃?
4、生活中有些物体不一定要计算六个面的面积之和。
出示生活中的一些图片,制作这些物体要求几个面的面积?(出示包装盒图片、长方体通风管、无盖水槽、墨水盒图片)
你还能举出生活中的例子吗?
【设计意图:通过基本练习、分层练习、拓展运用,让学生巩固新知,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
在练习中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时,真切地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是有“用”的。
】
四>、课堂总结,归纳提升。
这节课学到了什么?学会了哪些知识?你会解决哪些生活中实际问题? 这节课中谁的表现最出色?
【设计意图:这样既能梳理所学知识,又可以培养他们的反思意识。
让学生在自我评价中成长,学会互相学习。
并鼓励肯定同学们的出色表现。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方体的表面积
教学目标:
1、在操作、观察活动中,探索并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及其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丰富对现实空间的认识,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结合具体情境,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在操作、观察活动中,探索并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及其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探索并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及其计算方法。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探索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及其计算方法。
1、长方体的表面积及其计算方法。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16页的长方体纸盒和它的展开图,完成下面两项活动。
(1)长方体的6个面分别对应于展开图的哪个部分?分别将它们涂上相应的颜色。
(2)展开图的各条边与长方体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在展开图的方框中填上适当的数。
(3)估一估,做这样的一个纸盒至少需要用多少纸板?再算一算。
学生交流,小结长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对于学生出现的不同的方法,教师都给予肯定,关键是让学生说清解题的基本思路,然后引导学生比较各种方法之间的联系。
)
提示:在计算实物的表面积时,要根据实际选用不同的方法灵活计算。
(要弄清物体的表面积是指哪些面的面积之和。
)
2、正方体的表面积及其计算方法。
学生尝试探讨:教科书第16页“试一试”。
学生交流,小结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二、课堂练习
1、教科书第17页“练一练”第1、3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2、教科书第17页“练一练”第2题。
先让学生结合实际想一想,一个电视机布罩要做几个面,哪个面是不需要做的,再让学生尝试计算。
3、教科书第17页“练一练”第4题。
先让学生独立尝试计算再交流。
4、教科书第17页“练一练”第5题。
如果学生列综合算式有困难,允许分步计算。
5、教科书第17页“练一练”第6题。
让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