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论小论文
合作型博弈论作文
合作型博弈论作文篇一《合作的力量:操场上的博弈在生活中,合作型博弈是很常见的事儿,就像我们在操场上玩拔河一样。
那是学校组织的拔河比赛,每班出一支队伍。
我们班这群五大三粗的家伙摩拳擦掌地就上去了。
拔河一开始,我原以为只要力气大就能赢。
可是这事儿没那么简单。
对面那班也是有不少壮劳力。
我们拔得那叫一个费劲。
刚开始,大家就闷头自己使力,没有配合。
绳子在中间就像一根喝醉了的蛇,扭来扭去,一会儿往我们这边挪一点,一会儿又往对面晃晃。
每个人都涨红了脸,汗水像雨滴似的往下掉,但绳子就是不愿意过中线。
这时候,班长发话了:“咱们这样不行啊,听我口令一起用力。
我喊一的时候大家一起往后倒,喊二的时候就稳住脚继续拉。
”大家听了班长的话。
班长喊一的时候,我们齐刷刷地往后倒,身子使劲往后仰,脚死命地蹬着地。
喊二的时候都努力保持姿势用力拉。
这时候我感觉到绳子就像有了方向似的,一点点向我们这边移动。
原来分散的力量通过合作凝聚成一股强大的劲。
一开始那种各自为政,乱使力的“博弈”真的不行。
再看对面,他们还在各自拉扯,不成个体系。
我们这边越拉越顺,最后把绳子一下子拉过来了不少,赢得了比赛。
这件事让我明白,合作型博弈不是单个人力量的相加,而是合理的组织与配合。
如果大家在拔河过程中还是像一开始那样自顾自,没有合作的思想,那再大的力气可能都无法取得胜利。
就像在很多情况下,不合理合作时,每一方的行动带来的结果往往只是个体的挣扎,而通过合作达成的结果就不一样了,那是大家共同的胜利果实。
像我们拔河这样开始杂乱无章到后面有序合作的过程,就是典型的合作型博弈在现实中的体现啊。
篇二《合作做菜:厨房中的博弈胜负》说起合作型博弈,我最近就经历了一次特别有意思的事儿,那就是和朋友一起做菜。
朋友说要做一顿大餐让我见识见识他的厨艺,我嘴一欠说我也能帮不少忙,结果就被拉进了厨房这个“战场”。
一共要做三道菜,西红柿炒鸡蛋、可乐鸡翅和清炒西兰花。
刚开始我俩盯着那堆食材就有点蒙,谁也不知道先干啥好。
博弈论论文
博弈论论文引言博弈论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分支,研究决策制定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冲突。
它的应用领域包括经济学、管理科学、政治学等。
在本论文中,我们将探讨博弈论的基本概念,讨论不完全信息情况下的博弈模型,并分析几种常见的博弈解决概念。
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博弈博弈是指一组参与者在给定的规则下进行决策,并从中获得一定的收益或效益。
参与者之间的决策互相影响,并且他们的决策往往是非合作的。
策略策略是指参与者选择的行动方案。
他们根据自己对其他参与者行为的预期和自身的目标选择策略。
支配策略对于一个参与者而言,支配策略是指无论其他参与者采取何种策略,该参与者的一个策略总是获得更高的收益。
在博弈论中,支配策略是非常重要的概念。
纯策略和混合策略纯策略是指参与者选择一个明确的行动方案,而混合策略是指参与者以一定的概率分布来选择行动方案。
不完全信息博弈模型基本的博弈模型假设参与者对其他参与者的策略和效用函数有完全的信息。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博弈情况下,参与者并不完全了解其他参与者的信息。
不完全信息博弈模型引入了信息不对称的概念。
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指的是在博弈中,一个参与者对其他参与者的信息有限或不完全。
这会导致参与者的决策受到信息的限制,进而影响博弈的结果。
基本模型不完全信息博弈模型可以通过一个双人博弈的例子来说明。
假设有两个参与者A和B,他们面临的博弈情境是投资决策。
参与者A可以选择投资或者不投资,参与者B也可以选择投资或者不投资。
他们各自的收益函数与投资与否有关,但是参与者B的收益函数对于参与者A是不可见的。
不完全信息博弈的解不完全信息博弈的解决方法包括纳什均衡和贝叶斯博弈。
纳什均衡纳什均衡是博弈论中最重要的解概念之一。
在不完全信息博弈中,纳什均衡指的是一组策略,使得任何一个参与者在其他参与者选择策略的情况下都没有改变自己的策略的动机。
贝叶斯博弈贝叶斯博弈是指在不完全信息博弈中,参与者对其他参与者的信息有先验的概率分布,并且随着游戏的进行不断修正对其他参与者信息的估计。
【精品】博弈论论文
【精品】博弈论论文博弈论是学习个体在一种互相利用、竞争或协作形式的游戏中的非均衡状况的一门分支学科。
与其他研究领域一样,博弈论研究者在研究途中也会偶然遇到问题,需要寻求解决方案。
本文通过分析博弈论中的几个基本问题来探究博弈论的本质,并探究其在实践中的作用。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博弈论的基本内容。
博弈论是学习个体在分布式游戏环境中的支配力和最佳策略的一门学科,其目的是为了帮助理解个体在不同状态和条件下会如何作出策略意义上的决策。
此外,通过探究个体之间的博弈关系,研究者也可以探究解决复杂博弈问题时应遵循的原则,从而达到提升博弈效率的目的。
博弈论尝试利用数学和统计模型对不确定的游戏有效的进行定义和分析,困难的在于揭示每个参与游戏的个体如何控制游戏的发展,也反映了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具体分析时,容易碰到当参与者去做决定时,有几种可能存在的多种交互策略,为此,研究者多是采用概率分论的方法去分析。
此方法与经济学的“期望理论”类似,可以找到每一个个体于游戏中可以获得的利益期望,并计算出参与者应当采取的策略,以达到最优利用结果。
博弈论最主要的任务是寻找系统最终状态的最优解,其中包括求解不确定性,复杂性和可能存在的获利竞争等问题。
此外,博弈论也为团队管理及谈判等有关决策过程提供了理论支持,充分发掘了各方利益的差异,同时考虑不同的权衡条件,并把它们结合起来综合应用,有助于更加有效的决策。
综上所述,博弈论在研究决策过程中,可以综合考虑各方当前游戏状态,以及发展过程中不同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以便最终得到最满意的结果,在决策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大学选修课《博弈论》论文
《博弈论》学生结课论文班级:姓名:学号:完成时间:XX大学XX学院用博弈分析生活摘要:在生活中,博弈无处不在。
无论是日常游戏,还是体育竞技,亦或是厂商之间的价格战,国家的贸易战,军备竞赛等,都应用到了博弈论的思想。
例如京东与当当之间的图书价格战,中美贸易战,大学生活中的占座问题,学校是否补课问题,企业的效率工资制度等。
囚徒困境是博弈论中非零和博弈的典型模型,它反映了个人最佳选择并非是集体的最佳选择这一现象。
关键词:囚徒困境,纳什均衡,完全信息静态博弈,非零和博弈,生活应用。
一,理论基础现代博弈论发源于西方的17世纪,1928年,冯.诺依曼证明了博弈论的基本原理,从而宣告了博弈论的正式诞生,到1944年,冯.诺依曼与摩根斯坦共著划时代巨著《博弈论与经济行为》的发表标志着现代博弈论的诞生。
其实在我国古代,“博弈”这个词就早早出现了,比如《史记》中记载的“田忌赛马”就是一个非常经典的博弈问题。
现代博弈论的主要应用领域是经济活动中的经营决策,市场竞争以及政治军事活动中的谈判,联合等。
博弈论所研究的博弈本质上就是(个人,小组,或其他组织的)决策行为,通过最优策略来达到博弈方的得益最优。
其实博弈现象不仅仅存在于经济活动中,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是随处可见的,通过对博弈论的学习,我们能够将博弈思想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从而获得最优策略。
下面我将从囚徒困境出发对生活中的博弈作出分析。
二,囚徒困境模型囚徒困境是博弈论中非零和博弈的典型模型,它反映了个人最佳选择并非是集体的最佳选择这一问题。
囚徒困境源自梅里尔•弗勒德和梅尔文•德雷希尔拟定出的相关困境理论,由艾伯特•塔克以囚徒方式阐述。
囚徒困境的原模型是警察抓住两名合伙犯罪的罪犯,为防止串供而将其分开审问,如果囚徒1和2都选择坦白,那么二者都将获刑5年,如果都不坦白,那么将获刑一年,如果囚徒1坦白,而囚徒2不坦白,那么囚徒1被立即释放,囚徒2获刑8年,如果囚徒1不坦白,囚徒2坦白,那么囚徒1获刑8年,囚徒2立即释放。
博弈论卖水问题小论文
博弈论卖水问题小论文两年前,在江苏南通开了一家小水店,和别人不同的是她所销售的纯净水都是自己店里生产的。
他的纯净水生产车间只有一几平米,和生产纯净水有关的所有工作都在这里进行。
其特点一是现做现售,水的新鲜程度很高;其次,因为是自己生产,省掉了中间环节,所以水价要比其他水店便宜一大截,这也是他水店的主要竞争力。
至于水的卫生,都经过卫生部门的检验非常可靠。
他的水店投资不大,只有两三万元。
钱主要用在购买纯净水制作设备、租赁铺面以及雇佣员工上。
他雇了两名员工,一个负责制水,一个负责送水。
他的生意很好,3个人在生意火的时候,简直忙不过来。
他购买的是一种现代化的小型纯净水生产机器,只需要几千元到万余元,现代化程度很高,生产过程完全由电脑控制,操作上也相当简单。
水源就是普通的家庭用水,经过设备过滤,打开水龙头就是可以销售的纯净水。
水桶的消毒也由电脑控制。
他说,开办这样的水店,最大的风险就在于顾客不认可你的产品,因为人们主观上就会认为,大厂生产的产品较为可靠,而家庭作坊的产品肯定不可靠。
另一方面,人们会想,自来水多少钱一吨?在你的管子里过一遍,就要卖到5、6元一桶,价钱翻上几一倍,心理上不太容易接受。
所以初期打开市场十分困难。
他打开市场的办法,就是请人们免费品尝。
因为成本低,就算免费品尝,也花不了多少钱,但效果却非常好。
另外就是提供免费的附加服务。
现在有饮水机的家庭很多,但却少有人具备清理饮水机的意识,一般水店也不提供这方面的服务,而他则免费提供这项服务,这为她赢得了很多客户的好感。
依靠这两项免费服务,他用一年多的时间打开了市场。
尽管在南通市场上目前有100多个纯净水品牌在竞争,但现在他的自制小水店已经拥有了不少固定用户,每天可以销售几一桶水。
他说,如果打算开一家这样的小水店,如有顾客提出使用自备水桶,或打算使用回收水桶,一定要注意水桶上的商标和标识,要尽量避免使用水桶上有别的纯净水生产厂商商标和标识的水桶,以免引起纠纷。
博弈论论文--非合作博弈论
博弈论论⽂--⾮合作博弈论⾮合作博弈论博弈论也叫对策论,是现代微观经济学的基础领域之⼀,主要研究在彼此互动的情形下个⼈是如何做决策的。
近年来它已经被⼴泛地应⽤于商业、政治、社会学等其他社会科学的分析中。
博弈的分类根据不同的基准也有不同的分类。
⼀般认为,博弈主要可以分为合作博弈和⾮合作博弈。
合作博弈和⾮合作博弈的区别在于相互发⽣作⽤的当事⼈之间有没有⼀个具有约束⼒的协议,如果有,就是合作博弈,如果没有,就是⾮合作博弈。
1950年和1951年纳什的两篇关于⾮合作博弈论的重要论⽂,彻底改变了⼈们对竞争和市场的看法。
他证明了⾮合作博弈及其均衡解,并证明了均衡解的存在性,即著名的纳什均衡。
从⽽揭⽰了博弈均衡与经济均衡的内在联系。
纳什的研究奠定了现代⾮合作博弈论的基⽯,后来的博弈论研究基本上都沿着这条主线展开的。
1944年冯·诺依曼与奥斯卡·摩根斯特恩合著的巨作《博弈论与经济⾏为》出版,标志着现代系统博弈理论的的初步形成。
尽管对具有博弈性质的问题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世纪甚⾄更早。
例如,1838年古诺(Cournot)简单双寡头垄断博弈;1883年伯特兰和1925年艾奇沃奇思研究了两个寡头的产量与价格垄断;2000多年前中国著名军事家孙武的后代孙膑利⽤博弈论⽅法帮助⽥忌赛马取胜等等都属于早期博弈论的萌芽,其特点是零星的,⽚断的研究,带有很⼤的偶然性,很不系统。
冯·诺依曼和摩根斯特恩的《博弈论与经济⾏为》⼀书中提出的标准型、扩展型和合作型博弈模型解的概念和分析⽅法,奠定了这门学科的理论基础。
合作型博弈在20世纪50年代达到了巅峰期。
然⽽,诺依曼的博弈论的局限性也⽇益暴露出来,由于它过于抽象,使应⽤范围受到很⼤限制,在很长时间⾥,⼈们对博弈论的研究知之甚少,只是少数数学家的专利,所以,影响⼒很有限。
正是在这个时候,⾮合作博弈—“纳什均衡”应运⽽⽣了,它标志着博弈论的新时代的开始!纳什不是⼀个按部就班的学⽣,他经常旷课。
生活中的博弈论论文
生活中的博弈论这学期我在人文课的选择上,我选了“生活中的博弈论”这门课。
本来以为会很枯燥乏味,现在课要结束了,回想起来觉得还是挺有趣的。
其中含有很浓的智慧气息,趣味横生。
下面就是我关于这门课的小论文。
我们首先就会问,什么是博弈论?其实就是研究个体如何在错综复杂的相互影响中得出最合理的策略。
生活中每个人,其每一个行为如同在一张看不见的棋盘上布一个子,精明慎重的棋手们相互揣摩、相互牵制,人人争赢,下出诸多精彩纷呈、变化多端的棋局。
博弈论是研究棋手们“出棋”着数中理性化、逻辑化的部分,并将其系统化为一门科学。
事实上,博弈论正是衍生于古老的游戏或曰博弈如象棋、扑克等。
数学家们将具体的问题抽象化,通过建立完备的逻辑框架、体系研究其规律及变化。
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以最简单的二人对弈为例,稍想一下便知此中大有玄妙:若假设双方都精确地记得自己和对手的每一步棋且都是最“理性”的棋手,甲出子的时候,为了赢棋,得仔细考虑乙的想法,而乙出子时也得考虑甲的想法,所以甲还得想到乙在想他的想法,乙当然也知道甲想到了他在想甲的想法…博弈论怎样着手分析解决问题,怎样对作为现实归纳的抽象数学问题求出最优解、从而为在理论上指导实践提供可能性呢?现代博弈理论由匈牙利大数学家冯·诺伊曼于20世纪20年代开始创立,1944年他与经济学家奥斯卡·摩根斯特恩合作出版的巨著《博弈论与经济行为》,标志着现代系统博弈理论的初步形成。
博弈论是指某个个人或是组织,面对一定的环境条件,在一定的规则约束下,依靠所掌握的信息,从各自选择的行为或是策略进行选择并加以实施,并从各自取得相应结果或收益的过程,博弈论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发展已经完善成为一门十分重要的经济学分支学科,不管是在结构分析还是决策预测等方面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对于理性人来说懂得如何博弈就显得越发重要。
下面我说一下我个人的想法。
博弈其实就是一种游戏,是如何做出对自己有利选择的游戏,但又区别于传统的如体育运动、下棋、打牌等游戏,同时又和这些有些有本质的共同特征,如都有一定的规则,都有一个结果,策略至关重要,同时策略和得益有相互依存性,游戏者不同的策略会带来不同的结果。
博弈论3000字论文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博弈论》结课论文论文题目:博弈论与管理学任课教师:学院班级:学号:姓名:博弈论与管理学摘要现代管理的核心职能是激发人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这其中自然包含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博弈。
本文从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出发,结合管理学基本理论,对博弈对管理学的作用做了简要阐述。
关键词博弈;管理;均衡;经济一、博弈论简介(一)博弈的起源和发展博弈论是二人在平等的对局中各自利用对方的策略变换自己的对抗策略,达到取胜的目的博弈论思想古已有之,中国古代的《孙子兵法》等著作就不仅是一部军事著作,而且算是最早的一部博弈论著作。
博弈论最初主要研究象棋、桥牌、赌博中的胜负问题,人们对博弈局势的把握只停留在经验上,没有向理论化发展。
博弈论考虑游戏中的个体的预测行为和实际行为,并研究它们的优化策略。
近代对于博弈论的研究,开始于策梅洛(Zermelo),波莱尔(Borel)及冯•诺依曼(von Neumann)。
1928年,冯•诺依曼证明了博弈论的基本原理,从而宣告了博弈论的正式诞生。
1944年,冯•诺依曼和摩根斯坦共著的划时代巨著《博弈论与经济行为》将二人博弈推广到n人博弈结构并将博弈论系统地应用于经济领域,从而奠定了这一学科的基础和理论体系。
1950~1951年,约翰•福布斯•纳什(John Forbes Nash Jr)利用不动点定理证明了均衡点的存在,为博弈论的一般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纳什的开创性论文《n人博弈的均衡点》(1950),《非合作博弈》(1951)等等,给出了纳什均衡的概念和均衡存在定理。
此外,莱因哈德•泽尔腾、约翰•海萨尼的研究也对博弈论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今天博弈论已发展成一门较完善的学科。
(二)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博弈论又被称为对策论(Game Theory)既是现代数学的一个新分支,也是运筹学的一个重要学科。
博弈论主要研究公式化了的激励结构间的相互作用。
博弈论论文——协作博弈
协商、合作共赢论协商博弈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摘要:在现实生活中,博弈几乎无处不在,博弈的结果也因人而异,对于一些博弈双方存在共同利益的博弈,双方可以通过协商,采取有利于双方的策略,从而最终实现双方利益最大化,也就是通过协作博弈实现了正和博弈。
关键词:博弈论协作博弈合作共赢当代凯恩斯主义的集大成者、经济学的最后一个通才——保罗·萨缪尔森曾说过:“要想在现代社会做一个有文化的人,你必须对博弈论有一个大致了解。
在今天这个尔虞我诈、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要想拥有一个美丽的人生,不付出汗水怎么行?不绞尽脑汁又怎么行!而我们绞尽脑汁思考的过程,其实就是博弈。
”在现实生活中,博弈几乎无处不在,例如:在游戏中,我们必须通过博弈来分出胜负;在购物时,我们不能确切地知道产品质量是否良好,要通过博弈才能作出选择;在恋爱中,我们要想确切地知道恋人爱自己有多深,也得通过博弈;在政治领域、军事领域,博弈都是帮助我们确切地判断对手实力的必需“工具"……由此可见,博弈是如此重要。
博弈有三个关键概念:正和博弈、零和博弈、以及负和博弈,但是对于一些博弈双方存在共同利益,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博弈,双方可以通过协商,采取有利于双方的策略,从而最终实现双方利益最大化,也就是通过协作博弈实现了正和博弈。
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通过协作博弈实现共赢的例子,假设宿舍中有甲、乙两个同学,他们各有两个选择的策略,上网娱乐或者学习。
若两人都学习,甲乙各有7各单位的收益若两人都选择上网娱乐,则甲乙各得到5各单位的收益若其中一人选择上网,另一人选择学习。
则因为相互干扰,学习的获得2各单位的效益,而上网的获得三个单位的效益如图所示:上网学习上网通过划线求解法可以得出,在甲乙两人上网与学习的博弈中没有优势策略,但是存在着最优反应,图表中得出共有四个最有反应。
针对这种没有优势策略的博弈而言,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通过协商解决,因为进行博弈的双方之间有共同的兴趣偏好,存在着共同利益,因此通过甲、乙双方的协商,建立一种合作关系,可以使学习和娱乐的效率大大提高,从而实现双方利益的最大化,即通过协商实现了双方的共赢。
生活中的博弈论
生活中的博弈论博弈论是一门研究决策和策略的学科,它在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生活中无处不博弈,每个人都在不断地做出决策,并与他人进行策略的博弈。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探讨生活中的博弈论,并分析其中的一些常见情景。
1. 协作与竞争生活中的博弈论最常见的情景之一是协作与竞争的问题。
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需要与他人合作或竞争。
这种博弈过程中,每个人都需要权衡自己的利益和他人的利益,做出最佳的决策。
博弈论告诉我们,在协作过程中,我们应该尽力使得双方获得最大的收益。
如果合作是最佳决策,我们需要考虑如何分配任务、合理分工,以实现最高效的协作结果。
然而,在竞争中,每个人都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需要谨慎选择策略,防止被对手击败。
2. 惩罚与奖励博弈论还涉及到惩罚与奖励的问题。
在合作过程中,当一方违约或不履行承诺时,我们需要考虑如何惩罚对方以维护自己的利益。
博弈论告诉我们,惩罚应该是合理、有效的,使得违约者付出代价,从而促使其改正错误。
然而,博弈论也强调奖励的重要性。
奖励可以鼓励他人继续合作,提高合作效率。
通过适当的奖励机制,我们可以激励他人更好地履行合作承诺。
3. 对策与反对策在生活中的许多情景中,我们需要与他人进行对策与反对策。
例如,当我们面临一个困难选择时,我们需要预测他人可能的行动,并制定相应的对策。
博弈论提供了一种分析问题的框架,帮助我们评估不同策略的利弊,并选择最佳的策略来应对。
在这种对策与反对策的过程中,信息的不对称是常见的情况。
一方拥有更多的信息,另一方则需要通过推理和猜测来获取信息。
博弈论告诉我们,我们应该学会合理利用已有信息,并通过观察对方的行为来推测其可能的策略。
4. 均衡与合作生活中的博弈论还关注均衡与合作的问题。
博弈论中的均衡指的是一个策略组合,在该组合下,没有任何一方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策略来获得更多的利益。
在生活中的博弈中,我们也常常面临均衡的情况。
然而,博弈论也强调合作的重要性。
博弈论论文
博弈论论文第一篇:博弈论论文简评罗伯特•奥曼生平及其理论一人物生平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第一人保罗·萨缪尔森曾经说过:“要想在现代社会做个有文化的人,你必须对博弈论有大致的了解。
”从1994年至今,诺贝尔经济学奖先后6次授予博弈论领域的15位学者。
博弈论在经济学上的重要地位可见一斑。
作为“博弈论四君子”之一,罗伯特·奥曼是博弈论发展史上的一个核心人物。
与另外三位博弈论大师相比,奥曼的研究更“博”——从基本概念的确立到理论工具和研究方法的创新,从理论体系的形成到博弈论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奥曼都有重要贡献。
1930年6月,罗伯特•奥曼出生于德国的法兰克福,孩童时期的他一直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
直至1938年的一夜,纳粹借口一位17岁的犹太难民在法国巴黎枪杀了德国大使馆的三等秘书,在全德国开始了对犹太人的疯狂迫害。
在这场迫害的导火索被引燃之前,一对犹太夫妇,带着自己的两个儿子幸运地逃离了德国…而这对犹太人夫妇和他们的孩子就是奥曼一家。
奥曼一家逃到了美国,高中时代的罗伯特•奥曼遇上了一位非常好的数学老师,于是,他选择了数学作为专业。
1952年和1955年,奥曼在麻省理工学院分别获得数学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在这里,他遇到了数学家约翰纳什。
当奥曼在研究生院学习理论数学,并且在写关于“纽结理论”的博士论文的时候,“纽结理论”也是理论数学的一个分支,遇到了约翰·纳什,了解了关于博弈论的一些东西。
但此时的奥曼还没有对博弈论产生兴趣。
50年代初博弈论正处于发展阶段。
而罗伯特•奥曼对此并不感兴趣,他毕业后去了一家运筹咨询机构,研究的任务之一是如何保护城市免遭空中梯队飞机的袭击,这时,著名的贝尔实验室找到了他。
那个时候贝尔实验室正在做一种放在导弹上的导航系统,当时美国正在完善这种导弹。
对于这样一种导航系统,他们要求实验室分析这样一个问题:当一个城市在受到空中飞行梯队攻击的情况下,(梯队中)有一部分飞机是用作诱饵的假目标,而有一部分确实携带核武器。
博弈论课程小论文
博弈论在服务类企业市场营销中的应用近几年,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大力发展服务业成为城市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由于准入门槛较低,服务业又是竞争非常激烈的行业,可以说,任何从事服务业的人既面临机会又面临挑战,这时候,营销策略的好坏往往决定了企业的兴衰成败。
家人从事服务行业的便利条件为我提供了对服务业的感性认识,本文将结合博弈论有关知识,就博弈论在服务企业市场营销中的应用展开粗浅分析。
一、社会营销观念的兴起--生产者、消费者和社会三方博弈以求得利益的均衡。
各种市场营销观念都是随着经济发展和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产生和发展的。
企业的市场营销观念不仅影响本身的利益、也影响到消费者利益和社会利益。
为了兼顾三者的利益,近来兴起了“社会营销观念”。
社会营销观念认为,企业的任务是确定诸目标市场的需要、欲望和利益,并以保护或者提高消费者和社会福利的方式,比竞争者更有效、更有利地向目标市场提供所期待的满足。
当今消费者利益和社会利益正在开始成为许多经营业绩较好的企业决策的两个重要因素。
社会营销观念也要求企业在制订营销政策时能权衡三方面的利益。
企业从只考虑本身利益到考虑消费者利益到考虑整个社会利益营销观念的进步,实际亦是三者利益博弈达到均衡的发展结果。
二、博弈论的基本观点1、博弈论又称为“对策论”,一种使用严谨数学模型来解决现实世界中的利害冲突的理论。
由于冲突、合作、竞争等行为是现实世界中常见的现象,因此很多领域都能应用博弈论,例如军事领域、经济领域、政治外交等。
博弈论的研究开始于本世纪,1944年诺依曼和摩根斯坦合著的《博弈论和经济行为》一书的出版标志着博弈理论的初步形成,随后发展为一门综合学科。
1994年,三位长期致力于博弈论研究实践的学者纳什、海萨尼、塞尔顿共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2005年,奥曼和谢林又以对博弈论应用和集成的巨大贡献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这也使博弈论在经济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权威性的肯定。
2.博弈的基本概念博弈论基本概念可以这样描述G={P,A,S,I,U,B}P:参与者,也称为“博弈方”。
博弈论论文2篇
博弈论论文博弈论是一个研究决策的数学分支,其理论通常应用于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博弈论的基础概念和一些重要应用。
第一篇:博弈论的基础概念博弈论是对决策制定过程中相互关联行动的数学建模和分析。
它研究的是个体或群体在决策环境中的最优策略选择问题。
博弈论的基本元素包括玩家、策略和支付函数。
在博弈论中,玩家是决策的主体,可以是个体或群体。
策略是玩家在不同情境下可选择的行动方式。
而支付函数则表示当玩家采取某个策略时,所获得的利益或得失。
博弈论的基本概念还包括纳什均衡和博弈矩阵。
纳什均衡是指在一个博弈中,每个参与者选择的策略互相决定,不存在更合适的策略选择。
博弈矩阵是用于描述两个玩家在一个博弈中的策略选择和相应的支付。
博弈矩阵可以用于计算纳什均衡和评估不同策略选择的结果。
博弈论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经济学领域,博弈论可以用于分析市场竞争、拍卖、合作与冲突等问题。
政治学中,博弈论可以解释政治决策和选举过程中的行为策略。
社会学中,博弈论可以用于研究群体中的合作和社会规范形成等问题。
综上所述,博弈论是一门研究决策的数学分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分析不同决策情境下的最优策略选择问题。
其基本概念包括玩家、策略和支付函数。
博弈论在经济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第二篇:博弈论的应用案例博弈论作为一种数学工具,可以应用于各种实际问题的分析和决策制定。
本文将介绍几个典型的博弈论应用案例。
首先,我们来看市场竞争问题。
在一个市场上,多家公司同时提供相似的产品或服务。
每个公司的策略选择会影响到其他公司的利益。
通过博弈论分析,可以找到在特定情况下的最优策略选择。
例如,当市场上存在两家公司时,他们可能会借助定价策略来获取更多市场份额。
其次,博弈论可以应用于拍卖。
在一个拍卖过程中,卖家和买家之间存在策略选择和支付函数。
通过分析博弈矩阵,可以确定在不同情境下的纳什均衡,从而确定最佳出价或接受价格。
再次,博弈论可以用于研究合作与冲突问题。
博弈论对青少年的启示作文作文
博弈论对青少年的启示作文作文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听起来有点高大上的词儿——博弈论。
这可不是什么遥不可及的东西,其实对咱们青少年来说,也有不少启发呢!想象一下,考试就像是一场博弈。
你和那些知识点在“斗智斗勇”。
你得盘算着怎么分配时间,先攻克哪些题目能拿到更多的分数。
这就是在做选择,每一个选择都影响着最终的“战局”。
要是一开始就在难题上死磕,可能后面简单的题目都没时间做,分数就惨啦。
所以,要学会权衡利弊,做出最优的决策。
再说说和小伙伴们相处,那也是一场博弈。
比如一起做小组作业,有人想偷懒,有人想努力做到最好。
这时候,你就得琢磨怎么调动大家的积极性,让每个人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要是你只顾自己拼命干,别人可能就会越来越懒,最后累的只有你自己。
但要是你能巧妙地分配任务,让大家都有参与感和成就感,那这个小组就能合作愉快,取得好成绩。
还有玩游戏的时候,博弈论也能派上用场。
就拿下棋来说吧,你不能只看眼前这一步,得想到后面几步甚至十几步。
要预测对手可能的走法,然后想好自己的应对策略。
这锻炼的可不仅是你的脑子,还有你的耐心和全局观。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和竞争,这就像是一场场小小的博弈。
博弈论告诉我们,不能盲目冲动,要冷静思考,分析利弊,找到最好的解决办法。
所以啊,咱们青少年虽然年纪不大,但多了解了解博弈论,能让我们在学习、生活和与人相处中变得更聪明、更有策略,就像拥有了一把神奇的钥匙,能打开更多成功的大门!怎么样,是不是觉得还挺有意思的?那就让我们把博弈论的智慧运用起来,去迎接未来的挑战吧!。
博弈论小论文
博弈论小论文这是自己写的期末小论文,因为是自己写的,即使不好,也觉得有价值,上传百度只是为了让自己的成果有点作用。
从二手市场看商家对于消费者的优势——基于不完全信息博弈摘要:二手市场是一个和新商品市场还是有不同的,即使在二手市场上,部分消费者会成为卖方,然而,消费者对于商家还是不会有任何的优势可言。
在不完全信息博弈下,商家的最优策略就是相信消费者提供的商品是高质量的。
造成消费者在二手市场作为卖方还是有劣势的原因就是二手市场的买方垄断。
[关键词]二手市场不完全信息博弈买方垄断1、基本假设和基础理论我们不区分严格的卖方,也就是说无论是商家还是消费者都可能是卖方,这是因为商家作为商品的一个汇聚地,它能提供更多的二手商品,并且现实生活中,很多消费者为了省事,都是把二手商品直接卖给商家,然后才由商家卖出。
另外,消费者也可能是二手商品的卖方,这就和一个跳蚤市场一样,一部分消费者把新商品买过来,然后在使用过一段时间以后就将其卖给其它个人,不经过商家之手。
我们假设商家对于商品的性能和价格方面的知识是远远多于消费者的。
这一点在现实中很自然地存在。
商品的消费者往往不知道一个商品的实际价格是多少,特别是二手市场上,这种情况就更为严重了。
二手商品对于消费者来说,往往是不需要的商品,对于这种商品,消费者就不是以从这件商品获得最大利润为目的,而是以把这个商品出售为目的,这就造成对于这件商品的真实价格的估计偏低。
但是对于商家来说,因为他知道商品的原始价格,也知道当前这种商品的价格走向,并且对于商家来说,他对于自己经营的商品是很熟悉的①。
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商家的目的就是从商品中获得最大的利润,所以商家对于商品的估计十分精确,至少不会让自己吃亏。
不完全信息博弈有两种,一种是静态博弈,一种是动态博弈。
考虑到二手市场的“售后”往往是很少或者没有的,所以,我们把二手市场的博弈看成是不完①在现实中这一点也不难做到,尽管这个假定有点苛刻全信息的静态博弈。
小学期博弈论论文
经济专题论文班 级:经济六班 姓 名:段鹏志 学 号:2010484409 二○一二年六月装订线河北大学工商学院学习博弈论基础感悟为期六天的经济专题小学期结束了,在这六天里六位老师为我们讲述了与经济相关的许多课外知识,令我受益匪浅,其中最令我感兴趣的就是马文秀教授讲的博弈论基础这堂课。
博弈论很时髦,也有点神秘,谁懂博弈论,或在文章中使用博弈方法,就会使文章显得增色不少。
它来自数学,对数学不太有感觉的人会觉得它很枯燥,而数学意识强的人却觉得它很好玩。
还不够成熟,因为它“重在建设”我国的博弈论运用还很落后,几乎看不到高水平的运用。
纳什凭借他的博弈论研究成果于1994年获得诺贝尔奖,好莱坞也曾将纳什的事迹拍成电影。
通常的学问或理论体系都以“系统内”为研究对象,如果研究多个主体之间的关系,也须纳入一个框架之中。
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整体观”显然,这里有明显的传统科学理性的风味。
博弈论则不同,它直接研究几个在逻辑层次上并列的主体之间的关系。
看似简单的方法,其实开创了一个思路。
它之所以不被广泛应用的一个猜测是:人们目前还不熟悉、不适应这种多维的思维方式。
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在处理全球政治经济外交等各方面事务的过程中,博弈论势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老师以一个十分有趣的故事引出了我们对博弈论的思考。
超级美女的男同学们会这样想:这么漂亮的超级美女,怎么轮得到我来追?肯定有那些比我有钱的阔佬,比如巴菲特,去追求她。
于是长叹一声,转而追求其他女孩去了。
巴菲特在华尔街上巧遇来纽约观光的超级美女之后,也颇为心仪,但是巴菲特转念一想:这么漂亮的超级美女,怎么轮得到我来追?肯定有那些比我有年轻的阔佬,比如比尔•盖茨,去追求她。
于是巴菲特长叹一声,转而与结发老妇相伴去了。
超级美女去微软公司面试,巧遇比尔•盖茨。
面对如此佳人,盖茨也不能正襟危坐,心中一阵激动,但盖茨转念一想:这么漂亮的超级美女,怎么轮得到我来追?肯定有那些比我更强壮的阔佬,比如乔丹,去追求她。
博弈论 小作文
博弈论博弈论是二人在平等的对局中各自利用对方的策略变换自己的对抗策略,达到取胜的目的。
博弈论思想古已有之,我国古代的《孙子兵法》就不仅是一部军事著作,而且算是最早的一部博弈论著作。
博弈论最初主要研究象棋、桥牌、赌博中的胜负问题,人们对博弈局势的把握只停留在经验上,没有向理论化发展。
博弈论考虑游戏中的个体的预测行为和实际行为,并研究它们的优化策略。
近代对于博弈论的研究,开始于策墨洛(Zermelo),波雷尔(Borel)及冯·诺伊曼(von Neumann)。
1928年,冯·诺依曼证明了博弈论的基本原理,从而宣告了博弈论的正式诞生。
1944年,冯·诺依曼和摩根斯坦共著的划时代巨著《博弈论与经济行为》将二人博弈推广到n人博弈结构并将博弈论系统的应用于经济领域,从而奠定了这一学科的基础和理论体系。
1950~1951年,约翰·福布斯·纳什(John Forbes Nash Jr)利用不动点定理证明了均衡点的存在,为博弈论的一般化奠定了坚实的策墨洛(Zermelo)基础。
纳什的开创性论文《n人博弈的均衡点》(1950),《非合作博弈》(1951)等等,给出了纳什均衡的概念和均衡存在定理。
此外,塞尔顿、哈桑尼的研究也对博弈论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今天博弈论已发展成一门较完善的学科。
21世纪,应站在博弈论的前沿。
尽管博弈经济学家很少,但其获诺贝尔奖的比例最高。
最能震动人类情感的是博弈,对未来最有影响力的还是博弈。
博弈论(Game Theory)和决策论(Decision Theory )、运筹学(Operations Research)等一起构成现代企业经济、军事战略等系统管理学的理论基础。
有很多学者和书籍定义过博弈论,这里采用的是比较通行的一种说法。
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候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
博弈论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世纪,甚至更早。
对于博弈论的研究,开始于策墨洛(Zermelo,1913),波雷尔(Borel,1921)及冯·诺伊曼(von Neumann, 1928),后来由冯·诺伊曼和奥斯卡·摩根斯坦(von Neumann and Morgenstern,1944,1947)(《博弈论与经济行为》)首次对其系统化和形式化(参照Myerson, 199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学中的“智猪博弈”(Pigs’payoffs)
———“智猪博弈”模型构建造
关键词: 最佳策略指标改变打破智猪博弈困境搭便车协调博弈企业
战略资源配置
古语有云,世事如棋。
生活中每个人如同棋手,其每一个行为如同在一张看不见的棋盘上布一个子,精明慎重的棋手们相互揣摩、相互牵制,人人争赢,下出诸多精彩纷呈、变化多端的棋局。
博弈论是研究棋手们“出棋” 着数中理性化、逻辑化的部分,并将其系统化为一门科学。
换句话说,就是研究个体如何在错综复杂的相互影响中得出最合理的策略。
事实上,博弈论正是衍生于古老的游戏或曰博弈如象棋、扑克等。
数学家们将具体的问题抽象化,通过建立自完备的逻辑框架、体系研究其规律及变化。
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以最简单的二人对弈为例,稍想一下便知此中大有玄妙:若假设双方都精确地记得自己和对手的每一步棋且都是最“理性” 的棋手,甲出子的时候,为了赢棋,得仔细考虑乙的想法,而乙出子时也得考虑甲的想法,所以甲还得想到乙在想他的想法,乙当然也知道甲想到了他在想甲的想法…
现在以经济学中的一个有趣的例子展开本篇论文. 智猪博弈.它是双方实力不相等情况下的博弈,通过分析可以得出结论,是实力强的一方采取主动策略,实力弱的一方要采取等待的策略.
这个例子讲的是:猪圈里有两头猪,一头大猪,一头小猪。
猪圈的一边有个踏板,每踩一下踏板,在远离踏板的猪圈的另一边的投食口就会落下少量的食物。
如果有一只猪去踩踏板,另一只猪就有机会抢先吃到另一边落下的食物。
当小猪踩动踏板时,大猪会在小猪跑到食槽之前刚好吃光所有的食物;若是大猪踩动了踏板,则还有机会在小猪吃完落下的食物之前跑到食槽,争吃到另一半残羹.那么,两只猪各会采取什么策略?答案是:小猪将选择“搭便车”策略,也就是舒舒服服地等在食槽边;而大猪则为一点残羹不知疲倦地奔忙于踏板和食槽之间。
原因何在?因为,小猪踩踏板将一无所获,不踩踏板反而能吃上食物。
对小猪而言,无论大猪是否踩动踏板,不踩踏板总是好的选择。
反观大猪,已明知小猪是不会去踩动踏板的,自己亲自去踩踏板总比不踩强吧,所以只好亲力亲为了。
“小猪躺着大猪跑”的现象是由于故事中的游戏规则所导致的。
规则的核心指标是:每次落下的事物数量和踏板与投食口之间的距离。
如果改变一下核心指标,猪圈里还会出现同样的“小猪躺着大猪跑”的景象吗?试试看。
改变方案一:减量方案。
投食仅原来的一半分量。
结果是小猪大猪都不去踩踏板了。
小猪去踩,大猪将会把食物吃完;大猪去踩,小猪将也会把食物吃完。
谁去踩踏板,就意味着为对方贡献食物,所以谁也不会有踩踏板的动力了。
如果目的是想让猪们去多踩踏板,这个游戏规则的设计显然是失败的。
改变方案二:增量方案。
投食为原来的一倍分量。
结果是小猪、大猪都会去踩踏板。
谁想吃,谁就会去踩踏板。
反正对方不会一次把食物吃完。
小猪和大猪相当于生活在物质相对丰富的“共产主义”社会,所以竞争意识却不会很强。
对于游戏规则的设计者来说,这个规则的成本相当高(每次提供双份的食物);而且因为竞争不强烈,想让猪们去多踩踏板的效果并不好。
改变方案三:减量加移位方案。
投食仅原来的一半分量,但同时将投食口移到踏板附近。
结果呢,小猪和大猪都在拼命地抢着踩踏板。
等待者不得食,而多劳者多得。
每次的收获刚好消费完。
对于游戏设计者,这是一个最好的方案。
成本不高,但收获最大。
智猪博弈的的内容说明了小猪不需要付出劳作,就可以得到份额较大的收益,而大猪的收益却因小猪减少,这实际上是“搭便车”问题,就是不用付出,尽享其成,社会生活中的例子很多,比如一户人家清扫门前积雪,那么对于行人来说,没有付出清雪劳动,就享受了没有积雪的路面。
原版的“智猪博弈”故事给了竞争中的弱者(小猪)以等待为最佳策略的启发。
但是对于社会而言,因为小猪未能参与竞争,小猪搭便车时的社会资源配置的并不是最佳状态。
为使资源最有效配置,规则的设计者是不愿看见有人搭便车的,政府如此,公司的老板也是如此。
而能否完全杜绝“搭便车”现象,就要看游戏规则的核心指标设置是否合适了。
比如,公司的激励制度设计,奖励力度太大,又是持股,又是期权,公司职员个个都成了百万富翁,成本高不说,员工的积极性并不一定很高。
这相当于“智猪博弈”增量方案所描述的情形。
但是如果奖励力度不大,而且见者有份(不劳动的“小猪”也有),一度十分努力的大猪也不会有动力了----就象“智猪博弈”减量
方案一所描述的情形。
最好的激励机制设计就象改变方案三----减量加移位的办法,奖励并非人人有份,而是直接针对个人(如业务按比例提成),既节约了成本(对公司而言),又消除了“搭便车”现象,能实现有效的激励。
许多人并未读过“智猪博弈”的故事,但是却在自觉地使用小猪的策略。
股市上等待庄家抬轿的散户;等待产业市场中出现具有赢利能力新产品、继而大举仿制牟取暴利的游资;公司里不创造效益但分享成果的人,等等。
因此,对于制订各种经济管理的游戏规则的人,必须深谙“智猪博弈”指标改变的个中道理。
智猪博弈从本质上是一种博弈理论的案例研究,因此它的作用是有限的,毕竟理论不同于现实,并不是所有的理论都能很好的解释现实,并不是所有的理论都有非常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看具体情况。
打破困境.
在新经济时代,传统的“智猪博弈”方式又是不合适的,因为有两个前提条件发生了变化:其一,是不确定性的增强,无论是大猪小猪,其实大家都不知道启动收益的按钮在哪里?或者按钮按下去之后到底有多大收益,那么“智猪博弈”中所假设的分配比例就要打折扣,想让大猪先去按按钮它就要掂量掂量。
其二,是网络外部性的存在,很容易形成“赢家通吃”的局面,一旦大猪启动按钮并占据优势地位,根本没有小猪分食的空间,所以小猪企图跟在后面拣便宜往往什么也得不到。
所以在这种状况下,大猪小猪的策略又给颠倒过来了,大猪往往采取等待策略,密切关注各方面的发展,或者说只是象征性的做一些风险性的投资,让一群小猪在前面乱拱,看哪个小猪真正拱对地方了,它再利用自己的实力后发先至,武力抢夺,微软、IBM就是采取的就是这样的策略,新浪对待博客也是如此。
关键是在这种状况下,小猪应该怎么办?要么就是拱半天什么也没有,要么就是拱出来东西了,又让大猪给抢去了,似乎结果都不好。
其实,为她人做嫁衣自己却成为先烈的小企业固然很多,成功突破大企业的防线而崛起的也不再少数,经典的案例如沃尔玛、西南航空、戴尔电脑,最近的案例如GOOGLE。
就是在中国互联网市场第一波门户格局稳定之后,后起的盛大、腾讯、百度、空中网也都成功突围,打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而盛大更是差点把新浪反纳入囊中。
为什么偏偏博客网这么背运,被门户轻而易举的给压制了呢?
战争中“以弱胜强”有很多研究,在企业战略中如何“以弱胜强”也有很多研究。
长江商学院的曾鸣教授从在位者的角度提出成功挑战者的五个阶段,分别
为“看不到”、“看不起”,“看不懂”、“学不会”、“挡不住”,那么换到挑战者的角度就要想了,在我还很弱小的时候如何让对方看不到?在我有点起色的时候如何让对方看不起?在我开始发展的时候如何让对方看不懂?在对方试图采取行动的时候如何让它学不会?而要开始反攻的时候如何让它挡不住?哈佛商学院教授大卫·尤费针对小企业对大企业的竞争模式,在《柔道战略》中,提出了三个原则:移动、平衡、杠杆借力,移动是使对手失去平衡并压制他们的最初优势,平衡帮你与对手交战并躲开攻击,杠杆借力能帮你把对手打倒。
RealNetworks
公司在互联网领域战胜微软用的是柔道战略之“平衡”一招。
“抓住对手”,与对手合作制定行业标准,巩固自己的竞争地位;“避免针锋相对”,不轻易仿效对手的做法,创造对手缺乏的资产;“推拉制衡”,接纳MP3,兼收并蓄。
智猪博弈的困境,是对所有企业的考验。
做大猪,还是小猪,也将是每个人面临的艰难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