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信息技术在管理系统中的重要意义及作用
管理与信息化复习大纲--答案

第一章信息时代呼唤信息管理人类文明发展经历了那几个阶段?人类文明主要经历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现在进入工业文明向信息文明整体飞跃的阶段。
第一次是3C;第二次是“DIN”信息、知识、数据三者有何区别和联系?数据(data)是原始事实,数据是用符号记录下来的可以区别的信息。
信息(information)是处理过的、并以有意义的形式给出的数据知识是指用于生产的信息(有价值的信息)从形式上看,它们是原料和制品递进的关系从载体上看,是客观物质存在和大脑精神存在的关,信息是客观存在的,而知识存在人们的大脑中,属于认识的范畴数据是构成信息的构件。
信息=数据+数据处理什么是信息?信息的特点是什么?信息是经过加工的数据,它对接受者的决策或行为有现实或潜在的价值。
通俗地讲,信息就是有用的消息。
客观性:信息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存在的;信息确实可以被感知,信息的可识别性、信息的可度量性,主观臆测本身是客观存在的,只不过是无用的。
依附性(寄载性):指信息必须依附于一定的物质载体才能存在。
可存储性:传递性:共享性:开发性:价值的不定性:同样的信息对不同的使用者有不同的价值。
时效性、可传输性、可增值性什么是信息的时效性(生命周期)?信息是有寿命的,有时效的,有一个生命周期,信息价值的时效周期一般分为四个阶段:升值期、峰值期、减值期、负值期。
什么是信息活动?信息活动把对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与利用等活动称为信息活动。
信息活动的过程,就是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的过程。
信息的层次划分根据信息对信息接收者活动的影响程度,信息的内容可分为以下4个层次。
层次信息内容描述的问题1 迹象什么?(提出疑问)2 事实是什么?3 知识为什么?4 智慧怎么办?什么是信息化?信息化的三要素是什么?信息化的核心问题是什么?信息化指的是在现代信息技术广泛普及的基础上,通过提高信息资源的管理和利用水平,在各种社会活动的功能和效率上大幅度提高,从而达到人类社会的新的物质和精神文明水平的过程。
工业互联网环境下仓储管理系统升级改造

工业互联网环境下仓储管理系统升级改造第一章总论 (3)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3)1.2 研究目的与任务 (3)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3)第二章工业互联网环境下仓储管理现状分析 (4)2.1 工业互联网概述 (4)2.2 仓储管理现状分析 (4)2.3 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4)第三章仓储管理系统升级改造需求分析 (5)3.1 功能需求分析 (5)3.1.1 基础功能需求 (5)3.1.2 高级功能需求 (5)3.2 技术需求分析 (6)3.2.1 系统架构需求 (6)3.2.2 技术选型需求 (6)3.2.3 系统集成需求 (6)3.3 业务流程优化需求 (7)3.3.1 入库流程优化 (7)3.3.2 出库流程优化 (7)3.3.3 库存管理优化 (7)3.3.4 订单管理优化 (7)3.3.5 仓库布局优化 (7)第四章仓储管理系统设计与架构 (7)4.1 系统设计原则 (7)4.2 系统架构设计 (8)4.3 系统模块划分 (8)第五章仓储管理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9)5.1 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 (9)5.2 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 (9)5.3 物联网与智能识别技术 (9)第六章仓储管理系统开发与实现 (10)6.1 开发环境与工具 (10)6.1.1 开发环境 (10)6.1.2 开发工具 (10)6.2 系统开发流程 (10)6.2.1 需求分析 (10)6.2.2 系统设计 (10)6.2.3 代码实现 (10)6.2.4 代码审查与测试 (11)6.2.5 系统部署 (11)6.3 系统测试与部署 (11)6.3.1 系统测试 (11)6.3.2 系统部署 (11)第七章仓储管理系统应用案例分析 (11)7.1 案例一:某制造业企业仓储管理系统升级改造 (11)7.1.1 企业背景及需求 (11)7.1.2 升级改造方案 (12)7.1.3 改造效果 (12)7.2 案例二:某物流企业仓储管理系统升级改造 (12)7.2.1 企业背景及需求 (12)7.2.2 升级改造方案 (12)7.2.3 改造效果 (12)7.3 案例分析总结 (13)第八章仓储管理系统升级改造效果评价 (13)8.1 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 (13)8.1.1 评价方法 (13)8.1.2 评价指标体系 (13)8.2 效果评价过程 (13)8.2.1 数据收集与处理 (13)8.2.2 评价指标计算 (14)8.2.3 评价结果分析 (14)8.3 评价结果分析 (14)8.3.1 运行效率分析 (14)8.3.2 成本效益分析 (14)8.3.3 系统稳定性分析 (14)8.3.4 用户满意度分析 (14)第九章仓储管理系统升级改造策略与建议 (14)9.1 改造策略 (14)9.1.1 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架构优化 (14)9.1.2 数据采集与处理能力提升 (15)9.1.3 业务流程优化 (15)9.2 改造建议 (15)9.2.1 技术层面 (15)9.2.2 管理层面 (15)9.2.3 产业链协同 (15)9.3 未来发展趋势 (15)9.3.1 智能化 (16)9.3.2 网络化 (16)9.3.3 云化 (16)9.3.4 绿色化 (16)第十章结论与展望 (16)10.1 研究结论 (16)10.2 研究局限与不足 (16)10.3 研究展望 (17)第一章总论1.1 研究背景与意义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工业互联网逐渐成为我国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
《信息资源管理》课程考试大纲

《信息资源管理》课程考试大纲(专升本)一、考试内容第一章信息资源概论【要求】了解信息资源的基本概念以及与信息资源相关的知识经济,信息产业,信息立法等概念; 掌握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重要意义。
【考试内容】1、信息资源概念及其特征2、信息化概念及其特征3、信息化水平测度方法及如何用这些方法进行信息化水平测度4、知识经济的概念和知识产品中知识的存在形式5、制定信息政策的原则以及信息政策的功能第二章信息资源管理基础【要求】了解信息资源管理的概念及其历史发展阶段划分;掌握信息资源管理的目标、内容和意义;了解与信息资源管理相关的一些法律、法规。
【考试内容】1、信息资源管理的概念及其历史发展阶段划分2、信息资源管理的战略意义3、我国信息资源管理的职能是由哪些组织机构来履行4、知识产权制度的意义和作用第三章信息资源管理的理论和方法【要求】了解信息资源管理的重要基础理论——系统科学理论;掌握经典三论(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了解系统工程方法。
【考试内容】1、系统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在信息资源管理中的应用2、信息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在信息资源管理中的应用3、控制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在信息资源管理中的应用4、系统工程方法论的基本特点第四章信息资源管理技术【要求】了解信息技术的概念及其体系结构;掌握信息获取技术;掌握信息处理技术和信息传递技术;掌握信息管理技术。
【考试内容】1、信息技术的体系结构及其功能系统2、信息获取技术的工作原理3、数据挖掘技术及其意义第五章信息资源管理的组织与过程管理【要求】掌握信息资源的需求分析;综合应用信息资源的开发和信息资源的利用。
【考试内容】1、个人、组织信息需求的内容及差异2、智力型信息资源、记录型信息资源、实物型信息资源的概念3、零次信息概念及其特征4、开发信息资源的意义5、信息资源组织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6、信息服务系统中的五要素7、信息资源的利用对社会产生的影响第六章信息资源管理的标准与规范【要求】了解标准化工作基础知识;了解信息资源管理标准化技术、设施及管理过程;了解标准化实施的指导原则与方法;掌握ISO9000。
02382管理信息系统(最全名词解释)

第一章管理信息系统概论1、数据:是对客观事物的性质,状态及相互关系等进行记载的符号。
2、信息:是指加工以后的,对人们活动产生影响的数据。
3、物流:是指物品从供给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4、资金流:是以货币的形式反映企业经营状况的主要形式。
5、事务流:是指企业在处理内部或外部活动中产生的各种经营管理行为。
这些行为的过程构成了事务流。
6、信息流:是指除去物流、资金流和事务流的物理内容外的信息流动过程。
如生产计划、销售计划以及各种各样的文件、统计、报表构成的信息处理过程。
7、管理信息:是以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收到的原始数据为依据,经过加工处理、分析解释、明确意义后,对其后的企业管理决策产生影响的信息。
8、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利用现代的信息技术,通过对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广泛利用,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竞争力的过程。
9、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为了某些目标而结合成有机整体。
10、分解方法:指把被研究的对象和问题分解成人们可以容易处理和理解的细小部分,并通过对这些被分解的部分进行研究来获得对整体的了解和把握。
11、信息系统:是以计算机、网络及其他信息技术为核心,为实现某些系统目标,对信息资源进行处理的系统。
12、“自底向上”的方法:是指通过调查等方式,将业务的具体功能汇总、归纳成宏观的功能。
13、“自顶向下”的方法:是从宏观入手,按照事物的性质和规律分解到微观具体的事物。
14、管理:是指管理者或管理机构,在一定的范围内,通过计划、组织、控制和领导等工作,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和有效的使用,以实现组织预定目标的过程。
15、管理信息系统:是以人为主导,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将信息流联系起来,对信息进行收集、传输、存储、加工、更新和维护,产生管理者所需要的信息,改善协同合作、效率与决策制定,协助企业管理资源并获利的信息处理系统。
16、办公自动化系统:是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系统科学及行为科学应用于传统数据处理及现代办公事务处理的一项综合技术。
第二章信息系统的组成与功能教学设计粤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2

-作业提交前,要求学生进行自评、互评,确保作业质量。
-教师在批改作业时,要及时给予反馈,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5.作业评价:
-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从知识掌握、实践操作、创新意识等多方面评估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
-鼓励学生在作业中展现个性,注重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能够区分不同类型的信息系统,如事务处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等。
2.掌握信息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
-了解信息系统的硬件、软件、数据资源、网络通信等基本组成部分。
-理解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依赖和协作关系,以及它们在信息系统中扮演的角色。
3.学会分析信息系统的功能,理解其对社会、企业的作用。
1.知识基础: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了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对计算机硬件、软件和网络通信等方面有一定了解,为学习本章节内容奠定了基础。
2.技能水平: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已能熟练使用一些常用软件,具备一定的信息检索和处理能力。但在信息系统构建、功能分析等方面,实践操作能力有待提高。
3.学习兴趣:学生对新兴技术、创新应用具有浓厚兴趣,但对于理论性较强的知识点,可能存在一定的学习阻力。
-培养学生对信息系统的兴趣,激发学习动力。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尝试新技术。
-引导学生关注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了解新兴技术对信息系统的影响。
-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创新性见解,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强调信息系统在促进社会进步中的积极作用。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信息系统在提高工作效率、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的作用。
6.拓展视野,培养创新意识:
-引导学生关注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了解新兴技术对信息系统的影响。
《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21版)》、基础模块中包含几个主题

《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21版)》、基础模块中包含几个主题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21版)是教育部发布的一项重要文件,旨在规范高等职业教育信息技术专科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和实际应用能力。
在基础模块中,包含了几个主题,分别是计算机基础、操作系统基础、网络基础、数据库基础和程序设计基础。
本文将围绕这几个主题展开深入研究,探讨它们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计算机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工具,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对于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本章将介绍计算机的组成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常用的计算机软件和硬件设备。
同时还会讨论计算机操作系统、网络通信原理以及数据安全与保护等方面内容。
第二章操作系统基础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最核心的软件之一,它负责管理和控制计算机资源,并提供给用户一个友好且高效的工作环境。
本章将深入研究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功能和分类,介绍常见的操作系统如Windows 和Linux,以及操作系统的安装、配置和维护等技术要点。
第三章网络基础网络技术是信息时代的核心技术之一,它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
本章将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组成结构以及常见网络协议和网络设备。
同时还会讨论局域网、广域网、互联网等不同类型的网络,以及网络安全与管理等重要内容。
第四章数据库基础数据库是信息系统中用于存储和管理数据的重要工具,它对于组织和管理大量数据具有重要意义。
本章将介绍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数据模型以及常见数据库管理系统如MySQL和Oracle。
同时还会讨论数据库设计与规范化、SQL语言以及数据库安全与备份等关键内容。
第五章程序设计基础程序设计是信息技术领域中最核心也是最具挑战性的技能之一,它涉及到算法思维、编程语言以及软件开发过程等多个方面。
本章将介绍程序设计思想与方法、常用编程语言如C++和Java,以及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需求分析、设计、编码和测试等关键环节。
信息管理及信息系统

系统科学首先是一种方法论,它通过阐述一系列科学的 思想和观念,为人们做事情、想问题提供帮助。为系统工程 提供基本的思想方法,是系统工程的理论基础。
系统工程是系统思维方法的具体体现,是系统科学转化 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系统工程通过一系列的方法、手段, 将系统科学的思想落实到具体行业的操作层面,信息管理和 信息系统就是这些行业之中的一个。
问题1:对系统科学的理解
系统科学是人类对于复杂系统的规律的认识的总结;它在 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各领域的大量实践经验基础之上,总结出 人类认识、描述、设计、管理、控制复杂系统的一般性的理念、 方法及具体步骤。
✓系统科学是一门跨领域的、研究一般性的、方法论的科学 ✓系统科学包含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两个方面 ✓系统科学强调可操作性
问题6:工程观念的基本原理
工程思想是系统工程的基础,它是人类在长期生成 实践中形成的、行之有效的科学做事的方法。
做事的成功更多地依靠严密的组织和科学的道理, 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人们相互之间的沟通和理解的问 题,并且把个人创造出来的技能和经验变成了其他人 (特别是后代)可以准确地掌握并重复使用的全人类 的精神财富。
信息是经过加工的数据,它对接受者的决策或行为有现实或潜在的价值。 通俗地讲,信息就是有用的消息。
信息的特点:
✓ 客观性:信息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存在的;信息确实可以被感知,信息的 可识别性、信息的可度量性,主观臆测本身是客观存在的,只不过是 无用的。
✓ 依附性(寄载性),指信息必须依附于一定的物质载体才能存在。 ✓ 可存储性: ✓ 传递性: ✓ 共享性: ✓ 开发性: ✓ 价值的不定性:同样的信息对不同的使用者有不同的价值。 ✓ 时效性、可传输性、可增值性
信息资源管理复习资料-文档

第一章绪论1.什么是信息资源?信息资源,就是指人类社会信息活动中积累起来的以信息为核心的各类信息活动要素(信息技术、设备、设施、信息生产者等)的集合。
2.信息资源有哪些特征?信息资源作为经济资源,与物质资源和能源资源一样,具有经济资源的一般特征。
这些特征包括:1. 作为生产要素的人类需求性2. 稀缺性 3. 使用方向的可选择性信息资源与物质资源和能源资源相比较,又有诸多的特殊性。
这些特殊性包括:1. 共享性2. 时效性3. 生产和使用中的不可分性4. 不同一性 5. 驾驭性6. 累积性与再生性第二章信息资源管理中的内容管理1.可以根据哪些标准来划分信息资源类型?一,二,三次信息资源之间有何联系?(1)按信息载体划分(按载体材料和存储技术分)印刷型信息资源,缩微型信息资源,声像型信息资源,数字化信息资源(2)按加工深度划分零次信息,一次信息,二次信息,三次信息联系:一次信息是指作者本人的研究工作或者研制成果为依据撰写的,制作和发布的信息,又称为原始文献或者第一手资料。
二次信息是信息工作者对一次信息进行整理,加工,提炼和压缩之后的信息,是为了便于管理和利用大量的,分散的,无序的一次信息,按照一定的方法编辑,出版或者积累起来的工具性信息资源,又称为二手资料。
三次信息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需求,在大量利用有关的一,二次信息和其他三次信息的基础上,对有关的信息和知识进行综合分析,提炼,重组,概括而成的信息。
2.文本类信息资源有哪些主要类型?文本类信息资源按出版形式划分,可分为:1. 图书2. 期刊3. 会议文献4. 学位论文5. 专利文献6. 研究报告7. 政府出版物8. 标准文献9. 产品资料10. 文书档案3.数据类信息资源有哪些主要类型?简述各类资源的来源。
经济数据资源,科学数据资源和科学数据共享工程。
4.简述数据挖掘的过程,方法,应用领域。
过程:数据集成→数据简约化→实施挖掘→评价→表示方法:采用较多的技术有决策树,神经网络,遗传算法等。
2. MIS技术基础

信息技术是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只有将信息
技术和管理技术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发挥管理信
息系统的作用。
信息技术主要包括:计算机硬件技术、计算机软件
技术、数据库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等。
第二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
本章内容:
1、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2、数据库技术 3、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
信息世界
实体集合 实体 相关属性集合
E-R模型
加工、转换 DBMS 的数据 模型
存储 二进制数据集合 结构 计算机世界
加工 转换
数 据 库
文件 记录 相关数据项集合 数据世界
DBMS
2.2 数据库技术
• 三个不同世界术语
客观世界 组织(事物及其联系) 事物类(总体) 事物(对象、个体) 特征(性质) 信息世界 数据世界 实体及其联系 数据库(概念模型) 实体集 文件 实体 记录 属性 数据项
网络资源
• • • •
电脑之家 / 计算机世界 / 驱动之家 / 太平洋电脑网站 / • 中关村在线 /
实体集
概念模型
– 属性:
属性
– 联系:
• 一对一联系 • 一对多联系 • 多对多联系
联系集
2.2 数据库技术
E—R图
• E-R图
姓名 工号
实体及其联系
概念模型
信息世界数据描述的主要工具
画E-R图 • 实体(Entity):
– 是一个有着一系列显著的、易辨认的属性的对 象。 – 实体可以是具体的(物体、人物等。) – 实体也可以抽象的(事、概念)
2.2 数据库技术
2、数据模型
数据模型是对客观事物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的数据 化描述;它描述了数据库中记录间关系的数据结 构方式。一般理解为数据结构。 • 数据模型三个要素: 数据结构:用于描述系统的静态特征 数据操作:用于描述系统的动态特征 数据完整性约束:是一组完整性规则的集合
2024年计算机系统管理办法(3篇)

2024年计算机系统管理办法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系统管理在各个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了保障计算机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促进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制定并完善计算机系统管理办法至关重要。
本文将结合当前的技术发展和管理需求,提出2024年计算机系统管理办法的相关内容。
一、总则1.1 目的和意义计算机系统管理办法的目的是确保计算机系统安全、高效地运行,防止信息泄露和不当使用。
办法的实施将促进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
1.2 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涉及计算机系统的单位和个人,包括计算机硬件设备、操作系统、应用软件以及与其相关的安全管理。
二、计算机系统管理的基本要求2.1 安全管理2.1.1 建立健全计算机系统的安全保护体系,包括网络及物理安全措施。
2.1.2 制定并实施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包括敏感信息的分类、存储和传输控制等。
2.1.3 加强对计算机系统的监督和审计,及时发现和纠正安全漏洞和问题。
2.2 效率管理2.2.1 确保计算机系统有效利用,并合理规划和调配计算资源。
2.2.2 优化计算机系统的性能,提高响应速度和处理能力。
2.2.3 开展性能评估和优化活动,提供相关数据支持决策。
2.3 应用管理2.3.1 确保计算机系统的软件合法、稳定和及时更新。
2.3.2 组织和推动新技术的应用与推广。
2.3.3 开展培训和技术交流活动,提升用户的技术水平。
三、具体管理措施3.1 安全管理3.1.1 建立安全管理组织,设立专门的安全团队负责计算机系统的安全保护工作。
3.1.2 实施安全审计和评估,发现并修补安全漏洞。
3.1.3 加强对计算机系统的监控和防护,及时发现和处置安全事件。
3.2 效率管理3.2.1 制定合理的计算机资源规划和调度策略,提高资源利用率。
3.2.2 进行定期的性能评估和优化活动,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响应速度和处理能力。
3.2.3 推广节能技术,降低计算机系统的能耗。
管理信息系统(第四版)重点总结

题型:1、名词解释5*4‘2、填空20*1‘3、单选10*1‘4、简答3*10‘5、使用题:20‘(业务流程图或者数据流程图)第一章一、信息:1、信息、物质和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资源2、信息的概念:信息是关于客观事实的可通讯的知识。
①、信息是客观世界各种事物特征的反映;②信息是可以通讯的。
③信息形成知识信息是任何一个系统的组织性、复杂性的度量,是有序化程度的标志。
3、信息的特征:①、事实性:事实是信息的中心价值,不符合事实的信息不仅没有价值,而且可能价值为负。
这是信息的最基本属性。
②、时效性:信息的时效性是指从信息产生到利用的时间间隔。
时间间隔越短,时效性越强。
使用信息越及时,信息使用效率越高。
③、不完全性:客观事实的信息很难全部得到。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也不可能十分全面。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没有能力也没有必要收集和存储所有信息。
只要我们明确问题,对所需要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筛选,才能获取有用信息。
④、等级性:管理是分等级的。
不同等级的管理者职责不同、决策不同、使用的信息不同。
⑤、变换性:信息的变换性表现为同一信息可以按照使用者的要求用不同的载体来载荷、表达、相互转换。
这一特征使信息的表现形式更加多样,有利于人们对信息的处理和利用⑥、价值性:管理信息是经过加工并对生产经营活动产生影响的数据,是一种资源,因而是有价值的。
信息的使用价值必需经过转换才能得到。
鉴于信息寿命衰老很快,转换必须及时。
数据和信息的区别:数据(又称资料)是对客观事物的性质、形态、数量等特征的记载,可以用符号表示。
如数字、字符、文字、声音、图形等。
信息是经过选择加工处理后对客观世界产生影响的数据,信息可以使人们对事物有更深刻的认识。
如果将数据比喻成原料的话,信息就是产品。
4、①、信息的度量:信息量的多少取决于信息内容消除人们对事物认识上的不确定程度。
信息量越大,消除不确定程度就越大。
当得到资料后,人们就可以消除认识上的不确定性。
08816-《现代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资料全

一、单选题1、信息除了事实性和可传递性外,还具有共享性、扩散性、时效性、可压缩性和等级性。
2、信息按照管理层次分,可以分为战略信息、管理控制信息、作业信息。
3、信息按照表现形式分,可以分为数字信息、图像信息和声音信息等。
4、按其组成部分,系统分自然系统、人工系统和复合系统5、在信息系统发展,经历了EDPS、MIS、CIMS、DSS和KMS几个阶段6、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是指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和容结构,它包括概念结构、功能结构、软件结构和硬件结构。
7、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结构由信息源、信息处理器、信息用户和信息管理者四部分组成。
8、管理信息系统的硬件结构指系统的硬件组成部分、物理性能及连接方式。
9、按计算机应用的变化,可以把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分为大型机系统、核心资源、分布式系统和网络系统四个阶段。
10、现代企业的管理者主要管理的五种资源,即人力资源、原材料资源、设备资源、资本资源和信息资源。
11.信息的时效是指从发出信息,经过接收、加工传递、何利用所经历的时间间隔及其效率12.办公自动化的具体功能包括_文字处理,、数字处理、图像处理、声音处理和网络化等。
二、名词解释题1、信息:是经过加工的数据,是关于客观事实的可通信的知识。
2、系统:是在一定环境中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若干部分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集合。
3、信息系统:是能够收集、处理、储存和分配信息,来支持组织的管理、控制和决策等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系统。
4、信息资源的管理:是指从事信息收集,并进行合理的分析与组织,以最有效的方式提供使用的管理工作。
5、管理控制信息:是使管理人员能掌握资源利用情况,并将实际结果与计划相比较,从而了解是否达到预定目的,并指导其采取必要措施以更有效地利用资源的信息。
6、战略信息战略信息:是关系到全局和重大问题决策的信息,它涉及上层管理部门要本部门达的、目标,关系到为达到这一目标所必需的资源水平和种类以及确定获得资源、使用资源和、处理资源的指导方针等方面,如产品投资、停产,新厂址选择,开拓新市场等。
智能办公系统中的数据挖掘与信息管理技术研究

智能办公系统中的数据挖掘与信息管理技术研究第一章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办公系统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带来了诸多便利。
智能办公系统以提升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为目标,其中数据挖掘与信息管理技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就智能办公系统中的数据挖掘与信息管理技术进行深入探讨。
第二章智能办公系统中的数据挖掘技术2.1 数据挖掘的概念和意义数据挖掘是通过在大规模数据集中发现隐藏模式、关联和规律,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的过程。
在智能办公系统中,数据挖掘技术可以帮助企业从各种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并进行预测和决策支持,以优化业务流程和提高工作效率。
2.2 数据挖掘在智能办公系统中的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可以应用于智能办公系统中的多个方面。
例如,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可以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员工绩效和培训需求;在销售管理中,可以通过分析客户消费模式和购买行为,实现精准营销;在项目管理中,可以通过分析历史数据和风险因素,预测项目进展和资源分配等。
2.3 智能办公系统中的数据挖掘挑战与发展趋势虽然数据挖掘在智能办公系统中有广泛应用,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其中包括数据质量问题、数据隐私保护和复杂模式的挖掘等。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数据挖掘在智能办公系统中将会更加成熟和智能化。
第三章智能办公系统中的信息管理技术3.1 信息管理的概念和特点信息管理是指将组织内外的信息收集、存储、传输、处理和利用起来,以提供决策支持和促进协同工作的过程。
智能办公系统中的信息管理注重信息的整合和共享,以减少信息孤岛和提高信息处理效率。
3.2 信息管理技术在智能办公系统中的应用信息管理技术在智能办公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企业可以利用信息管理技术建立知识库,方便员工查询和共享知识;通过文档管理系统,可以实现文档的分类、版本控制和共享;利用工作流管理系统,可以优化工作流程和协同办公。
3.3 智能办公系统中的信息管理挑战与发展趋势信息管理技术在智能办公系统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管理信息系统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当今全球商企中的信息系统一、信息系统的目的1、运行良好.提高企业运行的效率,提高生产率(辅以企业流程改造)2、新产品、新服务、新的企业模式。
改进传统产品,信息产品,服务信息化3、顾客与供应商关系亲密4、改进决策。
丰富决策的所需的信息,决策支持系统5、竞争优势.决策正确,及时响应,产品质优价廉6、长期储存效率二、什么是信息系统?1、信息系统:相互联结的部件的集合,可以进行信息的收集、处理、存储和分发,以支持一个组织的决策制定和控制,还可以帮助进行问题分析和创造新产品。
数据--信息——智能-—知识——智慧2、信息系统的三个维度:组织维、管理维、技术维第二章全球电子企务一、企业过程(业务流程):指如何来组织、协调工作的进行,并专注与生产有价值的产品或服务。
二、企业信息系统类型(一)业务处理系统(TPS):帮助操作管理者掌握组织的基本活动和交易,如销售、收款、现金存款、工厂物流等。
这个层次系统的主要目的是回答日常问题及追踪记录组织内所有交易状况。
为回答该类问题,信息必须正确、实时并易于取得。
(二)管理信息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管理信息系统(MIS):帮助中层主管监督、控制、决策以及管理。
主要回答类似组织是否正常运行的问题,一般做出定期报告。
决策支持系统(DSS):支持中层管理的非程序性决策。
需要面对一些不是很明确、也不较不结构化的信息要求,一般回答“如果……会怎么样……”之类的问题:如果12月份的销售量增长2倍,对生产日程安排有什么影响?(三)高层支持系统(ESS):帮助高层主管出来战略性议题及企业长期的趋势,这些趋势包括公司内部及外部的环境变化.主要考虑如何让组织能适应未来外部环境的变化.第三章信息系统、组织、管理和战略一、组织奉行效率原则:用有限的投入得到最大的产出二、组织的特性1、办事规程和企业过程2、组织政治3、组织文化4、组织的环境5、组织的结三、信息系统对组织和商业企业的影响(一)经济影响改变了资本成本和信息成本,可以替代其他资本。
2022年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综合复习必修2 第二章 信息系统的组成与功能(原卷版)

B.使用户养成规范的信息系统操作习惯,树立信息安全意识
C.硬件与软件的有机结合
D.利用网络达到资源共享和通信的目的
6.小明在市图书馆办理的条码卡读者证丢了,他在图书馆网站上找到如何补证的回答,如图2-8所示。请问,“读者须持办证时的有效证件到馆办理补证手续”是基于信息系统的哪项功能?
A.输入B.处理C.存储D.控制
8.2016年,我国自行研制的超级计算机()在国际超级计算大会( )上亮相。它的运算能力达到每秒9301千万亿次,排名世界第一,成为“计算机领域的珠穆朗玛峰”。
A.神威·太湖之光 B.银河-ⅣC.曙光-5000AD.深腾7000
9.计算机重启后,( )中的数据将会丢失。
3.网络:实现人与人、人与计算机、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信息交换。
4.数据资源:数据资源的组织、存储和处理。是信息系统的主要设计目标和内容。
2.2 信息系统的功能
2.2.1 信息系统的输入功能
把系统所需要的数据或信息以一定格式,收集并记录下来。
2.2.2 处理功能
对输入或条件做出的系统响应或转换,如传输、加工、存储、查询、检索、分析、计算、预测、评价等。
图2-8补办卡说明
A.输入功能B.处理功能C.存储功能D.控制功能
7.用户身份认证是中国铁路客户服务中心网站网上售票系统的一个重要功能模块。小明通过电脑登录售票系统想购买一张高铁票,输入账号密码时,第一次不小心输错密码,系统提示“账户或密码错误”;当他重新输入了正确的密码后,系统提示“登录成功”。请问这种情况是基于信息系统的( )功能。
外部设备:指系统允许配置外部设备的种类和数量,反映计算机输入/输出数据的能力。
2.3.3 移动终端的工作原理
管理信息系统

1.数字化企业:它和客户、供应商和员工的重要商业关系几乎完全可以借助数字化实现,通过覆盖整个企业或者连接多个企业的数字网络完成核心业务流程2.业务流程:是指组织按照时间顺序开发逻辑上相关的一系列任务和行动,以产生特定的业务结果以及组织与协调业务活动的特定方式。
3.信息技术:包括企业用以实现业务目标的所有硬件和软件,不仅包括计算机、存储设备与手持移动设备,还包括软件,如Windows或Linux操作系统、微软的桌面办公软件套装以及大公司常有的众多计算机程序。
4.信息系统:信息系统包含组织内或组织所处环境中的重要人员、地点和事情的信息。
从技术的角度看,信息系统从组织内外部收集、储存和分发信息以支持组织的各项职能与决策、沟通、协调、控制、分析以及可视化。
信息系统通过三个基本活动—输入、处理和输出,将原始数据转化为有用的信息。
从业务角度看,信息系统是应对公司面临的问题或挑战的解决方案,包含管理、技术和组织三个维度要素:信息系统的管理要素涉及领导力、战略和管理行为等方面的议题;信息系统的技术要素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数据管理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包括互联网);信息系统的组织要素涉及如组织层次、职能分工、业务流程、文化和政治利益团体等议题。
5.信息是指已被转化为对人有意义和有用的数据。
6.数据则是指尚未被整理成被人们理解和使用的形式之前的表示,即发生于组织或组织所处环境中的原始事实的符号串。
7.互补性资产:需要从基本投资获得价值的那些资产,如新商业模式、新业务流程、管理行为、组织文化或培训等1.信息系统是如何对商业进行转变的?电子邮件、网络会议、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已成为进行商务活动的基本工具。
信息系统是快节奏供应链的基础。
互联网可以让许多企业在线采购、销售、做广告和收集客户反馈。
通过核心业务流程的数字化,并逐渐演化成数字化公司,组织都在努力试图变得更有竞争力和富有效率。
互联网让我们可以极大地降低生产、采购成本,可以在全球范围内销售产品,从而刺激全球化发展。
信息系统与组织

对帐单业务和外部来源的数据进行分析,发 现顾客的消费倾向和需要,比如家庭规模、 家庭年龄结构、消费方式、所属地域等。这 些发现帮助公司提升顾客服务并减少45 % 的客户流失。
• 作用
– 采取顾客导向的生产计划和销售措施。 – 创造“一对一”营销 – 有效的客户保持措施, – 提供捆绑销售
3、数据挖掘(Datamining)
系统
一部分通过数据挖掘软件获益的范例
企业 Canadian Imperial Bank of Commerce ( 加拿大皇家银行 )
Stein Roe Investors
• IS可以帮助公司准确分析顾客偏好、购买周 期、支付手段等消费模式从而可以对较小的 目标市场提供有针对性的产品并实行相应的 市场销售策略。
3、数据挖掘(Datamining)
系统
• 从大量数据中发现规律,并用以指导企业在研发、 生产、销售等方面的一系列决策。
• 数据来源:超市数据;网站访问及采购记录;信 用卡消费及还款记录;企业外部数据……
•
让 自 己 更 加 强大, 更加专 业,这 才能让 自己更 好。2020年 11月 上 午4时45分 20.11.1504:45November 15, 2020
第二章
信息系统与组织
本章内容
• 2.1 信息系统战略
• 2.2信息系统对组织的影响(战略、结 构、工作方式、行业与社会)
• 2.3 组织对信息系统的影响
学习目标
• 了解组织与信息系统之间的双向作用 • 信息系统对组织的影响 • 组织对信息系统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理支持系统( Systems, 经理支持系统(Executive Information Systems, EIS) EIS)
经理支持系统是服务于组织的战略层, 经理支持系统是服务于组织的战略层, 通过先进的图形技术和通迅技术帮助高层 管理人员进行非结构化决策问题, 管理人员进行非结构化决策问题,并由高 层管理人员亲自使用的计算机信息系统。 层管理人员亲自使用的计算机信息系统。 EIS除了需要从组织内部MIS和DSS中抽取 除了需要从组织内部MIS EIS除了需要从组织内部MIS和DSS中抽取 概括性数据外, 概括性数据外,还必须使用大量的外部环 境中的数据。 境中的数据。
制定实 施计划
业务状况
理解当前的业务状况 评估核心竞争力和可 被利用的能力及资源 确定财务目标、预期 的业务表现及企业发 展的限制条件
核心竞争力 财务目标与 限制条件
第二步确定战略方案的选择标准
分析框架
1
企业评估 和制定目标
2
确定战略方 案选择标准
3
4
5
找出发展机会并 确定机会与最终 确定发展战略 进行初步筛选
决策支持系统( Systems,DSS) 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 Support Systems,DSS) 决策支持系统也是服务于管理控制层的信息 系统, 系统,系统将数据处理和复杂的分析模型结合起 来进行某一特定的半结构化或非结构化问题的解 决。提供了获得高利润、降低成本、生产更好的 提供了获得高利润、降低成本、 产品和提供更好服务的可能性, 产品和提供更好服务的可能性,为实现组织的战 略目标服务。 略目标服务。 DSS广义地说 是以管理科学、 广义地说: 对DSS广义地说:是以管理科学、计算机科 行为科学和控制论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 学、行为科学和控制论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 人工智能技术、经济数学方法和信息技术为手段, 人工智能技术、经济数学方法和信息技术为手段, 主要面对半结构化的决策问题,支持中高级决策 主要面对半结构化的决策问题, 者活动的一种人机交互系统。狭义地说: 者活动的一种人机交互系统。狭义地说:是帮助 决策者利用数据、模型、方法、 决策者利用数据、模型、方法、知识推理等去解 决非结构化决策问题的人机交互系统。 决非结构化决策问题的人机交互系统。
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的应用
• 1、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降低企业生产经营 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 成本 • 2、改善业务流程,简化工作程序 改善业务流程, • 3、实现生产链的管理,稳定与供应商的关系, 实现生产链的管理,稳定与供应商的关系, 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稳定进行 • 4、及时分析消费者行为变化趋势,缩短产品 及时分析消费者行为变化趋势, 创新周期, 创新周期,改进产品质量 • 5、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核算、监督机制 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核算、 • 6、提高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质量
决策支持系统具有以下的特征: 决策支持系统具有以下的特征:
(1)面向决策者 (2)分析能力强 支持最优化、 (3)支持最优化、满意性和启发式的方法 强调DSS支持的作用, DSS支持的作用 支持” (4)强调DSS支持的作用,是“支持”而 不是代替 (5)模型和用户共同驱动 (6)强调交互式的处理方式 (7)推理规则
第一节 信息技术在组织中的 战略作用
企业战略的概念及经营战略分析 信息技术的战略作用
战略规划的基本框架
市场细分
•市场如何细分? •各细分市场的规模、增长率 和毛利率如何? •各细分市场的集中度如何? •各细分市场的产品生命周期 处于哪个阶段? 细分市场定位 客户定位 产品战略 价值定位 盈利模式
第一部分 管理系统中信息技术 的基本概念
第二章 信息技术在管理系统中的 重要一样及作用
教学要求
• 掌握信息技术在组织中的战略作用 掌握信息技术在组织中的战略作用 • 了解信息技术在管理中的几个应用系统
本章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 信息技术在管理系统中的重要意 义和作用 • 第二节 信息技术在管理系统中的应进行生产所需材料 、设备的采购 、 进货 保质保量地及时进行生产所需材料、设备的采购、 、质检 •进行紧急项目的处理和废品分析的管理 库存管理子系统 进行库存管理方面的进货存储、 进行库存管理方面的进货存储、发料等方面的实物处理和 库存帐目管理
成本计划及管理子系统 •进行直接劳务费用的计划与管理 •进行直接材料费用的计划与管理 •其它直接费用的计划与管理 •间接费用的管理和分摊以及企业资源的分配与 分摊
关键成功因素
战略规划
•行业中有哪些不同的成功模式? •这些模式各自的关键成功因素是 什么? •哪个是对我们最有利的成功模式 ?服务、创新还是效率?
客户需求
•目标客户群体有哪些独特的 需求? •目标客户群体中谁是购买决 策关键人? •目标客户群体有什么样的购 买行为?
价格战略 渠道战略 促销战略
竞争战略 核心竞争力规划
办 公 自 动 化 系 统
硬件系统
软件系统
﹛ ﹛ ﹛
计算机网络 通信线路 终端设备 系统软件 通用软件
计算机
显示器 打印机
传真机
windows、Unix。。。
Word 、excel 。。。
专用软件 财务软件、市场分析软件 。。。
OA的主要功能 OA的主要功能
• OA主要功能是为了减轻冗长繁复的办公 OA主要功能是为了减轻冗长繁复的办公 业务,改进办公模式, 业务,改进办公模式,提高工作质量和效 率。 • 主要功能如下: 主要功能如下: 1、事务处理功能 2、信息管理功能 群体协调、 3、群体协调、决策功能
五种基本竞争力
•潜在进入者
新进入者的威胁
•供应方
行业内竞 争者
•购买者
买方讨价还价能力
供方讨价能力 •替代品
替代品的威胁
企业三种基本竞争战略
• 成本领先战略 • 差异化战略 • 专一化战略
2信息技术的战略作用
• 以信息资源为导向,了解全球化经济环境 以信息资源为导向, • 支持企业竞争战略,获取市场竞争优势 支持企业竞争战略, • 创造新的客户服务关系,使企业获得新的 创造新的客户服务关系, 商业机会 • 实现市场营销创新,增强市场营销灵活性 实现市场营销创新,
6.各类信息系统的关系 1.10表明组织中各种不同类型的信息系 图1.10表明组织中各种不同类型的信息系 统彼此之间是相互联系的。TPS直接与外界进 统彼此之间是相互联系的。TPS直接与外界进 行最基础的数据交换, 行最基础的数据交换,是企业内基本运行数据 的直接输入,TPS是组织中其他系统的主要数 的直接输入,TPS是组织中其他系统的主要数 据来源,EIS则是下层信息的接受者 则是下层信息的接受者, 据来源,EIS则是下层信息的接受者,其他类型 的系统之间往往存在着相互的信息交换。 的系统之间往往存在着相互的信息交换。服务 于不同功能领域的信息系统之间也存在着大量 的信息交换。 的信息交换。
竞争分析
•我们与竞争对手在这些关键因 素上相比有什么优势和劣势? •我们要培养什么核心竞争力? •我们建立什么样的竞争优势?
制定战略规划的第一步是评估企业当前的业务状况,确定 企业的远景目标
分析框架
1 2 3 4 5
企业评估 和制定目标
确定战略方 案选择标准
找出发展机会并 进行初步筛选
确定机会与最终 确定发展战略
信息技术在商务中的应用
• 1、什么是电子商务? 什么是电子商务? 是指以电子数据交换和网络通信技术应 用于商贸领域的业务发生过程和数据处理 过程。 过程。
电子商务的技术构成
1、企业内网(Intranet) 企业内网( 2、企业外网(Extranet) 企业外网(Extranet) 3、电子数据交换系统(EDI) 电子数据交换系统(EDI)
制定实 施计划
行业/市场 行业 市场 事实分析 市场规模 市场增长 产品生命周期 竞争状况 资源需要 利润率 市场进入的难易
企业自身竞争 能力评估 市场份额 产品线 成本优势 公司形象 管理能力
对于企业成 功的主要市 场影响因素 和关键成功 因素
1企业战略的概念及经营战略
战略是来源于军事术语 企业战略是指企业通过自身环境分析、机遇、 企业战略是指企业通过自身环境分析、机遇、挑战 ,根据自己的资源、优劣势,制定企业的发展总体目 根据自己的资源、优劣势, 标,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和发展计划。 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和发展计划。 五种基本竞争力:潜在进入者, 五种基本竞争力:潜在进入者, 行业内竞争者,供应方,替代品, 行业内竞争者,供应方,替代品,购买者
生产调度计划子系统0224 生产调度计划子系统0224 •根据预测子系统产生的预测信息和用户订货合同信息来 制定产品生产计划 •计算产品生产过程对各类物资的需要量 , 计算设备负荷 计算产品生产过程对各类物资的需要量, 以及模拟计划执行情况, 以及模拟计划执行情况,并根据模拟结果调整生产计划等 库存资产管理子系统 进行库存计算,计算出安全库存量和订货提前期, 进行库存计算,计算出安全库存量和订货提前期,决定订 货数量, 货数量,开订货单
2.3 网络互联技术
一、内联网
工厂监控子系统 •用来接受车间的反馈数据,对计划进行调整,以减少延迟、 用来接受车间的反馈数据,对计划进行调整,以减少延迟、 减少窝工时间, 减少窝工时间,制定出勤报告 •及时供应材料,进行分工、派工,制定生产报告、进行工资 及时供应材料,进行分工、派工,制定生产报告、 计算等 工厂维护子系统 制定设备预修的工时定额,自动安排维护计划, 制定设备预修的工时定额 , 自动安排维护计划 , 报告维修活 动 , 发送维护命令及计算维修费用等有关工厂设备管理的一 系列管理内容
事务处理系统( 事务处理系统(Transaction Processing Systems,TPS) Systems,TPS)
所谓事务是指所有与企业有关的交易, 所谓事务是指所有与企业有关的交易,如对员工的报酬 支付、对顾客的销售、向供应商付款等。所谓事务处理系统, 支付、对顾客的销售、向供应商付款等。所谓事务处理系统, 是指使用计算机来输入、处理、 是指使用计算机来输入、处理、输出企业的各种日常交易活 动的集合。 动的集合。了解事务处理系统应首先了解企业的基本操作和 职能。 职能。 TPS特点 特点: TPS特点: 与外界环境进行最直接的、最基本的信息交换, (1)与外界环境进行最直接的、最基本的信息交换,接受 环境的输入, 环境的输入,向外输出信息 TPS是其他信息系统的主要信息提供者 TPS可跟踪企 是其他信息系统的主要信息提供者, (2)TPS是其他信息系统的主要信息提供者,TPS可跟踪企 业与外界环境的关系,只有在TPS中既可得到企业运行的实 业与外界环境的关系,只有在TPS中既可得到企业运行的实 TPS 时信息,又可得到企业过去长期的记录。 时信息,又可得到企业过去长期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