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
如何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如何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者:刘磊来源:《法制与社会》2011年第10期摘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政权的组织形式,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按照现代民主的逻辑设计出来的。
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决定意义,这是因为人民民主专政的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最好形式和途径关键词人大制度民主政治人大代表作者简介:刘磊,河北大学政法学院政治学理论专业在读研究生,主要从事政治学理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D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1)04-146-0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在中国发展民主政治,不可能绕开大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是由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决定的,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保证。
一、密切联系群众,提高人民群众对人大的认识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完善人民代表大会是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前提。
各级人大都是人民选举的,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提高人民对人大制度的了解有助于人大开展工作,实现其职能。
由于封建专制的影响,建国后又加上对社会主义民主宣传的不够,人民群众的民主的意识还是很缺乏的,对人大的工作程序不了解,对于人大的活动并不热心,妨碍人民群众对人大的监督与支持。
只有人民群众的基本利益得到有效的维护,人民群众能真正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才能调动激发人民群众投身参与这一伟大事业。
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应做到:第一,广泛的开展教育,使人民意识到自己是国家的主人,参与人大的选举、监督是对自身利益的维护,是人民当家作主的表现。
第二,人大代表应广泛的接触选民,使选民了解最新政策的实施和自己本身的主张,维护选民的利益。
第三,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使人民代表大会更加贴近人民群众,不仅仅是政府部门的“橡皮章”。
人民代表大会要了解人民群众的呼声,了解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在真心为人民群众解决问题。
毛概课后习题

【老师所划课后思考题及标准答案】(共14道)第九章思考题(1、2、6、7共4道)1.如何正确理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这是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总结执政经验,对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所做出的规律性认识,是推进政治文明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
(2)第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在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离开了共产党的领导,就不可能把全国人民的力量和意志凝聚起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也就无从谈起。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核心在于坚持党的领导。
第二,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
健全民主和法制,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要求,也是我们党执政的根本目的和可靠基础。
发扬人民民主,又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有效途径。
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集中反映在党与国家以及人民群众关系的具体形式上。
党只有领导人民创造各种有效的当家作主的民主形式,坚持依法治国,才能充分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巩固和发展党的执政地位。
第三,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依法治国与人民民主、党的领导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知识点总结

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知识点总结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知识点总结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21、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设机关的法律地位和职权(1)、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广大人民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选举选出人大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全国和各级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务,并由权力机关产生行政、审判、检察等机关,具体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权力。
(此内容回答了人民如何行使国家权力,课本55页第一段)(2)、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地位和职权性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地位: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其他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
职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
(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5)、地方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和职权: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它是本行政区域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本行政区域内的一切重大问题,都由它讨论决定,并由它监督实施。
22、人大代表的产生和职责(1)、人大代表的性质和法律地位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
(2)、人大代表的产生方法:均由民主选举产生,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的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大代表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出。
(3)、人大代表的义务: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4)、人大代表的权利:人大代表代表人民在国家权力机关参加行使国家权力,具体表现为提案权、质询权、审议权、表决权。
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

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
这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中国国情,鲜明地体现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特点,具有自己的优势和强大的生命力。
任何时候都决不能动摇、削弱和丢掉这些制度,决不能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模式。
只有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才能始终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我国实行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是人民奋斗的成果和历史的选择,必须坚持和完善这个根本政治制度,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这对于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人民民主具有决定意义。
毛中特(下)第九章试题

第九章模拟试卷一、单选题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1 BA人民民主专政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人民民主专政是 2 DA资产阶级专政B无产阶级专政C工农联合专政D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3.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政治基础是3 CA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必须在宪法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活动B遵循“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D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4.我国的民族制度是4 CA邦联制 B联邦制 C民族区域自治 D民主自治5.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 5 BA人民民主专政B依法治国C多党合作制D政治协商6.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 6 AA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B实现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C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D有领导、有步骤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7.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7 CA依法治国B权利制衡C人民当家作主D多党合作8.“民主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不是一个东西。
民主就是承认少数服从多数的国家。
”这句话理解为 8 AA民主是一种国家制度B民主是国体不是政体C国家的实质是少数服从多数D民主是手段不是目的9.我国的政党制度是9 BA 一党专政B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C多党制D两党制10.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始终尊重和保护人权,认为首要的人权是10 CA参政权、议政权B自由权、平等权C生存权、发展权D选举权、被选举权二、多选题1.民主与社会主义的关系是1 ABDA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B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C民主是社会主义的唯一标志D民主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重要手段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多党合作的主要方式有2 ACDA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参加人大、政协参与管理国家和参政议政B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互派成员到对方担任领导职务C.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通过多种渠道实行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D.吸收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中的优秀人才到国家机关担任领导职务3.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3 ACA政治协商B权力制衡C民主监督D参政议政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我国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享有的自治权利,主要有4 ABCDA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B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权利C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D使用和发展本民族文字、按照传统风俗习惯生活及进行社会活动的权利和自由。
【全优课堂】高中政治 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第五课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第二框 人民代表大会

联 系
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两者相辅相成。有了好的 国家治理体系才能提高治理能力,提高国家治理能力才 能充分发挥国家治理体系的效能
真题感悟
【例1】 (2015·福建卷)立法法修正案草案经历全国人大常
委会“一审”——公开征求意见——“二审”——再次公开征求意
见,最后提交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接受“三审”。此过
答案:A
【例3】 在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下列选项中,体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
织和活动基本原则的是
①各级代表大会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②在法律的制定上
实行少数服从多数 ③重大问题的决策由人大常委会负责 ④
在贯彻执行上实行严格的责任制
A.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如何评价“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最根本、最重要的是 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结合所学知识并联系实际,谈谈怎样才能更好地坚持 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答案】(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 治制度,直接体现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是建立其 他国家管理制度的基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长期实践中不断 得到巩固和完善,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无比的优越性,它保 障了人民当家作主,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议,保 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因 此,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最根本、最重要的是完善人民代表大 会制度。
程表明
①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 ②全国人大常委会具有最高
决定权 ③社会主义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④人民代表大
会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2017高中政治 每日一题之快乐暑假 第05天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

第05天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高考频度:★★★★★难易程度:★★★★☆(2017·新课标Ⅲ文综)西藏自治区某少数民族人大代表履职13年,共提交42项建议和议案,与所在县每个乡定点联系人保持定期联系,呼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藏东南博物馆,还就提高边民补贴和偏远地区的工程造价标准等提出建议。
该代表通过上述行为①行使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职权②反映基层群众的意见和要求③行使自治区人大代表的立法权④行使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自治权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我国人民怎样行使国家权力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1)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方式:广大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各级人大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国家和各级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务,并由权力机关产生行政、审判、检察等机关,具体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权力。
(2)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性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2)地位: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其他中央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3)职权:①最高立法权:制定法律的权力。
②最高决定权: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级人大和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依照法定程序决定国家和社会或本行政区域内重大事项的权力。
③最高任免权: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对相关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及其组成人员进行选举、任命和罢免的权力。
④最高监督权:监督权是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监督“一府两院”工作的权力。
简单地讲,“一府”是指人民政府,“两院”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
在中国,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4)常设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是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
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全国人大的部分职权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以便更好地发挥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作用。
高中政治第3课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强大生命力必背知识

第3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强大生命力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人大制度?)(★★)(1)从国体和政体的关系看,国体决定政体。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政治)(3)它动员了全体人民以国家主人翁的姿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
(经济建设)(4)它保证了国家机关高效协调运转。
(国家机关方面)(5)它维护了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
(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方面)它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好制度,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可靠保障,我们要继续坚持这一制度,绝不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模式。
2.比较西方议会制与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的区别。
(★★)从形式上看,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与西方的议会制都属于代议制.但是二者有根本的区别:(1)两者的经济基础不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之上;西方议会民主制度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基础之上。
(2)两者的阶级实质不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维护和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西方议会民主制度维护和实现资产阶级的利益。
(3)两者权力运行方式不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西方议会民主制度按照三权分立原则建立。
(4)两者实施的效果不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既避免权力过分集中,又避免权力过于分散、相互消耗牵制而导致低效率;西方议会民主制度下国家权力由不同国家机关掌握,难免相互消耗牵制,降低了效率。
(5)所反映的国体不同(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西方: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国家)(6)行使权力的主体不同(我国:人民;西方:议员)(以上六点区别,只要答到其中四点并有合理、到位说明即可得满分)3.必须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绝不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模式(★★)(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长期奋斗的成果和历史的选择。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是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决定的,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维护和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2《第五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高考考点解读

第五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近几年高考试题分析中可以发现,本课内容在政治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
注意人民代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制的区别与联系。
要运用相关知识分析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这些权力是如何行使的;结合具体事例分析人民代表应享有哪些权利和履行哪些义务。
1.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设机关的法律地位和职权(1)法律地位: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理解人民如何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广大人民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选出人大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全国和各级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务,并由权力机关产生行政、审判、检察机关。
具体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权力。
注:公民与人民不同。
①性质不同,公民是与外国人相对应的法律概念,人民则是与敌人相对应的政治概念。
②范围不同,公民的范围比人民更加广泛,公民除了包括人民之外,还包括人民的敌人。
(2)人民代表大会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务委员会行使最高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全国人大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其他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
它们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起构成了我国国家权力机关的完整体系。
(3)全国人大常设机关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
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全国人大的部分职权以便更好发挥国家权力机关的作用。
注:①全国人大拥有修改(不是制定)宪法的权力。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为了维护宪法的权威和尊严,宪法的制定与修改程序均不同干一般法律。
第九章答案 毛概

单选政治体制改革必须服从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其根本目的在于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邓小平说:“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这个论断指出了民主与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在联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主党派是参政党“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科学论断阐明了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内在属性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列宁说,民主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不是一个东西,民主就是承认少数服从多数的国家。
这句话表明民主首先而且主要是指一种国家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点是人民当家作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是实现各民族一律平等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一国两制”构想是从解决台湾问题开始提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开拓力量是知识分子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依法治国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性质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我国实行的政党制度是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多选中国基层民主自治体系的主要内容有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最高立法机关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原则区别是经济基础不同阶级实质不同宗旨不同主体不同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江泽民对军队建设提出的总要求是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依据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新时期我国统一战线的对象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维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意义表现在政治文明是社会文明结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政治文明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良好的政治环境政治文明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良好的政治环境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相适应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这是因为它与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相适应它保证人民的权力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处于首要地位它保证人民群众有效地对各级国家工作人员进行监督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要有利于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判断在我国,各个民主党派是反对党错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就是把原有的政治制度推倒了重来错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

第一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民主首先而且主要是指一种国家制度。
新中国的成立,为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奠定了制度基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认真总结了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在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上取得了重大进展。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首先就是要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
一、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制度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是马列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同我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我们党和毛泽东的一个创造。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人民民主专政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我国社会政权性质转变为社会主义的即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无产阶级专政或人民民主专政成为我国的国体。
对人民实行民主和对敌人实行专政是辨证统一的。
只有绝大多数人民享有高度民主的同时,才能对极少数敌人实行有效的专政;只有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才能充分保障绝大多数人民的民主权利。
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坚持和发展了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邓小平把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列为四项基本原则中的一项,并特别强调:“没有无产阶级专政,我们就不可能保卫从而也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69页。
)在现阶段,我国要坚持、巩固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
(一)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在取得政治上的统治后,必然建立起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
所谓无产阶级专政,是指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大劳动者当家作主的国家政权。
在不同国家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其本质都是一样的。
但由于各国具体情况不同,无产阶级专政又必然带有各国自己的特点。
1948年,毛泽东在《将革命进行到底》一文中,首次明确地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主体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
”1949年6月,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的著名文章,系统阐述了人民民主专政理论,指出(内涵):“对人民内部的民主方面和对反动派的专政方面,互相结合起来,就是人民主专政。
毛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问答题【最新】

第八章1、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内涵是什么?答:邓小平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立者,他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具有丰富的内涵,概括如下:第一,突破了过去公认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代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制度本质属性的观念,认为它们都是经济调节的手段。
第二,计划与市场作为社会资源配置的两种手段,它们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但两者都有自身的不足和缺陷,二者可以有机结合。
第三,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但它与社会主义相结合而形成的经济体制则必须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征。
2、结合现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理论,如何看待现实经济生活中个人收入出现差距的现象?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与此相联系的个人收入分配实行的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必须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按劳分配以外的多种分配方式,其实质就是按对生产要素的占有状况进行分配。
一是要正确看待收入分配差距。
一方面正确认识收入分配差距,我们不能脱离对生产的影响来孤立地看待和评价收入分配格局是否公平。
由于社会上个人的生产要素和能力的不同,所起的作用和所做的贡献大小也不同,把贡献大小与收入分配联系起来。
除了按劳分配以外,应该鼓励按生产要素进行分配,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下,按贡献大小进行分配。
如果不讲贡献大小,而是只讲平均分配,那就不可能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而只会仍然是共同贫穷。
今天我们收入差距的拉大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社会的进步,因为从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达到共同富裕必须经过一个过程。
保证收入公平的原则应该是保证人人有平等竞争的机会,因而解决当前中国收入差距拉大问题决不能采取劫富济贫的办法,而是要在加快经济发展,积极地从事“财富创造”的同时,给低收入者更多的能力和机会,给他们以平等竞争的机会。
另一方面要警惕社会分配领域中收入差距的过分扩大,甚至两极分化的现象,可能引发社会问题。
高一政治必修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知识点复习

高一政治必修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知识点复习高一政治必修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知识点复习1.我国的中央国家机关包括哪些(1)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权力机关,也是立法机关(2)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家主席(3)国务院及其各部委——行政机关(4)最高人民检察院和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机关(5)中央军事委员会——军事机关2.什么是政体政体与国体的关系是什么(1)政体的含义:一个国家的政权机关的组织形式叫作政体。
(2)政体与国体的关系: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映国体。
我国的政体是什么它又是由什么决定的(1)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它是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决定的。
什么是民主集中制它是如何体现出来的(1)民主集中制: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12020/3/27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
(2)民主集中制的体现:①在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关系上,人大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决策时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对违反人民意志和利益的或不称职的代表,人民有权依照法律程序予以罢免。
②在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关系上,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司法机关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但它所决定的事情不是自己直接去办,而是由国家的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去贯彻执行。
③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关系上,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职权,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含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政治制度。
(2)地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2治制度,也是我国的政体。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民主集中制(它也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最重要特点)(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
政治常识

1:以“国家”为核心整合政治常识基础知识。
国家的含义、性质和本质、职能、分类、国家机构、国家机关的组织和活动原则、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国家结构形式、国家与公民的关系、国家与政党的关系、国家的对外政策、国家与国家以及国家与国际组织的关系等等。
2:以“国家机构”概念为核心国家机构的性质:统治阶级利益的捍卫者和执行者。
我国国家机构的性质:人民利益的捍卫者和执行者。
国家性质与国家机构、国家职能与国家机构的关系美国的国家元首是间接选举产生的。
国家元首是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重要的国家机关。
西方国家的议会是国家的立法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国家管理机关)的称谓:政府、内阁、部长会议、联邦委员会、国务院。
我国的司法机关包括法院和检察院。
我国的国务院是中央政府,是主要行使经济职能的国家机构。
何理解我国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法院的审判活动受什么制约?受人大监督、检察院的监督、上级法院的监督、公民的监督。
法院有通过行使审判权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的职责。
法院与检察院的领导体制不同:P48、49国家机关组织活动三原则:正确对待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公民与国家关系)的三原则:公民如何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P56政治自由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
监督权:监督谁?以什么形式监督、意义。
公民维护国家安全、荣誉的义务与社会主义荣辱观人民代表大会的相关知识人民代表大会性质:国家权力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可以称为立法机关。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政体、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国家管理形式、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如何行使国家权力?广大人民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选出人大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国家和各级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务,并由权力机关产生行政、司法等机关,具体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权力。
我国的选举制度我国现阶段实行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制度。
县级和乡镇的人民代表直接选举产生,省级、设区的市、自治州和全国的人大代表间接选举产生。
高一下册政治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知识点

高一下册政治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知识点1.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设机关的法律地位和职权。
(1)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拥有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的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于地位,其它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
(2)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
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全国人大的部分职权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以便更好地发挥国家权力机关的作用。
如何区别全国人大四个权力?四个权力区分的关键是看内容,而不是看文字表述中有没有“决定”两个字。
如果是关于法律的立、改、废的决定,则是立法权;如果是对国家权力机关干部进行任免的决定,则是任免权;如果是对其他国家机关或工作人员的工作报告进行审议,则是监督权;如果是关于国家大政方针、规划的通过,则是决定权。
2.人大代表的产生和职责。
(1)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
产生的方式有两种: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
设区的市(包括)以上的人大代表由下级人大选举产生,是间接选举;不设区的市(包括)以下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每届任期五年。
(2)权利: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除审议各项议案、表决各项决定外,还享有提案权和质询权。
义务:必须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与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
(1)含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政治制度。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高中历史复习 必修3 5.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材料三、材料四如何体现民主集中制的?
材料三: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部分议程安排: 一、听取和审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年度计划、年度预算 ; 五、听取和审议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的报告; 六、听取和审议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关于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D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决定了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误区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 注意: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误区2:我国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注意: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误区3:人大和其他国家机关是相互监督的关系。 注意:人大和其他国家机关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二、 人 民 代 表 大 会 制 度
(1)政体的含义
1、政体 (2)我国的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政体与国体的关系
(1)是什么 2、人民
①含义、地位 ②民主集中制 ③基本内容
含义 具体表现
代表大会 制度 (2)为什么
①决定因素 ②优越性
③实践证明
(3)如何发展
知识 我国的国家制度、根本制度、根本政治制度、 拓展 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的区别
2、民主集中制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 织和活动原则。下列选项中能体现这一原则
的(D)
A.各级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B.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最高国家权力
C 人民代表大会所决定的事情要自己直接去办
D.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职权
2020版高考政治课后限时集训(十六)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含解析)新人教版

课后限时集训(十六)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1.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分别听取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这表明( )①全国人大行使最高监督权②国家行政、司法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部门③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必须向人大负责并汇报工作④全国人大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C [全国人大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工作报告,表明全国人大行使最高监督权,①正确;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的职能部门,②不选;全国人大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的工作报告,这表明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必须向人大负责并汇报工作,也表明全国人大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③④正确。
]2.与十二届全国人大相比,在2 980名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党政领导干部代表比例有所降低,妇女代表、一线工人、农民等基层代表比例有所提高。
全国人大代表构成的变化( )①有利于推进我国的基层民主建设②体现了人民的民主权利不断扩大③使人大代表具有更广泛的代表性④反映了全国人大代表的结构进一步优化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B [全国人大代表构成的变化反映了全国人大代表的结构进一步优化,使人大代表具有更广泛的代表性,③④符合题意;本题并未涉及基层民主建设,排除①;人民的民主权利是法定的,不能随意扩大,②错误。
]3.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修正案增加了设区的市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条款。
该条款的增加( )①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立法体系②保障地方人大行使立法权和审议权③凸显人大在立法过程中的领导作用④扩大了地方的立法主体和权限范围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B [修正案增加的条款,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立法体系,扩大了地方的立法主体和权限范围,①④符合题意;②错误,人大代表才有审议权;③错误,中国共产党在立法过程中起领导作用。
期末考试毛中特第八章试题

第九章模拟试卷一、单选题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A人民民主专政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人民民主专政是A资产阶级专政B无产阶级专政C工农联合专政D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3.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政治基础是A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必须在宪法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活动B遵循“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D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4.我国的民族制度是A邦联制 B联邦制 C民族区域自治 D民主自治5.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A人民民主专政B依法治国C多党合作制D政治协商6.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A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B实现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C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D有领导、有步骤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7.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A依法治国B权利制衡C人民当家作主D多党合作8.“民主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不是一个东西。
民主就是承认少数服从多数的国家。
”这句话理解为A民主是一种国家制度B民主是国体不是政体C国家的实质是少数服从多数D民主是手段不是目的9.我国的政党制度是A 一党专政B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C多党制D两党制10.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始终尊重和保护人权,认为首要的人权是A参政权、议政权B自由权、平等权C生存权、发展权D选举权、被选举权二、多选题1.民主与社会主义的关系是A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B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C民主是社会主义的唯一标志D民主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重要手段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多党合作的主要方式有A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参加人大、政协参与管理国家和参政议政B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互派成员到对方担任领导职务C.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通过多种渠道实行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D.吸收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中的优秀人才到国家机关担任领导职务3.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A政治协商B权力制衡C民主监督D参政议政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我国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享有的自治权利,主要有A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B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权利C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D使用和发展本民族文字、按照传统风俗习惯生活及进行社会活动的权利和自由。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与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与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与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摘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形成和发展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国体的性质所决定的。
人民民主专政从根本上规定了我国政党制度的核心价值和制度要素,从而形成了与西方政党制度相区别的我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适应人民民主专政国体和政体的要求,为巩固人民民主专政服务,是我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确立和发展的内在逻辑。
中共中央201X年颁发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指出:“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同这种国体相适应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同这种国体相适应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这一重要表述,第一次从国家制度层面阐明了我国国体、政体和政党制度的关系,为研究我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
我国为什么形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过去主要是从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和多党合作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考察,这些都重要,但不全面。
事实上,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和多党合作历史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形成的基础和条件,而适应人民民主专政国体与政体的要求,为巩固人民民主专政服务,是我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确立和发展的内在逻辑。
一、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与实践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渊源是马克思的无产阶级专政理论。
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中,无产阶级专政是作为阶级斗争的必然结果和通向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的国家形态而提出来的。
无产阶级专政是无产阶级的阶级统治,无产阶级专政同时是无产阶级民主,即由最大多数人享有的民主。
马克思主义认为,在不同的国家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争取解放的具体革命道路是不同的,实现无产阶级专政的具体形式也是不相同的,不可能有一个适用于一切国家的固定不变的模式。
每个国家的无产阶级究竟采取什么样的形式,只能根据各国的具体历史条件和国情来决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试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和基本要求。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谈谈如何才能实现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2.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
(1)①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这一规定表明:人民民主专政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对人民实行民主和对敌人实行专政的国家政权。
②人民民主专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同我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斗争中的一个创造。
我国现阶段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
人民民主专政是适合中国国情和革命传统的一种形式,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③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就是要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切实保护人民的利益,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统一与稳定。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首先要坚持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保证人民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还必须充分履行国家政权的专政职能。
(2)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相适应的政权组织形式。
在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长期奋斗的重要成果,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共同愿望。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鲜明的特点。
全国人民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决定了人民可以统一行使自己的国家权力。
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最符合我国国情。
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50多年来,已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优越性。
实践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能够保证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和最高实现形式,也是党在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好实现形式,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健康发展,人民当家作主就有保障,党和国家的事业就顺利发展。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巩固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