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g6-信息素养模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素养培养模式——Big6

信息素养培养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关注的重大理论与实践课题。信息素养概念由国外引入,在本土化的过程中国内学者结合自己的见解对这一概念作出了各式各样的解释,但大多仅限于理论层面,对于具体可行性的实施方案没有深入探究。国外对信息素养的实验研究,最有影响、最著名的当数“Big6技能”。全球数以千计的教师正在针对不同的实际问题为自己的学生建立Big6方案,国内对于Big6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

下面笔者对两个Big6方案《阿拉斯加研究计划》与《“投资沈阳”报道》以Big6的6个步骤进行对比评述。《阿拉斯加研究计划》是由Big6的创始人迈克·艾森堡(Eisenberg)和鲍勃·伯克维茨(Berkowitz)于1990年设计的,是一个完整实施且较为成功的课例。《“投资沈阳”报道》从严格意义上讲是一个类Big6方案,受到了国内探究式学习模式的影响,可以说是一个较优秀的基于任务驱动的教学设计方案。从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角度来分析,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与教育理念下,两课例有异曲同工之处,各有千秋。

#1任务定义

任务定义是完成作业的关键环节,但常常被忽略。教师不会故意给一些模糊的表述,但学生经常存在着理解作业意图的困难。

国外课例任务的给定比较简略含糊,学生不清楚到底要做什么,只是谈论阿拉斯加的人、动物和植物、工业、游览区。在后面的信息整合过程中,对作业也没有提出具体要求,这是很典型的美国式教育方式,在大而宽泛的主题之下任由学生探究,发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笔者认为,强调研究性学习,主题要明确,范围大小要适中,符合教学目标,在国内现有的教育体制下不建议开展这种“太自由”的探究。

国内课例任务定义以活动要求的形式出现,详细明了,学生知道要干什么,能做到心中有数。但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讲,有些繁琐,不易接受,建议任务给定要更简洁些,2~4的活动要求可贯穿在后续的环节中。

两课例在引入任务时都设置了一定的情境,有利于学生进入角色,值得提倡,国内课例更为清晰。(注:国外课例原无情境导入环节,由译者添加)。

#2确定信息搜索策略

搜寻信息资源是完成任务的关键,由于资源的多样性,筛选及对资源排序显得尤为重要,这样学生可以少走弯路,节约时间。国内课例几乎很少涉及培养学生信息搜索策略,大部分是教师代替学生完成这一工作,直接给定资源范围,如书目、网址和参考文献等等。

Big6模式在这一阶段很强调帮助学生形成信息搜索策略,国外课例要求通过讨论和学生调查确定需要的信息种类和与之相配合的适当资源。教授解决问题的方法、思维方式比内容本身更为重要,这一环节国外倡导利用头脑风暴(当一群人围绕一个特定的兴趣领域产生新观点的时候,这种情境就叫做头脑风暴。详见:/webquest/brainstorming01.htm)来确定信息搜索策略。信息搜索策略因人、因实际问题而异,形成有个性的搜索策略往往能够事半功倍。

#3搜索信息

定位和搜索是传统的图书检索技能,很多电子图书馆将Big6作为学生搜索书籍文献的方法,置于图书馆首页,以期能够培养学生查找、利用信息的能力。

国外课例信息搜索分别在图书馆(2课时)与机房(2课时)进行,并且有图书管理员辅助。教师和图书管理员一起浏览站点,选择10个适用站点并分为4类主题,创建网页将这些网站的热点链接上去,再将这个网页连接到学校的主页上。这种做法对学习很有帮助,学生在机房的时间用于做研究而不是输入网站地址或创建书签,减少漫无目的的网上冲浪。此外,还给定了一些可用的参考资源,这些资源门类清晰,来源确定,便于拓展学有余力学生的视野。

国内课例,课时不清,地点全部在网络教室进行,从其提出的6个问题及完成任务的强度来看,几个课时是完成不了的,给定的资源是简单的网址罗列,学生利用效率较低。或许国内人员、配备设施不如国外,但资源的给定应注意其可用性、清晰性和高效性。例如,提供的网址建议附上简要介绍,说明该地址对应什么资料,笔者对所列8个网站进行搜索(2004年10月6日晚19∶20),1个访问不了,其余7个只有1个直接与“沈阳天气”有关,另外6个全是有关地理的大型网站,学生登录这些网站时肯定会很迷茫。教师所给的资源,尤其是网络资源应该有明确的针对性,宁缺毋滥,否则学生易产生腻烦情绪。面对海量信息如何选取,我们关注的是信息内容而不是如何通过复杂的链接获得信息。

对资源的锁定是利用资源整合信息的基石,国内随着研究性学习的呼声高涨,许多教师将视线转向互联网,在课程中要求学生上网查询相关资料,出现了主题学习网站、WebQuest 等教学形式,资源给定往往会出现类似《“投资沈阳”报道》课例的现象。资源圈定在什么范围,不能一言概之,要因问题性质、研究深浅、课时多少和学生程度而定,但针对性是关键,教师将筛选过的资源推荐给学生,是为了更好解决问题而不是制造混乱,因此,在资源上教师要好好斟酌,去伪存真,同时要注意运用非网络资源。

#4运用信息

运用信息阶段,国内外课例均采用分组合作形式,各组完成不同的主题之后准备交流。国外课例在这一阶段的论述比较详细,以4个主要研究题目为导向建立不同组的网络地图,并以此为基础,每个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形成自己的中心主题,比较强调个性与教师的指导作用。运用信息不仅仅是学生的工作,教师也要做好向导,与学生通过各种有效的方式交流,避免走弯路。此课例教师通过阅读学生摘录信息笔记做出必要的指导,这点值得学习。我们往往在最后点评中下工夫,指出这是不足的那是需要改进的,实质上在运用信息过程中完全可以提示学生注意某些问题,比如参与学生讨论、制作摘录信息表等。

国内课例比较强调小组合作、团队精神,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再分析、再整合,从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两方面对主题任务的展示进行资料的整合。这样处理课程内容比较好,既可以促进知识的系统性,又能把握好思维发散的尺度,不让其偏离教学目标,要适用于国内的实际情况,掌握好研究的范围并始终贯穿教学主旨。

学生运用信息之前,评价信息至关重要。我建议学生应对主要相关信息进行评价,在引用信息之前回答三个问题:1.作者表述的信息是否具有权威性;2.作者表述的内容是否吸引你;3.信息与同一主题其他观点是否一致。

#5整合信息

整合是信息处理的产品与结果,是整个Big6模式的可见部分。整合信息应包括组织信息与呈现信息两部分。

国外课例要求利用字处理器完成作品,向班级口头汇报,并在公告栏中展示研究报告。步骤明晰,可操作性较强,四年级的学生能够完成。国内课例鼓励学生进行创新,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呈现项目内容。这似乎有点抽象,初一的学生会作出什么反应,笔者感到比较困惑,即使是大学生也需要教师做一些必要的解释,比如什么样的呈现方式。笔者建议根据初一学生掌握计算机技能的情况做出比较合理的要求,可以与信息技术课程有机结合起来,比如字处理、电子表格、桌面出版、演示文稿、HTML和Web网页制作等等。这里要注意应用的技能学生一定要熟识,因为我们的关注点是区域地理本身而不是计算机技能。

#6评价

评价应从过程与结果两个纬度出发。国内外课例都兼顾到了两个方面,这是很值得仿效的。可操作性仍然是关键,国外课例评价点比较清楚,国内课例评价点比较宽泛。评价向来是个难题,特别是过程评价。很多专家建议用评价量规,用一张或多张二维关系表来呈现,尤其在WebQuest教学形式中很突出。笔者认为评价的全面性很重要,同时评价效率、效果也是不容忽视的。对于像本文中提到的课例(较为简单的项目作业),笔者较倾向于国外课例,无须面面俱到,评价到几个关键点即可,这样教师、学生都无须纠缠在复杂的评价过程中。

评价当中学生的反思值得重视,国外大部分课例都设有反思问题或反思表,在近期的Big6课例中均有体现。笔者建议对于以上两课例可以提出以下问题:1.做作业时花了多少时间,哪些是不必要的;2.回顾和分析你所碰到的难题;3.如果重做这次作业,你会有什么突破。

综述

通过以上两个课例的分析,大家应该互相取长补短。每个人解决问题时,都会经历大致类似于Big6的过程,只是顺序不一定一样。笔者建议在国内应大力推广Big6信息问题解决模式,它是一种有效的思维训练模式,能与各个学科结合,同时适用于各类人群甚至幼儿,在国外十几年的应用中战胜了绝大多数信息问题解决模式并得到了教育界的认可。国内广大教师如何将其运用到各自教学中,值得大家共同努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