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重点字词归纳

合集下载

七年级语文文言文重点字词解释

七年级语文文言文重点字词解释

七年级语文文言文重点字词解释摘要:一、引言二、七年级上册文言文重点字词解释1.螳螂捕蝉2.重点词语释义三、七年级下册文言文重点字词解释1.伤仲永2.重点字词解释四、人教版七年级语文重点字词1.冷漠2.偏爱3.遗憾4.辉煌5.辛辣6.威慑7.聪慧8.惨境正文:【引言】在七年级的语文学习中,文言文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理解文言文中的重点字词,是深入领会文章内涵、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关键。

本文将为您解析七年级上、下册文言文中的重点字词,帮助您更好地学习文言文。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重点字词解释】1.螳螂捕蝉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出自《战国·庄子·外篇山木第二十》。

故事讲述了一只螳螂捕捉蝉时,却不知背后有黄雀正准备捕食它。

这个成语用以比喻人们在前方追求利益时,却忽视了背后的危险。

2.重点词语释义螳螂:一种昆虫,具有强大的捕捉能力。

蝉:一种昆虫,夏天分泌甘露,被视为高雅的象征。

黄雀:一种鸟类,善于捕食昆虫。

【七年级下册文言文重点字词解释】1.伤仲永《伤仲永》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的一篇文言文,讲述了神童方仲永从小聪明过人,但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未能继续深造,最终沦为平庸之辈。

这篇文章告诫我们要珍惜天赋,不断努力学习,否则便会浪费天赋,一事无成。

2.重点字词解释伤:伤感,悲伤仲永:原名方仲永,本文的主人公平庸:平凡,没有作为【人教版七年级语文重点字词】1.冷漠含义:对人、对事冷淡,不关注。

2.偏爱含义:在几件事物中特别喜爱其中的一件。

3.遗憾含义:遗恨,由无法控制的或无力补救的情况所引起的后悔。

4.辉煌含义:光辉灿烂的。

5.辛辣含义:味辣,比喻文章风格或人的性格厉害。

6.威慑含义:以声势或威力使之恐惧屈服。

7.聪慧含义:聪明而有智慧。

8.惨境含义:凄惨的境地。

通过掌握这些重点字词,您将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七上文言文知识点

七上文言文知识点

七上文言文知识点一、文学常识。

1. 作者。

2. 作品简介。

二、重点字词。

1. 通假字。

- 尊君在不(“不”通“否”,读fǒu)2. 古今异义。

- 与儿女讲论文义。

- 古义:子侄辈,泛指家中年轻一代;今义:指儿子和女儿。

- 太丘舍去。

- 古义:离开;今义:前往,到……去。

- 相委而去。

- 古义:丢下、舍弃;今义:委托。

- 下车引之。

- 古义:拉;今义:引导。

- 元方入门不顾。

- 古义:回头看;今义:照顾。

3. 一词多义。

- 日。

-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日子)- 期日中(太阳)- 是。

- 是日更定矣(这)- 问今是何世(判断动词,是)- 时。

- 元方时年七岁(当时)- 故时有物外之趣(常常)- 信。

-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信用)-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诚信)- 之。

- 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人名中的字)- 下车引之(代词,指元方)-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代词,指学问和事业)- 其不善者而改之(代词,指缺点)- 日月之行(结构助词,的)4. 重点实词。

- 内集:家庭聚会。

- 俄而:不久,一会儿。

- 骤:急速。

- 欣然:高兴的样子。

- 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

差,大致、差不多。

拟,相比。

- 未若:不如,比不上。

- 期行:相约同行。

期,约定。

- 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 家君: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三、句子翻译。

1.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 翻译: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和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

2. 白雪纷纷何所似?- 翻译: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3. 撒盐空中差可拟。

- 翻译: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

4. 未若柳絮因风起。

- 翻译:不如比作柳絮随风飞舞。

5.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 翻译: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是正午。

6.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 翻译:过了正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就丢下(他)而离开,(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

7. 君与家君期日中。

七年级上册语文必考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上册语文必考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上册语文必考知识点归纳一、重点字词。

1. 易错字音:- 酝酿(yùn niàng)- 黄晕(yùn)- 窠巢(kēcháo)- 抖擞(sǒu)- 贮蓄(zhù xù)- 棱镜(léng jìng)- 粗犷(guǎng)- 静谧(mì)- 高邈(miǎo)- 莅临(lì lín)- 吝啬(lìn sè)- 淅淅沥沥(xī xīlì lì)2. 易错字形:- 瘫痪憔悴诀别分歧匿笑菡萏攲斜荫蔽。

- 确凿轻捷云霄倘若鉴赏啄食和蔼恭敬。

- 渊博倜傥绅士搓捻绽开惭愧恍然大悟。

- 人声鼎沸截然不同小心翼翼不求甚解混为一谈。

- 花团锦簇美不胜收疲倦不堪油然而生恍然大悟。

二、重点文学常识。

三、重点古诗词。

- 重点诗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 主旨:诗人借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雄伟景象,表达了自己开阔的胸襟和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抱负。

- 重点诗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 主旨:借明月寄托对友人的思念和牵挂,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不幸遭遇的同情。

- 重点诗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 主旨:描绘了江南早春的壮丽景色,抒发了诗人旅途中的思乡之情。

- 重点诗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 主旨:通过描绘深秋晚景,烘托出一个漂泊天涯的游子的孤寂愁苦之情。

四、文言文重点。

- 重点实词:内集、儿女、文义、俄而、骤、欣然、差可拟、未若、期行、舍去、乃至、尊君在不、相委而去、家君、引、顾。

- 重点虚词:而、之。

- 重点句子翻译:-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 撒盐空中差可拟。

- 未若柳絮因风起。

-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 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 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2. 文言句式:- 判断句: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知识点汇总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知识点汇总

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汇总(一)《论语》十二章【原文】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译文】1、孔子说:“学了(知识)又按时复习它,不也是很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们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生气,不也是君子吗?”2、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复习了?”3、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做学问,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的时候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意见,到七十岁能随心所欲,又不会逾越规矩。

4、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就可以当老师了。

5、孔子说:“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而不学习,就会有害。

”6、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那穷困的忧愁,颜回却依然自得其乐。

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7、孔子说:“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

人教版七年级(上)文言文重点词汇

人教版七年级(上)文言文重点词汇

七年级(上)文言文重点字词1、一字多义:2、词性活用:鞭:鞭数十,驱之别院。

鞭:名词作动词,译作“鞭打,用鞭子打”。

温故而知新:故:形容词作名词,“旧知识”新:形容词作名词,“新知识”仁:仁以为己任:仁:名词作动词,实现“仁”的理想。

逾时,楼渐低,不见其顶:低:形容词作动词,“降低”。

天雨墙坏:雨:名词作动词:下雨近塞之人:近:形容词作动词,靠近,接近。

家富良马:富:形容词作动词,有很多,富有。

有善术者:善:形容词作动词,擅长,善于。

择其善者而从之:善:长处,好的地方。

其家甚智其子: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聪明。

3、通假字项为之强:“强”通“僵”,僵硬。

不亦说乎:“说”通“悦”,高兴,愉快。

诲女知之乎:“女”通“汝”,你。

是知也:“知”通“智”,智慧。

一切乌有:“乌”通“无”,没有。

裁如星点:“裁”通“才”,只有尊君在不:“不”通“否”,表疑问。

4、重点字词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私:心里。

拟作:比作。

于:在。

徐喷以烟:慢慢地。

盖一癞虾蟆:原来。

方出神:正好。

使与台齐:让。

定神细视:集中。

人不知而不愠:了解。

生气,发怒。

学而为思则罔:迷惑。

学而不思则殆:有害。

是知也:此,这。

择其善者而从之:跟从。

士不可以不弘毅:胸怀宽广,意志坚定。

无何:不久,不一会儿。

危楼:高楼。

往来屑屑:形容来往匆匆。

或凭或立:靠着。

不一状:形状不一。

俄而:不久,不一会儿。

欣然:高兴的样子。

撒盐空中差可拟:把……撒在。

大致,差不多。

相似。

未若柳絮因风起:不如比作。

陈太丘与友期行:约定。

太丘舍去:丢下。

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

相委而去:委:丢下,舍弃。

去:离开。

(丢下我走了。

)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家君: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何遽:怎么就,表示反问。

居数月:经过。

智子疑邻:以……为聪明。

人皆吊之:都。

对其不幸表示安慰。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世说新语》重点字词解释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世说新语》重点字词解释

七年级上册《世说新语》文言文复习班级姓名一、《世说新语》二则《咏雪》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内:家里人集:聚集;儿女: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讲论:讲解讨论文义:文章的义理译文:谢太傅在寒冷的雪天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他和小辈讲解讨论文章的义理2.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俄而:不久,一会儿骤:急欣:高兴然:······的样子何所似:像什么何:什么似:像译文:不久雪下得急了,谢太傅高兴的说:“白雪纷纷扬扬的像什么呢?”3.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差可拟:大体可以相比。

差:大体拟:相比译文:次兄的长子胡儿说:“撒盐在空中大体可以相比。

”4.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未若:不如,不及若:如,及因风:乘风。

因:趁、乘。

译文:长兄的女儿说:“不如柳絮乘风漫天飞舞”5.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文:谢太傅大笑了起来很高兴。

这就是太傅长兄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呀。

《陈太丘与友期行》1.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期行:相约同行。

期:约定日中:正午时分译文: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正午时分。

2.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舍去:丢下他而离开。

舍:舍弃去:离开乃:才译文:友人过了正午还没有到,陈太丘丢下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友人才到。

3.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时年:当时年龄戏:玩耍译文: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大门外玩耍。

4.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不:通假字,同“否”译文:友人问元方:“令尊在不在?”元方回答说:“家父等待您很久都没有到,已经离开。

”5.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相:表示动作偏指一方。

委:舍弃去:走译文:友人便生气的说:“真不是人呀!与人相约同行,丢下我走了”6.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初一上学期文言文考试篇目重点字词解释汇编

初一上学期文言文考试篇目重点字词解释汇编

文言文考试篇目重点字词解释汇编1、伤仲永(1)世隶耕:隶:属于;(2)未尝识书具:识:认识;书具:写字工具;(3)忽啼求之:啼:哭;求:要;(4)父异焉:异:以……为异,对……感到惊讶;焉:指"忽啼求之"这种情况;(5)与之:与:给;(6)即书诗四句:即:马上;书:写;(7)自为其名:为:题写;(8)其诗以养父母……为意:以:把;意:主题;(9)传一乡秀才:一:全;(10)自是指物作诗:是:此;(11)立就:立:马上;就:完成;(12)皆有可观者:可:值得;(13)邑人奇之:邑人:同乡人;奇:以……为奇;(14)稍稍宾客其父:稍稍:渐渐地;宾客:用宾客的礼仪款待;(15)或以钱币乞之:或:有人;以:用;乞:要;(16)利其然:利:贪图;然:这样;(17)日扳仲永:日:每天;扳:拉;(18)不使学:使:让;(19)余闻之也久:闻:听说;(20)还家:还:回;(21)不能称前时之闻:称:符合;闻:传闻;(22)复到舅家问焉:复:又;焉:指仲永;(23)泯然:消失的样子。

2、周处(1)为乡里所患:为……所……:表被动;患:当作祸害;(2)并皆暴犯百姓:并:一起;暴犯:侵害;(3)谓为三横:谓:称;(4)而处尤剧:尤:更;剧:厉害;(5)或说处:或:有人;说:劝说;(6)实冀三横唯余其一:实:实际;冀:希望;唯:只;其:其中;(7)处即杀虎:即:立即;(8)或浮或没:或:有时;(9)与之俱:俱:一起;(10)经三日:经:经过;(11)皆谓已死:谓:认为;(12)更相庆:更:交替、轮番;相:相互;(13)竟杀蛟:竟:最终;(14)始知为人情所患:始:才;(15)有自改意:意:想法,念头;(16)乃入吴:乃:就;(17)具以情告:具:详细地;以:把;情:情况;(18)而年已蹉跎:而:然而;年:岁月;蹉跎:荒废;(19)古人贵朝闻夕死:贵:以……为贵,看重;(20)况君前途尚可:况:何况;尚:还;(21)且人患志之不立:且:况且;患:以……为患,担心;(22)何忧令名不彰:何:为什么;忧:担心;彰:显露;(23)处遂改励:遂:就;(24)终为忠臣:为:成为。

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复习必背资料

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复习必背资料

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复习必背资料(一)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是正午时分。

过了正午友人还没有到,太丘丢下他而离开,离开后友人才到。

(太丘的长子)陈元方那年七岁,正在门外玩耍。

客人问元方:“令尊在不在?”元方回答说:“(我父亲)等您好久您都不到,他已经走了。

”友人便生气地说:“简直不是人啊! 和别人约定同行,却丢下我走了。

”元方说:“您跟我父亲约定的时间是正午。

您正午不到,就是不守信用;对着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 友人感到惭愧,便下车来拉他。

元方径直走入家门,连头都不回。

一、解释加点的字词:日中:正午时分1、陈太丘与友期.行期:约定2、期日中..舍:舍弃去:离开3、过中.不至中:正午4、太丘舍去..5、去后乃.至乃:才6、门外戏.戏:玩耍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8、尊君在不.不:同“否”7、尊君..在不?家君: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9、相委.而去委:舍弃10、君与家君..期日中11、非.人哉非:不是12、下车引.之引:拉,牵拉13、下车引之.之:代词,他,指元方14、元方入门不顾.顾:回头看二、内容理解:1、根据文段内容说说你对元方的评价。

答:元方年仅七岁,就懂得指出客人的不对,维护父亲的尊严,是一个聪慧明理、性格直率的孩子。

2、元方是从哪些方面去反驳他父亲的友人从而使“友人惭”?答:元方是从信用和礼节两个方面反驳他父亲的友人的。

从信用方面,是友人失约在先;从礼节方面,是友人当着元方的面骂元方的父亲。

在这两方面友人都站不住脚,根本没有资格指责元方的父亲。

所以友人无言以对,感到惭愧。

3、友人“下车引之”的用意是什么?答:意识到自己错了,想向元方道歉,表示友好。

初一文言文字词(全)

初一文言文字词(全)

七上语文文言文复习一、词语1、通假字①项为之强“强”通“僵”②不亦说乎“说”通“悦”③诲女知之乎“女”通“汝”④是知也“知”通“智”⑤一切乌有“乌”通“无”⑥裁如星点“裁”通“才”⑦尊君在不“不”通“否”、2、古今异义词例句实词古义今义明察秋毫秋毫纤细的羽毛比喻最细微的事物明察秋毫形容眼力极好比喻为人精明,任何问题都看得很清楚惟危楼一座危高危险直接霄汉直接一直连接到不经过中间事物与儿女讲论文义儿女子侄辈的年轻一代儿子女儿太丘舍去去离开跟“来”相对相委而去委舍弃指把事情交给别人去办元方入门不顾不顾不回头看不顾及,不考虑暮果大亡其财亡丢失死亡马无故亡而入胡亡逃跑死亡死者十九十九十分之九数词十九3、词类活用现象①鞭数十,驱之别院。

(名词活用为动词):用鞭子打。

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时间名词用作状语):按时。

③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时间名词用作状语)(形容词用作名词):A指旧的知识,学过的东西。

B指新的知识,新学的东西。

④楼五架,窗扉皆洞开。

(名词作状语):像洞一样。

第 1 页共4 页14、一词多义现象实词义项外之趣。

出自时时候故时有物外之趣时常余忆童稚时故旧的知识温故而知新所以故时有物外之趣。

原因此独已跛之故行奉行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行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了解人不知而不愠知道温故而知新明白知之为知之通“智”,聪明是知也观景观(景象)作青云白鹤观观察观之,兴正浓富富裕宋有富人多家富良马七年级下文言基础知识归类1、通假字:日扳仲永:通“攀”,牵,引。

策勋十二转“策”通“册”出门看火伴“火”通“伙”对镜帖花黄“帖”通“贴”为博士邪“邪”通“耶”满坐寂然:“坐”通“座”,座位,这里指座位上的人,即宾客;全场静悄悄的“知”通“智”,孰为汝多知乎?“止”通“只”,只有,止有剩骨。

2、古今异义: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古义为“文采和道理”今义“文科和理科”。

稍稍宾客其父:古义为“渐渐”;今义“稍微”。

泯然众人矣:古义为“常人”;今义“多数人”。

初一上册语文文言文重点字词积累

初一上册语文文言文重点字词积累

初一上册语文文言文重点字词积累1、之:故时有物外之趣:昂首观之: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人皆吊之:其邻人之父亦云:下车引之:2、以:徐喷以烟:以丛草为林:可以为师矣:以数万计:此独以跛之故:仁以为己任:3、而: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暮而果大亡其财:丁壮者引弦而战: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堕而折其髀:学而时习之:相委而去:人不知而不愠:而疑邻人之父:任重而道远:4、然:忽有庞然大物:果然鹤也: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然数年恒不一见:5、为: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知之为知之:项为之强以丛草为林:为人谋而不忠乎:此何遽不为福乎?:6、其:蹲其身:必细察其纹理:其恕乎:其子曰:大亡其财:而折其髀:7、观:昂首观之:作青云白鹤观:8、故:故时有物外之趣:温故而知新:故又名“鬼市”云:此独以跛之故:。

9、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见贤思齐焉;10、时:故时有物外之趣:元方时年七岁:时而习之:11、富:宋有富人:家富良马:12、亡:暮而果大亡其财:马无故亡而入胡:13、引:下车引之:丁壮者引弦而战:14、数:见宫殿数十所:层层指数:15、词性活用:鞭数十,驱之别院。

温故而知新:温故而知新:仁以为己任:逾时,楼渐低,不见其顶:天雨墙坏:近塞之人:家富良马:有善术者:择其善者而从之:其家甚智其子:16、通假字项为之强:不亦说乎:诲女知之乎:是知也:一切乌有:裁如星点:尊君在不:17、重点字词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私:拟作:于:徐喷以烟:盖一癞虾蟆:方出神: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人不知而不愠;知:愠:学而为思则罔:学而不思则殆:是知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士不可以不弘毅:无何:危楼:往来屑屑:或凭或立:或:立:不一状:俄而:欣然:撒盐空中差可拟:差:拟:未若柳絮因风起:未若:因:陈太丘与友期行:非人哉:相委而去:尊君:家君:元方入门不顾:智子疑邻:人皆吊之:居数月:何遽:重点句子翻译1、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七年级文言文字词整理

七年级文言文字词整理

七年级语文文言文字词的整理与归纳文言文是七年级语文学科的重要内容,掌握文言文字词对于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文言文,以下是对七年级语文文言文字词的整理与归纳。

一、常见实词1. 古今异义词:(1)走:古义为跑,今义为行走。

(2)汤:古义为热水,今义为汤药。

(3)妻子:古义为妻子和儿女,今义为男子的配偶。

(4)户口:古义为户籍,今义为人口。

2. 词类活用:(1)名词活用为动词:如“草行露宿”(《山市》)(2)名词活用为状语:如“乘船游荡”(《三峡》)(3)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如“满载而归”(《答谢中书书》)(4)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如“千古壮观”(《岳阳楼记》)3. 一词多义:(1)词义扩大:如“山”(《山市》)(2)词义缩小:如“汤”(《扁鹊治病》)(3)词义转移:如“牺牲”(《陈涉世家》)二、常见虚词1. 代词:(1)指示代词:这、那、这些、那些。

(2)疑问代词:谁、什么、哪里、多少。

2. 介词:(1)表时间:于、在、自、从、以、于。

(2)表地点:于、在、自、从、至、于。

(3)表方式:用、以、凭、按照。

(4)表原因:因、由于、凭借。

3. 连词:(1)并列连词:且、又、亦、矣、焉。

(2)递进连词:且、况、况且、何况。

(3)转折连词:然、而、但、则、然则。

(4)因果连词:故、所以、因此、因而。

4. 副词:(1)程度副词:甚、最、颇、非常、最。

(2)范围副词:皆、悉、咸、俱。

(3)时间副词:将、欲、即、俄而、已而。

(4)频率副词:每、常常、时时、日日。

三、成语积累1. 寓言故事成语:(1)狐假虎威:《狐假虎威》(2)画龙点睛:《秋水共长天一色》(3)熟能生巧:《纪昌学射》2. 历史人物成语:(1)负荆请罪:廉颇(《负荆请罪》)(2)破釜沉舟:项羽(《项羽破釜沉舟》)(3)草船借箭:诸葛亮(《草船借箭》)3. 诗词名句成语:(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完整word版)初一上册语文文言文重点字词积累.docx

(完整word版)初一上册语文文言文重点字词积累.docx

初一上册语文文言文重点字词积累1、之:故时有物外之趣:结构助词,“的”。

昂首观之:代词,“它,指夏蚊” 。

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用在主谓结构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人皆吊之:代词,他(指丢马的人)其邻人之父亦云:结构助词,“的”。

下车引之:代词,他(指元方)2、以:徐喷以烟:介词,“用”。

以丛草为林:介词,“把”可以为师矣:介词,“凭,靠”。

以数万计:介词,“用”。

此独以跛之故:因为仁以为己任:介词,“把”。

3、而: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表修饰,可不译。

暮而果大亡其财:表修饰。

丁壮者引弦而战:表修饰。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连词,表顺承,可译为“就”堕而折其髀:表顺承。

学而时习之:连词,表顺承,译作“然后”。

相委而去:连词,表顺承。

人不知而不愠:连词,表转折,译作“却”。

而疑人之父:表折,“却”任重而道:,表并列,作“并且”。

4、然:忽有然大物:形容尾,作“⋯⋯的子”。

果然也:副尾,不。

忽大起,气莽莽然:形容尾,作“⋯⋯的子”。

然数年恒不一:但是,可是,,表折。

5、:舌一吐而二虫尽所吞:作“被”知之知之:作“是” 。

之:作“因” 。

以草林:作“当作” 。

人而不忠乎:作“替”。

此何遽不福乎?:作“是” 。

6、其:蹲其身:代,作“自己的”必察其理:代,作“它的” 。

其恕乎:副,作“大概,也” 。

其子曰:代,他的大亡其:助,不。

而折其髀:代,他的,指“好”的儿子。

7、:昂首之:看作青云白:景象8、故:故有物外之趣:所以温故而知新:形容作名,“旧知”。

故又名“鬼市”云:所以。

此独以跛之故:原因、缘故。

9、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兼词,相当于“于之” ,其中“于”为介词,“之”为代词,指“在这几个同行的人中间”。

10、时:故时有物外之趣:常常。

元方时年七岁:当时时而习之:时常。

11、富:宋有富人:形容词,富裕家富良马:动词,有很多,富有12、亡:暮而果大亡其财:丢失马无故亡而入胡:逃跑13、引:下车引之:拉丁壮者引弦而战:拿起,拉开。

初一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重点字词归纳

初一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重点字词归纳

初一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重点字词归纳一、重点实词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2.俄而雪骤(俄而,不久,一会儿;骤,急)3.公欣然曰(高兴的样子)4.白雪纷纷何所似(何,疑问代词,什么;似,像)5.撒盐空中差可拟(差,大体;拟,相比)6.陈太丘与友期行(约定)7.太丘舍去(丢下(他)而离开)8.门外戏(玩耍)9.相委而去(委,舍弃;去,离开)10.下车引之(拉,牵拉)11.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12.学而时习之(按时)13.不亦说乎(同“悦”,愉快)14.人不知而不愠(生气,恼怒)15.吾日三省吾身(日,每天;省,自我检查、反省)1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诚信)17.传不习乎(传授,指老师传授的知识)18.温故而知新(学过的知识)19.学而不思则罔(罔然无所得,即没有收获)20.思而不学则殆(疑惑)21.静以修身(个人的品德修养)22.俭以养德(培养品德)23.非宁静无以致远(宁静,这里指安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致远,达到远大目标) 24.非学无以广才(增长才干)25.非志无以成学(达成,成就)26.淫慢则不能励精(放纵懈怠)27.意与日去(消失,逝去)28.险躁则不能治性(轻薄浮躁) 29.多不接世(接触社会) 30.将复何及(来得及) 31.一狼径去(径直)32.屠暴起(突然)33.缀行甚远(连接、紧跟) 34.屠自后断其股(大腿) 35.苫蔽成丘(覆盖、遮盖) 36.目似瞑(闭上眼睛) 37.狼亦黠矣(狡猾)38.眈眈相向(注视的样子) 39.一狼仍从(跟从)40.屠大窘(处境困迫,为难) 41.顾野有麦场(看,视) 42.积薪其中(柴草)43.又数刀毙之(杀死)44.一狼洞其中(洞穴,这里用作动词,指挖洞) 45.止露尻尾(屁股)46.乃悟前狼假寐(假装睡觉)47.止有剩骨(仅,只)48.两狼之并驱如故(并,一起;故,原来的) 49.恐前后受其敌(这里指攻击)50.弛担持刀(弛,解除,卸下;持,拿起) 51.有人忧天地崩坠(倒塌坠落)52.天果积气(果然、果真)53.只使坠(纵使,即使)54.充塞四虚(四方)55.及其家穿井(待,等到)56.国人道之(讲述)二、重点虚词1.之学而时习之(代词,指学习过的知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代词,它)夫君子之行(助词,的)又数刀毙之(代词,它,指狼)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助词,的)久之(助词,调整音节,不译)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助词,位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复投之(代词,代骨头)2.而相委而去(表承接,不译)人不知而不愠(表转折,却))3.盖:盖以诱敌(表示推测,大概,原来是)4.其人不堪其忧(代词,这种)仁在其中矣(指代某人的思想的一部分)恐前后受其敌(指狼)场主积薪其中(指麦场)屠乃奔倚其下(指柴草堆)一狼洞其中(指柴草堆)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指屠户)屠自后断其股(指狼)5.以静以修身(介词,用)非志无以成学(介词,来)投以骨(介词,把)以刀劈狼首(介词,用)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介词,来)盖以诱敌(介词,用来)6.乃去后乃至(才)屠乃奔倚其下(于是,就)乃悟前狼假寐(才)三、通假字1.尊君在不(同“否”,读fǒu,相当于“吗”)2.不亦说乎(同“悦”,愉快)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4.其人舍然大喜(同“释”,解除、消除)四、词类活用1.友人惭(意动用法,感到惭愧)2.学而时习之(名词作状语,按时)3.吾日三省吾身(名词作状语,每天)4.温故而知新(形容词用作名词,故,学过的知识;新,新的理解和体会) 5.传不习乎(动词作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6.饭疏食(名词作动词,吃)7.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快乐)8.非学无以广才(形容词作动词,增长)9.狼不敢前(名词作动词,上前)10.恐前后受其敌(名词作动词,攻击)11.一狼洞其中(名词作动词,挖洞)12.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名词作状语,“从通道”的意思)13.其一犬坐于前(名词作状语,像狗似的)14.苫蔽成丘(名词作状语,盖上)15.一屠晚归(动词作名词,屠户)16.一屠晚归(名词作状语,傍晚)17.弛担持刀(形容词作动词,解除,卸下)五、一词多义1.日日中不至(太阳)寒雪日内集(天))2.为可以为师矣(当、做)为人谋而不忠乎(替))3.知人不知而不愠(了解)温故而知新(懂得))4.学非学无以广才(学习)非志无以成学(学业、成就))5.止止有剩骨(仅,只)一狼得骨止(停止))6.意意暇甚(神情、态度)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意图))7.敌恐前后受其敌(攻击)盖以诱敌(敌人))8.前恐前后受其敌(前面)狼不敢前(上前))9.积薪场主积薪其中(堆积柴草)转视积薪后(堆积在那里的柴草)) 六、古今异义1.与儿女讲论文义古义:__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__今义:__指子女__2.与儿女讲论文义古义:__文章的义理__今义:__文章的意思__ 3.去后乃至古义:__离开__ 今义:__到、往__4.相委而去古义:__舍弃__ 今义:__委屈、委托__ 5.元方入门不顾古义:__回头看__ 今义:__照顾__6.与人期行古义:__约定__ 今义:__日期__7.下车引之古义:__拉,牵拉__ 今义:__引用__ 8.不亦君子乎古义:__有才德的人__今义:__泛指品德高尚的人__9.可以为师矣古义:__可以凭借__今义:__可能、许可__ 10.饭疏食,饮水古义:__粗劣__ 今义:__疏通、疏散__ 11.饭疏食,饮水古义:__冷水__今义:__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__ 12.匹夫不可夺志也古义:__平民中的男子,泛指平民百姓__今义:__无学识、无智谋的人__13.吾日三省吾身古义:__多次__ 今义:__数词,三__ 14.非宁静无以致远古义:__精力集中__ 今义:__安静、不嘈杂__ 15.险躁则不能治性古义:__轻薄__ 今义:__危险、不安全__16.淫慢则不能励精古义:__懈怠__ 今义:__速度缓慢__17.少时古义:__稍微__ 今义:__数量小__18.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古义:__多少__ 今义:__几何学的简称__19.止增笑耳古义:__古文言文出现在句尾时,通常解释为“罢了”__ 今义:__耳朵__20.屠自后断其股古义:__大腿__ 今义:__屁股__21.身亡所寄古义:__依附,依托__ 今义:__寄托__22.因往晓之古义:__告知,开导__ 今义:__知道__七、文言句式1.省略句。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重点实词汇总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重点实词汇总
口技(林嗣环)(七上)
口技(林嗣环)(七上)
伤仲永(七上)
68

周遍, 遍及
天不兼覆, 地不周载
女娲补天(七上)
69

跑, 逃跑
两股战战, 几欲先走
口技(林嗣环)(七上)
70


细若蚊足, 钩画了了
核舟记(七上)
71

①发出, 出现
②写作, 创作
②写作,创作
火爆声, 呼呼风声, 百千齐作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24

①名字, 名称
②名声, 名望
③说出, 指出
③说出,指出
即书诗四句, 并自为其名
其船背稍夷, 则题名其上
对联、题名并篆文
且人患志之不立, 何忧令名不彰
人有百口, 口有百舌, 不能名其一处也
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伤仲永(七上)
核舟记(七上)
核舟记(七上)
周处(七上)
口技(林嗣环)(七上)
愚公移山(七上)
59

山之北, 水之南
达于汉阴, 可乎
愚公移山(七上)
60

满, 充满
而计其长, 曾不盈寸
核舟记(七上)
61

①我, 我的
②剩下的, 多余的
②剩下的,多余的
尝贻余核舟一
余弟宗玄
实冀三横唯余其一
以残年余力
核舟记(七上)
小石潭记(七上)
周处(七上)
愚公移山(七上)
62

遥远(指空间距离大)
周处(七上)
卖油翁(七上)
小石潭记(七上)
卖油翁(七上)
66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文言文重点实词归纳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文言文重点实词归纳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重点字词《世说新语》二则1. 通假字尊君在不?(“不”通“否”,表示疑问)2. 古今异义(1)与儿女讲论文义(儿女:古义:对子侄辈的总称。

今义:指儿子和女儿。

)(2)太丘舍去(去:古义:离开。

今义:从所在地道别的地方,与“来”相对。

)(3)相委而去(委:古义:丢下,舍弃。

今义:委托。

)(4)下车引之(引:古义:拉。

今义:引导,牵引。

)(5)元方入门不顾(顾:古义:回头看。

今义:照顾。

)(6)陈太丘与友期行(期:古义:约定。

今义:泛指等待或盼望;日期。

)3. 词类活用(1)陈太丘与友期行(期:名词用作动词,约定。

)(2)元芳时年七岁,门外戏。

(门外:名词用作状语,在门外。

)(3)友人惭(惭:形容词意动用法,感到惭愧。

)《论语》十二章1、通假释义吾十有五而至于学(“有”同“又”)2、古今异义不亦君子..乎(古义: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今义:泛指人格高尚的人。

)可以..为师矣(古义:可以、凭借,是两个词。

今义:表示可能、许可。

)学而不思则罔.(古义: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今义:蒙蔽,没有)思而不学则殆.(古义:有害。

今义:危险,几乎。

)饭疏.食饮水(古义:粗劣。

今义:疏通,疏散。

)饭疏食饮水.(古义:冷水。

今义: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包括冷、热水。

)匹夫..不可夺志也(古义:普通的人,男子汉。

今义:无学识,无智谋的人。

)有朋.自远方来(古义:志同道合的人。

今义:朋友。

)3、一词多义为:可以为.师矣当、做为.人谋而不忠乎替知:人不知.而不愠了解温故而知.新懂得而:人不知而.不愠表转折温故而.知新表顺承博学而.笃志表并列其:仁在其.中矣它的其.不善者而改之他人4、词类活用学而时.习之时:名词作状语,按时吾日.三省吾身日:名词作状语,每日温故.而知新故、新:形容词作名词,旧的知识、新的体会传.不习乎传:动词作名词,传授的知识饭.疏食饮水饭:名词作动词,吃饭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名词-意动。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重点知识梳理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重点知识梳理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重点知识梳理一、通假字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通耶,语气词,表反问,可译为“吗”2.但手熟尔/惟手熟尔尔:同“耳”,相当于“罢了”3.徐以杓酌油沥之杓:同“勺”4.板印书籍“板”同“版”5.已后典籍皆为板本“已”同“以”6.药稍镕“镕”同“熔”二、词类活用1.有仙则名名:名作动,出名,有名2.有龙则灵灵:形作动,显得灵异3.苔痕上阶绿上:名作动,爬上绿:形容词使动,使······变绿4.草色入帘青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变青5.无丝竹之乱耳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扰乱6.无案牍之劳形劳: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劳累7.不蔓不枝蔓:名词作动词,生藤蔓8.不蔓不枝枝:名词作动词,生枝茎9.香远益清远:形容词作动词,远播10.火烧令坚火:名词作状语,用火11.再火令药溶火:名词作动词,烧12.木格贮之木格:名词作状语,用木格13.则以纸帖之帖:名词作动词,做标签,标记三、古今异义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古义: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宜今义:一种学位称呼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古义:历史今义:从前的事情3.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置之古义:覆盖今义:向外透,往上升4.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古义:平民今义:衣服的一种5.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古义:模子今义:模范、榜样、示范6.薄如钱唇古义:边缘今义:嘴唇四、一词多义【以】1、以备一根内有重复者连词,来,用来2、以松脂/以纸帖之/以草火烧/不以木为之者/以手拂之/以钱覆其口/徐以杓的油沥之/蒙辞以军中多务介词,用3、以一铁范置铁板上/则以一平板按其面介词,把4、公亦以此自矜/以我酌油知之凭借1、唐人尚未盛为之/每韵为一帖动词,做2、皆为板本动词,是3、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被,介词4、未为简易是5、又为活板动词,做,这里指发明6、每字为一印动词,做,这里指雕刻7、不以木为之者动词,做,这里指雕刻8、满铁范为一板/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动词,成为9、极为神速是【其】1、其法代词,指活字版印刷的2、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代词,指铁板3、则以一平板按其面代词,指排好的字模4、其印自落代词,那些5、其印为予群从所得代词,代指毕昇的6、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代词,指陈尧咨7、以钱覆其口代词,指葫芦【之】1、唐人尚未盛为之代词,代指“板印书籍”2、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代词“这”3、冒之/持就火炀之/更互用之代词,代指“铁板”4、以纸帖之/木格贮之代词,代指不用的字模5、旋刻之代词,代指“奇字”6、不以木为之者代词,代指活字模7、以手拂之,代词,代指字模8、以我酌油知之代词,指射箭凭手熟的道理9、徐以杓酌油沥之代词,指葫芦10、睨之久而不去代词,指陈尧咨射箭11、康肃笑而遣之代词,指卖油翁12、但微颔之代词,指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这件事1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14、何陋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15、水陆草木之花/菊之爱/莲之爱/牡丹之爱/花之隐逸者也/花之富贵者也/花之君子者也的【印】1、自冯瀛王时始印五经印刷,动词。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重点字词归纳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重点字词归纳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重点字词归纳班级:姓名:______________(一)通假字1不亦说.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尊君在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不亦颠.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古今异义1可以..为师矣古义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2饭疏食饮水.古义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3饭疏.食饮水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4匹夫..不可夺志也古义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 5吾日三.省吾身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6与儿女..讲论文义古义 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 7太丘舍去.古义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8元方入门不顾.古义________ 今义_________9与友期.行古义________ 今义_________10虽.有佳肴古义_______ 今义_______11弗食,不知其旨.也古义_______ 今义_______ 12教然后知困.古义_______ 今义_______ 13 学.学半古义_______ 今义_______ 14一寺临河干.古义_______ 今义_______ 15阅.十余岁古义_______ 今义_______16尔辈不能究物理..古义_______ 今义_______ 17是.非木柿古义_______ 今义_______18转转不已.古义_______ 今义_______19但.知其一古义_______ 今义_______20马无故亡.而入胡古义_______ 今义_______ 暮果大亡.其财古义_______ 今义_______ 21盖.石性坚重古义_______ 今义_______三、词类活用1.学而时.习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吾日.三省吾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温故而知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传.不习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饭.疏食饮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好之者不如乐.之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友人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门外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棹.数小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11智.子疑邻 (其家甚智.其子)_________________四、一词多义1为可以为.师矣_________为.人谋而不忠乎_________岂能为暴涨携之去_________众服为确论_________必于石下迎水外啮沙为坎穴_________2知人不知.而不愠_________温故而知.新_________3而人不知而.不愠_________温故而.知新_________博学而.笃志_______ 4乐不亦乐.乎_________回也不改其乐._________好之者不如乐.知者_________5之闻之笑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沿河求之_________一老河兵闻之_________当求之于上流_______其反激之力_________至石之半求之下流_________然则天下之事_________ 人皆吊之_________6其如其言________其反激之力________其此之谓乎_________7则学而不思则罔____然则天下之事可据理臆断欤______ 8亡暮而果大亡其财 ___________马无故亡而入胡___________9将不筑,必将.有盗________ 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________10以可以.为师矣_______ 此独以跛之故______11于于我如浮云_________ 果得于数里外______12故温故而知新___________ 此独以跛之故__________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________13将不筑,必将有盗_______ 其马将胡骏马而归________五、文言句式1岂能为暴涨携之去?(被动句,被动词“为”)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以为顺流下矣。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必背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必背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必背1. 原文。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2. 重点字词解释。

- 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 儿女: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 文义:文章的义理。

- 俄而:不久,一会儿。

- 骤:急。

- 欣然:高兴的样子。

- 差可拟:大体可以相比。

差,大体。

拟,相比。

- 未若:不如,不及。

- 因:趁、乘。

3. 译文。

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雪天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论文章的义理。

不久,雪下得更急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把盐撒在空中大体可以相比。

”他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乘风满天飞舞。

”太傅高兴得大笑起来。

她就是谢太傅的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2. 重点字词解释。

- 期行:相约同行。

期,约定。

- 日中:正午时分。

- 舍去:丢下(他)而离开。

舍,舍弃。

去,离开。

- 乃:才。

- 尊君在不(fǒu):令尊在不在?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不,同“否”。

- 相委而去:丢下我走了。

委,舍弃。

- 家君: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

- 引:拉,牵拉。

- 顾:回头看。

3. 译文。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是正午。

过了正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就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

元方当时年仅七岁,在门外玩耍。

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说:“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

”朋友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

(完整版)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文言文重点字词复习

(完整版)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文言文重点字词复习

《世说新语》二则一、实词1.内集:2.儿女:3.文义:4.俄而:5.骤:6.何所似:7.差可拟:8.未若:9.因风:10.期行:11.日中:12.舍去:13.乃:14.尊君在不:15.相委而去:16.家君:17.引:18.顾:二、虚词1.相委而去:2.则是无信:3.下车引之:《寓言四则》一、实词1.溉汲:2.及其家穿井:3.国人道之:4.闻之于宋君:5.对曰:6.身亡所寄:7.因往晓之:8.积气:9.若屈伸呼吸:10.行止:11.奈何:12.只使:13.中伤:14.积块:15.四虚:16.躇步跐蹈:17.舍然:二、虚词1.宋之丁氏:2.家无井而出溉汲:3.有闻而传之者:4.国人道之:5.闻之于宋君:6.得一人之使:7.非得一人于井中:8.因往晓之:9.晓之者曰:10.其人曰:《论语》十二章一、实词(1)时习:(2)不亦说.乎:(3)人不知而不愠.:(4)不亦…乎:(5)日:(6)三省..:(7)为人谋:(8)忠:(9)不信.乎:(10)传.不习.乎?:(11)十有.五:(12)三十而立.:(13)四十而不惑..:(14)不逾矩..:(15)温故.:(16)可以为...师矣:(17)罔.:(18)殆:(19)人不堪.:(20)好.之者:(21)乐.之者:(22)者.:(23)饭.疏.食:(24)饮水.:(25)曲肱.:(26)善者:...(27)而从.之:(28)子在川.上曰:(29)逝.者:(30)不舍昼夜..:(31)夺.帅:(32)匹.夫.:(33)笃志..:(34)切问..:(35)仁.在其中:二、虚词:(1)而:学而时习之:人不知而不愠: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为人谋而不信乎:博学而笃志:择其善者而从之:(2)其:人不堪其忧:择其善者而从之;(3)之:好之者不如乐之者:(4)必有我师焉:(5)夫:如斯夫:夫君子之行:(6)于:于我如浮云:非得一人于井中也:乐亦在其中矣:《诫子书》一、实词1、诫子书()()2、静以修身()3、非淡泊()无以()明志()4、非宁静无以致远()致()5、非学无以广才()6、淫()慢()则不能励精()励()7、险躁()险()8、治性()治()8、年与时驰()驰()9、意与日去()10、枯落()11、多不接世()12、将复何及()13、夫君子之行()二、虚词1、之:夫君子之行()2、以: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3、则: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三、一词多义意:意与日去()意暇甚()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一、实词(1)缀.行甚远:(2)...并驱..:(3)屠大窘.:(4)苫蔽..:(5)弛.担持刀:(6)眈眈..相向:(7)少时..:(8)径去..:(9)目似暝.:(10)意暇.甚:(11)暴.起:(12)一狼洞.其中:(13)意将隧.入:(14)只露尻.尾:(15)断其股.:(16)前狼假寐.:(17)盖.以诱敌:(18)狼亦黠.矣:(19)顷刻:(20)几何:二、虚词(1)之:复投之:两狼之并驱:久之:亦毙之:禽兽之变诈几何哉:(2)乃:乃悟前狼假寐:去后乃至:(3)以:投以骨:盖以诱敌:以攻其后:以刀劈狼首:(4)其:积新其中:奔倚其下:三、一词多义(1)止:止有剩骨:后狼止:止增笑耳:(2)敌:前后受其敌:盖以诱敌:(3)前:狼不敢前:犬坐于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重点字词归纳班级:姓名:______________
(一)通假字
1不亦说.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尊君在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亦颠.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今异义
1可以
..为师矣古义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
2饭疏食饮水.古义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
3饭疏.食饮水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
4匹夫
..不可夺志也古义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 5吾日三.省吾身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
6与儿女
..讲论文义古义 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 7太丘舍去.古义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
8元方入门不顾.古义________ 今义_________
9与友期.行古义________ 今义_________
10虽.有佳肴古义_______ 今义_______
11弗食,不知其旨.也古义_______ 今义_______ 12教然后知困.古义_______ 今义_______ 13 学.学半古义_______ 今义_______ 14一寺临河干.古义_______ 今义_______ 15阅.十余岁古义_______ 今义_______
16尔辈不能究物理
..古义_______ 今义_______ 17是.非木柿古义_______ 今义_______
18转转不已.古义_______ 今义_______
19但.知其一古义_______ 今义_______
20马无故亡.而入胡古义_______ 今义_______ 暮果大亡.其财古义_______ 今义_______ 21盖.石性坚重古义_______ 今义_______
三、词类活用
1.学而时.习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日.三省吾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温故而知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传.不习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饭.疏食饮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好之者不如乐.之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友人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门外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棹.数小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11智.子疑邻 (其家甚智.其子)_________________
四、一词多义
1为可以为.师矣_________为.人谋而不忠乎_________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_________众服为确论_________
必于石下迎水外啮沙为坎穴_________
2知人不知.而不愠_________温故而知.新_________
3而人不知而.不愠_________温故而.知新_________博学而.笃志_______ 4乐不亦乐.乎_________回也不改其乐._________
好之者不如乐.知者_________
5之闻之笑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沿河求之_________一老河兵闻之_________当求之于上流_______
其反激之力_________至石之半求之下流_________
然则天下之事_________ 人皆吊之_________
6其如其言________其反激之力________
其此之谓乎_________
7则学而不思则罔____然则天下之事可据理臆断欤______ 8亡暮而果大亡其财 ___________马无故亡而入胡___________
9将不筑,必将.有盗________ 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________
10以可以.为师矣_______ 此独以跛之故______
11于于我如浮云_________ 果得于数里外______
12故温故而知新___________ 此独以跛之故__________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________
13将不筑,必将有盗_______ 其马将胡骏马而归________
五、文言句式
1岂能为暴涨携之去?(被动句,被动词“为”)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为顺流下矣。

(省略句,省略了主语“僧”)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果得于数里外。

(倒装句)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此何遽不为福乎?(疑问句)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贤哉,回也!(判断句)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