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和预防计算机病毒》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教学设计

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教学设计

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教学设计引言: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的日常生活变得越来越数字化,计算机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计算机病毒威胁的加剧。

计算机病毒是指可以在计算机系统中破坏、传播、复制和感染其他计算机的程序。

计算机病毒的不断出现给我们的计算机系统和数据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在计算机病毒防范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技术知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

本文将围绕计算机病毒防范的教学设计展开讨论,旨在帮助教师们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安全意识。

一、教学背景分析1. 教学目标- 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了解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和危害- 掌握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措施和应对方法- 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2. 教学对象本教学设计适用于高中或大学计算机教育相关专业的学生。

3. 教学资源准备- 计算机和网络设备- 计算机病毒防护软件- 教学课件和教材二、教学内容及方法1. 计算机病毒基本概念和分类教学内容:- 什么是计算机病毒?- 计算机病毒的分类及特点教学方法:- 教师通过讲解和示意图向学生介绍计算机病毒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引导学生对不同类型的计算机病毒进行分类讨论,激发他们的思考和学习兴趣2. 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和危害教学内容:- 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 计算机病毒可能带来的危害教学方法:- 教师通过案例和实例向学生介绍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和危害- 指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经验和观点,增强学生对计算机病毒危害的认识3. 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措施和应对方法教学内容:- 计算机病毒的预防和防范措施- 遭遇计算机病毒时的应对方法教学方法:- 教师向学生讲解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措施和应对方法- 在课堂上进行演示和实操,让学生亲自体验和掌握相应的技能4. 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教学内容:- 为什么需要培养计算机安全意识?- 如何提高计算机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教学方法:- 通过讲解实际案例,向学生展示计算机病毒可能造成的损失和危害- 引导学生思考并制定个人计算机安全防范计划,加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计算机安全意识三、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 课堂练习:设计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题、填空题和案例分析题-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编程作业或研究报告,要求学生思考计算机病毒防范的策略和方法- 课堂讨论和小组报告:让学生就某个计算机病毒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提高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结语:计算机病毒是当前计算机系统和数据安全面临的主要威胁之一。

《计算机病毒》的教学设计(精选5篇)

《计算机病毒》的教学设计(精选5篇)

《计算机病毒》的教学设计《计算机病毒》的教学设计(精选5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计算机病毒》的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计算机病毒》的教学设计篇1[教学内容]本课教学的主要内容是计算机病毒的基本概念、传播途径、防范的基本知识及使用杀毒软件的基本操作。

本课内容与本册前面的内容比较起来联系不大,却是中小学生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应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计算机病毒的涵义及其特点2.了解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3.掌握防范计算机病毒的常规安全措施※技能目标:1.学会在金山公司“毒霸信息安全网”上下载并安装“金山毒霸2007杀毒套装”软件2.学会杀毒的应用操作及杀毒软件的升级操作3.掌握“金山网镖”的一般应用※情感目标:1.使学生树立并加强计算机安全意识2.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网络道德[教学重难点]具体对杀毒软件的系列操作[教学地点]计算机教室(可局域网内广播演示教学和学生操作监控)[课时建议]1课时[教学方法]演示讲授为主的讲练结合[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屏幕出示一张图片),同学们看这张图片上的熊猫可爱吗?但是你知道吗,这正是网络上肆虐的一种危害性极大的病毒发作时的图片,名叫“熊猫烧香”!“熊猫烧香”是一个蠕虫病毒,会终止大量的反病毒软件和防火墙软件进程,病毒会删除系统备份文件,使用户无法使恢复操作系统。

“熊猫烧香”感染系统的众多文件,添加病毒网址,导致用户一打开这些网页文件,IE就会自动连接到指定的病毒网址中下载病毒。

感染后的文件图标变成右边图片上面的“熊猫烧香”图案。

那么,你知道什么是计算机病毒吗?你知道怎样才能有效地防范计算机病毒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相关的知识,并且掌握怎样防范和清除计算机病毒。

二、新课讲授知识点教师学生基础知识计算机病毒概念及特点计算机病毒是在计算机上运行的,能对计算机产生危害的程序。

认识和预防计算机病毒教学设计

认识和预防计算机病毒教学设计

广州市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第八届年会参评材料参评组别:□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参评项目:□教学论文★教学设计□课例□教学资源题目:认识和预防计算机病毒作者姓名:陈萍作者单位:广州市越秀区二中应元学校联系电话:电子邮件《认识和预防计算机病毒》教学设计广州市越秀区二中应元学校陈萍一、教学内容分析:本专题内容是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信息技术第一册第一章第六节的部分内容。

教材中的内容只是简单的介绍了一下病毒防治软件Norton Antivirus 清除病毒的方法。

鉴于初中学生对计算机病毒已有耳闻,而且如今家庭电脑已是日益普及,计算机病毒更是让人防不胜防,在初一年级就有意识地介绍有关计算机病毒的基本常识(如计算机病毒的概念、特征、危害等)和杀毒软件的使用,对于乐此不疲的中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一课,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安全防范意识,在使用电脑过程中时刻关注计算机安全,学会防治病毒。

二、教学对象分析: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网络的广泛普及,在学生中进行网络安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本节内容的教学对象是初一年级的学生。

学生都有相当一段时间的网龄,对网络和计算机安全有一定的认识,有一定的安全意识,但是还比较模糊,需要教师进一步引导。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计算机病毒的概念,知道它是一种人为制作的程序。

(2)了解计算机病毒的一般特征、传播方式。

(3) 了解病毒对计算机信息安全的危害。

(4) 知道防治病毒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让学生感受大量的事例,让学生深刻体会到采取安全防范措施的重要性。

通过模拟使用瑞星杀毒软件,让学生懂得常用杀毒软件的使用,并学会下载、安装、升级杀毒软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帮助学生树立防范病毒意识,负责任、安全、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

(2)促进学生信息文化、道德修养与健康人格的育成。

四、教学重点及难点了解计算机病毒的特征及其对计算机信息安全的危害。

五、教学策略情境创设法,头脑风暴法、模拟试验法六、教学媒体选择教材、powerpoint课件、flash动画七、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景创设相信很多同学和我一样,曾经收到这样类似的信息:由于跟这位朋友很熟,因此我就随手点了那个链接,可我并没有看到什么,紧接着,我的电脑就开始变得异常缓慢,不断弹出对话框: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我的电脑怎么了(学生回答:电脑中病毒了)小调查:我们班有多少同学有过电脑中病毒的经历呢提问:电脑中毒后有什么异常的现象呢学生发言、分享自己电脑中毒经历。

《计算机病毒及防御》教案

《计算机病毒及防御》教案

(计算机病毒及防备)教案(计算机病毒及防备)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具体概念;能够说出计算机病毒的七大特点;能够复述常用的计算机病毒防备方法。

2.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的方法,提升对于计算机病毒的认识,提高交流能力。

3.通过对计算机病毒相关知识的学习,学生感受到计算机病毒的危害,并且养成正确使用计算机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计算机病毒的概念、特点以及防治。

(难点)计算机病毒的危害以及如何爱护计算机安全。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多媒体出示案例:1999年4月26日上午,在公司的办公室里,小王嚷着:“我的机器怎么死机了。

〞没方法,只好重新启动计算机,却发觉显示器屏幕突然变成刺眼的蓝底的警告信息,然后又死机了。

她焦急得不得了,计算机里存放着很多重要的文件,而且还有好多事情等着利用计算机进行处理呢。

不一会儿,一些同事的计算机也出现了同样的甚至更为严峻的问题。

这时,能够上网的同事传出了坏消息,在一个网站有一则新闻报道称全世界已有数以万计的计算机雜痪了,罪魁祸首是一个新的计算机病毒——CIH病毒。

这一次CIH病毒的爆发,使许多国家和地区受到了严峻的经济损失。

教师:“从上面的实例中我们可以看到,计算机病毒的发作往往很突然,而且计算机病毒有着很大的危害,它会破坏我们的计算机,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大的影响,那什么是计算机病毒呢我们又该如何防护同学们想不想了解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就能获得答案。

〞——引入新课——计算机病毒及防备。

(二)新知探究任务一:认识计算机病毒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计算机病毒的概念:我们把能够引起计算机故障、破坏计算机资料,并能自我复制、传播的程序,都归到“计算机病毒〞的范畴之中。

计算机病毒也被称为“有害代码〞。

我国在1994年2月28日公布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爱护条例)的第二十八条中,对计算机病毒作了明确的定义: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人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计算机病毒防治教学设计

计算机病毒防治教学设计

计算机病毒防治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第四册第五课“计算机病毒防治”。

教材主要介绍了计算机病毒的概念、特点、危害以及防治方法。

具体内容包括:计算机病毒的定义和分类,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和危害,如何预防计算机病毒,以及如何清除计算机病毒。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病毒的概念,知道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和危害。

2. 培养学生预防计算机病毒的意识,掌握预防计算机病毒的方法。

3. 引导学生学会使用安全工具软件清除计算机病毒,提高学生计算机安全防护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计算机病毒的概念、特点、危害以及防治方法。

难点:如何预防计算机病毒,以及如何清除计算机病毒。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计算机、投影仪、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课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教师通过展示一些计算机病毒导致的故障现象,如电脑蓝屏、系统崩溃等,让学生感受计算机病毒的危害,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计算机病毒教师简要讲解计算机病毒的概念、特点和分类,使学生对计算机病毒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3. 分析计算机病毒危害教师通过实例分析计算机病毒对个人电脑和网络的影响,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危害。

4. 预防计算机病毒5. 清除计算机病毒教师讲解如何使用安全工具软件清除计算机病毒,如使用360安全卫士、金山毒霸等,并演示清除病毒的操作过程。

6. 实践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实践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掌握预防计算机病毒的方法和清除计算机病毒的操作。

六、板书设计计算机病毒概念:……特点:……危害:……预防方法:……清除病毒:……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预防计算机病毒的方法答案:定期更新操作系统、安装杀毒软件、不打开陌生邮件附件等。

2. 作业题目:清除计算机病毒的操作步骤答案:打开安全工具软件,进行全盘扫描,发现病毒后进行清除操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践,使学生了解了计算机病毒的相关知识,掌握了预防计算机病毒的方法和清除计算机病毒的操作。

计算机病毒的认识与防治微课教学设计

计算机病毒的认识与防治微课教学设计

计算机病毒的认识与防治——教学设计所属学科:计算机软硬件基础专业:计算机(相关学科)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适用对象:高中本课主要是认识计算机病毒,以及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属于计算机的基础内容,也是每个网民要了解的基本知识。

计算机病毒我们都有所耳闻,但是我们对它并不是十分了解。

那么,计算机病毒到底是什么,是怎么入侵到计算机的,应该如何防止计算机病毒的入侵,以及如果入侵后,要采取怎样的措施将损失降低到最小,是这节课要讲解的主要内容。

教学思想:1、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微课设计理念构建而成的,采用与多媒体融合的方式。

选题简明,设计合理,结构完整,知识脉络清晰,重难点突出,充分体现文科短小精悍的特点,同时满足不同学习者的学习需要。

2、教学语言生动趣味,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让学生在学到更多的知识,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3、在微课设计与实施阶段,注重创设真实问题情境,依托学生原有学习经验,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内化与外化。

课程设计思路:计算机病毒虽然不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却存在着我们的周围,稍有疏忽便会入侵计算机,盗窃我们的数据、破坏计算机。

因此,我们就需要对计算机病毒有所了解。

通过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分析,本节课的重点是计算机病毒的防治,难度是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及特征。

尽管高中生的抽象思维已经有所发展,但是要掌握计算机病毒这一抽象概念,还是有一定难度,所以我们首先运用视频导入的方式,引出这节课要讲的内容,将计算机病毒概念直观化,使学生在脑海里形成大致的轮廓。

对知识点进行逐一的讲解,配合文字说明以及图片介绍。

在讲解的过程中,让学生从分理解,教师适度的引导学生,进入到下一模块的学习。

此外,我们挖掘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总结了“三要三不要”口诀来讲解本结课的重点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教学特色:1、微课实施阶段,我们的微课实施分为课前和课中两部分,课前老师可以要求学生自主观看本微课视频,进行知识的获取,课中教师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到学生对知识的内化与外化过程中。

《防治计算机病毒》教案

《防治计算机病毒》教案

《防治计算机病毒》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计算机病毒的概念、特征和危害。

(2)学生能够掌握常见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和防范方法。

(3)学生能够学会使用杀毒软件和防火墙等工具进行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实际操作和演示,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和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

(2)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计算机病毒的概念、特征和危害。

(2)常见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和防范方法。

2、教学难点(1)杀毒软件和防火墙的正确使用和设置。

(2)培养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计算机病毒的相关知识,使学生对计算机病毒有初步的了解。

2、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计算机病毒的危害和传播途径。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思考能力。

4、演示法演示杀毒软件和防火墙的使用方法,让学生直观地学习操作技能。

四、教学过程1、导入(5 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关于计算机病毒攻击导致系统瘫痪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防治计算机病毒。

2、知识讲解(20 分钟)(1)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向学生讲解计算机病毒是一种人为编制的、具有破坏性的程序代码或指令集合,它能够自我复制并在计算机系统中传播,影响计算机的正常运行。

(2)计算机病毒的特征介绍计算机病毒的特征,如传染性、潜伏性、破坏性、隐蔽性等,并通过具体的例子进行说明,帮助学生理解。

(3)计算机病毒的危害列举计算机病毒可能对个人和社会造成的危害,如数据丢失、系统崩溃、隐私泄露、网络瘫痪等,让学生认识到计算机病毒防治的重要性。

3、案例分析(15 分钟)展示一些常见的计算机病毒案例,如“熊猫烧香”“勒索病毒”等,分析这些病毒的传播途径和造成的危害。

《计算机病毒及预防》教学设计

《计算机病毒及预防》教学设计

病毒的 分钟
附件;
防治
3、安装杀毒软件,定期查杀病毒;
学问
4、对重要数据进行备份;
5、关注病毒流行状况。
学生通过小组团结协作安装和设置 360 杀
毒软件。
上网查询计算机相关法律法规。
学生 仔细 听讲
以开展探讨 合作活动的 方式,培育学 生的协作意 识。
通过老师总 结,理顺和归 纳病毒的防 治方法,消退 学生对病毒
(五) 5 练习 分钟
参照(导学案)
通过练习,检 验学生的防 范意识
(六) 总结
1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信任同学们都体会到,只要我们在心里构筑一道
分钟 防火墙――树立高度警惕的防范意识,并实行有效的防范措施,我们就能把
计算机病毒挡在我们计算机之外,病毒并不行怕,可怕的是防范意识薄弱。
八、教学反思
1、学生对计算机病毒的学习爱好很高,是上好本节课的关键,这节课以任务驱动为先驱, 实践操作法殿后,始终以学生为中心是本节课的特色。 2、本课的实践操作能极大的激发学生动手实力,培育学生之间的合作实力,增进师生互动, 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七、教学过程

学过

教学 环节
活动 时间
教学流程 老师活动
设计意图 学生活动
体验导入:把伪装成嬉戏的演示程序发送至学 学生纷纷 通 过 利 用 模
朝气,(狐狸王变种病毒)吸引学生点击,引起学 点击,然 拟“病毒”发
朝气出现“中毒”现象。
后引起一 作 来 引 入 课
引导探讨问题:
阵哗然。 题,既能引起
小组合作学习过程表现评价表(组内)
评价项目
组员一
组员二
组员三
……
在大部分时间里他(她)踊跃参加,表现主动。 他(她)的看法总是对我很有帮助。 他(她)常常激励其他成员主动参加合作。 他(她)能够按时完成自己负责的工作。 他(她)对小组的贡献突出。 他(她)在合作过程中能主动帮助遇到困难的其他同学。 我对他(她)的表现满足。

《计算机病毒及预防》教学设计

《计算机病毒及预防》教学设计

《计算机病毒及预防》教案一、教学分析目前,我们已经进入高度信息化的时代,各种各样的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计算机病毒的泛滥,对信息系统的安全造成很大威胁。

而应对威胁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学生的心里构筑一道坚固的防火墙——深刻认识、高度警惕、学会防范。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本节采用了“亲历体验—>理解概念->分析特征->共商对策->练习强化”这一主线开展教学。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阐述计算机病毒的定义;2、能说出计算机病毒造成的危害;3、养成使用计算机病毒防治的技能的习惯。

(二)过程与方法:1、体验计算机病毒造成的对信息系统安全的威胁,自主总结病毒发作引起的计算机故障;通过网络交流经验,并合作进行病毒防治的探索,培养协作能力;2、会使用计算机病毒的有效防治方法,并应用到日常信息活动中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以正确态度面对计算机病毒;2、树立对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意识,掌握有效的防治措施,自觉应对计算机病毒对信息系统的威胁;三、教学重点1、计算机病毒的定义;2、计算机病毒造成的危害,树立对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意识;3、计算机病毒防治的方法。

四、教学难点1、计算机病毒的查杀操作;2、增强学生在日常信息处理和交流过程中的病毒防范意识。

五、教学环境1、多媒体网络电脑室(与Internet相连,带音响设备和无线话筒);2、多媒体网络教学软件系统;3、“计算机病毒及其防治”学习资源网;4、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系统。

六、教材分析本节课节选自广东基础教育课程资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的《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六章第一节中的重要内容。

在网络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黑客与病毒,成了信息系统安全的主要威胁,尤其是计算机病毒,已在个人电脑中泛滥成灾,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与危害,成为普遍存在的信息安全问题。

有鉴于此,教材在全面介绍信息系统安全问题之后,重点介绍了计算机病毒的定义及其特征,并深入探讨计算机病毒的防治知识。

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第18课《信息安全——计算机病毒及防治》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第18课《信息安全——计算机病毒及防治》教案

《信息安全——计算机病毒及防治》教案(一)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第18课年级:四年级上册学科:信息技术版本:清华版(2012)【教材分析】《信息安全——计算机病毒及防治》这一课程旨在提升小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和技能,为他们在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网络行为习惯奠定基础。

教师在教授这一课程时,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理解什么是计算机病毒,了解计算机病毒的传播方式和危害。

2. 技能目标:学生能掌握基本的防病毒措施,如安装防病毒软件,不随意下载和打开未知文件等。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使他们意识到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危害和传播途径。

难点:如何查杀计算机病毒并进行有效的预防。

三、教学内容1. 计算机病毒的定义和特性2. 计算机病毒的传播方式3. 计算机病毒的危害4. 防治计算机病毒的基本方法四、教学方法1. 讲解法:教师通过PPT或教学软件,清晰、生动地讲解计算机病毒的相关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一些具体的病毒案例,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病毒的危害。

3. 实践操作法:教师引导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下模拟操作,学习如何安装和使用防病毒软件。

4. 小组讨论法: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避免计算机病毒,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一个小故事或实际案例,引出计算机病毒的话题。

2. 讲解知识:详细解释计算机病毒的定义、特性、传播方式和危害。

3. 实践操作: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如何使用防病毒软件,进行简单的病毒查杀操作。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避免计算机病毒,每组选出代表分享讨论结果。

5. 巩固练习:设计一些小问题或情境,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六、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和小组讨论中的表现,看他们是否掌握了防病毒的基本方法。

《计算机病毒及预防》教学设计

《计算机病毒及预防》教学设计

《计算机病毒与病毒防治》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计算机应用基础复习指导》第一章第六节《计算机病毒与病毒防范》中的一小节,由于计算机病毒是威胁计算机信息安全的主要因素,所以让学生了解及掌握查杀病毒的方法是防范计算机中毒的有效措施。

二、学情分析本课面对的是高职二年级学生,计算机病毒对同学们来说虽不陌生,但对计算机病毒的定义、特征、具体危害、如何防治等方面的知识学生还缺乏进一步的认识。

很多学生都有过或将会遇到“计算机中毒”的经历,对教学内容有一定的兴趣。

另外,在讲解《计算机病毒与防治》之前,学生已经对计算机的组成及其原理有一定的了解。

三、教学目标(1)能够用简单的一句话概括计算机病毒的定义;(2)理解计算机病毒的特征;(3)知道常用的杀毒软件;(4)了解计算机使用规范及安全操作方法指导学生文明上网。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及特征。

难点:如何防治计算机病毒确保计算机系统安全。

五、教法任务驱动、图示操作、情景模拟六、学法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接受任务——分析体会——合作探究——综合运用”的方法,培养学生自我探究的能力,对于提出的问题,同学之间相互讨论,互相启发,总结完善,实现信息与思想的交换,以求得问题的解决和认识的深入,并能锻炼学生归纳、分析和表达的能力,培养学生敢于探索的优良品质,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七、教学过程八、教学反思1、学生对计算机病毒的学习兴趣很高,是上好本节课的关键,这节课以任务驱动为先驱,实践操作法殿后,始终以学生为中心是本节课的特色。

2、本课的实践操作能极大的激发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增进师生互动,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小组合作学习过程表现评价表(组内)。

计算机病毒及防护教学设计

计算机病毒及防护教学设计

计算机病毒及防护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计算机病毒。

•掌握计算机病毒的基本特点。

•了解计算机感染病毒后的异常反应,知道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

•掌握计算机病毒的防护措施。

过程与方法•通过微课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课后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掌握计算机病毒的有效防护措施,并灵活应用到日常学习、生活中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防护计算机病毒的意识。

•增强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和道德水平。

教学重点:•计算机病毒的识别方法。

•树立对计算机病毒的防护意识。

•计算机病毒的防护措施。

教学难点:撑握检测与消除计算机病毒的操作技能。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讲授法、任务驱动法。

新课讲授:1 .情境导入欢欢收到了一封陌生的电子邮件,打开之后,计算机出现了莫名死机的现象。

哎呀!欢欢的计算机中病毒啦!2 .认识计算机病毒什么是计算机病毒呢?计算机病毒是人为制造的、对计算机信息或系统起破坏作用的一种程序。

3 .计算机感染病毒后的异常反应计算机感染病毒后会有哪些异常反应呢?・计算会有不明原因的司机现象・计算机启动时间变长,运行速度变慢・计算机存储的容量异常减少・计算机中文件的日期、大小、属性出现异常变化,文件被破坏4 .计算机病毒的特点计算机病毒虽然只是一段对计算机具有破坏性的程序代码,但它与我们熟悉的生物病毒其实有很多共同点。

•传染性•破坏性•隐蔽性•潜伏性•寄生性5 .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对计算机病毒有所了解后,要想计算机不轻易被病毒感染,就需要知道通常什么情况下会感染计算机病毒。

那么,计算机病毒有哪些传播途径呢?和同学讨论一下。

•打开来历不明的电子邮件、文件容易感染病毒•误用了带有“病毒”的优盘、移动硬盘、光盘等•还有,访问不正规的网站链接、下载文件等•使用盗版或来历不明的软件6 .计算机病毒的防护措施•使用杀毒软件,定期查杀∙及时更新操作系统补丁•定期备份文件•使用正版软件7 .分享时间,说一说根据本节课学到的知识,你知道了哪些防护计算机病毒的方法?你和你的家人在使用个人计算机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和大家说一说吧。

计算机病毒知识及其预防(教学设计)

计算机病毒知识及其预防(教学设计)

《计算机病毒知识及其防范》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计算机病毒与防治》一节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必修)”——《信息技术基础》(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第五章第一节的内容。

由于计算机病毒的发展迅猛,几乎每天都有新病毒产生,它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息息相关。

目前大多数学生对病毒有一些了解,但是不大十分清楚计算机病毒的来龙去脉,同时也不清楚如何使用杀毒软件等工具有效预防病毒。

我们将此课程设计为研究性学习活动课形式。

计划1课时,主要内容是结合课本中病毒的定义、病毒的特征、病毒的防治等教学点进行教学设计。

同时,进一步拓展学习病毒的相关知识。

提高学生防病毒的意识和能力,了解病毒的发展与计算机的发展的关系,并时刻关注计算机软硬件的发展,对计算机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学生分析1、高一学生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学生通过前段时间的学习已经对信息技术的理论和操作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尤其是动手操作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2、学生知道了获取信息的过程与方法,掌握了网络获取信息的策略与技巧,具备了一定的自学、信息收集、处理、表达能力。

3、学生彼此间比较熟悉,但与他人协作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 使学生了解什么是计算机病毒。

(2) 了解计算机病毒传播的途径及病毒的特征(3) 了解常见杀毒软件,并且能熟练地使用杀毒软件。

2、过程与方法:(1)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什么是计算机病毒,电脑感染上病毒的表现有哪些。

(2)利用学过的知识搜索杀毒软件并下载,然后对自己的电脑进行查杀病毒。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以正确态度面对计算机病毒。

(2)树立对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意识,掌握有效的防治措施,自觉应对计算机病毒对信息系统的威胁。

四、教学重点(1)计算机病毒的概念与特征。

(2)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在教师的指导下对U盘类病毒进行查杀和免疫。

(3)计算机木马及其防护(4)与计算机病毒相关的一些知识五、教学难点(1)理解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和特征。

2023年《计算机病毒》教案7篇

2023年《计算机病毒》教案7篇

2023年《计算机病毒》教案7篇《计算机病毒》教案1一、教学目标1.说出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和危害,学会检查并清除计算机病毒。

2.通过观察教师演示、小组合作等方法,加强对杀毒软件的操作和使用。

3.感受信息技术的魅力,增强信息安全意识,养成正确使用计算机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病毒的特点和危害。

【难点】检查与清除计算机病毒。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采用生活实例的导入方法,向学生介绍熊猫烧香病毒通过网络传播,致使电脑出现“熊脑蓝屏、频繁重启,甚至整个网络瘫痪的案例。

以此提问学生:“什么是计算机病毒,如何检查和查杀病毒?”引出课题——《防治计算机病毒》。

(二)新课讲授1.计算机病毒教师首先提出问题:什么是计算机病毒?教师组织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之后请学生回答。

【计算机病毒是破坏计算机中的信息,使计算机不能正常运行的特殊程序。

】接着教师追问学生:计算机病毒是否会传播给人体?学生会发现:计算机病毒都是通过软盘、硬盘、光盘、网络等介质进行传播的,由此得到计算机病毒只能感染计算机系统,不会感染人体。

2.计算机病毒的表现与危害教师提问学生:在日常使用计算机时是否发生过一些小故障或奇怪的现象?学生四人为一组交流和讨论,教师在过程中提示学生可以回想使用计算机过程中有没有出现打不开或者文件失踪等相关情形。

最后由小组代表进行分享和交流出现过的奇怪现象。

【经常死机或蓝屏、运行速度明显下降,文件莫名丢失、自动弹出各种网页窗口等】之后教师进行归纳和总结计算机出现了类似的一些征兆有可能是计算机中病毒所导致,同时给学生进行补充像文件突然变大、打印机不能正常工作、自动发送电子邮件等也有可能是计算机中病毒,并提醒学生在日后遇见以上症兆要多留心。

3.检查与清除计算机病毒教师提问学生:要想确切地知道计算机系统是否感染了计算机病毒,可以怎么检查?学生根据常识可以回答出答案。

【杀毒软件不仅可以排查病毒,甚至还能对已经感染病毒的盘符和文件进行隔离和查杀】之后教师请学生自行分享知道的一些杀毒软件。

电脑中病毒预防教案

电脑中病毒预防教案

电脑中病毒预防教案教案标题:电脑中病毒预防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电脑中病毒的概念和危害。

2. 掌握预防电脑病毒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电脑和互联网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内容:1. 电脑中病毒的定义和分类。

2. 常见的电脑病毒传播途径。

3. 预防电脑病毒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安装杀毒软件、定期更新操作系统和软件、谨慎打开陌生邮件和下载文件等。

4. 培养正确使用电脑和互联网的意识和习惯,如定期备份重要文件、不随意点击可疑链接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和展示一些电脑病毒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知识讲解:介绍电脑中病毒的定义和分类,让学生了解电脑病毒的危害和传播途径。

3. 技能训练:指导学生如何安装杀毒软件、定期更新操作系统和软件,并演示如何判断和处理可疑邮件和下载文件。

4. 案例分析:给学生提供一些真实的电脑病毒案例,让学生分析病毒传播的原因和后果,并提出预防措施。

5. 情景模拟:设计一些情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正确应对电脑病毒的威胁。

6. 总结归纳:梳理学生所学的电脑病毒预防知识和技能,并进行总结和归纳。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或任务,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8. 反馈评价:通过作业的批改和课堂讨论,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和评价。

教学资源:1. 电脑病毒相关的图片、视频和案例。

2. 杀毒软件的安装包和使用指南。

3. 电脑病毒预防的相关资料和文章。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和表现。

2. 批改学生的作业,检查他们对电脑病毒预防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3. 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评估学生对于电脑病毒预防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定期关注电脑病毒预防的最新信息和技术。

2. 组织学生参加相关的电脑病毒预防活动或比赛,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3. 配合家长进行家庭电脑病毒预防教育,加强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安全意识。

计算机病毒的防治教案

计算机病毒的防治教案

计算机病毒的防治教案篇一:计算机病毒及防护教案计算机病毒及防治教案一、科目:计算机基础二、课题名称:计算机病毒及防护三、对象:高中四、课型:新授课五、课时:1课时六、教学对象分析:提到病毒,可能大家都听说过各种各样的病毒。

对生物病毒的危害性大家都有所了解,也有些恐慌。

而对计算机病毒不同的学生也有不同的了解,可能有些学生也遇到过计算机被病毒侵害了的情况。

大家有电脑,那么大家都不希望自已的电脑被病毒袭击。

也就会去主动了解怎样使自己的电脑不会中毒。

七、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什么是计算机病毒。

2、掌握计算机病毒的基本特征。

3、了解常见病毒的症状,并能在因特网上找到解决办法。

4、掌握计算机病毒的基本防治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教学网站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小组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2、掌握计算机病毒有效的防治方法,并应用到日常信息活动中去。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1、提高学生防治电脑病毒的意识。

2、增强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和道德水平。

八、教学重点:1、计算机病毒的基本识别方法。

2、树立对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意识。

3、计算机病毒的防治方法。

九、教学难点:1、撑握检测与消除计算机病毒的操作技能。

十、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讲授法、任务驱动法十一、教学用具:粉笔、黑板、PPT十二、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播放一段SARS、禽流感的专题片小片段。

当SARS、禽流感在人间肆虐横行的时候,人们才意识到健康的重要。

这些是危害人类健康的生物病毒。

提问:为什么这些生物病毒会引起人们那么大的恐慌呢?这些病毒会导致人们生病,不容易医治,并且传播速度很快,影响范围很大。

提问:刚才同学们能够列举出常见生物病毒的一些症状。

那么你们听说过计算机病毒吗?你们所了解的计算机病毒是怎样的呢?有时候会听到有人说:“我的电脑中毒了,我的东西不见了,怎样办?”一脸茫然、无赖、害怕的样子。

(二)、讲授新课:1、计算机病毒的定义:计算机病毒是一种人为制造的、隐藏在计算机系统的数据资源中的、能够自我复制并进行传播的程序。

计算机病毒及防护教案

计算机病毒及防护教案

计算机病毒及防护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病毒的概念、特征和危害。

2、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和防范方法。

3、培养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和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计算机病毒的概念、特征和危害。

(2)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方法。

2、难点(1)理解计算机病毒的工作原理。

(2)培养学生在实际使用计算机时的防范意识和能力。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计算机病毒的相关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病毒的危害和防范措施。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如何防范计算机病毒。

四、教学过程1、导入(5 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因计算机病毒导致系统瘫痪、数据丢失的案例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计算机病毒的关注,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知识讲解(20 分钟)(1)计算机病毒的概念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2)计算机病毒的特征①传染性:这是计算机病毒最重要的特征,能够通过各种途径从已感染的计算机扩散到未感染的计算机。

②潜伏性:病毒可以在系统中潜伏一段时间,不被察觉,等待特定的条件触发。

③破坏性:会对计算机系统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如删除文件、修改数据、占用系统资源等。

④隐蔽性:病毒通常会隐藏在正常的程序或文件中,不易被发现。

⑤可触发性:满足特定的条件时,病毒才会开始执行其破坏功能。

(3)计算机病毒的危害①破坏系统:导致系统死机、崩溃,无法正常启动。

②损坏文件:删除、篡改或损坏重要的文件和数据。

③泄露隐私:窃取用户的个人信息、账号密码等隐私数据。

④影响网络:造成网络堵塞、中断,影响网络的正常运行。

3、传播途径(15 分钟)(1)通过移动存储设备传播,如 U 盘、移动硬盘等。

(2)通过网络传播,如电子邮件、网页浏览、文件下载等。

(3)通过系统漏洞传播,操作系统或应用软件存在的安全漏洞可能被病毒利用。

防治计算机病毒 教学设计

防治计算机病毒 教学设计

防治计算机病毒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复述计算机病毒的概念、特点及危害,掌握防治计算机病毒的技能。

【过程与方法】1.通过仔细阅读教材,认识计算机病毒。

2.通过小组讨论,理解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及其危害,提升合作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自主探究、掌握清除与防治计算机病毒的方法,提升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小组讨论学习相关知识,形成团结合作的意识;通过对病毒危害的学习,提升自我防范意识,形成合理合法利用网络资源的良好行为习惯、道德规范,从而提升信息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及危害,掌握预防和清除病毒的技能。

【难点】掌握预防和清除病毒的操作技能。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给大家推荐一首歌曲,非常好听,大家愿意和我一起听一听么?【学生】太好了,愿意听……【教师】好,那我们就来一起听一下……怎么回事?怎么听不到我们的歌曲了,哪位同学能告诉大家发生了什么奇怪的现象?【学生】是不是计算机出问题了?【教师】是的,计算机报错、自动关机并且反复重新启动,但是在课前老师刚刚检修了这台电脑,它既没有硬件故障,也没有软件冲突,电源也很稳定,那是什么原因呢?谁最有可能是今天的电脑杀手?【教师】有些同学在思考,今天的电脑杀手会不会是计算机病毒呢。

老师和你想到一块去了。

那么计算机病毒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找到它并且消灭它呢?……别着急,学了今天的课程我们就能轻松缉拿真凶了。

下面我们一起走进《防治计算机病毒》这节课。

(二)新课讲授1.认识病毒【教师】首先我们来认识下病毒。

请大家仔细阅读教材第一段,稍后请同学们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计算机病毒的定义。

(2)常见的电脑上的计算机病毒来自哪里?(3)计算机病毒和生物病毒的区别和联系。

【学生】阅读教材后。

有三位同学踊跃回答上述问题。

(1)计算机病毒的定义:是一些特殊的破坏计算机中信息的程序。

(2)常见的电脑上的计算机病毒来自哪里:通过软盘、光盘或网络等传入计算机系统的。

《认识和预防计算机病毒》教学设计

《认识和预防计算机病毒》教学设计

广州市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第八届年会参评材料参评组别:□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参评项目:□教学论文★教学设计□课例□教学资源题目:认识和预防计算机病毒作者姓名:陈萍作者单位:广州市越秀区二中应元学校联系电话:电子邮件:《认识和预防计算机病毒》教学设计广州市越秀区二中应元学校陈萍一、教学内容分析:本专题内容是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信息技术第一册第一章第六节的部分内容。

教材中的内容只是简单的介绍了一下病毒防治软件NortonAntivirus 清除病毒的方法。

鉴于初中学生对计算机病毒已有耳闻,而且如今家庭电脑已是日益普及,计算机病毒更是让人防不胜防,在初一年级就有意识地介绍有关计算机病毒的基本常识(如计算机病毒的概念、特征、危害等)和杀毒软件的使用,对于乐此不疲的中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一课,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安全防范意识,在使用电脑过程中时刻关注计算机安全,学会防治病毒。

二、教学对象分析: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网络的广泛普及,在学生中进行网络安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本节内容的教学对象是初一年级的学生。

学生都有相当一段时间的网龄,对网络和计算机安全有一定的认识,有一定的安全意识,但是还比较模糊,需要教师进一步引导。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计算机病毒的概念,知道它是一种人为制作的程序。

(2)了解计算机病毒的一般特征、传播方式。

(3)了解病毒对计算机信息安全的危害。

(4)知道防治病毒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让学生感受大量的事例,让学生深刻体会到采取安全防范措施的重要性。

通过模拟使用瑞星杀毒软件,让学生懂得常用杀毒软件的使用,并学会下载、安装、升级杀毒软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帮助学生树立防范病毒意识,负责任、安全、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

(2)促进学生信息文化、道德修养与健康人格的育成。

四、教学重点及难点了解计算机病毒的特征及其对计算机信息安全的危害。

五、教学策略情境创设法,头脑风暴法、模拟试验法六、教学媒体选择教材、powerpoint课件、flash动画七、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景创设相信很多同学和我一样,曾经收到这样类似的信息:由于跟这位朋友很熟,因此我就随手点了那个链接,可我并没有看到什么,紧接着,我的电脑就开始变得异常缓慢,不断弹出对话框: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我的电脑怎么了?(学生回答:电脑中病毒了)小调查:我们班有多少同学有过电脑中病毒的经历呢?学生倾听老师的经历,唤醒记忆中相似的情形;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州市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第八届年会
参评材料
参评组别:□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
参评项目:□教学论文★教学设计
□课例□教学资源
题目:认识和预防计算机病毒
作者姓名:陈萍
作者单位:广州市越秀区二中应元学校
联系电话:
电子邮件:
《认识和预防计算机病毒》教学设计
广州市越秀区二中应元学校陈萍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专题内容是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信息技术第一册第一章第六节的
部分内容。

教材中的内容只是简单的介绍了一下病毒防治软件NortonAntivirus 清除病毒的方法。

鉴于初中学生对计算机病毒已有耳闻,而且如今家庭电脑已是日益普及,计算机病毒更是让人防不胜防,在初一年级就有意识地介绍有关计算机病毒的基本常识(如计算机病毒的概念、特征、危害等)和杀毒软件的使用,对于乐此不疲的中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一课,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安全防范意识,在使用电脑过程中时刻关注计算机安全,学会防治病毒。

二、教学对象分析: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网络的广泛普及,在学生中进行网络安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本节内容的教学对象是初一年级的学生。

学生都有相当一段时间的网龄,对网络和计算机安全有一定的认识,有一定的安全意识,但是还比较模糊,需要教师进一步引导。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计算机病毒的概念,知道它是一种人为制作的程序。

(2)了解计算机病毒的一般特征、传播方式。

(3)了解病毒对计算机信息安全的危害。

(4)知道防治病毒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让学生感受大量的事例,让学生深刻体会到采取安全防范措施的重要性。

通过模拟使用瑞星杀毒软件,让学生懂得常用杀毒软件的使用,并学会下载、安装、升级杀毒软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帮助学生树立防范病毒意识,负责任、安全、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

(2)促进学生信息文化、道德修养与健康人格的育成。

四、教学重点及难点
了解计算机病毒的特征及其对计算机信息安全的危害。

五、教学策略
情境创设法,头脑风暴法、模拟试验法
六、教学媒体选择
教材、powerpoint课件、flash动画
七、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景创设
相信很多同学和我一样,曾经收到这样类似的信
息:
由于跟这位朋友很熟,因此我就随手点了那个链
接,可我并没有看到什么,紧接着,我的电脑就开始
变得异常缓慢,不断弹出对话框:
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我的电脑怎么了?(学生回
答:电脑中病毒了)
小调查:我们班有多少同学有过电脑中病毒的
经历呢?
学生倾听老
师的经历,唤
醒记忆中相
似的情形;
积极思考,回
答问题。

积极举手,参与
调查
创设一个计
算机中毒过
程的情景,激
起学生的共
鸣,引发学生
学习的兴趣。

通过调查使
学生意识到:
计算机感染
八、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内容理论性比较强,基于学生的理解能力,不可能讲得很深,要学生掌握这部分的内容,就要用形象生动、贴近生活的案例来引导他们。

同时,由于学生对“计算机病毒”这个知识点还是比较感兴趣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整节课下来,我感觉到这节课中“课堂延伸的内容”以及“贴近生活的案例”都是本节课的亮点。

学生通过头脑风暴之后深刻地体会到计算机病毒就在我们身边,计算机病毒的防治非常地必要,这对于他们学习计算机病毒的特征以及防治方法,有非常好地促进作用。

美中不足的是,课堂上只是让学生模拟安装、升级、使用杀毒软件,没能给学生真实的成就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